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本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本理论知识

篇1

关键词: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理论基础;错位衔接;逆向衔接

作者简介:代晓容(1978-),女,四川眉山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科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高职教育管理;何静(1971-),女,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立法研究”(编号:2015SDJK001),主持人:王川;广东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中高本衔接的探索与实践”(编号:粤教规函[2015]9号),主持人:孟源北。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0-0043-06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落实“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重要指示,必须大力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紧密衔接,既要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高层次教育需求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近几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背景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工作。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就在此背景下产生,是许多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在探索的教育实践。

一、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理论基础

对中高本衔接的理性实践进行理论基础探讨,可以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哲学的价值论可以讨论衔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可以从职业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等角度来思考中高本衔接的认识论,即如何衔接的问题。尽管很多学者对理论抱着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但是不可否认理论具有对事物普遍的解释意义,可以用来确定事物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来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1]。

(一)中高职衔接的价值论

价值概念本质上是以人及其所涉及的关系为中心的。价值概念体现了与人相关的特征,我们只有在与人的关系中才能理解和使用这个概念[2]。作为客体的中高职衔接与作为中高职教育价值主体的人构成了一对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范畴。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就是中高职衔接的价值论。价值论讨论的是事物存在的合法性证明,其中包括内在本体价值和外在工具价值[3]。中高职衔接的内在本体价值在于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外在工具价值在于构建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多元立交人才培养体系,使职业教育成为有吸引力的教育类型。

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积累了关于各行各业的职业活动经验,形成了丰富的职业文化。传统普通教育的内容承载不了生活世界的所有智慧。尤其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尽可能地从各种可能的维度和方式来认识生活和社会活动。所有的社会活动和个体生活经验,都可以形成并拥有属于自身的意义范畴和话语体系。这些信息和价值无法通过单一、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学科知识来传承。所以,随着社会结构的丰富和活动的细化,教育活动的分化也是必然现象。在古代社会,职业教育被极其忽视,甚至还不属于教育的范畴。当今社会,一方面由于对个体发展权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已然成为政府和公众关心的教育主题,甚至与普通教育有了平等的对话权。2014年开始的600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中已有130多所高校提出试点申请,甚至“211”、“985”名校也可以转型,这是最好的例证。当职业教育成为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教育类型时,追求自身独立的结构体系便成为理所当然。比如当前正建设得如火如荼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是追求横向上的普职沟通,另一方面就是追求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研究生的纵向衔接,从而构建职业教育的自身体系。这不但有利于职教学生的个体教育选择权的公平性,也有利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这正是中高职衔接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过程中,中高职衔接是构建体系的基础,可以说它的衔接效果决定了整个职教体系的稳定性和质量。如果说现代职教体系是纵横贯通的立交桥,那么中高职的衔接就是这座桥梁的桥墩。

(二)中高职衔接的职业带理论支撑

职业带理论(Occupational spectrum)是西方国家用来表示工业职业领域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规格特点、动态演变及相应教育等关系的人才结构理论。H・W・French的《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几个问题》一书,以工业领域为例,按照职业性质、工作对象和管理范围,将技术人才划分为技术工人(Craftsman)、技术员(Technician)和工程师(Engineer)三个系列。三个系列在本专业职业领域有其相应的工作岗位、职责和任务,每个系列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结构的要求有差别:技术工人侧重于操作技能,工程师主要是理论知识,而技术员则在技能操作和理论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见图1)[4]。

职业带是一个既分区域又连续的职业分布模型。图1中的斜线将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了一个比重划分:上方表示操作技能,下方表示理论知识。分布带中的职业种类所占的知识和技能的比重显示:技术工人对操作技能所占比重要求高,对理论知识所占比重小;工程师对理论知识所占比重要求高,对操作技能所占比重要求低;居于这两种人才类型之间的技术员,则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有比较高的比重要求。

关于现代社会人才类型和结构的划分,一直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通过职业带理论来划分社会的职业人才类型还不够精准。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科技社会,跨界合作成为时代要求,各类职业人才的内涵不断交叉渗透,表现在职业带上就是对知识和技能要求的重叠区域不断增加。虽然职业带理论还需要不断完善,但它按照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所需比重来把人才进行分类,尤其是在基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广泛调查和分析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和理论总结,这点是迄今为止得到广泛认同的。从借鉴理论来服务于职业教育研究的角度,职业带理论还是比较合理的人才分类理论,有利于实现教育实践中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对应关系,这一逻辑关系是肯定存在的。

职业带理论不仅仅限于对技术型人才的分类,其核心的设计思路是以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个维度,将人才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这点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可以借此理论来区分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异同;其次,可以明确中职与高职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区分。此理论中的三个系列思想支持了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甚至到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层级划分,有利于明确各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利于明确中职和高职教育阶段的层级区别和联系,这样才能更有助于解决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性。中高职衔接的可能性就在于两个教育阶段的内在发展性,从技术工人到技术员甚至再到工程师,这其中的发展逻辑是两个教育阶段在衔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尤其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招生制度等方面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三)中高职衔接的心理学基础

现代认知心理学早已证明人类学习的层次性,是指学习经过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心理学家把这种认知发展和技能形成的规律称为学习的准备性原则,即个体已有的认知水平对新学习的准备性。学习的准备性原则认为:人的认知学习呈等级性或累积性规律,即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或技能是学习高级知识和技能的先决条件[5]。同样,职业能力的获得也需要经过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中职培养的技术工人在知识结构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这种能力是进一步提升的必要准备。尽管目前中职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相比,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可能不如后者。但是他们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比高中毕业强,并且多数学生对未来同一个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的理解也更成熟。这是他们今后在高职阶段获得快速提升和发展的良好优势。

另外,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也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了心理学基础。该理论认为,学生从事新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识习得的心理机制,也是新知识被保持的心理机制[6]。人在理解新事物时,会运用已有的图式去同化它,从而达到认识的平衡。中职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比较早,对高职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容易运用已有的心理图式去同化新知识和能力。也可以说中职生的职业性特点比普通高中毕业生强,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时,更容易从职业要求的角度去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能力。

二、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路径

中高本一体化框架下的衔接首先包括学制衔接,即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三个学段的学生在升学通道上的上中下衔接,还包括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衔接、课程体系的延续性衔接。一体化框架是指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上实现系统化设计,即从个体发展、职业成长和岗位需求的角度出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既考虑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又体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层次阶段性。这种一体化框架的设计为进一步实现学制上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奠定坚实基础,为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和质量保障。

(一)学制衔接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是指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职毕业生通过高职招生考试入学高职,高职毕业生通过转段选拔考核入学本科院校进行学习。目前正在进行的中职-高职-本科衔接试点在学制上一般包括三种模式:首先是中职与高职衔接,即中高职“3+2”培养模式;其次是高职与本科衔接,包括高职-本科“3+2”培养模式和高本协同的“2+2”培养模式。中职高职衔接是指高职与对口中职建立联系,选取对应专业,采用五年一体化的“3+2”人才培养模式,分段展开教学,即学生先在中职学习三年、取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历证书,并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后参加高职院校转段选拔考试,通过后在高职继续学年,并取得相应的专科毕业证书。高职-本科“3+2”培养模式是指采用高职学习三年、本科学习两年的“3+2”培养模式,即学生在高职学习阶段的第六学期参加对口本科院校组织的高职升为本科的转段选拔考核,达到要求者将进入本科院校继续2年的本科阶段学习,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本科院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合格者则在完成高职阶段的学习后毕业就业。高本协同的“2+2”培养模式是高职本科协同培养,以本科高校的名义,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生,学制四年,本科与高职院校分段培养。高职与试点本科院校按照协同培养的原则,通过实施“2+2”培养模式,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即本科院校的大三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年,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学生,可获得试点本科高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7]。

