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篇1

[关键词] 建构主义;英文电影;阅读教学

おヒ弧⒁ 言

ピ谙执英语阅读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人灌”或“人机共灌”的机械传授,学生被动、全盘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阅读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日渐成熟,以其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引人注目。和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同,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强调学生对知识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质疑和批判性思考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ニ孀哦嗝教甯ㄖ教学的普及,各种幻灯、音频、视频等媒介资源进入了日常教学内容,给外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英文电影以其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受学生的喜爱。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尝试将英文电影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建立起新型的教学模式。

ザ、建构主义教学观

ソü怪饕(constructivism)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初最早提出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皮亚杰的认知和发展理论同维果斯基的文化心理学理论引起了教育心理学界广泛关注,并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奥苏伯尔意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建构客观世界的概念体系。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认知客观世界。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习者个体进行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信息的意义,并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ソü怪饕迩康饕浴把А蔽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知识,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它突出了意义建构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发现信息、主动参与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传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Kafai &Resnik,1996)。建构主义教学观承认由于个人经历的不同,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它主张学习者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结合个人先前的经历和已有的知识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进行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ト、英文电影应用于阅读教学中的方法

ソü怪饕迩康餮习者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要忽视教师的作用。相反,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具备“计划、决策、创作、设计、组织、观察、分析、协调、协助、评价、总结等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教师才能有效地管理课堂,帮助学生。

ソ英文电影应用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选取适当的英文电影,做好放映前的背景和问题讲解、放映中的停顿和引导以及放映后的讨论、评价。还可以对电影做一定的处理,以利于更好地教学。

(一)电影剪辑用于导入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ソü怪饕迩康鞫匝生兴趣的培养,利用英文电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式。教师授课时结合课文内容,选择相关的电影,把电影剪辑成10~15分钟,放在导入部分,播放之后可以提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或分成小组进行3~5分钟的讨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信息和主题内容。

ケ热,现代大学英语(四)第5课A Drink in the Passage(《在走廊里小酌》)时,课文主要内容是一位黑人雕塑家和一位白人青年由于种族隔离政策,只能在白人青年家的走廊里饮酒。导入课文时,可以播放一段有关南非20世纪60年代的种族歧视的电影剪辑,短短的几分钟,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种族歧视的情景:黑人和白人不能同车乘坐;不能一起工作;不能共餐;更不能通婚等。看完之后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学习课文时就会非常容易理解课文的主题。

(二)根据电影截图编写电影小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ソü怪饕迩康餮生对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自我建构,从而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创造能力。教师授课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对电影中内容比较丰富、画面比较漂亮的场景进行有选择性的截图。让学生在欣赏这些图片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写电影小故事,同课文的内容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还可以把大家编写的小故事在班级里展示,让同学之间对各自的作品进行评价,或者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故事比赛。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加深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篇组织能力,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ケ热,现代大学英语(四)第9课The Most Dangerous Game(《最危险的游戏》),讲述的是两个猎人中一个猎人为猎物的危险游戏。讲解课文之前教师根据故事发展线索给出8幅电影截图和故事的主题,其中第一幅图展现了课文的主要人物外貌、形态,2~7幅图是作为猎物的猎人的6个逃生技巧,最后一幅图为故事的结果,即在这次危险的游戏中作为猎物的猎人杀死了猎人。学生根据这些不同的截图,编写出各种各样的故事,但都突出了故事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完成了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体现了质疑和批判性思考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三)完全依靠电影教学,创设真实情景

ソ滩闹杏械目挝氖歉据电影改编的,教师可以完全依靠电影教学,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景。第一遍播放电影可以没有任何停顿,让学生完整地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故事所揭示的主题。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复述电影的故事情节或课后写观后感,还可以分成小组展开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并且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印象会更加深刻。第二次播放时,可以把电影分为几个片断,结合课文,对片断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和语言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讲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记录模仿精彩的电影对白,或者进行配音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标准的英语发音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其中的一个场景,并分成小组,进行8~10分钟的表演,认真排练,演出时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舞台,各个小组轮番登场,然后评出两个优秀小组,再参加年级比赛。

