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回收的主要目的范文

时间:2024-04-08 17:1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废旧电池回收的主要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废旧电池回收的主要目的

篇1

例(2007年江苏连云港市)化学电池在通信、交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废弃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等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江苏移动“绿箱子计划”全新升级,以此呼唤人们在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共同关注环保问题。下图是我市新浦海连中路营业厅里放置的回收废手机及电池等配件的“绿箱子”。关于回收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废电池主要是为了利用废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废电池中含有镍、镉、汞等,一旦渗漏出来就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C.回收废电池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

D.右侧“绿箱子”上的“ ”是回收标志

解析废旧电池常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渗漏出来对水和土壤会造成严重污染,回收废旧电池主要是防止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利用废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但这不是回收废旧电池的主要目的,答案为A。

二、电池与材料

例(2007年安徽)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研究。

⑴物质的分类:她将右图电池中各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可能回收的金属材料是。

⑵氯化铵的提纯:氯化铵中混有二氧化锰等难溶物,提纯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蒸发等。氯化铵的化学式是,其中N的化合价是。

⑶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碳粉,可用

的方法。

解析(1)对电池标示的物质进行分类,是把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放在具体环境中,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根据物质的组成属于氧化物的是二氧化锰,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膜,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锌皮、铜帽。(2)从废旧电池中提纯氯化铵是从可溶物与难溶物的混合物中分离出可溶物,其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3)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碳粉,应遵循除杂原则,可用加热的方法,使碳粉氧化生成气体除去。

三、探究电池成分

例(2007年山东青岛市)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废旧干电池中白色糊状物成分的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应的报告。

提出问题白色糊状物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资料干电池的白色糊状物中含有铵根离子。

猜想可能含有OH-、CO32-、Cl-、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白色糊状物可能是淀粉。

设计方案

小亮首先认为不能存在的离子是,因为铵根离子遇到该离子会生成氨气。

为了验证其他离子的存在情况,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完成以上实验报告。

结论干电池内白色糊状物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是,在化肥中它属于肥(填“氮”、“磷”、“钾”)。

反思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废旧干电池中的许多物质可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造福人类。

篇2

关键词:应用意识;培养;分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59-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25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是新课程化学基本理念之一,为了了解目前高中生化学应用意识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选取所在学校的部分高二、高三(选测物化)学生和市直学校的部分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加以整理,为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 、调查内容及方式

学生问卷调查表主要从三个方面调查: (1)高中生对化学的态度以及对化学的社会价值认识。(2)教材及教师对化学应用的关注。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师及教材中关于化学应用内容的认可程度,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3)高中生化学应用的现状。主要调查的是学生在对待化学与社会、生活等相关的问题时的态度倾向及行动结果,以窥探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水平。

教师问卷调查表主要从四个方面调查:(1)教师对自身及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评价。(2)教师对培养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态度。(3)教师培养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教学现状。(4)教师对高中生化学应用意识的理解及建议。

教师与学生均采用问卷及访谈调查,调查中部分内容相仿,以便比较;访谈采用个别交谈方式。

二、学生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1. 学生对化学的态度及化学价值的认识(表1)

(1)你对化学的态度是

A.很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2)你对平时化学成绩的自我评价

A.好 B.较好 C.一般 D.差

(3)你认为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

A.将来找工作的需要 B.思维训练

C.考大学的需要 D.社会生活离不开化学

(4)你了解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吗?

A.有广泛应用价值 B.了解一些 C.不清楚

分析:仅有20.5%的学生表示很喜欢或喜欢化学,18%的学生自我评价化学成绩好或较好,调查发现学生对化学的态度和自我成绩评价基本是一致的。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48.4%的学生表示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是上大学的需要,表明学生本身也存在应试的压力,仅有11.5%的学生表示了解化学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价值,说明目前的化学教学并没有使多数学生体会到化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导致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内驱力,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2. 教师及教材对化学应用的关注度(表2)

(5)你认为教材中关于化学应用的例子

A.太多 B.较多 C.适当 D.较少

(6)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化学应用知识的教学时,你觉得

A.很感兴趣 B.有点兴趣 C.没兴趣

(7)你认为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化学应用方面的关注

A.很多B.较多C.适当.D较少或没有

分析:47.1%的学生表示对于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化学应用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33.7%的学生认为教师对于化学应用的关注较少或没有,37.3%的学生认为教材中关于化学应用例子较少。其实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作了很大程度的修改,适当增加科学视野、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等板块,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通过访谈调查到部分教师其实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教材的教学资源,造成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对化学应用的较少。一方面是学生对化学应用方面知识的兴趣,一方面是教师对化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漠视,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切实把握好新课程理念,善于开发利用各种新课程资源并进行整合优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满足学生的需要。

3.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现状(表3和表4)

(8)你对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有兴趣吗?

