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时间:2023-04-10 00:3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文化产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文化产业

篇1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应当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硬实力,文化则是在社会内核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软实力,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以吉林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吉林省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

农村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数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农村开展的文化产业获得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综合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使现代化发展成果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普遍共享,从而稳步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综合质量的提升。

1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基础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关键要素,目前吉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收效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虽然国家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比例逐年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重于文化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财政资金的投入仍然用于支持农村的经济建设,对于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相对较弱。由于资金支持不足,导致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维护不充分,新型的文化建设设施也无法有效引进,对于文化产业在农村范围内的推动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

1.2农村文化生活种类较为贫乏

受气候的影响,吉林省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因此群众在冬天时很少走出门外进行体育锻炼、文娱活动等,多为在家“猫冬”,而平时除了农务繁忙时,他们普遍选择的娱乐方式为打麻将、喝酒甚至赌博等,都是不够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农村文化生活种类贫乏的一个表现和后果。其他表现还包括农村书社中可供借阅的图书较少,且多为陈旧书籍,以及农村中公共放映的电影较老,无法吸引农村年轻观众的目光等。

1.3农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一直努力推行义务教育制度,但是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效果仍然较差。一是由于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等的约束,认为孩子读书没有什么作用,应该安心在家帮忙务农耕地;二是即使家长有教育观念,却缺乏教育资金,无法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也会导致农村孩子文化教育的缺失,而接受过教育的孩子又很少留在农村做文化建设,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获得有效提升。

1.4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较为匮乏

从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储备来看,人才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在农村,几乎没有针对专业型人才专门开展的文化产业的规划,基本都由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兼职,因此对于文化生活的引导与建设就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责任感。同时民间文化传承者的老龄化逐渐严重,很多经典民俗技艺由于缺乏保护与继承,也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2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1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应当深刻地意识到农村文化的建设不仅仅会造福于农村当地,对于整个省的综合实力提升都大有裨益,因此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农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时,要注重科学发展的贯彻实施,并协调带动政治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全省规划的战略地位上,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发展资源。

2.2丰富农村文化产业资金获得渠道

要想切实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首要任务就是筹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是无法完全运转文化产业链条的,因此要丰富资金获得渠道,拓宽民间资金吸引途径,以民间资本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可利用社会资金开展农家乐旅游项目、生态园体验项目等。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企业扶持等政策鼓励企业对偏远落后、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捐助等。

2.3提高文化产业建设工作者综合素质能力

文化产业建设者不仅包括领头负责人,还包括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文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能否获得有效提升,取决于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大力引进优秀的文化建设人才,以更加新颖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思想带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还要利用各种方式推动农村教育建设,以文化熏陶感染农民群众,并引领农民群众参与贡献文化事业,形成良性循环。

2.4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有所转变,必须创新农村文化开展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农村群众的目光,引导其更好地参与其中。吉林省优秀的民间文化技艺等都可以作为文化生活开展的核心要素,例如二人转、剪纸、泥塑等,由此可以将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遗产传承有效结合,同时还可以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的建设农家乐旅游基地等。

3结语

通过分析吉林省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不难发现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文化事业在农村范围的发展与深化,必须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丰富农村文化产业资金获得渠道、提高相关工作者的专业胜任能力并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逐渐带动提升吉林省农村文化综合水平,并以此推进农村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建柱.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吉林省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18-123+129.

[2]刘丽娟.促进吉林省影视产业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09):115-118.

[3]许梦博,李新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吉林省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5(01):30-32.

篇2

关键词: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115-05

西部地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文化特别是农业文明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从资源禀赋看,首先,西部农村地区拥有迷人的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后现代话语中的文化优势。“其次,西部农村文化产业避开了土地、资金等要素稀缺的经济发展劣势,扎根乡土却又以非农经济为主的要素组合来构筑自己的产业基础。”[1](P15)目前,西部农村文化产业总体上处于“跟进”状态,各省区市都已初步形成了各具自己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雏形,在局部地区、一些重点领域有了突破:农村文化旅游蓬勃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打造民间工艺美术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的工艺品发展道路;文化名村名镇开发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农家乐”广泛兴起,特别是中心城市附近和旅游景区景点附近,已形成一定规模;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的开发形成热潮,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悖论

(一)本体困境

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指征是大规模复制和批量化生产,“文化产业发端于城市,依托大规模复制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以及来源于大工厂的微观组织方式,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借助了现代社会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不具有产业发展的内生性,也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意味着传统资源与自然生发条件的剥离及现代生产方式的嫁接,需要恰当的市场运作。”[1](P24)农村文化产业受制于农村生产方式,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改革,商品经济逐渐渗透到农村领域,但由于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经济没有完全按市场经济轨道发展,而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而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微观基础包括农民(农户)、个体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从整体来说文化产业明显带着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以小型化、松散化为主要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以户主为主管,以亲朋为主力,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链。”[2](P66)西部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处于分散状态、产业自发性强、规范的公司化生产和运作少,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近一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全球化浪潮,我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社会变迁的各个环节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农村文化伴随着整个经济社会被裹挟到现代社会的场域。在此背景下,一个居于强势地位的生活方式在不同地区之间转换,并被争相移植,文化消费逐渐趋同。西部虽然农村文化丰富多彩,但由于受经济交通条件限制,很多农村文化形成自娱自乐的内循环格局,无法走入现代主流文化视野。博厄斯在谈到一个民族文化特殊性时认为:“现存社会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文化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3](P255)他强调这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内部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外部的影响。社会生活的重构并不是简单的变化,有时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是一种背离原来发展态势的认同。“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经济成为统治一切的力量,一切都被纳入到市场交换的制度体系之中。原来镶嵌于社会各种制度的经济体,现在却成了一个巨大的母体,反过来把一切都纳入它的体系之中了。”[4](P92)在经济扩张中,中国社会被划为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二元结构,在这个二元结构中,城市充满现代气息,相对弱势的农村文化既缺乏载体,又缺乏投入,极度膨胀的都市文化娱乐对农村文化的发展空间形成挤压。农村原有的文化体系和社区记忆在咄咄逼人的现代消费趋同下逐渐式微与妥协。

(二)发展危机

1.农村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缺少党委、政府系统和社会组织的设计和介入,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处于分散状态,产业自发性强,规范的公司化生产和运作少。同时,产业布局分散,缺少主动自觉的引导和规划,产品低附加值情况突出,特别是一些粗制滥造的旅游服务的产品,价格低廉,损害了农村文化,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2.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文化引导性不强,缺少现代科技和先进文化的支撑

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总体上处于低层次开发阶段,更多是以传统文化工艺品、传统文化旅游、农村文化演艺等形式体现,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低,难于全面反映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引导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并促进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引领能力低下,一些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一些文化旅游产品存在低俗、庸俗、媚俗问题,急需提升品质和档次。

3.农村文化资源流失、破坏严重

由于农村旧房改造等原因造成文化特征突出的传统建筑损毁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致使农村有形的文化遗存被破坏;大量民间保存、流传的文化典籍流失,如东巴经、贝叶经等被外国人收购事件每几年就会发生;同时,农村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消失,也日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二、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经营模式的实践分析――以云南为例

(一)农村文化产业梯次发展和单兵突进趋势

总体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出梯次发展和单兵突进的态势。梯次发展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农村文化产业相对起步较早,有一定创新意识,附加值高,有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市场消费能力较强 ,既是城市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的显现,也在一定意义上承接了城市文化产业的不同分工,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成熟。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受制于薄弱的文化基础设施和狭小的市场规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单兵突进是指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资源丰富的地区,借助资源优势,通过金融支持、政府引导扶持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配置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

