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展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行业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械行业展

篇1

(一)混凝土制品机械

1.砌块成型机。砌体是住宅建设中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然而,实心黏土砖的生产毁田严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耕地严重短缺的国家,问题十分严峻。为此,国家已三令五申禁止毁田,并且力度逐年加大,许多城市已经不准使用实心黏土砖。同时,对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废料生产砌块的厂家,实行减免所得税的鼓励政策,促使砌块生产加速发展。生产砌块的关键设备是砌块成型机。国际上砌块成型机的生产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他们的砌块成型机可生产填充砌体、装饰砌体、劈裂砌体、地面砖等多种砌体,而且这些砌体与实心黏土砖相比,强度更高(可达到25Mpa以上)我国在“九五”期间,由国家计委支持,专门立项攻关,于2006年8月完成了QM4-12模振高强砌块成型机的研发和生产。

2.空心墙板挤压成型生产线。空心墙板挤压成型生产线是一种用大量使用粉煤灰等工业废料生产墙板的成套生产线,这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空心墙板,应用于隔断墙,不仅重量轻,安装方便,而且隔声、隔热性能也非常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应用十分普遍。国内第一条空心墙板挤压成型生产线2007年在天津投产,未投产之前,大量的空心墙板需从日本进口。

(二)钢筋加工机械

目前,我国的钢筋加工机械中钢筋网片自动生产线、钢筋自动弯箍生产线、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设备等都发展较快,仅钢筋网片自动生产线就是显著一例。

钢筋网片是典型的建筑钢筋部品,与捆扎钢筋相比具有质量好、节约钢材、施工速度快等特点。生产钢筋网片的核心设备是自动焊接生产线。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起点很高,发展势头猛,已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关键机、电、气动元件仍需从国外进口。

(三)装修机械

在全部建筑工程中,随着生活水平对环境要求的提高,装修工程量占整个工程的比例越来越高,目前普遍达到了40%~50%.装修机械主要有泵送喷涂设备、涂料喷涂泵、高处作业吊篮、建筑用擦窗机等。

就泵送喷涂设备而言,由于目前民用建筑普遍采用手工抹灰,其工作量约占整个建筑劳动总量的30%左右;在工期上,装修工期约占总工程的50%~70%,占用劳动力多、机械施工程度是最低的,易受劳动大军冲击,至今仍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最薄弱环节。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UB8.0型砂浆泵,可以完成砂浆的输送、喷涂作业,也可用于各种浆状材料的水平和垂直运输,喷涂效果好,粘着牢固、效率高,尤其适合于护坡、码头回填、石料的灌浆等施工。

(四)起重机械

1.塔式起重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是我国塔式起重机的兴旺发展时期。20多年来,通过测绘、仿制、设计创新和技术引进,使得塔机企业在设计和制造技术、企业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全国有300多个生产厂家中,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就有230多家,年产量已经超过1万台,但产品结构极端不合理,上万台的产品型号不超过30种,且绝大多数大同小异。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国家出台了一个产品型号分类标准,当初的目的是在于指导厂家规划产品,引导国内基础部件的配套发展,这虽然便于统一管理,但却影响了塔机的技术进步。在发达国家,塔式起重机产品型号非常多,小到1吨米、大到5000吨米,市场需要什么就搞什么。而我们却在“同一型号”上重复着大同小异的工作,其结果只能是在市场上打得头破血流。

比如塔机的生产,发达国家已研发出实现运行状态全参数监控与故障诊断智能化的智能型塔机,并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而我国目前还是空白。因此,对于建筑机械行业来说,也要具有开拓精神,要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去研发。

2.施工升降机。施工升降机是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设备。存在的问题与塔机基本相同。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品种和性能问题。目前,我国生产的升降机品种不超过10种,90%以上是1或2吨级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集中使用的“武器”就是降价。企业要想突破,必须靠技术创新。

二、适合国情的创新是我国建筑机械发展的必然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测,到2010年,建筑机械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但究竟如何该如何发展,情况却要复杂得多。我国建筑机械的发展道路基本有三种类型:一是引进合资;二是引进消化创新;三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自主开发、创新。自主开发、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别人的产品,而是必须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因此,就要建立和完善独立的研发体系,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这样才能赢得客户青睐,站稳市场。

篇2

关键词:建筑机械发展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建筑机械产品的生产情况

(一)混凝土制品机械

1.砌块成型机。砌体是住宅建设中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然而,实心黏土砖的生产毁田严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耕地严重短缺的国家,问题十分严峻。为此,国家已三令五申禁止毁田,并且力度逐年加大,许多城市已经不准使用实心黏土砖。同时,对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废料生产砌块的厂家,实行减免所得税的鼓励政策,促使砌块生产加速发展。生产砌块的关键设备是砌块成型机。国际上砌块成型机的生产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他们的砌块成型机可生产填充砌体、装饰砌体、劈裂砌体、地面砖等多种砌体,而且这些砌体与实心黏土砖相比,强度更高(可达到25Mpa以上)我国在“九五”期间,由国家计委支持,专门立项攻关,于2006年8月完成了QM4-12模振高强砌块成型机的研发和生产。

2. 空心墙板挤压成型生产线。空心墙板挤压成型生产线是一种用大量使用粉煤灰等工业废料生产墙板的成套生产线,这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空心墙板,应用于隔断墙,不仅重量轻,安装方便,而且隔声、隔热性能也非常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应用十分普遍。国内第一条空心墙板挤压成型生产线2007年在天津投产,未投产之前,大量的空心墙板需从日本进口。

(二)钢筋加工机械

目前,我国的钢筋加工机械中钢筋网片自动生产线 、钢筋自动弯箍生产线、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设备等都发展较快,仅钢筋网片自动生产线就是显著一例。

钢筋网片是典型的建筑钢筋部品,与捆扎钢筋相比具有质量好、节约钢材、施工速度快等特点。生产钢筋网片的核心设备是自动焊接生产线。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起点很高,发展势头猛,已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关键机、电、气动元件仍需从国外进口。

(三)装修机械

在全部建筑工程中,随着生活水平对环境要求的提高,装修工程量占整个工程的比例越来越高,目前普遍达到了40%~50%.装修机械主要有泵送喷涂设备、涂料喷涂泵、高处作业吊篮、建筑用擦窗机等。

就泵送喷涂设备而言,由于目前民用建筑普遍采用手工抹灰,其工作量约占整个建筑劳动总量的30%左右;在工期上,装修工期约占总工程的50%~70%,占用劳动力多、机械施工程度是最低的,易受劳动大军冲击,至今仍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最薄弱环节。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UB8.0型砂浆泵,可以完成砂浆的输送、喷涂作业,也可用于各种浆状材料的水平和垂直运输,喷涂效果好,粘着牢固、效率高,尤其适合于护坡、码头回填、石料的灌浆等施工。

(四)起重机械

1.塔式起重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是我国塔式起重机的兴旺发展时期。20多年来,通过测绘、仿制、设计创新和技术引进,使得塔机企业在设计和制造技术、企业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全国有300多个生产厂家中,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就有230多家,年产量已经超过1万台,但产品结构极端不合理,上万台的产品型号不超过30种,且绝大多数大同小异。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国家出台了一个产品型号分类标准,当初的目的是在于指导厂家规划产品,引导国内基础部件的配套发展,这虽然便于统一管理,但却影响了塔机的技术进步。在发达国家,塔式起重机产品型号非常多,小到1吨米、大到5000吨米,市场需要什么就搞什么。而我们却在“同一型号”上重复着大同小异的工作,其结果只能是在市场上打得头破血流。

比如塔机的生产,发达国家已研发出实现运行状态全参数监控与故障诊断智能化的智能型塔机,并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而我国目前还是空白。因此,对于建筑机械行业来说,也要具有开拓精神,要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去研发。

2.施工升降机。施工升降机是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设备。存在的问题与塔机基本相同。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品种和性能问题。目前,我国生产的升降机品种不超过10种,90%以上是1或2吨级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集中使用的“武器”就是降价。企业要想突破,必须靠技术创新。