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是以操作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所以职业教育体系长期以来都是到专科层次就截止了。初等职教、中等职教到高等职教是职业教育的全部内容,绝大多数职教学生几乎没有升学的机会和意识。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开始要求职业教育重心上移,中等职业学校也开始逐渐重视升学和为高一级职业院校输送合格新生时,中职学校职教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培养目标衔接

培养目标是教育实践的方向性指引,决定了不同学段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要求。这个三个方面的准确定位,有助于实现职教体系内不同学段培养目标之间的合理定位和分层,避免各学段培养目标重叠或断层,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当前在实践层面,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各自设定,三个学段一般没有进行整体设计,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容易出现断层或重叠的情况。职业教育是针对工作过程体系和职业岗位的教育类型,需要对社会的各产业、行业和企业培养不同的技能操作性、技术技能型以及设计创新复合型人才。中职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则培养专家级的技术技能人才[8]。培养目标应该体现职业岗位的低中高层次,更应包含职业的发展阶段和路径。在目前中高本一体化框架衔接实践中,合作院校通过举行职业能力分析会,从职业发展的岗位要求出发,分别定位三个学段不同的培养目标,既明确区分出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不同层次,又做到在系统思维下的一体化设计。三个层次的明确定位,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学习生涯规划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制度保障的可能性。

(三)课程衔接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核心内容是课程衔接。开发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课程体系是设计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在设计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时,要遵循人才系统培养规律、职业成长的发展规律,充分运用系统本身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关联性,以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确定课程体系,从而确保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框架下学生培养和发展的教育要求,实现培养目标。

目前开展试点专业的课程开发一般会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从而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通过对相应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得出该职业不同阶段和水平的岗位能力,再根据岗位能力转换并开发出相应学段的专业课程。或者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形成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再列举、分析和归纳不同职业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转换出不同学段的专业课程体系。由此得到的课程是从职业岗位要求的角度,形成从中级到高级的系统化课程,该课程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三、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特点及建议

广东省目前多数的中职、高职和本科之间衔接存在一些共性特点,比如在升学通道上的错位衔接和高职本科之间资源共享性的双向衔接。产生这些共性特点的原因一是基于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规律制约与路径借鉴,二是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特征和政策导向。笔者对此衔接进行了一些思考,相应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特点

1.升学通道的错位衔接。对衔接路径的选择一直是个难点问题,无论是中职与高职的“3+2”分段衔接或“一体化无缝衔接”,还是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3+2”分段衔接,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等三方,都存在着各自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流程或实习实训程序的“错位”情况,即没有办法也不可能“无缝”“平滑”“一体化”地衔接。目前中高职衔接的自主招生考试,重点是关注中职生的专业技能掌握和职业发展潜能,考试形式虽然是笔试与面试结合,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还是略显薄弱,即使进入高职学习,与通过普通高考招生入学的其他学生比较,在继续深造方面,即进一步升入理论学习占较大比重的本科学习阶段,可持续发展性略逊一筹。相对而言,通过普通高考入学的高职生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有比较大的学习潜力,能够比较顺利地通过专升本转段考核,并很快适应和胜任本科阶段学习任务。

经过对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衔接、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的实践探索,笔者发现当前完全的一体化无缝衔接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无论何种专业,中职与高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就业方向、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实验实习等方面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衔接都很难一一对位。其原因一是三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同,二是衔接的“节点”即入学考试存在着政策上的障碍,三是每个阶段毕业生的升学或就业的意愿千差万别,很难保证一个中职生“衔接”进入高职后,又能够平滑地“衔接”进入本科。实践中更多的现象是要么中高职衔接,要么高职本科衔接。现实的这种衔接模式是一种错位衔接,即在中职-高职-本科三个学段的学制上分为两段,即中高职衔接和高职-本科衔接,而不是从中职升入高职再升入本科。其中,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后主要是面向就业进行培养,进行高职-本科衔接的生源是通过高考普通招生。一体化框架下的错位衔接是当前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现实路径。

在高等教育招生入学政策没有突破性改革之时,两个入学资格“节点”,即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和专升本考试是“一体化无缝衔接”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无论中职学校毕业生还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如果不经过入学考试,现行政策是不允许的。这就造成了这种衔接的错位性特点,其本质在于中高职衔接与本科无关,学生毕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高职本科的衔接仅仅是从高职开始,和中职无关。在学制上的错位衔接,决定了中职学生要想升本会很困难。也就是说,从教育制度上来说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由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的升学通道,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生涯发展的可能性。

2.资源共享的逆向衔接。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职―应用型本科“3+2”培养模式和“2+2”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和本科院校进行衔接的两种模式,可以称为双向衔接。其中,第一种“3+2”是一种正向衔接,即高职学生升入本科学习,是高职的个别专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口专业进行向上的衔接。另一种是逆向衔接,即学生完成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进入高职学习。这是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2+2”模式,又可以称为“一体贯通式衔接”,指以本科院校的名义,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生,学制为四年[7],学生入学前两年在本科院校学习,从第三学年开始到高职院校继续学年,毕业时获得本科院校的学士学位。

这种形式是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协同培养,是从本科到高职的逆向衔接,目的是实现高职与本科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这种逆向衔接打破了原来思维中的定势,即只能向高一级学校衔接的认知,高层次学校可以向低层次学校衔接,只不过这种衔接的重点更集中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方面。

就高职本科协同培养的衔接特点而言,由于本科教学导向是知识的基础性和能力的普适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扎实,但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往往或多或少容易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忽视,这对于职业院校培养生产过程中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有较大影响。采取本科院校大三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年时间,毕业时获得原本科院校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则是一个新的尝试。这两种通道都是为了整合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既有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作用。这里要明确双向衔接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既独立又能够良好衔接。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错位性和双向性特点见图2。

(二)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思考

1.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升学通道。现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其目的是搭建中高职衔接、普职沟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其中的中高职衔接不仅包括了中职与高职的衔接,还应包括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因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所有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需求,满足各层次各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建立从中职、(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甚至到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体系。要拓宽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尤其是中职生的发展空间,应该尽可能实行中职毕业可以升入高职,经过高职学习还可以再升入本科学习的贯通培养制度。

现阶段的中职升入高职后没有合理通道升入本科的状况需要改变。首先是高职针对从中职升入高职的生源培养目标,既要面向职业岗位,培养职业技能,还要考虑学生的再教育潜力的开发,为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奠定课程、学习能力的基础。其次是改革本科院校的招生制度,放宽招生渠道,对于没有直接合作关系的高职毕业生也给予入学考试机会,建立常规的面向所有高职毕业生的招生录取制度,从而真正实现从中职到高职再到应用型本科的全方位、一体化的有机衔接。

2.巩固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协同培养的合作基础。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高职-应用型本科的两种衔接对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各自的吸引力略有差异。因为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人才的利益基础各自不同。在正向衔接中,一般一所本科院校面对多数高职院校试点合作,其招生规模有所限制,所以高职院校提供的生源要面临竞争,高职毕业生要升入本科院校需要经过本科院校的转段考核,并且有一定的淘汰率。逆向衔接中,本科自己招生,高职只是提供后面两年的教育资源,毕业生属于本科院校的人才输出。这样导致高职院校的动力不足,容易产生为人作嫁衣的不平衡感。所以在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双方都有合作需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对双方之间协同培养的合作利益进行平衡,合理关照双方的利益诉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应用型本科要真正转型为职业教育,包括培养模式、招生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的改变。本科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考虑针对不同生源的教学要求。针对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的学生和高职毕业生设计个性化、差异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另外,合作院校应具有开放、长远的合作视野。无论是“3+2”还是“2+2”模式,合作的目的是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为了创新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的合作经验,而不是仅仅为了一个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笔者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总结目前正普遍探索的中高职衔接这一热点和难点问题。有人曾将职业教育研究的内容“有什么用”分为“求真(理论功用)、求善和求用(实践功用)”三种[9]。本文就是在“求用”上试图为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与中高职衔接的探索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视角。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18.

