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08 16:2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教师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
独立学院,主要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一般说来,独立学院的生源主要是二本分数线以下、专科分数线以上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自觉挑起思想政治教育重担,积极探寻最适合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
独立学院学生比较特殊,从总体上来说,他们的思想状况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对于院校缺乏归属感。作为一种新颖的高校教育模式,独立学院的办校性质、办学水平等受到社会的质疑,受其影响,很多学生迫于高考成绩不够理想而被迫选择了独立院校,而对于独立学院的了解不够又使得部分学生进入学校后,对院校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二,心理状态不够稳定。由于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情感脆弱、情绪波动较大、自控力较差、心理状态不够稳定的思想状况,情况严重者甚至容易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第三,“三观”不够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影响一个人思想状况的最重要的方面,成熟的“三观”能够带领人们追求真善美,探寻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很多学生没有形成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表现为集体观念差、团队合作精神淡薄、诚实守信意识差、追求时髦和流行、自我价值定位不准确等等。
二、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是注重精细化的教育管理,就现阶段而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中存在着以下三点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独立学院学校领导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层面的培养,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2.理论研究不够深刻
部分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对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细节化管理的理论研究比较肤浅,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相互讨论以及书本理论的学习等,对于学生的授课也主要是通过集体授课方式进行的,这种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难以满足社会思想多元化的需求。
3.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落实困难
对于独立院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落实起来困难重重,部分辅导员老师的不重视、部分学生对学校缺乏归属感、学生延续高中时期的思想和习惯、缺乏相应的校园文化和氛围、学校经费不足等等都成为制约独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的难题。
三、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课程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做起,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实际。②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
2.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和谐的校园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塑造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
3.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
对独立学院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就要利用学院的网络资源,在学院的网页和论坛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通过互助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对自己关心的问题或遇到的困惑提供相互的指导和帮助,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积极开展网络课堂,利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束语
总之,独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面对如此巨大的复杂工程,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从内心重视起来,积极思考和探索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细节化管理新途径,以尽快实现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致化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教育,2010,(4)
[2]成华军. 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
[3]王筱棠. 基于精致化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兰州学刊,2010,(7)
[4]杨向鹏. 以精致化理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篇2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学生管理融合关键环节
学生教育和思政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是学生教育的重点以及核心工作,担负着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现代化以及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和重任。思政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核心环节和根本保障,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事业观、人生观具有积极意义。学生管理是思政教育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在我国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成为当前高等院校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1.学生管理的当前形势
高校是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基地,教育质量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发展,学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积极贯彻我国教育部门的基本方针,全面落实人本理念,并且鼓励学生开展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但是在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忽视学生个性以及心理健康,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生搬硬套,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等。因此,只有将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相融合,才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2.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实现融合的关键环节
2.1明确主体地位
思政教育的两个主体为学生和教师,高校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首先,当代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主体,其个性意识更加鲜明,希望教师平等的对待自己、尊重自己,希望在教育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可以自由的说出个人看法,因此,高校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融合中,突出其主体地位;其次,教师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其利用个人的行为表现和课堂讲解,促使学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形成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集体意识,因此,教师需要以当代学生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为教育突破口,在传播思政知识中做到平等尊重,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帮助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做到育人与教书充分结合。
2.2加强介体建设
介体建设是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点和前提。思政教育介体主要包括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标,在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中,高校需要思政教育介体融入到学生管理中。首先,要注重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将多种教育方法充分结合,摒弃以往说教式教育模式,突破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加强课堂教育与课下教育的衔接性;其次,要强调思政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内容要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坚定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为目标,以弘扬民族文化和爱教育为重点,强化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心理内涵,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最后,要体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创新,教育目标要符合时展和学生需求,高校需要对教育目标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具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师更加便于传授,以明确的思想和政治导向为核心,促使学生通过思政教育实现素质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2.3创新教育机制
首先,高校要通过教育机制创新弥补以往思政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促使学生管理实现和谐、透明和民主,保证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适合大部分学生心理,注重个体差异;其次,在教育实践中要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机制,实现常规化调查,完善管理组织机制,在学校内创设团结育人的文化氛围;最后,要将思政教育好方法、好举措以及好想法落实到学生管理中,推动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为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融合提供保障。
篇3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education course resources sharing in the park through introduction of Haihe Education Park.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关键词: 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网络;共享平台
Key words: Haihe Education Park;education course resource sharing;network;sharing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295-02