A.很有兴趣 B.比较有兴趣 C.没兴趣

(9)你会用化学语言解释周围出现的化学现象吗?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或从不

(10)你应用所学化学知识来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或从不

(11)当你对学习化学知识时,会在生活中寻找例子吗?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很少或从不

(12)你希望学校组织化学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吗?

A.非常希望 B.无所谓 C.有时间就去

(13)你对于以“科学、技术与社会”为背景的化学信息题的态度是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不喜欢 D.非常害怕

原因是 。

分析:89.7%的学生表示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很有或比较有兴趣,仅有18.9%的学生表示总是或经常应用化学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的兴趣与其应用化学的频率有很大的差异性,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与教师一味追求纯粹的化学知识,不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有一定关系。

68%的学生表示非常希望参加学校组织的化学实践活动,11%的学生表示有时间就去,由此可见高中生对于开展实践活动是比较积极和主动的,渴望通过实践活动开阔视野,锻炼自己,这也启发教师可在教学中选择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活动,如开展社区宣传活动、参观环保局和化工厂、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以致用的主动性。

42 %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喜欢以“科学-技术-社会”为背景的信息题,36.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甚至还有21.7 % 的学生表示非常害怕,从题后学生解释的内容来看表示喜欢的原因主要是认为信息题新颖,不枯燥,有挑战性,又能开阔眼界,而表示不喜欢和害怕的学生则主要认为看不懂题意,实际情景复杂,学的化学知识和实际问题差距较大等。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化学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积极创设以“科学-技术-社会”为背景的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化学,而不是害怕化学。

(14)目前,家庭装饰已成为一种时尚。随着装饰材料进入百姓家庭,新装修居室中常会缓慢释放出来污染物,进而影响人体健康。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A.CO和SO2 B.O3和Cl2

C.SO2和NO2 D.甲醛和苯

如何室内存在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

(15)现代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①合成氨 ②塑料 ③医药 ④合成橡胶

⑤合成尿素 ⑥合成纤维 ⑦合成洗涤剂

A.②④⑦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塑料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______________。

(16)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断发展,废电池集中进行处理在某些地方得到实施,其主要目的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充分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

C.防止电池中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不使电池中渗出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你是如何处理废旧电池的_______________。

分析:由于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有一定的隐蔽性,故14、15、16题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来窥探学生应用意识的水平。14题正确率为34.8%,说明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装潢材料带来的主要污染物,也不知道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污染;从15题正确率为75.4%,但能说出废塑料引起白色污染原因的并不多,说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多是表面的一些认识,并没有深层次的从化学原理真正理解这些化学现象和问题;16题正确率为78.7%,但在生活中能做到将废旧电池放入集中回收箱的学生却很少,说明学生知行并不统一,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一种责任意识。

三、教师问卷及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1. 教师对自身及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评价(表5)

(1)您认为您自身应用化学的意识

A.强 B.较强 C.一般 D.较弱

(2)您认为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A.强 B.较强 C.一般 D.差

仅有3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化学应用意识强或较强,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所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或差。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水平,完善自己的化学知识结构,加强充电学习,特别是化学在社会、科学、技术上的应用,增强自身的化学应用意识,做好学生的榜样。

2.教师对培养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态度(表6)

(3)您认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

A.没有必要 B.很有必要 C.可有可无

(4)您认为现在所教授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高中学生的需要

A.是 B.否 C.有些符合,有些不符合

(5)您是否认为强调化学的应用就会以牺牲双基为代价

A. 是 B.否

(6)您在教学中介绍有关化学知识的应用内容时的目的

A.为了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

B.按照教材上的安排

C.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7)您认为教材中的化学应用内容所占的比例

A.太小 B.适中 C.较大

分析: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很有必要,13.3%的教师表示是为了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80%的教师是出于教材上的安排,说明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化学应用的教育价值,只是迫于教学或应试压力来安排部分化学应用的教学内容。6.7%的教师认为强调化学应用就会牺牲双基,通过调查这部分教师主要是认为化学应用会影响双基的教学时间,并没有认识到双基和化学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教师培养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教学现状(表7)

(8)(多选)您认为学生在做化学信息题时的主要困难有

A.基础不扎实 B.不熟悉信息背景

C.读不懂题 D. 应用能力差

E.自信心不足

(9)您开展化学实验的情况是

A.经常开展 B.有时开展

C.很少开展 D.几乎不开展

(10)您是否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A.是 B.一般 C.否

(11)(多选)除了课堂教学外,您培养学生化学应用意识的方式

A.没有采取其他教学方式

B.开展有关化学应用的专题讲座

C.开展调查、参观实践活动

D.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2)您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化学进行联系吗?

A.经常注意联系 B.很少联系

C.据教材内容而定 D.没想过

(13)您在教学中是否编制以“科学、技术与社会”为背景的化学信息题?

