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4-04-08 16:2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教学计划

篇1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化课堂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化教学因其较强的实践性、灵动性为众多高校思政教师提倡与践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则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的实践活动,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灵动性强,形式丰富,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案例分析、模拟教学、撰写论文和心得体会等等,这些参与性极强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授课教师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切实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难题,增强这门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当前,实践化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面临着某些困境和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做简要分析。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大学生主体意识欠缺

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是实践活动的本质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主体意识,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大学生主体意识欠缺存在以下几方面客观原因: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堂教学有待规范。在大部分高校中,实践课堂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直接影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感兴趣及有责任压力者会较投入,反之则使自己成为旁观者。二是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部分学生认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被洗脑”,对课程表现一种抗拒的态度,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思维性。三是大学生对自身的主体意识价值认识不到位。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刚及成年,他们在思维上趋向独立自主,对自身的现实中主体意识有一定的认识,有了突出自我、投入社会的愿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依赖他人,特别是在大学前的教育长期处于被动和服从状态,认为学校教师是主体,自己是客体,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因此,难以找到主人翁的感觉,在课堂上也就难以表现出自主意识、自觉意识和创新意识。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运行机制尚待健全和规范

机制的规范和保障是任何一项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以其生动活泼的方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可是在落实中却遇到诸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健全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

首先在于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实践化课堂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指导。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是教学活动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教学评价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化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被众多高校所认同,也组织开展了一些举措,但也仅限于此,并没有制定相关的实施规范和保障机制,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教学的开展达不到教学的实际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如人意。

其次在于实践化课堂教学管理有待规范。一是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的大班教学方式使授课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难以对每个学生做到具体的指导和管理,少部分学生本来积极性就不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往往采取置身事外的消极态度。二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尚缺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对于如何进行这项工作的问题,各教师各行其是,没有形成严密的计划方案,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及内容没有得到合理安排,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预期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课堂实践教学的功能性被大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没有得到学校各级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高校没有能够提供足够的设备设施、场地、音响、电脑设备这些辅助工具,音像资料、图书资料、信息资料等等更新补充工作也不够及时。课堂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2.3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化课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度”难以把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强调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性,另一方面则不能冲淡理论内容的教学。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也是简单的;拒绝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愚蠢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在教学中常常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局面,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在教学中较好达到两者兼顾,是众多授课教师纠结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化课堂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组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内容组织的缺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难以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些内容的过于抽象或过于形式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要花费多过的精力去讲解,减少了学生课堂实践锻炼的机会,达不到原有的目标;有些内容过于繁琐且针对性不强,不够简明的理论内容给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了相当的难度,出现了学生既不愿意学习理论更不愿意投入课堂实践的状况。

二是在于教师自身现场实践指导技术有待提高。学生是实践化课堂的主体,离开了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主体将不容易把握在课程中的思路及方向。在实践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情况和问题会随时出现,容易偏离课堂教学中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如何化解问题,做到及时的、有效的引导,是相当一部分授课教师尚需加强的素质。

3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课堂教学实效的对策

3.1 着实抓紧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作力度

篇2

一、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情感教学,增进课堂民主

成功教学实践表明,一节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其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展现、情绪的感染,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时,才谈得上转变为学生的信念。而只有当知识转变为学生的信念时,才谈得上道德教育。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此外,思想政治课的网络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内在的驱动力,使他们更加专心投入学习,“趣学”、“乐学”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情感性和民主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重视情感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是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

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我巧妙地运用情境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特意、精心安排的,满含兴味、环节紧扣的程序中,自然地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求知网络,从而在学生不自觉中便激起参与的欲望。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而形象、直观的电教媒体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如在教初一政治《珍爱生命》这一课时,一开始使用投影仪映出的遗像;同时,教师用哀痛低沉的语调对学生说:“1976年1月8日凌晨,我们敬爱的在北京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亿万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学生凝视遗像,听着老师舒缓沉痛的话语,其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诵录音;那黑色的挽联,那白色的花环,那阴沉寒冷的天气,那缓缓而行的车队,那满面泪痕的老人、青年、小孩……此情此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通过对生命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生命,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到《情趣与志趣》时,先播放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小萝卜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放飞了一只蝴蝶,以他那童真的心灵,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的一段录像来说明人们的爱好、兴趣愈广泛,人们的生活就愈加丰富多彩,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会愈加深刻,人们就会对生活愈加产生浓厚的情趣,人们也就愈加热爱生活。即使是生活中最黑暗的时刻,也一样能找到心灵的安慰。然后在播放一段黄山的自然风光,让同学们陶醉在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中,陶冶一下他们的情趣。然后再让他们看几幅丰子恺漫画,作者对于世事人心的敏感细察,对儿童的热爱,对自然的倾心和对于人生的执着,经由笔端源源地发泄出来,几乎不加雕饰,自然天成,丰子恺漫画的魅力就在这里。事实上,真正的艺术品,是具有教化意义的,又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它们在让人怦然心动的同时体味到了生命的乐趣,这就是高雅情趣的无限魅力。通过这些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新鲜的、美好的事物,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情趣,情趣又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

