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

篇1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09~2011年分别招收护理专业学生,每级三个班,分别有198名,203名及211名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生,在本校已就读一年半,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

1.2方法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临床主干学科之一,我校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下学期讲授,是护考必考课程,儿科护理学试题一般占护考总试题的13-16%。随着笔者对教学、护考认识和实践的深入,自2011年起,采用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提高护考认识,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学生进行护考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护考的具体情况,使学生清楚意识到毕业后只有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才能顺利就业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督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理论知识,临床实习期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前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做准备。

1.2.2紧贴护考大纲,对教材内容去繁就简,采用模块化教学

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和吃透护考大纲,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去繁就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考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模块化教学,一般来讲,中职学校所使用的儿科护理学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为儿童保健;第三部分为儿科各系统疾病的护理。对这三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明确进行划分,根据护考大纲要求的内容,教学中应该重点讲解,对于大纲没有要求的内容,而临床中又有应用的内容,也应该重点了解,这样既有效应对了护考,也有利于临床知识面的拓展。另外,还应注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讨论问题,以获得问题的解决,这种从传统讲授为主转变为讲授研讨相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将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1.2.3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能力

儿科护理学中各系统疾病的护理是考试的重点,主要包括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及护理要点,这部分部分内容系统性较强,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紧密,不但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临床工作经验,也就是说要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很多学生不足的地方。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提倡理解后再记忆。如对发热患儿要注意保持体温稳定,当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物理、化学药物的方法进行降温,而对麻疹患儿,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乙醇拭浴,而对水痘患儿可用物理降温,但不能用阿司匹林。这些知识点都是需要理解疾病的特点,然后再进行记忆。另外,在教学中注重口诀记忆法,如婴儿发育的过程,粗运动发育可编成口诀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精细运动发育可编成口诀为:一握二伸三抓扒、六换七捏九食拇。

1.2.4重视病案教学

教学中注意采集并整理各种疾病的真实案例,在每节课结束后,老师提供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如:患儿男,5月,发热5天,伴咳嗽气喘3天,加重1天。查体:体温39.4℃,脉搏146次/分,呼吸34次/分,精神较差,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血WBC18×109/L,N0.75,X线:双肺纹理增粗,有斑片状阴影。医生初步诊断:支气管肺炎。教师应依次提出问题,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治疗原则及药物的选择,护理措施有哪些?理论依据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1.2.5注重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

通过积累和精炼,我校儿科教研小组已初步建立了有近1000道题的《儿科护理学护考题库》,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每天教学结束后都布置一定的习题进行课后练习,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点,每部分内容学完后,让学生完成历年护考真题相关部分的练习,以查验知识的掌握情况。护考前,应进行模拟试题训练,寻找差距,对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

1.2.6考前集中辅导

近年来,我校针对护考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较差、且忙于临床实践,不能有效保证学习时间的情况,采用自主报名、考前集中辅导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4个周的集中辅导中,围绕《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制定考前辅导计划,在教师精讲、串讲课程内容的同时,学生通过做《护考题库》的试题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最后一周安排为模拟考试,达到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查缺补漏的作用。

2结果

2011年采用教学与护考对接的方法后,2012年护考通过率为64.0%,2013年护考通过率为69.0%,2014年护考通过率为77.0%。护考通过率持续提高。

3讨论

篇2

【关键词】教学方法;病例导入式;儿科学教学

随着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儿科教学获得了较大的进步[1],但是教学模式陈旧使得其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儿科学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以及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使本科临床专业的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儿科学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的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60名临床医学本科带教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名,男14名,女16名;年龄20~25岁,平均(22.17±1.24)岁。对照组30名,男15名,女15名;年龄20~25岁,平均(22.39±1.04)岁。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观看我院真实拍摄的儿科病例视频,构建一个真实的病例场景:例如,一位母亲把其气促、高热以及呼吸困难的孩子抱进医院进行抢救的场景;2)介绍该儿科病例的摘要:概括患儿病史的主要特点,采取照片和视频对患儿的阳性体征、影像学结果和化验结果进行展示;3)讲解患儿病情的改变情况:继续采取微电影的形式对儿科病例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加重的场景进行展示。设置问题如下:患儿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了明确患儿的病原学诊断,需要进行哪一项的检查?进而得出病原学方面的诊断:属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4)围绕儿科病例进一步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有关的授课式教学:该病好发于婴幼儿,感染的途径主要是血行播散入肺以及呼吸道直接蔓延入肺;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要点进行总结;6)最终得出儿科病例的诊断。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提高儿科常见病诊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性、提高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提高提出和解决儿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儿科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比较两组的理论成绩和儿科学操作技能考试成绩。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科学教学效果比较

