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体育礼仪;中职学生;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44-01
1 时代呼唤体育礼仪教育
体育礼仪主要是指人们在体育交往中应该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体育礼仪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体现在体育的各个方面,包括仪表、服饰、语言、礼貌礼节、典礼仪式等在体育文化活动中的综合运用。良好的体育礼仪,体现着运动员本人的人文素质和综合修养。
体育礼仪缺失现象一:
人民日报2009年5月20日报导,在横滨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员包揽五项冠亚军,但在赛后的新闻会上,两名中国女选手刚入座就低头发手机短信,全然不顾在场的记者。在其他一些场次的会上,我们的乒乓球运动员,一会儿做着各种怪表情,一会儿又交头接耳。赛会新闻官轩斯女士批评“为什么中国队队员在会上动作那么多,那么不尊重人、不礼貌?”就在本届世乒赛前,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也曾向中国乒协发出一封信,批评中国球员“职业素质与球队的成绩并不相称”。
然而,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闭幕式结束后,6万名观众退场时没有留下一片废纸和垃圾,而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世界媒体惊叹日本民族的素养。
礼仪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古人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体育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我们的体育缺的不是职业素质,而是基本的体育礼仪。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大部分是以考试或考核的方式来判断一个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学生在体育课上大都目标很明确,以达标或及格为主,学到的主要是体育教师教授的肢体活动,对其内涵、该项目的竞赛规则不做过多理解,导致基本体育礼仪的缺失。在当今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迫切需要文明礼仪。因此,加强体育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2 加强中职学校体育礼仪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由于中职招生的无门槛入学,生源多来自农村或城市低收入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的时间长,他们的特殊成长环境造成学生不良的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矫正,不但文化基础差,而且生活习性、行为风尚和自控能力也差,思想道德素质一般较低。在中职学校开展体育礼仪教育,提高自身修养,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公民,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强化职业道德,加强礼仪修养。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素质和教育行为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加强体育礼仪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礼仪必须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自律为基础,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使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体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习惯,而且还应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及课外体育锻炼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形体、文明的礼仪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育过于看重动作技能及技战术的传授,完全忽视了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成份。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礼仪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面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良好的礼仪风范,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熏陶和滋养。
2.2 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一个社会人懂不懂得规范是个人教养和修养的问题,讲不讲规范是个人素质问题。无论体育运动还是余暇体育活动往往都是一些群体参与的活动,作为一个现代人所需要的思想品质, 在体育活动中几乎都能得以体现。因此,体育教师在充分利用教学的不同环节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与人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在比赛的成功和失败体验中提高他们的耐挫折能力, 以及为实现目标顽强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注重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加强体育礼仪的教育。
2.2.1 在集队中渗透礼仪教育。
集合、学生练习、分组赛等都离不开队形、队列,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最基本的上课集合、点名,下课集合、解散来规范学生“在不同场合应遵循不同规则”的基本礼节;在指定的地点要求学生点准时集合,按时出勤,生病或者有事要及时请假的考勤制度来规范学生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通过体育课的队列练习来规范学生的组织纪律,构筑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2.2 在收、发体育器材中渗透礼仪教育。
在发放体育器材时,教育学生不争抢。在实施这一教学环节时,首先让学生排好队伍,由小组长依次发放或从队列的先后顺序学生自己去拿取器材,教育学生相互谦让,形成守纪有序的作风;练习完毕,养成收拾整理器材的习惯,归还时做到有序合理摆放,教育学生爱护公物、按时归还。
当然,体育礼仪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切入口,只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此过程中用心去发现,恰当的引导,培养学生与人礼貌交往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崇礼、修礼、习礼的良好风尚,就能造就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在1983年提出的,它是许多国家现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在高校体育课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既是新世纪学生对学校教育的需求,也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与实质
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八种多元智能。每一个人的这八种智能都不相同。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能。
这一新型智能理论的实质是承认学生间的智能差异和个体差异,全面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个体的差异,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就是要改变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实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如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主题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后小组作业等形式,用主动的思维型教学替代被动的操练式教学,使教学由传统、枯燥的传授型教学转变为新颖、快乐的引导型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在展示自己和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这有利于学生语言智能、人际智能等智能的发展,提高其自我认识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
新时代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在当今高校体育教学中暴露出了弊端。
1.教学目标不得当,总体目标较为笼统
传统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一般较为笼统,而且体育教学的具体目标也较为有限,具体表现在微观目标上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忽视了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偏重应试教育;二是忽了广大高校学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手段的需求,只适合部分学生的需求;三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知识、保健常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偏重对体育基本技能进行教学。
2.完全以教学大纲为准,教学内容较为枯燥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大纲和标准都是统一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一般以篮球、田径、健美操、排球、足球等常见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较少,而且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利于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终身体育锻炼手段的获得。另外,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等的培养考虑较少,大多只让学生掌握某一项运动技能,这样容易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3.忽视个体差异,教学方法较单一
传统体育教学的基本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同样的课程也应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教与学,这种方式忽视了个体差异,教学方法也较单一,并且对学习结果也使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评价,是一种统一制式的教育。但事实上,每个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都是不同的。如“篮球双手行进间传接球”内容的教学,若采用这种统一标准的教育,不针对个体差异而进行因材施教,其结果是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进行着两人间的慢速度、轻力量的行进间传接球练习,这种重复学习将无法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另一部分水平较低的学生却无法流畅地完成行进间传接球的学习,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
4.重定量轻定性,体育教学评价较片面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往往过于强调速度、距离、次数、频率等定量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等因素的定性评价,即只注重按统一标准和原则对所有学生进行静态评价,不注重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给予动态的过程评价;同时,在评价时,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学习态度情况、情感态度情况等实际情况缺少考虑,往往只是将学生最终的运动技能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认为容易达到考试要求而不去努力练习,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认为难以达到考试要求而容易放弃练习,例如,男生的引体向上测试完成5个才能得10分,完成10个才能得60分,很多学生干脆就放弃练习。所以,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的思考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用赏识的眼光用心发掘学生的优点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很聪明,只是每个人聪明的领域和特质在智能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异而已。教师应该正视学生所具有的这些差异,而不应将此视为教育教学上的负担。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的观念,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教师要用心发掘他们的优点,比如,有的学生语言智能强,有的学生数学逻辑智能强,有的学生视觉空间智能强,有的学生身体运动智能强,有的学生音乐旋律智能强,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他们,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
2.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学生的八种智能并不相同。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间智能特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例如,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进行分组教学的分层教学模式;先对学生分配任务和下达学习目标,再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合作教学模式;先对理论和方法进行学习,再进行实践练习的学导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组织游戏、比赛,可以借助以上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3.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还需要根据不同个体的特征,培养出更多高素质、能力强及时代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使每名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具备一定的特长。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目标上并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能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是主张应该根据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不同的教学目标。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不同的、通过努力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为每个学生探寻最适合其发展的道路,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4.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贯彻多元智能理论