A.主动 B.一般 C.很少 D.采用成题

分析:仅有7%的教师经常开展实验活动,说明很多教师把本应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纸上谈兵,通过个别访谈得知部分教师认为做实验比较浪费时间,还有些认为做实验比较麻烦,殊不知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化学的理解,更能激励学生学化学应用化学的兴趣,而这些仅靠教师的黑板实验或看书实验是无法达到的,只有真真切切“做的实验”才能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93%的教师据教材内容来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除了课堂教学教师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化学问题,总体来说目前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教学活动比较单一,教师在行动上并没有敢于改革创新,更多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开展,访谈中部分教师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高考化学难度加大、化学课时缩减、不知道如何处理新教材、如何有效组织教学都是他们普遍困惑的问题。

4. 教师对培养化学应用意识的理解及建议

教师谈到对化学应用意识的理解,有些回答“化学知识应该和生产、生活联系”,有些回答“能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有些回答“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积极态度”,从结果来看教师对化学应用意识的内涵并不是很清楚,认识相对片面。谈到对培养化学应用意识的建议,有些希望学校能够支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有些要求多观摩一些优质课,有些建议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有些认为要深化课堂改革,从结果来看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作为教师也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阻力。

总之,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高中生化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下列主要的问题:1.多数教师行动上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重视还不够,并没有积极主动开展培养化学应用意识的教学活动;2.化学教学中仍是以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单一,缺乏多元化,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应试的压力;3.部分教师自身的化学应用能力有待提升,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4.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尽人意,如教材的有效使用、化学实验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等;5.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还需要在教、学、做的统一过程中实现化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循环经济;废物管理;社会自我管制;延伸生产者责任 ;优先事项

中图分类号 F037;DF4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5-0143-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化解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一种按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人类经济系统与环境和谐发展,目标是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区别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线性流程,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经济活动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流程,以资源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生利用为原则。资源节约和废物循环利用构成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1]。目前德国的废物再生利用率居世界首位,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再生利用率达50%以上,其中某些废物种类的再生利用率更高,如包装物(77%)、电池(72%)、书写纸(87%)。德国绿点组织DSD创建的绿点标志已经在22个欧洲国家使用,以DSD为核心组建的“欧洲包装物再生利用组织”(PRO EUROPE),在实施欧盟包装物指令、消除成员国贸易障碍方面日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德国先进的废物管理立法和公共政策密不可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当局积极探索废物管理的新途径,完成了从末端治理向循环经济的范式转换。笔者试图从德国的废物管理法律框架的建立为切入点,分析其制度特色和环境政策内涵,以期有益于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建设。

1 德国废物管理法律框架的建立

1.1 1972年《废物处理法》

20世纪70年代早期,约5万个垃圾场遍布德国,多数都是位于城郊的未经管理和控制的生活垃圾和商业垃圾的倾倒地点。由于垃圾渗漏对作为饮用水源的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政府不得不考虑政策调整,1972年制定了《废物处理法》,主要目的是关闭无人管理的垃圾场,代之以集中的地方政府严密监管的垃圾场,此举成功地把垃圾填埋场压缩到300个。

1.2 1986年《废物防止与管理法》

大型废物处理厂的运行产生废气废水,废物的长途运输也会引起不利的环境损害。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增长,焚烧、填埋方式和新建处理厂受到民意强有力的抵制。德国政府环境政策的指导思想不得不从扩大末端治理能力转向注重源头削减和循环利用。相应的在立法中确立了废物预防和再生利用优先于废物处理的原则;规定了石油企业向消费者回收废油,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处理的义务――这是著名的“延伸生产者责任”的雏形。

1.3 1991年《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条例》及其修正案

1990年,德国政府制定了一个针对一次性聚乙烯饮料瓶的押金法。因为多数的德国饮料包装都是可重复充填的,所以该法主要影响的是进口产品制造商的利益,因此欧洲国家的几个产品制造商联合向欧盟委员会投诉押金法构成隐蔽的贸易壁垒。欧盟委员会支持了外国制造商,裁定德国针对单一产品、材料适用押金制违法。陷于被动的德国决策者迫切感到制定综合性包装物管理法的必要性。

1991年6月12日生效的《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条例》,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包装物强制性循环利用的系列目标,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计划到1994年1月回收全部包装废料的50%,第二阶段是计划到1995年6月,回收80%的包装废料,收集设施必须对被收集回的大部分材料进行循环利用。

该条例的最显著的特征,是要求把包装投入市场流通的制造者、包装者、经销者承担回收和循环利用责任,从而大大减轻了地方政府处理废物的负担,还规定制造商和经销商有权委托第三方替代履行回收利用义务。该条例1998年修正案,为处理包装废物设定了严格的先后顺序,首要的是预防、减少包装废物产生;其次是旧包装应当重复使用或再生利用;只有不能预防、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包装废物才可以填埋和焚烧处理。

