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基础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隐私权 行政法律保护 理论基础问题
行政权力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社会、国家整体利益,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权力在运行中要保持谦意性,禁止跨越雷池一步,尤其是涉及公民的隐私权方面更要保持敬畏。这就要求在实际权力运行过程中通过制度的形式对权利给予明确。通过行政法律制度对隐私权进行保护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要在保护的过程中做到恰如其分却不容易,以下将对行政法律制度中隐私权保护的理论基础和意义进行全面的阐释。
一、何为隐私权
对于隐私的说法古已有之,但隐私上升为一种权利却是当代的一种发展。同时隐私与隐私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确确实实是分属不同的概念范畴,两者联系紧密却不是一体,隐私是隐私权的起点和基础,隐私权是保护隐私的权利范畴。
在英语语境中,隐私可以理解为隐秘、不为人知和隐藏等。在我国理论界对隐私的理解也存在分歧,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隐私就是指个人、独立的生活空间,在此空间内不受任何人打扰和侵犯,该空间的任何事情和信息都不被外界得知;第二,认为隐私就是在个人生活的区域内一切不希望他人知道的事情;第三,因为隐私是与公共利益和社区利益相对的概念,体现为一种信息,这些信息是信息所有人不希望被人知道或者不愿意被外界打扰的私事。
而隐私权在近代的发展主要发生在西方,作为一种权利,隐私权具有其他权利所不具有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在理解具体隐私权的过程中出现了分歧,但从宏观上看,隐私权还是可以定义的,主要是指区别于公共利益的,涉及个人信息、个人生活等领域的权利空间,包括身体、信息、通信和地域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隐私权行政法律制度保护的理论基础
1、隐私权是一种宪法性权利
不论是国外立法还是国际法律文件都对隐私权进行了合理的论述和确认。作为一种广泛适用的权利术语和权利类型,更是作为一种宪法性权利,我们如何理解其法理基础呢?国际上有人格权理论和独处权理论两种观点。前者认为个人的尊严和个性是有宪法明确规定的内容,隐私权也就是为了彰显个性,由个人负责并且不受侵犯的支配个人行为;后者是指隐私权是一种不被他人干扰的个人权利。
我国宪法缺乏对隐私权的具体、详细的规定,但是从其中的一些内容中也可以推断出对隐私权行政法律保护的法理基础,如在宪法中对人格尊严、住宅、通信等的规定。
2、价值基础
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充分的保护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符合价值论的要求,隐私权行政法律制度保护的价值基础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人自由。自由作为一种价值在西方社会曾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一些学者的论著里自由甚至成为一种最高的、基础的价值。个人自由就是个人有权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非法的干涉,他人必须对合法个人自由行为保持距离,而保护隐私就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尊重。其次是个人尊严。个人尊严所追求的是人作为独立的人存在,用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话说就是人格尊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一些学者认为人格尊严是一种终极价值,隐私权的发展正是个人尊严实质内容增加的一种表现。最后是个体价值。尊重个体价值就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从物质到思想给个体以充分发展空间,而这恰恰是隐私权行政法律制度保护的基本要求。
三、对隐私权进行行政法律制度保护的意义
1、是隐私权的保护更加完备
自我国法律体系形成以后,在许多法律中都对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进行了规定,但是这些规定都还有其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规定保护隐私权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且不全面,如宪法中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权利;民法对隐私权的规定过于落后难以适应社会的整体发展等。因此,为了更好的落实隐私权保护思想,有必要加入更加直接、强力的行政权对隐私权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这一思想的前提性要求是避免行政权侵犯隐私权,所以建立隐私权的行政法律制度保护机制非常必要。
2、有助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
我国有悠久的封建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对国民的权利保护极为忽视,甚至常有侵犯,而且这种侵犯公民权利的观念已经深入人性,所以要想真正做到对公民的隐私权的保护也必须从公民意识的培养做起。首先对公民进行法律文化教育,树立一种法律观念,通过隐私权行政法律制度保护可以让公民看到保护自己权利的实际行动,起到教育公民的作用;其次改变公民存在的习惯性服从心理,面对行政权力时,多数公民还存在着畏惧心理,认识不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这就给隐私权保护带来了主观障碍,通过行政法律制度的保护能够逐渐改变公民的这种思想。因此,隐私权行政法律保护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有助于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培养,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四、结语
通过探讨隐私权行政法律制度保护的理论基础继而论述了确立这种保护方式的意义,可以看出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当前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未来隐私权行政法律制度保护的道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情感教育;全面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67-02
现代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是“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必然要遵从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一个教师不管其理论水平有多高,知识多渊博,但如果缺乏感情真诚投入,学生往往对所学内容就会缺乏兴趣,学习就会消极被动,知识就难以内化,更谈不上转变为其能力和行为了。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探索情感教育模式的构建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并非是舶来品或是新事物。中国传统文化处处闪耀着情感教育的启蒙思想,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等等;西方的情感教育思想的源头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雅典的和谐教育。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情绪心理学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情绪理论,才为教育基本理论向情感培养方面的拓展和深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由于没有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的支撑,我国现阶段的情感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多的是在借鉴、学习西方。
在我国近现代的教育理念中,知识技能的培养一直被当做中心的内容,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被凸显,遮盖了教育的本质。原本应该是充满意义、丰富多彩、人性发展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千人一面、标准划一的知识传授过程,学习成为一种人们适应社会被迫的行为。由此,“应试教育”在中国得以不断强化,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目标被背离,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阶级属性,高度抽象和概括,如果只片面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就更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产生畏难逆反情绪,从而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人的全面发展是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理想目标,同时也具有逐步实现的现实基础。把人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让人幸福地生活,这是教育的理想。只有将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现实的教育向理想的教育目标靠近。情感教育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情感教育突出了学生独立的主体地位,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品质,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其对自我、社会、自然及三者之间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质,实现学生个体和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
