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4-04-08 18:0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教育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文化素质教育
一、发展智慧,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底立本
儒家教育把发展人的全面智慧作为根本追求,以培育和造就通才为鹄的。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即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用中国传统语言表述,就是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群己之分,合内外之道”,正确认识天、人、物、我,把握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者、人与己的关系,开发自我潜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的自由。
为发展智慧,实现人的价值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儒家一是强调修身立志。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把立志追求高远的道,提升心灵境界作为修身立学的第一要务。这本身符合“动机是一个人走向成功重要内驱力”的心理学规律。潘光旦先生认为,“志是心之所在,心之所止,是一个人生命比较清楚的目的,也是要打定一个健全的立身处世的主意。”[2]儒家“士志于道”的人生追求,为养成健全人格、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教,成为自宋以降历代知识分子的内在价值追求。二是突出道器并重。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绘事后素”[3],即要造就优秀人才,先要发展人的素质。儒家以六艺教人,六艺首先是“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典,同时又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这种重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同步提高的教育实践,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养成,体现了儒家道器并重的素质教育理念,正确地处理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通才与专才)的关系。三是强调道通为一。人类知识在纵向上,用中国传统概念可以表述为道、学、术三个层次。“道”与价值追求相关,是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为人提供安身立命基地和精神家园。“学”与专业理论相关,为人提供解释世界的知识体系。“术”与现实应用相关,强调用规律解决实践问题,为人提供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技术方法。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强调用以“道”贯穿思想、认知和行为的全程。有鉴于此,文化素质教育要发展人的智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贯通道、学、术,做到从知识到技能再到心灵境界的全面关照。
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立志为先,以体道为本”,把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将儒家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的教育思想,与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融合,提出了“塑造高峰体验,升华人生境界”的教育理念。[4]一是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接触大师、接触优秀的文化成果、产生心灵的震撼,启迪智慧发展,从他人身上间接获得高峰体验,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二是以学生自我为主体,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和科技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知、体验美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痛苦中动心忍性,增益能力,树立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信心。
为塑造学生的高峰体验,学校着力建设了“三高两进”为主要特点的高峰体验教育平台。所谓“三高”即以“高水平讲座和课程”、“高层次大型活动”、“高层次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高层学术活动,强调活动的高端性,以开阔眼界和提升境界为主。所谓“两进”即通过开展“学术大师文化名人进校园”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强调活动的吸引力,用大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品味精彩人生,树立高远志向,通过艺术之美引导学生欣赏美、了解美、追求美。自1999年以来,学校延请和组织科学大师、文化名人和人文名家数百名来校讲学,举办高水平讲座2000余场,合计听众40万人次,举办高雅艺术精品活动以及高品位大型活动数百场。充分发挥了重大学术活动、科技比赛的创业创新淬炼作用,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发挥了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作用,有力提升了广大同学的审美视野、精神品格和创新能力。
二、研经习典,增强学生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素质教育兼具文化和教育的双重属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传承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其天然使命。经典是民族心灵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经典教育是培育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朱自清先生认为,“中等以上的教育,经典训练应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5]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指出,“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国性国各不同,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往往经数千年之渐摩浸渍,而后大著。但使国性长存,则虽被他种之制服,其国其天下尚未真亡。”[6]强调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异化,不复存在。大学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美国芝加哥大学原校长哈钦斯强调“大学并非仅仅是创新之所,而首先是文明传承之所,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收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7]。
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秉持“与经典同在”的理念,推进经典教育。一是开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经典阅读书目》,定期与院系和图书馆举办各种阅读经典和名著活动,每年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学生接触经典,欣赏经典,研读经典。二是在人文选修课中设立了涉及文、史、哲、艺术、科学等多领域的“经典导读”课程,延聘和组织著名校内外学者授开设了《论语》、《老子》、《庄子》、《坛经》,黑格尔《美学》、《精神现象学》等等精品人文选修课程,深度解读中西文化原典。通过“原典、老师、学生”三者互动的教学模式,经典研读活动和课程开展,促使学生养成了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启发和激励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契入高深学问,有力培育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三、六理统合,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要构建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必须沿着正确的修学路径,突破学科藩篱,融合文理教育,均衡人文与科学,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儒家经典《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要”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八条目”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全面素质,养成健全人格,提供了完整的修学路径指导。“明明德”,强调开发人的灵性慧根,发挥人的创造潜能。“亲民”,强调不断培养爱心,超越自我,提升心灵境界。“止于至善”,强调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地追求至善的终极价值。“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侧重于提高人的智商(IQ)。“诚意正心”强调涵养心性,合理调节情志,侧重于提高人的情商(EQ)。“修身齐家”强调在调节好内心情志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伦和人际关系,侧重于提高人的“德商”(MQ)。“治国平天下”强调积极地为社会和谐、国家太平、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侧重于提高人的“政商”(LQ)。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认为,“每个学生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无论是学生的强项还是弱项。大学应该培养的人不是有缺陷的专家,而是有全面智慧、广泛的同情心和自主判断的人。”[8]就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为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条清晰的中国式的心灵攀登路径和获得完备知识能力的指南。
为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结构,学校借鉴和改造朱熹的“理一分殊”哲学概念,合理设计课程结构。以“六理统合”即物理、法理、心理、伦理、艺理、哲理等的统一和谐来概括和划分整个知识和能力结构。物理指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伦理、法理指社会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经世致用、求仁务善的人文精神。心理、艺理教育指心育和美育,侧重提升学生诚心正意、求美务达的内在修养,提升其审美和人生境界。哲理侧重世界观教育,目的在于通过顶端统摄,使真、善、美合一,使人格日臻完善。学校充分整合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修读人文类课程,人文专业学生修读自然科学概论课程。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建设了“文科物理”“大学语文”“唐宋诗词鉴赏”“美术与技术鉴赏”等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延聘著名学者开设一批精品课程,构成了结构合理、品质优越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为学生提升能力,发展素质,构建了完善的知识结构。
四、五教并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场域
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这种养成应当基于人性的潜能和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孔子在论述人性时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熏陶对成人成才的影响。墨子见染丝而感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9]认为环境对人的塑造甚至起到决定性影响。孟子的成长得益于“孟母三迁”,荀子强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先贤大哲均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启迪我们重视育人环境的营造和文化素质教育场域的建设。
大学的文化育人,重在大学校园场域性作用的发挥。育人手段和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在校学习,存在着“上大学”与“读大学”的差别[10]。近代著名教育家潘菽用“言教”、“身教”、“物教”来概括综合教育因素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认为,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和有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著名学者涂又光先生提出“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形容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台湾通识教育专家黄坤锦教授认为,“学校的教育,校园文化景观和建筑其潜移默化‘境教’功能不容忽视”。[11]“言教”“身教”“物教”或“境教”综合发挥作用,将形成一种具有强大育人功能的文化生态场域。
学校借鉴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结合学校育人实际,形成了“言教、身教、乐教、礼教、境教”“五教并施”的文化素质教育思路,通过文化场域营造,对学生进行熏陶化育。一谓言教,即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语言文字教会学生系统地接受知识和技能。二谓身教,即施教过程中,教师“修己安人”,通过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与学生的崇敬之情互相感染,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实现教师文化素养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共同提高。三谓乐教,即艺术教育,通过开展校内大型文艺汇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坚持“以乐导和”,使广大学生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升心灵境界的同时,增强集体合作和团队意识,实现德育与美育贯通。四谓礼教,坚持“以礼导志”,精心设计讲座礼仪和各种学术仪式和典礼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使命感。五谓境教,即通过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天地大美,培育学生“钟山之崇高,大江之雄毅,玄武之沉静”的精神特质。通过将重大活动安排在学校标志性建筑,精心布置讲座报告厅,悬挂学术大师和文化名人的肖像,和设置校园文化雕塑等手段,使学生感受到学校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积淀。
“阐旧邦以辅新命”,我们坚信,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沃土,在融汇中西,深化实践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必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行之有效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3] 四书五经(上卷)[M].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 杨东平. 大学精神(上)[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4] 易红. 塑造高峰体验,用优秀文化育人[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
[5] 朱自清. 经典常谈[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严复. 严复学术文化随笔[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7] 甘阳. 通三统[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 Richard Norton Smith. The Harvard Centur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86:69.
