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人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22:0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写人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写人作文

篇1

1、结束得有点突然,夸张了。

2、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3、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4、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5、你的作文总体写的还不错,但是字体要写好来,还有好多错字,以后要看字典了。

6、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7、你很善于观察生活,能敏锐的捕捉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你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文章的语言很流畅,也写出了老师的感受。你是老师的知音,希望我们共同切磋,在文学的百花园中采撷芬芳的一束。

8、结尾似乎没有写完,应能与开头照应。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9、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

10、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11、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12、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13、。内容紧贴现代生活,新颖别致,把握时代脉搏,尽现时代气息。

14、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15、你写的作文很生动,我很喜欢,你的标点也点的很准确,字也很整齐,作文也很流畅,几乎没有错别字。

16、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17、段落清晰,条理分明,文笔优美。

18、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

19、结尾含蓄,点明主题。

20、题目很不错,文章语句、构篇很好。

21、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22、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23、由景生情,结尾自然。

24、结尾同样有趣。

25、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

26、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27、这篇文章总体来说写的还可以,语句通顺,用词恰当,字体工整,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望以后继续努力。

28、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29、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如果你能一如既往的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

30、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

31、结尾简炼,感人。()

32、词句悠美婉转,流利,不足的就是头绪太乱。

33、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篇2

深圳市龙岗区南联学校六(3)班 黄晓淑

在一望无际的夜空,只有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及那寂静的月亮陪衬着。有一个传说,每每人间有一个人死了,就有一颗星星飞上天去。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望着亲人。这真的是一美丽而诡秘的神话。

生活中当然也有星星。生活就是那片夜空,每个人就是一颗星。当然也有另类的星星,这就是“追星族”。有的时候看着这些为自己的偶像笑与哭的人,心里真佩服他们。追着一个人竟到了这样的地步。

我向来只崇拜我自己,因为我就是我自己的偶像。读四年级的时候,曾崇拜过某个明星。但后来心里想,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进入我的生活?在这样遥远的距离,他根本不可能想到有我这样一个崇拜他的影迷。过后,我再也不去想谁是我的偶像了,我不再会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自己永远是焦点。自己本身就是一颗会发亮的星。

篇3

纯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的语文教育可以分解为四个部件:听课、阅读、答题、作文。听课基本上是针对教师的讲课而言,阅读主要是针对课本及相关资料而言,学生在这两块内容上的信息接受姿态都很被动。答题的回应思路本身就表明了另一种更为深刻的被动情境。语文教育要承载的人文含量是巨大的,然而置诸一个个被动意味十足的情境中,缺乏学生相应的主动精神和实践参与,其结果自然不难想象。与此相对,写作环节的主动意味显而易见,这一方面表现在写作本身就是对语文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的实践,另一方面,“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维特根斯坦),语言与人类生活和人类思维的深刻联系,是依赖语言作为媒介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某种人文情境的构想和传达。从此入手,立足于具体的每一堂课,着眼于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整体性建设,可以获得语文课程建设在“人文实践”这一要旨上的良好契机,对职校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向职校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呢?

首先,欲先与之,必先有之,教师必须培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很难想象,思维僵化、作文依循固有模式、行文必先确定模式主题的作文思路,教师能给学生多大的人文空间。现代社会是终身教育,教师需要经历不断的再教育过程,然而长久以来,再教育的内容较大程度仅限于知智层面,重心是这些知智内容的时代变化,而对人文教育却鲜有顾及。其实时代变化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知智内容的更新,比如针对现在越渐单一的独生子女现象,人文教育的着手途径、实施细则、过程反馈的处理等都和几年前不大相同。这些,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只有先具备了较强的人文素养,才能谈得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

其次,改变以往出个题目就让学生“自主”去写的思路,在导入环节上精心设置富于启发性的人文情境。

出个题目、拟定要求之后就对学生的作文过程不闻不问,其实是对“灵活”名义的假借。教师应该树立多方参与的作文教学观,在学生真正独立进行写作之前,把学生引入特定的人文情境,鼓励学生在这种情境中相互交流,教师随机参与,从而使这一情境的“启示”意义落到实处。当然,这也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情境设置僵硬、缺乏弹性、反而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禁锢了学生的人文想象空间,那么有不如无。另外,人文情境的导入不一定要在写作任务明确之后,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情况,或从教学内容出发,或从课堂情境出发,随机设置。这种平时的点滴渗透,能量的巨大很多时候是无法估量的。好的、合适的人文情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不合适的、不好的人文情境,将会让教师的人文教育事倍功半。

