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4-04-08 16:2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思政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思政教学计划

篇1

【摘 要】在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新课改所提倡的,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于推进教学改革也是非常有效的。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 现代化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08-01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改要求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教师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时候,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更直观地体现出来,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具备的教学效果,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以往课程教学中沉闷的气氛,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一、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将单纯的文字转化成动画、图片和声音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通过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综合整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之处,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在教学中创造适当的情境,将抽象的教学工作变得生动,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弥补了教师生硬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非常有效果的。

二、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在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将课堂的主体由教师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由于小学数学的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而且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对于知识和事物的理解需要形象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正可以解决这个教学工作的难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将单纯的文字转化成动画、图片和声音等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获取知识,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同时也将教学工作中的难点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方式更加清晰明了,这样就将知识难点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授统计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的相同事物进行统计,这样不但可以将生硬的知识形象化,同样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是非常好的教学手段。

在每节教学工作中,教师都会将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重点讲解,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将难点和重点直观地表现出来,只是靠教师单纯、生硬地讲解,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而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将文字生动化地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动态的演示,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画面,这样对于突出教学难点并突破教学难点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向学生讲解轴对称图像的时候,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比较形象的图片,在这些图片中既有轴对称的也有轴不对称的,图片的选择比较广,可以选择植物、人物、动物、建筑物等,最好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这样不但可以将学生的模糊意识清晰化,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图形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问题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出一道题目,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对本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课堂演示,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主要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环节下,要求教师要设置一些具有可以讨论性的题目,同时也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讨论研究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模式,发散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小学数学的课本中有很多的数学概念,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纪都比较小,对于概念的记忆比较困难,而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的记忆,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提高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在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于推进教学改革也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工作,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非常好的。

综上所述,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在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将课堂的主体由教师交还给学生,并且还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代振业.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

[2]韩伟.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2015,(2):37.

篇2

关键词:人本化;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1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的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将人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削弱,更多的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未能充分认识到个人主体性的价值,因此,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1.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化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技工学校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塑造,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一方面是学校人才培养战略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而人本理念则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理念,它强调的是人的作用与价值,重视个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个体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化就是注重人的价值,尊重、维护每个人的尊严,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能够和谐发展。近年来,技工学校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思潮的涌入,技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说教化”、“考试化”盛行,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还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实施,因此,技工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人本化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的基本原则

2.1尊重学生的人格

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通常,技工学校的领导及教师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性,在生活及学习的方方面面都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与价值。然而,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有部分教师及管理群体对技工学校的学生存在偏见,认为技工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且都是无法进入高中、大学的差生,甚至歧视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对学生的鄙视,这种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行为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难以实施。因此,技工学校的教师及领导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人性化的教育策略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

2.2满足学生的有效需求

传统的技工学校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忽略了对学生个人意志的尊重。技工院校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劳动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使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因此,技工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的发展形势,在坚持“就业导向”的基础上,进而实施“人本教育”的教学策略[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增强学生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对于存在思想问题的学生,要与其进行及时交流沟通,并给予心理疏导,安抚学生情绪。近年恚技工学校的就业率不断升高,且反馈良好,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的实施成果。

2.3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期,学生难免会遇到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存在思想上的困惑,这些都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能够为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的实际问题。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等心理,对未来一片迷茫;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思想出现偏差;也有部分学生早恋、网恋等,这些现象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3.人本化在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3.1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化向行动化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这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近年来,人本化理念在技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发展,思想政治课程逐渐向行动化转化,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学生行为方式的改变,教会学生能够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2注重学生自我管理

随着人本化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学生作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与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起到引导作用,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关系,相互尊重,体现了人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3.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技工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发展,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活动中逐步完善自我,走向成熟,体现了人本化的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

结束语

近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人本化在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一方面能够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应与时俱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叶玉清,肖文学.大学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实现[J].理论视野,2014,12(2):81-83.

[2]贺伟,李艳文.试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3,7(6):55-56.

