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逻辑学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逻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逻辑学

篇1

一、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的优势

网络虽然已经兴起很多年,但是将其用于教学却只是近年来教师所作出的尝试,而且也没有得以推广。那么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1.网络使得每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

传统作文教学中,我们仅仅拿三两篇写得比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进行朗读,而其他学生的作文则被埋没,况且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在作文课上得到教师的指导,教师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对所有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入微的点评,因此很多学生会感觉自己是游离于作文教学之外的,感觉作文课跟自己没关系。但是利用网络辅助作文教学,则可以打破这种局限,给每个学生亮出自我、展示自我的空间。所有学生都有权发言,每个人都是主人公,每人都有机会露脸,每人都能脱颖而出,每人都能有很多观众和欣赏者甚至会有自己的“粉丝”,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激励与鞭策,所以他们在这里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存在,增强了在线写作的自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写作的积极性。

2.网络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及时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来写作文,写完以后教师拿去批改,会经过3至5天的时间,再下发到学生手中,可能一周已经过去了,学生当时写作时存在的问题和具有的感受已经时过境迁,再看老师寥寥数字的批语,也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网络作文教学不一样,学生可以随时提问、随时置疑、随时表达、随时修改,老师可以随时解惑、随时点拨、随时评价、随时鼓励,便于学生每次写完作文趁热打铁强化认识。

3.网络作文教学的交互性强,可以促进多方交互

网络作文扩大了作文的受众面,使教师、同学、家长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观众,可以毫无障碍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促进多方交互,增进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也可以使学生在知道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和优缺点的同时也能对其他同学的作文情况有所了解,更便于学生互相学习。

二、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前面我们分析了网络对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优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呢?下面说一说网络作文的具体实施方法。

1.建设作文教学专题网站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时,很有必要建设一个专门的网站――作文教学专题网站。在这个网站中,我们应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网页的设置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五类作文分为“习作目标”、“素材仓库”、“绿色导航”、“发表园地”和“评改天地”等模块进行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资源的搜集、积累,可以查看其他同学的文章进行学习、评论、打分,也可以上传自己的作文给其他同学看,教师要多予以关注,多到网站进行管理、查看和维护,充分利用网站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写作教学效率的提高。

2.确立网络作文教学评价体系

篇2

一、网络阅读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让学生掌握思维技能,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阅读教学期望达到的重要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语文阅读应该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感悟,引导学生透过文字看到本质,将先贤智者的思想化为自己的见识,并借鉴其中的方法、经验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思维。网络阅读的目标往往是功利性的,或者为获得单一的而读,或者是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搜集资料,在快速阅读中,很难做到沉静。学生追求的是成绩,是娱乐,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完善,从学生的写作实际来看,思想肤浅、低幼化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阅读中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其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很难得到培养。

二、网络阅读影响了学生们的阅读方式

诵读,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朗朗书声,能带领阅读者走进韵味、情感、想象的世界;默读,冥思沉想中,读者与作者相互沟通交融,精神游刃于作者的内心世界;精读,揣摩品味中,感受着文学的魅力,享受着阅读带来的美妙感受。而在网络阅读中,在互联网上,在手机上,在平板电脑上,一目十行甚至百行的浏览速度,鼠标随意轻点的潦草,手指迅速滑过的浮躁。大量庞杂的信息使学生选择、分辨、理解的能力渐渐消失,速度、数量成为阅读的追求。浏览阅读、快速阅读、浅阅读成为网络阅读常见的方式,缺乏思考下的深层阅读。

三、网络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来自于对阅读的热爱。“韦编三绝”、“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读书故事,印证的正是读书人热爱学习、勤奋刻苦的情感态度。据统计,以色列人人均占有的图书量、每年读书的时间和数量,都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德国有句谚语:“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这些例子,都昭示着阅读人对书籍的喜爱。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纸张,在午后的阳光下,在细雨霏霏的夜晚,在一杯香茗的氤氲中,翻动书页时所带给人心灵的巨大享受以及眼与神的互动,是网络阅读所不能给予的。网络环境下的阅读,缺少一份发自内心的感悟,信息的被动接受不能算作是有意义的阅读。而受青年学生追捧的穿越类、奇幻类、灵异类、言情类、游戏类等粗糙的、靠读者点击率产生的内容,并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