再次,在评审环节上放松评判尺度,评改重心由技术评判转向人文示范。

作文无成法,尤其是充满人文构想的文章。要改善以往作文之前大致定下要求、作文之后针对所出现问题进行细致评改的作文教学观。在作文之前倾注大量心力于人文情境的导入,以参与者而非指导者的自我定位参与学生的先期构想,作文之后则除了对必要的语法等技术问题做细致评改外,不作过细纠缠,尤其不对主题及文中的人文构想作泾渭分明的评判,而把一切评审工作的重心转向人文示范。所谓示范其实也是情境的设置,但与导入环节的情境设置有所不同,评审环节思路在于:以示范的效力启动学生的自我评审机制。这就要求教师细致分析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但不把分析结果用理性语言向学生表述出来,而改为用特定情境启发学生去自己发现,从而展开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这样的导入与示范,似乎显得面对几十名学生的教师在时间上左支右绌。其实不然,针对性很强的人文情境,不是仅仅面向个别学生的,教师只要善于发掘情境的人文含量,完全不必,也不该:一次作文教学就搜罗、设置数十个情境。一般而言,从导入到评审,设置一个一以贯之、涵容量大的情境即可,此外最多在一些细部上针对“类”的特征设置二三情境作为辅助。人文情境的设置不必求多求全,而应追求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受到人文教育。

篇4

近日,由北美文心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和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主持,5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作家、国内评论家以及出版界人士出席研讨会。与会代表主要以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第一部小说集《一代飞鸿》为基础,围绕新移民作家的文化身份、人性书写以及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等相关问题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

“文化身份”也可译为“文化认同”,它包括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社会认同。新移民作家大多在母国接受早期教育,东方传统文化观念形成了其文化身份的稳定性内核,移居海外之后,又不得不屈从于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嬉戏”。因而,新移民作家在其创作中必然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两种文化身份。大多数学者认为,新移民作家文化身份的转变必然带来文学书写方式的变化。陈瑞琳表示,从早期移民文学到新移民文学的最重要变化是移民文化身份的转化,新移民作家也会运用新的视角叙述新的经验。陈公仲认为新移民作家具有东西两种文化身份,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全球意识、批判意识、忧患意识和忏悔意识。杨文虎分析指出,以前留学生文学较多关注怎样融入西方社会,而新移民文学力求以平等而非仰视的姿态尽可能去了解对方,在创作中表现出摆脱他者的心态,在精神上有了自觉,这是叙事视角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文化身份不是文学创作惟一的决定性因素。朱小如认为,谈论新移民文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身份问题上,重要的是作家是否提供了独特的个人经验。李洪华举例说明,从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话语方式来看,新移民作家都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无法彻底改变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书写方式。

新移民文学的人性内涵及其表现方式成为这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与会学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东西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内容即表现为不同的人性内涵和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新移民文学处在东西文化的交叉地带,表现了比国内文学更异样、更复杂、更深刻的人性内涵。但也有学者强调,尽管新移民作家在空间上发生了位移,但在心理上,母国文化仍然是其精神皈依的家园,因而在人性的表现上,与国内文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人性具有超越性,不应该从东西文化的差异来看待新移民文学所表现的人性问题。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补充和延伸,新移民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最具活力的重要一脉,无论是在题材范围的拓展、主题深度的挖掘,还是在艺术手法的创新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不容忽视的努力和突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一方面,由于从事华文创作的大多是第一代移民,缺乏充足的后继力量;另一方面,虽然新移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逐渐融入居住地,但华文文学仍然只能得到少数华人群体的认可。因而,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也成为此次研讨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杨扬看到新移民作家创作的极大包容性,及其展示出的不一样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认为这对于大陆文学是很好的参照。喻大翔指出北美新移民作家应该进入我们的研究领域。他们回到大陆,请大陆学者审视他们的创作,这是一种认同的要求。也有的学者对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持一定的保留态度。李平认为,移民文学题材的尺度不能始终只停留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上,而应该有更多的拓展。

篇5

写人的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来表现人物特点、性格、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感情。要想写好写人的作文,必须学会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方法。

(作文库网 zuowenku.net整理)

一、抓住特点。有的同学爱学习、有的同学爱帮助别人,有的同学爱做小手工,有的同学爱吃零食,等等。这“爱学习”“爱帮助别人”“爱做小手工”“爱吃零食”就是这些人的主要特点。写人的作文就是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特点反映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等等。这些特点抓得越准确,事例写得越具体,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如《胆小的我》,就是抓住了“我”胆小的事,写出了“我”胆小的性格特点。