篇3

关键词:职业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一)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指导原则

1.求实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即实事求是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我们可以对这些规律加以认识和利用,但是不能任意的改变和创造。在职业技工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职业技工院校学生,要想做到对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求实是不太容易的,要想解决思想问题,就要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如成长环境、生活条件、学习状况和性格等等。只有了解这些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解决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问题,促进其成长成才。

2.主体原则

在以往一般的职业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教育主体,而广大的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是教育客体。而在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以权威自居,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政治理论和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不关注学生的主体需求,不顾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缺乏主体意识。而学生在经受了多年的学科教学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起到了阻碍作用,学生们被动地接受教育,没有自己的想法,相信书本的权威,怀疑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将教育者的教育主导作用有效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效应。”

3.渗透原则

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教育者要把握和尊重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遵循渗透原则来指导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生活化。渗透原则可以让各方面教育者形成教育合力,产生强大的教育力量;容易被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接受,改变过往的直接理论灌输的形式,人们一般都不愿意受他人的摆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原则,而渗透原则能够让人们自然而然的接受教育,不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可以与社会紧密结合,随着我国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利用各种媒介交往会更频繁,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等载体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和社会化。

4.激励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激励原则,就是强调由外因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职业技工院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激励学生们的内在积极性,让学生们产生践行的愿望,自觉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教师也要善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对学生进行鼓励。

(二)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1.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受教育者置于生活之中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要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过程,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只是单纯地将思想政治理论灌输给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首先要把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看作是人而不是工具,要将主体置于现实生活中。”

在职业技工院校中,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表现为要强调尊重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主体个性,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每个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主体参与,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促发受教育者的主体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质上体现的是对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生命的尊重。

2.调节教育目标,实现目标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人们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希望教育这在思想和行为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它制约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过程。“职业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贴近职业技工院校学生,贴近实际,避免理想化,使学生感受到德育目标的可实现性。”实现教育目标生活化,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从生活中出发,最终是为了使学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教育目标的制定使其既体现统一要求,又要实现个体差异;既体现理想性,又具有现实性。

3.教育内容具体化,取材于生活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它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具有内在的丰富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职业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广大教育者要教职业技工院校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感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作用。

4.教育载体多样化,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偏向于封闭型教育,总想为学生打造一方净土,不愿学生与社会有过多的联系。然而,这一做法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对职业技工院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同辈团体的影响,多与家长和和社会上的各部门进行合作,利用多种教育载体等等,让职业技工院校学生多与社会接触,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不要把他们固守在学校的小环境内。

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好网络等现代工具。职业技工院校教师要下大力气搜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利用网络这一先进的及时有效的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师生在网络上的交流,同时还要让学生们正确的看待与利用网络,克服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网络这一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实现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职业技工院校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诉求。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回归到生活中,这一实践过程是不能从真实的生活中抽取出来的,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容和素材,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之所在,我们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紧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脱离生活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只能给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的提升带来阻碍,不利于职业技工院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切实为生活服务,才能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善卿,张炳生,辛国俊.生活德育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手机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人际传播手段;现代传播手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8-2-0070-02

手机作为现代人沟通和交流必备的设备,已经是最近十年来互联网科技对人们工作和生活影响最深刻的事物,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代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形成的手机文化也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潮流文化。这种文化冲击和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手机文化特点分析

手机文化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高速变化,还体现了现代人对高质量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智能手机真正跨越了地域和电脑终端的限制,使用、操作便捷,与人几乎形成了形影不离的关系,是带着温度的媒体。[1]“手机文化已经成为改变和影响人类生活和意识形态的一种新兴文化”。[2]它使人们使用互联网变得更加便捷,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用户的体验和自主参与性越来越强,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展示自我的迫切愿望,符合青年人猎奇的心态和娱乐化的生活态度。作为手机文化的承载者,手机自然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得信息、体验成就感的第一途径,智能手机完全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APP、需要的信息、交流对象、喜欢的游戏、做微商、甚至设计推广自己和自己的特色产品,给人们创造了表达和交流的空间。同时这种空间不受时空限制,让手机持有者有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青年大学生更是趋之若鹜。手机文化把个人的自主性发挥到了极致,契合了现代年轻人的社会心态,成为不可忽视的潮流文化。

当代大学生具有的优点,如:思维活跃、善于交流、有亲和力、活力四射、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也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具有多样性的价值观和冒险意识,这些特点对于求知若渴的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手机文化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点,例如:大学生日常的关注点越来越宽泛化、碎片化,精力难以集中,大学生的钻研精神逐渐缺失;具有自主选择、高速传播的手机文化使学生们的思想更加不稳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甚至学生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大学生群体的好奇心强、控制力差,尤其缺少新媒体时代学生应有的媒介素养教育等特点。