1.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产业业态不断创新

农业传统文化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及文化的原生性等特质,符合国际国内市场的消费偏好和需求态势。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加,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将不断扩大对农村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在文化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释放,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运作模式的创新,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不断创新产业业态,增加多元、多样、多层次文化产品,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和休闲旅游需求。

2.农村文化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不断形成

随着产业的发展,农村文化企业不断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推动了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不断发展壮大了企业的实力。为有效克服农村文化产业分散经营、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促进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不断整合各个产业要素,形成集约化开发经营,不断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二)经营模式选择意义

农村文化产业化经营其本质是用现代工业管理办法来组织实施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文化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而经营模式是基于某种较稳定的交易结构的可盈利方法,合理可行的经营模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发展农村文化,如果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但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文化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既要把眼光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源。随着现代化进程,西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农村经济剩余,如何重组农村生产要素,激活农村文化资源禀赋,选择合理的农村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改变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推动农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对于调整优化西部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和谐农村建设、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等具有重大意义。

在不断的摸索中,云南省农村文化以家庭、村组为单位的作坊式生产,逐渐向分工合作、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走出一条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为目前尚处在萌芽阶段,规模较小、市场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远未形成的我国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三)云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分析

1.农民自办、政府引导型――曲靖农村文化户

曲靖市的农村“文化户”,开始仅是以一个或几个家庭自发组织起来的没有报酬和收入“自己快乐大家欢乐”的自娱自乐形式。后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办文化的运行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在这种客观条件下,由政府引导,一些具有文艺特长和经营意识的农民群众,利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传统节日、村户办大事的时机开展起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始收取一定报酬作为补贴,使之逐步转化为了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经营活动,一些农户还充分利用宽敞的庭院,开展图书音像制品租借、文化娱乐、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和网络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久而久之,农村文化产业开始在曲靖逐步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目前,曲靖市农村“文化户”(文化联合体)已发展到1600多户,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经营总收入接近1亿元。农村文化户(联合体)成了曲靖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好载体,也成为全国推广的典型经验。

2.公司+协会+农户――石林阿着底刺绣

随着石林旅游日益火爆,阿着底村以普菲为首的普氏三姐妹于2002年成立了普氏民族绣品厂,采取“绣品厂+会员”的经营模式。每年带动农村妇女近千名,城区下岗妇女近百名。2005年3月,成立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将分散的刺绣妇女组织起来,整合了当地刺绣人力资源,使彝族民间刺绣走上规范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绣品厂+协会+会员”的经营模式。2012年底,会员增到2700人,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刺绣协会不但开发了彝族文化资源,也为消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刺绣业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发展致富。阿着底刺绣协会2700名会员中,周边6个村就有2000多人。阿着底村从民族刺绣中获得经济利益,传统刺绣在产业化过程中激发了传习保护和利用的动力。

3.公司+农户――西双版纳傣族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由云南农垦集团公司橄榄坝农场投资开发建设,主景区由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5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园内共326户,1533位村民。傣族园公司制定了《公司帮助村民致富的具体实施办法》和《保护干栏式建筑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公司对村民实施奖励措施,对新建、改建、扩建后符合条件的,每户给予4000元奖励。从2001年起,着力打造“百名小卜哨――天天欢度泼水节”、百人大型歌舞民俗精品系列活动及《泼水节印象》实景演出活动,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傣族园公司投入改造基础设施、接待环境,统一策划、统一包装傣族园,与村民形成了相互依托、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鱼水关系,赢得了村民的理解支持。傣族园大力弘扬傣文化,促进了园区村民对干栏式建筑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首批旅游文化示范地”,成为西双版纳农村旅游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景区收入从1999年的246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1.2亿元,上缴税收640万元,接待游客量达66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

4.文化产业合作社+农户――腾冲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

随着腾冲旅游业的兴盛,部分行政村率先成立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作为农村文化产业新兴经济实体,下设若干分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制定合作社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模式和“技能培训+骨干培养+品牌培育”的效能机制。腾冲县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创建以来,下设石材产业分社、刺绣产业分社、“农家乐”产业分社,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刺绣产业在成立不到3个月的时间从业妇女达145人,高收入者每月增加700~800元,少收入者每月也可增加200~300元。附近的江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有刺绣从业人员1300多人,年收入600多万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腾冲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整合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集聚生产要素,增强农村特色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和统一营销,形成农村文化产品特色和品牌,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招商引资,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小”、“弱”、“散”、“难”、“软”的问题。

此外,西部其他农村地区还有一些成功的经营模式,如:前店后坊式。前店负责零售或接收订单,后坊则组织雇工进行文化产品生产,前店后坊式便于就近组织人力,管理成本较低,运作灵活,最重要的是较大程度地保留着文化的传承和记忆,这种经营模式与大规模复制为特征的产业化生产不同,强调个性化生产,满足的是追求农村文化产品原真内涵的小众高品位需求,适用于传统农村文化内涵丰富、工艺复杂、不适合规模化发展的产品;此外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衍生下的:消费者+经销商+批发商+经销公司+中间人+农户;经销商+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等。

三、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选择的思考

西部农村文化产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符合现代国内外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都市消费人群对农村文化产业形成消费辐射和市场期待,进一步扩大乡村文化市场总量。对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研究,本质上是对文化产业经济性的认识和研究,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力决定了其重要性,它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竞争力。农民一般被定义为风险规避者,“农民微薄的经济利润使他要选择那些较为安全的技术……从社会层面看,原则上也力图把自己的经济风险尽量转移给其他社会机构,宁愿以收益获取安全”。[5](P44)产业化的内涵是经营一体化,农村文化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千家万户组成的农户为基础,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产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一条龙”的发展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与市场,分散与集约之间的矛盾,可以成为西部大多数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选择。

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基于时系演变中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加入当下经济社会需求的印记。文化产业包含了三个层次:文化产品丰富阶段、文化企业林立阶段、文化产业形成阶段,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很多处于第一、第二阶段。在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出现了部分较为成功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但多数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前店后厂式、简单的合作社生产方式。虽然这种简单、松散、粗放的发展方式规模效益低下,抗御风险能力弱,后劲不足,但仍然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演进性特征,随着城乡二元壁垒的破除和现代社会对农村文化消费需求的递增,农村文化的传统资源与生发条件会更为合理地实现与现代生产方式的嫁接,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也会更趋多元。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与其他一般产业一样,具有商业化的共性,可以通过商业模式进行运作。但是文化产业的微观组织方式内生于农村长期经济结构发展并在与市场的博弈中生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所面临的市场不同、不同文化产品和产业对产业化程度的要求不同、产业化在不同阶段上的利益机制也有差别。尤其是很多农村文化产品内生于特定文化中,不适于进行现代工艺和机械化生产,基本不按发端于城市大规模复制的路径发展,这一部分农村文化产品在产业规模上需要一个合理的空间,决定了其经营不能急功近利、涸泽而渔。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在自由契约下,自发出现的多样化制度是在不同条件下对各种复杂两难冲突的最优折中。”[6]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经营形式并非是单一的或固化的,“如果以某种特定的组织形式或生产模式为唯一标准, 来规约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种单一性的狭隘视角, 会导致文化产业在现实的发展中丧失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潜在机会或可能”。[7](P87)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内涵丰富,表现非等同性、非一致性的非均衡特点,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中没有固定的标准,应该根据地区、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化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特定文化资源、文化消费空间、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态势相结合,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寻找最佳的农村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在农村文化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走出一条新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佳.制度与环境:西部乡村文化产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姜长宝.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0,(2).

