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8 17:1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风建设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象:xx学校校风管理
方式:随机看看,聊聊,听听
调研人:
背景:
为了丰富、提升高位均衡教育的内涵和品质,教育局决定在XX年重新启动“校风管理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学校、技术装备管理规范学校、后勤管理规范学校”的创评工作,为使创评工作更贴近学校实际,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2月26日下午,教育局召开创评研讨会,最后确定,先分组调研,再修订方案,然后逐步推进。
接到任务,与朱局、马军商量,针对校风,拟定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研。
1、组织建设
2、政风(办学思想、行政行为)
3、教风(师德师风、教学常规)
4、学风(学习、礼仪、卫生、锻炼等行为习惯)
5、环境(安全、清洁、文化)
一、组织建设
有校风建设的组织机构吗?
有。是德育共同体,有警校,家校,学生处等机构,只是不叫这个名称。
行政经常研究校风建设吗?
研究,师风师德建设。
校风建设有专项的规划和制度吗?
有德育计划,相关的制度也有,只是还没有校风建设的专项规划。
学校中,师生知道校风建设吗?
不太清楚。
对校风建设,认识还不够清晰深刻,缺乏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氛围不够浓厚。
希望:有一个统一的校风建设标准和实施方案。
二、政风
办学思想:
有。行政酝酿已久,基本成型,只是没有广泛宣讲和实施,师生还不知晓。
校训:厚德广才,报国济世;
校风:修身治学,感恩奋进;
教风:敬业爱生,立人朴教;
学风:立志守信,乐学善思;
政风总体端正、负责、勤奋、和谐。行政行为,能够依法管理,以德兴校,追求善美,党政工和谐,共谋学校发展。
三、教风
1、师风师德
早晨八点,师生陆续到校,有学生开始做清洁,八点三十,教师全部到齐,规范列队参加集体朝会。
校园中,课堂上,教师遵守师德,爱生敬业,基本没有体罚学生的现象,精神风貌良好。
与教师闲聊,能够感到,教师有一定的主人翁精神,关心学校发展。
2、教学常规
遵守教学“六认真”,行政定期进行学月查导。
各科教学基本规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教师认真负责,周豹等部分教师重视个别辅导。
早会、班、队活动依照计划有序开展,午间管理,部分教师主动参与。
四、学风
场景一:集体朝会
八点四十,集体朝会随着乐声按时举行……学生主持。
升国旗,师生整齐列队,注目行礼,肃穆庄严;
国旗下讲话,学生背读。
总结与布置,过于简单。
齐诵校训:立志树德,勤学守纪;
国旗下讲话需加指导,总结需要注重细节评价。
场景二:大课间操
下课铃响,音乐响起,各班列队鱼贯而行,依次来到操场……
师生共同参与,体操——跑步——舞蹈,秩序好,有一定特色。
三十分钟活动结束,各班自动复归原处,有序离开操场……
建议适时督评、个别指导。
篇2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对策
所谓学风,即治学之风尚,包括为什么而学、以什么态度学和如何学等内容。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指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及课堂纪律、学习成绩、自习等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从广义上讲,学风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它主要由教师风范和学习风气两个部分组成。它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和大学精神,同时也是学校的办学管理水平和治学态度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话题,是高校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学习氛围,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现今,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学生的基础和素质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受到很大冲击,从而使学风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方面
1、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思想开始松懈,学习缺乏主动性,态度不端正,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有些同学功利性色彩严重,上大学只为混张文凭,有些学生缺乏远大人生目标,缺乏学习动力,这些都导致学生“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
2、缺乏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导致学业荒废。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十多年的学习一直是以“填鸭式”、“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不能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大学课程设置灵活,课堂上老师的教授也是引导性的,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大量的自学准备工作,很多问题的专研,自身的培训、考证都需要自己安排,因此很多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方式不能适应,加之父母不在身边,给部分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荒废学业的温床。
3、专业思想模糊导致厌学情绪。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所学专业并没有较清晰的认识就武断地认为“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只是迫于家庭及社会的压力而坚持完成学业,这就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出现厌学情绪。
4、就业形势不均衡导致影响学习心理失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人才市场不健全,导致有些专业在就业市场备受“热捧”,而有些专业遭到“冷落”,就业形势好的专业的学生缺少危机意识,觉得只要文凭到手,工作、前程无忧。而所谓就业市场的冷门专业的学生觉得自己无用之地,导致“读书无用”思想泛滥,或者认为即使在校学得再好,能力再强,也难以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因而感到前途渺茫,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自暴自弃地混日子。
(二)教育管理方面
1、教学方式落后。由于种种原因,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太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内容陈旧,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教学态度不认真。部分教师热衷于搞科研而无心教学,备课不充分、上课照本宣科,下课立即走人,根本不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迟到、旷课、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等现象熟视无睹,任由课堂纪律散漫。
3、考核方式不规范。很多老师为了提高课程结业考试的通过率在考前给学生勾画范围、重点,考中对学生的作弊行为不能有效处理,考后通过提高平时成绩或卷面分数提高结业成绩,这些行为都严重阻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4、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有些辅导员或班主任未能有效在年级或班级学风建设方面做好系统的规划,未对学生做出必要的、有效的引导,未将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未对出现的不良学风问题拿出及时的解决方案,导致年级、班级、个人学风恶性循环。
二、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突出育人环境建设在学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学风建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创建大学文化氛围的基础。在育人环境建设方面,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学科研和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硬件建设,加强绿化、美化和人文景观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良好学风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二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的“软环境”建设,全体师生首先要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在教学、科研和学习上要全身心投入。学校对学风建设做出统筹安排,统一部署,各院系要把学风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出台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把学风建设落在实处。三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学风建设。学校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校内各级网站等媒体的作用,对“三育人”方面的典型先进人物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同时对知名校友和优秀学生标兵进行专题报道宣传,树立楷模、鼓舞士气。同时,宣传要注意多样化、抓重点、有深度,对违纪行为适度曝光,发挥舆论的评价和鞭策作用,使全体师生明确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投入学风建设。