二、适合国情的创新是我国建筑机械发展的必然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测,到2010年,建筑机械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但究竟如何该如何发展,情况却要复杂得多。我国建筑机械的发展道路基本有三种类型:一是引进合资;二是引进消化创新;三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自主开发、创新。自主开发、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别人的产品,而是必须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因此,就要建立和完善独立的研发体系,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这样才能赢得客户青睐,站稳市场。

企业是开发、创新的主体,如今的很多企业都是由原先的科研院所转制而来,并且“转”得十分成功。经过转制,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不仅保住了我们自己的市场,而且也使我们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变成了现实。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混凝土输送泵,以前,国外产品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市场,我们引进了以后,消化、吸收、创新、适用性上就优于进口产品了。在二次开发上,中国有中国的特点,有自己的国情,因此,要针对国情搞开发。如果引进了新技术,不针对国情进行二次开发,解决不了适用性问题,谁也不会要这样的“小姐泵”!2005年10月,美国先锋公司的登机梯在三峡出了死人事故,三峡同时也使用我们自己的登机梯,现场还有国际名牌ALIMAK的登机梯,不到两年,传动和安全装置都坏了,我们的几台没毛病。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国情,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管理和人员素质。所以,二次开发重点要解决适用性问题。三峡购进的日本搅拌楼总出故障,日本专家伤透了脑筋,原来是中国的电网电压不稳造成的,还是中国专家行,加个稳压器全解决了。这些例子说明了开发和创新的重要性,而且开发一定要有创新,要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建筑机械行业成绩很大。尤其是塔机的生产,已经基本满足了建设的需要,并且已有部分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将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配用国际最好的配套件,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并以我们的低价优势,保住我们自己的市场,实践证明,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袁鲁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134.

篇3

关键词: 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023-02

0 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公路交通事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公路建设的发展使交通工程机械及其配套零部件的总需求量不断增大,这为我国交通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不仅带来了发展带来机遇,而且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是,我国属于世界上交通工程机械制造大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于机械产品之技术水平、机械产品质量水平和先进的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强国相比依旧存有一定的距离。[1]因此,我们仍旧要对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形势及企业本身的发展保持清醒的认识。

1 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一定地位。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应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行业、技术、以及企业组织等结构方面正在平稳发展。[2]当前,我国公路建设与公路维护工作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蕴育着很大的商机,交通工程机械市场定会成为可持续的开发热点。今年是“十二五”规划之第四个年头,同交通建设紧密联系的交通工程机械行业自然也期望能借此顺风走出发展低谷,实现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2 目前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自主研发机械产品能力 目前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处于发展的阶段。但是对大部分企业来讲,许多方面同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大的差距。此种差距不但体现于产品的品种、产品的性能、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更主要的是体现于产品之技术含量与对核心技术的把握程度方面。许多产品因为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之核心技术,致使关键零部件只好依靠进口。

2.2 机械行业基础发展落后 相较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发达的国家,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基础零部件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为全球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迅猛发展,促使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针对我国来讲,因为高端技术核心严重依靠进口,对于机械关键零部件愈来愈受到进口的约束,价格的增长,交货期限保障方面,均严重制约了我国交通工程机械的发展。

2.3 机械产品质量较差 尽管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经过几年的技术引入、合资与联合制造,切实履行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诸项工作,整个行业总体的产品质量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仍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国际市场上总是排在二三流产品的位置。据调查报告表明,应用我国产交通工程机械的利用方一致认为国产交通工程机械运用周期比较短、液压件极易产生漏油现象,发动机动力不够,部分零配件容易损坏及至出现伪劣产品。

2.4 机械行业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还不具备适宜机械制造行业信息技术规范与产品标准之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不健全,集成度过低,使得行业中联系平台不能较好的交流联系,导致出现“信息独立”的局面,致使资源未得到科学的利用,偏低水平建设行为多存在于行业之中。此外,对信息化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企业针对电子商务系信息化的认知度有待于提升。

3 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零部件的质量 零部件即构成整机产品之基础,其决定着整机之质量、整机之可靠性和整机之发展水平,因此,提升零部件质量是化解交通工程机械质量矛盾与振兴交通工程机械之基础工作,要放在首要位置实施攻克。应重点搞好关键部件之专业化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以部分基础较好之零部件生产单位为重点,由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促使这部分企业把生产做大做强,为交通工程机械发展与竞争力提高打下有利的基础。[3]此外,整机厂能够实施有效零部件发展战略,针对核心零部件增大投入、偏重发展,针对非核心零部件实施外包形式,以达到“重主业,轻辅业”之目的。

3.2 强化对机械行业人才的培养 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一定要强化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组织员工展开技能培训、综合知识学习等,以此来提升我交通工程机械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同时要建立一支富有活力的企业营销人才队伍。不断更新营销管理理念,培养高品质的营销人才,熟练掌握营销技巧,构建科学的营销管理机制。这样,我们方能达到交通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的最终价值。

3.3 注重机械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要从目前我国机械行业的实情出发,加大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换工作,在因循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定下重视产业结构之调整,促进经营方式的转换,以适宜不断改变、发展之市场行情。对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来说,企业之合并、重组愈来愈频繁,此对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来讲,不仅存有机遇而且存有挑战。这便需要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应当具备雄厚的资金储备、卓越的管理团队等方面之优势,应当做好此充分的准备,不仅不会被同行业兼并,而且有机遇对发展不利的机械行业实施重组收购,此不但为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对企业本身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3.4 提高机械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企业若想具备自己的品牌,若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若想有长足的发展,则一定要走自主创新之路,不要一味依靠引进的国外技术支持。因此,我国要集中力量搞好企业集团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大大中型企业引入技术汲取能力与技术创新力度,让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的主体,并且联合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等与此行业相关的科技力量,紧密结合市场与生产之需要,实施科技攻关与产品研发。促使将来的技术来源应从国外变为国内为主。[4]在这方面,我们应像日本、韩国那样,在引入别人领先技术的同时,归纳经验,创新出自主开发之路。

3.5 促进机械行业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的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业已广泛运用于各领域之中,针对交通工程机械行业,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更深层次的融合,对于本行业的产品开发、销售等诸多方面的业务流程实施深入的变革。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强化信息化系统与机制的构架与健全,一个适宜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系统的构架与健全,是构建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此外,要增大软件开发力度,推动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生产规模朝着智能、网络、服务的方向转变。

4 结语

总之,交通工程机械是保障交通工程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关键手段。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生产制造产品水平之高低,直接对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起着推动或者抑制的作用。因此,正确探究我国交通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问题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3).

[2]贺文晖.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中华建设,2012(08).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导航技术;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正朝着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逐步发展,农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业机械化有助于农民的除草、播种、施肥以及收割等任务,大大降低农民的负担。在农业机械化的工作当中,导航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农机生产进行的导航控制以及路线规划,这是导航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应用的基本体现。

1农业机械中应用导航技术的价值体现

导航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农业发展的指南针与风向标,能够更好地防止农业领域的某些问题。作物需要依赖土壤这一生长环境,导航技术可以测试土壤的特性以及pH值,进而农民可以针对性地种植农作物。导航技术可以侦测当地的环境情况,记录土壤情况,提供农业科学的试验研究样本以及信息。作物的产量是农业质量的衡量标准,农业产量的监测方法以及导航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借助导航技术,可以成功地手动收集对应的数据,并可以准确且快速地预测每亩的产量数据。同时,它也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执行一些标准化测试工作,并将获得的数据做整合、汇总,获得最后的统计信息。

2农业机械中自主型导航的关键技术

2.1视觉导航技术

与GPS导航技术相比,视觉导航更加灵活,使信息需求者可以在收集材料时准确且直观地观察导航中呈现以及存储的各种图像。机械导航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周围的农业生产环境,并拓宽信息面。视觉导航技术在美国以及英国的研究及应用迅速。我国的视觉导航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已引起许多农业科学家的广泛参与。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建立了视觉导航相应的研究试验平台,通过实验室的色彩空间处理了图像,并分析以及研究了农业中的视觉导航。视觉传感器也是一项重大研究进步,它使人们能够捕获农作物附近的环境条件,识别障碍物以及杂草等目标并准确导航。

