农村老旧房屋改造范文

时间:2024-04-09 10:2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老旧房屋改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老旧房屋改造

篇1

[关键词]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 -0217-01

引言

对于城市的发展规划来说,旧城区的改造以及文化保护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牵涉到的方面众多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对于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要进行详细策划。尤其是在新时期下,全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习惯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老旧房屋则传承着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底蕴。老旧房屋作为传统文化建筑的代表,对于地方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旧城区改造的时候要注重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质量。

一、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用地量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老旧城区改造问题越来越突出。再加上近些年城市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向了城市,这就使得老旧城区改造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改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产生

由于旧城区改造带有较强的强制性,在整个城区改造中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在进行博弈。但是三方中,居民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不得不按照政府的规定进行搬迁。我国目前对于老旧房屋拆迁采取的是财政补贴以及房屋产权调换,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拆迁户的利益往往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而政府财政补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次性到位,改造后的房屋价格都较高,原住民就失去了回迁的能力。再加上政府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原住民安置到郊区,这就使得拆迁户的生存成本大增,交通、购物、子女入学等问题都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钉子户”的出现。

(二)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特色消失

城市的老旧房屋传承着城市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城市的老旧房屋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信息,是历史传统和精神成就的载体。它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如意大利的罗巴古城、英国的伦敦都较好地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录下来,并且成为人类发展的文化圣地。但是反观我国的旧城改造,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建筑消失在拆迁重建浪潮中。如浙江定海古城中成片的老街区被拆除,济南一条浓缩了数百年年历史的古街区被拆除。据文化界统计,由于旧城区的改造重建,中国的文化建筑消失了60%。

二、促进老旧房屋改造的策略

老旧房屋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承载着地方文化的流传与发展。因此对于老旧建筑改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出完善的改造计划,严格执行国家以及地方制定的旧城区改造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改造运行机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改造措施,促进老旧房屋改造。

(一)坚持旧城改造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破旧立新是进行旧城改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新区开发只需要在已经审批下来的空地上建设各类设施,而旧片区改造则需要对于原有的建筑进行拆迁,对于拆迁户要进行妥善安置,对于那些不愿意拆迁的住户要进行劝导。在改造过程中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妥善解决旧城改造过程中的土地、资金以及人员安置等问题。需要整改的老旧房屋面积较大,单纯地进行旧片区改造,那么所花费的人力以及物力是巨大的,应该紧密依托周边的新区开发,提升旧城区改造质量。如成都耿家巷片区片区改造过程中,考虑到耿家巷片区距离成都市商业中心较近,且这些地区的房屋租金也不高,依托商业中心的经济优势来带动耿家巷片区的改造。因此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预招标的方式鼓励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改造项目中,这样一方面降低了旧城区改造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旧城区经济发展。

(二)重视改善公共设施,合理解决旧城改造的资金问题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其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紧密相连,因此在旧城区老旧改造过程中要加大公共基础建设。当前旧城区内部老旧房屋年久失修建筑质量较差,房屋建筑密度比较高,再加上生活设施不够便利这就使得旧城区内部建设有着较大的问题。因此政府在进行旧城区改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绿地、体育、道路交通以及商业用地的比重,优化土地分配制度,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如绿地、健身器材)的时候要该类用地的设施分布和指标水平做统筹分析,在满足改造规划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共设施配套建设。例如根据改造的旧城区周边发展情况,灵活调整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如果旧城区周边上也比较发达,那么对于商业方面的公共基础投入就要加大;而如果旧城区周边多为住宅区,那么就需要加大绿地以及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进行公共设施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们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要求。

(三)合理规划旧城区道路建设

对于旧城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中,很难一次性将整体道路的建设完成,这就需要进行一个长期的合理规划。而旧城区的未来发展情况是很难预知的,所以必须要为旧城区道路规划准备一定的预留发展空间。在进行道路规划的建设的时候,集约化建设模式是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进行旧城区整改一般是因为现有的城市土地资源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用地的需求,而需要使用土地的建筑也较多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运用,除此之外,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城市设计规划人员也要注意将多种功能设施置于同一空间内,就形成了一个高效、有序运行的系统在进行道路规划中要根据车流量、客流量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情况的预测,合理安排商业出口、机动车通道以及行人通道,从而提高整体道路建设的高效性。

(四)尊重历史文化,保护特色文化

在旧城区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建筑,这些文化建筑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建筑中的瑰宝。因此在进行旧片区改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建筑的保护以及整改质量,尤其是对于能够代表地方文化特点的一大批文化建筑要进行合理的保护,这也是保证建筑文脉地方性和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尤其是对着近些年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的地方文化建筑都被现代高楼取代了,如皖南地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徽派建筑逐渐消失了,这不得不说是建筑文化的一大损失。在旧城区老旧房屋改造的时候,如果将所有的老旧房屋进行全盘改造的话,那么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在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保护,将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加以改良,将其作为历史文化景点或者是公共设施使用。

结语

通过将国内外先进的旧城区改造经验以及成熟的研究理论,并将运用到旧城区改造实践中。加大对于旧片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投入改造资金加快旧片区改造;在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文化传统,将代表地方文化的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联系起来,进而推动旧城区改造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德昭.新社区与新城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篇2

为做好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全县脱贫攻坚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相关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保障住房安全的战略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结合新时代脱贫攻坚总体要求和县脱贫攻坚的工作实际,我局就贫困户的住房保障问题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从2018年起实施精准扶贫,用3年时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保障问题实施精准帮扶。确保贫困户全面完成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新增房屋安全隐患得到排查整改;确保贫困户通过危房改造、造福工程异地搬迁、安居工程、地灾搬迁等政策扶持,持续改善住房条件。

二、时间安排

2018年。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工程,确保贫困户的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19年。结合全县房屋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确认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对新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整改。

