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育学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构主义教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建构主义的这些理论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观点、新的视角: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这样一来对教学设计或者说备课的指导就有了新的突破:即教学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应以发展意义为先,而不是以行为训练为先;教学设计者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设计各种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者的科学意义理解,促进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教学目标设计既要关注基本学习目标的实现,更要为伴随学习过程而产生的游离目标留出空间;教学设计要体现在教学中真正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意在促进学习者科学素养发展的新型科学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哪些教学策略来体现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呢?首先,教师要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知识教育已经被异化为知识的传播。在知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呈现的是现成的知识、标准的知识,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却很少关注学生智慧的发展。”[1]这种“由教师控制的知识操练和输入所带来的惰性知识问题是十分突出的,尤其是今天对人才培养与需求差距越发凸显。本来与生活和生产联系极为密切、生动有趣的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似乎也成了学生们凭借死记抽象的科学符号才能学好的乏味的包袱。”[2]只有真正认识到当前教学上的弊端,才有可能接受建构主义者在教学上倡导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或方法要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相吻合,要突出体现下面四个命题:⑴凸现学生中心。一堂课是否有成效要看课堂是否由学生为中心,并主动学习而定。教师的作用是带好学生走进问题的迷宫,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当然最后的理解和结果应是学生共识的。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的阶段,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这显然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3]。⑵强化教学过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和当前外部新信息的反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并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学习者也不是简单地对原有经验进行提取和运用,他需要根据外部信息对原有经验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同时还将这种认知学习活动看成是一种社会性文化实践,强调知识不仅是个体在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具有不同经验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个体之间的对话交流会大大提高知识建构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反思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探究并尽可能体验新的知识点;重视教学过程就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4]“教学的任务在于让学生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而培养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引导他们去探索知识的意义。而非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那些客观的课程知识。”[5]在强调强化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整体把握学生的思考,不要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要在枝枝节节的教学技巧上做文章,始终应以“学习者有没有问题?有多少问题?问题是否有新意、有创意?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应该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一条标准。”[6]⑶体验相互协商。课堂教学并非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对于学生的许多开放着的知识结构链,要能让其中最适合追加新知识的单元链活动起来,才能确保新的知识单元被建构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一个新的开放结构。学习的发展是依靠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着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一样,从而导致了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与真实的世界不相吻合。此时,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协商、交流、讨论或辨认,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观点的合理性,当然,并非一定要达成共识,而是扩大自己的视野,促进发展。因此,在课堂上,在对某一个问题的争论中,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通过延缓评价,鼓励冒险,产生假说,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才智,帮助他们获得新的技能。⑷注重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注重听和说的建构主义活动不仅促进建构主义思想地实施,而且创设出师生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提出一些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应探究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这对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有重要意义。当然,这种师生互动的前提是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和学术氛围。通过互动,师生可以互相接纳、赞赏、争辩,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批判。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形成对知识新的洞察能力。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是经过严密组织的,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许多选择,但是这些选择必须包含在一定的参数内;学生能够商讨主题,但必须遵从他们的课程要求;学生可以自己设计任务,但这些任务要适应课程的能变性。
参考文献:
[1][6]宋孝忠.走向智慧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5,(2).
[2]裴新宁.从学习理论的现展谈建构主义在科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 2004,(7).
[3]桑新民.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 [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篇2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课程改革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备受瞩目。本文尝试对教育教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梳理,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方面论述建构主义思想对我国新课改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至行为主义的学习论,后又继承了认知心理学如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若干思想,以及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思想,还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思想。总的来说,从行为主义学习论到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演变过程,是一个由强调学习的客观主义到强调学习的主观主义的演变过程。
(一)行为主义学习论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行为外部事件的考察;外部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对人们行动结果的强化会进一步影响后继的行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为主义揭示人类学习的经典公式是:S(刺激)一R(反应),强调“经验乃知识的惟~源泉”,明确提出教育与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这显然是一种客观主义的学习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忽视教育传递过程中学生的主观理解及心理活动过程。这种缺陷受到后来的许多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们的批判。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知识的自我建构思想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直接基础。和行为主义者强调外部环境、刺激等客观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同,认知主义者皮亚杰(Piaget)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强调个体的内部认知结构。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来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这种认知建构主义观点,教学的目标是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在这个建构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皮亚杰理论的缺陷在于没有解决好客体问题而过于强调生物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历史性。
(三)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
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维果茨基进一步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皮亚杰自我建构理论不同,维果茨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特别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人的心理机能的形成是通过社会作用不断建构的,即社会建构,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这种互动通过教学、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在他看来,对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应当从历史的观点,而不是抽象的观点,不是在社会环境之外,而是在同它们的作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加以理解。同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以后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发展影响极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一理论作为儿童发展的指导,并通过支架的帮助使儿童达到其最高的发展水平,从而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帮助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高的发展。