教师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在备课和上课时,要从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充分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尽量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等多方面设计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教师要通过改进体育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性W习、自主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努力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如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和讨论,促进学生人际关系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可以通过加强课堂反思环节,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可以从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这三个方面来进行,从而给予学生动态的综合性评价。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关注文化知识,还包括多元智能理论所重视的人际关系智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改革和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教学环境和学习评价方法,可以实施多元智能教学,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在体育学习中得到满足,进而激发内在潜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毛莉.多元智能理论在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2.
[2]李晓汝,李艳国,李款.多元智能理论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多元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182-184.
[3]张海.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4):77-79.
篇3
既往以来,技术性和针对性(专一性)一直是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特点。因此,各高职院校也是以市场为中心依据来安排课程教学、置办专业设置,以至于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一直在各高职院校严重缺失并处于边缘地位。本文便主要针对各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而安排的历史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弊端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便使得相关从教人员、学生等认识到目前职业教育的众多误区,最终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之上一改自身人文素质较差的普遍的现状。
【关键词】
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措施
1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现状
随着国内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虽高职院校的招生也在不断扩大,但伴随而来的往往是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及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下滑。近来,在我国起步较晚的高等职业教育一直保持着飞速的发展。然而对比其余国家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尚不够成熟、存在很多弊端。例如: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技能上的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便往往会过于单一而死板;此外,为数不少的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致使其除了对专业课程及专业技能的掌握、吸收得不够充分外,对其余基础课程(历史、语文、高等数学等)的学习更是兴趣不足、力不从心;并且,就目前大对数高职院校而言,尚未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总之,当下国内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现状还有待改善。为此,本文在后续论述中便主要针对其中的历史课程教学教学体系的现状及不足,给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为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2 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
虽教学改革已在国内各高职院校内提出多年,但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就其历史课程教学体系来看,落后的教学资料、单调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形式以及死板的测评形式等无一不严重阻碍着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的形成及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下便分别列举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弊端:
2.1 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
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内容仍以教科书为主要依据,尤其是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以教科书为唯一教学资料,导致教学内容单一重复、枯燥乏味、陈旧落后。这就必然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该学科学习兴趣的丧失,最终以至于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效率,阻碍了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的改进和进一步完善。
2.2 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
长久以来,国内的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形式一直是教师直接讲解的单方面灌输方式,很少做到学生自主发言、师生互动,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历史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闷压抑,并因此导致了学生更少发言、互动,由此恶性循环并最终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参与意识薄弱、学习意愿不浓厚并最终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效率,阻碍了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的改进和进一步完善。
2.3 死板单一的测评形式
既往以来,我国的个人测评形式均较为死板单一,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历史课程的成绩测评,更是主要靠一成不变的“期末考”来完成,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便由原本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被迫过渡到考试环节上来,对考试这一形式主义过度、变态的重视自然使得学生对学习过程甚至学习质量要求的下降,致使死板单一的落后测评形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效率,阻碍了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的改进和进一步完善。
2.4 学生本人的缺少兴趣的培养
不难理解,受以上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缺陷的影响,学生本人对历史课程学习过程的兴趣会不断减少,并且最终丧失对历史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意识。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足使得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的教、学积极性严重下降,最终自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效率的直线下滑并阻碍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的改进和进一步完善。
总之,我国国内各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种种缺陷均严重影响着该学科的教学效率并限制了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提升。因此,我国国内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育方法急待改进、教学体系急待改善。以下便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具体的优化措施。
3 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
3.1 运用多媒体教学
相对于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板书方式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看历史视频、历史纪实图片等)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更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原本较为固定死板、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较为生动活泼、更为充分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之易于被理解接受、便于被深刻记忆。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帮助教师适当的节约课堂板书时间。综上可知,多媒体教学在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从多方面提高其教学效率并较大幅度的改善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
3.2 开设互动性课堂
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相比,互动性教学更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效率,当然,此处的互动性不单单指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甚至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三人行必有我师”,尤其是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各教、学对象之间的互动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率,其各自独到的见解的分享及交流还有利于提高教、学对象人文素质。并且互动性课堂能对教学氛围能起到一定的调节、改善作用。可见,互动性课堂在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开设可从多方面提高其教学效率并较大幅度的改善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
3.3 校企结合
我国以往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并未形成鲜明的特色,其主要原因是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和当下的企业完美结合。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只是短暂而不够深入的,因此普遍不会有显著地效果和收益。我们应做到“校企完美结合”,使得学生在真正的企业生活中体会到自己所欠缺的专业技能、人文精神、基本素质等,以利用学生在校学习过程的针对性有所提高。校企结合不单使得高职院校历史课程,而是所有课程(公共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等课程)的教学体系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
此外,我们还应该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过程)、变“一考”为“多试”(成绩测评过程)等。总之,我们应从教、学、成绩测评、知识应用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做出改善,优化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
4 结语
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招,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备受重视。本文便主要讲述了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体系的不足及其优化措施。希望本文对提高高职院校历史课程教学效率有所帮助。当然,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还应以国际上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参考、结合我国教学现状以及校企实情为包括历史课程在内的各个课程的教学体系制定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范唯,马树超.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时代教育.2010(7).
