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财务内部审计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
所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是针对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真实性与质量较差这一问题,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其不仅是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延伸,更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当下上市公司中常常出现的财务舞弊问题,所以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
上文中提到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在下文中将就其目标进行具体论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对公司在特定时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为实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以下几点保证目标的实现。
(一)证据获取
想要较好的进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注册会计师就必须掌握并了解公司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与执行是否有效的证据。在具体的相关证据获取中,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询问、检查、观察、执行替代程序等手段进行相关证据的获取,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依据[2]。
(二)财务报表审计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是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的一种合理保证,其同时包括着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进行的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还要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因此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不仅关系着财务报表的合法性与公允性,更关系着整个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对其予以格外重视。
(三)审计思路
在具体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为了保证相关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注册会计师必须拥有清晰地审计思路,并切实的按照“财务报表初步了解-识别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相关账户、列表认定-了解错报来源-执行拟测试控制”这一思路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以此保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功能的正常发挥。
上文中我们了解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与目标,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策略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以此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一)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环境
想要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优化相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环境是一种较为不错的方法。在我国当下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控制不完善与公司治理制度的效率缺乏是其主要面对的问题,而通过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系统环境,就能有效的对其予以解决。在具体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环境的优化中,相关上市公司应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进行具体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以此保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3]。
(二)明确内部控制评价规范
想要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明确相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规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在2008年我国财政部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这一规范的提出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有力依据。虽然这一规范自身还存在着一定不完善之处,但这一规范的出现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相关发展仍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评价规范执行中,相关注册会计师需要依照该规范中提供的相关标准,结合具体审计工作实际,进行具体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操作与执行。除了相关规范外,我国财政部还颁布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内容的相关条例,这些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来说,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
(三)优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
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优化中,注册会计师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优化工作。一方面,需要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中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具体工作的展开;另一方面,需要将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相关效率。
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作用
一、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内涵
内部审计是一种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管过程进行评价的独立、客观咨询活动;而公司治理,是指对公司经营管理和公司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套管理制度。在一个企业组织中,公司治理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控制和评价系统,而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控制系统中扮演重要作用,因此,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中权利制衡机制形成并有效运行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这个系统中对各个主体的监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监督公司治理的合理有效性、调查舞弊情况,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具体作用体现在:
一是监督作用内部审计的首要功能就是监督,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公司治理,揭发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财务数据进行监督。因此,内部审计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核,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制和披露起到了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作用。
二是评价作用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企业风险控制问题,号称企业风险管理专家的内部审计常常掌握着企业风险管理、内部监管等多方面的信息,审计中常常协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尚未显现出的重大风险,从而对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起到了潜在的预警作用。
三是控制作用基于审计报告对内部控制的的监督和评价作用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过程的基本功能之一,通过审计对企业所使用的各种资产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起到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有效性,从而使资产发挥最大价值。
三、我国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受到影响
