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物流运输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8 17:1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果物流运输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长丰县草莓物流现状安徽省长丰县作为全国草莓种植第一大县、国家级草莓标准化示范区,其草莓形成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品牌———“长丰草莓”,2012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8.5万亩,预计总产量30余万吨,亩均产值1.8万元以上,连续多年稳居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大县。拥有草莓种植户7万多户、从业人员12.6万人、受益农民约30万人。全县70%草莓果品销往京津地区,20%销往沪宁地区,并成功进入各大国际连锁超市。国内各大市场的水果批发商纷纷到长丰经销草莓,每年有近400家国内客商进驻长丰。如此大的草莓产销市场,带动了长丰县经济的发展,成为其支柱产业。
(一)长丰县草莓物流状况
1.物流主体状况在整个产供销链上的物流主体包括:农户、批发商、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其中农户占销售主体的70%,草莓专业合作社10多个,龙头企业20多家。草莓专业合作社在所有物流主体中起主导作用,专业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通过联系水果批发商、物流公司,将草莓批量出售给批发商,获得集体力量大于个体的效应,促进了草莓的流通和市场的繁荣,提高了市场信息的传播效率,降低了草莓的流通成本。但目前长丰县有30%左右的草莓是经由草莓专业合作社进入零售和消费领域的。2.物流基础设施状况长丰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铁路纵贯县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但冷藏运输设备、货物包装和搬运、信息通信等物流基础设施和加工设备方面发展相对滞后,对于水果物流的发展,物流能力的不足,导致了草莓等果蔬在流通中损失率超过25%,给农户和企业带来了相当的损失。3.草莓流通加工水平状况鲜嫩水果的流通加工包括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流通环节,长丰草莓只进行了分级、包装这两个加工环节,分级设备大多采用人工分级,包装技术含量较低;清洗、打蜡加工环节需要精密的设备,而这些精密的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龙头企业还未在此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农户更没有资金投入,这就无法提高草莓物流的附加值,反而使得草莓在流通环节中的损失增加。4.物流信息化建设状况长丰多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运输草莓,这些企业大部分属本土小型企业,信息化程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仓储、运输等环节的相关市场信息的网站较少,网站上的一些产品没有报价,部分功能无法正常打开。少数的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宝供物流等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
(二)长丰县草莓物流问题分析
1.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在长丰草莓物流主体结构中,散户占70%,参与草莓物流的合作组织少,从事草莓运销的商人主要是个体经营组织,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龙头物流企业,草莓物流链组织关系松散,合作信任度低,物流资源与运作难以有效整合。2.草莓的包装技术含量较低草莓的果皮极薄,外皮无保护作用,在采收和运输过程中易受损伤。目前上市包装共有纸质、塑质和柳质三大类,规格有50g、500g、1500g、2500g、5000g、10kg、15kg等七种。一方面适应了城乡不同居民家庭对购买量的需要,一方面满足了大客户成批走量对草莓包装的需要。用印有“长丰草莓”字样的纸盒子包装的最多,该试样纸盒子最多可装2500g。用纸盒子装的2500g的草莓,往往由于路途遥远、颠簸,草莓达到目的地后表面大部分都磨损、出水,损失率达25%。目前甚至还有用竹篮装的散称草莓,顾客在手工挑选草莓的过程中也造成很大的果品损耗。3.农村交通状况差,运输方式单一长丰县的部分地区农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交通死角较多,砂石公路没有到村到组,在农产品收获季节,难以满足大量、快速运输的要求,恶劣的交通条件限制闭塞地区发展草莓产业。对于销往京津地区的草莓,多采用公路来运输,运输时间较长,等草莓达到目的地,草莓的风味跟品质受到大大损耗,不利于抢占市场,同时也降低了草莓的受欢迎度。4.冷链技术设备缺乏个体农户因受资金约束不能建设冷藏仓库,摘下的草莓都放在常温的室内,夏天气温高,草莓熟得快,在等待过程中不对草莓做任何的冷藏措施的话,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运输设备单一,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运输中使用的设备主要是普通农用卡车和箱式汽车,大多数都没有任何保鲜冷冻设备。卡车有时最多在上面盖上一块塑料布或者帆布,根本不能保证运输货物的质量。5.草莓采后加工能力不足鲜嫩水果加工过程不仅是便于流通、延长保存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使鲜嫩水果增值的重要手段。目前,90%的长丰草莓只进行分级和包装的加工流通环节,没有对草莓进行清洗、打蜡、喷洒保鲜剂等环节,分级工序是农户自己手工操作,包装采用最简单的纸包装。农户没有资金投入设备对新鲜草莓进行加工,只有部分龙头企业采用最近设备将草莓加工成果汁、罐头等少数草莓加工品。6.物流信息平台需要完善长丰已经建立网站“安徽长丰草莓网”“中国•长丰草莓网”等,这些网站涉及到了新闻中心、草莓资讯、草莓知识、供应信息和求购信息等,很好的推动了长丰草莓业的发展。农户可以从网站上了解到种植草莓的技术以及关于草莓市场的供求信息,从而更好地生产和销售草莓。但也只有安徽长丰草莓网建设的比较全面,其他合作社和公司的网站都只有几篇文章介绍公司,并且没有介绍当季草莓的新闻、市场情况等信息。关于水果物流的信息网站更少,尚未建立起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草莓物流信息系统,现有的物流信息建设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草莓业的发展。
二、鲜嫩水果物流对策