0 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其发展一直都受到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的重视,如何在现有的高职教育资源现状下最大发挥教育资源的整合功能是社会各界一直研究的热点。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转变,通过网络可以实现高职院校之间具有不同优势专业的资源整合,做好高职教育机构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功能。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作为高职教育资源整合的一个示范园区,是高职教育资源整合成效的真实反映,对此作者通过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的资源共享课程开展情况分析如何才能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发展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
1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简介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定位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市高端科技研发创新示范区、海河南岸生态宜居示范社区,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形成教育高水平聚集发展的高地。首批进驻海河职教园区的院校包括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5所高职院校,还有整合后的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这2所中职学校。
在空间设计上,海河教育园区总体规划呈现出“一廊两翼”的布局结构。同时,海河教育园区内的一批公共建筑资源将由园区院校共享。“一廊”指结合城市生态走廊规划的中央生态绿廊。“两翼”是指东西两侧的学校、居住区及配套建设区,规划总面积29km2。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带动下,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11年,园区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2012年新学期开始之际,海河教育园开始调整步伐,在去年完成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内涵、资源共享成为园区工作的关键词。在2012年,园区围绕资源集约利用、学生集成培养的思路,启动3个共建专业、4门优质网络共享课程和1门公共基础课程作为资源共享工作试点,逐步走向“教师互聘、课程互选以及学分互认”。目前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经过三年多的运营,园区的管理体制和教学实训功能趋于完善,已经具备实施职教资源共享共用的有利条件。要按照由易到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集成各学校重点学科、优秀教师、精品课程、实训设备等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办学,形成天津职业教育的品牌效应。
2 海河教育园区资源共享课程开设的优点
2.1 有利于高职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动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以及学校办学规模等影响,我国教育资源普遍存在着分配不均的现象,这种问题对于高职教育资源健康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调查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查看其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具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生报考其学校的关键因素,如果长期下去势必会造成核心校学生人数过多,而其它高职院校生源少的畸形现象,而通过教育园区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固定身份,有利于优秀教师的流动,平衡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可以解放优秀教师的授课地点以及对其的制度约束,教师之间可以在园区内的高职院校中自由的流动。
2.2 学生可以到其它学校听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开化,海河教育园区内的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随意到其它学校接受优秀教育资源,比如某个高职专业可能在某个学习属于重点学科,并且其教育资源非常的雄厚,而其它一些院校的此专业可能不如该学校的教育资源,对此学生就可以到具有重点学科的院校接受此专业的教育资源,这样的学生到其它学校听课的过程可以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功能化,保证教育园区学生的教育质量,同时学生到其它学校听课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社会交际能力,扩大教育结构能力以及提高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到其它学校听课学生可以认识到许多与自己相同爱好的学生,他们之间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相互交流,而且到其它学校听课也不再受专业课程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知识,以此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结构。
2.3 整合园区高职教育资源,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就是将园区内的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借助网络的形式实现课程的共享,经过园区内的资源共享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高职院校在发展规划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园区内高职院校的商讨,制定提高高职院校的自我发展定位以及发挥自己的优势专业的措施,避免出现高职院校之间重复构建专业课程,造成高职院校的资源浪费,同时教育园区内的资源共享过程也是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高职院校通过合作可以将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进行强强整合,扩大园区内的教育实力,扩大园区内的高职教育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3 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课程开设存在的
问题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经过近几年的运营发展,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并且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也己经初见成效,其对园区内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由于受到高职院校自身原因以及网络技术发展的限制,思政课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在实际运行的过程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3.1 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课无法保证学生全部到位 虽然思政课资源共享课程课能够增强校际交流,但是由于各高职院校班级不尽相同,资源不均,学生在各校之间流动存在路途上的安全隐患,授课时间及空间均受限制,结果导致学校参加思政共享课的积极性不高,在初步进行的试验中,各个学校只能选出四个班级,分成两个合班来参加思政课资源共享,五个高职院校中,每个学校挑选出一名优秀教师参与任教,教师在各学校之间流动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成五个模块,每个老师承担一个模块,在每个学校授课两周的时间,最终五位教师合力完成教学,学生一个学期可以见到五个学校的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不同的授课风格,虽然学生感觉比较新鲜,但无法保证全员参与,另外,老师在各个学校只担任两周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而且参加听课的人数比较多,所以,一些互动环节不是很容易开展,刚对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就要离开该学校,到另一所学校去教学,所以,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失去了一定的基础。
3.2 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以及培养目标上具有差异性 虽然海河教育园区的建立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以及管理制度提供了相互合作与整合的契机,但是由于要面对生源日益紧张的局面,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它们之间的资源整合存在一定的“私利性”,它们不愿意将本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资源对外开放,也不愿意本校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到其他学校开展教学;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教育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各个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有的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课程仅仅看做一种形式化课程,因此思政教育资源共享要想取得实质性发展还需要高职院校统一对思政课程的认识。
3.3 支持思政教育共享课开展的技术条件还有待提高 目前海河教育园区思政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已经推行了两年多,其已经具有了成熟的经验以及具备了一定的实施基础,但是仔细分析思政教育资源共享课开展的现状,不难发现支持思政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条件还有许多不足,首先网络资源共享实施的条件就是高校之间要建立统一的网络技术平台,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学校之间在软件、硬件上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资源共享课在推行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信息播放不支持的现象;其次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思政教育老师还比较少。
4 以网络为基础构建思政课资源共享平台的措施
4.1 转变传统办学观念,明确思政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 构建以网络为基础的思政课资源共享平台首先就是要强化海河教育园区各个高职院校之间的观念,打破他们传统的私利发展意识,本着开放办学的理念实现园区内的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其次高职院校之间要清晰的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合作实现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通过竞争提高思政教育资源的发展。最后高职院校内部也要对学校内的思政教育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树立“共知、共建、共享”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专业的优势,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2 建立以网络为基础思政资源共享课考核制度 网络思政教育共享课开展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共享平台在各项硬件设施都到位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此约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授课成效等。首先针对思政网络共享课中学生很可能到位不足的现象,要建立一定的上课考核制度,将学生的网上签到率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挂钩;其次考核方式要积极借助网络技术,保证考核制度的长期推行。