[9] 墨子间诂(上)[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篇2
网络教育是我国网络技术发展的成果,是将现代的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网络教育的招生没有学历和年龄的限制,因此能够为更多想获得学历提升的人以进修的机会。截止到今年,我国共成立了68所网络远程试点高校,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考生可以通过“高校网络教育阳光招生平台”,“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等教育部承认的网站查询各高校招生简章,从而制定自己的报考计划。在这些专业和正规的网站上,有意向的考生可以查找关于:入学条件、学习形式、修业年限、学历证书、注册信息、收费标准等政策。我国的网络教育包括:幼儿网络教育、中小学网络教育、高等网络教育、企业E—learning等内容。我国的网络教育采取各高校自主招生、自主命题的形式,高校根据自己的招生计划和培养计划制定招生简章,并且在高校的网站和网络教育网站上进行公布。我国的网络教育以水平考试为基准,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因此考生只要符合了相关的入学标准,满足了基本的学习条件,取得入学的资格并不难,很多高校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策略。
二、网络教育的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我国学者对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都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我国的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研究,一是侧重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二是对关注二者的整合、互补。在差异性分析方面,田溪、邓凡(2009)的《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研究》一文通过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观点上的比较,得出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特点,以及这两种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他们认为网络教育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形式的,二者是共存并且相互促进的关系。庞天祥(2007)《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是对立还是统一》运用了教育学的基本思想,从实施方式的角度对二者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的是互补性,二者在各自的方向上逐步靠近并且统一。朱书强、刘明祥(2001)的《共存与互补: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中指出:网络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和教学的方式,网络教育以其优越性,对传统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冲击,他们对网络教育将使学校、图书馆、书籍成为历史这个观点进行了驳斥,但同时也指出了网络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与其他学者一样,朱书强等学者也认为在当前的国情下,网路教育是不能取代传统教育的,但是可以对传统教育产生一个很好的促进和补充的作用。在这个观点的贯彻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将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刘胜强(2005)《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互动与共存》中指出,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其文从网络教育的特点,传统教育的优势以及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互补和共存发展等方面加以阐释,指出了二者都有优势和不足,不能够相互取代,应该彼此相互补充以达成和谐的发展与进步。倪政林(2012)《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一文在阐明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策略之后又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二者的优势互补是可行有效的策略。杨建军;杨改学(2005)《保证质量,实现网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文首先肯定了网络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网络教育具有使优秀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共享,在新技术的辅助下扩大教育范围,适应了教育大众化和教育终身化的需求,因此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指出了生源质量、教育质量、学习标准、评价标准在网络教育中是四个重要的指标。应该时刻受到重视。程艳林(2004)《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及对策探讨》一文从网络教育的概念、特点、本质等基础性的信息角度出发,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分析,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的时空性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该文对两种教育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网络教育能促使教育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实现创造性的学习。洪彬彬(2002)《展望网络教育》一文对网络教育会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这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网络教育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性,网络教育要与传统教育相融合,从而实现虚拟学校与现实学校的一体化发展。总结起来,学者对于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二者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且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将网络教育的优点应用于传统教育,是传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网络教育发展的立足点。网络教育的互动性、自动性、个性化、开放性等特点都是超越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层次、教育对象、教学领域和教学目的上各有分工,在网络时代,更应该把握好网络教育的主动权,让网络教育成为发展传统教育的重要渠道。
三、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存在差别
网路教育提倡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采取自学性的方式,自动自觉的接受新知识,因为网络教育的课程存在于服务器中,这就需要考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的进行自我测评等,通过学生的自学加强构建知识的能力。而传统教育是以教师教授的方式进行辅导,无论从学习计划到学习内容都是由教师进行安排,这就减少了学生学习时的自主性,从这一角度看,传统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得学生对学校和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网络教育提倡采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手段,网络课程的内容是及其丰富的,网络平台中的多媒体信息都可以被学生所利用,例如:文本、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实时的交流与互动等都是网络教育中所独有的。这些优点是网络技术所赋予的,现今的传统教育中也借鉴了网络教育的这一优越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包括录音、视频、电影、电视剧、网络评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开启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起枯燥单一的“课本教育”,更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教育依托于网络数据库为基础,对每个学员的个人信息资料、个性提点、学习流程、薄弱环节、阶段状况等信息都能进行实时记录与跟进,同时系统能够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制定目标和计划,指导学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这些繁琐的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无疑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记录工作、学习特点、薄弱环节和学习阶段等信息的记录工作全部是由教师完成,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不利于教师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工作。
四、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存在差别
网络教育采取的是试听、距离、交流三个平面相结合的方式,虽然网络教育是远程教育,师生是分离的,但是视听效果和实时交流弥补了这个缺陷,网络教育利用视频会议进行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看见在各个终端上课的学生,而同时在各个终端上课的同学也可以在视频里看见教师的形象,教师上课所呈现的文本、音频和完整的授课流程,教师可以与学生随时进行交流和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见,网络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模仿中而改进的,传统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面对面的讲授传授知识,但是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受到人数的限制,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既有试听结合的良好效果,又能达到现场交互的良好效果,并且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没有限制,与传统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传统教育自形成以来,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教学方式,首先,传统教育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集中在一起的,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一定面积的教学场地即学校、教室、课桌、实验室、教学器具、器材等,大部分学校采取全日制的教学形式,因此要有相应的后勤服务,学校应该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其次,传统教育的班级在师资配备上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某一部分特定的班级是由特定的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学生在年龄上相仿,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甚至智力发展水平上都不相上下,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小,缺乏对于学生个性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三是教学工作由教师进行主导,由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衡量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考试是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重要且几乎唯一的标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育确实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在我国,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的年龄基本上是在6岁到21岁之间,在这个期间,学生们通过传统教育完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级中学的九年义务教育,一部分学生继续进行了4年或者5年的大学本科教育。可以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仅需要基础知识的学习,也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阶段的传统教育使得他们认识了世界,认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中,学生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学习集中且效果更好。