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8 17:1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

篇1

一、深入调研,摸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和经营水平的过程。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和其他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样,经历了会计电算化、财务业务一体化到企业资源规划的历程。为了摸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底数,企业组织相关人员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有些管理人员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片面的理解为技术的信息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或中介机构来进行;有些人员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领导班子和企业业务部门事情,与其他人员无关。不清楚如何进行信息管理,对信息管理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企业自身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2.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缺乏全局的、战略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企业的各部门都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分别建设各自的信息系统,缺少一体化的运作机制,信息资源得不到共享,形成了很多在权利保护下的“信息孤岛”。

3.专业人才缺乏。过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以财务电算化为主的系统,逐渐发展为各个部门的系统。人员大部分只具有操作能力,而没有开发的能力。缺少既懂管理又懂得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模式过于成旧,培养出的人员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人才缺乏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4.信息化系统与现有管理流程不相匹配。尽管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流程还停留在原有状态,无法适应信息化的要求,致使信息系统与管理流程不相匹配,信息化利用效率较低。

二、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现状的分析,理清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统一思想、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提高效率“的指导思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企业的信息管理,首先是企业决策层的信息管理。企业决策层的主持和参与是企业信息管理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企业决策层在实施信息管理过程中要有超前的预见性与决策的长远性,要以企业发展为重,统一思想,提高信息意识,保证认识和决策的相统一。

组织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是推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保证。我们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董事长(或执行董事)担任,副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小组成员由各分管业务的副总及其相关的职能部门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设计、实施等工作。

2.全面规划、有重点、分步骤的实施企业信息化改造

企业的信息规划要避免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考虑,要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全面统筹信息化的发展;信息规划要在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等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评估企业当前的现状,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的规划。

我们在制定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组织了专业人员对企业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研,在进一步完善各业务部门信息化内容的前提下,决定以财务、业务一体化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线,按照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企业的特性制定信息化实施方案。第一步构建企业完整的内部网落。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将企业各部门的单项信息通过内部网络的建设联系在一起。将企业的原始信息资料进行数字化,构建企业信息库,解决信息化基础、应用等问题。第二部是企业内外网一体化建设。在对内部网建设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实施与外界单位的协同工作信息化,包括商务和销售等。

3.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大量投资,又需要人力、物力和智力的投入;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甚至有可能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造。在资源规划方面,充分发挥软件提供商和现代专业管理机构的作用,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进行流程重组,建立与信息系统相匹配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只是一个管理支持系统,能否实现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资源的重组,更在于管理的重组;选择适合于企业实际的软件系统;对信息化实施进行全程监督、控制,规避系统风险,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4.加强人员培训,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行

加强对信息化人员的培训,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行。一是使企业员工接受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二是使企业员工学会应用计算机,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应用的基础。在信息化培训过程中采取了“两步走”和“三个层面”的培训方式。两步走:对于理念的培训,在信息化实施前进行培训;对于应用部分,在信息化建设时结合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培训。三个层面的培训:对决策层的培训,重点是要求企业的管理层要全面把握信息化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时对信息化进程中的资源进行调整、对于改造业务流程等做出决策,明确信息化的目标和要求。中层管理者的培训,重点是明确企业的战略意图,按照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全面贯彻执行。实施层面要按照信息化建设的方案,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各项任务。

篇2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精神,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施《北仑区数码港规划》,推进北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摸清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和有关问题,根据区领导的指示精神,决定对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和相关问题做一次全面调研,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区企业信息化工作。

二、指导原则

1、政府引导、效益驱动、市场运作

2、政府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

三、调研目标

1、了解企业信息化现状,找出亮点

(1)企业上网工程(企业宽带接入、信息、企业建站、电子商务、网络邮箱、网络传真等)

(2)企业内部管理(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仓库管理、ERP/CRM/SCM、人力资源和资产管理等)

(3)企业设计制造(CAD/CAM/PDM等)

(4)企业信息化取得成绩

2、了解企业信息化需求,研究对策

(1)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所关心的主题

(2)企业信息化发展计划

(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设想、今后的重点及目标

(4)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

(5)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有什么建议

3、筛选项目,推进企业信息化

在统计数据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评价剖析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政策导向,在政府宏观导向和政策、支撑平台体系建设、普及和培训、宣传、技术推介等方面提出方案和规划,为政府正确引导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决策支持,为企业提供多层次、行业针对性强、面向效益提升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四、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调研的组织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北仑区企业信息化调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组长:**

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成员单位:区政府信息办(信息中心)、发展改革局、科技局、统计局、外经贸局(经发局)、工商分局

其它成员单位:建设局、贸粮局、旅游局、科技创业园和新唇值赖?个街道、镇乡。

五、调研方式

由上述19个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镇乡抽调人员,邀请宁职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信息化企业,成立企业信息化调研课题组和推进工作专家顾问组。

调研课题组和推进工作专家顾问组将根据北仑区产业特色,由熟悉行业发展规律的、不同学科的专家队伍组成。充分利用专业信息技术公司、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政府渠道的力量。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等方式进行调研。

(一)行业调研

行业调研以各行主管、分管口为主,街道、镇乡属地为辅,负责各行业《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和行业调研报告的编制工作。要力争抽取2000家以上企业填报《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基本覆盖,规模以下企业至少1500家,并在详细分析回收的《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行业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二)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分成10个调研小组,选择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每组原则上跑200家),主要召开企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赴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和企业信息化需求。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年12月5日—20**年12月31日,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分解调研任务,全面动员,由经发局、发改局和街道、镇乡等各职能部门发起,分行业、区域发放《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到相关企业,同时采用纸面问卷和网上填报两种方式,自上而下展开一次全方位的普查;

(二)实施阶段:20**年1月4日—2006年2月28日(法定节假日除外),分10个调研小组开展实地调研;

(三)汇总阶段:2006年3月1日—2006年4月30日,其中小组汇总:3月1日—3月30日,回收《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录入数据库,详细分析调研情况,编制并提交行业、区域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大汇总:4月1日—4月30日,4月1日前各调研组将收回的《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汇总表及小组调研报告报送区信息办;5月底编制完成全区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七、责任分解