根据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我国大部分股份制公司货有限责任公司都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在组织结构建设方面大都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等企业组织,大部分上市公司往往还设立审计委员会。因此,现代企业审计工作推进中的惯用做法是:通过外部审计对企业股东和董事会负责,通过内部审计对公司总经理为代表的内部管理层负责。但是,近年来“银广厦”和“中天勤”等国内外公司呈现审计过程的舞弊、造假事件给我们的企业审计工作敲响了警钟。因企业的环境各不相同,企业所有者和公司内部管理层往往都会干预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造成内部审计的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的相对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使得企业的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有一定差异,出具的审计报告往往会偏离真实结果。
(二)内部审计方法与手段落后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为一体化,代表现代经济发展潮流的知识经济正逐步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一些显得管理新思维、新知识和新技术正对传统的管理理念产生强大冲击。企业审计中内部审计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引入内部控制审计、企业经营审计、企业管理审计、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及企业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审计等等,使得审计人员力不从心。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方法和审计管理手段落后,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管理需要。
四、加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途径
(一)改进内部审计策略和方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企业要实现内部审计真实反应企业内部管理现状和提升审计速度,必须改进内部审计手段和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实现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在审计策略上,审计小组要采取参与合作的方式和谦虚的态度,对被审部门保持信任态度,多征求被审计部门意见,在审计报告中尽量采用建设性语言描述,以取得被审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审计的具体实施中要从“小作坊式”的单个项目审计转向整体性、系统性的“集约式”规模审计,实现审计部门牵头和组织协调、多部门协作和整合监督资源、实现全员参与审计。在审计方法上,审计小组要在信息技术辅助审计的方法上确保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如: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联网审计技术方法等。因此,审计小组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推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与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一体的审计操作平台,以实现对企业财务的实时监控,为企业的股东等利益相关者、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时提供信息。
(二)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内部审计的质量,影响内部审计速度和审计对象的全面和合合理性。因此,内部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在专业能力方面不仅要熟悉本企业经营理念、精通会计业务等通用技能,还要熟悉税收、金融、经济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在审计实践中具有敏锐的执业判断能力;同时,在内部审计人员的个人素养方面要作风正派,坚持审计原则,敢于同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作斗争,指出相关人员的违纪违规问题。在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组成方面,应采取配备的少数职业内部审计师为主、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内部协审员为辅的人员团队模式进行相关专项审计和评估,必要时可聘请公司市场、生产、质量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协同参与,这样可保证内部审计职能的职业化。在人员知识结构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内部审计师是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较广的知识面。因此,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技术、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以保持其知识的不断更新。
五、结语
内部审计一定程度上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控制作用;一个企业如果有完备的内部审核体系将会为公司的全面发展起着保驾护航作用,不完备的内部审核体系将会导致公司管理失败,失去竞争力。我国的内部审计应顺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和公司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保护作用,在促进企业自身不断完善的同时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由于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复杂性与繁琐性,这之中必然存在了不少问题,内部审计是辅助财务管理的有力工具,因此,再次基础上,本文将对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方案进行研究。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1内部管理的问题
(1)内部控制失灵。
不少集团公司对于其内部管理并不重视,从而导致公司内部控制失灵。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这将关系到一个集团公司是否能长期健康地发展。并且,在我国现阶段,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失灵还将导致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2)决策、监督、执行缺乏约束。
尚未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体系来加强对决策、监督和执行进行约束,换言之即对决策者缺乏合理的规则约束和有效的监督,对执行者更是缺乏约束,执行表面化、形式化现象较为突出,陷入有章不循或是无章可循的困境。
(3)决策不民主
民主决策意识不够,群众参与性不广,决策者主观能动性较为突出。
1.2相关人员素质欠佳
(1)缺乏称职的专业能力;
有些集团公司派遣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称职的专业能力,不具备专业知识,致使其难以发挥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从而影响管理的质量。
(2)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一些具备专业职称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水准并不高,这使得其无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贡献于财务管理的实施过程。
(3)合作与沟通精神不足;
财务管理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合作和沟通,有些工作人员因为怕麻烦而忽略了这点,继而导致其在实施的过程中频频出错,影响财务管理的效果。
1.3责任追究制度的缺陷
(1)责任不明确,扯皮现象;
由于长期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又无相对的激励机制,因此,责职不清导致工作推诿和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2)责任追究规则不合理,权责不对称、副手现象;
对于已过时的责任追究规章制度未作修改,故权责明显不对称,一个正职,多个副手的现象更加重工作失误频发,更无从追究责任人;既浪费纳税人的钱财,更损害国家利益。
(3)责任追究的执行不力,大事化小现象,既执法力度弱化部分。
由于上述两点,因此,对于责任的追究执行的力度便会弱化,往往将该追究的责任事故不了了之。规则配置不当的表现为:①报酬过低,而义务太多;②权利太多,而义务太少;③利益与权利过大,而责任太少;这些表现会改变人与物质对象的结合方式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二、内部审计的三个步骤
2.1 计划
计划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对于任何一项审计工作,为了如期实现计划目标,内部审计师都必须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科学、合理的计划可帮助内部审计师有的放矢地去审查、取证,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从而实现审计目标;可以审计成本保持在一种合理的水平上,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2.2 执行
实施审计阶段是根据计划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评价,借以形成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的中间过程。它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其主要工作包括:对被审计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及遵守情况进行控制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修订审计计划;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上述两项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3 纠正机制
核定违反项、不符合项。
拟定违反项的整改意见和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
进行后续检查,以确定对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恰当的纠正措施:确定纠正的措施是否已经实施并正在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内部审计方案的对策与建议
