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理论知识

篇1

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专业性强。并且,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理论课程太难、太枯燥。笔者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对中职的计算机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与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发挥计算机在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首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范围。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就是“前沿”,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若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则意味着后退。所以,选择了计算机就是选择了“不断地学习”。在计算机教育这块园地里,要有所收获,就必须怀着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怀着对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生强烈的责任感,投身到计算机的教育、教学研究上来。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上好专业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去学习,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愿意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是改变教学“满堂灌”的形式,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二是计算机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三是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形成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重在素质的形成,而素质最终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计算机理论教学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知识的乐趣。

2.计算机理论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贴社会的要求,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中职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所以课程的设置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这里最重要的是进行社会调查,弄清学生能够就业的岗位群,由此弄清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由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只有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内容设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以及课程本身的对应关系对课程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要做到先易后难,各课程之间的承接性要合理。三是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中大部分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职业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在设计和制定项目的课程任务时,把知识点和职业中职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做相应的处理。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是教学和学习方法上,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平时面对实物和实际进行教学,实习或业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4.改变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

职业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都是教师要面对的现实,承认这个现实但不是意味着就要采取迁就的策略。希望通过降低要求,提高合格率,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刺激,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不能产生教师所期待的效果,合格率是上去了,但差生并不由此而受到成功的鼓励,好学的学生却抱怨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如此,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篇2

论文关键词:儒家;科技伦理;当代价值

儒家科技伦理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群体智慧,是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主导因素,并且逐渐渗透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儒家科技伦理思想中所蕴涵的对科技的伦理性认识为当代中国科技伦理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有关中国古代有无科学技术以及儒家思想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作用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备受瞩目。在长期的研究和争论中,大致形成了两派观点:一派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可言,并最终把原因归结到儒家思想的理论特质上。这一派以张岱年先生为代表,他认为:“儒学的中心思想,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关于人生价值的观点。

儒家肯定人的价值,肯定生活的价值和道德的价值由于重视人贵于物的价值,将注意力集中于人的问题,于是对物的问题有所忽视这种贬低关于物的知识的态度,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儒学没有能够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更没有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儒学各派都表现了这一严重欠缺。另一派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同样有自己的科技观,在大的儒家伦理框架下形成了自己的科技伦理思想。他们认为我国古代科技伦理形成于先秦时期,同时科技伦理范畴、科技伦理观念对后世科技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体系,只有一些并不系统的科学思想和知识成果,然而中国古代有相当发达的经验层面的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伦理主体是技术伦理”,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道驭术”,即强调“技术行为和技术应用要受伦理道德规范的驾驭和制约”。笔者也持这种观点。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相应的生产水平,正是先秦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等因素,为儒家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众多研究科技伦理思想的学者中,他们的研究方向又各不相同。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先贤们,在关于自然和农业等诸多的科技思想之中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显示出了先进的伦理意识,注重人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有的学者更注重研究科学技术、自然与人的关系,认为在科学领域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类的科技行为要尊重和关爱自然。这些观点的伦理意义在于,人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而是居于自然万物之中、并与其和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笔者认为,儒家思想不但有自身完整的科技观,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儒家科技伦理思想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世致用的科技观念

儒家讲究现实性,提倡经世致用,这也体现在儒家的科技伦理思想上。在对待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问题上,儒家格外重视和强调“六府”(水、火、金、木、土、谷)、“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在儒家看来,“六府”、“三事”是经世致用的“正经技术”,或者说正统的技术。在这些技术之外的东西,才是儒家抨击的所谓的“奇技巧”,即那些容易使帝王“玩物丧志”、或使黎民百姓耽于享乐而不做“正事”的技艺。《尚书》中说:“不役耳目,百度惟真。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显然,“玩物丧志”、“贵异物”的“物”不是有用之物,而是“奇技巧”之物。有人说,儒家学说鄙视、排斥一切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统统称之为“奇技巧”,事实并非如此,儒家对“六府”、“三事”这样经世致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视的。孟子日:“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

由此观之,儒家伦理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道德原则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运用,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这种思想从现实的角度提出要维护社会稳定,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必须使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而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有赖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技术科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能够发展起来的科技都是为人服务的,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文学、农学、医学等这些学科之所以能得到长足发展,就是因为这些学科与社会稳定有关。总之,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非常注重现实的、形而下的问题的研究,注重人世,强调经世致用。

(二)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儒家要求对待真必须严谨,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儒家认为:“知勇仁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在儒家看来,“知”是与人的智力活动有关的智力与智慧。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也就是说“仁”存在于“知”中。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知就是仁。对于真理性的认识,儒家强调要有执着的追求精神,“(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并说“朝闻道,夕死可也”。

儒家伦理这种求知、求真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通过宋代大儒朱熹的“格物致知”,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对于学问的严谨和求真态度。朱熹所说的“格物”,既包含人世伦常之事,又包含天地自然之物。朱熹认为,宇宙间统一的理分至各具体事物之中,所谓“理一分殊”,只有在“物物上穷其致理”以后,才能做到对宇宙问统一的理的豁然贯通,亦即达到“致知”的境界。因此,朱熹反复强调要在人世间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上穷理:“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全书》卷十五)由此也可以看到,儒家学派反对拘泥师说、照搬书本,主张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三)以德化知的知识理念

中国古代科技伦理中关于以德化知、知德统一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以儒家尤为突出。儒家高度重视道德价值、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主张人们在寻求科学知识的同时,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恶,但也需要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要遵循科技伦理规则。否则,如孔子言:“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没有相应的约束,滥用科学技术,也就违背了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造福于人类。孔子认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知者当然是智慧的化身、科技的承担者,仁又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知者利仁”,是指在仁的指导下,在仁的环境中知者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者,科学技术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会出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的后果,科技发展就会失去后劲。因此,道德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的、有序的,人类在应用科技知识的时候需要以德化知。

孔子重视学习,一生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奉行“朝闻道,夕死可也”的学术精神。孔子重视学习的一个原因,是他看到了知识对人的德行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知识、真理是德行的前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而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好的品德都是应该喜好并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通权达变地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换言之,道德缺乏知识、真理的基础,行为就会走向反面。反之,任何知识的运用都需要道德价值进行约束,没有了这个屏障,其目的性也不再单纯地是为了造福于民,很可能成为工具的滥用。

