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4-08 16:2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教学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教学的建议

篇1

关键词: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问题及建议

在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网络既有利也有弊。利表现在网络可以迅速传递信息和实现资源共享。弊表现在网络传播的有害信息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大部分学生喜欢在网上发表言论,和老师的面对面谈话几乎很少,因此学校要平衡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吸引力之间的关系。

一、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

1.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由于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影响,很多老师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和操作能力非常重视,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较为忽视。另外,由于职业学校的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上缺乏经验,面对学生的思想问题时,很难及时、有效地对症下药。

2.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缺乏监督

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提高工作激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导致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由于解决措施陈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使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难以有效开展管理工作。

二、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网络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主要手段,很多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使老师快速适应网络教育和网络管理的工作模式。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虽然校园网络在职业学校中普遍建立,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较少。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中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版块。首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宣传党和政府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方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其次,建立电子布告系统、聊天室、新闻服务器等,通过热点问题展开热点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及时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希望进行思想交流的内容设置网上论坛等,并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参加讨论和给予意见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树立明辨是非的价值观。

(3) 提高网站的吸引力。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特点,不断充实网站的信息内容,并且使信息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信息内容更具可信性、可读性、服务性。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要顺应时展,本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播健康信息和正确言论,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不仅要精通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思想政治的工作业务。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对学校提倡的道德规范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还要不断激发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和效能,使自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中。

3.建立科学的网络管理制度

(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还能促使老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效果。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需要学校先建立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并使全校师生树立健康网络和安全网络的意识。因此老师要加强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并重视网络不良道德观念对学生的影响,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健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2)加强网络的规范管理。建立和健全网络管理的组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准则,通过对校园网和局域网的严格管理,有效监管学生的网络行为,如果发现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时,要及时清理;如果发现学生有思想问题时,要及时展开针对性教育。

(3)培养网络道德的意识。通过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的自律行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规范合理的网络行为,并积极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良观念。

(4)加强网络安全的立法。职业学校要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网络制度,通过网络安全的立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4.探索符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规律

(1)趋利避害。对网络问题进行处理的基本原则是趋利避害。首先,要看到网络的利,深刻认识网络的发展力量,并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其次,要看到网络的弊,采取积极措施解决网络问题。在网络的利弊关系中,要保持清醒认识,通过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积极作用和有效降低网络的危害性。

(2)引导和监督并重。引导和监督是进行网络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和监督的并重,主流信息和扶持正面信息,从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做到对网络信息堵疏结合。另外,学校要培养思考能力较强的骨干力量和政治立场坚定的党员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3)网上教育和现实教育同步。网络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在展开网上教育的同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形式,并以现实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教育的基础。首先,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网络行为的自律能力,主要受现实的教育和经验影响;其次,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要通过现实思想教育解决;然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难点和热点在网上难以透彻讲解,需要对学生展开行针对性的现实教育,而网上体现的学生问题,也需要老师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措施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孙圣雅.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D].烟台:鲁东大学,2013.

[2]陈江茹.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网友世界,2014(14):163.

[3]陈国成.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4]房晓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

[5]陆培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

篇2

那么,我们该如何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课堂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筛选,通过精心的努力、反复的思考和斟酌创新设计出合适的、理想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

一、教师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式教学,把知识原本不动地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做一名出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知识进行钻研和探索,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将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挖掘出教材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关键教学点,然后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指引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钻研精神。如果教师还是不能够打破陈规,仍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虽然也能够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监督和督促学生将其掌握牢固,但是却不能够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自主发现和钻研探索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虽然有知识,但是对于新鲜的事物却不能够快速地接受和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不能够被社会发展所接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未来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考虑,我们必须及时地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不再单纯地让学生学习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如《丰富多彩的情绪》的学习,以前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四种基本类型的情绪,传授给学生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告诫学生一定要主动调控好自己的情绪。而转变教学观念后,教师就不再这样直接将知识告诉学生了,而是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知道和了解的情绪种类,并且思考个人的情绪状况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经验,肯定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分组钻研教材,解决刚才教师让思考的问题,并将之前学生的答案进行整理和补充,使其知识更加全面和具体。这样就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讨和交流学习新知识,并将知识理解得更加全面和透彻,而且在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但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使自己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

二、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轻松愉悦有趣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学习及探索的欲望和动力。在兴趣的促使下,学生更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对于学习的目的也更加明确。而且学生在兴趣的陪伴下还能够逐步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巩固和探索知识,使思想政治的教学课堂不断得到优化。由此可见良好教学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在这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够激发出学习的激情,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效率也会出乎意料得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式非常丰富多样,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地看一下几种情境营造的方式。

1.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文学知识,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有趣的话题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之产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非常简单,关键是教师表述的内容一定要引起学生关注。

2.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它形象生动的展现形式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活泼生动的情境,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3.巧妙应用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学与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而教材设计的教学内容有时就会有一些滞后性,这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问题,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给学生营造一种浓烈的学习气息,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产生共鸣,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地钻研和探索教材中的知识。这样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非常多,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理想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使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三、教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确保课堂的高质量完成

