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内容范文

时间:2024-04-08 16:2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教学内容

篇1

0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大学生作为社会接班人,其思想政治水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着绝对的厉害关系,所以必须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基础保障,更是思政教育本质的表现。所以创新教育内容,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点。下面就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

1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1 方向性原则

教育方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成效,所以说方向性原则应始终贯穿于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中,这是其本质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基础是立足于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其教育内容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必须服务于实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基本方针。现阶段,我国社会与经济体制正处深刻变革时期,社会结构与利益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再加上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多元化的文化激烈碰撞,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以及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就对大学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时必须坚持贯彻正确的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1.2 系统性原则

此原则强调的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是系统化的,实施教育内容必须精心组织、系统实施、长期持续。坚持该项原则就是要求深刻认识到大学生思政教育自身系统的构成与运作。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有着不同的作用,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长期、连续的系统过程,针对学生入学、在校、毕业等不同阶段应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同时,大学生思政教育还涉及到家庭及社会教育的配合与联系。所以应遵循系统性原则来来构建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注重把握思政教育各要素间的联系,提高教育内容的整体性。

1.3 时代性原则

时代条件和社会背景的不同,所赋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会不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紧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开展具有时代特色、时代风格的教育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活力。所以,在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时应遵循时代性原则,开展具有时代气息、针对性、现实性的教育内容,培养出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人才。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结构体系的主要内容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作用来构建教育体系应反映其基本任务,符合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还要有具体的抓手和载体。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宏观体系,其架构如图1所示。

2.1 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是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与核心,也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关键,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的“三观”教育。理想信念主导着个体的行为,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高素质群体,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以及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大学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将个人行为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紧密结合,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强盛,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主旋律也是主要内容,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凝聚大学生的力量,激励其为中国社会进步发展努力奋斗。

③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的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涵盖了社会对个人在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文明要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大学生养成乐于助人、遵纪守法、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的基本道德规范,进而在完成学业后顺利走向社会及岗位。

2.2 时代内容

时代内容延伸了新时期的核心内容,是不同时代背景要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代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荣辱观属于道德范畴,是判断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其整体状况全面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时代意义深远。在开展荣辱观教育时必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来引发大学生的共鸣,使大学生认同和内化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

②网络道德行为教育。现如今的社会可以说是网络社会,网络以实现了全覆盖,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有的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世界中,对冗杂的网络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甚至在网络中迷失自我;还有的学生肆意信息和个人观点,忽视了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造成了广泛而恶劣的影响。所以,将网络道德行为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开展网络道德行为教育要将重点放在信息的分辨、选择、处理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上,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网络道德与行为,实现最佳的思政教育目标。

2.3 实践内容

??践内容在实践层面拓展了核心内容与时代内容,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和实际需求,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新生入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规章制度教育,学涯规划、职涯规划和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旨在帮助新生解决适应大学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培养优良学风。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帮助大学生解决自我管理、环境适应、人格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为目标,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咨询与辅导活动,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及个体健康水平。③国防观念教育。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军事理论教学、军训活动等,目的在于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国际军事形势,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防安全意识,培养国防后备力量。

篇2

一、现有研究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反思”最早起源于西方哲学家的论述,通常指人自我精神的内省活动。洛克(Loke)认为人的经验按其来源可分为感觉和反思。感觉是指外部经验而反思则是内部经验。反思是以自己的内心活动作为认识对象而反观自照,既有思想活动又有心理活动。黑格尔(Hegel)将“反思”称作“后思”,他认为反思是思想反过来对于自身的认识,或者说它是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杜威(Dewey)则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者假定的知识形式”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海德格尔(Heidegger)则认为反思是人的“自识”活动。伯莱克(Berlak)说,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行动及情境的能力。

反思指向的是过去的意识行为。教学活动的内容或场景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一样再现,这是回忆、回想。如果重新审视自己在活动中某个环节的行为,或梳理本次活动所得到的启发和借鉴,这种对教育教学进行判断与思考的过程就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是一种将“教学”和“学习”结合起来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

如果将反思视为学习方式,反思与回忆自己的教学活动为主要学习途径,其学习内容是自己实践中的经验,这样的理解如何解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作用,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教学反思的本质?

二、例析教学反思的类型与内容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反思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卡尔(Carr)和凯密斯(Kemmis)还有麦伦(Van Manen)等学者,根据教学反思的内容,将教学反思分为技术性反思、实践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三个层次。技术性反思指教学中运用的媒体技术是否合理、效果如何等。实践性反思侧重于为达成教育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理。目前,教师所做的教学反思多为这一类。批判性反思是从社会、政治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检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乎公正和平等。舍恩(Schon)提出教学反思的两种类型,即“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布鲁巴赫(Brubacher)把教学反思分为行动后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前反思三类。我们通过以下案例阐述与分析布鲁巴赫的教学反思类型如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1.行动前反思

行动前反思是指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出调整性的预测。行动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案例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遗传物质的携带者——核酸”一节的一个学生实验。教材的主要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并用酒精灯烘干;用8%盐酸,30℃下,水解5min;冲洗涂片10s;滴上吡罗红甲基绿液染5min。

课前做预实验时发现,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操作,成功率很低,细胞核难以呈现绿色,常被染成和细胞质一样的粉红色。

到底是哪一步出现了问题?是实验操作、实验试剂还是实验方案?笔者和组里的其他教师反复核实,同时更换了实验室原有的试剂,但结果还是一样。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用8%盐酸处理实验材料可能是问题的关键。首先,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本实验的口腔上皮细胞经酒精灯烘烤后为死细胞,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已经丧失,盐酸处理已没有意义。其次,“蒸馏水冲洗10s”很可能导致细胞内的HCl得不到彻底清除而改变了吡罗红甲基绿试剂的pH,甚至可能使核酸水解,从而导致染色效果不明显。于是我们删除用盐酸水解这一步骤,烘干后直接染色,实验效果明显,成功率在90%以上。这样,既降低了实验难度,节省了实验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使用盐酸带来的安全风险。

这个案例属于行动前反思。行动前反思的价值在于它强调了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的行动,提示自己在行动之前必须慎思。行动前反思针对的是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合适;(2)反思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符合课标和学情;(3)反思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4)反思活动的设计是否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5)反思是否需要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策略作出适当调整,等等。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案例针对实验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试,发现问题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改进了实验设计。行动前反思使教师做到课前心中有数,丰富了教师的实验经验,加深了对实验理论的理解。

2.行动中反思

行动中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思、迅速调控,以便寻求一个更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行动中反思具有敏感性和即时性的特点。

案例2: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现代进化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课堂上,当笔者介绍完种群的概念后出示了几个判断题,学生回答得很好,也能很快举例说出“一个树林中的全部猕猴”“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等例子。笔者认为,应该再给学生一些更复杂的问题。随后提问:“今天教室中在座的全部学生能不能构成一个种群呢?”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学生的困惑应该如何化解?笔者认为,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让他们自己分析。于是笔者让学生思考这个例子和刚才那两个例子,即“树林中的全部猕猴”和“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有什么异同,比较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树林中的猕猴和池塘中的鱼能进行基因交流,而教室中的学生虽然占据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但并无基因交流,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通过“种群”概念的教学,笔者体会到生物学涉及的概念非常多,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教师首先要非常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次的教学如果只是简单告诉学生什么是种群,再举两个例子,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其含义。教师应该运用概念教学的理论,营造学生主动思考的氛围,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通过引发认知冲突、指导学生主动辨析,让学生从中理解概念。