(四)布鲁纳学科结构论与发现学习法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先后在美国的流行,对于建构主义思潮的广泛流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对其进行改造与运用,进一步推动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布鲁纳认为学科内容应是概念、命题、基本原理及其彼此的联系,认为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好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习者不仅可以简单地、明确地把握学习内容,而且可以发挥迁移力,对有关联的未知的事物迅速地作出预测。”布鲁纳认为学习学科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处于知识结构最上层的概念、规则,才会出现学习的迁移,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为此,布鲁纳倡导发现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同其他学习方法一样,主要目的是获得知识,并且是客观性、简约性、概括性、结构性的知识。因此学生去发现的答案是教师已知道的,学生不是去质疑或发明而是去发现教师希望他们去发现的东西。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思想为以后更激进的建构主义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总体上说来,布鲁纳仍然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强调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通过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把外部客观事物及其特征内化为其内在的认知结构。
(五)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因而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建构主义理论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形成了激进建构主义等新的流派。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冯·格拉塞斯费尔德(Von.Glasesfeld)、格登(Gerdern)等。激进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关于经验知识的理论,它更多地是从认识方面与传统的客观主义相决裂。他们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却是个体的。相对于认知主义的观点——学习是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共同看法,建构主义则强调学习是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解释现实,教师只在其中起着辅助的作用。
由于个体经验的不同,因而个体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新的建构主义流派更进一步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诸如源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的抛锚式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的随机进入教学等等。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学习对意义的建构作用;强调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教学目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至此,已经从行为主义的客观主义学习论到认知主义的相对客观论演变为以主观主义为中心的学习论。
二、建构主义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澳大利亚科学教育学者马修斯(M.Matthews)指出,建构主义是当代科学与数学教育中的一种主要影响,这种影响从近年来国际上出版的大量有关建构主义的著述中可见一斑,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996年美国出版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除美国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科学教学评价改革以及相应的教师教育改革在许多国家也都正在展开。例如在德国,基尔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杜特(R.Duit)博士倡导用建构主义理论改革科学教育:在新西兰,2O世纪9O年代中小学科学课程即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在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把建构主义理论用于科学教学改革中。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多为源于维果茨基理论的社会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所以在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关键在于其理论构想非常有助于我国教育界解决困扰当前教育的核心性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教育从小学到中学普遍存在“应试教育”,即普遍存在围绕考试、分数、升学进行教学的倾向和弊端。在教学中,将教学目标放在知识的传授上,甚至将考试目标作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基本以讲授法为主,以大量的练习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理解。教学的评价方式更为简单,以分数高低论学生优劣,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和学校水平的唯一标准。其结果造成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而非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面对当今全球发展趋势和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这样的教育已难以承担现代教育的重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则有助于改变这一切,其独特的学习理论让教育界耳目一新,开阔了研究者的思路,也从理论上有助于解决我国传统教育中的某些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到冯·格拉塞斯费尔德的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杰根的社会建构理论等等,他们共同的思想都是将学习置于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并遵循其认识规律来进行。PI(’建构主义者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的建构,这相对于行为主义的客观学习论是一种进步所以,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观对我们当今的教学改革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建构主义在新课改实践应用中的缺陷
任何理论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建构主义学习论也是如此。行为主义客观学习论强调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这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必要的,但它往往易使学生获得教条式的知识。皮亚杰、维果茨基和布鲁纳重视因知识问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认知结构的作用以及经验的建构,看到了学习中具体性的方面,但是不够深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个人经验基础上的意义建构,侧重于探索如何使学生的认识由抽象走向具体,更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后续高级阶段。但是,由于建构主义理论从行为主义的客观学习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任何形式的抽象和概括,这助长了知识的相对主义,同样也会在教育实践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强调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的系统学习,易导致整体教育质量的滑坡在教育研究领域,建构主义十分流行,正愈来愈多地被用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能力的研究。但是在实践领域,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对建构主义者抱着批判的态度。建构主义实际上特别强调学生的个别、直接的经验,是否任何知识都需要经过学生的个别“意义建构”来获得呢?根据科学的教育心理理论,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以学习前人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而积累下来的“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的学习只是对间接经验学习的补充。如果过于强调直接经验,对于人类有限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另外,从教育的立场上看,其结果和美国l9世纪末至2O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所宣扬的思想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而那次的教育运动是极其令人失望的,它直接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滑坡,迫使美国自上世纪5O年代后期以来自上至下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现状的改革。
有学者明显地表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应用中的担忧,指出过度强调学生的个人建构知识、情境学习而忽视教师在传授知识中的作用,显然不符合个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心理逻辑。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来说是有害的。“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中,‘自然主义’和‘形式教育’的思想占据了支配地位,‘儿童中心’和‘能力训练’成为指导许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主要原则,其结果是:知识的掌握被弱化了。”[41。”“要认真对待和克服‘轻视知识’为特点的教育思潮。这一思潮流行时间很长,影响已相当深广,已在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有所反映,因此,对它认真进行探讨、辨析、澄清和克服,尽量减少一些消极因素对新课改的干扰,避免太多的损失,不致付出过高的代价,应该说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对于教学实践的改革,也有学者进行了大景的探索,张奠宙认为“建构主义是一门严肃的学问,如何用于数学教学,则要慎重研究。”l5l台湾小学数学教学推行建构教学法,已试验了五年,但无突出的进展。实际上,许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先记住会做,再逐步理解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离不开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学习的,一切都要建构显然是行不通的。至少基础知识的建构与思想意识的建构必须区别开来。
(二)强调学习者的意义建构.缺乏对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
篇3
【关键词】教育理论;建构主义;中药制剂分析
Assumption about Practicing Constructivism to Analysis of Preparation in TCM
XU Tunhai ZHANG LanzhenXU Peng
【Abstract】 Constructivism is an educational theory to build the entire knowledge system. Its emphasis is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e assumption about practicing constructivism to analysis of preparation in TCM, and try to find a way improving educational effect in TCM major.
