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天下范文
时间:2023-04-04 01:5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录天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一种爱,不求回报,却一直给予;有一种爱,不善言表,却能遮风挡雨。
天下雨了,而我选择躲进雨里,那样你大概就看不见我的泪了。
每当下雨的时候,我还是会想起你,想起那些连呼吸都觉得心痛的画面。
不知道为何,真特么喜欢下雨天,也许是因为能洗刷我那痛苦的心吧。
我喜欢下雨。喜欢站在雨里淋湿了自己,因为这样就算你哭了也没人知道。
你到底隐身在哪里,是不是,我追随着落在雨水里的花瓣,才可以达到。
天天下雨,心情都是闷闷的,烦死了。
下雨,冲走了什么;雨过天晴的太阳,带来了什么。没有,都没有。
你在雨中行走,你从不打伞,你有自己的天空,它从不下雨。
不管刮风或下雨不管你哭或你笑不管他人怎样说眼里都只会有你。
篇2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怎样的雨,怎样的夜,怎样的我能让你更想念。
你在雨中行走,你从不打伞,你有自己的天空,它从不下雨。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忽然我乱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等待,不是为了你能回来,而是找个借口,不离开。
有你的城市下雨也美丽。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篇3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你泼墨了墙角残缺的欲言,于是就渲染出一个没有跌宕的夏天。
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所有大雨里潮湿的回忆,所有的香樟,所有的眼泪和拥抱,所有即刻骨铭心的灼热年华,所有繁盛而离散的生命,都在那个夏至未曾到来的夏天,一起扑向盛大的死亡。
当燕子在来年衔着绿色匆忙地回归,你是否依然像十七岁那年的夏天一样在香樟下低头,然后遇见我,在那个冗长的,迷幻的,永不结束的夏天。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的心门贴上封条时,便对“没人理解我或没人愿意理解我”深信不疑。主动孤立的人几乎没有任何自发性的人际交往活动,极端的自我封闭带来了如坠深渊般的绝望,任何自我疏解的建议――比如“洗个泡泡浴”或“和知己秉烛夜谈”在他们听来都荒诞可笑。如果受够了那种绝望,可以接着读下去。
快速改变 人与人之间在精神层面交流的重要性相当于氧气之于大脑。
如果你觉得被世界抛弃了,马上试着与他人互动,任何人都行,当然,最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心理医师。
彻底治愈 如果你独自居住且每天过着刻板单调的生活,你得想办法增加与人的来往。
也许你对职场上的八面玲珑或是饭局上的推杯换盏不屑一顾,但还是奉劝你放下清高,了解一点社交技巧。打破自闭的方法就是主动尝试去了解别人,并积极地敞开心扉让他们走进你的世界。
Tips 循序渐进这“沟通三部曲”
Step 1:尝试交往时,首先怀着欣赏的态度,以及恰到好处的好奇心,给对方一个真诚的赞美。
Step 2:然后马上甩出一个提问,比如“好漂亮的围巾,从哪里弄来的”?通常,这样会引出一个短暂而愉快的聊天。
Step 3:当然,对方的回答没有标准答案,有的人会给出非常有趣甚至极具诱导性的回应,让你立即心甘情愿地提供更多自己的信息――即使是自嘲“我不能带围巾,我会看上去像月熊”。
第二种孤独:因求学或工作而被迫离开――客观分离
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孤独。
快速改变 想念不如写一封邮件
见面时那些针尖对麦芒的龃龉,让安静的文字来轻松化解,在一来二往中,探寻到彼此内心更深处,朋友之间也会变得愈发亲密。
彻底治愈 忍受和朋友的分离所带来的回报是否足以弥补你的牺牲
许多最终求助心理门诊的人表示,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作无法代替那些年失去的天伦之乐,和朋友之欢,于是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彷徨中踟蹰。到了这般境地,不做个抉择就是对自己和家庭的不负责了。
第三种孤独:当你意识到没有任何人可以理解你或提供帮助时的彻底的无助感――存在孤独
这是人类存在就注定会有的孤独,就像没有人能代替你承受身体的病痛或失恋的痛苦,也没有人把你的未来放进保险箱。这些虽是常理,其实也只是意识上的巨大负担,如果处置得当,反倒会有积极作用。
快速改变 去那些艺术作品中找你的救星
总有一个人把你那些“不被理解”的感受融汇贯通于作品中。这幅画,那首曲,“刚好”替你表达了某种感受,这就是共鸣,这是对存在孤独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阅读小说、倾听音乐、观看纪录片――探寻任何形式的艺术,发现能震撼到你内心的作品。
彻底治愈 成为一个艺术家
篇5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雪凝天气; 疾病特征; 预后
2008年1月13日~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雪凝灾害,对交通、运输、生活造成明显影响,交通事故及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增加。本文总结在雪凝期间收治的83例患者中的41例颅脑外伤,回顾分析其外伤特征并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雪凝组:41例颅脑外伤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男∶女=2.2∶1;年龄5~76岁,<12岁的9例,12~50岁12例,>50岁的20例,平均47岁。从受伤到入院治疗时间(含在基层医院治疗时间)40 min~31 h,≤2 h的3例,2~12 h的7例,12~24 h的20例,≥24 h的11例,平均(18.6±2.3)h。外伤具体因素为:行走摔伤19例(46.34%),车祸14例(34.14%),高处坠落3例(7.31%),打击伤3例(7.31%),重物砸伤2例(4.88%)。对照组:随机抽取2007年1~12月的41例颅脑外伤患者,统计其外伤后至入院治疗时间(含基层医院治疗时间)、受伤机制及死亡率,并与雪凝组比较。