思想政治课堂的优化也需要提高教师上课的精神面貌。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良好的教学状态站在讲台上,精神十足、语言铿锵有力地讲述知识,这样就能够给学生正能量的传递,让学生也信心满满地投入到政治课程的学习之中。这会大大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相反,如果教师在上课时面无表情,语言死板,精神状态十分不佳,就会给学生营造一种生硬、无力的感觉,让学生失去学习知识的兴趣,甚至会把学生的情绪也带动得十分低落,使得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紧张,而且让人反感,让学生对学习政治知识产生逆反心理,抵触和对抗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厌学现象。这就与我们优化教学课堂背道而驰了。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精神面貌,用自己的最佳状态进行教学,并以此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有学习的足够动力。我们还要用自己的爱心和真心与学生进行交流,以真情换真情,得到学生信任和理解,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教学课堂,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篇3

我在一所重点高中担任政治课程教学,该校的学生的素质应该是很不错的了,但有一个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即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打个比方吧!上课走神、打瞌睡,自习的时间如果老师不安排,就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有时候,老师之间开玩笑,要想教会他们可能只有采用“启智”教育模式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两句话,使我感到自己之前对学生的讽刺是多么的无知。“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德国教育学家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我们很久以来,都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做为一个高中政治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本人认为学习的主动性包含着:学习的兴趣,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自觉性。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基本的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教师语言应忌深倡浅

什么是教师语言?教师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行业语言,属于专业语言。它是教师传递信息的媒介,是教学的主要工具,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艺术。教师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影响教学效果。

易中天,人们就会联想到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讲三国”,人称“新时代的说书人”,深受人们的喜爱。通过他的讲解本来枯燥的东西,顿时生动起来;深奥的东西,顿时通俗起来。他说:“我是一个学术萝卜。萝卜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草根,第二是健康,第三是怎样吃都行。我追求的正式这样一个目标: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学术品位、大众口味”。如果我们的政治课堂也具备了萝卜的特点,政治教师运用好教学语言艺术,变深奥为浅显,学生的学习热情何愁不来,有了热情,自主性不求自来。相反,如果再用更深的理论解释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本来理论性已经很强的知识,那么整堂政治课就会变的生涩,令人难以听懂,想听都听不进入了。学习的兴趣顿无。

例如,有个老师讲规律的概念,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种概念,联系是属概念,所以规律是联系。殊不知,种与属是大学《逻辑学》中才会接触的概念,用深奥的知识解释相对比较简单的知识,学生能听懂吗,当然也就没有了参与的热情。相反,某老师利用学生划分句子成分的知识,很容易就把概念讲清楚了。首先请学生对“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抓句子主干“规律是联系”。然后提问“那些联系是规律呢?”“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通俗的语言,已会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把这个概念搞清楚了。这样立足学生的实际讲解知识,学生觉的自己能够理解,参与意识必然增强,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教学过程应忌灌倡探

忌灌即忌“满堂灌”、“添鸭式”的教学模式,倡探即倡导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热情。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尖锐地批评满堂灌的做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瓶子,瓶子里短少些什么,就给装进去什么。……东西装在瓶子里,东西是东西,瓶子是瓶子,不起什么混合作用或化合作用,两种作用都不起,还有什么旁的作用呢?”

学习的主体是自己,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这种帮助应是启发、激励,鼓舞,“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利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举例来说吧,在一节习题课中,某老师讲题的时,不是简单的解释答案,而且鼓励学生大胆的改题和编题。

以一选择题为例:唐代画家戴嵩曹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作珍品。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巴竖朝天。”《斗牛图》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此题的答案B,但是却有很多同学选了C选项。此老师在讲解了为什么选择B选项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为什么选C,思路那里出了问题呢?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C呢?你能举出其他体现C选项的材料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热情。这样的课堂,学生当然欢迎啦。

三、教学环节应忌繁倡简

教学《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八个环节:

环节一:老师以某公司的名义发行债券,动员学生购买

环节二:小品展示:《股票的风波》

环节三:展示事例并提出五个问题,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思考并与大家分享

环节四:学生阅读课本,寻找知识点并回答五个问题。

环节五:视频展示:暴风雨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损失

环节六:讨论“假入你是当地一个中型民营企业家的所有者,材料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环节七:随堂练习

环节八:组织学生制定投资理财计划。“假如你现在是一个投资者,你手中有20万,你准备如何投资。”

篇4

关键词:政治教学;公民意识教育;实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高中政治教学对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政治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其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公民意识教育,同时政治的情感熏陶的潜移默化正是最好的公民意识教育方式。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在各个教学环节,把传授知识和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水到渠成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坚持高中公民意识教育纵向衔接,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实践性学习的实施者,教师是整个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需要从多方面发掘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程资源并运用到公民意识教育教学中,做一个善于发现、善于研究、勇于实施实践性学习的公民意识教育教师。