4.3 设立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的管理机构 教育园区校际间层次、类别等存在差异,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就要在校际间设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及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案,保障思政课资源共享有效合理的运行。成立海河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委员会,设立园区内主管思政教学工作的政府负责人,联席指导组、教务、信息部门和思政课部门负责人联席协作组、思政专家指导协作组,各部门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同规划,共同管理;共同制定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建立规范制度和激励机制,使开放工作规范化,并保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4.4 拓展思政课教育内容,提高思政共享网络平台技术 首先思政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自主学习性,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学习技能的,思政课可学可不学,由于受到错误的观念影响,他们对思政课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需要外部的制度给予约束,对此思政资源共享课在设计的时候要针对此问题,丰富其内容,比如思政教育可以借助网络最新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事件,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讨论平台,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其次积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调动教师积极性,注重开展社会调查,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开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平台,提高教学实效,再次要加强院校之间的网络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最佳模式,将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校园网有机链接起来,建立区域内的信息资源网络,从而实现网络平台基础上的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章建新.职教园区虚拟式运行的实践及其改善[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
篇4
关键词:手机媒体;思政教育;大学生;手机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310-02
在工信部的《2012年5月通信业运行状况》中显示,1-5月手机用户累计净增5 447.1万户,达到104 072.4万户,其中3g净增3 825.1万户,达到16 667.5万户,所占比例高达70.2%[1]。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手机带来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据文献[2],截至2009年只有1.1%的大学生暂时没有手机。作为3g时代的主要参与者,以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体对他们的学习、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手机媒体应主动占领思政教育的新阵地
(一)手机媒体的特点
信息化以铺天盖地之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传统的知识传播、交流沟通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传统媒体和传播渠道已逐步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更方便、更高效、更具挑战的新媒体方式。较传统媒体不同,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思政教育开创了全新的平台。
手机媒体的特点及优势:1)大众性。科技日新月异,手机不再只属于少数人,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之一。2)便携性。以手机为载体,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体现了其携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3)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且成本低。全覆盖的手机网络可随时随地获取资讯。任何消息可以短信、微信等发送给收件人,用最短时间实现最大化的传播。4)强制强迫性。用户基本习惯随身携带手机,也就被迫地接收信息。5)实时交互性和内容开放性。打破了时间、地域及计算机终端设备等的限制,可随时随地且内容基本不受限制地进行交流。6)最大程度利用零散时间。传播学者藤田明久形容手机为“30厘米的贴身距离,24小时的伴随媒体”[3],独占零碎时间的优势。
手机媒体深受大众的关注和喜爱,特别是90后学生群体,它已成为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环境。
(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较前几代有以下特点:(1)自信张扬,思想独立开放,行动特立独行,乐于展现才能,磨炼斗志。他们生活在网络普及率高、教育民主程度高的环境中,能更快捷地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等方面知道或考虑得比教师还多。然而,由于社会阅历不足且心理素质和独立思维能力还未成熟,若不能进行及时正确地指导和引导,则可能会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造成影响。2)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不希望甚至讨厌被过多干涉。但9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在生活琐事、经济依赖等上对父母又存在很强烈的依赖。对网络、手机的依赖程度也非常强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的90后易受网上相异思想的影响,如何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是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3)接受新事物能力强。90后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乐于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且善于不断从网络上索取和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积极地引导,对缺乏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价值观激烈动荡的90后来说,就会使部分学生对价值观产生动摇和迷惑,甚至迷失、蜕变。由此,高校要积极运用手机媒体营造校园文化,主动占领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事业新的发展。
二、手机媒体对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和改变正愈演愈烈,也对传统模式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校应充分认识这一点,扬长避短,让它成为助推剂。
(一)手机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1.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传统的模式是通过党团校理论课学习、辅导员谈话沟通和实践活动进行的。手机媒体拓宽了教育空间,已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例如[4],运用短信平台,以重大事件或节日、先进人物及事件等
为契机和切入点,向学生发送相关信息,有针对地开展教育,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反感,又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运用手机邮箱,深入交流沟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手机微博、博客,对时事政治、热点焦点新闻观点,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动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态度。
2.进一步加强师生的交流和沟通。如今几乎所有手机都提供了上网功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交互学习的好途径。 90后是一群活跃的群体,关注的内容很广泛,他们愿意也渴望通过手机qq、微博、博客等形式分享,并乐于发表观点。学校鼓励教师开通个人微博或博客,使得师生之间能进行零时差零距离交流。通过手机网络,学生能减少心理防卫,保护个人隐私,不论年龄、辈分或角色,畅所欲言地表达想法,探讨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排疑解惑,促进沟通,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情感。
3.有利于大学生自主接受思政教育。随着上网资费的下调及移动运营商提供多样上网套餐,学生更习惯于手机上网,以及时获取信息,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能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5]。网络上广泛传播当代中国的等相关著作和文献,在学习中遇到任何困难或问题,都可以快速地通过手机网络查阅资料。手机上网也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交际圈,有利于学生提前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从而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但是,他们在知识、经验、思维认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手机网络上的信息不一定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需要有效地引导。 4.有利于思政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手机媒体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区域范围广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思政工作者应紧紧抓住这一点,不断拓展工作空间,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对手机媒体的学习、了解和使用,提高育人本领,充分利用它随时随地了解并掌握最全面的信息,进而做好工作。此外,手机媒体也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能随时随地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手机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1.对高校现行管理制度的挑战。手机的使用极大地弱化了现行的管理制度。例如,教师授课时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影响了正常课堂的秩序;教师点名时学生发送手机短信给逃课同学,削弱了教学纪律的权威;学生考试时使用手机搜索、短信作弊,降低了考试的诚信度。这些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培育学生正确文明使用手机的好习惯。我们也应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为管理带来便利。比如,教学计划(时间、地点)临时有变动,可提前发短信给每一位授课学生,而不再需要人工下达通知;期末考试期间,利用手机短信给予温馨提醒同时进一步宣传诚信考试。
2.加大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难度。3g手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不同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达,以致网络上的信息难辨真假。对于价值观还未成熟、民族意识弱化、政治观念模糊的大学生,他们容易被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混乱,导致自我的迷失,价值观的混乱,甚至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90后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人权利和个性自由,也会进一步加大开展思政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
