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民族艺术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老的民族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老的民族艺术

篇1

关键词:剪纸;教学意义;小学

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小学开设剪纸课是弘扬民族艺术的重要措施。它的造型艺术不但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目还能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动脑,巧动手”的好习惯。因此,在小学开展剪纸特色教育非常必要,下面就剪纸艺术在小学教学中的意义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剪纸课是让儿童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开设剪纸艺术教学课,既能让儿童学到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又能让儿童们了解传统文化,体会其中的文化精神内涵,激发对传统技艺和文化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间艺术。剪纸做为一门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历史、美学、哲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剪纸课能提高学生手脑协作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剪纸练习,使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是剪纸活动可以作到的。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得到了发展。学生画画可以边画边想,而剪纸必须事先想好。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学生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再加工,表现实物或想象创造新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三、剪纸课能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地探索,促进剪纸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生活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学生多数对鱼、蝴蝶、小兔等小动物是最感兴趣的,于是我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欣赏各种动态的民间剪纸动物。让孩子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时,让学生们欣赏不同年级学生的剪纸作品。在小朋友啧啧称奇时顺势引导:“只要努力我们也可以做出这么漂亮的作品。”平时指导学生剪纸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且利于交流的氛围。鼓励学生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及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剪纸的时间短,效果显而易见,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体验成功,激发对剪纸的兴趣。

四、剪纸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性思维。黑格尔就:“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本领就是想象。”剪纸――究其本意是一种直接的创意。学生在学习了剪、刻的基础后,发展个性提倡各自创新。用夸张的手法剪出各种形态的心中想象的物体。让血色怀念感多欣赏技能高创造性的作品,引导他们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教师也要善于欣赏学生,并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五、剪纸课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说就是养成习惯。”在剪纸艺术课教学中,动手操作是进行剪纸教育的基础,我们要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每节剪纸课我们都可以利用收拾桌面、整理工具、清理现场等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在剪纸课堂上,教师事先通知学生准备好剪刀、刻刀、垫板等工具,并要求每组准备一个塑料袋。在课堂上,老师用投影机出示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感受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的魅力,同时教给学生制作剪纸的方法,并在制作之前特意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让大家准备的塑料袋是干什么用的?”使学生意识到制作剪纸过程中要将碎纸屑及时收集,以免污染教室,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剪纸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本土艺术特色,它不仅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让儿童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儿童的创造力,并且继承里中国的传统艺术。

篇2

关键词:民族艺术;美术教育;价值;教学形式;时代感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二)岭南民俗艺术的延续

岭南地区的“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祭祖和庆丰收的仪式,由岭南地区的瑶族所创,以后逐渐失传。六年前,云浮市文化局找到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根据他的记忆和一些史料,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终于复活。在第三届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中,《禾楼舞》经过了再次编排,音乐和动作也更丰富,使岭南民俗艺术得以延续。

(三)四大名著的延续

中国古典名著商标正在狂遭日本网游企业抢注,2006年3月初,当这则消息在中国人间传播开来的时候,四大古典名著只剩《红楼梦》没有被日本企业抢注了。其中,日本巨摩公司向我国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的“水浒传”商标已通过初审进入公告期,而《三国志》为期三个月的商标异议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在去年,端午节域名遭一家韩国公司抢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不知道有多少体现我们民族艺术文化在消失。

既然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我们就只用考虑怎样将民族的再发展。而要发展民族的文化却既不能脱离当前国际的环境,又不能失去民族的根本,更不能有违历史的洪流。也就是说要把重点放回到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艺术

(一)“技”的传授方式

“技”的传授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完成的,呈严密的封闭状态。这种师徒相传、父子相承的教学方式,利弊相衡,得失互抵。一方面,它有助于某种技艺向精深圆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机制,甚至导致某一技艺的失传消泯。

目前,这种“技”的传授仍然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口诀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口诀往往言简意赅,要领突出,既利于学习,又便于记忆。

(二)“艺”的传授方式

另一种属“艺”的那一类具有某种学术层次,受到官方的垂青和文人墨客的推崇。早在三国时期的画家曹不兴就已留名青史,晋代画家顾恺之则因提出了“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的“传神论”,更是名播遐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许多才华横溢的艺匠,纵然创造了精妙绝伦,价值恒久的艺术珍品,也只能落个寂寂无闻的佚名者。我们可以看到,以官方和文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是倚重怡情悦性,陶冶情操的。

在中国,纯精神意义的美术之所以受重视,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比较重视个体内心世界的修炼,以求通过个体身心的平衡和稳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平衡,而对物质世界则较少进行分析性的研究和探索。“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1]

三、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反映

在现今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一)民族艺术在课程内容上的体现

1.国画课程教学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国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其所能地通过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允许他们的感觉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达。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美育专家说: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因此,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师作品,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让学生一下子就开始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

2.剪纸课程教学

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是民族民间风俗活动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因而剪纸教学必须要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不然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以剪刀为主要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多种手法制作成各类形象的民间工艺。它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纸虽植根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相当深广,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往往跟民间的生活、风俗紧密联系,并在寓意丰富的剪纸中,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学生通过了解剪纸,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下,生活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剪纸的魅力,健全人格,促进审美情趣的养成。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

3.皮影课程教学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其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表演的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于皮影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更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中国是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现代的美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民族艺术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艺术