众所周知,高中的政治教材是人文科学最为精致的内容之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公民意识教育因素,有效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如,我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训诫,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教师就可以把高中政治课程中必修3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学校每年的“感恩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从中感受亲情的温暖,让学生在活动中识恩、知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回报。教师在整个活动创设中要设法创造机会和条件,使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恩情和超越自我,提高学生的道德情商。

党的十报告指出,人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公民意识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长期的教导与培养。在学校,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所以,教师教育要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的过程,着力组织和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实践,用心体验。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把课堂教学工作作为公民意识教育教育的主渠道,明确公民意识教育教学目标,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在教学教育之中,如,给学生讲授《弟子规》时,把“注重行为举止,养成良好习惯,研读经典故事,学习做人的道理”作为公民意识教学的主题,通过常规教育、文化教育、爱心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情感内化,在人际交往中行为得体、礼貌待人,从而不断增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认为,政治课程教学是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的是将课内课外的知识体系相结合,通过公民意识实践活动促进意识素养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的公民意识教育点,充分驾驭教材,发挥学科优势,注重公民意识教育渗透的生动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政治教学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家、爱党、爱人民、爱学校的公民意识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如,挖掘高中政治必修3的文化理念,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起学生自主参与,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当前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公民意识教育活动中,笔者认为在注重教育活动形式和过程的同时,力求突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在上饶开展“爱我信江河,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当学生看到河边草丛中遍布垃圾、水源受污染的现象时,激发了道德情感,这就是公民意识教育生活化,即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强对学生的启迪与引导,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在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要注重公民意识教育的生活化,要结合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中伺机渗透公民意识教育,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品德得以升华。

因此,我们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时,应该把课堂的教学资源延伸到课外,激活学生的公民素养,凸显了政治的本质与力量。只有寓公民意识教育于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才能真正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才能让政治教材中蕴含的公民意识教育因素洒落在学生的心田里,真正做到春风化雨!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以继承和创新态度去学习、理解论语、借鉴论语宝贵资源。《论语》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意义在于: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在治国中的重要。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须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关系,这也是借鉴《论语》意义所在。随着经济发展,利己主义倾向抬头,社会主流价值观倾向于经济中心论,物质意识被强化,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成为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全部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贵遗产。重视和借鉴《论语》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仁学”思想重在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仁”是《论语》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 “仁”是做人的根本,只有确立“仁”这个做人的最高准则,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交往的秩序:与人为善、与人为爱。

(一) 什么是“仁”?

《论语》开篇就阐明“仁”的根本立足点。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①孝悌是“仁”的根本立足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血缘纽带,指向个人品质、家庭伦理和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这个意义上仁的“孝”“ 悌”是整个儒家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这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也确立了个人行为准则: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矣。”③这是对他人行为的要求,也是实行仁的方法:推己及人,这里“以人为本”超越了个体自身,波及到整个社会关系之中。“仁”要求个体在行动时要从自身与别人两方面约束自己,也就是实行“忠恕”之道。这是《论语》思想的基本原则,树立了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④就个人性格来说,必须刚强、坚毅、执着;在行动上,必须语言谨慎、质朴、正直。从反面来看,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在这里“说”和“实际行动”脱离,内心缺乏正直、诚信。只有具备这些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孝悌、实行忠恕之道,也才能实现真正的“仁”。

(二)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论语》“仁”思想,贯穿“人本理念”:人与人之间非工具而是目的,是人的内在价值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是以仁的态度来对待所有人。这一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忠恕之道”启示就是人与人之间首先要克制自己,做人做事以诚信为本;对别人要团结友爱、宽容大度,个人要具备与人为善、团结他人、宽容他人的品格,并且将两者有机结合。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都有借鉴意义。

《论语》对个体价值取向将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状况作为出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须能了解大学生当前生存状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更主要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肩负的使命,在思考自己的同时将思考他人、集体、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教育中,须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沟通、交流,努力把引导人、教育人、改造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论语》通过对“仁”的深刻挖掘,在政治思想上就是“为政以德”, 即以“仁”为核心的“德政”主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就是说,国君用品德教化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使众多的星辰环绕着他。国君只有具备“仁”基础上的道德,实施德政,才能够成为众星共之的核心。

那么,有德之君如何实现被“众星共之”呢?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提拔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到邪曲小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从了;反之,老百姓就不服了。在这里,孔子仍强调个人须具备优秀的品质、正直的品格。但这是不够的。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⑥将德政扩展到和个人优秀品质、孝顺父母、慈爱百姓结合起来,这样,德政就扩展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德政是每个人的政治。

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其缺少深刻的文化内涵,往往以工具化的眼光处事,缺少长远性的战略眼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重视以下问题:

必须重视“孝悌”思想,这是为人的基础。《论语》“孝悌”思想是超越时代、超越时空的。当前利益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在追求利益同时,能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需每个人思考。大学生在与人相处、参加社会实践中,难免出现价值取向冲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而《论语》“仁爱”“忠恕”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上启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积极挖掘《论语》有益思想,重视和理解“孝悌”思想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须培养“正直”、“诚信”、“责任感”、“理想信念”意识。当前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各种亚文化侵入,瓦解了部分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价值取向也出现不良现象,这都是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论语》中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培养及不懈追求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学”指什么呢?如仅理解为学知识是不妥的,也不是孔子思想所在。联系《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一词古代两种含义:一是"博学";二是相对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所以,孔子这里所谓“学”,是指“明明德”的“大学”。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是后天习得的,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在于对光明正大的品德弘扬和追求,努力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从而“止于至善”。

由“学”到“仁”,道德品质由抽象转为具体:家庭伦理、个人道德行为及个人道德追求。在《论语》中,主张对个人道德品质追求须有一个学习体知过程。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⑧可见最重要是树立对“仁”的态度,回归到对自己的要求、规约。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致力于如何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将其视为不懈追求的过程。孔子赞赏颜回“一簞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⑨的精神。归结起来,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追求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困境中锤炼道德品质,发展自己。

总之,《论语》蕴含深刻的为人、修身、治国思想。充分挖掘其有益思想,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借鉴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中,继承《论语》精髓,在创新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以及完善人格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意蕴的基础上健康前进。

注释

①⑦ 《论语·学而》.

② 《论语·颜洲》.

③⑨ 《论语·雍也》.

④ 《论语·子路》.

⑤⑥ 《论语·为政》.

篇6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 学科借鉴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39

On the subject Refer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tistic Language

XU Liyi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Culture and Arts Workers, Shenyang, Liaoning 110180)

Abstract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ed to learn the language and absorb the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other disciplines. This article draws on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theory of knowledge, rhetoric, broadcasting science and many other subjects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 discipline artistic studi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artistic languag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rol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tistic language; subject reference

马克思说:“我们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因此,任何学科都不可能是孤立地存在,它一定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发展完善,也一定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来对其他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作以借鉴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的研究更是如此。具有艺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语言这一载体,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征和教育场合的特点,在语句合乎逻辑、语法规范、修辞妥帖的基础上,能够以完美的手段和技巧、独特的方式和内容使理论的表述具有审美性、感染力、独创性和表现力,从而使受教育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和良性互动,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真正实现上述的艺术效果,我们就应该借鉴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修辞学中的修辞格以及播音学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1 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

传播学是以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为基本研究对象。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同时受众又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受众,就是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众多人。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两级中的一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受众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传播符号的“译码者”,更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有时受众也将直接参与到传播活动过程中。

关于受众,学者们将其归纳为:个人差异论、社会类型论、社会关系论、满足需求论、社会参与论五种。个人差异论认为受众成员心理或认识结构上的个人差异,是影响他们对媒介的注意力以及对媒介所讨论的问题和事物所采取的行为的关键因素。①这种观点认为:传播者在进行传播前应该考虑受众个体的性格、爱好、兴趣、态度、信仰、价值观等因素,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信息进行传播。社会类型论认为,受众会根据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性,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社会关系论认为,受传者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会受到生活圈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约束。满足需求论,也叫“使用与满足论”,认为:受众是能动的媒介使用者,受众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喜欢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社会参与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应是公众的讲坛,而不是少数人的传声筒。公民及其团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传播还要考虑受众的接受需要、接受动机、心理倾向等因素,以保证传播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语言这样的传播方式来完成同受教育者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与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犹如传播活动的两级,好比传者与受众的关系,因此,借鉴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需求和接受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不无裨益。

2 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兴领域,迄今不过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关于语用学的定义,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归根结底,语用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语言、如何使用语言、如何使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它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作受各种社会规约制约的行为,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着重说明语境可能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从而建立语用规则。②

语境和言语行为,是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语境,简而言之,就是言语理解和表达的环境。语境这个概念,是由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将语境分为两类:一是“情景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二是“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费斯将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语境”这个术语规定了以下范畴:参与者的有关特征;有关的事物,非语言性、非人格性事件以及言语行为的效果。语境的功能体现在对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所产生的影响。语境的功能也并非独立发挥作用,它是参与、协助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过程。从说话人角度看,语境的作用表现为:根据交际目的,确定说话的大体内容;根据交际场合,确定说话方式;根据交际条件,确定交际渠道。从听话人的角度看,语境的功能包括确定指称对象,消除歧义,充实语义。③

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如何使桥梁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应该借鉴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充分考虑到“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两种不同语境形式,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主客观因素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表达手段和表达内容,尽可能使听话人确定指称、消除交流中的歧义、充实语言表达的语义。