(四)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就是主张“天人合一”。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在儒学经典《易传》中就有“大人与天地合其德”的说法;孔子也讲“天生德于子”(《论语·述而》);董仲舒则进一步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宋明理学又把人世间的理上升到“天理”的本体论高度,尤其强调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是相一致的,都是由存在于天地问的唯一“天理”所决定的,整个宇宙只有一个最高的理,即“理一”,而人与万物所衍生出的理只是这个最高的理的分支而已。剔除“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可以发现,自然和人、自然规律和人的道德规范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儒家强调“至善”,儒家所说的善不仅表现在人性本善,因而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和善,还包括自然生命的本善,更深层次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善。人来自于自然,正是自然宇宙的本善赋予了人类,人类才有了“性本善”,自然与人类在生命的起源过程和目的上具有内在的、同一的、统一的共性,在共同的善本性的蕴涵中,达到了真正的合一与感应、协同与和谐。人在天人关系的运作中负有“至诚”、“尽性”的道德使命。《礼记·中庸》日:“自诚明谓之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种赞天地之化育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兼爱万物。《孟子·尽心上》日:“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要求人们从爱亲人到爱百姓然后将爱扩展至万物。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想是儒家科技伦理特有的。

尽管孔子、孟子、苟子的思想各有差异,但是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相同的科技伦理观念。孔子对于科技的直接论述相对较少,但是他开创了“知”必须要“仁”的思想,成为孟子、苟子的思想来源依据,孔子、孟子、苟子三家最为一致的观点即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也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秉承的理念.特别是被朱熹发扬光大,影响至今。运用科学知识的前提需要道德标准的界定,脱离了这一点也就无法将知识转化成实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终于领悟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与用科学技术保护环境是一致的,共同统一于“善德”之中。如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不顾生态环境,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也就破坏了“天人合一”的“天理”。儒家先贤们对人的福祉的巨大关怀,决定了其科技思想必定是以“仁”等伦理主张为指向的,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深思索的,也留给了我们无穷的启示。

综观儒家思想,我们发现儒家科技伦理思想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的宏观系统中,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特征,孔子关于技艺的一些论述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儒家科技伦理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等语录,都表明他对技艺有独到的见解,为后世儒家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全面研究儒家科技伦理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科学技术、规范科技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这种现实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儒家认为技艺之学不过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科技的价值体现在人的具体应用上,它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选择,此种生存、生活方式的认知标准在儒家看来就是“善”。儒家科技伦理观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认识之上,人的发展不能脱离自然,必须尊重并遵循自然规律,尊重与遵循规律的目的在于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儒家认为,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在于完善人的心灵,在于把握人在大地自然中的地位、作用,最终掌握自身的命运。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也可以看到,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是为人所用的,科学至上、唯科学主义不是人类认识并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原则,儒家科技伦理思想所具有的以人为本理念更加重视人的主导性地位。今天,树立并弘扬这种科技伦理观,有助于人们在科技化时代把握人与科技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发展并利用科学技术,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二)坚持“以道驭术”原则,约束科技行为,促进道德与科技的和谐发展

从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上就必须“以道驭术”。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其后果必然会破坏人类社会生活的有序化。这种“以道驭术”的理念早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中就已存在。不过,先秦儒家的“以道驭术”的理念是直接针对技术应用的社会效果而言的,目的是力求限制和消除不适当的技术应用带来的消极影响。“以道驭术”的理念影响之深远,甚至成为后世认识和处理技术与道德关系的基本范式。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意思是说,道德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思想基础,科学技术必须受伦理道德规范的驾驭和制约。在儒家看来,真理、知识是德行的前提,德行又能约束人们掌握并使用真理、知识的行为,这是儒家科技伦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智,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n诚而已矣。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是三德,则无以行之;达德虽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也。”(《礼记·中庸》)因此,知是德的基础,没有知的存在,德也是不完整的。总之,科学技术的伦理状态从总体上看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即统一于儒家的善。善首先是人的一种德行。科学技术最终发生效用要靠人来完成,因此科技行为或科学工作者的行为是科技目标与过程能否统一于善的关键。儒家思想强调人的德行优先,这是道德与科学技术和谐发展的前提,道德与科技和谐发展则科技行为必然指向善的目标。

(三)弘扬“天人合一”思想,关怀生态价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宏大系统

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困境;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复合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将实践教学融进课堂教学,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且还可以明显提升教学质量。近几年,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部分学校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积累了相关经验,但总体来说,仍然缺乏系统性。现阶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是一个富有有挑战性的课题。

一、强化实践教学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1.加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时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任务就是让大学生逐步社会化。通过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对社情、党情、国情、民情等感同身受,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言,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对理论教育,进而让其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让理论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升华。如今的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当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及获取各类知识的途径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在社会上,形式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政治观等内容及不同群体的是非观、利益观都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产生重大影响。为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直面现实,着重关注实践教学,以提高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关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明确强调,高校要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这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相吻合的。通过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际,投身社会生活,既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和完善自我,又能让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个人素质以及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1.领导和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内涵认识不足。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要环节,对其进行完善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教学是一项由学校领导主管、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而如今的状况是,上述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从学校的角度来讲,部分领导将学校的就业率、考研率作为评判学校质量的标准,认为没必要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从而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大打折扣。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上好课,学生考高分才是正道,没有必要大费周折去开展实践教学,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质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思想过于理想化,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只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才是学校的教育,结果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很少主动参加。