1.2 损伤类型与伤情
加速伤5例(12.20%),减速伤36例(87.80%);闭合性颅脑损伤38例(92.68%),开放性颅脑损伤3例(7.32%)。原发性脑干损伤2例(4.88%),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1例(2.44%);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28例(68.29%),其中挫裂伤≥2处脑叶的23例(56.10%);下丘脑损伤2例(4.88%),脑震荡2例(4.88%);弥漫性脑肿胀5例(12.20%);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13例(31.71%),合并脑挫裂伤5例(12.20%);单纯急性硬膜外血肿11例(26.83%),合并脑挫裂伤4例(9.76%)。颅骨骨折18例(43.90%),其中前颅凹骨折5例(12.20%),中颅凹骨折6例(14.63%),后颅凹骨折3例(7.32%),顶骨、额骨、枕骨、颞骨骨折共4例(9.76%);头皮裂伤34例(82.93%),合并头皮血肿11例(26.83%)。根据伤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划分:轻型,GCS 13~15分有13人(31.71%);中型,GCS 9~12分有8人(19.51%);重型,GCS 6~8分有15人(36.59%);特重型,GCS 3~5分有5例(12.20%)。
1.3 主要合并症
四肢长骨骨折14例(34.15%),锁骨骨折4例(9.76%),单发肋骨骨折3例(7.32%),多发肋骨骨折9例(21.95%),脊柱骨折5例(12.20%),肺挫伤15例(36.59%),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6例(14.63%),下颌骨骨折及周围软组织伤3例(7.32%)。
1.4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凝血功能异常5例(12.20%),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静脉血糖>11.1 mmol/L的22例(53.67%)。伤后原发昏迷31例(75.61%),昏迷时间长于30 min 25例(60.98%);一侧瞳孔散大13例(31.71%),双侧瞳孔散大6例(14.63%),呼吸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19例(46.34%),体温≥38.5 ℃16例(39.02%),持续性低血压3例(7.32%),上消化道出血6例(14.63%),肾功能损害1例(2.44%)。入院时41例患者均行头颅CT扫描,有相应系统体征的作进一步检查。
1.5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18例(43.90%),保守治疗23例(56.10%),颅内病灶有手术指征但有手术禁忌症5例(12.20%);手术治疗以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凹陷性骨折整复术,开放性脑损伤以清创缝合术为主,保守治疗主要以脱水、补液、稳定内环境及预防并发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据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对于数据非对称性分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果
雪凝组伤后经治疗近3月时,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评分(GOS)评估:良好(GOS 5分)18例(43.90%),中残(GOS 4分)8例(19.51%),重残(GOS 3分)4例(9.76%),植物生存(GOS 2分)2例(4.88%),死亡(GOS 1分)9例(21.95%),其中2例治疗6 d后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后2 d内死亡。与对照组相比较,雪凝组从外伤到入院治疗时间间隔较长,两组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受伤机制上雪凝组以减速伤居多,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雪凝组死亡率(21.95%)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12.20%)、χ2=5.34,P<0.05,表1。表1 雪凝组与对照组治疗时间、受伤机制、死亡率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1)P <0.05,(2)P<0.01。
3 讨论
3.1 损伤特征