1.调研责任分解表:

组别行业负责单位

第一组外资企业200家(规模以上100)经发局(魏朝晖)、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二组外资企业197家(规模以上171)经发局(郑麒麟)、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三组制造业(塑机)273家(规模以上57)科技局(郑辉)、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四组1.制造业(文具)96家(规模以上21)2.制造业(汽配)80家(规模以上28)科技创业园(虞雁)、发改局(张楠)、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五组制造业(服装、针织)128家(规模以上34)发改局(刘磊)、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六组制造业(模具)428家(规模以上75)科技局(周瑾)、科技局(储晓峰)、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七组1.交通运输物流业80家

2.邮电、通信业38家

3.宾馆、餐饮业38家(规模以上12)信息办(王宁山)、旅游局(徐文辉)、街道镇乡

第八组批发和零售贸易520家(规模以上59)

工商分局(俞全红)、贸粮局(陈华)、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九组建筑业220家,其中建筑101(规模以上47)、房产77家(48)、监理设计42家建设局(曹育人)、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十组其它753家(规模以上146)工商分局(章页)、发改局(殷光亮)、街道镇乡(联络员)

篇3

【关键词】信息a化建设 信息化咨询服务 规划方案 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咨询是对企业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系统改造,主要涉及企业管理模式设计、业务流程重组、信息化解决方案设计与管理软件系统的实施应用。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管理规划过程,每个咨询公司的信息系统规划都有自己特殊的行业知识背景、成功案例经验、有效的工具和丰富的知识库。任何公司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都不是完全相同的。

1 总体调研

通过对企业高层领导、各业务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各下属企业管理人员的调研,对企业的战略、业务、管理、组织和人员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使信息化规划能符合企业实际,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支撑企业未来发展需要。

(1)与企业高层、相关管理部门和项目组一起工作,明晰企业的战略,为企业IT建设指明方向。

(2)与企业高层、相关管理部门和项目组一起工作,进行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现状描述,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以便具体确定什么样的信息系统能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3)了解国内外最佳业务实践,和IT如何支持业务的行业标杆。

(4)了解企业IT现状。

2 需求分析

分别从业务(业务模式和运作模式)和IT(IT现状与趋势)两条线索进行分析,IT战略与架构制定准备素材。对调研情况整理、归纳和分析,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企业业务模式和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比较国内外最佳业务实践,寻找差距,明确用户需求。

(1)战略:将企业战略和IT战略进行整合,以便使IT战略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

(2)业务模式:对调研的企业现状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关键业务流程,并建立企业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型。

(3)数据:对现有的企业数据以及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处理等进行分析,以发现任何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

(4)信息系统:对现有的信息系统或正在开发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了解这些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信息系统如何支持业务流程,以及发现任何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

(5)基础设施:了解和评估企业目前已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对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和评估。

(6)行业标杆:了解行业内IT支持的最佳业务实践,以便进行差异分析。

(7)评估企业当前信息系统的应用与行业内先进水平的差距,判断企业采用信息系统的机会,即提出需求。

3 方案设计

根据企业信息技术整体战略和主要业务需求,规划企业未来的信息系统架构蓝图,明确信息系统与企业的业务需求联系。企业的许多改进机会,例如改善原有的工作流程,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报表结构等,往往都可以在设计新系统时同时考虑。方案设计阶段是整个咨询工作的核心环节。

(1)通过指出并具体分析企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关键问题,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2)通过指出并具体分析企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关键问题,确定业务流程调整地机会,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BPR调整的机会。

(3)设计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总体框架。

(4)设计各应用系统功能结构。

(5)设计企业总体基础环境的技术架构,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需要。

(6)制定企业信息化的安全体系。

4 实施计划

对规划方案中的应用系统的实施进行优先级排序,明确信息系统规划的整体实施时间、步骤和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同时对企业信息化过程进行投资分析;并制定信息技术管理模式。

(1)考虑企业业务现状问题,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同时,结合信息系统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各信息化系统建设计划。

(2)对企业未来信息系统的投资按实施计划进行初步估算,并进行风险—效益分析。

(3)设计和确定IT基础设施及规范、基础实施实施策略和计划。

(4)结合企业未来的组织结构和实施建设的策略,设计和确定实施信息系统以及维护信息的IT组织结构,IT组织结构是实施和维护未来信息系统的保证。

(5)同企业高层及项目组确定未来信息管理模式及实施策略。

(6)制定应急方案。

企业信息化作为推动和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近年来已为中国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普遍认同,并成为他们的战略选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白热化和信息技术应用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的命脉和核心竞争力,搞不搞信息化,已经不是企业的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企业做出信息化的战略选择,自然是明智之举,是“做了正确的事情”。但在这种纷繁复杂的企业信息化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把事情做正确”,把自己的信息化战略落到实处,取得成功,还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战术策略做保证。

参考文献

[1]倪明.管理咨询公司信息化咨询服务能力的评价模型[J].图书情报工作,2007(01).

[2]刘建军.咨询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8).

[3]武玲玲,刘晓松.浅谈信息化咨询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6(11).

[4]陈昕,巫华.发挥咨询公司作用,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J].江苏商论,2003(05).