四、网络阅读弱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网络,给当代中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所无法比拟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虚拟,可以凸显个性,可以发泄,可以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尤其是,这里没有评分标准,没有现行教育评价体系下的好坏之分、高下之别,只有点击率,很容易满足高中生渴望被认可、渴望自我表现的需要。网络语言,是网络环境下的交际语,杂糅了数字、符号、拼音、英文字母等元素,在这里,一些戏谑、个性、模仿、创新、搞怪等语言被崇尚自我的中学生追捧。这里,笔者并不反对生动形象,无妨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体现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网络语言,有的网络词汇甚至在经过了一定的时间考验后被社会普遍接受并进入基本词汇。如“给力”(够劲,使人振奋)一词,第一次出现于《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0日头版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中,标志着网络流行热词正式进入主流文化。但是,更多的,“很男人”、“很书本”、“狂晕”等并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的网络语言开始被学生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以及与同学的日常交流中。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语言交流环境,另一方面,是语文课堂比较僵化的阅读教学,课堂所学是为了考试成绩,网络阅读所学很多被用于日常交往,所用与所学脱离,将极大地影响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意识,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网络阅读与学生的课外生活密切相关,易于被学生接受和应用;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不方便指导而使学生的网络阅读带有极大的随意性、盲目性的特点。据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手机正因为是学生阅读网络小说、玩游戏等影响学习的工具而成为笔者所在县各中学收缴和打击的对象。高中生的鉴别能力和控制能力还比较弱,并不能根据学习生活的需要来很好的利用网络阅读。因此,网络时代下,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内阅读的兴趣培养、方法指导,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与学生课外网络阅读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学会网络阅读,使网络阅读发挥有价值、有意义的功能。

首先,要让学生对网络阅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加强引导,增强学生的阅读自控力,对于不良信息、垃圾信息等要有筛选、甄别、拒绝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不良的网络阅读内容使学生沉迷的程度堪比网络游戏,因此有些教师视网络阅读为洪水猛兽,进行围追堵截,而缺乏对学生的正确疏导,最终造成学生对网络阅读的盲目追捧。

其次,应该教会学生网络阅读的方法。相对于传统阅读,网络阅读的超链接、超文本的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为丰富的阅读内容,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根据阅读需要,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将网络阅读方便快捷的优势发挥出来。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在教师引导的阅读实践中,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一轮的教学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长期以来由于课程改革的进程较快,相对忽略具体操作中的实施情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是课程教学目标,从上文所述的三个角度出发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化,许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机械的进行模糊化的设计。其次,在教学方法中,新课标倡导“因文而定、因课而改、因时而变”,即使是同样的文本,根据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和训练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模仿名师的公开课,僵化的照搬照抄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由于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认真设计出的富有个性和价值的教学形式,往往造成教学内容过于高深使学生不能够接受,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或者教学内容过于肤浅,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不能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再次,在新课改的形势下,由于课堂节奏需要教师根据多方面因素进行主观调节,在教师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有些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课堂的节奏,导致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短、课堂纪律差、教学进度慢等状况。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教、教师讲,很少有学生的阅读。新课程强调体验和感悟,实际上就是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很显然,体验和感悟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够体验,才能够感悟,才能够因文悟道。能力依赖于知识,更依赖于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桥梁。新课程新教材强调了阅读能力的层次和要求。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力求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切入点,从学生的思维的形式和模式入手,借助语言学、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的原理和规则,追根溯源,开发出一套快速而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的具体方法,以此贯穿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凭借这种方法并且熟练地驾驭这类系统的方法进行阅读,准确地把握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真正达到语文教学“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标。并且,教师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能使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更新,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阅读