通过总结这一发生在行动中的反思,笔者对“解惑”有了新的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解惑”应该是制造疑惑,给予指导,让学生自己解开疑惑,而不是教师自己解惑。

“种群的概念”案例属行动中反思。尽管课前教师已充分备课,也了解学情,但教学过程中,课堂上还是会出现一些事先预想不到的情况或突发事件。教师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有较大的难度。本案例中,教师借助经验发现问题,在理论指导下转变了教学行为——把解惑、思考的空间留给了学生。

3.行动后反思

行动后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行动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案例3: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笔者组织学生完成了探究实验“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一个学生探究实验。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整个实验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到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全部是学生自己完成,整个过程学生非常积极,兴趣高涨。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撕取洋葱表皮,有的负责配制蔗糖溶液,有的负责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最后每个小组汇报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学生们在分享实验成功喜悦的同时领悟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对实验不感兴趣,活动参与度低,其中不乏成绩很好的学生。课后笔者询问其中的原因,他们觉得上不上实验课对学习没什么影响,觉得没意思。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仔细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学生在初中做过这个实验,实验材料有萝卜和洋葱,高中课本的实验与初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学生没有挑战性。

(2)做这个实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虽然这个实验属于探究实验,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交流的环节,但教材上已有失水的照片,学生在未开始实验前就已知道实验的结果。因此,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期待值不高。

(3)本实验中所有学生的实验材料都是洋葱,实验现象大同小异也是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

结合以上思考,笔者对“探究细胞吸水和失水”作了如下改进。

(1)提供不同的实验材料供学生选择,还可让学生自带实验材料,发挥其积极性。

(2)在“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可探究的问题很多。如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细胞死活的判定,设计实验研究细胞液的浓度等,都是很好的探究课题。

反思“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课,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探究技能,还要通过实验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探究过程要伴随新知识的形成,实验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让学生运用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分析与解释日常生活中观察的现象,还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探究过程的兴趣。同时也可增加活动的灵活性,以关注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

“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行动后反思”,是在一节课结束后对本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作梳理与评价,找出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设想。行动后反思关注合理性、有效性等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包括以下内容。

(1)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哪些目标达到了,全部成员达成的程度,在达成目标时存在什么问题,未达成的原因是什么等,这属于实践性反思。

(2)反思教学活动的设计。以一定的理论和观念分析活动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概念,能否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是否使学生主动参与,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合理吗,本轮教学有哪些问题有待改进与创新,今后如何改进等,这属于批判性反思。

(3)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运用情况,如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时间的把握,提问时机的选择等,这属于技术性反思。

三、教学反思的本质与特征

1.教学反思的本质

无论是行动后反思、行动中反思还是行动前反思,其核心都在于分析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行动后反思总结本次实践的成功与不足,为下次行动前的反思提供问题与假设,行动中反思是在行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调整的过程。围绕教学问题和问题的解决,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三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有机的整体,持续不断。通过“反思—改进—再反思”的循环,教师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并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使教学行动更为合理与有效。教学反思这种以自己过去的经验作为学习对象的学习方式,实为一种以自身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活动,其本质是探究。

2.教学反思的特征

(1)建构性。教学反思过程从自身经验出发,寻找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需要理论支撑的,这个过程促使教师理解教育理论,在新情境下运用理论,建构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同时,反思也是一种促进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的建构活动。

(2)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教师科学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教学反思过程,这是一种批判的活动,可发展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即时性。教学反思通过回忆,捕捉教学瞬间发生的有价值的资料。由于其极易于流逝,教师应及时回忆自己发现的问题,记录自己的经验、创新点,找到新一轮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办法。

(4)创新性。面对教学中的某些困难,教师课前、课中与课后持续思考,发散性地想象与创造,有可能激发出教学灵感,产生解决办法。教师如能坚持以教学叙事的形式记录这些反思中的点滴灵感与进展,就可能对自己或他人有所启示。

四、生物学科教师教学反思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1.教学反思是生物学科教师学习教学理论知识与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方式

反思可以帮助教师理解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知识。实现这一价值的途径是在日常教学中回忆教学行为并记述问题解决的成果;实现这一价值的方法是学习理论并用于指导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本轮实践的进展、在下一轮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设想等。

2.教学反思是一线生物学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方式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学科的发展与课程的改革都会使教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体是一线教师,他们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反思:带着问题找理论,结合行动理解理论,在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持续反思,结合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

当前在中学教师中普遍开展的生物学研究课等教科研活动也是一种基于反思的研究。它不同于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反思,研究课等活动有明确的问题指向,研究的问题也更具普遍性,参与者是教师的团队,能集众人智慧,在行动前、行动中与行动后反思研究,其研究的成果公开展示,有更多教师参与反思。因而这种反思活动更系统、更深入,成果更易推广。

3.教学反思是生物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篇3

【关键词】辨析点教学策略 具体操作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87-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价值取向越来越多样化,要达成对问题的共识,越来越需要人们提高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辨析的能力。当今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价值观念的认同都需要通过自身的自主辨析来达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要相应转换、与时俱进。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辨析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才是真实有效的。因此,注重辨析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有了“辨析点”,也就有了“问题”,也就有了推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得以开展的动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在“辨析点”的不断生成和不断解决中推进的。

一 “辨析”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有相通之处。因为人们对任何问题的认识都离不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一般逻辑。新课程和旧课程的差别就体现在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把握的转变上。在旧课程中“是什么”主要呈现事物现象背后的定义、结论、理论观点等,这本身和学生的直接经验就隔了一层。“为什么”这个环节只是一种对这个结论的论证,这里缺少排除、鉴别、比较的过程,直接为学生提供了通向理论的“康庄大道”。“怎么办”环节主要是理论的运用,常常是很模式化的。在新课程中,“是什么”这个环节,呈现的是一种知识经验,这种经验能够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起有效链接,让学生自己能够从中体会到“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环节,教师要创设辨析情景、制造选择冲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开展比较、鉴别,自己排除谬误,探索出通向真理和实现价值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得到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得到了尊重,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比较扎实的情感基础。在“怎么办”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变换问题情景,这实际上又是一次新的辨析过程,这里既有已经达成的知识的运用,又有新情景对知识的检验。可以说,在新课程中,任何知识都需要在新情境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总之,引导学生开展辨析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意义是极大的。只有把辨析活动提升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层面上,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辨析点”的分类归纳和具体操作

第一,从教材自身来看,有“显性”的辨析点,也有“隐性”的辨析点。显性的辨析点通过探究活动的方式加以呈现,是教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创设的辨析情景。这样的辨析点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教材中也有值得辨析但并没有由教材直接呈现的辨析点,这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课标、教材的基础上自己开发出来。例如,“文化是不是就是文明?”“文化有无优劣之分?”等等,这些辨析点同样是课堂教学所不能缺少的。