篇4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主管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市工商局的信息化建设紧紧抓住了信息资源这个基础,信息系统统一规划、数据资源高度整合,统一了数据标准。工商企业注册信息、个体工商信息等资源正在为市场经济服务。

一、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概述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主管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全系统共有4292名员工,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为74人,本专科学历为3248人,中专学历363人。在市局及下属的21个分局中都设有信息化主管部门(即信息中心),全局系统信息中心IT人员为50人,均为本专科学历。在公务员中,受过信息化理论与基本技能培训的占68%,全局系统的领导和员工表现出良好的信息化素养。

市工商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完成了由单机应用向网络应用的过渡,内部业务网实现了市局与国家工商总局、市局与21个分局的联网,其中市局到各分局是155MB的ATM网,分局到所通过帧中继128KB联网,Internet网接口1~2MB。全系统共拥有局域网22个,配置服务器62台,路由器35台,交换机35台,磁带机30台,微机850台,笔记本25台,数据专线27条,内部网络覆盖和外网连接大约各占50%。

市工商局建立了网管中心和数据中心,应用系统初具规模。企业登记管理、企业名称管理、个体登记管理、市场登记管理、商标管理、商标印制管理、广告经营单位管理、动产抵押登记管理都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市局集中数据60万个记录。面向社会在因特网上建立了《天津红盾信息网》和《网上工商》网站。市局建立了计算机培训教室,50台微机和音响、投影设备全部到位。

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管理机构逐步健全。市工商局1996年组建了信息中心;1999年系统机构调整,市编委发文确定了各分局信息中心编制,分局信息中心陆续成立。

到目前为止,市工商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正在深入发展和稳步提高。在国家工商总局和天津市信息办的领导与支持下,以网络工程建设为中心,以为民服务为重点,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领域,逐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提供了技术保障与服务。

二、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数据资源的整合

1995年以后,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工商行政管理数据处理网络建设方案》,陆续颁布了企业登记等一系列各专业数据库标准。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数据库标准,天津市工商局对原有的应用系统软件进行了改造,先后建立了企业、个体、市场、企业名称、动产抵押、商标印制单位等数据库,数据入库率达到100%。为集中使用,采取每月由分局向市局报送软盘的方式,将分散的数据合成全市相应的大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实现了统一的系统数据资源平台。从效果上看,数据资源的整合统一了数据标准,易于实现全系统的业务管理和数据资源共享,为进一步开发网上办公奠定了基础。

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在1996年,使用天津市政府日贷办的第三批日元贷款建成了计算机机房之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网络建设总体方案》,着手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当年,日贷设备到货,该局获得价值2700万日元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并利用配套资金购置了服务器和相关软件,建立了市局局域网,在市局内部实现了网络化办公;1998年该局按照总体方案设计标准,组织各分局建设局域网,同时着手开发网络系统应用软件;1999年,各分局局域网全部建成,企业登记、个体登记网络版软件开始推广使用,但是由于经费所限,个别分局网络服务器配置档次不高,微机数量少,不能实现业务流程全线计算机处理,办公效率不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为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和全面提高办公效率,2002年全局系统对网络设施进行了改造,将市局到各分局的128KB帧中继专线改为155MB的ATM网。网络带宽的增加,大大减少了上网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网络从各分局延伸到所一级。到目前为止,内部业务网实现了市工商局与国家工商总局、市局与21个分局的联网,其中市局到各分局是155MB的ATM网,分局到所通过帧中继128KB联网,Internet网接口1~2MB。网络设施的建成,使全系统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处理成为可能。

3.应用系统开发与利用

在网络与硬件基础设施到位后,应用系统的开发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天津市工商局于2001年完成了IC卡项目审批,取得了物价收费许可证。经过一系列周密准备,在全系统进行了动员,启动了IC卡工程,当年收费403万元。网络建设进展顺利,市局新大楼机房设备安装调试到位,网络全面开通使用;分局局域网完成了网络升级,增配了服务器、交换机、磁带机;配合国家工商总局完成了市局与总局的网络工程施工,设备、软件安装调试到位;为适应工商管理新法规的贯彻执行和建立经济户口、实施警示制度促进监管到位的要求,开始实施软件升级工作;拟订了工商政务网站,即“网上工商”项目实施方案,完成了该项目专家论证,市信息办批准立项并给予50万元启动资金。

2002年企业名称远程审核系统正式推广应用,得到业务部门和社会的认可与好评;企业登记、个体登记系统完成了升级和数据转换,合同、商标、市场方面软件升级完成了需求调研,开始设计与编程;广告、案件、企业监督管理、经济户口管理系统需求调研正在进行中;“网上年检”系统完成编程并通过验收;拟订了“并联审批网络实施方案”和“档案数字化技术方案”;面向社会,建立了构架在因特网平台上的红盾信息网 (),利用网站将政务公开,宣传工商工作,为社会提供工商信息查询服务。

按照工商总局的数据库标准,市局在企业登记管理、企业名称管理、个体登记管理、市场登记管理、商标管理、商标印制管理、广告经营单位管理、动产抵押登记管理业务中都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数据库采用Oracle,集中数据60万个记录(一个记录占1KB),数据库每天更新一次。并与天大天财合作开发了业务管理软件系统(企业名称、企业登记、个体登记、年检系统),该软件已通过国家软件总局检测。

4.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

天津市工商局与天津市智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红盾信息网”网站,该网站包括政府网上办公、工商信息查询和企业信息三大版块。政府网上办公版块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商法规查询、工商动态、政务公开、网上投诉、网上年检、名称预查询、行政公告、良好信用企业榜、不良信用企业警示榜;企业信息版块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名录数据库、企业产品数据库、供求信息、津品商城、电子邮箱;工商信息查询版块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查询、驰名商标查询。

红盾信息网将成为政府的网上办公平台、信息查询平台,特别是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将成为天津市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宣传产品、信息、扩大市场、树立形象的动态信息交流平台。在网上实现了电子政务、MIS等基本的业务管理,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达到中级水平,信息化覆盖50%以上主要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统一规划,数据集成度高,但是还没有全面达到OA要求。由于业务流程规范有待完善,所以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初中级阶段;能开展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为决策提供一定的辅助支持,为进入高层次管理决策的智能化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商行政管理局在网上实现了电子政务、MIS等基本的业务管理,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达到中级水平,信息化覆盖50%以上主要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统一规划,数据集成度高;工商局的数据资源建设成果在其特有的职能支持下,显示出资源价值大,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强和信息资源完整性好的特点。其工商企业注册信息、个体工商信息等资源正在为市场经济服务。