目前,我国鲜嫩水果物流从总体看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果流通加工水平低、物流信息化建设不完善。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的鲜嫩水果物流经验,以加快发展我国相对滞后的鲜嫩水果物流产业。
(一)积极培育物流主体,使物流主体更具组织性
日本的水果物流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各个物流环节都发展的相当完善。日本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协”在果蔬物流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97%的农户加入“农协”,90%的果蔬由“农协”销售。日本各大中小城市都有“农协”直接参与或组织的果蔬批发市场。在果蔬的销售环节,“农协”组织建立一批挑选、分级、包装、预冷、冷藏、运输的果蔬加工产业链,以提高果蔬的附加价值。同时组织技术创新队伍给农户以技术支持,“农协”为农户进行水果种植及销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国大部分地区,从事鲜嫩水果产销的商人主要是个体经营组织、农户,仍然采用自产自销的传统水果物流模式。农户将水果采摘后运送到批发市场,然后经过流通达到销售终端,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的流通模式环节过多,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运输工具的交替、水果的装卸,造成物流成本过高,同时水果的损失率也大大提高,我国目前的鲜嫩水果的损失率达到25%。而以水果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产销模式就可以减少物流成本,降低水果损失率。水果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户种植技术含量高、标准化、规范化的水果,通过了解水果市场信息,迅速高效地将水果从农户那里组织起来,进行批量销售[2]。因而加强发展水果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生产规模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这方面需要政府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财力上加大资助,技术上给予指导,从而完善水果物流组织体系。
(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减少鲜嫩水果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
1.改善保鲜、包装技术在果蔬的保鲜和包装技术上,国外发达国家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日本专家研制了一种一次性的果蔬保鲜膜,该保鲜膜能缓慢地吸收从果蔬表面渗出的水分,从而达到保鲜目的。英国一家公司制成了一种可食用的水果保鲜剂,将该保鲜剂喷洒、涂刷在苹果、柑桔、西瓜、香蕉和西红柿等水果的表面,保鲜期可达200天以上。日本一家造纸公司生产了一种水果保鲜包装箱,能防止水果水分蒸发并抑制水果呼吸达到保鲜的目的,用这种包装箱包装水果可在1个月内使水果保持新鲜[3]。目前,我国的鲜嫩水果的保鲜、包装技术较低,包装简易,也没有对采摘后的鲜嫩水果进行保鲜处理,不能长久的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并且包装水平呈现两极化现象,龙头企业的包装水平高,能根据不同市场的消费人群,采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和技术。在上海及北京等一线城市的高端市场,龙头企业采用高技术高质量的包装来满足消费群体。而中小企业以及农户的水果包装技术水平仍然很低,大多采用纸箱子、尼龙袋、塑料箱来装运鲜嫩水果。因而,针对中小企业,应根据水果特性、目标销售市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设计,提高保鲜包装技术。龙头企业可以采用国外的先进保鲜包装技术,进一步提升水果的品牌形象。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是水果种植大国,当然对水果的需求量也相当的大,物流设施能力不足,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我国水果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十一五期间,我国在铁路、公路、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确定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都没能达到城市公路发展的水平,农村交通状况差,还有部分道路是砂石路,鲜嫩水果在农村公路运输过程中受到颠簸就容易破损。应继续加大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加速农村公路的改造工作,加大“村村通水泥路”延伸工程建设力度,使更多的自然村庄通达水泥路,从而改善水果物流的整体交通状况。在运输方式、运输通道的选择上,也要有所选择,应在最短的时间里将鲜嫩水果运到目的地,抢占水果了市场。3.加大力度发展鲜嫩水果冷链物流鲜嫩水果具有生鲜、易腐等特性需要通过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保持原有新鲜度,冷链物流可以保证水果的新鲜度,减少损耗。美国、日本、荷兰等农业发达国家都采用冷链物流系统来处理鲜嫩水果,鲜嫩水果采摘后,95%以上的水果进入预冷库,在运输过程中全部采用冷链车,并配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控制鲜嫩水果的状态,通过公路、水路、铁路等多种方式运输,建立了完善的鲜嫩水果的冷链物流系统[4]。与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相比,我国冷链物流存在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物流环节过多等问题,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的鲜嫩水果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依靠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政府,重点发展鲜嫩水果冷链物流。加强批发市场等重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加快各种新型冷链物流技术,各种高性能冷却、冷冻设备,自动化分级、加工、包装设备等冷链物流装备的研发和推广。
(三)发展鲜嫩水果物流加工业,避免鲜果运输损耗