篇4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技术,体育课堂要积极落实现代化教育
教师是从事在教育事业一线的人物,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知识的态度和情绪。为了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体育知识的态度,加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首先从自己的下手,自主缩小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设计实施出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
在当今信息、经济及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的教学理念、思想方式与自己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伴随着社会的各种变化,每个阶段的人们也具有其特殊的思想方式。作为为未来社会培育人才的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接受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和新的思考方式,确保自己的思想观念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能够与高职高专学生的相一致。并且,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武器的运用,在课堂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出体育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顺利解决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丰富学生独立学习的方式和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和要领。确保体育课堂中能够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得到落实。
二、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宜的考核制度,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及提高,要让学生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充分理解和认识体育教学的用途和作用,从而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自己的体魄。如果教师能够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适当应用在教学课堂中,便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课堂,教师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学生演示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技巧和要领,然后帮助学生制造一种积极学习的氛围,大胆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己探索体育知识的精髓,独立去完成体育训练的项目。这样教师就摆脱了掌控课堂的错误行为,规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了独立研究和探索的习惯。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依靠笔和纸来记录学生的情况以及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而现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平台的建立,教师教学的工具和方式也更加现代化。科学技术产生的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在不断改善和推进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供可能,做好了工具方面的准备。作为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知识学习及训练的兴趣和动力。在高职高专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所有的体育课程都开设的十分精彩有效,把每一个体育知识都能够准确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要领和技巧。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正确在自己的体育教学课堂中能够因材施教,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还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加适宜、友善的竞赛活动。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学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让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强壮的身体,锻炼学生的毅力,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体育课堂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帮助下便会大大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加深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篇5
关键词:反主体教育;主体性教育;学生主体性;参与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65-02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2011年09月17日报道了一条新闻:上课坐前三排,一次加一颗星,积满四颗星星转成月亮,四个月亮之后变成太阳,两个太阳就可得90分的平时成绩。近日在汉口学院的一节公共必修课上,教师江海泉实行自创的“QQ等级式”班规,吸引学生坐前排。江海泉在该校教授基本原理概论课[1]。
这里我们暂且不对该教师的教学新规作任何价值评价。该报道十分真实地反映了长期以来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令任课老师即尴尬又忧虑的不良现象—或有部分学生逃课;或上课尽量坐教室的后边远离老师;或上课睡觉、玩手机,有如学生戏称之“老师上课的质量和学生上网的流量成反比”;或上课时心不在焉等等不一而足。本文认为,当前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不良现象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中存在“反主体教育”的产物。要有效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培育,激活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实现教学双方的互动参与,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种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从学生方面看,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实用主义思维及当下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影响,当前大学生主要是以“是否有用”、“是否好找工作”来衡量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他们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里不能学到某种既实际又有用的技能,对于以后毕业找工作也没有任何帮助。因此从学习动因上来说,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主动性。第二,从教师方面看,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后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教师的教育主体观未能从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学未能有效针对改革开放后新出生的大学生群体的新情新况、特点,因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忽视了对大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培养,忽视了对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研究、培养。因此,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内容枯燥、空洞,思维方式与时代脱节,许多教学内容严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老师讲的并不是学生想听的,学生心中的疑惑不能在课堂上得到解答,从课堂上不能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所以就形成了课堂上老师讲他的、学生各干各的这样一种状况,无法形成教与学双向良性的互动。学生从心理抗拒来上课,不来又不行。那么,出现汉口学院老师为吸引学生上课出奇招这种新闻就一点也不稀奇了。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出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整个教学不是以学生为本,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末,本末倒置,是一种反主体教育。
二、反主体教育及其表现形式
所谓反主体教育,就是否认受教育者作为个人的主体地位,否认个人主体性与独立个性的教育。从实质上说,反主体教育就是强迫性训练、非主体化的教育,是缺乏爱、智慧的教育。它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1)工具性教育。工具性教育不是把人作为主体加以发展,而是把人作为工具加以训练。2)整体至上的教育。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集体的一员,舍弃集体便无个人的存在。但集体的存在并不是以泯灭个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相反却是蕴涵着丰富的个性。这样的集体才是真实的集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起初的集体看做是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3)灌输式教育。灌输式教育是把教师作为主体,学生看做客体,教育教学围绕教师设计,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而不是教师适应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似乎不是自己的活动,而是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满堂灌是其表现形式,强制性是其根本特征。它不仅脱离了社会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
可以看出,从反主体教育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来衡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否认了大学生具有个人主体性与独立的个性,把学生当做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实施强制性的、灌输式的教育。因此,要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良现象,就必须抛弃反主体教育,倡导主体性教育,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培育。
三、主体性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呢?我国教育理论界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北京科技大学张天宝教授认为:“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个体。简言之,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肖川则认为“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冯建军博士则认为“主体性教育是启发、发展、建构人的主体性结构的一种教育活动”[2]。
可以看出,不论是哪一种看法,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应该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这几个特征是主体性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大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就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应该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培育的策略
(一)充分认识大学生主体性培育对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重要意义
我国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不仅是要用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更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期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教育者的教育过程与学生修身、践行过程的统一。学生介入教学过程,不仅有智力因素,还有情感因素、意志因素,从思想教育的本质出发来看更多地还要求有行为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复杂性决定了学生必须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育者的所有活动只是为学生的修身、践行创造外在条件,而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效果如何,还取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只有调动起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成功的。
(二)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
第一,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多以“是否有用”来衡量学校开设的课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能够“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让学习者得到“真正的学习”。
第二,大学生独特的年龄阶段及独立、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发展等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比中学阶段具有更强的主体性要求,但其主体性还需要得到引导和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强调大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师创设的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主体性需求。
(三)参与式学习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培育的良好途径
参与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的最好体现。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为学生营建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发、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有机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创造性学习的精神。
参与式学习的实施流程可以简单地分作几个步骤:
第一,教师要选择恰当可行的学生参与方式。实行参与式学习方式的班级理想人数以40人~50人左右为宜,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同学有均等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如是合班的大课,即在开学初期可以根据班级大小、该班周课时等情况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周不等的参与式教学活动。在这一周里,他们要参与课程的设计、组织和总结,称之为“主导型参与者”;而其他时间,他们可以参与别的小组设计和组织的活动,变成“非主导型参与者”。
第二,教师要完备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两个阶段的准备:一是开学初期的准备。学期初的准备可以看做是一次总动员,教师要针对授课对象选择适当的形式。教师应该在开学第一堂课时把实行参与式教学的细节性信息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包括其目的、要求、参与规则、考核办法等等。二是每次课前的准备。课前的准备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必须在每次课前准备完全,能够对课堂内容的良好运行有充分把握。教师要发动学生,只要提供下次课的主题和有关的参考资料即可,具体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对学生来说,他们会利用现代化的各种手段收集资料,研究解决方案,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根据老师的总体要求进行设计。通常某个小组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会得到全班同学的赞赏。
第三,把握好学生主导的课堂实施环节。此环节是影响参与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前面第一、第二两个步骤属于准备阶段,而此环节属于实战阶段。组织、实施不好就有可能功亏一篑。为此,教师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有效督促“主导型参与者”。二是严肃课堂秩序,让大家学会倾听、遵守纪律。三是要教师须认真记录,为总结讲评作准备,如无明显的错误,不要打断学生的活动。四是教师要善于总结、提升,这一点相当重要。有人把这种总结喻为飞机着陆,需要很多技巧来保持平稳。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既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表现,又要明确指出存在的不足,但不能变成泼冷水。其次,教师应特别把握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综述的原则性、灵活性。既不应回避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又应引导学生分析国家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这些政策措施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所在。最后,教师的总结要有针对性,要解决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困惑和问题,才能保证教学目的、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以及最为重要的学生的参与热情[3]。
参考文献:
[1]怪招吸引学生上课[N].天府早报,2011-09-17.