ケ热,现代大学英语第三册第5课Twelve Angry Men是一部戏剧,被拍成了电影,即《十二怒汉》。情节是美国法庭上12个陪审员为一位少年是否犯了杀人罪展开的激烈辩论。学生在观看电影时,兴致高昂,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感受着他们的快乐和痛苦。课堂上学生对部分对白进行了模仿和配音训练,不仅语音标准而且极具感彩,精彩程度难以言语。课下学生分成了6组进行模拟法庭的演出,学生俨然都变成了好莱坞的演员,地道的英语口语、精准的肢体语、丰富的面部表情,教室仿佛成了一个真正的法庭。最后教师给出评价,并选出了优胜组。在期末总结时,学生一致反映这一次的电影教学是印象最深刻、学到东西最多的一课。(四)定期播放最新的英文大片,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ビ⑽牡缬坝镅哉媸档氐,能反映英语国家社会的真实语言使用情况,更能使学生掌握地道的语言知识。电影中的人物都使用正常的语速说话,这使得学生习惯并能理解掌握英语口语中常用的缩读、弱化等发音特点,从而提高听力水平。(潘之欣,2006)。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工具,根据学生的喜好,每学期选择播放2~3部最新的英文大片,比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功夫熊猫》《革命之路》等,给学生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培养通过英文电影学习英语的习惯。

ピ谡飧龉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记录并查阅电影里出现的俚语、谚语、成语、生疏的词汇和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搜集相关的电影资料,自己写英文影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演唱片头或片尾曲等。教师可以召开英文座谈会,把学生的影评、感想等成果展示出来,也可以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

ニ摹⒔ 语

ソü怪饕褰萄Ю砺鄱源统教学理论并非全盘否定,而是一种“重建”“创新”。从传统的灌入式教学、直观式教学到建构主义的能动教学、主动建构,无疑是教学理论的巨大变革。英文电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提高英语水平。在建构主义指导下,教师在引入原版英文电影时,一定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真正成为信息的加工者,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盲目的接受者或被灌输的对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开拓视野、扩大知识范围,从而让英文电影真正服务于英语阅读教学。

お[参考文献]

オ[1]George W Gagnon,Michelle Collay.Designing for Learning:Six Elements in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M].California:Corwin Press,INC.,2001.

オ[2]Kafai Y,Resnik M.Constructivism in Practice: Designing,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1996.

オ[3]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6).

オ[4]李晶.原版英文电影引入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01).

オ[5]李景娜,王遥.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07).

オ[6]潘之欣.大学生英语听力需求分析[J].外语界,2006(03).

篇2

关键词:“计算机数学基础”;自主学习;策略

“计算机数学基础”,是开放性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做到自主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计算机数学基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开放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那么,《计算机数学基础》的自主学习策略有哪些呢?笔者本文结合学习实践作了如下论述。

一、 自主学习理论

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即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环境、学习评价等,学生学习自主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在上述几个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如果学生在某些方面不具备这些特征,则其自主程度就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学习是一个过程,要把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从动态的角度,从发展的观点来理解自主学习。

二、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计算机数学基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影响了学习的信心

由于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影响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学习难以深入;就该门课的通过率来讲,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之下有高于自主学习的趋势,因此也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2.学习方式不利于自主选择信息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碰到困难的解决方式,还是直接去求教教师来解答,对于自主解决的方式不善于运用,比如,利用学习小组、参考其他书籍,网上与同学一起讨论等等。

3.学习计划实现率不高

由于很多学生对学习计划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学习计划制定的不科学,可行性不强,甚至有的计划无法执行。

三、“计算机数学基础”的自主学习策略

1.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的制定,要体现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为指导思想,如在第二周的学习中,要结合教师的指导,自学教材第九章和第十章的第一节,不明白的问题,要结合第一、二讲IP课件,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可以自己去搜集一些辅导材料的讲解,因为资料都有列出来供学生选择的内容,在自主学习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这体现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

在自主学习中,学习计划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科学的合理的计划,能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的保证,学生要根据直接的实际情况,制定周计划、日计划等等。

2.在自主学习中做好互动交流

1)成立学习小组,为了增强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要成立学习小组,可以利用同学们喜欢的网络联系方式来开展,比如,QQ、MSN等等。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交流,符合现代人的交流习惯,会取得更好的学习交流效果。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还可以直接通过QQ请教老师,通过视频系统,来解决含有数学符号问题的提问、解答,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2)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生要获得教师的指导,就要尊重老师,在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虚心向老师请教,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也是成长中的个体,只有获得教师的不断教育和指导,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最终获得学会学习、学会选择、独立学习的能力。