二、情感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
(一)课程性质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阶段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着众多的情感教育因素,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仰,还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法律素养,都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大学生对此有着现实的需求。这种自觉自愿的需求,是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最坚实的情感基础。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情感需求,理论教育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事实穿透”的基础上,引起“情感升华”,从而达到“理论贯通”的效果。
(二)教育规律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实际上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情感体验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也会以物质的形式表现在人的生理机能变化上。所谓人的情感体验,是指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客体(在教学中表现为知识及其教学活动)满足主体(指教师和学生双方)需要的状况所引起的主观态度体验(如喜怒哀乐)、生理激起(神经系统、内脏器官、新陈代谢等变化)、外显表情(面部和体态)的总称。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活动必须以大脑皮层相关区域因外界信息刺激而形成“兴奋灶”为基础和前提。因此,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人性发展的需要
继“草莓一代”、“鸟巢一代”之后,80后、90后又得到了一个新的称谓,“玻璃化一代”,意指体质和心理双重孱弱,大事小情轻轻一撞,就有可能粉身碎骨。2011年初,广州市团校、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共同的《广州青年发展报告》蓝皮书出炉。书中显示,有57.9%的广州青年感到“压力很大”,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广州青年最主要的压力;其次是钱不够花。面对与时俱进的压力,青年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系统还不够完善,有80%的青年认为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少或没有,而朋友则成为他们求助最多的对象。无论是从教育的目标来看,抑或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这都是亟待改变的教育人性化的缺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不足的关键。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重建
(一)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包括两个方面,既要转变教师教的理念,也要转变学生学的理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性的课程,学生具有学好课程的情感基础,教师应不断巩固和扩大这种情感基础,引导学生逐步实现自主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合法正当利益的追求本身并没有错。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回避,还应该给受教育者提供获得利益的方法。这是使受教育者相信思想政治工作所宣传的东西的根本前提,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传递的是真情或假意的试金石。事实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就是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这个中心展开的,而成长成才恰恰是大学生最根本的利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课程教学始终与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相结合,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多出主意,多想办法。
(二)创新教学方法
情感教育不仅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手段,更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都要贯彻“以情育人”的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主体等多方面深入挖掘情感教育因素。这样的教学方法创新才是符合人性发展的教育应该具有的本色。
首先,要注重丰富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蕴含丰富感彩的文化,但是,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情感因素却又长期受到压抑。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长期得不到应有的符合人性规律的发展。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情感因素更是被压缩到犄角旮旯,灌输理论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为自己辩解的最好借口。理论需要灌输,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应该是科学的灌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穿梭于思想政治课堂和现实之中,学会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看待与时俱进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行为、塑造学生的人格。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离开了社会实践,再完美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内化成人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激感,感悟社会,体验人生,培养品格,增长才干。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师生的社会情感都会得到丰富和发展,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目标就能较好地融会贯通于学生自身的情感发展中。
其次,要注重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修养水平。
教师的言行富有情趣,高度的教学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热爱全部倾注到课堂上,真正进入教学角色,就必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经过实验曾总结出如下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指明了方向。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第一要素,书本语言比不上教师富有情感而又形象生动的有声语言。这种丰富的美感对学生的知识接受和巩固都是极为有利的。教师要想把课讲的好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在学习语言、使用语言上下工夫。
教师语言能力的提高,就必须丰富自己的词汇。因为词汇是语言的物质材料,美妙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只有通过丰富的词汇才能表达出来。没有丰富的词汇,不可能有丰富的教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词汇贫乏,讲起课来语言就会苍白无力,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信息时代语言的变化更加迅速,从“给力”到“hold住”,教师如果不注意更新自己的话语系统,就可能被学生觉得“out”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使用这些网络热词的时候,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有了丰富的词汇,还需要苦练语言基本功。
教师还应自如地掌握运用非语言符号(如表情、手势等)的能力。因为,语言虽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切现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但它的表达往往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语言在表达人的情感上有时会非常烦琐,有时可能又会辞不达意,还有时可能会因为是“说出”而非“悟出”难以引起共鸣。动作和表情是情感的独特表现形式,具有传递信息的特殊效能。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掌握和运用非语言符号,不仅可以使其语言表达得到支持和修饰而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而且能够更自然、亲切、真实、丰富、细致入微和感人肺腑地表达某种情感、态度、意向和感觉。
参考文献:
[1] 毛豪明,等.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106.