篇6
关键词:职业院校 汉语教学 听力理解 汉语交际能力 措施
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水平,是摆在职业院校师生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么,怎样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排除听力问题和提高汉语听力技巧和方法呢?下面,我结合自己长期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实际和经验教训,谈谈如何加强汉语听力理解教学的一下看法:在开展汉语听力教学的工过程中,要让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放松,消除紧张心理,少数民族学生在听录音之前先浏览一遍题目,有时也可充分利用题与题之间的暂停时间间隔去浏览答卷上的内容,先对所听范围和大意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再带着问题去听。听时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注意力集中并不等于紧张害怕。通常情况下,我们有可能不能彻底听清、听懂每一个音素、音节、单词或词组,但只要我们听清了关键词或关键因素,同样可以做出正确的答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听的兴趣和增强信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学习活动来说,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听力教学之前,一定要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兴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材料,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活动,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教学环境等,努力营造浓郁的汉语学习氛围,亚力山大曾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比重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会觉得不自在。”在开展汉语听力练习时,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了听的兴趣,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即使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自己觉察不到而已。虽然暂时还不能听的太懂,但耳膜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次质的飞跃。所以含教师和少数民族学生切记:听不懂也是一种悄然的进步。汉语听力练习,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只要一有时间,就要打开录音机播放汉语磁带,使少数民族学生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中,也许没听清楚说些什么,这并不是关键所在,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随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听,只要他们的周围存在汉语环境的发音,他们的听力就会逐步的提高。
汉语听力训练要贯穿常规教学之中,这就要汉语教师基本功要扎实、口语标准、丰富的词汇和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汉语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少数民族学生基本功要扎实,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每一个字、每一个一个词时,就要重视读音问题,力求标准。汉语听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停滞不前,亦不可操之过急,要注重把日常教学过程贯穿其中。尽量使用汉语组织课堂教学。一开始,少数民族学生感到不适应、困惑,但坚持下来,不但使少数民族学生养成用汉语思考的习惯,而且能使少数民族学生更注意听讲,跟上汉语教师的步伐,渐渐的、潜移默化,达到提高汉语的听力理解水平。汉语听力理解的提高单靠平时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平时组织开展的听力训练多,但少数民族学生处于被动的听的现实之中,配套的训练练习、作业设置的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用汉语动脑的机会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汉语听理材料也不够科学、完善,因此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听力水平提高不快、提高不大的现状。所以,汉语教师每周都要针对性的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听力专项训练。当然汉语听力提高的好坏、快慢不在于少数民族学生听了多少盘磁带,看了多少音像资料,而在于少数民族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掌握大量的汉语词汇,是学好汉语学科的关键和基础。对于词汇问题,汉语教师要求少数民族学生熟记已学过的词汇,要经常复习,以防遗忘;汉语教师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对于阅读教学与练习过程中出现的,特别是重点难点生词、句段,汉语教师要及时的记录和备案,教学中对症下药,争取扩大民族学生的汉语词汇量,同时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少数民族学生阅读各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等可读性、趣味性强的材料,而且对于汉语自身的语法现象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自主的探究,例如:“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提高汉语听力理解能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汉语教师常抓不懈、攻克汉语听力教学与练习难关。因此,汉语教师必须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少数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如:学唱汉语歌曲、汉语朗读比赛、汉语书法展览、汉语小品大赛等,丰富少数民族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此外,还应组织少数民族学生看一些汉语原版的国产经典电影、电视剧、小品、相声、微电影等。汉语影视作品的选取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汉语教师选择音频材料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汉语听力能力挑选汉语影视作品: 开始阶段,应该选取一些情节简单、语言清晰而内容生动的影视作品,尤其像儿童题材的汉语影视作品为最佳选择,如:动画电影《狮子王》、《小公主》)等生动活泼,容易理解,很容易就能激发起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在理解的过程中达到了潜移默化地提高听力能力的目的。2.加强少数民族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性决定了合作学习是自主听力学习必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少数民族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听力兴趣、增强听力信心,创造性地进行更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的听力训练,扩展出更多的适合于少数民族学生听力训练的方法,从而使他们的汉语听力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书目
[1]《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之我见》魏秀兰 《考试周刊》 2007年15期
[2]《听力训练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杨惠元[J].世界汉语教学,1997(2)
[3]《听力训练中的策略》沈钟钟 [J]外语电化教学1996(4)
[4]《听力课教学的现状与革新》金立鑫 [J] 对外汉语论丛1998.
[5]《浅析阻碍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提高因素及应对策略》郭新爱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4
篇7
关键词: 高职政治教育 教学改革 时效性
时代的发展变化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压力。政治课的功能就是通过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塑造人、改造人的人文性质意义;在教学形式上,只重视学术理论的完善性,而与社会实践严重脱离;在教学方法上,只重灌输,而轻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目的上,只重视文化知识传承即应试教育,而忽视知识创新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必须要进行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一、优化教学内容,理论学习要精要管用。
根据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特殊性的需要,高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完全不必要过分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以及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而应该强调政治基础理论知识够用和管用为度。“精”就是以全国统编教材为依据,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并根据高职学生需要不断加以调整。“管用”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市场需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每门课程都应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精选精讲一些学生急需的、对其思想和行为有触动、有影响、有指导作用的重点章节、重点知识和重点问题;而且内容讲解要从相对到具体,从理论到实际,让学生把艰涩难懂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内容,彻底改变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的形象,让学生从“反感上课”,变成“渴望上课”;它也将不再会被学生视为“无用”,而是受益无穷。实践证明,只要能够通过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将这些“大道理”传授,真正解决一些困扰学生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最终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政治理论课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体现出“精而管用”的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
(一)构建“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1.案例分析法.该方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讨论,然后由教师分析案例,解剖案例,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从而深化其对相关原理的认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讨论法