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通过收集的图片向学生讲解,教师要根据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呈示的教具,包括范作、图幻灯、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等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

2.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参观考察,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接受教育。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南京文化部门曾组织过一次“南京民俗文化”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故居古建筑群,了解南京民居特色;观看南京地区民俗、民艺系列展演活动;聆听中华古典诗词楹联协会袁裕陵老师精彩的、深入浅出并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的《古典诗词楹联趣味》知识讲座;欣赏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现场演奏会和传统皮影戏、口技表演;品尝南京传统风味小吃的同时,进行南京民间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吃的同时,对民间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现场向南京地区民间老艺术家们观摩学习剪纸、折纸、葫芦画、魔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极大地扩充了孩子们精神文化生活。把民俗文化夏令营作为时光隧道,把营员们带回到已远去的岁月,亲身感受我们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四、结束语

我们现在在社会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信心,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则柔;地方高校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24-01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首先我们要传承老一辈艺术家遗留下来的艺术财富,其次我们要把所掌握的艺术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再次用多种不同的创作手段来丰富艺术作品的观赏性和价值性。我们对古老民间艺术的认识上,它的进步和创新必须要以最原始的艺术动态,经过艺术工作者的加工和精心雕琢进入课堂,再由编创者融入不同的艺术编舞技法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为基础的提炼形式,以及大量的艺术语汇和内容进行整理和研究,形成一种规范、科学的教学教材。通过民间艺术的语汇、素材、风格、特点将艺术作品运用到教学当中以及舞台当中。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长期居住着藏族、回族、蒙古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用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故事,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也创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宝库,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批宝贵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资料。这其中,青海特别以藏族歌舞十分盛行,“则柔”为最。“则柔”是藏族一种集舞蹈、说唱的古老艺术。

一、早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劳作的时候,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歌颂上天赋予他们的一切,如在劳作时边跳边唱,对酒当歌,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敬畏,歌颂正义,歌颂丰收,驱赶邪恶者。每逢各大节日,“则柔”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其表演形式融入了原生态观念的表演形式,也融入了诙谐的艺术手段。“则柔”在表演过程中场面变化多端,舞蹈动作有时轻盈,有时粗犷,音乐节奏由慢到快,有多种多样的曲调来变化舞蹈的语汇,给人一种内心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从而成为了今天的则柔。

二、“则柔”的表演形式融入了多种艺术语汇,在其表演过程过,有曲调,有歌词,有舞蹈语汇,只有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出“则柔”这门民间艺术真正的魅力。不同的歌词有着不同的含义,舞蹈随着不同的曲调来刻画舞蹈的动作语汇,动作大多古朴轻盈,保留了最为古老的舞蹈动作样式,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今我们从“则柔”艺术表演形式中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舞蹈语汇和歌曲曲调,它的这种模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则柔”发源地为四川省西康阿坝地区,到了明朝中期则柔流传至贵德下排村,并得到逐步发展和弘扬,“则柔”已有400多年历史。“则柔”在最初只有几个动作和几个曲调,在艺术不断的发展中,到今天“则柔”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以及曲调更为多样性,广泛流传在藏族艺术文化的前沿。“则柔”分布于青藏高原每一处藏族村落。“则柔”民间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曲调的丰富性,与其它地方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演方式。所以“则柔”一直保留着独特的古朴与完整性。

四、在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长廊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把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引入到各个艺术教学的课堂中,具有重要的艺术教学价值。在这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中,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艺术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能更好地站在世界的舞台“百花齐放”。在让世界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加深我国人民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了解。从教学方面来讲,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形象生动的“则柔”舞蹈作品,可以从更深的层面上领略青海藏民族音乐舞蹈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主体意识,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开创民族舞蹈艺术繁荣的新局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五、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对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舞蹈“则柔”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藏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要用自己所掌握的传统民族艺术知识来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更深入全面地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的魅力、民族艺术的特点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性,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作水平,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促进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强.藏族民俗歌舞“则柔”的历史与现状考察[J].曲学,2014(00).

[2]徐绍贵.藏族原生态歌舞“则柔”的审美文化考察[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11):52-54.

篇4

关键词:哈尼梯田;合掌村;农业审美;生活形态

我们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美,但又似乎感觉美离我们很远,总是若即若离。但是生活中的美却是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发现美、观察美,即审美。所以说审美离不开生活,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在美的范畴之中。在农业活动中,也不乏美的产生,享誉世界的云南哈尼梯田以及日本的合掌村是原始农耕文明、农业审美的代表,他们将古老的智慧融汇其中,传承至今日。

一、哈尼梯田及合掌村形成原因及历史

1.哈尼梯田

《尚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记载历史的书籍,在它的《禹贡》篇“华阳”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华阳黑水惟梁州岷、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有关哈尼梯田的描述。这就意味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哈尼梯田就已经被开垦出来,成就了伟大的梯田文化。清代中期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对哀牢山哈尼族的梯田耕作情景作了精彩的描绘:“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问,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日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杓(卷槽),数里不绝。”

哀牢山哈尼梯田由于本身地理位置偏远,极少受到外界影响,同时地形复杂多变,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等条件,人们开垦出了独具特色的哈尼梯田,成就了震惊世界的哈尼文化景观,是哈尼文化的代表,从此传承下来。