集团公司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将集团公司规定的流程设计方案进一步具体细化,科学有效的实施内审计划,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的作用。
3.1 计划阶段
在准备阶段中,审计计划的编制是内审项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审计计划的编制应由集团公司内审机构项目中的有关人员进行负责,然后经由相关项目管理人员探讨。作为整个项目审计的重要的一项,审计计划应该在项目结束后进行对其归档。在审计计划编制好后,还要对其进行初步审核。公司的内审机构组织专门人员可以对审计计划进行审核,外部审计机关也可以被委托对其进行审核。审计计划的审核内容主要集中在审计目的、范围是不是得当,项目审计进度是不是合理,一些审计程序根据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会计问题所拟定的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项目财务风险评估在有关方面是不是准备的很充分等。
3.2 执行阶段
在内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它控制与监督的两大职能。并且和内审项目一起被实施,内部审计机构必须要做好审计控制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阶段经济业务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督,才能对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其中,在这一阶段的有关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内部审计财务预算,审计计划在时间预算上的安排,内部审计控制质量以及按照审计计划执行相关财务支出和收集审计证据以及在一些内审项目的审计疑难问题的咨询等等。
3.3 结束阶段
内审项目管理最后的结束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整理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对项目审计报告初稿进行编制、和项目相关负责人交换对项目审计报告的意见、报告的定稿、报送以及与相关证据、工作底稿和审计记录档案建立等内容上。其中,底稿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审计师作出结论的直接依据,同时也是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而且对以后的审计业务做出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中底稿主要包括被审计公司没有进行审计的情况,过程的记录和有关人员对其下的结论。在底稿形成之后,要进行复查,其中主要包括所依据的资料是否可靠;所得到的证据是否充分;判断是否合理;结论是否下的恰到好处。在底稿形成后,审计小组应当按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归档。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M·朱兰主编,焦叔斌等译,(Juran`sQualityHandbook)《朱兰质量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强化
1 引言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在企业内部制定和实施的具有管控职能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措施。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独立、客观的评价,可以检查企业内部是否有效执行了企业的各项程序和政策,是否严格遵循了企业的既定标准,是否合理、有效地实现了对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否实现了企业的既定目标等。
2强化内部审计对企业内控制度的意义
2.1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之一是内部财务审计,监督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对会计资料的取得、记录和保管都应有相应的制度,并通过内部稽核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但由于人为的主观因素以及相关制度的局限性,企业的财务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而内部财务审计的任务就是发现这些问题和偏差,并及时向企业的管理层提出相应的建议,使企业的财务工作达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2.2保护企业财产完整
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以企业库存商品的管理为例,在企业的库存商品管理中,其盘盈和盘亏的处理问题上最容易出现漏洞,这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关注的内容。内部审计根据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重点抽查相关库存商品的盘点、盘盈和盘亏资料,找出库存商品盘盈和盘亏的原因。同时,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库存商品盘盈和盘亏手续审批完备性以及账务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在很大程度上能堵住可能在库存商品盘点中存在的漏洞,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性。
2.3 确保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下,内部审计机构应该是独立于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的独立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直接对监事会负责,如果遇到企业重大的内部审计事项或者发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存在重大的违法、违规事件时,内部审计机构还可以将上述事项或者事件直接向股东大会及其常设机构董事会进行汇报。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在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中具有足够的权威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内部审计报告得到企业管理层的足够重视。针对企业内部审计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企业管理层应及时进行研究并给出反馈意见,这样才能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2.4 加强企业内部考核的力度
为了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作用,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和考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以及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具体的内部检查工作。对于严格贯彻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那些违规操作的,则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转贴于
3如何强化内部审计以适应内控制度的要求
3.1配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
随着企业的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拓展到企业的经营管理领域,对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懂财务,而且还应当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熟悉和精通企业的相关业务,这样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3.2 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
企业的内部审计一般都是事后审计。随着现代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将更关注事前和事中控制,全过程和全方位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和监督。现在,企业的原材料与设备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资金筹集与使用、投资以及费用支出预算等均应该做到事前审核和事中控制。内部审计的工作就是及时发现企业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3.3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
一般来说,审计人员常常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检查以及对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其主要职能就是查错防弊。随着现代审计的发展,审计的主要职能已经由传统的查错防弊转移到根据审计结果,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上来。过去,审计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凭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很少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随着现代审计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应从检查和监督职能转变为分析和评价职能。
3.4 重新定位内部审计机构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很难得到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不审计级别相同的总公司财务部门和其他相关经营部门,只对二级企业进行审计。即使对总公司财务部门和其他相关经营部门进行审计,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必须重新定位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其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篇5
1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现状