(二)强化教学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广大教师的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优秀品格,对形成良好的学风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严谨求实的教风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保证,任课老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首先,教师要把传统的封闭式、注入式、单向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对话式、双向式教学,把教学同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以及学生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要学会熟练运用对媒体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把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经常地感到知识的更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起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科学的精神和合作的态度。其次,要借助严格的教学规范、纪律的约束促进学风建设。教学管理部门应对学生的课堂纪律、作业、考试等制定相应工作规范或要求,教师要求必须按教学工作规范完成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教学管理部门也要强化对教学质量的监督考核,改变过去单凭考试成绩评判教学效果的做法。强化教学督导、学生教学信息员和普通学生相结合的评教体系,做到问题反馈及时、评教科学公正,以评促改。
(三)加强学生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贯彻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既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具有管理和育人的双重身份。他们是一个班集体最直接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是学校领导建立和保持教学秩序的助手,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正因为如此,优良学风的创建需要他们发挥关键作用。各辅导员、班主任可以争创优良学风班为抓手,对学生进行以学习习惯引导、学习方法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的发展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成才观,真正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
第一,通过多种形式营造争创优良学风班的良好氛围,譬如组织优秀学生学习经验报告会、学风建设阶段性总结会、期中总结会、期末复习备考动员会,指导各班根据优良学风班的评定标准和各班实际制定学风建设的目标、举措,利用班会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等。
第二,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例会,了解各班学风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不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讨好的推进举措。同时可由学生干部定期做学风调研,对调研结果上交相应分析材料。落实各班主干课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由“学科带头人”负责相关课程的答疑、学习资料的收集、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和小测验、模考的组织工作。
第三,重点跟踪学习上明显感到有困难和学习动力严重不足、为其每人指定一名成绩优秀、自律性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联系人进行“1+1”捆绑式帮扶,同时建立“学籍预警”机制。由联系人、学习委员共同填写“学籍预警学生跟踪记录表”,每半月上交一次。根据跟踪记录安排与受帮扶学生谈话。
第四,定期给学生介绍专业发展动态以及专业学习应注意的问题、专业考研就业情况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
第五,完善家长联系制度。学生成才离不开家庭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切实要在了解班上每位同学的情况,及时地把问题学生的各项情况汇报给家长,增进沟通,促进交流,加强教育。
第六,在低年级学生中提前开展就业形势教育,通过邀请毕办老师、毕业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介绍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同时通过邀请优秀毕业年级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就业、什么是择业、什么是职业、什么是事业,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向和个性特点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帮助他们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观念准备和知识能力贮备,以此增加大学学习的动力,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学风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把学风建设与育人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与教学管理结合起来,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长效机制,高校学风建设定会取得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周全.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学,2008(2).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成为“乐学、勤学、善学”的中学生,让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班级、年级学习氛围,以促进“积极、活泼、科学、和谐”校风的形成。
二、学风建设工作目标
建设良好的学风就是要使学生具有:
勤奋的精神,认真的态度、踏实的作风、严谨的品质、高效的方法、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做到细策划、高效率、高效益,形成“善于探索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学风。
三、学风建设工作思路:
学风建设应从长远考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从实际出发,做好阶段规划,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习惯从落实学习基本环节抓起,指导方法从反思、小结抓起,严谨求实从草稿纸的利用和考风抓起,强化精神从坐姿和书写抓起。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使全体教师动起来,使全体学生动起来,管理从严,评估从细,奖励到位。
四、具体实施步骤:
1.学校制定实施方案,各年级组也制定相应活动方案,下次例会进行交流,并认真抓落实。
2.向全校师生宣传活动方案,以引起师生重视。
3.各年级组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同时,教务处、政教处、班级、团总支均要做好动员、宣传、舆论工作。在宣传阶段,领导讲,年级组长讲,教研组长讲,班主任讲,任课教师讲;班委会和团员均要带头。
五、针对目前学生的状态,谈我自己的几点想法:
1.通过组织德育活动课,让学风建设的思路和做法深入到每一名学生:
举例说明:
(1)以“我的学习目标”为主题,漫谈学习计划、设想、目标、理想,让学生在漫谈中升华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以上为参考题目,各年级可根据本年级实际自定题目,但必须保持四个题目。时间:由年级组在期中考试前后各安排两个专题)
(2)以“我是这样学习的”为主题,让学生谈学习的经验、心得和习惯或学习的困难、困惑等,组织学生讲一些自己的学习方面的故事,如学习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苦恼,学习的经验、困惑,学习的好习惯或不良习惯等,促进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互相了解,特别是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解。