3.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优势

学生要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学会自主学习,就要具有熟练运用网络的能力,可以熟练地运用GoogIe、百度等搜索引擎在网上检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自主解决。

4.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自我的评价,通过评价的结果,来总结出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计算机数学基础”的自主学习中,自我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作业、问题、考试等几方面的评价,这三种评价是对学生后续学习的促进,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对只是掌握一定的知识更为重要,在“计算机数学基础”的学习中,学生要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会如何学习计算机数学的知识,为以后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现淼等.计算机数学基础[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5

[2]朱家华.试论成人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导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6~79

篇3

关键词:技术预见;方法论;理念假设

1 技术预见方法论的内涵

最早论述技术预见方法论的是吉尔菲兰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探索法”和“规范法”[1]。其中,“探索法”又称之为“能力导向法”,属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它主要是依靠科技技术自身的成长能力、发展潜力、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等来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项目投入领域和实现时间等。而“规范法”又被称之为“目标导向法”,属于历史主义中的库恩科学发展模式[2],它要求对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规模等按照人们事先的要求加以规范,或者说要依照既定的目标去发展科学技术。因此,“探索法”和“规范法”是研究技术预见的基本方法论。技术预见方法论其中也包括指导技术预见工作开展的一些原理和具体方法,如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等等。因此,技术预见方法论是关于技术预见学方法的学说与理论,即系统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未来需求及发展趋势,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科技发展领域以及选择关键技术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假设、原理、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是技术预见研究及其在科技决策过程中开展工作的一般方法和总体框架,同时也包括具体的技术预见方法。

2 技术预见的理念假设:契约论、稀缺论与构建论

任何科学研究都有理论假设前提。有研究者认为[3],技术预测研究基本假设为“社会契约论”,该理论的依据是美国万涅瓦・布什(V・Bush)的一份报告《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认为只要对科技大力投入,就一定能有产出。而英国技术预见的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论”,理由是所有国家都存在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在给定经济和智力总资源条件下,在科技与其他投资领域中、在当前与未来相互争夺资源的情况下,所有国家均面临资源合理配制问题,每单位资源的使用都存在机会成本。这就需要通过技术预见来合理配制资源。任何一种过度投资行为都将带来不经济现象。

事实上,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还必须考虑技术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如WiebeE・Bijker和John Law在1992年出版的《shaping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的一段话比较典型地说明了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我们的技术反映我们的社会。技术再生产并包含着专业的、技艺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相互渗透的复杂性。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指责技术,我们也不是提出某种技术的导向。我们并不想说‘如果技术是纯粹的技术,那该有多好。’相反,将要说的是,全部技术都是构成我们社会的各种复杂要素所建构的并反映着这些要素;运行得好的技术与那些失败的技术并没有什么不同。‘纯的’技术是没有意义的。技术总是包含着各种因素的折中,无论技术是被如何设计或构建出来,都涉及到政治、经济、资源强度的理论,涉及到关于美与丑的观念、专业倾向、嗜好和技能、设计工具、可用的原材料,涉及到关于自然环境的活动的理论”[3]。因此,笔者也认为技术是被构建的。因而,“技术构建论”也是技术预见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假设。

综上所述的基本结论是:技术预见是从技术预测演变而来,因而“社会契约论”、“资源稀缺论”和“技术构建论”都是技术预见的立论前提,预见的目的是“选择最具投资价值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实现其经济与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塑造与构建美好的未来社会。3技术预见的一般原理探讨与分析

英国著名技术预见专家本马丁(B,Martin)在考察了日本开展多年技术预见活动基础上就如何体现技术预见宗旨和理论基础又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5“C”技术预见原则:沟通原则、聚焦未来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协作原则以及承诺原则,针对更大范围的技术预见,Anderson and Fears提出了第6个“C”:理解(Comprehension)原则。实际上这6“C”原则背后揭示了技术预见方法论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系统论、突变论、博奕论、辩证法,等等。