Blow等[1]提出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36 h内能避免低氧、高碳酸血症、低血压、高血糖、凝血障碍和高颅压的发生,尽量尽快纠正这些病理改变,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这类危重患者关键在于受伤早期的预防及正确处理。雪凝组病人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入院治疗时间相对较晚,在受伤后并发症未得到及时的纠正与处理,尤其是呼吸障碍和低血压的发生,加重了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二次脑损伤,因此其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顾分析该组病人有以下特征:(1)受伤机制以减速伤为主,多伴有≥2、脑叶的脑挫裂伤;(2)由于受前、中颅凹底、蝶骨嵴等生理解剖骨性结构影响脑,挫伤灶在额、颞叶底部多见,常合并散在小灶性脑内血肿,额叶底部向后紧邻下视丘,颞叶底部向内侧毗邻小脑幕裂孔,因此病情重,病情发展迅猛;(3)伤者以小孩和老年人较多,可能与伤时应激防御能力弱有关;(4)受雪凝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入院治疗时间相对较晚,部分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窗;(5)合并症较严重,对预后影响显著。颅脑损伤的死残率高,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应排除禁忌症后尽早施行手术[2,3]。本组患者手术18例,但仍有5例因为脑疝延髓功能衰竭、凝血机制异常而丧失手术时机。
3.2 预后评价
急性颅脑损伤的预后及能否存活与多因素相关。患者的GCS评分[4]、伤后至入院就诊时间、凝血功能状态、血糖变化、年龄等都与预后密切相关。临床研究显示,S100B蛋白[5]、高白细胞血症、诱发电位[6]、脑电图等[7]也和预后有一定联系。GCS评分是伤后早期评价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分值越低,伤情越重,预后越差。本组资料GCS 3~5分5人,治疗后4人死亡,1人植物生存。伤后至入院就诊时间在严重创伤救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缩短伤后至入院就诊时间,尽早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干预对整体治疗有危险的合并症因素,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Brongel等[8]提出“新黄金1 h”的概念也形象地说明了时间对创伤预后的重要性。本组患者入院后检测了PT、APTT、Fib、TT等凝血功能指标,GCS>8分、复合伤轻微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概率较小,有时仅仅出现APTT延长(延长值<2 s);GCS<8分,尤其是复合伤较重、伤后就诊延迟者,上述四项指标往往发生异常。外周血Fib降低和D-二聚体明显增加[9,10],提示预后也越差。本组5例有手术禁忌症,其中3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均死亡。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的比例比较高,与下丘脑和垂体前叶功能受影响、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应激反应[11]、内源性神经肽分泌增加等有关。受伤早期血糖升高后,呼吸功能障碍未得到及时、有效纠正,脑细胞无氧酵解而产生乳酸和氢离子,造成机体代谢性酸中毒,影响细胞膜表面的Na+K+泵功能,加重脑组织的水肿反应,影响预后。年龄是评估预后的一项重要因素,在相同的伤情状态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预后也越差[12],这是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的代偿、恢复、防御能力较差,容易并发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很多老年患者即使头颅损伤不严重,也常常并发肺部感染、消化系统出血而影响预后。
参考文献
[1]Blow O,Magliore L,Claridge JA,et al.The golden hour and the silver day: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occult hypoperfusion within 24 hours improves outcome from major trauma[J].J Trauma,1999(5):964-969.
[2]刘敬业.急性颅脑损伤10730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510-512.
[3]刘艺春,马建华,余坚,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3):47-48.
[4]江基尧,张浚,钟天安,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763-766.
[5]李宁,沈建康,徐福林,等.S100B蛋白评估重型脑损伤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395-397.
[6]Carter BG,Butt W.Are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the best predictor of outcome after severe brain injury[J].Intensive Care Med,2005,31:765-775.
[7]栾召强,陈罡,冯东侠.硬脑膜“网格”状成形减压性开颅前后的颅内压及影像学改变[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7):10-13.
[8]Brongel L.Guidelines for severe multiple and multiorgan traumatic injury[J].Przegl Lek,2003(Suppl 7):56-62.
[9]张连阳.重视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损害控制外科细节[J].中华创伤杂志,2008(2):83-85.
[10]黄伟,杜梁枫,潘兆麟,等.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24-25.