(3)以“作弊——可耻”为主题,让学生谈作业、练习、考试等学习方面不诚实守信的现象及危害,让学生在漫谈中将话题延伸到诚实守信对未来人生的影响等方面。
2.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通过开年级会、教研组会,调动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学生学习状态的调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措施:
(1)以班为单位,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开展学风状况的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态(如厌学情绪等)的原因所在,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将分析与建议在年级组会议中交流,年级组据此制定出活动实施细则。
(2)以科任教师个人为主,开展两方面的调查研究,一是你所任教班的学风状况;二是你本人的教学与管理对任教班学风现状的影响。根据这两方面的调研分析提出今后改进教学工作和加强任教班学风建设的建议,并在年级会中交流。
(3)年级内,班内开展学法指导:
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综合指导和学科指导相结合;专题指导和课堂渗透相结合;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相结合;一般讲座和具体示范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交流相结合。
各教研组要开展本学科的学法指导研究活动,确定指导意见(要形成文字),由各科任教师对所任教班级学生进行本学科的专场学法指导,并把学法指导贯穿在整个备课(备课本上要有体现)、讲授过程中。
各班主任要充分得用班会和自习时间进行学法指导,或组织学习相关学习指导文章,或请其他教师或由自己作学法讲座(要有教案)或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每月至少1次。
3.树立学生中学习的榜样,给学生的成功以宣传:
每个年级因为学段不同,教育的内容也就有所侧重,但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而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尽管很多老师再发喜报、奖状,但是学生是否接受,是否能够珍惜呢?我想喜报不能不发,但要研究一下怎么发,每次考试都发,每节课都发,多了也就失去意义了。我们是不是在学校里树立几个典型,例如作文写得最棒的,最会做数学题的,英语口语最好的,等等,树立典型之后,通过年级内的考试测验,逐次的检验,改变题目的难易程度,让典型始终保持或者推而广之。另外,特别是初三年级,为了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我们的月考能否实行,能否按照中考的标准去实行,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我们真的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刺激,是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同时,在校报、和广播上推广该生的学习经验,并把他的成绩单和奖状,以及校报,送给他的家长或者村里,进行宣传,造成一种声势,所有的人都关心他的学习,他不学习没有理由。
4.班内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让教室干净整洁起来:
重新布置教室,让书本走进课堂,让绿色走进课堂,让班主任走进课堂,学生有了读书的机会,他们也会珍惜,班里养几棵绿色植物,养眼,调理心情,每个班的教室后面多方一套桌椅,班主任把办公桌搬到教室,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时刻关注他们,并给与评价。
5.注重学困生的引导: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的贮水容量,取决于木桶一周最短的那块木板,那么,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均衡发展的程度,也就取决于学困生。根据这一届初三学生的成绩,我觉得,学困生应该可以分为这样四类:
(1)“偏科”的学困生:例如田乐园、田乐园学习兴趣、习惯造成
(2)“阶段”学困生:例如王淼学习中灵活不够、潜能不深、疲于应付
(3)“绝对”学困生:如郎艳雪赵炳月基础太差、没有方法、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4)“相对”学困生:如赵萌学习没有明显优势也没有明显劣势
篇4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Freshmen Class Culture
――Data Analysis based on a University in Hu'nan 2013 Freshman Class
LI Yijun[1], HU Yang[2]
([1]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2] Office of Students' Affairs,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Class culture is an invisible magnetic field, is the soul of the building where the class, it is the most direct education of studen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influence, to a large extent influence and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Class cultur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educ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research,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becom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ampus culture, class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el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havioral level, system level, spirit leve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s and sense of community identity and behavioral norms, to create a cultural atmosphere for education, student development provide an important condition, understanding and guidance freshman class culture has far-reach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lass construc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丰富学校内涵、凸显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形象。我们“文化引擎”班级建设指导团队本着摸清学校新生班级现有的班级文化建设情况,了解新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看法,掌握新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期待,以期为接下来实行班级文化建设项目提供民意参考。
1 班级文化建设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及分析
为了解新生班级文化建设情况,为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有效促进新生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笔者在湖南某高校18个院(系)的2013级新生班级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40份,有效回收332份,问卷回收率为97.64%。本次调研调查对象为湖南某高校2013级大一新生班级的班长、团支书,共有18个学院的332位新生班级的班长和团支书参与,男生174人占52.41%,女生158人占47.59%,文科类占49.1%,理工类占47.29%,艺术类占3.61%。对收集的资料运用SPSS19.0(中文版)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定量的统计与分析。从数据上,本次调研充分考虑了因专业、性别等原因带来的影响,力求全面、客观、准确。
为了便于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将调查结果分为以下两个内容: 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我们将从这两个主要方面出发,从不同的维度对新生班级班级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探讨。
