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产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4-04-08 17:1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燃气产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燃气产业报告

篇1

关键词:重庆市;区域创新;区域竞争力

一、区域创新与区域竞争力的概念辨析

熊彼特将创新视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体现为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原料供应源和新工业组织形式。后人将它们归纳为五个创新,依次对应产品、技术、市场、资源配置、组织五个方面。熊彼特教授的创新概念更适用于微观企业,而对于宏观的区域范围的创新能力评价,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以确定的是区域创新是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因素。因此对区域创新的评价大体可以转换为对区域竞争力的评价。区域竞争力既是一个区域发展潜力的表现,也是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它是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而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波特教授的钻石理论模型、库克教授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学术界较为成熟的理论模型。

二、区域竞争力构成要素

区域竞争力的高低不仅表现在区域的自然禀赋、显示经济实力,还决定于其吸引国际资本、人才、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按世界标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包括总产出、出口规模、及其社会和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外汇储备水平、自然资源、能源动力、基础设施等经济实力水平。综上,区域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部分。核心竞争力是区域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竞争力,由地区的经济实力、企业管理竞争和科技竞争力三个要素组成,是企业竞争力、行业竞争力、市场基本运行竞争力和基本发展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基础竞争力是支撑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由地区基础设施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两个要素组成;环境竞争力是对地区经济发展外在环境的分析,由地区国际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和金融体系竞争力三个要素组成,是对区域市场、体制、法制、政策等环境的综合反映。

三、重庆区域创新与竞争力的六个突出特点

据2015年5月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2014年西部城市中只有成都、重庆、西安这3座城市进入50强,成都居第15位,重庆排在第24位,西安排在第33位。2014年重庆城市竞争力排名比2013年上升2位。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上将上游的经济重心和统筹城乡的直辖市,其区域竞争力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全国领先。2013年重庆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在全国省(市)级排名第7位,城市排名第26位,经济水平居全国前列。其中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重庆省级排名第4,城市排名第5,凸显强有力的增长能力。

二是综合经济效率不高。重庆市综合经济效率竞争力指数排名反映,重庆在省级排名中位于第18位,在城市排名第126位,在全国34个省市和298个城市中排名只能算中游水平,其综合效率不高问题明显。

三是宜商城市竞争力靠前,具有极强的资本、人才、技术和企业集聚能力。2013年重庆市宜商城市竞争力指数全国省(市)级排名第5位,城市排名第10位,与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的差距较小,并领先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表现出极强的资源集聚能力。

四是宜居城市竞争力较弱,处于全国中流。2013年重庆市宜居城市竞争力指数城市排名第127位,表现出重庆宜居环境不佳,城市生活环境亟待改善。

四、重庆市提升区域创新与竞争力的路径思考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城体系的竞争力综合,是对影响区域发展发展的资源禀赋态、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自然环境各个方面的全面体现。因此在上一部分分析的基础上,重庆市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应该重点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提高经济综合效率,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产业结构看,重庆所集聚的优势工业,如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工业行业保障了重庆经济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的增长,但在工业后期传统重工业、高能耗产业的产能过剩和低效率问题凸显,对重庆经济增长的边际带动力较低,甚至为负。重庆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重庆山地丘陵地貌决定了重庆无法进行机械化的规模生产,土地分散、耕种技术差,要求重庆的农业寻求特色的集约生产方式,以及建立与之适当的农村经济关系。第三产业表现为生产业发展速度慢于生活业。需要加快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大宗商品交易商场,重点加强商贸物流行业建设。选择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群),增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普及,提高民众环保意思,建成重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是深入推动综治普法工作,着力改善社会民生。首先,加快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使人民安居乐业。2014年物业报告表明“小区三大灾”,依次为广场舞、燃气事故和住宅区水灾。重庆作为全国有名的广场舞城市,尤其应加强夜间的治安管理,通过具体规划和执法,既保证居民的生活环境安宁,也充分满足大众群体在夜间歌舞锻炼的需求。其次,加强劳动保护法的深入贯彻,重点加强劳工关系管理,保障进程务工人员的劳动权益。再次,加强征地拆迁过程的政策和法律宣传,尊重农民兄弟的合法权益,保持征地计划和补偿政策的延续性。加强交通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充分关注社会民生需求,惩处违规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篇2