二、运用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教育知名人士卢志文指出:“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的世纪,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政治教学当然也需要改革和创新。美国著名教育学者认为,“网络化教育是各国21世纪教育的重要手段。”可见,运用网络化教学手段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网络资源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网络化的教学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篇3

1、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基础,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它的声、形、色,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使学生摆脱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情境,步入了一个诱人的、多维的情境中,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学《依法保护环境》一课,我用大屏幕播放了环境污染的影片,从滥砍滥伐森林、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到动物濒临灭绝等生动详实的画面中,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凝聚到一起,对下面要上的课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好下文奠定了基础,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2、多媒体辅助教学超越了时空的局限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的事例久远,这就给教师带来了不便。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就可以打破这种时间、空间的局限,使学生感到亲近,利于学生学习。如《依法保护环境》一课,我引进了音像资料,让同学们看到了远古时代的恐龙等野生动物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看到了亚马逊河地区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破坏并逐渐消失的真实场面;北美和欧洲大面积的树林以及数以千计的河流正处在死亡的边缘;如醋一般的酸雨降临在广大的地区,使树木烧毁、土地硬结。同学们看到了造成这种破坏的根源,来自现代化的工厂以及人们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致使燃烧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形成酸雨。这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远比教师空洞、枯燥、乏味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3、多媒体辅助教学降低了教学坡度

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学生由于知识范围、思维结构等多方面的束缚,往往会在认知过程中产生断层,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为学生理解知识构建台阶。如教学《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一课,要讲清中国处于这一阶段的原因有三点。我利用多媒体,用图表把每一点原因层层剖析。比如讲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这点,例举了主要表现在农业方面、工业方面和地区发展方面;讲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这点,例举了中、外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对比图,以及我国有文化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同学们较容易地理解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原因。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就能突破这一难点。经过层层诱导,使学生从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可以使课文中抽象枯燥的内容,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疑难问题迎刃而解。

4、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篇4

引言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逐步推进,教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不断被人们所提起,美国知名现代教育学家说过“教育即生活”曾经在上世纪的美国引起巨大轰动,并因此引发了一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浪潮,其最后也得以很好的实施且取得显著的成功。教育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及引领生活的发展,一切的教育都是从对实际的生活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得来的,但教育也有独立于生活的一面,教育可以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引领新的生活模式,因此说教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教学的生活化也是必然趋势,作为中学基础课程之一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一样,为了增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即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下文将对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价值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体现

1.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缺乏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有效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积极性也受到极大阻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太过于理想,不切合实际,知识过于本位化,使得教学内容严重与社会生活脱节;二是教学内容不够形象直观生动,更强调理论性,空乏无味,所教知识不能有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导致学生产生知识无用性的错误认知;三是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缺乏足够的师生互动与讨论,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难以激发出来,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以上问题使得中学思想政治课难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不利于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则能很好解决上述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弊端,生活化的教学既重视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既实现了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又使学生个性得到了有效发展,同时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到很大提高。此外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更加高效的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2.可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一个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都趋于成熟,开始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自我意识也不断的增强,用心理学上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就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处在渴望被人尊重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把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发挥好,建立一种良好的民主性师生关系,这对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求知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中学生作为即将走向高中和大学的群体,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社会的关注,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驱使他们把自己当做社会的一员,并努力去践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和权利,加强自己与社会的联系等。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则很好的迎合了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生活化教学使得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复杂抽象的生活直观、生动及具体化,同时其更强调创设师生间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环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独立思想和人格,给予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的空间,很好的满足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3.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我国基础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走进和融入生活,要与社会生活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在生活感觉得到学习,而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则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定位上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及过分强调课本知识的学习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获得,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独立学习的能力;二是生活化教学模式更突出贴近学习,联系生活,即课程要尊重学生的关切及需要,并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学情境的选择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使学生感到知识与生活是相通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施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1.通过导入生活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有个理论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基础上的新知识的教学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首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才能将单调范围的思想政治理论变得鲜活具体,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有生活即是课堂,课堂即生活的感觉;二是模拟生活中的片段,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理解和把握其生活,并在教学中将学生生活改编成教学片段,使新知识的传授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三是开展生活实践,教师可以开设课外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出课堂,让他们从社会实践中体会和领悟知识,然后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来。