美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在水果采摘后进行商品化处理的比例几乎达到100%,包括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流通环节,在美国,有49.5%的水果进行深加工处理再进行销售,50.5%的水果作为鲜果销售。我国鲜嫩水果流通加工设备与发达国家的相比,只有10%左右的设备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就导致了我国鲜嫩水果采摘后商品化处理比例只达到10%左右。发展鲜嫩水果物流加工业,需要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政府的大力合作与支持,大力发展保鲜工程技术,引进采后处理、分级和包装设备,进一步开发水果流通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先进水果物流加工设备和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最终实现鲜嫩水果的流通加工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长丰草莓在采后加工环节上,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应起到带头作用,引进采后先进处理设备,使草莓产品线向标准化发展。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美国有近百家提供水果信息服务的商业系统。在这些系统里,用户可以查询市场当前的水果价格、供给情况、和其他农产品信息。美国还建立了水果的专家服务系统,系统提供先进的育种、种植信息,从而为水果生产和物流提供了便捷的信息[5]。鲜嫩水果从采摘、加工、流通、销售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专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其进行管理,建立信息数据库,收集各个物流环节的信息。但由于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信息化发展滞后,没能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因此,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运用电子商务来管理鲜嫩水果的物流。这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及各农业信息化研究机构的技术支持,鼓励相关企业建立鲜嫩水果物流信息平台,运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实时监控,使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实现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提升鲜嫩水果的交易功能。
三、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6―0091―04
农产品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组织和管理方式,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及供求结构的转变,农产品流通已从过去的从属地位变为先导地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立以现代农产品物流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对加快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农产品物流的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分析
1 农产品物流的市场需求
农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农产品物流整体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农产品物流落后于全社会物流的发展。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7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农产品物流总值在社会物流总值的比重很小,仅占2.24%,并且同比发展增幅只有16.9%,远远低于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7.2%的增长幅度,农产品物流增长空间广阔,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2 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每年的农产品产量约12亿吨。其中,粮食总产量接近5亿吨,加上进口,每年进人流通领域的商品粮约1.7亿吨,这是农产品物流的一大来源;经济作物是工业原料,尤其是轻纺工业与食品工业的原料,产地比较集中,商品率也大大高于粮食作物,因而对物流的需求也很大;我国海洋水产业总量约400万吨,商品率很高,大部分进入物流领域并且采用一定的流通加工形式。我国每年果品产量有7000万吨左右,由于市场组织化水平低、包装不统一,大多是敞篷车运输,果品从采收、运输、批发到消费者手中,大约损失30%。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50多个国家的调查,果蔬产品在发达国家的损耗率为5%左右,美国为1%-2%,而我国高达25%-30%,每年要白白损耗8000万吨。如果能够更多地关注生产、流通、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经营,开发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使果蔬损耗率减少一半,就意味着增产水果500多万吨,蔬菜3000多万吨;开发采用先进的保活保鲜技术和装备使水产品的损耗率降低到3%、鲜度指标提高一个等级,则可减损增效40-50亿元。
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可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仅以粮食物流为例,通过现代农产品物流的采用可使粮食物流企业实现粮食物流损耗降低2%,粮食物流成本降低4%,企业资金周转次数平均提高1次,粮食在途时间明显缩短的目标。我国粮食年流通量约1.7亿吨,物流环节的抛洒、破碎等造成的数量损失占流通量的约5%-7%,一年损失粮食达850-1190万吨。实现粮食流通损失降低2%的目标,可以解决3,000多万人口的生存,相当于新增土地种植面积640万亩,由节约创造效益达34亿元。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我国农产品物流数量巨大,品种繁多,物流需求巨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仍很落后,流通渠道、物流技术、信息不畅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