篇6
“才情如水气如烟,寒露玉壶冰浸天。”下一句是:北庭沙草渺何许,江南风月故依然。
原文:
《送翰林应奉寿同海涯挈家觐省十首 其二》朝代:元 作者:宋褧
才情如水气如烟,寒露玉壶冰浸天。
北庭沙草渺何许,江南风月故依然。
篇7
关键词:重度;泊松比;沉降;FLAC3D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FLAC是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1](Fast Langrangrian Analysis of Continua)的缩写,在运用FLAC 求解时,对模型经过网格划分后,把质量集中到各相应结点上,在每一显式时步内,通过结点所受的不平衡力计算出新的速率与位移,根据本构方程得出新的应力或力以作为下一时步的初始不平衡力,如此反复循环直到模型稳定为止(如果不平衡力足够小)[2]。该程序能够较好的模拟地质材料在达到强度极限或屈服极限时发生的破坏或塑性流动的力学特性,特别适用于分析渐进失稳性破坏以及模拟大变形[3-5],利用FLAC 有限差分程序计算地基沉降,不仅可以得出地基的位移等值线图和矢量图, 而且由于只需按天然土层来划分计算层,可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6-7]。本文采用 FLAC-3D模拟某段高填方回填路基的大变形,为控制路基的沉降变形和优选回填土提供理论依据。
工程概况
如图1所示,路基计算深度为50m,分为两层,路基上部为回填土,厚度为10m,下部为粉质粘土,厚度为40m; 路基计算宽度为200m,填筑高度为5m,坡度为1:1.5。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图1 路基施工几何模型
表1 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土层名称 ρ/kg·m_3 ϲ/kPa ϕ/(o) E/MPa ν
回填土 1500 10 15 8 0.33
粉质粘土 1900 20 20 5 0.35
建立模型
2.1建模思路
由于路堤断面具有对称性,因此可选择对称的一半断面进行建模。首先建立坐标系,坐标系的原点设置在路基表面与模型对称轴的交点,水平向右为X轴方向,竖直向上为Z轴方向,垂直于分析平面的方向为Y轴方向。根据本例土质情况,本文运用摩尔-库仑(Mohr-Cou lom)模型进行计算[8]
2.2网格建立及边界条件
由于本例中主要考虑路堤堆载产生的影响,因此在确定网格数量时要考虑路堤附近区域网格具有较大的密度,而较远的区域可以利用渐变网格的办法设置较少的网格。建立的网格模型共计320个网格,720个节点。网格建立后,设置边界条件,对底部边界节点的x、y、z三个方向的速度进行约束,即将其简化成固定支座,对x两侧进行水平速度约束,对y方向上所有节点的y方向上的速度均进行约束,即将此问题简化成平面应变来分析。
3 计算及分析讨论
3.1 初始应力计算及分析
施工前,需将路基部分赋值为空模型,将地基部分赋值为Mohr模型,由于本例存在null模型,所以采用分阶段的弹塑性求解方法。先将Mohr模型的粘聚力ϲ值和抗拉强度t赋值为无穷大进行求解,保证在重力作用下单元不至于发生屈服,再将Mohr模型参数赋值为真实值,然后进行求解。
3.2 施工过程模拟
在初始应力计算结束后,分层填筑进行计算。在后处理时,可得土体的水平位移、沉降、应力等云图与曲线。由图2可知,路堤堆载作用引起的地基沉降最大值约为44cm,且最大沉降位置位于路堤中心点处。通过图3可知,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坡脚以下一定深度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8cm。
图2 填筑结束时的沉降云图 图3与水平位移云图
3.3绘制沉降曲线
本工程关键点为路基中心节点和坡脚节点,其沉降曲线如图4,由图可见,路基中心的沉降大于坡脚的沉降,因此在研究和施工的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路基中心的沉降变化情况。
图4 关键点沉降曲线
3.4不同重度 、泊松比下的路基沉降分析
根据FLAC3D数值模拟实验的数据结果,分别绘制了不同重度和不同泊松比下的路基中心沉降曲线,如图5、图6,可以看出,路基回填土泊松比越小,重度越大,路基中心沉降值越大。并且,重度对路基中心的沉降影响较泊松比更显著,因此,在选择路基回填土时,优先选择重度较小的回填土,以减小路基中心的沉降。
图5 不同重度的路基中心沉降曲线
图6 不同泊松比的路基中心沉降曲线
4 结论
(1)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实验,验证了下卧粉质粘土路基的中心沉降大于坡脚的沉降,因此,在施工时要随时注意路基中心的沉降情况,在设置监测点时也应适当加密此处的监测点,保证路基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2)随着重度的减小,路基中心的沉降变小,随着泊松比的减小,路基中心的沉降变大,且重度对路基中心沉降的影响较泊松比显著。因此,在满足规范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重度较小的回填土。
参考文献
[1] 李秀珍,许强,孔纪名,等.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地基沉降的数值模拟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2):2 188–2 193.
[2]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 FLAC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Online Manual[R].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 2001.
[3] 彭文斌.FLAC 3D 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李丹.FLAC的原理、程序及其在高填路基变形与稳定分析中的应用[D].福州大学,2006.
[5] 寇晓东,周维垣,杨若琼. FLAC3D 进行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1):6–10.