企业财务预警又称为财务危机预警或财务困境预警。财务危机爆发的最严重的结果就是企业的法定破产。企业财务危机有轻有重,轻者会出现资金管理问题,重者则会导致企业破产,财务危机包含着轻重之间的各种情况。企业财务危机的根源一般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企业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等。企业财务危机轻者表现为资金流动性不足,重者则陷入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财务危机是一种综合症状,包括多种情况,在财务危机出现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破产这个最糟糕的结局。但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也有再次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要构建合理、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必须要了解其现状。
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基本都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将财务预警工作加入进来,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我国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工作如何开展做出相关规定,所以目前就财务预警工作的效果来看,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管理者危机意识不足。危机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在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追求短期、片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状况变化时对危机的判断,从而对危机的产生没有任何预防措施。
第二,缺乏与财务预警系统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虽然多数上市企业已经有了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但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这就导致了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丧失,没有了必要的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支持,就无法及时、合理、有效地处理经营管理风险,对上市公司未来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也没有办法更加有效地防控。
第三,财务预警方法过于模式化。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的财务预警方法为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法,此方法适用于中短期预测,并且其财务指标具有滞后性,也就导致财务预测能力有限。部分公司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危机预警样本数据过于陈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预警的有效性。
2构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2.1有效提高公司管理者对财务危机的防范意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环境的变化造成了经营管理的风险也逐渐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财务决策中的失误以及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漏洞。在财务预警机制中把关键员工和管理者一同纳入管理机制中,可以深化公司成员对各种经营管理风险的认知。
2.2有助于构建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防控体系
大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工作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的原因是管理者在规划财务预警工作时忽视了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具有指引作用,只注重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才是实现财务预警工作的前提,它能够在实现公司经营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对公司财务预警工作也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正,做到风险的及时治理和财务危机的有效防控。
3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3.1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架构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组织架构主要由董事会、财务预警小组、财务预警职能部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监事会以及各业务部门组成。
董事会是最高责任主体,负责建立财务预警组织、制定与财务预警有关的制度,并对财务预警工作的执行和执行的有效性负责。财务预警小组可以由企业内部的高管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制定财务预警的目标、方案,确定财务预警工作程序;向董事会汇报财务预警方案、结果,监督各职能部门对财务预警制度的实施,以及对经营管理风险成因的分析,并决定预报内容。财务预警职能部门承担信息收集、系统维护、定期汇报等财务预警的日常工作,它们的工作应只对财务预警小组负责。各业务部门在财务预警工作中主要是做好本业务单位的相关工作,对涉及本单位的财务预警子信息系统进行运行与维护。审计委员会主要工作是与财务预警管理小组进行沟通,了解公司财务危机的评估情况、了解经营管理者的风险识别等工作。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制定财务预警的监督评价制度,对财务预警工作的监督与评价,以及向董事会出具财务预警工作有效性评议的审计报告。监事会在财务预警机制中则起到财务监督的作用。
3.2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对策生成机制构建
财务预警工作的重点在于对财务危机的预防,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财务预警对策策划。应该做好对财务危机的辨别和分类,分类和归纳后,根据每一项危机制定出具体的排警方案和处理方法,设想最坏的结果,逆向策划,将每种类型和每种情况的财务危机的应对对策制定得尽可能详细。
篇6
今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审计部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集团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根据集团公司20**年度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工作以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年为中心,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突出重点,切实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审计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审计任务,现就20**年度审计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主要工作
20**年共完成审计项目97项,其中年度财务收支及年度预算执行状况审计12项,专项经营考核审计1项,任期经济职责审计2项,投资企业财务收支与资产负债审计3项,基建工程项目预算审计38项,基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41项,为完善集团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1、预算执行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并轨同行
预算执行结合财务收支管理、自保效益并轨进行审计,在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审核时,针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内控流程操作等状况进行贴合性检查,发现各种问题,及时与各单位沟通,针对审计报告的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推荐,指导整改。20**年度完成上年度财务收支与预算执行审计12项,发现问题41项,提出推荐36项。10-*月份审计部对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状况与逾期应收账款催收进行审计回访,个性是针对整改不到位单位,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敦促其切实执行。透过审计,严肃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与财经纪律,为下一年预算执行储备了动力。
2、开展专项经营考核审计
20**cc年*月,公司为扭转汽车租赁公司年年亏损局面,重新任命总经理,并与之签订经营考核职责书。为配合集团经营管理,审计部精心研读文件精神,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与相关单位反复磋商,报请主管领导审核,最终确认汽车租赁公司的经营绩效考核结果,维护公司经营考核严肃性,同时也肯定了二级企业勤奋、用心的经营成果。
3、完善投资企业审计,带给投资评估依据
为评价对外投资企业的管理效果的需要,根据集团公司领导安排对投资企业进行审计,对20**年度省、、等三家公司财务收支与资产负债审计,深入、综合评价投资公司的管理效益。个性是公司经营合同到期,需对今后一段时间进行经营预测,为投资决策带给依据。
4、加强离任审计,带给人事管理参考
20**年,原总经理、副总经理岗位变动,根据集团公司安排进行离任审计,对其任期内经营目标的完成、经营、资产管理等进行全面评价,为集团人事考核带给参考。
5、完善基建工程审计
20**年,基建工程项目多,现场监管频繁、预结算审计任务繁重。工程审计人员深入工程项目现场,开展现场工程监督、材料审计等,纠正相关部门流程方面存在错误,做到实施事前项目审查、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造价控制的系统化工程审计模式。20**年完成基建工程项目预算审计38项,预算金额843。***万元,核减金额286。***万元;基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40项,结算报审金额1,392。***万元,核减金额384。***万元。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对工程结算超过百万的基建项目,引进外部脑力与市场信息,公平、公正进行工程结算审核。20**年引进外部力量进行工程造价审核1项,结算报审金额228。***万元,核减金额119。***万元。为集团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超多的资金。