【Keywords】Education theory; Constructivism; Analysis of Preparation in TCM
【中图分类号】R3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427-02
专业主干课的学习是中药学类本科教育的深入阶段,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直接影响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方法。目前,从事专业课教学的一线教师多为非师范毕业的本专业高素养人才,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但并未受过师范的系统专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育理论、方法和技巧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课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在中药学类本科生培养的教学工作中,对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的教学颇有体会,通过分析论证并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的教学设想供同行们参考,希望能为中药学类专业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开辟新的思路。
1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方法研究概况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及控制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药类专业教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知识体系构建中起到重要作用。关于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方法,国内诸多任课教师和专家学者曾经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张兰珍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开发,提出了4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提问自学考试讨论。实践证明,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
魏凤环则从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方面总结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如教学态度端正,讲课形象生动,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等;同时,针对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提出教师要重视授课内容紧跟科技进步与知识更新步伐,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陈丹、包荣国认为,搞好《中药制剂分析》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 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谋划, 通过激励、引导、启发、示范、解惑、评价和组织, 以及凭借反馈信息调节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来体现其主导作用。同时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更多的条件, 提供更多的机会, 让他们动手动脑, 主动学习, 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
综观以上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为提高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质量,教师们非常重视成功教学经验的总结,而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提升教学质量,也日益引起关注。但目前尚未发现相关的设想或实践,这可能与承担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任务的教师的知识构成有关系。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教育改革
建构主义是20世纪中期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学者提出,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全球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在当代教育心理学领域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4]。世界各国的教育界学者纷纷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希望推动本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与世界著名教育机构和高等学府间交流机会的增多,各大院校勤求创新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论,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结合互动学习与自主学习的主流教学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这也正是建构主义核心之所在。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映象,也就是说要对学生进行“教”。这种理念割裂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之间的联系。长期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其知识有如下特点: ①不完整,过于空泛,过于脆弱;②惰性,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运用;③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5]。
在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建构主义的广泛应用是我国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6]。
3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特点
3.1 课程特点
3.1.1 应用性强。
对于今后将从事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质检等领域工作的学生来说,中药制剂分析的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其日后的工作的重点内容。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广泛,为保证中药制剂产品的有效、安全、可控,建立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是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的重点。可以说,学生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对日后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2 综合性强。
中药制剂分析是在中药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进行全面综合的应用学科。理论课学习旨在研究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内在规律和方法,引导学生将零散的专业基础知识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以进行熟练、灵活的运用,而不在于对细枝末节的深究。
3.1.3 强调标准。
目前,大量中药制剂的OTC药品在市场流通,因此必须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这就要求中药制剂必须在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关键环节制定严格的标准。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与实验课始终围绕《中国药典》,以树立和强化学生在实际应用时的标准意识为核心来进行教学。
3.2 具体表现。
中药制剂分析课的上述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3.2.1 手段发展迅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制剂分析涉及的提取分离方法以及分析检测手段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仪器化、自动化、快速微量,是其发展方向。采用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分析仪器已成为趋势,新技术和新方法也不断发展和完善[7]。
3.2.2 理念日趋进步。
中药制剂分析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学科,在质量控制的系统化建设中,注重中医药理论起到的作用;鉴于中药制剂本身成分复杂,被测成分含量低、波动大,检测成分向多指标发展;环保意识增强,尽量避免使用有毒化学试剂,也是中药制剂分析理念的发展趋势。
3.2.3 标准逐步规范。
目前中药制剂分析依据的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近半数为增修订的品种,质量标准较前几版药典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中国药典》的修订对讲课内容做较大的调整和补充。《部颁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法规、文件均是授课教师应该关注的内容[8]。
4建构主义理论与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内容上,教师要提炼出既能反映学科水平、发展趋势与最新动态,又适合本科教学的内容;方法上,教师要做到讲课内容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要树立讲授一门课程,而非讲授一本教材的教学思想。所以,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先进的教学理论,而中药制剂分析鲜明的学科特色决定了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建构主义理论与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结合,可以设计出如下教学步骤:
4.1 提出开放式讨论题目。结合本学科特色,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或较为熟悉的热点问题设置开放式讨论题目,巧妙地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帮助学生进行内部建构,这也是社会建构主义教育观所主张的整个建构主义的核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题要明确导向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之始就集中在重点内容上,题目还要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使得学生能够开展广泛的讨论,引发深层次思考。
4.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阐述讨论的过程与结果,让每个学生都清晰地监控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使其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明确,促进个人理解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有目的地把学生逐步引向教学内容。
4.3 总结讨论,切入主题。把学生对问题的现有理解水平作为传授新知识的起点,从专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发掘旧知识中对解决新问题有用的部分,使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为新知识体系的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正是皮亚杰的“双向建构过程”理论的主张。
4.4 重点内容教学。教师把课堂所要解决的大问题分割成几个具有连续性的小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反复思考的过程,不断地对新知识新内容进行细化加工,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更加牢固有序的知识体系。这个阶段,教师示范各种理解和应用策略的使用,并且随着教学的进行逐渐提高要求,直到学生能够独立运用,使得教学主导者由教师动态转向学生,完善学生的内部建构。
4.5 主体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方案,使知识体系得到辐射与发散,培养灵活的应用能力与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给予了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能针对具体情境采用灵活、适当的策略。
近年来国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得出了一系列成果,尤为可贵的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实践已在众多院校展开,取得了一致的好评。中药制剂分析具备中药学类专业主干课的突出特点,所以研究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方法,对中药类专业主干课的理论教学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际应用建构主义,还是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生搬硬套,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张兰珍,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实践[J]. 中医教育,2000,19(5);32-33
[2]魏凤环,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经验与体会[J].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2);73-74
[3]陈丹,包国荣,《中药制剂分析》的课堂教学设计[J]. 药学教育,1999,15(1);33-34
[4]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 高文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5);17-18
[6]刘晓,杜倩,刍议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方法改革[N]. 科技咨询导报 No.22.2007
[7]梁生旺,中药制剂分析[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4-5
[8]张彤,陶建生,徐莲英.《中药制剂分析》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完善[J]. 中成药,2007,29(3);430-433
篇4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新的认知模式,反映在教育领域,建构主义深刻地改变了包括课程、教法、学法、评价在内的各个教学要素;行动导向教学法则是德国职业教育界适应全球化导致职业领域变化的教学改革,因为符合能力养成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受到各国职业教育界的认可。研究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内在规律,寻找其相似和相异点应通过对两种教学思想特征、运行模式、评价模式的多维比较,从而概括出两者可资借鉴的方面。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相对于行为主义而言的,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革命,尽管某些流派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在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自身的方式,在教育学习方面,认知模式的改变导致的是课程、教法、学法的变革。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则是对传统职业教育学科导向教学模式的颠覆,认识到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本质和发展需求,把教学的重点放到跨空间、跨时间、跨专业的能力培养方面,有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体现了教育服务社会,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本质。对于这两种教育教学思想的多维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特征比较
建构主义学习观建筑于认知理论的基础之上,其关键点在于改变行为主义的认知的单向输人模式和认知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以及知识的动态建构特点。建构主义本身的流派众多,但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建构主义思想的特点首先在于师生关系的改变: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不再是灌输者和接受者。在教学内容方面,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强调“协作学习”;注重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行动导向的职业教学模式是一项针对实际情况的自觉行为转变,目的在于改变职业教育面对社会经济变化的被动局面,以能力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为受教育者提供宽阔的职业前景和发展平台,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领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学习领域的形式把与活动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的开放型教学;教学评价多角度包括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重视过程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评价。也就是说,注重学生技能掌握的整体性和个人创新精神;它是一个完整的职教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这样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见表1)。
通过对这两者的细节比较,可以发现,这两者在教育教学的多个环节上,尽管细节上有所区别,但是保持了大方向上的一致。这主要是建构主义思想作为认知方式,更多地是一种指导意义上的教学思想,适应于大教育的领域,体现了一种抽象的教育观。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这是具体于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指导思想,更强调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教学环节的各方面体现的较为具体的视角。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途径比较
在上文中提到了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三种主要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人教学,尽管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法、教材、教学环境等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基本遵循着类似地教学环节(见图1)。
可以看出,这三种教学法在整体构架上有三点是保持一致的,即创设情境为先,然后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最后进行评价。在遵循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原则的基础上,应该注意两个特点:所有的教学环节在主客体之间,或者说学生与其建构的知识体系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是双向互动关系;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则是单向的线性发展关系。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环节上与建构主义思想教学法区别不是很大,其中,资讯、计划和决策三个环节就相当于为学习者创设学习情境,为能力培养收集外部和内部信息,设计恰当地行为模拟方案,为能力培养提供平台。实施环节方面行为导向教学法所遵循的原则是与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是近似的,或者说,两种教学思想有着近似的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在整体性上有一点与建构主义思想有很大不同。与学习领域的教学范围相对应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学科体系,打破了学科导向的限制,目标在于培养跨学科的、能够适应时间空间变化的关键能力。正如建构主义所持的观点,只是不是固有的,而是在人与外界的认知关系中建构而成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职业行为能力的劳动者,他们应该具有这样的关键能力,能够适应技术、环境和职业的变化。这种能力抛弃了原有的终结式的教育状态,出现终生教育的需求。所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个线性的发展趋势,而是一个循环的系统,以此体现出能力发展的动态性和人的发展的动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地自由的发展”(见图2)。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评价模式比较