3 修辞学中的修辞格

修辞学大概起源于公元前500年前后,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西方对修辞学的研究路径不同,特点各异。在西方,由于古希腊人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为各种形式的演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公民聚会、礼仪场合以及法庭辩论等,都需要进行口头陈述和争辩,言辞应用的效果直接决定着事物的成败。④因此,人们开始了对话语论辩术的关注和研究。在西方对修辞学有系统性研究的当数亚里士多德,其专著《修辞学》和《诗学》都是代表性的学术作品,对后来修辞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辞格,是修辞学的主要内容,又称“修辞格”,或“修辞手法”,是语言重要的表现手段。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修辞学,都以辞格的研究为终级情怀。自古以来,学者们对辞格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通俗来讲,辞格就是人们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而对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运用。现代汉语中已被人们认知并定义的修辞方法共有63大类,78小类,我们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借代、设问、反语、排比、对偶、顶真、拈连、双关、移觉、通感等等。辞格是使语言艺术化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要使语言表达通顺、准确,而且要使语言形象生动、音韵和谐、节奏强烈、爱憎分明、内容深刻、富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⑤提高语言的形象性、感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运用修辞方法。好的修辞手法将赋予语言信息和美感双重价值;好的修辞手法能够恰到好处地跨过逻辑的局限,让思维在语言的天空自由翱翔;好的修辞手法可以突破旧的语言表达方式,创造出新的语言组合形式。

学习并掌握修辞学中的修辞手法,并将其灵活恰当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这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更加新颖、灵活、富有个性,充满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必然会调动起受众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 播音学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播音学是以播音创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播音创作发生发展的规律。播音学,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有自身的矛盾运动规律和自己的质的规定性,不能被某一学科所代替。播音最重要的载体是语言,广播电视播音中主持人优美动听的语言,让人们喜欢听、愿意听,甚至产生情感的共鸣,这与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在表达过程中,学习和借鉴播音学中的语言表达技巧,更能够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所要求的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富有节奏,声情并茂;体姿相助,通俗易懂的问题。

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是播音创作的手段,也是播音创作活动的重要环节。有声语言是由发声和表达两大要素构成。发声要素包括:气息控制、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气息是发音的动力,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都与气息关系密切。用胸腹联合呼吸的气息方式,给说话者较稳健的语言状态提供保障,避免发生情感激昂时“读破音”的现象。有利于丰富情感表达时的不同需要,同时对说话者的嗓音起到保护的作用。口腔既是有声语言的构字器官,又是语言用声最重要的共鸣器官,很好地控制口腔状态,可以为说话发音提供一个良好的语音制造场和良好的共鸣环境。吐字归音,关系到字音的清晰、响亮、完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言风格。平时有些人“口齿不清”、“吐字含混”、“吃字”等现象,都是因为吐字归音存在问题。有声语言的表达要素包括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外部技巧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外部技巧的运用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清晰准确,生动具体,情感丰富语流富于生命活力,富于动态美感。内部技巧有:情景再现、内在语及对象感。情境再现,是创作主体的二度创作过程,能够激发表达者的内心真实感受,调动表达者的丰富情感,是对内容从理解到表达的桥梁。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人们的表情、眼神、体态、服饰等副语言,也都传递着信息,表达着情感。“副语言”或“无声语言”,在传播学中也被称作“非语言符号”。它是指语言以外,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受到的姿态、笑貌、颜色、气味以及其他所有传播符号的总称。副语言大多是以其辅助、伴随功能与有声语言表达一起来传递信息的,对有声语言表达具有补充、强调、调节的作用。比如用微笑表示亲切感,用紧锁的眉头表示愤怒,用大幅度的手势表达诙谐幽默等。副语言的运用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可感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增强传播的效果。运用好副语言,对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够起到强化、丰富、修正和补充的作用;运用得不好,则会弱化或干扰信息的传递。

借鉴受众理论、语境理论、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和需求,把握教育的语境和特点,运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方法,掌握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表达技巧,这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语言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艺术性。

注释

①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4.

② 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47.

③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19-120.

④ 崔应贤.修辞学讲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

⑤ 曹艳伟.政治语篇中的辞格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3.

参考文献

篇7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建议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之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一、从现实生活寻求学生心灵的震动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设置问题时,我选取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背景材料。有时利用乡土案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乡土案例由于发生在本乡本土,有的为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在时空上贴近学生,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联。因此,教师要适时地利用乡土案例,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并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求知欲,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处处有活例,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要让大多数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中都有少量的高峰体验,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都寻求对自己的价值的积极认可。”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才能把学习中的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可通过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来达到此目的,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生活。

二、在和谐课堂中激发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不仅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在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课堂气氛严肃、刻板沉寂。学生的课堂行为也就相应地被规范为: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讨论,而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是发挥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一种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上思想政治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被发挥出来,也就不再有思想政治课毫无生趣的结果了。

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不再满足于是什么,而要深究为什么,因而老师在教学时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布惑巧设学习障碍,干扰学生,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下,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创新过程。

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最直观可行的工具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并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将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可见,在现代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景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生涩与呆板,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来。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这个教学要求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和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或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这样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既讲授了必修内容,又扣住了时代脉搏,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四、与班会课有机结合,使知识真正落到实处

