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回收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4-08 17:1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废旧电池回收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视机遥控器的电池用完了?扔进垃圾桶好了。现在我们使用的干电池中汞的含量已经很低,可以和生活垃圾一起排放。如果把它们集中起来而不进行处理,造成的污染会更严重。王自新一直在呼吁大家把干电池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回收利用。
“虽然废旧干电池虽然对环境的污染很小了,但是如果任其随生活垃圾排放,那就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从1999年开始就从事废旧电池回收工作的王自新有个绰号叫“环保狂人”,10年来,经他手的废旧干电池不计其数。在他位于大兴半壁店的北京东华鑫馨废旧电池回收中心厂房里,至今还分门别类的摆放着几吨废旧电池,其中95%为干电池,按照王自新的设想,这些“废品”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变成宝物。
两座中型矿山的消亡
干电池属于化学电源中的原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能量耗尽后不能进行二次使用,最常见于手电筒、收音机、遥控器、玩具等中,最为人熟知的是锌锰干电池。
一粒小小的含汞纽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的水源,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1号含汞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1999年偶然看到的资料,让王自新开始了废旧电池回收之路。但现在他更愿意提的说法是,每年我们随手扔掉的废旧干电池,相当于丢掉了两座中型矿山。
王自新的账本是这样计算的:中国现在每年消费150亿只电池(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1节5号电池大约20克,1节7号电池大约15克,1吨电池的总量相当于5万只电池,也就是中国每年消耗大约30多万吨电池。以平均值计算,一只普通的锌锰干电池含有22%的锌、26%的锰、8%的碳以及17%的铁等,一只碱性锌锰干电池则含有大约16%的锌、35%的锰以及4.6%的碳和20%的铁等,如果将废旧干电池随手扔掉,那么仅“锌”一项的含量,就相当于两座中型矿山。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经过了一次大的变革。1997年底国家环保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的通知,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生产各类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从2001年1月1日起,凡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国内、外电池产品(含与用电器配套的电池),在单体电池上均需标注含汞量(例如用“低汞”或“无汞”注明),未标注汞含量的电池不准进入市场销售;自2002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经销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25%的电池。在这份通知中,进一步的要求是从2005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生产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1%的碱锰电池,而2006年1月1日之后,在国内就禁止销售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1%的碱锰电池。
也就是说从2001年开始,中国电池的生产就到了低汞无汞时代,这也就有了后来2003年的那次《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明确表示在没有处理处置技术经济条件下,不鼓励回收达到低汞无汞的废一次干电池。
从那时候开始,许多地方都在说废旧电池可以随生活垃圾一起排放。“2003年是一个拐点。”王自新说,“在那之前我们强调的是废旧干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作用,当知道电池已经是低汞无汞型时,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处理办法,所以一般都说不要集中回收,其实造成了至少两座中型矿山的浪费,而另外一方面,电池生产厂家还在寻找制造电池的原材料。”
回收的技术难题
王自新有过一次失败的废旧电池回收经历。2000年,他筹款在河北易县创立了国内第一家废旧电池再生处理厂,采用湿法来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所谓湿法处理,就是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对电池进行分解,除铅蓄电池外,各类电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
湿法处理的好处是不用对电池进行分拣,电池大部分可以一窝蜂进行溶解,但一个大问题是污水的排放,而正是因为没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王自新的厂子关门了。
那有没有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回收技术呢?有。
从事废旧电池回收技术的上海电力学院张俊喜教授介绍,早期通常是采用简单的人工破碎分离后,得到各种不同的金属和化合物、塑料、碳棒等材料,然后送到相应的加工厂作为原材料进行再利用。为什么这种办法被淘汰了呢?虽然它简单但是效率低,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后来人们利用火法实现电池中的有效成分的分类回收,分别得到锌、铁、锰等,然后将它们作为其他工业生产的原材料进一步加工。”
火法,就是用“火”来焙烧废旧电池,基本的原理是利用各种金属不同的沸点,伴随焙烧温度的提高,各种金属先后挥发出来,再分级冷凝混合蒸汽,使金属相互分离,从而再生其中的有用金属。
按照温度的不同,火法分为常压冶金法和真空冶金法两种,常压冶金法中废旧电池经预处理后在大气中进行焙烧冶炼,从而提取有效成分;真空冶金法则是将电池在真空中焙烧到一定温度,由于在真空中金属的沸点和熔点会降低,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其原理和常温冶金法基本相同。
瑞士巴特列克公司采用常压冶金法来回收废旧电池,首先是将旧电池磨碎,然后送往炉内加热,这时可提取挥发出的汞,温度更高时锌也蒸发,它同样是贵重金属。铁和锰熔合后成为炼钢所需的锰铁合金。该工厂一年可加工2000吨废电池,可获得780吨锰铁合金,400吨锌合金及3吨汞。
德国阿尔特公司研制的真空冶金法先需要在废旧电池中分拣出镍镉电池,废旧电池在真空中加热,其中汞迅速蒸发,即可将其回收,然后将剩余原料磨碎,用磁体提取金属铁,再从余下粉末中提取镍和锰。
吸取了失败教训的王自新现在也使用真空冶金法,并自行设计了“真空热解废电池处理设备”,这一设备的处理工艺已经得到了验证,每次能回收处理1吨废旧电池,每年的处理量预期能达到1000吨。张俊喜教授也研发了一套回收处理技术“利用废旧干电池制备高性能锰锌铁氧体”,以废旧锌锰电池为原料,通过溶解、除杂、成分调整、共沉淀合成以及热处理等环节,获得高性能锰锌铁氧体。
但这个办法并不完美。张俊喜教授介绍,就我国来说,将废旧干电池直接填埋比用技术手段进行回收更流行,因为用技术手段虽然资金投入建设专门的机器设备,而由于干电池本身组成特征,对设备的耐蚀性要求也高。
“对废旧干电池无论是火法处理还是湿法处理,解决了技术的可行性外,关键是能否建立能满足两个条件的回收体系:一是做到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为废旧干电池中或多或少含有重金属,实现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前提是无害化;另一个是要有利润,技术本身是可以改进的,但是从技术经济角度来看,一项技术的可行性除了在技术角度满足生产需要外,还需要考虑该技术的经济效益。”张俊喜教授说。
良性的回收利用循环体系
在北京大兴占地2000多平米的厂房里,王自新一个人在进行废旧电池的分拣工作。虽然规划好了整片用地的使用情况,但资金的缺乏还是让他的机器设备停止了运转。“废旧干电池的投入和产出不像手机、电脑电池等充电电池,它们是二次电池,现在有很多人在做废旧电池的回收,但是他们做的一般就是铅酸、镉镍等二次电池,这些都是贵重金属,比干电池的价格高,比如说镍能达到40多万1吨。”王自新说,干电池的优点是便宜,所以在我国的使用量很大,可是回收起来就没多大的利润可图了,因为投入比产出要多。
中国在废旧干电池的回收利用上还没有明确的立法和政策支持,制约了废旧干电池的回收,目前通过民间和政府部门组织回收的废旧干电池还不到总量的10%,王自新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篇2