[6] 于光源, 刘丹.FLAC有限差分在地基沉降计算中的应用[J].世界地质,2007,26(3):326-329
篇8
宋学语录的勃兴
在宋代,语录体得到空前发展,并在教育中广泛应用。这种空前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甚至让人吃惊:进入12、13世纪,忽然间,几乎所有重要的新儒学思想家都留下了“语录”。宋代语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理学家的语录体著作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并且主要在南宋完成。这些理学家的语录作品主要有《二程遗书》《二程外书》《二程粹言》,徐积的《节孝语录》,朱子的《延平答问》,朱子与吕祖谦同撰的《近思录》,朱子的《杂学辩》,吕乔年编的《丽泽论说》,薛据所编的《孔子语集》,黎靖德所编辑的《朱子语类》等等。其中,黎靖德所编辑的《朱子语类》达一百四十卷之多。宋代语录体如此繁荣发达,以至于在宋之后,语录成为子部的内容。对此,四库馆臣谓:“南宋诸儒开此一派,文章亦遂有此一体”。
宋代语录作为教育的普及读本,对理学教育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也深受民众的欢迎。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描述宋学时说:“道学之名,起于元祐,盛于淳熙。……其所读者,止《四书》《近思录》《通书》《太极图》《东西铭》《语录》之类。”这其中语录就占了很大比例。理学语录著作不仅在宋代被广泛编著与使用,而且对以后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朱熹和吕祖谦共同编撰的《近思录》,在历经宋元明清和民国的七百余年间,屡屡刻印,版本之多,仅次于钦定科举必读的《四书集注》。
宋学语录的特点
理学语录之所以得到广泛承认和接受,与理学语录自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宋代的理学语录是当时的理学家在从教时其弟子对教学讲义和教学情境的整理,并且一般是由多个人的记录资料汇编而成。宋学语录具有口语化和简易化特点,所整理的问题具有明显的说理性、针对性和教育情境性。
(一)理学语录的白话性
白话性是宋代语录体的一个重要特点。白话文相对文言文而言,是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说与写是两种语言系统,记录“说”的语言带有明显的白话特点。宋儒语录是教师授课和师生问答对话的内容记载,门人弟子写入笔记时往往是直录老师的原话,虽然会有所加工,加以书面化,仍保存了大量活的口语。如《朱子语类》,记载的实际上是书面形式的口语,既有书面语成分,又有口语成分,大致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口语概貌。
“看文字,须大段着精彩看。耸起精神,树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却;看注时便忘了正文,看正文又忘了注。须这一段透了,方看后板。”(《朱子语类•卷十》)对于这种白话性,在表现出“原始性、自然件、讲述件、通俗件、朴实件诸特点”的同时,由于其处于口耳相传状态而不能凝定,故实用性强,审美性弱。这种缺乏文学美感的特点使得在以往的文学研究中,语录体著作难登大雅之堂,甚至多受批评。比如四库馆臣在《北溪大全集》提要中对语录体的批驳:“苟其理可取,亦不能不略其词章矣”。但是,从单一的维度进行评判是片面的。语录盛行的本源也是因为禅宗和宋儒认为以前的经文太繁琐,人们过于重视经典章句而忘记了学习的本意。教育要“直指本心,不立文字”,即不讲究文字,而只是质朴地、自然地把话语记下来。如二程以为作文害道,故不作文,只由门人随便把讲学口语记下来。朱熹也认为“文章须正大,须教天下后世见之明白无疑”。与精美的文言文相比,语录文确实缺少文采,但其平易通俗,正如郑振铎所说:“从这些语录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用的口语文,是很平易浅近的。虽不能和“词话”的漂亮的文章相比,在使用口语文于说理文一方面,却是有相当的成就的。”
(二)理学语录的说理性
虽然语录的白话性明显,但与其他同样具有白话特点的说话体不同,理学语录具有很强的说理性。这种说理性源自理学语录的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理学大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为学教导,在教学对话中将儒家经典思想表述出来。理学语录所论的主要是儒家经典,因此,教育说理性特点浓厚。如《语类》140卷中,《四书》占51卷,《五经》占29卷,哲学专题如理气、知行等,专人如周、程、老、释等,以及个人治学方法等,约占40卷,历史、政治、文学等约占20卷。