1.4 1994年《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

经济手段的失败是德国走向循环经济之路的一个诱因。20世纪90年代早期,德国政府也曾尝试通过向生产者收费的经济手段来解决废物处理问题,目的是增加末端治理的成本,抑制废物产生量和鼓励循环利用。但是该法案遭到产业界特别是可能需要支付巨额费用的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因而最终被迫放弃了这一做法。

1992年在里约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加快了德国转向循环经济的步伐。德国环境部长Klaus Tpfer选择资源节约作为废物管理的新突破点,提出了资源闭合循环的概念,意即资源历经生产、销售、消费环节后作为二次原料继续利用,始终处于闭合的经济循环中,以替代主要的原生资源。

1994年德国颁布了废物管理的综合性立法《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该法经过两年的过渡期后于1996年生效。主要内容有:

(1)采用了与欧盟废物指令相一致的广义的废物定义。废物指该法附件一所列的所有类型的持有者放弃、打算放弃或被要求报废的动产。一般而言,非经生产过程有目的制造出来的,或者产品生命周期终结时未能及时确定下一步具体用途的物质都视为废物。

(2)申明立法目的是提升资源闭合循环的废物管理、节约自然资源、确保废物处理与环境协调。

(3)规定废物的生产者、持有者和废物管理各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1991年《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条例》和1994年《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开风气之先,是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石。德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其他相关立法还有:《商业废物条例》、《报废汽车条例》、《污水污泥条例》、《废木材条例》、《电池条例》、《废电子、电器设备法》、《居住区废物存储和生物废物处理设施条例》、《垃圾填埋条例》等。

2 德国废物管理立法的制度特色

2.1 “与环境相协调”的环境政策导向

建设资源闭合型循环经济社会,首先必须彻底改变“用过就丢弃”的毫无节制的消费至上理念。在德国废物管理的立法和实践中,处处体现崇尚环境友好、生态有益、可持续消费的制度定位。

《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指出,立法目的是追求循环经济、资源保护和与环境协调的废物处理。并设定废物管理的严格的先后顺序:防止产生―再利用―处置(Avoid-recover-disposal)。废物管理的原则、要求及其变通都是以最小化对环境和生态的不利影响为依归。另外,在循环利用时,物质循环和能量回收两种方式何者优先,也取决于何者更与环境协调。《包装废物条例》第一条也宣称以避免、减少包装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为立法目的。

2.2 “延伸生产者责任”――废物管理政策的关键机制

“延伸生产者责任”(EPR)是瑞典教授Thomas Lindhqvist在1990年给瑞典环境部的一个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来的,是通过使产品生产者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尤其是回收、循环利用、最终处置负责,达到减少产品的总体环境影响的环境目标的一种策略。

“延伸生产者责任”使得传统的生产者责任向前、向后延伸。除了损害赔偿外,还包括承担产品回收、循环利用、最终处置的成本以及直接参与产品或产品环境影响的管理、提供所制造产品的环境特性信息等义务。

德国最早在废物管理立法上实践了延伸生产者责任,卓有成效地将全新的生产者责任概念融入它的《包装废物条例》、《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等立法中,并以“产品责任”概括之,使生产者责任内容得以进一步具体化:

(1)设计、制造、销售的产品必须满足可重复使用、经久耐用、使用后能够安全地再生利用或以环境安全的方式处理的要求。

(2)在产品制造过程优先使用再生废料或二级原材料。

(3)标明产品包含的污染物。

(4)通过产品标签告知重复使用、再生利用的接收、押金支付安排等信息。

(5)接受回收的物品和使用后的残余废物,并进行再生利用或处理。

传统的产品责任是指缺陷产品致人损害时生产者、销售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侵权的民事责任。解决的是“在消费者、零售商和生产者之间有效分摊产品故障及伤害的风险。” 德国废物管理法上的产品责任[2],不同于传统的产品责任,不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主要关注产品环境风险的负担,是解决废物危机、实现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具有法定性和行政强制性,相关规定的违反构成行政违法。EPR的落实是资源闭合循环废物管理的关键。

2.3 政府与民间社会分工合作的废物管理体制

德国的废物管理体制实现了生产者、经营者、生产者责任组织、废物再生利用和处理产业、消费者、地方政府回收利用机构、主管当局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互动。

(1)政府主管当局被授权制订有关条例规章,制定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标准并强制执行;要对废物循环的全过程实施监管,确保消费者便利地送回废物;政府有责任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通过政府采购引领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再生材料消费行为;鼓励企业开发创新性的替代包装材料以及分类、循环利用废料的先进技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2)生产者和经营者对自己投入流通的产品承担EPR。