环境教育既能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这就为具体而有效地实施环境教育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保障。近几年,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环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在如何培养学生环保行为习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学校作为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王红旗教授认为:“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注意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化学、生物、物理、语文、数学等学科中的知识与环境联系紧密,是学校教育贯彻落实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收集资料,然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提高环保意识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例如,学习化学课本中香烟烟气里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几百种有害物质时,教师投影一首小诗:“我愿用生命去交换,不要让烟雾窒息熟睡中的婴儿,不要夺走清新的空气,不要让烟雾成为孩子的玩具,请给他们阳光和青草的气息;不要用火焰灼烧你的肺,不要用毒剂涂抹你的神经,不要焚毁仅存的记忆,它曾经那么年轻又那么灵敏;啊,亲人不要在烟雾中向死亡奔跑,不要抛下爱你呼唤你的人,不要让孩子无声地哭泣;终止你手中曼延的烟碱吧!如果早知道这一天终将来临,我愿意用生命去交换你手中的香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面临着失去彼此的巨大痛苦——丈夫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妻子看到丈夫遭受的痛苦折磨,心疼、无奈,她在这种凄惨、悲痛的心境下写了上述这首小诗。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2.在节日活动中丰富环保知识
节日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开展环境教育的良好契机。我们结合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等纪念日,采用观看录像、开展讲座、展览图片等形式,围绕纪念日主题开展相应的环境教育和环保宣传活动。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环境状况,警示他们保护环境。例如,通过“植树节”活动,让学生了解树木与气候的关系,乱砍乱伐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意识到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的道理;在“世界地球日”活动中,可以设计“地球是我家”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认识海洋、河流、山脉、平原、城市等标志;在“地球母亲生病了”的活动中,组织学生讨论“地球母亲为什么会‘生病’”“人类该怎么办”等。通过层层深入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理解人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关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3.在热点事件中增强环保意识
地球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人类变得更加相互了解。地球虽然很大,但大洋彼岸发生的事件仿佛就在自家村落。教师要善于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环境事件和社会环境的热点问题,提高学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例如,2010年5月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平台发生爆炸导致原油泄漏,大风和海浪促使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区,此时正值墨西哥湾一年一度的鱼类产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这个脆弱的态系统最易遭受破坏的阶段,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一热点事件具有重大环境教育意义,对学生成长与自然和谐相处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环保行为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因此环境教育应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教师除了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还要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处处都做有心人,善于寻找、捕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教育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一次美术课结束后,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就抓住这一现象开展“各种各样的纸”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认识到浪费纸是一种破坏环境的行为,节约用纸既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
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很多,我们主要选择了以下内容通过环境教育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少买不必要的衣服;采用节能方式洗衣服;减少粮食浪费;合理使用空调;合理使的用电风扇;合理采暖;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使用冰箱注意节能;合理使用电脑;合理使用电视机;合理用水;合理利用纸张;减少使用过度包装物;合理回收生活垃圾;积极参加全民植树。
配合以上内容在班级中开设“环保卫士”奖,使学生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逐渐懂得人与大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这些知识,久而久之存在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就养成了。以前郊游活动时有的学生会乱扔纸盒、果皮、饮料瓶等,如今他们能自发带上垃圾袋,把纸盒、果皮、饮料瓶等收入袋中。
5.在家校同步中放大环保效应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手册、个别家访等途径,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活动。教师热诚邀请家长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并与家长一起讨论环保活动计划。使环境教育的范围从学生在校延伸到社会,认识到生活垃圾会污染空气,应尽量减少生活垃圾量,为环境减负,垃圾就要丢到垃圾筒里并将垃圾分类以利于回收,积极为孩子营造保护环境的氛围。
篇3
搞清楚怎么丢垃圾
花了我一个月时间
德国的垃圾回收利用率居欧洲第一,垃圾分类系统也非常复杂。生活垃圾可以分成5个大类:有机垃圾、可回收包装、纸、玻璃制品及电池。不同的垃圾由不同的垃圾箱收集,并且为了便于收集,垃圾箱往往放在不同的地方。我在德国找到房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邻居请教如何正确丢垃圾,整整一个月我才完全搞明白。
垃圾箱很少有敞口式的,基本都是滑盖式设计。丢垃圾的时候要用力把盖子推开,松手后盖子自动回复原位。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防止雨水落入箱中,把垃圾箱变成水箱。其次可以减少臭味逸出。
街道上的垃圾桶,罩的塑料袋一般分黄色和蓝色。前者收集纸包装等可回收的垃圾,后者容纳果皮等生活垃圾。
厨房里的垃圾桶一般要求罩上蓝色塑料袋,平常吃剩的饭菜,瓜皮果屑等等就丢在这里。袋子满了后打个结,拎到屋外指定地方,清洁工人一看塑料袋颜色就知道怎么分类处理。
对有机垃圾(食物等),德国通常焚烧或深埋处理,但2005年起欧盟开始禁止填埋有机垃圾。焚烧污染小,而且热量可以发电或供热。在有机垃圾箱的旁边通常会有绿色的箱子,那是丢纸的地方,不需要的废纸、报纸、杂志、书籍等都丢在那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纸盒、纸箱不能丢进去。因为它们属于可回收包装,应丢到专门的黄色塑料袋里。刚到德国的中国人常常不知道这点。这种印有醒目可回收标志的塑料袋可以从就近的邮局及超市免费拿到。其他的可回收包装如罐头壳、塑料盒等等不论其材质只要印有可回收标志都可以放到此袋中。
德国的每一个超市门口都有一个收集废旧电池的箱子。玻璃瓶、玻璃罐根据颜色丢到不同的垃圾箱里。通常玻璃制品的垃圾箱三个一组,箱上标有醒目的颜色标志:褐色、绿色、透明无色,提醒你不要丢错了。
如果再犯第二次我们不会再来
绝大多数德国民众对德国繁杂的垃圾分类都持支持态度。我有位朋友在德累斯顿大学读书,他说,刚到德国的时候住在学生公寓里,由于在国内没有这个习惯,把垃圾混到一块丢出去了。有一天,他看见宿舍管理员戴着手套把他丢弃的垃圾袋打开,重新分类,这让他非常震惊也非常羞愧。
不遵守这些规则,麻烦就会找上门。有一回,我在一家垃圾回收公司打工,跟着同事到一个小区,一位德国同事打开表示可回收的黄色塑料袋,发现里面有一大团发霉的面粉,因为面粉太重,撑破了塑料袋,洒了一地,按规定,面粉应装在蓝色袋中。很快,工作人员将一张警告单贴在小区门口,大意如下:你们小区有人乱丢垃圾,犯了错误,现在发出第一次警告,如果再犯第二次,我们不会再来。
听德国人说,一旦出现第二次,垃圾回收公司就会“罢工”惩罚整个小区,小区管理人员要费很多精力协调,所以大家都格外小心。
篇4
叉车是工业车辆中的一个重要设备,国内从业人数为20万左右,以目前中国工业车辆保有量为50万台计算,其中有70%为内燃叉车(即为35万台)。如果每台内燃叉车每天平均工作4小时,每台平均每小时耗油3.5升左右(假定均以柴油),每升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约2.67公斤,因此得出这35万台内燃叉车每年(365天)的碳排放约为477.5万吨,而每台内燃叉车的年平均排放为13.6吨二氧化碳。这只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算法!