[2] 吴丽兵,等.人的全面发展视界中高校德育理念的思考[C]//钟玉海.理论课教学新视域.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96-97.
[3]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
篇3
一
2006年初,新浦工商分局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本局干部队伍法律素养不够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职尽责的需要。一是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缺乏,特别是法理学知识缺乏,对一些法学理论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与工商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运用尚不熟悉。三是法律适用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干部为了降低或避免执法风险,适用法律存有死抠条文,机械刻板的倾向,对于法律条文不够具体明确的,往往缺乏对法规意图的准确把握,不能灵活合理地适用法律,不同程度地影响执法水平的提高。四是从事一线管理的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好一些,其他人员则比较差,导致一部分工作人员长期一个岗位,难以进行换岗交流。经过认真剖析,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干部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二是以往工商机关的法制教育由于受主客观条件制约,重视实践性、操作性而忽略了基础性和理论性:三是由于基层工商机关长期存在人员少、任务重,工作超负荷运转等问题,法制教育培训往往急用才训,以会代训,导致干部队伍法律知识不够系统:四是法制教育培训方式陈旧,直接影响教育培训成效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沟通,新浦工商分局于2006年5月23日,正式与淮海工学院法学院签订为期五年的开展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协议,开始了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
二
2006年下半年,连云港市新浦工商分局与淮海工学院法学院从各自需求出发,沟通协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互助合作活动。
教授集中授课,强化法学基础理论教育。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是新浦工商分局干部普遍急需强化的方面,经局校双方商定,2006年7月至12月底,每周五下午,分别请一名教授给全体工商干部上课,主要授课内容为法学基础理论和法理学。发给每名工商干部一套全日制法学专业本科教材,教授按双方制订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在《法理学》授课时,授课老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利用7个半天分别讲授了法理学概念、法学基本范畴、法律责任。从中国法制现代化、法律方法等多个层面对法理学进行了生动具体的讲授,引起了工商干部极大的学习兴趣,联想他们过去的实际工作,感到很有收获。
教授学生互动,调动现场教与学的积极性,法学院教授给工商干部授课前,一般都提前给学生发信息,搜集学习诉求,以便有的放矢备课。在教学课堂上,都留出一些时间,启发工商干部参与讨论,特别是引导工商干部讲典型案例,开展案例分析和点评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工商干部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授讲课的实证内容。课后,授课老师认真听取工商干部的意见,对工商干部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菜单式教学培训,促进教育培训效率的提高。现有工商干部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部队转业干部和从社会上招录的人员,法律知识结构差别较大,在培训时,局校双方商定,从2007年开始,由工商分局根据下部素质状况,分别提出菜单式法治教育培训需求,请法学院老师专门备课授课。如果学院开设课程与菜单需求吻合,就让工商干部到校旁听。这样的教学紧扣工商干部需求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工商干部容易消化吸收,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接纳学生实习,既当“学生”又当“老师”。根据局校双方协议,新浦工商分局每年都接纳几批法学院前来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来分局后,一般两人一组由一名工商干部带队,直接参与分局行政执法、消费调解、市场巡查、商标广告和合同管理等工作,带队的工商干部经过法学院教授的系统培训,既有实践经验,又补丁法学理论课,就认认真真地当起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搞市场管理巡查、执法办案调查、撰写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告知等工作,分局法制、经检部门编写社会实践和实习教材,一起举办社会实践和实习座谈会等。这样,工商干部认真传、帮、带,大学生们虚心求教、积极进取,收到较好的效果。许多大学生反映说,到工商分局开展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为接触社会就业工作打下了基础,工商干部通过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也促进其反思过去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注意言传身教,展示了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
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虽然只有两年多,但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增强了全员法治意识。通过全员接受系统的法治教育培训,新浦工商分局干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法治精神的理解,树立了法治理念,拓展了法治视野,全员自觉认真学法、潜心用法、严格执法的法治氛围已经逐步形成,
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依托高校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培训,较好地克服了过去法制教育培训中授课人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授课水平不高等问题,普及法学基础理论与加深工商法规理解相结合,促进了法律知识与执法技能的共同提高,突出地表现在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提高现场办案取证能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
提升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普遍增强了新浦工商分局广大干部执法为民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执法效果与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对人民负责。今年4月30日,一消费者投诉在市区一家大超市买的鸡蛋煮熟的蛋黄有问题,立即引起许多居民的恐慌心理。新浦分局接到举报后,马上到这家超市调查,让超市迅速将剩下的鸡蛋全部撇下柜台,并马上对这批鸡蛋进行抽检。由于国家还没有明确鸡蛋的检测标准,质检部门无法提交监测结果,新浦分局马上求助于淮海工学院工业食品系科技人员,提取18只鸡蛋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分组比对,得出蛋黄发生异常是由于养鸡厂饲料配方突然变化所致的结论。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批鸡蛋产自赣榆县一养鸡厂,新浦分局马上对这家养鸡厂进行了查处,并立即向社会公示,很快平息了这场鸡蛋风波,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
扩大了行政管理资源。开展局校互助教学实践活动,分局每年接纳几批大学生前来开展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活动,直接扩大了分局行政管理资源。打击传销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两年来该局充分利用淮海工学院法学院的大学生在校园的影响,积极在淮海工学院开展打击传销宣传工作,让大学生按照分局要求,在校园里散发打击传销宣传资料,悬挂打击传销宣传展板,有效地遏制了传销蔓延的势头。同时,新浦工商分
局还组织前来实习的大学生参与市场巡查,检查食品销售商持证情况,大大强化了市场监管力度。
四
连云港市新浦工商分局两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要充分认识全员法治教育培训的紧迫性。新浦工商分局主动与所在地高校开展局校互助教育实践活动,是基于对现有工商干部队伍素质状况的深刻剖析。我们应充分认识全员法治教育培训工作的紧迫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从紧安排,从实抓起,尽快抓紧全员法治教育培训,尽快增强全员法律素养,以适应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其次,要努力加强法治教育的基础性。工商行政管理法治的实践早已证明,一个人法律素养的增强,离不开法律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看,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过去的社会背景、工作阅历、受教育程度、从事工商工作时间的长短及身处岗位的不同,他们的法律素养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法律基础理论都比较匮乏。因此,要把法律基础理论的教育培训作为整个法治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掌握了法律基础理论就等于掌握了增强法律素养的钥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好根基,一步一步朝着增强法律素养的目标奋进。
篇4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特点
1.课程内容繁多、涉及面宽。依照法律部门划分的理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此,经济法的体系是由体现国家协调经济的法律规范构成的,并不包括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这种设计体现了法律部门、法学学科划分的严谨性,对法学专业学生当然是合理的。但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则不尽合理。如掌握企业法律制度,尤其是公司这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现代企业制度,对经管类学生是不可或缺的;合同是现代交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合同法对于进行经济工作至关重要;现代交易中,支付多以票据流通来实现,因此,对经管类专业来讲,票据法也是重点内容。但是公司法、票据法属于商法范畴,合同法属于民法范畴。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主要考虑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经济相关法律问题,并以此为中心组织教学。因此,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不应仅包括经济法内容,还应包括民法、商法、刑法以及诉讼法等法中与经济有关的规定,内容繁杂,远远超过了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范畴。事实上,经管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应采用大经济法的概念,即“与经济有关的所有法律规范”都为经济法的范畴,可以概括地称其为经济法律。