通过与班级同学的接触,初步的培养了自己的集体意识,养成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着最强的接受和吸收的能力,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能够进行由易到难的有层次的掌握和理解,总结来讲,传统教育更加适合思想意识都尚未成熟的6岁———21岁人群。因此,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不同的,传统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具有相仿的年龄与知识积累,而网络教育的受众在年龄和知识积累上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要求网络教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变通性,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传统学校教育多以“应试”为目的,网络教育除了对基础知识的加强,由于选择这种教育方式的受众往往目的性比较强,且具有自主自动的特点,因此会更加自觉的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最后,传统的学校教育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即在有限的学制能完成全部的学习计划,并且通过了相应的考核,就能够获得学历证书,而远程教育在获取了学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将所学转化为专业的技能,所学的内容能否快速的应用到实践中来。因此远程教育往往是结合社会所需制定学习内容和计划。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人才品质;研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现代化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为此,有必要对传统教育进行认真回顾,对现代教育进行广泛探索,对现代人才品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和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一、传统教育的回顾
传统教育是相对现代教育而言的。作为教育,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为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服务的。传统的教育为当时社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传统的教育已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与创造性的转化,实施创新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传统教育的特点与弊端是:
1、传统教育在教育观念上认为能升上大学的学生才是人才,把考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一种为部分学生升学深造的应试教育。
2、传统教育是一种选拔教育、淘汰教育,它较多关注的是优秀率、升学率,忽视了中下层次学生的学习研究,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为代价,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
3、传统教育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关注升学的需要和升学素质的培养,弱化了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其他素质的培养,致使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教师为知识而教,为分数而教,学生为知识而学,为分数而学,以考试分数定质量高低,是一种单面性的教育。
4、传统教育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的是教育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是一种“灌输式”教育。
5、传统教育只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了人的个性与特长,学校一味地加工统一模式的“标准件”,不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在这种教育中被无情地扼杀,是一种传授式的教育。
传统教育的特点与弊端造成的影响相当广泛,它危及教育本质的体现,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应引起人们深刻反思与广泛探讨。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认识,树立起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教育理念,把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
二是改革考试制度。按照教育考试的目的和考试的功能要求,应把考试机构及其运作过程纳入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各种考试的适用范围加以规范,使考试成为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是重视学校教育的社会效应。学校是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国家的教育目的及教师、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时,应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一致,应建立在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
四是适应时展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种社会体制都处于变化之中,教育体制不能例外,教育要为社会转型和发展培养相适应的人才。
二、现代教育的探索
现代教育即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学为主要内容,以现代化生产为服务对象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瓦解、扬弃和创造性的转化。概括起来,现代教育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强调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是基础生产力,它能培养人的劳动素质;教育是现代大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投资是生产性的投资。因此,现代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速度上,还是在质量、规格、层次上,都要与现代生产的要求相适应。
2、现代教育是一个多样性的开放系统。一是教育系统内部开放,加强校际之间的横向联系,特别是高校之间的横向联系,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学校各专业之间、学科之间要加强交流。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博才教育、素质教育,资源上要互通有无,技术上相互借鉴,科学研究上要联合攻关。三是教育对社会的开放。教育系统要与社会上其他行业之间要加强交流联系,要了解和掌握社会对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要求,积极为社会培训需求人才,更新知识,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并从实践中创造知识,获取必要技术支持;同时,要积极与企业、科研部门建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实践-教育-研究”循环发展的密切联系网。四是教育对世界的开放。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学术交流、办学交流,形成国际大教育、大学术、大学校的人类文明大家庭。
3、现代教育是全面、和谐、可持续的教育。现代教育在总体目标上,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注重对全方位、多层次、高规格人才的培养,以发挥综合素质作用,形成群体核心优势,进行创新发展;要采取多层次教育途径,遵循全面教育原则,通过全方位教育方式,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创新发展的教育目标。
4、现代教育具有时代特征。一是现代教育理念是以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进而实现终身教育,是以面向和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终身教育。二是现代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突出个性特长的教育,变班级式、传授型教学为多层次、引导性、互动型、启发式教学模式。三是现代教育实施人才培养由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的教育,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四是现代教育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当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与技术。五是现代教育积极采取研究法、发现法、暗示法、范例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注重提倡自学、贯彻启发、重视反馈、讲求效率等教学方式。六是现代教育质量监控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受教育者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应用建模等相结合的教育效果监测系统,讲求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现代人才品质的研究
1、现代人才品质
(1)健全的人格品质。主要包括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善良人性、爱国之心、法纪意识等,其中对道德的要求尤为重要。对人才的要求,在做人上既不能要求他们是完人,但又不能没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健全的人格品质对于现代人才的成长与作用的发挥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有价值。
(2)求异思维。强调思维的求异性和灵活性,包
括思维的发散和敛聚。发散思维就是全方位地、多角度地、联想迁移式地思考问题;而敛聚思维就是聚焦于某一问题上作深入思考。发散思维一旦寻找到新的思维方向,思维便要由发散转入敛聚,通过敛聚思维进行创新发展。可见,发散思维是要进行“发现”的任务,而敛聚思维则是要执行“完成”的任务,二者不可缺少,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必备条件。
(3)主体意识。人才研究发现,大凡人才都有比较强烈的主体意识,而现代人才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特别是在正面和积极态度上,包括自信、自主和自我的肯定。有较强主体意识的人往往不怕挫折,有独到见解,能独辟溪径,做出创造性贡献,最终走向成才。
(4)网络知识。一是指知识十分广博,具备多层次全方面基本知识;二是指各类知识相互连接、互补互促、融会贯通。这种知识结构极有利于人的思维的发散和联想,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而极易于产生新知。网络知识强调的是“适度匹配”,而不是一应俱全,方方面面都懂,更不要求各类知识平衡发展,样样精通。实践证明,匹配的网络知识必定产生强大的创新能力。
(5)复合能力。研究表明,人具有多种能力,只要得到开发,这些能力都能得到发挥,但有些能力发展的空间较大,称之为优势能力或特长,而有些则较小,称之为弱势。优势能力的充分发展必须借助其他相关能力的匹配发展,没有相关能力的发展作为基础,优势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复合能力是现代人才的主体和核心,没有复合能力就称不上人才。
(6)良好的意志品质。任何人才都需要对事业的热情和对成功的执着追求,现代人才也概莫能外。许多人最终之所以没能成才,不是他们天资不够,也不是他们缺乏成才的环境和机遇,而是他们缺乏成才必须的热情和执着。要保持对事业追求的热情和执着,自甘寂寞,克服困扰,矢志不移地奋斗,决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对现代人才应当特别强调意志品质的培养。
(7)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人才必备的素质。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最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作为现代人才要具有专而博的知识,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对社会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旺盛的求知欲,有较强的创新意向,不怕吃苦、不怕挫折,积极追求真理的人才品质。
2、培养现代人才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1)成人与成才关系。培养人才,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就人才成长的规律看,一般是先成人后成才,其机理在于成人是成才的方向和动力,有了方向和动力成才也就有了目标。因此,现代教育强调成人教育应优先于成才教育,尽管二者同时进行。
(2)知识与能力关系。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是能力的重要基础,但不是决定因素;同样,能力大小也不表明知识的多少,高学历不能等同于高能力。只有活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而死知识则不能转化。现代教育急切呼唤知识的活化教育和知能同一的教育。