1.1 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就班级文化建设现状,我们主要从新生班级班长和团支书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同感来进行探讨分析。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下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参与竞选班团干部的原因主要出于锻炼自己、提升自我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到“竞选班团干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62.95%的被调查者都表示是为了锻炼自己、提升自我的能力,而只有15.96%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为班级作出贡献。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大部分同学竞选班团干部主要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多是出于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而把班级放在首位的占少数。参与竞选班团干部的动机对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把班级放在首位的班团干部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客观上更强。(2)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知情况:班长、团支书作为班级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知情况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当被问及“是否了解班级文化建设”时,48.8%接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班级文化建设比较了解,44.5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了解,而非常不了解的只占1.81%;当问到“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否重要”时,82.53%和16.87%的被调查者表示班级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而分别仅有0.3%和0.3%的被调查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不太重要和非常不重要。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班团干部了解并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这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有极大的积极作用。(3)是否有明确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目标犹如路标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同样一个明确的班级目标,有利于班级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调查结果显示:问“班级文化建设是否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案”时,只有31.0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班级已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而有68.98%的被调查者则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可见,大部分班团干部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准备还不够充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建设目标,对于如何建设班级文化还比较模糊。
1.2 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我们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主要为创建三种文化:精文化、微文化、梦文化。通过创建三种文化,夯实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引领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丰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和凝练班级文化特色,能够打造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和思政工作的示范品牌。此次调研也主要从新生班级的“精文化、微文化、梦文化”三种文化建设情况入手,了解新生班级班级文化建设情况,并为其后的班级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1)对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一般性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到“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并要求按重要性进行排序”时,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班级凝聚力、班级精神、团队意识、班级目标、学习氛围、班级制度、班级形象、班级文化活动。重要性排在第一位的是班级的凝聚力,而排在最后的是班级文化活动,由此可见,被调查者更加看重班级的凝聚力。(2)精文化方面。“精文化”即指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针对班级“精文化”,我们主要从班团干部认为班级文化制度建设的关键是什么来进行分析探讨。(3)微文化方面。“微文化”即指班级的行为文化建设,包括微活动、微公益、微服务、微论坛、微宣传等方面。针对班级“微文化”建设,我们主要从班级宣传平台来分析。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班级宣传的方式也有了更加便捷有效且多样的方式方法,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43.67%的被调查者更希望通过积极参加校和院里的活动来加强自己班级的对外宣传,而期望利用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班级宣传的仅占23.49%,利用班级宣传视频和与其他班级的联谊等方式进行班级宣传的分别占15.06%和10.24%。由此看来,新媒体在班级宣传上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班级宣传还是倾向于选择比较传统的参加活动的方式。
2 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5
“严”字当头,加强教育学习,努力夯实思想基础
强化政治教育,坚持领导带头。局党委领导班子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责任,主动担责,认真履责,扎实尽责。带头认真学习,积极更新知识结构。举办群众路线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道德大讲堂、支部书记培训班、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经验交流会,广泛开展“讲(党课)、学(经典)、议(心得)”,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
夯实思想基础,增强服务动力。通过深入扎实的学习教育,强基固本,明确目标,增强了党员干部的信心与定力,使群众理念更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提升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本领。进一步加强了财政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不断细化服务内容,延伸服务半径,坚持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局党员积极认领“党员进社区”500多项“微心愿”,为困难居民解决急需急求。
“实”字为本,践行宗旨目标,服务经济建设大局
以党风带政风,自然风清气正。局领导班子率先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带头查摆。针对“”查找出11个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并明确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在此带动下,全体党员干部都认真查摆,深刻剖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36次、专题组织生活会40次,共查找问题257个 ,开展了83个专项整治,制定了42个整改方案、89个整改计划,采取了近700条整改措施。
以学风带作风,做到求真务实。班子成员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学风,带头开展“下沉式”服务,认真开展“民情恳谈”,现场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深深汲取群众的智慧,开阔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手段,丰富财政实践路径。根据调研结果,修订、完善全局性规章制度45项,处内规章制度367项,有效地固化了活动成果,构建起正风肃纪的长效机制。