2.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经济法在法学院属于高年级开设的课程,学生都是在学习了法理学、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基础课后,才开始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因为就经济法内容而言,是基础之上的学科。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开设经济法时没有也不可能安排上述课程,因此学生理解经济法的背景法律知识先天不足。而且有的学校甚至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使经济法成为经管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法律类课程,有的学生连什么是“法律”都不懂,学生的基础性法律知识欠缺,特别是对民法的基本概念与规定不了解,就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各种具体的、单行的经济法律。学生学习难度非常大,觉得经济法内容繁多,非常枯燥,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法律术语、法学概念和基础性法学知识,不仅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时安排较少。经济法内容多,需要学习的经济法律法规数十个,要求了解的法学理论、法律原则很繁杂;而且经济法涉及的领域广,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内含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没有经过前期的法律基础理论的学习,在有限的四五十个课时内要将经济法理论基础夯实是很难的,况且经济法的实践操作性也很强,还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使得经济法的教学任务显得尤其繁重。
4.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之间的矛盾。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目的在于应用、实践,而不是从事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因此,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经济法理论,并且能运用经济法理论解决经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经济法教学具有理论与应用的双重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与其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因此,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是比较好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缩短书本与实践的差距,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经济法课程教学课时较少,涉及的法律法规繁多,对缺乏必要法律基础知识的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明显地给经济法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改变目前经济法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开课时间安排要合理
《经济法》课程最好在高年级开设,如大三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原因有三个:一是《法律基础》课是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提供了一定的知识铺垫,《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之后。二是大一、大二很多专业课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对于《经济法》的理解和应用都有一定的困难。把时间定在大三,由于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的专业训练,企业管理、证券投资、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与经济法相关的课程已经开过,学生对《经济法》的理解能力比大一、大二明显增强很多。三是学生对自己将来就业方向有了初步定位,对知识的学习也更注重实用性。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实践性很强,可以应用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高年级学生学习经济法知识的热情和要求更强烈一些。
(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第一,应根据经管类专业经济法的教学目标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经济法课程教学课时较少,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着重选择实用性强的经济法知识。当然注重实用性,并不是说一点不重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毕竟要学好经济法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只是说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不能太理论化,特别是那些在法学界有争议的理论不必在课堂上讲解。第二,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有重点地、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讲,可将经济法课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学重要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经济法的重要基础知识,包括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调整对象、基本原则、经济法律关系。学生在掌握了这两部分基本理论之后,就可以进入具体的部门法学习了。第三部分是经济生活中一些常用、重要的部门法,包括民法、商法、合同法、公司法等。上述三部分是各专业的必讲内容;最后一部分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内容,则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选择性地教学,如对于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可将票据法、会计法作为重点;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可以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争议解决法作为重点;工商管理专业侧重于企业法、破产法的讲授。第三,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来弥补课时上的不足。经济法课程内容较多,完全由教师讲授不仅学时不够,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对某些简单的内容布置学生自学。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自己需要的知识也有很高的自学热情,如果教师指导得当,自学将成为学生富有效率的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的自学更有效,教师应当提供必要的指导。如:为学生推荐适合的书目,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资料,指导学生课后观看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视频或电视节目,如《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节目,扩大学生的法律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上合理采用案例教学法
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经管类专业学生大多没有形成法律思维模式,理解法律条文间逻辑关系有一定难度,单调枯燥的法律条文也很容易使学生厌烦。因此,在经济法教学中,切忌照本宣科,而应当适量地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真正能够使学生掌握法律规则如何运用和激发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它能够把经济法课程中抽象的原理、概念置于实际情景之中,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恰当与否十分关键。首先案例应具有典型性。所采用的案例应与所讲授的知识点紧密相关、互相印证。其次案例应具有真实性,贴近生活。这样的案例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为了避免案例讨论中出现因学生基础知识不足而冷场或偏离主题的现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组织案例教学时,最初可以选一些简单的案例进行分析,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逐步增加案例的综合性和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来选择相关的案例。三是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学时。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学时比大体为5:1。重视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否认理论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恰恰相反,法律理论的讲解和阐释相当重要,只有理论与案例有机结合,才能使理论变得生动活泼,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是水融的关系。案例教学和理论讲授的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理论讲授的辅助方法的原则,不能把法律课程变成纯粹的案例分析课。从经济法课程针对的教学对象来看,不是法学专业学生,不必要掌握过多的理论知识,但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却一定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篇5
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总结过去,收获良多,现总结如下。
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四年中令我欣慰的是:连续两个学年,四次获得奖学金,顺利通过了大学大作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我把这些作为向上的动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我校是一所理工学校,在培养人文素质的过程中,也渗透了理工科优良的作风,在我的身上,您会看到工科学生的扎实、看到理科学生的冷静。综合发展自己,成为文、理、工兼具的好学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我继承了中国农民的勤劳、坚韧不拔和不怕苦的精神。凭着这种精神,我边工边读,直至顺利完成学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这种精神,爱岗敬业,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我不能自比千里马,便我相信您一
篇6