2.缺乏专项经费和实践基地的有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到的课程门数和学生人数比较多,因此需要投入的资金就比较多,比如校外实践、校内的活动等都需要费用。但是,目前不少高校还没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合理的资金预算,资金的缺乏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始终难以正常有效开展。同时,实践基地的不完善和缺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又一个难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涉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和重大事件,或者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因此,其实践教学难以在狭小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里进行,而只能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里进行。由于经费紧张,实习、实践基地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不少高校还没有作为一种必要的经常性的教学环节长期坚持下去,而是断断续续。教师有经费支持,或者有实践场所,就开展甚至大搞特搞;反之,就不开展或者小搞少搞,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和经常性。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完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评的问题上,一些高校对此带有较大随意性和主观性,没有能够制定出科学的考评制度及方式。有的学校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对实践教学的考评,学生的成绩只用一份体会、调查报告或论文来决定,这与课堂教学考评没有什么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缺乏应有的监控,活动之后又不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对于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真正学到了什么无从真正了解。由于实践教学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时间安排都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主观随意性明显,简单而又不严格,评估的反馈机制也不完善,教师对实践活动的效果和意义模糊,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结果在一些学校的实施只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而已。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策略创新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地位。一是从学校角度而言,要对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有足够的认识,要将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并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特点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和组织,努力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实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拟定相关制度、规章,在经费投入,物质保障上给予保证。二是从教师角度而言,要充分落实学以致用思想,切实转变只注重理论、不重实践的固有思维模式。积极完善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法、更新知识储备,确保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课题,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推动教学良性发展,从而促进教学提高。三是从学生角度而言,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对其学习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和把握,更重要的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

2.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资源,建立稳定而又灵活的多层次实践基地。一是学校应多方融资,综合协调,按照上级要求全额拨付思想政治教育资金,同时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财源。用于校外实践和校内活动等费用,保证专款专用。但是,实践教学成本巨大,单靠学校下拨经费,难以维系。为缓解经费紧张,节省开支,可以充分运用学校及周边的实践教学资源,就近安排实践活动。同时,对于实践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费用,相关部门要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的问题,可以利用高校原有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开展实践,也可以选择在空间上与学校比较近的工厂、农村、机关、社区作为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以在校友集中的地区或校企合作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并将这些实践基地打通使用、共享资源、合作共建,这样不仅解决了实践基地的落实,而且也避免了实践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和行政管理脱节的问题。在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及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或反映改革开放最新情况的前沿地带等对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有促进意义的地方来进行实践教学,建立灵活的多层次实践基地。

作者:赵书策 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其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1).

[2]安克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困境及创新路径[J].科技信息,2010(32).

[3]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4]龚桂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5]程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

[6]赵林.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析———以蚌埠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47-02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目标和巩固理论在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关键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只有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做好,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才能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发自心底喜爱、能终身受益的课程。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各大教育院校中广泛开展教学实践,许多高校、高职也开始逐渐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来。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在二十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率先提出,由于其积极的理念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便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三大研究内容:积极情绪和体验、积极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其中,积极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情商培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人类生命活力、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功能与意义。积极心理学倡导个体对待过去、对待现在和对待未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获得满足、满意;在对待现在方面,获得幸福、快乐;在对待未来方面,获得乐观、憧憬。积极人格特质是长期进行积极心理建设后所期待的成果,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激发、强化,使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使个体在学习、工作、创造中将社会价值和生活经历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并形成乐观、成熟、智慧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决定。积极心理学继承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理论的合理内核,修正了传统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将悲观的人性观转变为对人性中乐观一面的强调和重视,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惯性和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建设上,倡导研究、探索人类的美德,倡导恢复人性的积极面。同时,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面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的局限性,更加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以及对政治、教育、经济等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情绪、人格、心理状态上产生的影响的研究。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扫描

(一)学校、教师、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职院校的有关领导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入认识和充分重视,仅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看做是其他专业课程的补充内容,没有把思想政治教学纳入高职院校全面教学总体目标和整体方案中,更谈不上引进、整合社会有利资源。高职院校领导的不重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态度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许多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没有高度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材料和方案准备不充分,缺乏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法的创新和完善。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平时学习敷衍、不认真,考前临时抱佛脚,学习结束后却对学习内容完全没有任何印象,学习效果底下。

(二)教学手段落后,形式方法单一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缺少沟通、缺乏呼应,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孤身乏力地演绎着“单口相声”,学生低着头无奈地接受理论灌输,有些甚至在交头接耳、玩电子产品、看其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无关的教材,对教师声嘶力竭的课程讲授置若罔闻,真正将教师讲授内容全部听进去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学质量十分低下。个中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呆板,许多教师没有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怡然自得地在理论维度中对学生居高临下地阐释,将学生看做是接受知识、理论的容器,导致教学气氛紧张、僵硬,授课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无法产生共鸣,无法在课题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多媒体手段和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冲击下,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产生先入为主的逆反、排斥性情绪,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格格不入,思想政治理论是陈旧、落后的理论观念,已不适用于目前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建设。同时,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与现代社会发展现状也存在着不同步的现象,一些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已不适用于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的部分现象和问题,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实用性产生怀疑,进而全面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

(三)师资队伍建设乏力

教师是实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管理水平的落后却严重制约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发展。首先,在教师专业水准管理和专业培训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高职教师本身专业素养、专业技能难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要求,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而高职院校管理者不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致使教师缺乏自我提升意识和提高专业水准的机会,教师队伍管理停滞不前。同时,在教师管理、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方面,高职院校领导缺乏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未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监督监管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没有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纳入教师管理的整体计划和方案之中,导致教学质量管理不严格,教育人才管理无法可依,总体管理水平低下。

三、积极心理学对于我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一)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动机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个体的人格优势将渗透在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影响,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也是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格以及正确的自我决定、自我组织、自我定向和自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探析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概念,并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将积极心理学培养主观幸福感、塑造健康人格的核心目标与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任务进行科学、有效的结合,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概念的实用价值。

(二)优化师生关系,形成“教———学”共同体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发展动态和对当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并充分掌握其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态度,对其学习能力和心理背景进行准确、合理的分析,从而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和心理特征做出全面了解和判断。教师应当将积极人格理论等积极心理学概念、方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保有足够的耐心和鼓励,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当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时,以培养学生正面态度为目标,使用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主义和适宜体验感染、影响学生,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师还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学中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培养,通过鼓励、表扬等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获得知识的满足,并给予学生更多发展创造性才能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创新式理论学习中塑造自尊、自信的成熟型、健康型人格,使其逐渐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发展轨道,为未来的进一步学习以及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新媒体优化教学环境,增强课堂吸引力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工作中,学校和相关课程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平台技术,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微博、微信、APP等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交流,并建立筛查、约谈等工作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例如,天津市自主研发了思政APP平台,定期将心理知识精准推送至每位学生手上,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和思想政治教师也随时与任何一名学生直接对话、无间隙交流,做到了“手机拿在学生手中,教育进入学生心中”。

四、结束语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各大高职院校应当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方法,将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特质和优秀思想道德境界的社会主义建设栋梁。

参考文献:

[1]刘振兴,潘书波.积极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108,110.