第二,从辨析点的性质来看,有的辨析点是对“是什么”的辨析,属于事实判断,例如“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赞同这种观点吗?”有的辨析点是对“该不该”“值不值”的辨析,属于价值判断,比如“发展教育应摆脱古代教育思想,还是应该回归古代教育思想”。针对事实判断展开的辨析,可以调动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针对价值判断展开的辨析,可以调动学生广泛联系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利弊,进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第三,从辨析点得出结论的方式来看,有的辨析点有确定的结论,例如第九课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探究活动“哲学社会科学是不是真正的科学”,这个辨析是有结论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有的辨析点没有确定的结论,例如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的探究活动“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谁的价值大”,这些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结论。开展有确定结论的辨析活动,教师要重视引导,创设的情景要典型,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确定性。

对于那种没有确定结论,富有争议的辨析点,教师也要大胆使用,不怕没有固定结论,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有争议、有选择、有冲突的辨析点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在广泛联系中论证观点的能力。

第四,从辨析点的对立方式来看,有的辨析点对立双方属于矛盾关系,单独一方的观点都具有片面性,必须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正确的,例如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的探究活动“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其中对立双方均是各执一词,只看到好的方面,或者只看到坏的方面,都是片面的。有的辨析点双方一个正确,一个谬误;一个全面,一个片面。例如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探究活动“民族精神的作用”,第一种观点只看到经济建设的意义,而忽视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是片面的、错误的。第二种观点正确地看到了经济建设和培育民族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全面的、正确的。开展第一类辨析活动要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的思维方式,在对立统一中看问题。开展第二类辨析活动要引导学生思考错误观点的症结所在,在批判性思维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 优化辨析点的选择,开展辨析活动

生活中处处有辨析点,但对于课程来说,并非所有辨析点都是有意义的或具有同等意义。所以,确定辨析点,需要优化。在教学中,关注优化辨析点的意义,对于提高辨析的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围绕观点、服务观点,是选择“讲点”的根本依据,也是优化“辨析点”的根本尺度。辨析点的选择必须服从大局,不能为辨析而辨析。

第二,辨析点的选择要具有开展辨析的可能性,值得辨析,不能一目了然,也不能模棱两可,在较低思维层次上开展辨析没有实际意义。

总之,书中呈现的辨析点并不是必须展开,但所有辨析的开展必须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是服务观点的,对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有收获的。

四 在教学中开展辨析活动的步骤

辨析点的选择是前提,选择好辨析点以后,就要通过情景设计来呈现辨析主题。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的辨析活动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

第一,创设情景。情景可以是真实发生的,也可以是人为创设的,情景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呈现一个问题域。

第二,形成辨析点。辨析点的形成是学生在分析情景以后,经过初步的抽象概括,得出理论症结点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住问题核心的思维过程。

第三,开展辨析。找到辨析点以后,学生就要开展辨析,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多层面的分析、宽领域的联系,学生逐步在比较中得出正确结论。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情景和辨析点是“表里关系”,情景只有贴切才能呈现辨析点,如果情景不贴切就会偏离辨析主题。所以,情景的创设是有效实现辨析的关键,必须提高创设教学情景的能力。

五 开展辨析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开展辨析教学时,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在开展辨析教学活动时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课堂辨析活动。

第一,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关系。关注过程,是相对于只重结果、忽略过程而言的,而不意味着只讲过程、不问结果。一般来说,没有只求结果不要过程的设计,也没有只要过程不求结果的设计;有的辨析重结果,有的辨析重过程,侧重不同而已。

第二,导向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就思维活动的形式而言,有的辨析取向趋同,有的辨析取向求异,但任何取向都不能导致“价值中立”,都需要在预设的轨道上沿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展开。导向正确的价值标准,这是操作辨析的根本使命。

第三,意义性与技能性的关系。注重辨析,重在辨析点的意义,而不是重在辩驳的技巧。要遵循意义优先、兼顾方式的原则,积极引导辨析的操作。

第四,简单化和复杂化的关系。讲观点,理论阐述的部分不必“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讲过程,现象解析的部分,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六 开展辨析教学的评价方法

第一,辨析教学是否成功,首先看这个辨析活动是否能够为观点服务,是否承载了有效的教学目标。

第二,辨析点选择是否有开展辨析的意义,能否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辨析中所蕴含的思维含量低,就没什么开展的必要,或者采用其他教学方式。

第三,情景的创设是否得当。因为情景中蕴含着辨析点,所以情景的创设要典型、贴切,不能偏离辨析点主题。

第四,问题设计是否与辨析点双方的逻辑关系相对应。辨析点双方的逻辑关系有对立关系、矛盾关系、包含关系等多种,教师设计辨析活动的问题必须与辨析点双方的逻辑关系相对应,否则会误导学生。

第五,辨析视角是否多样。辨析的过程是学生建立联系,进行比较、权衡的思维过程,多样化的视角才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力度,如果辨析问题的视角比较单一,就等于没有真正体现出“辨”和“析”的过程。

第六,是否正确处理了过程性与结果性、导向性与开放性、意义性与技能性的关系和简单化与复杂化的关系。

只要教师在进行辨析活动设计时,能够思考上述问题,用这些问题来考查自己的教学活动,相信所开展的辨析教学都是有意义、有收获的。

综上所述,本人经过近九年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辨析的教学内容总结出了一些教学经验和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启发。伴随着新课程的扎实推进和教育实践的不断拓展,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60-0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一种独特的视角。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就这一论题所展开的研究在整体上还处于相对零散、经验化的层面。当前,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完善的必要性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迫切性来看,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意义

有效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和科学衔接,是整体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对此,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大中小学《德育大纲》开始,党和国家的有关教育文件和通知中就曾多次强调,要重视解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衔接整合问题,注重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功能。2005年,教育部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以使学校德育更具科学性,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观点。2010年7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我国“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观点。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着力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构建和衔接整合,但直到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系统化、科学化的整体构建和有效衔接实践中却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无法突破,致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功能发挥的目标还没有真正实现。因此,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有效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就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极其紧迫和重要的问题。

从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一种独特的范式与视角,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和衔接整合问题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引起了学者的注意。近年来,这一问题又被作为一个实践问题提出来,并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围绕着一些实际问题展开研究,并且取得了一批具有借鉴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本质,探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规律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由于认识偏差、研究兴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这一问题的研究,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要素结构优化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多,研究也更为充分,而从纵向的学段衔接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多,也还很不充分。目前,仅有的从学段衔接角度进行的研究,大多散见于有关教育衔接、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等问题的研究中,鲜有单纯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和衔接整合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并且,目前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衔接问题的仅有研究也往往只是就问题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对问题发现者多、呼吁者多、指责者多,但真正把它作为问题进行研究的人却较少。虽然在相关研究中不乏一些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研究也同样存在缺乏系统性,没有摆脱形式羁绊等诸多不足,没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从研究视角上看,现有研究大多以中小学为封闭系统或以中学和大学为封闭系统,鲜有将大中小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的,幼儿园和研究生阶段教育内容的衔接整合问题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入研究的视野;从研究路径上看,由于研究队伍的视界和能力所限,现有研究多为一些“书斋式”的个别性、随机性和经验性研究,往往仅从理论层面上对问题进行一些浅显的分析,缺乏建立在系统实证调查之上的实质性研究,因而也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易导致研究流于形式或陷入浅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问题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段衔接整合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相当重要。

