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8 17:1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1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知法、守法、用法,是广大教育工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努力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要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要求,坚持持之以恒,坚持校内外结合,坚持课内外结合,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

二、主要内容和做法1、教育内容《宪法》、《国旗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卫生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本校自编的《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常规教育管理要求》。

2、师资力量学校所有教师为普法工作基本师资。学校主任、班主任都要成为学校“法律明白人”。×××老师为我校兼职安全教育员,负责全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再聘请荫子派出所的×××同志为治安副校长,负责对全校的法制教育进行指导;选送骨干教师参与法律培训;举办班主任法律学习班,使他们具有初级法律知识,逐步养成依法管理班级习惯,能解答一些简单法理。从而形成校级班级外聘三级师资力量。

3、教育时段⑴每学期,邀请治安副校长作一次社会及学校周边治安情况报告,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应对策略。

⑵每年的四月份和十一月份,邀请综治副校长分别与教师、学生进行一次有关法律法规的互动式对话。

⑶周一升旗仪式,结合上级要求或学校实际,安排有关校领导讲话。每学期不少于五次。

⑷每学期教导处要安排两个课时,由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⑸晚点和少先队活动课,班主任结合学校相关要求,对本班学生进行简单的法规教育。

⑹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班队活动课,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教育。

4、教育阵地(1)互联网。根据法制教育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上网学习。

(2)红领巾广播站。每星期二、四下午1:30~2:00由各班选派的小播音员轮流播出,内容由各班小采编,并经由学校德育负责人审核。

(3)学校宣传栏。由校宣传组负责,定期张贴法律法规资料,学校相关活动照片等。

(4)班级板(墙)报。由班级宣传委员和学习委员负责,配合上级、学校要求,在“法制”专栏上登载相关的活动要求、案例、警言等。

5、教育形式⑴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普法教育尤为重要,要通过学习、培训、测试,使教师学法守法,并能依法施教,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

⑵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开展争戴雏鹰奖章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争戴环保章、小回收章、清洁章、消防章、法律知识章等,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中受到法律熏陶。

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小雏鹰活动”;配合消防部门,开展“11·9”少年消防警校活动;配合工商管理部门,开展“3·15”消费者维权行动日活动等。

⑷家长会。利用每学期各年级分别召开家长会之机,邀请法制教育工做专题报告,向家长发送宣传教育材料,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以动态管理形式监控学生的校外活动。

三、态度与决心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站在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做好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合理安排,长年坚持,定期研究和落实,不断探索新思路,拿出新措施,使法制教育工作连年上台阶。

××完小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2005.3

××完小

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荫子派出所副所长)

××(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

成 员:×××(政教处主任)

×××(教导主任)

篇2

通  知

 

各义务教育学校:

现将《洞头区 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温州市洞头区教育局

2021年5月26日

(此件公开)

 

 

 

 

温州市洞头区 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21〕90号)、《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温教办基〔2021〕27号),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招生原则

(一)就近、免试、免费的原则。适龄儿童(少年)原则上根据户籍所在地到划定的施教区学校相对就近入学。

(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阳光招生”,完善报名录取监督工作机制;公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入学条件、报名时间、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民办学校收费标准等信息全面公开。

(三)便民服务原则。全面推行“入学一件事”改革,实现入学登记、报名、录取、结果公布等流程在招生管理系统进行。

二、招生对象

一年级新生入学对象为六周岁(2014 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2014年9月1日之前出生的需要提供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暂缓入学的证明。

七年级新生入学对象为小学应届毕业生。

三、招生政策说明

(一)适龄儿童(少年)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施教区学校报名入学(见附件 1)。

(二)父母或本人有不动产(即房产)的,可凭不动产权证在不动产所在地施教区学校登记。针对提供不动产报名时出现的特殊情况,按“附件 5”处理。

(三)父母系洞头区合法出国、具备有效证明材料的华人华侨子女,在国内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四)我区适龄儿童(少年)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在跨施教区学校就读的(除实验小学、城关小学、海霞中学外),在申请就读学校班额允许的情况下,持监护人经商(务工)及房屋租赁协议等证明材料到相关学校进行预登记,由教育局统筹安排。

(五)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到居住地学校登记(见附件2),若人数超出居住地学校招生计划,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其父母持有我区 e 居卡及居住证,并有相对稳定的住所(签订一年以上正式房屋租赁合同),并且连续居住登记半年以上的。其中,在灵昆街道入学的新居民子女,其父母需在我区居住一年以上且签订一年以上后续住房租赁协议(截至 2021年 5 月 1日)。2.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洞头区用人单位签订(或劳动部门备案认的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达到半年以上。其中,在灵昆街道入学的,其父母需在本区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且至少一人与本区工作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子女报名月份前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一年及以上,或在本区经商并取得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附一年及以上完税证明)。

(六)实验小学、城关小学、灵昆一小、灵南小学、海霞中学均实行分批次招生(具体按附件 6 执行)。

(七)民办学校(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即原温州市洞头区乐成寄宿中学)与区内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招生范围为洞头区和鹿城区。在完成政策照顾对象招生后,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剩余招生计划数的,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邀请公证机构参加,按照“全部对象、全部计划”的要求,依据招生计划和志愿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并全程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因放弃或被取消录取资格而空出的学位,按电脑随机派位生成的预录取顺序号依次递补录取。未超过剩余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民办学校若招不足,经区、市教育局同意后,可跨县域补招一次。

学校预录取并缴费确认的学生,将在系统中予以锁定,不再参加后续任何学校、任何批次的录取。符合公办入学条件但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按照当地公办学校招生同等待遇安排入学。对于被民办学校预录取后放弃的(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的,视同放弃),以及因弄虚作假被取消录取资格的,按公办学校招生细则降批次统筹安排入学。

(八)公办学校政策照顾对象于6月15日前到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教育科)登记并提供相应材料,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民办学校政策照顾对象提交材料时间见相关学校招生简章。

(九)洞头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中有中重度视力、听力、智力障碍的对象,到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报名就读(地址:永嘉县瓯北街道和二村,联系电话:0577-57761128、57782292); 有轻度视力、听力、智力障碍的对象到施教区学校报名,随班就读。

四、政策照顾对象

(一)烈士、见义勇为者子女;

(二)洞头区区域内的现役军人子女;

(三)省绿叶奖获得者、市级及以上劳模子女;

(四)区级引进高级人才、区级以上拔尖人才、市 551 工程人才(第一、二层次)子女;洞教基〔2009〕100 号文件规定的高级人才子女;

(五)对洞头区教育事业有较大贡献者的子女:

1.区级及以上“三坛”(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和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子女;

2.获得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师德楷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尊师重教先进个人等荣誉者子女;

3.其它对我区教育事业有特殊贡献者子女。

(六)区级以上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文件明确规定的其他需要照顾对象子女。

五、报名时间和要求

(一)小学和初中新生入学均通过登录“浙里办”手机APP或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进行网上报名登记,个别新生需提供材料现场核验(相关材料见附件 3、附件 4)。每位学生填报一所公办学校,可以兼报区内民办学校及招生区域包含洞头的区外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最多可报 2 所;参与第一轮未完成招生计划数民办学校补招的学生,每人限报 1 所。

(二)小学新生报名登记时间:6月2日至6月30日(民办小学报名时间为6月2日—6月4日)。

(三)初中新生报名登记时间:6月1日至6月30日(民办初中报名时间为6月1日—6月3日)。

非温州市户籍和不在温州市小学就读的适龄少年,需在6月30日前(民办初中需在6月1日—6月3日期间)将相关材料送报名登记学校审核。

(四)适龄儿童(少年)户籍迁入施教区时间及房屋产权证明有效时间截止到2021年5月1日。户籍于2021年5月1 日之后迁入的学龄儿童和未按规定时间报名的施教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六、招生计划

学校

2021年招生计划

学校

2021年招生计划

班级数

学生数

班级数

学生数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华中校区(实验小学)

7

310

海霞中学

6

240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沙校区(城关第二小学)

1

40

灵昆中学

5

225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城关校区(城关小学)

5

200

实验中学

7

280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双朴校区(城关第一小学)

2

80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3

120

东屏中心小学

3

120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1

45

灵昆第一小学

5

200

洞头区第二中学

4

160

灵南小学

3

120

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初中部)

10

480

大门镇中心小学

3

120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2

80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1

40

 

 

 

鹿西中心小学

1

40

 

 

 

七、工作纪律

(一)加强组织宣传

区教育局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科。各义务教育学校要根据本方案分别制定招生实施办法(细则),并上报区教育局备案,核准后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社会公布,并要指定专人做好招生政策解释和来访接待工作。

各有关单位要深刻领会招生文件精神,坚持正确的导向,并做好广泛宣传引导工作,使招生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招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报告。

(二)严格招生程序

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按照招生条件和招生程序及时安排组织招生工作,特别要严格把关入学条件和年龄,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建立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确保本施教区适龄儿童(少年)和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全部入学。小学不得招收不足龄儿童。

(三)建立督查制度

区教育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单位)组织对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进行督查,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等违反招生文件精神的行为,将给予严肃处理。适龄儿童(少年)父母要为其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性负责,凡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入学资格的,一经查实,将予取消该校录取资格,并予以通报;凡擅自修改或伪造户籍、产权、社保、水电费发票等证明的,将通报公安等有关部门,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要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招生工作信息全面公开,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八、招生咨询(监督)电话

(一)咨询电话:

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教育科):63482142、56723136。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华中校区(实验小学):59391878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城关校区(城关小学):56728653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双朴校区(城关第一小学):56728920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沙校区(城关第二小学):56728176

东屏中心小学:56728152

大门镇中心小学:56723505

鹿西中心小学:63415600

灵昆第一小学:55872523

灵南小学:86980197

海霞中学:56728807

实验中学:56728710

洞头区第二中学:59398969

灵昆中学:55875292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59389986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55895303

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55895825

(二)监督举报电话:

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63388790

区教育局机关纪委:56723130

九、附注

本方案于之日开始施行,此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1.洞头区 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划分

2.洞头区新居民居住地入学学校安排表

3.洞头区2021年小学新生报名携带材料

4.洞头区2021年初中新生报名携带材料一览表

5.施教区对象提供房产证报名时出现的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6.洞头区实验小学等五所学校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7.洞头区 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行事历

8.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入学对象可报名民办学校名单

 

 

 

 

 

 

 

 

 

 

 

附件1

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施教区划分

学校

施教区

固定区域

自选区域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华中校区(实验小学)

新城社区、小朴社区、大朴村、三盘社区

小三盘村、九厅社区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城关校区(城关小学)

岭背社区、上新社区、城中社区、银海社区、后寮村、寮顶村;打水鞍社区和风门社区(原行政村户籍且持有村股份合作社股权的居民子女)

城南社区(农龄股、人口股)、后坑村、岙仔村

东屏中心小学

东岙村、东岙顶村、中仑村、洞头村、垄头村、惠民村、南策村、大瞿村、半屏社区

后坑村、岙仔村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双朴校区(城关第一小学)

九仙村、东郊村、白迭村、隔头村、打水鞍社区(部分)、风门社区(部分)、小长坑村、大长坑村、城南社区(部分)

城南社区(农龄股、人口股)、小三盘村、后坑村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沙校区(城关第二小学)