[2]门瑞雪.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4-6.

[3]杨继全.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阈高校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182-183.

[4]宋艳平,彭小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4(35):58-62.

[5]匡敏,曲玲玲.管理心理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5(3):362-363.

篇5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式;动力;本质;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4-0045-04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各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因之,课程改革便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以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1]。课程改革要求人们在放弃原有课程观,重新建构课程观的基础上,对课程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因此,要探讨高职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如课程改革的动力、本质等深层次、前提性、根本性问题。

一、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式

我国传统的课程改革一直是政府主导的事业,国家意志在其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改革不可能游离于政府之外[2]。考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在课程改革上,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都受制于政府的统一安排与管理。可以说,这种改革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伴随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这种方式出现显在矛盾。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受“一刀切”式改革的影响,其多样化的培养目标、相异的专业特色、有差别的软硬件条件被人为隐藏,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及企业需求的“结构性脱节”。

很显然,以政府为主导、以国家意志为转移的“一刀切”式“国本”课程改革”(基于全国范围的改革)在新形势下已难以有效凸显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不同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的个性特色。“校本”课程改革(基于个体学校的改革)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趋势。这种课程改革告别以往从上至下的方式——从中央向地方各高职院校推行,转而采取从下往上——从地方个体院校或院校某部门率先进行的方式。采取“校本改革”的益处在于,个体高职院校在更多领域拥有自,对于激发和调动课程改革的能动性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个体高职院校更全面掌握市场、行业、企业动态,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此同时,个体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若取得较大成效,可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进而推动更广泛的课程改革。由下至上,先改革发展好局部,并以此局部的改革成效带动彼局部改革的推进,然后逐步全方位推动课程改革的开展,在当前职业教育整体投入不足、办学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具有实际意义。但应该看到的是,这两种方式实际是相互依存、交替进行的,“校本改革”需以中央的政策法规作为改革导向,“国本改革”需以个体院校改革作为改革的实体基础,这样能将“校本改革”的针对性、局部性、平实性和“国本改革”的普遍性、系统性、权威性相结合。这是由上至下的课程改革所不能比拟的。同时,有意识地将局部改革与系统改革相结合,能大大加快改革进程,提高改革效率。

实际上,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从宏观层面选择改革方式相对不难,只要各方面条件达到一定要求便可进行改革。然而,从微观层面选择课程改革方式却相对不易。已有理论与实践表明,课程改革最难的部分是人们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究其缘由,它们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学习、工作中积累起来的指导人们行事、言论的意识形态,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因而,这方面的改革在进度或速度上宜采取渐进的方式,即先让人们逐步熟识并接受改革的理念再推行具体改革措施。对于某门课程的率先改革,可以尝试采取突进的方式,即使失败,也可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所造成的工作负担和损失不会很大,而若采取渐进式则往往会让课程改革形同修补,很难看出实质性进展。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动力

长期以来,受自身体系不完善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模仿普通高等教育与自我探索中求得自身生存。在内外部因素的综合推动下,人们渐渐意识到只有满足社会、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形成自身特色、不断前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反映到其所要求的从业人员身上。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应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并以此作为课程改革开展及走向高效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市场的节点在人才培养与供给上,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又体现在课程上。市场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配置作用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区别,实质是要求两种教育类型的课程不同。进而言之,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深入认识这种“区别与不同”。所以,在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高职院校要力图去找寻属于自身的“本源”,这种“本源”来自“基于理念差异的大学分化”以及“基于培养目标不同的大学分化”[3]。为此,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结构体系之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摆脱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学问化、学科化等思想的羁绊,选择向市场需求靠拢,选择以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岗位的技能标准等作为课程开发与管理的依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改革的外部动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内部动力是脱离普通高等教育而自成体系——满足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的需要,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4],最终目标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高职课程改革内外动力的交织点体现在如何同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个体需要上。然而,初级阶段的国情、高职发展的现状等现实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有所侧重,以一种需要作为主导价值取向且兼顾另一种价值取向。换言之,在当前我国经济基础尚还薄弱,社会发展水平不高,高等职业教育亟待增加投入、提高质量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首先应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教育的发展与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为教育和人的培养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才有可能谈人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培养成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而不是抽象的、无意义的人。

三、高职课程改革的本质

改革的本质是除旧布新。美国课程专家塔巴(Taba)认为,课程改革指整个课程图式的改造,包括设计、目的、内容、学习活动和范围,等等。最重要的是,课程改革包括前面提到的一切课程领域建立其上的价值命题的变革。而课程改进指改变课程的某些方面而不改变课程或课程编制的基本思想[5]。可见,课程改革与课程改进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建立在价值观念变化之上。纵观以往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因对课程思想缺少应有的、深入的自体性认识,很少能对传统职教课程模式进行全面的理论反思与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或移植普教及西方职教课程的改革模式,或只进行简单修补,这样的改革是“课程改进”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因为“课程改革往往涉及学校体制的变化和课程的全面修正等;它的基础是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或方向调整,而且常常在政治制度方面展开”[6]。而变化体制、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的困难是难以衡量的,所以蔡司(Zais)提醒到,“改革课程的尝试几乎总是遭到激烈抵制,从事课程改革的人应当想到要承担随同而来的重新整顿社会及其价值结构的风险。”[7]

改革既然是除旧布新,那就意味着在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旧的”、“新的”以及间于“新旧之间”的不同利益主体。高职课程改革莫不如此。事实上,当我们以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看待高职课程时,改革就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逻辑了。由于高职院校产生于传统大学的分化,而大学有着较为完备的办学、课程教学、学术研究等结构体系,处于未成型期的高职院校会有意无意进行模仿。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就课程方面讲,必定会有一部分人或组织(其比例可能较大)受学科逻辑思想的深深浸染而成为学科化课程的拥护者,并掌控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领域的话语权[8]。而随着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的增加,包括由利益相关者带来的高职院校投资体制的变化,开始导致大学的分化脱离原有的内部发展逻辑,而增加了越来越多与市场体制和机制相关的因素,并使大学的管理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9]。具备市场眼光的新兴力量因不满足传统力量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垄断,便通过各种手段与传统力量展开对课程改革话语权的争夺。传统力量的价值坚守,新兴力量的澎湃激进而经验不足是导致课程改革艰难的重要原因。加之,在新兴力量内部,因隶属不同阶层或团体,有着不同的改革诉求,也会对高职课程改革的话语权进行争夺。这样,高职课程改革的过程俨然是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争夺的博弈过程。