3.1 技术预见系统论

3.1.1 协同论 从未来学的角度讲,未来技术必须与未来的科学、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政治协调发展。因此,必须以大系统协同论来指导技术预见专家的研究工作,并在具体的技术预见方法中贯彻这一思想,如在建立技术预见专家库时,不仅仅是来自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专家,还要包括社会发展界、产业界、教育界、政府的资深公务员等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在技术预见德尔菲问卷设计时,不仅仅只考虑技术自身的成长度,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的拉动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的发展与科学、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的发展相适应,尽量避免技术的负面效应。正如预见专家格鲁普(Grupp)和林斯顿(Line stone)(1999)所指出的,随着技术前瞻及预见活动的进行和执行,预见可视为整个社会“协商系统”中沟通的手段[5]。反过来,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也会影响技术的未来发展。因为国家科技发展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想要参与或影响其制定的团体及成员越来越多,而技术预见活动可以提供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平台,可促进政策制定真正适应环境及使用者的要求。

3.1.2 信息论 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其主要创立者是美国的数学家申农(C・E・Shannon)和维纳[6]。今天,广义的信息论还包括“语义信息”、“无概率(主观)信息”、“相对信息”、“有效信息”等“广义有效信息”,以及“模糊信息论”和“算法信息论”等。信息论在技术预见中的应用就是要构建技术预见信息方法论,包括技术预见研究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的方法,如科技信息、市场需求信息、政治信息、社会发展信息,等等。在技术预见信息收集方面一是要不断拓宽有效信息的收集渠道。如建立技术预见专家知识库,定期组织专家提交技术预见咨询报告和开展“头脑风暴法”论坛或“预见沙龙”:不断跟踪和研究世界各国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信息:通过德尔菲法收集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概率(主观)信息,等等。二是要

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所收集到的技术预见有关信息的处理方法,提高预见的精度。如把模糊数学引用到技术预见中来,在德尔菲调查问卷中把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用模糊数学来表示,如使用一般、不熟悉、较熟悉。非常熟悉等模糊性语言,但在数据统计处理时又要把其还原成精确数据,“精确兮,模糊所伏;模糊兮,精确所依。”只有利用信息论的方法不断地收集更多和更有效的技术预见信息以及完善信息的处理方法。以建立技术预见竞争情报系统,技术预见才能在把握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优先领域选择、关键技术遴选和科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1.3 控制论 控制论是美国人维纳(NorbertWiener)1947年创立的。技术预见研究也需要借用系统控制论的一些原理。首先,技术预见的科技塑造未来理念实际上就是借助了控制论的事前控制原理,利用对过去信息总结提炼,预见未来科技,来左右和影响未来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如趋势外推法、关键技术遴选法等。其次,预见在左右国家的研发事务上,必须对未来需求及现在投资的跨国性基准进行比较,激活反馈程序。以往的预测工具,无法适应全球环境的剧烈变动,而前瞻则注重和其它国家的基准比较,同时以不同的观点描述未来,可以增加整个国家的危机处理能力及适应环境的弹性。再次,具体的技术预见方法上也需要应用系统控制论,如在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问卷不仅仅要考虑技术自身的能力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还要考虑影响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利用一些措施来实现这些技术,这事实上也是借用系统控制论的原理来影响未来技术的发展。

3.2 技术预见突变论

技术的发展轨迹不仅仅是连续的,可能还存在跳跃性的发展。在技术预测的历史中,有很多当时站在人类认知最前沿的著名科技、经济大家的错误预见例子。如“这种名叫‘电话’的东西毛病太多,无法认真地把它作为一种通信工具来看待,这种设备对我们一点价值都没有。”(经济管理学家西盟,1876年);“我想计算机的世界市场的容量为5台”(IBM前董事长汤姆斯・奥特森,1943年)。这说明预见科技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预见性的错误呢?这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究竟失在哪里呢?失就失在只考虑技术发展的连续性,而没有考虑技术发展间断性、跳跃性。因为在一些新兴的科技领域中,某项技术一旦在其技术本身研发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平和外界市场需求巨大的条件,就会产生跃迁式跨越发展,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而突变论为研究技术发展的不连续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技术预见专家在预见和选择未来技术时,可以运用突变论的思想来研究可能会出现的颠覆传统的新技术,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的技术领域,很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颠覆性技术,如纳米技术领域。