我们无法去计算和评估另外30%电动叉车在更换和淘汰废旧驱动电池以及所有工业车辆在每年更换轮胎和倾倒的废液(机油、油等)所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对环境造成的第二次污染。当然,还不包括每年有庞大的叉车零部件更换以及一定数量的废旧叉车整机退市,同样会产生数以万吨计的二氧化碳和对环境的污染。如果把叉车参与的所有环节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计算的话,估计其为中国的天空贡献了不少于上千万吨的碳排放。叉车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地球绿色环境增加一块无法抹去的污渍。
氢燃料及混合动力叉车的出现
在国外,几个工业车辆巨头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寻求替代能源来为叉车提供动力,以减轻碳排放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在内燃叉车方面,德国STILL叉车公司在2008年推出新型的RX70混合动力的柴油叉车,这款载重量为2.5吨叉车将柴油消耗量降低到每小时2.5升,并在当年获得英国叉车协会“FITA2008环境奖”。同年5月31日,在第二届德国汉诺威物流展上,叉车巨头德国Linde公司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全使用氢作为燃料的内燃叉车。随后,日本Komatsu、Toyota、Mitshubishi叉车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混合动力叉车,中国叉车制造商开普在2009推出首台混合动力叉车。
在电动叉车方面,燃料电池率先在汽车工业上得到使用。1988年,加拿大巴拉德公司最早将开发出的氢燃料电池提供给全球汽车巨头,1999年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厂和巴拉德公司率先推出燃料电池汽车样车,2002年日本本田和丰田向市场推出自己的燃料电池汽车。2005年,丰田将世界上首台FCHV-F型氢燃料电池叉车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最大国际物流展上进行了首次亮相。随后,美国Cat公司(氢)、德国Jungheinrich公司(甲醇)、德国STILL叉车公司(氢)、德国美国Crown公司(氢)、美国Raymond公司(氢)、日本Nissan(甲醇和锂)、Mitshubishi-Nichiyu氢)等公司纷纷在近年推出使用不同动力的燃料电池和非传统铅酸电池的电动叉车。
无论是燃料电池还是混合动力叉车和传统叉车有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他们产生的碳排放为零或者大幅度的下降了。事实上,排放为零的氢燃料电池叉车因为制造成本和技术等原因直到今天也没有在市场上广泛推广,而混合动力叉车则因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在全球工业车辆市场正在缓步推进中。
那么叉车能为低碳和绿色环境做点什么样的具体贡献呢?纵然中国本土的叉车制造商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在工业车辆的使用上和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叉车制造商和叉车的使用者依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低碳和绿色环保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一句话,就是控制并减少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叉车制造商:
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内燃叉车的发动机是排放温室气体的罪魁祸首。以石化燃料(柴油、汽油、GAS等)燃烧后的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余则为有害气体(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控制发动机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是要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也就是说,必须提高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使其充分燃烧进而降低燃料不完全燃烧的机率。
1996年,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和美国联邦环保署(EPA)联合签署了一个适用于非公路用机动设备柴油机的原则意向书(SOP)。签署该意向书的发动机制造商有:卡特彼勒、康明斯、迪尔、底特律柴油机、道依茨、五十铃、小松、库伯塔(Kubota)、三菱、北极星(Navistar)、纽荷兰(New Holland)、威士康(Wis-Con)和洋马(Yanmar),2009年美国CARB再次叉车及其他设备排放新的测试标准。这个标准非常苛刻,要求凡是进入美国加州市场的非道路车辆(包括内燃叉车)排放必需符合该标准。因此,在上述签署意向书的发动机制造商中,配备卡特彼勒、康明斯、迪尔、道依茨、五十铃、小松、三菱的发动机的内燃叉车则可顺利进入美国加州市场。这对中国的叉车出口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启示。
因为技术的原因,中国国产叉车内燃机的排放(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目前正在朝符合欧盟和美国的标准而努力,这需要内燃机制造商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储备去缩小差距。目前,中国浙江新柴公司(中国最大的小吨位叉车动力供应商)已经成功研发出符合欧洲Ⅲ标准的叉车柴油发动机,填补了以往出口机型都由日本柴油机一统行业的局面。
提高和延长电动叉车驱动电池的使用寿命。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都会使用到电池,前者是内燃机启动电池,后者是驱动电池。目前在全球工业车辆市场上,基本都采用铅酸电池,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等尚还没有广泛地普及。
使用铅酸驱动电池的电动叉车看似对环境没有任何直接的污染,没有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直接排放。但在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终点,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第二次污染。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3年就《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中,就有关于铅酸电池的运输、储存和报废后再利用的详细规定。也就是说,电动叉车同样会对环境构成潜在的污染。
减少电池报废后碳排放和潜在污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有整套严格而合理的电池管理报废和回收程序。在正确处理的前提下,提高和延长驱动电池的使用寿命是对绿色环境作出的最佳贡献。
这依然回到需要电池供应商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缩小国产电池和进口电池在使用年限上的差距。
采用环保节能型的部件。不管是电动叉车还是内燃叉车,都是由若干零部件组装而成的。叉车制造商在寻求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应当考虑尽可能的采用环保节能型的零部件,比如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控系统(马达和线路板)等。
零部件供应商对其产品过度的包装会消耗大量的纸张和木材,不利于环保,同时会增加成本并转嫁在消费者身上,应该尽可能的降低消耗。令人遗憾的是,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和国家对工业车辆的包装因环保而制定严格的包装标准。
当然,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叉车制造工厂,任何零部件都贴有碳排放和对环境潜在污染的量化“环境责任标签”,这个标签如同目前全球现代化的超级市场所出售的产品都进行物联网一样,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手段来感知产品的所有信息(碳排放量、产地、潜在的第二次污染量等)。对于那些来自具有高污染高排放的零部件进行识别、竞争和淘汰,最终选择排放和污染最低的产品作为自己的环境战略供应商。
叉车用户:
合理安排叉车的使用
高效节能的物料搬运环境需要叉车使用者来创造。节能减排不仅仅是叉车制造商的事情。
