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商业价值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评估商业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我们从事专利及有关业务的过程中,我们的客户(包括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和科研机构)经常向我们询问一系列有关专利评估的问题, 例如:自己的专利组合到底值多少钱?怎样才能知道自己专利技术的实力?自己专利的优势何在,潜在价值如何?哪些专利比较弱,如果抛弃这些可省多少钱?如何才能说服别人认识自己专利组合的实力?自己其他知识产权(如专利申请、贸易秘密、商标)是否也有价值?
然而,给无形的知识产权定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每一种专利和技术情况都具有独特性,所以专利和技术评估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方法总体概括。比如,一个没有商业应用的专利,除非可以防止他人制造或销售侵犯此专利的产品,不然并不具有多少商业价值。如果站在专利拥有人的角度,首先应该问一下是否可以把无商业应用的专利放在一个专利群里,或是作为技术组合或商业计划的一部分。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专利是一个技术或已运行的商业机构的一部分,价值会比一个孤立的没有商业成功业绩的专利价值更高,因为潜在的买家更易被有事先业绩的专利及一整套技术说服,同时,也可能会看到他所投资的专利会给他带来直接的商业利润或获得竞争优势,他的投资在不久的将来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市场上现有不少专利评估方法。不过,大多数方法都很复杂,不仅需要有法律和商业知识,还需要有关财务、会计及市场分析能力。专利评估和买卖行业也开发了一些软件程序进行快速和价廉的分析,但这些方案的精确性还是令人质疑,与现今最准确的专家评估价还有差距。概括来讲,现今有以下几类评估方法,不同的评估方法有不同的名称,但基本要素实际上相差不远。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开发成本模式:按照研发技术和获取及保持这些专利的投资来计算。虽然这与潜在买家无关,但它是内部成本记账和税务有关的信息,对技术转让和出售的成本和税务核算极其重要。
商业价值模式:如果该专利组合带给企业巨大的市场优势,并可以有一个量的突破,比如可以从竞争对手抢占百分之五十的市场,那么传统的会计计算系统可以用来确定价值,主要以市场销售和控制为依据。
潜在商业价值:一个潜在的买家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专利组合达到他的投资目标。针对这个目的,买方需提前完成一系列的业务,比如,通过专利律师调查这些专利到底是否有效,做一个当前和未来市场调研报告,分析现有技术与专利技术之差别,等等。
潜在的买家需要多少费用才能发展专利组合所覆盖的技术:在上述调研的前题下,买卖双方都需知道哪些重要因素将激励潜在买方支付最高的价格来投资这些技术,比如,买方需花多少钱才能自己开发技术去绕过这些专利。
潜在的版税计算:这是一种用技术转让收入来确定专利组合的模式。每个行业版税标准不同,需因具体案例进行具体讨论,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实施专利强制执行的成功率和可能性、专利有效期和可延续寿命、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等因素。
篇2
海量数据的处理,以及如何用数据创造更大的价值,给CIO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根据Valueresearch研究报告显示,大数据已经跃升为CIO关注度排名第四的技术与应用,并且还在持续提升中。
2013年9月4日,商业价值、ITValue和CommVault公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大数据的大价值”的CIO沙龙。12位来自不同行业的CIO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和讨论。 业务需求引导数据分析
在一个家庭里,谁来主导旅游消费?谁来做旅游决策?
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青旅”)的IT部门和市场推广部联合成立了一个数据挖掘小组,在总裁助理林军的带领下,以业务需求出发用信息技术做数据挖掘,得出如下信息:在中国家庭里,旅游通常是太太来做决策;国内家庭客户策划旅游中,欧美游所需计划决策时间最长,其次是东南亚旅游,而国内游则是决策时间最短,经常会临时抱佛脚说走就走。于是,中青旅根据数据挖掘分析的结果,进行旅游产品策划和收益管理的调整,更能针对性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优化客户的体验,而且优化之后的旅游产品推广效果和盈利情况更佳。
中粮大悦城(下称“大悦城”)CIO张岩也表示,明晰业务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据挖掘。大悦城进驻了数百家知名品牌商户,其内部系统的数据是纷繁复杂的:包括POS数据、客流的数据、商流的数据、会员的数据等等。如果从IT的角度进行分类管理、分析价值,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差异巨大,数据分析价值很低。但改由数据创造价值或者以大悦城整体商业价值来进行分析,数据分析更有价值 。
张岩带领数据分析团队,优先从商业的逻辑来考虑,对大悦城历年的销售数据进行系统梳理,建立了符合购物中心行业特色的数据分析体系。体系中包含了品牌商户、消费客群、项目收益3大系统模块,做到了从3大商业经营角度综合分析项目运转情况。得益于这套商业分析系统,朝阳大悦城帮助入驻的500多家商户,根据分析情况调整销售策略,实现了朝阳大悦城销售额年增长率近40%的高增长。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监官冲认为,做数据分析和挖掘的人,一定得是懂业务的人。数据挖掘可以由外部人员来教授方法,但一定由内部人员自己实践。只有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业务,能判断出哪类数据挖掘对企业有价值。其实,企业能用以分析的数据越全面,分析的结果就越接近于真实。大数据分析需要由业务需求为主导,这样企业能够从这些新的数据中获取新的洞察力,并将其与已知业务的各个细节相融合。 大数据有大价值
爱康国宾健康管理集团每年有200万人次的体检数据,这些数据蕴含着黄金般的价值。这些数据能从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等角度出发,对身体状况跟踪预测,对疾病早期预警,进行全方位的健康干预,进而对客户进行有偿或无偿服务,成为爱康国宾一片新的业务蓝海。
爱康国宾信息技术副总裁冯朝晖介绍,爱康国宾现在已经在为客户提供一些基础的健康管理服务,比如根据体检指标,分析客人的常见慢性病风险,并将慢性病的预防和保健常识通过短信定期推送给客人。未来这项业务还会和医院实现联动。