法学教育应该是理论知识传授和司法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复合型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的教学方式多是以课堂讲授式为主,重视正规化的理论教育和法律知识的系统教授。这种模式下培养的法律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较为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和理论思维能力,但是却忽视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缺乏实际运用法律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走出校门后,无法胜任法律职业。法律知识是人类法律思想的凝结,是法律思维、法律推理的出发点。因此,传授法律知识仍是未来法学教育的一大功能。但未来的法学教育更要关注学生创造性法律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法律推理技巧,形成独立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和敢于创造、善于创造的品质。近年来,尽管有一些法律院校意识到这一点,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从整体上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农科院校法律人才培养的对策
2.1正确处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需要两方面的训练,一是学术训练,或称之为法学理论训练;二是法律实践训练。大学本科教育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前两年进行素质教育,侧重于法学基础理论的学习构建起一个素质平台。后两年进行分流,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阶段,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准备从事法律职业的学生,可进入其他学科学习,使自己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本科后的法律教育应偏重于学术教育,着力打造学术研究人才。法律职业者的在岗继续教育,可由国家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律师学院等教育机构根据执业特点来进行。对三种教育形式进行合理分工,分阶段、分层次落实,有助于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法律教育体系。
2.2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学条件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法学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学教师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法学专业学生素质的高低。这就要求法学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具备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这就需要高校应建立严格的法学教师录用考核制度。在录用教师时,严格把好关,尽量多筛选优秀法律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建立法官、检察官和法学教师职业互换的渠道,更多的吸收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法律人才。
篇7
[关键词]法律基础教育 有效性 定位 优化
[作者简介]黄馨(1981- ),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外语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重庆 40003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3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面向广大非法学专业的大学新生,群体相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相当庞大。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既需要法学专业人才的引领,也需要发挥各类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青年人才的作用。法律基础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准确定位教育性质和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增强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基本素养,促进青年人才法律水平的普遍提升。
一、领会课程基本精神,准确定位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
法律基础教育是高校“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对法律基础教育的定位即是对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以及教育主体进行准确的界定,科学设置“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有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对法律基础教育进行科学的定位,首先必须全面领会“基础”课的基本精神和宗旨。关于“基础”课的性质,由全国统一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绪论”部分作了如下表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课程以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法律观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即“基础”课隶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这一属性决定了这是一门培养人、使人健康成长、成为人的课程。所谓“使人成为人”,就是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现代人。高等学校的课程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使人成为人”的课程,二是“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所谓“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就是讲授某一类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胜任某一类工作,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一种人。这类课程可称为“专业课程”。“基础”课属于高等学校“使人成为人”的课程,不属于“专业课程”,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深刻领会“基础”课的基本精神,把握“基础”课的属性和任务可以帮助我们对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性质、教学目标作出以下基本界定:高校法律基础教育不是传授法律专业知识的专业课教育,而是隶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法律基础教育的价值目标不是“培养法律专门人才”,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大学生法律方面的潜能,激发学习法律的兴趣,调动学习、运用法律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养成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提高法律素质。
二、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
从“基础”课教材来看,“法律基础”部分内容丰富,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基本可概括为社会主义法律基本精神、基础理论和具体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两部分。在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间少”的矛盾,若试图通过法律基础教育将丰富的社会主义法律知识体系统统触及无疑是空谈,势必造成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难以把握重点,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基础教育,教育主体必须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法律基础教育应重点围绕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法律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1.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法律心理。法律心理是指社会主体在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基于一定的社会条件、法律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主体法律生活的实践而对法和法律现象的感知、情绪和习性。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具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其生理发育日臻成熟,心理尚处于断奶期,发展不成熟,法律心理不健全,法律认知模糊,往往违法甚至犯罪以后全然不知、后悔不已。因此,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法律心理教育与引导,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价值诉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大学新生进行正确的法律心理教育需要抓好两个关键点:一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法律认知。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运行的思想、观念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但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认为自己不是学法律专业,只要不违法,就不必学法;有的学生甚至公然挑战法律权威,走上了犯罪之路。药家鑫这样的“好孩子”撞人后为了掩盖罪行再杀人,这一悲剧虽只是极端个案,但给我们以警醒:当前部分青年法律意识缺失,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重任。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学习法律、学习这门课程的自觉性。二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诉讼心理。我国公民的权利受到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但生活中个体难免与他人发生纠纷,权利随时可能被侵犯。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依照法律程序,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权。而据调查显示,大学新生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选择法律途径维权的微乎其微。