大王殿村、双垄村、东沙村、鸽尾礁村、海霞村、柴岙村、

九厅社区、岙仔村

灵昆第一小学

灵昆居委会、周宅村、北段村、九村、叶先村、王相村、沙塘村

瓯江口新区

灵南小学

双昆村、上岩头村、海思村

瓯江口新区

大门镇中心小学

大门镇所辖村居

/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霓屿街道所辖村居

/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元觉街道所辖村居

/

鹿西中心小学

鹿西乡所辖村居

/

海霞中学

城南社区、城中社区、银海社区、岭背社区、上新社区、新城社区、打水鞍社区、风门社区、小三盘村

小朴社区、大朴村、九厅社区(有空余学额时面向这三个社区<村>招生)

灵昆中学

灵昆街道各村居、瓯江口产业集聚区

/

实验中学

东屏街道所辖村居;小长坑村、九仙村、隔头村、东郊村、大长坑村、白迭村;柴岙村、大王殿村、东沙村、鸽尾礁村、双垄村、海霞村;三盘社区。

小朴社区、大朴村、九厅社区。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霓屿街道各村居

/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元觉街道各村居

/

洞头区第二中学

大门镇各村居、鹿西乡各村居

/

 

 

 

 

 

 

 

 

附件2         

洞头区2021年新居民居住地学校安排表

 

学校

居住地

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双朴校区(城关第一小学)

城中社区、银海社区、城南社区、上新社区(部分)、新城社区(部分)、小朴社区、小长坑村、九仙村、隔头村、东郊村、大朴村、大长坑村、白迭村、小三盘村、打水鞍社区、风门社区。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沙校区(城关第二小学)

岭背社区(部分)、新城社区(部分)、上新社区(部分)、柴岙村、大王殿村、东沙村、鸽尾礁村、九厅社区、双垄村、海霞村、三盘社区。

灵昆第一小学

周宅村、北段村、九村、叶先村、沙塘村、王相村、瓯江口新区

灵南小学

双昆村、上岩头村、海思村、瓯江口新区

东屏中心小学

岭背社区(部分);东屏街道所辖村居(社区)。

大门镇中心小学

大门镇所辖村居(社区)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霓屿街道所辖村居(社区)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小学)

元觉街道所辖村居

鹿西中心小学

鹿西乡所辖村居

灵昆中学

灵昆街道各村居、瓯江口新区

实验中学

东屏街道各村居;北岙街道各社区(村居)

霓屿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霓屿街道各村居

元觉义务教育学校(初中)

元觉街道各村居

洞头区第二中学

大门镇各村居、鹿西乡各村居

 

附件3

洞头区2021年小学新生报名上传材料

序号

对   象

报名上传材料

备注

1

施教区户籍的学龄儿童

1.户口簿;2.父母或本人房产证(不动产权证)。

 

2

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的学龄儿童

1.户口簿;2.父母或本人房产证(不动产权证)。

 

3

华侨、华人子女

1.父母原籍户口证明;2.洞头区侨办证明;3.现监护人公证材料;4.现监护人户口簿;5.儿童本人的户口簿或护照。

 

4

政策照顾对象子女

1.户口簿;2.父母获奖等有效证件;军人子女提供军官证件(或现役军人证明)。

到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教育科)登记并提交材料。

5

新居民子女

1.户口簿;2.在洞头区居住且有稳定住所证明;3.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洞头区用人单位签订或劳动部门备案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取得营业执照);4.社保材料(就读灵昆街道小学需提供)。

居住地施教区学校班额已满时由教育局统筹安排。

备注:个别学生上传材料需现场核验,请根据学校通知,携带相关材料到学校现场核验。

附件4

洞头区2021年初中新生报名上传材料

 

序号

对   象

报 名 材 料

备注1

备注2

1

施教区户籍的学龄儿童少年

1.户口簿。

 

六年级在洞头区外小学毕业班就读的学生,还需提供六年级下册素质报告单。

2

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的学龄儿童少年

1.户口簿;2.父母或本人房产证(不动产权证)。

 

3

华侨、华人子女

1.父母原籍户口证明;2.洞头区侨办证明;3.现监护人公证材料;4.现监护人户口簿;5.儿童少年本人的户口簿或护照。

 

4

政策照顾对象子女

1.户口簿;2.父母获奖等有效证件;军人子女提供军官证件(或现役军人证明)。

到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教育科)登记并提交材料。

5

新居民子女

1.户口簿;2.在洞头区居住且有稳定住所证明;3.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洞头区用人单位签订或劳动部门备案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4.社保材料(就读灵昆街道初中需提供)。

 

备注:个别学生上传材料需现场核验,请根据学校通知,携带相关材料到学校现场核验。

 

 

附件5

施教区对象提供不动产权证报名时出现的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1.不动产权人为学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且学生及其父母双方户口与上述房屋产权人在一起,学生父母又确无其他住房的(需提供无房产证明、实际居住情况与房产地址一致的证明),可持上述不动产权证报名。

2.不动产权证在抵押的,可凭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出具的不动产权证明代替房产证报名;不动产权证未办理或正在办理的,可凭住建局出具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登记(或凭房开公司的购房合同及发票)报名;属民间契约、协议或公证类的不能作为入学的不动产权依据。

3.因重点工程建设被拆迁安置的,可用拆迁安置协议书代替协议书中的安置房房产证报名。

4.房屋产权与他人共有的,其份额占比不得少于50%。

5.非住宅用途的房产、不动产权证登记为住宅用房而实际不是用于居住的均不能作为入学报名依据。

6.上述情况之外的,提交区教育局党委会研究决定。

 

 

 

附件6

洞头区实验小学等五所学校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一、洞头区实验小学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一)招生批次

第一批:政策照顾对象子女;

第二批:户籍与房产均在施教区,且户籍地址与房产证(或不动产证)地址一致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户籍在施教区的适龄儿童。

第四批: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的适龄儿童。

以下情况应向学校提交实际居住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电费收据、电视费收据、水费收据等原始凭据):房屋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含)之内;房屋产权与他人共有的,其份额占比不少于50%,但份额房屋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含)之内的。

2021年起,同一套房产3周年内安排一户产权人子女就读。

(二)招生办法

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第二批次学生全部录取。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第二批次学生根据“住、户一致优先”的统筹办法,实施以不动产证和户籍登记时间分别距离限定截止时间的月份提前数相加,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予以录取(月数相同时,按天数从大到小排列顺序录取;天数相同时,按户籍迁入时间先后录取);如有空余学额,按户籍登记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录取只有户籍的学生;如还有空余学额,根据不动产证办理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录取第四批次学生,录满为止。未能录取的学生由教育局统筹安排。

二、洞头区城关小学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第一批:政策照顾对象子女;

第二批:户籍在施教区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的适龄儿童。

2022年起,第二批为户籍与房产均在施教区,且户籍地址与房产证(或不动产证)地址一致的适龄儿童;第三批为户籍在施教区的适龄儿童;第四批为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的适龄儿童。

三、洞头区灵昆第一小学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一)招生批次

第一批:户口在灵昆居委会、周宅村、北段村、九村、叶先村、沙塘村、王相村的适龄儿童。

第二批:父母一方户口在以上村居的适龄儿童;父母在以上村居有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的适龄儿童;父母在瓯江口有房产的业主子女;父母在以上村居内办企业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居住在以上村居及瓯江口新区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居住在瓯江口新区的新居民子女,由其父母所在企业汇总后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社会事物管理局)。

(二)招生办法

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第二批次学生全部录取。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由洞头区教育局会同瓯江口社会事务管理局统筹安排第二批次学生。如还有空余学额,再统筹安排第三批次学生。

四、洞头区灵南小学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一)招生批次

第一批:户口在双昆村、上岩头村、海思村的适龄儿童。

第二批:父母一方户口在以上村居的适龄儿童;父母在以上村居内有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的适龄儿童;父母在瓯江口有房产的业主子女;父母在以上村居内办企业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居住在以上村居及瓯江口新区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居住在瓯江口新区的新居民子女,由其父母所在企业汇总后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二)招生办法

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第二批次学生全部录取。当第一、二批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由洞头区教育局会同瓯江口社会事务管理局统筹安排第二批次学生。如还有空余学额,再统筹安排第三批次学生。

五、洞头区海霞中学招生政策相关规定

第一批:政策照顾对象子女;

第二批:户籍在施教区的适龄儿童;

第三批:父母或本人在施教区有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的适龄儿童。

以上批次招生后,若有空余学额,可招录户籍在小朴社区、大朴村、九厅社区的适龄儿童(少年),空余学额不足的,通过摇号录取。

 

 

 

 

 

 

 

 

 

 

 

 

 

附件7

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行事历

时间

事项

5月29日前

民办学校优待、照顾对象登记、资格审核

5月31日前

优待、照顾对象录取对象名单导入系统并锁定

5月31日前

对接公证处确认摇号公证相关事项

6月1-3日(9:00—21:00)

公、民办学校网络报名(初中)

6月2-4日(9:00—21:00)

公、民办学校网络报名(小学)

6月9日前

第一轮民办学校报名对象资格审核、公示

6月10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初中)

6月11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小学)

6月11-12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缴费确认(初中)

6月12-13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缴费确认(小学)

6月13-14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后空余学额补录(初中)

6月14-15日

第一轮民办学校录取后空余学额补录(小学)

6月16日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申请

6月17日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名单公布

6月18-19日(9:00—21:00)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报名(小学、初中)

6月21—22日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报名对象资格审核

6月23日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录取

6月24日

第二轮补招民办学校录取缴费确认

6月30日(截止下午5:00)

公办学校网上报名截止

7月底前

完成公民办学校招生录取

8月20日前

各校完成入学通知书发放

9月初

公民办学校同步注册学籍

附件8

洞头区2021年义务教育入学对象可报名民办学校名单

 

序号

类别

学校

招生范围

1

市批区管初中

(1所)

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

洞头区、鹿城区

2

市批市管初中

(4 所)

温州外国语学校

市区(含洞头区)

3

北大新世纪温州附属学校

市区(含洞头区)

4

温州英才学校

市区(含洞头区)

5

温州东瓯中学

市区(含洞头区)

6

市批市管小学

(3所)

温州外国语小学

市区(含洞头区)

7

北大新世纪温州附属学校(小学部)

市区(含洞头区)

8

温州英才学校(小学部)

市区(含洞头区)

 

 

 

 

 

 

 

 

 

 

温州市洞头区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5月26日印发

篇3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在确保学校安全和规范办学行为的前提下,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等工作,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呢?