关键词:公用事业;市场化;产权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2-0030-05

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很多城市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公用事业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等各种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己大大提高,唯独难以启动的是产权市场,争议比较大的就是产权改革问题,因为产权涉及到生产关系的最根本的部分。

一、产权在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重要性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目的在于引入竞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作用,而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交换的前提是健全的产权制度,因为产权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经济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的法权工具。竞争是市场的基础,产权是竞争的基础,所以,产权改革应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之基础。公用事业走向市场后,要求公用事业的产权是明晰的,必须得到有力地保护。反之,产权制度不健全,必将导致对公有资源占有、使用、处分和治理的混乱。曾轰动一时的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成效,特别是近几年来改革的低效率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信息不对称、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依然存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在于产权关系模糊、产权效率低下,市场化改革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产权明晰的目标并未真正实现。

二、国内外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现有产权模式

(一)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产权改革现状

地方政府对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产权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主要有三种模式:

1 政府单一产权模式。少数地方政府害怕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后会使政府失去控制能力,失去既得利益,对市场化改革持抵触情绪,仍希望沿袭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因此,公用事业仍坚持的是政府投资、政府所有、政府生产、政府管理的传统模式。这种公用事业传统产权模式可以减轻价格上涨的压力,降低服务收费和规制成本,但缺点在于:单一的产权和经营权模式导致了政府垄断生产、垄断经营,同时也会出现资金短缺、经营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而且,这种产权模式下,政府实际同时扮演了公用事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双重角色,这又带来了政企不分、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公共资源浪费以及寻租等问题。

2 企业单一产权模式。有些地方政府在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却热衷将公用事业产权转让于私人企业手中,徐宗威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央有政策,强调该退的要退出来,抓大放小,改变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二是地方有需要,城市建设发展很快,需要建设资金;三是企业有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公用事业市场化似

2 德国的社区公有制模式。20世纪90年代,德国按照欧盟的“统一部署”,对公用事业进行了大规模改革,但与英国的私有化及法国的特许经营不同,德国改革的重点是放开市场、促进竞争、改善管理。德国经济与劳动部官员称,推动私有化不是目的,改革是要让客户有更多选择,并使服务价格更具竞争性。而且为确保职工权益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德国政府根据社区民意和职工意愿对公用事业采取分步推进而不是一次性私有化的方式,对私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也有所限制,如,德国政府规定污水处理量的私有化份额不得超过49.9%。故而,改革之后。取代政府主导德国公用事业的不是私有企业,而是社区公有企业。如:供热行业,完全由市政府(或社区)所有的企业492家,占72%的市场份额。

3 英国的全面私有化模式。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后,为提高公用事业效率和解决政府财政短缺,英国政府从电信产业开始,对市政公用事业进行民营化改革。1984年,民营化浪潮席卷了整个公用事业,涉及部门非常广,从邮政到铁路,从电信到燃气,从电力到自来水,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用事业都进行了彻底的民营化改革,甚至部分政府业务,如:文具、公务产品、电脑中心等,也出售给了私人部门。英国私有化实践中,虽然取得了许多显著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私有化规模过大,政府规制不到位,公共服务质量下降,公共利益得不到保护,群众不满意度增加,如:英国铁路“网运分离”后出现了两次重大列车事故以及线路公司的财务危机、伦敦地铁工人前后经历了五次大的罢工等问题。