以作风创业绩,夯实地方财力。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则,注重涵养培植税源,拓展地方财源,以“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为目标,采取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投资引导,全力落实“增收富民、保障惠民、实事利民”所需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和财源结构。2013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77亿元,地方级收入达到381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民”字为先,推进财政改革,全力保障民生建设
着力推进财政改革,强化民生建设基础。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涵养税源与税收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与民生保障的关系,支持城市建设与管控政府债务的关系,持续推进和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进一步精化工作流程,进一步增强预算透明度,稳步推进综合性改革。大力减少行政审批权限,将24项行政审批项目减放23项。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为指导,按照省市县纪委要求,切实把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着力解决四城联创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创建工作效能,推荐四城联创工作。
二、加强领导
为加强贯彻落实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召开动员学会,配合部署,制定一系列活动方案。
三、活动内容
(一)扎实深入开展学习调查研究工作。突出调查研究主题,围绕主题合理安排行程;改进调研工作作风,不搞形式主义;制定调研学习活动计划,定期学习和调研,通过各科组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避免重复调研,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注重会议活动实效。减少会议活动数量,要本着务实高效的原则严格清理、切实减少各类活动会议,凡能以电话、电报、文件等形式解决问题的,一律不开会;能合并召开的会议,一律合并召开;要注重会议活动实效,争取开短会、讲短话、解难题。
(三)精简文件简报。减少简报和报刊数量,增强文件简报时效,文件要突出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控制篇幅。简报要反映重要动态、重要经验、重大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并减少发文数量,严把文件质量关和程序关,大力推进网上办公,逐步实现公文的网络传输和网上办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四)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生活待遇规定,领导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带头反对铺张浪费,不大手大脚、讲排场;严格公务车辆配备使用,不准公车私用和私驾公车。公司领导带头廉洁自律,严格管理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亲友,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索取资助,不从事营利性活动,不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不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学风建设,继续开展创学习型单位活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每周政治学习,提倡带着问题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健全学习制度,坚持领导每月不少于一次集中学习;积极鼓励干部网上学习。
(二)强化调查研究,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切实转变作风,中心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了解创建工作困难,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三)严格考勤制度。每天坚持签到两次,每月个人请事假不得超过两天。
(四)严肃上班纪律,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严禁迟到、早退、空岗。上班期间严禁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炒股、下棋、串岗、离岗、闲聊、干私活等庸、懒、散、乱、不作为行为出现。
篇7
关键词 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148-03
1 引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风景园林行业蓬勃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专业竞争日渐激烈。为了培养出更能满足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风景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本文通过对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专业和我国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异同的比较分析,以期英国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方法能对我国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启示和借鉴。
2 专业概况及特色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专业特色 英国大学的风景园林教育以培养知识与实务并重的专业风景园林设计师为目的,其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具备处理各种项目实际需求的能力。谢菲尔德大学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兼有景观设计本科及研究生课程的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与英国景观学会以及景观执业实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邀请职业设计师参与教学,增加主要教员的工作。
在本科教学部分,景观专业提供了规划和生态两个方向的本科学位,包括3年校内课程和最后一年的企业实习,规划方向获得艺术学士(Bachelor of Arts,即BA)学位,生态方向获得科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即BSc)学位。x菲尔德大学景观专业主要注重生态以及社会人文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方式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
我国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概况 华南农业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拥有农林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本科专业创建于1985年,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掌握风景园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风景园林领域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园林植物应用、资源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 本科教学内容比较
基础教育的差别 两个学校的教学各有风格:华南农业大学的课程设置相对细致全面而丰富,涉及多重领域,除了所有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外,专业方面的课程也涵盖多元化的知识;谢菲尔德大学的本科课程结构简洁清晰,重点突出,对具体方向有深入的研究。
由表1所示本科课程的比较可以看出),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本科阶段将重点放在专业导论、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介绍以及专业相关技能的培训,对于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主要在高年级,课程设置在专业相关领域都有拓展;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专业在本科阶段没有包括类似于国内大学数学的基础课程,学生在本科阶段能够贯注于本专业,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压缩放在第一年,但并未减少在专业深度方面的拓展,第二、第三年侧重学校的特色内容――生态以及可持续。