2.2卫星导航技术

卫星GPS导航技术是现代的产物,近年来受到关注并迅速发展。在农业领域,所有具有卫星导航设备以及不同工具的拖拉机,都可以利用这项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运营的质量,然而另一方面,它也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需要选择正确的用法。2.3其他类型的导航技术卫星导航以及视觉导航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比较广泛,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便利性,是农业机械在生产中的重要组成。此外,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导航技术,例如:机械导航、电磁导航、超声波导航以及地磁导航等技术。

3导航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应用

3.1视觉导航技术的具体应用

与传统的GPS导航技术相比,视觉导航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使借助机器视觉的导航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应用更灵活。尤其是伴随我国不断发展的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农业用地也不断扩大。利用视觉导航的机器视图,可以收集农田相应的图像信息,并保证所收集的信息更加丰富、真实、完整。农业机械配备这一视觉导航技术,可自动跟踪、识别以及检测实际图像,并在田间实现除草等农业生产工作。例如,使用卡尔曼滤波器融合传感器在弯曲形状的农田中进行感应,并在农业车辆中应用视觉导航系统对弯曲的农作物进行视觉检测,图像每一帧可以实现5~12s的短暂处理时间。利用霍夫的变换融合技术,该系统可以一次性收集多条信息,有效地排除田间杂草等因素的干扰,实现对农作物的独立检测。我国对GPS导航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迅速发展。例如,使用XDNZ630型水稻插秧机作为试验平台,并通过RTKGPS定位技术对农业机械进行导航,可以建立一个闭环转向控制系统来实现水稻插秧机的自动转向导航,便于插秧机的田间操纵,进一步消除GPS定位带来的误差,使导航的精度大大提高。此外,配备有视觉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可以进入一些大型农场,其运营质量明显提高,运行的时间明显延长。这种导航系统具有技术相对成熟、结构相对简单等特点。伴随导航系统产品的广泛使用,成本也不断减低。

3.2机械导航技术的具体应用

随着视觉导航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广泛应用,一些研究人员逐渐关注机械导航的应用。机械导航技术在农业机械作业中的应用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易于操作、维护,成本低廉却能收获高收益。如今,国外一些大型农业生产公司正在对机械导航技术进行大量的实践,成果十分显著。尽管我国较少对机械导航展开研究,然而在农业机械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例如,基于用于导航的曲柄滑块机构原理的履带机器人,接触式且具有两层控制器的导航控制系统等。如今,在农业果园机械的自动生产方面,已经开发并使用了拖拉机的机械化导航系统,其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自动拖拉机基于机械导航技术,控制最大偏差小于0.2m。

3.3电磁导航的具体应用

电磁导航由于其寿命长、简单以及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而被称为埋线导航,在20世纪70年代迅速发展,并已在实际生产中广泛使用。日本开发了一种无人驾驶的喷洒机器人,用于果园的环境,机器人通过嵌入在工作路径中的导向线来发挥导航作用。此外,可以根据喷涂机器人的操作要求使用电磁感应式的导航系统。引导机器人行走的轨迹信号是通过一根嵌入农田中的高频电流电线所产生的,并通过电磁感应传感器的一对信号电压差,确定机器人的具置。为了满足温室中自动进行农药喷洒等操作的需求,可以使用农业电磁感应喷洒机器人对行进路径进行导航。

3.4激光导航的具体应用

激光雷达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具有较高的测量距离精度、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并且它的质量轻、体积小,因此广泛用于农业机械的导航。法国对农用车辆配备激光传感器进行自动导航做了深入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导航系统计算了植被的体积以及高度,并可以控制车辆的行进速度。日本开发了一种自动导航系统,该系统可以使用2D激光扫描仪应用于果园环境。由于使用拖拉机作为试验平台,所以导航过程中造成的横向误差比较小。为了使农业机器人能够自主导航玉米田,荷兰在粒子过滤器基础上开发了激光测距仪。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在果园中的自动化操作水平,我国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拖拉机,并通过激光导航方法对果园机械进行自动导航。该研究通过激光扫描技术,收集果树所处的位置信息,并提出了利用拟合算法来进行果园环境中曲线路径导航。激光导航不仅成本高昂,而且还需要固定反射激光的目标。可以人工设置目标,也可以使用自然景观,例如树木以及建筑物。然而,反射镜与机器间不得有障碍物。3.5地磁导航的具体应用由于其低成本,近年来,地磁传感器已被用于农业机械导航中。日本研制了一种农业移动机器人,该机器人使用地磁图像传感器以及导航传感器进行导航。机器人在图像传感器的定位下,通过地磁引导传感器获取方位角。然而,由于地磁感应传感器容易受到诸如机器人的倾斜角度以及附近磁场的干扰,要提高磁感应传感器的利用效率,就需要使用神经网络对输出使用进行重新定义。在农田中,机器人最终位置相对于目标位置的平均误差为0.4m,优于计划路径的位置。

4在农业机械中导航技术的未来发展建议

对通用导航技术研究可知,当前农业机械领域可以应用多种类型的导航技术,相关的研究活动仍然在继续,新技术也在不断开发,应用于当前的农业生产。GPS导航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长时间应用,以玉米生产活动为例,玉米种植者借助GPS技术,可以利用自动收获机械来有效地收获成熟的玉米作物。这在加速玉米收获的同时,也可以缩短收获所需的时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但要注意的是,当前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仍然非常复杂,并且难以仅通过简单的导航技术,就可以满足相应的导航要求。在比较开阔的田地中,技术人员可以尽快完成导航的评估任务。然而,检查员受到果树等种植密度的干扰,不能很好地完成测量过程,导致虽然存在许多类型的现代化导航技术,然而利用目前的导航技术仍然难以处理机械生产对应的问题的现象发生。所以,目前可以将研究重点放在弥补当前导航技术的不足上,特别是可应用于较大的种植密度以及生产面积的种植区导航上,可以进一步研究激光导航技术,用以代替原始的机械导航技术。该研究活动将提供各种组合的导航传感器,从而使导航技术可以在较广的农业生产领域进行应用。

篇5

关键词:湖南省;行业协会;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类型主要有三种,其中之一就是依靠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形成的。1998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在分析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时总结了七条经验,其中一条就是“行业协会――企业间信任和积极的自治组织”。因此,湖南要快速发展产业集群就必然离不开行业协会组织的协调。

一、当前湖南行业协会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能不明确,难以得到强化

政府职能转移不够,行业协会难以定位。调查反映,多数协会受政府部门干预制约较多。许多部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行业协会作为自己的附属机构,把许多应该或可以由行业协会承担的工作仍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使协会感到无事可做。

(二)人才资源支持不足

主要表现在专职工作人员少,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不高。湖南省近300家省级协会,55%的协会无专职工作人员。市本级80个协会,19个协会无专职工作人员,占23.75%。从专职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状况来看,30岁以下的职员比例不到为15%,30―49岁的约占30%,50―59的占26%,60岁以上的职员比例为28%。从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看,大专文化程度仅占38%;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占26%;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不到1%,而低学历(大专以下)的职员比例较高。这表明,专职工作人员尚缺乏高素质人才。

(三)法规不健全,相应配套政策缺乏

到目前为止,我国除国务院1998年10月25日的《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0号令)外,对行业协会的性质、地位、职能在法律意义上来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近年来有一些地区(如上海、广东、深圳、青岛、大连)对行业协会出台过一些规定或意见,但对全国来说都不具备法律或法规的效力。由于不少行业协会的性质、职能、权益等,在法律法规上缺乏明确规定,致使行业协会开展活动法律依据不足,合法性难以保证。例如,迄今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行业协会的法律,对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基本职能、应有的权益和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法律给予何种保护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得不到法律法规的准确无误的回答。同时,湖南省政府对于能够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相应配套政策,如财务制度、票据管理、税收减免、社会保险等相关政策也未能及时出台。