然而,即使新兴力量取得胜利,高职院校完全依据社会需求办学,依据岗位职业标准来改革高职课程,其改革也达不到完美[10]。因为,高职院校的发展诉求、市场需要以及岗位标准要全面反映到高职院校的课程中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意味着课程改革具有滞后性。由此可见,高职课程改革是有限度的改革,这种有限度是时代的客观局限所造成的,因而是难以回避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比前时代的改革体现出进步性,并以动态、发展的视角来审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

四、高职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地位

国内外经验表明,任何一次课程改革,如果没有大多数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因为教育的问题与一线教师有着直接的关联,现实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行动上。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之高低[11]。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办学的属性要求其课程改革必须在“校企合作”的大环境下进行。高职课程改革的参与者除了课程专家、学校课程管理者,还要吸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及优秀技术工人的参与。然而,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一线教师究竟应不应该参与,作为什么角色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却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英国学者扬(M.Young)曾指出,人们日常观念中流行的“硬科学高贵,常识卑贱”的观点,不过是那些学术性课程编制者的偏见而已。然而,在学校中,教师无疑是根据“学术性知识高贵”这个假设来行事的[12]。正是这些传统的具有垄断地位的观念,导致教师在高职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地位时常遭到质疑。但是,教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与学生接触和沟通的机会最多,了解学生的需要,知道什么样的课程最适合学生[13]。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赋予教师一定的改革权力,认定其成为重要代表人物的角色,以改革者的面目参与进来,课程改革的成功性将会大大增加。格尔鲍勒特等认为,“只有课程改革的重要代表人物成为他们活动的核心,只有当这些重要人物以改革者形象受到鼓励,并且以改革者面目参与学校的日常工作,课程改革才可能成功。”[14]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改革人。

在实施新的课程计划之前,要让教师清楚了解改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会过分。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新的课程计划,预示着课程实践在目标、活动方式、教学手段、资源、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要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对于这些变化方式的识别,是实施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有效参与课程设计、实施的过程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自我决策能力,从而有可能在课程实施中更有效地使教师理解的课程与学生领会的课程衔接起来。与此同时,教师参与的课程改革能推动高职院校民主进程的发展。鲁尔柯尔认为,课程应该由教学中使用课程的人制定,换句话说,就是要由教师制定,这能推动学校的民主进程[15]。既然如此,那么课程改革运动中,教师在量上的缺失某种程度限制了课程改革民主的推广,限制了高职院校民主化进程发展,这也正好从反面验证了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所在。

(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科研项目基金《基于多方联动的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研究》(201001013),主持人:唐振华)

参考文献

[1]翟海魂.课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1-2.

[2][10]阎亚军,周谷平.对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8(1):30-34.

[4]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70-74.

[3][9]邬大光.大学分化的复杂性及其价值[J].教育研究,2010(12):17-23,43.

[5][7][美]蔡斯.课程的概念与课程领域.李一平,等译.[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学(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64.265.

[6]F.M.康纳利,O.兰茨.课程变革.张廷凯,译.[M]//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62.

[8][美]布赖恩·霍尔姆斯.关于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金冬日,摘译[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学(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65.

[11]刘铁芳.我们如何期待教育.[M]//守望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7-101.

[1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2.

[13]周文清.论课程领导理念下职业学校的角色转变[J].职教论坛,2008(10):21-22.

[14][15]T·鲁尔柯尔.课程改革.蒋建华,译.[M]//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1.

On the Mode, Motivation and Essence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ng Zhen-hua1,Zhao Xiao-yan2, Liu Shan-shan1

(1.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6;

2.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Commerce, Beijing 101101, China)

篇6

论文关键词: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知识管理教学设计知识流程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存在于每一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可是随着知识量的增加,知识爆炸又使人们很容易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人们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最有价值的知识,教育是知识密集的领域。如今,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习方式以及管理理念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面对动态的、多变的教学系统,教师要吸收新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才可以保证成功的教学。

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很有经验,有的经验不足,如何让一些好的经验被大家共享,如何让没有经验的老师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有价值的帮助,如何让这些教学设计的知识在组织内能够得到积累,共享和应用,知识管理是起源于商务经济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它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存在于经济领域中的孤立单元,其理念有必要渗透到与知识活动紧密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去。如何借鉴和学习知识管理的思想来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二、知识管理简介

(一)对知识的再认识

1.知识的分类

知识管理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知识的分类。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外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Know-Why)—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3)知道怎么做(Know-How)—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4)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第一种分类的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两类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属于隐性知识,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

2.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

日本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在其著作《创造知识的公司》中提出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

(1)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为群化;

(2)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为外化;

(3)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为融合;

(4)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为内化。

转化模式如图一所示:

3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

所谓知识管理是组织采取的有意识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

三、教学设计与知识管理

(一)教学设计所呈现的特点需要知识管理的思想

1.教学设计专家和学科教师都是组织丰富的知识资源

教学设计一直被认为是进行成功教学的关键,正因为如此,教学设计专家设计了很多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有着抽象而精美的逻辑。他们把这些模式交给学科老师,希望得到“充分”应用。与此同时,老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把自己的设计付诸实施,得到很多的经验和知识。当老师们在这个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这些脱离实际的模式并不能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最终,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原本应该进行密切合作的教学设计专家和学科教师之间无法进行交流。

笔者认为,教学设计专家和学科教师都是组织丰富的知识资源,采用知识管理的思想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原因如下:①学科老师的教学设计知识很多处于隐性知识的状态,是组织最大最丰富的资源。②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知识只有通过教师的应用才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才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教学设计方案。③知识不是自上而下的流动,而是自下而上的流动。即教学设计知识不是由所谓的教学设计专家强加给学科老师,而是老师之间进行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2.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是个过程