三、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大力支持、科学决策是关键

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人、财、物等方方面面,没有领导的重视,没有领导的及时决策,没有领导的超前意识,是难以推动的。天津市工商局系统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市政府和市信息办领导、市信息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利用市政府分配的第三批日贷启动了网络工程,使信息化建设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近期完成的“红盾信息网”和“网上年检”项目,都得到了市领导和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天津市工商局石栋局长明确指出,实施信息化工程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舍得投入、召贤纳士”。特别是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工商局对信息化建设依然投入了大量资金,每年单独有信息化工程预算,近两年均在1000万元左右,保证了全局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精心组织、注重规范,保障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程组织和技术等各层面上都要涉及到很多标准。只有制定和引用切合实际的标准,才能保证与各业务部门的接口合理,保证信息化工程的顺利进行。

另外,在信息化建设工程中,精心组织、协调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各个部门间、业务环节间不能协调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势必造成推进整体业务信息化的障碍,甚至造成浪费和损失。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信息化建设在开始时就高度重视整体业务信息化的协调工作,以机构、措施、规范等手段充分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篇5

佳维精细化工厂信息化项目经过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完成项目建设的招标工作,纵观整个项目招标过程,符合程序。尽管主管项目的信息中心主任对招标结果感到意外,其实招标结果一点也不出人意料。

佳维精细化工厂信息化建设项目是整合现有信息化系统,实现本厂各孤立的系统互通互用,资源共享,使全厂生产流程贯通一气,提高生产与管理档次,向大型化工集团的生产模式靠拢。项目建设涉及到生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关系到产品数量、质量,关系到全厂发展的前途、命运。

主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万副总和信息中心金主任对项目极为重视,制定了详细和周密的计划,举全厂之力,进行了多次需求调研,认真梳理了业务流程,编制了项目的建设方案,考察了能够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计算机集成公司。应该说,招标前期的组织工作、需求调研工作和招标准备工作有序,比较到位,准备充分,为招标工作和项目的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佳维精细化工厂完成了项目建设需求报告后,通过正规渠道,向社会上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了“佳维精细化工厂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公告”。经过认真考察,从十家集成公司选中三家,采用议标的方式确定项目的承担者。评标专家由四位化工方面的专家和三位计算机方面的专家组成,经过专家评议确定了一家公司作为项目的承担者。这三家公司的确定,以及专家的组成人员是经过万副总、金主任、信息中心及厂相关单位人员认可的。说明三家公司都有能力按照要求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整个招标过程是公开的。

唯一的不足是评标专家缺少信息中心的人员,不能充分表达信息中心的建设思路。毕竟其他专家不能完全了解整个项目的具体情况。

评标会上,A、B、C三家公司各自提交了商务及技术方面的文档,派出代表作了限时的述标发言,经过专家阅标、质疑提问、综合打分,确定由B公司中标。尽管主抓信息化建设的金主任颇感意外,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三家单位都有能力按照要求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否则,不会被推荐来参加投标。B公司资历较长,技术沉淀较厚,所承建的项目众多,足以说明其技术实力雄厚,完全有能力承担项目的建设任务。B公司所提供的资料,装订得非常精制,讲解人员的语言表达非常生动,所制作的演示文件非常漂亮,以至讲演超时十多分钟却无人打断,这充分说明B公司对项目的需求理解深刻、到位。B公司中标出乎意料吗?

篇6

本次调研对象的选择,我们注重被调查企业代表性与标杆性,但总体来讲偏重于中大型企业。从业领域包括丝绸、鞋品、男装、女装、羊绒、童装以及面料等企业;从企业发展阶段来说,既包括**等行业领头羊,也包括品缘、小玩皮等行业新秀;从企业性质来讲,69.23%的被调查企业属于民营企业,30.77%的被调查企业属于外资或三资企业;从企业规模来讲,45.45%的被调查企业门店数量超过300个,53.85%的被调查企业员工人数为1000人以上,58.33%的被调查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人民币。

中国服装企业----**信息化现状深度调查报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无论是几十个亿销售额的行业巨头,还是只有几千万的行业新秀,都在全力打造适合自已的信息化平台,试图依靠优势信息平台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反应周期或者加强终端控制能力。

在信息平台成为核心资源的行业趋势下,做为个体的服装企业该如何开展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呢?基于此,《中国服饰》杂志社与**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国内服装行业**年底的信息化现状与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度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分为信息化投入与制约因素、IT组织现状、IT应用现状及未来考虑、IT策略及管理等4个方面。

一、信息化投入水平与建设制约因素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投资,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头的重视与关注,而是需要企业实实在在的投入,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国外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至少要达销售额的2%以上,领先企业甚至达到5%~10%。国内服装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如何?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面临诸多资源瓶颈,如技术方案、人力资源、企业信心以及资金,我们应该首先关注那个因素呢?

1.信息化建设投入水平

被调查企业**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所上升,55.56%的被调查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在0-1%之间,11.11%的被调查企业投入达到了1%-2%,3.33%的被调查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达到2%-3%。这种信息化投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的服装企业信息化处境。

IT组织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资产,是企业信息规划、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项目落地的有力保障。一支精干、敬业、技能综合的IT队伍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运营的诸多难题,提高服装企业的运作效率;还可以成为高层决策的信息使者,通过数据挖掘、电脑看板等工具的应用,为高层提供数据依据。

基于IT组织的重要性,服装企业的组织架构应该怎样设置,信息组织领导权该由谁掌控?服装企业IT部门应该有多大?信息化部门的人员流动性如何呢?

1.信息化建设投入水平

被调查企业**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所上升,55.56%的被调查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在0-1%之间,11.11%的被调查企业投入达到了1%-2%,3.33%的被调查企业信息化投入水平达到2%-3%。这种信息化投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的服装企业信息化处境。

图表1信息化投入占销售额比率

2.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方面,58%的企业认为“缺乏技术积累,技术风险大,技术创新成本高”,50%的企业认为是“缺乏高素质人才”,42%的企业认为是“缺乏资金”,调研结果说胆,服装企业的信息化任重而道远,技术积累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将是长期又艰巨的任务。

图表2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从本次调研的结果来看,国内服装企业的投入水平普遍偏低,较低的投入水平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不如意。服装企业要改变信息化现状,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只有在适当的资金投入下,才有可能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也才有可能进行技术创新,打造出以高效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竞争力。

