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境 误区 文学性
高中是学生培养学习技能最为关键的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在“新课标”强调学生需在活动性、体验性等方面有所加强的同时,笔者发现情境设置,关键是情境的创立与革新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学生的目光极易被这种经过设计的课堂情景吸引,形象生动的课堂场景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帮助学生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场景,更好的吸收所学内容。而目前,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教师精心设置的情境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更有甚者产生了不良影响,干扰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情感态度的把握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高中时期进行语文教学情境设置的内涵、误区以及课堂实例,对高中语文教学情境设置进行初步探索。
一、情境设置的内涵
在现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高超的信息技术,可以在文本、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协助下创设语文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营造出符合其认知规律与情感体验的特定情境。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氛围中,让语文教学更多的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完成学习任务并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便是情景设置的内在含义和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改”明确指出:“大力推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便是对教学方式提出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具体要求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具体实践课本内容,由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综合帮助其获取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而教学情境设置又包括文本情境、声音情境、图像情境这三种具体情境的分别使用和统一结合,根据具体情况由老师自由掌握。
二、目前情境设置存在的误区
在日常教学中,对语文教学情境设置使用不当,将会造成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价值观念等发生偏差,造成不良后果。只有克服了类似情况,才可能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境设置中仍存在以下误区:
1.情境设置忽略了文学基础特性
笔者认为许多语文学科的特性在于文字,在情境设置过程中常常被忽略。一味追求多媒体课堂的“新”、“变”,而忽略了文学基础,也就是文字符号的特点。在许多写实的课文中,运用较多白描手法的作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文章,使用插图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果将类似图像设置应用到诗歌、散文抑或小说里,必须要认真挑选插画。因为文学语言本身是模糊的,概念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并没有单独的画作,甚至没有任何一种符号可以完全代替文字符号的这一特点。此外,一些诗作的意境十分幽美,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互动,让学生进行现场想象作画,这种方式并不可取。学生的画作水平有限,并不能传达文字的神韵,甚至会扼杀了其他同学自主想象的权力。
因此,文字本身的意蕴需要以文字的魅力渲染给同学,而不是单纯依靠情境设置,不能因为情境设置而忽视对文学作品自身的欣赏。
2.情境设置忽略了重点问题学习
情境设置的应用,就是为了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形象的方式便于理解、便于记忆,帮助学生掌握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重点和难点都应该进行情境设置,便于师生在课堂上就将知识初步掌握。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许多老师针对课文的细致处大做文章,将某一精细的点进行情境设置,一方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还让学生对重点难点产生混淆,不清楚到底应该重点掌握哪部分知识。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应该着重在难点和重点问题上下功夫,进行适当铺垫使情境设置并不突兀。帮助学生了解重点,不仅便于课堂记忆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课后的针对性学习。
此外在情境设置中的误区还包括:忽视问题性(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情境脱节)和忽视文体性(部分教师偏重煽情的情境造成与文章情节不符)这两大误区。笔者在此不一一介绍,以上情境设置误区都是由于对“教学”和“文学”实质的不重视而引起的。
篇2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为了让我国的教育成果得到提升,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对当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很难满足当下的教学标准。新课改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不但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还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在让滋生认知水平得到提升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
1.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组队―共享”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思考―组队―共享”合作教学策略最常用的一种合作教学法,是在一九八一年由著名教育学者莱曼和同事一起创造出来的。在长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证明了运用“思考―组队―共享”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和课堂参与度得到有效提升,促使更多的学生深入认识需要思考的教学主题,这种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上使用最为广泛[1]。它是通过将一个教学主题提出来,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在团队中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并和他人对不同观点进行分享和思考的一种学习策略。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及细节描述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课文中借助林黛玉进贾府的路途中所见所闻,让当时封建社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运用细致丰富的描法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物形象生动的塑造出来。作为西方课堂教育中最普遍的一种合作学习法,“思考―组队―共享”策略对学习任务中重点难点的突破有显著作用,能够让学生深入独立地思考,并在交流合作中对他人观点进行分析和接受,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交流及解决的能力得以强化。如在分析林黛玉的形象时,教师可以运用“思考―组队―共享”实施教学:将学生分成四个人的小组;教师在给出学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学习任务;接着学习小组中四个人可以两两交流,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将学生观点不一致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小组四人共享观点,对交流意见进行深入的探讨,教师引导学生的观点达成一致;随后教师让几个小组将本组的观点和问题表达出来;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对学案中的问题进行明确,对各个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2.高中语文教学的“K―W―L”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K―W―L是已知的、想学的及学到的这三个单词的缩写,也就是让学生在一个表格中将某个问题中已经知道的知识“K”明确写出来,并对自己希望得到解惑的问题“W”进行思考,接着在借助于独立思考和小组活动等教学方法,最终将共同学习后得出的知识“L”卸载到表格中[2]。这种方法是西方课堂教学中最简单有效的一种合作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交流,让学生对已知、未知知识及对实现途径所了解的联系得以了解,让认知过程得以明确,让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和探讨,从而促使其掌握良好的思考方式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怎样读中国古代小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这种合作学习教学方法,首先将学习资料和K―W―L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对“关于中国古代小说我已知的知识”K进行思考并独立完成,接着进行组队共享;其次将“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阅读方式我已知的知识和方法”W进行独立思考并完成,组队共享;最后完成“通过课堂学习和交流我学习到的中国古代小说的阅读方法”L。K―W―L教学法主要是帮助学生将简单清晰的思考和学习方式给建立起来,对学生在已知和未知知识的联系建立上有一定的帮助,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以建立。