因此,从国际经验看,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城市公用事业的产权也不是全部私有,有一多半国家仍然保持公用事业国家投资、国家所有、国家控股,即使是私有化,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如英国。乎和政府退出公用事业划上了等号:有些地方政府认为市场化改革就是甩包袱,因而简单地将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一卖了之”;有些地方把关不严,特许经营门槛设置低,使一些投机企业乘机而入。总之,产权私有改革有可能减轻政府融资压力,提高企业积极性,但导致了公共资产流失,使政府控制力明显下降,带来价格上涨和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难以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3 政企混合产权模式。还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将公用事业的一部分产权卖给投资者套现,但又受惧于相关法律规定或惮于投资运营风险,政府又保留了另一部分的产权。这种混合产权模式下,有些公共服务的产权是难以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界定清楚的,而且政府作为公用事业部分产权的所有者,同时扮演着“裁判员”和“运动员”双重角色,存在明显的监管主体和被监管者的角色冲突,而非公有产权又难以得到政府有效规制,所以,上海济邦咨询公司总经理张燎认为,部分在产权完全政府所有和完全非公拥有这两者之间,所有权的混合拥有其实是最难运作的一种选择。

可见,公用事业市场化中产权制度设计,很难有“最优”方案:政府产权出让,就会产生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方面的危险;如果不出让产权,则会出现愈演愈烈的负担加重和资源浪费。一方面是“政府失灵”,一方面是“市场失灵”,而混合产权则更容易导致产权关系不清,合作治理也难以实现效益最优。

(二)国外公用事业市场化产权改革经验

国外关于公用事业市场化中的产权制度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 法国的特许经营模式。法国是在保留公用事业产权公有的前提下,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把公用事业的经营权授予企业,从而将公用事业的建设、经营与企业的市场行为结合在一起。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同时,法国在实行特许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公用事业公有产权性质,一方面,不管

采取何种委托形式,私营公司只有使用权,政府始终通过社会咨询公司的科学预测、召开市政议会、定期对价格变化和企业报酬进行复核等措施来决定、控制公用事业价格;另一方面,法国通过设置多层次的有效的管理机构来监督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运行。如法国水务管理,共建立了国家、流域、城市三级管理机构,每一级都有各类用水户代表参与与监督各项水务规划与收费活动。

三、公共提供与生产理论下的公用事业市场化产权模式设想

可见,不论是国内实践还是国外经验,公用事业产权私有化都会导致危险的结果。我们知道,产权是由财产的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构成的权力束,是可以分割的,可以将公用事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归政府,而将生产、养护、运营、管理等经营权分割出去,交由市场竞争,即:采取两权分离的产权模式。下文将从公共提供与生产理论的角度,进一步论证这一两权分离产权模式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问题。

(一)公共提供与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公共提供与生产理论是由民营化的倡导者萨瓦斯以及多中心治理的提出者奥斯特罗姆提出的,主要研究公共物品或公用事业由谁来提供以及如何提供及由谁生产的,该理论认为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供(Provision)指的是谁为产品付款,以供人们消费,即产品的成本补偿;生产(Production)是指产品组织生产的方式,即由谁来从事产品的具体生产。提供者和生产者可以是同一个单位或机构,也可以不是。

私人参与生产的主要出发点在于衡量投资能否带来回报以及回报的难易程度,可根据公用事业的“垄断性”和“经营性”程度来探讨公用事业的提供者与生产者选择问题。“垄断性”指公用事业由于技术因素或独特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垄断或寡头垄断,垄断性的强弱决定了政府对公用事业的提供程度。“经营性”指公用事业有无收费机制,能否收取一定的投资回报,经营性的大小决定了生产者对公用事业生产的接受程度。如图1所示,横坐标显示公用事业“经营性”程度,纵坐标显示公用事业“垄断性”程度,将纵横坐标各取中点连线,形成4个象限,分别命名为A、B、C、D象限。

如图1所示:ABCD这四个象限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组合模型,即弱一弱、强一弱、强一强、弱一强。为探讨市场化的可能性,我们从公用事业的“经营性”角度,将a区称为“弱经营型”,b区称为“不可经营型”,c区称为“准经营型”,d区称为“强经营型”。根据公共提供与生产理论,这四种产业组合模型的供给者与生产者的选择也不太一样,具体情况见表l。