2.提出的问题要贴近生活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提问技巧的把握一定要到位,所提问题要贴近生活,与所创设的生活情境密切联系,同时还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设置问题,教师提问时要注意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引导性,并围绕解决问题这一中心目标,层层推进,鼓励学生设疑可以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3.体验生活,合作探讨

新课程改革出提出了教育教学中要加入更多探讨、合作的教学学习方式,而探究活动往往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实现生活与学习的有机统一,在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师生间及生生间的将自身的生活检验结合到合作交流学习中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交流探讨,学生可以分享各自的经验,并将别人的有益经验进行内化,再反馈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生活[3]。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新闻点评、专题研究以及开展丰富多样且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辩论赛等。

篇5

关键词:城镇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技艺

党的十报告指出:几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并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前,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

农村学生大量向城镇流动,一方面大大推动了城镇教育发

展,加快了城镇教育结构的转变和升级,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化、推进城市化创造了条件。高中教育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亟待我们城镇高中教师去着力探索切实的方案和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通过多年的探索,笔者认为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努力。

一、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确,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挑

战;莲塘一中是所省示范学校,给每个教师都配备了手提电脑,每个办公室都接通了网线,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1.教师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文字和图片导入,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作品中进入新课。当然文字材料的导入不一定都要有文字欣赏性,可以是一个故事,或一则消息、新闻等。在教学中,用各种漫画和图片更能直观、形象、生动地把握事情的实质,进而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

2.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教学中播放,优秀的CAI课件集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根据教学需要,大容量地展示教学内容,形象化地表现知识形成过程,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让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

3.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具,进行多媒体教学软件创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但是,计算机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它只是教学手段之一,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新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才是每个政治教师应当的选择。

二、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既是师生的教学活动过程,也是师生充满灵感、充

满激情和智慧的交流过程,是“不可重复的生命历程”。实施教学生活化策略,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走进生活,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充满对生活智慧的好奇,充满浓郁的乡土和生活气息,实现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1.坚持让学生建立政治学科生活案例本,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自主结合课本知识去寻找蕴含政治学科道理的生活案

例,有利于促进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2.用好时政五分钟,活化思想政治课。据调查,有86.4%的学生喜欢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兴奋点,让时政演讲活动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每节课的教学中留出五到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时政演讲活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引导选题,从“准资源”到“真资源”。教师引导学生对选题进行价值观的审查,要求学生紧密结合世界形势、国家发展、社会变化、生活感悟、政治素质等方面加以选题,可以对专题时政进行评述,也可以采取一周新闻播报的形式,还可以是对某一热点知识的跟踪。

(2)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挖掘隐性的情感资源。生生互动,即让听众与演讲者进行互动,可以向演讲者提问,也可以对演讲内容进行补充或谈体会;师生互动,一般是老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简短的点评。

(3)由听觉效果上升为视听综合效果,开发资源的金字塔效益。为了更好地挖掘时政资源的效益,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

(4)“时政素养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对时政资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据调查,有78%的学生喜欢思想政治课堂上老师采用讨论探究式或辩论式的教学方法,经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形成了研究成果,并在同学中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和热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时政素养重要性、

现状、对策等的全面认识,从而对时政演讲活动的资源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时政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

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执行者,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生成有价值的动态性课程资源。

1.要求学生每天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关心时政、情系

天下。

2.撰写时政评论,砥砺志气、指点江山。每位学生从当天看的内容中任意选一条新闻或政策,运用所学的知识发表评论,每篇字数不少于200字。

3.让学生编写试卷,理论联系实际,每月要求学生以自写的时政评论和课本为素材,自创5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并设计好答案。