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诉讼心理,帮助学生形成诉讼权利意识,使他们懂得国家建立诉讼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公民的权益纠纷,制裁惩罚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帮助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信仰属于信念的范畴,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而信念就其内在产生过程来讲,是人们对基本需要与愿望强烈的坚定不移的思想情感意识。可见,信仰是坚定的信念,是一种高级的意识形态;法律信仰乃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形态。法律信仰的培植体现了法律意识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大学生坚定法律信仰是法律基础教育的核心,树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另外,法律基础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教育的生命就在于教师传授给大学生新颖的、符合其自身思想的知识,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这种所谓的思想是原理性思维与追根究源的“本体论”思维习性,植根于对客观事实的终极性信仰。大学教育的精神决定了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应当重在培养大学生对法的终极性信仰。因此,在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为根本目标,改变“压缩饼干”式的法律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创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主线,以“思想观念”为核心,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的法律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体系,使法律基础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融为一体。
(二)增强大学生的法律能力
法律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最高级形态,大学生法律能力的提高是检验其法律素质的核心依据,因此,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归宿应是提升大学生运用法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
1.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基本表达能力。刚从中学跨入大学的新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考核的影响,运用法律的能力比较弱。以四川外语学院“基础”课为例,从考核结果来看,学生的法律基本表达能力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首先,提高大学生法言法语的口头表达能力,重点把握三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在记忆法律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书本上的法律词语;二是让学生比较法律词语的表述与一般词语的表达方式的区别;三是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操练法律口头表达,其关键在于组织者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针对性较强的评析,并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在案、予以反馈,以此激励学生持续训练的积极性。其次,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书面表达能力。“基础”课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因此学习完“基础”课后,学生至少应掌握最基本的法律文书的书写格式,如书、简单的合同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诉讼法时,适当扩大教材的知识范围,重点补充法律文书的写作。通过对基本的法律文书的讲解,使学生对法律相关知识的认知不囿于理论阶段,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大学生的案情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教学方法,其关键在于列举的案例必须是具有很强代表性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对所举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对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期末考试中,应避免对书本知识教条式的考查,必须设置一定的案例分析题目,全面考查学生的案情分析能力,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案例分析考查中,可将口试和笔试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法律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大学生法律能力的提升必须在实践中实现,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尽可能带学生走出课堂,到法庭旁听、法律院校观摩或观看相关的录像片,还可以请司法人员走进法律基础教学课堂作报告。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教学模式
法律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属性决定其主要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线,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和目标实现的角度,探索、优化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准确定位法律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功能是解决“基础”课教材内容“多”与“实”矛盾的有效途径。“基础”课教材是众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时代性较强的好教材,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教材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教材法律部分为了保持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内容层面过多过细、知识点繁多,而“基础”课教学时数非常有限,教师如果力求面面俱到,只能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轻描淡写的阐述,难免有不透彻、不实在之嫌。这就需要牢牢把握法律基础课的课程属性,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价值目标,合理取舍教材内容、设置教学重点。如第八章实体法律部门涉及的法律法规内容广,教师若想花大量时间详细介绍每一种法律、法规,讲授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在较少的教学时数内是无法完成的,而且其背后所蕴涵的基本精神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挖掘。以宪法权利义务的讲解为例,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该清楚自己有哪些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是宪法部分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着重从宪法的基本精神和重要价值两个角度去灌输引导学生,使其认识到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是一对紧密相连的法律概念,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是为了神圣的权利得到实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宪法的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和法治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法律内在的自由价值、平等价值、正义价值、秩序和安全价值、效益价值,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念,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就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成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统一体。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基础”课程的内在要求。再如,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教材的过渡章节,既有道德又有法律知识,对于这部分的讲解,教师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灌输梳理相关知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的内在依存关系,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的价值基础、评判标准和推动力量,充分展现法律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导向性,从而顺理成章地从道德部分过渡到法律部分的讲解。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达到“基础”课对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进行有机整合的根本目的。
法律基础教育教学首先应科学定位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和目标,以及教育的主体。在准确把握法律基础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对法律基础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根本着力点,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找准教学重点,拓展法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有如此,才能不断优化法律基础教育,有效提升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邱伟光.人生导航的行动指南——一门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课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
篇8
作为一名法学毕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通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已经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部门法的相关知识。
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法律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经验。四年中令我欣慰的是:连续两个学年,四次获得奖学金,顺利通过了大学大作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我把这些作为向上的动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作为一名理工大学的学生,在培养人文素质的过程中,也渗透了理工科优良的作风,在我的身上,您会看到工科学生的扎实、看到理科学生的冷静。综合发展自己,成为文、理、工兼具的好学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我继承了中国农民的勤劳、坚韧不拔和不怕苦的精神。凭着这种精神,我边工边读,直至顺利完成学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这种精神,爱岗敬业,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篇9