该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提出问题,由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讨论发言,鼓励学生争论和辩论。当发言、争论或辩论比较充分时,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述。这种方法使学生由教育客体转变为学习主体,经过大量的信息传输,寻求思想的交叉点,引起共鸣,产生共识。既解除了学生的思想困惑,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关心社会,关注时政的良好习惯。
3.主题演讲法
结合课本内容选择适当的主题,举办相关的演讲比赛,从而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激情的演讲中情绪得到升华。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政治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例如,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录像、电影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制作课件,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缩短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距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课件的制作一定要做得精美,切忌呆板地展现文字纲目,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等效果。从而实现从单向性的展示到互动性的交流。对涉及时事性很强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还可以进行研讨式教学,既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又可以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为学生作报告;参加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配合各种纪念日,开展有纪念意义的校内活动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把心得、体会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加强对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应多渠道、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实践证明:过分重视考试成绩,有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传统的考试制度忽视了对学生内在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能反映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实水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教育目标的预期。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评定,也要改变过去以学生纸上答卷为主的单一形式。关于考试内容,从注重基础知识到注重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关于考试形式,应该变单纯的闭卷考试为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比如,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课堂讨论和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讲评等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意识、语言组织、价值目标等进行综合评定;做到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有机结合,并把平时考勤、课堂讨论、专题演讲、辩论赛、实践报告、和心得体会的综合表现作为平时考核的依据。这样考评的目的和意义就不再是为了分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锻炼,促使他们反省,通过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来带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改革考试方法,让学生多角度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把自己独特获得的信息转换成解决现实生活的能力,把知识和能力的依存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提升,而并不是单纯的背法律条文、道德要求。
三、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教师,要不愧于当世楷模的光辉形象,那就得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孔子说过为政与施教一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其身,如正人何?”大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正人先正己。也就是说,教育者首先接受教育。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作为思想理论的宣传者,必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忠于党的思想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思想政治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任。老师要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教师以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敬业精神、较高的学识水平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自然得到学生的敬重,从而引起品格心理的共鸣。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而要成为学生最信得过的人,就得有爱心,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理解体谅学生,把他们当做朋友,用爱心影响他们的心智发展。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能力。
思想政治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素质。所以教师应坚定对的信仰,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三)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理论课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不仅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也是学生的需求决定的。通过做科研,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高,也能促进课堂教学,因此,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对教学作出创新,摒弃陈旧的观念、思路和做法,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也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应该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点。由于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和职业对人才的高层次需求,从外在方面讲,需要学生有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适应行业技术更新和发展的潜力;从内在方面讲,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首先应该塑造的是人,否则这种教育就是不成功的。因为高职教育的技能化,很容易忽略人的内在需求。弥补这种褊狭与局限,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两课”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王颖.高职政治理论课时效性初探.辽宁高职学报,2007(11).
[2]王鹏孙.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庄源,蒋开曙.试论激活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性.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篇8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实践
作者简介:侯聪玲(1970-),女,广东梅州人,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广东 梅州 514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嘉应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2-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16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培养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这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和主导作用,学生被当作灌输高深学问的容器,否定学生主体性,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体验式教学是以课堂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体验、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和旅游活动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直接经验为主要课程内容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具有个体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特征。通过学生内在的知、情、意、行的经历和观察、感受、体味、探求、领悟等体验,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情感,健全人格。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和独特性特征。亲历性既有实践层面的亲历,又有心理层面的亲历。实践层面的亲历是指主体参与实践,亲身经历某一事件,如角色体验、劳动体验、体验探究等;心理层面的亲历,是指在经历“做”的过程中,获得主体的情感体验――生情、动情、移情、反思、领悟和总结。独特性是指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经验、情感结构、价值取向和人生经历都带有个人的痕迹,反映其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体验也各不相同,即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在演绎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所以学生的体验呈现出鲜明的个体性。可见,采用体验式教学,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自我体验的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无疑,这种师生协作探讨的教学方式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促进学生思维方式趋于成熟,使学生得以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采用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体验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区别