4.教师把学生编写的试题进行整理、修改和筛选,组成一套完整的试卷,让全体学生进行测试,每月一次。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以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总之,教师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篇6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转化机制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理想变为现实。通过“教”向“学”的顺利过渡,让思想政治课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最终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生命价值。其次,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要想实现教学之间的顺利转化,使自己所讲授的内容被学生自觉认可和接受,就必须实现自身教育观念的系统转变。政治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实践智慧,在师生多元互动中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习惯的养成。最后,这种教学之间的转化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真正立足于学生的教学活动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自我选择的过程中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当然这种教与学之间的转化都必须依托于学生参与的政治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政治课堂则成为这种教学转化的直接载体。由于教育活动的形态多样和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这种教与学之间的转化不仅不会自然发生,而且显得复杂异常。政治教师只有在分析各种教育要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和才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让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定位

明确而又清晰的目标定位为思想政治课中“教”与“学”的转化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向指引。政治教师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目标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既要考虑学生一般的发展要求,又要考虑学生成长的个性需求;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终极性目标;既有知识、能力目标,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目标的设定既不能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又不能事无巨细、求全责备。通过目标的设定把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成长需求。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活动环节

教学目标确立以后,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还必须付诸于具体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政治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真正使教学活动的展开有助于主体的全面发展。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应该既层次分明又环环相扣,充分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逻辑能力,尽量使课堂展现的内容在学生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学生思维的投入以及知识、能力的迁移。政治教师应该使整个课堂既有一定的可控性,又充满灵动和活力;课程结构既预先设计又保持一定的弹性机动。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对某个教学环节或过程加以重复,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最大价值。

三、增强思想政治学习的主体参与

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转化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政治教师压力下的被动学习行为难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激活、兴奋状态,所以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教学步骤和程序。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建构,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应答向自觉适应转变,最终达到主动创造的理想境界。虽然学生一起参与介入教学过程设计的机遇比较少,但只要学生经历过必然会对其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的提升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篇7

一、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的特质:

(一)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以生成“完整的人”为目的的教学

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努力生成“完整的人”。要求对话双方将对方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你”,而不是可以控制、利用、占有的对象化的“它”,真正做到了以人的方式看待人,而不是以物的方式看待人。在思想政治课中他们以“人”的身份进行着情感的沟通和知识的交流,其目的是“完整的人”的生成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知识成为“话题”、手段,知识的掌握只是教学的一种副产品。

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努生成“完整的人”的目的并不仅仅指向全体的学生,同时也指向教师。

(二)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平等、民主的教学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的性质自然也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话式教学需要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师生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互动交流。这样的师生关系,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自立又相互依存的平等的合作关系。

(三)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关注生活世界的教学

这是从教学内容角度对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界定。意义源于对生活世界的理解,生活世界成为学生建构教育意义的场所。所以,关注生活世界是奠定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基础。

(四)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互动、合作的教学

这是从教学方式角度对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界定。这种互动不是表面的你一言我一语,而是真正的智慧交锋,思想碰撞。这种合作也不是貌合神离或纯粹依赖而是既自立自主又相互依存。所以,对话式思想政治课需要有理性的人,培养人的理性也是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当然目标。

(五)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生成的、创造的教学

这是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对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界定。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所具有的开放性使对话式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成为生成的过程而不是预设的过程,对话式思想政治课也有计划,但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只是为课堂上的创造性的教学提供支撑,不是课堂上教学活动的“紧箍咒”,课堂体现对话时代精神的对话教学,不只是教学的又一新策略,而是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情怀。它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

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建构必须在师生关系、课程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善。

二、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我―你”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向来被认为是支撑教育大厦的基石,任何教学都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中展开、完成的,师生关系能够决定师生基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成为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付诸实践的突破口,也是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得以实现的保证。

以对话精神观照思想政治课教学,师生关系就被理解为一种“我―你”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其基本特征是平等性和互惠性。在这个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相遇,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经验和知识等都时时展现在对方面前,都参与到“我”与“你”的对话中。通过对话获得沟通和共享。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把学生作为整体的精神来接纳他,从而感染他、育化他,使他获得精神的完整性。

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熟悉和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差异,对他们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同他们建立一种对话伙伴关系。

当然,“我―你”关系并没有取消教师在教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主导作用,因为没有教师的参与、引导、提升,对话将不真正存在,教育的功能也无法发挥。