1 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
农产品的大宗物流一般都会经过这样六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农民生产者获得信息的渠道狭窄,获得的信息数量有限,质量也难以保证,生产的盲目性大。农产品流通虽然已形成以批发市场为枢纽的流通体制,目前全国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500多家,但市场的硬件设施和服务功能都很薄弱,交易方式以现货交易为主。场内缺乏有活力的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价格形成多是通过讨价还价的形式,效率低,而且不能真正体现农产品价格,实际是业务批量放大了的集贸市场。流通渠道不畅是制约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
农产品的鲜活性又决定了在整个物流链条上,由于农产品未经加工的鲜销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这样多环节的流通链条,无论是时间和流通效率上,还是现有的保鲜手段都无法适应农产品的鲜销形式。以美国蔬菜水果物流则更为典型,产品可以一直处于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1/4强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因此,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薄弱状况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
2 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农产品物流技术的发展也亟待提升。我国工业物流领域中的许多先进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农产品物流领域中,信息技术、保鲜技术、包装技术、监测技术、跟踪技术、标准化技术等农产品物流的关键技术还很落后,而且,这些技术还处于分散状态,只是一个个的节点技术,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
第一,运输技术。运输技术落后,是我国农产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以粮食运输为例,长期以来,我国粮食运输采用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而国外发达国家早就采取“四散”即散装、散卸、散储、散运。
第二,储运技术。由于农产品大多数属生鲜易腐产品,因此需要先进的储藏设施来保证对农产品的储藏保鲜。现在国内保鲜水平较低,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发达国家则从田间采后预冷到消费者冰箱形成一条冷链,损耗率仅有1%-2%;粮食储藏方面,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监测粮温、控制粮情变化的管理方式普及率还比较低,粮食品质监测方式在许多粮食企业还比较落后,国外以植物性杀虫和物理杀虫方法为代表的生态储粮方式在我国还很少使用。
第三,包装技术。中国的蔬菜运到日本,要经过很多环节,中国农民从种植、车运、船运等过程都非常辛苦。而日本的物流业在日本港口码头附近就有工厂,拆开集装箱后,迅速搞成小包装,两根大葱一个塑料袋,两三个青椒一个小塑料盒,立
刻送到超市,甚至送到居民家里。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农产品包装技术的落后。
第四,交易技术。目前,我国农产品交易方式绝大多数仍处于“看货一讲价一挑选一购买”的较原始的“协商买卖”,即“对手交易”的方式。达成远期性契约交易的甚少,采用拍卖等现代交易方式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种“协商买卖”交易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一是协商买卖是买卖双方私下议价达成交易,不是竞价成交,透明度较低,竞争性相对较弱,不能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原则;二是一对一的议价需要寻找多个对手,不利于节约交易时间,不利于提高流通效率;三是对农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要求低,商品档次不高。
3 农产品物流标准不一,降低了物流效率
当前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提高了物流成本,极大制约了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各物流职能部门又难以协调,不能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物流大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物流效率和效益。
4 农产品物流的信息网络建设不畅
信息是物流的神经系统,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储存、运输、加工及销售每一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需要及时处理,高质量地传递。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传递。因特网、条形码、EDI、GPS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服务。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多样性等方面都处在较低水平。据估计,我国物流业仓库的使用率仅为40%,汽车空驶率高达37%,相当于150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在服务空间上,物流企业只在本地区提供物流服务,跨地区提供的服务很少,更难以形成全国甚至全球服务网络。
5 农产品物流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由于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存在严重壁垒,水路、航空、铁路、公路、管道等专业化物流系统分割运营,各自为政。这种条块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地对物流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
6 农产品物流全程质量控制不规范