3.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学圈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文学圈在我国又被称为文学圆阵和文学圈圈。在西方文学和语言教学中,文学圈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专门的合作学习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学生的阅读更广泛和深入,让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得以培养[3]。文学圈的组织形式非常丰富,主要是借助小组形式,通过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进行文学阅读。
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可以设计一个主题“《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分析”,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圈定出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更具目标性和针对性。由于《水浒传》中写林冲的桥段内容过多,教师可以先圈定一个范围,如从本文中分析林冲的性格。其次,以七八人为一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课文,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确保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又再次,建立自习课等学习平台,将学生彼此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建立起来。最后,学生向教师汇报在阅读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鼓励性评价。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积极培养,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合作方式,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玉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3:135-136.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比喻修辞教学;内容;难点;措施
1.前言
修辞是语言中的一门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促进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修辞的学习在我国高校语言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尤其对比喻修辞的学习要求较高。包括对比喻基本类型的掌握、对比喻在实际语境中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对比喻的运用三个方面。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比喻的内容和难点进行较为清晰的梳理,才能在教学课堂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学生对比喻修理的与应用能力。
2.比喻修辞在高中教学中的内容
2.1比喻的基本类型
比喻是高中语文学习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的是用一个相似的事物对另一个事物进行描述的表现手法。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比喻修辞知识的学习要求较高,不仅要学会分辨常见的几种比喻类型,还要求学生能够把比喻修辞用到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分类很多,其中要求高中学生必须掌握和区分的的类型一共有四种: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
2.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相同的比喻修辞,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效果。学生在学习比喻修辞时一定要懂得结合文章上下文去理解,才能更好的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老师在讲解比喻修辞时一定要选择特征较为明显的文章,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境,只有结合文章,让学生正确的理解语境,才能真正感受到比喻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对不同语境中比喻修辞的理解能力。
2.3增强学生运用比喻修辞的能力
学习修辞的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学生只学到了比喻修辞的理论知识,而无法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灵活运用,这就失去对比喻修辞学习的意义。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对比喻修辞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还应立足于实际,运用比喻修辞给学生上课;同时,引导学生们运用比喻修辞在实际对话中进行交流。
3.高中比喻修辞教学中的难点和应对策略
3.1高中比喻修辞教学中的难点
高中比喻修辞教学的难点一共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高中语文阅读中对修辞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常常会出现难以区分两个句子修辞使用较为相近的情况,混淆了比喻修辞的定义,甚至有的时候,老师也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第二,对比喻修辞内容的拓展,目前,在高中语文比喻修辞的课堂中,学生对修辞的学习只停留在认识和区分,不能拓展到修辞的角度,不能认识到辞格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异同,也就不能从辞格的角度分析比喻修辞在一个文章句子中所起到的效果。
第三,理论知识较多,实践运用较少,即使学生知道一个比喻修辞在一个句子中的作用,并且知道比喻修辞的使用能让句子变得生动有趣,但依旧不能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这样就不能达到高中比喻修辞学习的初衷。
3.2比喻修辞在高中课堂中的教学对策
3.2.1比较中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不同比喻修辞在不同的句子中进行比较,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对相似的比喻之间不同的用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不同修辞的印象,从而达到辨析的作用,不会轻易在语言运用在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
在高中课堂中最典型的课文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一个段落中融合了较难的辨析的比喻修辞,包括博喻、暗喻和通感,而老师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把课本中的原句改为不带比喻修辞的句子,再把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对比出比喻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
3.2.2结合文章进行学习
教师在学习比喻修辞时不能只是单纯的对某个句子进行学习,最重要的是立足于课本。例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整篇诗文中,就大篇幅的运用了比喻修辞,教师把这篇课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较为典型的句子进行重点学习,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比喻修辞的记忆,更能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修辞学习的效果。