(二)公共提供与生产理论下的公用事业市场化产权模式设想

1 从提供者的角度,坚持公用事业所有权国有。从以上分析可知,不论哪种类型的公用事业产业组合,政府都是主要的供给者,社区、社团是政府职能细化的体现,其利益也和政府是一致的。而且,从理论上看,萨缪尔森等学者认为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个典型特性,且公用事业代表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理所当然应该由政府提供,因此,毫无疑问,政府是公用事业的提供者。既然政府是公用事业的提供者,政府提供就意味着政府具有公共服务职能,意味着政府是公用事业的投资主体,意味着政府负有最终的责任,同时也只有保证公用事业所有权国有的前提下政府的最终责任才能实现。而且,在目前市场化改革的初级阶段,在公用事业体系和机制不健全、公用事业供给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和城乡之间不平衡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公用事业所有权私有化冷静思考。何况,很多地方产权私有化后出现了诸多问题,政府一旦失去了控制力,就难以保障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安全与生活稳定。因此,鉴于公用事业的特殊性及所有权的重要性,公用事业市场化过程中,应该坚持所有权国有。

2 从生产者的角度,坚持公用事业经营权私有。公共提供与生产理论认为,公用事业的供给与生产是有区别的,政府提供公用事业,但并不意味着政府直接“生产”公用事业,政府、市场、非营利性组织都可以是公用事业的生产与经营主体。在保证公用事业所有权国有的情况下,要保证市场化的效率,就要在公用事业的经营权上放开竞争了,竞争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如: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等都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经营模式。而且,经营权放开,政府会有比较多的主动性和控制力,能够较好地维护公共利益。因此,鉴于公用事业生产者的多元性及效率的重要性,公用事业市场化过程中,应该坚持经营权多元化。

(三)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有效产权模式是“国有私营”

鉴于公用事业的特殊性及产权的重要性,公用事业生产者的多元性及效率的重要性,我们从产权分割的角度,将公用事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采取国有私营的产权模式,即:在不改变公用事业政府“提供”的前提下,坚持公用事业国有所有权不变,在公用事业的生产、养护、营运、管理等环节引入有效竞争,放开经营权,发挥私人企业经营的优势,政府有偿购买这些私人生产的公共服务。图2为我们提供了不同公用事业产业组合市场化的模型。

四、公用事业市场化国有私营产权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从提供者的角度,维护市场化改革中公用事业的所有权国有

根据公共提供理论,政府只能是公用事业的唯一供给者,我们必须坚持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所有权国有。为此,需要做到:

1 明晰产权,到顺政企之间关系。根据科斯第二定理及相关学者的研究,产权性质与效率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公有产权同样能产生高效率,不管谁拥有所有权,只要产权清晰,明确具体的产权经济人,资源便可达到最优配置。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我们必须要明确公用事业的产权,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明确产权中的所有权,因为所有权是基本权,其他权都是在所有权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公用事业必须坚持所有权政府所有,同时,在明晰国有产权的基础上,理顺公用事业的所有者(政府)与经营者(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制度保证,使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经济契约关系,明确政府与企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各利益相关方的地位和职责;同时要将公用事业的政府所有权与公用事业的公共管理权相分离,建立政府出资、政府监督、政府负责,企业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管理的相互分离、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公用事业产权制度。

2 转变职能,正确界定政府角色。公用事业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载体。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各级政府必须要转变职能,由以前的行政管理、微观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行业监督、政策指导,要在保证公共服务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前提下,营造一个能积极吸纳各种资本进入的公平、公开、公正的资本运作及经营管理的市场环境,保护各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可以不直接参与生产,但始终是公用事业的提供者,是公有产权的代表者,是公共服