(四)对区域经济的产业选择作用不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信息量增长迅速、真假难分,单靠一个企业独自完成对这些信息的搜寻、甄别成本很大。因此,众多生产工艺相同或上下游关联的企业需要一个组织来从事这项工作,而行业协会正好可以把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变成具体的措施,使企业经营行为得以规范。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向政府反映经营管理过程中公共需求的不足,通过政府的政策倾斜使这些公共需求得到满足,但目前湖南的行业协会还不能有效的运作,无法使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项成本降到最低,从而也就无法迅速加快产业的集聚。如祁东、邵东、邵阳三县交界处盛产黄花菜,但由于没有组成强有力的行业协会,使得农户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合作分工,在产品深加工上没有创新,有优势却不能带来好的经济价值。

(五)有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没有形成明显的辐射作用

行业协会的成功运作能使区域经济的某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某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又会给关联产业的发展带来机会,而行业协会能使同类型产业的成功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有效的沟通,激发经营的灵感,产生“患难共振”,但湖南的行业协会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使得主导产业对关联产业的企业发展没有产生明显的辐射作用。如传统的医药行业,存在衡阳古汉养生精、长沙九芝堂、浏阳生物医药等企业,企业自己都具有独立的经营网络,但是相关产业没有形成集群。

(六)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行业协会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会促使企业通过分工、合并、重组的方式,推动品种的差异化、工艺的差异化、经营方式的差异化以及销售对象的差异化,推动工序的互补、产品的互补和信息的互补,促使企业间由非理性竞争转变为理性竞争,由完全竞争关系转向竞合关系。比如醴陵市作为全国四大瓷都之一,有几百年的造瓷传统技术,但是产销上缺乏合理布局,大多以小作坊的形式零星分布,没有树立好的品牌。

二、提升行业协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作用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考虑行业协会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其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对策。

(一)加快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转变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积极清理不适应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法规,并提出职能转换方案;政府职能部门要结合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原有的职能进行认真研究,该收的收、该放的放,为行业协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把政府无暇做、不便做的工作或者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行业管理的具体工作和社会工作交给行业协会来承担,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行业协调、行业自律、行业资格认定,行业人才培训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

(二)加强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强化行业协会的自律能力

加强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制度建设的前提是要成员企业广泛参与、深度讨论,把大多数民员的制度要求反映出来;二是制度表述要做放到权力和义务的统一,尤其对义务履行的范围、履行水平、履行程序要进行详尽的表述;三是对违反自律制度的制裁要措施到位,要动用行业协会的一切资源参与对履行制度的监督和制裁工作。只有加强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才能有效地防止行业内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产生,才能使行业协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优化行业协会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民间社团组织,它代表的是该行业的企业公共利益。这一公共利益必须以符合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前提,而不同阶层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虽然有其一致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和矛盾。这就需要政府予以正确的引导和协调。从本质上来说对协会的管理、协会的发展、协会的作用和协会的活动必须依靠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欧美国家、亚洲的日韩等国家,均对行业协会进行了立法管理。

(四)完善行业协会的功能定位,提高行业协会的运行效率

行业协会体现政府管理的功能主要有:一是经济调节的功能。包括参与制定行业规划、参与行业立法的起草、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等;二是市场监管的功能;三是行业的公共服务功能,包括行业信息的咨询和传播、产业损害的调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等。如无为县政府根据该县电线电缆、羽毛加工两大产业集群不同发展情况,积极支持成立全县电线电缆产业协会和全县羽毛加工行业协会。目前,位于该县高沟镇的全省独树一帜的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全国知名电缆产业基地已经辐射到周边姚沟、无城等乡镇,并在当地形成数家规模电线电缆工业企业。无为县政府在原高沟镇电线电缆产业协会基础上组建县级电线电缆产业协会,以此来突出电线电缆产业集群的区位品牌优势,提升集群企业核心竞争力,规范行业行为,减少无序竞争,扩大在全国电线电缆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同时又鉴于无城镇董桥村羽毛加工产业集群,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发展速度不快的实际情况,县政府又支持组建了县级羽毛加工业行业协会,通过发挥协会自身优势,主动为企业协调服务,向政府建言献策,促进企业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相互联动来逐步提升集群企业技术档次,促进产业快速升级。

(五)放大行业协会的导向效应,加快区域产业集聚的速度

产业集聚需要培育支柱产业,政府应全力给予扶持,实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还应发挥行业协会的导向作用。第一,政府要利用媒体宣传当地的主导产业,要对行业协会举办的行业展销会、订货会等给予大力支持,优先满足主导产业的公共需求;第二,要进行行业协会细分。这样有利于突显行业协会的专业优势,通过行业协会的细化、发展,可以突显区域在这个链节上的资源配置优势;第三,要加强行业协会信息传播的功能。行业协会要运用专业优势提供时效性、针对性很强的信息,对于降低企业管理决策成本、生产要素的获取成本有很大的帮助。

(六)拓宽行业协会的活动范围

行业协会不仅要保持协调功能,更要为企业拓展市场、促进技术进步、防范与规避风险提供有效服务。如参与制订和实施产业经济技术政策、实施行业创名牌战略,成立行业反倾销、反补贴应诉代表和反倾销、反补贴诉讼代表,建立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等等。正如广东嘉宝利公司总裁仇启明在“协商筹备全国工商联涂料商会座谈会”上所说:“企业在走向规范化市场和国际市场化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障碍,如反倾销、如恶意敲诈和恶意曝光,如产品价格的市场协调等,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协商的合法组织。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之所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有一个得力的同业商会。”目前,国家商务部已把行业协会和商会确定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具体组织单位。由此可见,维护产业安全是行业协会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国际惯例。政府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政府推动型的发展模式会带来一个弊端,就是区域间产业趋同现象特别明显。要克服这种现象,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因为每个政府都希望其他区域的产业要素流入本区域,而不希望本区域的产业要素流出。因此,尽管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高峰会议,但对避免产业趋同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的方式可以分成形式上和实质性两个阶段。形式上的就是先把名称改变,比如先将“珠洲市机电行业协会”改为“湖南省机电行业协会株洲分会”,使行业协调有组织基础,然后再进行实质性运行的整合,目的就是要尽量避免政府对行业经营行为的干预。

参考文献:

1、蒋佳林.行业协会:产业集聚有助推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

2、李静,顾晓安.加快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2).

3、行业协会四大问题.中国建筑装饰网[EB/OL].省略d.省略,2007-02-08.

5、崔秀朋.行业协会组织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研究[EB/OL].chinanpo.省略/web/showBulltetin.do?dictionid=1835&id=24714&type=next.

6、余晖.行业协会组织的制度动力学原理[J].经济管理,2001(4).

篇6

GPS便携式导航装置的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购并案例不断上演。以蓝牙基带为基础的集成软件GPS、GPS纯软件运算、应用处理器结合GPS或GPS强化多媒体能力、整合无缝通信及GPS功能的SoC设计,将是上游GPS芯片产业的四大发展趋向。中游地图信息产业之间并购激烈,导航软件及地图则成为差异化的关键,影像导航考验应用处理器运算能力。下游设备端包括PND集成无线通信应用、A-GPS定位技术和整合内建GPS手机,都将大放异彩,LBS和定位服务兵家必争,竞争更为激烈。至于未来Galileo整合GPS芯片设计的普及度,牵涉到成本结构,市场接受度仍有待努力。

GPS产业的发展概况

整个汽车导航、手机与其它GPS便携式产品导航装置的产业价值链,大致可依照(图1)所示,分为包含HW或SW解决方案的GPS IP、通信、地图信息、导航软件、硬件产品系统制造商、服务厂商等部分。正因为产业迅速火红,从2006年至2007年第4季止,整体价值链上下游的购并案例不断上演,这段期间GPS及多媒体芯片厂商、导航软件、地图、乃至于系统厂的购并过程,好不热闹。