(3)消费者的责任是协助义务人收集和循环利用废物,不能随意丢弃废物。此外还包括承担包含在价格中的回收利用成本。德国立法鼓励消费者通过选择环境友好产品为资源闭合循环创造需求,从而影响生产者行为。

(4)生产者责任组织是由生产者建立和治理的、处理与EPR有关的执行目标的个别责任的共同体,是基于自愿或基于立法组建的、非营利的第三方组织。当生产者个别履行回收利用和押金-返还义务不经济、不可行时,生产者责任组织可以提供替代履行的协助。

德国当局通过给予事实上的经济利益、法律程序上的便利、免除不利益,积极诱导社会自我管制。既节约了管制成本,又提高了管制效率。

2.4 生产者责任组织的成功运作

德国的《资源闭合循环和废物管理法》和《包装废物条例》等都规定允许委托第三方代为履行产品责任。企业通过加入生产者责任组织得以免除产品责任。1990年9月28日,来自包装材料和消费者产品产业的95个公司组成了德国的生产者责任组织――Dual System Deutschland AG,简称DSD。DSD是一个提供包装废物回收利用服务的公司,基本定位是代为履行EPR,与项目中的所有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废物管理产业、地方政府公平合作。

DSD拥有绿点(green dot)标志。希望加入DSD项目的生产者、经销商通过付费取得在其包装材料上使用绿点标志的许可。由绿点系统回收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免除个别企业的履行义务。DSD并不自行建立分类和再生利用企业,而是与专业的废物收集、循环利用、处理企业订立合同,委托代为履行义务。目前DSD的合作伙伴已达到700多家。伴随欧盟一体化的努力,绿点标志目前已经被22个欧洲国家接受和使用。

德国政府对DSD的运营实施监管,从维护公共利益出发设定了某些限制,并对其与原有收集系统的衔接做了必要的协调安排。包括:

(1)设立全国性的赔偿基金。

(2)设定常规的收集明细表,收集箱的设置要便于消费者利用。

(3)整合DSD与州和地方的公共废物收集体系,使之一体化。

(4)强制达到法定的包装物收集和循环利用目标等。

DSD的实践表明,生产者责任组织以其组织能力和规模经济优势可以显著降低成本、筹集资金、采用先进技术、与政府和公众沟通,是生产者个别履行EPR的高效替代方式。

2.5 立法设定包装物回收、循环利用的目标和时间表

在包装废物管理方面,德国法并不直接禁止某些包装物如一次性饮料包装的使用,仅规定生产者、销售者负有回收利用责任,迫使企业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风险,给企业、消费者以充分的自我选择自由。同时,德国立法为各类包装废物的回收利用规定了法定的达标率和时间表,以增强强制性。

在《包装废物条例》中,每年各类包装废物的循环利用率,按重量计都要达到以下标准(1999年1月1日以后):玻璃75%,马口铁70%,铝60%,纸(纸板)70%,复合材料60%,塑料60%。

2.6 一次性饮料包装的强制性押金制度

德国的环境政策素以严格、强硬闻名,面对欧盟其他成员国不断的“贸易保护”指控,它依然坚定不移地实施一次性饮料包装押金制度。2005年德国《包装废物条例》第三修正案颁行,宣布自2005年5月28日起,对非生态有益的矿泉水、啤酒和充碳酸汽软饮料的一次性饮料包装征收押金;自2006年5月1日起,押金制扩展适用到一切对生态不友好的一次性饮料包装,而生态友好的一次性饮料包装,如纸盒和聚乙烯包装等则免于适用。

押金-返还制度本身糅合了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双重因素。旨在以价格机制鼓励使用可重复填充的饮料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和随意丢弃一次性饮料包装物的行为。据统计,在实施强制性押金的第一年,可重复填充使用的饮料包装的市场份额上升了10%。

3 德国经验的启示

3.1 循环经济立法应以“与环境协调”为政策定位

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更新观念,倡导绿色设计、绿色消费、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废物管理中,需要强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相对于无害化处理的优先地位,“减量”不仅意味着最小化废物产生量,还意味着经由安全有效的废物管理,最小化不利的环境影响。废物管理的政策选择不以生产、消费、处理过程废物产生量的多寡为唯一标准,同时应考虑废物的环境影响。宏观和微观的环境决策都要追求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最小化,把“与环境协调的”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3.2 建立政府与民间社会分工合作的合作管制体制

企业的经营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有害废物,个体消费决策也是外部性的根源。环境管制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主要对策,但管制的成本是庞大的,也并非总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是同等重要的。”[3]

台湾学者詹镇荣指出,为克服管制失灵,现代国家尝试以“合作管制”代替公权力直接命令与禁止的单方高权手段成为一种潮流。即将部分国家责任分配于私人和社会,令其自我管制。这种社会自我管制具有自愿性和公益取向性,国家只提供正面或负面的诱因,私人保留是否为自我管制的选择自由,目的在于透过私人实现公益。但是,社会自我管制有其局限,必须为私人经济主体的自由决定设定最低限的法律规范框架约束,国家保留在自我管制失灵、公益目标无法达成时,采取积极矫正措施和直接介入的权力。