《经济法》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往都以法学学生为授课对象而设计,这就给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专业性问题。只有在全面分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一、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忽略专业差异性和教学受众的特殊性。教学内容雷同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普遍,教师往往会忽略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努力追求全面讲授课程,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与对本专业的学习之间出现断层,对于各专业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一带而过,无法深入讲解。正是由于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专业针对性,无论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还是从课程安排时间上,都存在“全面性”特点,把相同的案例和教学内容当成包治百病的“万能膏药”。对于学生们而言,由于这种案例分析与本专业联系不大,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便会《经济法》课程失去兴趣,教学效果欠佳。
2.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断层。《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涉及日常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学生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现实中的经济法教学却常常偏离上述基本原则。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理论教学方面,忽视实践教学环节,非常不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由于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诸如《法律基础》等法律类课程,仅仅依靠每周3个学时学习理论内容涵盖广泛的经济法课程,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少困难,同时也让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方面压力倍增。
3.基础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之间的比重不均。如何合理分配理论授课与案例分析之间的比重,这是教学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公认的教学方式,但问题在于如果理论讲解不够透彻,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够清晰,案例分析根本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案例讨论只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冷场或者偏离案件主体的情况,而且由于教师个人分析案件的时间过多,学生同样还是缺少自由分析的机会。
4.案例单一陈旧。目前《经济法》课程的案例教学主要存在着案例单一陈旧的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案例资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信息量不够丰富,不够贴近现实生活,很难引起学生对相关理论和知识的思索,并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案例资料是否属于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也是选择案例资料时应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5.考核方法单一。由于《经济法》课程的考核不受重视,因此考核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教师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当然也有部分教师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但案例的选择往往过于简单,只要得出结论即可。这些考核方法无法达到全面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也无法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改革建议:
1.应区分不同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相同教材,也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换而言之,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要因专业不同而异。在教学内容和教案设计方面,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法学类经济法教材的体系进行安排。而教材的内容往往过于广泛,如高晋康主编的《经济法律通论》分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和、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现代竞争法、税法、银行法等,内容多为对法律规定的简单概述,内容虽然广泛,但在客观上加大了学生自学的难度,学生单纯依赖课本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法律制度的原理和内涵。笔者在教学中通常都会增加很多书本外的内容,同时着重讲解各部门法的重点部分,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吃透基本法律原理。
2.对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断层以及基础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之间的比重不均的问题,笔者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解决。经济法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法律原理多,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思维和主动分析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案例深化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应用层面,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和分析能力。但案例教学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取案例。如果直接将真实案例引入教学,学生很难找到分析的切入点,无法将整个案例进行全面剖析,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课堂教学。因此适当精简案例内容,并且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紧密结合,教学效果更好。
3.对于案例单一陈旧的问题,关键在于能否适时引入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遇到学生较熟悉的经济生活问题时,直接给出经济法案例,由学生独立思考后作答,随后再将法律条文解释放在其后。如此一来,案例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理论知识。若遇到学生不熟悉的经济生活问题,则需要事先讲解法律条文,随后引入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案例都不宜过长,避免将过多时间放在案例介绍上,而使得分析环节过于薄弱。
4.对于考核方法单一的问题,除了通过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还应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纳入考量范畴,即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探讨》 王华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5月号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
《经济法》是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其他专业选修课程。通过《经济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熟悉并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与发展。大部分高职学生虽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不强,对条条框框的条文不感兴趣。而《经济法》这门课程恰恰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法律条文多而严谨,相当枯燥。如果教师教法不当,照本宣科,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入法律的殿堂,那么就难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在《经济法》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高职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即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配角,是知识的接受者。课堂由教师主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有关法律条文,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难以提高学生运用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课堂讲授法下,教师重视的是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阐述,虽然在讲课过程中会相应穿插一些经典案例,给学生创造分析、讨论的机会,以活跃课堂气氛,然而,学生始终对案例没有感性认识,积极参与程度不高,更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经济法相关问题,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怎样采用新颖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法律知识的兴趣,是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是通过学习经济法律,掌握经济法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心理素质和法律思维方式,为学生以后从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的,指在实训室、工作现场等实践场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与做结合,手与脑并用,独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以获得知识和技能,使其职业能力和各种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高职的实践教学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与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其重要性超过理论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不是其他教学形式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与价值的相对独立的教学形式,是高职教育特色的一个主要体现,在高职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高职教育特点,要以职业活动引导组织教学。