(二)树立文本式的课程观念

课程是教学理念走向教学实践的中介。“文本”式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应具有多样性、疑问性和启发性,并且需要达成能促进探索的课堂气氛,这样能诱发、鼓励师生去阐释并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

(三)设计联系生活的教学内容

在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育内容成为对话的话题,能引起对话,话题必须源自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微观层面上学生的日常生活,主要指日常直接接触到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二是宏观层面的社会历史实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二者密不可分。

从现实情况看,《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等课程因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较容易做到以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和个体成长发展方面的需要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的话题。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学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但仅仅联系学生有限的日常生活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往往会陷入学生当下的、偶然的、琐碎的生活,从而丧失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新的生活的意蕴。因此,在强调教学设计联系生活的内容,并不是要求思想政治课放弃理论,忽视其思想性和学术性,以媚俗的方式迎合学生,而是提醒思想政治课应该如何“讲理”。事实上,学生也并不是不重视理论,只是空洞的说教容易弄坏学生的理论胃口,丧失求知的欲望。

(四)选择理性化的教学方法

理性的教学方法暗含一种假设――把教育对象视为有理性的人。理性化,从其过程发展看,一般都经历下列前后相承的思维过程:悬置、理解、质疑、批判与重构。教学方法本身所具有的示范作用并不亚于教育教学的内容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再使用简单的灌输、宣传等方法,而应广泛采用分析、论证、讨论、辩论、启发、双向交流、平等对话、互教互学、自我教育等方式方法。用理性的方法培养有理性的人。

(五)形成“对话―发展性”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判断,对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反馈等功能。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形成“对话―发展性”教学评价。它是以全体学生的整体的、充分的、有差异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以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价值理解与交换、价值对话及其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构为主线的互动过程。

具体来看,“对话―发展性”教学评价有以下特点:第一,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对话―发展性”教学评价将教学评价看作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通过教学事实认识、体验和教学价值的判断活动,进行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创造的学习过程、对话过程和双向建构过程。第二,评价内容的整体性。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致力于“完整的人”的生成,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在知识、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人格等非认知领域的发展。第三,评价主体的平等性。“对话―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即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是平等的。第四,评价过程的动态开放性。由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是不断生成、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学评价的内容、目标和方法等也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变化,从而表现出动态流变的特点。

目前,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成效的评价一般还是以测验、考试为手段。这种评价有其合理性,但由于现行的测试性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刻板,难以全面、准确地衡量复杂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往往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完全反映出来的,所以评价时要注意尽可能地收集学生多方面的资料。构建起对学生在第一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二课堂(党团、社团)、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知、情、意、信、行”相互渗透融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篇8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引言

初中生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所以除了学习的任务以外,教师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综合素质。所以如何利用社会生活的具体事件作为参考和依据,并将其引入政治教学当中,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

1、生活化思维的应用前提

社会现象在现阶段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无论是有益的现象还是不良因素,都会对初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不良信息和不良信息,很有可能让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受到腐蚀。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就需要从生活入手,并将生活的具体实例作为教学内容,探究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另外,现阶段的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首先是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更多是依靠板书、口头讲解的方式来进行,内容平淡枯燥,很多学生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另外,政治学科本身与国家发展建设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初中学生本身缺乏社会经验,对于这些事件并没有深入了解,也没有思维概念,如果此时教师也不能采取正确的教学模式进行引导,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下降。因而,生活是最好的教师,以生活化思维为基础,并展开政治教学工作,是未来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1]。

2、生活化思维的具体表现

2.1 通过生活体现时效性

时效性是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教学的首要特点。由于社会现象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因此这些现象也会对学生的政治学习产生影响。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稳定提升。所以教师也应该通过教材内容,结合现阶段的社会现象,然后对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等进行分析,通过即时信息的掌握来感受生活化教学的时效性。例如在讲解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部分时,就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公众人物的一些事件,通过细节分析,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让他们理解到了教学内容,还能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了解到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身,从而培养健全人格。

2.2 通过生活体现趣味性

政治学科虽然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但是并不代表所有内容都是文字这种枯燥的内容。相反,政治教学是一项具有乐趣和启发性的学科,从而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即便是有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一些比较有趣味性质的内容,并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来完成教学[2]。例如在学习到文化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先反映一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了解到文化的差异性。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古典建筑、欧洲的哥特建筑等;亦或是中国的粽子、欧美的牛排等,这些都是文化的差异。此时教师再将教学内容引入课本当中,让学生了解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让学生了解到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方式,在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让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这也是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