在张岩的主持下,大悦城搭建商业经营预测、管理体系:以数据挖掘方式,分析大悦城的整体商业变化规律。在数据挖掘中,大悦城并不是关注确切的销售数据,而是寻找发现在商业经营中销售变化的规律。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筛选评估出近百个影响销售规律变化的主观因素,并通过大量的计算与验证,评估出每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度指标,同时确定该影响因素相关的业务部门。最终,由近百个专项数据分析的结果,建立了全数据的大悦城经营模型(即虚拟大悦城)。从这个模型中,可以预测购物中心的经营状况,为招商、运营、推广各部门的工作提供了良好指导,并且成为管理层经营策略制定的重要依据。
篇3
开 源是一种向用户开放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装配出品过程细节,并且促进用户自由对产品进行修改、调整、完善的理念或者价值观。开源运动首先在互联网上获得广泛使用,开源软件的使用者自由获取软件的源代码,并且大量使用者自由修改和更新软件源代码。
开源运动的传播借着互联网行业急速发展的浪潮迅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拥护者,现在早已超越了在互联网的应用边界,而作为一种更加开放自由的设计思想被多数行业尝试与实践。开源硬件、开源3D打印、开源设计等都已经被应用和传播。
■开源的核心
如果真的硬是要总结出个核心思想的话,开源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自由分享,并且实现使用者与内容生产者的角色融合,让用户自己成为修改完善产品的生产者。海量的用户形成庞大的生产维护力量保证产品的持续完善的同时,还打破了知识产权商业化的垄断,保障了所有用户都能够自由无限制地使用产品。明明是地球上所有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推动了种种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的诞生和进步,为什么商业寡头们能够凭借商标认证局的认证就可以完全享有对其的支配和所有权益呢?为什么这些商业公司就能够堂而皇之地用这些产出来卖钱呢?为什么这些产品不应该属于公众属于所有人?开源,其实就是意味着知识的所有权、使用权、修改权、分享权的重新定义,开源运动正在用一种更加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情结搭建一个更加自由、更加便于分享的概念平台。
不过,开源精神并不是与商业思维水火不容。很多商业公司都在用一些开源的行为实现商业宣传或者品牌塑造的目的。很多商业机构把开源精神当成了自己公司或者产品品质的一部分,远的说有奥美、麦肯锡等咨询公司自己主动出书,把自己公司优秀的案例、工作方法与工作模式公开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司或者产品内部的信息,让业内朋友能够交流学习,也是给公众做了很棒的宣传。本来都是属于公司内部要拿来挣钱的东西,为什么还敢于直接出书分享?一是摆出行业老大的自信:“就算出书都写给你们,你们也模仿不了我们的运作。”这确实是传播、宣传的很好的一个方式,让大家知道公司是如何工作,如何服务,从而了解公司的价值精神。近的说,IBM、INTEL等很多大公司也开始投资做开源项目,而firefox这些开源互联网产品,也都是非常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用户自发对产品的纠错汇报、代码优化、漏洞完善已经成为firefox持续更新完善的主要动力。
开源思想的背后
篇4
频道细分的本质意义是:对细分资源的专向性经营,使该频道成为该类资源的一个资讯、服务、应用的互动平台,并使其在它的传播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这类资源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获得最大的赢利空间。从经营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细分市场,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不同的营销手段、不同的评估体系、不同的赢利空间。频道与频道之间也是如此,相同的只有目的,即最大限度地占有该项市场资源的赢利空间,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概括地说,电视经营的对象是个大市场,所属的各频道应该有分工地细分它的市场,频道下面各栏目又细分频道的市场,每一块市场都应是经营平台。然而问题是:应该如何合理分配力量,占有更多的市场;如何利用其它力量帮助整合更多的资源。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走向。收视率为王的价值评估方式是我们面临的众多频道定位名不符实、缺少差异、节目设置趋同化明显的主因,也是电视经营的创收方式和电视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的诱因。尤其是地方台,以江浙地区为例,因为方言和民生类节目具有亲近百姓的草根特性,收视效果比较火爆,因而引发了各台各频道开办方言和民生帮助节目的热潮,纷纷投入主力精心打造,其结果是一方面收视率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却是广告承载面逐渐萎缩。由于方言和民生帮助类节目的收视对象相同,各频道打造的是同一个资源平台,所以电视广告的投放总量基本上在各频道和各时段之间流动,与其占有的资源和力量以及收视效果相比,广告整体业务的提升效果并不理想,并暴露出了节目经营上急功近利、缺少整体布局的隐忧。正由于承载广告的平台过于同质,许多不同质的广告产品因为没有相应有力的支撑平台而逐渐转投到其他媒体。“珠宝首饰”钟情于品质高端的期刊;“房产家俱”喜欢善搞展会和活动的纸媒;“汽车金融”投身到终端客户集中的户外;而商旅购物则越来越欣赏互联网精心打造的互动应用平台,广告投放流向外媒的迹象日趋明显。
是电视没有手段吗?不是,是电视缺少意识。广告客户比我们清楚高收视率与广告效果,或说广告的有效到达率并不完全是对价关系。广告客户更清楚他们的产品销售群体是收视群中的哪一类,他们需要细分收视群以达到广告传播的有效性。因而,我们必须搭建不同的平台,细分受众,生产出不同受众喜爱的电视产品,以满足不同广告产品的营销需要。
一、节目内容应与传播范围相协调,节目定位应与传播平台相一致,这是资源是否浪费的一个显著标志。
比如有的卫视台的自办主打栏目如时政新闻,其叙述的主语依然是“我省、我市、我自治区”,与没有上星时的状态一样,说明它的定位没有跳出省级媒体固有的思维方式,将省内新闻放在卫视频道,即便后面加上几条国际新闻,效果依然是省内的效果。这不仅没有增加宣传效果,还影响了经营效果。东方卫视是不多的几个例外。东方卫视的几档新闻既不用方言,也不强调民生,编辑定位建立在全国性的理念上,在卫视平台上做卫视节目,即使是上海本地新闻,也是用全国的眼光看上海,新闻就有了全国性的意义。卫视与央视占有的平台虽然相同,但区别点是央视有其天生的行政资源和传统的势力优势,然而省级卫视也有央视没有的优势,运营机制和叙事方式可以更灵活。比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以及最近正火的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等等,都是与央视在电视娱乐平台上平分秋色,有时还略占上风,其轰动效应和赢利模式都独树一帜。因为他们在用央视的思维方式经营自己的节目,只是避开了央视的行政资源和经济实力上的强项,开始在央视不太重视的节目资源上寻找突破口,先行建立优势平台。《超级女生》在电视娱乐资源平台上先声夺人、抢占先机的经营战例,值得同业认真地品味。