二、选好事例。写人的文章,也要写事例,通过一个或几个事例来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最好用两、三件事来写一个人)。选择事例时,要选那些能打动人、影响人、感染人,给人印象深刻的事例,也就是要选择典型、新颖的事例。作文时,你第一个想到的事例不要用,第二个想到的事例也不要用,第三个甚至是第四、第五个想到的事例,你用在作文中一般容易吸引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你容易想到,别人也容易想到,大家都把这样的事写在作文中,作文就成了人云亦云的“大路货”,得不到高分或老师的好评。所选的事例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当你读完《爱哭的妹妹》及《胆小的我》后,你对这位“妹妹”和“我”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作文就成功了。

三、运用描写。要想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要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像等多种描写方法。如《胆小的我》中“吓得我大叫一声,赶忙把眼睛蒙住,心‘怦怦’地跳个不停。”这句动作描写,把“我”胆小的性格写得惟妙惟肖。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职业。对同一个事物,一个小学生说的话肯定同大学教授说的话不一样。

四、写出细节。要把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写具体,写生动。如《胆小的我》中“把礼物放在了一个明显的地方”,第二天“故意给‘忘了’”。一“放”一“忘”,把“我”胆小的性格特征,给写活了。

五、善用对比。对比是写人作文经常用到的写作方法。可以拿自己的某一方面特点、爱好、特长和他人的对比,即横向对比;也可以写自己现在在某一方面怎么样和过去自己在某一方面如何进行对比,即纵向对比。通过横、纵对比,能把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主要特点给突出形象地表现出来。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适合采用对比写法就用,不适合采用对比写法的就不要用。

(作文库网 zuowenku.net整理)

六、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记忆,编了以下顺口溜:

写人文章并不难,抓住特点是关键。

选择事例一二三,典型新颖考虑全。

描写方法有五个,交靠运用文章鲜。

运用细节不呆板,突出中心记心间。

篇6

小学毕业考试,作文占的分数比较多,因此,毕业班的教师非常重视作文教学和复习。那么,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应如何抓好作文复习呢?下面谈几点意见。

(网zuowenku.net整理)

一、要按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训练和复习。新课标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因此,对这几种文体的训练我们要抓好,尤其要写好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和想象文。对看图作文、扩写、续写等作文的基本训练,也要扎实抓好。

二、要充分重视教材的习作。第十一、十二册教材是复习的重点,在每组课文中,都有一个围绕读写训练项目进行训练的一、二篇习作,复习时,这些习作要引导学生归类。先把自己写过的习作找出来,按写人、记事、想象文、应用文等分类,每一类选二、三篇,然后认真读老师的作文评语,找出习作中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

(网zuowenku.net整理)

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体验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33-01

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描绘生活,先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体验自主创作,让作文回归生活,学生作文才会文情并茂。

一、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

1、提高学生对对学校生活认识水平。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学校里度过。作为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如何发现校园生活的乐趣,认识校园生活,热爱校园生活。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校园自然环境、校园人际交往、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如我校每周的流动红旗大评选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所有学生都参与的常规评选工作,与班上每一位同学的言行休戚相关,这就是学生很好的写作材料,但学生往往熟视无睹。我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到循环红旗的班级的同学的神态,没有得到的班级同学的神态,揣摩他们当时的心情,就写成了《我在这里成长》、《流动红旗系我心》等作文。

2、提高学生对家庭生活的认识。家是温馨的港湾,可学生却很难找到这种感觉。每日与父母朝夕相处已是司空见惯了,何有新的感触?要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真实需要,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的现象,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教师可启发学生从家庭成员的一颦一笑捕捉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追溯事情的来由,体验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学生把这样的情感带进作文,就会反映活灵活现的朴实而平淡的生活,久而久之学生也激起了热爱家庭的情感。如:《我的家》的作文就显现了家庭的天伦之乐。

3、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小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人当然也离不开它的影响与陶冶。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留心新闻及报纸的社会消息;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哪些现象;家长带孩子进入的各种社交场合。

二、运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写作

1、以活动为载体训练写作。(1)进行记事作文的训练时,我们可以针对一个主题让学生搜集材料,开展演讲活动,可以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各种庆祝会,利用中队活动召开“谈天说地”、“畅想未来”、 “著名风景区导游”……(2)平时组织学生野游,参观造船厂,深入农村生活……(3)定期举行校园科技节……让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自然就会生发出借助笔来表达的愿望。如召开了“谈天说地”主题班会后,学生有感而写。