(3)求实与创新关系。现代教育既要改革传统教育,更要与时俱进,决不能因某些困难和现实问题而阻碍甚至反对创新。要求脚踏实地,但不能反对好动好问、标新立异。求实与创新不是一对矛盾体,二者是有机统一体,它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对立是教育观念误区的反映。
(4)民主与个性关系。现代教育本质上是民主教育,它鼓励受教育者的表现欲望和“逞能”欲望,认为这种欲望是人的本能反映,是个性能力外显的一种自然表现,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教育者不但不能打击受教育者的表现欲望,反而可以藉此帮助学生准确判断其个性能力所在。为此,教育者必须营造教育的民主氛围。没有民主就无从谈论人本教育和现代教育。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网络科学普及已成为现代科学传播的主要方式,对传统教育的影响日趋显著。文章通过调查网络科学普及的现状,以目前蓬勃兴起的视频公开课为中心,介绍视频公开课的发展历程,分析此类课程所具有的社会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质,以及对社会带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文中还阐述视频公开课对传统教育冲击、宣传及补充的3种基本作用形式,具体分析网络科学普及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科学普及;大学视频公开课;传统教育
网络具有丰富、多元、便捷等特征,它正在逐步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公众科学普及已成为一种较为有效的科学普及手段。网络科学普及常常与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等概念相互联系。最近从国外引进的新名词“MOOC”(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也成了网络科普相关词汇的新成员,并逐渐在青年人中流行开来,成为他们获取新知识的途径。视频公开课于2001年诞生于美国的高校,2010年因中国的民间翻译运动进入国人视野,2011年我国有了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2012年各大门户网站相继产生了公开课频道。丰富的视频拓展了大众的视野,任何人都有机会通过大学视频公开课提升文化修养或获取专业知识。然而,视频公开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并对传统教育产生了一些影响。
1 视频公开课的历史及现状
中国的视频公开课发展较美国晚了几年时间,诞生方式也与美国不同。美国的视频公开课先萌生于大学,后风行于媒体;而中国的视频公开课先出现于媒体,后推广于大学。
纵观视频公开课发展历程,早期视频公开课的萌芽始于美国。1984年,通过在线视频进行科学普及的非营利性组织TED Talkst31(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科学、娱乐、设计)每年都会召开TED大会,召集众多科学、设计、商业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与人的思考,每段视频介绍一个演讲,不超过20分钟。该系列视频传递了很多珍贵思想与工作成果,与时俱进,用多种角度看待宇宙、科学与社会,成为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2000年左右,互联网上关于公开课和开放授权的思想已经积聚了很多。2001年美国MIT大学启动了OCW(OpenCourse Ware开放课件)项目,将大量课程及资料在学校的网站公开,而后发展为经过精心制作的视频公开课,并在Youtube等国外视频网站传播。这种演讲形式的公开课传播,也被复制到了中国,2012年下半年刚创办的组织YiXi,让更多中国人站上了演讲台,成为了中国青年与世界交流思想的新平台。
美国这种开放教育资源的行为带动了一场开放性学习的运动。移动终端、无线网络的普及也成了这场热潮的载体,让大家相信学习是方便的、终身的、随时随地的。不仅在中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均有了自己的公开课。2008年,国际课件开放联盟OCWCE61正式成立,全球的25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入了这个行列。该组织在每年3月份举行开放教育周和OCWC年会。到今天,MIT公开了所有33个系别,超过2000门课程的材料,而OCWC也一共开放了超过1.3万门课程。
中国在新千年后互联网的发展较为迅速,有一批网友和字幕组参加了公开课的翻译工作,为中国带来了国外高校的视频公开课。之后,教育部在2003年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计划,并在爱课程网站上线,建成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了课程资料的开放。2011年组织“985”高校申报首批视频公开课,中国才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网络开放性课程。至2012年底,第9批中国大学公开课上线,至此,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已有469门。
在OCWC的成员里,有两个来自中国,一个是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ORE,属于官方组织;另一个就是网易,于2011年1月加入OCWC,成为中国唯一的企业联盟成员,而视频公开课的传播任务也自然由互联网企业承担起来。网易从OCWC得到视频资源,并与译言网、人人影视、TLF等字幕组合作,再与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迅雷、土豆、优酷等视频下载网站合作,让公开课在中国的互联网上进行资源共享,而豆瓣、果壳等面向青年的网站中也有开放性课程学习的小组与讨论区,在中国的大学生之间形成了一场“淘课”热。
远观国外,门户网站没有成为传播公开课的先驱。在开放教育资源的思潮下,诞生了一些新兴企业,如Coursera、Udacity、KhanAcademy等。Coursera与Udacity与网易所做的工作比较相似,将大量课程集中起来供公众学习。不同的是它们有清晰的课程体系,并与一些高校取得了良好的合作,为每个课程设计了课程大纲,并配有练习及资料,同时实时追踪一个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良好的技术支持让这两个企业的网站脱颖而出。而KhanAcademy(可汗学院)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非营利性组织,它也通过网站进行公开课传播。但该网站所播放视频的内容主要由萨尔曼·可汗一个人来教授,涉及有关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每节课不超过20分钟。教师幽默风趣,并利用了手写板、视频工具等现代手段。教学影片超过3500段。机构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可汗学院凭借内容上的绝对优势,获得了大量投资,也成为线上教育的绝对先驱,网易公开课也将可汗学院作为一个单独的版块。
上述国内、国外的组织与公司,由开放教育资源的浪潮而起。国外的相关公司多来源于风投创业,而中国的公司多来源于门户网站,它们都通过网络向公众传递知识、思想与技术。若将国内外公开课相关组织与公司在Google Trends进行对比,情况如图1所示。Khan Academy处于风口浪尖,而网易公开课的搜索量仍无法与国外的组织相比,可见当前国内的公开课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通过提升内容质量、提高技术支持水平、扩展涉及范围、扩大公众影响来向国外的公开课看齐。
2 视频公开课的优势及带来的问题
视频公开课具有3个基本属性,即科学属性、教育属性、网络属性,这些属性使其具有以下特质:
(1)教学模式的社会性。它利用网络让公众参与到前沿科学、社会问题、人生思考的讨论中。多数网站也提供了讨论的平台,甚至可以与任课教师进行互动。新的师生关系通过新的课堂形式逐渐形成,全社会的学生都可以聆听名校、名师的课程。
(2)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它将世界上优秀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完成了资源的均衡分配,即学生接入互联网,便享有了获取优等教育资源的权利。
(3)科学认知的开放性。它不论学科、不论主题,只根据内容由公众进行评判,让教育、科学、思想通过媒体向公众进行传播,经过讨论,在方方面面的问题上达成逐渐成熟、逐渐趋于科学的共识,同时也保持了不同观点的独立性,以及对同一问题看法的多元化。
视频公开课,具有社会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质,也拥有网络资源获取便捷的特点。移动终端、无线网络的繁荣,也在促进其发展,实现了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观看任何课程、获取任何知识、做出任何评论。视频公开课激发了公众对于优秀教育资源的渴求,加快了公众学习知识的速度,丰富了公众的视野。具体而言,经常观看技术类的公开课可以了解科技前沿,欣赏人文类的公开课可以提高文化修养,收看演讲类的公开课可以开拓时政视野。
公开课的产生与发展,对网络文明的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提升了网络内容的质量。对在校学生、教师,以及走出校门的白领,都提供了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和继续学习的平台。大学生中形成了一股“淘课”热,甚至不少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公开课内容,补充没有讲好的内容。同时已经走工作岗位的人也可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公开课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修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公开课为科学传播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社会和教育带来了很多显性或隐性的问题。
2.1 对远程教育产业的影响
与视频公开课较为相似的是在线教育(或称为远程教育),通常是由学校或公司组织,学员付一定的费用,在线访问该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有一对一的教学,也有一对多的教学,或是录好的视频及资料供学员观看。当完成一定数量的课程后,学校或公司将为学员颁发学位或认证。当视频公开课流行起来,需要获取某种知识的人将会选择公开课而不是在线教育,毕竟免费的、成熟的视频课程会带给人们更多便利。这样一来,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这个产业会有不小的客户流失。如果没有相当的资本产生足够的竞争力,或是提供认可度更高的资质,那么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说,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无法与视频公开课进行竞争。
2.2 公众看待教育与知识的观念产生变化
视频公开课的产生,让公众获取知识变得更容易。当视频公开课足够繁荣、足够全面时,公众将不认为知识是难以获取与掌握的,会失去对知识的敬畏感,观点的独立性会减少,人们长时间的学习能力会降低,对无趣的内容学习意志会降低,更适应以碎片化的时间、随意化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将被逐步量化为公开课观看的时间。而对于网络时代的人们,面对如此纷繁的公开课内容,会陷入选择的迷惑,很多知识浅尝辄止,难以取得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2.3 学生对课堂式教学的态度发生变化
自古以来,学生一直延续着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在课下进行实践的方式。每个学校拥有一部分教育资源,并以此为发展的资本和独特性自居。但开放教育资源的运动或许将改变这种现状,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同时可以听到世界上很多优秀教师的课程,学生往往会选择后者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目前中国的大学就发生着这样的改变,首先,大学之间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很正常,与世界名校有较大差距,故学生会认为中国的大学无法给予更优质的教育,宁可逃课去听公开课,而不愿从课堂上获取知识。这对课程、教师、学校的发展很不利,尤其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并不算完善的状况,或许是雪上加霜。
2.4 网络普及导致健康问题凸显
2012年12月6日,新浪教育盛典年度对话在京举行,题目是“Education3.0—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国教育”。会中对移动互联能否颠覆传统教育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会议认为,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要分开讨论,儿童不应该过早接触复杂的移动互联网,一是从身体上,对视力、身体发育与手指灵活性有危害;二是从心理和行为上,儿童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将大量时间放入移动互联的教育,会导致知识碎片化、思维简单化、心理孤寂化。在儿童身上发现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现代人的“现代病”,若花很多时间在视频的观看上,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这是视频公开课所不能摆脱的弊病。