由于多数芯片厂商的GPS相关技术及IP,都是从由CEVA独立出来的GloNav授权而来,因此芯片效能例如灵敏度、功耗及定位速度等差异并不大。尤其以手持式或是汽车导航的应用及对应的地图精确度来说,差异实在有限。以往,由于SiRF耕耘市场并布局已久,加上在装置端设计及技术支持的能力较佳,因此几乎获得了大多数厂商的青睐,SiRF加上Samsung处理器便成为GPS应用的胜利方程式。

但是随着如Global Locate、u-blox、联发科(MediaTek)等竞争者相继推出具备价格竞争力的产品,NXP也相继推出软件GPS功能,甚至CSR喊出结合蓝牙芯片的产品价格只要1美元的竞争态势,目前GPS芯片产业正在重整当中。因此,来自于产业价值链上游GPS技术的整并与合纵连横,也更为激烈。

游:GPS技术的解构与重组并购案层出不穷

首先,蓝牙厂商购并GPS芯片公司的积极行动一直从未停过,包括全球最大的蓝牙芯片供货商CSR于2007年1月购并剑桥定位系统公司Cambridge PositioningSystem(CPS)及NordNav,希望未来推出以集成蓝牙基带为基础的软件GPS解决方案,并且将价格订在1美元。第二大蓝牙芯片供货商Broadcom随即于2007年6月以1亿4600万美元,并购了从2000年起便致力于应用于手机领域GPS芯片组与软件解决方案的Global Locate,以此Broadcom在四大主要无线技术:蓝牙、Wi-Fi、FM广播与GPS的架构,俨然成形。

成本结构牵动设计变化

根据市场调查研究机构ABI Research的资料预估,2006~2011年全世界GPS手机出货量约2亿支,不过GPS功能若要大量普及于高端智能型手机领域,占BOM的成本结构必须维持在4~5美元以下,若是低端手机领域,则需更进一步降至1~2美元,才有大量普及的可能性。目前主流的90纳米制程、或是下一世代65纳米制程的GPS芯片组,若要达成上述目标,非常困难。也因此,NXP、SiGe半导体及CSR都不约而同提出软件GPS的架构,希望通过合理使用手机基带、应用处理器,甚至是蓝牙基带的运算能力,将硬件成本限缩到射频范围,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不过根据经验,这样一来手机基带或是应用处理器的待机及运算功耗,将会耗掉将近100MIPS的能力,不仅会造成运算负担,节能设计更是一大挑战。除非结合网络辅助式卫星定位技术(Assisted-GPS;A-GPS),至少让待机状态时不必占用系统运算资源,否则在技术上还有很多尚待努力的空间。至于便携式导航装置(PND)产品,个人认为使用软件GPS架构的机会并不大。

寻求完整GPS解决方案

此外,随着GPS功能在手机与便携式消费性电子装置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半导体业IC设计业者势必更积极在GPS技术上花费心思,特别是应用处理器部分。例如NXP为了提供手机与媒体播放机平台更好的GPS解决方案,正在寻找完整的GPS解决方案供应商。Marvell也希望能够买下具有GPS解决方案的厂商,进而强化手机平台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出整合GPS的系统单芯片及双核心架构。

如此一来,身为GPS芯片供应大厂的SiRF,自然不能坐视,2007年6月便以合计约1.2亿美元的现金与股票,买下导航处理器厂商Centrality Communications。这项购并案让SiRF取得生产整合ARM核心、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多媒体加速装置(Acclerator)、硬件GPS加速器的单芯片处理器解决方案,提升在GPS平台解决方案的技术能力。

杀手级应用:GP8蔓合无缝通信应用

至于结合GPS、无缝通信功能的SoC,从笔者观点来看,未来将在具备通信能力的PND以及内置GPS的手机领域大放异彩,成为最大赢家。因为用户对现有PND上的MP3、MPEG4等功能反应平平,多数认为并非基本需要。尽管Samsung、Marvell、NXP、Freescale等应用处理器产品本身就具备多媒体功能,但这不代表在PND的配备中就必须涵盖照片浏览或影片播放等功能。

上述那些以平台技术为出发点(Platform-oriented)的规划,并未掌握市场核心关键。使用者真正想要的,是能够提升应用服务的整合功能,这包括双向路况实时通信、其它定位服务(Location BasedService;LBS)、甚至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ed System;ADAS)等,能通过通信方式取得实时有效的数据。这些功能必须具备无线宽带传输能力,例如GSM/UMTS等等,这些才是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User desire-oriented)的规划应用。

像是Qualcomm早在2000年1月便以10亿美元代价收购具无线定位技术的Snaptrack,结合本身的gpsOne设计功能,率先推出A-GPS技术。据悉,MediaTek也有意将GPS整合到GSM通信,而神达(Mitac-Mio)将于2008年下半年拟推出采用Qualcomm平台的3.5G导航产品。

GPS技术四大发展趋势

综上,GPS技术正在解构及重组,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朝向四大区块演进,如(图2)所示:

・以蓝牙基带为基础的整合软件 GPS;

・GPS纯软件运算即将出现;

・AP结合GPS或GPS强化多媒体能力。

・整合无缝通信及GPS功能的SoC设计。

这一场GPS产业上游的激烈整并争夺战,目前正依循这四大发展方向进行中,届时纯GPS芯片解决方案很难在市场单独存在。如图3所示的便携式导航装置发展及演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未来导航市场中纯PDA的导航装置几乎不存在,具备通信能力及多功能的产品正逐渐兴起。而根据TelematicsResearch Group于2007年研究显示,如图4所示,未来便携式导航装置市场成长趋势,手机内建GPS功能(off-board)以及具通信能力的PND成长潜力,都会比车载导航装置更为可观。

因此到底是整合多媒体应用处理器功能有利?或是结合俨然已经成为周边标准的蓝牙功能有利?还是软件GPS有利?未来的发展尚难预料。不论是导航产品厂商跨入智能手机领域、还是手机制造商跨足GPS导航功能,使用高整合度、同时具备GPS及通信能力的SoC,必然是一大趋势,目前看来,诸如Qualcomm及MediaTek等厂商,将是最大的潜在受益者。

中游:导航软件及地图成为差异化的关键

相较于GPS导航产业上游重组整合的沸沸扬扬,属于产业中游的导航软件及地图IP,2007年第4季的收购及版图移动更是不遑多让。随着地图格式走向标准化、地图IP集中化的趋势,目前NavTeq和Tele Atlas是两家仅存的主要独立地图IP供货商,并列全球最大的两个数字地图信息服务商,主要提供欧美地区的卫星导航地图信息产品。

长期以来台湾国际航电(Garmin)独家使用NavTeq的地图数据,而TomTom和Mitac则使用Tele Atlas的导航地图信息。随着导航装置蓬勃发展,终端设备制造商开始意识到,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将是摆脱价格战的泥沼。过去,收集地图数据不但耗时且耗资不菲,在价值链端总是被压缩,但目前持有地图信息的软件供货商,在全球GPS导航供应链中却正炙手可热。

地图信息并购竞争激烈

TomTom率先在2007年7月发动以29亿美元打算收购地图IP公司Tele Atlas。手机大厂Nokia除先前于2006年第4季购并德国导航软件公司Gate5之后,又于2007年10月以近81亿美元购并另一地图IP公司NavTteq。虽然Nokia表示会让NavTeq独立经营,但Garmin旋即于10月份提出比TomTom出价更高的33亿美元的收购金额,欲收购Tele Atlas。这迫使TomTom于11月初再度加码出价至42亿美元,才逼使Garmin于11月中旬放弃此项收购案,退出与TomTom的竞标,并同时宣布延长使用NavTeq地图信息的年限至2015年、并达成共同改善地图质量与全球涵盖范围的合作协议。

完成上项收购之后,TomTom把地图制作业务收归门下,通过革新绘图数据质量和更新频率,欲创造产品差异化及高附加价格。无独有偶,尽管Nokia表示NavTeq继续维持独立经营,但NavTeq成为其它导航设备制造商主要且共同的地图供货商,却是不争的事实。