新课标既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把课堂当成学生成长的乐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和平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机地结合班会课,使知识教育结合实际生活,落到实处,发挥出实效。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到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又能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实际生活中更能体现知识的价值,以及运用知识的乐趣。

篇8

关键词:学生差异;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62-03

笔者在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逐步意识到不同专业,主要是文科专业和理工科专业两大类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差异。尽管有研究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效应,但是并没有文献专门针对这种差异性及其教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笔者在深圳大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简称“毛概”)的教学基础上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试图探讨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体现的差异性,最终体现“因材施教”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地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主要是以深圳大学“毛概”教学为代表,以连续五年的“毛概”教学实践作为基础。在调查中,主要是把学生分成“文科类”和“理工科类”两大类别。而最近五年的“毛概”教学安排,为调查文科学生与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环境。主要的实地调查包括几个方面。

(一)问卷调查

对深圳大学2011级学生“毛概”课程效果各因素相关性的调查。这次调查对结束“毛概”学习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个别交谈及相关统计分析。调查的1000名(有效问卷918份)中,文、理科学生各占一半。调查的主要结论项是对《毛概》课程效果的评价,选取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类。(1)学科分类(理工科、文科);(2)教学相关因素,如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对社会科学的兴趣、学生的基础知识准备等;(3)学生社会关注度方面,如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度、是否有打工经历、是否经常上网发言等;(4)有关社会参与情况,包括是否参加学生会、是否参与社团、是否参与社会考察活动、是否参与党员培训;(5)社会流状况,如是否经常与老师交流、是否经常和家人、同学讨论社会问题等。除此之外,还对学生的一些活动方式进行了调查,比如看新闻的途径、希望教材和教学方式做怎样的改进等。

我们以“教学效果”为因变量,其他各项选项作为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的分析显示,“毛概”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几个显著相关的因素,除了“教材”、“教学方式”之外,还有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生类别”这个因素。这多少印证了经验中有关文科和理工科学生的差异性。这种显著性可能意味着:第一,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对于“毛概”课程学习的需求有所差别;第二,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对于“毛概”学习的讲授方面有不同需求;第三,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课程的学习方面有不同特征。

(二)其他调查

除了这种大范围的调查,还进行了一系列追踪调查和抽样调查,比如在最近对600多名文科和理工科两个大类学生的学习、阅读和交流情况细节的调查;对学生金钱观念、文凭认知等方面的抽样调查。

(三)对调查结果的文本分析

在问卷调查之外,还有对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的文本分析。在连续五年教学中,都有即时作业的安排,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各种议题的作业。这个安排旨在考察学生目前思维和理论水平,即学生运用概念、理论建构文章的能力。同时,还有一些即时的演讲和辩论,也是针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观察形式。

考察学生学习差异性,对这些因素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目的是得出更普遍性的结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模式及教学模式提供选择。

二、基于学生专业差异性的实证结果分析

(一)相关基础知识储备的差别

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是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切合现实生活及受教育者的认知基础,教育过程才能产生“共振”,从而收到良好的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实践维度,一个是理论维度。就“毛概”课程而言,讲述的不仅是思想发展史,更是一部实践史。要理解书中的内容,并产生兴趣,必须有基本的相关知识储备,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在这种储备上的差别是很大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专业和学生在课程上的学习需求。

1.中学文理分科造成的知识短板。大学生现有思想政治课的基础是中学阶段的学习,由于中学文理分科造成的课程类别上的差别,理工科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

2.“思想政治课教条”。从文科学生的角度来说,中学阶段政治、历史学科是必修课程,“毛概”教材所涵盖的历史事件,学生几乎通过中学的历史和政治课有了基本了解。但是,糟糕的是,高考压力下的“填鸭式”教学使文科类学生对于有关知识记忆深刻,但是并不感兴趣。再加上教材的文件性、纲领性、条文性、结论性特征,使文科学生对相关课程产生了“思想政治课教条”,即枯燥、教化、无趣,因而缺乏学习积极性。

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调查中,无论在“教材内容”方面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选择“不满意”的都占到60%以上。教材和教学方式没有针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适应性建设,大概是主要原因。

(二)学习需求的差别

基于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在课程的学习需求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调查中,有理科同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是理工科学生仅有的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的课程,而这也体现了理工科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和期望。对很多理科学生来说,“毛概”课程作为一门融合历史、社会发展的人文类课程具有吸引力。

而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不仅很多内容在高中阶段学习过,而且社会科学理论和学习贯穿专业学习,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方面并不具有稀缺性,因而希望能在课堂上进行现实案例的分析和深度讲述。

(三)阅读情况的调查

在对“是否经常看社会科学类书籍”的调查中,有41%表示“经常看”,有59%表示“不看或不经常看”。而对不同专业学生阅读的进一步调查显示,在阅读取向方面,96%的“文科”类学生和97%的理工科类学生是按照兴趣来阅读。调查显示,文科和理科学生在社会科学类书籍的阅读上显示了较大差别。文科学生阅读社科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居多。