3 视频公开课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视频公开课属于网络科学普及的范畴,是传统教育在网络时代的传播形式,由社会媒体、互联网公司将其发扬光大,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链。它源于传统教育,是传统教育的精品表达形式,必将促进传统教育的进一步提升。视频公开课目前仅拥有传播、学习的作用,并不具备像远程教育以及传统教育有学位、资质的获取作用。因此公开课在形式上暂时无法颠覆传统教育,也基本没有人只通过观看视频公开课来获得职位或文凭。观看公开课的动机,大多数并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获取某类知识、获取某项技能,以期能够丰富自身内涵,或者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激励、自我实现。公开课的流行,恰恰与科学普及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学习的本质吻合,以大量优质、开放的内容引领学生自主自愿地进入科学探究、投入人生思考。
视频公开课的流行,对传统教育有3种作用:一种是冲击,一种是宣传,一种是补充,下面将逐一说明。
3.1 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作用
视频公开课加入教育界后,由于处于初期阶段,没有文凭资质的发放,也没有大量资本的注入,短时间并不会颠覆传统教育,但会造成一定的动荡,势必加速教育界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教育垄断逐步减少,适应性强的个体得以涌现,教育模式的多样性会是传统教育适应网络时代的趋势。
冲击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传统教育看法的改变上,还体现在一部分传统教育机构的资源开放带来了大量的模仿,同时也带来大量资本的消耗,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教师或学校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处理不当便会引起恶性循环,导致传统教育向科普教育转型,学校走向专业化而非综合化,弱势学科的发展会愈加被忽视。
另一种冲击来自社会选择对内容的引导。视频公开课在社会热门专业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如计算机、电子,而冷门专业涉及较少,学生对热门专业的趋之若鹜,也是对传统教育多样性的一种冲击。
3.2 对传统教育的宣传作用
一段视频公开课的流行,会让授课者、授课学校、授课组织都受到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的关注,如Khan Academy,在经过社会媒体的放大,被更多人了解,获得了较多投资,成为既能够产生社会价值,也能自我发展的公司。因此一个教育机构是否有公开课,正成为一种衡量标准,一个教育机构的门面,也具有较好的宣传效果。拥有优秀教学资源的高校也有义务公开优势学科、稀缺学科,以满足社会对优质知识的需求。例如,近两年中国的“985”高校大多有两三门视频公开课上线,一般院校也试图以申报成功一门视频公开课来提升办学的影响力。
一个将步入大学的学生可以通过公开课来了解一个学校的师资水平、知识系统、热门专业甚至硬件条件。优秀大学实验室的负责人,可以通过公开课向社会公众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能寻求更多合作,这也是科学走向公众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要的会议、讲座将视频公开,让公众了解目前前沿的思想、科技、政策,与公众认知达成共识,形成良性讨论。
3.3 对传统教育的补充作用
视频公开课对于在校的教师、学生,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甚至对于学校教育本身都是一条源头活水。已经在高校中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师与学生,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去完善自己,需要利用零碎时间通过网络资源来学习,视频公开课则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目前从高校毕业的学生,普遍知识面不够宽,专业性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与工作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视频公开课或可以将这一短距离补齐,使学生毕业能获得满意的工作,这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教师对同专业公开课的学习,也能够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向一些优秀的课程、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更有效的教学法,提升教师个人魅力。高校通过录制公开的过程,也能反省自身,哪些学科处于优势地位,哪些学科不够成熟无法公开,这对学校的学科建设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检验手段。
篇5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职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32-02
一、什么是“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推动了经济形态的不断演变,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是先进的生产力。它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带动了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行业,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行业进行深度融合,衍生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中国教育正进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也给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创造了优秀的环境,如何通过“互联网+”让教育真正“辐射”到每一个学生,成为现代教育人的新使命。“互联网+”不是去取代传统教育,而是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究竟如何去定义“互联网+教育”,我们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二、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对“互联网+教育”的需求
“互联网+教育”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关键就在于这个时代、这些市场、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教育的根本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教育便培养怎样的人才,教育事业需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发展上进行互联网改革,在培养上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互联网+教育”是改革课程教学的需求。“还有什么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更具有价值的呢?”教改改的是观念,“互联网+教育”也是观念,它不是一种形式的变化,而是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他们。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就是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力促课程建设,力推课堂改革。本着资源利用最大化、资源使用高效化的原则,建设统一规划和布局,一张网,一个服务器,多个终端,形成教育信息网。名师同步在线课堂、微视频平台、名师辅导等优秀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空间。
“互联网+教育”是促进创业就业的需求。“互联网+”一方面提供学生创业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学生就业的平台,例如一些在线教育平台能为刚刚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岗前培训,促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教育而言有深远的影响。教育不只是商业,类似极客学院上线一年多,就用近千门职业技术课程和4000多课时帮助80多万IT从业者用户提高职业技能。
“互联网+教育”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终生随时学习的需求。事实上,当下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资源无法实现公平分配,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对个性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传统教育 “一视同仁”的做法也越来越不被接受。与此同时,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教育正在从为了生活学习、分段学习走向终生随时学习。在这种趋势之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综上所述,建立课程教学对“互联网+教育”的需求结构,如下图1所示:
在教育领域,面向大学、职业教育、IT培训等多层次人群开放课程,实现足不出户在家上课。“互联网+教育”,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互联网+教育”的阶段性任务已基本完成,马上进入融合和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重点要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创新。
三、“互联网+教育”应坚持以学生教育为核心
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目前,“互联网+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企图用互联网代替传统教育中所有的做法,事实上,如果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不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教育改革将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本质上,“互联网+教育”只是实现对传统教育的补充,它并不能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优势,也不能改变教育的本质。不论是教育科技企业,还是各个高校,甚至是学生、家长以及老师都应该明白,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不会被互联网改变的。
四、“互联网+教育”以用户主动参与创新过程为前提
由于传统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学生教育缺乏个性化,教师定位不准等等问题,要利用“互联网+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应以用户主动参与创新过程为前提。要想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传统教育必须与互联网相结合。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不论是优质的教师资源,还是教学资源,都能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强化、尊重每位学生的生命价值,要想实现个性化,首先就应该实现学校教育的个性化,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学习的美好体验;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实现大数据的学情分析系统,帮助学生进行快速的诊断和评价问题,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建立整套的教学系统和智慧化的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老师和学校进行管理。
五、“互联网+教育”以服务企业为目标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更多“互联网+”人才,因此将带来关于“互联网+”的培训及特训职业线上线下教育的爆发。“互联网+教育”要以服务企业为目标,特别是对于在线教育领域,职业教育一直是颇受追捧的教育类型,同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互联网+”职业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具体细分的每个岗位的工作,主要面向两个群体,一是对传统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二是对想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的培训,可以是在校的学生,也可以是毕业生。
六、结论
“互联网+教育”将让未来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互联网进行,老师通过互联网教授,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无时空限制,各取所需。大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自由流动,重要的数据在互联网上挖掘,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让线上学习成为主流,让传统的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互联网+教育”的意义并不等同于简单地把最好的课程、最好的教学资源放在网络上即可,而是应该通过多元化、多样化、多形式、多结构的知识框架与内容,丰富学生的选择,让每个人都能通过教学激发兴趣,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何瑶.互联网教育填补“知识沟”的条件分析――基于沪江CC-Talk公开课的传播效果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12).