2.日本合掌村

合掌利,这个名字来源于村子里的房屋形式,由于屋顶的外形像两只手掌合起来,故整个村子名为“合掌村”。300年前这里的村民为了适应这里恶劣的环境,就将屋顶设计成类似于三角形的形状,由于这里常年雪大,且积得厚,其最大的好处就是积雪可以顺着倾斜的屋顶自然滑落下去,屋顶不会被厚厚的积雪压塌。合掌村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因此这样的建筑形式一直保留到今大,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增添了美感。

二、哈尼梯田、合掌村的生态及特点

1.哈尼梯田

梯田是依赖水源而生存的,梯田是哈尼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正是因为这样,哈尼人才懂得保护水源,而水源的基础来源就是当地茂密的森林,若是森林不复存在,那么他们的生存将会受到极人威胁,因此,哈尼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森林的保护。

哈尼梯田地处云南省贫困山区,这里的人们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哈尼人会用原始的耕作方式细细地耕作着梯田,这对于梯田本身也是一种保护。另外,这里每个村寨上方都有茂密的森林,可以提供水,村寨下方是级级梯田,这就是哈尼人祖祖辈辈留下的智慧。元阳县崇山峻岭、山高水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哈尼梯田山水相依,形成了绵延不断的壮丽奇观。

2.日本合掌村

合掌利的住宅都是木制的茅草房,以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屋项则是厚厚的茅草,提高了房屋的保暖性能,但在整问住宅中,没有一颗钉子出现。但正因为这种纯木质结构,就很容易引起火灾,因此,合掌村处处都有消防设施,村民也会注意防火,因此,整个村落才得以保存至今。

三、哈尼梯田以及合掌村的农业审美

1.哈尼梯田

除去本身的生态特点,哈尼梯田还有一项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极高的农业美学价值。人们最能被它吸引的就是它独特的“规模巨大而分布广泛的水梯田”的规模,层层叠叠的群山将梯田完美的联系起来,其壮观的景象可谓宏大,《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文本》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哈尼族人民在提名德创造了完美奇特的梯田大地景观艺术,并将梯田融于哀牢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森林植被、峡谷溪流等自然景观中,形成了有机融合民族艺术、景观艺术、农耕科技于一体的的独特的少数民族艺术杰作。”哈尼梯田从此将作为一项世界独有的景观被列在了世界遗产之中。

哈尼梯田“大则十亩八亩,小则形如澡盆,顺着山势的蜿蜒,层层叠蜒,似天梯扶摇直上,以其和谐的线条勾勒在人山上。远远望去,有的闪现在云海里、深谷问,有的镶嵌在巨石悬崖下,千姿百态、奇形异状、层次分明、沟埂有致。加之远近山色和田边村旁的棕榈树、凤尾竹的衬托,一座座梯田宛如…幅幅构思奇巧、灵秀神奇的泼墨画,

形成了滇南哈尼山乡独有的迷人景色。”这就是我国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在其名著《农政全书》中记载的我国七种田制之一,蔚为壮观的哈尼梯田。古老的哈尼人为了生存,世世代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辛苦的耕作,他们的智慧成就了今天举世瞩目的奇观,这种兼具原始、独特及极高美学价值特征的景观伴随着独到的文化,具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审美,如今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以及世界各地的学者纷至沓来,欣赏探讨这壮美的诗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现代文明也早已传播至哈尼人的生活中,然而哈尼人并没有完全摒弃曾经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仅仅注重生活方式,更注重的是生态文明的保护与传播。哈尼梯田属丁二农业景观,农业景观重要的是统一其生产性与审美性,二者缺一不可。农业景观的审美现在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人们也越米越懂得了农业景观审美的重要性。

2.日本合掌村

白川乡在合掌村内最富盛名,白川乡风景优美、历史久远,其中的合掌屋有大有小、错落有致的坐落在山村之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合掌村最早是被一名叫布鲁诺・陶德的德国建筑学者发现于1935年,也就是昭和十年。他来到合掌村,走访训查当地的传统民居,盛赞道“合掌造”是“极端合理”和“相当罕见的传统庶民建筑”,合掌屋也极好地体现了日本原始的建筑风格。进入到合掌村,会让人深深地体会到一种久违的人文情怀,尤其到了冬天,整个村庄被厚厚的白雪覆盖住,白雪皑皑,那是一种独特的景致,宁静而安逸……

同哈尼梯田一样,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始终没有极大地影响他们,他们依然保持朴素的民风,维护着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珍贵财产,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一生的财富。这种景观最珍贵的就是,在满足生活状态的同时,也体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这就是祖先的智慧、生活的智慧。

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创新;服装设计;植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忽略的传统民族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工作者表现形式的主流。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从上世纪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国际的’旧号,也从未像今天这般为我们所感同身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服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去,也成为高等院校进行服装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服装设计从业者应认真对待的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学与创作中,民族化与时代化之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它们枝蔓缠绕的关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时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时代感的强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标志,服饰文化也不能例外。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民族艺术植人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面向时代,以现代服饰设计为目的,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传统艺术的发掘与借鉴,力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共同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成就,也有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进行选择,有机把握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利”与“弊”,以便于汲取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今天,许多传统艺术面临湮灭的尴尬,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甚至失传。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继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民族艺术的挽救,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我国古代的绎丝工艺,由于其工艺精繁、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时间花费多,见效慢,其有些技艺在建国后慢慢消失,不过,这种技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被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现在的日本仍保留着从隋唐时期传人的“本绎丝”及“引金箔腰带”技艺。今天,这项在中国失传的技艺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辗转回到中国。这不由得我们不警醒—不要让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在我们手中。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人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传统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嫁接与借鉴。摒弃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肤浅模仿,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中认识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及历史属性,学会在服装设计的学习中把握和体现传统艺术的文化脉络。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界,中坚设计力量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并将传统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融人作为开启世界时尚大门的金匙。