1.IT组织层级分布

对IT组织层次的调研表明,大部分服装企业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组织因素对信息化工作影响,55%的被调查企业设置了信息化总监岗位,并直接对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从组织层面上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27%对“副总经理”负责,18%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其中对副总经理负责与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的区别在于:对副总经理负责指信息化工作是副总多个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其他职能老总负责,则是指主要职能是财务或行政,而兼顾信息化工作。

图表3IT组织在企业组织中的层级分布

2.IT组织员工数量

**年IT组织的员工数量与**年相比增长幅度为68%,其中普通员工增长比例为93%,软件维护人员增幅为78%,软件开发人员增幅为40%。**年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需求与**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图表4IT组织员工数变化示意图

3.IT组织员工的流动性

**年,IT组织员工流动性调查曲线呈现马鞍型,67%的被调查企业IT员工流动率在5%以下,25%的被调查企业IT员工流动率在10%-15%之间,两个数据占总量的92%,说明在大部分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向成熟的同时,仍有不少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存在着较大的管理问题。

篇7

这次调研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实地察看两种形式。在__、__分别召开了各县市区统计局长及市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并到芷江、隆回两县统计局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了解;在__召开了由两办调研室、发改委、两型社会建设办相关负责同志和市局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并实地考察了攸县统计局及所辖的两个乡镇统计站的信息化建设。

一、关于统计信息化建设

(一)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硬件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近两年,三市统计信息化方面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计算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目前__市局现有台式机44台、笔记本电脑8台和微型服务器5台,1个小型的培训机房,微机配备率达100%;县市区级统计局共有微机168台,干部职工微机配备率为68%,微机都较为先进,可以满足统计工作的需要;乡镇统计站的微机配备及配套设备绝大部分已配备到位。__市统计局也加快了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硬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市局微机配备率达100%,县市区微机配备率达到75%,乡镇统计站的微机配备基本安排到位。__市、县、乡三级实现了人手一台计算机,其中有联想、方正品牌计算机340多台。全市共有各类服务器12台,其中市本级有服务器7台(hpml370 1台、hp350 2台、ibm 1台、方正服务器2台、联想服务器1台),9个县市区配备了服务器5台。20__年,省、市、县、乡四级共投资200多万元(平均每个乡镇15000元,省、市、县、乡分别投入20__元、5000元、5000元、3000元),为全市130个乡镇各购置了一想开天6900、一台富士通打印机、一台美的1.5p空调、一台ups电源。

2.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三市统计局的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且逐年加大对网络建设的投入,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__市局建设了新的统计信息网站,具有单独的一级政府网站域名,7个县市区建立了自己的外网平台,还有6个县市区尚未开通统计网站。搭建了乡镇网络平台,洪江市和通道县统计局设立了ftp服务器,基本做到乡镇统计站可以经互联网与县局互联互通;芷江和沅陵县统计局在与乡镇统计站之间建立了统计工作qq群。__市局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统计系统网络平台,全市县市区级局域网已成规模,广域网基本覆盖了从市到县市区统计局,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年内将开通市到县的系统内部的专线网络,并挤出资金支持乡镇统计站的网络建设。20__年,__市采用2m数字电路连通了统计内部信息网络。20__年,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设备升级,出台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同时为9个县市区各添置了一台天融信防火墙。

3.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入。近年来,三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统计工作流程,拓宽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一是报表处理微机化。近年来,按照省局的要求基本统一了软件、统一了环境、统一了管理。目前,县级以上统计报表全部采用计算机处理,包括数据录入、编审、加工、存储、传输、等,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统计数据生产的各个环节。部分企事业单位也使用计算机录入数据,并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数据。二是网站建设规范化。__市局有了新的一级政府网站域名,并为县市区统计局提供了免费的空间和二级域名,网站建设更加规范、安全,栏目设置较以往也更加丰富、合理;__市局加大了对统计系统的网站建设的管理力度,优化拓展了市统计内、外信息网站建设。三是各项制度规范化。两市统计部门分别出台了微机管理制度,做到微机管理制度化,网站维护责任化,数据备份经常化,各项措施的实行,保证了统计信息的正常、安全运行。__市已制定基层统计业务平台处理建设方案,力求主要报表数据处理工作向乡镇下移,正着手推动乡镇的名录库和数据库建设并形成乡镇国民经济考核的数据模型,使信息技术应用向基层深入,同时服务于党政领导宏观决策。

(二)对我省统计系统广域网建设的意见

在此次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统计信息化建设很重要,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因而,近几年各级统计部门均在一定程度上给与了重视,但由于统计部门经费有限,对信息化的投入不足,总体来说,我省统计信息化特别是基层的统计信息化水平还较落后。目前,我省统计系统的广域网还只建设省到市州一级,各县市统计局还是通过软件vpn的方式连接内网,由于软件vpn方式不太稳定,给县市统计局工作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较大的影响。8月初,国家调查队在我省已把市队到县队的网络全部开通,因而建议省局要统一规划,将市局到县局的网络拉通。至于采用何种方案进行建设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与政府共用网络容易受到牵制,且投入大,因而由省局建设本系统的专网较好。在网络常年维护经费方面,__所有县市局均表示应该能有办法解决,但希望省局最好能与财政部门共同下文,实在不行,至少省局要下文;__大部分县市区统计局表示经费有困难,希望省局能给予一定补贴。__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无论是硬件设备的配置还是在乡镇统计站微机的使用方面已走在全省前列,正在探索如何使统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特别是乡镇统计站的微机能更好地、长期地发挥作用,急需省局进行统一规划和具体指导。

(三)主要问题及建议

1.出台政策,切实加强对乡镇配备微机的管理与使用。__、__的大部分乡镇统计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也没有专职的统计员,一般是由乡镇秘书兼任。目前大部分乡镇统计站只有农业统计报表的收集与上报,工作任务轻,且由于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计算机基础大都不好,部分乡镇的微机配备后