二、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手机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模式的考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文化是通过大学生自主选择的一种潮流文化,手机具有强大的娱乐、消费、沟通、媒体、搜索、商用等功能,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据调查,目前高校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更多的是用于消费和娱乐,很少有同学利用手机带来的便利进行学习,同时移动互联网使多样的价值观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于这些信息,涉世未深的学生很难理性面对、客观分析,导致他们更容易盲目地相信和不加证实地传播,容易使虚假消息在网络世界呈几何级数的爆炸性传播。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采用的以人际传播为主要手段的灌输、课堂讲解、面对面谈话这些纯粹以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等单一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和手段已经很难让学生信服。手机文化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使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革,这种变革对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提出了挑战。

(二)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挑战

手机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下的流行文化,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影响,正因其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适应了当代青年人追求新奇特的心理,所以在校园中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长期受到手机文化的影响,会使大学生丧失精神追求,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人甚至失去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冲击,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行为准则和是非判断能力欠缺,[3]手机文化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据调查95%以上的同学都有上课被手机打扰或者期间看手机的经历。手机带给大学生的是内心的孤独和虚拟的成就感,其必然导致学生之间的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虚拟世界成为多数学生的心理安慰。不少学生精神世界空虚。手机文化也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化,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甚至成为扰乱高校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罪魁祸首,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带来挑战。

(三)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介素养的挑战

互联网带来了资源占有的公平性,这种公平的获得信息资源的形式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获得知识和信息,他们对于网络的实际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他们熟练运用手机互联网、APP的使用能力也很高,但却对一些迷惑性较强的信息缺乏提防意识,容易接受误导而出现错误的认识和价值判断,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和多元化,[4]这就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挑战,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水平还不是很均衡,很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低,还难以适应青年人的网络化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对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移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利用手机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一)高校教师要具备移动互联网思维,成为校园先进手机文化的引导者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变成了人与外部世界连接的超级终端,可以想象,防范能力不强、媒介素养不高的学生随时在线、随时分享传播信息,如果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适应这种快速的传播和分享模式,提高自身应用移动互联网设备的能力,还是单一地依赖传统的人际传播手段,其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高校在加强教师运用网络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分析判断能力,教育学生理性对待敏感事件或没有依据的信息,杜绝不加分析地分享和盲目传播引发突发性事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要具备移动互联思维,坚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在手机互联网条件下针对学生思想出现的问题做出迅速反应,力图使自己成为校园先进手机文化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还要从传统的说教者变成符合时代潮流的学生的良师益友,学会通过网上、网下、网言、网语和学生互动,学会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平等沟通,达到帮助学生突破思想困境的目的,最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成为先进校园手机文化的引导者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的思想政治引领者。

(二)高校教师要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变革,利用手机文化搭起思政教育的新平台

移动互联网准确快速且便捷地展现出来的资源,其特点就是传递迅速、数量巨大、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声音视频共享、不受时空限制等多重优势,与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鲜明对比。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高校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潮流文化特点,把手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互动平台。国内一些具有先进理念院校已经敏感地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变革,认识到手机文化对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划时代的变革,并通过学校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全国范围来讲,多数院校发展缓慢,虽然进行了一些革新,但基本都流于形式。高校必须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手机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育者的培训、学习和实践,建立与手机文化相适应的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整合多方面网络传播的资源,改进单一的人际传播的教育方式,利用现代即时沟通工具与现代传播手段,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1]这样才能应对高速发展的手机文化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高效地利用手机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

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手机文化的多元性和大学生的思想不稳定性,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适时给予大学生合理地引导,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移动互联网的媒介素养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通过培养大学生独立判断信息价值能力,引导他们对纷繁复杂的手机媒介信息进行筛选、评估和表达,实现大学生思辨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汲取优秀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同时培养他们坚持不信谣、不传谣,坚决拒绝作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让自己在手机信息传播过程中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时时处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手机文化严重挑战大学学风建设的情况下,必须建立相关制度,对课堂、集会、学习等时间,建立有针对性的手机使用的约束机制和规范,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培育学生对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王艳.基于手机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

[2]黎志强,汪一伦.手机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导刊,2014(12).