2020年。加大对贫困户住房安全的动态跟踪,不断改善贫困户的住房条件,确保精准脱贫户的住房安全得到持续保障。

三、措施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2018-2020年贫困户住房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迅速找准工作切入点,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保障中心、质安站、村建站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安排专人负责脱贫攻坚资料梳理、台账建立工作,扎实做好贫困户、贫困村的住房保障和挂包帮扶各项工作。

(二)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为准确掌握全县贫困户住房情况,局村建、质安部门积极对接各乡镇村建站,在完成危房改造的基础上,再次深入各乡镇、村对贫困户进行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等级鉴定,为全面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并对因灾害引发新的房屋安全隐患进行重新鉴定研判,协调联系农业农村、残联、自然资源等部门,积极争取危房改造、造福工程异地搬迁、安居工程或地灾搬迁等政策扶持,持续保障贫困户的住房安全。

(三)对贫困户住房安全进行动态管理。对已经开展的全县贫困户住房安全认定工作进行回头看,建立完善贫困户住房安全认定台账,谁确认谁负责,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疑似危房的动态管理,加大对贫困户居住在老旧房和高边坡地方的巡查力度,发现新的危房及时申报纳入危房改造、造福工程异地搬迁、安居工程或地灾搬迁项目。

(四)做好宣传发动。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加大对贫困户住房保障政策的宣传力度。各乡镇村建站积极配合扶贫办、农技站、自然资源所、残联等部门,结合干部驻村、挂包帮扶工作的开展,进村入户,上门宣讲政策,与群众交流沟通,主动为群众释疑解惑,发挥政府部门政策扶持、群众互帮互助的联动作用。

篇3

【关键词】城镇化;消防管理;问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X954 【文献标识码】B

Discussion on the fire prote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Jia Liang

(Guizhou Qiandongnan police fire brigade Kaili Guizhou 556000)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ory of fire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towns, in-depth study of fire protecti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weak lin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fire management innovation strategy research.

【Key words】Urbanization;Fire protection management;Problem;Innovation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产业和人口也成集聚趋势,一方面城镇化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增加,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给既有的城市消防管理系统带来不小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进行消防管理创新工作不仅是消防部队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1. 城镇化进程中消防管理创新理论分析

1.1 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一方面工业区、商贸、餐饮等产业形成集聚效应,人员密集和高层建筑都给消防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灾害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极大地增加了消防管理的难度。因此加强消防管理创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1.2 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住宅家庭进入高楼时代,高档装修、家用电器的增多,液化气、煤气、天然气等现代化生活工具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家庭,它们在不断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高度文明的社会带来了灾难。这就对消防管理的创新提出了要求,消防管理必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很好的实现消防的作用,可见,消防管理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3 消防部队自身发展的必然。

只有实现消防管理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消防部队的升级,进而很好的适应社会对消防建设的需要,因而加强消防管理创新也是消防部队自身建设的必然。

2.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消防问题和薄弱环节

2.1 优化产业布局带来的消防挑战。

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产业布局的优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各地产业布局优化改革纷纷进行,产业布局多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形成新的城市群,这也为消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日益集中的产业布局使得消防管理难度增加;另一方面集群效应使得很多火灾等级高的工厂聚集在一起,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大范围的受灾。

2.2 实施旧区改造引发的消防调整。

由于老旧建筑火灾频频发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实施旧区改造时就必须调整消防系统,消除老旧建筑消防隐患。老城区旧房屋结构差,耐火等级低,无足够的防火间距和有效的防火分隔物,电气线路老化等导致老旧社区整体防火能力的弱,极容易发生火烧连营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形成群死群伤事故,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针对这些先天性的火灾隐患,旧区改造必须进行适当的消防调整,健全社区消防经费的筹集机制,投入一定的资金改造基础设施。现阶段我国对旧区的改造工作中,消防安全软硬件建设已纳入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内容,消防部门应该对旧楼区改造涉及消防安全内容严格把关,包括公共消防设施、外墙外保温材料、电气线路敷设、燃气管线安装、拓宽消防车道等方面,并且制定消防安全改造工程标准。这就对消防管理的创新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2.3 新型城镇布局存在的消防弱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功能越来越多元化,城市分布越来越走向密集、高层的趋势,这也为城镇消防管理带来了新的弱点。在新型的城市布局中,城市道路未和主要生活道路分开,道路流量较大,严重影响了消防车的正常通行;不断加高加密的城市建筑加大了灭火和救援的难度,这就需要消防管理针对高层建筑做出新的规划;新型城市布局涵括越来越多的地铁、高架桥等地下和地上空间,这些特殊区域的灭火和救援也是消防管理的弱点;仓库、易燃易爆工业区等火灾防范重点也分布在人员较为密集的地区,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安全。

2.4 城乡发展差异造成的消防困惑。

消防专项规划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城市,也应该覆盖到各级乡镇。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的消防规划范围涵盖城乡,因此在统一的城乡消防规划编制时,不仅要考虑到城市消防的问题,还还要考虑到村镇消防问题。一方面由于城乡发展的巨大差异,很多农村地区在房屋建设上就存在着极大的消防隐患,如房屋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缺少水源等,同时缺乏相应的消防设施,导致灭火救援困难,火灾成灾率高。面对城乡发展差异造成的困惑,消防管理创新就应该树立全局观念,充分结合我国农村现状,借鉴国外规划,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消防管理系统。

3. 创新消防管理的策略探究

3.1 消防力量与产业布局合理融合。

针对优化产业布局带来的消防难点问题,应该在产业规划的同时将消防力量融合进产业布局中。在分布密集的产业区,增施消防设施和消防力量,重点关注石油化工工厂的聚集区。在产业规划中应树立正确的消防意识,使产业规划为安全消防开路,从而防范于未然。首先要在产业布局中改善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优化消防站的分布;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设施工厂进行合理的布局;严格控制消防站用地和加强消防车通道建设,为消防安全开出“绿色通道”;加强城市消防供水系统建设,为消防用水留出余地;加强消防疏散通道建设,禁止建设用地挤占紧急疏散通道。