已直接搬到了乡党委书记或乡长的办公室,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县市虽然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培训,但由于人员变动频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建议省局要出台政策,加强对现有的乡镇统计站微机的管理与利用,定期对乡镇微机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发挥真正的作用。 2.加强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信息化水平。此次调研中反映,统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专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是既懂统计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易引进,原有的计算机专业人员由于业务精湛、技术熟练,提拔的提拔,调走的调走,县市统计局计算机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重新培养现有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既受人员素质、经费支持和工作任务的限制,而且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众多的因素使得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因而建议省局以后分期开展网络管理、信息安全、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等相关技术和业务的培训,加大对基层统计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干部职工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数据分析和决策咨询的水平。

3.争取支持,切实发挥统计信息化的作用。当前,我省各级统计局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培训、网络运行维护等各项支出均未列入政府财政的常年经费预算,仅仅依靠挤占业务经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建议要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大力争取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最好是争取统计信息化建设资金由财政单列。同时,省局要加快全省统计数据库建设,优化统计数据处理平台,充分发挥统计数据的效用,拓宽应用领域,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二、关于地方调查队管理

(一)地方调查队现状

目前,__地区共有各类地方调查队23支,国家队4支;__地区共有各类地方调查队近20余支,国家队5支;__地区共有各类地方调查队12支。

1.目前地方调查队比较普遍地存在不统一、不规范、不明晰的现象。名称不统一、级别不统一;职能定位不规范、人员编制不规范;与国家队的关系不明晰、与同级统计局的关系也不够明晰。基本上是依附着地方统计局生存。但在解决统计干部待遇、弥补统计人员力量不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2.国家队经费相对充足,地方调查队经费难于保障(地方调查队是事业编,不享受地方津贴),存在攀比,人心不稳定。

3.地方队的人事权和经费保障都在相应的地方统计局,业务上接受上级国家队的指导,难于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建议

1.由省局和调查总队协商,当然从根本上要靠国家统计局,理清国家队与地方局的业务范围,并下文予以明确的规定。

篇8

一、充分认识在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既是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是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科学发展观对每个领域、每项工作特别是对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信息化建设内在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工商系统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有机结合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就信息化建设技术而言,涉及到标准的制定、网络的构建、软件的开发、安全的管理和运行的维护,等等:就信息化支撑的业务而言,涉及到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市场行为监管、商标广告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个体私营经济监管等等;就信息化依托的工商系统的机构而言,涉及到总局、省局、地市局、县局和工商所五级,46个副省级以上工商局和60多万用户。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整体布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是不可能完成好信息化建设任务的。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具有高投入的特点,动辄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如果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整体规划,科学论证,就会出现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超前建设、开发失败、效益低下等问题,其浪费是十分巨大的。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形势和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一五”期间工商系统信息化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肩负着繁重的任务。“十一五”规划纲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信息产业要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国家工商总局根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和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也提出了建设“金信工程”的任务,并要求到2007年底建成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总局、省局、地市局、县局、工商所五级网络系统和涵盖全国市场主体的经济户口数据库,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提高政务信息共享能力;建立全系统统一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实现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经营行为、退出行为的全程动态监管,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推进12315行政执法网络建设,实现对市场客体的重点监控和快速反应,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建立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系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金信工程”建设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而要建设好“金信工程”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总结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实践得出的结论。近年来,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由最初的打印营业执照到现在的业务应用覆盖各项工作领域;已由开始的局部的辅工作发展成为今天的全局性的基础性工作。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各级工商机关着力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标准的制定。总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金信工程总体技术设计方案》和《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等18个信息化数据标准规范。二是信息化的基础性建设。完善了信息化网络,全系统89%的县级以上工商局建立了局域网,并实现了省、市地、县、所的四级联网;组织开发了相关业务应用软件,实现了企业登记等主要工商业务的计算机处理;初步建立了数据采集和更新机制,省级工商局平均基础业务数据入库率达到96.8%。三是信息化队伍建设。各级工商机关信息化管理机构逐步健全,全系统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达到6412人,其中高级职称77人,中级职称591人,初级职称910人。四是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总局和各级地方工商局相继制定了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实行了项目监理制度,使有限的信息化建设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不仅满足了工商业务发展的对信息化的需求,而且为全系统信息化长远发展构建了框架、打下了基础,特别是为全国工商系统的联网应用、数据共享和整合创造了条件,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的发生。实践证明,尊重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把科学发展观变成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对科学发展观仅仅停留在认识上和口头上是不够的,只有将其变成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其指导工作和建设的作用。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在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树立科学发展和科学建设的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息化建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必须从人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来进行建设。信息化始终是为人服务的,要为人的需要而建设,为人的发展而建设,而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二是整合的理念。要在对整个系统和某个地方的信息化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强调网络布局的整合、应用系统的整合和数据的整合。对现在和今后的信息化项目要按照整合的理念来建设,对以前的信息化项目要按照整合的理念来改造。三是成本的理念。信息化应用于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执法成本,促进职能到位。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讲究投入和产出,而不能一味攀比谁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的多,谁的设备先进、超前,而关键是要看信息化在业务工作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二)养成科学发展和科学建设的思维方式。一是要用战略思维来进行信息化建设。这就是要从宏观总体、长远建设和现实基础上来认识和把握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把全局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每个地区和每个时期的信息化建设都作为整体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要用创新性思维来进行信息化建设。这就是创造性地运

用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和处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使信息化建设既符合国务院的要求,又适合工商系统的实际情况;既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三是要用系统思维去进行信息化建设。作为信息化管理机构,要站在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角度上,围绕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需要和业务的发展趋势来进行信息化建设。要把信息化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有机结合,积极促进依法行政和市场监管制度改革,而不只是作为业务工作的简单技术支撑。

(三)学会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指导发展和建设。一是要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去指导信息化建设。这就是要依据工商系统的客观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待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真正做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是要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系统科学去指导信息化建设。这就是要运用系统整体性原理去规划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合理进行信息化要素的搭配组合,适时实施系统结构的转变:要运用结构功能原理,发挥信息化各个子系统的“互动作用”作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有机性、能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三是要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例如,利用构(组)件技术实现系统的“重用”,应用SOA技术实现系统的“整合”和“互操作”,使系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从而使信息化建设更好地适应工商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节约信息化建设资源。