由于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知不是外部灌输到认知器官—大脑中去的,而是个体注定积极建构的结果,最终形成的认知(知识)也就具有个体建构的特点,不能够以单一的外在标准进行衡量,所以建构主义的评价是审视建构过程的一面镜子,应该基于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建构过程以及学习者的进步、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开展教学。
基于建构主义思想评价的多元性和动态性,在进行对建构主义教学效果的评价时应该注意以下标准:①目标自由的评价;②以真实任务的评价;③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④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⑤背景驱动的评价;⑥依靠学习背景的评价;⑦多种观点的评价标准;⑧多种形态的评价标准。
相对于客观主义的评价标准,并不能适合建构主义环境下的认知建构动力、过程和结果。建构主义思想的本质也决定了其评价的多元性和动态性,相对于目前仍然很普遍的目标驱动的评价和标准参照式评价,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认知建构的效果、效能和效率。
篇5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了建构主义,其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积累性、目标指引性、情境性等内在驱动力,揭示学习的内在机理。建构主义思想提出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种认知也被称为“图式”。人们理解现实世界不是通过传授的行为,而是通过自身经验来建构,即为认知。每种行为背后都透露其专属的文化背景。建构主义主张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建立熟悉的、鲜活生动的情景模式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机制。19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受文化语言学家的影响率先使用了用于课堂的“文化教学法”(cultureap-proach)。在二语习得中,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内容建构的重要部分。到了20世纪,随着对于语言和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第二语言的教学也转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强调语言的教学更应该关注社会文化、民族思维、价值观念等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
二、双语课堂的文化情景输入
美国文化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Linton)在其《个性的文化背景》中提出,文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马林诺夫斯基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首先提出“文化语境”描述语言活动的整个文化背景。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理解话语意义不但要考虑话语所在语境,还要考虑社会习俗、传统、历史等社会文化语境。韩礼德和哈桑(Hasan)提出了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的概念,旨在强调准确把握语言的文化背景能够避免产生语言运用和交际障碍,避免一种脱离了真实环境的空中楼阁似的语言学习。相比较单纯的语音、词汇、语法教学,通过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心理状态等层面增强语言的交际能力同样是语言学习的重点,是习得者获得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在我国,双语教学模式还存在脱离感性“参与”与“体验”而进行的机械性的浸泡与灌输行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为中心的教学,建构起恰当的体验参与环境。同时,学生的任务也不再是输入、接受、输出的简单符号转换器行为,而是感受、参与与实践着所吸收的知识。文化是一种极具感召力的驱动因素,能够充分开启学习者自身的内在驱动力,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通过建立适宜的文化情景可以帮助习得者理解、吸收以及准确构建知识体系,并进行实际知识检验。
三、在双语教学中建构文化语境的建议
(一)警惕文化休克现象习得者在初级阶段时,自身的语言能力、文化知识等都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受异域文化冲击大,更容易进入文化休克状态。在这个阶段,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文化现象本身。通过自身熟悉的母语结构和遣词造句的规律认识并熟悉第二语言的新知识的输入,可以避免由于硬性接受目的语而产生的消极心态。
(二)借助母语提升文化语境感染力以母语作为媒介,用本身比较熟悉的文化和知识结构来培养对目的语文化的兴趣,获得对于目的语文化的感性认识,可以降低文化休克的可能性或者危害性,保护学习的积极性。在既定的主题下,应多以民俗、风情等角度为切入点,在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的同时提升语言学习的主动性。除此之外,从多层次的角度挖掘目的语文化的魅力,以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的社交能力。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上,既要关注社会文化差异带来的词义上的差异,例如成语典故、特殊文化信息等,还要关注由于场合不同而产生的词语的特异性、结构差异,以及由于价值观念、社会习俗而造成的文化差异的讲授。
(三)发展建构主义思想下的文化语境教学双语教学更重要的是在真实的文化语境下说出恰当的、符合交际原则的话语,所以双语教育就应该秉着交际的原则在文化语境下进行二语教学。《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指出,“必须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打好文化基础”。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既要考虑教学主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同时也要兼顾主题是否具有深刻反映和挖掘文化背景的特性。教育心理学家托尼.斯托克威尔主张,只有通过观察、倾听和感觉等方式才能迅速且深入地感受新的知识内容。在学生构建自身的语言图式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音频、视频等刺激物不断输入。同时,可以创造鲜活、生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近乎于真实的环境中把输入的信息通过模拟培养学生辨析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输入的信息,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检验知识的运用效果,通过社交能力练习完成对于知识的反复论证和检验。
篇6
一、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范式
客观主义是在现实主义(Realism)和本质主义(Essentialism)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客观世界独立于人之外,是不受人类经验所支配、不以人类意志而转移的,但是它可以为人们所认识。人类通过其思维来反映客观现实,从而获得客观世界的意义,这种意义(即知识)根植于客观世界,是客观的、相对稳定的。这种知识的真伪存在客观的判断标准,即这种知识是否为真取决于其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正因为如此,客观主义假定知识是可以通过教师或技术传递给学习者并被学习者获得的,强调知识的传递与接受,主张通过结构化的教学内容、授受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单向式信息传递手段等来设计教学活动。客观主义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角色是创建一种可以让学生反复从线索中做出简单反应并立即得到反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获得教师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产生反应,以此来获得知识与形成技能等。
客观主义教学设计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强调发现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并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展开教学活动,因而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范式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对客观知识的获得、再认识与再现等非常重视,这使得客观主义教学设计在知识掌握的有效性方面有其独特作用。具体而言,客观主义教学设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普遍性强。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认为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运行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相应的,根据这些规律所开展的教学设计也就具有普适性,教师就可以按照客观的、公式化的方法与方式去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客观主义就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语言模式,大家按部就班,遵循这些模式就可以有效进行教学。如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均可以说明这一点。另一方面是易掌握。客观主义教学设计一般采用固定的操作模式和相对稳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强调对过程的掌控,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性。操作方式的相对稳定以及过程的几乎不变决定了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范式易于为师生所掌握,这对于刚参加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低年级低段的学生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其快速地掌握“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然而,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范式过于简单地陈述了学习的过程,并且提供了一个没有完全体现学习者学习的语言模式,具有简单性、机械性和划一性等弊端。