比如对于叉车使用大户的物流和仓储中心而言,除了叉车外,还有贮藏和仓储设备、行李架存储检索装备、订单拣选设备、高层行李架商店的检索设备、手动控制储存和检索设备、自动储存和检索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真正的节能减排方案改善应该包括对所有驱动设备的控制,对耗费能源的设备进行淘汰和改造,设置合理的叉车搬运路线,减少固定设备的拆除和移动,使得整个货物存储中心在设计上更加高效,或者合理调整整个系统的绩效来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
减少叉车的空载行驶率。叉车如今经常在没有产品搬运的时候依然保持运行状态。叉车空载行进时,且通常行进时所遵循的并不是最短的路线。为了做到真正的能源节约,有条件的情况下,仓储操作中应该使用智能的仓储管理系统,这种智能系统能对整个进出货物搬运进行实时监控,对所有搬运工具进行智能调配,从而降低叉车的空载行驶率。
杜绝使用不符合排放标准及有潜在污染的二手叉车。非常遗憾的是二手叉车在中国没有严格地报废机制。因此,目前在中国正在运行的二手叉车对环境是个潜在的威胁。原因在于,临近报废的二手内燃叉车往往因为发动机及其他部件老化,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上没有人监管。临近报废的二手电动叉车其废旧电池的回收上难以遵循严格的国家制度。
所以,在没有严格的报废机制和制度监管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叉车的使用者自身去杜绝使用不符合排放标准及有潜在污染的二手叉车,同样是对绿色环境的贡献。
杜绝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中国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零部件大国,叉车零部件自然也不例外。大量伪劣的零部件在市场上流通,实则是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巨大耗费。伪劣产品寿命期短,却同样使用巨大的包装,占据社会的流通资源,消耗能源而对经济贡献不大。因此,叉车的使用者尽可能的使用经久耐用的常用叉车备件并在其使用期后加以回收。
培训合格的叉车司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叉车的购买者应该培训合格的叉车操作者,和汽车司机一样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好处在于可以延长叉车的使用寿命、提高搬运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合理处理回收被淘汰的叉车零部件。叉车的使用者应当有一套完整的叉车管理方案,这个方案包括合理处理和回收被淘汰的叉车零部件。
叉车行业倡议:向每台叉车征税
叉车行业专业人员经核算,一辆内燃叉车在一年中,平均排放13.6吨二氧化碳。如果,把叉车排放的碳作为“碳足迹”来计算,根据国际流行的算法是,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Kg二氧化碳来计算需要种多少棵树来补偿,因此,一辆叉车工作一年,需要种植122颗树来抵消其碳排放。全国所有在工作的内燃叉车(35万台)则需要42700000颗树来作为碳补偿才能达到环境平衡,如果一亩可以植树1000颗,即4.27万亩(28.4平方公里)。这显然是个非常庞大而惊人的数字!
根据国际一般碳汇价格水平,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当补偿10美元钱。因此,一辆内燃叉车所排放的碳汇价格为136美元,约合人民币928人民币,这个钱可以给别人帮你种树,用所种植的树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来抵消自己的排放。
因此,包括《物流》杂志、中叉网在内的多家专业媒体和行业协会的多个专家倡议:在中国市场上所销售的每一台叉车(包括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其所销售的价格中平均每年以3--500元人民币每台来作为“地球环境税”征收,这个税用于有专门监管的机构来植树造林,将来(30年后)因植树造林所获得的收益再予以反哺。这个可称为存款给“碳基金”或者“环境银行“,即用植树的方式来抵消自己对环境的“犯罪行为”,在未来还有可观的收益,达到两全齐美的目的。
由《物流》杂志社和中叉网联合制作的“叉车与环保”网络专题报道也将于近期。
林德氢动力叉车
2008年5月31日,在德国汉诺威物流展上,林德展示了其采用氢原料为燃料的氢动力叉车,叉车的氢动力与传统的汽油、柴油、电瓶叉车相比,环保和耐用性都非常好。氢动力叉车其排放物是水及水蒸汽,为零污染,而且无机械振动、低噪音、低热辐射。
丰田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叉车
在2008年在CeMAT展会上丰田公司首次展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原型叉车――FCHV-F,该技术中采用蓄电池和燃料电池向电机供电,具有两种独立的电源。电机由两个电容器和一个氢燃料电池供电。它与电动叉车的性能相同。电瓶车和燃料电池车的主要区别是燃料电池可产生稳定的能量,而电瓶的功率会随电瓶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所以,其最重要的一个优点是在整箱燃料的使用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性能。
2008年12月,丰田在日本开始销售另一款燃料混合动力叉车――HYBRID, 丰田将柴油发动机,电动机和镍氢蓄电池组合在一起,CO2的排出量和燃料的消费量只有同等柴油车的50%左右!相比电瓶车的定时充电,HYBRID采用镍氢电池,氢燃料加入5分钟后立即使用,特别是需要24小时运作的大型物流中心。
永恒力甲醇燃料电池叉车
永恒力在2008汉诺威国际物流展上首次展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概念产品,这种产品尺寸小,可完全置于步行式电动拣选叉车的电瓶舱内。与小汽车行业正在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相比,这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更适合于所谓的“低容量”叉车系列。可用于驱动电动叉车及步行式电动堆垛机。它特别适合于大型叉车车队多班轮流作业。
与氢燃料电池相比,这种高能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另一大优点是其所携带的电力相当于原来电瓶的两倍多,甲醇使用起来就像汽油和柴油一样方便。
三菱重工镍离子电池
混合动力叉车
三菱重工(MHI)在日本市场上推出了世界上首台发动机/蓄电池混合动力叉车――GRENDiA EX系列叉车。
GRENDiA混合动力叉车的装载力为4到5吨,使用镍离子二级蓄电池及高效率的电机,并使用整合的小型柴油发动机。叉车的动力传动装置由MHI已获专利的镍离子蓄电池、柴油发动机、两个异步电机及转换器组成。该叉车采用了排列组合的行驶模式,车轮可由发动机单独控制,或由蓄电池单独控制,或发动机及驱动电机同时控制。在进行提升工作时,叉车采用排列的模式,发动机可同时操纵液压泵及提升电机。 与传统的标准设置内燃叉车相比,新叉车可节约39%的燃料。GRENDiA EX混合动力叉车是三菱重工首台使用其专利镍离子电池的产品,将在2011年的第一个季度走出日本。
再造叉车属具价值
“绿”,即意味着绿色环保;“萌”,则寓意力量的重新萌发。“绿萌”系列产品,是将回收的旧属具经过严格的再生产流程,变成可以重新使用的,符合卡斯卡特同类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要求的系列叉车属具,并以绿色的产品铭牌与全新属具加以区别。
篇5
关键词 垃圾特点 现状 问题 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快捷,但与此同时城市生活垃圾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城市垃圾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发展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应对垃圾的方法主要是填埋,其次是焚烧和堆肥,但各有利弊,均不能很好地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带来的困扰,相比之下,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较好的出路。
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特点
城市生活垃圾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复杂体,由灰土、砖瓦、厨余等废弃物和纸类、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组成,其构成主要受气候条件、城市发展规模、居民生活习惯、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全国各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都不尽相同。按照通常的分类,我们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灰土、砖瓦、纸类、织物、玻璃、金属、木竹、食品等。据统计灰土、砖瓦类垃圾明显减少,纸类、塑料等可回收废物的比重显著提高。
三、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填埋。