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在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加深对信息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根据工商业务和系统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我认为当前在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信息化建设与业务需求的关系。一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以需求为导向是信息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它取决于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只有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才能使信息化建设不会偏离为业务工作服务的轨道,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和质量,才能不断提高业务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二是正确理解需求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就是要围绕业务工作、适应业务工作的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这个围绕不是一般业务工作,而是业务工作的发展趋势和重点任务;这个适应不是零打碎敲的满足所有提出的需求,而是在总体规划前提下的统筹考虑。三是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机构在需求方面的主动性。以需求为导向不是被动地适应和满足,而是要认真研究业务工作特别是主要业务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积极主动地研究并适时提出业务需求。信息化管理机构要改变依赖业务部门和承建商进行需求调研的情况,切实承担起建设初期业务需求分析的任务。

(二)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的关系。一是应急建设也要按照总体技术方案实施。由于法律法规的修订等原因,在信息化建设中应急需求时常发生,为了工作的开展是必须满足的。但是,不能因为急就可以各行其是,偏离总体技术方案。应急建设也要统筹考虑,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路线进行建设,以便为整体的建设打下基础、为后期的整合创造条件。二是阶段建设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个个阶段组成的。为此,必须制定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要与远期建设统筹考虑,使每一个阶段的建设都成为长期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建设进度要与使用者的认知程度相适应。信息化是人机结合的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人的使用上,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使用者对信息化认识的过程。因此,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必须与使用者的认知程度的提高相适应,过度超前的建设不仅会造成建设成果的闲置和浪费,也会对使用者的认知产生误导,从而影响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篇9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服务器更新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d9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255-02

一、北京市检察机关信息化现状

北京市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开始于2001年,市院经过一期、二期共8年的建设,各信息系统几经升级改版,目前实现的信息化应用包括:北京检察信息管理系统、首都检察网、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在线学习培训系统、email邮件系统、身份认证与授权系统、机要通道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大要案指挥系统等。当前市院正在进行信息化三期建设,逐步完善各信息系统,满足北京市检察机关各业务需求。

根据市院2007年6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检察机关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意见》中内容,市院二期设计方案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建设及应用模式。集中主要是指:市院中心搭建主服务器系统,部署运行全市检察业务核心应用。分布主要是指:各院根据自身需要,在本院搭建信息系统环境并运行个性化应用,主要包括无统一规范要求的特殊需求的应用。

二、石景山检察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院网络于2002年全面建成并使用,当时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点数量都较少,应用系统仅有北京检察信息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oracle数据库等,网络设备包括各功能交换机五台,服务器包括:ibmp620小型机一台主要用于运行数据库软件、web服务等;ibmnetfinity 5600文件服务器一台主要用于文件服务。我院信息化经过8年建设,按照市院的规划与部署,各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也同时升级与改版,目前使用状况良好。

2008年底我院新办公楼正式建成并入住,不仅网络状况和计算机数量得到极大提升,而且信息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目前的状况为:

1.人员现状:我院目前共有130余人,全院干警均达到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能够使用计算机熟练处理各种文档、操作各种检察信息系统。

2.电脑现状:我院经过近两年的计算机淘汰更新,计算机数量由2001年的50余台发展到200多台,不仅做到了人手一台,而且达到了中层以上领导、主侦主诉检察官人手两台的目标,台式计算机配置先进,为我院开展各项检察信息化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网络现状:我院新建网络共有内网信息点500余个,外网信息点500余个,网络设备包括华为各功能交换机近30台及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内部网、外网均采用六类网线铺设,交换机均使用千兆光纤连接,各信息点可达到千兆上网速率,网络状况已经达到智能楼宇的先进水平。

4.服务器现状:目前,我院服务器仍然使用2002年网络建成之初的ibmp620小型机和ibm netfinity5600文件服务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服务器一直没有得到升级与更新,设备状况已经老化,各服务承载能力下降严重。

按照我院《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三步走要求,第一阶段网络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网络结构得到提升和完善。目前我院进入信息化建设第二阶段,在已建成的检察信息网上,优化网络结构、设备,大力开展各项检察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三、石景山检察院新楼网络建成后带来的新问题

2008年底我院新办公楼建成并使用,不仅网络状况得到改善,计算机数量和配置也得到提升,但是信息化建设必须整体推进,服务器状况相对于我院整体信息化建设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服务器配置较低,设备严重老化:我院目前使用的服务器为2002年网络建成之初购置的ibm p620小型机和ibm netfinity 5600文件服务器,远超过服务器普遍的5年运行周期。p620小型机和netfinity 5600文件服务器两款服务器配置已经较低,各服务承载能力下降严重。部分设备出现老化现象,近几年发生过多次因服务器元件损坏而造成系统宕机情况,已经影响到我院检察业务和办公的网上开展。

2.网络带宽增大,计算机数量增多,服务器访问压力大:我院新办公楼各终端均达到100m的上网带宽。目前我院所有信息均在内部网,小型机承担所有信息的数据库服务,数据库读写数量显著增大;网站访问终端数量已由当初50余台增加到190余台,截止目前访问量已经达到三万多人次,数据库访问数量也显著增加。

3.我院信息化建设需要更新服务器以适应各项检察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根据我院《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已完成第一阶段网络建设,第二阶段需要开发大量具有我院特色的检察信息系统项目。目前数据库和中间件软件均升级换代,现有服务器无法安装新的数据库和中间件软件以支持新开发系统的运行,因此,新检察信息系统的使用需要更新服务器以支持其运行。

4.我院需要增加存储备份服务器以提高各检察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目前我院没有存储备份服务器,缺少检察信息数据的自动备份措施,我院重要办公文件、同步录音录像数据也需要备份服务确保数据安全,重要数据一旦损坏或丢失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我院为保护我院重要信息资源需要部署存储服务器完成检察数据的存储备份。

5.我院现服务器需要更新以适应市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要求:随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全市检察机关核心业务处理平台的建立。市院、其他区县检察院均已更换过服务器系统,功能服务更全面,性能更优越,网络运行状况得到了有效提升,应用系统更加丰富。虽然我院办案管理应用系统已经集中在市院,但办公系统等个性化应用系统还继续在本院运行,服务器的更新不仅可以更好的提供各信息系统服务,而且为我院其他检察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使用预留空间。