篇5

    论文关键词:廉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一、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的重要性

    在相对权力行使的配套及监督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部分领导干部面对物质利益诱惑丧失了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和抵制力,堕入了腐败的漩涡中。这使得腐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块抛之不去的毒瘤。近年来,新闻媒体曝光了社会生活多方面的腐败问题,如:行败、医疗腐败、学术腐败、足球腐败、彩票腐败等等,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越反腐败,腐败越严重。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是非观,漠视腐败问题,甚至有些同学将一些腐败蛀虫视为偶像。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的文件明确了抑制腐败要从学生抓起。大学生是国家和党事业的继承人,而强调大学生的廉政教育是我们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并从源头上积极探索惩治、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因此,以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担当起廉政教育重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课程之一,它是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为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层次后备力量,他们是否具有廉政品质直接决定着党的前途,直接影响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同时塑造良好廉政品质,做正直的人,走正确的路,这也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就是为即将成为规范权力运行者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名利观,增强他们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生廉政教育引起了各高校和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大学生廉政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也仅仅才两到三年的时间。我校的具体做法是:在“基础课”课堂教学中留出2个学时作为专题系统讲解,另外注意在职业教育和法律教育2个板块中强调一下廉政教育。而实践课堂开展主要是通过图片宣传和讲座的形式引起了大学生对廉政教育的关注,使得他们获得了一些廉政知识。虽然取得了一些好的收益,但是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现归纳如下。

    1.缺乏科学统一的知识理论体系

    目前“基础课”相关教材中找不到关于廉政教育的知识体系。因此,授课内容缺乏统一的相关理论概念,教师授课的内容主要依靠教师自己收集材料备课。为了在教学中不扰乱学生思维,教师对知识理论问题一般是简单介绍或者回避。仅能依靠单纯的个案讲授式教学。这使得学生对“基础课”中廉政教育的学习停留于肤浅的感性思维,无法达到理性思维高度。同时也难以让他们掌握科学分析社会腐败问题的方法。

    2.廉洁教育教学方法老套,难以产生教学共鸣

    这表现在:第一,缺乏材,使得教师不能把握廉政教育相关概念给予科学的界定,会让学生产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感觉。第二,在案例选择上,一部分教师对一些社会典型案例避而不讲,过多的停留于古代或者20世纪80年代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毕竟和现在的生活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听了会产生内容陈旧的感觉,无法使他们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第三,部分教师不注意自己情感控制,过度夸大社会阴暗面,给学生产生社会已病入膏肓的错觉,从而产生逆反心理。第四,讲座和专题报告主要依靠校内教职工开展,校园空间的有限性和传授者的单一性,使得教学形式比较简单,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3.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受限缺乏吸引力

    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持,限制了“基础课”廉洁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开展。由于经费问题,目前很多高校的“基础课”廉洁教育实践课只能封闭在校园这个狭小的圈子里,基本就是图片宣传和知识竞赛。由于无法利用到优质的社会资源,造成了实践课形式化,无法引发学生的兴趣感,其效果欠佳。

    三、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的对策

    1.构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中的廉政教育知识板块

    将廉政教育纳入“基础课”教育教学计划,就要在教材中确立它的教育地位,应该在“基础课”教材中编写相关知识内容。对于廉政知识的编写需要注意如下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教育部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文件中指出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国敬业的职业观念。其次,要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基础课”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材体系,廉政教育要始终明确它的主线地位。再次,廉政教育要有科学的逻辑体系。如科学的基本内涵界定、意思的阐述以及基本知识板块的构成。让学生能通过准确掌握这些概念,形成科学的理论思维。最后,要理论联系实际。即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提炼表述,又要注意配套教材中案例选择贴近大学生、贴近社会生活、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同时注意对现实意义重大的案例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归纳分析。

    2.加强“基础课”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加大“基础课”廉政教育的科研力度

    作为涉及社会敏感问题的廉政教育给“基础课”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大挑战。整个教育过程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需要教师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丰富的知识,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感染力强的语言表达。因而教师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提升自己,以求达到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观点分析腐败现象,用生动的教学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廉政价值观的教学目的。同时,廉政教育进“基础课”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去解决,必要的科研是廉政教育在“基础课”中发展的有力保障。

    3.开展多种类型的“基础课”廉政教育课堂教学

    要完成廉政教育进头脑这个目标,课堂教育是重中之重。一堂精彩的课给人的启发有可能是终身的。对于“基础课”课堂的廉政教育来讲,要克服课时有限和教学内容不统一的问题,就要在广泛选材、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以多种灵活有效的手段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这些手段的运用不是简单的采用,而是要围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这个中心主题。因此,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这里简单归纳如下:第一,要注意视频材料的选择。要选择一些实事重大的,点评科学合理的,贴近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视频材料。第二,对于廉政教育讨论式教学,因为涉及社会敏感问题,学生积极性比较高,思维开阔,但也比较极端。所以,教师在讨论式教学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否则前功尽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我立场要坚定,对学生的讨论要做事先的思考,在广泛收集整理依据基础上以精典的点评来应对学生可能的提问。第三,情景教学。教师可以选择在对一些社会腐败现象的思考上,编写一些短小的(一般5~10分钟)小品,事先选择学生排练。学生在这种演练过程中自身会有积极的思考,而观看的学生更是对这种同学亲力亲为的演示有强烈的兴趣,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当然,最后教师精典的点评是点睛之笔。第四,聘请社会人事给学生开办讲座和专题报告,以增强内容的广泛性和具体性,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4.必要的经费支持,开展形式丰富的“基础课”廉政教育实践教学