总体而言,当前无论是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迫切性来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都显得相对欠缺与薄弱。因此,当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比较深入和系统地研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段层次衔接及优化整合,无论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的全面建设,还是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都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论域

所谓论域,就是指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域,就是指由特定研究对象所构成的集合,其重要功用在于使我们对研究的论题有一个宏观与整体的观照视野,从而赋予研究以深刻性与全面性。任何研究都需要有特定的论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当然也不例外。正如前文所指出的,虽然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就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整体上还处于相对零散、经验化的层面。而导致这一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现有的研究是在缺乏较为严整的研究论域的情况下展开的。因而,要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提升这一论题研究的理论层次,就必须首先要确立严整的研究论域与研究框架。鉴于研究内容的特点,笔者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基本论域应该从以下四个相互联系、逐一递进的方面展开。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学理探究

有效的研究奠立于对特定论题所内含特殊矛盾的把握之上,奠立于对特定论题核心范畴内在本质的把握之中。因此,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学理探究,就成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前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学理探究”所要回答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其核心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概念是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和形式,概念的界定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因而,要深刻探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就必须首先对作为研究起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本身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因为,正确理解和把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概念与内涵,“既是对以往认识成果的小结,又是进一步认识的阶梯”[1],是研究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但客观来看,当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内涵问题尚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易导致理论探讨的歧义与误区。因此,从一个更为科学的角度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内涵,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本身以及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准确把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立依据。长期以来,我们在建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只考虑社会要求的必要性而不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可能性的倾向。这导致了我们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具有稳定性,总是一时一地的内容多于长期有效的内容,并且也往往使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限制扩大。这样的种种做法,其直接后果就是使人产生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消极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限扩张,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泛化。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确定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成了一个大的拼盘,也严重地增加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担,导致教育者和学生产生无所适从之感。因此,要实现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就必须对其确立依据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否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历史回溯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任何一代人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去进行创新活动。不了解历史、不全面深刻地把握历史经验,就不可能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也就不可能去创新。因此,对于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发展脉络的梳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是:从现实的角度而言,历史梳理可拓宽我们的理论视野,并且可以使得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历史梳理可以给予我们一种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性指导;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历史梳理也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反思自身、提升自我的一个良好契机。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的历史回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厘清建国以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发展的历史沿革,二是探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的基本经验。首先,我们按照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历史分期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了六个基本阶段(建国初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十年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改革开放初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新世纪以来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并对每个阶段和时期内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内容做一简单梳理。其次,在基本历程回溯的前提下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形做一个简单的评判,力图全面总结和正确把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六十多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实践解读

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体系,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这既是正确认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的延续,也是真正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对于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实然的解读就成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核心与关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实践解读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一是对当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课教材内容的梳理。思想品德教育课是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总称,它既包括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也包括中学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更包括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教育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而,要解读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体系就必须首先对当前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考察。对于学校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的解读,要坚持以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的梳理为主线,以对思想品德课实际教学内容体系的把握为补充,力求准确、全面地把握当前学校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二是对当前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考察。所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中除思想品德课教学等课堂教育之外的,通过平时经常进行的、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的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决定了对于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解读,除了要对学校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体系进行梳理之外,还要将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考察作为重要补充,从而通过对各学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正确把握切实保证对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解读的全面性与完整性。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整体构建

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实践。研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目的不仅在于要正确把握原有内容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新形势创新性地构建一个全新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理论上内容整体构建的创新为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因而,以上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诸问题的研究,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整体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一归宿性问题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部分研究的核心,在于要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为目标,以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以教育规律和原理为比照,经过研讨提出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与有效衔接的设想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要探索内容整体构建的依据与原则,从而为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提供科学的原则指导。认为,任何实践活动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断、凭空随意的,而是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也是一项实践活动,因而也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与标准,遵守一定的原则与规范,这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具有科学性的基本保证。二是根据内容整体构建的原则,针对当前内容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构建的具体路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是一个充分显示整体性、层次性和教育阶段性的科学体系。因此,如何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与理论,建构一个准确界定不同教育阶段内容属性的科学性、合理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课题,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整体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因而对我们的研究而言无疑也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研究难点。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的方法借鉴

深化论题的研究既需要确立严整的论域与框架,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与方法。因为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研究方法是研究能够得以有效推进的可靠保证,其科学与否将直接关系着具体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主要拟在借鉴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现实的维度对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剖析,因而在研究方法方面将主要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的方法:

1.系统研究方法

系统研究的方法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所要运用的首要方法。系统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法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化和深化,是研究事物整体联系和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始终坚持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是要求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系统的整体性,从对事物的属性认识进入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以得到最优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鉴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内容的特殊性,将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作为整个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方法

任何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在研究中,我们力求针对研究问题搜集相关教育文件和研究文献,并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资料做重点阅读和学习,确定研究视角,梳理提炼升华,吸收、借鉴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不断进行深化研究。

3.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的前辈小巴林顿・穆尔曾经指出:“比较的观点可以导致提出一些十分有用并且有时是全新的问题。”[2]这就启发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强调借鉴和使用这种方法。研究中,我们力求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的方法,试图展示建国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特点及其演变,并分析其原因,以期从中得到借鉴。事实上,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中,就是要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进程同我们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进程的认识统一起来,在尊重、梳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事实基础上,在逻辑上揭示、复现这些历史事实背后所隐藏的客观规律。

4.实证研究方法

当前,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基本的研究路径:一是理论研究工作者所进行的研究,二是一线基础教育工作者所进行的研究。前者作为正式的研究人员能够针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思辨与分析,但往往存在“长于思辨而疏于实证,重抽象的定性概括而缺乏具体的定量分析”[3]的倾向,容易导致研究陷入“书斋式坐而论道”的偏颇;后者克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但却可能因为自身理论基础的不扎实或者研究视野的不开阔,导致研究的普适性不够或研究内容的深刻性欠缺。有鉴于此,我们将把研究建立在一定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到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对于笔者而言还是一个需要不断认识和把握的研究领域,笔者的思考也只是初步和零散的,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漏和错误。但希望笔者所提出的这些问题能够成为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研究的一个动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政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0.

[2] 苏振芳.比较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6):3.

[3] 黄再胜.实证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合理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39.