[3]F.Boas.Raee Language and Culture[M].The University of Chieago Press,Chieaqo,1982.

[4]蒙爱军.经济的利益本质[J].经济学家,2007,(3).

[5]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健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6]杨小凯.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土地制度变迁[N].南方周末,2002-10-31.

[7]陈庆德.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J].思想战线,2006,(4).

篇3

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建设,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来促进其发育和完善,即通过改革来理顺各种关系,既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发育,又依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

一、我县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平台,以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全面推动了我县文体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到目前为止,列入全县文化体育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8家,出版物、音像经营单位9家,网络文化经营场所16家,印刷复印个体经营55家,工艺美术装璜6家,从业人员3000人。从农村来说,建成的乡镇文化站18家,村级文化活动室560家,农家书屋60家,村级文体活动广场460处,农村自乐班、文化活动大院570多个。总体来看,全县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大有改善,文化生活非常活跃,民间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市场渐趋繁荣。从经济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和摊点户数占到95%以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经营方式来看,已由最初的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可谓“百花齐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提升,民间剪纸、监军战鼓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文化事业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目前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文化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全市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1.文化产业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县城虽有“两馆一院”,体育场、馆,文化活动广场等,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严重滞后。18个乡镇还有4个乡镇文化站达标;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还未覆盖全县,个别农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存在困难。

2.文化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县财力有限,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建设不能与经济建设同步,严重错位。特别是国有文化经营单位举步维艰,生存都较为困难。少数的中、省投资又是杯水车薪,难以扭转产业的发展困境,民营资本投资在利益效应下又却步畏难。

3.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

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培育力差,多数网吧、书报刊音像零售出租门店规模小,档次低,竞争无序。导致有的经营业主违规经营,私自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

4.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老化,青黄不接且后继乏人

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绝大部分“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都是自娱自乐,没有经过专业辅导,演唱、演技、创作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村更缺乏会经营、懂管理的文化产业经纪人。

5.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多数乡镇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漠,甚至缺失。片面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费钱费力不讨好,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三、加强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根据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部署,针对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应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向前向深层次发展。乡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分类指导、实施意见,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互促互动、共同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

县、乡、村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财政部门应确保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项目和内容而需要增补的经费的问题,保证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并为乡文化站、村文体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设施、器材及书刊,用于扶持农村文化事业,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和各类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3.加快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

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乡、行政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富裕农民的积极性,大力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尽快构建出乡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各个行政村有文化(体育)活动室、自然村里有文化活动户、农家书屋等多层次文体活动网络。

4.培育引进人才,不断强化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我们应尽快配齐乡文化站专业人员,理顺体制,落实编制,妥善解决其归属、工资待遇等问题,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解决农村文化队伍老龄化、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问题。

5.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开发

篇4

>>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浙江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传承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增强新农村建设文化底蕴 传承农村传统文化产业 增强新农村建设文化底蕴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制度、产业研究综述 关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困境与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对体育文化发展影响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策略设想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咸阳市农村篮球文化研究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推动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津市产业发展探析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探讨 河北省农村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析 发展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11—11

[2]中国台州网.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2011—09—07

[5]汪振军.广东文化产业崛起的启示[J].新闻界,2012(4):37—40

篇5

一、文化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公共文化服务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两个重要支柱之一的城乡二元体制始终没有改变。正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采取了以推进城市工业为主的政策,农民收入至今没有实现大幅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但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的30%,绝对差距达9646元。2007年我国的财政收入为5.13万亿元。同时,2007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198.96亿元,2007年农村文化投入共计56.13亿元[1]。与国家的财政收入相比,与全国的文化事业经费相比,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少得可怜。这组数据仅仅是相关数据中的一种,它所彰显的,是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的落后状况。

可喜的是,自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文化的两分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豁然开朗。“两分法”的提出,在最高层面肯定了公益性文化的公共产品属性和经营性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明确了现代公共财政理论在文化领域的适用性,明确了公益产品和私益产品的不同提供主体和各自的职责边界”,[2]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类推进指明了方向。包括电影在内的农村文化,由此具有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享受公共财政支持的、名正言顺的公共文化服务定位。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新体制机制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在这种全局性的规划中,保证农民看电影的权利就成为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既是农民喜爱的娱乐项目,又是我国重要的宣传渠道和文化阵地。正因为如此,农村电影工作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一五规划等重要文件都明确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纳入到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由此,农村电影的发展获得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始于1998年。当年,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开始实施“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1”指21世纪初,“31”指“三个一”:每一个行政村每一个月放一场电影)。2000年,国家发改委参与并开始大力支持2131工程。2007年,国务院已经将一村一月一场的公益放映目标,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当前我国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电影已经成为打通城乡鸿沟的一个特殊通道,透过这条通道,城市的政治信息得以传达,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得以和农村共享。

二、农村电影发展的模式

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格局中,依据受众群体和经营模式的差异,电影放映市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作为一级市场的大中城市院线市场,已经建立了现代电影发行放映的盈利组织模式,院线制改革以来各大院线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第二、作为二级市场的中小城市和发达的县城等市场区域,现有的尚未加入院线的1600多家老旧影院还在正常运营,新兴的2K和1.3K数字影院正在逐步扩张。第三、作为三级市场的农村市场,在“2131”工程实施以来逐步找到了合理的定位和可行的经营模式:农村电影定位为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政府买服务模式推动电影放映业复苏和发展。

在农村市场,通过前几年的局部试点,业界已经探索出了通过政府买服务为农村提供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可行模式。在最早开始试点的台州,农村电影数字院线通过成功改制增强了经营能力,2006年共放映电影19万场,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每场观众最多时达3000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子。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通过政府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和培育市场的引导作用,以发展文化事业的方式培育推进农村电影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广电总局数字电影节目管理中心建设的流动数字电影放映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技术支持单位,就像是一个非盈利超市,政府和片方把影片“上架”到平台的货架上(网络),全国各地的农村院线公司通过网络在这个超市购买所选定的影片的放映场次,通过电子系统实现买卖交易,通过设在各地的地面卫星接受中心站接受平台通过卫星传送的数字电影。院线接收到影片之后,分发给下属放映队流动放映,放映场次则要按需订购,由总局数字中心的技术手段(数字卡)加以控制管理。在片源方面采取了公益和商业两种方式:其一、通过国家资金采购农村数字电影公益版权予以解决。广电总局每年出资至少500万元,采购不低于60部故事片,30部科教片的农村数字版权,通过数字中心在网上向全国的农村数字院线公司供片。片目由电影局选定,但放映队不得到城市和县级专业影院放映。农村院线购买放映场次每一场收一点成本和技术服务费:西部1元,中部2元,东部3元。其二、为满足院线公司对非公益影片的商业放映需求,节目管理中心也为广大制片方设置了交易平台,片方可以将电影数字版放在平台上,通过院线订购收取版权费用。此类交易属于产业化运作,院线购买此类影片的放映场次需要付出每放映一场30-50元的费用。在农村院线的资金方面,实行“政府买服务”的模式,主要由政府保障。财政部和总局制定的放映场次补贴是:西部、中部地区的最低标准为放映每场100元。实际上多数地方的补贴标准要超过100元,具体视各地放映成本和财力而定。目前咸阳是186元,延安是200元,江西是180-220元,广东佛山是400元。这些补贴绝大部分由基层放映队享受。