2.3 通过生活体现政治性

虽然政治学科可以适当进行延伸,但是政治学科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能够具备敏锐的眼光来对社会现象进行有效分辨,并了解到哪些是关乎国家、民生的重大事件,从生活中感受到学科的政治性[3]。例如在学习到“我国政府的职能”这一部分时,就可以通过政府在面对一些民生问题时的做法来进行分析。比如针对于物价哄抬的现象,政府部门采取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就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对于一些违法犯罪事件的严肃管理,体现的是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等。诸如此类的事件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中的引导内容,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来让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例如让学生进行举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从而提升W习效率和教学有效性,这也是生活化思维的具体表现[4]。

3、结语

通过研究,不难看出初中政治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继续推进,政治学科也必然会迎来更完善的改革,实现教学模式上的优化。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本身具有显著的优势,所以作为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运用,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为培育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甘维青. 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07(12):39.

[2]吴跃宏. 试论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J]. 吉林教育,2015,24(02):12.

篇9

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指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课件、视频、ppt、图片等形式以及以网络为代表的网络课堂、空中教学等。新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自我形成与塑造。这需要我们在传统政治教学的基础上,有效的整合信息化教育技术。因此,探究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作用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政治教学中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当今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中学课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特别是在中学政治课堂上,信息化教育技术更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课堂上的应用

(一)、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这种新的载体,能够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由传统的受导式教学模式向建构式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选择的适应教学和学生接受水平的课堂互动形式。新时期下,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为学生创造出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教学环境。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为新的教学载体,配合传统教学思路,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由教师中心型向教师学生互动型转变。

(二)、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对中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教育技术,从网络上获得更加丰富更加详实的知识背景材料,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包括 PPT、视频、音频乃至于网页等形式加以编排,将更加具体多样的知识通过感性直观呈现在课堂上,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借助信息化教育技术,教师可以灵活选择视频课,案例分析课等多种课堂形式。

其次,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课堂之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通讯软件、网页、电子邮件等形式实现对学生课外学习的引导与拓宽,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及时地将学习情况和学习要求反馈到老师,实现一个双向的信息流动过程。

(二)、信息化教育技术是对于课堂内容的巩固与拓展。这是由政治教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其涵盖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人文学科的教学,单纯依靠课堂的内容是不足以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的。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育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有效地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和控制,既不失教学内容的宽广度,又不失去对学生受教程度的把握。

(三)、信息化教育技术不仅仅强调师生互动,也强调生生互动,即同学之间的学习上的交流与合作。中学政治教师可以依靠信息化教育技术,通过通讯软件、博客、论坛等手段开展多种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学生和学生之间开展有效的学习上的互动,有助于班级精神的构建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对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在政治课的教学中,会使得政治课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对学生也具有了更加大的吸引力,使教学开始走向立体化、动态化。

(一)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课中的优点

1、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化教育技术相较于传统教育手段有信息存储量大、呈现直观性强、处理速度快等优点,这就决定了信息化教育技术可以使比较枯燥的知识在有趣的动态画面中揭示出来。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的上课效率。教师在课堂中也能够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纲要式的归纳、归类,使课堂知识更加系统化。既丰富了教师教学手段,也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2、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主体加工信息时主要受信息特点和主体经验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同教学内容的性质有关,教学信息新颖有趣,就容易形成独立而清晰的记忆痕迹,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尤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的掌握。通过信息化教育课件来创设情境,创造气氛,再现有关场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以往传统课堂无法呈现的教学内容,现在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教育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更加形象化、简单化,这有利于帮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3、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化教育技术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并配之以模拟仿真与动画故事,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无疑会诱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4、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信息化教育技术将图、文、声、像相结合介入课堂教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缓解师资暂缺,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师资配备的短缺,专职政治老师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利用有限师资解决政治老师短缺的问题就摆在学校的面前,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通过网络课堂,在不增加师资人数的情况下,偏远地区也能够接受名师的教学,保障偏远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同时也保证政治课教学顺利进行。

(二)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课中的缺陷

1、教师板书质量的下降

现在不少老师利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但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在教学课堂中的作用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因为黑板的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特别是对过程性的教学内容的教学的呈现,以及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个灵感就无法输入已经准备好的课件中去。