    其次要重视地域文化,促进服装创新。纵观服装的历史发展,也是一部时代变迁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文明发展的脚步,同时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自然条件(种族、地理、气候)、精神状态(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环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服装文化。其服装以外的艺术形势也强烈的表现出这一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人形式很多,我们简单总结如下:

1.意境植人方式

    我国传统民族艺术讲究意境,尤其以寓意吉祥美满的内容居多,往往通过图案及图案的形式来完成。这是我们祖先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完美的将吉祥与图案结合在了一起,代表着传统的民俗民情。

    吉祥图案涉猎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风俗、宗教等方面,赋予人们积极向上的内涵与意义,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五福(蝠)临门”等等。“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奋进、勇敢、尊贵与威武。这些吉祥图案以其寓意被用于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不论是雕刻还是瓷器装饰,不论是剪纸还是染织,千百年来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如今,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了设计师们表现的法宝之一,新锐设计师祁刚为影星高圆圆精心设计的“喜上眉梢”惊艳戛纳,以民族传统吉祥图案传递着特有的中国文化。

    2.图案植人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文化从开始就认识并强调纹饰的作用。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变幻无穷、风格各异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各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许多传统图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经久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服装设计中,将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图案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成为设计师们常用的设计手段,传统图案在服饰中的巧妙植人,成为时尚与古典的重要碰撞形式。

    传统图案在植人服装设计中时,要注重图案与服装结合的形式美感,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与材料以及工艺的关系,这样才能将传统图案与服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完成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诊释。

    在具体的图案植人时,首先要考虑到地域性、时代性,才能在选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把握上做到严谨、准确,有特色;其次要考虑到传统图案的创新,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试验性创作,得到新的启发,获得创新灵感,给古老的艺术注人新的生命与活力。

篇6

【关键词】传播媒介;民族艺术;影响;研究

传播媒介是伴随并推动着人类文明演进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古至今依次经历了六个时期,分别是:符号与信号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人类正是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共享、发展、延续下去,从而极大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如所有文化现象一样,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与传承离不开传播媒介的发展与革新,每一种新兴媒介的出现,对其都是一种推动与挑战。那么,在麦克卢汉描述的“地球村”逐步实现,媒介即讯息理论被证实的今天,少数民族艺术如何既保持着原生态的美感,又适应现代化的文化需求,如何既被族人们坚守,又在更广阔的空间被认同,更要充分利用传播媒介。

康巴地区作为涵盖五省藏区,拥有神秘而丰富藏民族文化艺术的区域,传播媒介对其民族艺术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典型意义。本选题从现代传播媒介的角度,以康巴地区为着眼点分析传播媒介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影响,探索现代媒体传播民族艺术的有效途径,让民族艺术借现代传媒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里绽放出经久不衰的光彩。

一、康巴地区民族艺术发展概况描述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康巴地区指、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五省区广大的藏族聚居地区。在藏族三大历史区划中(三大方言区)中,康巴藏族无论是在语言、服饰、建筑、、风俗习惯、婚姻形态、社会类型等各个方面呈现的多样性、丰富性都是首屈一指。藏族民间歌舞、藏族戏剧、藏族传统体育活动、藏族建筑、宗教文化等都构成了藏民族神秘而丰富的文化景观。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下康巴地区民族艺术传播途径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

文化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的发展,传播媒介与社会人类文明并行不悖。从本质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传播史,一部媒介发展的创造史和变迁史。传播媒介的更替并不是简单的以新替旧,传播史从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到网络传播的过程不仅仅是递进,更是叠加。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旧有媒介的消亡,而是与此一起在历史长河中服务也革新着受众的生活,使之呈现出媒介的多元化态势。具体而言,民族艺术传播历程可分三个阶段。

2.1人际传播阶段

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发展,康巴地区由于其地理、气候等环境,滋生了康巴藏族同胞能歌善舞的艺术细胞。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少数民族艺术大多是作为民间习俗的仪式行为,人们驱邪、祈福、婚嫁、丧娶等民族俗活中都可以看到民族艺术如歌舞、戏剧等形式。而这种传播途径,就是人与人的相互接触而发生的人际或组织传播。这种“人-人”的传播模式,使信息的传递与人们对艺术的感受的反馈在同时同地完成,具有直接性、亲历性、及时反馈的特点。

2.2大众传播阶段

人类传播史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口头-文字-电子-网络四个时期。从文字时代开始,“人-人”传播的模式就被打破,呈现“人-传播媒介-人”的大众传播模式。