到2008年10月10日为止,我国的农村数字电影服务模式整体[3]的情况是:流动数字电影放映平台所拥有的公益影片总数为402部,商业影片总数为715部。全国各地正在运营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总数为135条,135条院线所拥有的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总数为14837套。全国已经建成的地面卫星接收中心站总数为41个。在数字影片总的订购场次方面,公益影片总累计场次为264.3万场,在总累计场次中占据了92%的比例;商业影片总累计场次为22.5万场,在总累计场次中占据了8%的比例。

当前正在推广的农村电影服务模式是一种以国家投入的公共服务为推动,以事业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原有的国营电影放映公司经过文化体制改革,和其它市场主体一起参与市场化的服务竞争。这样,已经衰落的农村电影放映业获得了转机,且超越了原来仅属于文化事业的定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农村电影放映队3.75万支,全年放映电影422万场,观众超过14亿人次,、内蒙古、宁夏的部分地区已率先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2007年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达到460多万场,覆盖达15亿人次之多,其中数字电影放映了70万场(公益放映63.5万场,商业放映6.5万场)。另外,2008年中央财政已投入设备资金2亿,计划采购6700多套数字设备资助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还将投入场次补贴3.3亿,地方各级政府配套4.4亿。预计到2008年年底,我国农村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0.8K数字银幕)总数将超过2万块。到2010年,全国农村可基本实现电影数字化,将会有3万多支数字放映队,覆盖64万个行政村放映点,每年放映771万场公益数字电影[4]。

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当前运营数据为基础做一个产业分析:2008年9月份,我国流动数字电影市场的订购总场次为369063场[5],共有14837套数字放映设备。这样,平均每套放映设备在9月份订购放映24.9场。如除去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按照每年有效放映时间为11个月计算,一套设备一年可以放映274场。则14837套设备一年的放映场次为406万场。国家规定公益放映开演前可放映15分钟广告,按照每场放映广告产值100元计算,每场放映获得补贴按照150元标准计算,放映406万场的产值可达10亿元。另外,在公益放映的产值之外,商业放映每场次会有30-50元的版权收入,将来会是重要的产业收入来源。以目前商业放映场次最多的《集结号》为例,该片已经获得了14698场的订购,按照每场40元的版权收入计算,《集结号》在农村数字放映市场的版权收入已高达60万元,而这还仅仅是该片开始订购以来不到四个月的收入。2006年9月开始订购的《龙虎门》,两年后仍然可以产生每周100场次的订购量。可以肯定的是,长尾经济效应在这种数字电影的电子交易中将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只要影片够好,有农民喜欢看,放在数字平台上,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片方带来版权收入。到目前为止,数字中心所有商业放映场次累计已达22.5万场,按照30元/场计算,这些影片的版权收入已近700万元。很明显,这只是数字电影长尾经济的开始,精彩还在后面。到2010年,在3万多支数字放映队覆盖64万个行政村放映点的情况下,每年公益放映场次将达到771万场。届时全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的产值可接近20亿元。在此之外,由于非公益影片片源的优化和增多,商业放映场次必将呈现巨大增长,其具有长尾经济效应的版权收入将非常可观。两者相加,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产业的产值超过20亿元应当不难。

以上是基本的估计,实际上,农村电影的潜力很大,在发达地区,国家“2131”的目标已经完成,正向更高目标迈进。在上海,政府正在为其全部的218个社区和1867个村建设文化中心和综合文化活动室,电影作为文化服务的一种被列入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根据规划,上海计划中的2200家(社区加农村)左右的文化活动室的数字放映厅从2007年到2009年三年全部建成。建成后,上海将完成包括商业中心、社区、农村在内的三级电影网络布局。这2200家数字电影放映点预计每年可以获得5000万票房、3000万广告收入。到2008年2月,上海已经有9个村安装了数字电影设备,建立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室,已放映数字电影20场次。宁波市作为全国16个“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城市之一,目前数字电影在农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政府、放映队和农民三方满意的目标。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的村已达11054个,中国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村庄已有8000多个。在这些发展较好的农村,以及上海、宁波这样的发达城市所辖的农村中,数字电影放映显然可以提前超越公益放映的目标,进行更多的商业放映和产业化运作。在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下,现在已经有不少资金把目光投向了农村电影放映规模化的广告经营。随着农村数字院线的拓展,一个由3万多块银幕组成的全国性新流动媒体将产生,这一新媒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将堪比现在的电影频道。农村电影数字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开发的新增长点。同时,在银幕足够多的条件下,制片方也必将逐渐认可通过网络出售场次版区的交易形式,依靠长尾经济从农村市场获得更多的净收入。

当然,当前农村电影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经费投入依然不足,尤其是一些地方对电影放映支持不够,原有放映单位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为农民提供的电影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总的来讲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地区发展差异很大。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加大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多方参与,通过事业和产业两种方式综合加以解决。

三、农村电影发展应重视农民的观影需求

在农村电影的发展中,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产业开发固然重要,但在将来资金和体制机制保障到位的情况下,农村电影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将是: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科学地满足农民的观影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对农民观影的偏好进行研究。

根据总局电影数字中心的数据,到2008年10月初全国农村数字院线的影片订购情况是:商业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前十名依次是《集结号》、《夜袭》、《举起手来》、《宝贝计划》、《导火线》、《龙虎门》、《命运呼叫转移》、《巧奔妙逃》、《长江7号》、《双子神偷》。前三名的订购场次如下:《集结号》14698场,《夜袭》5057场,《举起手来》4667场。公益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前十名依次是:《举起手来》、《铁血》、《霍元甲》、《太行山上》、《新警察故事》、《龙虎门》、《飞鹰》、《平原枪声》、《冲出亚马逊》、《八月一日》。前三名的订购场次如下:《举起手来》84600场,《铁血》73239场,《霍元甲》69371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同于城市观众,农村观众观影偏好比较集中,最喜欢的电影类型集中于战争片、动作片、喜剧片等少数片种上。在电影文化内容方面,充满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的影片,特别是革命战争题材影片是最受欢迎的。比如,2005年出品的题材影片《铁血》,没有进行《集结号》那样的地毯式营销,在城市院线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在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市场上就十分成功。最突出的是由冯小宁导演、郭达和潘长江主演的喜剧影片《举起手来》。该片并不为城市观众看好,且遭到批评家的劣评,但是自开始订购以来一直倍受农村电影观众的欢迎,在公益和商业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中都进入了前三名。《举起手来》的持续热映已经成为农村电影放映的标志性案例。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该片合理借鉴了《地道战》、《地雷战》等广受农民喜爱的传统电影的精华,很好地融合了爱国主义、反日民族主义、喜剧噱头、好故事、热闹场面、电视明星、动作、乐观的结局等多种农民喜欢的元素。《举起手来》的成功无疑值得所有关注农村电影的人士深思。