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的特点 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以实际设计项目为基础进行教学,所有的项目基于实际场地,一般位于本市区。教学实践注重创新,也沿袭交互式、经验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支持、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创造性和判断力。师生比例平均为1:5,教师采取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其从事的研究项目。
1)小组调研方面。小组作业和实地考察是课程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观新近建设的项目以及重要的历史景观,拓宽学生对于风景园林专业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供学生认知社会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设计作业选在学生小组能够亲身到达的现场场地,每个作业至少会进行3次以上场地调研。
2)社会合作方面。每项课程的设计作业除了主讲教师和其他教师负责辅导小组外,同时会有景观专业社会工作者和景观专业博士生协助辅导,平均每个小组会有3个左右的教师带队学习。不同背景和身份的教员能够提供给学生多角度的信息以及思考能力。
3)课程内容方面。谢菲尔德大学有一部分课程是有关客户参与景观设计研究的方向,是该校近年来最新拓宽的发展领域。比如第二学年的“探索以及干预”(Landscape Design 4: Exploration and Intervention)和“社会干预的设计”(Social Aspects of Design)课程,前者要求学生小组到某一特定客户处(如敬老院、退休老夫妇家、孤儿院或特殊儿童学校等)和主人交流想法,满足对方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设计方案用以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后者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分析建成的景观或艺术项目,以改变受众群体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4)课外活动方面。除了和国内大学相同的社团活动外,谢菲尔德大学教师还会针对不同课程带领学生去了解相关知识和拓宽眼界。以“景观设计以及艺术行为”(Landscape Design and Art Practice)课程为例,该课程持续6周,因为课程内容是以艺术为核心,所以前5周每个周末,主讲教师Catherine Dee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活动;在课程开始前两天,组织去参观伦敦泰特现代艺术中心展览,课程中期让学生任意选用材料和方式表现抽象艺术或行为艺术。
5)实习工作方面。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专业的学生在本科结束之后会有一个间隔年,对于希望继续读研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在景观相关的公司进行实习工作,并取得公司内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具有这一年的工作经验之后,方可继续进修学校的研究生课程。
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及不足 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具体的培养方案,即学制和课程体系。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认知实习、课程设计实践和毕业实习3种类型:低年级实践教学以重点城市地段的参观认知实习为主;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实践以在校内完成具体设计为主;毕业实习主要是学生到相关对口单位实习,是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的重要过渡环节。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缺少统筹安排。囿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学时的限制,专业实习类型相对较为单一,师资不足,统筹安排不足,缺少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项目与实际基地联系不紧密,缺少对现实社会及市民日常生活的认知,往往是脱离实际情况的理想化设计。
2)实习基地不足,校企联系不紧密。由于实习单位的实习条件和质量相差较大,且大多数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缺乏联系和沟通,使得教师对于学生在单位的实习情况了解不够,不能有效跟进和指导,使得学生不能有效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专业技术综合能力。
3)各科目实习分散,缺少综合性实践。受时间不足和实践基地偏少的限制,课程设计多以参观调研、快题设计为主要内容设计作业,多仓促完成,作业质量不能保证。而事实上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的教学实践应是各科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和融合。不同课程在教学阶段侧重不同专业及知识的教授,而实践阶段则是综合性的应用。
4 借鉴和局限
由于各方面的背景存在巨大差异,谢菲尔德大学景观专业很多相对成熟和先进的经验在国内环境下并不适用。在巨大的学生基数前提下,国内师生比例很难达到理想的数字。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专业本身也存在自己的局限性。但总体来看,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专业可以对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实践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借鉴。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操作方法和程序,从校企联合合作机制、技能培训机制、科研协作机制、就业创业机制等方面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2)发展多元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联合。实习基地的建立不单单局限在公司和企业,还应向其他领域和其他形式拓展,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学习。根据各年级教学目标及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分别从认知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实习、综合实习4个种角度增加实践经历。
3)增加综合性实践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增加其调研考察时间,采取教师实地讲解、学生参与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联系一批定点实习单位,加强了解跟进指导,将外出参观实习纳入毕业实习的前期环节,完善实习步骤;鼓励其利用寒暑假期进行工作实习。对于高年级学生,针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与日后发展方向,寻找合适单位进行校外实践实习。
4)通过师资力量的合理调配和校企联合的建立,解决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在校硕士研究生可以作为辅助教员以协助讲师完成一系列的实践相关工作,从而保证信息和教学内容得到最有效的传达。学校和企业多方面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习经费和实践信息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颖.从市场需求谈中西方风景园林教育[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黄妍.英国景观学会和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J].世界建筑,2000(5):67-70.
[3]约根森,赵纪军,高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风景园林硕士设计课程简述[J].风景园林,2006(5):20-29.
[4]戴秋思.英国传统建筑院校的教学特色研究:以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为例[J].室内设计,2013(1):39-43.
[5]邓位,申诚.英国景观教育体系简介[J].世界建筑,
2006(7):78-81.
[6]陈程飞,张文英,杨运东.华南农业大学园林景观规划分析[J].四川建材,2008(3):259-262.
[7]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EB/OL].http:///xxjs/Article-3658.aspx.
[8]Department of Landscape[EB/OL].http://sheffield.ac.uk/landscape/prospectiveug/fullcoursedetails.
[9]林广思.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J].中国园林,2008(9):56-63.
[10]王骏,张照.MIT OCW与我国城市规划学科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城市规划,2009(6):24-28.
[11]周燕,王江萍,张明.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估标准的借鉴与启示[J].中国园林,2013(1):121-124.