教学设计不单是一个过程,也不单是一门技术,对于教师来说,它是教师必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有高有低,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对于教学设计的水平暂且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水平是指懂得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工具,但是缺少实际操作的经验的能力水平。比如刚进人教学领域的老师,他们只是具备理论上的一些知识,还不具备实践的经验。中级水平是指已经具备相当的知识和实践的经验,能够利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工具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的水平。高级水平是指具有丰富的教学设计经验,并且可以运用所掌握的教学设计经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如何提高老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实践证明,“在做中学”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在做中学”是指在老师的实际教学中,根据需要提供帮助。这些帮助从哪里来,我们可以采用知识管理的思路把这些“帮助”形成知识库,进行有效的管理,让高级水平的教学设计者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变成显性知识,同时让中低水平的教学设计者者从知识库中得到及时的帮助。

(二)教学设计中知识管理框架的建构

构建教学设计中知识管理的框架,必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教学设计知识流程的分析

知识流程是组织的核心资源—知识在组织内各个驻点之间为创造价值而形成的一系列积累、共享、交流的过程。知识驻点是知识价值的增值环节,知识流程就是知识在不同驻点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流动形成的。

教学设计中也存在知识流程,仔细的分析其流程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知识的基础编码与标准化机制

(2)知识的分类与模块化机制

(3)文档的积累与更新机制

(4)外部知识的内化的机制

(5)知识重用与授权机制

(6)知识地图与知识搜索机制

2.本体分类

所谓本体分类就是一套表达术语的定义。其核心的作用就在于定义教学设计领域的专业词汇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系列概念的支持下,知识的搜索、积累、共享也成为了可能。

3.框架建构(如下图所示)

本框架如图2所示:

(1)门户系统:这是用户进人知识管理系统统一的人口,用户通过界面对知识的分类,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使用他所需要的功能。

篇7

通过研究发现,由于科技创新平台各方来自不同的利益集团,平台参与各方虽然都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合作,但是毕竟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因此在合作动态演化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问题。

1.1科技创新平台成立初期资源知识共享、协助以及互信问题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一个政产学研集成创新资源,共同建设的组织或机构,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利益集团,政产学研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因此,在各方合作共建的初期难免会出现信任问题。例如,在科技创新平台成立初期,由于互相不信任,导致科研院所、大学不会将自身的先进技术以及创新经验等交给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不会为企业或者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此来缩短产业化进程。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它们将有保留地进行资源交换,这样将严重影响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的效率,进而会影响到科技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不利于整体以及各方实力的快速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成立初期,并未建立平台的知识信息库,而且各方也只是进行试探性知识交流,保留自身大量的核心知识,这样让知识无法在平台之间以及各方之间形成良性创新循环,同时会导致显性知识无法存储和隐性知识的外显化过程受到影响。

1.2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期的知识流失、知识健忘问题

科技创新平台就是汇集资源,进行科技研发,然后将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一种组织或机构。但是研发项目存在独特性,而且每个项目的研发都有一定的时间期限,很多时候由于时间限制,组织会忽略对知识的积累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学习,这样会严重影响到科技创新平台的知识化管理。其次,在很多情况下,平台各方的管理者认为项目的不可重复性,或某个研发项目对其没有借鉴意义,从而忽视了知识管理,因此,在下一次面临类似项目时会导致时间和资源的再次浪费,进而导致新的研究思路在时间以及价值上的延迟。不论是人还是一个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出现知识健忘,科技创新平台也是有各个机构和个人组成,因此出现知识健忘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处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时期,不论是平台内部还是外部知识都会呈现暴涨趋势,大量信息会在创新平台内外部传递和分享,难以避免的是创新平台内部组织以及个人的知识健忘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地知识管理系统或机制,会导致大量的资源以及人员的浪费。

1.3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成熟期知识创新以及发展思路问题

随着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以及创新平台内部知识的不断积累,基础知识的集成趋于饱和,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被应用到不同产品研发、制造以及推广的产业化当中,经验型知识得到多次重复使用,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在不断的知识循环使用的情况下,往往对科技创新平台内部知识管理的发展产生惯性影响,惯性发展成为惰性成为平台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在科技创新平台的成熟时期,也是其发展的瓶颈时期,进行相应的转型或知识创新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如何突破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瓶颈,让知识进行创新成为困扰科技创性平台发展的一大桎梏。若想驱动平台继续向前发展,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知识创新。

2科技创新平台动态演化阶段性建议

2.1培养共享合作意识,搭建知识管理平台

通过研究了解到,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初期会存在知识共享、协助以及互信问题。创新平台的成员来自官产学研不同方面,因此首先在意识层面就有很多差异,在合作上可能就存在不同的意见,要想进行顺利地合作必须先从不同成员的意识着手,让不同的成员意识集中到知识、资源共享,合力创造更大社会价值,做好各个方面的协同工作;其中,在开展合作之前,来自不同方面的成员领导必须要树立知识管理的合作意识,高层协商共同传达进行知识管理的决心;通过宣传会、理论学习内部讨论会等方式将知识管理的意识传播到官产学研各个成员以及各个层面,定期举行知识管理的类似活动,将知识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每一个成员的脑海里,充分营造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初步建立起进行知识、资源交流的平台和制度体系。

2.2完善知识管理体系,促进资源充分流通共享

根据以往的研究,进行知识管理的企业大多都建立起本企业的知识库和知识地图,以便更加顺利地进行不同时期的知识提取和交流。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一个集官产学研为一体进行共建创新优势的长期性组织,因此,建立起平台的知识地图和知识库显得更加重要。通过构建知识库和知识地图来借鉴以往不同成员的研发经验和知识,将整个研发团队的内部知识进行共享;集合不同成员的专家,将专家的隐性知识在本平台上显性转化,通过不同成员的知识共享,从而为知识的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协同知识创造,发展知识管理体系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知识获取与知识共享,已经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管理体系,在不断的长期发展中,知识管理体系逐渐趋于成熟,要想让知识管理体系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进行知识的创新,达到发展知识体系的成效。首先,初期的知识创新主要是让来自不同方向的成员进行冲突碰撞和沟通,使得问题的解决形成创新性知识。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使得来自官产学研不同方向的成员获得长足收益,但是仅仅局限于此总会产生知识管理发展的桎梏,因此,在此阶段有必要进行国内外知识管理经验学习,进行取长补短,通过不同平台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进而产生平台层面的知识创造,从而促进本平台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更高的价值,实现科技创新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3展望