[2]潘自勉.在价值与规范之间[J].哲学研究,2005(1):88-92.

[3]徐宏伟.我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意义、问题与应然进路[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70-74.

[4]肖凤翔,董显辉.系统论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2(13):10-15.

[5]黄波,于淼,黄贤树.职业带理论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5(1):23-27.

[6]明洁.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对基础教育概念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25-26.

[7]何静.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体化设计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4(9):3-8.

篇2

摘要:知识管理是管理学的新领域,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了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论,本文从基本理念、管理内容、管理职能、管理原则几个方面论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巨大创新能力。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

知识管理研究已开始拓展到图书馆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和趋势。当前知识管理研究大部分是介绍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进展或企业知识管理的,而对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互动的研究涉及不多。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以促进图书馆学的创新和我国图书馆管理的全面发展[1]。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将从基本理念、管理内容、管理职能、管理原则4个方面创新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论。

1基本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是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动,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其最佳效率,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和发展了图书馆管理。什么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由此看来,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有如下不同:①理论基础不同。从上述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图书馆管理是以传统的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图书馆知识管理则是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②管理对象不同。图书馆管理对象是由人员、文献信息、建筑、设备、经费、技术方法等要素构成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知识管理对象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它是由信息与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与图书馆文化等要素组成;③侧重点不同。尽管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但是在实践中,很少有图书馆贯彻了这一基本管理思想,而只是忙于一般的事务性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本管理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html/jianli/

2管理内容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将实现图书馆管理中人事管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整合和创新,突出如下主要内容:

2.1 知识创新管理。它主要包括:图书馆学理论的创新研究,以“知识”为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革新图书馆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等;图书馆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的创新研究,以“知识流”为主线,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创新,探讨从文献采访过渡到知识采集、从文献组织过渡到知识组织、从文献服务过渡到知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研究,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研究。

2.2 知识应用管理。图书馆需要为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建立虚拟图书馆或信息中心;为用户开拓多样化、深层次服务;构建复合型图书馆。

2.3 知识传播管理。主要是为了促进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源之间、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及时准确的匹配和传送。

2.4 知识服务管理。图书馆应帮助用户开发知识和运用知识,使图书馆能在更高层次、更直接方式、更关键性活动和更全面过程中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

2.5 人力资本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十分重视人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培养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

2.6 知识产权管理。图书馆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和新办法。

3管理职能的创新

一般说来,图书馆管理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六种基本职能,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为:

3.1 外化,它是以外部贮藏库的形式捕获知识,并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组织知识。

3.2 内化,它是设法发现与特定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在内化过程中,从外部数据库里提取知识,并以最适合的方式重新布局或展示信息,通过信息过滤来发现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内容或知识。

3.3 中介,它是指把与某一研究领域相关的人和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软件、内部网、工作流程和文件管理系统进行明确、固定的知识匹配和传送。

3.4 共享,即帮助员工从知识库中发现有用的知识甚至从中获得启迪和智慧。

3.5 学习,即帮助图书馆与个人解决学习问题,包括学习的目的、内容、程度与方法等,涉及知识的收集、整理、储存、共享,从而激励员工不断学习与更新知识,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html/jianli/

3.6 认知,它是在外化、内化和中介的基础上创造知识的过程,即知识创新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用户获得相应的知识,并提供最新的信息;也可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知识生产等过程,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有机组

成部分;更关注知识在社会和用户间的扩散和传递,促进知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管理原则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往往强调系统原则、集中统一原则、民主管理原则、动力原则、效益原则[2]。图书馆知识管理将突破图书馆传统管理的一些条条框框,突出如下原则:

4.1 开放性原则。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平台,让所有成员能把自己的新知识添加到知识管理平台中去,同时也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丰富图书馆的知识库。

4.2 共享性原则。当图书馆成员间的知识得到共享时,图书馆的知识存量将成倍地增长,而转让知识并不损失成员任何东西。而且由于知识的共享是一个过程,需要转让者和接受者共同的参与,因此成员在转让知识的过程中能使自己的知识得以深化,或者获得一些新的知识。

4.3 激励性原则。图书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激励系统,包括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明晰机制、知识绩效机制和知识奖惩机制,就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型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或者针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3]。//html/jianli/

4.4 发掘性原则。图书馆应该认识到知识在图书馆产品及其服务的价值创造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图书馆需要明确知识的价值,并将其挖掘出来。

4.5 合作性原则。基于知识共享性,图书馆团队间的协作活动变得非常重要。只有团队活动才能真正将知识资本挖掘出来并加以形式化和资本化,因为只有在知识得到共享之后,知识才能与知识的拥有者——图书馆员的个人相对独立,才能说明图书馆对知识有了更大的所有权。当某个图书馆员离开图书馆时,他们的知识才会留存在图书馆中。

4.6 增值性原则。由于知识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图书馆员工通过知识共享,可以分享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减少团队的学习时间,实现知识价值的增值与功能放大。

4.7 层次性原则。图书馆知识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信息管理,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查找和利用的过程;二是对知识的管理,即包括对用户、供应商和图书馆内部员工的知识加以识别、获取、分解、储存、传递、共享、创造、价值评判和保护,并使这些知识资本化和产品化的过程;三是对图书馆知识资本的管理,也就是对图书馆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结构资本和知识产权资本的管理。

4.8 创新性原则。图书馆应本着创新性原则来实施知识管理策略,也就是说要用知识创新的观点来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并加强其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html/jianli/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创新[j].情报资料工作,2002(3):5

[2].潘寅生主编.图书馆管理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篇3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经历了由物力资本观、人力资本观到人才资本观的演进,在新经济时代,正由人才资本观向智力资本观升华。与之相应,人才争夺战也愈演愈烈,呈国际化趋势。让全社会认诅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性,注重人才的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掘,在新经济时代将显得尤其重要。

一、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的能力即人力是人类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简言之,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有两点:它是凝结在人身上的“人力”;它是可以作为获利手段使用的“资本”。

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已经有学者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在人力资本中,广义的“智力资本”,应包括智力、知识和技能;狭义的“智力资本”,应单指人力资本中的智力因素,着重理解为创新、创造发明的能力。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理解,都是从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角度出发的。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重要部分,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适应了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时展的要求。智力资本的内涵较人力资本、人才资本先进之处就在于对人才创造性元素的重视和强调。根据新经济时代复杂劳动的要求,创造性人才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够解决难度更大、范围更广、涉及许多学科和矛盾的问题。二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三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与智力资本

第一,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如果说,农业时代的春耕秋收犹如给大地梳头,工业时代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则把地球刨挖凿钻得百孔千疮,无疑于是对地球的敲骨吸髓。人们有理由将这种以耗竭能源和短缺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型工业经济称为“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而新经济时代则是信息化(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市场全球化和以人(能)为本的多样化这“三化合进”的时代。新经济是低耗高效的特别依赖于知识资源的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魄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如信息科技术的软件、生命科学技术的基因工程对资源的耗费甚少,传统技术不可同日而语;而知识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唯一不被消耗、且能不断增值的、并可以为全社会“共享”的可再生资源。

