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机械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机械行业前景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机械行业前景分析

篇1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工程机械;研究

工程机械行业现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机械行业现有生产企业近5万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自2013年末以来,由于欧洲金融危机“久病不愈”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断崖式崩盘”,导致中国工程机械进入了持续低迷期。依据中国报告大厅()消息,今年上半年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2014年上半年的707.44亿元下降了29.31%;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下降29.31%;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整体亏损5.9亿元,较2014年上半年盈利39.6亿元同比下降114.89%[1]。逝去的2015年,工程机械全行业亏损已成定局,行业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但随着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实施,为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点亮了灯塔,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

“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议,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但是太多的人员流入城市中,势必会造成城填的住房、医疗、就业等多重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更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需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根据我国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我国将在5年内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2]。棚户改造既可以拉动经济,也更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改变二元结构社会,而由于棚户改造要带来大量的工程建设,将对工程机械的需求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

2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的概念,同时也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学科综合应用。就工程机械而言,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体现在数量的简单增多,更要体现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不断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自主品牌产品,是各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同时,对于为主机配套服务的各相关供应商、商和包括我们行业协会在内的有关社会各界,也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行业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方针,打造绿色制造的新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工业效能和清洁生产水平,抓住互联网跨界整合的机遇,以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结构优化、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优势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主动对接相关国家需求,通过对外工程承包和投资等,带动中国装备协作配套“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促进中国制造升级。因此未来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以研发为核心、以质量优先为重点、以强化基础为切入点、以优化环境为目标。从技术发展趋向上看,工程机械现在正处于数字化、智能化、宜人化、节能与环保、巨型化和微型化、减量化、轻量化等技术发展阶段,未来将向高性能、多功能、高可靠性、人性化、环境适应性、能源多样性以及机器人工程机械方向发展。

3加强轨道交通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

伴随着国家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公路、高铁、城轨、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工程机械必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提出更高的技术质量要求,这也为工程机械企业树立了创新的目标,确定了转型升级的方向。新年伊始,各城市纷纷提出了加强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快速路网,打通交通节点,增设跨河通道等项目,比如:沈阳市在2016年计划再新建东塔浑河桥、浑河金阳隧道2座跨浑河通道项目,使浑河的南北交通更加顺畅;长沙市继万家丽路在去年10月1日快速化改造、完成主线双向六车道通车后,湘府路也谋划发动快速化改造施工并在近日发动勘测及规划投标;柳州市推进柳肇、湘桂等铁路,三柳、柳梧等高速公路,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大项目和柳江航道二期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由此可见,轨道建设不单单是建设城市地铁项目,同时也衍生出了城市道路维修、城市高速公路建设等多类项目,伴随着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势必加快,而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必定会带动工程机械设备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会加大市场需求,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4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

工人的技能等级是衡量工人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尺度,是对工人技术培训、考核、使用的基本依据,也是工人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职称是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工作业绩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和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但因为既有的职称评审制度在年限、外语、论文等内容上,不少人觉得职称评定,根本不能全面反映个人能力水平,所以就造成了许多人根本不想去提升相关技能和职称。所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职称评定体系,对规范学术队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人“活”了,企业的运转也就会踏上复苏的轨道上来,中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必定会熬过“严冬”,迎来美丽的“春天”。总的来说,通过实施“十三五”规划,为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工程机械行业通过“建设新型城镇化”“、绿色改造传统制造业”、“辅助轨道交通建设”、“完善职称制度”和加强“后市场的服务质量”等内容,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前景分析[EB/OL].

[2]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J].城市规划通讯,2013(14).

篇2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1.自贸区将会给双方带来贸易便利

中韩双方建立自贸区以后,双方会加强海关方面的合作,实现通关的便利化。加强海关合作是建立自贸区的必然结果。2014年6月中韩两国签署协议,决定2014年4月1日正式实施互相认证安排。中韩两国实行AEO认证以来,双方海关给予AEO企业降低进口产品查验率的优惠政策,简化进口单证的审核查验,大大增加了认证企业的通关效率,加开了货物流通的速度,节省了人力财力。

中韩自贸区正式开通后,双方将会开展人民币清算业务,进一步推进中韩贸易的便利化。2014年7月,中国央行和韩国央行签署了在首尔开展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备忘录,韩国人民币清算业务建立,将会促进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实施跨境交易,加强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清除两地使用各自货币的不便,降低贸易和投资结算风险,减少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双方在自贸区建设谈判中达成协议,自贸区政策实施后,双方90%以上的货物将实现零关税,贸易壁垒将会大大减少,进入到对方市场的产品的价格将会大大下降,两国人民将会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对方生产的产品,代购也将会彻底从中韩两国之间消失。