阅读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研究表明,通常每节课学生能够专注的时间为30分钟,即使是高中生,依然依赖于教师,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一个和蔼的表情,都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教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可见,教师真诚的赞美不仅仅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但是,教师的赞美需要恰当的运用,不然就会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如何赞美何时赞美也是我们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例如,当学生回答的答案不正确时,教师要保持和蔼的态度和满面的微笑,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回答的答案还不是理想答案的时候,教师也不要大声斥责更加不能够辱骂学生,免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反之,学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确的,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肯定且给予表扬。但是,表扬话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状况来选定,不能一视同仁,不然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总之,教师要运用自己真诚的爱,去赞美表扬学生,创造和谐的可叹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着手,只有教师真正从根本上理解新课标中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且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高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和文学功底,还要具备很高的人文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自身的知识和修养,把阅读教学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好的领悟和体会。

(四)采用多种方法,使课堂训练落到实处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学懂内容,在课堂训练中,应层层深入,在“听、说、读、写”这四个字上下功夫,设计各种练习。其中写是最重要的一环,写出来的文章漂亮与否,是很能说明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怎样的。所以教学生写好作文这一工作,是需要长抓不懈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及时学习别人的优秀写作方法和语言,把它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文章的许多写作技巧大家在学课文都已经明确了,关键是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这就要教师帮助他们做一些铺垫,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展开写作。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就心中有数了,然后再说明一下自己所要说的道理或要赞扬的精神,选取有代表性事物,拟好提纲,搭好文章的框架,再写完整,再润色,文章就写好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不同于语文教学中的其他部分,更加注重正确思维方式的引导。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体验阅读的过程,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完成阅读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同时,还需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量储备的增加,在其拥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在加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必然能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怀增.高中语文科阅读课的教学思路与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0

[2]黄歆.试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李翻英.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篇4

一、通过记诵、品析等阅读积累培养学生对形象语言的敏感

作为高中生 应尽量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演讲学、逻辑学、辩论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读多了 天地 开阔了 心明 眼亮了 读多了 文思 畅通了 “词库” 充实了。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自然习惯,如同吃饭穿衣 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如同需要阳光和空气。

二、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受大众语言的鲜活三、是教师锤炼教学用语,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最直接的示范

课堂教学语言是介乎生活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形式的语言。 首先是示范性。语文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好语法关、修辞关、逻辑关,语言务必准确简明、纯洁规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汉语的典范。其次是感染力。语文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或有“相声的幽默”,或有“小说的形象”,或有“诗朗诵的激情” 于漪老师说:“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住学生。”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以其鲜明、和谐的语言节奏,准确、丰美的词采去感染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汉民族语言的艺术魅力。

四、是在以上大量吸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易到难,从分解到综合,从内孕到外化,运用仿写、换元、巧借、化用、写生等具有可操作性的表达训练,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形象化表达能力。

教师抓住课堂教学,重视语言训练,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最日常的机会要使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能力素质,最重要的手段当然是学生自身的实践。好比请客吃饭,主人光对客人大讲特讲这道菜营养如何,那道菜如何吃法,就是不让客人动筷,这是荒唐可笑的。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开展“课前三分钟口语”,让学生上台自由讲话;可以利用教科书资源,开展朗诵、演讲、讨论、辩论等训练 可以开设口语交际、演讲与辩论等选修课。但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可以持之以恒地做到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实践形式:

自由朗读――让学生读出声音、读出节奏、读出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老师不作任何讲解,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反反复复的抑扬顿挫之中,学生领悟了经文的主要神韵,在不太长的几年时间之内,学生大多能够运用文言表情达意。这就是朗读的作用!对于现在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怎能不读?大声读!每堂课都读!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来,不经意间,学生的语感悄然形成。