康巴地区的第一份报纸可要追溯到1939年4月创刊的《西康新闻》,当时的康定还属于西康省省会,这是一份综合性报纸,分藏、汉文两个版面。主要以向康区和宣传抗日,报道西康省内外政治、经济情况为办报宗旨。设有西康动员、涛声、康区青年周刊、副刊等栏目。之后1941年4月在康定子耳坡西康省党部创刊了《西康国民日报》,其性质为西康省政府机关报,其报道的主要内容除了为政府公报、文件、国内外新闻等硬新闻,也包括生活常识、藏区建设、藏族风俗、历史、宗教、社会调查等。第一份现代藏文报纸《青海藏文报》,最大的藏文报纸《日报》之后,康巴地区有了第一份藏文对开彩色日报《阿坝日报》,还有《甘孜报》《迪庆报》等。这些报纸的问世,使康巴地区的民族艺术与文化可以通过纸质媒体为人们所知晓。

随着“村村通”工程、“千乡工程”的开展与落实,康巴藏区的居民们可以收听自己的广播与电视节目,无疑为民族艺术的传播拓宽了渠道。1994年举办的首届康巴艺术节在青海玉树举办到2010年9月在迪庆香格里拉举办的已经是第六届了。这些重大的活动都通过现场演绎、报纸、广播、电视报道,让千千万万的受众关注。尤其是电视媒介,2010年,康巴卫视的开播让少数民族艺术得以生动直观的跨越时空的展示,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成为少数民族艺术的表现途径。

2.3现代传播阶段

对于“新媒体”一词,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概念的界定。从物理平台的层面上看,新媒体是一个新的信息载体。相对于传统的电视和广播,新媒体存在于电脑、手机和户外大屏幕上。第二层理解,是从媒体运作的方式上看,即内容产生、编辑和传输的方式。比如内容产生,新媒体体现的是大量的网友参与,自发生成。

2009年8月,新浪推出微博,现已有近两亿的微博用户,这一小小的应用使每个受众跃然成为新闻官,在自己的地盘里向外界报道所见所闻所感,比任何媒介形式更便捷,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康巴地区的加措活佛以“加措活佛-慈爱基金”注册微博号以来,已拥有了两百壹拾贰万关注量,并且“粉丝”数量还在增加。同样是宣传藏传佛教的活跃人物“索达吉堪布”拥有壹佰多万关注量,“延参法师”拥有五百多万关注量,他们运用微博这一平台,发表开解人生智慧的藏传佛教教义与思想,让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关注他们的微博,了解藏传佛教,了解藏族文化。“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稻城亚丁旅游专线”等微博更具化地展示着康区的人文风貌。此外,就算是普通用户,可能在某一天去到康巴地区旅游,拍下了某刻动人的风景或是参与了特别的风俗活动在微博上分享,也会引起“粉丝”转发。这无疑比任何传播媒介都更经济地达到宣传康巴地区人文景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河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宋生贵.现代媒介传播中的民族艺术的审美接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3).

[4]宋生贵.现代媒介与民族艺术传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4).

篇7

[关键词]演唱形式 秦腔与陕北民歌 关联性

引言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些历史文明的发展中,孕育出了多种多样的民族特征,其在我国民族文化建设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华夏文明的每一个历史的篇章中都会有民族艺术所记忆的深深烙印[1]。在我国陕西的关中及陕北地区流行比较广泛的就是秦腔和陕北民歌,秦腔和陕北民歌有效的反应了我国传统文化,将秦腔和陕北民歌以演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有效的增加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从而更好的传承下去。

1.秦腔与陕北民歌的基本介绍

1.1秦腔的概述。秦腔,是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在我国陕西地区广泛流传。陕西地区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黄河环绕,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秦腔的表演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这些角色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秦腔音乐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且较早地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加上秦腔艺人在表演传播中逐渐创造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都给各剧种以不同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

1.1.1秦腔的流派。秦腔凭借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代的称为东路秦腔,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为西路秦腔,也叫西府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勉县一带的称为南路秦腔,也叫汉调恍恍;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为中路秦腔;流行于礼泉、富平、三原、临潼一带的称为北路秦腔[3]。不同的秦腔流派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东路秦腔代表作有《游西湖》,北路秦腔代表作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南路秦腔代表作有《刘高磨刀》,西路秦腔代表作有《三结义》,中路秦腔代表作有《金沙滩》。

1.1.2秦腔的艺术特点。秦腔所表现出来的及时一种高昂激越、强烈急促的氛围,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秦腔的歌词特征表现为民风纯朴、性格豪爽,通过秦腔说唱,展现给人们一种别样的文化风情。秦腔唱腔主要包括板路和彩腔,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4]。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垫板腔等四类。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秦腔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均重唱,名曰唱乱弹。

1.2陕北民歌的概述。陕北,一块历史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风水宝地。中原的农耕民族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这一地带经历了无数次的碰撞、冲突与整合,最终交融在此。特殊的地域性,让陕北有着丰富的文化传承;陕北民歌、大秧歌、二人台、说书、道情、榆林小曲这些文艺形式除外,还有剪纸、炕头狮子等等民间工艺。其中,陕北民歌便是黄土高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作为一种既原始而又使人感到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不仅是陕北地域文化的真实写照,更是这块黄土地上优秀文化发展重要的精神食粮。在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陕北民歌,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演唱形式,不仅表现了在重力劳动下劳动人民的困苦、哀怨,也抒发了苦难生活中劳动人民对爱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1.2.1陕北民歌的流派。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传统的陕北文化已经演变成陕北民歌,陕北民歌体现出了黄河儿女的壮志豪情,是我国陕北文化的特色。在我国陕北地区,陕北民歌的流派很多,不同的民歌种类反应出了不同的民族风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小调和信天游[5]。小调,是以叙事为主的,有场景,有人物,还有故事情节和细节描写,能够形象的展现我国陕北民族文化风情。主要的代表作有《送情郎》、《下树林》等。而信天游是一种很随性的创作形式,篇幅较短,人们可以根据陕北不同的风情地貌自由歌唱,只要人们心有所感,都可以亮起嗓子唱起来,这种随性的民族歌曲语言朴实,节奏鲜明,给人一种浓郁的色彩感,这种风格的民歌代表作有《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你妈妈打你》等。