观察组学生提高儿科常见病诊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性、提高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提高提出和解决儿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儿科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的理论成绩和儿科学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儿科学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篇3

讲授法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对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进行讲解,以教师为主体,深入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前沿动态,系统掌握课程相关理论.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信息一次性传播.课堂讲授教学法重视知识的讲授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参与性不强,不能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往往忙于应付考试,不能使学生真正灵活地掌握知识〔2〕.

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比如,在讲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为什么维生素D缺乏时会出现骨骼畸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如果教师先给予提示:“应该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机理出发来分析和解答”,这样学生将会很快想到:维生素D缺乏时病人存在低血钙,机体为了尽可能纠正低血钙,使旧骨中钙盐释放入血,同时存在低血磷,导致骨矿化受阻,而最终出现骨骼畸形.这样安排教学,不至于出现学生茫然失措和答非所问等情况.教师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讨论之后给予总结式的讲解,这样会提高学生课堂吸收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病例教学法病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生动的、具体的实际案例,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儿科学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参与,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模拟临床典型案例作为基本教学材料,把学生带人实践教学仿真情境中〔3〕.如在讲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开始,引入典型病例,在复述完病例后提出为问题,(1)该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2)有哪些阳性体征?(3)本例患儿的病史特点是什么?(4)进一步确诊需做什么检查?(5)应与哪些病相鉴别?(6)请给出治疗原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具有真实性,给学生一种真正走进临床的感觉,所学知识容易掌握.通过实际案例的列举,能增强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经常引入问题及实例,学生处于不断地思考状态,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同时,课堂引入典型病例,让学生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列举实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与实例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中,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病例教学法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积累,促使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前准备和预习及其课堂讨论及交流,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病例教学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可有效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病例教学法列举的案例不能完全涵盖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教师除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等合理安排案例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专业水平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儿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4

关键词:儿科学;临床教学;教学模式

1儿科学特点及其教学现状分析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与其他学科相比,又有明显的特殊性,即:儿科学的研究和服务对象是儿童,年龄分布跨度大,从出生到14岁,期间经历身体及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情况复杂、病情多样,上至中枢神经系统,下至泌尿生殖系统,各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均是儿科学所要顾及的范围。儿科教学模式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有许多相同之处,其主流的教学模式仍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则以被动记忆及知识灌输为主,知识理解程度有限,学习记忆过程枯燥,缺乏乐趣。此外,儿科教学又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困难和障碍,儿科患者多为年龄较小的人群,语言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疾病所造成的不适以及对医生问诊的内容常常表达不到位或不能完全理解,因此,临床见习和/或实习阶段、不同疾病的临床实践环节,医学生很难准确的就课本所描述的理论知识在患儿身上实践验证,理论知识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实践印证而不能完全掌握和理解,更不能游刃有余地使用知识。此外,近年来,日趋严峻的国内医疗环境,致使易患矛盾时有发生,作为以小儿为服务对象的儿科更是易患矛盾的重灾区。所以,如何行之有效的提高儿科的教学治质量,培养诊断水平高的儿科医生,是每当前个儿科教学工作着值得着力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已有的教学改革相关模式,探讨其在儿科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探究适用于儿科学教学的临床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儿科教学质量及医学生儿科学理论及实践的水平。

2现行医学教学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2.1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循证医学指以科学实验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根据的医学,他是通过高质量的医学研究得到科学的结论,再将该结论应用于同类疾病患者,进而实现诊治科学规范,患者最大获益的医学治疗模式,同时,再对新的治疗结果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综合评估,反馈性修正已有的研究结论,最终为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①通过在教学中引进循证的思维,积极引导医学生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检索、查询循证医学研究相关结果,同时,结合日常实习所见和总结,深刻理解儿科疾病的每个知识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进而充分理解疾病的病理病因及治疗的原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自我化”转变进程,在参与他人疾病研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疾病的认识。②