另外,统计显示还有三种影片也是农民喜欢的类型:科教片、戏曲片和其它农村题材影片。比较受欢迎的此类影片有《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煤矿透水事故的防治》、《农村触电急救》、《农村防火常识》、《农村饮水卫生》、《男妇女主任》、《暖春》、《山乡书记》、豫剧电影《七品知县卖红薯》、豫剧电影《村官李天成》、黄梅戏影片《生死擂》、黄梅戏影片《徽商情缘》、越剧戏曲片《桐花泪》、越剧新片《红楼梦》、豫剧《我爱我爹》等。戏曲电影受农村观众的欢迎,其传统由来已久。农村素有看戏的传统,电影也有着深厚的影戏传统,这一类型影片将来在农村市场还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科教片能够为农民送去急需的科学知识,对农民创业致富和提高生活品质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在广大农村很有市场。农民甚至把科教片誉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在农村有这样的说法:“送钱、送物、不如送科教片到户”。最后,直接反映农村生活的、“三贴近”的好影片也是农民喜欢的类型。《男妇女主任》、《暖春》等影片就属于此类。此类影片取材于农民身边的生活,往往亲切朴实、真实感人,通过美好善良的人情人性征服观众。

农村电影放映目前对农民来讲是免费的午餐。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中国今天非农产业的辉煌是靠农民几十年的锄头刨出来的,是靠相关的产业政策扶持出来的。免费的电影也不能不负责任,必须尊重农民对电影文化服务的要求。而且,农村电影要想在公共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开发,也必须尊重农民的观影偏好,只有能够吸引农民的影片才能吸引更好的广告,才更有产业开发的潜力。不论从政治文化层面,还是从经济产业层面来看,尊重并研究农民的观影需求都是应当重视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会越来越渴望看到更多好电影,渴望享受到优质服务。目前,我们的农村电影服务和产业开发还处于低层次水平,距离农民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发展农村电影,还需要政府和业界人士更多的实际行动。

注释

[1]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

[2]成思行《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化发展和体制变迁之路》,《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10月07日。

[3]数据来源于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4]数据主要源于广电总局赵实的讲话,广电总局公开资料。

篇6

[关键词]农村;林业产业化;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205;F3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257-01

1、引言

党的十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归入我国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文明发展。林业发展有利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持生态整体环境健康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林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在开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林业产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近些年的大开发、大改造使得大量的自然资源被消耗,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恶化问题,使得环境承载力下降,生态平衡被打破,严重危害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健康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2、农村林业产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关系

2.1 农村林业产业化含义

农村林业产业化是基于森林资源,通过市场的导向作用,科学化的林业布局下采取集约化生产模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并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即不仅有效地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且实现生态保护。林业产业化主要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培育和利用,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效益,使林业资源在之后的发展中得到持续经营,从而保持社会、环境、人口和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

2.2 生态文明建设含义

生态,广义上指的是人与生物系统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空间,狭义上指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护环境并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建设内容包括增长森林覆盖率、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物等,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对环境造成伤害,维持生态平衡的一系列措施。

2.3 发展现状

(1)对林业产业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农村对林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时有发生随意砍伐和侵占林地现象,使得林业覆盖率大幅下降,造成树木种类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当农村用地开发建设与林业产业化发展相矛盾时,往往选取开发建设而牺牲林业,进一步恶化了生态。

(2)生态文明建设浮于表面。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还浮于表面,有的只是作为地方官员政绩,有的只是一种新鲜说法,有的却由于缺乏经验、资金等因素而阻碍了生态文明工程的进行,使得很多的工程建设演变为烂尾工程,不仅没有优化生态环境,反而加重了环境负担。

(3)林权制度改革缺乏深入基层。林权制度改革缺乏深入基层,阻碍了农村对林业产业化的积极性,无法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又制约了经营机制的转换,让林业产业化缺乏生机与活力。在之后的发展需要不断对林权制度进行改革,并深入到基层,让群众普及接受。

(4)林业生产方式改革存在问题。对农村林业产业化发展和林业生产方式改革存在问题,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落后的生产方式让农民对林业发展缺乏信心,也没有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科学发展观没有落实到每个农民的心理,林业生产与农民收益关联不大。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林业生产方式,明确发展战略和目标。

2.4 农村林业产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

林业产业化主要是对森林进行管理,而森林包括各种树木、植物、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可以说90%的生态系统生物都在森林中,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主体,可见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森林的发展也是对林业的发展,对林业的发展也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部份。农村在我国占据了大部分土地面积,林业产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也是实现林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展方式,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健康发展。

3、加强农村林业产业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对人民进行生态教育,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对人民进行生态教育,并增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并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鼓励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林业产业化发展。如采取电视播放、报纸展示、电台传播等形式,广泛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宣传,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普及率,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创建美好家园。定时全国性的举办关注森林活动,建设森林论坛让人们参与森林发展活动、森林建设活动等,鼓励全民参与,让人们提高森林保护意识,懂得爱林和护林,并鼓励全民植树,维持森林投入与产出平衡,共同建造和谐的生态家园。

(2)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加大力度保护和治理生态

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主要是建立天然防护林、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从我国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面积,做好防风防沙,减少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绿地覆盖面,加大力度保护和治理生态,促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建设过程,效果显示也需要时间,因此,投入过程要有耐心和信心,更加科学化的进行生态工程的建设。

(3)改革林权制度,改变林业生产方式

改革林权制度,建立的投入体系更加多元化,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重视全社会参与,增加林业产业化投资渠道,加大林业产业化效益路径,从而逐步建立由国家、集体、农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应该进行总体布局,纵观当地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坚持全民绿化,推进建设林业产业化建设,形成绿色健康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并在林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加大农民经济收入,开展林业特色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发挥地区、地域优势,让农民更有热情去建设林业。特别是特色经济林的建设规模要不断扩大,不仅实现林中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而且能开发一系列的药材种植、果品等增加农民收入。

(4)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和法律体系

依法治林才能让林业产业化发展更加长久和完善,才能更好的构建林业生态体系,才能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才能改善生态环境和繁荣生态文化体系,而这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和法律体系。在之后的发展中,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条理的进行植树造林、管理林业和林业开发工作,并规范化和制度化各项林业工作。设置各项林业灾害应急预防策略,增强林业预防灾害能力,并有应急突发事件能力,同时加大治林力度,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林业资源行为,保护林业资源,促进构建和谐生态。

4、结语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森林,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森林,且随着不断的发展,森林与人们的生活、生存、生态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必须全面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全世界要进行的建设活动。现如今,面对如此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保护自然,增强生态功能,共同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局面。

参考文献

[1] 罗贤宇;郑珠仙;曾丽萍.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谭书岭.林业产业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0期.

篇7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对策

作者简介:王新建(1973―),河南驻马店人,商丘师范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4-0026-03

一、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集聚,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单一组织模式向多元化组织类型跨进,总体发展态势非常喜人。目前,河南省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共计9102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473家,初步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省的龙头企业群体。属龙头企业带动型的572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421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343家,市重点龙头企业1200多家。河南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60%;初步形成了以豫北、豫中南为主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豫东平原奶业养殖基地、中原肉牛肉羊、京广铁路沿线瘦肉型猪、豫北肉鸡、豫南水禽等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带。目前,全省与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相对稳定利益关系的种植业基地面积达5617万亩,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从业人数达到575万人。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河南还创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农产品,如“华英”鸭、“大用”鸡、“金苑”面粉、“三全凌”汤圆、“思念”水饺、“莲花”味精、“双汇”火腿肠等等。河南龙头企业还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打造融资平台。近几年,周口的辅仁集团、许昌的众品公司、南阳的新野纺织、郑州的思念和三全,均在国内外证券市场成功上市,共募集资金近20多亿元。