3.2 消防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进行。

旧城在改造过程中应当消防建设纳入首要任务中,针对旧城的特殊消防要求,一方面健全社区消防经费的筹集机制,投入一定的资金改造基础设施,例如用PVC管套牢所有的电线,对于靠近木结构墙壁安放燃气灶的,多装一块防火板;尽可能的拓宽道路,防止消防车进不去社区内部的情况,多布设消防栓,甚至将消防栓布设到居民楼下,确保发生火灾是10分钟内可以保证消防用水;维修损坏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对改变原有设计和用途的住宅予以恢复等等。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点落实:

(1)制定规章制度,并未层层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安全制度的建设,明确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及社区消防安全责任人等各类消防管理人员的职责;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规范社区消防管理。定期组织召集社区消防会议,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形成以公安消防机构和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居委会为依托,社区单位、行业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消防工作运行机制。

(2)消防知识宣传普及,提高自查自救能力。定期组织对社区消防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社区加强指导,加强对社区居民进行用火用电常识、简单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火场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加大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办消防板报、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室、消防画廊、办消防宣传栏、发放消防知识宣传单、张贴消防标语等形式宣传消防常识、消防法律知识。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贴进生活、贴进群众、贴进实际的方式进行宣传,利用多种多样的消防宣传手段,确保宣传面大、受益人群广。

(3)组建义务消防兵队伍。根据“就近、及时、义务、自愿”的原则成立社区义务消防队。每个义务消防队员肩负着报告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时疏散群众,在公安消防队到场后迅速指点水源、报告火情、维持火场秩序等职责。要求义务消防兵身体状况良好,遇事比较沉着冷静,具有勇敢精神,对该社区的地形、居民区、单位情况、生产经营品种、水源和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比较熟悉。社区为这些义务消防队配备水枪、水带和必要的灭火设备,安置在24小时有人值班的小区门卫室。

(4)制定完善灭火预案。各消防大中队要根据辖区内各小区特点,制定详细完善的灭火预案,对灭火作战有关问题做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消防作战,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或其他灾害,根据灭火救援战斗的指导思想和战术原则以及现有器材装备而拟订的灭火行动方案。

(5)更新消防设备。在旧城改造中要一一审查旧的消防设备,对损坏的消防设备进行更新,同时为社区配备最新的消防设施,做到不留消防死角,将火灾扼杀在萌芽之中。

3.3 农村与城镇消防工作齐头并进。

针对城乡消防管理的巨大差距,必须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消防规划体系,使农村与城镇的消防工作齐头并进。通过借鉴国外乡镇消防规划和城镇消防规划,并结合我国农村的消防现状,逐步建立起统一的消防规划,从而为各地乡村的消防工作给出放向。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投入,落实消防专项基金;加强农村消防站和消防设施建设,为各农村的消防设备更新换代;加大农村消防人员的队伍建设,增加农村消防人员;加大对农村消防规划的编制、管理和监督力度。

3.4 培训指导与监督检查相互促进。

对消防管理的创新还必须做到培训指导与监督检查相互促进,促进消防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对公安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的培训指导,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明确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责任,有效形成消防监督管理三级网络,确保了全市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加强训培指导,从明确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职责、制度、法律文书的规范性填写及使用等方面入手,采取实地辅导、带队执法、驻所指导等方法,指导派出所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工作秩序、工作标准。细化任务分工,形成严密的消防监督管理网络。采取点面结合、分片包干等灵活多样的工作措施,开展大量的摸底排查工作,深入辖区内的社区、社会单位和居民、村民家庭宣传消防安全常识,排查并督促指导整改火灾隐患。

4. 结束语

城镇化在为城市带来大量人流和物流的同时也给消防管理系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压力。针对城镇化的新特点,消防管理也面临着优化产业布局带来的消防挑战、实施旧区改造引发的消防调整、新型城镇布局存在的消防弱点以及城乡发展差异造成的消防困惑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消防管理创新工作必须实现消防力量与产业布局合理融合、消防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进行、农村与城镇消防工作齐头并进以及培训指导与监督检查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绍凌宇、周楠,城乡消防专项规划的创新思考,[M],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2.

[2] 李克建,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消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0(04).

[3] 蒙彦成,城镇化进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07).

[4] 赵伟刚、周太江,城镇消防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J],消防管理研究,2011.30(9):854一856.

篇4

改造燃煤锅炉4100蒸吨

全年削减燃煤260万吨

退出污染企业300家

建设保障性住房7万套,年内竣工10万套;年内同步完成1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新增5万套供地

“三公”经费支出预算降低l2%以上;市级节庆论坛展会活动的财政经费压缩40%以上

天 津 / TIANJIN

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全市亿元楼宇达到150个

改造提升5万亩设施农业和32个养殖园区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人均420元增加到520元,住院报销比例统一提高5个百分点

建成保障性住房7.5万套,新开工6万套,新增租房补贴l万户

河 北 / HEBEI

力争全年境外直接投资增长8%

压减1500万吨粗钢、1000万吨水泥、1500万吨煤、18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

新增千亩以上蔬菜生产标准园100个、优质果品基地200万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园100个

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

重点支持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谋划建设13个省级重大创新基地

城乡居民医疗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到320元;城乡低保省级指导性标准年人均分别达到5400元和2500元

上 海 / SHANGHAI

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帮助1万人成功创业

新建筹措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5.5万套,基本建成11万套;拆除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55万平方米

市政府各部门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预算原则上比2013年预算批复数压减5%

浙 江 / ZHEJIANG

年内启动实施20%的燃煤电厂;淘汰10万辆黄标车

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80%以上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比增长8%以上