[2]刘贻毅.传统教育培训行业如何转型为互联网教育时代来适应时代的发展[J].赤子(上中旬).2014(05).
篇6
关键词:创新教育;传统教育;互融性
作者简介:杨彦华(196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宏韬(1976-),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633)、2010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谐社会视野下构建大学生新型评价体系”(项目编号:10E008)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03-02
我国的大学教育由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式的教育,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随之也要进行改变。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过程是要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看待教育时,对教育的创新以及创新对学生各种行为的变化的影响就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就是要找出确定我们创新构想的方法。
一、传统的教育方式与创新教育
在我国大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历程中,传统的教育方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师生的交流基本上就是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式,这种教育教学活动最大的优点是它能在很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效率很高,这也是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可以了,教学组织方便,在很短时间内学生掌握某一理论内容的效果明显。但它的缺陷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放飞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虽然也很强调因材施教,但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约束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历史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它不能任意创立和中断。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这种纽带反映了社会和人对教育的稳定性的一种要求,是教育传统的内在价值,教育是基于一定基础之上的,无论教育要怎样适应现代教育的变化,是要变革、要创新还是要完善,都不能没有根基,只能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改造、革新和完善。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1]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就是为培养大批以适应全球综合国力竞争需要的新型人才应运而生的。创新教育“它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或者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2]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品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新教育的优势就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灵活点拨、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创新教育是基于传统教育基础上的创造和革新。希尔斯曾经说过:“传统依靠自身是不能自我再生或自我完善的,只有活着的求知和有欲求的人类才能制定,重新制定和更改传统。传统之所以会发展是因为那些获得并且继承了传统的人希望创造出更真实、更完善或更便利的东西。”[3]教育制度体现或反映教育生活,但传承和延续下来的教育生活条件在现实社会被继承下来,也会被纳入到创新和革新之中,既有传统的、环境的、社会的创新教育的基础,又有要改变、革新、完善的对象。
传统的教育与创新教育是基础与传承的关系。传统的教育是根基,它基于以教师为中心的基础,可以克制人的某些不良行为,防止人的个性膨胀、狂妄和自大,但一般认为,中国式教育过于严厉,抹杀了个性和思考,不利于人快乐成长。传统的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它能维持教育秩序稳定,为创新教育提供保证。传统的教育是人类多少年来教育实践传承下来的,是一种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饱含了生命的智慧。积累起来的教育智慧,它也会积极参与到现代教育生活中去,并在其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传统的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矛盾与不相容主要在于传统教育的保守,秩序的僵化,而创新教育的大胆、积极进取,为教育模式增添了新内容。创新教育在传统教育的帮助下,把教育制度和教育经验继承和发展下去。在我国现实的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支撑,它是一种长久积淀下来的文化,为教育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深厚基础的文化底蕴下,才能孕育人文精神的特质。我们要很好地利用传统教育赋予的人文精神去创新,通过人的改变来创新教育。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现阶段高校教学大多数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他教学方式为辅。为适应社会进步与变迁的大潮,教育业也在改革创新,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尝试着改革,也就是笼统意义上的由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向创新教育模式。
目前课程改革的现状是强调改变,倡导创新:一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代之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注入式学科主义,代之以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走出书本,注重实践能力,把学生的主体活动与创新视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能力和本质。各高校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如创造性思维等课程,还有跨学科素质课、通识课。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课题,并有导师带队指导,学生自主探讨和研究。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意愿与要求,倡导自我发展,形成学术导向和应用人才培养。但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急于改革创新的现象,难免出现了走过场。如有些高校不分学生层次,一律向重点大学和国外大学看齐,大步改革创新。在学生课程设计中过分强调通识课,增加通识课学分,忽视了学科专业的宽度与厚度,目的和初衷是分层分类教学的因材施教。而面对的是大众化的大学招生与教育,采取的是精英式的教育模式,致使广大教师力不从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适应改革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高校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力图拓宽视野,打破专业和教材的限制,频繁修改调整培养方案,如大部分高校搭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增设通识课,加大通识课学分,定位在宽基础,学科渗透。目的是让学生学思结合,打破书本,多角度全方位学习思考,将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力图把传统的教育中的“知”和“行”的分离,转变为知行合一,按照“理论有用,实践为重”,重视或加重实践教学力度,让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教育的真正作用是帮助学生们成为有生命力而且敏感的人,由传统的高校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改革创新的初衷是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但是这种改革应分层次进行,着重考虑各高校的办学层次。基于大众式的大学教育,学生本该在高中阶段学习的通识课程列入了大学的课程里,使大学专业不具备突出的特点,难以培养出“精”、“专”的人才。学生们由于专业基础知识所限,不能很好地把静态的知识在思考中转化为素质能力,不能很好地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创新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活动,在知识的传授上转变注入式学科主义,把学生的主体活动的组织与创造视作教学活动的本质,增加实践实验教学。如理论课上的单项实验,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专业型实践注重专业技能,有的高校还开设了综合实践,目的在于培养综合能力。在修订、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时,比以往更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理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寻求、探索新方法,加深理论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合。但有些高校的培养方案与课程改革不适应,对实践环节的设置只是为了课程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形同虚设,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三、探索与思考
高校教学改革,大多院校的做法是从充实培养方案入手,改革创新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应该本着教育超前原则,而现在的教育教学往往落后于社会实际需求。
高校教育应该强调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适应社会需要,就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全方位的,既有生存能力又有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求有服务社会的能力。生存能力是今后终身学习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置来完成。课程设置中要多让学生思考和探索,但思考和探索不能无边际,应该围绕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轴心来进行。有些课程就应当是理论教学,如某某原理、某某经典著作选读等等,纯理论教学不应硬要分出若干分之一学时搞实践教学,不要以响应课程改革为借口,否则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互融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渗透得好,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好的方式和方法应当发扬光大。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是受益终身的,不仅基础知识扎实牢固,而且学生的目的性强,有计划有目的设计自己的人生,这是传统教育中的精髓,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也应当传承下去。我们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就要求高校教育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要本着教育超前与时代的原则,把课程设计改革与教育制度改革相结合,既要继承前人的理论,又要进行大量实践,从有利于各专业各学科发展的角度,侧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课程设计中教师要更多地指导和带领开展一些课时的科学研究,这对培养学生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改革和创新应围绕要完成本专业和学科的课程目标来进行。只有重视课程目标的主导作用才能疏通课程目标实现中的各要素(主要是理论要素与实践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有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复杂性,注重教学评价体系、手段和方法的突破,这样才能思变。我们要改革,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完成或实现教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优秀的师资是搞好改革的最重要的保证。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对课程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的潜力,从课程体系改革的困境中走出来,探索正确的教育教学的方法。从课程取向上逐步让教育者成为决策者,让学生成为执行者。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策划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偏重能力,创造学习环境,指引学生放飞思维,标新立异。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既在高校又不在高校,这个改革需要举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培养学生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动手。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再回到理论上才能得到升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光说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企事业单位伸出援手,打开大门,广纳学生去实践,去锻炼,在学习实践中探索追求,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以施展,才能很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也才能使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有序进行,也会使学生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得到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关系民族的兴衰与成败,只有高校内外同心协力,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选集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603,43.