收稿日期:2011-05-28

篇5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 政策主线 政策反思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改革纲要》)以提升素质和培养国际视野为方向,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通过中小学的实践,“帮助学生透过国际理解教育,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学会和平交往,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1]。本文以《课程改革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一些地方教育局制定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分析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的主线,反思问题,展望发展趋向。

一、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的主线分析

1.注重政策引领,明确方向

从《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中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国际教育得以快速推进,政策目标的引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价值引领、方向引领和方法引领等方面。

(1)阐释我国中小学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以实现价值引领

首先是国家从宏观上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例如,《课程改革纲要》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2]《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其次是一些地方教育局更进一步阐释了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如山东淄博市教育局在《关于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是推进我市教育改革开放和教育公平的创新举措,是我市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政策目标引领实践的重要作用。

(2)建构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以实现方向引领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政策建构了系统而前瞻的三维目标体系和国家战略目标,不仅重视“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3]等三维目标,而且还提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实现世界和平的国家战略性目标。据此,很多中小学也根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操作目标,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目标。[4]因此,可以看出,相关政策对目标的构建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3)搭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框架以实现方法引领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制定的行动框架主要表现:一是“由上而下”的推动计划,是由国家教育部及省、市、学校逐级落实的行动路线。如,国家颁布《教育规划纲要》后,各省、市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国际理解教育制订了一系列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二是在教育政策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路线,如《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常州市教办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学科渗透、校本课程、文化交流、校园文化”等途径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2.强化分工与合作,形成合力

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牵涉的不同层级的不同部门和机构,因此,各层级、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就相当重要,这也成为了中小学国际教育相关政策与文件的重点。首先是健全领导机构和机制体制,如《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其次是要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国际理解教育的组织领导和人员配备,成立国际理解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实施工作;建立定期议事制度,及时解决工作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国际理解教育宣传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教育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社区、地域优势,及时宣传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取得的阶段成果”。[5]

3.强调学校本位管理的推进方式,尊重差异

中小学校是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应然主体,因此“学校本位”的理念贯穿在《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等文件的始终。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执行的角度而言,国家的关于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最终需要通过学校来具体落实,回归到学校平日的课程与教学之中;二是,就学校实际而言,我国中小学水平参差不齐,条件各异,各有特点,因此需要政策引导和学校本位的双向推动。

4.发展多种实施渠道,凸现实效

在《课程改革纲要》中,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国际理解意识作为人文素养的内容之一,如“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6]的内容。由此,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渠道就有学科课程中的渗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等。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如“提高交流合作水平”中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而在地方教育局和学校的政策文件中,国际理解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工具,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国际素养,现就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提出如下意见”。因此,中小学国际教育的途径就有“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等。

5.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为取得实效,相关政策均提倡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如,《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在地方教育局的文件中,“试点――总结――推广”也成了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范式,其做法是:“……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案,选择辖区内几所国际交流工作成绩突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基础较好的学校先行试点……总结、推广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评选命名一批国际理解教育基地学校。通过典型培育和引导,在全市城区中小学较为普遍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评选命名一批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积极向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推广国际理解教育,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定数量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项目和品牌”[7]。

二、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的问题反思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从无到有,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就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与文件的主要内容而言,其中有关推进方式、教师培养、评价考核、经费保障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内容。

1.促成了政府主导的“外加式”的推进模式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已使得中小学融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挫折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议题。虽然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希望通过将其融入到现有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中进行,不增加教学工作的负担。实际当中,我国也在这样做。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所占比例有很大增加。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分别有92篇和89篇,占课文总数的20%和16.8%,选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内容对象多为西方发达国家。

2.低估了专业教师培养的难度

教师质量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述,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因此,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国际知识储备、较强的国际交流技能和较广的国际视野将决定着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效果。尽管在《教育规划纲要》的保障措施中也明确指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但是,在中小学实践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之大和培养专业人才之难是我国相关政策文件始料未及的。

3.忽视了评价制度的建构

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评价既是检验的标准,又是推进的动力。我国现有相关政策、文件仅从评选“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和开发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促进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而对“学校本位”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质量、学生学习的国际知识和国际视野等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4.淡化了经费保障制度的建设

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经费投入是物质基础。但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发展与教学、国际交流、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等活动的经费保障措施尚需完善。

三、未来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向

国际理解教育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国际意识和全球能力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因此,为了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推进模式、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与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1.推进模式:内外结合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仅凭行政命令、政府主导、榜样塑造的政府主导的外加式模式来推进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校内在的动力。

2.教师提升:任务驱动

推动国际理解教育,教育人员的相关知识能力与意愿都是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支持更是重要因素。教师在面临迅速变化的国际社会,如果自己无法具备正确的国际观,那就很难从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思考的刺激,以及引导对于不同文化的尊重,形成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因此,在教师提升方面,应提倡教师通过任务学习来提升教师的水平,因为任务导向型的学习是教师学习的有效方式,它融学习于任务之中、融理念于实践之中、融反思于活动之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实中值得提倡。[9]

3.成效保障:绩效评价

教育政策的推动若缺乏具体、客观的指标加以对照,其实是很难展现其成果的。[10]因此,在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意见”中,应该建构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管理和咨询机制。

4.经费来源:多方筹措

目前各中小学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因素之一。政府应重视经费的投入,可以通过重点学校的补助机制、专项计划申请和学校正式的预算等方式,与此同时,在经费的分配上,要顾及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也需照顾到薄弱学校的特殊性。当然,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多方筹措,保障经费来源。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初中).

[2] 王远美、李晶.北京市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4] 熊梅、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0(1).

[5] 常州市常教办.《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

[6]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小学3―6年级).

[7] 常州市常教办.《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

[8] 杨丽宁.学会理解与共存的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3(1.2).

[9] 孙德芳.从外源到内生:教师学习方式变革走向[J].人民教育,2010(10).

篇6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一)网络信息多样复杂

在新形势下,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熟练使用移动电子设备获取网络信息,并且信息获取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搜索信息呈现出方便快捷的特点。新形势已经成功转变了学生的生活、娱乐、交友与学习等方式,网络技术的发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无论是正面信息还是不良信息已经充斥着学生的日常生活。现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相关网络信息管理法律存在不够完善问题,常会有部分糜烂腐朽的文化在大学生之间渗透,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受阻。因此,高校需要在新形势下进行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以新形势特点为学生提供优化的网络教育环境,使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正面积极,减少不良信息在学生中的传播影响[1]。

(二)学生价值观多元化

新形势为高校学生带来的是多元的文化信息,在各国文化经济交流日益密切的情况下,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且全面的了解西方文化。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学生受传统因素、历史因素与现代因素等影响,在价值观与道德观方面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学生不能够清楚认知自身的理想信念与政治信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新形势下,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以全新的视角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由于学生在新形势下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表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因此,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与思想的同时,正确辨别其文化与思想,帮助学生坚定自身思想观念,使学生在新形势下依然能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主要问题

(一)信息技术负面效应

在新形势下,互联网为学生生活与学习带来了便利,但其信息技术的发达与信息的丰富也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一定冲击,造成了负面效应。首先,新形势网络信息技术使学生三观确立难以得到保证。互联网信息量大,涉及的内容广泛,其中的不良信息容易误导学生的三观。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而新形势下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充斥学生生活,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被增加难度,致使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受阻。其次,新形势下,网络信息自由,影响学生行为,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蛊惑,出现拜金、享乐、暴力行为,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带来挑战。