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大中型龙头企业少,产品质量档次低

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全省大部分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产品质量档次较低,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据统计,山东省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达1126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884家,被列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44家,而河南分别只有9102家、287家和23家,且绝大多数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不高。品质好、科技含量高、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高、精、尖、新”产品不多,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不多,销往省外、国外的产品不多。加之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以鲜(活)货、原材料、粗加工品出售为主,致使产品销售市场的半径不大,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

2.农产品产业链条短

目前,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横向看,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纵向看,产品深加工度不够,加工转化增值率低。资料显示,全省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仅占20%,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为1:5左右,而我国仅为1:0.8。河南小麦加工能力虽然占小麦生产总量的2/3,但主要还是以面粉加工为主,而且产品品种少、档次低。与其他省份相比,如吉林的大成公司可以加工出变性淀粉、淀粉糖、赖氨酸、化工醇等系列产品,而河南还主要是把玉米加工成饲料,把红薯、小麦等粗加工后向外销售,附加值较低。

3.农民科技素质不高

农民科技素质较低,使农产品局限于低水平、小规模的生产模式。从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看,决定产业化进程快慢的,往往不是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而是劳动者的素质。就目前农村劳动力状况而言,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把发家致富的门路大多寄托在二三产业上,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中老年劳动力。他们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更差只满足于低水平、小规模的小农经济,对大规模的农业土地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既缺知识又缺资金,导致了目前农副产品生产处于低水平饱和状态,难以形成各有特色可占领市场的优质品牌,造成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普遍较差。

4.产业化的市场运营机制不合理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过程中,还习惯于仅从建基地、抓主导产业来入手,忽视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运作体系和机制,以致许多地区的主导产业结构雷同,缺乏特色。其次,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制约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数量占农户总数的比例不足10%,绝大多数农户仍游离在产业化组织之外,处于分散经营、自找市场状态。就是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大多也属松散型经济联合体,而不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唇齿相依”的紧密型经济共同体。有些龙头企业与农户仅仅是买断关系,有些只是与农户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农民得不到龙头企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增值部分的利润。加之一些企业或中介组织较为关注短期收益,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因此,在一些非合作制的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户利益很容易受损。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5. 出口创汇农业比较少

由于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少,加之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区位优势不明显,2008年全省直接出口农产品仅4.7亿美元,只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310.3亿美元的1.48%,居全国第15位。2008年河南实现农产品直接出口的企业267家,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农产品企业仅9家,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就有100多家。由于农产品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数量少,对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服务跟不上,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的顺利对接,影响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三、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选择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形成规模品牌和效益,从而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积极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业有机化、绿色化和无公害化;三是探索发展观光农业,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建成独具特色的田园、果园、菜园、茶园以及森林公园、民俗风情庄园等农业观光园,将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在娱乐和创新中得到更大发展。

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

以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本地市场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专业市场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配送农产品或直接开办鲜活农产品超市;努力开拓区外和国外市场,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农产品信息市场;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其自我发展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机制的形成。

3.发展科技兴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的科技发展现状和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重点是在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示范网络;加强农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健全产业化市场运营机制

注重引导、加强协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制约瓶颈。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对各级政府已经出台的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并适时进行调整,同时,各有关部门在计划审批、工商管理、资金投向、土地征用、企业上市等方面要加强协同配合,及时为农业企业排忧解难。力争在全省范围内真正形成一种推动、参与、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氛围,形成一种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坚强合力。

5.努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

以市场为基础,以乡村农民企业家、城市科技实业家、外资、港台资本家和国有企业等为驱动主体,以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发展的“航母”模式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重点围绕“特色、优势、潜力”,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强、竞争优势强、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不断创建新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地域品牌。 (责任编辑:云 馨)

参考文献:

[1] 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杜强.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3,(01).

[3] 丁力.农业产业化新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09-1

1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组织实力不断增强,带农惠农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机遇期。到2012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呈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

1.1 带动型龙头企业达到一定数量规模

带动型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解决就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近十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增幅都在1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2 龙头型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龙头企业立足我省资源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吉林省围绕优势农产品基地已形成了粮食加工业、畜禽加工业和特产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

1.3 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如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科技兴企之路。

1.4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仅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国家级品牌就达90多个。

2 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2.1 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工转化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但是,与企业加工配套、衔接紧密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制约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的主要瓶颈。

2.2 融资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吉林省部分龙头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规模相对较小,资产总量相对较少,可抵押物品少,加上企业实力相对较弱,融资渠道单一。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积极扩大规模,谋划项目,但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2.3 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而吉林省龙头企业中民营企业居多,松散管理比较普遍,高科技人才短缺、科技研发投入有限、研发能力不足,致使加工的产品科技含量较小、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市场占有率较少。

2.4 品牌创建意识不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而吉林省多数龙头企业仍然属于粗放型和人员密集型加工企业,产品也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品牌培育和创建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品牌经营战略不深、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

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3.1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

加大配套基地建设力度,搞好规划布局。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和订单等形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3.2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要积极沟通协调各金融部门,为龙头企业广开融资渠道,设立贷款担保机构和产业发展基金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走多渠道多形式融资并举,加快发展企业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已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

3.3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支持企业吸引高科技人才、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成果、谋划新项目,不断延“深”产业链条。

3.4 强化政策扶持

篇9

 

我国是大豆原产国,长期以来也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净出口国,近年来,我国人均大豆需求量逐渐增加,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2.6 kg增加到2015年的22 kg;大豆的需求总量也从1990年的1 100万t增加到2015年的9 300万t,1996年起我国正式成为大豆的净进口国,进口量从111万t持续到2015年的8 169万t[1]。我国大豆生产比较优势的降低一方面由于美国等全球大豆主要生产国加大科研和生产投入,大大降低了大豆的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了大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落后,管理观念和手段落后,导致管理成本居高。

 

1 我国大豆生产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物质生产成本增长过快

 

长期以来我国大豆生产经营方式比较传统,为节约种子成本农户育种普遍采用留种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家留用的种子与现代育种技术育成的种子相比农艺性状较差、产量低,人们为了提高产量,加大对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无形之中增加了大豆生产成本,但同时也损伤了种子的质量,不利于大豆产业长期发展。即使在选择现代技术育成的种子也普遍存在种子越贵越好的心理,并没有因地制宜依据土地的贫瘠状况来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一刀切”的形式,使得种子成本较高;加之各国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禁用一些低廉、难分解的农药,昂贵的农药也成为大豆成本重要分支,加大成本来源的同时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对中、美两国大豆成本核算口径对比分析发现[2],2010年我国大豆生产物质费用为2 476.2元/hm2,2014年增加到3 043.65元/hm2,期间我国大豆生产土地成本增长了22.92%,而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国的美国却只有15.48%。

 

1.2 人工费用及土地成本高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小农户为主,大豆生产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以及黄淮海、长江流域,农户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并且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农地分散以及技术落后导致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管理水平粗放,经济效率低下,2010年我国大豆生产土地成本为2 262.15元/hm2,2014年增加到3 715.50元/hm2,期间我国大豆生产土地成本增长了64.25%。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社会步入老龄化阶段,农村中青年务农人口减少,农业生产人工费用逐年增加,2010年我国大豆生产人工费用为1 729.65元/hm2,2014年增加到3 250.95元/hm2,期间我国大豆生产人工费用增长了87.95%[1]。

 

1.3 种植成本管理观念和手段滞后导致管理成本居高

 