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从地头到餐桌,需要包装、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及各环节之间需要紧密配合才能保证农产品物流的有效运行,才能获得农产品的价值实现。由于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的特殊性,更要求农产品在流通中进行全程质量控制,这方面我国较薄弱,急需进行科学规范。
三、完善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农业物流贯穿了农村生产、流通、消费的各重要环节,对农业的系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调节作用,加快发展我国农产品业意义重大。
1 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物流既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过程。农产品物流的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应加大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环节的设施建设等。如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发展与改进各式农用运输车;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提升产地、销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政府在促进农产品流通过程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并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2 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
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主体,使其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物流主体可以是以下几类企业:一是国有流通企业,如国有粮食企业、供销公司;二是农业公司,即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三是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整合农产品物流市场,其效果是非常积极的。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运作减少农产品流通中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它能将农产品从农户或农产品生产企业手里直接送到零售商的货架上,甚至是消费者的菜篮子里。此外,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零售商的信息反馈,对农户或农产品生产企业直接下订单,可以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真正实现“订单农业”。
3 加快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市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产者、销售者计算机联网,信息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并逐步搞好农产品信息处理与工作以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所谓农产品电子商务,就是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价格等信息的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使农产品交易与货币支付迅捷、安全地实现。
4 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推进共同配送农产品物流中心是区域性的农产品集散地。一种是以销地批发市场为依托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如北京新发地、大钟寺、岳各庄、深圳布吉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另一类是以产批发市场为依托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如山东烟台苹果批发市场、山东寿光的蔬菜批发市场等。目前这些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年交易量很大,但是占全国农产品交易总量的比重仍然较低。我国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较小,服务功能单一。今后还应构建一些有特色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物流中的配送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厂家直送、一般配送、共同配送等。物流配送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服务水平与降低配送成本。目前食品物流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运输已成必然趋势。从配送成本角度考虑,共同配送提高了车辆装载率,达到规模效应,较厂家直送、一般配送更为经济。对中国目前的农产品物流企业而言,自建配送中心在资金上存在困难,因此,多家食品企业共同构建配送中心是可选方案,尤其是多个厂家协同一致的共同配送对节约物流成本更为有益。
5 加强农产品物流的绿色管理
农产品物流的绿色管理表现为:(1)运输绿色化。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运输通道并发展多式联运,发挥各类运输工具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农产品绿色运输网络和联运系统。(2)流通加工绿色化。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对生鲜蔬菜的附加加工等;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3)包装绿色化。要做到包装简化,尽量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尤其是在食品流通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可重复使用单元式包装,并对包装上印刷的广告与使用说明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合理的包装材料回收体系。
6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