3.3 技术预见博弈论

博弈论本身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不仅在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其他领域的决策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作为一种关于决策和策略的理论,博弈论来源于一切通过策略进行对抗或合作的人类活动和行为,它在军事、法律、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环保、体育竞技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技术预见博弈论是指国家(地区)等组织或个人在预见未来科技发展时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预见和谋划本国(地区或组织)的未来科技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选择。技术预见博弈一般属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但在一些秘密高科技军事技术或其他技术领域的预见博弈则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事实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地区)的未来科技发展战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和其它国家(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这事实上就构成了各国(地区)科技发展对策之间的博弈,科技发展策略之间的博弈。而且这种技术预见博弈是客观存在的,如美国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并掌握了原子弹技术,而随后苏联、英国、法国、中国也掌握了原子弹制造技术,这实际上就是技术预见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又如,日本在开展技术预见研究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博弈论的方法。它在开展前6次技术预见研究时,主要是聚焦未来的应用技术创新,为什么不进行原创性和基础领域的技术预见呢,除了考虑日本本身的财力、资源等要素有限外,还考虑到这些原创性的技术可以从美国引进,这是典型的技术预见博弈跟随战略。而后来的日本第7、8次预见又非常重视原创性的技术,因为此时美国已经加强了对原创性技术的专利保护,使日本引进这些技术的成本非常高。另―个技术预见博弈论的例子就是美国和前苏联之间科技博弈,属于典型的技术预见寡头博弈。美国制订“星球大战计划”等一些高科技军事发展计划,迫使前苏联在本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军事技术。结果把前苏联的国民经济体系几乎搞垮。

3.4 技术预见与辩证法

马克思曾说:“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就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述告诉我们,辩证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是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持否定、批判和超越的态度。实践辩证法是目的性的,发现辩证法和再现辩证法是手段性的,因为人的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对外部世界进行实践改造,而科学发现及技术预见与对本质世界的再现则是为实践服务的,是实践的手段。可见,由发现辩证法、再现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构成的辩证法形态体系,从根本上说,是面向未来的,因此,辩证法就以上述形态体系成为未来学的方法论。而技术预见作为未来学的一个分支交叉学科,辩证法也同样是技术预见的方法论。

技术预见是研究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和关键技术遴选,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未来技术成长情况、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技术的两面性。但是,为了研究未来,也要研究过去与现在。尤其必须研究历史与现实的本质,它以未来世界为研究的终端目标,但要以对本质世界的研究为基础,因为只有深谙过去,才能预见未来。另一方面,人类的未来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掌握情况,因此,技术预见方法的研究还要与对未知世界的研究与探索同步和协调。由此看来,技术预见方法应当同时研究人类文明面对着的三个世界:未知世界、本质世界、未来世界,技术预见的最终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科技的预见。既是对于正确理念引导之下的人类实践的预期,也是对未知世界、本质世界的研究成果的必然结论。

4 主要技术预见方法的评价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技术预见方法、每种方法优缺点以及适用的情况见表1。

5 结束语

技术预见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

展的速度更快。一是表现在预见方法越来越多,并且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二是预见方法的综合化和融合化,即技术预见很少采用单一方法,通常是各种方法的有机组合。此外,技术预见方法还必须与规划的方法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技术预见支撑科技规划的制订,科技规划的制订需要技术预见,二者互动起来。因此,只有全面理解技术预见方法论,才能构建“面向未来的意识,聚焦科技的观念,战略决策的本质,跨越发展的思想,政府主导的特点,重在行动的精神”的技术预见基本理念:才能从战略高度把技术预见理解为一种新的战略分析与集成的工具,在具体行动上落实“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预见研究,构建技术预见多领域专家交流平台,把握国家科技前沿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为政府科技决策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落实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健民.全球技术预见大趋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1―42.

[2]张怡.自然辨证法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23―226.

[3]浦根祥.试论技术预见理论的基本假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7):30―32.

[4]Wiebe E.Bijker and John Law,1992,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Studies in Sociotechnieal Change,TheMIT Press,P4

[5]Grupp,H.and Linstone,H..“National Technology Foresight Activity around the Globe”[J].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vol.60(1999):85―94.

[6]汪应洛.系统工程(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3―24.