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范式
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认为外部世界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并不是客观的,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赋予世界的意义等都是每个个体自己决定的,是人们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传递的事物的意义,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而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由于人与人所处历史背景以及经历等的不同,每个个体的原有经验、原有认知结构等也就必然存在差异,于是每个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各不相同,每个个体对事物意义的建构也就必然是多元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因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更加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结构,尊重学生意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作用也就相应地转变为设置适当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反省与思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区别于客观主义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建构主义关心的是怎样建构知识的过程,怎样建构知识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更加注重知识建构的过程性、个体性与差异性。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真实性情境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因此情境创设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逐渐成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之所长。二是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意义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者是主动的建构者,这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有着积极的意义。三是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协作的增强。建构主义认为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在建构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这对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明显促进作用。然而不足的是,建构主义容易导致唯我主义(Solipsistic)倾向,这是指学生仅仅知道自己的理解,对事物的理解、对意义的建构完全是自我中心的。
三、融合两种教学设计范式的必要性
知识是复杂的,对知识的学习与获得更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对于不同的学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在不同的情景下对知识的学习有着不同的需求。学习可以分为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两种层次。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知识的掌握与积累相对重要一些,而且此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也主要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客观主义作为此类问题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非常贴切的。而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学习逐渐进入高级阶段,教学情景中结构不良的问题也不断增加,倘若简单将初级阶段学习采用的策略直接移植到高级阶段学习中会使教学处理简单化,学生不能顺利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重视知识建构的过程,注重综合与应用,更适合于高级学习阶段的指导,以客观主义为指导的教学设计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注重分析和抽象,这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正如张华在《教学设计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所指出,目前在教学设计领域,那种开发唯一的、对所有教学情境都最有效的教学方式的理念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这样的理念:“根据知识和认知过程的特性开发出适合于具体的、明确限定结果的最好方式”。[2]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范式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客观主义的技能导向与建构主义的理解导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均被验证对于教学是有益的,厚此薄彼的做法只会走向极端,对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过程的改进有害无益。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采取兼容并包、择善而从的态度,在教学设计实践中应从教学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处理两种教学设计范式的关系,兼得二者之所长,有效避开二者之所短,形成整合式的教学设计范式。
四、融合两种教学设计范式的构想
美国学者Johannes Cronje认为,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是两个极端,任何一种学习经验,只是处于这两种极端所构成的连续体上的一点。根据这一观点,他把关于人的学习的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并以建构主义为横坐标,以客观主义为纵坐标,形成了一个4象限图,如图1所示。
Johannes Cronje的这一分析清楚明确地将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关系呈现了出来,二者的关系也即是:
客观主义(低)+建构主义(低):混沌
客观主义(高)+建构主义(低):教学
客观主义(低)+建构主义(高):建构
客观主义(高)+建构主义(高):整合
这一象限图不仅厘清了二者的关系,而且指出了整合二者的目标,即有效整合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范式要达成客观主义高,而建构主义也高。达成二者的有效整合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和阶段,需要逐步实现。
首先,从客观主义(低)+建构主义(低)(即混沌状态)逐步过渡到客观主义(高)+建构主义(低)(即接受式教学)。客观主义具有易于掌握,易于操作等特点。对于新教师,先形成一种的操作模式,再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随着其积累的经验的增长以及操作能力的增强,逐渐摆脱已有方式的束缚,探索出新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也类似,学生在低年级,在最初的阶段,由于受年龄、知识、能力等的限制,宜从易操作、易掌握的客观主义开始,待其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逐渐使其逐步认识建构主义范式,并在这方面作一定的尝试。
其次,从客观主义(高)+建构主义(低)逐步过渡到客观主义(低)+建构主义(高)(即自主建构)。在教师和学生对建构主义范式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接触,并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尝试之后,应让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增强对其的认识,并提高运用和实施建构主义教学的能力。在这一时期,由于教师和学生对建构主义的认识以及运用建构主义的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亟待提高,而其对客观主义的认识与应用已成为习惯,这时如果继续保持客观主义程度高,则会使教师和学生仍习惯于按原有方式行事,不利于冲破单一的客观主义的限制与束缚,从而不利于对建构主义的掌握与应用,所以在此阶段应弱化客观主义,强化建构主义,以利于教师和学生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形成与应用。
最后,由客观主义(低)+建构主义(高)逐步过渡过到客观主义(高)+建构主义(高)(即二者整合)。经过前一阶段,教师和学生对建构主义已有相当的认识与掌握,并具有了较强的开展和实施建构主义教学的能力。建构主义已深入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之中,不再会因受到客观主义的束缚与进攻而从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消失。这时,不应继续保持客观主义的弱势,而应将其恢复至较高的水平,并使之与建构主义展开竞争与协作,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促使二者高度整合,促进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有效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为顺利而有效地达成客观主义(高)+建构主义(高)(即整合式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益的目的,宜将二者的整合看作是一个随教师、学生经验、知识、能力等的增长而不断增强的一个过程。各阶段的教师、学生以相应地整合方式为主,但也不排除对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学生可适当尝试较高层次的整合,最终形成整合程度由弱逐渐变强,逐步走向客观主义(高)+建构主义(高)的理想整合模式。
参考文献:
[1]Willis.Jerry.A Recursive Reflective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Based on Constructivist-interpretivist Theory[EB/OL].[2009-09-01].