传统教学讲究记忆,强调学习过去的知识,以接受程式化的知识为导向,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以教师为中心,但“教”不一定导致“想学”、“会学”。体验式教学则不同于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个个独具匠心的活动使学生“从做中学、从学中悟、从悟中行”,强调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一种“先行后知”式的学习模式,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
1.教学主体的变化
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对立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依其主观愿望灌输社会文化知识,学生当作被动的存在物,只需听讲,做笔记。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容易分散、转移。这种上课机械听、考前机械背的方法,逐渐使学生变得懒惰、懈怠,扼杀了学生探求真理的创造性、主动性。体验式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体验式教学的主体,是主要的、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他们进入角色体验,处于积极思考、主动实践的探索状态,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去感受、去评价,从而不断增加属于自己的知识,建构属于自己的思维,逐步发展体验学习的能力。[1]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真正把自己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不再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记的简单互动,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的是一定情境中学生思想的共鸣、心理的体验,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与热情,通过渐进的探索,让学生的独特性、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
2.学习过程的变化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对学习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对学习的乐趣体会不深。而体验式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原来呆板抽象的“注入式”教学,变为活泼生动的“启发式”教学,由过去教师单方面制造乐趣转移到学生主动体会到学的乐趣,让学生“被动学”转为“主动学”。此外,体验式教学提倡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思考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改变依靠死记硬背来积累和巩固知识,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知识。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参与、教师点评等环节的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实战实训等多种课堂教学形式,通过专题讲座、知识大赛、实地参观、实践演练等多种课外学习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毫无疑问,这种学习是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3.教学模式的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主要是灌输理论。这种灌输式教学,最明显的表现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知识的探索过程,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只是搬运知识,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接受知识,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知识的识记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有如“知识容器”被动接受灌输,接受教师的驯服,成为教师权威的服从者。当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灌输的世界观是必须的,因为大学生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的世界观。然而,这种灌输教育存在一个大学生是否接受的问题。在这种单向的、没有互动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枯燥沉闷,缺乏活力和生气。因此,这种模式必将阻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泯灭学生的兴趣、生机与灵气,让学生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人。况且,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灌输理论,而是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激发在灵魂深处内在的源于对善、美、德行以及人生意义的热爱和追求,领悟道理,这才是教育的归宿。体验式的教学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体现出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它不仅强调教师和学生、现实和情境之间的交融,而且强调知识和思考、快乐和体验之间的贯通。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感受和体验,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实践,形成知和行的有机统一。
二、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与实践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和开展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角色体验法
大学生比较缺乏社会经验,生活阅历有限,通过创设一定的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只有参与到课堂当中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才能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感受。采用角色体验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所谓角色体验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设置一种模拟情景和角色,由师生共同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再由学生扮演其中相应的角色以获得体验,从而达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角色体验过程中,教师或同学、家长等要引导学生对角色的内涵、角色的特点、角色的优势、角色的困惑、角色的需求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自信心、自尊心和表演欲都得到满足,体验到被重视的感觉,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而且,角色体验还要求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交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情境体验法
情境体验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精心创设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投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如音乐、绘画、电影、录像、文学等艺术作品具有典型性、形象性、情感性等特点,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能再现某种具体情景,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让学生入境动情,明理知味。或利用文化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展等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情景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1]使学生身临其境,并用各种感官去体验当时的事实、情感,去思考相关的问题,理解和认同相应的问题,思维在体验中得到升华,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种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休验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同时也促成行为和认知的统一。
3.实践体验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发自生命的经验,渗透在社会关系之中,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切身的体验,加深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教育的效果才会影响久远。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他们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对社会现象较为敏感,不满足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说教,更愿意自己亲身去经历和体会。实践体验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学生亲身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实际,了解国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头脑想,感受新时代改革气息,理解有关国家政策,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用的基本原理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指导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和学习,加深对理论进一步的认识。实践体验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进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亲身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道德、法律认知向道德、法律行为的转变,强化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4.综合体验法
体验式教学的各种形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应用,综合运用多种体验式教学方法,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之以其他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能动性,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实现师生教学相长,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韦文广.浅谈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学刊,2010,(2).