(二)教学内容过于落后

现阶段的大多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存在落后的问题,不能顺应新形势发展需求,及时性的进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影响高校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参与程度与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传统思政教育课堂教学重视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开展思政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于枯燥难懂的思政理论难以产生学习兴趣,降低思政教育质量。在教学目标角度看思政教育,可以发现思政教育目标过于空泛,重视喊改革创新口号,忽视实际革新工作。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呈现模式化与理想化。模式化体现在教学内容单一,不能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做到针对性教学。理想化体现在过高要求学生,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基本道德认知水平。教学内容的落后,会严重影响思政教育成效,并且为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增加难度,增添阻碍,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改革与创新思政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基本路径

(一)加强教育革新认知

高校想要在新形势下实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需要首先在教师层面入手,加强教师对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认知,才能有效提升思政教育革新成效。例如,高校需要要求思政教师在实际思政教学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并引导教师在思政教育全过程进行新型教学理念的全方位灌注,使思政教育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革新,促使教师形成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从而以学生主体地位的被尊重,实现教师革新教育认知的强化。高校可以在革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为教师提供新形势下思政教育发展要点培训,使教师认识到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需求,沿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发展。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革新认知,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思政革新比赛,使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使用新型教育理念,自觉结合新形势特点革新教学模式,以激励机制提升思政教育实际革新成效,从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形势下实现更好的改革与创新[3]。

(二)创新教学内容方法

在新形势下,高校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需要重点采取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方式,实现思政教育有效革新。例如,高校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可以结合新形势下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特点,在课前提前搜集课程相关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向学生的呈现形式得以丰富,从而促进学生提升思政知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思政教育效果。教师还可以借助新形势下教育模式多样性的特点,进行思政教学方法创新。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微课等信新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利用网络移动设备就可进行思政知识学习,延伸学生的学习内容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体现思政教育革新的实效性。思政教师还需要通过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思政教育革新。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名人故居,并且要求学生参观后写下个人心得,或者为学生播放伟人事迹介绍视频,利用先人精神与事迹感染现代高校学生的思政观念,从而发挥实践教学功效,做到思政教育创新。

(三)优化网络信息管理

新形势下的网络技术与信息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型问题,使高校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使高校思政教育革新工作开展困难。因此,高校需要积极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新形势信息技术发达特点,构建校园网络监管平台,反击信息丰富不良信息渗透,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政信息学习环境,提升思政教育革新可能性。例如,高校领导层人员需要联合信息技术人才,在校园网站以及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利用技术加强信息监管,尽可能的减少学生与不良信息的接触,并且限制思想偏差学生发表不良言论。高校优化网络信息管理,还需要构建优质思政信息教育平台,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在平台共同参与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推进思政教育在新形势下实现高效发展[4]。

(四)建设思政师资力量

教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主要的教育作用。因此,高校进行思政教育革新,需要以建设思政师资力量为基础。高校建设思政师资力量,可以在提升思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特点,提升教师队伍的网络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与课堂教学创新能力。例如,高校可以聘请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为思政教师队伍提供培训与指导,使教师队伍在清楚新形势思政教育革新重要性的基础上,自身思政教学能力与网络利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推动思政教育革新。高校还需要对思政教师队伍的选拔、管理与培养机制进行完善,致力于打造一支具备高思政素养、高职业素养的队伍,使思政教师队伍为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基础保障。在新形势下,高校通过建设思政师资力量促进思政教育革新,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其成为知识丰富、作风优良、业务能力强且政治坚定的思政教师团队,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实现有效改革与创新[5]。

篇7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思政教育 教育资源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之一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而且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屯堡文化是安顺地区特有的文化形态,其中有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供借鉴、借用的地方极多。但在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对于能否较好地运用屯堡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

一、地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地域文化通常认为是生活在某一地域的人类群体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经过世代更替逐步形成而遗存下来的有关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总和。 因此,地域文化通常具有稳定性、传承性、丰富性、独特性等特征。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1.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一方面,现今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传统教材为主,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所列举的教学案例比较空泛,这样会使得课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高校所处的地域都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不仅是各民族、各地区遗存下来的文化精髓,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含的历史、文化风俗、生活方式等资源是和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的主旋律一脉相承的,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以屯堡文化为例,屯堡文化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极有特色和代表性,名声在外。屯堡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屯堡人的历史蕴含保家卫国的情怀,包含远大理想的信念,屯堡人最初是接受明王朝的征召,毅然离开江南来到安顺,为了扎根安顺,屯堡人祖先克服重重障碍,自然环境、当地土著居民的排斥、语言差异、生活风俗差异等。经过不断的世代更替、世代努力终于形成今日之屯堡人。在不断同化的今天,屯堡人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重要原因便是屯堡人坚守传统文化,不管是在服饰、神榜、民居建筑等物质方面,还是在语言、地戏、抬汪公等精神方面都得到很好地传承。因此,通过屯堡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而且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屯堡文化。

2.拓展思想政治教学手段。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除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外,还要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将地域文化引入课堂即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之一。如在教学过程中,讲到远大志向、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和谐等教学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屯堡的建筑、屯堡人的服饰、地戏展演、抬汪公活动等照片拓展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知识点时,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讲述屯堡人的历史、生活方式、习俗特点等增强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将教学内容和屯堡文化事项结合起来。

3.拓宽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内容。

为了让高校学生所学知识学以致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传统课堂讲解外,另一重要教育形式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将在课堂所学知识升华为内在理想和坚定信念。但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参观学习各种红色文化。在安顺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形态就是屯堡文化。屯堡文化完好地保留下来,是一个活的文化形态,屯堡人生活在这个文化之中。屯堡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蕴含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开辟新的实践教学场所。

地域文化不仅蕴含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源,对于学生而言还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屯堡文化分布在安顺地区,距离学校仅几十公里,且具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思政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大学生到屯堡村寨,学生通过屯堡老人讲述屯堡人的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通过实地参观屯堡人的住所、地戏的展演等活动,通过访谈、调研等形式全面了解屯堡人。这样,通过有效利用学生身边存在的地域文化,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资源,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将学生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起来。

二、地域文化在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学内容,但通过调查发现,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欠缺将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的意识。

随着地方高校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使得高校教师来自祖国各地,不再局限于以高校所在的本地人才为主。高校教师来自不同地区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但同时使得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高校所在地具体人文资源不熟悉、不了解,即使知道和了解地域文化的也很少将其运用到课堂中,导致思政教育者欠缺将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的意识。尤其是年轻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以教材中的相关案例进行课堂讲解。

2.教师未将地域文化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通过对思政教师的访谈发现,很多外地教师对学校周围的地域文化是了解的,至少是有所耳闻的,很多地域文化被开发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以屯堡文化为例,通过访谈了解到绝大多数思政教育者都知道屯堡,很多老师到过屯堡村寨旅游,一些教师甚至对屯堡文化进行了学术研究,而且部分教师做到了在课堂上引用屯堡文化的相关案例,但并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举例,而是单纯向学生介绍屯堡,这样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没有将屯堡文化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教学效果不佳。