上述大厂之间并购案的激烈竞争,直接影响整体导航价值链,从汽车电子厂商、导航系统生产商、PND制造商、到搜索引擎和软件供货商,都受到并购潮流的影响。这些制造商将被迫从相同来源购买地图,然后把产品销往相同的垂直市场,彼此竞争因此更为激烈。

地图信息差异化的出路

尽管Tele Atlas被TomTom收购几乎已经定案,但是其它以NavTeq数字地图信息发展的厂商,并不完全会因此无法摆脱差异化的困境。因为地图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必须持续频繁地更新、修正、扩充,是项耗时费力的作业。虽然相同精度的地图IP不太可能重建,但是随着冷战结束后,许多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已经商用化,可用来制作高精度、实时、更新频率快的导航地图。加上伽利略(Galileo)系统营运后,可以提供更高准确度的定位(范围在2~4公尺),届时目前所拥有的地图IP优势,将随着时间以及地图精度的提高而逐渐被淡化,甚至无法再应用。

另一种应对策略是将重点放在地图的附加信息及服务内容,特别是结合实时交通路况、气象状况等动态信息,或是有趣实用的POI应用(point of interesting)。

不过,导航装置要能让使用者感受到差异化,地图信息并不是唯一的关键。根据J.D.Power and Associations的导航使用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48%的功能与系统使用者接口的优劣有绝对的关连性。但如何达到导航装置软件的差异化?如图5所示,随着地图数据库(Standa rdized Map Databa se)和导航核(Standa rdized Navigation Core)的标准化,不同厂商之间的差异性并不大,但是使用者界面和应用架构留出足够的余地让厂商充分发挥定制化的效果。

影像导航考验AP运算能力

此外,最近在研究导航相关专利时发现,影像导航考验着应用处理器的运算处理能力。先前Google Maps提出了3D地图导航和照片导航;TomTom为了省去建立3D地图信息的麻烦,也提出结合摄像头的实境导航等应用,需要2D/3D的图形处理支持能力,或是影像encode或是decode的运算能力。这些影像导航功能,考验着应用处理器的运算及处理能力。以目前市面上PND最为常见使用的Marvell PXA系列或是Samsung 24XX系列而言,都不足以担负上述的影像导航应用。或许要到下一代功能较为强大的应用处里器,例如TI的OMAP3430或DaVinci系列、Freescale的i.MX31/51系列、nVidia的APl2/15系列;还是同时具备通信能力的Marvell的Tavor或Qt/alcomm MSM7K/8K系列,才有可能实现。

下游:终端的整合刚开始

对于GPS产业的成长预估,虽然各研究机构因为所分类的产品类别略有不同,估计数字稍有差异,不过均认为GPS产业爆发成长势不可挡。其中根据iSuppli预测,2010年全球PND出货量将从2006年的1270万台增至5040万台;2010年全球具备GPS功能的手机出货量,预计从2006年的7000多万支成长到2.5亿台。

因此,不论是PND厂商、TomTom或Mitac-Mio所推出导航装置附加通信的GPS PDA手机、附加导航GPS功能的智能 型手机厂商、或是Nokia和HTC推出的PDA手机、甚至Nokia直接推出的PND等等,都显示越来越多的移动厂商觊觎手持式导航装置的市场大饼,GPS手机及可通信的PND的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GPS市场竞争下并购厮杀的趋势在所难免。

PND市场竞争激烈

首先从PND市场来看,神达(MitacMio)于2007年3月以1600万美元收购欧洲第4大卫星导航品牌Navman,并维持双品牌策略,往后神达在欧洲的双品牌市占率将超过17%,仅次于龙头TomTom的37%;在北美地区则有机会接近Magellan及TomTom,但距离Garmin的50%尚有一段差距。不过购并后,受惠于2008年北美市场将大幅成长的预估,神达在全球市占率稳坐第3,次于Garmin及TomTom。

此外根据市场调查研究机构Canalys于2007年全球第3季的最新调查,Nokia来势汹汹,导航装置销售量将近73万台,全球市占率达8.2%,仅次于神达而位居第4。后势不可小觑,将成为导航三雄潜在的最大劲敌。值得注意的是,Nokia手中握有可箝制Garmin及Mitac-Mio的王牌,亦即2007年第4季刚购并的地图IP公司NavTeq。

内建GPS手机发展可观

至于内建GPS功能的手机,未来成长态势将比PND更为可观,如图4所示,目前来看,Nokia最为积极,早就因拍照手机的高占有率,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照相机生产厂商。Nokia下一步计划在多数N系列多媒体手机、以及定制手机与多功能手机中,大举整合GPS功能,以Nokia于2007年第3季销售900万部N系列手机的实力来看,未来数年Nokia每季将可望销售出数百万部GPS手机,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GPS装置生产厂商。Nokia先前花巨资购并Gate5及NavTeq的举措,即将开花结果。

LBS和定位服务兵家必争

Google和Microsoft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早在2000年初,Bill Gates就制定LBS是Microsoft未来三大发展主轴之一,从早期的MapPoint、MSN Maps &Directions、乃至于Microsoft Live Maps的发展过程中,便可看出端倪。市场并有传言臆测Microsoft正在考虑收购Garmin,或是合并后的TomTom/Tele Atlas等,以此补足设备装置及地图IP经营拼图的缺块。

另一方面,Google对于定位服务(LBS)的热衷自不在话下。从Google Earth、Google Maps&Direction,以及高分辨率的卫星地图、街景地图,甚至火星地图等发展,到结合实时路况或是丰富的POI信息,以及以Web 2.0概念为基础的开放使用者编修地图等,均可看出Google的积极雄心。尤其是近日Google所发表的My Location服务,使用者可以在美国部分地区根据基站定位所在位置,获得相关地图信息。Google把使用者经验带向另一种层次,增添LBS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目前看来Google暂时不会跨入导航市场,不过值得继续观察的是,Google欲以46亿美元竞标美国700MHz频段,新近发表的Google phone手机开放平台Android等策略,均有其目的性。不同于Nokia的模式,Google除了整合供应链端外,同时积极涉足服务端。如此Google便介入定位服务领域,可利用使用者手机的位置定位,发送与位置相关的信息,例如位置导航以及推播式广告(push-mode advertising)等服务。

未来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PND整合无线通信

未来,GPS便携式导航产业有三大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首先,PND导航装置将结合通信带来Telematics相关服务,各式车用感应装置以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将崛起。使用者对于目前PND上的多媒体功能兴趣不高,主要是因为这与导航功能的相关性较低。但是无线通信所带来的变革,以及以此提供实时路况、避障信息、交通信息、气象等服务功能,与导航应用却是息息相关,对使用者是迫切需求的项目。因此,结合各种车载感应装置拍摄影像提供行车记录,以OBD-Ⅱ接口获得行车数据信息从而作为汽车保养修护参考等功能,都是值得期待的发展方向。

GPS精确定位

再者,A-GPS技术将普及于GPS手机应用领域。手机及GPS定位是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成长最为迅速的两大领域,结合这两大领域的技术便是A-GPS定位功能。关键在于A-GPS技术的定位原理,是相互搭配移动通信技术与手持装置GPS,可改进传统GPS(conventional GPS)的定位反应时间、灵敏度、精准度、以及耗电量或消耗功率。进一步来说,由于利用网络式定位技术,基站及信号到达时间三角定位相关技术的精度都不高,未来在终端式定位技术手持装置市场,唯有A-GPS技术才能达到符合FCC E911 Mandate的定位反应时间及精准度需求。

Galileo整合GPS尚待努力

篇7

关键词:行业协会;中小城市;地方特色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23-02

一、培育、支持行业协会发展是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1.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可以减少企业交易成本。中小城市的大企业不多,大多数都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发生生产成本,而且会遇到很多交易成本,这些对于单打独斗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都无疑是巨大的成本压力。行业协会的出现,将行业内有共同需求的企业联合起来,联合能够带来和谐和效率,减少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能,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快速发展。