篇9
1.交际能力的含义。早在1972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就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在语言学界,交际能力并不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交往能力。Hymes认为交际能力可以理解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以及对语言知识的恰当使用。也就是说,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一个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一交际目的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语篇能力。
2.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我国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现状却不乐观。在传统教学理念及方法的影响下,多数教师和学生仍旧停留在“纯语言能力”的教与学模式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词汇的讲解、句型结构的分析和篇章内容的理解上,忽视了对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多数学生学习目的和动机依旧停留在过级考试上,学校存在应试教育方针导向,以等级考试成绩评定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根本无法根据实际语言环境,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大多数英语课堂仍然遵循“旧课复习――新课导入――内容讲解――复习巩固”的模式,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更使得学生无法利用课堂时间练习所学内容,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德国著名教育学者Rauner提出的。Rauner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参与完整的工作程序,了解其中具体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如何完成等,从而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根据这一观点,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也应由传统的理论和抽象的专业知识转为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不仅要具有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而且要具有从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的角度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的目的。
本世纪以来,国内诸多学者开始了对这一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例如,全国教育规划 “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由姜大源任组长)在2007年首次对德国职业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职业教育应以学生面向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将整个职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贯穿起来,强调我们的教学目标应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很多教育界的从业人员也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之中,并提出了各种实用的课程模式及课改措施等。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
2006年12月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实用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之成功地进行涉外交际活动,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打破了按照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来组织教学的传统模式,将语言学习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练习并使用语言。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这一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语言知识讲解为中心的基本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亲身实践为主的模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力求使其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真正体现职业性与实用性。学生在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和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学习的成就感,对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将会大大提高。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1.适应行业需求,重组教学内容。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大都照搬本科院校模式,以学科知识体系选取教学内容,甚至使用本科外语教材。这样的教学内容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需求,以及语言能力偏低的实际偏离太远,无法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英语教学更应强调在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的学习材料中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应按照典型工作任务中需要的典型英语知识和技能为线索来组织和安排,尽可能设计真实的学习场景,更加贴近企业的工作实际。在围绕着职业场景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加大学生的语言输入及输出练习,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立足课堂,创造语言环境。就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教学环境和水准而言,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以及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为学生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运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将工作任务交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充当帮手和监督员的角色,让学生在执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并掌握语言使用技巧,从而达到学习、思考、总结和提高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同时,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幻灯、音频、视频甚至互联网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更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增加课堂内容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动起手、张开嘴,充分参与到课堂训练中来。
篇10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者共同体” 高校 英语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60一03
[作者简介]关晶,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22);徐德斌,长春大学理学院副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22)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从关注物质、能源生产的工业社会进入到一个更加关注知识生产与创新的知识社会。相应地,仅仅作为语言知识承载者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英语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建构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是所有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者共同体”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此相适应,创建“学习者共同体”,改革传统教学工厂式组织形式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学习者共同体”中,无论专家、课程开发者,还是教师、学生,都是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学习者,所有学习者都以协同性活动为中心,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以某一方为中心。这将从组织层面上实现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极教学模式的双重超越,完成教学组织形式向学习组织形式的过渡。因此,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应用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的完善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学习者共同体”的理论解读
“学习者共同体”这一教学模式来自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他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求和主动建构知识。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主要强调学生个体在学习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深度研究和发展,指出学生个体学习知识不仅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在社会背景下建构知识的过程。于是,他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认为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形成的,而是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人发展的社会源泉是他们参与的各种共同活动,这种社会性的互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效果的完善,因为社会互动是信息传递的桥梁,知识就是在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建构的。
1989年,美国学者布朗(Brown,J.S.)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基于广泛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性建构,需要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与同伴学习者、教师和学科专家等展开充分的交流。他在此基础上于1989年率先提出了“学习者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ers)这一概念。“学习者共同体”或译为“学习者社区”,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它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实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是一个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在学习中能发挥群体的动力作用,强调人际心理沟通与相容,反映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文化,是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也是一种崭新的、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学习组织形式。