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5万套,竣工11.5万套

新建400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照料中心,新增机构养老床位2万张

省市县各级政府“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削减30%

福 建 / FUJIAN

实施新增30万吨粮食产能规划

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新开工建设9.4万套、基本建成8万套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农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

江 西 / JIANGXI

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

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

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0亿元

全省工业园区就业培训28万人、创业培训8万人

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等各类棚户区23万户;开工建设障性住房10.63万套;新增廉租住租赁补贴1万户

山 东 / SHANDONG

继续减少“三公"经费.按不低于5%的比例压减省直部门运转经费

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70%农村新型社区配备污水处理设施达到60%

开工各类保障房31.6万套,建成19万套;新建农房50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0万户

河 南 / HENAN

重点抓好1000个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建设;实施460个产业创新发展重大项目;抓好600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

力争新建高标准粮田90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64万套,基本建成27万套;实现12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广 东 / GUANGDONG

城乡居民低保补差标准分别提高到333元/月和147元/月;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人均标准提高到80元/月;城乡居民医保每人年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以上

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0178套,棚户区改造37538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0.22万套

向低收入群体及困难群众284万人发放一次性临时价格补贴

广 西 / GUANGXI

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园区建设,争取百亿元园区达到42个

力争1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3家, 5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4家

全区旅游总收入2500亿元以上,增长25%

新增铁路营运里程443公里

力争民间投资8500亿元

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2万套、基本建成10万套

四 川 / SICHUAN

力争引进到位省外资金8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0亿美元以上

力争七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万亿元

实施500个投资过亿元的重点技改项目,力争工业技改投资突破5千亿元

新建改造10万张养老床位,建设200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开工建设11万套保障性住房,实施37万户旧城危旧房和城市、国有工矿、林区棚户区改造

贵 州 / GUIZHOU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460亿元,增长20%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长25%

工业经济、城镇人口、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比重分别提高到38.4%、40.1%、46%和68%左右

科技贡献率达到44.5%

淘汰落后产能720万吨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200亿元

全省旅游总收入增长22 %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00亿元

人才总量超过310万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新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

云 南 / YUNNAN

实现银行各项信用融资2800亿元以上、直接融资超过900亿元

力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超过600户,继续推进100个农业庄园建设

新认定10个省级园区、新增6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上百亿元园区

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0家

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以上

力争主要险种覆盖率均保持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7.13万套

陕 西 / SHANXI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

力争文化产业增长25%以上

新增小额贷款50亿元

全年实施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45.51万套(户)

将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从300元提高到350元

篇5

关键词:城边村;违建;强拆

一、引言

城边村是相对于城中村而言的,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即人们常说的城乡结合部。在当前城市化加速推进的环境下,城边村土地不断被挤占。为期许获得更多的经济补偿,城边村不断掀起了违建潮,造成社会资源空耗严重,社会矛盾丛生,类似于“厦门城管被泼硫酸事件”频有发生。因此,对城边村自建房有效管制尤为重要。

二、城边村当前发展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传统城心区域不断向外扩张,地处城边村的土地不断被挤占而划入新城区。由于城边村土地利用存在多元性,交易非常活跃,土地价值也随之大幅度增长。而这种增长以住宅表现最为突出,加之地方某些领导不作为或从中牟利,违建现象十分普遍。这不仅制约着城市建设和城乡经济发展,还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对当前城边村自建房的管制亟待加强,避免城边村发展成为新的“问题城中村”。

三、城边村自建房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边村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商品信息传递等客观因素发生质般变化,自建房具有很大的投机性。城边村自建房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占用耕地、一户多宅现象严重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农村建房是当前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在当前城边村内,由于受经济利益和传统观念的驱使,部分城边村村民不仅开始违法占用耕地,甚至已经迁居城镇和迁居外地的村民,也在自家宅基地上修筑新屋。这种毫无规划、破坏村容村貌的无序建设,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空耗。

(二)违建房的建筑质量堪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建筑过程中,几乎所有建筑施工方,在无相关仪器设备测算的情况下,仅凭其主观经验臆测,就对旧房进行翻接;而翻接的老旧房多为砖混结构,如遇地震等自然灾害,其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也有部分违建房主,在建筑过程中为躲避控建局的发现与强拆,为尽力造成既成事实,许多房屋建筑过程也草草了事,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官方相关政策指令不确切

由于缺乏有效的统一规划,政策指令不明确,加剧了村民的投机心理。城边村的拆与不拆,拆何处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机性,而政策往往比较模糊,甚至因领导的更换而出现反复。同时,城边村内小道消息频传,一家违建,多家攀比,盲目跟风,致使违建越搞越烈。

(四)自建房的审批“一刀切”现象严重

在管控中,地方政府为拼政绩,对于村民自建房的申请,采取一律不予准批,以此驱使村民向城区购买商品房。这种一刀切不管区域,不论村民实际住房状况。政策虽然不乏效果,但在城边村的现实情况中,也存在着一些土木结构的老房,俗称土房。这种土房由于年代久远,设施落后,已经满足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需求。

(五)征地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单一

在多数地区,尤其为公用建设的征地中,征地补偿仅为规定的最低标准限额。同时,拆迁的补偿方式也以单一的面积作为评估核算标准。虽然城边村土地价值有了很大升值,但相对于城内高房价,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六)单纯依靠强拆人为的制造官民矛盾,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对于违建房,地方政府总是依靠组织控建大队使用强制手段予以拆除,致使城边村村民怨声载道。控建大队的组成人员多为社会游民,素质相对较低,其在执法过程中普遍存在敲诈勒索村民,甚至殴打村民的现象。

四、对加强城边村管制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城边村自建房管制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统筹城乡,引入“灰色地带”规划