二、频道的技术资源是相对静态的,而频道所拥有的节目资源却有着不断丰富和延伸的空间。
如何利用频道的技术平台,开发和搭建以占有资源为目的的赢利平台,关系到频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谁掌握了稀缺资源,谁就掌握了话语权,也就赢得了稳定的赢利模式。湖南卫视策划的《超级女生》大型电视活动,成功地抢占了艺人资源,使湖南卫视在全国娱乐领地拥有了主导权,“娱乐”也成为湖南卫视的主营形态。中央台利用自身优势,推出了“年度汽车大赛”“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等活动,整合了汽车产业资源和企业家资源。受央视“年度榜”形态启发,天津卫视在众多“美食”栏目经营中脱颖而出。它在《综艺食8街》及特别节目《国际新厨神争霸》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华美食街”,及时抢占了食品饮料产业链的制高点,带动了食品饮料产业这一巨大的电视广告资源。
与卫视频道相比,地方台频道经营的手段应该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区域因为经济文化习俗的不同,频道细分就可以“因地制宜”、分类经营。如果说卫视平台的栏目定位是要寻找全国各地受众对这类选题认知的最大公约数,那么地方台频道栏目的定位则要寻找适合区域受众口味和习惯的独特性。相对来说,普遍性大众口味是卫视频道的要求,独特性分众兴趣是地方台频道的需要。还以江浙地区省级以下地方频道为例,不管是综合,还是经济、生活、文艺、科教、少儿等各类频道,虽然定位看上去各不相同,但各频道最火的自办节目依然没有走出方言、民生、帮助等节目样态,都以资讯、访谈为特征,互动形式基本上处于半互动状态。其好处是依靠高收视率有效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维护了电视的核心价值话语权。不足之处是用力过于集中,放弃了其它有价值的资源经营开发。比如房产、健康、旅游、美食等资源,虽然各频道都有相关的栏目推出,但都是以介绍资讯形态为特征,没有相关商业价值链的功能开发,没有作为一个极具商业价值的资源平台来对待,经营效果大多不理想。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拥有4-5个频道资源的电视台来说,频道细分有效经营已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这对破解地方电视台经营中广告收入比重居高不下、本地广告开发严重不足的困境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根据本区域经济文化习俗的特性,重新细分频道经营资源,除了主频道(或综合频道),其它频道可以设计与频道定位相一致的主打平台,比如生活频道设计房产、购物、健康、美食等在本区域有深厚商业资源的节目平台。
其次,平台运行要以挖掘资源的商业价值为主要目的,要改变目前生活类栏目以介绍资讯为特征的浅层节目形态,有效链接其商业价值链。
第三,资源平台的开发至少在两个层次上进行。比如房产资源可分二层搭建:第一层,开设上游主导型栏目。所谓主导型栏目是以权威资讯,评优查劣、帮助投诉等为特征的主导该类资源话语权的栏目。第二层,开发下游应用型栏目。所谓应用型栏目是以承接上游平台权威性的势力,开设以应用服务平台为特征的商业导购栏目。上下联通,占有房产资源的话语权和导购平台。一旦建立了该区域房产资源的权威话语权和公信导购平台,除了房产广告,其它相关联的下游产品,如家俱、建材、装潢等行业广告资源都会趋向性导入,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延伸到高附加值的专项会展、节庆促销等特别活动之中。同理,精心打造权威公信援助的健康栏目,延伸价值丰富的导医导药的应用平台栏目;精心打造情趣生动的旅游栏目,联动市场广大的导游导住导吃导行的应用平台,并以此类推。同时笔者认为:一是央视的“年度”评选和目前民生节目中的介入功能是建立话语权的有效手段,对经营资源频道或栏目话语权是很好的参考;二是应用栏目的经营需要与相关实体经济紧密合作,共同搭建应用服务平台,是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运作方式;三是有人气才会有商机,因此,活动策划需要有密度,活动不但是提升收视的好方式,也是提升人气的必要手段。
三、应用服务平台在频道经营中的商业价值,是目前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对于这个平台的概念需要认清:平台不仅有广度,而且是有深度的。
电视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可将互联网、平面媒体(如电视周报)纳入到电视应用服务平台,使其触角延展到其它优势营销平台,让不同习惯的人可用不同的方式进入电视应用服务平台。
电视应用服务平台因为商业属性明显,纯粹的电视营销手段不能满足其商业运行模式的要求,公司化运作是最恰当的选择。就如携程网、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交互应用服务只是它的表层,售后的延伸才是平台做大做强做扎实的必然,它的根须会顺着利益的嗅觉向下延伸。平台上的应用服务是第一条价值链,售后服务是另一条价值链。电视应用平台的运行设计已超出了常规电视营销模式,把它作为一个公司一个产品来运营,才能激活它的潜能和本质。
总的来说,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在新媒体的冲动下已开始动摇,电视传媒的未来已开始让人充满了想象空间。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经营下去,还是借助新型市场模式寻找突破?这是从业人员需要考虑的一个紧迫问题。如果说平台模式是新型市场经营手段的有效武器,是市场占有形态的形式架构,那么,平台意识在电视频道、电视栏目经营中的运用,就有着决定价值资源归属和未来走向的现实意义。
篇5
关键词 大数据 伦理规则体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10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thical Rules System of Big Data
LIU Lina
(Humanity and Sociology Departmen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Emei Campus, Emei, Sichuan 614202)
Abstract Traditional ethical values confront with deconstruction and destroy. In big data era, we face many questions, the right of information, the safety of privacy, which conflict with ethical criterion.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big data ethics criterions with help of government, company, technology ,and medium.