2.2LBL、CBL、PBL及TBL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讲者,学生为听众的讲座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应用范围最广。其优点是易于开展,省时省力,一个讲者,一堂课可满足十几仍乃至上百仍的教学任务,并且,这种对知识的传授较为系统,可就单个知识点或疾病较系统的给学生予以灌输,但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记忆效率差,学生理解及掌握情况除和自身理解能力有关外,还和讲师的水平有很大关系,而讲师的水平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③鉴于此,在以LBL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诞生了CBL(CasebasedLearning),即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尝试,具体操作上,是以某个特定的典型病例为线索、以数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以LBL的讲座形式为基础,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就某个疾病展开讨论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能激发学生课堂积极参与的热情,但仍是以教师为主导,思维方式及步骤均过于标准和一致,学习及思维的节奏也均由教师完全把握,缺乏因材施教的合理性,但其本质仍是教师课本知识的灌输过程。④随后,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种称之为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提出并实践。PBL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自助探究解决问题为主要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寻,而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仅仅起辅导的作用,遇到难以自行解决的问题时,教师才出场予以帮助。他的特点是注重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对过程的一致性无统一要求。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对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教师教学负担加重,精力需求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过于零散,虽能较好地解决问题,但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却过于匮乏,知识全面掌握的程度较差,知识传递能力不足。⑤为了克服PBL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有学者提出TBL(TeamBasedLearning,TBL)教学模式,即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他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模式(TaskBasedLearning)。TBL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课前自学、课内考核、组内讨论、教师精讲、组内作业、组内互评”。⑥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PBL教学模式上改革和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强调了课前及课内的自助学习及组内学习讨论,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掌握,也发挥了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弥补了PBL教学模式及LBL教学模式的不足。

2.3标准化病人及仿真模型模拟教学模式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是指通过特定培训后能够表达某些疾病患者的症状乃至体征的正常人。又称为模拟病人,通过培训,使其能够准确表现出疾病的临床实际问题,以便于医学生临床实践的开展。⑧SP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特定疾病的情境,标准真实地模拟出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其不但能提供更多的机会供学生实践操作,而且避免了因临床教学可能引发的一些医疗纠纷,对提高教学有很大帮助。仿真模型是指用特定的材料制作的人体模型模具,可供医学生在上面进行临床相关操作的模拟演练。通过在模型上反复练习,一方面体会实际操作的过程,另一方面对疑难问题及时反馈,从而强化临床操作的实践技能。在当前患者对教学操作配合度差的情况下,是增强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要方式。

3儿科教学模式的分析及选择

前面我们将当下主要的几种教学模式一一进行了分析,其中“循证医学”模式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诊疗依据的搜集手段。标准化病人及仿真模型的应用也只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组成环节,上述模式单独使用均不能有效完成和提高教学质量。而标准化病人模式,在儿科学教学及实践中的使用受限较成人科室明显。不同于成人科室的标准化病人,其言语症状均可由成人在特定培训下完成,儿童表达的特殊性,使得儿科标准病人的培训和现场模拟均很难和现实接近。从LBL教学模式到TBL教学模式的变迁,是不同教学模式的变迁与更迭,更是教学模式改进的体现。TBL教学模式的出现,基本涵盖了LBL教学模式知识系统性的特点,又有CBL及PBL教学模式的引导性和医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学习特点。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仍不能缺乏“循证医学”的模式,而在临床实践中,除在少数可实习患儿身上实践操作外,其余大多数的临床实践操作均需仿真模型的帮助,这也是当前医疗环境复杂、医患关系敏感时期巩固和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目前,在儿科教学中以“TBL”教学模式为主导,“循证医学”模式为思维方式,以仿真模型模拟教学为实践途径,三种有效结合,是新形势下提高儿科教学效果、提高医学生理论及实践水平的有效也是最为可行的方式。

作者:龚伟 何家璇 吴宣林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注释:

①王艳,王欢,赵新利.循证医学教学探析[J].科技视界,2013.36:171.