    在形式丰富的“基础课”廉政教育实践教学中,社会实践教学(如,旁听反腐案件庭审、参观监狱)是最具说服力的方式。它为学生从社会角度认识防腐拒腐的重要性提供了最直接的教育平台。但这需要必要的经费作为支持,因此适当的经费投入是为社会实践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独立学院的办学规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承担着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本科生的教学培养任务,己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支新的生力军。由于独立学院起步晚,办学时间不长,无论在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办学理念等软件方面,都存在一些差距。独立学院担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但目前面临着比普通高校更严峻的困境。如何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青年大学生的主体特性及原因分析

(一)主体特性

1、渴望知识思维敏捷,但学习基础薄弱。独立学院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满足当代青年上大学,渴望求得新知识的需要。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敏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一些学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钻研精神等问题。

2、个性表现强烈,但合作意识较差。独立学院学生个性表现强烈,追求个性,突出个性,重视个人荣誉,,但虚荣心更强。活动能力较强,追求个人利益,在生活中忽视他人,忽视集体,团队合作意识较差,集体观念弱化,缺乏团队组织的忠诚感和责任意识。

3、自信心较强,但缺少理想信念。独立学院学生一般表现在自信心较强,认为在同龄人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起码也是个本科生,比高职高专要强吧。有自信心值得肯定,但有些却不是建立在自身实力基础之上。有些青年学子在理想信念、职业规划等方面显得迷茫,糊里糊涂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连钟不想去撞。

4、获取网络信息能力强,但内心精神空虚。现代学生善于使用网络,他们网络信息获取能力强,这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启迪了心智。但是,网络是一种虚拟世界,信息混杂,加之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实践生活与网络文化往往存在反差,部分学生因为内心精神荒芜、空虚,,易沉迷网络,致使他们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从而形成一种在网络中的虚拟人格,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与朋友、与家人的交往、交流与沟通。

(二)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的主体分析,形成这种特性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有:

1、社会层面,主要是受市场经济功利性的负面影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取得巨大的成绩,但也一同带来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其对大学生腐蚀性影响不可小觑,导致部分大学生削弱了我国主流政治信仰,在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往往只注重自身利益,无视集体主义的优良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滋生的不讲诚信,不讲道德规范,功利主义思想,使得部分大学生信念异化,理想价值追求被追逐现实利益所取代,从而表现出对理想信念的冷漠弱化,因而陷入困惑、迷茫,导致诚信缺失,道德滑波,甚至于个别大学生中途退学,有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2、学校教育教学层面,主要是注重共性而忽视了个性。

大学是传承和创造文化的主要场所和主要阵地。大学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然而,独立学院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活动忽视个性,是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

部分独立学院,特别是办学规模较小的独立学院,教育形式单一,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完全简单照搬一些一本或二本学校的做法,注重共性而忽视了独立学院个性,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认同,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特别在教学内容上,缺乏针对性、独创性和个性。有的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造成了对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缺失,引发了大学生精神空虚,理想信念弱化。社会实践教育方面很少开展,有的仅仅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讲形式、走过场。有的虽然实施了大学生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但没有得到持续、有效的开展。

3、家庭教育层面,主要是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影响。

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功能。正如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言:“家庭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但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消极面,特别是功利、实用主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家庭,影响着家长,使得有些家长直接把这种功利、实用主义思想“传导”给孩子,导致大学生功利思想严重、利己主义泛滥。