Key words big data; system of ethical criterions
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演讲中提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主旨鲜明地揭示了网络伦理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为大数据和网络空间的长久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在大数据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应加快大数据伦理的规则体系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保障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1 大数据是人类对数据应用地深化
何谓大数据,由于大数据处于应用初级阶段和高速发展中,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公认、权威的定义。研究机构Gartner认为“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通常认为大数据具有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的5V特点,大数据时代具有三大特征和与之对应需具备的思维,它们分别是:万物皆数化特征与量化互联思维,数据价值化特征与价值思维,世界智能化特征与智慧思维。
数据一直以来都在被人类利用,在传播媒介匮乏的年代,通常只有效使用了不到20%的数据(甚至更少),随着人类数据爆发式增长及新摩尔定律的出现,大量数据如何有效使用成为难题。在海量数据面前单个的数据已失去意义,但数据累加和叠加就会产生质变,最终巨量数据就能表达一定的意义并运用于生活、生产中。海量数据只有通过整合和挖掘,才能产生价值。据统计,现在18个月产生的信息比过去5000年的总和都多,18世纪一个人一生所收到的资讯量都赶不上现在《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但再多的数据如果被屏蔽或者没有被使用,也是没有价值的。大数据的价值就是对海量数据进行获取、挖掘及整合,使之展现出商业价值。
2012年8月,国务院制定了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文件;2015年8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关于组织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的通知》。这些文件和政策已经成为指导中国大数据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目前,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均将大数据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大数据已经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大数据的全面应用使其中蕴含的伦理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 大数据对伦理的冲击
大数据对伦理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大数据传播和应用蕴含伦理思想。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数据传播和应用大大扩大化,使得数据伦理凸显。大数据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信任和社会行为模式,以技术的手段取消了商品交易和社会交往的中间环节,使得人类的社会活动更加快捷、高效;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数字身份、网络安全、信息权利和数字鸿沟等新的伦理问题。大数据不单单是技术,而是蕴含着决策和价值判断的思维过程,从而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认知过程、价值判断的依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个人的思维方式。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大数据时代滋生的网络犯罪和信息伦理问题,将对人类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伦理价值体系产生挑战,对现有价值观念和价值体制产生冲突、碰撞和扬弃:
一是数字身份与人性自由的困惑。互联网应用发展初期,一个人可以在网上注册不同身份,可以经常改变。因此,数字身份最大特点是允许匿名或者假名。这样,即使后台数据暴露了,也不容易让人一目了然地知道哪个号码就是真实生活中的我。但是,数字身份同时存在易被盗用、易被追溯的特点,过度的自由也容易造成人性的泛滥,许多国家和管理部门要求实名制,这又限制了人性自由。
二是隐私安全与数字记忆。网络技术和云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技术和非技术手段可以获取人们在网络上、在生活中留下的各种数字足迹。信息一旦被记录和上传,就被永久保存并很难彻底清除。在大数据时代,记忆已经不再成为难题,而遗忘则成为了困难。因此,用户知不知道、能不能知道你在做用户数据采集,怎么保护删除权或者是遗忘权都成为了伦理之争。
三是信息权益与数据垄断。大数据是一种新的资源,具有被拥有和控制权,能够用货币来衡量,能够为他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属性。大数据还有一些特别的属性,第一,大数据在权属上存在模糊地带。第二,大数据的货币价值与真实性、可信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数据质量密切相关。同样是一个数据,假的、错的、故意隐藏的,价值不大。第三,大数据具有突出的关联价值。第四,数据是非消耗的,它的价值不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减损。对于网络上大量由用户生成的内容,目前还缺乏清晰的所有权使用权定义,缺乏明确的数据授权、让渡机制、数据审计权、分红权。
四是市场应用与商业价值之争。大数据中的大部分数据采集都来自广大民众,数据处理结果有的应用于公共治理,有的应用于商业化活动,造成数据应用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分离以及市场应用的失衡。如何把握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使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避免单纯成为少数人自我牟利的工具,需要一系列规则约束。
3 大数据的伦理规则体系构建
3.1 政府层面
首先,应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大数据管理相关法规的制定。虽然我国《宪法》等法规有一些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中央网信办、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对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审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一些地方政府,如上海和贵州都出台了保护个人隐私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相关法律法规都存在概念不清、规定散乱、系统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和不断完善。