二、主要工作体会
1、集团领导重视,是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
20**年度在集团公司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克服审计部自有人手不足等困难,成功从二级企业借调财务部长等业务能手来支援,二级企业财务部长熟悉管理与业务流程,给审计工作进展带来必须便利,推动年度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2、加强过程管控,提升内审质量
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审计部从制度、手段和成果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在管理标准化方面,审计部在审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审计档案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详细规定审计年度计划制定、方案设计、证据收集、底稿日志编写、报告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全流程标准体系,逐步构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在信息化方面,随着企业ERP系统上线运行,ERP系统丰富的信息量和强大的查寻与信息分析功能能够大大助力审计工作。审计人员用心学习ERP流程操作、深化ERP审计系统应用,着手开展ERP环境下的项目审计工作。
3、延伸审计项目,合并审计目的,注重审计存在问题整改落实
20**年,由于审计人手不足,我们将预算执行结合财务收支管理、自保效益并轨进行审计,在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审核时,针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内控流程操作等状况进行贴合性检查,发现各种问题,及时与各单位沟通,提出相关推荐,指导整改。
三、存在问题与今后打算
1、存在问题
由于目前审计部仅有财务审计2人,工程审计1人,疲于应付近30家孙子公司财务收支与年度预算审计等及超多基建项目施工预、结算审计,审计力量难以精细到效益审计、经济职责审计、内控评审等中去,对集团管理精细化的贡献力量有限。
集团母子公司基建流程不完善,存在基建单位与使用单位沟通不足,流程不完善、施工反复、超预算、结算不清晰等现象。
2、今后打算
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舞弊;预防;治理
中图分类号:F626.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211-01
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
1.1虚构交易或事项
在2001年受查处的上市公司中,虚构交易,虚增销售收人、其他收益,或者虚增资产等舞弊案约占40%。常见造假手段包括虚构销售对象、填制假入库单、假成本计算单、假发票、假出库单等。被称为舞弊现象代表的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下面是对近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科龙公司舞弊案的分析:2001年科龙营业收入仅43.8亿元,但2002,2003,2004年分别达到了48.8亿,61.7亿,84.36亿。用对比分析法计算营业收入增长率,三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30%左右,与2001年相比,科龙2004年营业收入增加了40.6亿,同比增长93%,。在家电行业步履维艰之际,如此惊人的高增长率,实在是一个舞弊的信号。后经证监会的调查,认定科龙对合肥市维希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维希)和武汉长荣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长荣)的4亿多元虚假收入,科龙销售给合肥维希和武汉长荣的产品,在次年又退回给了科龙。这种大规模的退货并不是市场行为,而是科龙为了虚增销售收入而为的账面游戏。货就在仓库中,并未售出,办理退货手续只是完成此前的虚假销售。
1.2会计“摆弄”
(1)混淆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边界。例如,金路公司在1997年年报中,以多计资本化利息、少转财务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3415.17万元,同时,原四川德阳会计师事务所未勤勉尽责,为金路公司1997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在股权投资核算上做手脚。例如,1998年8月,张家界公司以2160万元从香港一公司购得张家界地区有关公路的权益。按合同约定,该权益包括资本金和投资利息补偿,且当年应收回591万元投资回收款。公司将这笔款全部计入其他业务利润,在扣除63万元摊销费用后,差额528万元则虚增了利润。(3)随意确认收入、成本和费用或打收入确认的时间差。例如纵横国际,根据公司2001年12月底的自查盘点资料,仅在产品成本一项,就存在潜亏8555万元。(4)虚拟资产挂账。例如纵横国际,固定资产中职工宿舍计873万元于1998年以前参加房改却一直未作账务处理,压缩机270万元已销售而挂账未作处理。
1.3掩饰交易或事项
掩饰交易或事项的常见作假手段有对于重大事项(诉讼、委托理财、大股东占用资金、关联交易、担保事项等)隐瞒或推迟披露。在2001年遭处罚的上市公司中,不披露重大事项的上市公司有十几家,约占总数的15%。
1.4盈余管理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不当。例如,在计提一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比例上,ST实达是0.5%,而同行业的长城电脑和湘计算机都是5%,仅此一项ST实达就少计当期管理费用约720万元。(2)变更资产减值准备比例。例如,国电南自2001年度变更了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由5%降到1%,1-2年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由6%降为3%,但在其总额达42200万元的应收账款中一年以内的占69.47%,1-2年的占21.24%,从而增加利润143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1.6%。(3)冲回上年计提。例如,通辽化工2001年报显示,除了当期坏账准备增加了2325074.85元外,存货跌价准备减少了1199330.00元,长期减值准备冲回了255000.00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冲回了5152866.82元,因此当年利润增加4282121.97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76%。
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预防与治理
2.1完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是防范财务舞弊最基础的一道防线,如果没有适当制约机制,很容易出现实际控制人在董事会一言堂现象.将上市公司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近年来来,监管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包括引进独立董事,成立审计委员会,分类表决制度,但中国的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如何保证这些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内部审计制度。据美国相关统计资料
表明,在发现舞弊的手段中,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占34%。
2.2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力度
据相关统计资料,1996年至2005年7月因财务报表存在舞弊行为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共有31家。我们发现,从上市到第一次发生财务舞弊期间,仅有一家公司更改了会计师事务所。第一次发生舞弊时,仅有3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而其他2家仅被出具带说明段的无保留审计报告。证监会的处罚中,31家公司仅有5家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被处罚。可见,大部分的财务舞弊行为都与会计师事务所有关。注册行业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问题,注册会计师对本身职业道德的要求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审计的力度。
2.3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与生命,是其能否发挥防范财务报告粉饰作用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说,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市场是最为有力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对高质量的财务信息需求的缺乏是导致当前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最重要原因。另外,应优化执业环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在当前的会计市场上,政府官员干预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干预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注册会计师是难以保持实质上独立的。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有关部门应为注册会计师从事异地审计业务“保驾护航”等。
2.4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