在很多学者眼中,理学语录体主要是为了说理。如庄仲方在《南宋文范》中评价语录体文章:“南宋说理文最为明达,虽北宋犹未及,惟近语录,无意为文者,皆不录。”下例可见:“学者好语高,正如贫人说金,说黄色,说坚软。道他不是又不可,只是好笑。不曾见富人说金如此。”《二程遗书•卷十五》“大凡人读书,且当虚心一意,将正文熟读,不可便立见解,看正文了,却落深思熟读,便如己说,如此方是。今来学者,一般是专要作文字用,一般是要说得新奇。人说得,不如我说得较好。此学者之大病。”《朱子语类•卷七》语录以教育和说理为目的,重点要让学生明白,所以语录中多比喻和疑问句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说理教育。语录中多用启发、训诫、点拨、警醒性的语言,而不是长篇大论的阐述与严谨不苟的论证。
(三)理学语录的教育情境性
理学语录所载内容产生于师生往复诘难相互研讨学问之时,不像著书立说那样严肃郑重,气氛比较自由,态度比较真切,往往更注重实情,具有浓厚的教育情境性。具有情境性的作品会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共鸣。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谈话类的文章也好,著作也好,在久远的历史中也是经常看到的,我想举两本教育类的经典著作,一是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是中国孔子的《论语》,这样一种谈话的方式可能比较容易使大家对教育产生一些生动的思想。”
语录体的著作是具体教学情境的记载,具有很强的教学情境性。清人朱止泉在《答乔星渚》中对语录的形容十分精彩:“凡文词不能畅达者,讲说之间,滔滔滚滚,尽言尽意。义理之精微,工力之曲折,无不畅明厥旨。诵读之下,謦咳如生,一片肫恳精神,洋溢纸上……”这种生动平实的言语,使得后人在读语录时,也感到仿佛先生就在面前,并且是针对自己的问题在悉心教导。如朱熹在与门人论述性与善的本质问题时,有这样的记述:郑问:“先生谓性是未发,善是已发,何也?”曰:“才成个人影子,许多道理便都在那人上。其恻隐,便是仁之善;羞恶,便是义之善。到动极复静处,依旧只是理。”
曰:“这善,也是性中道理,到此方见否?”曰:“这须就那地头看。‘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在天地言,则善在先,性在后,是发出来方生人物。发出来是善,生人物便成个性。在人言,则性在先,善在后。”或举“孟子道性善”。曰:“此则‘性’字重,‘善’字轻,非对言也。文字须活看。此且就此说,彼则就彼说,不可死看。牵此合彼,便处处有碍。”(《朱子语类•卷四》)教学情境性,还表现在师生间的对话和辩难之中。朱子弟子在《池州刊朱子语录后序》中称此书是“师生函丈间往复拮难,其辩愈详,其义愈精。读之悚然如侍燕间,承謦欬也!历千载而如会一堂,合众闻而悉归一己,是书之传,岂小补哉!”在读朱子语录时可以感受到教师对面讲授的情境。
(四)理学语录的补充性
语录体著作在对理学教学过程进行再现的同时,还能对理学家的思想做一个长时段的记载,反映出不同时期理学家的思想演进。如《朱子语类》的内容记载有的出于朱熹所著的相关专著成书之前,反映了其成书前的早期思想观点,有的出于其专著成书之后,反映了其成书后思想观点的新发展。并且《语类》中记载朱熹在讲学中涉及的许多问题在其文集中往往叙述简略,甚至完全没有。其中有些记载反映了朱熹晚年的一些精要见解,纠正了他早期著作中的某些观点。这些记载在研究朱熹其人其书方面尤其显得珍贵。清人朱止泉在《答乔星渚》一文中说:“《语类》一书,晚年精要语甚多。五十以前,门人未盛,录者仅三四家。自南康、浙东归,来学者甚众,诲谕极详。”理学之所以得到广泛传播与理学语录著作本身的特点有关,而当时的教育发展状况和考试制度为承认和认可为以语录的方式进行理学传播提供了现实动力的和政策空间。
宋代教育需要大众化发展倾向与理学语录传播
语录的广泛传播可以从宋代文化教育繁荣的社会背景中得到解释。北宋自立国以来,便以所谓“祖宗立法”的特殊权威确立了“偃武修文”、重视发挥儒者文士作用的治国方略,《宋史•文苑传》中记载:“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模,可以豫知矣。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名,作其即位,弥文日增。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对宋代文化的发达繁荣,学者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近代文化大师王国维说:“天水一朝(宋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的文化繁荣的社会背景与教育需求之间存在互促关系。为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宋代经过北宋时期三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建立了从国家到地方的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并且形成了从学校到科举的人才培养和选拔一体的连贯制度。有研究指出宋代教育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的高等私学充分发展,并且注重规范化、制度化,其典型代表就是书院教育的建立与完善。另一个是承担蒙学教育任务的启蒙教育充分发展,并且更加社会化、普及化。