(四)社会性的交流方面的差别

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特征,往往通过家庭启蒙、社会示范、社会舆论等途径发挥教化功能,通过生活常态化的、不知不觉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与价值观念。基于此,我们调查了学生在家庭、学校的交流情况以及学生的主要交流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即使与父母很少交流的同学,也趋向于赞同父母的意见,这个稍显意外的结果反映了学生对于经验的一种普遍的尊重和认同。这个调查中另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是,学生之间几乎很少交流社会时政方面的话题。究其原因,有同学认为,社会离自己远,没有兴趣;也有同学说同学间意见差异很大、争论没有结果等。

实际上,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兴趣缺乏,正是反映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缺乏。

手机、上网这种信息交流方式对学生的认识是否产生影响?对此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在最近的一个跟踪调查中,“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在“手机、上网是否影响你对社会的认识”这个问题上,均99%以上回答“有影响”或“影响很大”。而也有大部分同学清楚认识到了网络的两面性。

(五)思维习惯的区别

在了解学生思维习惯的调查方面,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观察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堂发言。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自身已有知识和话语建构社会认识的过程。目前看来,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在作业中表现了明显差异:理科学生更多是事实描述和个人经验描述,论述较为简单而且缺乏联系;而文科学生经常使用相关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

三、“因材施教”意义的教学模式改进

基于调查结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更进一步提高,应使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对接,同时使社会发展经验和学生的个人体验相结合,这是达到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而这种对接,必须体现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

(一)教材的改进:深度与广度

在教学中,因应不同学科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以满足学生需求。

对于理工科学生相关基础知识较少的现实,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有更多的承载内容。比如发展过程、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的内容、社会经济运行和组织等方面,从历史事件和演进历程,建立分析的条件和链条,以体现理论的科学性,同时通过现代中国的蓬勃发展彰显其价值理性。

文科学生的特点是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因而容易产生混乱。因此,在针对文科生的讲述中,必须明确社会主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然后,结合现实案例,从理论角度解读,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

(二)教材的文本解读:互补与适应

知识结构的不同使学生运用的话语及暗含的话语体系不同,这是一个教学呼应的前提条件。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进入学生的话语体系,引起学生第一时间的兴趣和响应。能进入其话语体系,才能使问题真正成为“问题”。所以,必须根据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习惯对教材文本进行不同解读,让课程内容和不同学科的话语体系接轨,通过学科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渗透主流意识形态,达到课程的教育目的。

基于这些要求,教学组织方式上要进行改革。按照文科类和理工科类分类组织课堂教材,同时安排更具针对性、专业适应性的教师,按照学生需要组织教学内容。

同时,学生的教材体系必须提供更多支持。比如推出权威的介绍中国历史事件的辅助教材和比较其他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教学辅助内容,经典著作选读等。这些辅助教学内容使教材更丰富,也更具有选择性。

(三)教学方式的组织

1.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从现实和数据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思考问题的方法,明确目标,得出结论,然后再进行修正,这应该是更为科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路径。除此之外,课堂的深化也是必须的。比如,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实践、中国文化的资源,也应该是学习的内容之一。

2.学生的社会参与和叙事、记录。鼓励学生的社会参与实践,并且通过对自己参与行为的总结,进行对社会的认识。这种参与性叙事可以是自身家庭的交流,也可以是自己参与活动的总结。

3.课程的考试方式创新。以一系列课堂作业和小组讨论作为主要的考试形式;或者通过课堂作业、开卷考试和社会调查实践报告综合起来考察;或者在网络上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内容进行考核。这些方式应更能真正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网络及隐形资源的运用。

要使学生更好了解课程,必须使课堂深化。如何使网络成为提供大量投入资源的空间和交流空间。如何把各种相关资料置入其中,利于学生学习和讨论,以及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是要探讨的地方。

本文只是主要针对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科分类进行考察,因此,对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分析来说,尚有不足之处。尽管如此,本着教育“因材施教”的观念,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的调整和改进,应能更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赋予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学习形式、教育原则、师生关系几方面借鉴该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道德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论 ,它重视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道德学习”是与“道德教授”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学习道德的④。“实践一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实践 ,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进行借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理论,“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道德学习是实践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是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