篇8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创先争优活动中学习不够扎实,理解不够深刻
一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强,经常强调工作忙、问题多、任务重,对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深刻。二是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常常是一种被动行为,习惯于安排学什么、近期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学习内容缺乏一个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全盘、长期的整体规划,致使学习的成果零散而不成系统。以上原因影响了对创先争优活动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了对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和把握不够深入。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
学校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由于缺乏锐意进取的工作激情,缺乏锐意进取的一种精神,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原来旧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模式,因而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上,把思路转化为部署、把部署转变为行动、把行动转变为实效的效率不高。
3、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还需要进一步务实
党员干部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沉浸在会议、文件和事务等方面,对调研、座谈、教师学生摸底等工作做的不够多,对于一些突出问题调研和分析地还不够细致深入,一定程度上存在上下脱节的现象。同时,在工作中,除了要重视检查、评比、考核等手段外,相应的鼓励、奖励、学习等举措力度不够。
二、针对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通过对创先争优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使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理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我们不能满足现有的成绩,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理念,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的学习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学校科学发展的进程中。
2、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各自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带头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廉洁从政、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同时健全监督管理体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实效性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完善党支部的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
3、深入调查研究,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①进一步转变领导作风,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带着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听汇报与领导干部亲自调研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逐步落实并加以解决。,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边整边改,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
②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端正党风,端正学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保持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状态,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③关心干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开展班子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与干部职工要多交流,推心置腹,交心谈心,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同时,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多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多鼓励帮助后进同志,营造团结向上、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4、规范办学,科学发展。
篇9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创先争优活动中学习不够扎实,理解不够深刻
一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强,经常强调工作忙、问题多、任务重,对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深刻。二是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常常是一种被动行为,习惯于安排学什么、近期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学习内容缺乏一个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全盘、长期的整体规划,致使学习的成果零散而不成系统。以上原因影响了对创先争优活动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了对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和把握不够深入。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
学校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由于缺乏锐意进取的工作激情,缺乏锐意进取的一种精神,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原来旧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模式,因而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上,把思路转化为部署、把部署转变为行动、把行动转变为实效的效率不高。
3、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还需要进一步务实
党员干部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沉浸在会议、文件和事务等方面,对调研、座谈、教师学生摸底等工作做的不够多,对于一些突出问题调研和分析地还不够细致深入,一定程度上存在上下脱节的现象。同时,在工作中,除了要重视检查、评比、考核等手段外,相应的鼓励、奖励、学习等举措力度不够。
二、针对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通过对创先争优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使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理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我们不能满足现有的成绩,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理念,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的学习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学校科学发展的进程中。
2、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各自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带头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廉洁从政、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同时健全监督管理体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实效性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完善党支部的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
3、深入调查研究,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①进一步转变领导作风,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带着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听汇报与领导干部亲自调研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逐步落实并加以解决。,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边整边改,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
②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端正党风,端正学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保持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状态,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③关心干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开展班子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与干部职工要多交流,推心置腹,交心谈心,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同时,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多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多鼓励帮助后进同志,营造团结向上、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4、规范办学,科学发展。
篇10
[关键词]村干部;素质提升;市场需求;培训
当前,村干部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高、文化素质偏低、发展经济能力不强、化解社会矛盾不力等问题,其整体素质和能力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根本原因在于村干部素质提升的主办方与广大农村基层之间的供求不一致,培训主办方还未完全深入地分析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需求与要求是什么。
1河源市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市场的需求与要求分析
(1)对培训必要性的认识。在问及“您认为是否需要开展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时,受访者中认为急需的占27%,认为一般需要的占34%,认为无所谓的占37%,认为不需要的占2%。在问及“您认为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对村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是否有帮助?”时,认为很有帮助的占19%,认为有帮助的占35%,认为一般的占37%,认为没有帮助的占9%。
(2)对培训困难因素的认识。在问及“您参加村干部素质提升是否存在困难?”时,几乎全部受访者的回答都是存在困难,同时认为存在的困难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在问及“您参加村干部素质提升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时,认为是时间问题的占24%,认为是精力问题的占21%,认为是金钱问题的占19%,认为是个人思想认识和积极性问题的占36%。主要因素依序是多头工学矛盾、重复抽调学习难以应付、培训内容缺乏吸引力、培训方式单一、领导重视不够。