3.对大学生自制力的挑战。有一则笑话:某日某学生到教室,忘带手机,即刻返身前往寝室,又一日,该生到教室,忘带课本,想想算了,就呆着等上课。上课可不带课本却不能没有手机,可见手机影响力之大。由于手机媒体的诸多特点,再加上附属的多媒体功能,如手机qq、微博、游戏、搜索等,使之颇受欢迎。若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极有可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最终导致学业荒废。而有的则过度依赖,造成学习能力的退化,如书写或记忆能力,进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4.对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挑战。虽然手机媒体的地位得到逐步提高并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由于传统媒介具有正确的信息导向和权威的信息等特点,使得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手机媒体条件下,应如何将虚拟与现实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主动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是思政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挑战[6]。面对手机媒体这把“双刃剑”,我们要保持冷静、积极面对,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知识,充分认识到它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学会利用它,使之成为助推剂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新途径,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迅速占领手机媒体的传播平台,使之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服务,同时兼顾传统的教育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形成合力,为思政工作注入新的内涵,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三、以校务通为载体的手机媒体思政教育
高校应高度重视手机媒体在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中的作用,努力整合、开发手机应用平台,打造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校园手机媒体体系。本文称之为校务通。校务通是一套适用于消息和信息接收的系统,实现了师生之间信息的互动,主要包含“校园手机报”和“校园信息推送”两种类型。
学生将校务通手机客户端安装于手机中,以学号、班级、专业、学院等个人信息注册,就能成为校务通应用者。校务通类似于手机微博,需要登录后才能看到更新的相关等内容,但也可以将校务通在系统后台开启,如有消息,则客户端会有相应的通知提示用户,用户可自由选择随时随地查看内容。应用此平台,校务通管理员可向全体用户发送“校园手机报”,也可以按不同用户分组应用“校园信息推送”。不同于高校通、飞信、彩信,校务通管理员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即能使用校务通提供的所有功能,而校务通使用者只需要确保手机开通了无线数据功能即可,省去了高校通等通信所产生的短信费用。
通过设计制作“校园手机报”,将最新的校园资讯、时事政治、热点焦点新闻等以手机报的形式发送给所有在校学生,让大学生切身感受手机媒体带来的新时尚,这种形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校园手机报”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国内外新闻、校园新闻、天气预报、格言小铺、温馨提醒等板块,也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不定期对板块进行增删改。每日一则“校园手机报”,定时发送到学生校务通账户中,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登录校务通阅读消息,以这种非强迫性、又不会让学生反感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受到学生的认可或喜欢,而且也能更有效地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校园信息推送”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组,例如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干部,实时新闻、通知等内容,接收消息的学生可对接收到的内容与发送者进行实时交流。比如,节假日放假前,学校需要通知全体在校生有关于放假调课的安排和放假期间留校学生的统计,学校就可以应用校务通向所有学生发放节假日相关通知,而各学院则可以再专门发一条通知给各班班长、团支书,节约了人力、缩短了时间和周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以上基本功能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务通平台,开展更多的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学生热衷于考取等级、资格证书,如英语等级、注册会计师考试,学校可以主动将这些考试的报名、辅导、考试时间等信息发送给学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举办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树立学习榜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通过校务通对受表彰候选人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意见,不仅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增加公众监督,效果一定会更好。举办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一般都是通过横幅、海报、广告进行宣传,通过校务通推广,则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一般高校每年都会举办十佳歌手大赛,可尝试通过校务通手机短信投票的方式增加比赛的乐趣,更能让新生从一进校就接触校务通,为后续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鉴于人文关怀的宗旨,可以在所带班级学生生日时,通过校务通编制短信,也可群发提醒班级其他同学,给同学送上生日的祝福,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同学的温暖。还可以在手机报中加入“历史的今天”、“红色小段子”等板块,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手机媒体,以大学生熟悉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
四、结束语
面对手机媒体的环境,高校必须正视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其优势,合理利用之,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日常服务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手机媒体的开发和应用,既可以拓宽思政教育工作的渠道,丰富现代化手段,也能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http://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132/
n12858447/14698753
3.html?2012年5月通信业运行状况.
[2]楼锡锦,沈黎勇,林博峰.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9(2):74.
[3]王萍.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4]徐兴,赵芸.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21(4),380-383.
篇5
一、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所包含的信息越发的趋向多元化,高校学生成为了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由于高校学生年龄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使得他们会对新的事物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注意,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刚刚成年的他们会有较强的成人意识,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使得他们的心理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成熟,因此也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对于社会上一些热门的话题他们永远热衷于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却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舆论的影响,是自己所发表的言论变得偏激。所以,高校的思政教师必须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在实施网络思政教育时对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做好有效的引导工作。
1.网络舆情虚拟性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网络是一个虚拟化的大环境,人们在网络中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他们享有等同的话语权,因此成为了高校学生热衷于发表言论的一个平台。同时,由于在网络中可以隐匿真实姓名,使得一些人可以隐藏在虚拟名称背后发表特立独行观点甚至是反大众、反权威观点并且获得情感上的,因此,也成为了高校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社会热点以及国家时政等说三道四的平台。同时,高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特性,使得他们对学校的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反叛情绪,他们热衷于在虚拟的环境中挑战权威,享受这种挑战给他们带来的,并且由于受到一些网络上不良舆论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朝着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2.网络舆情极化效应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网络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可以通过最为简单方式快速的聚集在同一个虚拟平台上,而人们在这一平台中的攀比形成了一种极化效应。简单来说,极化效应所反映的是人们内在需求的一种心理倾向,也是推动负面网络信息传播的助力,由很少一部分的人所发起,经过多数人的推波助澜,从而形成的一种网络舆情的极化倾向。而高校学生由于自身的思维模式和心理还不成熟,很可能会迷失在这一负面的网络舆情环境中,导致自己丧失原本的应有的判断能力,甚至会形成一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改变自己原本所坚持的理念转而去支持与自己原本所坚持理念相左的言论。同时,由于受到这种负面极化效应的影响,也会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一定的压力,使网络思政教育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引导出现明显力不从心的现象。
二、在网络舆情环境中实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
1.抢占网络媒体中的新阵地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也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网络媒体成为了高校学生获得各类信息以及发表内心诉求的新途径。高校的思政课作为向学生传授指导思想以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道德素行为意识的重要阵地,其教学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网络媒体的重要性,抢占网络媒体中的新阵地,在面对各类网络信息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对学生这一网络舆情的参与群体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的化解网络舆情可能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危机。同时,在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的同时还可以对这些网络舆情的平台进行合理的利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心灵和情感上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网络舆情给高校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2.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力度
高校的网络舆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高校学生思想观念最真实的一种反映,而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第一,高校的思政教育应当确立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教学目标,并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在教学中融入社会的热门话题,从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探讨;第二,建立思政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利用高校学生所热衷网络交流工具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时下的热门话题,锻炼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3.在网络舆情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篇6