其次,应明确大数据使用的原则和价值追问。政府通过收集环境、经济、人口、个人等各类数据成为大数据的最大拥有者,理应成为大数据如何使用的规则制定者。政府应明确大数据商业化应用的方向、途径、范围,制定大数据商业价值的应用规则,哪些价值可以开发,哪些价值不宜开发。政府不应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公开所有数据,应坚守“信息惠民”的价值取向,在安全防控、规范数据到位的前提下将大数据用于公共服务。
3.2 企业层面
从责任伦理视角,应坚持权利与责任相结合。企业对于采集的数据要根据知情同意、自由选择、随时可删原则,做到“谁搜集利用谁负责”,对数据应用涉及到的个人隐私、伦理治理等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制度伦理视角,应坚守伦理准则。企业应坚持“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坚守道德底线,在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的各个环节制定和贯彻伦理准侧。
从功利伦理视角,应坚持利益最大化。企业大数据的使用应该为每一个相关者带来最大的好处或幸福,这里的每一个相关者,不仅包括企业,也包含数据活动参与的每一个个体。
3.3 技术层面
加入伦理考量的元素。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各类算法对数据流加以运用,并在个人抉择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选择酒店、机票乃至出行路线,还是挑选在线图书,亦或是通过社交网络结交朋友,这些算法都在左右我们的众多抉择,除了利于我们做抉择,促成我们做抉择,这些算法还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构建。这种算法“力量”触及人们生活最私密的角落,即便是广布密探与耳目的极权政权,也未敢奢想掌握这种权力。作为大数据核心的归纳算法,其所依赖的逻辑与作为伦理道德核心的“实践智慧”惊人地相似,要求在设计算法原理时,需要适时加入道德伦理的考虑。
对数据进行分级处理。数据的价值与它为用户所提供的服务有关,对信息的评估就是确定信息的传播策略,即在适当的时机提供适当的信息,根据客户的兴趣与需求有选择性地推送信息,从而杜绝误导性信息和信息泛滥。这种对数据加以分级并评估的工作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伦理的因素才能保证分级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4 媒介层面
媒介层面应加强媒介技术伦理建设,避免信息技术使用者和提供者引发伦理责任纷争。媒介作为信息的搬运者和传播的技术手段,可以营造良好的数据运用氛围,但当媒介技术和设备引发行为失范和数字鸿沟时,又会造成人们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的误用,从而产生伦理纷争。一是规范媒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逐步将伦理责任内化于媒介技术供应者和应用者之中;二是加大媒介技术研究力度和深度、理清责任归属,明确技术伦理内涵,推动技术伦理的完整性和系统化建设。
大数据的网络伦理不仅包括行为要求,以及伦理规范,还要有每个参与者对自身内在观念的反思和网络伦理德性形成等,其伦理规则体系既涉及数据技术发展,又与伦理规范、思维价值建设息息相关,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和修正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篇6
许多CMO (首席营销官) 并未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对营销的影响力,而且所有营销职能部门并未充分认识到其影响。我们面临这样一个世界: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透明度正在改变市场形势。客户可以快速、轻松地与整个“影响者网络”交流,好友、家人、专家或其他评论者都可以帮助他们即时地作出决策。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客户只需一个按钮即可作出购买或者取消购买的决策。这一切将影响品牌的所有方面,并将塑造品牌的权力更多地交到客户手中。
为了更多地了解CMO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经济学人智库与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一起,对近300位高级营销高管进行了调查。
创新者与接受者
调研表明,CMO并没有对未来3~5年的市场营销作出积极响应。例如,尽管多数CMO表示将更多地使用多种数据驱动的工具、技术和分析能力,但58%的受访者承认,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是缺乏相应的员工技能和技术 (48%)。只有很小比例的CMO认为,他们自身需要分析能力 (33%) 或社交媒体专业知识 (16%)。
事实上,此次调研的全部结果都表明,在创新者和接受者之间可能出现巨大差距:
创新者:这一小部分CMO将支持完全整合的营销方法,即利用跨职能关系和洞察力营销,创造客户期望的价值,并对品牌及其价值主张作出积极响应。这些CMO将尽最大努力推进传统的“4P”整合营销理念。由于认识到社交媒体等渠道对许多营销决策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CMO将积极地追踪并评估来自数字化渠道的数据,以帮助他们作出4P决策。同时,他们还认识到必须推动内部与外部品牌信息的一致性。
接受者:这类CMO数量较多,他们在适应、利用新营销技术方面并未处于领先地位。尽管全面地了解新的营销技术,但他们可能要努力解决执行层面的问题。由于缺乏创新者所拥有的数据、洞察力或其他资源,接受者难以主动地制订完全整合的营销方法。接受者可能会趋向于(或者被迫)日益缩小其影响范围――主要关注促销与产品。此外,如果接受者对于价格和地点承担的责任较少,他们很难有效地开展整合营销活动。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CMO是否退却到他们最有优势的领域,或者对自身进行重塑?他们如何整合与发挥所有优势,以执行有价值的营销战略?
营销还是促销?
调研指出:当前,促销是营销职能具有最大影响力的领域;其次是产品,因为促销和产品是营销中最有可能控制的两个P。与此相对,很少比例的受访者对价格或地点承担某种或全部责任,相当大比例的CMO对价格或地点几乎没有责任。
有些受访者表示,这种关注度的不平衡意味着4P框架本身在数字化时代已经过时。毫无疑问,在数字化环境中,4P框架已经变得相当复杂。以iPad为例:其应用可影响或增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应用本身就是一种产品和服务。iPad同时也是销售渠道、宣传渠道,甚至可能影响定价策略。但是,说4P过时有些过于简单化,因为以统一、整合的方式响应市场需求这一基础的要求仍然存在。
如果市场营销更多地转向促销会对企业有何影响呢?市场营销所关注的方面受限是否会破坏其对企业的价值?如果CMO失去某些职责,这些职责由谁接管?
精通或置之不理?
CMO完全明白在客户主动权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市场变化的速度,但对于特定趋势的重要性持有不同意见。
调研获得了以下令人吃惊的结果:只有1/4的CMO将社交媒体视为未来3~5年内有影响力的驱动因素,只有1/4的CMO认为“渠道和设备选择度的增加”很重要。此外,对于有影响的工具,企业的准备程度也不确定:在选择社交媒体为关键驱动因素的受访者中,只有50%表示他们已做好准备;在选择“渠道和设备选择度的增加”的受访者中,只有38%认为他们已做好准备。
这表明,许多CMO仍在思索应为每种趋势给予多高的信任度和承诺。事实上,更多的数据表明,CMO对于社交媒体或数据共享的风险和机遇没有统一的意见,而这些似乎是数字时代的业务和营销活动的关键问题。
问题在于,如果CMO不确定某些趋势的优先级,他们多久以后能够确定?他们应如何验证自己的评估?拖延有什么好处或者代价?
执行或只是说说?