一、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在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上下功夫

1.建立德育工作组织保障机制。对德育工作,从中心学校到各学校,层层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到人,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同时制定《石桥子镇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体现“三个结合”, 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能参与,项项有成效”。

2.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强十二项基本育人制度的制定,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如:在全员育人导师制中,我们明确提出,将导师工作情况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体系。其中,班主任工作成绩占班级管理考评成绩的60%,包班教师工作成绩占班级管理考评成绩的40%,引导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放在班级管理上,同时也调动了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抓制度的落实,制定实施细则,把制度落实到教师、学生以及日常的各项管理中。为落实《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惩戒制度》,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引领作用,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日记、周评、月总结,设立光荣榜和曝光台,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开展活动,引领成长。创设德育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成长。重视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在开发课程的基础上,规范课程开设,做到教材、课时、师资、评价四落实,深化活动实效,引领学生提升思想品质,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4.强化师德建设,激发工作热情。强化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教师们增强依法从教的自觉性。评先树优,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注重细致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如:对开学初出现的争当班主任现象,从一方面说,是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了;从另一方面说,是引起了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

5.增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建成“教师和家长、家委会和学校”密切联系网络,设立校长接待日(小学确定为每周一,初中确定为每周三),举办教学开放周(初中国庆节前组织,小学12月份组织),组织家长课程培训等丰富多彩的家校联系活动,拓宽了家校联系的渠道,促进了家校交流,得到家长支持,形成了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向家委会汇报学校工作,听取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及建议,及时调整工作部署,落实相应改进措施。

二、学校管理重常规,在精细化上做文章

对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心学校人员包靠学校和不定期巡查”的工作机制,以“工作有计划,目标有分解,落实有措施,结果有考核”为原则,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推动了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

1.注重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一是建立以“教导处――学科教研组长――任课教师”为主线的教学管理系统,从规范和细化两个方面入手,制定完善了校长、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师的《一日工作常规》、《教师考勤制度》等规章制度。

二是新学年以来,重点落实:教师候课制度,要求教师提前三分钟到教室候课。课堂教学达标制度,对不合格课进行通报、跟踪,同时做到“听―看―查―记”四结合,即听课,看课堂教学笔记,查相应的教学准备资料,进行教学情况考核记载。强化当堂训练制度和质量分析制度,通过当堂训练检验课堂目标达成情况,查漏补缺,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是针对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三个突出”、“四个挖掘”、“五个体现”。“三个突出”是:突出“精讲多思”、突出“学生活动”、突出“学法指导”;“四个挖掘”:挖掘学困生的潜力; 挖掘教学细微之处;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各科答题技巧;“五个体现”是:体现“引导、激励、参与、表现、成功”。

(1)引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使学生乐学;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会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引导,使学生学会。

(2)激励:充分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产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参与: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发挥主体作用。

(4)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勇于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善于表现、善于争先的良好学习品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5)成功:在教学过程的始终,老师都要运用成功教育的思想和语言评价艺术,让学生的见解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是加强集体备课组织形式和实效性研究。采用“质疑问难”式交流探讨,即主备人与其他教师互相提问、质疑,使研讨更加深入、全面。在此基础上,个人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完善教案,使备课更具实效性。

五是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教学基本功比武、示范课、同课异构、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同时,培养青年教师、锻造骨干教师。

六是对教师教学常规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且每次检查都及时进行反馈,对常规落实好的人和做法给予表扬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予以纠正。

篇4

我校自开展评议行风工作以来,严格按照xx市教育局关于“20**年xx市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加强行风建设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领导,强化责任纪律,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找问题,切实改进作风,促进学校依法治教、规范管理,树立学校新的形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行风建设工作,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初见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我校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工作,成立了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由xxx校长任组长,其他副校长为副组长、组员的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具体抓行风建设与民主评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学校行风工作计划,信息收集,宣传报道,情况上报,协调检查等日常工作。并制定了《20**年xx小学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气氛

我校召开了行风评议动员会,并利用橱窗搞好宣传工作。积极宣传上级有关部门的行风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学校评议行风的实施方案,让全体教师对我校各项工作及行风建设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20**年6月16日召开行风评议动员大会,提出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大力宣传,使行风建设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

三、认真排查,规范管理

在加强领导、抓好学习、提高认识、作好宣传的基础上,学校认真做好排查工作。

(1)规范收费

学校领导把治理乱收费工作作为工作要点,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各部门下发的关于规范教育收费的若干规定,明确乱收费的危害性,能按文件精神和要求规范收费,坚持各项收费公开管理制度,开具正规票据,及时在“收费公开栏”、“校务公开栏”公布每学期各项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学生明白,让家长放心。一切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上做到及时上交财政专户,及时申请批拨支付,收入支出帐目公开。学生课本、教辅读物严格按上级标准及规定,禁止教师推销及代办学生教辅读物。把有限资金真正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校务公开

学校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校务公开栏、行风评议意见箱,设立监督电话。坚持实行公开办事规定程序,公开办事结果,虚心接受教师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学校教师职称晋升、评先选优等问题,按照客观、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张榜公示,增强透明度。

(3)师德建设

学校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倡导爱岗敬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的职业道德。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市教育局关于政风行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结合学习“八荣八耻”活动的文件精神,认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八荣八耻》和学习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开展师德建设意见的通知》等,并写出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明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了解评议工作的步骤与方法,弄清自己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并努力在教学中实践,通过自查互查,教职员工中没有违法乱纪现象,也没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做到了关爱学生、文明执教,展现了我校良好的师德师风。

四、强化措施,自查自纠

篇5

一、切实巩固提高“两基”攻坚和“普实”成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力争10月份顺利通过国家对“两基”工作的督导检查,向着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迈进;

1、普及程度完成指标:

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以上,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75%以上。

辍学率:初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

完成率: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5%以上(仍在小学就读人数不能从分母中减除);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85%以上(仍在初中就读人数不能从分母中减除)。

文盲率: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控制在0.5%以下。

2、扫盲程度完成指标::

15至50周岁人口中的非文盲率(丧失学习能力者除外)达97%以上,全面扫除15至24周岁人口中的青少年文盲(丧失学习能力者除外)。

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达97%以上;

3、各校要做好学校日常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普九”教育有关档案资料齐全,数据清楚,真实准确,表、卡、薄、册滚动使用好。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有关资料和脱盲后巩固提高档案齐全、数据清楚、真实准确,表、卡、薄、册滚动使用好。

二、认真抓好德育工作,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丰富和活跃中小学校园文化生活,加强诚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立体网络。

2、抓好党支部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德育工作。各校党支部要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全体教职工要站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强化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3、抓好团队工作,促进德育工作。要确立团队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主阵地地位,加强团队建设,发挥其有效作用,扎扎实实地开展团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促进德育工作发展。

4、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各科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各校尤其要抓好政治、思品和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要安排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较好、有钻研精神的教师兼任这些学科的教学工作。学校要把思品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纳入常规工作管理。

5、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三、以教学为中心抓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各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并认真实施,加大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检查、评比力度。教务部门是教学工作的专门工作机构,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教学工作,要拟定好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监督各班、各科拟定好教学计划并督导实施。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讲求工作质量。乡教办将随时深入学校检查常规工作并严格兑现常规工作制度,检查工作坚持“四不定”:即到校时间不定、次数不定、校与校的检查内容不定、检查的方式不定。

2、强化校本教研工作。①各校要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研促教改,扎扎实实抓好教研工作。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建立起“校本教研”制度,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工作,促进教研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③抓好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县局组织的中青年教师业务培训和教材教法过关考试。④抓好教师的学历提高培训。⑤认真抓好骨干教师的培训,狠抓名教师、名教导主任、名班主任的培养,每一年评选一批骨干教师,推动教师队伍建设。⑥多形式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教研活动要定课题,要切合实际,有针对性,教办坚持每周参加教研活动,每月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学校坚持每周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师徒结对、业务培训、制定教师成长规划、课堂教学评优、特长才能展示等活动,给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

3、抓好教学质量评估。教办将进一步规范教学成绩评估检测制度并认真实施。各校要把教师讲评学生作业和教学评估检测作为常规工作的重要检查内容,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制度。教师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意识,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讲评学生作业和抓好评估检测工作。

4、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校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空气。

5、认真抓好毕业班工作。各校在抓好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培养尖子生,特别是初中,在教学常规工作中不仅要抓学额的巩固,而且要抓好升学率。学校必须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升学动员工作,积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四、加强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及管理,逐步建立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远教资源及设备的优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教学服务。

学校远教专干要积极认真接收卫星节目、做好资源的下载、磁盘的整理,光盘的刻录及资源库建立,及时填写管理日志及各种记录。保证远教工作信息的交流、资料收集、整理和传送。各校要积极配合党政部门、当地村支两委,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党员教育活动,要认真收集党员干部培训资源,及时下载天网资源,并帮助村支两委认真开展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做好培训记载及音像资料刻录工作。切实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各校加强对卫星收视室、播放室、计算机教室的规范化管理,做到机房干净整洁,确保“远教”设施防盗、防潮、防火、防潮以及卫星天线防锈等防护措施的全面落实。

五、抓好实验教学工作

1、各校要实实在在的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不能搞形式、走过场。学校要充分认识抓好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按照实验教学有关要求管好仪器,为教学工作服务,用好仪器,提高教学质量。

2、做好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学校普实专干要认真收集相关资料,按照要求规范化地建立普实档案。

3、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各校综合教研组要合理安排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积极为实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营造一种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

六、安全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工作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要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积极开展课前1分钟安全教育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会议、集合、集会和班队会等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等。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好“安全月”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认真收集安全工作资料,注重安全工作档案管理。

2、强化安全工作责任意识。要树立“先安全,后教学”的思想,抓好安全工作责任制管理。规范操作规程,认真实施“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教办主任与学校校长、校长与班主任和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任,形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格局。

3、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学校要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相关工作措施并狠抓落实。

4、加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宣传力度。各校要积极宣传意外伤害保险的优越性,认真引导学生投保。认真做好意外事故发生后的保险索赔和散后事宜。确保一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七、抓好学前教育工作

1、强化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学前教育是一项独立于小学教育以外的工作,抓好学前教育工作,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办将把学前教育纳入常规工作管理,加强检查和督导。各校必须加强对学前班的管理,幼儿园必须加强管理和建设,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活动。

2、遵循教育规律,抓好学前教育常规工作。全乡学前教育要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开展以游戏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话动,促进儿童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为其进入学校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抓好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做好全乡学前教育规划,各中心小学要尽快将学前班剥离学校,有条件的村级完小和教学点要设立相应的学前班,规范学前教育工作。通过努力,力争在两年内接受学前教育一年教育率达100%,接受两年学前教育率达65%,逐步实现接受学年前三年教育率达100%。

4、规范招生制度和学籍管理促进学前教育。各校要严格招生工作制度,凡不足年龄规定的儿童不得招收进入一年级学习,有条件的儿童可以提前一年入学。

八、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l、各校要做好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学校布局要注重整体美观大方,校园内要贴好名人画像,书写好永久性标语,做好各种门牌等。努力做到“学校无小事,处处育人”。

2、做好宣传专栏,专栏内容要丰富,定期更换,要认真办好各种有益的校刊、校报和宣传资料,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规范校园内部管理,为学校注入生机和活力。学校要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加强学校全面管理,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细,形成优良的校风。

4、做好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学校按规划种植好花草树木,加强培植和管理,努力建设绿色校园。

5、认真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卫生工作制度落实好卫生工作的各项措施,强化对卫生工作的检查评比,治理好学校“脏、乱、差”,不留卫生死角。加强对师生的卫生知识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通过努力,力争在两年内使我乡有1-2所学校达县、地双优文明学校标准。

九、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力争促使杨家坳中学寄宿制项目工程秋季投入使用,学生食堂、围墙立项动工,教师宿舍9月份投入使用。

2、争取小丰溪小学危改项目8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3、其他各校要积极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作出努力,力争使全乡学校办学条件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十、加强工会工作,大力推进校务公开

1、乡教育工会和各校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利益,开展“送温暖”活动。

2、各校要高度重视校务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校务公开的各项措施。重大决策和重要事务要公开,财务收支和收费情况等要公开。

十一、其他工作

1、认真落实好20*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两免一补工作及基础教育统计工作,各校要及时、准确提供相关基础数据。

2、抓好财务工作的管理,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学校财务工作的检查,坚决治理学校乱收费行为。