2、课件导致教学程序的单向性

课件一经制作完成,课堂上的教学程序也就基本固定下来,这样就会形成是教师在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没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同时,因为教师无法预知学生的课堂情绪和积极性,教师就无法很好的把握教学质量,导致教学过程简单缺少双向互动。

3、影响政治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中学政治教学中存在着“知、信、行”的转化过程,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规范的行为,单单通过传授知识和操作训练是无法完成的。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受到政治教师的品质、言行、教学风格等人格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模仿老师的风格,并融入到自己已有的内部道德环境中来。但是长期使用信息化教育技术上政治课,就会在无形中使政治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丧失。

结论,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新的教学发展形势要求政治课教师必须学会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当然,信息化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用于政治课的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在使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解决。(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

参考文献:

[1] 和汇等编著:《信息化教育技术》,科学出版社,2008 年

篇10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改革的一个基本方面,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形势下,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必须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是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应从积极发挥教师的教育教学主导作用,努力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现代化;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推动学生考试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等五个方面切实抓紧抓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方式、步骤、程序、和手段的总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遵守以“教”为中心的模式,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片面地强调知识的培养,重结果轻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现成知识的传授,考试以知识的简单记忆为主。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单一,实效性不强;教师满堂灌,学生不愿听,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抬头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改革教学方法,不是简单地改变传统课堂‘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法,而是重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在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有通过教师作用的发挥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抓教学方法改革,实质上就是抓教师”。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教师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先导。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力于‘基于学’而设计‘教’的教师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学法’的革命,并使教学方法的参与主体由单向性走向多向性”,注重挖掘以主体性发挥为特征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

(2)教师过硬的政治理论修养是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和保障。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与高尚人格,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既是业师,更是人师。思政课教师要站稳讲台,自身首先要自信,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认同。

(3)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核心。教学是高校的生命,科研是高校的灵魂;对于高校而言,教学是根本,必须围绕教学搞科研。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是教学的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科研的延伸。科研不仅能促进教师学术能力的提高,也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联系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激发他们解决学术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兴趣。

二、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以下明显的不足:第一,缺乏“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注重基本知识和理论的传授,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品德的培养,给学生的印象是思政课假、大、空,不接地气。第二,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你说你的,我的。第三,教学手段陈旧落后,教师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就要读懂学生,要研究学情,搞清楚学生的所思、所需、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应着力于唤醒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会学生学习,使其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05方案”指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要直面问题,以破解问题为牵引。在教学中,可采用“从问题切入讲理论的思路”,以问题引出理论,用理论分析问题;也可采用“从学生兴趣出发组织教学的思路”,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才能抓住学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自身教学特点而定。教师要结合实际,对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情景式、专题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辅助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法灵活选择使用,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曾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开好课程,最根本的就是要真正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标准是大学生喜欢这门课程,认真地学习这门课程,觉得这门课程对他们有帮助。”

三、探索和努力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现代化,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

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的构成要素之一。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高校思政课课堂。当今,现代教育技术迅猛发展,为高校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条件。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加快全国信息化进程;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工作;不喔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应用的技术水平;提高学生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以及运用技术手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教学手段的变化,必然引起教学方法的改革。时下,慕课、微课程、Blackbaord、“易班”等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创新了教学方法,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活力。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教师要自觉顺应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趋势和要求,不断提高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

四、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为配合理论教学,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让学生自主参与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05方案”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校内实践教学形式又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在教学形式或教学内容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目的是落实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训练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能力的活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达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五、不断创新对学生的考试考核评价方式,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考核是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以考核方式的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与考核方式的改革相辅相成。一方面,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以考核方式的改革为依托;另一方面,考核方式的改革必须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前提,对其具有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考核方式要以考核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情况和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考试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要从以往的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改为全过程的多样化多角度考核,最后评出综合成绩。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起来,强调过程考核,取消以往期末一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做法。如一些学校将学生的考核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课堂讨论、调查报告、课堂纪律等组成,期末成绩由辨析题、论述题、小论文等组成。考试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提高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落脚点。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学方法改革是高校思政课全面改革的切入点、突破口和关键所在,唯有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任重道远,高校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参考文献:

[1]李卫红.认真总结经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

[2]郭凤志.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

[3].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01版

[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顾钰民.理念与方法:贯彻实施“05方案”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

[6]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