即使CMO能够积极地确定他们将应对的市场趋势的优先级,他们仍需要制订并执行有效的应对措施。为此,CMO需要不断地与企业内的其他职能部门有效交互。
调研表明,CMO与许多职能部门维系着合作关系。多数受访的CMO (63%) 表示,销售是他们最常打交道的三个部门之一。下一个最常提到的关系是与CEO的关系。令人吃惊的是,客户服务仅位居第三(34%),而业务运营的排名更加靠后 (28%)。仅24%(未来这一数字下降到20%)的受访者称,财务是他们目前最常打交道的三个部门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将社交媒体视为纯机遇的受访者更倾向于与运营和财务部门合作――这些职能是4P中的价格和地点要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数据表明,CMO可能没有为有效地行动做好充分准备,而且很多人甚至不确定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比如,与看重创新思考 (47%) 和领导能力 (41%) 的人数相比,认为自己需要数据分析(33%) 或社交媒体专业知识 (16%)的比例尤其低。尽管成本是营销组织利用技术时所要关注的问题,但只有29%的受访者称,财务制约对管理新趋势的影响带来了挑战。此外,ROI(投资回报率)责任似乎不是许多受访者最优先考虑的事项。
在CMO所拥有和他们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源之间似乎存在脱节。那么,如果CMO的跨职能关系仅局限于销售部门和CEO,他们在制订明智决策时能否收集到所有的洞察信息?如果衡量ROI不是重点,他们如何确定实施、资源和预算的优先级?或者他们的计划只是“每件事都做得更多”,以确定什么有效?
营销或者外部沟通?
如果营销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其作为企业关键部门的潜力,则不能忽视员工和其他相关利益方在品牌定位中的角色。尤其在当前透明和互联的世界中,客户能够比以前更多地了解企业的信息。如果不赞成企业或其员工的言行举止,他们也有办法立即响应。因此,“企业性格”正成为品牌日益重要的一部分。
企业性格指企业上下日常行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企业价值观和品牌承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许多CMO来说,它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因为员工被定位为一个品牌传播渠道。当然,它也要求营销部门在外部宣传品牌信息的同时,在内部培育品牌信息。
尽管企业性格对于营销战略日益重要,但只有45%的受访者称,他们将在未来3~5年内负责或者推动企业性格的培养。而对于大型企业,这一比例提高到了63%。整体调研结果表明,对于具创新意识的CMO迫切希望拥有和制订的关键战略,另外一些CMO似乎只愿意起到告知或影响作用。
在数字时代,客户快速并且急切地希望以新的方式进行沟通并开展交易,许多CMO已经迅速地甚至欣喜地对数字时代带来的机遇作出明确响应。尽管CMO认识到客户主动权等市场驱动因素的影响,但他们似乎对于各个趋势的重要性、机遇和风险并不明确。
篇7
从用户角度
一款产品首先是要解决用户的某个实际问题,其次是让这个问题变得容易解决,最后是让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有深刻的印象,留下美好的体验。所以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考虑,即解决用户需求,减少用户理解和操作成本,让用户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
从产品角度
产品的需求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用户需求、商业价值、开发成本。其中用户需求是根本,一款产品只有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才会有人愿意使用,产品也才能获得商业价值。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商业价值,才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完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从而更好地服务用户。同时一款产品不论有多么奇妙的创意,都需要开发人员从技术上去实现,在开发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对开发成本的评估也不容忽视。
在确定产品需求之前,首先要给产品做一个明确的定位,这是后续一切工作的大方向。产品定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产品定义,另一个是用户需求。
产品定义包括使用人群、主要功能、产品特色,用户需求则包括目标用户、使用场景、用户目标。通过从这些细分的方向来分析,就能得出一个完整的产品定位了。
定义产品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产品,让大家明白这款产品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特色,以及适合谁用。比如大众点评是一款通过点评信息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吃喝玩乐好去处的应用。产品初期的功能不能多而杂,单点突破专注一个核心功能可以帮助产品迅速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位,避免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千头万绪、难以取舍。
除了明确产品的定义之外,对用户的需求也要有深刻的把握,简单来说用户需求就是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下解决什么问题。在这里首先得确定自己的核心用户,不要指望做出一个让任何人都满意的产品,这样的结果往往可能是任何人都不满意。核心用户通常是人群数量大,而且商业价值高的人群。
需求收集的途径很多,包括用户调研、用户反馈、竞品分析、产品数据等。面对众多的需求,如何高效地筛选需求就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个比较有效的流程是:首先筛选掉明显不合理的需求,然后通过用户需求的现象挖掘用户真实本质的需求,再结合产品的定位按照一定的优先级确定产品的需求。优先级的确定需要考虑用户价值、商业价值、实现成本。编写文档
当确定了产品的需求之后,为了规范项目流程以及方便产品开发,通常需要撰写产品需求文档。需求文档没有统一的规定,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项目对文档的要求可能都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一份需求文档有以下内容。文档修改与审核记录。一份需求文档可能会经过多次修改,在修改后需要做简要的记录。背景描述。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产品定位,市场行情等。用户类型和特征。简单的描述目标用户情况以及他们的特征。项目时间安排。何时启动,何时完成。信息结构。产品的页面结构层级,可用思维导图类软件完成。整体业务流程说明。操作的业务逻辑流程,帮助设计师理解具体的业务逻辑。需求详细说明。需求文档的主要内容,列出每一个功能的详细说明。
产品需求文档没有一定之规,以上文档中有些内容也可以放到MRD文档中,具体实施时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需求文档中信息结构、整体业务流程说明、需求详细说明是核心内容,必须清楚的表达出来,不然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反复确认。绘制原型
当需求确定了,文档也写好了就可以开始着手做原型设计。原型按照精细程度分为低保真原型和高保真原型。不同的公司对原型要求不一致,但是一般情况下推荐从纸面原型做起,因为它简单方便,只需要笔和纸就可以快速地记录和表达,无需考虑格式和细节。用纸面原型可以快速画出产品草图然后和团队成员商量,方便进行修改。纸面原型可以看做是最终设计的雏形,主要关注框架、流程、基本功能和内容,而忽略设计的具体细节。
在完成了纸面原型之后,就可以在已有的框架下画出更加精细的线框图,来细化产品的界面。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做很多细节的工作,比如规划合理的布局、遵守栅格规范、明暗对比表达、标记第一屏高度、表达清楚UI逻辑、考虑实现后的效果、了解视觉趋势等。
这一版的线框图是需要交付给视觉设计师进行视觉设计,所以除了在线框图上完善产品界面之外还需要作出一定的交互说明。线框图代表的是静态的部分,而交互说明则代表动态的部分,比如操作瞬间出现什么提示,文字过多怎么显示,点击某个部分有什么反馈等。总而言之,交互说明要说清楚除静态页面外,还需要考虑各种动态情况;除正常情况外,还需要考虑各种特殊和错误情况。跟踪迭代
当视觉设计师做出视觉稿之后,就可以交付技术人员来进行开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就结束了,在开发过程中,也需要经常和技术人员保持沟通,避免最终产品和设计稿出现较大偏差。
篇8
拷问:你想做什么,自己清楚吗?