[2]E·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7
1.援观念系统的角色更新。这是教师精神变革中内在而具有前提意义的条件。首先是确立新的目标观念。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赋予其不重复于前人的崭新的人文本质,教师应围绕这一崇高的宗旨而转变“学生观”,即面向所有的学生,发展每一生命个体的创造性。要将“为考试而教”转变到“为创造而教”。其次是树立新的师生观念。转变传统教育中“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2.援能力系统的角色转换。这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保障。其实质在于突破“教参——教材——学生”这种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别具匠心地“肢解”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获得教育实践的新颖性和高效率。首先,是具有设计出有新意的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教师不仅要胸中有“标”,而且要目中有“人”,从学生的特定情况出发,把课标的共性要求与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机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是永远追求新知和不懈于教育研究能力。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实,我们惟有成为孜孜不倦求新索异之教师,方能培养出善于终身学习的新一代。再次,是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已使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需要教师对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及相关科技知识具有了解和掌握的能力,从而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得信息,并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
3.援方法系统的角色转换。首先,是教会学习的原则。这里包括终生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两层含义。一个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加速更替,引导学生“要学”显然比“学好”更重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终生主动地追求新知,达到个体生命可持续发展的崇高目标。其次,是发展个性的原则。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善于独立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意义和内涵
在新世纪之初,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态势。传统的经济理论把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视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忽略轻视了拥有知识技术、蕴藏着巨大创造力的劳动者对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作用。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后发达国家,为了顺应全球战略竞争新形势,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把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国家兴亡之关键所在。美、日等国一直在大刀阔斧致力于教育改革,以求建构创新教育的新体系和新模式。在中国,创新教育被应试教育严重束缚。现在,反思回眸建国后50年教育历程,虽然有其成绩斐然的一面,但缺乏问鼎诺贝尔奖的创新精英或世界公认的人文科和自然科学的创新大师,也是不可回避的。究其根源,规范有序的教育程序压制了人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冲动,剥夺了独立自主、发奋拓进的创造个性。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由教育差距所导致的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及文化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中国可能出现再次落后挨打的局面。创新是在前人已知基础上对未知王国的拓进,是人类文明质的飞跃。创新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最高级的阶段,是能够揭示、展现和强化人类的最高本质即创造性的理想化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创新教育具有下述新的特质。其一,就价值观而言,创新教育摒弃传统教育机械、单向的“适应论”而走向“超越论”。创新教育通过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殊流程“创造”出能够不单纯受役于现存世界之规范,而且在人文本质上真正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他们不但能从容自如地适应现存世界,而且能以强大的创新才能主动地丰富发展并超越之。其二,就教学观而言,创新教育废除传统教育变相“奴化”学生人格的做法,自觉发展学生以创新为内核的主体性人格。提倡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而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并能自主调控学习进程和学习策略。
三、就思维观而言
篇8
关键词:伦理;师生关系;权利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77-02收稿日期:2016-01-26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作为教育基本范畴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师生关系已被打破,看似良好的师生关系出现了很多的矛盾与冲突。师生间不断发生的抵制对抗使得师生关系冲突显性化。
例如:曾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发微博公开信以断绝与新招研究生的师生关系的事件,而这仅是师生关系冲突的一个小点,或许还有更多的不为我们所察觉的潜在的其他形式的师生关系冲突。但这一现象的凸显,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师生关系作为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在传统社会条件下,也必然会有矛盾冲突,只是这种冲突被当时的社会文化抑制了。
究竟是什么激化了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间的矛盾冲突?现代师生关系该何去何从?首先我们要了解师生冲突的本质是什么。
一、师生关系的概述
纵观教育的发展,关于师生关系的界定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教育下,强调学生要尊重教师的权威和地位;另一种是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给予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权威地位,而新时期的教育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强调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师生的平等。现在教育界对师生关系的界定局限在教学的有效性上的分析,更多的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来规定师生关系。而没有从师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权利主体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关系。此外,在社会法制发展的今天,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师生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的解析与实行最终也只是局限在教学活动领域。出于对传统教育弊端要根除的教改思路,现在的教育界出现了矫正过偏的现象,只关注了学生的平等地位和人格尊严,而漠视了教师价值的凸显;只关注了学生这一单一的价值主体,忽视了伦理价值、道德维度的底蕴,以致成为师生关系冲突激化的一大诱因。
师生关系的界定要超越课程教学领域,以及法律规范的视域。现代师生冲突现象发生的背后实质上是师生关系中道德权利的失落和师生关系世俗化的发展所致。现代教育的民主化理念的倡行,解构传统教师权威成为了突破口,但在这个过程中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生权利绝对化,教师成为了弱势权利主体。事实上,现代师生关系的现状在提醒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已不是教师、学生权利孰轻孰重之分,而是两者之间的平衡的问题。师生关系就如同一座天平,倒向任何一方都会导致两者的冲突不断。师生关系的制衡,需要道德权利主导法律权利,法律权利起支撑作用,履行道德义务保障权利的实现。
二、师生关系冲突现状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思想逐步成熟,更加强调个体价值在各个过程的体现。在教育领域,学生个体的权利和地位逐渐凸显。在师生关系中出现一个新的利益体,即学生利益体的释放。加上对传统教育弊端的根除思想的影响,师生利益体之间的力量发生了一个逆转,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利益张力扩大,使得教师成为一个弱势主体。在师生关系这座天平上,两种力量的不平衡发展就会导致冲突的激化。也就是说,师生关系冲突激化的根本原因是个体价值和权利的释放。
不管回顾以往,还是直视现在,个体的权利都在长时期内没有得到应有的健康的发展,最终导致教师与学生权利关系的组合失衡,主要体现在权利主体和权利内容的不平衡。主要从两个大的方向来分析:
(1)在传统教育下,教师拥有绝对权威,而学生则是一种绝对服从的状态。权利主体是单一的,即教师。在这种师生关系形态下,教师具有权利的优势,而学生成为了义务的承担者,权利也变成了“权力”。这种关系状态下,学生成了被动体,没有自身的独立人格、创新能力,最终不利于人的发展。
因此,现代教育改革以改变这种关系状态为着力点,赋予权利主体和权利内容以新的内涵。
(2)随着法制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法律权利独占鳌头、道德权利缺失的一种现状,集中体现在权利内容的不平衡。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是在传统社会伦理文化中逐渐形成的,而随着民主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的盛行给这一传统的“绝对权威”强烈的冲击,使得师生关系的权利内容发生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绝对权威是伦理道德发展的产物,而现代学生平等地位是法律的产物。
教育改革要求解构传统师生关系状态,使得道德和法律这两种力量失衡,以道德为基础的权利退出了师生关系范畴。在用法律来规范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忽视了贯穿整个教育发展过程的伦理传统,丢弃了“师道尊严”的伦理价值在教育中的作用。道德和法律力量的失衡,使得师生关系发展缺失了道德价值的规范,而仅是一种法律规范下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也是现代师生关系冲突不断的根本原因。
三、缓解师生权利关系冲突的对策
现代师生关系冲突现状的缓和不能从单一解决方向出发,否则将会重复走老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点就是要在师生关系中平衡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整合道德与法律两种力量来发展师生关系。关于权利主体与权利内容方面的解决思路已有很多,就不再重复。笔者主要从道德权利层面来谈解决之策。
道德权利含义广泛,但本文论述的师生关系中的道德权利侧重于强调人格为核心的道德权利,即师生权利主体作为独立人格的个体应享有的尊严、荣誉和权利。在传统教育中,以“师道尊严”为基奠,强调师生之间在学识上的平等。
例如《论语》为学篇中指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韩愈也在《师说》篇章中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古代圣贤们,都有一个明确的原则:不以学识居高,不以自己的师者伦理地位压制学生的学识竞争。师者与学者之间达成一种默契,即尊师前提下的从师学习,爱生如子基础上的授艺传教。
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关注了学生的平等,并以法律的方式规范下来,却忽视这层平等上的“尊师”的伦理要求。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说,也就是强调师者在社会当中的伦理地位以及人格特质。因而从道德权利层面的解决思路主要有两个方面:
1恢复道德权利在师生关系中的基础地位
现代师生关系的现状是:法律权利压制下的道德权利虚无。众所周知,权利的实质是人格。道德权利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法律权利的实体,更是赋予了人类个体特有的人格规定,侵犯道德权利,就是侵犯了特有人格。人格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如果连最基本的人格都得不到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就失去了其原本的生命色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变成了机械的、僵硬的,没有了血肉的共性亲近。
因而,道德权利在师生交往中处于一个基础地位,师生关系的发展、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都必须要基于此。道德权利是出于主体的人格自觉,能有效监督道德义务的履行。只有当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其自身以外的生命主体充满了尊重和关爱,才会具备这种特有的人格自觉。道德权利的发展更能够推动道德人格的形成,而道德人格的完善是师生权利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体前提。
2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的结构性调整,以达到两者的平衡