篇8

论文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为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是解决现今职业学校师资严重不足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是当下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艺术设计广告学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同时学校培养的设计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矛盾,特别职教师资类教学的培养目标不仅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师教学能力,但从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职师类艺术设计广告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发展却不容乐观。于是,改变现有的职师类艺术设计广告理论课程教学,探索有效的艺术设计广告理论课程教学途径已成为紧迫任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是传统教育基础上衍生的教育形式,是当代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时代,艺术设计中广告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目前我国艺术设计广告学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同时学校培养的设计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职师类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能做、会教、善学”的素养,即:既要能熟练操作各种设计软件技术,又要具备良好的教室教学能力,同时又有一定的艺术科研能力,等等。然而在广告设计专业,广告理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如何有效结合一直是广告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归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重技轻文”的思想严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形成良好的理论知识学习习惯,认为学好设计软件就掌握了设计要领,部分学生甚至把广告等同于广告设计,忙于参加各种设计大赛,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wWw.133229.COm学生重技轻文的思想,不仅直接影响实现职师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也未能把设计放于市场传播及消费市场领域中思考,最终学生未能学到真正适用于广告设计的本领。

(二)广告理论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无论是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广告理论课程设置还是职师类艺术设计专业的广告理论课程设置,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广告理论课程设置时数短,学分少,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总和没能达到广告设计中某软件教学(如potoshop等软件学习)课时总数1/3,这样,从课程学习时间上就大大缩短了,势必影响学生学习广告理论的兴趣和意识。另外,对于广告理论课程的开设也没能像其他软件课程那样受到重视,随意安排上课时间和调动上课地点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有较大影响。

(三)未能形成成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广告业之所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必然与社会中的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目前高校培训出来的设计人才仅有少部分能得到企业青睐。能娴熟操作各种设计软件的不乏其人,但有较深设计底蕴的设计人才就少之又少了。这就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实用脱节的表现。在广告理论教学中,部分教师较少考虑广告实际操作程序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唯理论而理论,教学内容空洞、乏味,没有说服力,学生亦只能对广告理论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未能真正理解理论在设计实践中的意义。职师类学生将来要成为各种中职学校的老师,必然强调自己会做,并且能教,于是实践经验不可少。目前“校企合作”已被看作是学生工作前最好的实训途径,但真正把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并且效果显著的成功案例不多,原因之一是企业认为学生实践的流动性大,不利于管理更加不利于企业创造更多利益,在这样的情形下“校企合作”的教学形式很多都浮于表面,没能真正显示其重要作用。

转变现有职师类艺术设计广告理论教学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观念,重视广告理论学习在实践中的引导作用

1.改变学生对广告理论学习不重视的现状,通过课堂中注入案例教学,对比国内外成功或失败的广告设计案例,强调成功广告案例必须要深扎传播领域或消费市场中,若没有广泛的广告理论基础作依托,是不能获得成功,或者只能为广告设计而设计,而不具有社会服务功效。

2.强调教师树立“理实一体”的教学观。

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项目小组,通过理论讲解后,要求学生按项目分配进行时间。如在《广告策划》这一章节中,需要学生以团队合作来完成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策划书撰写及广告设计宣传和后期整理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中做,教师在指导中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广告理论教学方法,真正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观。另外,教师应争取到企业进行一线操作的机会,把更多的实践经验带回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讲解更多鲜活的教学案例。

3.完善现有的职师类广告理论课程设置。

目前,职师类院校开设广告理论课程大多照搬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理论课程设置,即理论讲授占70%,实训操作占30%。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流于形式而无职师特色。应该在充分理解职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在广告理论课程设置中注重整体性、连贯性与层次性,即在开设课程中,充分考虑教学计划,选择有针对性且最新的广告理论教材等,同时也应该把理论教授及实训操作的课时量增加且把这两部分课时交替安排,避免理论教授与实训操作相互脱离。另外,在设置广告必修课与选修课中,加重选修课的技能性,这样既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广泛形成良好的实践氛围。

(二)转变现有的广告理论教学方式,强调“校企合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广告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不能仅把课程理解为单纯的教学计划表中的课程,同时还包括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教育16号文件主要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要求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训,更为要求教师也需要有更多一线的工作经验,以改变教师教学内容泛化和教学手段老化的现象。

2.在广告学专业中,通过学校与设计公司的合作,能有效地使学校了解设计公司对设计人才的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使学校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课程、教材等不合理的地方,建立起适应设计公司需求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而言,强调“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更有利于他们在就业意识、技能训练,岗位认同感等方面的培养,在进行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能把所学的设计理论,软件操作能力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把设计融于消费市场的能力。

(三)集中学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广告理论教学手段

在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理论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丰富资源,如,在广告学理论中设计到广告策划,可以邀请传播学、经济管理学教师进行讲授,广告法规及管理可邀请法学专业教师讲授,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各类知识领域中吸收对广告理论学习有帮助的养分,充分学好该门课程。

总而言之,高校职师类艺术设计教育要面向的不仅是设计市场,还作为培养中职类学校的后备师资力量,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更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操作水平。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不仅需要学校从大方向上把握大的教学改革,更需要学校及每一位教师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业界的动态形势,转变观念,践行适合职师类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理论课程学习的新措施。

参考文献

[1]曾振华.广告学原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许安娇.艺术类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篇9

论文摘要: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等举措。 

引言 

科技管理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控制、领导等系列工作,整合并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它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办法,旨在提高我国科研管理水平,为自主创新工作提供良好培育土壤,构建创新型国家。然而,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制约,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目前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科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之路,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1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定位,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在现有机制下,政府要为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顶层体制设计有待优化 

当前我国在科技管理机制上,没有突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行政色彩浓厚,体制性的障碍仍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存在;没有建立起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对如何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等探索不够。结果造成科技资源分散、组织动员能力与协调能力不足,甚至影响到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深化。 