填埋通常是在填埋场每铺设40-75cm厚废物,即采取压实处理,压实后在覆以15-30cm土层,如此下去,当达到最终设计标高后,在填埋层上覆盖90-120cm厚的土壤,压实后封场。填埋是从垃圾露天堆放和垃圾填坑发展而来,可分为填坑、填海和造山等处理方法,填埋它采用了先进的填埋工程技术,是垃圾处理的一大进步。填埋以其处理量大、方便、处理费用低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采用,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最有效也是最终的处理方法。
(二)堆肥。
堆肥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并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化学技术。堆肥处理占土地较少,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堆肥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对肥前应将垃圾中的石块、金属、玻璃等不可分解的废物和有毒废物分离出来,否则垃圾的减量化、减容化无法实现,堆肥产品也无法真正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三)焚烧。
焚烧是将垃圾直接或混入少量燃料后送入垃圾焚烧炉中燃烧,放出热量,转化成可以利用的热能和量少而性质稳定的固体残渣。经过焚烧,垃圾中的病毒,细菌等被消灭,有机质废气被高温分解,垃圾的体积也可减少89%-90%,能达到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处理速度快等特点。但我国的垃圾未分类,低位热值低,加上我国焚烧处理工艺还存在诸如热量损失大,烟气净化技术难度大,运行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等特点而未大量采取焚烧的方法。
四、垃圾资源化前提—垃圾分类
要想垃圾实现真正的资源化,首要条件就是将垃圾进行分类,相比之下垃圾源头分类更为方便,所以我们应该在管理好源头环节时也充分考虑到后续收运处理等环节的问题,将生活垃圾从产生到消纳的所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建立一个可行性的垃圾管理、处理体系,实现垃圾的最优化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垃圾的资源化。纵观国内外,要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必须将垃圾做分类处理,并建立循环经济管理模式,首先我们得思考如何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可资源化的垃圾又该如何资源化的问题。
(一)垃圾分类收集的可行性分析。
垃圾分类收集是人们一直提倡的垃圾处理方法,但至今我国除了几个示范城市外均未实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收集到底能否在我国的国情下实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我觉得可以实现。
1、垃圾中可回收比例逐渐增加。
众所周知,垃圾的成份复杂,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垃圾中可资源化的比例增加。据调查统计,早先我国有机成分占总量的60%,到2000年下降到43%,无机物早先占总量的40%,现也呈下降趋势,而垃圾中可回收物所占的比例由1995年的11.79%上升到2000年的26.62%,这种趋势显示出垃圾回收是可行的。
2、 国家政策、法律、资金的支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如2000年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由此可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进入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干线。
3、垃圾资源化技术日渐成熟。
现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正在不断加强,越来越多外来厂家投入垃圾的“淘金”行业中,我们可积极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
4、有先进的经验可循。
国内试点城市及国外垃圾分类的技术和经验教训,我们均可借鉴学习,为我所用。还可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二)促进垃圾分类收集的措施。
1、将垃圾简明分类。
分析各地垃圾的特点,将垃圾中的代表物品列出,分类要简单明了,易实行,并将其印制成册,免费发放至每家每户。
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在各企事业单位,小区生活委员会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混合收集带来的危害和分类收集的重要性。宣传时应以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始,落到实处,以点带面进行推广。
3、制定奖罚制度。
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法律法规,对居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对按要求分类的居民以免收垃圾处理费作为奖励,而对不按要求分类的居民进行罚款,对屡次不分者进行公示,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4、建立垃圾分类配套设施。
在公共场合摆放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在垃圾桶上印上代表物品的图案,如纸类可印包装图案,金属则可印易拉罐,电池等图案,便于人们辨识和回收。
5、进行体制改革。
目前垃圾管理与处理均由政府包揽,政府部门既是管理者、处理者、又是监管者,这不利于政策的实行 ,应将这几项职责分由不同的部门执行,有利于相互监督。
五、城市垃圾资源化的主要手段
开发垃圾资源化技术也是垃圾资源化必不可少的环节,否则,即使垃圾分类工作做的再完美,没有垃圾资源化技术,垃圾也无法真正实现资源化。资源化的主要手段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1)通过机械或物理的方法对垃圾进行处理,实现再利用;(2)通过生物、化学的方法对垃圾进行转换利用。
(一)废旧橡胶、塑料制品的资源化处理。
在垃圾中有大量的橡胶制品,这些橡胶制品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都可以经过再生处理,获得再生胶,使其恢复塑性和粘性。这些再生胶与树脂清配合可作建材或工业包装材料,与生胶混合、硫化后可重新应用于橡胶工业,高温裂解后可制成橡胶油等等。
(二)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处理。
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众所周知,但只要好好处理他就可将危害大大减小甚至是消除。
六、资源化与循环经济
资源化与循环经济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只有做到了资源化,才能实现经济的循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循环经济又有助于资源化的开展。目前我们应在循环经济型综合管理模式下做到在基本完成卫生填埋无害化基础上,以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废物资源循环使用,物资再生利用为原则,以垃圾分类收集为手段,以政策、服务收费等为导向,减少垃圾产生量,发展垃圾资源化,逐步实现可循环、可再生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处理格局。
七、展望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尽可能避免垃圾的产生,实现垃圾的源头减量。首先最优方案是避免垃圾的产生,如果无法避免,则尽量做到产生量最小,其次是按实际情况最大可能地进行回收利用,然后处理的目标应当是能源回收和减少最终处置量。中国应在垃圾管理经验中充分认识到,垃圾末端处理的对策是被动的,只有对垃圾采取源头减量和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关键所在。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城建学部09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郑连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目标.2001.4.134.
[2]李多松.浅议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及综合处理.2010.1.
[3]孙湘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2002.3.10.