大豆的种植过程包括平整土地、播种、施肥、除草、喷药、收割等环节,需要承担物质生产成本、人工费用及土地成本等费用。由于缺乏统一的农业标准体系,种子生产不规范,未能建立稳定的大豆原、良种生产基地,因而种子质量难以得到提高,新品种的推广速度慢,这都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成本;栽培模式传统,栽培技术不到位,难以充分利用水、肥、气、热及土地资源,也导致资源浪费。种植成本管理观念的落后,也难以充分利用物联网等先进科技为农业服务,导致大豆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增加。

 

2 农业标准化条件下农业生产管理

 

农业标准化是以科学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针对农业经济活动中各环节制定和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实施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督,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3]。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基础是农业标准体系、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核心工作是标准的实施与推广[4]。我国农业标准化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农业标准化越来越重要。

 

2.1 农业标准化与农业生产技术实施

 

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源泉,早在1989年我国就提出“科技兴农”战略,其包括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科技推广2个部分。在农业科技研究方面,技术标准化是先进技术的载体,也是研究者产生新思想的平台,更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基础,对我国农业科技研究创新具有积极作用。而农业科技推广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5],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者文化水平偏低,对农业新科技的接受和应用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化程度低,农业技术停留在科研阶段,行之有效的技术并未加以规范、整理成直观、易懂的相互配套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农业标准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科技应用、科学普及、科技总结和科技进步的过程。

 

2.2 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施种(养)、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形成一个完整产业系统(即产业链)的经营方式[6]。农业标准化可为龙头企业种、养殖产品和加工产品提供统一的规范,保障种、养殖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加工产品附加值。在这基础上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规格的统一,形成规模经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撑。

 

2.3 农业标准化及产品质量与安全

 

国家通过制定相关农业标准来规范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标准是农产品品质方向的具体化和质量监督的依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如果产品标准水平低,即使产品完全符合标准也是落后的产品;制定高水平的农产品标准,对农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供制度支撑,农业标准化为“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监督规范,破解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起各个环节的质量信息互通机制和质量安全责任潜在惩罚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农业标准化的一部分,农产品质量分等级管理是农业标准化具体实施体现,有利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实现优质优价。

 

3 管理对策

 

3.1 构建大豆生产各阶段成本管理体系

 

产前环节包括大豆品种标准、种苗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环境3个方面。优质的品种是大豆产业能够飞速发展的基础,我国大豆品种以传统的留种方式为主,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都比较低,一套完善而健全的科研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大豆生产的物质成本。美国等全球主要大豆生产国十分注重大豆品种的研发,并且品种推广范围也非常广。因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以政府、大学、公司为基础的大豆生产科研体系[4]:政府提供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工作,公司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方面对大豆品种研发提供支撑,大学负责对大豆品种的审定工作。在大豆品种科研、种苗生产标准化基础之上,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豆品种价格,但是大豆品种的标准化可以有效减少农户的挑选成本,降低种苗培育成本,为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为农户后续的大豆栽培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生产过程中主要是保障大豆产量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测土施肥、检验防疫管理。建立科学的土壤施肥体系,对土壤的养分丰缺和平衡进行分析,结合大豆种植养分的需求特点形成推荐施肥技术标准。将推荐施肥标准与农业生产者的施肥习惯相比较,进而改进大豆生产者施肥习惯,形成标准化施肥流程和体系,减少对土壤肥力和结构的损害。自然防疫对农作物本身危害是最小的,例如不同作物以及大豆不同品种的间、套、混种有利于控制病虫害的危害,有效保障农产品的品质;现代农业生产主要以物理防疫为主,采用化学农药往往会导致农药的滥用,增加防御成本的同时也会致使农作物品质的下降。标准化的检验防疫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测土施肥、检验防疫管理成本,优化农作物田间管理结构,进而减少施肥、施药成本。

 

产后环节包括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以及销售管理。该阶段处于农业生产环节的最终阶段,也是标准化实施难度最低的阶段。实施田间机械化、标准化操作,一方面能够及时抓住收割期,选择合理的时间段加快农产品收割进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农机利用效率的提高能够更合理地安排后续的库存、质量及销售管理。科学合理的产后标准化流程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结合有利于可以减少人工的使用,改观滞后的农产品种植观念,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成本。

 

3.2 利用“互联网+农业”方式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农业产业化潮流下,现代农业发展已经不只局限于农户自身,非农资本的引入不仅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也加快了农业向不同领域的纵深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可以帮助农户定位消费者需求,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实现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完美对接,这就有效避免了传统经验式的农业生产,使生产变得有计划和组织,从而实现农产品的零库存。此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种融资平台还能为农户拓宽融资渠道,为农户规模化经营提供资金支持。物联网的发展可以从生产环节彻底改造农业[7]。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的结合,在生产过程中采集作物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病虫害等相关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进行汇总整合,最后通过智能系统及时对指定的农业设备调控。在产品库存和质量管理环节也可以利用传感器来监测农产品的存储状态,观察其是否存在变质、损毁的危害。在这基础上使农业自动化、精细化、可追溯,减少人力,降低管理成本,最终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7]。此外,互联网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使得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农业从业者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更加科学化。

 

互联网营销为农产品创造廉价高效的营销入口[7],通过互联网较容易和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此外,通过互联网对于农业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品质管控以及下游产品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利用大数据精准把握细分市场,定位目标客户,再辅以精良的客服,在目标客户中树立良好的信誉。

 

4 结语

 

我国大豆生产存在物质成本增长过快,土地和人工成本过高以及管理理念落后等问题。农业标准化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针对农业经济活动中各环节制定和实施标准,能有效地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优化大豆生产和管理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为农户定位目标客户,使农业生产变得有组织和计划;为大豆生产提供金融服务,对大豆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提供资金支持;互联网营销可以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廉价高效的营销入口,通过产品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口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篇10

【关键词】 文化产业;产业集群;长株潭

集群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引导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地区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实践需要探索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技术扩散、资源共享、效益辐射及产业协作等特点,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快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还有利于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一、发展现状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08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24亿元,占GDP的7.1%,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6.9%。拥有30万从业人员。文化产业区位商达到2.21,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度。形成了广电、出版、动漫游戏、演艺等产业集群,打造了“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一批知名文化品牌。

1、以“快乐中国·湖南卫视”核心品牌为依托的广电产业集群。集群龙头湖南省广播电视台以“传统媒体整合做、新老媒体融合做、内容渠道捆绑做、引进伙伴双赢做”为方针,建立全新“商业模式”,扩充电视平台,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与盛大联手建新影视公司,开展资本和资源层面上的合作。把金鹰网旗下的芒果网络电视孵化成为“芒果TV”视频网站,汇聚优质视频内容,建立辐射互联网、手机电视、数字电视三大领域的综合运营体。与青海卫视和淘宝网分别组建合资公司。湖南卫视收视率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

2、以“湘版图书”核心品牌为依托的出版产业集群。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区位商达到2.6。集群龙头湖南出版集团不断拓展产业空间,与拓维信息共同投资成立北京掌上红网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角川集团组建战略天闻角川动漫公司。目前,集群正在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业。