2.2科技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并走进全球化浪潮之中,但相比之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显滞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性作用,然而,目前科技项目的设置并未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导致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普遍,科技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有“脱节”现象。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科技成果转化难,“走不出去”,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少;二是科技管理部门作为“智囊团”的作用发挥不够,实业界与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联系不够紧密。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而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还存在许多科技成果“含金量低”、离市场及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等现象.造成了我国有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3科技投入低,使用效率不高 

根据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r&d经费支出4616亿元,r&d与gdp的比值为1.54%.这个比值较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强度都在2%以上,以色列甚至超过4%.而且,我国科技投入管理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往往造成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同在、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 

3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3.1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当前,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政府科技管理活动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规律,在行政体系、市场体系和社会资源3个维度上考虑定位,对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层面上的科研活动分层管理,并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突显地方特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具体来说,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要厘清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多方关系,例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念转变、科学引导、激励机制等举措,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 

3.2具体措施 

3.2.1创新科技管理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科技要创新,科技管理必须创新;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管理理念必须首先创新。现有科技管理主要思路仍是决策权与执行权一体,政府科技部门一方面负责科技投入的规划、计划、使用方向,一方面安排项目经费的预算决策,甚至肩负科技投入经费使用的监督职能,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只有转变这种管理思路,才能转变政府职能,应该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方分立的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首先,是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建议参考国外科研体制,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包括经费预算与分配,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项目的审批、管理和组织实施。这样,科技管理部门从日常的繁重的项目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来,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实施一线调研,深入思考各领域科技计划和科技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率.同时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咨询机制,让来自政府、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专家提供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的决策咨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地方创新资源与宏观发展趋势,更科学地设置项目计划,成功引导科研发展方向。 

其次,是建立多层次的监督问责机制。应由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项目的评估,并评价与监督项目承担者的信用,依法处理各种违规行为.再由政府科技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等科研部门共同监督、考核基金管理委员会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促使基金委提高项目的筛选、管理和转化水平。 

3.2.2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目前,科研单位对科研人才的评估、考核存在简单量化的倾向,也是导致科研工作脱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合理、科学的人才评估,切实推动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双管齐下、奖罚分明,对科研劳动及成果进行奖励和褒贬,从而调节和控制科研人员的行为,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值得重视的是,虽然科技部门、科研单位正日益重视激励制度的构建,但是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因此一些部门如果没有考虑人才的工作特征和需求的差异性,“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3推动精细化管理,倡导成果转化后的“售”后服务 

确立全面、规范的制度体系是成功实施科技管理的重要前提。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充分重视和抓好科技管理制度建设,把精细化管理理念体现到制度化的文件中去,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做到因为有制度规定而确保精细化管理不因人员变动而不再精细,并且不断把逐渐形成的好的做法、经验,进行整理、提炼,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制度,从而保证科技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只有关注细节服务、加强细节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只有不断从细节中提炼经验、完善制度,才能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个从细节到全盘、再由全盘到细节、再全盘这样一个螺旋式循环往复上升的过程。 

4结论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遗留问题以及制度变迁引起的。但是,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体制必须克服体制、理念上的束缚,在新的环境下改革和创新,从管理理念、政府职能、激励机制、人才体制、精细管理等方面着手,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人才成长提供自由的土壤,形成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形成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利益导向,为我国的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帆.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 

篇10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室内理论课 多媒体

中学体育教学经历了“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和“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的阶段;再加上近年来中考体育的现状,学校体育课基本成了这几个中考项目(我地区主要以耐久跑、立定跳远、投掷实心球为主要三项)的训练课,教师不断地在跑、跳、投上“狠”下工夫。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理论知识,对体育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那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成了纸上谈兵。我认为要使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有大幅度提高,完成教学任务,就有必要在督促学生加强体格锻炼的同时,抓好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学习和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这个问题作分析,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中一种重要形式,是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也是提高文化素养、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途径。

体育中考已经连续进行了很多年,面对九年级体育课仅仅局限在很少的几个项目,即便是有所改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使得学生感到单调、没有新意,失去锻炼的激情,我利用室内体育理论课面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疏导,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等优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运用多媒体进行体育理论课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为体育实践课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学生对体育往往重实践而轻理论,甚至讨厌上体育理论课,很多体育教师不愿意给学生上理论课,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驱动力。现在学生对多媒体、网络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运用多媒体进行体育理论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媒体进行体育理论课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有利于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讲解,然后进行示范,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等到具体练习时还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错误动作。因为行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的教学重点是出手角度和出手角度,难点是全身的协调用力,教师的示范动作连贯且很快而过,学生看不清楚,因此应选看录像,特别是慢镜头,使学生在视觉上,即在头脑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或者是把学生的错误动作与正确的技术动作反复播放,反复对比,再加以教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动作技术各环节,给学生视觉认识,从而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

2.通过多媒体观看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等。例如,各种运动竞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现场直播或录像和各种训练实况录像等,在室内理论课中随时调出编辑处理过的影像资料,学生获得的大量感性认识很快就会上升为理性认识,其直观性和交互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非常好,改变了理论课枯燥、沉闷的局面,进行各种意志品质的教育,如:艰苦的训练场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险阻的意志品质;各种球类比赛的配合战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领奖台上的泪水和激动的心情向学生展示爱国主义情操,并时时渗透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是革命的本钱,从而树立坚持锻炼、终身体育的理念。

3.通过室内理论课的讲解和多媒体运动技术的观摩,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的构成要素和各种运动技术的锻炼方法,从而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和体育成绩。不仅有助于室外体育课技术练习,提高学生中考成绩,还能培养适合锻炼的练习方法,从而使终身体育锻炼更实际化、系统化。

二、室内体育理论课与健康理论知识教育相结合。

室内体育理论课是一个传授健康知识和身体伤害预防及应急救助措施的大课堂,健康是三维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本穿插了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休闲体育与娱乐体育等知识,通过理论课教学,学生会清楚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拓展视听空间,增强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室内体育课上,我们应该给学生讲解以上各种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在室外体育课上、体育锻炼中、终身体育过程中会锻炼、会预防伤害、会保护与帮助、会应对运动损伤,真正做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全方面健康。

三、如何上好室内体育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