3.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课堂对比喻修辞的学习一定要结合实际,除了课堂上老师引导式的语言交流,还应鼓励学生将比喻修辞运用到写作和日常学生的口语交流中。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一而抽象的阅读教学会令学生感到枯燥对其失去兴趣。因此,老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即学即用。例如,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可以将运用到比喻修辞的地方进行勾选,或在班上学生指出作文中修辞的运用对文章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这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肯定,很容易让学生记忆深刻,也会试着将比喻修辞运用到实践中。
4.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中比喻修辞学习与运用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高中语文老师一定要引起重视,灵活教学。改变以往较为局限的课堂练习的学习,一定要结合文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并且,应鼓励学生学会运用到语言表达中,不仅仅只是在纸上,还应运用到日常的口语交流,这才是高中语文教学比喻修辞最终应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高中语文修辞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3):95
篇4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信息化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及其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发展,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已不再是遥不可及,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在这一时代背景和教育改革要求下,逐步开始加强信息化在课堂中的运用。因此,面临信息化教学的日益普遍和教育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加深,在实际高中语文教学中探讨一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在高中生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作为母语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是较为容易掌握的,至于语文成绩的提升更多的还是在于平时积累和大量习题练习背后掌握的做题技巧和方法。而根据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普遍反映,诸如文言文、古诗词、课文分析等部分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有大量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融会贯通,通晓其大意、主要写作思路、分析技巧以及其中的文化精髓等。因此,为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和教师课堂授课效率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可大力引进信息化的运用,以期在信息化带动下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和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二、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运用的现状分析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化的运用给语文课堂带来的教学效益不容置疑。但是,在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所展示出的教学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理性审视,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为信息化在下一步教学中的优化运用提供建议,进而在不断改进和改善信息化运用策略的基础上,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就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信息化的运用而言,大多还停留在课堂多媒体教学层面,并且对于信息化运用的提倡和督促力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比如在课堂具体使用信息化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文言文、古诗词、课文分析等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换言之,当前语文课堂对信息化的运用过于浅薄和形式化,没有考虑学生对晦涩知识的实际讲解需求和学生对课堂中信息化运用的实际要求。诸如此类问题是客观存在、不容置否的,关键还需进一步探讨信息化的整体有效运用,以期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当前教育教学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为顺应这一时代潮流,抓住机遇,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应该以信息化的运用为依托,实现课堂老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上的质量提升及效率提升,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已不足为鲜、日益普遍并被广为接受。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信息化的良好运用更是深受其益,特别是在掌握如何正确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其效果尤其明显。
三、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运用的策略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针对语文教学信息化运用现状,并基于高中语文教学特点,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运用的策略,通过解决所出现的问题逐步实现在信息化这一教学方法下对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
1.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查询方式做好课前预习
在日益丰富和完善的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下,许多高中生由于繁重的课业和升学压力,并不善于运用网络信息来查询语文学习知识,因此缺乏课前预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此由教师来对其课前预习做出合适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信息化引导,使学生学会并善于运用当前信息化时代所赋予他们的有利信息资源,继而进行相当程度的课前预习。在此基础上,不仅仅会加深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充分了解,也会因网络大量精彩信息的共享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这样,对语文课堂教学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以媒体教学结合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具有决定性、先导性的。但光凭多媒体教学的盲目使用,并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学生的兴趣进行巧妙结合,例如,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点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为课堂讲学制定相关的PPT、视频等,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网络流行元素,将晦涩难懂的知识以可视、可听、可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的良好运用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时跟进和改变学习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高中生不能真正适应信息化教学方法,对于自身的学习方法也不能灵活跟进和改善。这样会造成教与学的相互脱节,使语文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并且不利于从根本上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加强督导和沟通,使学生逐步适应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灵活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学习策略。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双向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这一方法策略是顺应潮流的正确之举,其有益之处我们有目共睹。但是,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也值得引起重视,并且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刍议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J]. 现代交际,2013(02)