3.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机制不畅通。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物质文化结晶,蕴含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但由于进入机制不畅通,将地域文化运用到高校思政教学实践中还有一定困难。屯堡文化作为典型的地域文化,不管是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还是独特鲜明的精神文化都对笔者所在高校具有极为重要的运用价值,由于缺乏与当地政府的合作,高校思政实践课堂难以建立;由于缺乏与民族组织的合作,使得屯堡民间艺人难以进入学校。由于没有将多方资源进行整合,学校和当地政府、民间组织没有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得屯堡文化进入校园具有一定难度。

三、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对策分析

1.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教育中,教师依然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要想强化地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师。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同时是将地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桥梁,因此,要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引导其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

首先,对高校思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进行较为集中、系统的培训,通过培训,高校思政教师通晓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以集中培训和实地考察、走访的形式,让思政教师了解、熟悉和掌握地域文化的内容及教学价值。其次,引导教师树立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的意识。教学中,除了教材已有的素材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中的典型教学案例融入教学中,将案例与知识点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感兴趣、有感悟,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2.多途径、多渠道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思政教育中。

将地域文化资源引入传统课堂教学固然是地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最主要的形式,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创造性地开辟多途径、多渠道,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如将地域文化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通常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介绍、专业情况介绍、适应性教育、爱国爱校教育、纪律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的一系列具体教育中融入地域文化蕴含的相关教学资源,不仅提高讲解过程中的可听性,还强化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将地域文化资源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以屯堡文化为例,可以举行与屯堡文化有关的讲座、举行屯堡文化摄影活动及摄影展、以屯堡文化为主体的写作比赛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感知屯堡文化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以“隐性”的方式让学生提升精神境界,自觉规范言行举止。

3.鼓励教师申请与地域文化相关的科研项目。

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之一,取得的科研成果非常丰硕,但对如何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还较少。以屯堡文化为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屯堡文化一直是研究热点所在,每年都有大量有关屯堡的科研成果面世,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涵括了屯堡人的方方面面,但对屯堡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科研成果还很少。因此,高校应鼓励教师申请与地域文化相关的科研项目。首先,高校可以鼓励思政教师编写与地域文化相关的教材,将教材作为思政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进入思政课堂。其次,鼓励教师申请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课题,如与收集、整理和研究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蕴含的思政教学资源、地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途径等科研项目,最终形成成熟的理论成果服务思政教育。

4.理顺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机制。

地域文化由于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可感性、可听性等特征,使得其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但由于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机制不畅通,导致地域文化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因此,高校要理顺地域文化进入思政教育课堂的机制。高校可以与当地政府合作为地域文化进思政课堂创造条件,可以将地域文化所在村落建立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思政教育方式;可以聘请具有特殊技艺的民间艺人为客座教师,通过工艺展演、知识讲座等方式丰富思政教学内容。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实现高校、政府、社会三级保障,最终理顺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机制。

四、结语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不言而喻。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域文化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而且拓展了思想政治教学手段,还拓宽了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内容。由于地域文化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要树立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课堂的意识,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认真研究,取其精华为教学服务,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开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

[2]刘会胜.地域文化差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理论与当代,2008.

[3]孙红霞.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提高中学思政教学效果探析――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文教资料,2014,(28).

[4]陈晶.论地域文化中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苏南地区吴文化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2).

篇8

一、“互联网+”角度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可能性

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本质上都是关于“选择做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做”主题的教育。思政教育侧重于为该主题提供理论支撑与精神动力,创新创业教育则为其提供实现载体与转变机会。思政教育能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获得实效性,又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稳定的内在精神动力与理论支撑。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相似性,都要根据时代需要培养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人才,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为国家建设提供人力保障。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具有相融性,都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创新和接受挑战的心理素质。二者在教育本质上具有相近性,都是为了适应现实需要和时代精神,帮助学生通过将正确的三观付诸实践来实现理想与自我价值。正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系列相似与贯通,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是可能的并且必要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是近年来政府所倡导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既定导向与必然趋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目前,高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思政课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学生无法将思政教育中学习的理论用于实践,也并不重视和认同思政课所传递的价值理念;思政课重视共性与普遍性,忽视学生个体化与个性化差异,与时代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无法指导学生解决现实情境中的困难;思政课缺乏合适的载体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导致教学上的空心化和形式化。

二、“互联网+”角度下创新创业教育带给高职思政课的转变

教学观念的改变。“互联网+”角度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职思政教育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授课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材知识传授,而要着重突出创新意识和时代潮流,将教材知识以创新意识的角度和结合时代潮流的方式展现出来。

教学方式的改变。“互联网+”角度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职思政教育尽可能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比如,借鉴KAB创业教育项目授课模式,以案例教学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方法进行情境模拟,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对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改变。“互联网+”角度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职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去芜存菁、去旧存新,对于一些针对性不强和已经过时的观念知识与问题少讲或不讲,对于一些与时代结合紧密,对高职学生自身发展关系密切的问题则多讲和进行延伸,重新调整原有的授课中的知识结构和框架,对于思政教育的教材参考而不依赖。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育模式

如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给高职思政教育带来了许多转变,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本质上来说,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就是要促使思政课在教学上树立创新创业导向,围绕着高职学生如何更好地就业、创业,在工作中发挥创新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创业实践等主题展开,对其中所需要的各种素质,所涉及的各种能力、观念等进行搜集分析,一方面让学生讨论这些能力和观念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意义,另一方面使学生从中学会自我完善这些观念和能力的方法。

(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后的实践平台

无论是创新创业教育还是思政教育都离不开理论联系实践的环节。以往思政教育虽然也有实践环节,但是多流于老式化与形式化,与高职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兴趣点脱节,偶尔的一两次可能有不?e的效果,但是要稳定化持续化进行,则难免让人产生逆反和厌烦心理。

篇9

关键词: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效能扩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教学课程,也是促进大学生未来良好发展的关键教学内容,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工作,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也出现了不容乐观的问题,主要的一项问题就是思政教育欠缺有效的隐性教学形式,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当中必须要注重隐性教育模式的融入,主要才能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也能有效促进高校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促进高校大学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特点

在高校院校教学中隐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高校中并没有将隐性教育列入到课程方案当中,并且也没有明确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定,隐性教育一直是以隐含、非计划、未被认识的课程等形式存在的。而对于隐性教育资源来说,主要有舞者情境、文化情境以及人际情境等内容,通过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的了解到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多样性、丰富性、广泛性、隐秘性等特征。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开展过程当中,要具备一定的内隐性,通过有效的教学形式改变大学生的言行举止、道德素质和三观等,进而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校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2]。对于高校思政隐性教育来说,它具有一定的不确定的影响性,在高校中学生都校园环境、教师举止、课堂氛围等因素得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但每一名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学生通过思考或得到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二、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效能扩展的重要性

(一)是保障高校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发展的必要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体系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剧,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交了方面也在逐渐频繁起来,这也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严格要求,而在高校开展思政隐性教育资源效能扩展就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也是促进高校良好发展的关键部分。并且在新时代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有有着非常明显的改变,学生也逐渐提升了自身的个体意识,也提升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等,对于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扩展隐性教育资源效能,是满足高校学生思想变化的重要部分。