篇7
一、建构主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1966 年提出的。他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认为人们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逐步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自己的知识建构者,学生的主体性是他们作为学习者所天然具有的。
1.建构主义理论视觉下的知识。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是拿来便用, 而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具体个体之外,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建构主义理论视觉下的学习活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他要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
3.建构主义理论视觉下的学习者。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及以往的学习中,学习者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所有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即使没有接触过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但问题呈现在面前时,学习者也会根据相关的经验,依靠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
二、建构主义教育教学观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启示
数学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这主要是由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和数学知识体系的结构性所决定的。 有人指出,数学抽象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建构的活动,数学的研究对象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得到建构的。数学学习归结为意义赋予的过程,也即如何把新的概念与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从而使之成为对主体而言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把握的。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其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水平还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的阶段。针对这些特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即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基础与条件进行“死板式”的灌输,而是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举一反三”生长出新知识。教学不应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加工与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呈现者与主导者,而应是知识的引导者,注重学生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丰富或调整学生的理解与经验。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学习方式,交流与质疑,批评与纠正,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转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
1.注重课前准备,创设参与情境。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建构性,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出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基石”的作用,在学习一开始,教师应铺垫合适的基石使学生作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创造学生课堂参与情境的基础。课前,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制定授课计划前,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对选修课程的掌握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在课前复习的导入设计中,要放入复习提问的是与新知识有关的内容,一些无关内容即便是重点,也不应放在复习之列。在课前复习布置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设置问题,留下悬念,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也是强调课前准备与下节课内容的关联度,在以往经验与新知识中建立起有效联系,以便学生学习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
2.开展情景式课堂教学,倡导体验式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感受和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它强调学生自行获得知识的实践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尽量组织和创造有利于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参与的学习情境与机会。例如在算术课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买主与卖主、测量员、统计员等),根据不同的场景,计算不同的数量与价格,通过小组之间的集体讨论与竞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去感受、去完成建构。
篇8
目前,许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都过多的关注“听、说、读、写”四方面,忽视了重要的“译”这方面。教师过多关注对语法词汇句型等知识的传授,但是对翻译的目的,翻译作品所处的情景等讲解甚少。此外,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在已有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费时过多,而翻译出的作品却差强人意,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逐渐凸显。
1.1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虽然“听”“说”“读”“写”“译”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具有同等地位,但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只注重培养前四种语言技能,比如为使学生掌握某种句型或固定搭配而设计的句子翻译。这种翻译教学只是一种语言训练方式,其实只是一种教学翻译。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翻译只是一种语码转换,认为只要具备语法知识和词汇量就能进行各种翻译活动,对翻译教学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1.2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翻译基础知识传授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讲解翻译技巧,然后分派任务给学生,最后,师生一起核对参考译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只会一些语法知识和翻译技巧,却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另外,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下学生间没有合作和交流,师生间没有互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就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源于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规律的研究。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活动的结果,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来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知识的建构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影响,学习过程以经历情景的形式为标志。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而应积极地建构。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授知识和灌输知识,而是组织、指导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知识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自己的新知识,从而自主地建构认知结构。此外,建构主义强调情景地重要作用。认为情景的创设,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围绕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景开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个中心,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翻译情景,学生在此情景下,通过互助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及环境,实现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3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3.1注重翻译理论教学
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主要关注翻译技巧的讲解,很少讲到翻译理论。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翻译理论的认知不够,在进行翻译活动时,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把翻译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语言实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在翻译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通过互相交流与协作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理论使师生从理论的高度重新审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3.2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而学习效果关键又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只有学习者明确了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获得对知识的建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和评价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的信息进行建构,形成自己的理解。在翻译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建构知识体系的主体,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得出高质量的翻译作品。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空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作为翻译活动的组织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通过创设不同的翻译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根据自己对所学知识的建构进行翻译活动,最终,通过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3.3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
现在,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读写和听说课程的教学中,同样,也应被应用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师能够把一些素材配上图片编制成翻译教学数据库,那么在翻译教学活动中,必定会调动非英语专业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使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课堂变的生动有趣,极大的丰富翻译教学的课堂内容。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寻找素材进行翻译活动,遇到问题可以去数据库或者其他语料库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翻译人才。
4结语