政府有关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缩小在这一方面的公众期望差距。例如,近年来随着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深入,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必须指出的是,业务监管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非一项突击性的事务。同时,还应尽快制定监管工作规则以及有关的惩戒办法,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琼民源”审计案例中,即使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时没有关注到利润异常变动的风险,在实施审计阶段也没有寻找到报表利润虚假的证据,但如果在审计报告阶段,复核人员能够运用分析性程序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出最后复核,必然会发现报表利润的异常变动,从而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
篇8
一、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
1.经济交易失真
经济交易失真是指企业利用虚构的经济交易,通过伪造交易合同、出入库手续、验收及运输等原始会计资料方法,以虚增的经济收入和业务支出调节会计账簿和报表数字,达到会计信息造假目的。这种造假方式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中比较常见,是企业增加经营业绩、提升利润水平、夸大企业成果的主要手段。
2.会计核算失真
会计核算失真,是指利用会计核算处理流程环节,伪造提供虚假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填制核算、账簿登录核算、财务报表编制等环节,都可能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3.会计报表失真
会计报表失真是指报表编制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报表数据中的资产、负债、利润,收入、成本等进行人为调节。这种报表,随意性大,缺少真实数据支持,失去了报表本身反映经济业务实际状况的本质意义。
4.披露信息失真
信息披露失真,主要发生在上市公司对披露会计信息这一程序中,公司出于融资、提高股价、攫取利益的考虑,会利用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伪造一些不实的资产或负债信息,人为操纵利润进行,以达到给外界传递经营状况良好、企业发展前景可观信号的目的。
5、审计报告失真
审计报告失真,各大会计事务所曝光出的审计报告做假事件,反映出另外一种利用审计报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形式。提供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为了迎合客户不正当需要,对调整后的虚假会计报表予以确认,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
二、造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企业逐利本能
利益追求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部分企业出于筹集资金、抬高股份、追求利润等目的的考虑,在会计信息质量和利益冲突时,往往将利益作为第一选择,通过篡改数字、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方式,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蒙蔽广大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以达到获利目的。
2.企业内部约束监督不足
会计信息失真企业普遍存在监督机构设置不健全、执行不力的问题。例如,最受社会公众关注的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方面,大多的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受到公司管理体制影响,独立性受限,造成对问题的发现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未按国家规定设立独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会计信息缺乏有效监督。
3.企业外部监管不力
我国的企业财务监督部门和组织包括有财政部门、人行、商业银行、证券监管机构、会计事务所等机构。由于这些机构的权限分散,形成了多头监管的局面,部门之间协调成本高,降低了监管时效,且各个监管主体利益取向不同。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可避免会以本部门利益为出发点,影响监管职能发挥。
4.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不够
我国企业中大部分的财务人员都具有着良好会计职业道德操守,但仍有部分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原则性不强,责任心匮乏、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对于以不正当的手段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能做到始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参与、谋划、编制、伪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这种恶劣行为,已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影响到国家正常经济秩序。
三、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对应措施
1.提高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履行
企业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经营企业除了要实现经济效益外,还有对社会公众、投资者、债权人、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企业领导者应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意识到提供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就是对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和国家经济履行社会责任,将提供真实、客观、完整的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
2.加大企业内部监督力度
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角度解决企业内部监督约束力不足的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利用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控制作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规避会计失真风险。同时,企业还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建立高效独立的内审机构,以制度保障内审机构的权力和职责。
3.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管力度
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组织要严格履行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管理职责,对职能管理监督范围和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加强政府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真正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功能,拒绝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提高会计信息监管效率。
篇9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方法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企业集团公司随之产生,目前我国的企业集团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为之集团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还不能完全得到集团内其他成员企业的认同和贯彻执行,各成员企业在资源配置和市场定位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尚末形成合力,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完全分权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条件还不成熟,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薄弱。所以,母公司有必要对各子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集权管理,依据产权关系,“迫使”子公司在其所划定的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鉴于目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对集权的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应更为合适。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体系:
在阐述如何建立健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体系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对企业集团及财务管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企业集团和财务管理的概念