[2]陈国瑞.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J]. 学周刊,2014(12)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从1999年开始我国教育领域便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从开始的考试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各地语文教学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取得的成绩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将课堂让给学生,改变以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找出答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想多问的习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交流经验,也促进了自身能力的提高。
2.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改革表面化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并已经逐渐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自身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等。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就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改革停留在了表面。这种方式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课程设计不明确,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真正意义的教学改革,没有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缺乏目标性和方向性,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变得茫然,降低了学习效率。
(2)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我国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然后进行记忆,不断的重复和练习,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用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掌握问题的情况,忽视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只注重结果。加之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即便知道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也不得不以填鸭方式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这不能将新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高考成绩成了衡量学生学习好坏,教师能力高低,学校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3)语文选修受到限制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必须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设置相应的选修课,以提高和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现阶段,很多学校已经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设置选修课程,但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意愿和社会的需求,而是按照高考规定的大纲来设置选修课程,并且在高考的压力下,将选修课变成必修课来上。此外,由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理论知识匮乏,学校的教学经费不足等因素,也制约着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展。
二、新课程改革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1.明确教学方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大纲时应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结合,合理分配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不但要完成教学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交际等综合能力。课堂内容设计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考虑学生的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要有连贯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
2.教师合理转变自身角色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延续以往单一传授式的教学方式,也不能一味的将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放手不管,而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进行引导式教学。事实上,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并不是一项自由的活动,学生不可能完全独立的去思考问题,尤其是在遇到苦难的时候,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从单一的讲授书本知识向启发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转变。
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创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师生间平等对话的关系,课上课下多和学生沟通。课堂上,教师在给出问题后,对思路正确,符合逻辑的答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方向错误,偏离目标的答案不能盲目批评,应当加以引导和合理的启发,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路,鼓励这部分学生继续思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师应该根据课堂上学生们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
4.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学习
时代在进步,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一直以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习惯了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书本上一成不变的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并没有及时对知识进行扩展和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当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改变教师僵化的思想,使其充分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转变自身的角色,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的完善自身,改良教学方法,转变角色,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生的习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畅.试论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07(3).
[3]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8):16.