“灰色用地”指某些地区由于外部环境还未成熟、未来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或土地利用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利用方式的高度可变性等因素,不能按照正常的规划将土地利用规划一步落实到位,先赋予其将来容易置换的用地功能,待外部条件成熟时,再将其转换成其他性质用地的一类城市用地。“灰色用地”规划作为一种动态可持续的规划方法,能够满足因城市化等因素带来的城边村及其周边地区用地的动态性需求,能降低规划修改的频率,减少各阶段土地的建设量,使规划能够顺利得到实施。

(二)完善责任制和相应的监督机制,建立长效机制

鉴于城边村自建房管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可以动用有效的行政力量,在制定相应的奖励惩罚措施基础上,分派各村行政单位对各自管辖区域进行监督,各村委会再授权各村大队长分片区进行监控。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居住在各自管辖区域,对所管辖区域比较熟悉,不仅利于政策宣导,还能充分利用有效人力资源,避免监控过程中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切实加大对城边村违法违规用地的查处力度

上级控建局部门应不定期借助“三房”登记发证、农村宅基地发放、清理土地市场等工作,切实加大对城边村违法违规用地的查处力度。对私自改变土地用途、一户多宅、干部职工建私房以及未批先建、批少占多等违法违规用地严厉查处,做到严格执法,处罚到位。

(四)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界定补偿标准和范围,创新完善拆迁补偿方式

农地作为一种生产性资源,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农民脱离农村,人地关系失衡,其生存、养老保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拆迁补偿时应根据当地生活实况,合理界定补偿标准倍数。同时政府要完善相应程序及监督机制,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从而避免补偿分配中的不合理,最终实现友情拆迁、人性拆迁、和谐拆迁。

(五)酌情处理,妥善安置,避免管制中的一刀切

对于自建房的申请审批,有关部门应根据相关政策法规深入考证,落实政策。在城市化推进的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应同步进行,对城边村村民进行合理安置。同时也应实行一些困难救助,对土房或享受最低社会生活保障待遇且被拆迁住宅建筑面积不足、他处又无房屋的农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审批或提供相应建筑面积的房屋予以产权调换。

(六)加强政策法律宣传,减少村民的投机心理

政府在管制中应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如在各村张贴明文告示,使村民知法守法;同时,也应加强政策宣导,包括自建房的审批程序及拆迁补偿方式等。在风险和收益比较中,能够对村民违建行为起到很好的负强化作用,减少其投机心理和投机行为。

五、结语

在当前特殊的时代背景条件下,要加强对自建房的管制,避免城边村自建房的泡沫化,社会资源的空耗,更好的保护公共利益。首先明确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在个别利益因公共利益而作出限制甚至牺牲之后,要努力通过补偿制度等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同时在此过程中构建与之相关的程序制度,限制行政权利的滥用,保证公民权利在整个公共利益实现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充分的保护。(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蔡乐渭.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然而在20年前,郑各庄村却不是今天的模样。那时候,村里村外到处杂草丛生、污水横溢,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被猪圈、粪堆、柴禾垛占据,随处可见破败的土墙和简陋陈旧的民房。

如今,郑各庄村作为北京知名的旅游和会议景区,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响亮名字-温都水城。郑各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一个人紧密相连,他就是郑各庄村党总支书记黄福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村办企业宏福集团董事长。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黄福水,中等身材,相貌堂堂中透着坚毅的性格和农民的朴实憨厚,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闪烁着企业管理者的智慧。黄福水说:“每当我看着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想着它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就格外自豪。”2009年,更令黄福水和村民们感到自豪的,是在国庆60周年庆典游行队伍中,黄福水作为全国新农村建设者的优秀代表站在了新农村建设彩车上。

新农村建设要有支柱产业

20年前,郑各庄村村民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同时发展糊水泥袋、拉沙子、黏土砖厂等小作坊式企业。“郑各庄交通不便,没法做买卖,一些小厂子经营三四年就倒闭了;又没有矿产等资源能够利用。村民过得都是紧巴巴的日子,很艰难。”黄福水回忆起以前的日子不禁叹了口气。

1986年,20多岁的黄福水把村里十几个年轻人召集到一起:“我看,咱们成年累月地在庄稼地里滚,累死也别想富起来。不如出去闯荡闯荡,没准儿能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黄福水组建了一个土方施工队,以借来的5万元人民币做资本,开始在建筑市场打拼。十几个人铆着劲学技术,第一年就挣了50万元。随着施工队规模的不断壮大,1993年黄福水成立了宏远机械施工公司,从挂靠别人旗下的施工队,变成了独掌大旗的正规军,在市场上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在黄福水的精心经营下,这支正规军不断壮大,相继组建了拆迁公司、基础公司、建筑公司和市政工程公司。1996年,黄福水整合不同经营实体,组建了北京宏福集团。他说,在此后的几年里,他们摸索、创建出了一条以村为基础、以宏福集团为经济支柱的“村企合一”的经济运行体系。“通过企业改制,农民入股做上了股东,大家谋发展的积极性可想而知。”黄福水笑着说,“新农村建设要有支柱产业,要通过培育自己的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村民收入。”

如今宏福集团发展成为一家涵盖传统产业、科技产业、保障服务产业、旅游休闲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下辖温都水城等15家直属企业、30余家参控股企业、7000余名员工,企业总资产40亿元人民币。