德国建立合作管制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方面,实行社会自我管制,鼓励自愿履行和生产者责任组织代为履行EPR,可以减少单纯的命令强制手段,节约管制成本,避免政府过度干预。

另一方面,要通过适当的强制为社会自我管制设限。如果纯粹依靠自我管制,就难以杜绝搭便车现象和无效率的结果,此乃环境问题的外部性使然。

以德国的生产者责任组织DSD为例,过去它一直受到搭便车的困扰――参与绿点计划是自愿的,一些公司冒用绿点标志而不付费,甚至一度导致DSD发生财务危机。所以,1997年《包装废物条例》修正时加强了管制,要求不参与绿点项目的企业报告产生的废包装数量,并且其废物处理须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证明;授权DSD将未经许可使用绿点标志的企业诉上法庭。此举使得DSD系统得以维持良性运转。

此外,在法律中规定附期限的明确目标,才能为生产者履行EPR提供一种清晰的界定和有效的约束。只有立法才能保证任何收集、分类、循环利用的目标和时限的约束力。在废物管理方面,依靠企业自愿履行只有在符合成本收益或至少是有竞争利益才是可行的,没有适度强制,私人和企业一般不会情愿承担循环利用的成本。有些国家对废旧电池、废旧汽车实行自愿回收利用后,回收率逐年下降,最后不得不重新实行强制回收就是一个教训。

3.3 推进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是循环经济的支撑点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科学技术支持,要考虑现有经济技术的承载力。有美国学者指出,德国政府在某些时期不切实际的强制性回收利用目标制造了巨大的供需脱节,而供应并不能自动产生需求。就铝、铁而言,因为原材料价值高和相对低的处理成本,回收利用较可行,然而,像塑料废物,回收利用面临高的经济技术障碍,不考虑处理能力的决策,容易造成产供销的断裂。[4]

德国非常注重经济成长和环境管理中的技术贡献因素,鼓励新材料以及废物再生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不是简单否定塑料包装的使用,而是通过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因素,不断提高资源化比例,降低再生利用成本,使废物处理能力的短缺得以缓解,废物产业得以可持续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回收利用目标要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废物产生量不断降低,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良性循环。

3.4 循环经济的优先事项仍需深入研究

强制性押金制合法性之争的关键,在于是否认同reuse相对于recycling的优先位阶。

德国法上肯定了reuse对recycling的价值优位。《包装废物条例》规定,如果全国可重复使用的饮料包装的份额连续两年低于72%,对一次性饮料包装实施的强制押金就会生效。由于临界点被突破,2003年1月1日,德国宣布强制性押金制开始实施,德国环境部长宣称,不如此则可重复充填使用的饮料包装市场就会崩溃。

欧盟委员会则指控这一制度构成对进口饮料的歧视。此前德国已经遭遇两起类似的诉讼。22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欧洲包装物回收利用组织PRO EUROPE在一份声明中也表明了对德国押金制的反对立场。他们认为,现行一体化包装废物的收集、循环利用的体系,已经实现了包括饮料包装在内的包装废物的高效收集、循环利用。在此背景下德国强制押金制的采用,缺乏环境和经济的正当性,会造成三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1)负面的环境影响。实施押金返还,势必需要另外建立独立于现行体系的收集制度,增加运输燃料消耗、交通拥堵和CO2排放。而从保护环境的视角,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是否优越于可再生利用的一次性包装也是值得怀疑的。

(2)负面的经济影响。独立运转于其它包装废物回收利用体系之外的押金-返还系统,必然增加生产者的开支,最终导致产品涨价,还会对现有的回收利用系统构成威胁。

(3)阻碍了欧盟内部货物自由流动。对使用一次性包装的国外饮料产品构成歧视。

PRO EUROPE的声明揭示了环境政策的两难选择:一次性使用的饮料包装虽节约运输成本但增加了资源消耗和废物总量,可反复充填的饮料包装虽可节约资源、反复使用,但是清洗和运输也需要消耗资源,两种选择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弊端,谁更“与环境协调”?