第二,它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灵魂。在新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知识、科技、智力已成为其主要内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已不再仅仅依靠技术的运用,知识的积累,而更多地依靠科学的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成为直接的资本和财富后,拥有知识的人才无疑也就成了资本与财富的不竭源泉,也就成了新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新经济给全球带来的迅猛而巨大的变化让许多人难以想象。“数字化技术”和“工业化技术”、拥有智力资本和缺乏智力资本,这种区别正在制造新的巨大鸿沟,并将继续对各行各业带来全面的冲击。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没有高大的厂房、堆积如山的原料和产品库房,只有软盘和软件知识、程序、信息,但却在短短的20年间,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使公司资产达到了460亿美元。美国投机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没有生产设备,没有雇佣工人,仅仅依靠对银行金融工具的认识和操作,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不断制造危机并积累了大量财富。知识要素的作用不但在经济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军事领域同样如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比谁船更坚炮更利,而主要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数字战争、信息战争可以在兵不血刃的状态下置对手于灰飞烟灭之中。

三、智力资本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资源

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学说”,在他的视野里。劳动者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技能和知识是构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直接动因。国际经济运行状况也证实,现当代知识生产已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强大推动力,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如果说,舒尔茨的学说标志着人力资本在西方后工业时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话,那么,比尔·盖茨的崛起,则标志着智力资本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的战略资源。也就是说,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中产品的生产、价值的提升都要通过智力因素来实现。这不仅改变了生产的方式,而且改变了生产的内容。过去的制造牝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是资源的凝聚,而现在信息业把智力资源转化为产品,为智力资本的凝聚和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并不断地创造和使用知识。所以美国管理权威彼得·德鲁克指出:现代经济的主要职能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分配”,而不再是”物质的生产和分配”。他还提出了一个后来被媒介反复引述的观点:”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来源,而且是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来源。”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年均引进人才过万(引进人才占该国人才比重已由10%提高到25%以上),而且他们引进的均是具有较高智力资本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在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显然,美国在利用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智力资本”输入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参与国际经济的全方位角逐一定要摆脱20世纪“人力(人才)资本较丰,智力资本甚弱”的窘境。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由物力资本观、人力资本观、人才资本观的演进并正在由人才资本观向智力资本观升华,在新经济时代,国际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实质上)正是潜在的智力资本的竞争。高度重视智力资本的积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人将十分重要。对人才的渴求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新经济时代这样渴求贤才,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新经济时代这样将竞争集中体现在对智力资本的竞争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经济的发展像新经济时代这样体现出智力资本的魔力,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新经济时代这样让智力和财富密切相联。从一定意义上讲,新经济就是智力经济,而智力资本的积累则是智力经济发展的基础。

四、智力资本积累的手段

在新经济时代,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将首先依赖于智力资本。智力使用的增值功能会显示智力资本不仅远远优于物力资本、人力资本,而且明显优于一般意义上的“人才资本”。而智力资本的积累在智力资本的形成中具有决定意义。智力资本的积累方式主要表现在培养和引进二方面。

培养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则是依赖学校完成的。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对智力资本的需求,学校亟需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改善课程结构,将开发智力真正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将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这三者作为十分重要的内容,并将他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中创造能力的培养又是智力资本形成的基础。创造能力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集中体现,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的产物,又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能力的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有通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获得,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期望。

篇4

关键词:工程监理; 进度;质量

Abstract: quality, schedule and cost control is to decid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in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control scope, strive for progress and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supervision engineer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he main content progress supervision work.

Keywords: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Progress; quality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监理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类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开始于勘探、选线阶段,重点发生于施工建设期,到工程竣工验收时,许多环境问题早已发生,尤其是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湿地、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自然景观的破坏已不可逆转。因此,需要环境监理对其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和生态影响问题进行监督管理。论文首先提出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概念,明确了环境监理的工作范围,并重点探讨了施工环境监理如何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及质量控制。

1环境监理概述

环境监理工作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工程设计中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的关键工作,是对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补充,对控制污染、减轻破坏、改善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监理应包括项目建设前期的咨询、工程招标和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它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监理工程主体工程的各项施工行为应符合环保要求,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均应达标,称为环保过程监理,又称为“环保达标监理”;第二,对保护营运和施工期的环境而建设的各环境保护单项工程进行监理,称为“环保(单项)工程监理”,包括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声屏障)、边坡防护、排水、绿化等。

总的来看,我国环境监理面临以下问题:监理体制落后;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人员,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设计单位或高等院校,他们环保专业知识丰富,但工程监理专业知识较为薄弱;机构之间协调不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覆盖面小。在我国,国家一直是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环保意识不强。目前,环境监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此外,在设计阶段,工程设计方案本身没有真正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的环保措施,在施工阶段,部分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重质量、赶进度、轻环保”的思想比较严重,甚至个别施工人员对开展环境监理有抵触情绪,经常和环境监理人员发生冲突。

2施工环境质量监理控制

1)制订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等技术文件环境监理在施工准备阶段,在进行深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环境监理大纲编制环境监理实施方案,作为此后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基础文件。环境监理应在环境监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分项、分部以及单位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监理实施细则,作为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工作的依据。2)建立、完善工程环境管理体系。在实施环境监理的条件下,工程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建设单位的统一管理、环境监理机构的监督检查以及承包商的环境保护等诸方面。3)工程设计管理。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检查、会审工程设计文件是环境监理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设计的临时工程进行位置确认,如临时弃渣场、临时污水沉淀池等等,并初步分析其合理性。对设计的环保工程进行位置确认,特别是对声屏障的位置确认,确保位置正确,充分发挥隔声降噪的功能。依据施工图对线位进行现场熟悉,发现施工中将会对其产生隐性环境影响的敏感点,确保环境监理方案制定的完整性。这是环境监理开展事中控制的重要环节。4)熟悉合同文件,明确补充问题。合同文件中往往有许多表示不很清楚的地方,如绿化工程中关于苗木的种类、标准、数量等,污水处理工程监理的收纳水体状况,处理装置详细说明,出水后的详细去处等,声屏障监理中的声屏障材料,施工进度等。补充合同中未出现的一些环境保护的具体条款,增加环境监理工作的可操作性,提高环境监理的实施效果。5)加强施工工艺管理。对施工机械操作过程进行巡视,必要时及时进行监测,如噪声、扬尘等。特别是拌和站设施检查,主要是及时督促检查己制定的施工工艺文件是否得到认真执行,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是否进行相关的除尘、降噪等要求,对不符合操作规程规定的操作及时纠正,及时整改,必要时上报业主部门,防患于未然。对工程施工中临时用地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及恢复利用效果进行检查,如使用临时用地边界的标志设置、施工便道的洒水降尘等等。工程临时占地结束后施工单位进行恢复平整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申请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可填写《临时工程检查申请批复单》。6)监测。监测数据是环境监理开展工作的数据基础,是环境监理的重要手段之一。7)工程验收。环境监理要有效的进行工程质量控制,还必须严格做好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环境监理开展质量控制,必须通过各种监测、检查手段,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承包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于其中符合工程要求的应予以认可,不符合工程要求的则应视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施工环境质量进度控制

3.1论证并分解进度目标,抓好宏观总体进度控制

要有效地进行工程进度控制,环境监理工程师必须对进度目标进行论证和分解,抓好宏观总体进度控制。因此,对于承包商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年、季、月进度计划)及施工组织计划,环境监理工程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和环境隐患应提出调整建议,这也是监理工程师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3.2严格控制工程进度