2、掌握写作方法。小学生的习作,无非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法,把握规律。

(1)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一个方面的特点,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必须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写事若写一件事则要注意:记叙要完整,“六要素”缺一不可;内容要具体而有条理,事情的主要经过要详写;用准人称,写出真情实感。若写几件事,则要注意:中心明确,先后有序,有详有略,注意几件事情之间的联系,让几件事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

(3)写游记要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过程和所看到的景物有选择、有重点地写下来。写参观记最重要的是按时间的顺序、地点的转移,将参观时所见所闻有选择、有详略地写出来;既要写人物的活动,又要进行景物的描写,把参观过程(动态)和看到的景物(静态)写清楚――让学生掌握这些写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结合范文剖析,学生从读写中领悟。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如《妈妈的眼睛》一文,就把妈妈的眼睛写活了,全文没写妈妈的一句话,却写出了妈妈的善良与严厉。

3、创造生活天地,拓宽写作训练。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学会创造生活。

(1)看物联想,小学生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具有无意性。根据这一特点,作文课上,可有意识出示几件小物品,给学生直观刺激,引导他们看物件,相联系,构环节,写成文。

(2)动手创作,我们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发挥创造才能,在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脱颖而出时,积极引导学生把构想的过程和实践经过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升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设计生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注重为学生创造契机,让学生自己设计生活,发展创造力。教学时,可设计人物角色,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未来的老师、厂长、医生、工人等等,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社会、生活、职业、工作、成果……

三、让学生自主评价作文

篇8

小学生作文内容以记叙文为主,主要是写人、记事和描写景物。 农村的小学生由于见识少,课外阅读少和知识不丰富,导致了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作为农村教师如何调动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发展农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呢?我通过自己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的作文教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作文要与生活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为了使农村小学生感受到作文来源于生活,切身体会到作文就在自己的身边,我注重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如在教“写人” 作文――《我的同桌》时,先让学生互相仔细观察自己同桌的外貌特征,然后由几名学生向同学们口头介绍自己的同桌,再由学生自由评论,说得好的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并给予补述。这样即可以创设说话的情境,又为作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 作文要与劳动相结合

把作文教学与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即可逐步培养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通过写作使学生在劳动中的感受进一步升化和提高。比如,在教“写事” 作文――《我学会了缝纽扣》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的针、线、布和纽扣,在课堂上亲身体验缝纽扣的经过,缝完之后由老师评出优秀作品,接着指名几个学生把缝的经过和感受进行口述,再让学生自由评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通过劳动不仅使学生感到作文有话可写,还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 作文要与自然相结合

篇9

关键词:三步教学法 作文

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必须有广泛的阅读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做后盾。如果没有这些,那么学生写作文如闭门造车。现在许多小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教作文也头疼。我在教学中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一直在想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他们既写得轻松又具体生动呢?通过几年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我总结出了三步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所谓的三步教学法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先让学生看到题目就思考“写什么”的问题,将自己要写的内容在一定的范围内确定下来,然后再想“怎样写”,就是打算从哪些方面去写的问题,最后就是“怎样答”,即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如何去落实的问题。

这个三步教学法看似简单,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需要做许多的工作。并不是你告诉了学生这个用三步教学法,他就可以写出来,然后写好了。在作文教学中,我在第一步教学生“写什么”时,常常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让他们看到这个题目要求,就要很快想到自己该写什么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应该是他们最拿手的,或者是感兴趣的,或者是熟悉的,在这样一个范围内,迅速地聚焦,确定目标。比如,作文要求写一个熟悉的人。既然是写一个熟悉的人,那么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人来着手,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因为这些人就是每天跟我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他们的外貌、动作、语言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经常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他们现在看到作文要求都能很快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当他们在确定写作方向的时候,对写作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确定了写作的方向之后,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思考该“怎样写”。这一步虽然只有三个字,但却包含了很多的内容。我们也以写一个熟悉的人为例来讲。首先,要想这个作文要从哪些方面去写这个人。写人的文章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无外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几方面。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他的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通过外貌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我们所说的外貌描写并不是要让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所看到的一个人的外貌都写下来,而是要他们选取自己最能体现他性格或精神面貌的部分来写,这样才能突出你对他的了解,才能很好的体现出“熟悉”二字。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进行语言描写时我们要做到人物的语言准确,能充分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龄等。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如何做,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描写人物的动作时,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内心的活动的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写人除了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我们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尤其是要体现这个“熟悉”二字,写的又是我们身边的人,更要从这些日常小事中去选材。