关键词: 顶岗实习 思政教育 调研
一、高校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就是“工学结合”,教育部明确规定,在校生至少要有半年去企业顶岗实习,这充分说明了顶岗实习环节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1][2]。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定位。但是大学生去了企业以后,角色、环境和心理跨度较大,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困惑迷茫中各种思想和心理问题极易产生。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3][4],它也给“工学结合”环境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改变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去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的趋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转变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为基础,并结合周边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及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情况,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顶岗实习阶段思政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顶岗实习阶段思政教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675份,回收630份。其中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放问卷420份,回收400份。调研对象涵盖机械、电气、水利、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
二、顶岗实习阶段思政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1.当前高校顶岗实习阶段思政教育的基本情况
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凸显顶岗实习的重要性。高校对“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非常重视,并列为毕业实践的必修环节。据调研,浙江省所有的高职院校均开展了顶岗实践环节,而且部分本科院校也陆续开展顶岗实习实践环节。同时,顶岗实习在毕业实践中的成绩比例也越来越高,顶岗实习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经对杭州高职高专院校顶岗实习情况的了解,普遍实行2.25+0.75的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模式,也就是三年的大专学习阶段,在校内学习理论课的时间为两年加半个学期,大三第一学期后半段开始,学生就开始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直到第二学期的期末回来进行毕业答辩。学生在毕业之前有整整七个月在企业进行实习。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在教学安排中已经把顶岗实习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2.学生和企业对顶岗实习环节的普遍认可。
对企业来说,他们希望给学生安排一份非常系统的实习方案,而顶岗实习环节的七个月左右的时间,恰恰在时间上满足了企业的这一要求。这也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文化提供了基础。对学生来说,顶岗实习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份实习的机会,据调研,基本上所有的顶岗实习单位都会为学生支付一定的实习费用。这也让学生尽快地走向社会独立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半年多的实习,对于社会的现状及企业的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自身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他们为以后创造就业机会,选择就业岗位提供了基础。在调研中,有87.3%的学生认为,通过顶岗实习,其各方面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团队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生存、生活能力”。
3.当前高校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校尚未建立顶岗实习阶段思政教育体制。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专门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综合管理平台,学生要通过该系统录入顶岗实习单位,并定期(每周)通过系统撰写周记,向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汇报顶岗实习阶段的收获。通过该平台的管理,充分培养了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专业技能,同时实现了安全管理。其他高校也建立了类似的顶岗实习的平台,但是,整个平台基本上都是为指导老师设计开放,却没有建立针对性、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职业素养、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法律维权等方面较易出现困惑与问题,并且有问题无从求助。绝大多数学生均表示在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胜任岗位要求、与领导和同事相处等方面颇感压力,针对“在实习期间权利受损时”,仅35.2%的学生表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维护”或“不会维护”。
(2)企业和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
据调研,有些企业对于学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只是简单地当做“招实习生”,实习学生的工作也与企业员工一样,两班倒、三班倒的现状屡见不鲜。一招进来就干高强度的工作,缺乏对学生的培养和长期规划。顶岗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成为了找工作的一种方式,很多学生在短短半年的顶岗实习阶段竟然更换单位的次数达五次以上。大部分学生也很少关注顶岗实习中是否能够获取多少的知识和技能,更多地关心工资福利怎么样,工作轻松与否。所以我们在调研中才会出现53.5%的用人企业认为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和“实干精神”。与此同时,在面向大学生的调查中选择缺乏“吃苦耐劳”和“实干精神”的仅18.8%”这样的结果。
(3)缺乏稳定的学生顶岗实习合作企业。
据调研,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基本上是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找的。这就导致了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比较分散,学校难以对这些单位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控制,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就会出现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
(4)顶岗实习阶段高校、企业、学生之间缺乏一个沟通的平台。
现阶段,高校学生之间主要通过手机、单位走访等比较单一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据调查得知,有74.9%的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住在校外,直接导致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困难。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困难时也更多地依靠企业同事和朋友,比例达67.8%。而企业和朋友根本无法系统地解决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出现的思想政治问题。同时,顶岗实习阶段应该是一个“学教结合”的阶段,高校主要完成对学生的理论教学,企业主要完成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因为没有建立一个柔性的平台机制,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无法做到有效的结合,这直接导致了这一阶段学生学教不充分。
三、加强高校顶岗实习阶段思政教育的建议
1.建立顶岗实习领导机构,制定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因此,加强齐抓共管、统一领导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建设至关重要。管理机构要制定制度,明确各部门在顶岗实习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职责,制订出具体可行的考评奖惩制度。实习机构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纪律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加强学生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强学生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和辅导员需要依靠学生群团组织和学生骨干,多把一些工作交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去做,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并以点带面,促进班级文明风尚的形成,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强自立能力。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期间,若同一实习单位或同一地区有三名及以上实习学生的即可成立实习小组,设一至两名实习小组长,负责实习学生的联络和管理,有利于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3.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单位,实现订单式的培养。目前有些高校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以本校为例,本校机械电子工程系在近一年开创了“康师傅班”,“老板电器班”等专业特色班,实现了订单式的培养。按照学校班级一样,在班级中设立班主任和班长等职位,班主任有学校老师担任。同时,企业在班级中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的学员。通过这一学校和企业共建的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种顶岗实习班级化的管理方式,解决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题。
4.建立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师生沟通的网络平台。顶岗实习因时间上有别于校内学习作息,地域上远离校园,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和企业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网络沟通平台。既要继承传统的教研室主任、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走访企业进行座谈、个体辅导等方式,又要引入先进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开发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利用手机3G媒体方式,做到分散式实习情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甘慕仪,徐刚.把握工学结合特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2]王继辉,申群喜.论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2).
[3]徐建南,施向荣,聂建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8).
[4]胡朝钦,孔君山.对强化分散实习情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以会计分散实习为例分析[J].教育理论,2009,10,(8).