篇6
【关键词】环保意识 环保信息 环保措施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29-01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化学的方法,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不少与化学污染物有关的内容。因此.中学化学课堂是一个很好、很直接的环保教育基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已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关系到国计民生。环境问题在我国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教育学生,强化环保意识,可在以下四方面加以注意。
一、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
老师平时就留心收集、积累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把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使化学教学变为生动活泼,紧密联系实际。例如,在讲卤代烃时,告诉学生在大气上方有一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对地面生物起着保护作用。如果臭氧层减少,则透过大气层达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强,将引起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病率增高。那么破坏臭氧层的污染源是什么?然后引出氟利昂,让学生明白使用无氟冰箱的好处,教育学生要保护臭氧层。在讲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塑料时提出“白色污染”教育学生上街购物自备购物袋,每天少用几个塑料袋也可减少垃圾。尽量购买可再生或可生物分解包装材料包装的商品,减少包装所产生的垃圾。在讲电化学时,把“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使用可再充电的电池”等知识贯人其中。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
1.铜和浓硝酸的演示实验。教材中就没有顾及污染问题,老师可以把装置改进一下,利用注射器代替试管进行试验,取一支10毫升的注射器,抽出活塞,在针筒内装入0.04克铜屑,推上活塞并吸入0.1毫升的浓硝酸,观察现象,等反应完毕后将注射器中液体小心排人废液瓶中,无色气体针筒内再吸入空气,可见到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改进后的装置是封闭体系,易于对比观察,效果明显,药品用量比改进前少得多,同时能防止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的泄漏而污染空气。
2.验证S02漂白性。将S02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品红溶液颜色的变化。给试管加热。观察溶液发生的变化。此实验的缺点是:加热试管时放出SO:对环境造成污染。改进方案:在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口放一团用稀NaOH溶液湿润的棉花球吸收多余或生成的S02;或当品红液体溶液刚好褪色时,在试管口套上一个气球,再给试管加热,然后冷却,防止生成的S02排人大气污染环境。
3.验证氯气的性质。可以在一个点滴板上不同位置分别滴淀粉KI溶液、Na2S03溶液、FeCI2和KSCN的混合溶 液,别的位置放一小块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最后一个位置放高锰酸钾并在其上面滴浓盐酸,立即加盖大小合适的表面皿:可以隔着表面皿观察现象。本实验由于是在封闭的体系中进行,氯气用量少,污染少,现象却很明显。
三、利用课外活动教育学生
带领学生到工厂去参观,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等。了解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还可以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开动脑筋,设想对尾气的处理意见和废液的转化工作,如何变废为宝。还让学生亲自测定汶河水有没有被污染。到新装修的室内测定污染指数,开窗通风一个月,进行第二次测定。利用课余时间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教育学生在常生活中,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和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四、结合生活实际,介绍环保措施
篇7
化学科组是我校一支年轻而又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教学队伍,经过科组教师的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已成为了一个富有务实奉献、开拓进取精神的和谐团结的集体。科组教师与时俱进,努力地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和实践能力。以教科研促教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化学尖子生。全体全体教师勇于创新,争创一流。在教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20xx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化学科组”。
新课程的实施,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给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样也是对我们化学科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新的挑战和机遇。化学科组全体老师乘课程改革的东风,满怀豪情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勇当弄潮儿,勇创教学水平的新高,三年来在教科研和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组教师承担了“十五”市、区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并已顺利结题,获得了三等奖;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获奖或发表的有115篇次。先后有42人次获得校、区、市、省级单位的表彰。
1、教师基本情况
科组现有教学人员共19人,全部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占化学教师的57.9%。
2.实验室配置与设备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XX年学校在区电教站的大力支持下对理、化、生实验室进行了彻底改造,现共有化学实验室6间,分上下两层。其中一间是化学探究室,主要供辅导学生参加化学竞赛及化学课外活动用,所配仪器设备先进。五间配备了抽风装置,可进行一些有毒气体产生较多的实验;全部实验室都安装了先进的、带电脑的多媒体平台。配备了两名专职实验教师,各种仪器、设备、药品、模型齐全,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开出率均达到了100%。
3.教师教学硬件与软件情况
全科组老师人人通过学校电脑水平测试,每人都配备了台式电脑,可在宽带网上纵横驰骋,大部分老师可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实现了信息技术手段与本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信息化教学在我校的迅速发展,本学科组教师在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方面,在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方面,在以实验为引导、探索启发式教学、做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讨性分组实验等方面,全面启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网上的化学实验资源,把研究性学习贯彻到每一个课堂教学中。利用一系列成功的实验教学为学生学好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自古以来历代教师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我们仿效之.!
計利应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我们敬仰之!
30年前我们忽视了智育,30年后我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应试教育,忽视了德育和体育,如何拨乱反正,实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我们探究之!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实践之!我们以为教书育人的科学发展观的四大基本元素是: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
协调---知识、方法、价值观三维教育可持续发展---自学方法、终身学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它以促使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倡导科学探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和融合,构建新的高中化学新课程体系。我校化学组的各位教师,自广东省开展新课程标准以来,积极参加省、市、校各级的培训,各位教师还努力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论,本组主要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和《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等四本书。按照新课程实验全员培训,不培训不上岗的规定,我们连续三年组织化学教师参加市的新课程培训,还参加了市教研室化学科在教研活动中的理论学习和观摩课学习。每位化学老师都取得了新课程培训证书。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布鲁纳认为:认识结构是指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心理结构,是学习和理解知识的内部因素和基础。学习不是被动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识、主动获取教学内容,主动吸收人类精神财富,他们才能认识世界,从而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2.创新教育
旧教材中,化学课程内容偏重于学科知识专业化、系统化,讲究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存在着“繁难偏旧”的弊病,这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学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有鉴于此,新课程立足于21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内在联系,提出新的学习主题和相应的内容标准。由此出发,新课程标准对作为课程内容具体体现的化学教材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首先,教材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展示化学对推进社会文明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才能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其次,教材内容的安排也体现科学探究的特点,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材内容的信息传递也用文字陈述,图形、表格和各种醒目的栏目等多种途径,从而增添化学知识的魅力,让学生喜欢化学和主动学习化学。最后,教材在知识安排和版面设计上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老师和学生留有个性化创造的空间。总之,化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个性活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本意识。
3.研究探索
新课程开设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高一化学有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资源情况及燃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家庭燃料的选择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烧提出自己的看法。高二化学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性能和价格以及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调查废旧电池如何处理以及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从生活、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化学学科内一些适合于通过探究来学习掌握的基本问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遵循科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过程,要敢于面对困难和障碍,科学探究更注重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空间不局限于教育和实验室,他们还要到工厂、社区、科研所、图书馆等地进行调查、访问和查资料。经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建立一种主动宏观,独立思考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4.学以致用
新课程更好地体现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贴近生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认知事物的有效途径,结合日常所闻,并由此得出科学的认识和解释,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便捷,更有感性认识的基础。因此,新课程中编写了一些课外小实验或家庭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课余利用日常生活用具或物质就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他们是十分高兴的,并有一些成功感,由此,可以进一步激发起对知识的渴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很有好处。
5.环境保护
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但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各种公害。在众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中,以大量化学物质进入环境、破坏生态、影响人体健康最为严重。为了预防和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新教材高一化学《氧族元素,环境保护》开辟了专门的章节,来让学生们学习环境保护。首先教材告诉我们如何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的方法;其次教材介绍了常见的污染及其防治;再次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环境污染和造成的危害,从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得到了感性认识。在高三化学教材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章节中,进一步要求学生在设计或进行实验操作时,均应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对于废气、废水、废渣及有害物质不能任意排放到空气中。另外,在侯氏联合制碱法,燃料的缓慢燃烧、甲烷、煤、石油等章节内容中,也充分渗透环境教育思想。总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新教材在内容上的编排,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要求。科组长卢克老师的《关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与探讨》的论文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上发表。
篇8
国旗下垃圾分类演讲稿学生2022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初一五班的x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在美丽阳光的校园里,总有一些藏在角落里、道路旁、草丛里,或是一周两周都未清理的抽屉里、座位椅子的旁边的垃圾,它们令我们疏忽,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幅油画上“略煞风景”的污垢。
垃圾是出于我们之手,我们又必将负之其责任。同学们,你是如何负起责任的呢?是狠狠地将其抛掷在地,或是头也不回地随手一扔,还是仔细地丢进垃圾桶内呢?相信我们的答案都是统一的。因为在学校的严格管理下,我们都担起了责任,乍一看,校园也更加美丽了。
在此之余,更重要就是垃圾分类。
首先,什么是垃圾分类呢?将垃圾分分类嘛——我仿佛听见了众人的心声。没错,不过这说起来轻松,又该如何做到呢?