篇10

关键词:考试作文;审题;选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10-01

考场作文与平时的作文训练是有区别的,考场作文主要是在气氛紧张、情绪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考试作文的阅卷老师也是极为紧张的(时间紧张)。因此在复习时,教师指导学生在作文内容和形式上掌握一些技巧,会事半功倍,从而占据一定的得分优势。

关于考试作文的写法,我们在复习时应该指导学生过好三个关:

一、审题关

审题正确与否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审题的目的是为了不偏题,不离题,让写出来的习作符合试卷题目的要求。如果把作文写得文不对题,作文就会“一败涂地”,因此,过好审题关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

怎样指导学生正确审题呢?

1、指导学会分析,从题目的总体认知上审题。所谓分析,就是把构成题目的每一个词拆开,逐一推敲,分析每个词语的意义和各词语之间的关系,以区分题眼、中心词和修饰词语等,弄清题目规定的范围和重点。如《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篇命题作文,中心词是“老师”,属于写人记叙文;“我的”“第一位”则是关键词语,是用来修饰和限制“老师”的,这篇作文应当写“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位”老师。至于中心思想,题目没有明确限制,就有待学生根据材料自己确定了。

2、指导学会比较,抓住“题眼”审题。所谓比较,就是把类似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题目并列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来弄清它们之间取材范围的细微差异,以完成审题过程。如通过对比《我的老师》、《我爱老师》、《我和我的老师》这组题目,使学生明白:这三道作文题目都是写人的,但各有侧重。《我的老师》以写人为主,重点在于写老师,要具体地写出这位老师是个怎样的人;《我爱老师》以抒情为主,重点在于写“我”,要写出“我”爱老师的原因和具体事例;《我和我的老师》两者并重,要写的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每个题目的范围和重点,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来。

3、审清作文的类型。小学生的的作文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简单的记叙文包括这样一些类型: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审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是属于哪一类作文的。如果审错了题目的类型,作文时就会离开作文的要求。叙事、写人的作文容易区别。从文题上就可辨别出来,如《一件小事》、《童年趣事》、《家乡新事多》;《我的同桌》、《我尊敬的人》、《新来的老师》等。值得注意的是,写人和叙事这两类作文有时较难区别。因为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叙事又离不开写人的活动,因为事情是人做的。但这两类作文还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对象和目的是不同的。如《爸爸的胡子》,这样的题目所涉及的事情与表现人物品质密切相关,所以是写人的题目。又如《放学以后》,虽然要写“谁”,但重点是写“谁”所做的事情。状物作文和写景作文容易混淆,所以要指导学生注意区别。状物作文主要写出物的形态,颜色,结构,动作,功能等;写景作文要重点写出景的季节变化特征。如《街头小书亭》是状物作文,《黎明的街头》是写景作文。

二、选材关

人们常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学中,审题并确定中心之后,能否过好选材关,就成为作文成败的关键。指导学生选材时要让学生学会五看、两做到。五看:一看题目的要求;二看中心的需要;三看材料是否真实;四看材料是否熟;五看材料是否新。两做到:(1)宽打算。要训练学生按题目要求打开思路,从各种角度想一想,尽量多找一些材料,以从中择优而用。比如《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就可引导学生先理解“班里”这个词所指的范围,然后再让学生想想:除去课上、课下的事,校外的事算不算班里的事?这样一摆思路就宽了,可供选择的材料就多了。(2)细挑选。思路打开了,摆出的材料多了,就有挑选的余地了。怎样挑?一要细比较;二要严格选。细比较就是要求学生将想到的材料按题目的要求加以鉴别比较。严格选就是让学生在比较中严格地选出最典型、最熟悉、最新颖的材料来。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还有个组织材料的问题。训练学生组织材料,要从四个方面做:一是让学生利用小标题将材料分类,把相同的材料归在一类中;二是让学生考虑一下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安排一个次序;三是寻找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手段,想一想怎样衔接好;四是考虑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我认为,训练组织材料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养成列提纲的习惯,因为提纲可把上面的四项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明晰化。

三、行文关

1、开头要夺目。常言道:“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考试作文的开头十分重要,它要求语句要优美亮丽、引人入胜,要达到古人所说的“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不敢弃去”的效果。开头一段一定要细心经营,锤炼词句,获取阅卷老师的好感。

2、结尾有呼应、升华。好的完整的作文,应该是首尾要呼应,主题上还要有升华。作文结尾平淡,或是“无尾文”,都是不合格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