1.2.2陕北民歌的艺术特点。陕北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的丰富,陕北民歌上承古代文化,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有着深厚的传承作用。在我国陕北地区,不同的地区所呈现的文化风情也是多样的,蓝蓝天,青青草,广阔的草原,这里既可以听到委婉动听带有民族风味的民歌,还可以感受陕北儿女们的慷慨情怀。铿锵有力的歌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世界,更是为陕北民歌的艺术特点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艺术色彩。动听的旋律、质朴的歌词以及独特的演唱形式让陕北民歌成为了我国北方最能反映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陕北民歌有着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人美、山美、气势撩人,为我国陕北民歌的发展提供了灵魂力量。

2.演唱形势下秦腔和陕北民歌的关联性分析

2.1两者在唱词方面的关联。秦腔唱词结构是齐言体,惯用的使用十字一句,在陕北民歌中,唱词结构为两句体,上下句押韵,不隔句押韵,以十字句为基础,上句写景物,下句写意,虚实结合,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抒彩浓。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秦腔和陕北格言都属于我国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秦腔和陕北民歌的唱词都得到了美化。从文化底蕴上将,唱词已成为秦腔和陕北民歌等艺术作品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通过唱词来带给人们优雅的旋律和戏曲之美。例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歌词: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领导咱们打江山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用音乐形象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秦腔和陕北民歌唱词朴实、山野、坚定,给人们一种感同身受的氛围,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2.2两者艺术风格的关联。一件艺术创作成熟的标志就体现在这件艺术的艺术风格上。通过艺术风格可以完整的展现出艺术魅力所在,是创作艺术美从内容到形式的一种自然流露。秦腔和陕北民歌作为我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所创造出来的美感和韵律与人们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秦腔和陕北民歌是根据当地的民族地域风情来进行艺术表现的,两者在艺术风格上,都是土里土气的民族风情,是陕北地区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6]。这种艺术反应了当地老百姓的情感、追求、愿望。体现了当地人的对生活的追求。秦腔的艺术特点比较豪迈、高亢,这些都源于陕西人们的粗狂性格,陕北民歌的艺术特点简明、直了,尽管秦腔与陕北民歌在艺术特点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作为我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两者带给人们的艺术风格和韵味是相同的。秦腔和陕北民歌有着都是我国艺术的形式载体,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它所表现的都是地道的陕甘地区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虽然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的独特的风格,但在表现特定的人物性格和历史事件的旋律应用中有其殊途同归的类在联系。

2.3两者在调式上的关联性。秦腔唱腔部分分为欢音和苦音,两种唱腔都是以徵音为调式主音的,在陕北民歌的信天游当中,也有欢音和苦音之分,主音的构成与秦腔的主音是相似的,两者主音都是对景物的描写,通过虚实结构有效的反映出当地人民的民族风情,为我国陕北地区的艺术形式增加了一份新的动力。

篇8

关键词:民间舞蹈 舞蹈文化 传承

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每种舞蹈都有它的内涵和形象,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语言。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反应的,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不断深化的中国文化,是对民族精神的艺术化体现。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是属于文化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因此,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传承,对弘扬这一民族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起源

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形成是以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为依据,通过在日常劳动中自编的一种活动形式,并通过不断的发展演变而来的。这种活动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肢体表达,更多的是反映人们的情感和喜好,甚至还成为与人交流的形式。由于各种因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在舞蹈动作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每个民族的痕迹。所以说,人类劳动是我国民间舞蹈形成的根源,并通过劳动不断地传播和发展。我国民间舞蹈通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娱乐性和群众性的特点。

二、我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途径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通过课堂教育促进民间舞蹈的推广。民间舞蹈想要更好地传承下去,实现民间舞蹈教育是必须的。在我国不同的课堂适时、适当、适量地引入民间舞蹈,使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国民间舞蹈教育机制。此外,也要不断完善民间舞蹈的教程以便更好地实施课堂讲解。在民间舞蹈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及时的发现具有舞蹈天赋的学生,从而得到系统和正规的培养,为我国民间舞蹈培养接班人。

(二)通过寻找和培养民间艺人实现民间舞蹈的传承。我国目前的民间舞蹈文化往往只散落在少部分的民间艺人身上,尤其是比较落后地区的民间舞蹈,针对这些艺人他们没有得以展现的舞台,也没有规范系统的组织,如此舞蹈文化得不到保护和支持,更谈不上发展和传承了。还有就是接班人的问题,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对此缺乏兴趣,认为只有街舞、爵士等新潮的舞蹈才能符合现在时展的节奏,民间文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失去了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群体。所以,应提高民间舞蹈文化在年轻群体里的宣传力度,引起他们的重视,为我国民间舞蹈文化培养接班人而努力,让我国的民间舞蹈文化通过这些接班人不断地发展和传承。