企业集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而出现的一种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经济组织。它的核心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能够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和民事责任,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他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名牌优质产品或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品为龙头,以一个或若干个大中型骨干企业、独立科研院所为主体,由多个有内在经济技术联系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它在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有较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具有科研、生产、销售、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主体。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集团也相继产生,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快速发展,财务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管理水平相对低下,而财务管理是企业集团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工具,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集团内部可能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相互独立。那么什么是财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核心是什么呢?财务管理是对以资本为对象实体活动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经营管理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 、运营资金管理 、利润分配管理等 。从财务管理的内容上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管理,它贯穿于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企业的血液和命脉。
二、建立健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系是集团公司实现其社会价值最大化的有力保障,如何建立健全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呢
(一) 企业集团应理顺产权关系,建立母子公司体系。
企业集团进入中央管理后,由于有部分企业是在脱钩时进入企业集团的,就使得企业集团内部的企业有些同集团有产权关系,有些没有。这就要求企业集团对其子公司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资产审计。通过审计,摸清资产分布情况,产权在集团的,报财政部重新确认;产权不在的,报财政部批准后上划企业集团母公司。在此基础上,企业集团应按照《公司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真正对子公司行使出资人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子公司按照《公司法》改制后,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并规范运作。充分发挥董事会和股东会对重大事件实行集中决策和选聘经营者的作用,建立集中决策及可追溯个人责任的董事会议事制度。董事会中可设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独立董事。董事会与经理层要避免交叉任职,董事长和总经理原则上不得由一人兼任。
(二)建立健全各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企业集团在规范产权关系后,要积极行使出资人的权利。根据企业进入中央管理后的具体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和会计核算制度。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定期的对集团及所属成员企业的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全体员工要认真学习集团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各项制度的具体规定,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集团还应不定期的对所属成员企业就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集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企业集团及所属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有效地杜绝因人为因素不按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办事而给集团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企业集团应严格人事管理,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和财务人员资格聘任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为了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监控,可依据产权关系,以出资人的身份向其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作为母公司派出的资产管理监督者,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子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特别是财务政策是否符合母公司的总体战略,一旦发现子公司经营者的行为损害了子公司或母公司的利益时,有权责令其立即纠正;监督子公司是否建立并执行了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批准或否决子公司重大的投、融资事项;将影响集团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向母公司董事会及时汇报;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上岗资格进行审查并报母公司备案以及母公司赋予的其他权力。财务总监应是子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是母子公司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为了保证其相对于子公司的独立性,财务总监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一切福利待遇应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和发放,同时实行财务总监和关键财务人员在集团内部定期轮岗制度。
(四)资金的集中统筹是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的命脉。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管理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对企业集团而言,母公司只有控制了子公司的财务收支,控制了其资金的流向,才能便于公司按照母公司所确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多种实现形式,比较常见的有在母公司财务部设立资金结算中心或在集团内部成立企业集团内部银行。作为集团内部的资金管理机构,其权利和义务是独立于公司财务之外的单独行使职权的资金运营部门,同时兼有企业集团融资和投资管理的职能。对于没有条件成立内部银行和资金结算中心的企业集团。可在集团内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于资金的使用,采取计划上报、定额审批的办法,严格审批限额。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监控资金使用,同时还可以调节赢余,充分发挥资金融通的职能,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实现资金的货币时间价值。
(五)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集团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利保障。
在企业集团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明确母公司与子公司各自的责权利,实现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为了提高预算的可执行性,企业应在集团公司董事会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的编制、审定和组织实施及滚动调整。在编制预算时,一般应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首先由集团公司根据整个集团的战略发展目标提出预算目标,并将其进行分解下达给各子公司,然后各子公司结合自身情况编制各自的预算草案,最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子公司的预算草案进行汇总和审核,并召集各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进行预算的协调与调整,最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通过。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集团的各级预算执行部门可设立预算执行台帐和实施适当的激励措施来保证各级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要采取滚动的模式对其较大的差异部分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预算要经集团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并备案。预算管理委员会还应制定相应的标准来对各子公司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据以进行奖惩。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要定期开展预算分析会议,找出差距存在的原因和商讨问题解决的办法,以便预算的更好执行。
(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企业集团审计监督。
企业集团应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对集团的子公司及其成员企业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成员企业负责人的离任审计、财务核算规范审计、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审计、内控控制制度审计、业务流程、审批权限执行情况的审计和重要财产清查的审计等。通过开展日常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要出具审计报告,同时在报告中要明确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可能发生的原因,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出具审计报告建议书。