师问生答――让学生答完、答清、答到位

讲《雷雨》时, 提问:“周朴园认出侍萍时为什么会厉声责问?”学生答:“他本以为侍萍死了。”“他以为侍萍死了,那么就――”笔者做思考状,望着学生。学生接着说:“就没有人知道他当年的罪恶。”“那么他就可以道貌岸然地做社会上层人物,哪知,侍萍就在眼前,周朴园会怎么想?” 从容地等待着。学生终于豁然开朗了:“周朴园猜想,她一定是刻意来找他的,来纠缠、敲诈他的,他过去的种种罪恶将可能昭然于天下。”“总之,周朴园认为,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所以他很――” 期待着学生做个总结。学生极自然地说:“周朴园认为,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声、利益,所以他很害怕,很恼怒,所以厉声责问。”

课堂上师生交流时,应尽量教师少讲学生多说,学生往往习惯于只回答出答案的一部分,甚至一个词,教师不要急着补充,应启发学生答到位。

3.内容复述――让学生述出条理、述出详略、述出感情

复述不是消极地被动地背课文,也不是简单地介绍大意,它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综合提炼,把课文的精神实质、作者的情感倾向清楚流畅地表达出来。复述是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训练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上应该重视复述训练。学生复述前,教师要讲清楚具体要求,必要时还需做适当的提示。学生复述进程中,教师要做及时的指引。学生复述结束后,教师该做中肯的点评和总结。

4.小组讨论――让学生论得有理、有据、有力

篇5

一、师生之间推心置腹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最看中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敞开心扉,推心置腹、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和鼓励,这正是顺利展开“对话”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诚挚的态度,“对话”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心灵的对话”。因为达到这一境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教学机体中的一分子,尽管各个分子的作用不同,但教师的权威地位已经被消解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有了“心灵的对话”,广大学生就会对语文教学充满信心与希望。否则,语文教学便毫无魅力和活力可言。笔者长期担任高中语文教学,这方面的教训还真不少。记得有一节小说阅读课,上的是《失街亭》,教参中关于失街亭原因归结为: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造成的。这一归纳,笔者在备课时就发现过于武断,但总觉得探究个中的奥妙高一的学生还嫩些,因此,按照教参来个照本宣科,不料学生听了之后个个露出疑惑神情,有的欲言又止。不巧下课铃响了,这节课便不了了之,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后来在另一个班上《失街亭》的时候,笔者消解了权威地位,不用教参的归纳来“统”学生,而是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来研讨失街亭的原因,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几个同学关于诸葛亮作为三军统帅用人不当难逃其咎的道理分析,博得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实践证明,信任是开展良好教学的前提,“离开了对人的信任,‘对话’就无可避免地退化成家长式的闹剧。”在语文课“对话”教学活动中,师生只有在推心置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展开交流与“对话”,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预设“对话”话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合理预设“对话”的话题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时间是宝贵的,要做到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作用,就必须在话题设置上做些功夫,话题设置得合理、巧妙,就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对话”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深层次的思考中发挥潜能,使课堂教学既省时又高效。如何合理预设话题呢?一是要尊重教材,教材是师生教学活动中的共享资源,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教师要善于把文本中隐含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对话话题,设计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以问题为契机,鼓励学生精心质疑,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二是要尊重学生,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和认识水平毕竟有限,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差异大。话题的预设既要考虑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又要考虑到不同兴趣的学生,让人人都有开口的机会,人人都能积极参与;三是要尊重新课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对话话题的预设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努力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2012年11月份,由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牵头、福鼎一中与宁德高级中学联袂开展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开课的课题是《巩乃斯的马》,有位老师上这节课,采用的是“对话”模式,所预设的话题基本上立足于作者周涛在上世纪70年代“接受再教育”时,从巩乃斯的马身上所释放出的生命活力和落拓不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境界。而在“对话”过程中学生旁枝逸出,对文本解读得最精彩的是文章篇末所揭示的“中华民族的龙马精神”。这貌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高一学生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如何受压抑了解甚少,而对“中华民族的龙马精神”耳熟能详。看来“对话”教学的话题预设要尽量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充分彰显个性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实际上就像交响乐团的演奏,交响乐团要演奏好一部乐曲,靠的是乐队中每一种乐器发挥作用,即各种独特的声音,构成和谐的交响乐。同样,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也要求每位同学有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老师必须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好心态,打消“独霸课堂”的念头,要广开言路,当“对话”步入正轨,成为常态后,学生在“对话”活动中就会不断发出独具特色、令人振奋的“乐音”,有时还会受到黄钟大吕般的震撼。这是令人欣慰的,正如韩愈所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深有体会。由于师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积累、社会阅历、思维方法等的不同,对于文本的体验和解释必然是多元化的。此时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当作强势话语,搞一言堂,而是应该将自己的观点抛到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去碰撞。在阐述观点时,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当学生观点确实出现偏颇时,教师应及时巧妙的加于引导、纠正。这样做可以使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超越各种成见,在平等、深入的对话中探求事物的真谛,寻找真理。做到教学双赢,共同发展,既尊重对方思维的独特性,又实现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彰显个性的课堂“对话”能使语文课充满活力,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各抒己见、轻松愉快的“对话”中得到提高。