1)表示各项工程的环境保护内容、尤其是关键控制节点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合理安排各主要工序,体现出相互衔接,其环境保护的侧重点也应具备衔接性;有利于基本上均衡安排劳动力,尽可能避免现场劳动力数量急剧起落,这样可以提高工效和节省临时设施(如施工营地、临时性建筑等等);例如: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库区清理、开发都是在枯水期进行的;施工噪声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有昼间夜间之分;2)在涉及动物迁徙时,需要控制夜间施工噪声、灯光等。因此。环境监理参照各环境影响预防措施的背景进度条件,严格控制承包商施工进度。3)压缩部分工作的持续时间:压缩部分工作持续时间是在不降低环境质量标准为前提,把环境保护置于第一位的条件下,不改变工作之间顺序关系,通过缩短网络计划中部分工作上的持续时间来缩短己被延长的工期。4)调整施工方案。如为了赶工期,减少后续工作对环境、工程质量的影响,原准备置于雨季过后施工的桥涵工程,可以提前至雨季施工,但为了减少雨季施工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和工程问题,如增加地表水污染、增加建筑材料垃圾、影响工程质量等。

4结语

环境监理是建设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逐渐恶化的今天,建设环境监理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环境监理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工程项目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意义,重点探讨了施工环境监理如何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及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郭晓峰,李天威,彭荔红.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实行施工期环境监理初探[J].自然生态保护.2004.12:44~45

篇5

关键词:农村公路;成本控制;管理措施;概况;成本预测

按照党的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2013年全年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486亿元,同比增长15.9%,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1万公里,解决了150个乡镇和1.64万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问题,改造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路段4.2万公里,危桥20.7万延米、3110座,渡口4.8万延米、1589处,启动了云南、贵州等7个贫困省区溜索改桥工作,农村交通条件和面貌有了较大改变,广大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事业在改革开放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本管理作为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甚至影响到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及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成本控制及管理,做好成本预测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有效提升成本管理的水平,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 农村公路建设成本控制及管理的概况

成本控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的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等都是成本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作为农村公路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必须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及合理性,通过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确保其经济核算的准确性,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对单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其他机械加工企业成本核算要素,农村公路建设成本核算要素存在极大的不同,如农村公路成本要素确定中,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级别、长度及施工材料等充分结合,目前农村公路建设成本要素包括:土地费用、路面材料费用、防护材料费用、人工费、机械设备费等内容。土地费用是指建设基用地,公路防护设置用地等。石料、石子、砂、沥青、水泥等产生的费用为农村公路建设路面材料费用。排水系统选用的维护管道等费用则属于防护材料费用。成本管理的原则为以下几点:

(1)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原则

在成本管理中不能片面地追求项目形成阶段成本之和最低,必须做到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也就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确保其整个周期成本最低,这也是工程经济性评价的合理期限。

(2)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站在全面性角度看问题,必须对农村工程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成本管理。对影响工程建设的所有要素进行成本管理,确保各个部门都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由此可见,全面成本管理也就是所有员工、整个过程及所有要素的成本管理。

(3)成本责任制原则

为实现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必须层层分解农村公路工程的成本,也就是将成本目标向工程建设各个活动、员工进行落实。每个员工都承担着不同的成本责任,遵循成本责任评价工程建设各个部门员工的业绩。

(4)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

成本管理有效化分为2种含义。第一,项目经理部投入较少的成本得到最大的产出;第二,在管理工作中投入最少的人力与财力,但提升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5)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在成本管理中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技术与方式应用到其管理工作中,包含预测、决策方式、不确定性等。

2 农村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流程

公路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工程,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发展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成本控制作为农村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成本控制流程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成本控制流程,才能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才能推动农村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的制定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是指公路工程建设的投资费用计划的总目标,在农村公路建设各个项目上进行具体分解落实,遵循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平原路段、山区路段等,应进行定量化分工管理,以此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

(2)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的执行

通过成本管理的多种方式执行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如遵循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投资限额制、费用包干制、责任成本控制等方式的实行,在标准范围内控制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支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起到开支节约的目的,还可以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是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径。

(3)农村公路建设差异的计算

农村公路建设差异的计算是指对农村公路建设执行情况的详细记录,通过分析比较实际成本与造价,可对差异程度、性质进行确定,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记录各个路段环节上的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精确性,降低误差。

(4)分析农村公路建设的差异

对差异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是农村公路建设差异分析的含义。遵循实际情况,对产生差异的责任归属进行确定,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差异情况进行分析、消除,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

3 农村公路建设成本控制及管理的措施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面建设新农村,构建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与我国现行工程成本管理体制、技术规范相结合,并严格遵循农村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现状,提高成本控制意识,确定成本控制目标,是实现农村公路建设成本管理的重要措施。

(1)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人工费在施工阶段造价中占有较高比例,为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必须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农村公路工程成本控制中,应对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与决策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其具备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及协调能力。随后加大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安全施工教育力度,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进行有效提升。在施工前期,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并进行成本管理责任制的制定。遵循有关标准对农村公路建设所有投资进行经济责任的划分,并向各个部门进行落实,紧密结合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信息、考核信息等,以此增强各个建设部门、员工的责任感,在责权范围内,有效控制农村工程建设的成本。在评定施工人员绩效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奖罚措施,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最大限度地调动,提升工作效率。

(2)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遵循农村公路工程的性质、规模及施工技术特点,进行农村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目标的确立,这就是客观承认项目成本条件的个体差异,是成本控制目标现实化及有效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对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成本加以控制,在农村公路工程成本形成中,必须遵循成本目标对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所有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并对出现的偏差进行预防与及时处理,在目标规定范围内有效控制农村公路工程的成本。

严把质量关,在农村公路工程成本控制中,为全面实现控制目标,应确保施工人员素质及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加强人工费管理,是做好人工成本有效控制的基础,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材料与机械是施工成本支出的主要因素,只有做好材料成本管理及机械设备成本管理工作,才能提升工程成本管理水平,才能为单位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突出重点、统筹城乡"的工作方针,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的发展质量和通畅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和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

参考文献:

[1]徐锦龙.浅析农村公路建设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J]. 科技风,2013(04).

[2]王根林. 农民给出的答案--由陕西农村公路调研引发的思考[J]. 中国公路,2005(03).

[3]李换兰,刘延山,贾国华. 降低农村公路造价的几项实用技术[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6(04).

[4]冯岩,赵建顺. 浅析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加强监管对策[J]. 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8).

篇6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的角度对目前制造业所运用的制造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初步思考,即基于对外财务会计目的而建立的“两步”制造成本制度和基于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的作业成本制度。

[关键词]制造成本制度;公允性;成本项目;成本动因

成本信息是否公允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内在价值水平的确定是否合理,同样,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是界定产品价格是否公允的基本尺度。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大量的以涉及低价倾销为特征的反垄断涉外贸易诉讼案的出现,对为此提供“鉴证”基础的成本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目前新的制造环境,对我们目前所运用的制造成本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剖析,并就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

(一)早期的制造成本法

制造成本法顾名思义是制造业中所使用的成本制度。在以工业革命为背景的、以机器生产及提高产品加工能力和精度为特征的近代制造产业中,为了解决当时企业内部管理上所形成的(与传统的作坊生产相比较)四个特有的内部管理问题(职能部门的业绩考核、工序间产品劳务间的价值转移尺度、期间利润的有效计量和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的衡量),会计界运用了以“职能部门设置成本项目并按其归集费用”(以解决前面两个管理问题)和“产品确认并分配相关的产品成本项目”(以解决后两个管理问题)的两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度。这也就是解释为什么今天的制造成本法不是“一步”归集与分配制度,也不是“三步”甚至是“四步”的费用归集与分配制度的原因所在。

早期的制造成本法的研究重心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基于企业的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特点,设置与此相适应的反映职能部门费用发生情况的相关成本项目(广义的),成本项目的设置没有规范统一的要求,并按照谁收益、谁承担的原则将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归集在相应的成本项目中,以实现第一步归集所应达到的目标。