4、大学生自身层面,主要是心理素质不成熟。

“90后”已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主流群体,他们爱国心较强、性格开朗、充满自信、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是心理素质不成熟,其表现为对家长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集体观念淡薄,遇到困难和挫折易信心不足,有文化自卑的倾向。同时受非主流文化影响较大,甚至盲目地追捧非主流文化。短信文化、课桌文化、寝室文化、厕所文化等,在大学校园普遍受到当代大学生的狂热追求。一些非主流文化内容平庸化、粗俗化、恶俗化,包含有消极颓废的人生信条,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如政协委员魏明伦所说:“年轻人的欣赏观正在由‘审美’变为‘逐臭’,由‘蝴蝶化’变为‘苍蝇化’,对于高雅、优美、正义的东西排斥抗拒,对于恶俗的、浮躁浮浅的东西趋之若鹜。”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思考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协同创新(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即是指不同创新主体(国家、区域、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要素有机配合,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单独要素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同效应的过程。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协同创新,必须要认识其重要性。

1、整合独立学院资源,激发协同创新的凝聚力。整合独立学院各方资源是协同创新的基本前提,也是协同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般来说,独立学院资源十分丰富,既有本校母体资源,又有校企合作资源;既有公办学校中的优势资源借鉴,又有民间学校资源灵活运用特点;既有来自高校退休的并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一线的老教授,又有来自企业退休的并长期从事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才;既有来自高校退休的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又有来自高校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等等。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把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协同发展,就能创新,就能激发协同创新的凝聚力,形成合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2、推进独立学院改革创新,增强协同创新的鲜活力。改革创新是协同创新的关键所在,也是协同创新的鲜明特征。中国30多的巨大变化,力量来自改革创新,活力同样来自改革创新。独立学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为引领,以创新管理为抓手,破除内外部体制机制束缚,激发创新要素的鲜活力,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出相互协作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意愿的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个班级等各个协同主体,真正实现各个协同主体的优势叠加和优势互补。早就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校长要管,青年团要管,教师要管,那时虽然没有协同创新的提法,其内涵是多个主体都应抓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党委组织宣传部门、教务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青年团、学生会,等等,切实建立起协同创新多个主体之间的人、财、物的有序流动、协同运行的新机制,要善于协调、及时沟通内部矛盾、利益诉求、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在现实中真正产生“1+1>2”的示范效果,形成齐抓共管,各方主体有责敢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体系,增强协同创新的鲜活力。

3、健全独立学院规章制度,提升协同创新的执行力。制度建设与创新是推进协同创新工作的重心,也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独立学院要根据协同创新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要在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制度、教师考核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勤工助学制度、党员发展制度、思想政治教育规则等,构建管理科学,规则有序,切合实际的创新管理制度体系。好的制度在实践中要充发挥各自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时执行,有效执行,提升协同创新的执行力。只有健全独立学院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不断提升协同创新的执行力,才能使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二)独立学院如何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在提高协同创新认识的基础上,如何具体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是提升协同创新执行力的关键。

1、在体制机制上协同创新。

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科方向,专业特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新机制。校企双方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参与全过程,了解全过程,育人全过程,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新机制。校方和企业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领导小组,由企业、学校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主管部门共同组成。校方对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的业务能力、思想表现、实习规则等要全面了解;企业对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的学习能力、思想表现、校规校纪遵守等要全面了解,以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做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之中,不会形成“两张皮”的现象,各管一头,互不相干。通过协同创新形成“校企合作新机制”,有利于独立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有利于学生跟班实习,顶岗实习,及时掌握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有得于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赢得企业支持,家长和学生都满意。

2、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协同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在学校学理论,再到工厂搞实践,导致理论和实践分离。独立学院要在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新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直接同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空对空,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要求大学生放下学生架子,甘当小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爱护车间仪器设备,与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相互尊重,和谐相处,虚心求教,既学到了工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又体验劳动艰辛,劳动光荣的人生价值。这样才可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共需”与“共赢”同步推进。

3、在师资力量上协同创新。

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双方互聘教师和学生辅导员,为双方互聘的教师颁发证书,对在教书育人认真负责,

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校方和企业应给予双重奖励,让那些愿意从事教育,优秀人才终生从事教育的人得到应有的鼓励和报酬。这样做,在师资力量上通过协同创新,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以企业兼职教师为辅的专兼结合的“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起来,对那些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学生辅导员应给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资助。这样的师资接地气了,才能培养出接地气的学生、接地气的人才。

总之,独立学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正被协同创新的新观念所代替,作为独立学院的大学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现状和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融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地帮助他们释惑解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人生梦想而不断追梦圆梦。

[参考文献]

[1],十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12.

[2]耿静超,潘伟洪,张涛,《协同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创新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 年第9 期,81―88.

[3]田芳芳,《辽宁独立学院协同创新条件和机制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 年4 月,144―145.

[4]蒋强军,王华兵,《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 年5月,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