四、力图有所创新

语文教学应充满创新与追求。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与追求,大胆开展“对话”教学活动能为我们提供最理想的途径。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班上有的同学平时默默无闻,班级有没有他都无所谓,甚至可以忽略他在班上的作用,但一旦给他一个机会,或担任班干、团干,或担任科代表,他可以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甚至推陈出新,令人刮目相看。“对话”活动实际上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了展示才华与创新的平台,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有创新意思,巴赫金认为,“世上还没有过任何终结了的东西;世界的最后结论和关于世界的最后结论,还没有说出来;世界是敞开着的,是自由的;一切都在前头,而且永远只在前头。“对话”具有内在的未完成性与自由开放性,“对话”的话题往往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对话”过程就是在不断发现、汇聚、融合的过程,从而形成成新的理念和意义。例如笔者执教的《文学作品能否充当议论文的论据》一课,教学设计的初衷只想围绕着“能”与“否”展开交流“对话”,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能以理服人就达到目的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与表达能力。但一节课下来,总觉得没有什么新意,通过反思发现,虽然学生思辩能力与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但对文学作品与议论文写作的关系的认识没有得到提高,文学作品对议论文写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后来本着不断追求与力图创新的教学理念,力求教学过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重新制定了教学目标。在另一班上这一“对话”课时,力图激发创新思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真诚沟通、相互启发和融合,不断完善和发展了自己的认识,悟出了“文学作品的典型意义可以充当议论文的理论依据”的道理,并形成了共识,也得到了听公开课的老师和有关专家们的赞许。大家的评价是,这节“对话”课为议论文写作教学增添了浓浓的一笔,尤其是为论据的获取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渠道。

五、科学合理评估

“对话”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应该有自己的标准,要从独特的视角来看教学目标落实情况。遵循新课程标准,“对话”课堂必须明确语两个指向性目标:一个是让受教育者掌握适应社会生存必须的技能性目标;另一个是让受教育者的心灵得到陶冶、灵魂得到滋润的精神性目标。既要让学生对社会、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有独到之处,又要注重“听”“说”“读”“辩”“写”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针对性。基于新课标的课堂“对话”提倡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但绝非漫无边际的东拉西扯,而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提出的话题,往往是包含着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教学重点所在,在“对话”过程中必须围绕主要话题、针对有关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不管是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是质疑别人的观点,都要针对主要话题中的有关问题做不同层面的剖析表述,表述时要做到要言不烦,一言中的。“对话”过程有时出现“跑偏”现象,主要的原因是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有可能教师备课缺乏预见性,也可能学生预习不够到位,对一些基本概念和背景材料了解不够深透,以致课堂“对话”不能正常发挥。