(三)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促进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如今的世界已经是科技时代,现代传媒也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好现代传媒可以帮助拓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路径,使民间舞蹈文化的表现力更加突出。此外,在我国民间舞蹈文化中融入现代元素,丰富民间舞蹈文化的同时更具有审美性。

(四)坚持以民族性为本,减少市场泡沫经济的冲击。可以适当地采取那些对于民间舞蹈文化传播能走向更好舞台的市场化包装,但对于某些市场化过度的操作,必须严厉拒绝和抵制。这些市场操作背离了民间舞蹈文化的宗旨,将民间舞蹈文化的原生态特色彻底破坏,让民间舞蹈文化沦落为市场泡沫经济下的附庸。同时,对于现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也要保持一颗赤诚之心,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名利和金钱的双重诱惑要坚决拒绝,用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投入民间舞蹈文化的编排及演绎等相关工作。

(五)建立完整的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保护体系。我国的民间舞蹈文化源自于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继承,体现着重要的民族原生态文化。因此,需要舞蹈工作者、民俗文化工作者以及个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保护民俗文化,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共同建立完整的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保护体系。作为舞蹈工作者不仅要真诚地演绎舞蹈,还要进一步研究舞蹈文化,以遵守民间文化为前提,更加优化舞蹈动作的协调感和美感;对于民俗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每个民族民间舞蹈中文化的闪光点和独特之处,加快各种民间舞蹈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使之形成具有地方和民俗特色的文化产业;对于各地政府来说,应该要发挥政府保护文化的职能,要形成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力量,同时还要对当地的优秀民间舞蹈文化进行积极宣传、倡导,把当地的舞蹈文化发展与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进行有力的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于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方,应当将舞蹈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02).

[2]许漓.浅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

篇9

关键词:面具艺术;民族崇拜;审美

在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明史上,面具艺术是历史悠久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面具艺术具有独特韵文化内涵和造型特点,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这些面具色彩、造型表达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审美理念。传统面具作为一门古老的民族艺术,它从一夺特定的角度表现出这个民族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审美心理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面具的发展源流

面具古称象、头,又称假面、大面和代面;在民间则叫脸子、脸壳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在摇篮时期都曾产生过面具。然而对于面具的起源却说法不一。关于面具的起源,大量资料表明,面具既是原始人类生存斗争的手段,也是原始人类混沌思想的产物,它的起源和艺术的起源一样久远,并且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它和原始人类的狩猎活动、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巫术仪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面具艺术及其表现形式

面具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内容丰富。面具以其品类的多样、造型的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具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纯延续到今日,面具艺术的造型及审美特征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从面具的起源来看,最初的面具大多是对灵魂和神灵的崇拜。德国学者利普斯说:“从死人崇拜和头骨崇拜,发展出面具崇拜及其舞蹈和表演。刻成的面具,象征着灵魂、精灵和魔鬼。”因此,面具的表现形式多为人们想象出来的鬼神的形象。从汉展到唐代,由于出现了故事性乐舞,面具艺术不再仅仅表现鬼神形象,有些也开始刻画世俗人物。到了宋代,面具造型发生了巨夫的变化,面具艺术的庄严肃穆、神秘恐怖的气氛不断减弱、淡化,更多的融入了具有欣赏意义的节目和文娱内容。到了近代,面具的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逐渐出现了造型现代,色彩丰富的融合了现代艺术语言与传统文化内涵的面具艺术。

然而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无论其怎样发展变化,它都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它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还一定程度的表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从使用的颜色来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对红、黄、绿、蓝、自等各种颜色有了一定的认识。面具的制作逐渐出现了丰富的色彩搭配,并且其色彩的运用也讲究绚丽、鲜艳、浓重、色度明快、对比度强烈而又力求和谐,而且色彩的搭配使用也具有独特的含义。面具除了色彩鲜艳和谐以外,其造型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表现形式都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

总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变迁,各种艺术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变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面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民族崇拜和审美变化对面具艺术的影响

面具的产生,凝聚着人类不断变化着的历史经验,心理经验和情感能量。面具的各种艺术造型、质料选择、色彩运用、功利目的、民俗意象等等,都因地域、民族、文化、审美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也正因为如此,面具于是更加表现得千变万化、多姿多彩。商周时代,祭祀活动盛行于世,面具主要用于祭祀典礼,创造出一种令人敬畏的神秘感。面具将人对超自然力的信仰具体地表现出来,并在人民中引起强烈的情感反映。比如三星堆出土的“戴冠纵目”兽面具表达了一种人类精神的自主建构,它的每一个细部特征都表达了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主体向客观实体的倾斜,人与自然的冲突中人对自然的崇拜。因此,根据此面具的形态来判断,其中在包含对祖先崇拜的同时,也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审美标准。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面具的造型及表达的内涵发生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据文献记载,大约从汉代以后面具的功用不再限于祭祀活动,在乐舞和其他方面也被广泛使用。而且面具的形态也从表现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转变为对人们想象中的神灵和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崇拜,在设色方面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大多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对自然的了解和对色彩的认识,另一个原因为人们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的变化。到了近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面具的性质较之前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其中原始的鬼神崇拜内涵逐渐消失,逐渐脱离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人用现代的审美观所描述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从审美角度讲,这些面具往往充满创造性,生命力和感染力。在绘制上,讲究“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内而忘其外”。近些年,人们的文化认知趋于回归,以崇尚厚重古朴为美。面具留有古代图腾和巫术神灵的痕迹,承载着先民的审美情趣,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民间工艺品。虽然古老的面具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逐渐地消失,但作为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它将会以装饰艺术的形式而得到发展,传统作品也会被当作具有价值的文物品来收藏。