3、认真抓好招生工作,及时、准确填报好相关表卡资料,并按时上交。

4、认真收集、登记、整理好各种资料,迎接上级的目标考核。

篇6

1.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共投入1600余万元,新改扩建3所幼儿园,小区配套1所幼儿园,新增班级24个,新增学位720个。

2.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实施《区中小学布点规划(2013-2020年)》,投入1.4亿元,新建小学2所、初中1所,撤并学校5所,促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

3.坚持普通高中优质化发展战略。投资2.6亿元新建的二中分校,完成2届招生600人,目前,已初步形成封闭式、小班化、分层式教学的办学特色。

4.加快构建继续教育体系。成立区社区教育学院,拥有3个分院、3个实践基地。组建太极剑、民乐、黄梅戏等10余个学习团队,年参加学习者达6000余人次。

5.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累计发放边远薄弱学校教师交通、生活补贴约250万元、乡村教师午餐补助400余万元。深化校长职级制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共评定职级校长41人/次,核定支教、交流教师1024人/次。

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根据区智慧学校建设规划方案,至2020年完成13所学校智慧课堂建设任务,并推进设备常态化应用工作。

7.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教育。连续举办中华经典教育、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累计参与学生逾万人次。

8.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建立覆盖中小学、幼儿园的责任督学队伍,划分督学责任区3个,配备督学13名,常态化开展日常办学行为监督。

9.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成立区教育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加大政策宣传。每年投入100余万元资助全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及幼儿,做到应助尽助。

10.全力办好特殊教育。通过医教结合、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实现“三残”特殊儿童入学率100%。年均开展课外教育活动126次,送教上门平均30次/人。

“十三五”规划短板工作:“十三五”期间,因实施条件不足,试行班主任职级制改革工作搁置。目前,我局已根据2020年全区教育座谈会精神,结合制定《区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对实施班主任职级制改革工作做了统筹考虑,即将随《分配方案》印发一并实施。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总结

1.稳步提升育人质量。进一步加强实践教育,先后组织开展区中学夏令营活动和第五届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参加学生220余名。深入推进校园体育工作,中心学校女子足球队获全市校园足球联赛第三名,创我区女子球类运动新记录。

2.深入推进教育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江宁—跨界一体化发展战略。丹阳中心学校与南京市百家湖小学联合成立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分校。建立宁博教育一体化发展领导推进机制,以两区名义共同印发宁博教育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成立文件。《“宁博一体化”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宁博一体化”教育创新改革发展意见》等一揽子政策正抓紧制定,保障宁博教育一体化发展行稳致远。

3.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规范民办学校发展,首次实施民办学校七年级学生摇号派位政策。做高中招生政策宣传,今年,志愿填报二中分校人数大幅增加,录取分数线较上年上升约30分,生源质量明显改善。

4.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出台《区教育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成功引进公费师范生、“教坛新星”等高层次教育人才6名。缓解结构性缺员矛盾,通过省招、选调、招聘等方式补充新教师48名。开展教师“大练兵”,先后举行教师基本功、三字一话等比赛10余次,参赛教师1000余人次。

5.扎实推进惠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总投入约11000万元,建成并交付丹阳中心学校,按序时进度推进新市初级中学移址新建项目正。全面完成校舍维修民生工程任务,耗资474万元,完成维修面积约53345平方米。

6.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为7所学校配备智慧课堂设备25套,为4所学校班级教室更换智慧护眼灯1008盏,更新班班通设备近100套等。

7.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制定《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今年以来,出动检查人员35人次,下发整改通知单5份,整改问题70余个。

8.全力参与防疫防汛工作。疫情期间,全系统排查人员约8万人次,在线直播教学140节课,800余名教育参与构建线上+线下“双师课堂”,保障全区16000余名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防汛期间,招募348名教师全面参与防汛工作,组织局机关26人员轮流防守大堤和水库。

三、2021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1.继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市初级中学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年度校舍维修任务,全力推进新博初中移址新建工作,启动丹阳第二幼儿园改建和荣博幼儿园扩建项目。

2.抓实学生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经典征文、诗歌创作比赛,举办“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

3.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对接南京市江宁教师发展中心,谋划2021年宁博一体化教师发展和培训工作。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继续落实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和月报制度。

4.巩固强化校园安全。督促学校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通过制定奖惩机制,探索学校保安管理新方法,提高学校保安规范履职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全力做好教育资助。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做好资助资金发放工作,开展资助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6.深入推进宁博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南京市百家湖小学”与“丹阳中心学校”、“南京市竹山中学”与“新市初级中学”、“南京市东山小学”与“新市中心学校”合作办学,打造融宁发展示范学校。创新教育科研机制,建立“1+x”教科研联合体。

7.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智慧课堂等项目建设工作,装备新市初级中学等设施设备,做好学校设备采购指导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智慧课堂等设备常态化应用工作,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8.持续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全力做好2021年中考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机构设置及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考场的设置和建设、工作人员的安排和培训、分数线的划定方案等,确保我区2021年中考顺利进行。

四、“十四五”时期总体安排

1.着力提升学前教育品质。启动学前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总投资约8000万元,实施碧桂园东苑幼儿园改建、荣博幼儿园扩建、新城中心幼儿园新建、三杨幼儿园新建等8所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前教育学位约2000个。

2.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打造标准化校园,总投资约1.4亿万元,启动新博初级中学移址新建、新城小学新建、新博中心学校扩建、薛津九年一贯制学校改建工程,全力保障本区域公共教育服务质量提升、均衡发展。

奋力推进宁博一体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江宁名校在区设立分校,提升全区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校园特色、队伍素养和办学品质。积极搭建宁博教科研联合体,联合开展跨区域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全区教学质量。高效实施师资队伍素养提升工程,实行教师跨区域支教交流、挂职锻炼和专题培训,促进学科骨干专业发展;选派管理和教学骨干到江宁学校跟岗学习。积极探索宁博师资双向流动机制,等高落实教师考核待遇保障。

4.加快提升德育水平质量。就近依托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把“一校一品”特色德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培育一定数量的学校德育品牌;提升德育工作研究水平,每年申请不少于1项以上市级德育研究课题。

5.不断发挥社区学院协同作用。融合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开放融合、相互衔接的社区教育体系。拓展成人教育平台,加大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满足各类人群的教育培训需求。提高社区教育的覆盖率,实现社区教育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6.持续重视特殊教育。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入学评估长效机制,落实有效分类指导入学举措;完善特殊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篇7

一、抓好德育工作

1、健全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鉴于人事的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与职责,夯实德育工作任务。

2、确定学校德育目标,制定好德育计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校情学生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根据德育目标制定出详实的德育计划,坚持一月一个重点,一周一个主题。

3、创新德育模式,确保德育效果。

①推行德育工作“首遇负责制”。对于学生中发生违纪违规事件,实行首遇负责制:即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无论哪位教职工遇到学生违纪违规,都有制止教育的义务,并要如实的填写学生违纪违规登记表,学校对每位教职工处理违纪学生情况实行一月一汇总一月一通报。

②对班级管理实行班主任辅导员“捆绑制”。为了增强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凝聚力,工作上能相互团结协作,对班级管理实行班主任辅导员捆绑制,即在班级每项活动中,无论是班务工作还是队务工作,对班主任辅导员,坚持“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实行“捆绑制”。增强了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凝聚力。

③对班级实行“典型学生”考核制。所谓典型学生,就是指经常违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玩劣学生和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学校通过领导值周员红领巾监督岗所发现的典型学生,进行登记,对于优秀学生的给班级考核加分,对于发现的顽劣学生给班级考核减分。

④班级建立典型学生登记册,做到对学生教育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

⑤改版红领巾广播栏目,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对校园广播,进行改版,设立校园新闻直通车、优秀习作、安全你我他等栏目。特别是校园新闻直通车,及时对校园发生好人好事优秀学生先进班级等进行采访报道,对校园违纪违规学生进行曝光批评,对学生进行引导,效果良好。

4、开展好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

活动是德育教育的载体。一年来,坚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时令变化,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针对在学生存在吃零食的陋习,9月份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环保”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向学生发倡议书宣讲小食品的危害举行告别零食签名活动等,引导学生告别陋习,杜绝零食。为了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10月份在学生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征文,举行演讲赛,加强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警示教育,使学生能过珍惜美好生活环境和大好时光,11月份组织学生前往看守所,聆听在押人员的忏悔。3月份,开展了学雷锋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向患病老教师赵芳兰进行了捐款。4月份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月活动,组织编印了《小学生文明礼仪手册》,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做一个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一个文明人。5月份在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通过组织征文,布置爱心家庭作业,举行演讲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目前这一活动还正在开展之中。6月份在全体师生中开展评选新三好学生优秀辅导员活动。

二、抓好安全工作

1、健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夯实安全责任。鉴于人事的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与职责,夯实安全工作任务。

2、完善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在已有安全制度的基础上,对安全制度进行了修改,重新制定安全制度30条,编印了《实验小学安全制度汇编》,做到个环节责任清楚,责任到人。

3、加强各环节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①加强楼梯值班,确保学生上下楼安全。为了有效预防学生上下楼梯发生不安全事故,及时设立了楼梯值班员,建立了楼梯值班制度。楼梯值班员对学生上下楼梯进行监督管理,引导学生上下楼梯统一靠右行。要求学生早操或大型集会结束后统一将四路纵队变为两路纵队,依次上楼。

②加强放学路队管理,确保学生出行安全。为了规范放学路队秩序,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对放学路队建立路队长负责制。通过路队长佩戴胸牌上岗,对学生进行管理,学校坚持每周对路队进行评优评差,半学期表彰一次优秀路队长,使路队秩序明显好转。加强对教师护送学生路队情况检查,学校领导实行分段负责。

③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针对学校门前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增多,学生在校门前乱够小食品,这些小食品既不卫生不安全,又影响了校门口环境卫生,还给学生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而且给家长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针对这一老大难问题,及时在校门设立红领巾监督岗,对于在校门口乱够小食品的学生,进行监督登记,教育处通过发放学生违纪反馈单及时反馈给班级,班级对这些学生进行处理,并在对该班考核时予以扣分。

④加强学生课间管理,确保学生活动安全。学生增多而活动场地减少,这就极易引发不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设立课间管理员,对学生在课间活动进行管理,对违纪违规事件进行处理,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

4、加强安全教育

为了使安全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具有连续性,及时制订并印发了《实验小学关于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各阶段安全教育任务进行分解,教育责任到人。坚持利用升国旗或听广播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做到周周有教育,周周主题不一样。

5、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和班队组织的建设。班主任辅导员即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力助手又是其直接组织者,坚持每学期开学把那些又能力责任心强的同志选任到班主任辅导员,对那些考核位于后列给予淘汰,增强了班主任辅导员队伍活力。班队干部是班主任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在班级大力倡导班队干部公选,把那些有能力在同学中有威望的学生选任到班队干部岗位上来。

6、坚持每周抓好“三会一活动”。即每周抓好班会队会晨会和升旗仪式,加强对学生纪律养成教育。

7、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应急避险训练,提高全体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

三、抓好卫生防疫工作

一年来,针对各种流行疾病增多,学校已经成为传染病防控重中之重的实际,及时成立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及时出台了发现传染病处理办法、传染病处理流程,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和晨检制度,并根据时令变化和疾病流行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防控传染病知识的宣讲,在学生中大力开张卫生评比活动,确保了校园不发生传染病。