2.思辩性。思辩性主要表现为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参与“对话”的各方必须要注意:对问题作推断时是主观武断还是客观合理,即是否符合逻辑学三段论的要求,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是片面的孤立的看问题,还是全面的发展的看问题。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有没有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些都是思辩性的考察范围。当然还包括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对话”的语言尽量避免随意性,要克服冗长拖沓、言之无物。课堂时间宝贵,人人都有发言的权利。因此,在发表见解时一定要注意言简意赅、条分缕析,前言后语之间逻辑关系要清楚,是因果关系,还是条件关系,是假设关系,还是选择关系,要严格区分,以体现“对话”语言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篇6

第一,“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同一个对象的两种性质,因此无法“统一”。说语文具有工具性时,是从语文这门学科的功能上讲的。语文(口头语和书面语)可作什么用?可作交际的工具用。所以语文具有工具性。这时的“语文”是一个抽象的、概括的、学科意义上的概念。或者说,这时的“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真正的“语文”其实无所谓人文性。谁能够回答这个抽象“语文”的人文性是什么?恐怕谁也回答不上来。人文性只有在语文(口头语或书面语)形成具体的作品时才会出现。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这本书写的是什么?这段话讲的是什么?其中都具有人文内涵,所以说语文具有人文性。由此可见,说语文具有人文性,不是从学科意义的“语文”上讲的,而是从具体语文材料的内涵上讲的。这时的“语文”指的是这种具体的“语文作品”。而这种具体的“语文作品”无所谓工具性。我们能说《出师表》具有工具性吗?显然不能这样说。

“语文”和“语文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相当于语言学中的“语言”和“言语”。“语言”和“言语”在语言学中是不允许混淆的,但“语文”和“语文作品”长期以来被混为一谈。过去说语文具有“思想性”或“思想政治性”等,都是把“语文作品”混作“语文”说了。单独“混”过来或“混”过去也无关紧要,但把两个对象的相应性质“混”到一块,并说它们是“统一”的,这显然是错误的。就像我们不能说木材的特性和木桌的特性可以统一一样。从逻辑学的原理看,概念混淆,判断必然会出现错误。这次语文两“课标”中的“两性统一”说可能就是长期以来“语文”和“语文作品”这两个概念混淆不分的结果。

第二,语文的基本特点只能是它的交际作用。以往的语文“课标”或“大纲”对语文性质的表述,只是回答“语文是什么”和“语文有什么作用”这两个问题,而这次“两课标”的这一表述提出了“语文课程(“课程”二字应去掉,或换成“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一颇新的命题,并回答说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特点”就是人或事物的独特之处,“基本特点”就是指人或事物最主要的独特之处。“特点”对人来说,一般是指其特长,对事物来说,一般是指其独特本能和作用。如:火的特点是什么?火的特点就是能燃烧物品,温度高。所以人类就利用火来做饭、取暖。数学的特点是什么?数学的特点就是能计算,所以人类就用它来计算。世界上好像没有一样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观念的,其特点是由两种性质统一而成的。语文也不例外。作为一门学科,其特点应该是指它所独有的学科作用,即它的交际、传播和传承等方面作用。所以人类就利用语文来作交际,利用语文来传播思想,传播知识,利用语文来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等。其中,交际作用是语文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如上文所说,它们根本就不可能统一,所以也就不可能是语文的基本特点。退一步来说,即使这“两性”真的能统一,它也只能是语文的一种特殊现象,而不可能是语文的特点,更不可能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另外,“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提“工具性”是一次退步。语文自上世纪初独立设科至今,国家大约一共制定颁布了十次语文“教则”“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等一类文件,每次对语文的功能和基本性质都有所表述。通览这些文件,可以发现,自1929年后,对语文的基本性质都是界定以“工具”的。

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练习运用本国的标准语,以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1956年初中“教学大纲”(草案):“汉语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有力的工具。”并在引用列宁关于“语言是人类交际极重要的工具”的论述后说:“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生产斗争和发展的工具。”

1963年的“教学大纲”:“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工具。”