当你走在街头、在公交站等车时,是否在扔垃圾时仔细琢磨该投入哪一个桶呢,还是反手就是一扔?
垃圾也并不完全是无用之材。当你将它们分分类,它们也可以为生活添一笔色。
其次,应该如做到呢?公车站前的垃圾桶通常分为两大类,一是可回收垃圾、二是不可回收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包含我们常用的纸巾、废纸、塑料瓶、易拉罐等;而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然而,小区、社区里的垃圾桶将垃圾分得更加仔细了,包括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共四大类。这些知识相信大家都知道,若不清楚,可以做个有心人,观察垃圾桶上的标志并上网去做一个了解。
那么,如何将它推之生活呢?
也许现在开始,当你再次路过街角时、在公车站等车时、到楼下扔垃圾时,就会慢下脚步,将垃圾分类投放进垃圾桶内。若是在小区、社区里分类扔垃圾,建议你在家里就分类完毕,再扔进楼下的垃圾桶。可能,这只是10秒钟的犹豫和思考,却可以减少垃圾资源的减量和危害,迈向美好家园便更近了一步。
同学们,也许我们的城市不会在一夜之间变得更干净美丽,但是,良好的习惯举动,会为我们整洁舒适的城市铺上长远的垫脚石。让我们担起“垃圾分类”的重担,齐头并进,打造出我们心仪已久的家园,为我们的生活添上色彩!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国旗下垃圾分类演讲稿学生2022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清风拂过湖面,粼粼波光下,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吐着串串晶莹的水泡儿游走了;碧蓝的天空上层层的白云像几处小小的沙滩,它们承载着大地的希望飘向远方……
沉浸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喜悦中的人类,你们为何不停下脚步,看看我们现在的地球还有没有“曾经”那么美丽?还有几处水湾仍旧清澈、几只小鱼依旧快活、几朵白云还似从前……
什么“不砍伐树木,不污染水资源”,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空乏的口号。但面对地球资源不会再生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例如,就从将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开始,让我们生活中的垃圾都有一个家,一个真正属于它自己的家!
因此,我建议:
一、一般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面对可分类放垃圾的垃圾桶,我们要将垃圾放置正确的地方。
二、看到同学们有乱扔垃圾的现象,应立刻帮其改正,并告诉他们垃圾不分类所带来的恶果。
三、可向老师提议开展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主题中队会,加深同学们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理解。
四、生活中,我们也要告诉父母垃圾分类的好处,也可让亲友全知道。一家人共创美好明天!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当不久后,一传十,十传百……全国人民,乃至全人类都参与其中,地球妈妈又何愁不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呢?
真心希望得到同学们的支持。愿未来真的这么美好。
国旗下垃圾分类演讲稿学生2022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民生问题一直是国家关心并努力去做的事。对于一个老百姓而言,衣食住行是大家最关心的事。中国有句老话说:“吃喝拉撒”。对于现在的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吃的喝的要求也高,为了社会的共同进步,改善环境、保护环境至关重要。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很好的处理生活垃圾,对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做好垃圾分类,能文明你我他!政府为每个社区都会配垃圾分类箱,人们都能自觉遵守规定,向指定垃圾箱投放垃圾。
只有这样,每天的垃圾清运车才能顺利把大家投放的生活垃圾按类别拉到垃圾场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只要是公共场所,都会随处可见垃圾桶,上面都会标注废旧电池存放处,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还包括厨余垃圾。为了能够不让垃圾成为损坏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近些年国家一直在不断治理垃圾乱扔和乱放的现象。自从国家明令禁止大型超市和商场禁止免费发放塑料袋以来,人们出行买东西都会带上购物袋,方便把所购物品带回来。
以大家的观点,只要是免费的、不花钱的就得用,为了约束大家少使用塑料袋,在购买商品时可以花钱购买食品袋时,大家就不愿意再花钱使用食品袋了,我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每次出门买东西都会先把购物袋带好,有时为了不浪费,还会多次使用购物袋,脏了就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继续使用。近两年国家提倡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以来,多个场所都会为吸烟者安排专门的吸烟地方,并配备烟头投放垃圾箱。
篇9
【关键词】初中 生物 教学 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33-02
我国环境问题矛盾如此突出的原因不仅在于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还在于人们淡薄的环境保护意识。若想要彻底缓解这一矛盾,就必须在生物课堂中提高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新的教育改革之下,对中学生生物教学中也提出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理念。所以,做好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为我国逐步深入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就要求中学教师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课程。下面将详细阐述在生物课程中,如何提高初中生的环保意识。
一、展开实践教学模式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免不了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好实验教学活动,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边授课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在讲到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时,教师可以事先带领学生在学校周围寻找鼠妇的生存地点,并且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详细的贯彻与讨论,在具体的时间环境下分析总结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在观察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将抓到的鼠妇放归自然,并告诉学生不能肆意的去伤害自然界的动物,如果过度的猎杀动物,地球的生物链就会遭到破坏,许多物种将要灭绝。动物的灭绝必然将引起生态环境的巨变。又比如,在进行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勤往鱼身上撒上适量的水,防止鱼因缺氧而出现死亡。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防止学生因好奇对鱼造成伤害。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学生的脑海中就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二、在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
1.扩展课外知识
初中生物课本上的内容多数为一些相对专业的知识,尽管涉及了许多与环保有关的内容,但是大多数的内容仍然不够详细,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过程中,这些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需要。鉴于书本中的内容相对狭隘的情况,教师应该对环境保护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扩展,根据课本中的内容例举一些与之相关的环保内容,进而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讲到水域环境保护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由于这一节知识点较多,文字性的内容也比较多,很多同学见到这样大篇幅的课程很快就会失去耐心,对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也会渐渐丧失。在这一节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这些专业内容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在老师讲述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要忘记对学生讲述对水域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扩展,例如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我国水资源面临的紧缺局势。例举我国人均水占有量以及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二者进行对比可以更加直观的反应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局势。
2.展开丰富多彩的讨论活动
在生物课堂上,设计符合书本内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分小组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讲到大自然的动物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在学生讨论情绪高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贩卖、屠杀野生动物的照片或者视频,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生物面临的危险,引起学生对这些动物的同情心,学生便这些残忍的捕猎行为产生愤怒感,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的为学生讲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大自然和其中的生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达到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
三、鼓励并且带领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活动
单纯的书本内容是无法起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效果,教师还要不时的带领学生融入社会,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向现实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课本中无法传达的心灵感受,也是对课堂内容的有效补充。学生环保实践活动的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中的环保公益活动,例如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对垃圾进行分类、宣传少用塑料袋、监督人们节约用水等。还要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也不要使用难以降解的一次性饭盒。教师还要对学生讲解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要教育学生环境保护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还可以在班级内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和环保小技能的展示,让学生在社会环保活动中学习到的环保知识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第二,还可以在重要的环保纪念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例如在3月22日的植树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也可以在课堂中讲解树木在地球上的重要作用等等。最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置分类垃圾桶,让同学自觉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进行集中的储存,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将其卖掉,所得的费用充当班费。