地板企业想通过微信实现什么功能,或达成什么商业目标?这看似一个废话问题但很多地板企业就是没弄清楚。经常有地板企业问我,三寿老师你能告诉我微信有什么价值吗?或者我们地板企业可以在微信上做什么?也许有人回答我们就想通过微信卖东西,跟粉丝互动,搞搞客户关系管理。假如把销售作为商业目标,那如何来考量目标达成呢?这时地板企业会说,不就是销售额,订单数,到店人数吗?真的如此简单那为何仍有许多地板企业一头雾水呢?现在我们要回答“你想做什么”必须解决2个问题,第一搞清楚微信自身的价值和用户需求,然后再将确定的目标分解为指标,如此才能让微信营销的商业目标靠谱落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地板企业需要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到底有什么价值。这里总结了它的5大商业价值,基本上涵盖了地板企业所有的需求。
一、作为移动营销平台
1)可以实现销售引导,及时快捷的把产品或服务信息送达粉丝促成交易,实际上是缩短营销周期;2)可以实现品牌传播,通过微信粉丝不仅可以接受品牌信息还可更方便参与品牌互动活动,增加互动从而深化品牌传播;3)可以实现活动促销的最大曝光,能及时有效的把地板企业最新的促销活动告知给粉丝用户,降低地板企业营销成本; 4)可以实现o2o营销的闭环,线上与线下营销的互通是必然趋势,而微信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更便利的通道。
二、消费者调研的平台
1)对于产品调研是每个地板企业制定经营策略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型公司甚至有专门的产品研发部门来负责,以往通过第三方公司发放问卷或者电话调研,不仅面临着成本高而且数据不精准,而通过微信直接触达粉丝用户,地板企业不仅可以自主接触更是省去大笔经费。
2)用户体验的调研,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用户体验将成为地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包括了产品体验、服务体验、品牌体验、物流体验等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可以通过微信粉丝实时的反馈,这将非常有利于地板企业做好运营调整。
三、客户crm管理价值
很多人根本没有理解什么是crm就胡乱把微信作为crm平台,其实远远没有做好。crm的核心是通过自动化分析来实现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和客户服务,从而降低营销成本、缩短营销周期、提高用户满意度。如此来看微信实时免费触达用户本就缩短营销周期并降低了营销成本,与邮件和短信相比不仅更快也更省钱。微信作为用户天然的沟通工具,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与地板企业沟通的体验和成本,特别是将微信与地板企业原有的crm系统结合实现多人人工接入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
四、移动官方网站
pc时代地板企业需要官网提供信息查询,移动互联网时代地板企业依然需要这样的官方网站。而且用户不需要通过百度搜索或输入网址来访问,只需记住地板企业昵称搜索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获得地板企业介绍、产品服务、联系方式等信息。如关注了顺丰微信账号即可微信查询快递状态,而不需要登录网站查询,节省了用户才在手机与pc端的切换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微信上承载移动官网会成为很重要的一个信息入口。
五、移动电商渠道
未来的零售一定是全渠道,地板企业需要尽可能让消费者随时随地的方便购买到产品。假如,他在玩微信时候突然想买一件衣服,可以不用跳出微信而直接在美特斯邦威、杰克琼斯的微信上实现下单购买,更不需要下载他们的app或跳转到天猫等渠道购买,这就是用户体验。也由此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成为地板企业移动电商的渠道之一,实现选择下单和支付交易,甚至物流查询、客户服务就更是完美体验了。
当地板企业深深理解了微信公众平台背后的每种价值,然后结合消费者的需求来确定希望通过微信提供怎样的服务,而这就是地板企业要在微信上做的工作,解决用户的痛点。所以微信上做什么一定不是拍脑袋决定,一定是研究了工具的价值和用户的需求,然后评估自身能力后确定。试问自己,我们的地板企业真的有这样思考来做吗?指标狠重要:营销目标的数字化分解
除了思考清楚要做什么?更要考虑如何评估商业目标的达成,毕竟营销是需要roi回报的。如果把它作为营销平台实现销售卖货,那如何一步步衡量评估这个目标呢?谁又应该对这个目标负责呢,团队成员该如何分工呢?