[4]彭春霞.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云梦学刊,2008(7).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途径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有效地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都是死板的讲解,导致学生接受知识的时候非常被动,根本就不会主动学习,让教学的课堂中缺少活力,不但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也不符合现在的素质教育。在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二、重视集体备课
素质教育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集体备课这一项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重视,更多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扩展管理能力,在效果、内容、形式、人员、地点、时间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这样在教师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让教师集体能够利用到资源共享,也是提高教学效率中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
三、课堂教课
1.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平时留意学生,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及个性,从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心,所以教师除了一定要自身检讨之外,还要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修养素质。
2.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效果,不能跟流于形式相提并论。在设计良好的教学导入的同时,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导入、名人故事导入、诗歌导入、音乐导入等等。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之前一定要与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相联系,从而利用课堂导入的方法,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3.教师在结束每堂课的时候,应该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以此做到学习的巩固与强化作用。教师应该在重点和难点的课中,学会取舍,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4.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究、合作、质疑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引导学生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也能深刻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高中语文是高考的重要一课,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也有很大的责任和义务,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首要任务。此外,高中教师还应该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同时要转变方式授课,让学生对学生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篇7
1.1主题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是从语文教学的整体角度出发,将几篇存在内在联系的课文放在同一个单元里进行教学,从而使语文教学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划分和现在的划分方式并不相同,它是严格的按照文体特征来组织单元,分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议论文、抒情和文言文等单元。而现在的语文主题单元教学中,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体验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性。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将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从系统思维的视角来审视高中语文教学。
1.2教学现状
首先,高中语文主题类型多种多样,但同时这种多样性也造成了主题的混乱。许多教材为了追求用词的统一性,勉强设计了一些很令人费解的主题单元。例如,现行鲁人版将《屈原列传》放在必修四的“谱写生命赞歌”单元,另一版教材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编入“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之仰观宇宙”的单元等现象,都令人很以难理解其用意。其次,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虽然是按单元来编排的,但同一单元的几篇文本主题和文本并不相同。这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相关内容的架空分析和主题探究,偏离了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的内容,脱离了语文教材的实际教学标准,忽略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其走向了“泛语文化”的道路。
1.3教学优势
首先,主题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学能力、开放的思维方式及其创新精神,满足了时展对人才的需要。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更加注重将社会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且关注于学习资源的整合和生成,在整合教材的同时,吸纳丰富的课外资源,努力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学习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语文这一学科,从课本教材到相关主题的素材资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其次,主题单元教学有效的提高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率。以往的单篇教学,往往只关注课本的重点难点。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为了防止遗漏,面面俱到,费时低效,或迫于课时压力,随意盲目,整体性、层次性和有序性都很差。而单元教学将语文各个部分的知识点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对教材进行整合,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每个单元都围绕同一主题,完成特定的几个学习目标。
2系统思维要素
2.1系统思维的概念
系统思维是人类的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方式,它是以系统论作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系统思维是将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论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论运用到教育领域,就是把教育活动当作一个系统进行考察,从而得到整体上认识教育的方法。
2.2主题单元教学的系统要素
虽然至今为止教学学术界对于主题单元教育系统的要素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学者们都将教学看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将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定义为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必要要素。并将单元、主题、情景、资源等要素,定义为教学系统中的充分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对独立却又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从系统思维视角看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
3.1系统思维对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意义
系统思维使得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课程理念得到了更好的落实。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的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而系统思维正是通过分析比较教材中的课文,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关注点而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
3.2系统思维下构建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原则
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学习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的推动高中语文主题单元学习,相反,不良的学习环境必然会妨碍主题单元的学习。根据高中语文每个单元的不同内容以及教学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创建有利于目标完成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进行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重要因素。
3.3系统思维下构建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策略
首先,创设不同主题单元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学习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在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活动中,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并且随着各种外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这些是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对单元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资源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在进行主题单元资源配置时,要运用系统思维,遵循相关性原则,注意根据单元内容准备教学所需资源。再次,要对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选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好的主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符合课程标准,而是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要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并且要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结语