对宋代教育兴盛的描述最著名的是《都城纪胜》中的描述: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弘诵之声,往往相闻。《宋史•选举志》对此也作了简要的概括: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矣。
虽然宋代学校遍及天下,但并不意味着与今天的教育系统相同。宋代的学校教育没有固定的学习期限,学生来去无常,学子的学部分时间不是在学校中而是在家中或通过游学学习。除了徽宗朝蔡京兴学期间实行全国范围的学校升级制度,学校的教育与选拔功能成为一体这一短暂时期,很多学校都徒具其名。对此,宋朝屡次颁布最低学习期限,但往往并不奏效。如庆历四年(1044)三月关于兴办地方学校的诏书还规定,一般士人必须在州县学学习300天才能参加科举,以前参加过科举的士人可以减为100天。但随着庆历改革失败,这一限制也随之取消。徽宗朝全国行三舍法时,规定凡是入学满三个月,没有违反第一、第二等学规的县学生都可以参加每年正月的州学入学考试。在没有实行三舍法的其他期间内,对学生最低学习期限的规定大多是一年。
造成学生不能长期在学校中学习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在大多数时间内与科举分离,其他的,如赶赴科举,外地游学等也是士子无法长期在学校学习的原因。并且,现实生活中的生计压力,养老侍亲的需要等也不允许一个成年男子长期在学校中不理家事。在学校学习之外,士人主要通过自学、游学及与友人研讨等形式学习。这时,具有学校教材性质的语录作品使士人在家或在外时都能感受到如在学校中听从老师教导。
对于地处偏远,家境贫困的士子,难以长期在学校中就学,也无法到外处寻找名师,在教育机会上就处于弱势。对此,在《朱子语类》中,朱熹曾深有体会地说:“某是自十六七时下工夫读书,彼时四旁皆无津涯,只自恁地硬著力去做。至今日虽不足道,但当时也是吃了多少辛苦,读了书。”简易浓缩的语录作品记载了学者的教育精华,并以教育实录的形式成文,使得个人在独学无友的情况下也可以拥有优秀的教育资源。朱熹在编撰《近思录》时就提到了对“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的士人,《近思录》足以作为自己在家研读的入门书,“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四子的全书,“则其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庶乎其有以尽得之。”
由以上分析可见,虽然宋代官学教育发达,但士子仍无法长期在学校中学习,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和能力进入学校学习。在缺少教师指导,在自修和研讨式学习中,再现名家教育实况的语录被广泛接受成为必然。四、宋代考试制度理学化和简易化特点与理学语录传播学术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是两条不同的路向,前者要求不断创新和超越,后者要求相对稳定和易于接受。在《宋代贡举科目述论》一文中,张希清先生指出,宋代贡举科目沿革的特点之一是由繁到简,由进士、明经、诸科等变为进士一科取士。这种改变提高了以经术及第举人的地位。
宋之前的经学教育遵循唐例,以《九经》为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内容。但这一教育和考试内容在唐代时已经产生诸多问题,主要是经学中艰难晦涩的部分逐渐被淘汰,教育要求走向简易。避难就易的问题在宋代经学学习中依然存在。朱熹指出,当时学者读经“类皆舍其所难,而就其所易,仅窥其一,而不及其余”。甚至为了应试中举,士人“治经者,不复读其经之本文与夫先儒之传注,但取近时科举中选之文,讽诵摹仿”。高宗绍兴(1131—1162年)年间,“士习《周礼》《礼记》,较他经十无一二”,以致到了“其学浸废”的地步。
篇9
1、平时我都是偷看别人的书,这本是我自己买的,随书还附赠蜀山剑谱呢。
2、大伙看看它(鱼),鱼儿离不开水,你们离不开船,如果不交钱,你们下水,鱼上船。
3、给你三秒钟考虑……“3,7,9……”(怎么会有人这样数数呢?)
4、练过就跟练过的打,别跟我打。他是专业我是业余的,他赢我不光采。
5、老大,我初吻没了……哈哈
6、这书从哪来的?-----地摊上买的-----盗版货----倒版?那你正过来看两页再跟他干。
7、江湖险恶,不行就撤。
8、我妹妹从小就比我强,能写诗,会画画,精通十以内加减法,小学还得过剪纸比赛三等奖(这个确实很强)
9、俺的腿,俺的百米九秒五的黑毛腿啊!
10、我没什么本事,就是脖子特别的软,偷看别人书练的……
11、“你这哪里是交手,明明是交脚!”
12、现在是广告时间。
13、俺们江湖中人,义字当先,这又算啥呢!
14、喂,哪个单位的?
15、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是抢劫的。
16、年轻人,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英文听懂了吧?(经典语录 )别太放肆,没什么用!(这个也可以这么音译哈)
17、掉下悬崖的大侠大声叫:“I will be back!”