篇7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微信;创新;互联网
G641;G206
“互联网+”一词最早是腾迅总裁马化滕提出的,2015年在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再次强调了这一概念。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而“互联网+”教育就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简单地说,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数不清的学生,学校任意挑、老师任意选,如网易公开课等。“互联网+”既可以体现传统教育所强调的大规模班级化,同时又能够实现我们要求的个性化,既能够实现每个人应有的公平,又能够实现与每个人能力相匹配的高质量服务。因此,互联网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成熟而成长的一代,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互联网强有力地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模式、生活态度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主阵地,互联网的冲击不仅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契机。如何运用互联网这个新事物,来创新高校思政课堂,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每个高校思政工作者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微信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势
(一)微信有庞大的用户群。“互联网+教育”在当下的具体应用就是微信。这个目前超过七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已成为人与人的“连接器”,一旦有用户将相应的教育资源上传或共享至微信平台,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教育资源进行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的个体需求。
(二)微信可以主动进行消息的精确推送,有声有图等媒体资信。结合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加强互动与评论,吸引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同时可以在后台对用户进行跟踪,查看用户对推送消息的浏览情况,保证了教学的时效性,丰富思政教学资源。
(三)微信适合学习者随时随地向老师提问,以及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快速响应。教学双方在不断的留言交流中,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更快地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四)微信平台提供的朋友圈功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辅助。任何一个在现实中存在的班级或学习组织,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的圈子,在网上建立实时交流和分享,从而创新思政教育的对话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五)微信是一个快速整合网络学习资源的强大平台,可以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寓教于乐和渗透式教育。[1]在思政教育中使用微信不仅是一种路径,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
二、微信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性问题
综上所述,微信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学生个体化学习,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途径与新方法。但我国高校思政课不同于其它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教学规律。因此,将微信引入思政教育,在实际的操作中将面临以下一些问题:
(一)微信作为思政教育的“连接器”,和传统教学相比,其最大的差距在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微信教育中的互动主要是基于文字和图片、视频等。这种网上的互动是非实时的,异步的互动,缺乏情感色彩。此外,微信的学习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易于监管,缺乏集体学习的氛围。目前高校大学生尚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而且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也使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律性、主动性不强、在大学里通常抱着“唯兴趣论”的学习态度,所以微信教育这种开放,主动学习的模式可能会让思政课教育流于形式。
(二)微信学习还将面临这如何将信息与知识的碎片整合起来? 怎样让学生在获得认知和形成信仰之间不形成障碍?因为仅仅拥有信息与知识的碎片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何况在这些信息与知识的碎片之间,充满了矛盾、交叉、重复等关系,如何重构出新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促进学习与知识的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三)自由与开放是互联网的灵魂与精髓。在这里,芸芸众生、名生百态得到放大和彰显,思想形态用文字影像深度袒露。另外西方文化的渗透与侵略令人担忧,片面地新闻报道或断章取义的政治言论,混淆视听,以期达到颠覆社会主义的目的。作为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期,可塑性较强的大学生,必然会面临着一定的政治困惑和迷茫。因此,将微信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三、微信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导航
(一)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未来的教育,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特性,把最新、最快资讯呈现给学习者;另一方面,整合线下教育,借助微信平台,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特点,优化各类主题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的教育效果,转型成个性化的、精细化的教学,把教学点变成学习者社交互动中心,带来完整的教育系统,让学习者有更好的体验,同时将学生微信学习的行为计入评价考核体系,从而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觉参与意识。[2]
(二)打造微信校园,满足学生发展需。微信校园将通过架设学校与学生之间快捷、精确的交流沟通平台,辐射形成学校领导、各行政部门在微信一线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将为学生解决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形成“去官方化”主动服务学生的鲜明风格。深入剖析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知情人”、心灵上的“知心人”、生活上的“贴心人”。
(三)建立微信的管理制度,注意信源的权威性和教育性。W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受众通过网络媒介的交流确实真实的。而且大学生往往在不自觉中完成“二次传播”,即将获取的信息通过微信转发,同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但是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同时也没有形成明确的把关标准,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转发信息[3]。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加强大学生信息把关意识和把关能力的培养,不随意传播非法和不良信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加强微文化的熏陶和营造。借助微信这一平台,可以成立微信协会、举办微信论坛,提供微迎新、微维权、微公益、微咨询等微服务,形成鲜明的微信工作特色,逐步推广品牌,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推动良好的校园微文化形成。
参考文献:
[1]侯雁伶:关于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 中国电力教育2012(22)8
[2]王海峰: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 黑龙江教育 2011(2)16
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
2015年8月21日教育部公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德育放在首位,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建设学生真正喜爱的、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1]。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拓宽了职业教育未来的改革空间。当下高等职业教育被赋予了十分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产业转型升级步入加速发展时期,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是我省高职教育发展的亮点和特色,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但新形势下广东高职教育仍面临诸多困境,如何推动广东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对高职教育的“双刃剑”效应日益凸显,伴随而来的时间碎片化、知识碎片化、学习碎片化愈演愈烈。互联网时代的连接特征、大数据的预测与反馈功能都将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带来极大影响。如何适应当前教学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把握当前高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和教学的力量去改革思想政治课程,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推进高职教育“立德树人”工作,培养适合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有效接班人,已然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那些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设计、开发、存储与传播,基于信息化环境传递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软件(主要是多媒体课件)、网络化教学资源(包括泛在网上教学资源、专题学习网站或者是学科网站、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库等三大类型[2]。当前主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过往各级各类精品课、时下在建的资源共享课、视频开放课和当下流行的微课、慕课等。其中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资源库项目为代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例,其目的是为了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目前互联网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国外有美国的Coursera、Udacity、edX三大平台,英国的FutureLearn,德国的iversity,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国内有官方的中国大学MOOC、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开放课,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上海交大的好大学在线,国内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都建设起来了各自的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可见,目前已经建设了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但鉴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唯有爱课程网上有若干完整、开放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翻转课堂,也称反转课堂,于2012年兴起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经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而闻名全球。