四、小结

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艺术手段之一的中国传统面具,不论其随着历史怎样变迁,其形制、设色都离不开人们所处时代所具有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因此,面具不是纯客观的、机械的模仿自然,而是对自然高度的凝练与升华,从而使其具有高度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面具的题材内容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面具来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并使人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博大与浑厚的精神气质和不同行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鉴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篇10

【关键词】土家族;舞蹈;文化

舞蹈作为人类历史文化中较早的艺术形式,它以人的身体作为表现的工具,经过提炼、组织加工成为了人类表达不同的信仰、思想、理想、审美的现实需要。土家族通过自己的历史文化积累,结合自身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等,创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土家族民族舞蹈的人文价值和意义

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的东北部,其中的土家族和苗族占了其中人口总数的70%以上,土家族自称为“毕兹卡”,其每年有“土家赶年”、“土家女儿会”、“六月六”等民族节日庆会,有土家摆手舞等独特的民俗活动。每遇到节日,都会举行龙灯、金钱竿、花灯、焰火架、长号唢呐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表演活动。

土家族作为一个在中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其民间舞蹈从远古蛮荒时代一直延续发展到现代,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资源,其舞蹈形式反映土家族的历史、生活习惯、民族的风俗和艺术的特征,符合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空间的民族文化资源的概念[1]。土家族的舞蹈常常具有比较典型的地域特色和形式,是土家人淳朴、朴素的原始思想和人类独特的生命文化的体现,也是土家族人历史文化凝聚而成的智慧结晶。土家族的民族舞蹈经历了几千年的人类传承和积累,很多舞蹈形式已经约定俗成,成为了人们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家族来说,这些节日具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内涵,包含了土家族的祖先扩展生存空间的艰辛,和在过往的历史中艰苦奋斗的痕迹,是土家族上千年历史文化的一次短暂回放,也是人们研究土家族舞蹈形象的活标本。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因为它包含了民族的元素。土家族的唱歌跳舞的历史非常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史前的历史阶段,人们经常把那个时候的舞蹈,看成是一个民族展现思想感情的最完美的表现形式。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发现,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都是人类对自己生活行为的总结,而且这种总结是有深刻的意义的。它模拟了生活,同时它又推动了民族艺术的进步。

二、土家族民族舞蹈的文化渊源

经过一定的研究发现,土家族的民族舞蹈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

1.来自于古代的战争。摆手舞作为土家族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其历史比较悠久,而且源远流长。对摆手舞的形成过程,有历史文献显示其来自于古代巴人的军事舞。根据资料的记载,每当巴人有比较重大的军事活动的时候,就用歌舞来进行助阵,提振自己的士气,而迷惑对方[2]。特别是在比较有名的历史战役中,例如秦汉年间的牧野之站、刘邦灭秦的重大战役中,土家族就多载歌载舞,鼓舞士气,而且屡试不爽。

2.来自于古代的祭祀习惯。土家族的舞蹈也和祭祀活动和习惯有密切的联系。从摆手舞的内容和形式看,其民间祭祀的功能十分的突出。在对相关的历史资料研究发现,土家族人大多通过跳摆手舞等形式,来对祖先的光辉业绩进行缅怀和怀念,表达内心的崇拜和尊敬的心情。根据资料可以看到,摆手舞作为祭祖在当地已经有了长达千年的历史传承。

3.来自于平时的庆祝和娱乐活动。在农闲之余,或者比较喜庆的日子,土家族就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开始展现出带有比较具有浓郁色彩的民族舞蹈,其中的“采莲船”以采莲船为道具,作为一种节日的舞蹈,大多在春节或者元宵节的时候演出;土家族的花灯[3]是一种以谐剧形式来进行表演的民间戏剧艺术,其中有歌有舞,有说有唱,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来自于日常的生产活动。在漫长的原始耕种文化中,在当时生产力比较地下的时候,参与日常的土地活动,是每个民族都难以避免的事情。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舞蹈都和生产有关,有庆祝风调雨顺的,有庆祝丰收的等。土家族的舞蹈形式也和其民族的劳动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其舞蹈动作中的狩猎、捕鱼等动作形象、具体、活泼、生动。

由于特殊的地域性原因,土家族的民间舞蹈表现出来其独特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原始中的民族性、宗教色彩气息非常的浓厚和典型。土家族的舞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其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并且已经具有了原始戏剧的初步形态。土家族的民族舞蹈凝结了其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记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三、结语

土家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财富,它是土家族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土家族古老的历史生存理念在现代生活中的流传,是土家族的精神和历史文化的反映。土家族作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所创造的艺术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在发展中做好传承工作,使土家族舞蹈再次展现出其生命力。土家族民间舞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好本地有利的现实条件,大力的发扬土家族舞蹈,为本地的旅游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邹珺.关于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透视[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4):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