四、抓好“三创”工作

“三创”工作是县委县政府为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学校把这项工作教给我,我首先建立健全学校三创工作机构,制定三创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好三创工作每学期计划,开足开齐健康教育课程,加强三创知识宣传,并在全体教职工、学生开展了三创知识专题测试,是三创知识做到人人皆知,全员参与。

五、抓好师德教育

根据新时期师德教育新变化,坚持每学期利用学习会、例会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在教师中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加强对平时学习指导、检查,及时开展师德征文评选活动。

篇8

创新工作思路    强化培训指导

——扎实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县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办公室)

摘要:【目标】到2007年底,全县所有中学开设艾滋病预防知识生活技能教育课程,在校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方法】重视组织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师资培训,开设艾滋病预防知识生活技能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建立考核制度。【结果与成效】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全县19所中学已全部开设了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课程,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项目实施前的47.8 %提高到83.66%。

实施者:**县教育局。

一、背景

**县地处秦岭南麓、**西省东南角,**、豫、**三省八县结合部。全县230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64个行政村,总人口238534人,每年有5万余人青壮年流向外地务工,属国家级贫困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人口流动频繁,娱乐服务业繁荣,2004年我县先后被列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

截至2008年3月底,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5例,其中本县籍4例,外县籍1例;男性3例,女性2例;2例死亡,1例服刑监管,2例失访。5例中3例为性接触感染,2例为血液感染。

全县共有19所中学,现在校学生23031人。2004年基线调查显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7.8%。可见提高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从青少年抓起已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县教育局根据艾滋病项目工作要求和全县各中学实际,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和工作检查指导,扎实开展了师资培训和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宣传教育活动。

二、做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落实工作目标管理

为保证艾滋病防治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县各中小学广泛有效扎实开展,切实提高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中学生的自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培养他们自信、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一是县教育局自项目工作启动之时,就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任组长,普教、人事、教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普教股负责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并确定专人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及办公。二是结合学校实际,编制年度《**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实施方案》,并印发全县各中学,明确目标任务,对师资培训、教育内容与方式、工作阶段划分与措施等作出了详细的安排部署,组织、指导全县各中学工作实施与活动开展。各中学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相关领导配合抓,团队干部及班主任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三是县教育局将艾滋病防治工作作为中小学德育和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校长三年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与其它工作同安排同布置同检查同考评,形成了科学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四是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列入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健康教育课程计划,进教材、上课表、进课堂,年终考评与其他工作一同严格考核奖评,真正使此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实效。

<二>、重视培训,强化管理,加强项目工作队伍建设

中小学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关键是建设一支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热爱此项工作的教师队伍。为此,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三年来,在全县16个乡镇和县直教育单位选派了45名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参加了省、市举办的各种艾滋病师资培训班,通过集中学习培训,使受训教师迅速成为各乡镇中小学艾滋病防治宣传的骨干和中坚。同时还积极选派教师先后赴外县、市参观学习,使他们逐步成长为我县中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土专家”。二是充分发挥培训者的作用,广泛开展县、乡(校)两级培训。教育局每年举办一至二期培训班,对学校团队干部、班主任、生物、健康教育教师分批培训,回校后担任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教师,自项目实施以来共培训团队干部32人、班主任117人、学科教师214人。同时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利用节假日或暑期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对艾滋病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骨干引领、全员参与的强大教师队伍。三是加强队伍管理,教育局要求凡参加县级以上培训的教师,必须担任学校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否则学校将被全县通报,为各中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稳固优良的师资保障。

<三>、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努力提高宣传教育工作实效

首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宣传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大纲》,做到课堂教育四落实:落实了专题教育课时,即初中6学时,高中4学时;落实了教师,由市、县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分别担任各中学的授课教师;落实了教材,将《预防艾滋病,抗拒生活技能教育指南》和《综合教育读本》中的预防艾滋病专章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列入课堂教学计划;落实了检查考核,各中学校将艾滋病宣传教育作为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局定期检查,量化考核,并将工作实施情况记录存档。

其次,积极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广泛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扩大宣传教育的广度。一是把“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同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教育中学生远离,自觉抵制黄赌毒,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法制意识,各学校还通过暑假中学生道德实践和创新实践活动,扩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二是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同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在利用课堂教学渗透预防知识的同时,还充分利用知识讲座、主题报告、团队活动、班会、俱乐部活动等时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佩戴红丝带,编演小节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并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做为中学生年度考试的一个内容纳入试卷,进一步巩固、深化了教育效果。三是同“青春红丝带”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小手牵大手”,组织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区、家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义务宣传员作用,扩大了宣传教育的辐射面。四是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以中小学艺术节或艺术展演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县中小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演讲、文艺表演等艺术形式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五是同“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实施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项目设备,搜集下载相关预防宣传艾滋病知识的资料和课件,特别是利用中央10套“科教频道”和“空中课堂”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项目工作的扎实实施。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活动的开展,有力保证了宣传教育的效果。

<四>、加强协作,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宣传教育环境

在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中,县教育局十分重视部门协作,加强行业配合,致力形成合力,确保宣传教育效果。一是配合省教育厅和省项目办,在县高中、县高职中、县初中、富水镇初中、清油河镇初中,试马镇初中、党马乡初中、梁家湾九年制、太吉河镇初中、过风楼镇初中、**镇初中等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调研工作,共培训教师50名,学生900名,发放问卷2000份,扩大了培训面,强化了培训效果。二是积极配合县疾控中心等单位,到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图片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后写心得,谈感想,深化教育效果。三是积极加强同团县委、县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利用"三八"妇女节等重大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集中时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四是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农村发放宣传单、刷写宣传标语,扩大宣传面,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作,共同努力,齐抓共教的工作机制,为艾防工作实施取得实效,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三、结果与成效。

<一>、技能教育活动覆盖面广。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全县19所中学已全部开设了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课程,45000余名中学生和2700余名中小学教师接受了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包括已毕业的高中、职中学生),全县培训骨干教师158人。

<二>、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通过2007年度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项目实施前的47.8 %提高到83.66%。

<三>、中小学校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一是健全完善了工作组织机构,从计划制定到具体实施,层层有人抓,校校有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实行了目标管理,艾滋病工作被列入校长三年任期制目标任务书,作为中小学德育和健康教育的一项长期而基本的工作,得到了重视和落实;三是艾滋病知识已作为生物、健康教育等课程的重要内容进入中小学课堂;四是建立完善了检查督导制度,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促进了各中小学项目工作的均衡开展。

<四>中学生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成绩显著。2006年**市“校园红丝带,你我同行动”读报征文活动中,我县试马镇初中和**镇初中20名师生的征文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2007年**市中小学艾滋病教案征评活动中,我县高级中学教师石显武的《生活技能与做出安全行动》等8篇教案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案;2008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征集活动”中,我县富水镇初级中学选送的《识别危险性行为》一文,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学活动”,拟收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案集。

四、经验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关键。认识决定行动,领导决定成败。提高中小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生活技能宣传教育的认识,是搞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思想基础。我县教育局及各中小学,正是从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关乎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这一历史的高度,来认识并安排此项工作的。

<二>、建立长效机制、狠抓过程管理是根本。没有规范、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和扎实的过程管理,再好的措施、再灵活的形式,都只能是一时之功,不能收到长久之效。

<三>、创新思路、灵活教育形式是前提。仅仅靠几节课、几次活动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需要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变化、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达到长教长新,坚持不懈。

<四>、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是搞好项目工作的必要保障。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才会取得广泛而持久的教育效果。

总之,艾滋病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坚持常抓不懈,虽然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但我们有信心,在上级领导的帮助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多想办法,再添措施,把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确保中小学校园这块“净土”不受侵害,并发挥其应有的社会辐射教育作用,促进全县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篇9

(一)定位: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通过评估鉴定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达到的发展水平,而更多地在于通过督导评估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基于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将以我国现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为依据,更多地着眼于在中长期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可能达到或应该达到的发展状态。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是一种导向性的评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将通过评估引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一方面将通过评估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将通过评估强化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即积极心理学的取向,督导评估方案通过引导中小学校创造积极条件,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构想: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仅涉及到学校层面的专业工作,同时也涉及到政府层面的政策保障与组织推动。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将分对政府的评估及对学校的评估两方面进行研究,两方面侧重点各有不同:对政府的评估侧重于机构建设、发展规划、政策保障以及工作举措等;对学校的评估侧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与特色化工作。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在指标确定方面将参考我国现有各地区开展的教育督导评估方案,总体上分基础建设指标与工作成效指标,同时考虑到我国各区域发展的差异,在研制评估指标时将根据区域特征对基础建设指标与工作举措与成效指标分别提出层级指标,分别为A 、B、C级。A级指标将作为发达城市中长期发展目标,B级指标将作为中等城市中长期发展目标,C级指标将作为欠发达城市中长期发展目标。

二、督导评估专题方案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对政府的督导评估研究

1.对政府的督导评估指标研究

■基础建设指标:

(1)组织机构

A级指标:组织机构配有独立的办公室与必要的办公设备,并与相关部门具有一定的联合度(妇联、团委、文明办等);

B级指标:组织机构配置独立的办公室与必要的办公设备;

C级指标:建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2)人员配备

A级指标:配备一名专职人员,并有多名兼职人员;

B级指标:配备一名专职人员;

C级指标:配备一名兼职人员。

(3)经费保障

A级指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生均经费不低于10元,并逐年递增;

B级指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生均经费不低于10元;

C级指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

(4)队伍建设

A级指标:在中小学包括职高设立心理教师岗位,按照1:400的标准配置专职心理教师;

B级指标:在中学包括职高设立心理教师岗位,按照1:600的标准配置专职心理教师;

C级指标:在高中包括职高设立心理教师岗位,按照1:1000的标准配置专职心理教师。

■工作举措与成效指标:

(1)发展规划

A级指标:有近期及中长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规划制定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符合区域发展特征;

B级指标:有中长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五年或十年);

C级指标:有近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年度)。

(2)工作举措

A级指标:开通心理辅导热线,为本区域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B级指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选,推动本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C级指标:每年举行两次及两次以上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规活动(如培训、宣传、专题研讨活动等)。

(3)工作成效

A级指标: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经验在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力,特色经验受到省级以上媒体报道;

B级指标:区域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鲜明;

C级指标: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常规工作全面展开,效果明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部门)

2.督导评估承担主体研究,包括什么机构组织督导评估、派什么人去督导评估、与现行教育督导评估承担主体(教育督导室或督导处)的相关性。

(1)教育部对省的评估承担主体研究

教育部各司局机构中,基础教育一司职责包括“指导中小学校的德育、校外教育和安全管理”。在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属德育工作范畴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可以作为组织督导评估的承担主体。

在教育部对省的评估人员构成中,可以考虑如下配置: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行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家教育督导团相关督学及督导员、国家教育科研机构负责人、心理学专家学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督导。

鉴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基础教育一司在组织对政府部门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过程中,应与现行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保持协调与合作的关系,既要独立组织督导,又要保证国家教育督导团的相关成员参与其中,以使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成为国家教育督导的常规部分。

(2)省对市、县的评估承担主体研究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负有“统筹全省教育督导工作,负责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全省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和有关章程,并进行监督、检查”等职责,因此,在省对市、县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中,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理应成为组织督导的主体机构。