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和重组课程结构,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大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让学生带着特定任务自主探索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教学资源信息处理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正确适用法律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法学教育中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是指在法学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不同的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当事人、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不同诉讼角色,在模拟法官的主持下,由模拟法官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在虚拟的法庭对真实或者虚拟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进行模拟审判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具有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诉讼角色的扮演性、庭审过程的表演性和法庭场景的模仿性等特点。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运用具体的案件来分析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它是将法律专业理论与律师办案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研讨一些典型案例。教师介绍本案的案情,由学生讨论本案的焦点所在和涉及到的知识,然后教师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与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此案发表看法,最后教师对本案进行总结,并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法。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人民法院庭审现场旁听,去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法务部去实习,组织学生在寒暑假开展社会调查、法律宣传和咨询等活动,邀请知名律师、法官、检察官来校介绍办案经验和技巧,增强学生的职业经验等等,使学生在实践性教学中深化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法律诊所教育。诊所式法律教育发源于美国,又称“临床法律教育”。系指仿效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原则上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指导之下,将法学专业学生置于“法律诊所”中,为处于生活困境而又迫切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其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以此促进学生对法律理论的深入理解。其优点在于培养法学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意识,特别是律师职业技能,以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统一。
(五)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工作实践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过程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1.根据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若干个教学项目。
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按经管类专业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该课程一般安排64学时,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传授更有用的法律知识,就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要求,将经济法律划分成以下五大项目:经济法律基础(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和企业法律制度);市场主体法(包括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等);市场规制法(包括合同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宏观调控法(包括金融法、税法、票据法等);仲裁诉讼法。
2.设计课程单元任务
教师是任务的构建者,课程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课程单元任务设计。课程单元设计应沿着确立教学具体目标——设计单元任务——设计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评价标准的思路和程序进行。在分解课程总体教学项目的基础上,将各项目又细分成若干个具体单元任务,在任务驱动下通过情境模拟,理实一体化的方式,实施有效教学。如市场法规项目可分别对合同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工业产权法设计出若干个单元任务。
3.项目教学法在合同法——“合同的订立”中的具体实施
实践出真知,项目教学法落脚点就是融合在合同法——“合同的订立”的工作过程。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验收、项目评价等5个阶段完成。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1)创设情境,导出任务。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中有关合同纠纷的视频,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合同、要约、要约邀请等有关内容。
(2)确定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要确定项目任务,即“合同书的写作”。教师要讲授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承诺的构成要件、形式及承诺的生效、撤回,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缔约过失责任等,让学生讨论,明确项目任务。
(3)制定计划。划分项目小组,全班学生分5个小组,每组10人,分为两方,一方为买方,另一方为卖方。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的学习活动。该环节突出学生主导地位,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应怎样学”。教师通过PPT演示现实生活中的商品购销案例让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各小组根据任务书所确定的“合同书的写作”的设计方案拟出实施计划,教师综合评价,评优补缺,以提升计划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4)实施计划。让学生虚拟一次买卖交易,确定买卖标的及相关内容,模拟训练订立买卖合同,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举行签约仪式。此环节各小组成员可互相讨论,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指导,并进行综合评价。
(5)检查验收。学生对本组成员编制“合同书”进行最后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再进一步订正完善。
(6)项目评价。对合同书的写作过程的各环节进行评价,各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项目成果,学生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对于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形成及提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己的成果中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
4.项目教学法在“合同的订立”中运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这个关系必须是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合同的订立”工作过程的活动中来处理好这个关系。一是在“活动”中教师要当好导演,主导作用要充分;二是学生主体作用要发挥好,让学生演主角,多动手,多表现,在做中提升能力。
(2)所选单元项目任务要新颖、贴近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吸引力。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单元项目任务的选择是关键,单元项目任务必须是新颖的,是贴近生活的。还要让学生感兴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完成项目任务的活动中。
(3)案例难易适度,贴近生活。案例最好选择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使她们有一种现实感和求知欲,从而自觉地想了解案例的具体情况,弄懂相关的法律依据,明白其处理结果,提升学生学习经济法的兴趣。
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它强调以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实践活动,以学生实践活动来消化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其重心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课程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批评的科学精神。实践性课程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忠于法律、维护法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创造性的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左剑君.经济法律实务 [M] .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上一篇:农业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 下一篇:教育理论知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