它是一种对传统课堂教学流程再造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提供教学微视频等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在线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互动答疑讨论探究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文献研究发现,从教师教学角度实施翻转课堂,其翻转教学特点为: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建构学习流程(信息传递、吸收内化)、复习检测方便快捷;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参与翻转课堂,其翻转学习支持要素为:灵活的教学环境、学习文化、精心编辑的课程内容、专业的教师。综上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之于翻转课堂教学交互双主体中的定位,我们得出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内容传递、教学方法展示、教学流程改造的重要载体存在。其数量的多少、涉及知识点内容的大小,直接关联于翻转课堂的程度。因此,如微课类,基于个别知识点的微型教学资源,则可以实现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的翻转,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由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也可以是整门课程的翻转,如MOOC化的涵盖整门课程知识点的微型教学内容,可完全交由学生自主学习、生生交流或教师指导的形式开展教学;其内容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因此,结合教学交互双主体的需求特征,遵循“应用为主的原则”,我们在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教学需要的思想政治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采用了“自建为主,引入为辅”、“辅教辅学”的建设和使用思路。在数字化教学内容建设上,从理论、实践两个内容维度入手,课上课下两个时间维度布局,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两个主体维度分类的路径进行内容建设。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实践案例
(一)建设内容
相比于传统课程,思政课承担的教学使命高于一般课程,它担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同时,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的科学性、政治性、时事性上要求更高。因此,如何开发适合当前教学需要的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便成为课程资源建设之前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和对比研究,在结合爱课程网上本科、高职类院校的相关课程(如表1)的基础上,课程组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教学服务、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重于实践的知行合一、活泼立体的教学改革”的课程设计理念,并明确了三门核心建设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同时,结合资源的运用实际,确定了相关资源应用的六大教学方法:专题讲授法、案例讨论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翻转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按照当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要素,建立了课程资源类型,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授课计划表、实训指导书、单元设计、电子课件、资料库、习题库、教学录像、在线答疑等。为此,通过立足于应用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建设,我校以校园网络平台为依托,对三门高职开设的思政课程进行了资源建设,网站定期维护、信息资料实时更新。
(二)实践路径
如何让思政课堂活跃,摆脱理论性强、枯燥、洗脑的思维定势,让学生积极主动融入课堂学习,这是所有思政课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因此我校在充分了解和把握翻转课堂的基础上,找到翻转课堂与思政课程相通的契合点,制定思政课堂翻转方案和管理制度,精益求精地完善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吸引学生在“宜居”的学习生态中持续投入、取得进步。
1.课前在线学习实践设计
课下在线学习设计包括整合思政课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按知识点制作优质的微视频、布置作业和项目、学生学习情况监测五个环节。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学习内容,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表,组织思政教师集体备课,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明确教学信息,重构学习流程,制作短小精悍清晰的教学微视频,上传学习资料、布置作业、制定任务项目,复习检测等。要考虑思政教师的执教能力和不同专业班级的差异,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微视频,浏览学习资源。学校提供数字化教学平台并做好维护工作。教研室组织教师共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和课程学习网站,及时监测学生学习动态和学习效果,在线答疑等。建议可先制作一门课程做试点,通过效果验证后再推广到其他课程。
2.课上合作交流设计
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主要是帮助学生知识内化,这是翻转课堂的突出价值和关键所在。课上合作交流模块包括互动交流和评价反思两个环节。把翻转课堂与任务学习结合起来。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导向、行动引导、探究学习,课堂上更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新闻播报、问题评论、小型辩论、时事课堂主题演讲,模拟法庭、讲座会议、角色扮演、个别辅导等,学生根据在线教学中老师布置的任务主题,课下完成除了参观学习、社会调研、暑期实践等传统的实践教学项目外,还给学生提供参与网络调研、网络交流评价等虚拟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反腐倡廉、十八届五中全会等社会热点话题制作海报、网页、微视频等在课堂展示点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真正地实现课堂翻转。学生也可以建立学习团队,自己设计交流内容和互动话题,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把控能力,提高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翻转学习能力、行动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提高学生政治敏锐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构建有成效的课堂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三、高职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充分考虑翻转课堂的学科适应性和学生发展规律
思政课翻转课堂应慎重对待,要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不可能任何学科都可以实现翻转。要在充分理解、研究翻转课堂的内涵,以及是否适应思政课堂后再进行实践操作,翻转课堂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考虑到学科的适应性和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政课改革真正难啃的硬骨头是学生的向学之心,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和能力,当然也涉及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的教学能力、良好的道德水平和较强的责任意识提升,更关系到国家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当然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或方法,都要先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
2.转变观念,做好师生角色转换
除了课堂结构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要树立思政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做好师生角色转换。翻转课堂的模式是否真正解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问题还有待观察,不能搞一刀切。翻转课堂虽然给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但应针对我国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有效调整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执教能力带来巨大的挑战,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会制作微课程、开发精品课程,还要站得稳讲台、hold得住学生。为更好地进行课堂翻转,教师要重新安排学习空间,创造灵活的环境,让学生可以选择性学习,教师还要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行为。上课的时间致力于更深层次地探究问题和创造丰富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对知识积极建构。教师要决定翻转学习的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问题,利用设定的内容,将课堂时间最大化。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要精心设计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交流、主动思考、主动寻求答案,不断提升课堂把控能力,增强教育信息化素养。
3.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评价体系带动翻转课堂建设
翻转课堂的建设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是在线课堂采用微课教学视频制作,仅靠个别教师难以完成,效率不高,其次是教师要提高对课堂的把控能力。翻转课堂建设要充分发挥团队力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共建精品课网站,开发网络课程、微课资源、试题库资源,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等。其次要加强对思政教师的集体培训和指导,做好考核评价,鼓励教师参加各项比赛以提高制作微课程的水平和课堂掌控能力,建立教师长效激励机制。
4.适合自己的才是做好,注重中国特色,不照搬照抄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网络信息化形势下的教学改革还面临很多挑战,目前尚存在局限性,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与实践。我们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民办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知识的重构也需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不断改善。我们要以新思维应对网络信息化时代。翻转课堂源于国外,在国外被广泛推广和发展,自然有适合它的土壤。翻转课堂能否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相契合,实现翻转课堂中国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但思政课翻转课堂的建立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最重要的是学习国外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在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基础上,不断思考深化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为全面提升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为国家培养可靠人才,成就学生出彩人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中文网,2015年8月26日.
[2]马贵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以网络课程《发动机原理》的开发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3]唐宽义.“翻转课堂”: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必然选择[J].文教资料,2014,(11):160-162.