第二是按照职能部门与生产制造过程之间的关系,将所有成本项目确认为“产品生产成本项目”(也称之为狭义的成本项目)与“期间成本项目”,凡是与生产制造过程之间存在关系的(不论直接相关还是间接相关)均将其视为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并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在期间生产的不同产品生产对象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达到计算产品成本总额与单位产品成本的目的。

(二)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

制造成本法产生以来一直是朝“绝对真实”(absolutetruth)方向努力的,也即通过对“两步费用归集与分配”为对象的、以程序与方法规范为特征的进一步完善。当时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着一个衡量制造成本制度科学与否的标准,即只要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准确了(表明两步都准确了),就说明管理上所有的管理问题都能获得一种相对准确的信息支持。

上世纪初叶,为配合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发生的泰罗科学管理运动,其通过生产工艺与过程的标准化研究(标准化本身就能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且实施一种严格的考核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生产效率,满足了当时社会对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配合泰罗科学管理运动对事中成本管理的要求,将原先制造成本制度的事后的费用两步归集与分配改进为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分别进行归集与分配,通过差异的揭示与调查反馈,实现了成本管理工作从事后反映到事中及时执行阶段,达到了成本管理质的飞跃。但这种管理上带来的飞跃并没有改变原先制造成本制度的基本功能,原先制造成本制度的服务功能仍然在发挥作用,因为其只是将传统制造成本法下的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归集与分配过程分解成“标准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与“成本差异的归集与分配”两部分分别进行,两者相加,其结论并没有任何变化。

二、制造成本法目前的现状

(一)制造成本法的基本理论

制造成本法仍然从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上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建立的财务会计体系,产品成本计量(为了计量出期间利润与期末存货价值的目的)仍然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允性,所有的会计处理事项均应使用会计准则的理念进行指导与制约,而会计准则理念的内核不在于其是否精确,而是在于目前的企业经营环境下,这种理念能否被大家所共同接受(英文上称之为GAAP,generalacceptedaccountingprinciple)。制造成本法的理论关键在于如何确认产品的成本项目构成,按照企业存在的相关职能部门设置成本项目,应该没有什么分歧,但这些成本项目哪些应该作为产品成本的组成项目?哪些应作为期间成本的组成项目?与生产有关的职能部门相关的成本项目是不是将所有成本内容都应进入产品生产成本?还是部分成本内容进入产品生产成本?这些问题也构成了今天制造成本法基本的理论问题。

目前对此理论问题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吸收成本(Absorbingcosting)观点。其基本原理是只要该职能部门与生产过程相关,不论是直接与生产过程相关,还是间接与生产过程相关;不论其发生的费用是什么,都将其吸收到产品成本中去,构成产品的生产成本。二是动因成本观点。其基本原理是衡量此项费用能不能进入产品的生产成本,除了该职能部门要与生产过程相关以外(因为与生产过程无关的职能部门所发生的费用根本不可能进入产品成本的),还要进一步确认其所发生的费用性质与产品的制造过程是否相关,只有在同时符合上述两种条件时,我们才能将其确认为产品的生产成本,否则,即使发生在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职能部门,我们也不能将其确认为产品的生产成本。

(二)制造成本法目前的现状

从理论上讲,动因成本观点应比吸收成本观点要好,因为从权责发生制的基本理念来看,收益了才能承担相关的费用。如果某该项费用的发生与产品的制造过程无关,即使发生在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职能部门,也不能将其归集在产品的生产成本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能部门所发生的费用,究竟哪些与制造过程有关?相关程度如何?哪些与制造过程无关?进行界定是非常困难的。从理论上讲,如果能够准确地认定其是变动性生产费用(与产品制造过程完全相关),将其作为相关产品成本构成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能够准确地认定其是固定性生产费用(与产品制造过程完全无关),将其作为非相关产品成本构成同样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实际中,真正能够用较为纯粹的方式确认其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特性的费用并不是很多,许多费用特别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项目,往往表现为混合成本的特性,对其进行分解存在着许多主观不确定性的成分,如果只是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来加以使用,此种带有主观成分在内的不确定的会计信息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其信息的质量与相对准确性和个人的职业理解是相关的,不会影响到其他信息使用人由于他人在判断上的特性产生误解。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在相关大量间接生产费用无法用一个准确且能够被大家所能形成共识的观念(生产费用与产品生产之间的关联性)之前,尽管动因成本观点理论基础较为理想,但不符合财务会计公认会计准则理念的要求,也就不能为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核算实践所接受。

三、对制造成本法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规范产品成本项目的构成标准

吸收成本制度尽管在具体的费用确认上没有办法去分清其与产品制造过程之间的关系,但其最大的优点是其确认过程的规范与统一性,一是按职能部门确认费用的发生额是比较容易的,费用在哪个部门发生的,就应该由哪个部门所体现的成本项目进行承担,在费用归集上不会引起争议;二是职能部门的设置与产品制造过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容易取得共识方面的一致,在实践上,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能部门,不外乎分为两种,即直接生产部门和间接生产部门。尽管即使在与生产直接有关的生产部门,证明其所有费用100%与产品制造过程有关,也是非常困难的,不要说那么多与生产过程间接有关的职能部门了,但在分歧没有消失之前,宁可不要去实现这种绝对的准确性,也应保持这种相对的准确性,即不论该项费用是什么,只要其与发生在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职能部门,全部作为产品的生产成本内容达到了会计准则对公允性原则的要求。

在我国成本会计实务上,1988年之前所使用的成本方法是沿用原苏联的成本计算方法,此种方法后来大家将其称之为“全部成本法”(其实不能这样称呼,在西方会计中,全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以及制造成本法几乎是同样的经济涵义),其是将当时的所有费用(包括企业管理费用在内)全部纳入到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了适应当时关贸总协定入关谈判对产品成本规范的要求,我们从1989年就对原来的成本制度进行了改革,而真正意义的会计体系改革在我们国家应是在1993年颁布的“两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制造成本法的理解与西方国家的制造成本法相比,在实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对能够进入产品成本的费用项目的理解,因为在现行的企业中对职能部门的设置,其职能关系与西方的企业还存在着区别,如生产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其职能与生产管理是否相关等。因而在实践上,我们还仍然按照对费用项目的理解(看其是否与制造过程相关)来规范产品成本的费用构成(表现为国家颁布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我们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完全规范运作之前,这种分歧肯定是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合理地解释。

(二)重审作业成本制度

当然,基于成本动因的观点所建立的作业成本会计(ABC),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其通过产品耗费作业,作业耗用经济资源的理念,将产品成本与费用通过作业的纽带连接起来,真实地反映了产品对经济资源的消耗水平,为产品成本管理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信息。但在作业无法准确界定,特别是无法量化作业量(Activity-drivers)时,将其运用在财务会计中的成本计量时,会导致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人产生不同的判断标准,是不符合会计准则中的“公允性”精神的。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使用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以企业自己为职业判断标准的成本制度,在改善产品成本水平相对真实性,提高与产品资源利用效率等相关的决策方面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建立综合成本信息系统

相关性特征是衡量成本信息系统质量的重要标准,在目前还无法统一对产品消耗作业、作业耗费资源的认识条件下,企业内部应利用现有的信息化的有利条件,特别是结合企业内部的ERP系统,建立一个基于多重服务目标的综合成本信息系统,即基于对外财务会计目的而建立的“两步”制造成本制度和基于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反映产品真实资源消耗)的作业成本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美]Kaplan.高级管理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易庭源.企业成本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篇8

审计取证方法按其取证顺序与记账程序的关系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1.顺查法

顺查法指审计的取证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审计人员应首先检查原始凭证——核对记账凭证——核对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与财务报表相核对。

优点:审计过程全面细致,一般说来不容易遗漏错弊事项,因此,审计质量较高;同时由于方法简单,所以易于掌 握。

缺点:事无巨细,不突出重点,机械繁杂,工作量大,不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小、会计资料较少、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

2.逆查法

逆查法是指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反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审计人员应首先分析检查财务报表——追查至相关的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核对记账凭证——核对原始凭证.