篇9
最近,在哈佛大学的一次CFO会议上,哈佛大学与会CFO主要谈论了数字化如何影响经营模式。许多财务负责人正在寻求变革,希望超越传统模式,转向驱动增长和价值的模式。但是他们也心存犹豫,担心影响到原有模式的运转,让企业陷入混乱。
一些与会者担心在相互矛盾的工作授权之下难以推动企业前行,也让他们难以专注于重新构建公司的经营方式。他们提出质疑,在继续运转传统财务职能(如季度报告和预算)的同时如何能推釉龀ぁK们想知道如何控制风险,因为推动数字化也必将带来风险。
为了引领组织的变革,CFO需要更好地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虽然他们明白数字化正在推动企业变革,但许多财务负责人仍然认为他们需要了解更多的新兴数字技术方面的知识。
一些财务负责人已经尝试使用新方式来推动增长,但他们正寻求在财务系统和收购活动中开展更多的实验,让其更具敏捷性,如此一来,他们能更多地参与突破性项目。
尽管改造企业需要CFO在未来几年接受持续教育,但在评估如何向成功的价值创造运营模式转变时,CFO需要考虑几个初始步骤。
第一,尽早找到增长的动力。大多数优秀的CFO认识到,他们需要知道自己能够获取多少资金用于增长投资。公司通过部分实现数字化所节省的资金通常作为新的增长机会的投资储备资金。
第二,抛弃零故障文化。传统的财务职能一直担心各种错误,这样无可厚非,毕竟资产负债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推动价值并寻找新的经营方式时,失败体验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能指明下一步举动和增长。花费六个月的时间围绕一个产品制订业务流程,而该产品在下一次迭代前可能只有一年生命期,这样做不再具有意义了。快速、灵活,允许失败。它们意味着你的团队正在不断创新。
第三,让财务职能熠熠生辉。为了能通过经营模式创造价值,财务职能必须成为增长的驱动力。这种转变可能具有最强的迫切性,这是因为财务专业人员的面貌在数字环境下必须做出显著改变。若要说服拥有丰富数字化学识的人才为“无聊”的财务部门工作,CFO需要沟通和传达新的价值主张。
第四,采取由外至内的构建方式。由于数字化流程跨越部门和职能,因此,采用老式的、按部就班的、逐个部门推进的方式来构建新的经营模式是不可行的。建造孤岛会给效率和效果造成严重破坏。一个得到数字文化支撑的新模式需要从外部开始打造,而后向内推进,跨越所有的组织维度。
篇10
【关键词】企业创新;统计;方法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工作与统计信息密切相关,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又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由于统计的特性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企业而言,将具有很大作用。
统计工作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笔者认为,在运行方法和统计内容及计算方法上,企业统计工作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企业创新的统计度量做一阐述。
1.产出角度的度量
其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间接度量法,利用公司财务会计及市场信 息,如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收入增长事、市场占有事、成本利润率以及公司市值来度量其创新产出。自然地,盈利增长高的公司通常被认为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陷一是会计利润指标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公司可操作性,公司市值在一个非有效的市场里常常遭到扭曲;缺陷二是公司盈利性虽好度量,但盈利的持续性则很 难测算,尽管有托宾Q值、成长能力指数可资借鉴,但效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缺陷三是带来企业盈利的不仅仅是创新因素,还有非创新因素,比如新的订单。若不将这两类因素分离出来,创新因素的贡献就很难准确地测度。
第二类做法是直接度量法,即对处于企业创新最高层次的产品或工艺创新加以度量,设计出相应的指标,度量企业新的或改进的产品数量、工艺数量及其价值。著名的创新研究机构一一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建立的数据库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澳大利亚统计局的创新调查也是直接询问企业是否有新的或改进的产品与服务,调查机构让企业估计其销售量中有多大比例是:
(1)新产品;(2)改进的产品;或(3)没有变化的产品。还请企业估计其销售的产品中有多少比例来自于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构建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来反映企业的新产品创新能力。
另一种潜在的产出度量方法是智力产权统计,比如专利、商标及专用设计。企业申请智力产权,意味着企业认为这种产权已经创造出了某些需要保护的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会带来价值。妈使智力产权申报后来因缺乏新颖性而被拒绝,这一申报仍然对企业的创新行为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学术界有人对以专利数作为创新产出的指标提出批评,认为专利并不必然代表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创新,专利的商业价值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引发出的改进思路是做更细致的调查工作,比如对专利拥有人的专门调查,利用专利维持费缴纳资料,或专利引用资料,这些资料对评估专利的价值大小都有一定作用,比单纯地看专利数更有意义。但要注意的是,只有那些真正有商业价值的专利,其专利期内缴纳的维持费才有信息含量,而专利引用数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引用越多,其价值越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
2.投入角度的度量
一个企业在研究与开发(R&D)上的投入是最为常用的度量企业创新的变量。其优点在于它易于理解,且其资料较易获得,并且R&D与 创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这使人们相信用n&D作为度量创新的代替变量有一定意义。但其缺点一是对R&D很难做出准确的界定,二是企业创新所包括的内涵要大于企业R&D所包括的内涵。
从企业在商标或专用设计上的投入来度量创新,这种方法虽不像专利那样常见,但亦是一种选择。国外有些创新调查就包含有购买商标之 类的内容,如澳大利亚统计局进行的创新调查。有学者认为:“商标是,并且从19世纪晚期到整个20世纪一直都是重要的商业资产。然而,它们(不仅是商标,还有品牌及公司名称)并没有得到经济或商业史学家们的系统研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商誉、商标、专用设计等无形资产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学界与实务界的重视与认可,因而,根据无形资产资料苎度量企业过去的创新活动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选择。利用两个不同时间内无形资产的变化作为这段时期企业创新活动的替代指标也就成为一种方案。
从投入角度度量创新的另一种方法是以企业外购专利、商标和特许权方面的支出数额作为度量创新活动的指标。有时,技术可能就内含在资本性投资设备之中,如机器设备、工业工程、产品投产期上的支出。一家购买了改进型机器设备的企业,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一个创新者。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把总投资支出都当成是创新性支出,那是不适当的,那些用于更新原有设备方面的支出应剔除掉,并且由新旧设备上的支出比率可用于度量企业的创新水平。
企业在新产品上的营销支出也常被视为劬新的一部分。有学者对营销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做过一个综述,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予肯定。在国外的一些创新调查中就包含有与新产品与改良产品的销售相关的费用支出,以及与新产品或改良产品与工艺相关联的培训支出费用。
最后,创新也可能发生在管理方法和组织方面。这方面改进上的费用支出,也涵盖到相关的创新调查与度量之中。
将以上创新投入方面的支出数额与公司产品销售收入或公司总资产相比,便构建出反映公司创新投入强度的相对指标。
3.计量综合角度的度量
上述或从投入角度或从产出角度的度量及其指标,是现在国内外企业创新统计调查或相关研究中用来度量企业创新的常用方法。每一种指标都刻画了企业创新的某一侧面的内容,是对企业创新程度的部分度量,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指标都很难作为度量企业创新的基准。
这意味着如何结合多个指标构建出能综合度量企业创新水平的方法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