2.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中小城市的行业发展往往不规范、不统一,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使得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频发。行业协会作为会员企业和行业的代言人,可以通过采取统一的行业自律行动、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行业发展规划、规范会员企业的市场行为,从而保护整个行业的快速有序发展。

3.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就是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变革,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政府下放的职能顺理成章地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承担,行业协会通过开展行业调查和统计,向政府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行业协会起到了沟通政府与企业、社会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中国经济结构急剧转变的今天,中小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在众多的实证研究数据中表明,行业协会与产业发展之间呈显著相关性。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ICSD)在2011年4月对行业协会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展开了调研,认为行业协会对内进行规划发展、设计研发、品牌创新、市场营销的等职能,对外通过交流合作、与政府部门合作、与其他外部机构竞争或合作等职能,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优势保障。

二、突出特色领域,培育和发展重点优势行业协会是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门峡市是1957年建设的一座新兴城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辖三县两市一区,是全国中小城市发展的优秀模范城市之一。三门峡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薄弱。但“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本市实际,构建区域特色经济体系的发展思路,着重发展林果、畜牧、烟叶等地方特色产业,通过特色行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以三门峡灵宝的苹果产业为例,在全国性的鉴评中,灵宝市的红富士、新红星等10多个品种多次夺魁,并且是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予以原产地保护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果品生产成为地区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多年来,三门峡的苹果产业一直是农户单独生产经营,对外运输销售能力、对外宣传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合作抵御风险能力都很低,使得三门峡的苹果产业常年都没有走向全国市场。因此,2008年依托三门峡龙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三门峡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一个苹果产业行业协会——三门峡市绿色果品协会。

三门峡市绿色果品行业协会(又称三门峡龙跃绿色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6月依法在工商部门取得法人资格,该协会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它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以谋求社员的共同利益为目标,全方位为社员绿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开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该协会下设绿色农业生产资料购销部、产品市场开发部、绿色技术传播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自营运之日起,已吸收会员101个,辐射带动9 000名果农。其主要任务是:传播先进技术,开展信息服务,实施实验示范;统一品牌,实施团购,为成员筛选生产资料;组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组织开展社员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指导、咨询、培训和交流等活动;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吸引高档果商,外联大型超市,为社员搭建销售平台,带领果农走上绿色农业产业化道路。

通过四年的时间,三门峡市绿色果品行业协会形成了覆盖整个生产链条的运作模式,首先,帮助果农筛选、采购了大量质量高、价格廉的种子、种苗和农药,保证苹果的优质生产。组织会员果农学习科学生产,派协会技术员亲赴山东取经,对果园的栽培情况进行全面细致了解;远赴日本学习亩产过万斤、果树结果枝组的配置技术。其次,做好对果农的培训,通过先进的科普及手段,全面提高生产者科技文化素质。接着在苹果成熟之后做好产品的收购、筛选、分级包装工作,为产品销售做准备,帮助社员把苹果卖个好价钱。最后环节,吸引高档果商和大型企业来市选购,或将我们的产品推荐到全国大型的展销会上,将品牌推出去,提高三门峡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三门峡市的苹果已经在全国小有名气,有了一定的固定市场,高档特色产品SOD苹果更是远销国内外,其中自有品牌“二仙坡”苹果在2011年12月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CNCA)批准的著名认证机构万泰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机认证证书,标志着二仙坡苹果达到了国际食品质量的最高级——有机食品,获得了跨入国际高端市场的通行证。三门峡市的苹果产业每年产苹果14亿公斤,基本上开始向规模化经营、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方向转变,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同时,还拉动相关产业链条,除了卖鲜果之外,还把苹果加工成果汁、果酱、香精、果胶等,将原来小小的苹果产业做成了大产业。

三、引导地方特色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突出重点领域,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行业协会。中小城市也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建设管理加强的时代需要,抓住城市的重点和特色,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主体,重点在工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打造一起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行业产品和服务,培育和发展一批综合实力强、运转机制灵活、功能比较完备的行业协会。

2.淡化行政边际,加强周边中小城市群合作发展。中小城市大部分是中小民营企业,管理比较松散,行业协会时有重复建设、不规范管理和乱序竞争情况出现,影响行业发展。因此,中小城市应当用长远眼光看行业协会发展问题,淡化地区行政边际,成立区域性协会,加强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形成中小城市合作群。

3.突破双重管理,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目前,我国对行业协会管理主要是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体制给行业协会带来登记难、政府干预多、行政依附性强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行业协会的自由发展。因此,当中小城市行业协会履行某些行业治理功能具有比较优势时,政府就可以委托或授权行业协会来履行,通过依法转移职能和有偿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逐渐解除协会对政府主管单位的依附关系,还原行业协会的民间角色,并提高行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发展潜力,成为真正为会员办会、自主发展的行业组织,并且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为协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4.完善自身组织,打造行业创新发展的内部保障。中小城市行业协会要创新发展,必须进行自身建设,理顺各机构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既要保证民主决策,又要保证工作效率。如表2所示,中小城市行业协会的内部治理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会员大会。它是由自愿加入行业协会的全体成员组成,是具有法人资格的行业协会的管理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二是理事会。理事会是会员大会推选出来的执行机构,对整个行业的协调、发展、监督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领导;三是监事会。监督检查本社的生产经营业务情况、监督理事会成员履行职责情况、负责本社财务审核监察;四是经理。主持本社的生产经营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组织实施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

四、小结

行业协会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组织,势必将带领企业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中小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行业协会将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一些区域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带动性强、现有基础较好的行业,可以在城市中先行试点,成为地区行业发展的领头羊,起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祥云.第三者生存——中国行业协会热点扫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机械行业;安全管理;生产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的机械行业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并在生产过程中研发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安全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断探求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当前我国机械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国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机械行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更着。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并实施了一定的安全措施,但是目前在我国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还是存着一些不足。

1.安全意识的培养过于形式化

我国很多机械企业在进行安全意识培养工作时,往往只注重对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而忽略了起引导、管理作用的领导层,并且,培训工作通常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如果企业的领导层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意义,便无法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仅仅依靠向员工灌输安全生产知识是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

2.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不能与时俱进

如今,机械行业正向着自动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旧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机械设备管理模式的落后将会严重影响生产设备的更新升级、阻碍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人员管理模式的落后将会造成员工安全意识不足、工作态度自由散漫的现象,甚至可能由于员工对机械设备操作不当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协调性

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缺乏协调性,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地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环境管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不能形成科学的系统。有些企业将管理工作的重点偏向于对人员的管理,有些企业则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这两种做法都不符合真正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不利于科学管理体系的形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漏洞。

二、提高我国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措施

1.制定管理标准,保障安全生产

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不仅有利于保障机械生产安全、提高企业产品生产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制定出符合机械行业自身发展趋势,同时具有科学性、协同性、先进性以及层次性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1)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基本属性(即该标准的系统性、基础性、科学性)的研究力度,积极促进机械行业安全管理生产意识的提高,继而保障其生产产品的质量。

(2)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机械行业的技术安全法规,研究其对机械产品安全的认证标准、评价标准以及市场准入标准。并结合当前我国机械行业的实际情况,对当前标准进行完善,制定出适合我国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

(3)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宣传工作,并监督各机械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力度,及时反馈执行效果。

2.促进安全操作,加强设备维护

要培养员工安全操作机械设备的意识,并监督一线工作人员正确使用、佩戴防护用品。此外,还应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力度,也就是重视对加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机械设备操作管理标准、维修管理标准,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并完善该标准;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先进技术对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实现对机械设备操作的安全生产管理,同时也要未雨绸缪,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同工作事故,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方案。

3.完善管理方法,加大重视力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要求越来越高。为顺应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要与时俱进,结合不同的时代特点、机械生产特点及时完善、修正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更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2)机械企业的高层领导应从自身做起,切实保障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并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工作,使安全生产成为一种习惯,而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3)机械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并加强技术训练,以确保对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能力。

三、总结

开展并不断完善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长期坚持的任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进行,首先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不断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工作;进而制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加大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在机械行业有效展开。