②肖群文,贺湘英,熊晶晶,等.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儿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卫生软科学,2014.11:717-719.

③王桂芝,刘红,王莹,等.我国PBL和LBL教学模式的外科教学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1:1313-1317.

④毛海青,张意志.L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骨外科教学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61-63.

篇5

一、项目教学法特征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处理,让学生通过对该项目的操作,了解并掌握整个过程及其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将教学过程和具体的工作项目充分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它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人人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实施者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学生完成项目过程的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实施

儿科学是医学专业的临床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参与对小儿疾病的诊断、治疗,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更快地适合市场需求,成为高素质和实用型中等医学人才。

1.改进教学方法,营造专业气氛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医学的专业性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例如,对小儿腹泻,由教师找出小儿腹泻病例,让学生自己给出诊断、治疗方案。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既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专业课学习兴趣。

2.注重理论、实验基本功训练

    在小儿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诊断、治疗、预防、预后等各阶段,注重学生基本能力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每个病例必须仔细分析,结合实践与其他疾病做鉴别诊断。

3..确定项目任务,构建项目小组学习 

    项目任务选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桥梁,在项目教学中,项目的选取是关键,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所有内容都要靠项目来贯彻,项目确定后,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确定下来。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设计出优秀、实用的教学项目。选题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班采用小组化,可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7—8人,由教师将知识点和教学内容组合成项目形式,下达项目任务书,组内学生再根据项目任务书,共同讨论、分析、解决。

4.成果展示、学习评价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探索和钻研的过程。通过总结,找到自身在学习上的经验和不足,同时还可以总结出多种完成项目的方法。成果展示、学习评价的形式是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采用这一办法,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职业道德,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基础。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教师的角色也有了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名答疑解惑者和点拨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确保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体会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项目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展现出富有成效的一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交流方式、学习效果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1.理论实践一体化

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专业要求,建设专业实训室,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教学模型,走进医院,接近病人,把理论教学搬到专业实训室和医院去,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能理解和把握儿科学的知识和诊疗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学生能从疾病诊治过程中体验问诊、体格检査、诊断治疗的程序。同时,通过项目研究,学生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培养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精神。

篇6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学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是将实证研究应用于教学以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美国哈佛大学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把案例教学法应用到MBA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某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如临床医学、法学等。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对来自实际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增进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和学生的喜爱,以在教学方法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医院需要一大批懂专业、善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种需要,医科类大学在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中,就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将来能很快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并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医院财务管理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针对医院管理的学科,医院的财务管理是组织医院财务活动,处理医院财务关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医院财务管理理论按照其主要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通用理论和特殊业务理论。其中的基础理论包括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环境和风险、时间价值概念等;通用理论是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主要是从资金的流动角度进行划分,包括医院的筹资理论、投资理论和医院预算的管理。而特殊业务理论主要涉及一些非经常性项目的财务理论,例如医院的并购、重组等2。由于医院财务管理的理论是围绕医院开展的,所以,财务管理理论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源于医院的经营活动并进而指导医院的实际活动。因此,仅仅通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会使学生觉得理论空洞,难以理解,而开展案例教学,却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将所学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观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桥梁。

虽然作为财务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医院财务管理学在我校卫生管理专业开设的年限非常有限,但是,作为北京市卫生管理与政策的研究基地,我们已经在课题研究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鲜活案例。北京地区的许多医院也都自发的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形成很好的经验。所以,目前总结医院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编写成有代表性的医院财务管理案例,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外,我校自2004年开始招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生以来,已经开展了5轮医院财务管理学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所以,从2009年开始,医院管理教研室的老师开始整理案例资料,编写案例集,2010年秋季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在学期期末就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评价实施效果,以利于今后的改进。

一、教学案例的准备

要想成功的实施案例教学,第一步就需要从纷繁复杂的医院财务管理实践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活动开发成有教学意义的教学案例。医院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但是一个规范的财务管理案例要具有启发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学中采用的案例必须能够在讨论中突破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将知识学活学透,掌握多方面、多层次的财务管理知识。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此次医院财务管理学案例的筛选力争既要重视代表性,又要体现描述性与分析性案例,专题性与综合性案例,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案例的多样性特点,经过反复的商讨,我们初次编写的教学案例集涵盖了5个章节的内容,见表1。