篇8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及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法所不及的。依据情景教学法的理论指导,语文教师就会创设出与课文内容相呼应的图画,再利用语言的表现力,同时,在音乐的感染下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进行再现,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理想效果[1]。因此,对高考重压下的高中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无疑是新颖、有趣、轻松的。
一、高中语文课堂运用情景教学法的必要性及条件
1.分析其必要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一贯的教学方式是“满堂灌”,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很少有合作或交流,学生在课堂中处于支配地位,扮演的是配角;教师很少根据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必然很少享受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这对学生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提高、对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关情境,通过师生共同的合作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2]。
2.语文课堂情景模拟需满足的条件
首先,创设的情境要有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构建知识体系;其次,要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创设情境,在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还要掌握好情境创设的度;学生要能够通过创设的情境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具体的情景教学法应用及案例
1.利用实物、想象、音乐的综合再现情景
利用实物、想象、音乐综合创设情境,会让创设的情境更加完美,再让学生调动想象,就会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美丽画卷。
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例。开始讲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幅碧绿的荷塘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一个参照的对象;然后在贝多芬《月光》钢琴曲的伴奏下师生共同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深处的那片荷塘,用心品味月光下的那片荷塘。课文通篇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美丽的月下荷塘图,同时能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情感的波澜。
因此,利用实物、想象、音乐综合创设情境,不仅能满足学生视觉的要求,还能在听觉的辅助下,让学生沉浸在通过想象加工而成的情景交融的完美世界中,体验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次理解[3]。
2.通过表演体会的方式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是由角色扮演和角色进入构成的。角色扮演就是对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角色进入就是扮演文中的角色。由于学生自己的扮演动态化了课文中的描写,就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对内容的亲身体验[4]。
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将文中的邹忌及他的妻子和妾,客人,徐公,还有齐王,找学生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当然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不妨让老师充当徐公,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扮演下,会让课文“活起来”,增强学生的角色认同感。另外,也可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并实行角色互换,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扮演不同角色的欣喜,这样就在潜意识中学生自动了解了文中的内容,那么接下来的学习也是轻松的。
可见,根据课文具体的需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及加深理解的有效办法,利用这种情景教学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还能加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达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目的。
三、结语
任何一种教学法的应用都是为了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情景教学法也是如此。只有在适应高中语文内容的情况下,创设的情境才会发挥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恰当、适时及有度地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梁燕.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0(11).
[2]李晓娟.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言教学 有效性研究
一、高中语文课堂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语言不规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比如说,很多老师在课堂中说话太过嗦,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多次用“这个,那个”“我们知道”及“就是说什么什么”;有的老师在教学中的语速过快,学生感到学得很吃力,还没听清楚老师讲的内容就过去了;有的老师讲课语速很慢、很乏味,让学生感到无聊至极,根本没心思听老师讲;有的老师语音发音不清晰,学生根本就不明白老师所讲;有的老师说话前言不照后语,说话颠三倒四,学生听得是云里雾里的,有时根本就弄不懂老师导致在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些教学中出现的不规范的语言,主要原因是老师的教学素质低,需要对高中语文老师进行提升素质的培训,使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更规范。
2.课堂对话有待完善
在实施新课改之前,教学模式就是老师是课堂的主体,整个一堂课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根本就不管学生是不是能接受自己讲的内容,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所学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老师仅仅作为传导信息的角色。尽管我国前期的课改,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没有了,却出现了新的极端,就是“满堂问”,由于有一部分的老师对于教学对话的理解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把课堂的对话变成了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这就曲解了教学对话的真实意义。对话是一种多方的信息交流方式,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有关,还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要改善教学中的对话,方法就是提高信息的多向流。
3.课堂教学评价一元化
所谓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它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种信息反馈。老师通过这些信息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目的是可以使教学目的和效果达到预期的要求。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分析,课堂评价的方式和标准都是一元化。评价标准一元化,讲的就是老师将自己的主观意见,作为对学生课堂中的回答及课堂表现的评价标准,口头的语言评价手段也是一元化的。所以说这些一元化的评价,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不能很好地利用评价,出现了诸如评价不清晰及评价比较单调,甚至出现评价类似的现象。这些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评价一元化的主要表现,严重阻碍语文教学中语言有效性的实现。
二、提升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1.使用规范有效的教学语言
规范有效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自己的讲课内容,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有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有效的教学语言,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及接受能力来确定自己所要教的具体内容。不仅要提前进行预设,还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地进行调整。
2.设计和完善有效的语言对话
老师在进行课堂的教学语言的对话设计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学生及紧扣教学的内容。所以,老师在讲课之前,要对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要重点研究教材的难点及重点,设计出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的最有价值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在合适的时候向学生们进行提问。再者就是要多多了解自己的学生,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是什么?他们的疑惑又是什么?老师根据这些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按照这两个原则设计出有效的语言对话的问题,就能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3.灵活运用课堂评价语言
老师在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要科学的利用好课堂评价这一教学手段,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于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首先,是要充分考虑其评价的内容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对其学习的结果进行多方面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其次,就是要使用合适得体的课堂评价语言,要避免使用一些没有真情实感甚至是有口无心的评价语言。只有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灵活多彩的评价语言,才能使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三、结束语
本文运用问题分析的方法,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教学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分析了语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语言不规范,课堂语言对话不完善和课堂评价一元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高其有效性的策略,对于提高高中语文语言教学的有效性有很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严强强. 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9.