1980~1992年的四次“教学大纲”:“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1996年、2000年的“教学大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工具”和“工具性”是有区别的。是工具,就不存在没有工具性的问题,而有工具性,就不一定是工具。如锤子是工具,还存在没有工具性吗?而砖块也可姑且拿来当锤子用用,因此也具有工具性,但砖块绝不是工具,而是材料。两“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沿用了1996和2000年“大纲”关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提法,这已经道出了语文的基本性质,但话音刚落,为了提出“两性统一”说,又提出了“工具性”的概念。这等于人家从工具与材料的众多物品中已认识到锤子是工具,并已把它归到工具的范围之内,你一方面同意这种归并,另一方面又把它捡过来再放到工具与材料的范围之内。这不是退步是什么?

“两性统一”说提出后,负面效应是明显的。首先是在对语文基本性质的认识上造成混乱。我们知道,对事物基本性质的认识,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当人们把西红柿当看果看待时,便只把它摆放着供人观赏,当人们知道了它原来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时,便大口大口地把它往肚里咽。所以语文自独立设科以后,人们就展开了对它基本性质的认识。语文是什么?不到30年,人们便认识到它可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从此,“语文是工具”就得到公认。但语文是什么样的工具,几十年来却莫衷一是。直到1996年才得出一个基本没有争议的判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应该说是迄今为止关于语文属性最为科学的定义,也可以说,它是关于语文基本性质认识史上的一次科学总结。但“两性统一”说却给人一个感觉: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一半,另一半是人文性,因为“两性统一”之后才是“语文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和“基本特性”仅一字之差,而“基本特性”是决定事物属性的性质,所以人们以为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一半便很自然了。同时它也给人一个疑惑:经过“两性统一”后,语文究竟是交际工具,还是人文形态?教学中是侧重工具,还是侧重人文?如果平分秋色,谁能保证平分得公允?这样一来,语文究竟是什么,开设语文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么又被弄糊涂了。

因此,“两性统一”说除了在理论上造成对语文基本性质认识上的混乱外,还在实践上动摇了语文的工具地位。当前语文课改和教学中产生的某些困惑,出现的一些误区,都与这个“两性统一”说有直接关系。如一些中老年教师教了多少年语文,如今却不知道语文究竟该怎么教了;一些年轻教师不注重或无暇顾及基础知识教学,一个劲地挖掘、探究、讨论人文思想,把语文课上成了人文思想教育课或新的思想品德课。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新的悲哀。所以不少学者、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发出惊呼:语文课变味了、走性了!如果听任语文课普遍地、长期地这么变味、走性,语文教学将会造成何等的损失?每年“减收”三五成将是完全可能的。

强调语文的工具地位,并不是否认语文作品的人文内涵,也不是忽视语文这门课程所特有的人文教育作用。两“课标”提出语文的人文性问题,除了在文字的表述上不够准确外,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人文性”这一概念较过去的“思想性”“思想政治性”等概念要科学准确。但不能在揭示、强调语文作品的人文性时而否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也不能一方面承认它的工具属性,一方面又好像只承认它只有一半的工具性。重视语文这门课程的人文教育作用,但不能忘记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会读、会说、会写,即熟练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关于这一点,“三老”早有强调。叶圣陶在谈到“语文是工具”时说:“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 ① 吕叔湘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之为工具课。” ② 张志公1994年在“吕叔湘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谈到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时说:“吕先生把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讲得很明确,就是要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然而语文教学的首要的、专门的任务是学习、使用语言文字。文不通理不顺,说话结结巴巴,就什么也谈不上。包子铺卖包子,切面铺卖切面,各有专司,不能一个铺子什么都卖,稍带着卖点别的未尝不可,不能卖的样数太多……要是让语文课背的包袱太重了,它什么都搞不好,还谈什么接轨,接哪个轨呀!” 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性统一”说,已经使语文教学很难尽到自己“分内的职责”,使其“主要任务”很难“主”起来、“首要”“任务”很难落实到位,已使语文教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