表1 案例集的题目及特点

案例所属章节 案例名称 案例的特点 案例资料来源

医院的财务报表分析 案例1:北京市十区县妇幼保健机构财务报表分析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 2005年——2006年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全市妇幼保健机构评审。

医院筹资管理 案例2:北京仁和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员工持股计划。

案例3: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利用政府贴息贷款筹资的案例。

案例4:北京同仁医院利用商业贷款筹资案例剖析。

案例5:北京友谊医院融资租赁设备筹资案例。

案例6: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引入民营资本筹资案例。 体现了描述性、专题性和定性的特点。 2004年——2005年北京市卫生局医院管理研究所课题“医院筹资管理”。

医院投资管理 案例7:某医院放射科CT机净现值分析案例。

案例8:某医院胃镜室大型设备投资评价案例。 体现了分析性、专题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京友谊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医院的本量利管理 案例9:某医院妇产科病房的本量利分析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医院预算管理 案例10:某医院2009年度预算编制案例。#p#分页标题#e#

案例11:某医院零基预算管理应用案例。 体现了分析性、综合性和定量性的特点。 北医三院财务处、北京地坛医院财务处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三个阶段,即课前案例准备、课堂上案例讨论与总结以及课后撰写案例分析。由于我们的本科生医院财务管理学仅有54个课时,任课教师需要拿出相当大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财务管理学理论知识,所以,本次仅拿出三分之一左右的课时进行案例教学,而且不同类型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例如,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医院投资管理和医院本量利管理这几个章节的教学案例以学生课后撰写案例分析,课上讨论结果为主要形式,而对于医院筹资管理的案例则以课后阅读和课上讨论为主要形式。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评价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我们在期末针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在实验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从学生的角度评价实施效果。问卷主要包括3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学生对本学期案例教学法使用的全部案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从3个方面打分,包括所选案例与该章节知识点的密切程度、所选案例对学生在知识点理解方面的作用大小以及案例对学生理解医院财务管理实务方面的作用大小。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问卷回收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从评价的结果看,约90%以上学生认为教学案例非常有实际参考意义,很经典,贴近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对于专题性的定量计算分析类案例,例如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医疗设备投资管理的案例以及医院本量利分析的案例,学生反映与该章节知识点比较密切,对于他们理解知识和医院财务管理实务的作用较大,案例学习后使得抽象的医院财务管理知识变得操作性更强了。但是对于综合性的案例,例如医院预算管理的案例,以及医院筹资管理部分的定性分析案例,学生反映在上述几个方面都有困难,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二部分,由学生对本学期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包括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时间安排是否合适。从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形式的反馈看,11%的学生评价非常满意,78%的学生评价比较满意,7%的学生评价一般,另有4%的学生不太满意。评价一般或不太满意的同学主要认为他们刚刚接触到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直接应用到实践中有一定难度。对于时间安排的反馈是,80%的同学很希望能增加案例讨论课程,分小组汇报案例分析结果的形式很受欢迎。

第三部分是开放式的问卷,学生可以针对此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主要反映在综合案例中知识点的衔接方面以及案例教学时间的安排等方面。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任课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编和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可以说学生的建议对于我们改进案例教学法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综合案例的能力,我们在每个综合性案例后面加注了指导语,帮助学生了解案例相关的背景、一些专业术语以及相关的不同章节的知识点,在案例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把疑问和他们觉得有争议的地方说出来,通过任课教师的讲解以及同学们的讨论解决上述难点。

其次,为了增加学生对阅读性案例的兴趣,我们通过网络再遴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案例补充这一部分内容。这个过程我们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在遴选这些阅读性案例的时候就对案例本身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思考。此外,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所有被选中编入财务管理学案例集的案例上,都会标明参与案例收集、整理、编写的同学的名字。

最后,考虑到90后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望也很强的特点,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堂的案例汇报阶段更多的采用小组汇报形式,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课时来安排这一环节。考虑到目前课时的限制,我们决定以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弥补案例教学法的时间不足问题,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在医院财务管理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未来我们还将在案例集的增补、教学形式以及时间方面继续探索,使得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医院财务管理学的教学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1 启发式教学