参考文献:

[1]张红革,冯光明,窦海燕.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0)

篇9

1机械行业存在得到问题

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程度远不如国外,一方面是由于发展的时间所决定的,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他们起步早,工业化程度高;而我们起步晚,很多东西我们都需要迎头赶上。特别是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更是我们的短板,有的数控机床仍需进口,一些关键技术被发达国家把持。我国的机械企业还存在以下问题:①机械设备选择问题。机械设备的装配是指机械设备与要求达到生产产品的设备功能一致,这样才能保障生产进入理想状态。而机械企业在设备的选择和配置上往往有不协调的现象发生,一方面是企业选择的时候理解不充分,另一方面是机械设备本身的设计缺陷造成的。②我国机械企业创新意识不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对自己的产品创新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机械设备创新意识不强。在机械企业中,虽然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需立足现状,研发和设计出更高质量,更好使用效果的产品出来,要学习德国机械行业的经验,不断的壮大自己。而在自己用于生产的机械设备创新山更是不受重视,怎么样改进的自己的生产设备,以求达到更为理想的状态和更高效率,企业对这方面重视程度也不高。③机械企业生产设备的维修和维护难度大。由于机械企业往往只顾眼前暂时利益,而忽略了机械生产设备的日常养护管理,“重用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抢时间、赶进度是常有现象,机械生产设备经常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长此以往机械生产设备的磨损老化现象严重。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机械生产设备自身设计也有一定的缺陷。在机械生产设备的过程中,对维修考虑不是十分充分,造成维修难度大,给企业维修工人诸多不便,这也是企业机械生产设备磨损老化严重的原因之一。

2计算机在机械行业运用的现状与特点

2.1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行业的运用现状

目前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行业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形式:首先是以计算机制图和模拟的辅助技术运用机械行业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在制图方面CAD技术已经得到广泛普及,我国机械行业目前涵盖各个生产模式的企业都已经在使用该技术。其次是以计算技术的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也在机械行业得到广泛运用,数控机床比老实机床工作效率更高,精准度更高,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最后是以计算机技术用ERP系统方式管理的模式,运用于机械行业,它给机械行业的企业生产纳入到系统管理的全方位模式,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各个环节信息。

2.2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行业运用的特点

与计算机没有运用在机械行业和运用后的机械行业相比,计算机已经使机械行业有了质的变化,有以下特点:①使机械行业的效率得到飞跃。首先计算机技术的制图和模拟系统,能够把产品的设计和研发速度大为提高,一张简单的图纸如果要人工设计和制图要很长的时间,并且还需要大量的修改,而计算机的制图和模拟技术要完成以上步骤就需要几十分钟或者一两个小时。②计算机对ERP系统更是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把人事、财务、仓储、物流、生产、销售纳入到统一管理平台,会在第一时间把信息反馈给管理平台,使各个部门都能在第一时间能知道自己需要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③计算机技术所拥有的大量信息储存技术,对各种信息和图纸都能储存进系统进行保存,避免了纸张的浪费和麻烦。把大量的信息储存进技术,还可以根据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设计比较,选出更佳的方案进行。

3计算机在机械行业的运用

3.1仿真模拟等辅助技术在机械行业中的运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汇集诸多学科和理论知识,并以计算机及其相应软件为基础的一种工具,该技术能够通过虚拟试验的方式来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一些问题。在机械制造企业中,机械的加工过程是其进行生产的基础,而计算机仿真技术有助于这一工过程中的具体机理,并为提高机械加工性能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例如,在磨削方面,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模拟预测出实际的磨削行为以及磨削质量,为磨削过程的优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其中以CAD的制图软件运用的较多,CAD制图不仅能减少制图的错误,以免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CAD制图还能缩短制图周期,给企业生产提供更多新产品的研发时间。

3.2以计算机为平台,软件为基础的数控机床编程

生产自动化是数控机床的主要优点,在数控机床软件主要有两种形式: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形式。自动编程主要针对是复杂的零配件的生产,结合计算机采用标准的数控软件语言编写。经过处理后形成数控机床的运行程序。随着数控机床的更新和发展,数控编写程序和计算机语言转化更加方便,更能满足数控机床编程的需要。

3.3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行业的运用,提高了产品质量

CAD三维技术,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产品设计,如产品的设计后的受力分析和形状的模拟分析技术等。CAD三维技术不仅能对产品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的几何特征进行分析和模拟,而且还可以赋予设计对象不同的物理特征信息如:体积、颜色、惯性、质量、重心、承压力等,在使产品设计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由于很多产品由于要保证其质量还要进行很多的物流和化学实验,现在只需三维技术的模拟就能完成不需要更多的产品用于实验,节约成本的同时,更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篇10

智能输送装备起源于传统的物料搬运输送机械和仓储机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快节拍、柔性化生产制造的要求,传统的物料搬运输送机械、仓储机械与信息技术逐渐结合,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成为输送系统技术的核心,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应运而生,并主要在汽车、工程机械等制造业生产线以及立体仓库、物流配送分捡、立体停车系统等现代服务业得到普遍应用。

近年来,随着以汽车及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拉动以及持续的技术升级改造,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从传统的机械运输功能发展到自动化智能输送的水平,智能输送成套设备主要应用于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行业的焊装、涂装、组装和总装全自动生产线,并可广泛农业机械、家电、烟草、仓储物流、机场物流、摩托车、食品、医药、冶金、建材等行业领域。

由于智能输送成套设备主要服务于工厂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市场供求情况与下游主要应用行业的产品供求及投资额等有密切联系。目前,智能输送成套设备在汽车、工程机械两大行业应用最为普遍,其销售收入占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总规模约为40%。据统计,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在2009年的市场需求量为132.19亿元,在“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预计到2015年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需求量将达到479.13亿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见表1)。

除汽车、工程机械行业外,智能输送成套设备还被大量适用于农业机械、家电、化工、烟草等行业。根据智能输送装备行业市场销售数据统计整理,截至2009年,该行业市场需求结构如下图1所示。

一、智能输送装备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2010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已达18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十二五”末,全球汽车年产量将达8300万辆,保有量达到11.7亿辆;中国汽车产量保守估计,将达到2500万辆,其中乘用车比重约为81%,商用车比重约19%,出口400万~500万辆,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据《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预测:中国乘用车2010-2020年年均增长率接近10%,2020年年度需求量2583万辆、保有量22627万辆。长期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年度需求量将达2924.5万辆,2030年将达3523.3万辆。

虽然我国汽车产销保持全球第一,但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公安部交管局所统计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有7000万辆,低于日本的7500万辆汽车保有量,约相当于美国2.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2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汽车保有量约是1.56亿辆。

另外,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也将实现规模化应用。根据工信部牵头制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的2011年1月征求意见稿的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产业化方面,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带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快速增大,在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到524.5亿,预计到2015年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1840.05亿元(见表2)。

汽车行业固定资产增长的同时,促进了智能输送装备业的持续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约占50%;据抽样调查智能输送成套设备的投资约占设备投资总额的12.5%,从而可推算出汽车行业中智能输送装备的市场需求量(见表3)。

二、智能输送装备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智能输送成套设备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主要解决各种生产线所需智能化、自动化、成套化的升级。智能输送装备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市场需求量,也随着工程机械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繁荣下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 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总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依然向好,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将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长率可达17%。

工程机械行业中十二五规划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行业驱动力。工程机械行业过去十年的产销平均增速为20.07%,根据行业的“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行业平均增速为17%以上,龙头公司的年均增速为20%-30%。工程机械销售额约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1.5%-2.5%,这是未来20年工程机械行业继续稳固增长的最有力保证。“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在交通运输上的资金将达10万亿元,高铁、城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极大带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据统计,工程机械行业在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321.49亿元,到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1226.37亿元(见表4)。工程机械行业固定资产的高速投资,也带动智能输送装备业的迅速发展。2009年智能输送装备业的市场需求量约为20.09亿元,到2015年时市场需求量预计达到63.77亿元(见表5)。

三、智能输送装备在其它领域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