[2] 杨翠平. 高中语文课程知识与能力探析[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 朱英. 湖南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践反思[D]. 湖南师范大学,2010.
[4] 周海超. 高中语文合作学习初探[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篇10
一、指导自主开展课前预习活动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离开了充分的预习,教学工作将会陷入两难境地,学生不熟悉教材内容、抓不住重点,教师也无法和学生开展互动。对此,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预习环节的作用,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首先明确预习的主要方向,要求学生自行解决生字词等内容,初步了解课文梗概,对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要对照课后思考题与习题进行预习成效检测,让预习活动成为学生提高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教师要在预习方法技巧上下功夫,帮助学生运用一些好的方法,如五步预习法将预习活动细化为读思做练写五个环节,分别赋予相应的内涵和具体要求,让预习活动有效成为了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沿阵地。
二、指导自主开展课堂探究活动
课堂探究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既是目标实现的主要路径,又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抛弃直接灌输的陈旧方法,使自主深入探究成为主旋律。在课堂探究环节,笔者重点抓住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不能总是等待教师被动给予知识,树立依靠自己认真思考以及和同学合作完成目标任务的理念,使自主学习成为自觉习惯。其次要重视发挥小组载体的作用,向学生提出思考题之后引导合作讨论,大家在小组内交流问题的答案,辨析不同的观点,以及针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技巧相互探讨,达到借鉴吸收与提高的作用。另外,自主探究课堂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师必须始终体现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驾驭。笔者认为,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教师必须进行巡视点拨,这样可以有效掌控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进度状况,同时也在点拨活动之中提高了学生思维突破的效果,解决了难题难点。
三、指导自主开展写作方法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方法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善于课内外联动开展教学,注重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效融合起来。首先,教师要发挥好课内阅读的指导作用,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时设置一些问题,如把握文章的结构、分析写作的特色、提炼写作的特点等,这些方面的自主探究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熟悉教材,同时也增强了构思运用能力。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总结课文写作特色,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增强了对教材写作方式方法的领悟借鉴能力。此外,笔者在教学中还将写作前指导与阅读教学融合起来,在写作前指导环节引导学生对下水作文进行认真分析,按照结构手法、表述特色、技巧处理等进行梳理总结,将阅读中积累的方法技巧融入到作文写作之中,以及在下水文分析中总结方法技巧,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帮助。
四、指导自主开展复习活动安排
复习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头戏,教师既要统筹安排复习活动,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复习,使学生用好每一分每一秒,高效开展语文复习。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人脑记忆规律,有时候复习时机远比时间战、题海战效果好得多,重点要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让学生少走弯路,尽量花最少的时间、做最科学的安排,达到巩固记忆与理解效果。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筛选出不同环节、不同章节、不同内容的难点和薄弱之处,使语文复习活动不再面面俱到,要针对性紧盯重点难点有效突破。在时间安排上讲究科学性高效性,在内容指向上体现重点与难点,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开展复习时达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深化理解的目标。
五、指导自主开展拾遗补缺巩固
- 上一篇:教育理论知识
- 下一篇:幼儿园安全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