在《儿科护理学》中,应用最多的是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强调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如在《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年龄特征》一课中,这章节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为容易混淆,不容易记忆。如果按本照搬,学生一听,肯定厌烦。我通常会利用提出问题的办法,如:如果要把我们的整个小儿时期进行分期,你们会怎么分?然后在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启发,同学们总会很感兴趣地七嘴八舌地讨论,然后笔者对七个年龄段的分期进行小结,各期特点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课堂气氛热烈。

2 利用病例进行教学

在临床课的学习中,如果单纯地介绍一个疾病的病因、身体状况、治疗原则,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无疑是单调枯燥的。因此,笔者常常“带病上课”。如在介绍《营养不良》一课时,我先介绍了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及大头娃娃事件,让学生们的心都悬着,对后面即将介绍的疾病异常兴趣,带着问题,有了思路,整节课大家聚精会神,并对营养不良有了深刻的印象。

3 联系法

医学一通百通,在儿护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每个章节中有许多相通之处,善于发现和总结,并利用这种相似性,帮助学

作者单位:351131莆田卫生职工中专学校(叶海珍);莆田市第一医院MRI室(俞福盛)

生进行记忆,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这种方法强调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前后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如在介绍护理患者的环境要求时,安静,操作尽量集中完成,让患者能够更好地休息,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通风,但要避免对流风等在许多疾病中基本上是相似的。可以对学生强调环境的重要性的同时,又复温了这个知识点。

4 重视实践活动课

实践活动课是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可以很生动形象地诠释理论知识,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更加扎实地掌握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将所学的理论很真实地应用在现实操作中。如介绍小儿的体格生长的几个指标,数据多,项目杂,但是让学生们分组做实践,自己拿起尺子把模型或者应用所说的方法给小组成员做体检的时候,学生们个个蠢蠢欲动,津津有味。

5 言贵在精

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必须精练,言简意赅,可避免平淡乏味乱重复的语言所造成的概念不清,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烦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头脑条理清晰,重视自身语言训练,注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敢于徐教材中重复的或某些非重点的内容,创造性的发挥教材中的精华;并争取用自己的语言精辟、准确地一述课程中的要点,从而缩短书本知识与学生阊的距离。

6 课件的应用

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儿科护理;创新应用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传统“填鸭式”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弥补这一弊端。笔者从2012年应用案例教学已有三年多,收到良好的效果。以2011级护理159班和160班为例,现回顾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决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160班63人为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护理159班6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时间为2013年3月~2013年7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是2014年3月底~2014年5月中旬。两个班的儿科护理学为同一授课老师,两个班学生均为女性,试验组年龄为(18.2±1.1)岁,对照组年龄为(18.3±1.0)岁,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1.2.1.1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授课,学生听课。

1.2.1.2试验组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应用

(1)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习兴趣:提前到甘肃省人民医院儿科收集好各个系统的真实病例,病例具有典型性、实用性。病例要经过加工处理成案例,难易度适中,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与教学重点、难点相联系,但不失真。以案例导入新课,采用多媒体展示案例,结合典型图片、动画,表现更加直观、生动,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病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选择典型案例,贯穿一次授课内容始终:在一次授课中,用一个案例贯穿全部授课过程。运用一个案例说明不同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1]。比如新生儿黄疸案例:患儿,女,3天,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以“皮肤黄染3天”收治入院。全身皮肤严重黄染,巩膜发黄。今查血清总胆红素373umol/L,其母血型为O型,患儿血型为A型。在此案例中说明了两个知识点:一是该患儿是病理性黄疸,因为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学生一定要学会鉴别,因生理性黄疸无需处理,而病理性黄疸严重者会引起胆红素脑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二是出现病理性黄疸的时间:生后24小时内;三是该患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新生儿溶血症。四是黄疸程度重:血清总胆红素373μmol/L,大于221μmol/L。(3)案例教学过程中糅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理职业的准入门槛,授课中糅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是学生的刚性需求。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均采用以选择题为主的客观型试题。有单句型最佳选择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4种题型,单句型题在考试题中约占20%[2],而病历分析题约占80%。教师授课时以考题为例,便于学生掌握疑难知识点[3],有助于提高病例分析能力。比如上述新生儿黄疸案例,在讲解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后,教师提出问题:病例中的宝宝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为什么?在讲解完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病因后,提出问题:引起该患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依据?这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常考点。(4)分组讨论:讨论环节是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师讲授新课,在讲解完和每一个问题有关的知识点后,重新回到案例,明确讨论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每组6~8人,根据讨论结果由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其他组员或教师补充。(5)归纳讲评案例:教师以案例为中心精讲点拨,对本章节重点内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强调和总结,回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1.2.2评价方法