督导人员构成可有如下配置: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相关部门(基础教育处)领导、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相关督导员、省级教育科研机构负责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督导。省级督导主体与现行督导评估承担主体(教育督导室)一致。

3.督导评估的实施及结果运用

(1)督导评估的实施方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的实施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发展性原则。必须以促进地区和学校发展为根本目的,引导学校通过科学规划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使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

2.全面性原则。坚持面向每个地区、每一所中小学校,在具体工作中采用的评估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但都必须坚持以全面评估省域内的学校为前提。

3.动态管理的原则。实时对地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复查,不搞"终身制"。经复查发现问题,责成限期整改。

■教育部对省的评估实施方式。

1.省级自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自评领导小组,并组织评估小组,对照教育部制定的督导评估内容要点和评估方案,每年进行一次自我评估。

2.教育部复查。教育部每年汇总分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评结果,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复查,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见。复查工作至少每两年一次。

3.教育部抽查评估。教育部根据省级自评和国家级复查结果,视工作需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分期分批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综合性督导评估,系统地分析其工作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和整改建议。

■省对市县的评估实施方式。

1.申报评估。由省制定并下发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并制定评估标准与进度。各地(市)根据督导评估标准制定本地市建设进度,并根据该规划定期(每年一次)向省教育厅提交各县(市)建设进度与任务完成情况,再由教育厅组成督导评估小组对各地申报情况进行初步验收,对申报验收通过的地市进行实地验收。

2.实地评估。由省教育厅组织相关地市组成实地督导评估小组,对申报通过的地市进行实地验收。

(2)督导评估的方法与手段。

■教育部对省的评估方法与手段。

1.把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综合分析,确定评价等级。定性的评估要在通过“听、看、查、访、议”等形式取得客观的数据、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的评估要认真核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要时进行实地测查核实。评估时既要对各级指标所包含的要素逐一评价,也要对各级指标综合考虑,按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给出的等级评估标准,逐项逐条定等量化。评估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绝大多数系指90%以上,大多数系指75~89%。

2.评价时应注重实证性的考察,如现场观察、访谈、问卷、座谈、查阅教案和学生作业活动情况、抽样测试、分析地区和学校的原始记录和档案等,广泛收集信息,全面了解情况。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估认定省域内中小学校三个方面工作达成度和等级情况,主要的成绩和不足,形成督导评估意见。

3.督导评估结果信息反馈,内容应包括三方面,即主要成绩与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要求,同时附上评价成绩表与评估等级结果,使每所学校找准问题、明确方向、认真整改。

■省对市县的评估方法与手段。

将基础建设指标作为评估必备条件,在“申报评估”阶段完成,由各地政府部门以自查的形式检查验收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建设情况,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以及队伍配置等。

实地评估重点考察工作举措与成效指标:根据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与评估标准,结合通过政策验收的评估申报情况,组成省教育厅挂帅、各地市代表为成员的评估小组,对各地市进行交叉验收。评估前制定量化(数字化)评估标准,进行逐项验收。

(3)督导评估的结果运用

督导评估结果将定期公布,并纳入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德育工作或有关学校的教育质量考核标准,或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德育先进单位”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文明单位”评审。

■教育部对省的评估结果运用。

1.建立督导评估结果通报制度,教育部、省教育厅应当及时公布督导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2.国家督导评估结果以书面形式抄送省人民政府及同级党委组织部门,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和分管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3.督导评估结果作为教育建设项目立项、专项拨款、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4.教育部根据督导评估结果,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省(区市)给予表彰;对工作存在问题的,及时促其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视情节予以通报批评或“黄牌警告”。

■省对市县的评估结果运用。

省教育厅每年度公布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报告,并对验收合格单位、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建议联合各省文明办联合出台奖励办法)。除精神奖励外,物质奖励与各地市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到位、实际建设情况挂钩。对完成整体工作先进的地市奖励与文明单位、文明城市评选挂钩,地市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或实施人、先进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该项奖励与职称评定、晋级等挂钩,有条件的可以以政府名义给予记功表彰。对完不成进度的地市降低下一年度的奖励比例和名额,并取消文明城市的申报评比资格,取消完不成建设任务地市的教育系统省级文明单位的评比资格,减少该地市其他行业省级文明单位的参评数量,完不成建设任务地市的教育负责人二年内不得评先、晋级,对完不成建设任务的学校及其负责人,建议也采取同样措施。

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各地市中小学校园事故发生率、学业成绩提升幅度与稳定情况纳入考核评估范围。

(二)对学校的督导评估研究

1.对学校的评估指标研究

■基础建设指标:

(1)组织机构

A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健全、运作良好,并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预防网络;

B级指标:学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分管领导,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与学校其他部门有配合度;

C级指标: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2)师资力量

A级指标:学校按照1:400的标准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B级指标:学校按照1:600的标准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C级指标:学校按照1:1000的标准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3)辅导室建设

A级指标:学校心理辅导功能室齐全(至少建有团体辅导室与个体辅导室),开通心理热线、应急电话(有条件的地区开设网络辅导,如QQ心理辅导、电子信箱心理辅导等);

B级指标:学校建有个别辅导室,配置空调、电话、桌椅等基础设施;

C级指标:学校建有团体辅导室,配置图书资料、心理检测软件等基础用具。

(4)辅导课开设

A级指标:学校每班隔周开设心理辅导课;

B级指标:学校每班每学期开设5节或5节以上心理辅导课;

C级指标:学校每班每学期开设3节或3节以上心理辅导课。

(5)经费保障

A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经费预算,生均经费不低于10元,并逐年递增;

B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生均经费不低于10元;

C级指标: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经费预算。

■工作举措与成效指标:

(1)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活动

A级指标:学校每学期分别向学生、教师、家长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活动不少于1次;

B级指标:学校每学期分别向学生、教师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活动不少于1次;

C级指标:学校每学期向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活动不少于1次。

(2)心理辅导课的内容及效果

A级指标:学校心理辅导课内容贴近学校学生需求,并形成完整的系列,教学效果明显;

B 级指标:学校定期(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开展心理辅导课的公开研讨活动,评价心理辅导课的效果;

C 级指标:学校有心理辅导课课程计划,并根据课程计划开设心理辅导课,有开课记录。

(3)心理辅导室的专业工作

A级指标:学校定期(每学期两次)召开典型个案研讨会,评价辅导效果;

B 级指标:学校有完整的、年度心理辅导台帐;

C 级指标:学校个别心理辅导一案一表,有完整的辅导记录。

(4)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

A级指标:学校利用心理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B级指标:学校设立心理委员,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

C级指标:学校设立心理社团,依托学生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及同伴辅导。

(5)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及效果

A级指标:学校师生关系融洽,校园生活满意度高;

B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浓厚,学生心理求助意识强烈;

C级指标: 学校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6)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与影响力

A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经验在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力,特色经验受到省级以上媒体报道;

B级指标: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鲜明;

C级指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常规工作全面展开,效果明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

2.督导评估承担主体研究,包括什么机构组织督导评估、派什么人去督导评估、与现行教育督导评估承担主体(教育督导室或督导处)的相关性。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评估,应作为专项督导评估,由学校所属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组织实施。督导评估组人员构成应包括所属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督学及督导员、教科研机构负责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及其它相关人员。学校的教育督导主体与现行教育督导评估承担主体(教育督导室)一致。

3.督导评估的实施及结果运用

(1)督导评估的实施方式。

A.学校自评。

学校结合年度工作总结,每学年进行一次自评;学校自评应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并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社区、校外教育机构、共建单位的代表参加。学校应形成自评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教育督导部门。

B.县(市、区)督导评估。

县(市、区)教育督导评估按照三年一轮的原则要求,统筹规划辖区内中小学督导评估的周期与数量。主要任务是:开展过程性的随机督查,指导(参与)学校自评,了解学校自评过程和结论的依据,并判断其可信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并形成书面评估报告,反映评估过程、描述评估结果、说明评估结论的事实依据,指明成绩与经验、问题与建议、重大问题限期整改的期限等,使学校明确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努力方向。评估报(下接第17页)(上接第9页)告主送被评学校,报送上级教育督导室,抄送有关部门。

C.省市督导评估审查。

采取随机抽查形式,对县(市、区)及其下属学校教育督导评估的结果进行复查;误差在5%以内的予以确认,误差超过5%的不予认可。

(2)督导评估的方法与手段

督导评估方法:采用分级周期式的抽样督导评估方法。即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所辖学校在三年内应受到县区级督导评估一次。省市级评估可以五年一周期,即在县区级督导评估的基础上,在五年内对各类学校抽取不低于1/3的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县区级督导评估中对已被省市级督导评估的学校在三年内可以不再重复进行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手段:采用“听、看、访、评”四步法的程式。

听:听学校领导汇报,了解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方法、措施以及经验和效果。看:看现场、看材料、看设施、看环境、看师生的精神状态。

访:访问师生了解情况。通过座谈、填写问卷收集相关信息。

评:在听、看、访的基础上作出综合评价。评价要充分体现出督导评估的发展和导向作用。

(3)督导评估的结果运用

督导评估结果将定期公布,并纳入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德育工作或有关学校的教育质量考核标准,或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德育先进单位”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文明单位”评审。

A.经过督导评估后,认定一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为县级、市级、省级三个层次。

B.申报程序。

县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中学由学校申报,小学由中心小学(学区)申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市(地)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省(市)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由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C.确认与颁牌。

定期公布督导评估结果,并给经审批认定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正式颁牌。

篇10

2012年,地处粤东的潮州市启动教育创强工作,该市计划用四年时间即到2015年底建设成为教育强市。

当前,潮州市正处于教育创强的首期阶段,也即开局阶段,其创强工作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各级政府展示出强大的创强意志和决心,社会民众展现出高涨的创强热情,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快速推进等。

在此阶段,潮州市基本完成了教育创强基础性工作体系的构建:首先,明确提出了教育创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其次,从市到县(区)到镇,建立了完整的教育创强领导机构;第三,制定了教育创强系列保障措施;第四,确定了教育创强工作重点与重心;第五,依靠创强先行镇积累具有地区特色的教育创强经验。

教育创强有两种经验。一种是完成式经验,这种经验来自于对教育创强工作的全局式反思与总结,比如我刊在2013年第一期报道的肇庆教育创强模式与经验。另外一种是进行式经验。此类经验,主要呈现教育创强工作过程,描绘创强历程中各项工作的形态,注重教育创强工作的探索性与创造性,并关注创强工程的未来蓝图与现实状况的吻合度等。

显然,处于教育创强首期阶段的潮州市,其教育创强工作就属于进行式经验。在这一场改革力度空前、改革模规前所未有的 “创强运动”中,潮州市无疑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研究教育创强进行式经验的优质范本。

潮州市将教育创强视为建设“幸福潮州”的民心工程与民生工程。我们相信,2015年,当潮州市顺利创建为教育强市,潮州人民将切实感受到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幸福。

观潮之一:历年变革酝酿创强先机

教育创强虽然属于硬性任务,但并非脱离现实,从全省推进的实际情况来看,地区的教育资本积淀、教育规模与实力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像到2012年底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就已全部创建为教育强市。位于粤东的潮州市,经济欠发达,但历年的教育改革以及近年教育的快速发展无疑也为该市教育创强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该市教育创强工作甫一开局便相较于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展现出更快更猛的态势。