务的责任者,因此,政府角色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政府必须要从公用事业的基本性质出发,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积极扮演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设计者、培育者、决策者、立法者、监管者等多种服务角色,坚持公用事业产权国有,维护公用事业的根本利益。

3 划分事权,形成分级投入机制。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为此,政府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公用事业领域特别是纯公益性公用事业领域的资金投入比例。一方面,要适当划分事权。不同的公用事业具有不同层次的地方性,应由不同层级的政府来提供,因此,应根据公用事业的公共性程度和规模经济的大小,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工,完善公用事业产权划分机制。另一方面,要形成分级投入机制。由于公用事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单靠中央政府是不可能的,单靠市级财政也远远不够,因此,应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关系,适当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分成比例,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受益地区和部门投资,分级管理,逐步形成市、区、镇分级投入机制,同时进一步增强中央财政对地方公用事业的转移支付能力,提高地方政府公用事业的自给能力。总之,要增加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投资力度,最终使国有产权占据公用事业市场的主体地位,起到引领和主导的作用。

(二)从生产者的角度,鼓励市场化改革中公用事业的经营权多元

根据公共提供理论,公用事业的生产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经营权应该采取多元化模式。

1 营造环境,鼓励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确保市场上有多个可竞争的经营主体,是促进公用事业有效竞争的前提,为此,要求政府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机制,积极培育社会力量,从政策和法律上保护各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从而积极鼓励、引导各种竞争主体进入到公用事业领域。而且,鉴于公用事业生产者的多元性及效率的重要性,政府应在保证公用事业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前提下,积极鼓励和引导各运营主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区域的行业运行状况,大胆探索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如:可以采取国有企业直接生产的方式,也可采取公私合作(PPP)的方式进行经营,包括拍卖、租赁、承包等具体形式,还可以采取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的经营模式,包括BOT、TOT、BOO、BTO等多种具体形式。

2 完善制度,建立政策性的补偿机制。为解决两权分离产权模式下公用事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权益不对等的失效,使经营企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为了防止企业为收回成本追逐利润而一再抬高价格,损害公共利益,我们必须建立政策性的利益补偿机制。一方面,为保证企业有一定合理的利润空间,鼓励经营者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可以在税费、建设用地、特许经营等方面完善制度,给予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使经营者利益得到一定补偿;而且,由于政策性原因造成的公用企业部分损失,政府更应该给与一定的利益补偿。另一方面,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公用事业的“用者付费”制度,市民需要埋单的是公用企业提供服务的经营价格和环境补偿应支付的环境价格;同时,为防止公用事业价格上涨过快,应建立公用事业价格调整与听证制度,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产品与服务制度,由市民直接参与公用事业产品的定价,从而有效地遏制垄断性涨价行为,保证公用事业的服务质量。

3 加强规制,引导规范性的竞争行为。虽然市场化改革中,公用事业的产权还是在政府手里,但部分公用事业的生产权、管理权、营运权、维护权却可能分散到政府之外的私人手中,为保证公用事业市场化后的公益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承担市场化改革的监督者责任。政府必须在确保规制主体独立的前提下,进一步制定与完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公用事业市场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规范、激励、约束与解决市场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规制内容和方式看,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规制,一是准入监管,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地投入到市场化中来,并统一各类市场主体准人的条件和标准;二是产品和服务质量规制,要树立质量与服务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用事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评估体系,科学评价和监督市场行为;三是服务价格规制,要加强对垄断企业成本的监审,不断完善价格听证制度,在签订合同时,规定价格上限,使价格只能在这个上限以下变动。这三个方面是政府规制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

总之,公用事业国有私营产权模式,既保证了公共资产的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又保证了生产、经营、管理效率的最大化,从而满足了政府、企业、职工以及公众四方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达到了降低成本、增进效率、提供资金保障、减轻财政负担、改善服务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宗威,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改革不等于产权转让”[N],北京报道,2006-09-23

[2]赵晓平,欧洲三国公用事业经营模式给予的启示[J],科技创新月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