[7]叶继涛.博弈论在反腐败机制中的应用研究[J].理论月刊,2005(2):128―131.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41―0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已经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各地所用的课本不完全一样了;教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信息传播手段不再单一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高中录取不再只看分数了。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黑板加粉笔式的传播手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来分析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综述

整合(Integration)在英语中的主要含义是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等。实质上,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相应地,可以把教育、教学中的整合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教育、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它的内涵是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整体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并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通俗地说,就是在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这里所说的“技术”主要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包括传播信息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黄荣怀教授在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一书中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南国农教授关于信息技术的定义是: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从上面的定义中可以作如下理解: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信息,并且包括提供设备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 通俗地说,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理论与实践。这里所说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观念形态)。是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总和。AECT的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的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如果说94定义是学科定义,那么,05定义是在学科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教育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是为了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的研究,是符合伦理道德实践的研究。要促进学习、提高绩效、符合伦理道德就必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成高效的、技巧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何克抗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李克东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内涵分析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不同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手段,是物化形态的有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主要是通过黑板、粉笔、模型、挂图等传统教具表现出来。或是通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卫星等现代教学媒体表现出来。而教育技术既包括物化形态的有形技术,还包括智能形态的无形技术。这种无形技术主要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方法和策略,以及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正是要在无形技术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信息技术这一有形技术,将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何克抗教授和李克东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站在教育技术发展的高度,侧重于课程整合,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打破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开创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也是当前新课改的最终目标。而教育技术的最终目标同样也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总体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达到合理的、科学的、提高绩效的、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论与实践。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使用什么样的资源都必须是科学的、符合伦理道德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包括传统的模拟技术和现代的数字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信息的编码、信息的传递与信息的解码。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是教育、教学的资源、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学科课程,整合的任务是通过对这二者的融合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整合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是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合适的资源去设计出科学的、符合伦理道德的教与学的过程,其任务也同样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其目的也同样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基础教育新课改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其目标同样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目的同样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绩效。

学科课程提供的是课程的结构、内容,信息技术提供的是手段、方法,只有教育技术才能提供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技巧。

三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辩证关系

通过以上内涵的分析,把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作为任务目标,主要是因为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三者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好与坏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是优化课程教学的根本,则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就是形成好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根源。

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来完成,而教学设计也同样离不开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支撑,而这一整套的教学设计的理论系统所形成的技术正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之一。因此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将扮演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驾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桥梁和纽带。

为提高广大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2005年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教育部又依据这一《标准》研究建立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借以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这一决定也充分说明了教育技术在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呢?我们不妨打个比方:同样的公路、同样的汽车,不同的司机将会给乘车人不一样的乘车感觉和印象,而影响结果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开车人的技术。如果司机都是新手上路,驾车技术一般,又不是参加赛车,开车的感觉可能主要是看谁的路好,谁的车好。现如今,大家的硬件基础设施都差不多了,路好车好,又是在参加赛车,这个时候驾车人的技术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光有好路、好车还不行,还得要有好的驾车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一样,在整合的初级阶段,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比较粗放,这时可能主要是看谁的多媒体设备先进,谁的学科教材开发的好。到如今,各学校都引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都差不多,学生来源也差不多,教材选用也基本一样,教学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个时候教师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能力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也就是说有好的信息技术、好的学科教材还不行,还要有能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一整套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的这种能力水平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操作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而且要有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教师少了教育技术的支撑就如同驾车人少了驾驶技术一样。因此,教育技术是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关键技术,是驾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当前新课改的有力武器。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材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就象武士的一柄利剑或学生的一枝好笔,有了它并不能保证你武功长进多少、字写漂亮多少,还需要你不断地去练习如何舞剑、如何写字,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能力水平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育技术理论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 总结与反思

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育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有丰富情感的、充满生命力的个体,不能单纯地以技术的应用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为目标,更应该考虑培养人的健全个性这一教育目标。尤其是在今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里,在新课改的时代里,学习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掌握前人留下来的科学知识,还要对学习者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即身心素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技术是在一个大的社会及大的教育背景下不断实践的理论技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技术一定要以人为本,切不可一味搞技术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精神上的培养。教育技术是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应用,面对的是学习者,而学习者是复杂的个体,因此,在使用技术的时候,一定要以人为本,这一点正是05定义所关注的。在现阶段我们所说的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字面上的理解,很容易陷入单纯的技术层面,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从可见的问题中去考虑教育技术,有必要加深理解,而不仅停留在对技术的简单理解上。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技术面对的也是人,它既有教师的控制也有学生的互动,人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05定义带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启发。

总之,新课改所倡导的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今天正在大力发展的教育技术事业来说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无论是在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中,还是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教育技术工作者都应当借鉴那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能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能力素质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素质。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理论技术不可替代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新课改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3]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4] 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

[5] 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6] 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J].资讯与教育,

2000,(3).

[7]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 2005,(5).

[8]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9] 何克抗.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