2.自贸区建设对中韩主要行业影响

2.1农业方面在中国存在天然的自然优势。广阔的土地和农业资源,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使得中国在农业方面存在绝对是竞争优势。两国距离近,交通便利,中国廉价的农产品能快速运达韩国,自贸区协议实施后,便利的海关政策,优惠的税费,会进一步加强中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历史上,由于韩国对自己农产品竞争力较弱这一现象进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中国农产品进一步拓展韩国市场,但是,随着中韩FTA协议实施,这一现象将会得到改善,双方贸易摩擦将会减少,这些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便利化都会起到促进作用。中国农产品低价进入韩国市场,使韩国人民可以吃到优质低价的食物,提高了国民的生活质量,韩国可以把资金和技术优势发挥到自己优势的农业机械行业,消除自己国内市场狭小的劣势。中韩双方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各有所专。

2.2 钢铁产业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由于中国近些年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建筑业和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产出国,韩国政府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大力扶持钢铁产业,现阶段韩国的钢铁产量一直稳居世界前10位。中国因为自身钢铁产量比较大,所以对外依赖性就比较小,只是进口一些特殊性钢材,所以钢材进口关税比较高,韩国是汽车大国,对钢材需求量比较大,自身钢铁资源不丰富,所以对进口钢材需求量比较大,进口关税就相对很低。如果中韩FTA实施,双方对国内钢铁进口免税,这将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韩国高质量的钢铁会对中国企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中国从韩国进口的钢铁量将会大大增加,因为韩国钢材进口关税率变化不大,因此对韩国从中国的钢材进口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2.3中韩双方除了在货物贸易方面达成协议,服务贸易方面也取得了不少共识。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其地位在国际贸易中会越来越重要,中韩两国互为最大游客来源国,2013年中国赴韩旅游人数392.6万,占韩国外来游客人数的1/3,韩国来华旅游人数396.9万,占中国外来游客的1/6,双方加强旅游业方面的合作是必然要求。2014年7月主席访问韩国,并提出双方2015年和2016年互办旅游年,实施公务护照互免签证,普通护照短期旅行免签政策,到2016年争取两国来往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如果这一措施得以实现,两国之间的旅游将变得更加便利,会加大对彼此国家人民的吸引力。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对方国家旅游。

3.中韩实现贸易便利化面临的挑战

合作出发点导致中韩双方合作侧重点不同,双方在经济发展和政策方向各有打算,双方建立自贸区的动机很明显,对中国来说,韩国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金以及管理经验,中国与韩国合作就是为了获得这些,同时扩大自己优势产业的输出。韩国目的就是在中国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一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自贸区很可能名存实亡。建立自贸区还有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自贸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对方市场的占有额,一旦达到了这个目的又会担心自己会太依赖对方,成为对方经济的附庸。中韩在农业贸易这方面就存在很大的矛盾,韩国担心进口过多的中国农产品,会造成韩国在农业上对中国的依赖,以后双方政策有所变化,就会受制于中国,中国又担心太依靠韩国市场,以后出现政策调整情况,就会担心产品无路可销。

两国之间贸易失衡是影响双方贸易便利化的一大因素。自1992年双方建交以来,中国对韩国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额一直处于上涨趋势,这种现象成为困扰双方贸易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中国的对韩政策是扩大出口,鼓励进口,中国对韩国的进口额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韩国一直对中国存有戒心,对本国市场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实施贸易壁垒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入,导致双方经常发生贸易摩擦,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而且是中国最大的逆差来源国。贸易逆差长时间且大金额的存在制约着双方贸易的平衡,中国不得不拿出更多的外汇储备来支持双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4.中韩自贸区建设的展望

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政治关系。两个国家经济关系,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关系影响,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政治关系,双方才能互信友好,双方的经济往来才能良好持久的进行。东亚国家政治关系复杂,民族矛盾尖锐,很容易出现国家关系紧张的情况,从而引起经济关系的严寒,所以中韩双方一定要搞好政治关系。双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两国人民加强交流沟通,相互了解,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消除以前因为历史原因而进行的脱离实际宣传所造成的不好影响。充分发挥官、产、学等方面的力量,睦邻友好,保持双方政治关系的稳定,为良好的经济关系奠定基础,为中韩自贸区政策推行保驾护航。

应该建立专门的争端解决机制。中韩自贸协议已经达成,但对协议内容应该进行详细明确的解释,面对违反协议的现象应如何处理,应该成立专门的争端解决部门,负责协议内容的解读,争端裁决,以及判定的执行。部门由中韩双方成员组成,对自贸协议的各个条款进行解释,根据协议内容对各种违反协议现象制定合理的判罚标准,对做出的判罚有权进行强制执行,不成立专门的检查部门,对判罚的公平性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对贸易争端做出高效合理的解决。如果中韩双方增强政治互信,双方政府创造出睦邻友好的政治关系,积极引导双方人民沟通交流,增强互信,双方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减少贸易壁垒,建立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这些将会为中韩自贸协议的健康顺利推行扫平障碍,对中韩贸易便利化作出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岩.FTA框架下中韩货物贸易结构与经济效益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4(4).

[2]胡渊.多边化区域主义背景下中韩自贸区前景分析[J]亚太经济,2014(2).

[3]王姗姗.优先构建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合理性分析[J]商业研究,2014(4).

[4]孟繁华.中韩贸易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