发展到现在的师生关系范畴,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已然统一于其中,两者谁也离不开谁。忽视法律权利,则走向传统教育中的绝对权威极端;道德权利虚无则导致冲突激化。
因而,在师生关系这座天平中,要把握好两者的力量,实现两者的不同范畴下的平衡。在社会伦理范畴下,道德权利要基于主体基础地位,要凸显道德权利的社会价值。在学识领域,则要使法律权利在道德基础上发挥其重要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不同主体。
换句话说就是师生关系和谐化需要以道德权利为基础,师生双方人格尊重,即“尊师爱生”;同时也需要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在这个结构体系下,主要是将道德权利中的主体性和价值性根植于法律权利的发展,有力促进法律权利的发展和完善,增添法律权利发展的人性化,加深法律权利的价值内涵。
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两个平衡力,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而在法律权利日益完善的今天,道德权利的回归是缓解师生关系冲突现状关键的一环,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才是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之路。
现代师生关系的发展,必须回归本源。在保证为师者应有的社会伦理地位的同时,打造一种在师生之间的学识的“百家争鸣”。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以“师道尊严”为伦理基础的一种民主、平等的状态,应是一种师者爱生、学者尊师的状态。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是尊重了知识,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朱飞学校师生关系冲突的伦理解析――兼论伦理视域下师生权利关系的拓展伦理学研究,2013,(1).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9
一、正确认识创新的本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不少教育者眼中,创新只是和教学有点关系,与班级管理无关。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它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导致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这种创造表现为他们自己提出某一问题,并想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对于我们来说,“创新”就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明确了以上认识,教育者就应适当调整班级管理思路,在管理措施上予以正确的引导,这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二、班级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社会需求和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使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使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自始至终都在教育者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学生如练兵场上的战士,时刻等待着命令,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在评价上着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有无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较大差异的崭新的教育。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创新教育理念、把握创新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指导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行为,落实创新教育。
三、遵循基本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
对教育而言,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创新。因此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应该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逐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学过程一样,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也是主体。我们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最终目的这一教育目标,即做到一切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的。还要让学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促使其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班级管理过程之中。
篇10
关键词: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师幼关系
英国的怀特海作为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家,他的过程哲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的过程教育哲学是从哲学层面对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及其规律的思考,这种思考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它既克服了现代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又展望了一种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模式的过程教育哲学。这种对于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就为师幼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一、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思想
(一)超越僵化观念,激发首创精神
创造性是怀特海哲学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过程教育哲学的一个根本属性。在过程教育哲学中,创造、历险、享受和自由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创造性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历险、增进享受和获得自由的过程。在怀特海看来,教育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绝不是一个机械的、被动的、往行李箱里装物品的过程,它充满了历险、享受和自由。要创造,就会有历险。教育的每一种创新都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和现有教育秩序的突破,因而都是一种历险。
(二)克服二元对立,追求多元、差异
在怀特海的整个过程哲学中,差异概念始终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要以一种非常肯定的眼光看待差异,也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为更高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怀特海认为,二元对立或两极对立是现代性的根本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具体到现代教育上,便表现为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的对立、倡导自由和遵守纪律的对立、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立。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要克服的正是这种两极对立的现代教育观,他主张教育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三)注重教育过程,把握教育节奏
在过程之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中,怀特海最注重的是“现在”。他认为教育要提供对生活的一种理解,最根本的是应提供一种“对现在的理解”,这就表明过程教育哲学强调的不是念旧怀古、好高骛远,而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
教育的过程具体地体现在教育的节奏上,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必须因时施教。怀特海认为:“生命在本质上是周期性的。”人的智力的发展也是如此,教育必须根据这种周期性或阶段性即节奏性来把握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四)把握教育艺术,激发兴趣,尊重他者
怀特海认为,教育的艺术应该是一种诱导的即说服的艺术,其根本和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优秀教师的高超之处在于他必须十分了解学生,能够发现和选择那些对学生有意义并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命题。通过激发兴趣进而增进自由,是教育艺术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对他者(包括学生)的尊重,过程教学哲学认为,每一个现实体都有价值,都处于一种共生的过程中。和教师一样,学生也有其经验、感情和价值。学生与教师之间需要互相学习,教师并不先天地拥有真理。
二、过程教育哲学下师幼关系的建立
(一)建立情感保障的师幼关系,进行创造性教育
过程教育哲学将教育视为一种创造性的、历险的活动,需要教师在对幼儿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材料等。因此,师幼之间需要建立起以情感为纽带的关系,而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师幼关系因为表面化而缺乏真正心灵的交流,使得本来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变成缺乏情感交流的活动,原本独特、有差异的幼儿在同一个教育模式中被培养成越来越“像”的人。这种情感保障的师幼关系会帮助教师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激发教师进行创造性教育并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情感保障的师幼关系下,教师会出于自身的责任去考虑为幼儿做些什么,师幼之间不是以规范等,而是以真正的情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关系。在教师与幼儿进行心灵沟通的基础上,师幼之间的距离会拉近,交流会增加。而这种交流对幼儿来说是他们生活活动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因为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浅显性、具体性、非系统性等,决定了幼儿的教育更多是在与教师、同伴、家长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可以说交往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幼儿在交往中进行着各种情感活动、游戏活动,积累着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经验,不断提升对世界的认识,幼儿的生命价值也在不断生成。所以,在这种有情感保障的师幼关系中,教师会更加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采用创造性的教育方法、提供不同的材料去支持与引导每一位幼儿,去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使其具有活跃的思维,获得更健康的成长,教师亦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
(二)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尊重差异性
怀特海对多元与差异的追求,启示我们在师幼关系的建立上要克服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幼儿是两个对立的主客体的关系,即一方支配另一方,而要把师幼之间看成是两个平等的主体。在教师与幼儿平等的关系中,师幼之间是相互影响与适应的,幼儿的情感与需要在活动中会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会被看作是独特的、完整的个体,所以师幼双方都是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体而相遇与交往,沟通而融合。这种沟通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不是一方依从另一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相互的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在教师与幼儿这两个独特的精神整体之间建立起的相互的、平等的关系。
在这种师幼关系中,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幼儿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体会到幼儿作为发展中主体的个性及自由、创造和选择,并信任、尊重幼儿,尊重幼儿间的差异性,将幼儿的差异视为一种资源,使其将来的成功有稳定的基础并更加丰富。同时,教师应该真正做到教育公平,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个体,鼓励并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与探索,表达与表现,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
-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