1.2.2.1期末考试成绩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期末考试,为100道选择题,题型紧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有单句型最佳选择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难度低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难度,时间为80分钟,试卷由带课教师统一评阅。按照考试成绩分为三个等级,80~100分者为优良,60~79分者为合格,<60分者为差,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

1.2.2.2学生评价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包括7个问题,力求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统计对每项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及百分比,共发放调查问卷63份,回收63份,有效回收率100%。

1.2.2.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评价

两组学生临床实习结束后均参加学校组织的2014年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集中辅导,由原任带课老师担任辅导,辅导过程中两组学生均采用案例教学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分为2个等级,通过与未通过,比较两组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2.2试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在收回的63份不记名调查问卷中,95.24%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87.30%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促进主动学习,98.41%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理论联系实践,92.06%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增强临床应用,84.13%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创新能力,93.65%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培养沟通协作能力,96.83%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讨论

3.1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参与性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穿插案例及问题,学生处于不断的思考状态,学生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深化了中职课堂教学互动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

3.2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临床应用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触临床病例,更谈不上有临床经验了,对一些疾病的症状、体征也限于理论层面上的学习,印象不够深刻。案例教学法则让学生融入到整个案例中,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为以后的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的是一个实际事件,案例讨论的结果也略有差异,目的在于使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为她们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4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试验组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同时也高于2014年学院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平均通过率56.69%,高于2014年全国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50%。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罗丽芳 卢玉彬 曾辉 单位: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启莉,李敏.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3,7:66-67.

篇9

1微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更迭,为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2]。它以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为目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动画等形式记录或展示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3]。“微课”一词源于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McGrew,他在1993年首次提出了“60s课程”,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极简60s课程形式讲解化学知识,催生了微课的萌芽[4]。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过程,对稳定其专业思想及提高临床操作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因此,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护士的前提。有研究显示[5],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完整的操作演示,但是花费的时间长、传送给护士的信息量大、枯燥无味,学生很容易走神,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懈怠,不动脑筋思考,毫无危机感。与传统的网络课程相比,微课以其简单高效、资源容量小、教学情境生动有趣等特点,将学习者的注意力短时间内有效集中,完成知识建构[6]。微课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实际的教学目标,采用视频的形式对教师的每个知识点或教学环境的内容展示[7]。同时,微课以多种媒介作为传播途径,使学习者通过手机、电脑等即时获得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高校专业教学过程中[8]。微课的新颖性和生动性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教学效果较好[9]。Pereira等[10]评估了学生在线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临床技能微课视频,发现有82%的学生认为微课视频学习增加了他们的技术操作能力,并提出微课视频有助于保证高质量护理服务,确保学习者在一个接近真实的环境下,获得正确的知识和技能。李敏清等[11]提出,可将学生在科室实习的时间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并将微课用于此3个阶段的学习,分别为实习前期针对性的教学与练习:实习中期进行知识消化,突出临床实践;实习后期亲身临床实践,强化职业应用,以加强对微课视频中学习内容的巩固,强化实践能力。赵红等[12]选取在儿科实习的本科实习护士162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自制微视频,将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录制成视频的模式展现,4周后出科考试成绩显示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90%以上的观察组成员认为,微课教学能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实习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学者将微课应用于骨科临床示教中,通过对60名学生分组,分别接受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发现微课组在“骨科体格检查”、“石膏”、“小夹板”及“牵引技术”及“病例讨论”等的考试成绩要优于传统组,研究结果提示微课组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13]。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但在已有的研究中,微课的优势已逐渐被临床教师所接受,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微课应与传统临床带教模式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于在20世纪50年代首创于法国,是指将生动、直观与语言描述二者相结合,创设典型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14]。它是近年来一种新的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情景,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情景中,有利于学生记忆与理解知识[15]。情景模拟教学法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16]。研究[17~19]表明,临床教学中,学员对情景模拟的应用满意度较高,其不仅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解决了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而且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20]。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临床知识培训,培训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21]。国外已有研究表明与课堂技能相比较,情景模拟是一种可以影响知识、评判性思维和自信心的教学工具。冯俊英等[22]的研究表明在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实习生的学习效果。杨晶[23]在其对92名临床护理低年资护士及实习护士的研究中表明,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临床学习兴趣、操作技能、处理能力以及加深理论理解等。胡琴等[24]在对68名实习护士的研究结果中显示,情景模拟带教组在临床基础护理理论常识、临床专科护理操作技术、临床教学实习环境、临床教学实习氛围、临床老师教学态度及临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带教组,这表明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显著。张颖[25]研究指出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可通过实践提升学生操作能力、护理能力,为其日后工作奠定基础。