(3)对培训现状的评价。调查发现,对当地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的总体评价很满意的占17%,满意的占24%,认为一般的占36%,认为不满意的占10%,认为不了解的占13%。受访者对村干部素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认为很满意的占15%,满意的占30%,认为一般的占41%,认为不满意的占14%。村干部素质提升的学习考核管理方面,认为很严格的占8%,认为严格的占25%,认为一般的占37%,认为不严格的占23%,认为没有考核的占7%。
(4)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在问及“您认为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如何?”时,认为针对性很强的占8%,认为强的占26%,认为一般的占59%,认为差的占7%。在问及“您认为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如何?”时,认为实效性很强的占7%,认为强的占22%,认为一般的占63%,认为差的占8%。受访者认为目前最希望培训的内容依序是工作实务技能、村务管理技巧、经济管理、组织建设方法、政策法规知识、热点问题透析、基本市情、当地文化与农村教育、政治素养、农业科技等。
(5)对培训方式的要求。在问及“您在工作时间之外获取知识、技能的主要方式是?”时,选择读书、读报的占24%,选择听广播、看电视的占38%,选择听讲座的占6%,选择上网的占14%,选择学习文件的占9%,其他方式的占9%。调查发现,村干部认为素质提升培训应该采取的主要方式依序是专题讲座、单位集中学习、脱产学习、学位学历教育、网络在线学习和自学。在问及“您最感兴趣的学习培训载体是?”时,排在前两位的是体验式教学、讲座辅导,其次是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和网上在线学习。
(6)对培训学风管理的要求。受调查者认为当前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学风很好的占6%,认为较好的占17%,认为一般的占33%,认为较差的占36%,认为不了解的占8%。
(7)对培训工作的建议。在问及“您认为提高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质量,着重应解决哪些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是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严格教学质量考核评估,此外就是加强教学管理、加强需求调研、严格学员考核制度、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受访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排在前三位的是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其次是保证经费投入、严格考核评估、领导重视、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在问及“您认为脱产学习多长时间比较合适?”时,认为3天以内的占25%,认为3至7天的占21%,认为15天的占10%,认为1个月的占33%,认为2个月的占11%。
(8)对培训师资的要求。在问及“您认为本地主体班次外请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本地教师比?”时,认为高的占54%,认为较高的占20%,认为差不多的占24%,认为低的占2%。受访者对素质提升培训教师授课的主要要求依序是有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数据翔实和案例新鲜、深入浅出信息量大、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理论新颖。受访者认为提高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建立兼职师资库实现优质师资资源共享、外请高水平的专家教授、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到培训班讲课制度、加大现有专职教师教育培训力度、加强教学评估和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奖惩和激励约束机制。
2河源市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调查的数据及实际情况分析来看,河源市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不足。调查数据显示,仅有27%的受访者认为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非常必要和急需,也只有19%的受访者认为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很有帮助,充分表明大家对自觉参加素质提升培训的认识的欠缺和不足,对参加培训的主观意识不强。
(2)困难不少。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村干部参加素质提升培训困难重重,这些困难有思想认识方面的,也有时间、精力和金钱方面的,还有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的。这些主客观的因素综合在一起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的开展。
(3)开展不力。调查显示,当前河源市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无论是总体满意度还是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不高,满意度均不超过50%;考核管理方面也认为不够严格,同时认为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在机制体制建设、管理考核、学风管理、教学执行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4)内容不佳。受访者认为河源市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内容不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培训的内容和提升的能力培训没有开展;二是认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三是认为培训内容的实效性不强。
(5)方式不新。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方式不新主要表现在主要依赖传统学习培训媒介上,报纸、电视等方式依然是村干部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新式媒介如微信微博、移动终端学习平台等应用推广不够普及。此外,培训内容、培训媒介的自主选择上缺乏灵活性,培训载体和培训教学方法也不能较好地满足村干部的需求与要求。
(6)管理不严。管理不严被认为是导致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学风不好的主要和根本原因,受访者普遍认为当前的培训管理不严,但矛盾的是受访者知道管理不严培训就达不到目的和预期效果,但内心却希望自己参加的培训管理不要太严格。
(7)师资不强。受访者认为,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中本地师资一般只重视政策、制度、文件等的解读和讲解,教师授课无论在理论深度、实践经验还是视野、视角上都达不到学员的预期要求。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本地师资力量不强,外地培训师资难请,就是请了成本也高,因此,师资问题是制约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瓶颈。
(8)质量不高。上述诸多问题和不足共同导致了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受访者同时认为质量不高是综合教学、管理、服务、政策、制度、考核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调查同时显示,地方高校和党校组织开展的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质量评价优于行业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
3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市场优化对策分析
科学分析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市场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深入挖掘和分析问题的原因,这是优化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市场质量和提升培训效果的必由之路。根据调查数据和河源实际,做好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市场优化工作应采取以下科学举措。
(1)提高各方认识。做好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首先要提高各方认识和形成共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组织开展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村干部要转变思想认识,全面、科学认识素质提升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树立积极参加培训的理念。
(2)剖析市场需求。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组织方、主办方要加强开展调研,通过深入实际尤其是深入农村基层调查和了解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难题、村干部的期望与要求、培训发展的趋势等问题,全面掌握情况,为有效开展培训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3)健全机制体制。当前,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要着手解决机制体制建设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加强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宏观统筹和微观指导;二是要加大对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后盾保障;三是要强化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把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科学纳入各级部门工作考核和村干部个人考核中。
(4)夯实工作开展。重视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的开展要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以提高村干部素质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通过制订详细年度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明确各级部门的培训任务、确定素质提升培训的层次和培训类型等夯实培训工作,切实推动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有章可循、有人落实、有案可查。
(5)创新内容方式。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培训内容模块,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培训内容体系是促进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开展的核心;而创新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的方式、模式,使培训有趣、有益,活跃培训课堂,提高学员参与培训积极性和学习的专注度,这是促进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
(6)强化师资建设。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开展的关键,要加大本地培训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提升本地培训师资的培训水平;要引进和整合培训资源,把外地优质培训师资资源引进当地开展培训,同时本地培训教师在外地师资资源利用和经验学习中融会贯通和转化,做到不断自我提升。
(7)科学规范管理。规范管理要结合实情创新符合村干部需求和要求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整合各部门、单位的力量开展综合管理和明确管理职责,确保管理到位;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推动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进程;要引进最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促进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宗平.强化村干部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J].清江论坛,2011(4).
- 上一篇:培训考核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