优点:可从被审计事项的总体上把握重点,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主攻方向,目的性、针对性比较强;由于突出重点,因而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缺点:由于运用逆查法一般不要求对被审计事项进行全面的详细审查,因此可能遗漏重要错弊事项。此外,在技术上逆查法比顺查法要复杂,掌握起来难度比较大。

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大,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健全,管理基础较好的被审计单位。

例题:(2004)逆查法能够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完整性。而顺查法能够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真实性。

答案:×

二.掌握详查法和抽查法

审计取证方法按照审查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的范围大小可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

1.详查法

详查法是指对被审计的某类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的全部内容毫无遗漏地进行全面详细审查的方法。

优点:可以有效地查出会计资料中存在的各种差错,不易出现遗漏,一般能够收集到说明被审计事项的完整证据,使审计质量有可靠的保证。

缺点:因为要审查全部账表凭证,因而必须安排足够的人员和时间才能完成审计任务,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相对较高。

适用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比较混乱的被审计单位,以及可能存在重大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被审计单位,可考虑采用详查法。

2.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推断总体状况的方法。

根据确定样本数量和以样本推断总体所依据的方法不同,抽查法可以分为统计抽样法和非统计抽样法(详见第十章)。

抽查法不同于局部审计。

优点:抽查法能使审计人员从单调、复杂的工作中摆脱出来,极大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省审计资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关键词:价值链;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99-02

一、价值链成本分析理论概述

价值链是指企业为客户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或劳务而发生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正式提出。从理论上讲,企业每个阶段、每一部分的价值活动都应该对最终产品的价值有所贡献,每一项价值活动都可以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这种价值的形成和增值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为成本分析提供了基本的工具。对此,学者们主要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价值链进行成本分析的观点和程序。归纳起来,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战略性成本分析观。该观点认为价值链用于成本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可以将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连接起来,与竞争对手比较,从而发现缺点、寻找机会,确定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再根据企业战略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其基本步骤包括:识别和确定价值链,把资产、成本、收入分配给每一项价值活动;分析成本动因,包括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管理每一项价值活动;通过控制成本动因或重组价值链的方式发展企业竞争优势;确保为降低成本所做的努力不会标岐立异;检验成本削减战略的持久性。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

基于施工企业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及生产过程的单件性,造成施工企业的每件产品都不一样,从设计、造价、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到施工场地都具有独立性,每件产品的资源消耗不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时间差,加大了成本管理的难度。加之施工企业生产场地的流动性,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合同指定的地点组织生产,组织资源供应,生产组织困难,作业难度大,劳动艰苦,因此成本可预见性较差,因此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区别于一般制造业而因地制宜。

2.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施工企业具有明显的双重成本管理特点。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由于产品单件性的特点,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在工厂中批量生产;同时每个建筑产品的造价、施工工艺和生产要素配置都不相同,每个项目的标准成本和责任成本也不一样;再加上每件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以项目作为基本单元实施成本控制。因此,施工企业内部普遍实行项目管理制,企业内部同时成立数个项目部,每个项目部都是独立的成本中心。项目的成本管理成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3.控制目标具有多重性

成本、质量、工期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成本控制的终极目标并不是一味降低成本,而是实现工期短、质量高、成本低三者的统一才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最佳状态,这就意味着成本的管理必须和进度、质量的管理密切结合,才能实现最终成本管理的目标。

三、价值链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是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企业成本管理为目的,通过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本身和对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结来进行深入分析,以寻求成本降低和价值增加的途径和方法。按照价值链战略成本分析的观点和程序,施工企业首先应当明确其价值链活动。结合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笔者认为,施工企业价值链构成可分为:外部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和项目价值链。针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复杂、企业范围和项目范围的双重成本管理特点,价值链理论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分别提供了对外部价值链、内部价值链两个方面实施成本管理的全面、系统的思路框架。

(一)施工企业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

企业的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是通过整合市场能力的提高,拓宽企业效益渠道,运用价值工程和价值链管理思想,实现与业主、产品供应商、分包商的合作共赢,创造更多的收益。它不是简单地要求供应商和分包商让利的行为,而是通过与之在战略上进行整合和协同,达成利益共享和相互合作的利益群体,通过协作减少中间环节、稳定合作方式、确定供应品种、落实分销数量、提高供应品质,从而实现利益共享的目的。由此不难看出,施工企业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切实认识到当前的竞争形势,尝试进行诸如供应商、业主以及分包商等外部价值链的建设,与价值链中相关单位强强联合,建立企业外部战略联盟,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在与供应商协作过程中,可以实行适度集中采购模式,通过协调采购数量,实现因累计采购数量所带来的供应商让利,减少重复采购努力,提高采购效率,同时通过直接与生产厂家建立战略联盟关系,获取中间商所得利益。从而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同及激励约束机制,并以利益和信息共享为手段,实现双赢和共赢。

(二)施工企业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

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企业的价值链辅助活动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合于价值链的各个基本活动中的。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以企业的各种基础设施作支撑,包括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等。施工企业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组织架构等特点,明确了企业成本的管理目标、管理形式以及成本管理职责和考核办法;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编制成本计划、确定目标成本打好基础;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将公司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作为盈利计划中心,项目部作为利润中心;建立通畅的管理信息通道;按财务、会计制度及时准确地核算成本和费用,分析、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

2.完善以价值链为分析基础的成本控制系统

施工企业应用价值链理论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以下两方面:首先是对整个工程进行价值链分析,找出在整个价值链中可以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环节;其次把作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逐一进行成本分析,找出影响工程成本的作业要素和资源要素,并加以控制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进行价值链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的项目承揽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保修阶段,重点是对市场营销、现场控制、回款清欠进行管理,从而抓住成本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提高成本控制的针对性。然后,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本企业施工生产的组织能力等因素,确定营销策略及商务报价;根据项目工程特点,确定分包形式和分包单位;做好人工、材料、机械等要素市场单价的询价,确定项目部成本责任范围;项目经理部实施要素消耗控制;按工程节点和施工过程做好控制与考核活动;项目竣工后进行成本管理等等。

3.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核算

施工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制造企业,其成本主要集中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而建筑产品生产全过程,则是一个工程项目,这就意味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就成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如何有效进行项目成本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和坏,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施工企业需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搞好项目成本管理,实现企业的发展。施工企业通常采用建造合同成本核算方法,在内部各项成本核算基础上,各管理部门和核算单位定期采集信息,填制相应的表格,汇集到核算部门,为成本核算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施工企业需要确定项目责任降低额和岗位作业成本节超,做好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主要根据项目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和岗位管理者的合同进行。当工程节点的工程实物量完成后,计算工程合同收入,公司核算部门确认项目的责任成本收入,计算当期项目责任节超,公司财务处进行核算,

笔者认为,价值链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但是在施工企业中尚未得到真正的有效利用。对此,本文在对施工企业的外部价值链和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具体思路和框架,以期将价值链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促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孙三友.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高建立,马继伟.价值链理论在建筑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08,(8).