3、以长沙国家动漫产业振兴基地为依托的动漫游戏产业集群,集中了全国1/10的动漫企业,具有研发、制作、播出、发行、教育培训、衍生产品开发功能,以金鹰卡通和蓝猫、虹猫、山猫为重点。动漫旅戏产业实施转型发展,并取得实效。宏梦卡通公司推出了首部动漫电影《虹猫蓝兔火凤凰》,金鹰卡通原创3D动画电影《超蛙战士》于2010年5月全球首映,国内票房收入超过520万元。动漫产业在转型中开始融入其他领域,催生新业态,如与金融保险业结合,推出动画片《保险西游》;与动漫文化及旅游结合,推出原创电视剧《金鹿游中华》。动漫产品衍生产品发展态势较好,原创精品《蓝猫龙骑团》半年时间衍生产品销售达到6000万元,山猫卡通作品和衍生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市场,2010年上半年创汇150万美元。

4、以红太阳、琴岛、金色年华为龙头的演艺产业集群。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区位商达到4.9。以金色年华为典型的酒吧、歌厅文化,以大剧院、琴岛歌厅为典型的演艺文化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

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缺乏创作者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设计人才,缺乏通晓文化创意又擅长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产业链不长,产业资源整合不够,核心创意产业发展不突出。三是集群创新能力较弱,现代科技手段支撑不够,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控制。四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缺乏国际化发展战略,没有将国际化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也没有明确国际化发展路径,缺乏引导文化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的系统性政策,产品出口规模小。

二、发展形势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湖南正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长株潭正在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正面临较好的形势,面临较好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挑战。

1、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精神的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贯彻落实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要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要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要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要增强国际竞争力。这给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方面,依托项目建设和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建设;

另一方面,立足本土,以国际视野寻求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2、湖南“文化强省”战略的大力实施。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文化强省”战略,要把湖南建设成为社会文明程度高、文化事业和产业走在前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强省。省委、省政府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全省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潜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给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诸多良好机遇,长株潭应该把握机遇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强力推进。长株潭获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化产业占地少、污染少、能耗低、附加值高,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特征,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技术扩散、资源共享、效益辐射及产业协作的特点,加快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是长株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要走在前列,要率先破除在发展方面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将给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提供诸多机遇。

4、城市群文化产业竞争的全面展开。当今城市呈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文化产业竞争不仅仅发生在单个城市之间,而且正在发展成为城市群竞争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城市群竞争,城市群文化产业竞争全面展开。在产业集群化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往往表现为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能否充分整合湖湘文化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决定长株潭能否在城市群文化产业竞争中获胜。

5、社会文化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40%的时候,社会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文化产品需求快速增加。目前,全国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5.8%、43%。湖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4.9%、48.6%。长株潭三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均已降至35.8%以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43.6%以下。由此可见,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文化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正面临着有需求、有市场的良好机遇。

三、对策措施

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有利机遇,充分发挥长株潭文化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的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措施加强文化产业集群建设。

1、促进文化产业创新,促进集约化生产。借“三网融合”之力,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把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广泛深入地结合起来,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运用高新科技创造时代艺术精品,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利用互联网,推介长株潭的影视文化、出版文化、报业文化、动漫文化和演艺文化,鼓励文化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

2、创办各类培训学校,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要充分利用科技和教育优势,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学院,办好艺术、设计和媒体等专业,建立媒体实验室,鼓励专业人士相互合作并加强和国外专家交流合作,加强与创意产业各个领域中海内外顶尖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复合型的创意产业设计、策划和制作人才。可借鉴一些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将设计、媒体、艺术等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注重培育创意能力,孵化更多的创意产业人才。

3、依托大中小企业协作,延伸产业链。以大企业为重点,促进产业链横向融合、纵向延伸、高端提升,提升企业群体集聚优势,形成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产品衔接配套的产业体系。要积极发展大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将文化项目、文化企业与工业项目、工业企业同等对待。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产业集团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联合、重组与兼并的“聚变”方式,组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文化产业集团。通过企业改制、资本嫁接、品牌打造等“质变”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竞争力。引导并扶持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实现文化产业链延伸形式的突破。以优惠政策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引导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主动配套文化大企业,形成大中小文化企业专业协作的格局。

4、依托三张“文化名片”,引导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品牌。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形成集群化的产业优势,关键是要把有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进而形成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在国外,比如英国政府文化管理主要通过中介机构来进行,不采取直接资助文化机构和活动。而韩国政府则制定全国性的文化发展战略,设立专要资源的制度供给和利益分配科学规划,正确引导,有利于改变当前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居住者待遇不公的局面,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前提步入工业化的门槛,更意味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以工哺农”阶段。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长远目标,需依靠国内市场的扩大,提升内需,尤其是提高8亿农民的收入水平,激发他们的消费能力。

2、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合理调整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大力推广科技兴农,是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而提高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是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要。

3、科学规划支农资金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保障多年来,通过税费负担、价格“剪刀差”、存贷差等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掠夺农业发展资金,已经严重损害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单纯的税费减免已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只有大力扶持、科学扶持农业生产,解决其资金瓶颈约束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渠道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科学规划各项支农资金政策,二是支农资金的项目规划和扶持。

4、合理开发和使用劳动力资源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提高“三农”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还是要靠8亿农民自身的发展,要靠提高青壮年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转移农村劳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意义

产业结构协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要求。由于生产对于消费、分配、交换和生产关系对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决定作用,尤其产业作为生产的载体。因此,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1、城乡产业结构分析

从城市产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来看,目前城市产业结构大部分以第二产业为主,大部分处于工业化阶段,个别大城市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农村产业结构三类产业之间、第一、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基础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

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

表:1978-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亿元)数据来源:197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以上资料可以看出,30多年来,第一产业产值一直上升速度缓慢;2003年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后,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上升较快,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差距逐渐扩大。在这种大的格局下,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亦不合理。

2、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1)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要消除城乡劳动力、资金、人才等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必须调整三类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尤其是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只有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和农民生活,合理调整产业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提高“三农”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

(2)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手段。城乡统筹发展并非减缓城市发展速度,而是要加快农村发展速度,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全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缓解农产品有效供需不足的矛盾,提高农业自身效益,才能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扩展农民就业增收领域,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科学发展。

(3)产业结构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没有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生产、生活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丧失物质基础。因此,大力推进民主建设,公序良俗建设,改善村容村貌,首要的还是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4)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工业还是农业,单纯依靠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支撑,而且不能满足日益发达的市场需求。因此,必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传统产业组合,大力发展新兴环保低碳产业,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三)城乡资源配置调整的策略分析

1、合理调整财政政策

截止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农对合理配置资金,统筹城乡发展,缩小二者差距的成效还不明显。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补贴政策在短时间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另一方面,在政策制订和制度完善上仍需要系统深入的探索。要解决支农财政的流失,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调节作用:解决好农村资金非农化问题;财政支持商业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对支农信贷业务制定统一、普惠的保护与鼓励政策,用经济手段调动各类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修改完善对农民贷款的制度。尤其是要积极探索农村“小额信贷”的商业模式等。

2、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就要协调好农村产业结构,规范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城乡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城市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1)城乡产业转移。城乡产业转移规律有其特殊性,要素价格的上涨和产业对于要素价格的敏感程度决定了产业转移和转移的程度。在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聚集不断增大,促使土地、劳动力、环保等要素价格上涨。因此,要合理引导,科学规划,使产业实行梯度转移,充分利用转移带来的各种资源和机遇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2)城市产业重组。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是在不减缓城市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条件下,加快农村发展。城乡产业转移必然带来城市产业的重组。产业转移的结果,将有利于实现城区内部分工,为各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农村产业调整和集聚。一是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优质品牌产品;二是农林牧渔因地制宜,多业并举,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贸易、科技等服务水平;五是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提高工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翟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