在建立和完善了企业集团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后,我们要强化审计监督的职能,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开展集团内部例会和经营情况报告分析制度,严格企业集团内部的授权、限额批准制度,对于重大事项实行集中决策制度,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企业集团实现社会目标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钟新桥、刘荣英、杨洛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孙卓立.企业集团财务中心问题及探索.财务会计园地
篇10
一、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现状概述
1.机构设定合理性不足,审计意识淡薄。首先,内部审计机构要想全面提升内审工作整体成效,要独立于财会机构与相关部门,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机构建设重视度不足,尚未设定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拟定完善的审计章程以及规章制度。在内部审计活动开展中,注重召集相关人员临时建立相关审计小组开展审计操作,导致审计活动客观性与独立性难以提升。其次,有部分单位设定了机构,但是将审计以及财务部门组建到一起,建立财务部门。有部分单位撤除内部审计机构,将会导致日常审计活动受到内部机构与人员干涉。有部分单位设定了内部机构,但是未能有效赋予其基本权利,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多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对内部审计工作成效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部分单位发展中对内部审计活动开展缺乏正确认识,有部分单位发展中更注重强化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竞争力,错误判定内部审计仅仅只会导致发展成本增加,对此项活动开展缺乏有效重视。例如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广告业务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财务支出审计仅仅存在于形式层面。2.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亟需提升,内部控制审计方法落后。目前广播电视行业领域发展中设定的内部审计法规以及多项制度建立不够完善,部分制度规定相对空白。比如在广播电视范围中的基建项目,正常情况下是基于招投标方式开展,但是当前我国针对招投标审计未能拟定完善的工作规定,将会导致企业内部部分内审人员工作开展处于被动局面。由于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对象以及多项审计内容复杂性突出,对审计人员各项工作开展具有较高要求。现阶段,广播电视系统内部审计主体开始趋向于不断变化状态,从过去简单的事业经费审计逐步转变为企业集团以及股份公司等。内部组成结构层次增多以及多项业务复杂性提升导致审计活动难度增大,比如制景费用审计问题、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相关问题,均会对审计独立性、权威性产生较大负面影响。3.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经济效益审计开展较为落后。当前有诸多广电媒体发展中设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尚未拟定可行度较高的内部审计机制。现有的内部审计制度不能全面适应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特征,难以有效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求,审计活动主观性与随意性突出。针对内部审计人员委派尚未制定专业化考量以及选拔机制,行政委派现象较为突出。内部审计活动开展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等存有不同程度缺失,审计目标与发展要求难以有效统一,各项审计程序分类不规范。内部审计报告与相关审计意见强制性与机制保障不足,缺乏较为完善的审计跟踪常态机制,多项审查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整改,对审计活动成效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缺少绩效审计,行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活动相对滞后,单位经营管理审计风险突出。
二、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在年2004了广播电视电影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相关规定,在规定中提出内部审计是广播电视电影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独立监督、评价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合法性、权益性等,能全面实现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发展目标。在各项规定中提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内部审计主要发展目标就是强化实现广电单位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发展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加上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受到诸多新兴媒体冲击,广告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增收难度较大,行业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在此类现状中,在内部审计中要注重强化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目标,对实现广播电视行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活动,是全面强化内部审计控制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经济发展效益的重要方法,能对经营业绩有效评价,促进行业廉洁自律发展。
三、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审计对策分析
1.提升员工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强化审计基础。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属于事业单位发展性质,实现单位非内部审计人员观念有效转变至关重要。诸多被审单位部分人员对审计工作认识与理解不足,在认识层面上较为模糊,存有较大偏差。所以,当前要注重全面强化广播电视行业内部非审计人员思想观念。在媒体融合新业态发展中新流程、新技术、新标准全面创新发展,开始摒弃传统观念,要注重创新传统发展业态以及经营管理理念,能在单位内控中认识到内部审计重要作用,要注重全面强化审计意识。当前要注重全面把控媒体融合发展机遇,有效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能有效夯实电视行业内部审计基础,能强化员工内部控制意识,建立较高审计权威。此外,还能基于新媒体发展规律以及媒体融合发展形势要求,集中摆脱原有的发展路径。在体制机制改革发展中实现有效突破,能建立深度融合发展的内部审计体系。2.规范化设定内审机构,突出内审活动独立性。在审计活动开展中独立性是重要灵魂,当前要注重在财务会计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建设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中,能积极履行各部门审计监督职能。相关审计人员要注重基于独立、公正、客观、廉洁的职业道德,能保障各类新媒体节目升级改造。对广播电视行业融媒体工程建设、融媒体产品创新、推动可视化项目建设等进行全面审计与监督。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问责机制,对内部审计活动展开持续跟踪,强化审计报告落实成效。对内部审计人员全面实施完善的轮岗制度,保障审计活动独立性、客观性全面提升。3.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审工作综合成效。当前要注重建立规范化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全面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保障媒体融合发展。当前要注重做好顶层设计,全面优化审计人员委派制度,对媒体融合发展中内部审计相关权责有效划分。依照媒体融合发展业态规律,建立完善财务基础管理审计制度,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审计制度。当前要注重进一步完善财务合同相关审计制度,完善全媒体资产质量审计制度。针对各项重点媒体工程项目建立完善的专项审计制度,完善各项经营决策、拟定执行程序的审计制度,建立完善审计证据工作制度,对审计证据质量、数量集中定义,判定不同审计证据证明作用。要注重灵活应用审计证据收集、鉴定与应用方法,健全审计底稿编制工作制度,确定不同审计工作底稿有效分类,规范不同审计活动编制要素。注重做好新闻宣传、广告创新、节目制播、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等多项活动进行数字化绩效审计评价。注重做好移动直播、版权转让、节目购销、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审计,审计过程中合理应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注重做好财务授权批准控制,对单位内部经济秩序有效控制。全面强化多项会计信息有效审计与监督,提高内部审计活动质量,对各项财务风险以及情况集中控制。4.创新内部审计方法,增强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要注重建立相对完善的审计制度,积极整合国内外相对先进的内部审计经验。基于媒体融合发展基本特征,促使内部审计应用技术与相关方法集中创新。今后内部审计中要注重强化多项网络技术以及各类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全面强化行业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效。还要注重建立完善内审人员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机制,基于组织开展多项培训学习活动,能深入挖掘审计软件中多项模块应用功能,强化信息化审计技术应用价值。积极创新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优化审计人员组成结构,强化不同层次人员引入。基于岗位管理、人员选聘、绩效激励等制度建设,补充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积极培育审计、财会、税务、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积极拓宽内部审计发展视野,突出内部审计作用。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