篇10

Bi Xiuqi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6,China)

摘要: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活动,这种活动是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通过研究的意义、内容和基本理论等层面来了解场认知方式和阅读研究的进展。

Abstract: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human social activity, such activities are the generation with the resulting text. By studying the meaning,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basic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cognitive mode, and reading progress of the study.

关键词: 认知 阅读 理论

Key words: cognition;reading;theor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182-02

1研究意义

从维纳茨凯(Venezky,1984)得知,最早对阅读理解问题进行研究的是罗曼尼斯(Romanes,1884)。罗曼尼斯是达尔文的朋友,他测量过动物和人类的个别差异,并且在1884年作出了第一个关于阅读理解研究的报告。此后的几十年间,虽然阅读理解这个问题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但关于阅读理解研究的成果不断发表。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迅猛发展,研究方法、手段得以改进,心理学家们对于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人们也因此对阅读理解的认识越来越多。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活动。阅读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了解阅读活动的心理历程。通过科学的实验研究验证哪些心理因素对阅读理解有影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这种心理能力差异造成的阅读理解差异,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场认知方式

2.1 场认知方式的基本理论场认知方式又称场依存――场独立的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识别客体间关系上的特征,对非结构情景的组织及在认知上的重建问题的功能。它是个体在组织和表征信息时的个人偏好和习惯方式。在诸多的认知方式模型中,场认知方式的理论是提出最早,研究最多,也最成熟的模型,它也是认知方式的核心模型。场独立――场依存方式被认为是对教育问题有最广泛用途、获得广泛研究的认知方式,因为它反映了学习者能基于静态的线索如何很好地重建信息。

认知方式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荣格所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而关于认知方式的现代研究则由“认知方式之父”――美国心理学家Witkin开创。在关于垂直知觉的实验中,当要求被试完成判断垂直方位的棒框测验和身体调整测验时,他发现人们在知觉垂直方位时,对外界参照物的依赖性不同。而且,这种特征在个体身上表现出稳定的一致性。后来的大量研究发现,场依存――场独立性维度是跨诸知觉而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记忆、思维、情感、学习、问题解决和社会交往等。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两极性和价值中性等特点,是一个过程变量。于是,研究者提出了场独立――场依存性的理论构想。这个理论认为,在知觉判断中,有一部分人倾向于依赖外界视场中的线索进行判断;而另一部分人则倾向于摆脱视场线索的影响,用内在线索(在垂直知觉中,用身体受地心引力的线索)进行判断。前一种人被称为依存于场的人,即场依存型;而后一种人被称为独立于场的人,即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和教育,是人格的整合因素,有其广泛的教育含义。

场依存――独立型的认知方式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场依存-独立型认知方式,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主要是依靠外参照还是依靠内参照的倾向。其特点是,①场依存――独立型认知方式既区别于智力因素,也区别于认知内容和认知能力,在价值上无好坏之分。②它是过程变量而不是内容变量,在以极端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为两个端点所构成的认知方式连续体上,每个人都占据一定的位置。③个体认知方式的发展是从相对的场依存到相对的场独立,在人生初期发展较快,青春期后趋于稳定。④个体在认知方式连续体上所处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即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任务中的认知倾向始终有一致的表现。一般讲,场独立者倾向于以内在参照作为心理活动的依据,善于运用分析性知觉方式,认知改组能力较高。场依存者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心理活动的依据,较多采用整体性认知方式,社会交往能力较高。

大量的研究表明,这种认知方式的影响几乎遍及心理活动的全部领域。它不仅表现在认知过程中,也反映在人的社会性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为什么国内外的心理学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关注认知方式这一领域?原因有多方面,而最主要的原因是认知方式将一向割裂的心理学中的两个领域――人格与认知统一了起来。可以说,认知方式是一个架于认知与人格之间的桥梁。正如威特金等人在《认知方式的实质与成因》一书中所述:“认知方式理论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探索把有关人类行为的诸个研究领域统一起来。我们认为,场认知方式理论就提供了一个把诸个领域统一在一个共同概念框架中的方法”。

2.2 场认知方式的研究方法国外对场认知方式的研究方法均是从早期关于场依存性一独立性个别差异的大量实验室研究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是棒框测验(RFT),即令被试在注视的条件下,将方框中呈现的一倾斜棒调整到垂直的状态。凡视觉中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均属场依存性,凡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属场独立性。另一种是镶嵌图形测验(EFT),即令被试用笔勾画出镶嵌在复杂的图形中的所指定的简单图形。场依存者对此常常感到困难,而场独立者却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由于上述两种测试方法存在高相关关系,所以通常只用其中一种。

3场认知方式与阅读的关系

3.1 场独立-场依存者在阅读方式上的差异场依存型学生受综合性思维模式影响,习惯于从对字、词、句的逐一辨认和推敲入手去阅读文章,并试图做到面面俱到,惟恐遗漏某些信息而无法理解全文。这些学生阅读细致,对细节把握较好,但阅读速度较慢,阅读时思维不够连贯,不能从全局上把握文章的整体意义。场独立型学生则偏向于分析型,他们擅长将注意力集中在与阅读目的相关的内容上,用分析的方法抓住文章要点。这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较好,但容易忽略文章中的细节,忽视对文章中词语、句式、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积累。场依存型学生多钟情于与人和社会有关的阅读内容,喜欢小组学习。场独立型学生则更喜爱与自然科学相关的文章,也更喜欢独立阅读。

3.2 场独立-场依存者获取阅读信息的差异认知方式还影响着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信息的把握。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在文章结构的把握上具有显著差异。场独立型学生对文章的高层结构把握更好,而场依存型学生则更容易把握低层信息。在阅读文章后,场独立者在结构重要性高的信息中比场依存者表现更好,而在结构重要性低的文章中则未必如此。郑信军以中师生为被试研究了阅读速度与提要位置对不同认知风格学生信息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读者认知方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文章不同类型信息的保持,但对文章总回忆量没有显著影响。提要前置使场依存型读者对文章结构性信息的回忆量增多,场独立型读者对从属性信息的回忆量增多;提要后置使场依存型读者从属性信息的回忆量增多。阅读速度对文章不同类型信息和总信息量的保持均有显著影响;但在提要前置的情况下,对文章结构性信息的回忆量没有显著影响。

3.3 场独立-场依存者受阅读条件影响表现出的差异

3.3.1 阅读文体上的差异有研究发现,由于文章类型不同场独立者与场依存者表现出阅读理解的差异。对六年级学生阅读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研究发现,阅读记叙文的成绩与场认知方式没有显著相关,而阅读说明文的成绩则与场认知方式有显著相关。也有研究表明同样阅读能力的初中生阅读说明文的表现差异显著,场独立者明显表现得更好。宋广文等对初二学生进行散文和说明文的研究表明,初二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场独立性者好于场依存者;而散文学习则不存在这种差异。

3.3.2 在阅读文章结构上表现的差异张茂林验证了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对场合的依赖程度不同,场依存型的被试在记忆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强的场合依存效应。李寿欣等以高一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不同学科文章以及有无清晰结构条件下的阅读迁移效果。结果表明:在文章结构清晰条件下,学生的阅读迁移效果明显好于结构模糊条件下的阅读迁移效果;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不同学科的阅读迁移无明显差异;在有清晰结构条件下,场独立者与场依存者的阅读迁移成绩无显著差异;在结构模糊的条件下,场独立者的迁移成绩优于场依存者。场独立者在区分句子结构和产生相关问题来引导阅读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技巧,在文章自由回忆上也表现更好。

4结语

认知方式只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转化和提取过程中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是个体的人格变量。场认知方式对于个体的阅读理解的确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个体来说,不单单是认知方式这一因素影响阅读理解,还存在其他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红燕.认知方式与阅读水平对文章标记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