笔者以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reuse 是否绝对优先于recycling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无论如何,环境政策保持谨慎是必要的,对个案的成本-收益分析在此应当存有一席之地。

4 结 语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0年全球环境展望概览》中预言,“下个世纪对决策者的挑战是制定适当政策鼓励经济生产部门以更有效、更合理、更负责任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鼓励消费者支持和要求这种改革,这样全世界人民就能更公平地使用资源。” 21世纪的环境政策和立法应当体现生态价值的回归,以“与环境协调”为出发点,在政府和民间社会之间建立一种互动的新型合作关系,提升环境管理的效能,公平分担环境费用及分享其惠益,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中国软科学, 2004, (10) : 2~4. [Feng Zhijun. On Circular Economy[J]. China Soft Science,2004, (10) : 2~4]

[2][美]罗伯特・考特, 托马斯・尤伦. 法和经济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580. [Robert Cooter, Thomas Ulen. Law and Economics [M]. 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ress, 1994. 580. ]

篇4

关键词:高考试题 化学实验 能力考查

2010年是高中实施新课改的第6年,全国有16省(区、市)实施了高中新课改的高考,除了江苏、上海和海南使用化学单科命题外,其他13个地区使用的都是理科综合试卷,其中宁夏、吉林、黑龙江、陕西、辽宁、湖南等省(区)使用的理综试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安徽、北京、福建、广东、山东、天津、浙江等省(市)采用的是独立命题试卷。在新课程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实验都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在命题的立意和取材上体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分析高考的命题规律,把握命题趋势,对中学实验教学和高考备考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2010年新课改理综化学实验试题特点的分析,探寻命题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化学实验教学建议,以期对新课改化学教学以有益的启示。

一、2010年新课改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实验试题概况

笔者对2010年8套新课改高考理综试卷做了初步统计分析,实验试题呈现两大特点:

1.化学实验试题所占比例大。在各套试卷中,除天津卷外,其他几套试卷中涉及化学实验的题目的分数都占到化学总分的30%以上,各套试卷中化学实验试题数为2~4个,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在试卷中分布合理,突出了实验在化学科目中的基础地位(见表1)。

2.试题突出能力立意。几套试卷中实验命题取材很广泛,题目呈现形式也灵活多样,除了文字表述外,还有大量的装置图、流程图和数据图,并出现了实验探究性题目,凸显了鲜明的新课改特色(见表2)。

取材 回收利用锂离子废旧电池的电极材料 食品强化剂硫酸锌的工业生产 陶瓷、医药相关原料Li2CO3的工业制备 由工业废渣制备污水处理剂―聚铁和绿矾 制备纳米材料TiO2并测定其质量分数 燃料农药中间体制取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

二、2010年新课改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实验试题能力考查的特点

下面结合试题中的具体实例,重点分析一下能力考查的特点。

1.突出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

正确的操作是顺利、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可靠保证,基本技能和技巧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可以紧密配合学生的课堂学习,培养动手能力,为学习者将来参加社会实践或进一步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它们也是构成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高考理综卷,非常重视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试题都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拘泥于教材,试卷中很少有单纯考查基本操作的判断或者直接考查教材上某一个实验的题目,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也出现了一些综合化的趋向,就是要强调正确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以下用几个实例来说明。

例1.(2010年山东新课改卷第14题)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检测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评析:本题4个选项涉及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溶液配制的操作要领、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原理4个方面的问题,都是来源于教材的基本实验,试题考查了考生对教材上“学生实验”的掌握情况。

例2.(2010年天津新课改卷第3题)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42-和CO32-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

评析:本题4个选项涉及了常见的阳离子、阴离子的鉴别检验的原理、有机物中官能团的试剂检验和核磁共振技术在有机物结构检验中的应用,涉及的实验是教材实验的简单的延伸拓展,考查了考生对常见物质检验的实验技能掌握情况。

例3.(2010年广东新课改卷第22题)对实验(如图1所示)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Ⅲ: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评析:本题以实验现象的预测立意,要求考生对萃取分液,氨气制备和性质检验,Fe3+的检验,饱和溶液的结晶等实验现象进行判断,考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装置,弄清实验目的,迁移教材上的基本实验原理,结合相关元素化合物性质,才能做出准确判断。本题目的综合性强,能力要求较高,考查了考生实验观察、实验分析的能力。

2.注重实际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考查

《考试大纲》对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2010年新课改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中,多数实验试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命题(见表2),这类题目能够有效地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第一,命题取材于生活、环保、科技、生产等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材料真实,情境新颖,以此为线索有利于引导学生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生活、生产、环境的有关化学问题。第二,这些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是一种工艺流程或图表数据,信息量较大,需要考生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有利于考查考生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第三,问题设置综合性强,有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或对有关实验问题的分析讨论,也有基本操作的正确运用、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解答这类问题时需将实际问题分解、转化,运用化学实验知识技能联系元素化合物和相关的概念理论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并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形式规范表达,必要时做出解释,这些都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科学素养。这类题目区分度很高,对新课改实验教学选题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3.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课改高考《考试大纲》对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考试目标与要求”中将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合并表述为:“(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在大纲的“必考内容”中又再次提出“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实验探究题目设置是2010年高考试题中的“亮点”,在8套新课改高考理综卷中有6套试卷中出现了以化学实验探究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性题目(见表3),这类题目的表述中一般出现“探究”字样,并且实验取材于“某探究(研究)学习小组”的研究课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试题中将实验能力作为探究能力的一部分,问题设置主要是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操作方法。在这几题中探究要素设置多少也不相同,如北京的第9题和25题都只设置是“分析论证”一个探究要素,而安徽卷第28题探究过程相对比较完备。