3微课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单调,以师为中心,从概念到理论,全部灌输给学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灌输式教育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自主性被扼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无法从学习中得到快乐与满足。这就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与满足,并能更优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专业人员。微课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蓓蕾[26]在对80名临床护士的调查研究中,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微课联合情景模拟训练带教模式。出科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出科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能力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好评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实施微课联合情景模拟训练模式教学,能提高实习护士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陆世翠[27]等人的研究表明,情景模拟结合微课教学能够提高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操作技能,提高了临床学习满意度和热情,促使个人成长,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最终患者受益。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不同的方式创设场景,如角色扮演、实物演示等,激发护士的情感体验,培养护士主动工作的态度,在护士的教学培训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8]。

篇10

一、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应用讨论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学基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进行中医学基础课程时,传统方式是教师采取“口授+黑板+教材+课件”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可避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采用讨论教学法,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积极展开谈论,发表见解,这样一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2.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相融合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中医学基础也不例外。如果采取传统的方式,学生只会记住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与之配套的临床实践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采取讨论教学法,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就可以以讨论专题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一些临床病例。学生在加深对中医学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还打下了临床运用的基础,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尤其是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专业中更应如此。通过讨论教学法,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锻炼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能力。

4.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

讨论教学法将师生之间的互动最大化,教师用生动、热情的语言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丰富,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将教育变得更有活力、更丰富。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贯彻素质教育,推动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

二、讨论教学法的组织程序与要求

1.讨论教学法的组织程序

(1)小组划分。在原有班级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作为讨论学习法的基本单位。

(2)在进行授课前,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确定本课要进行讨论的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事先要充分备课,熟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挑选出适合的问题。学生需要课前进行预习,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讨论。

(3)在前两步基础上,教师用简短的时间讲授本课内容,并提出问题。随后,小组展开讨论。

(4)小组交流。这一过程要求小组内学生相互进行提问和解答,随后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要及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补充,以便学生掌握知识。

(5)总结。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教师从旁指导补充,构建完整知识脉络。

2.讨论教学法实施的注意事项

(1)专题的选择要合理,涵盖面广。教师在确定讨论专题时,应该依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确保讨论主题能够涵盖整个中医学基础。一般来说,专题的选择应该关注中医传统思维方法的横向与纵向的关联性,并且注意将中医基础知识的点和面加以统筹。

(2)选择开放性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多方面思考。如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可以选择“肝胆湿热证患者身目发黄过程、湿热蕴结肝胆和肝胆疏泄功能失调症状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知识点、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

(3)讨论环节的设置科学化。在讨论教学法中,讨论环节的设置应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把握好课堂的节奏,熟悉教材内容的环节。一般而言,讨论环节需要设置在教学的重点处、知识的关键点以及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综上所述,在中医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中医学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理论治病救人,将中医发扬光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充分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证明,讨论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使其充分掌握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雷俊杰.讨论法在儿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8(9).[2]潘忠勉,李力,姚德生.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运用探讨[J].高教论坛,2011(1).

[3]吕风华,何益群,上官海娟,王正晓,马四海.专题讨论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4]何其军,吕自力.病例讨论在病理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