缔造乡村里的都市

随着郑各庄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们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富起来的村民们开始攀比性地盖新房。在他们的观念中,只有家里的房子越盖越大、越盖越高才是富裕的表现。然而村民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善,家里看的还是黑白电视,全村没有几个大学生。而且村民建房子没有规划,全村1050亩地被400多户村民分割,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黄福水看到这个现象十分着急:“要想把郑各庄村建设成一个现代化新农村,就必须改变村民过去杂乱的生活环境,搞旧村改造,走自主城市化的道路。拆掉村民的老房子,旧房估价折抵楼房,让村民搬进统一盖的楼房。同时,重新整合土地,节约出来的土地可以为产业开发和招商引资提供条件。”搬到楼房里住,村民们虽然愿意的居多,但是不愿意的个个都是大难题,黄福水就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同时为了减轻村民搬进楼房后的经济负担,黄福水建议村领导班子制定了水、暖气、燃气以及物业管理等一系列费用的报销和减免政策,并写进《村民自治章程》,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1998年,郑各庄村宏福苑小区破土动工。目前,该小区有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住宅楼80余栋、居民3000余户、15000多人口。整个小区温泉入户,采用地板取暖,并有学校、银行、邮局、超市、社区公园、污水处理厂等综合服务设施,并在2007年入选北京居民最满意住宅小区。黄福水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1998年前,郑各庄村住宅用地1050亩,人均住房面积仅为23平方米。旧村改造后,住宅用地仅为250亩,村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70平方米,比改造前增加了三分之二。

黄福水说:“我也是一个农民,所以我能想村民之所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为了维护村民的土地权益,黄福水在征得村民同意之后,大胆推行了土地股权制。村民以流转的方式将土地委托给村企宏福集团经营,村民不参与土地的经营,但每年都享受土地收益分红,2008年人均获得土地收益7000余元。黄福水知道,祖祖辈辈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民没有了耕地,需要工作赚钱养家。为此,他让村里成立了村民劳动就业安置办公室,对村民就业实行登记挂账制度,只要愿意在本村企业就业的,都给予妥善安置。同时,村委会依靠每年土地集体分红来支付村民的各项社会福利,包括退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诸多福利。2008年,村民人均从村集体获得的各项福利达5300元人民币,其中老年人人均领取村内养老生活补贴及退休金达12500元人民币。

村民信任最可贵

黄福水说:“村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除了提高村民收入、保障生活条件之外,还要注重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这样才叫真正的新农村建设。”郑各庄村投资兴建了社区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成立了成人教育学校,引进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邮电大学,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配套体系。“不要比谁家的房子高,谁家的房子大,要比谁家的孩子有出息、学问高、本领强,对社会贡献大”,这是郑各庄村村委向村民灌输的理念。同时村委会制订了本村村民子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全程教育补贴制度,村民子弟学费能够全部报销,激励村民子弟勤奋学习,每年都有十几名学生考入大学。在重视子女教育的同时,黄福水也很重视村民自身的素质提高。一些村民由于文化素质的欠缺,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郑各庄村专门成立了成人学校,对村民分批进行培训。“十几年前,我们村好多人初中都没毕业,更别说上大学了。现在大家可都大变样了。”说起这个话题,黄福水显得格外自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郑各庄村强大起来以后,做到人员不匮乏,保证人员跟上企业的步伐,跟得上队。”

篇7

关键词:市级片区;安置房;建设

随着2005年以来厦门市实施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着力提升厦门市在湖里区启动湖边水库片区和五缘湾片区(下简称:“两大片区”)开发建设,市级财政负责建设资金筹措、保障,市土地开发总公司(下简称:“市土总”)作为业主单位,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和市路桥集团公司分别作为代建单位,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片区开发建设成效斐然。

与此同时,结合两大片区旧村改造工作时序及片区内市政道路等公建配套,按照安置房“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厦门市安置房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下简称“暂行规定”)的总体要求,机制上由湖里区建设局作为业主单位,组织国有企业代建,由市住宅办公室(现更名为:“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收购后整体销售给市土总。这种模式在安置房开发建设过程中,前期规划用地手续办理、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等事宜均由代建单位承担,项目总投资概算一经市发改、财政部门确定后一般不予变更,工程进度款根据市财政过程审核数据报销,相当于EPC承包模式(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项目总承包模式。

一、两大片区开发建设目标及在建安置房建设形象进度概述

(一)湖边水库片区

湖边水库片区位于厦门岛东北部分区的中心地带。北侧与五缘湾片区接壤,东侧与软件园二期、虎仔山相临,同时与观音山营运中心相近,南侧为忠仑公园用地,西侧紧临金尚小区。项目用地面积约398.69公顷, 片区总体目标是水库综合整治,为厦门提供储备水源,建设一个厦门本岛东北部的滨水高尚生态社区。根据规划要求,片区内安排前后坑、下湖、上湖洪塘、蔡塘四个安置房项目,总占地面积15.56公顷,设计总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计划根据旧村改造时序,拆迁安置后坑社区、金林社区、蔡塘社区下辖后坑村、下湖村、上湖村、蔡塘村等自然村。

(二)五缘湾片区

五缘湾片区位于厦门本岛东北部,云顶北路以东,仙岳路以北,环岛路五通至墩上段的西南,规划总用地10.76平方公里,其中内湾水面积约2.76平方公里。片区总体目标是打造厦门的“新客厅”,形成集商业服务、养生理疗、旅游休闲、文化娱乐、高新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区。根据规划要求,片区内安排五缘湾金林湾花园A区、B区及美仑花园,总占地面积17.53公顷,设计总建筑面积 68.5万平方米,计划根据旧村改造时序,拆迁安置高林社区、金林社区下辖西潘、穆厝、洪水头、田里、前头等自然村,五通社区下辖浦东、坂美、田头、泥金、风头等自然村。

(三)三个在建安置房市财政建设资金拨付及建设形象进度

截至2013年年底,前述三个在建安置房(上湖洪塘、蔡塘和金林湾花园A区)市财政投融资安置房项目已累计拨付资金8.63亿元,拨付比例达到总投资概算的54.4%(总建安成本概算为15.84亿元)。其中,上湖安置房整体竣工验收;蔡塘安置房一期已经完成单体建设,因二期用地拆迁受阻,水、电无法接入,项目竣工验收手续无法办理;金林湾花园A1区建筑单体封顶,A2区仍在开挖地下室。

二、安置房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两大片区结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安置房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安置房建设适度超前,片区旧村改造“就地、就近安置”成为可能