探究内容 探究铜与过量浓硫酸反应 探究化合物的组成 探究铁质材料和热的浓硫酸反应 探究硝酸铁蚀刻银的原理 探究反应后的溶液中的离子 探究SO2的性质 探究物质的组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探究要素 分析论证 分析论证 分析论证进行评估 设计实验分析论证思考交流进行实验 补全假说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进行评估设计方案

例4.(2010年安徽新课改卷第28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作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置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评析:本题以探究Fe(NO3)3蚀刻Ag为题材,题目涉及的元素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题目从实验能力考查方面看,主要考查教材上的银镜反应实验操作要领和实验设计;在探究能力考查方面,直接提出假设,要求考生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分析与论证和思考与交流,给定了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题目要求用文字和方程式表示探究过程和结果,(3)(4)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允许考生有其他合理的解答。本题力图体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考查,对考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有一定的综合考查,属于能力较高层次的要求,这对新课改高考命题和实验教学会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三、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从2010年新课改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来看,新课改化学实验试题严格遵循了《考试大纲》的理念和要求,在加强化学实验基本素养考查的同时,还注意了联系实际,侧重化学实验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这种命题趋势有利于引领高中化学教学落实课程标准,重视实验教学,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现就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和高考备考提出几点建议。

1.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认识的源泉,是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培养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充分认识化学的教学功能,给化学实验教学以足够的重视。

第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保证资金投入。在实验室装备中需注意不要盲目追新追高,要从本校实际出发,按照新课标实验教学需要配全实验仪器、药品,有计划地装备高端实验设备,保证传统实验装备的投入,积极开展自制教具的研究,为改进演示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保证,以发挥实验装备投入的效益。第二,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适应课程改革要求。要按照实验教学需要,配齐符合专业化要求的化学实验教师,并组织实验管理人员和化学教师认真参加业务主管部门有关培训,使他们在理念和行动上主动适应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的要求,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第三,加强实验教学的软件建设,重视实验教学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制定3年化学实验教学规划,分段落实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目标,搞好实验教学的阶段性评价。

2.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化学实验素养

在基础年级(高一、高二)实验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实验素养,“使学生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第一,要为学生多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验中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观察生动直观实验现象,领略化学特殊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化学的学习提供动力。第二,要认真对待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通过教师的规范演示和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有关的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掌握化学实验有关的基本操作,以便顺利通过基本素质技能测试,并为高三实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要注意转变实验教学方式,开展有效教学。建议将部分演示实验变成边讲边实验,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在学生实验的教学组织中,要转变传统的“照方抓药”的实验做法,实验前学生必须提前做好预习,弄清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操作要领和观察的重点。实验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第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要注意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课外实验,或通过改变教材上“学生实验”的某些条件,将部分演绎实验转变成探究实验,提高实验过程的探究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手脑并用,规范操作、细心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实验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3.强化实验复习,提高综合实验能力

高三实验复习是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和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深入领会高中课改精神,重视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对新课改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的每项要求都要结合近年高考的实际考查情况,对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新课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对教材上的实验内容进行统摄整理,构建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的网络,准确把握好各部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二是要加强对基本实验的复习。对于教材上的典型实验,可以按照实验目的进行分类组合,设置专题进行复习,指导学生归纳总结。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变换角度、改变条件等方式对实验进行拓展挖掘,设计问题分析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激活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三是把好实验的选题、用题关。在总复习阶段,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为目标,精选以能力立意、情景新颖、取材联系实际、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和多角度设问的题目组织练习,适当穿插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实验题,通过规范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在训练指导中,教师要结合近年高考中相近的题目,对每个题目进行深入评析,充分挖掘试题功能,分析解题入手点、突破点、易错点和延伸点,以达到类化题目、类化思路、类化方法,提高学生实际解题能力的目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验规范表达能力,指导规范使用化学实验术语和化学用语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解释实验问题,以适应高考答题的需要。四是在总复习阶段可以开放实验室,由学生从《化学实验》选修教材中选取部分课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组内讨论交流后进行组间交流体验或展示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实验探究类问题的复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化学兴趣,缓解高考压力。

总之,2010年新课改高考理综化学实验试题很好地体现了高中课改精神,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和高考备考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所承载的信息还需深入研究,才能更准确地领会高考化学实验命题的发展方向。高考命题的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高中实验教学和高考复习备考,只有自觉落实课改的精神才能主动适应高考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宇.2008年课改实验区高考卷与全国卷中的化学实验特色分析与比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9:43~44

[2]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刘知新,王祖浩.化学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