潮州教育概况:全市管辖两区两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居粤东首位。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大门,西与福建接壤,管辖潮安县、饶平县、湘桥区和枫溪区。全市共有40个镇,3个林场,12个街道。截止2012年12月,全市共有全日制中小学794所(不含技工),其中小学656所,初中90所,高中阶段学校48所。

全市有市一级以上学校52所。其中,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5所,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各1所,省一级学校16所,市一级学校29所。

全市中小学县一级以上优质学位达到19万个,学位优质率近50%。小学、初中毛入学率保持在100%以上,巩固率分别达到101%、92.3%,分别高于全省1至2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3%,居粤东各市首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7.0%,提前2年实现省“十二五”规划目标。

潮州教育创强基本情况:2012年4月启动创强工作,按全市创强规划,2013年底,枫溪区完成创强工作;2014年底,湘桥区完成创强工作;2015年年中,潮安县和饶平县完成创强工作;2015年底,全市实现创强目标。据初步测算,潮州市教育创强工作所需资金超过10亿元。

潮州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4月25日召开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动员和部署教育创强工作,提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实施“创强争先建高地”工程,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以及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幸福潮州的部署,大力推进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到2015年把潮州市建设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

潮州市下属各县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迅速召开教育创强动员大会。其中,饶平县于2012年5月17日、枫溪区于2012年5月24日、湘桥区于2012年6月13日、潮安县于2012年7月4日分别召开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区)动员大会,全面动员部署教育创强工作。

潮州市教育创强工作进度和奋斗目标具体规划如下:2012年底前,潮安县庵埠镇和饶平县新丰镇等4个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2013年底前,枫溪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督导验收;潮安县凤塘镇、饶平县三饶镇和湘桥区意溪镇等13个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2014年底前,湘桥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督导验收;潮安县东凤镇和饶平县新塘镇等14个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2015年6月底前,潮安县归湖镇和饶平县饶洋镇等9个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潮安县和饶平县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县督导验收。2015年底前,潮州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实现创建教育强市的总体目标。

潮州教育创强最新进展:2012年教育创强投入资金2.24亿元。全市已有4个镇基本完成创强工作。

2012年,是潮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开局之年。自全市教育创强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潮州市召开了3次全市教育创强推进会,组织了12次以上的市级创强调研和督查活动,共投入资金约2.24亿元用于创强项目建设——潮安县1.02亿元,饶平县8603万元,湘桥区2000多万元,枫溪区1380万元。2012年,潮州市共有潮安县的庵埠镇和饶平县的汫州镇、柘林镇、新丰镇等4个镇基本完成教育强镇创建工作和申报工作,并接受省的督导验收。

观潮之二:统一思想,政府描绘“幸福”蓝图

潮州市委书记许光:从更高层次上谋划教育事业发展,为潮州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潮州提供强大动力。

潮州市市长李庆雄:顺利迈开潮州市创建教育强市的第一步。

潮州市副市长余鸿纯:回顾这些年我们教育事业走过的路,每一项重大成绩都是靠全市上下一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最后才能取得胜利。

教育创强的首要工作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较高层面宣传教育创强的重要性,从而为创强工作凝聚精神力量。潮州市将教育创强工作视为加快社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潮州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建设“幸福潮州”的蓝图,使教育创强工作超越了教育自身发展的意义,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具有了更深更远的价值。

在2012年4月召开的全市教育创强动员大会上,潮州市委书记许光就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从实现奋起赶超、加快转型升级、构建和谐社会等高度上充分认识创建教育强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强争先建高地’工程为契机,从更高层次上谋划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步伐,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潮州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潮州提供强大的动力。”

潮州市市长李庆雄在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创建教育强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未来几年市委、市政府推进教育工作的主抓手。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务必在思想上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的统一,以教育创强统领全市教育工作的全局,通盘考虑,分步推进,狠抓落实,顺利迈开潮州市创建教育强市的第一步。”

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余鸿纯在2013年全市教育创强推进会上指出:“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教育工作做得好,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教育创强,是实实在在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回顾这些年我们教育事业走过的路,每一项重大成绩都是靠全市上下一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最后才能取得胜利。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敢于担当,勇于突破,善于创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闯不过的关!全市各地和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增强抓好创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创建教育强市,是潮州市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需要明确目标、全面统筹。根据《广东省教育创强督导验收办法》和2012年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潮州市明确教育创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先发展为原则,以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建教育强镇、强县(区)、强市为抓手,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校安工程”和规范化学校建设,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充实壮大师资队伍,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力争通过4年时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资源充足、群众满意、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充满活力、具有潮州文化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2015年底前,把潮州市建设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

为确保教育创强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潮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决定》《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实施方案》和《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表彰奖励方案》,对教育创强工作提出具体的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工作的重点、方法、步骤和奖励方案。

观潮之三: 完善机制,建立严密科学保障体系

教育创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如何科学推进,如何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措施极为重要。潮州市借鉴其他地区的创强经验,从健全机构、保证投入、加强监督三个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体系,从而为推动教育创强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第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加强领导,潮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分别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文新广局、市卫生局、市城乡规划局等单位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创强办”),办公室设在潮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市创强办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全面统筹协调各县(区)和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督促解决创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区)和镇也依照潮州市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的架构,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以加强对创建教育强县(区)、强镇工作的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县(区)的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积极主动配合教育创强工作,并完成相关的具体任务。各新闻媒体单位加大教育创强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教育创强工作。

第二步,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创建教育强市,经费投入是关键。据初步测算,潮州市教育创强工作所需资金超过10亿元。这对于财政相对薄弱的潮州市而言,是一个突出的难题。潮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把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作为教育创强重要工作来研究,着力创新机制,破解难题。潮州市财政从2012年起到2015年,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以奖代补”的办法,奖励通过省验收的教育强镇和教育强县、强区。并要求各县区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育创强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国家、省和市的教育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教育,争取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同时,将按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大力拓宽教育投入渠道,降低准入门槛,打破地域界限,积极探索“合作制” “承办制” “委托管理”以及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等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并充分发挥潮州侨力充沛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出台各项政策,吸引海外乡亲回乡兴办教育,为创建教育强市贡献力量。

第三步,加强督查,严格奖惩。潮州市把教育创强工作目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抓好教育强县(区)、教育强镇的督导工作,加强对各县、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行为的督导。建立督导结果通报制度,提高督导工作的透明度。市、县(区)每年召开教育创强总结表彰大会,对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强县(区)验收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各镇将教育创强任务按年度分解后报县(区)政府审定,各县(区)要按照确定的年度指标任务每年度组织对各镇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市“创强办”。凡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相应任务的县(区)、镇,要予以通报批评或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对无特殊原因不能依期完成任务的,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观潮之四: 稳步推进,追求创强实效

2012年,是潮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潮州市教育创强工作全面开启,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成效初显。在强力推进教育创强工作过程中,潮州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及时召开创强推进会,强力推动各地创强工作。为进一步贯彻潮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决定》精神,大力推进全市教育创强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创强工作目标任务,潮州市政府分别于2012年11月1日在潮安县庵埠镇召开潮州市教育创强推进会、2012年11月16日在饶平县柘林镇召开潮州市教育创强工作(饶平)推进会和2013年3月1日在枫溪区召开潮州市教育创强推进会,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余鸿纯三次均出席并做重要讲话。会议的召开,大大激发了各县区和乡镇教育创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全市教育创强工作。潮安县庵埠镇在全市教育创强推进会召开后,全面掀起了创建教育强镇的新,全镇创强工作全速推进。饶平县的汫州镇、柘林镇、新丰镇等乡镇也在全市推进会召开后,全力加快了创建教育强镇的步伐,取得了喜人的成效。枫溪区更是在2013年的推进会召开后,进一步加快了教育创强工作的步伐,决定加快创强进度,力争提前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第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教育创强投入。创建教育强市,资金投入是关键。而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筹措数额巨大的创强资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为确保教育创强资金的及时到位,一方面,潮州市各级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教育创强的需要。2012年申报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的四个镇均投入了巨额资金来推进创强工作。其中,潮安县庵埠镇投入1.01亿元,饶平县汫洲镇投入1950万元,柘林镇投入1660万元,新丰镇投入4000万元。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发动新一轮的海外侨胞回乡投资、兴办教育的热潮,千方百计动员乡贤和热心人士捐资助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为教育创强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如饶平县新丰镇,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社会各界和乡贤捐资助学,有力促进了创强工作的开展。乡贤詹玉湘独立捐资3000多万元兴建的新丰中心小学成为饶平县山区一所颇具规模、具有现代气息的优质学校。此举带动了其他乡贤造福乡梓的善行,100多位乡贤先后共捐资700多万元,创设8个教育基金会,为全镇学校改造教学设施,增添教学设备。如今,全镇13所小学基础设施齐全、教学设备配套完善,办学条件良好。又如潮安县庵埠镇,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社会贤达和热心人士踊跃捐资,鼎力支持教育创强工作。全镇31个村共自行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用于教育创强;雅士利、华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一些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热心人士也踊跃捐资助学共400多万元。

第三,抓好创强重点工作,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抓好学校布局调整。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成效显著。潮州市教育局已经完成绵德小学、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腾退搬迁;湘桥区以城市东扩为契机,计划征地120亩用于意溪中学扩大办学规模建设。整体推动市金山中学扩招配套工程、市绵德小学原址重建、绵德幼儿园异地重建、市高级中学二期建设、市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建设和名校办民校等一系列工程建设。

大幅增加优质学位。目前全市中小学县一级以上优质学位达到19万个。

加快校园信息建设。全市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多媒体平台、推进“校校通”等投入累计1.95亿元,新增各种功能室200间,多媒体教学平台240套,“校校通”高中阶段学校达到100%。

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2012年潮州市有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项目学校66所,建设项目130个。至201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4570万元,项目开工率100%,项目学校竣工率达93.9%。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392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52.5%。

加快校安工程建设。至2012年底,全市校安工程共完成竣工项目学校176所,竣工项目232个,竣工项目总面积253778.5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3557.25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423.77万元、市级资金370.52万元、县级资金3162.77万元,学校自筹资金268.32万元,各方捐赠资金3876.2万元,其他资金1455.67万元)。

抓好学前教育。2012年度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建设项目学校各有16所、29所,建设项目分别为26个、61个,各计划投资1896万元、2896万元。至2012年底,开工率均为100%,分别完成投资1591万元、2284万元,项目学校竣工率分别为93.8%、100%。2012年潮州市幼儿园入学率为89.86%。

提升教育内涵。2012年6月15日,全国“阳光德育”论坛在潮州召开。论坛上,广东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景李虎充分肯定了潮州德育工作成效,指出潮州德育工作特别是潮州城南小学“阳光教育”模式,是潮州乃至全省德育工作一个响亮的品牌,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学生、教师、家庭、社会相融合,知识教育、生活常识教育、生活美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音乐美术教育、情感教育、亲子教育相融合的一个成功典范。

第四,加强督导检查,科学指导各地开展创强工作。

潮州市创建教育强市办公室,加强对各县区创强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2012年5月23日,市创强办到饶平县新丰镇检查指导教育创强工作。2012年7月19日,市创强办到庵埠镇调研创强工作。2012年9月20日至21日,市创强办到饶平县汫洲、海山、柘林等三个镇检查调研教育创强工作。2012年12月6日至18日,市创强办组织由省、市督学组成的专家组,对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的潮安县庵埠镇和饶平县的汫洲、新丰、柘林三个镇进行市级督前检查。2013年1月28日至30日,市创强办分别到潮安县彩塘镇、湘桥区和枫溪区调研教育创强工作情况。在检查督导的过程中,市创强办既通过听汇报了解各县区、各创强镇工作开展的最新情况,帮助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也深入实地察看当地学校的创强项目进展情况,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创强业务知识培训。各县区创强办也积极开展督导检查活动,促进当地教育创强工作的顺利开展。