在两个片区开发建设总指挥部的统筹领导下,区级政府对征地拆迁工作任务实施“大包干”,市直各职能部门在规划选址、用地保障、建设方案审批、资金保障上全力支持,片区安置房项目得以顺利开工,今后旧村改造启动,即可实现就近、就地安置。

(二)安置房建设标准堪比商品房,绿化景观、公建配套更趋完善

安置房户内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同时组团小区公建配套设施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康体设施、物业(社区)管理用房、生鲜超市、绿化、地上(下)停车场地、无障碍设施等一应俱全。随着厦门市始于2014年全面推动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实施方案》行动计划,湖里区利用本级财政资金,对安置房绿化景观标准、组团小区配套道路等级、社区服务中心配套智能化设施进行提升,日后回迁居(村)民生活舒适度将不亚于商品房小区。建设周期内,业主单位湖里区建设局全程引入社区居民监督小组,着重对隐蔽工程、主材及电梯、配电开关柜等大型机电设备进场监督把关,避免日后村民因建设质量低劣而拒绝搬迁入住等问题。

(三)市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加大,较好地保证安置房建设进度

安置房开建几年来,无论是在厦门市经历“欧债危机”或是“限购令”初期影响导致土地市场萧条时期,市级财政部门积极对接片区建设业主单位,通过年度、半年度、月资金计划,积极筹集建设资金,特别在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农民工返乡前特事特办,做到进度款当日核拨,从不因建设资金问题拖延安置房建设进度。

三、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厦门市前几年启动几个大片区建设、农村城市化程度明显加快,各区安置房建设“大干快上”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一些不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问题。下面所说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以下就湖里辖区三个建设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一)共性问题

1. 建设资金拨付环节多,资金沉淀时间冗长

在类似EPC承包模式下,市财政作为投融资主体,按照目前的资金拨付体制,每笔安置房进度款拨款流程如下。

市财政金库市土总(业主单位)市住宅办区建设局代建单位施工单位

以每个环节五个工作日计算,每一笔资金从市财政贷款户头放款至施工单位收款,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由于拨款环节的增多,资金周转效率低下。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审批拖延,资金沉淀期限更趋冗长,市财政贷款资金得不到有效使用,间接影响工程阶段目标的如期实现。

2. 安置房建设成本不断攀升,日后项目总投资可能“超概”

前述几个安置房方案设计、主材选购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强调社区居(村)民个性化意见,同时,受近年钢材、水泥、人工成本上涨等客观因素,日后安置房建设成本超概将成为普遍现象。社区监督小组参与监工,有时“强制”要求建设单位变更为其选定主材品牌,一定程度上造成建材成本攀升。

事实上,在拆迁补偿安置过程中,安置房建设标准并不是最关键因素。社区居(村)民更看重的是补偿标准如何,安置房建设成本额外增加直接造成片区开发成本上升。

3. 项目拆迁与安置房建设工作相分离

目前,湖里区建设局下辖区征收办,负责全区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下辖区安置办,负责湖里辖区内安置房建设工作。拆迁具体实施阶段区里又授权下属街道实施,具体拆迁实施单位为了降低拆迁工作难度,满足“村民一村一安置地”的要求,大量将村民安置在尚未开工的安置房期房上,而期房用地征收拆迁任务又因各种原因滞后。

以金林湾花园B区(期房)项目为例,该项目至今无法全面交地建设,但湖里区实施拆迁“翔安隧道侧接线、五缘湾片区重要市政配套道路”等项目时约定被拆迁户回迁该期房项目,共涉及《拆迁安置协议》515户、应安置建筑面积85328平方米,每年需支付逾期过渡费3696万元,而这些费用均由政府支付;又如美仑花园(期房),《拆迁安置协议》215户,安置面积37454平方米,每年需支付逾期过渡费1800万元;上述逾期过渡费悉数由市财政部分转移支付。

同时,湖里区为建设安置房项目也沉淀了大量资金,“十五”期间,湖里区自筹资金,建成集鑫A、集鑫B、钟宅新家园A区、马山等若干安置房项目,目前,还剩下10万平方米(约1000套)安置现房,区级财政垫付3.8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当年崭新悦目的安置房都已变成了旧房,建筑质量、功能、停车场地及公建配套上较目前在建安置房还略逊一筹。综上,湖里区因各种原因未能消化安置现房存量,而安置期房尚未建成,造成市级财政背负支付源源不断逾期过渡费的的沉重负担。

4. 安置房选址用地违章(法)建筑遏制不力

违章抢建现象是目前困扰全国各地城市化的共性问题,呈愈演愈烈、积重难返之势。其缘由在于:二元结构体制对“违建”起诱导催化作用,集体土地“违建”是城市化的副产品。湖里区拟作为安置期房选址用地上的集体土地上被征收房屋很大一部分是违章(法)建筑,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经济发展转型矛盾突出,违章(法)建筑的出租收入已成为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违建成本低,基层部门管制不力、屡禁不止、违建抢建现象泛滥;另一方面,为加快征收进度,区级拆迁实施单位对2002年12月1日后新建的违章(法)建筑也按一定的标准给予奖励补助,甚至不断变相提高奖励补助标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边拆边建”、“法不责众”的违章(法)抢建局面越演越烈,个别安置房选址用地在卫星影像图上体现为已无空地可“种”违章(法)搭盖。

结合湖里区近两年处理的典型腐败案例分析,确实存在部分区(街)行政执法部门主要领导伙同部分村干部权利寻租,受贿导致行政执法“不作为”,纵容违建现象,甚至参股村民搭建违建共同骗取政府巨额补偿款的现象,导致违建现象蔚然成风,违章(法)建筑遏制不力造成安置期房用地拆迁成本跃升,今后用地拆迁工作更是雪上加霜。