二、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转变知识结构:变“惰性知识”为“生产性知识”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需要反复运用、不断建构和生成,在无数次实践中得到矫正和完善的过程。概念性知识就如同是一套工具,不仅在运用中被充分理解、实现其存在价值,而且还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改进。人类的知识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惰性知识”和“生产性知识”。“惰性知识”是指贮存于人类大脑之中,很少或很难被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它们通常来源于书本和课堂学习;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在头脑中也会积累很多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通常被称为“生产性知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这说明“惰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转化的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因为难以解决而被刻意回避。这一现象在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教育领域中尤为突出。很多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每天早起晚睡,忙于背单词、短语,但仍然无法轻松自如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沟通交流,大量从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不到有效应用,而成为了“惰性知识”。针对上述情况,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习者共同体”的优势,努力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共同参与、集体学习的过程中,激活头脑中的“惰性空间”,实现“惰性知识”向“生产性知识”的转化。
(二)转变思维模式: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元化、发散性思维
“学习者共同体”不仅为激活学习者概念性知识创造了条件,还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互相学习的平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是外部世界在认识主体意识中的反映,因而具有主观性、社会性和可传达性的特征。世界上不存在超越于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知识,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任何问题都不存在唯一的、完全正确的答案。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以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来解释或建构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经验和认识环境各不相同,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知识建构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处理方式。由于每个人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组建“学习者共同体”,可以在学习者之间搭建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在参与合作、协商对话的过程中,了解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拓展思维空间,变“单一性思维”为“多元化、发散性思维”,他知识的建构更加科学、系统。
(三)转变教育观念:变课堂学习为终身学习
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生成的认识过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拓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学习型社会,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者。“学习者共同体”对于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鼓励创新的全新教育理念和学习文化。在“共同体”中,教师要在心理上完成角色转化,不再以知识拥有者自居,而应该以自己热爱学习的态度、善于学习的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带动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师生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互动学习的热情,引领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要组建真正的“学习者共同体”,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角色的转换。信息化时代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了相似的信息平台,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对知识的垄断权。在这样的形势下,每个人都是知识的吸纳者和学习者。社会要发展,学习者就必须树立超越前人的勇气和信心。学生要勤于钻研,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在学术问题上积极探索、兼收并蓄,既要在人格上尊重教师,也要敢于质疑、挑战权威。“学习者共同体”无疑为这种超越和挑战提供了极佳的土壤。
三、“学习者共同体”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主导思想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结构等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情境,规划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互动建构英语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第二,以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为出发点。学习情境是“学习者共同体”实现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探求知识建构和师生相互交流讨论的重要场地,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利用一切资源(书籍、报刊、Internet资源等)创设学习情境,以最大的效力帮助学生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建构。第三,以协作学习为载体。通过包括师生、专家等在内的礼会性因素的共同参与,使学生既有自己对英语知识建构的心得,也有其他个体或群体对英语知识的体会,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提供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背景知识,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用生动形象、鲜活可靠的信息手段(如录像、PPT等)向学生展示该知识点学习前的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学习该知识点重要性的认识和认同。
第二步,鼓励学生围绕该知识点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考虑学生能力不同、性别搭配、人数不定的问题,将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者共同体学习”;其次,让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学任务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要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探析该知识点的深层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精心布置教学情境。教师可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赛、语音语调比赛等符合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完美融合中进行讨论学习。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情景设计,师生共同讨论学习该知识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四步,同专家合作并应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进行网上交流学习,通过网络资源、图书等独立解决问题。
第五步,总结不足,继续发展。教师要对学生在分组讨论、发言及与专家学者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改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三)教学效果
1.提出有吸引力的英语知识点背景知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组织者”的角色,使学生自主完成“对外来知识的加工和抽象以及对内在知识的重组和具体化”。
2.鼓励学生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可以创造“学习者其同体”载体,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合作、帮助、提高,在共享集体心得的同时,完善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在学习英语知识点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知识点的学习非常重要,它促进了高校教学关系的深刻变革,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推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存储,推动该知识点在教学情景中转移。并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应用网络技术查找资料时,通过论坛或E—mail方式能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将相关英语知识点学习得更透彻、更深入,解决方案也更完善、更合理。
3.精心设计教学背景,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实现学生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以充分体现“学习者共同体”的本义——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平等,即学生是主体,教师者辅助。
4.同专家合作,可以弥补教师和学生自身思维、仪器使用、方法、学识、眼界等的局限性,增长才干,积累相关知识。在同国内外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时,实际上已经形成“网络共同体”,它是“学习者共同体”英语教学模式的延伸,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在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中,师生都可以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
5.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可以发现“学习者共同体”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并通过修改完善来提升“学习者共同体”的效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互动、应用语言知识的平台,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注意事项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学生不是只简单地对英语知识进行输入、存储,而是对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合和建构;英语教师不只是英语知识的呈现者和主导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不再是知识建构的组织者、垄断者而是促进者、支持者;英语知识教授不再是单向地从教师传向学生,而是双向地在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协调的传递。因此,英语教师在制定学习任务时,要尽可能地使学习任务服务于现实世界,避免空洞无实;在设计学习情境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各抒己见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效果跟踪时,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检验,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 上一篇:微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 下一篇:计算机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