观潮之五: 积累经验,先行镇形成创强特色

2012年,潮州市结合实际,扎根本土,对照标准,富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包括庵埠镇在内的四个创强先行镇积极探索具有潮州地方文化特色的创强之路。

庵埠镇:粤东名镇创强

庵埠镇作为粤东名镇、经济大镇,历来重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12年4月,庵埠镇被潮州市列为首批创建教育强镇的乡镇,也是潮安县唯一的先行镇。

近三年来,庵埠镇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优先落实教育投入“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政策,确保了各项投入不断增长。2012年,为坚决打好教育创强这一攻坚仗,镇财政倾力投入,经过不懈努力,庵埠小学迁建工程于2012年9月1日如期交付使用,新校占地约15亩,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提供优质学位2000个;镇中心幼儿园也在2012年12月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同时,还重点完善各校的硬件配套,除个别硬件如体育器材由各校自行完成配套外,其余硬件包括各校的计算机室和多功能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等均由镇一级出资配套。

庵埠镇及时召开教育创强动员大会,对教育创强工作进行统一部署,要求各村(居)、部门和学校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任务,紧扣省的验收指标,按照《实施方案》的工作要点和进度安排,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确保各阶段的任务能按期按质完成;特别要求各村要正视存在的困难,抢抓主动深入宣传,积极引导发动村内乡贤、企业老板捐款支持教育创强工作,有效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2012年9月7日,借召开庆祝28届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之机,镇领导邀请了历年来为教育事业捐资兴学有突出贡献的热心侨胞、企业界人士一同参加庵埠小学新校落成剪彩,并对他们尊师重教的善举进行隆重表彰,掀起新一轮兴学育才的热潮,得到了雅士利、华业等一批企业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热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他们慷慨解囊,共筹得奖教奖学资金380万元。此外,还通过张贴横幅标语、印发《倡议书》、召开座谈会、设立专题网站、利用媒体宣传报道、出版《教育创强简讯》等形式宣传,使教育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教育创强进度比照分明,形成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的浓烈氛围。

作为全市、全县教育创强的先行镇,在时间紧、任务重且周边地区尚无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庵埠镇主动派员到河源、梅州等地学习取经,旨在为全县教育创强起好局、带好头,也为今后毗邻各镇教育创强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新丰镇: 陶瓷镇创强

新丰镇地处中央苏区县——潮州市饶平县北部山区的中心点,东邻建饶镇,西靠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南接三饶镇,是粤东、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主要的商品集散地。新丰镇有700多年的陶瓷生产历史,素有饶平陶瓷发祥地和研发地之称,是广东省日用陶瓷的主要生产基地,被省、市评为技术创新专业镇和潮州市著名的日用陶瓷生产专业镇。201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8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78元。

新丰镇是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交汇地。客家文化为表里,潮汕文化为点缀,人文底蕴深厚,有余丁仁、詹安泰、詹伯慧、詹玉湘等乡贤翘楚。新丰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为契机,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发展新。全镇上下紧紧围绕教育创强目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全面提高全镇教育综合实力。全镇现有职业技术学校1所(含初中部),初级中学1所,小学13所(含一所非完小),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

镇委镇政府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奋斗目标后,及时成立了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和部署教育创强工作。对各项教育创强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工作目标、要求和具体完成时限,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

为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对教育创强工作的支持和参与,新丰镇加大教育创强工作的宣传力度,印发了1000多份《创建教育强镇捐资兴学倡议书》,悬挂横幅32条,张贴宣传标语900条,印发简报11期,投入10.5万元在公路两旁悬挂创强宣传牌100多幅。同时,通过镇有线电视站播放专题片等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充分调动干部、群众、乡贤参与创强工作的积极性,使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全镇人民都关心和支持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新局面。

新丰镇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发动乡贤和各方面社会力量捐资兴学。目前,全镇共成立了5个教育基金会,筹措资金528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奖教奖学助学,以及教师节、春节等节日慰问活动。另外,镇党委政府还定期对热心教育、贡献突出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新丰镇地处山区,村落和学校布局分散,部分学校规模偏小,功能场室落后。经多方努力,先后撤并位置偏僻、规模较小的坪缺小学、新山小学两所小学校。将学生人数不足100人的新康小学三至六年级就近并入锡坑小学,整合和优化了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积极解决镇内中小学新增建设用地和学校土地使用证等问题。

新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规范化建设。近三年来,通过政府主导、村(居)委参与、乡贤、企业自愿捐资等形式,共筹措教育发展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全镇中小学校新建或加固维修教学楼、重修校门、建设运动场地、添置教育设备设施等;其中政府投入资金257.8万元。乡贤詹玉湘出资3000多万元,兴建新丰中心小学校本部教学楼2座、大礼堂1座、大型运动场1个,配备课桌椅、办公设备、校园文化设施等一批。新丰职中97届校友捐资80多万元,重修教学大楼前坪场地,购置学校会议厅桌椅,更换学校部分课桌椅。乡贤詹延清捐赠资金30万元,帮助九村中学修建运动场并捐赠电脑50台。

新一轮的资金投入,使新丰镇中小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建设跃上了新的台阶,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丰镇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

汫洲镇:渔业镇创强

汫洲镇是全国战斗英雄麦贤得的故乡。位于潮州市三百门港西侧,总面积42.6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下辖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个村民委员会和5个养殖场,是一个以海洋养殖、捕捞、加工、贸易为主的渔业大镇。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镇的干部群众“富而兴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事业,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建设步伐。目前,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0所、公办县一级幼儿园1所,以及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室1个,镇化技术学校1所。全镇共有教师520人,在校中小学生6544人。

汫洲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做好创建教育强镇工作:

优先发展教育,倾力创建教育强镇。

1.建章立制,明确发展教育领导责任。汫洲镇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党委的名义下发文件,把教育工作作为镇、村及有关部门领导任期的目标责任,并列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镇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镇领导经常到联系点了解办学情况,及时解决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2.群策群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为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镇党委、政府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兴教助学。近年来,发动乡贤捐资兴学,共筹措资金80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加固维修原有校舍,购置教学设施设备,设立奖教奖学基金等。2006年,乡贤“潮州市亚太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吉旺慷慨捐款,设立了“汫洲镇吉旺教育促进会”。七年来,该促进会发放奖教奖学助学资金累计342.245万元。

3.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创强工作责任。镇党委政府从建设幸福汫洲的现实需要出发,及时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奋斗目标,召开全镇创强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工作的镇领导为副组长的汫洲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汫洲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抽调精干组建创强办,专门负责创强办日常工作。印发了《汫洲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任务分解表》《汫洲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分工安排》,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每月召开各相关单位部门协调会、汇报会,定期、不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为创强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改善办学条件。

1.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建设,通过采取镇政府预先拨付启动资金,再动员社区(村)出一点、乡贤和社会能人捐一点等办法,筹措创强资金。创强以来,共投入资金1950万元。

2.统筹兼顾,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镇党委政府重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 2011年底投入65万元改建镇中心幼儿园。为了创强,2012年镇又投入20万元为镇中心幼儿园购买设施设备;投入4.5万元设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课室,配备专门教师,使智残学生得到良好教育;投入220万元在港西、东灶村分别建设两个文化公园、农家书屋,加强社区教育中心的装备建设;投入20万元改善镇化技术学校的设施设备,增加成人教育培训经费,成人教育培训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

柘林镇:侨乡镇创强

参照省的验收标准,柘林镇相应制定教育创强实施方案,明确创建工作任务,把教育创强工作细化分为文案资料汇编、宣传动员和硬件建设三部分,并组成三个工作组分别负责,做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

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镇委书记等镇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中小学校视察、座谈,了解创建相关情况,特别是针对尚待完善的基础设施问题,亲自主持召开中小学校长会议进行研讨,对照迎检要求及标准,详细规划出急需解决的硬件设施建设项目,指示通过相关程序加紧落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创新工作思路,广泛联络乡情,打好“外出乡贤牌”和“校友牌”,争取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乡贤鼎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建设。通过包括争取上级拨款、镇财政投入和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对柘林镇总共19项中小学基础项目和配套设施进行建设及完善。

观潮之六 创强文化价值显现

潮州,其名取自“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称。据相关资料介绍,潮汕文化具有兼容性、精细性、开拓性等特点:

兼容性。潮汕文化既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取古代潮州土著文化的优良成分,同时吸收了海外文化的优良成分,互相融合,形成独特的群体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

精细性。如潮汕的木雕、石雕和美术陶瓷,都十分精细雅致。潮汕农艺具有潮汕妇女一丝不拘细致绣花的风格。潮汕英歌舞中108条好汉,皆有独特的脸谱、服饰和性格,十分精细。

开拓性。如潮剧源于温州南戏,但吸取了不少古典戏剧和潮汕民间音乐、舞蹈等优秀成分,创造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剧种。潮州音乐既保存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华,又吸收民间音乐的优秀成分,创造而成为民间喜爱的音乐。潮汕文化科技名人和著名潮商的开拓精神尤其显著,因而创造了极其辉煌的业绩。

回看潮州教育创强,如果以潮汕文化为背景对其创强开局工作进行审视,我们同样会发现其所蕴藏的兼容性、精细性、开拓性特征。教育创强,既是潮州教育发展事业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发展事业的一部分。潮州人民在教育创强过程中所展示的智慧、积累的经验、锻造的精神,必然成为灿烂潮汕文化的一部分。

看呐!在潮之洲,春潮涌动。那潮水的气势、劲道和前仆后继的精神,不正是潮州教育创强的生动写照吗!

附:潮州教育创强工作纪要

全市教育概况:全市管辖两区两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居粤东首位。

全市教育创强基本情况:2012年4月启动创强工作。按全市创强规划,2013年底,枫溪区完成创强工作;2014年底,湘桥区完成创强工作;2015年年中,潮安县和饶平县完成创强工作;2015年底,全市实现创强目标。据测算,潮州市教育创强所需资金超过10亿元。

全市教育创强最新进展:2012年教育创强投入资金2.24亿元。全市已有4个镇基本完成创强工作。

教育创强领导机构:

潮州市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长),副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教育副市长),成员(市政府办公室等11个单位负责人)。

潮州市创强办:办公室主任(潮州市教育局局长)

各县(区)和镇也依照潮州市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的架构,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县(区)的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教育创强投入机制:

“以奖代补”制:潮州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以奖代补”的办法,奖励通过省验收的教育强镇和教育强县、教育强区。

“以县为主”制:各县区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育创强投入保障机制,争取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社会参与”制:积极探索“合作制”“承办制”“委托管理”以及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等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捐资助学”制:发挥潮州侨力充沛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教育创强督查机制:

1. 政绩考核指标:把教育创强工作目标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2. 督导结果通报:加强履行教育职责行为的督导;

3. 总结表彰大会:对通过验收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

教育创强工作重点:

1. 学校布局调整:至2012年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成效显著;

2. 增加优质学位:至2012年全市中小学县一级以上优质学位达到19万个;

3.校园信息化建设:至2012年累积投入1.95亿元;

4. 规范化学校建设:至2012年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