18、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今天抢劫,不许不给,谁要反抗,让他见鬼。
19、别太放肆,没什么用。
20、他认书就是认输了!
21、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
22、别给我发誓,我怕你遭雷劈!经典语录来源:鲸水吧短信网
23、我是一个很有深度的人,因为我住在地下室。
24、眼看快奔三了,可是还没二够。
25、上帝是公平的、因为他对每个人都不公平。
26、你可以不买房,除非你摆平丈母娘。
27、早上赶着去上班,到公司后急着想下班。
28、如果哪一天我没钱勒、那么就连10086也不会关心我勒。
篇10
近几年,张培合接连出版了《慧思集》《静思集》《微思集》等著作。另外,张培合的新著《广思集》也即将出版。其四部著作的面世,极大地丰富了张培合的思想理论体系,使之名副其实地成为“复兴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张培合作品引热议
在张培合作品《微思集》研讨会上,名流云集。周明、红孩、李炳银、何西来等著名陕籍作家、评论家专程从北京赶来,蒋惠莉、贾平凹、雷涛、李星、冯积岐、孟西安、李勇、吴克敬、雷珍民等文艺界知名人士,以及来自张培合家乡甘肃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上,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张培合的创作成就,认为他的散文作品以生活哲学和社会现象为主题,诠释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现象、企业管理、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用传统文化解读当代社会现象,用质朴文字传递人生真谛。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周明评价张培合的3部著作《慧思集》《静思集》《微思集》文风质朴自然,直至心灵,时而像一个故友在坦陈心迹,时而像一个哲人在谈古论今,时而像一个浪漫诗人在低吟浅唱、时而像一个思想者在痛斥时弊……张培合的文字带给读者愉悦、启迪和思想的冲击。
“从培合的三思集中,我联想到法国雕塑家罗丹著名的雕塑《思想者》,一个中年男子坐在那里,一只攥紧的拳头,支着下颌做深邃的深思。在我看来《慧思集》是多想出智慧的意思,即是思想家主体的一种品格,一种素养,也是思考的结果和目的。《静思集》则是思索的一种方式和状态。”著名文学评论家何西来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比》的发言中如此说。
陕西省政协常委、文教委主任雷涛说,张培合近年来的散文作品以古都长安为中心,提出了种种文化的叩问,将人文情怀升华,将文化思考上升。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则对张培合奉行“修齐治平”胸怀天下的精神高度称赞,他认为张培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其核心思想。
而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作为冰心散文奖的负责人之一,认为张培合的作品给他很多想象,他的随笔确定性很强,它接地气,是真正的生活哲学。他的《微思集》荣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堪称实至名归。
另外,来自张培合老家甘肃省宁县政协主席刘政则说:“从散文狭义的观念来说,培合这个散文是靠边的,但是从陕西大散文的观念,按照现代散文的观念,培合的散文则是很好的散文,前面有人评价说是语录体散文,有些老师评价是企业文化性质的散文,有些说是演讲性质的散文,这个用传统的观念来定,可能不属于传统散文,但是以现在观念来看,有突破、有思考、有社会价值,有教育意义,有美感,我认为就是很好的散文。”
人民日报社驻陕西记者站原站长孟西安评价张培合有理想、有梦想,是“商界大儒、文学大家、人生大将”。
而著名作家冯积岐则认为与其说张培合是独立文化学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思想者:“他的思考深邃、博大;有力度,有气魄。他的思考纯粹而有力量。”
语录体散文《微思集》
评论家刘宁在研讨会中首次提出张培合作品《微思集》的最大特点是语录体散文,是直接用一种日常白话的口语写作而形成了一种文体形式,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由于是采用了这种语录体,在我看来这种文体简约凝练,意在言外。
对此,贾平凹给予肯定:“刘宁讲的好,她里面谈到语录体散文,这个在别的会上还没有人说过这个话,把培合的特点也抓的很准,这个观念我觉得也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冰心散文奖是与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类)、鲁迅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并列的我国文学界散文类最高奖项。贾平凹、吴克敬、陈长吟等陕西作家曾先后获此殊荣。该奖是根据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作家冰心先生生前遗愿并捐资,于2000年设立的,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和提携中青年散文作家以及对中国散文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作家、理论家、散文编辑和社会相关人士。
第六届冰心散文奖评奖征稿范围为2012年到2013年在中国大陆正式公开出版发表的散文单篇作品、散文集、散文理论作品。奖项设单篇散文奖15篇,提名5篇;散文集15部,提名5部;散文理论5部(篇)。
- 上一篇: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
- 下一篇:我青春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