从以上面临的问题反映出,目前我院服务器系统急待更新,并加大力度建设各信息系统,保障各种工作的网上开展,提升工作效率,紧跟全市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四、石景山检察院服务器升级方案

经过笔者前期调研,初步完成我院服务器升级更新方案。

基于我院实际需求,考虑到投资、性能、存储空间的要求,并保障各种服务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尽量避免不同应用软件程序相互干扰,计划采用刀片服务器的方式,各刀片分别运行数据库、应用中间件、系统备份、防病毒、网络管理等服务。

刀片服务器具有低功耗、空间小、单机售价低等特点,可以满足密集计算环境对服务器性能的需求,有效地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和核心网络性能,并为用户提供灵活、便捷的扩展升级手段。

新增服务器后,各类服务分开部署,清楚明确地界定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方便协调相应的资源及时进行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本次系统升级建议建设的一个刀片系统平台,服务器升级清单如下: ibm刀片中心(14片)1台,js12刀片服务器2台作为双机备份,hs22刀片服务器4台,ibm刀片服务器软件1套,ibmhacmp(双机软件)1套,ibmtsm-备份软件1套。

可单配网络存储系统一套,用于全院数据网络存储的需要,满足各服务器数据存储、音视频信息存储和全院干警信息数据网络存储的需要。

经过本次升级,刀片中心的存储服务器可以满足我院各种数据的存储备份需求;两台js12数据库服务器不仅可以满足现有需求,而且可以为我院新开发系统提供空间。完善的双机备份功能可以实现单机故障瞬时切换,保障我院数据库服务不宕机;四台hs22服务器可以满足我院各项个性化应用的服务需求。

篇10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要求、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for enterprises to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provides the reliable data information, can make the company to reduce management level, expand the scope of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vertical management, reduce the management cost and make the job more efficient, make ou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more and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th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可以加强企业的决策力度。实现合理有效监控建筑企业信息化可为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使企业减少管理层次,扩大管理范围,加强垂直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建筑企业信息化还可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业务处理流程。使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预算指标得到贯彻执行。信息化建设也有助于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内部监控管理体系。

2、可以构建合理的预算计划体系,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资金风险企业通过全面计划预算体系的建立,有效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业务运作.以全面预算为指导,有效提高业务运作效率,有效加强预算的控制作用.工程预算编制过程缩短编制周期.财务信息化,可以使企业加强会计监督、资金监控,促使企业建立起科学先进的核算与管理模式。可及时掌握资金和工程量的实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使资金的流人流出合理。借助先进的手段可严格控制资金的支出,资金流向清晰,有效管理应收应付款,提高资金周转率。

3、可以实现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依靠信息化建立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可以实行项目成本管理,做到质量控制有依据、消耗有定额、管理有规范,准确地计算出项目的实际成本,扩大项目成本核算的范围和对象,更好地进行项目成本的效益分析和投入产出的分析。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办公效率以及信息处理时效性、准确率和共享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和决策的质量,有效改善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员工培训与管理的发展战略。促进员工在企业的成长。

二、建筑企业信息化相关要求

1、基础设施建设: 考核内容有硬件设施、网络环境、安全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对外门户网站六项。要求企业设立计算机中心机房, 有专职人员, 项目部配备电脑, 企业与项目部之间建立可靠网络连接; 要建立防病毒系统、有数据备份; 在资金与制度保障中要有相关制度及资金保障;要求建立WEB网站。

综合项目管理: 其考核内容分为:综合能力、招投标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量、物资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竣工管理、风险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管理等十二项内容, 是信息化管理的核心。

2、工程设计管理: 要求企业各专业设计均采用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出图率达到100 % 。特级资质专业设计一般要求用AutoCAD或其派生软件。人力资源管理: 要求系统功能完善, 具备人事管理、合同管理、薪资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重点是企业核心骨干的培养与管理, 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 同时提高核心骨干的满意度。

3、档案资料管理: 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档案分类目录建立、项目文档资料录入、项目档案归档、档案查询、资料借阅管理等。要求采用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对各项目资料档案管理达到90% 以上。设计部门利用计算机图纸档案管理系统对工程设计图纸管理达到95% 以上。

4、引导性指标: 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知识管理、账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管理四个方面内容。对有能力和有基础的企业在电子商务、动态知识管理、管理型事务处理、办公自动化上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建筑业企业目前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建筑业企业分支机构多、分布广; 项目众多、分散, 核算复杂、项目管理不便。传统项目部粗放式的管理,使各项目部缺少有效监控,执行风险大; 各种管理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及时,项目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2 、报表数据经中间层加工处理,信息失真、滞后, 上级公司无法及时、准确了解下属分子公司的信息; 统计及审批工作很难及时迅速完成; 跨单位、跨部门即时查询无法实现。

3 、监控困难、资金控制不力, 费用支出失控. 预算不能严格执行。成本核算的过程控制无法实现。

4 、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形成一地散沙的局面, 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 、资金投入不足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特别是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上投入不够, 因而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

6 、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结构不合理。

五.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原则, 实施步骤及方案

1 、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及基本要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实施原则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逐渐完善在实施的范围上遵循由点到面,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组织上要求企业总部设置信息管理部门, 由信息主责领导分管, 各分、子公司分别配有专职( 兼职) 信息主管, 各项目部设有兼职网络信息员。基础设置要求企业总部及分子公司机关基本上人手一台电脑, 每个项目部至都要配备电脑。网络建设方面总部及分部要具备上网条件: 项目部根据项目部规模和当地上网条件, 选用不同的上网方式。

2 、具体实施步骤及方案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着重进行领导层的培训I、流程梳理、资源保障, 要成立领导小组及其相关实施项目组。要进行系统功能的演示培训、系统需求整理、可行性分析、选择软件等工作。

软件选型阶段: 这个阶段企业首先要考察软件厂商本身经营状况。再看其整体性, 了解软件厂商是否具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以便于后期系统拓展。最后对其行业经验及服务水平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