道德的习得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才能被人直接体验、感受和建构。因为道德这种“知识”在本体意义 L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认识、掌握、创造道德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亲自去实践道德、体验道德来实现。同时,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无法分割地统一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单纯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动绝不能直面真实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活动 ,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 比较严重。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与能力。单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必然导致我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实践一建构”学习观认为,道德学习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面对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实现道德的发展,这就是道德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道德学习之所以有这个特征,一方而是因为道德弥散在社会生活中、弥散在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于具体情境的,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环境、社会情境的依赖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体尽管可以选择和超越,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热衷和关注的一些颓事物、新现象不能给予相应研究和及时指导,难以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时期,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误导甚至贻害了大量学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脆弱和无力,不能全方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二、“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从“如何学”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问题,必然催生了对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原则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这些问题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解。从解读“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观照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及其启示。活动课程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主要的问题②。“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是人际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过程的产物,对个体而言,也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交往,通过自主构建,才能将外在于己的道德约束落实为自己的道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被个体纳入到“实践一建构”的自主活动中,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动课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环节和活动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视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而:一是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观上的经费 、师资、时间等投入不够。实践环节和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要把实践环节和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与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原则、形式及其启示。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依据什么原则实施教育的问题。从 “实践一建构”这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心理匹配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 、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丰要 目标。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少数大学生不敢直面社会。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坚持实践性原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不排斥,但是觉得政治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距离太远 ,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拟定周密的实践教学调研课题 ,确定实践调研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与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紧密结合 ,安排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研 ,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阅、计算成绩,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要以课外社会实践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世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 ,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则主要强调的两点。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体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性格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和他们“互相信任”“平等对话”。我们要及时、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物质观 、自由观、爱情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意图出发,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融入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

心理学的研究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者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大量养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有赖于一种适当的和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还有赖于人们对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对学生发展水平和人格构造的理解。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心理学的结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则落实到实处,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学的规律其次,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再次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师生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一建构”理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的关系,通过一定媒介的师生对话,产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对话合作相对应的师生关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在高校中,师生之间以进行涉及内想法和真实感受的对话机会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即大班授课或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与服务,这样就使得学生和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在一些集体讨论之类的环节中,由于场合、时间、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也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今天 ,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 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也能经常听到,如果师生之间进行过对话,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 ,不正确的观念得到了矫正 ,获得了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再有,进行对话 ,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活动课形式,还是它提倡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注释]

篇10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

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传播交流的重任,因此,其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学校实际,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重点,打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基本原则用十六字表示“传承创新、立德树人、统筹协调、提升品质。”

一、大学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本是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

一是大学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先进文化要发挥社会作用,就要把文明内化到人们的灵魂里,积淀到人们的思想中。办大学就要建设大学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大学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会产生深刻影响。

二是大学文化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必经途径。大学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使学生认识社会,见习社会,适应社会,打破了青年学生的天真与幻想,大大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大学文化作为教学和常规教育以外的文化形态,是教学和常规教育的重要补充。

二、大学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过程中存在问题

1.西方不良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冲击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通过网络、手机等多媒体传播,文化,已经变成可以无国界的进行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不同的外来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相互碰撞,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我国。在受到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的同时,西方不良思想也在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基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成熟,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将诱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产生消极态度情绪,甚至是产生负面的极端心理。如何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帮助引导高校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受到持续关注和研究的。

2.只有物质文化的建设远不能体现大学是文化精神家园的实质

大学精神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的建设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对于一个大学而言,如果说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图书仪器、经费拨款等代表了硬实力的话,那么,大学文化就代表了一个大学的软实力。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和升华。大学文化彰显了一所大学不同于其他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而目前各高校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已做出大量投入,而在精神层面却缺乏有效手段,未能体现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

3.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不接纳使中国道德精髓沦为所谓的“迷信思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财富,是大学生思想信念的重要范本和精神方向引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能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起到加强其民族责任感和加深其爱国之情的作用。 然而大学生存在对“传统事物”抛弃的现象,错误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存在认识的偏差,往往会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大学文化建设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着力构建文化建设新格局,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推动和促进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讲好大学故事。关注学校的人、物、事,研究学校发展脉络、办学理念、大学文化特色、核心价值观和知名人物、重大事件等。组织校友采访团,专题采集知名校友口述资料,征集实物文献,及时整理出版。成立校史校情讲解团,通过精心策划校史馆参观项目和校园讲解项目,讲述校园历史、校园景观、学校发展、校园风貌和励志故事等。采用编撰学校文化系列丛书,拍摄校史纪录片、校园纪实片,演绎原创舞台剧,拍摄微电影、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声情并茂地讲述发生在学校的大小故事。

二是弘扬大学精神。通过梳理学校发展历史脉络,凝练学校精神,完善校史校情宣讲机制,传颂校徽、校训、校歌内涵,传承学校文化精神。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教风、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文化育人,将独特的、得到师生广泛认同的学校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全校师生基本行为规范和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学校和谐、健康发展。

三是传递文化力量。探索并践行现代大学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凝聚学校文化精髓,鼓励和倡导多元文化融合,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大学优秀文化成果,将创新精神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推动学校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开展优秀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开展形式丰富的各类中外师生文化交流项目,建立面向国际一流大学的优秀文化交流共享机制。

四是打造文化精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活动,坚持创新性、原创性和品牌化原则,为广大师生全方位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空间,构建大W文化品牌体系,打造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亮点,拥有系列文化精品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全面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广泛宣传,多角度立体传播,增强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学校知名度和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