篇9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幼儿教育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学习和主动构建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建构主义这一理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为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某个心理学家或教育学家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众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关于建构主义知识、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的成果,他们主要包括杜威、维果茨基、加德纳,形成了众多建构主义理论流派,如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等。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有各自的主张,但他们在学习理论上却有着共同的观点,即建构主义者都认为学习者是主动地建构他们的认知世界,提高认知功能,而不是通过单向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观,是指对知识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观念的综合。它涉及到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形态,知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但他们更强调,知识主要是由个人主动地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仅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而不是绝对的真理,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不同的个体会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相同的命题进行不同的建构,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主动建构来完成。建构主义知识观引起了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一系列变革,这一理论使幼儿教育工作者重新考虑如何帮助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质疑、探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境中,进行建构意义的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定的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信息加工理论者把人脑当成计算机,把学习看成信息的登陆、存贮、提取的过程;而建构主义者则认为学习是一个交互用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即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积极主动地建构,从而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由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开放的环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促进的环境,是充满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的环境。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就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不是接受知识的木偶,教师也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与学生交流、探究以及做出调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经验基础,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意义的建构。建构主意的教学策略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建构客观世界的意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学习要配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主体之外,而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认知结构。
儿童是通过同化或顺应获得新知识的。同化是通过经验或认知结构实现对感觉资料的吸收。儿童积极主动地同化必须以已有的经验背景和认知结构为基础,因而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为幼儿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同化新知识。顺应是儿童借助与新知识或观念的接触,促进已有结构、图式发生改变的过程,或创立足以容纳新接触事物的图,或修正原有结构以容纳新事物的过程。调节是主体在新知识与已有认知水平发生冲突的情境中做出的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调节。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冲突有助于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利用好认知冲突,推动幼儿认知的发展,一方面要了解幼儿已有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的教学、游戏等活动要能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和求知的兴趣;另一方面,认知冲突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要符合适度原则,远远高于幼儿原有认知水平的教学和游戏等活动,太难或非幼儿能力所能达到任务或游戏,会使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因而,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最适宜的认知冲突,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的认知水平。
(二)重视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交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思维处于感知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只有在与他人或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逐步建构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如幼儿只有在对物体的动作中,才能建构物体的轻重等概念。幼儿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建构出数理逻辑经验,如为了让幼儿掌握数的抽象意义,可通过让幼儿摆弄石子,时而将距离放大或缩小,时而改变计数方向和次序的过程中,幼儿最终发现总数始终不变,从而获得对事物量关系的认知并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在幼儿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
(三)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同化作用的实现是儿童主动作用的结果。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是以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正如皮亚杰所言,“一切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和需要为先决条件”,兴趣实际上不过是同化作用的动力。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和需要诱发认知冲突,教师利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幼儿适度的认知冲突,将幼儿对事物表面的兴趣内化,将幼儿的外部需要转化为内部需要,发展幼儿主动地探索事物的积极性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四)重视幼儿之间的交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就是指为学习者创设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者的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提供一定的情境。协作发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而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会话有助于引发学习者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原有认知结构的发展。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语言、情绪、社会性以及认知的发展。幼儿只有在与其他幼儿交流时,才会知道其他人的看法并非都与自己的一样,这样幼儿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辨别、思考,从而学会从他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从而有利于幼儿养成批判性、客观性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摆脱幼儿的自我中心状态。
(五)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篇10
建构主义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90年代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而充分发展。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尤其重视真实学习情景的构建。同时,协作学习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在先前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的”(黄梨,2011),围绕“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四个主题展开建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目的”(王湘玲,宁春岩,2003)。“建构主义理论无论是对我国外语教学理论本身的研究还是教学实际效果的提高都有重大启示作用”(黄慧,王海,2007),建构主义在科技英语教学师资不足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带动外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条件、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变革”(同上)。
二、建构主义对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围绕以下环节展开:
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激发其创造性科技英语自身晦涩难懂的特点会让学生难以建立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环节精心准备,注意兴趣的调动和学习动机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并能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其创造性。
2.发挥教师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应注意角色转换,改变“一言堂”式的被动传授,通过各种预设问题逐步把学生带入自主探索的过程。
3.重视“协作”在知识建构中的积极作用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协作机制,而非上对下的管理机制。同时,学生之间以集体讨论等形式开展活动,促进团队精神的培养。
4.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教学引入多媒体、慕课、微课等先进的教育技术,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能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优化最终的学习成果。
三、科技英语为主体的翻译教学模式及策略
理工科院校的优势集中在理工科专业上,学生对本专业知技能的掌握,对本专业前沿理论的了解将极大促进学生的择业和职业发展。因此,依托院校的理工科优势学科,在翻译教学环节引入理工科专业的英文文献,不仅利于跨学科、跨专业发展理念的实施,还能培养学生翻译技能,增加学生对本专业英文文献语言特点的了解,也拓宽了专业知识面。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确立要求在教学意识形态、师资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上投入精力,开展系统的建设工作。
1.教学意识形态转变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师改变意识,统一行动,让管理者、教师、学生都能正确认识科技英语翻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校方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是实现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体系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
2.师资建设英语教师对科技英语存在畏难情绪,使科技英语相关课程难以开展。因此,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进修科技英语是师资建设的必要环节。同时,在本院校理工科专业中,选择有海外教育、深造背景,具备高素质英语能力的教师,配合英语教师共同开课也是师资建设的可行途径。只有不断开拓思路,遵循跨院系、跨专业发展的理念,才能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建设翻译教学团队。
- 上一篇:木工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 下一篇:中医基础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