(二)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部分

大学生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对象,学生对思政知识信息的需求是决定其能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关键部分,也是提高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部分。在高校中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安全、尊重、兴趣需求等内容,而对于在高校开放和利用隐性教育资源能够有效满足高校学生这些需求,并且也能使学生在更快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从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由此可见,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三、高校思政利用隐性教育资源的有效策略

通过对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的重要性进行有效分析,可以得出高校思政教育要想良好发展,就必须要有效扩展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效能,也要在扩展中坚持原则性要求,有效利用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有效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2]。

(一)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都占据较高的地位,两者也是高校思政教育中这样的构成部分,两者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只有在高校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有效保障高校思政教育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3]。通过对高校思政教学进行调查得知,由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性比较明显,学生在学习思政教学内容时很容易会出现底层的情绪,所以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进度选择不同的教学资源,并将其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并且高校自开展思政隐性教育体系时,也要坚持以思政显性教育为价值导向,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形式,促进高校学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也有重视思政教育的本质特点,对教学内容中重要内容和非重要内容区分开来,并有效利用隐性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并且教师在利用隐性教育法进行教学时也要将难点与重点进行明确,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进行思政知识学习,进而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

在高校隐性教育资源中有着不同的形态,包括物质、精神等,它的特点不具备独立性,而且各资源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特点,这样才能构成统一的体系。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中,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要对其特点进行有效挖掘和探索。高校也要提升高校领导对隐性教育资源的重视,有效将其重要作用发挥出来,并根据思政教育内容制度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发展策略,在高校建立完善的物质资源和精神环境,有效为高校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大学生也要根据教师的指导不断提升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知识,有效利用隐性教育资源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层。

四、结束语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占据政策重要的地位,为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那么就必须要重视其效能的拓展,这样才能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发挥出来,也能更好的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来宾.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6):64-65.

篇10

“科技生活化”和“生活科技化”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政教育势必需要及时了解并顺应新形势下“科技生活化”和“生活科技化”的发展诉求,加快思政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特征。《生活科技化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刘锋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年版)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生活科技化的种种现象、趋势联系起来,探讨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全书共十一章,系统地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并在保持严谨学术态度的同时,充分强化了该书的前沿性特征,为当下科技生活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概述了科技发展的历史,以及生活科技化的现象和趋势,以引起人们对生活科技化的关注,促使人们开始探索生活科技化时代的适应和变革之路;第三章和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在思政教育实践中直面生活科技化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发挥生活科技化的积极作用,加快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创新;第五章到第七章具体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创新策略、模式创新策略和内容创新策略,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模式创新、内容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义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第八章着重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的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创新,毋庸置疑的是,生活科技化的变化深刻且深远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审美模式和价值判断,思政教育中的德育工作需要及时抓住这一变化,及时满足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新需求,加快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第九章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工具理性与机制理性的融通教育;第十章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的人文素质教育;第十一章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的价值情感教育。

一、生活科技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首先,该书充分强调了课题的实证性调研,深入大学生群体,针对生活科技化的主体,对大学生进行了较为专业、全面的调研,在肯定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产生影响的同时,科学、理性地分析了生活科技化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换言之,该书的研究论述十分贴近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成长的现实思想状况,并从科技发展史和生活科技化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即将迎来的机遇。一般而言,在生活科技化的时代,大学生的自然生存逐渐演变为一种技术生存,科技创新所引起的思想变革与价值观创新正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影响。鉴于这样的环境背景,大学生思政教育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科技的力量,重视生活科技化带来的新语境,同时也要提防大学生在社会思想激荡中的迷茫迷失问题,降低生活科技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该书对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研究全面兼顾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加快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强调了生活科技化对思政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的影响。就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来说,生活科技化要求高校及教师充分重视互联网、新媒体、数字化技术等对大学生的影响,转变工作思路,革新教学观念,并引进科技化的技术手段、内容资源、创新模式,继而切实带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全方位调动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有效性。就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来说,高校及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科技化的新渠道和新平台,搭建数字化的、网络化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资源共享与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在平等、实时的互动中接受教师实时的指导与帮助,强化思政教育的学习效果。最后,该书重视实用性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想异化的实际问题,并从问题出发,重点阐释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通教育。实践表明,生活科技化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同时还有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变革,而后者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随着生活科技化程度的加快加深,工具理性主义泛滥,人们过度强调功利主义,强调消费主义,强调过度娱乐化,造成了传统价值观的失落和人文精神的沉沦,人们的价值判断、情感选择、审美偏好、人际关系维护等因此受到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很容易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下迷失自我,被消极的观点、风向所裹挟,不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鉴于此,高校、教师及大学生应当正视生活科技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了解工具理性主义对大学生精神观念的冲击,坚持核心的、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培养自身的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减少生活科技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放大生活科技化带来的积极影响,继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语境下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理性的选择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

二、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路径

生活科技化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显著影响,人们的理性精神、主体意识、价值尺度、道德观、社会观、自然观、历史观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现实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应对新形势下思政教育中遇到的新难题,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系统分析生活科技化对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并以此为前提加快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以期更好地适应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变化,满足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需求,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帮助。具体来说,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的建设与拓展,打破传统的思政教学理论框架,注重思政教育中知、行、情、意的系统发展,强调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进而保证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时代环境下始终保持清醒专一的初心,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学生思政教育始终能够与时代共鸣,与社会主义建设共振,将大学生培养成新一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兼备的优秀人才。就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设置来说,高校应当具备国际视野、实践精神、创新精神、系统思维、生态教学观,以确保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内容体系能够更好地和时代适配,满足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的现实需求。第二,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加快教学手段、技术和模式的变革,引进多媒体、网络直播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混合式、交互式、项目制等教学模式,让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能够与科技发展的步伐保持相对一致,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进而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创新性和有效性。生活科技化时代,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技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对此,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课堂不妨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建立现代化的、科技化的教育对话方式,重构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让教师和学生得以在现代化的课堂中创新性地展开思政教育的“教”与“学”,又好又快地达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计划与目标。第三,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重视制度性的变革与创新。生活科技化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是深远的,与之相匹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也不能只顾眼前,只改革表面的、一时的内容或形式,而应该以前瞻性的眼光,以长效发展的目标,在制度设计上进行逐步的改革和创新。生活科技化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而逐渐深化的,在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下,生活科技化的内容、形式还将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届时又会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产生新的影响,造成新的现实性问题。因此,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具备前瞻性思维,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预见大学生思政教育制度设计的发展方向,科学性地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各项制度和战略方案,包括课程评估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等。不仅如此,生活科技化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还应当注意社会环境的优化和保障,包括政策上的支持、校企合作项目的创新、科技伦理制度的构建、科技法治化体制的完善等。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该书之后,对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变化以及相对应的改革路径所作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有着深刻且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应当高度重视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影响,积极应对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建构现代化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做好理念、内容、技术、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工作,逐步促进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发展与实事求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