(二)个性问题

《暂行规定》明确“市住宅办负责全市安置房建设与管理。区级建设局负责本区安置房的建设,并协助做好市住办安置房管理工作。”而蔡塘安置房项目因二期拆迁工作未启动,导致该项目一期安置房即使建成落架也无法投入使用,也就是说市级财政资金在蔡塘安置房建设项目上所投入的1.62亿元及其沉淀的利息一方面在未来的几年无任何绩效,另一方面,那些已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安置在“蔡塘安置房”的被拆迁户还将继续领取高于市场租金的逾期过渡费。由此可见,安置房业主单位、安置房主管部门等存在重安置房主体建设、轻项目前后衔接管理的现象。

在目前机制下,区建设局作为业主单位负责安置房建设,市住宅办作为安置房统筹建设管理部门收购已建成安置房,市土总作为安置房需求单位向市住宅办购买,再交付湖里区安置被拆迁户。客观上,市住办作为安置房收购方,统筹指导安置房业主单位做好安置房建设工作,确保安置房能够按期交房入住;市土总作为安置房购买方,保证款项及时足额到位;业主单位应督促、落实代建单位具体实施安置房建设。只有按照这种机制良性运作,安置房才能够及时交付购买方使用。

但是,蔡塘安置房一期无法接入水电等瓶颈问题,却没有及时引起项目责任单位的充分重视。蔡塘安置房用地征拆成本纳入湖边水库片区平衡(即由市财政承担),而拟拆迁地块又面临着违章建筑林立的具体问题,区政府因补偿标准问题迟迟未能下决心实施拆迁。这样一来,相关单位重点抓工程建设,忽视二期用地拆迁进度这一主要矛盾造成蔡塘安置房二期用地拆迁难以实施的局面。

四、完善、创新机制政策,扎实推动安置房建设

安置房建设、管理、分配问题与村(居)民切身利益密切关联,关系到重点项目建设是否顺利投建、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牵涉部门单位较多,社会影响面较广,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绩效好坏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不可小觑。针对上文列举的种种问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总结三个在建项目的经验教训,完善、创新机制政策。

(一)重新检视《暂行规定》,妥善处理好片区开发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暂行规定》明确市住宅办具体实施全市安置房建设与管理,各区建设局负责本区安置房建设等职能。考虑区建设局事务繁忙,人员编制较紧,应着重宏观指导、制定安置房总体建设规模,把控好各安置房建设进度。新建安置房项目建议尝试工程管理模式(即PE模式)结合大片区建设,由片区大业主单位(如市土总)直接核算用地征拆成本及安置房建安成本,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确定市属房地产国有/国有控股开发企业具体承担建设任务,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拨付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树立全市安置房资产上下一盘棋的观念,盘活安置房资产

不论是市级投资还是区级投资,应着手对已经建成安置房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市、区两级安置房管理部门积极对接,探讨房源相互调剂、置换可行性,如近期厦门市实施的轨道交通一号线湖里段(塘边站)土地房屋征收项目,经市土地房屋征收事务管理中心积极引导,湖里区调剂部分集鑫家园B地块存量安置房源供被拆迁人差异化选择。同时,应在湖里区内树立全区安置房源统一调配,不提倡一个项目一块安置地的做法;市、区两级摸索存量老旧安置房“变身”新模式,如变身为租赁型人才房、保障房等等,甚至补交土地出让金作为商品房直接拍卖,所得款项回笼财政部门。

(三)着手运用政策杠杆,合理引导使用安置现房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被拆迁人一直以安置房质量、配套停车位数量问题等为由向拆迁人索要逾期过渡费,提出各种诉求,并以上访、诉讼等手段拖延返迁工作,问题的实质是逾期过渡费标准远远高于安置房现时出租收益。被拆迁人尝到了“甜头”,欲罢不休。从某方面说,区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更要杜绝本位主义,积极做好被拆迁人工作,合理调配使用安置现房,而不是以“市级资金承担,问题高高挂起”为由被动应对;同时,市级财政、国土房产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安置房逾期过渡费出台封顶政策,杜绝此风蔓延。

(四)率先在建市级投融资安置房项目试行绩效评价,树立安全高效节约使用财政资金观念

安置房作为民生项目,市财政应该倾斜支持,毋庸置疑。但是钱是否花在刀刃上,“节约财力办大事”,安置房建设主管部门、责任单位是否能履行职责,绩效目标是否达到,需纳入绩效评价,如未达到预期目标,市财政应实施绩效问责。

(五)改善安置房建设资金仅靠财政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安置房投入对市区两级财政的资金压力

过去几年,公共财政在厦门市基础设施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公共财政投资热情过度,不仅导致政府性债务猛增,全市债务余额约为600亿元,还本付息的压力与日俱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形成可持续的市场化投融资体制。安置房建设项目看似零散,汇总起来金额巨大,应尽快启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投融资体制改革,降低公共财政的投资力度,广泛吸引国企、民间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值经济实体参与建设,适当尝试“BT”等融资模式,以减轻安置房建设对市区两级财政造成的与日俱增的资金压力。

(六)探索实施安置房回购制度,打破村民就地安置、群体而居的现象

据了解,前述两大片区涉及被拆迁自然村里村与村之间矛盾剧烈,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现象,究其原因,封建小农意识尚存。笔者认为随着房产税、遗产税等新税种的渐渐出台,租赁环节税收征管机制的不断完善,未来拆迁补偿趋势应向货币补偿为主、产权调换为辅方向发展变化。近期可参照海沧区从被拆迁户手中回购安置房做法,打散被拆迁户仍划地而居现象。远期可尝试部分存量置换集体土地招拍挂所得扣除政府配套税费后,直接以货币形式补偿被拆迁人,减缓安置房建设压力。

参考文献:

[1]吴次芳,王权典.广东省“三旧”改造的原则及调控原则[J].城市问题,2013(03).

[2]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安置房健身与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S].厦府办200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