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环境保护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任。营造绿色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为了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也是为了给我们的下一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必须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当中,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是加强环人们境保护意识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中的所有人士必须共同努力才可以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杜伟生.渗透环保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J].生物技术世界,2013(01)
[2]朱建燕.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能力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6)
[3]麦永坚.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新课程学习(中),2012(07)
篇10
【关 键 词】 学习活动;学生;道德成长
【作者简介】 骆殿兵,江苏省洪泽县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普教重点资助课题“思想品德课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B-a/2013/02/078)研究成果之一。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靠合理的学习活动来安排。海德格尔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的学,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努力建构成长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和生命成长。
一、切准“值得学”,将活动做实
学习活动必须切准教材中“值得学”的内容。教材如有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内容,在组织教学时,就应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比如,笔者在教学《成长不烦恼》 (苏人版七年级下册第 17 课)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产生的烦恼,学会心理调节,化烦恼为快乐,课前让学生调查同学生活中烦恼的事。但问题如果只停留在“你烦恼的事是什么”,而不细细追究,学生对烦恼的真实情感体验就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得。因而笔者以表格的形式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调查:生活中你有哪些烦恼的事?产生烦恼的原因是什么?烦恼时你有什么表现?你有解决烦恼的办法吗?如果没有,你愿意寻求帮助吗?这样既让学生的调查有了方向,有了内容,同时也由“扶”到“放”,给学生一定的留白,使调查结果求大同,存小异。
此外,切准“值得学”的内容,还需课前做好准确的学情分析。基于这一课,学生想要了解什么,有什么疑问,最需要了解什么,应该是设计学习活动时要考虑的问题。如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9课第1课时《感受科技创新》,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惯常的做法,教师会选择一些素材,如新兴科技的事例或图片,感受科技创新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通过演绎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同样通过具体的案例,演绎科技对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引领作用,从而得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通过教学,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教材的知识。但就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被点燃、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对书上的知识也未达到内化的效果。某教师在执教时则采用了表格(见表1),“已经知道的”这一栏,显示出学生对于科技改变人类生活以及它是当今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已经初步了解。“想要知道的”一栏,显示出学生对未来新科技的奇思妙想,显示他们并不清楚科技究竟是怎样产生作用从而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的,即为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随着问题链的推入,学生的思维已经被点燃。接下去的教学,需要教师搭好“脚手架”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的能力即可。
我们只有找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立足于他们的实际需求,随后开展的教学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动机。由此可见,基于学生的疑问来设计学习活动,有助于切准“值得学”的内容。
二、适合“每一个”,使活动有效
开展学习活动不在于追求活动本身如何尽善尽美,而在于怎样使活动成为所有学生喜爱并乐于做的事情。也就是说开展的学习活动要面向课堂中的“每一个”,要方便“每一个”学,要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因此,学习活动要“低起点切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做”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能力“多做”。
江苏省清江中学蔡学之老师执教的《天下父母心》一课,堪称低起点活动设计的范例。蔡老师在充分调研学情的基础上,整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活动是“爱的误区”。首先,播放自制的Flash 《一碗面条》,故事大概是:孩子与父母发生矛盾离家出走,饥饿难忍,因路边的婆婆送给她一碗面条而感动,引出一段对话,让孩子飞奔回家,母亲在那儿焦急地等待。在这里,教者创设了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有效渲染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而后,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分享中,以亲身的经历、感受去解读“子女为什么会经常陷入爱的误区”。第二个活动是“爱的体验”。要求学生对父母部分付出统计表格,从做饭、洗衣、生活费三方面,按照一天、一年、14年三个时间进行计算。通过对“父母部分付出”的探究,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父母的辛苦,感受到父母的处境、心情和良苦用心。第三个活动是“爱的表达”。调查《父母平凡的一天》,学生谈调查感受。经过前面的情境铺垫,交流体验,学生们对父母爱的表达也就水到渠成了。每一位学生面对这样的活动都能够做,与问题指引式的读书、找答案的设计相比较,学生更乐于去做这样的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活动的主题自主探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引发讨论,尊重和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地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仅仅发生在个别学生和老师之间,或者个别学生之间的活动,不是真正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化解为详细的操作步骤,让所有学生去试做,去完成。这样,每一个学生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有效。
三、注重“交融性”,让活动含情
学生学习的活动,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培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教师要紧贴教材内容和学生情感,创设丰富而生动的情境,去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走进文本和走出文本的过程中,领悟道理,习得道德素养。如,某教师在教学“人生与责任”(苏人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第一框)时,在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围绕“责任”这一关键词,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结构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建构:理出“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三个逐渐递进的逻辑层次,构成一条贯穿整节课的知识明线。与此相应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产生的感悟,构成一条贯穿整节课的情感暗线,由知识明线与情感暗线交织成“人生与责任”一节课的知识框架和逻辑框架(见下图)――
本节课紧密结合课标“生活情境,情感体验”的教学主旨,通过引入“最美司机”吴斌这一热点话题,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入情入境,情意交融,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感受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洗礼。“知责任”环节中,师生共同观看“最美司机”吴斌遭重创后忠于职守的视频,吴斌师傅为广大乘客安危走完生命最后76秒的壮举,震撼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灵,学生们纷纷在纸条上写上祝愿“吴斌叔叔,一路走好”等类似的祝福语。虽然已经殉职的吴斌再也听不到大家的祝福,但学生在课堂写下的祝福,正是通过必要的情境自发生成的,是基于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这必将对他们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而这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所望尘莫及的。“明责任”环节中,通过寻找我们身边负责任的人、负责任的事,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真实、有效的情境中体验情感,提升能力。这个环节进一步唤起学生生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责任意识,从而明白责任无时不在,是多重的、相互的,也让学生真正感到所学的知识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给枯燥、沉闷的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负责任”环节中设计了“承担责任,我们能做些什么?”这一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生活与做人,体会人生价值,感受生命意义,最终在体验中达成求真、向善、尚美的和谐统一。
四、紧扣“实践性”,将活动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