篇9
为进一步加强XX县师德师风建设,我局始终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促进学校(幼儿园)工作持续、健康、科学、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县2021年秋季学期师德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内容
(一)制定师德建设方案。各学校根据《2021年龙川县教育系统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方案》(目前该《方案》已下发了征求意见稿)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
(二)上好一堂思政课。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为全校教师上课一堂思政教育课。
(三)开好“两个”会议。开学初召开师德建设工作动员会、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动员会。
(四)开展好“六个”活动。1.进行师德宣誓、签订师德承诺活动;2.每月集中开展师德学习教育活动;3.结合庆祝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4.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活动月活动;5.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6.开展撰写师德学习心得体会与师德征文活动,每位教师根据师德学习内容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每所学校(幼儿园)选送上送一份师德征文,征文主题待省教育厅拟定好再通知。2020年广东省第十届师德主题征文暨微视频征集活动中,我县选送16篇论文、2个微视频参赛,其中龙川县第一小学刘怀剑老师撰写的《愿作园丁勤浇灌 甘为烛炬尽燃烧》荣获广东省小学组三等奖(小学组全省获奖论文共60篇),在此给予通报表彰。
(五)严格进行师德师风个人考核。依据《龙川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在每年的6月、12月对全县教职工进行考核。今年秋季开始,临聘人员纳入师德师风个人考核。通报2021年上半年师德考核的结果:实际参加考核人数9455人,未参加考核人数93人,其中优秀等次2819人,合格等次6535人,基本合格等次5人,不合格等次3人。
(六)公示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学校(幼儿园)应加强监督,在校园显眼位置公示学校(幼儿园)及县教育局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县教育局监督举报电话:0762-6883005),依法依规接受监督举报。
(七)治理师德突出问题。加大力度检查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体罚学生、参与违规打麻将、酒驾醉驾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要依规依纪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严重的依法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师德建设工作,是改进教育政风行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各学校(幼儿园)要把加强师德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学校(幼儿园)主体责任,压实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
(二)健全管理制度。各学校(幼儿园)既要贯彻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师德规范的新精神、新要求,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还要在认真分析本校师德现状的基础上,以有偿补课治理工作为重点,从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本学校(幼儿园)实际的师德管理制度,健全师德个人档案,进一步规范教师师德个人考核,促进师德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
篇10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X年X月X日到X月X日,区委第一巡察组对教育局党组进行了全面巡察,X月X日区委第一巡察组对教育局党组巡察工作进行了反馈。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抓整改落实举措。
(一)领导重视,以上率下压实整改责任。为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推进,区教育局党组成立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整改工作由区教育局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牵头领导具体实施。局党组书记为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为牵头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形成工作推进台账,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全力推进整改工作落实。
(二)思想统一,迅速启动部署整改工作。
对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意见提出的问题,区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党组会议,明确要把巡察整改工作作为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动党风政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作为净化X区教育政治生态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以对党负责,对全区教育负责的高度,对教育系统全面工作进行体检。
(三)问题导向,从严从实推进整改落实。
针对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的问题,站在增强“四个意识”的高度,坚持问题导向,局党组反复研究、上下联动,制定了《X区教育局党组落实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和《区委第一巡察组对区教育局巡察问题整改台帐》,细化分解具体整改任务,分别制定了整改措施,确定了牵头领导、分管领导,明确了责任人、整改成效和完成时限,保证整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声。
二、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区教育局党组收到区委第一巡察组反馈问题X个方面X个问题,区教育局党组坚持立行立改原则,逐一对反馈问题进行整改,其中X项问题已整改到位,还有X项问题正在办理中。对已经完成的整改问题,持续跟踪监督情况。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已完成整改问题。
X、X年度组织生活会材料卷中机关干部一人对照检查材料存在严重照抄、照搬现象,其材料中有“X宜昌”等字样;二人对照检查材料缺少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针对性开展学习教育,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认真查找不足,坚决杜绝照搬照抄现象再度发生。
整改成效:已完成重新撰写对照检查材料,补充整改措施,在党支部宣读。
完成时间:X年X月
X、纪检案卷装订无序,重复内容多,制作笔录不规范,多数为一人办案,不符合相关规定。
整改措施:认识到纪检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加强监督检查,扎实细致做好案件档案归档工作。制作笔录严格按照纪检格式执行。办案X人或X人以上。
整改成效:纪检档案已经重新装订。《询问笔录》已更换纪检格式,办案人员增加X人或X人以上。
完成时间:X年X月。
X、支部成员对“”的认识存在偏差,站位不高。部分基层支部还存在组织生活会认识不清问题。X人剖析材料没按照上级要求撰写,空泛表态。
整改措施:召开以“”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加强对基层支部组织生活会督导。
整改成效:已培训。并在后续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中进行指导和监督。
完成时限:X年X月。
X-X、教师进修学校X人,分别违反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
整改措施:交回违规报销款。
整改成效:违规报销分别于X年X月X日存入学校基本账户,附有存款凭证,给予通报批评处理。
完成时间:X年X月。
X、工作纪律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强化《请假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查阅请假记录、实地检查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整改成效:收齐、执行《请假制度》,随时到校明察暗访,无违纪现象发生。
完成时限:X年X月
X、在查阅“严守政治纪律、坚定理想信念”组织生活会材料卷中,三十二人的剖析材料没有对照检查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只有大篇幅的个人事迹。
整改措施:提高指导监督力度。针对党员存在问题,及时指导,真实剖析个人问题,支部书记把关,教育局党组把关,层层抓实。真正做到学深、学透。
整改成效:已召开培训会议。并在后续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中进行指导和监督。
完成时限:X年X月。
X、在师德师风案件查处上,在公开环节有所顾虑,怕引起负面影响,如:X年查处的X起教师补课案件只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对处理结果进行通报,没有进行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并做到“以案促改”。
整改措施:公开违纪案件不留死角,宣传到位。对案件形成原因深入剖析,举一反三,达到警示教育作用,做到“以案促改”。
整改成效:查处的案件进行及时公开,宣传到位。对案件形成原因深入剖析,举一反三,达到警示教育作用,做到“以案促改”。
完成时限:X年X月。
X、巡察组对校外培训机构明察暗访中发现,教育局监管校外培训机构的科室,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日常监管不够,对非法办学机构的监管整治没有可行性办法和主动作为的意识,近三年只有X次联合整治的检查记录。
整改措施: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使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积极升华为政府行为。对于一意孤行的非法办学户,教育局要继续加大严查力度,还要加大黑名单曝光力度。
整改成效:建立教育局牵头联合执法机制。集中查钉子户X家,起到以点带面的警戒作用。已经检查X家校外培训机构,X家合格、取消了X家许可、X家重新申办、X家停办、X家取消办学项目、X家合并、X家整改中,后期跟踪问效。
完成时限:X年X月。
X、“微腐败”总结材把关不严,存在多处“徹腐败”“微席败”字样的错别字。
整改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注意上报材料质量的把关。
整改成效:要求学校自查的同时,教育局对学校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完成时限:X年X月。
X、“微腐败”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致家长一封信回执存在家长没签字情况。
整改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注意上报材料的质量的把关.
整改成效:要求学校自查的同时,教育局对学校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完成时限:X年X月
X、以“微腐败”阶段性总结代替工作总结。
整改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注意上报材料的质量的把关.
整改成效:要求学校自查的同时,教育局对学校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完成时限:X年X月
X、以思政课为引领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有待加强。X区思政课教师配备数量不足,缺乏年轻教师力量,对教师的管理及培训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加强思政课阵地引领作用,组建区级思政课研修中心组,建立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在全区范围确定四所小学、两所中学为区级思政课改革示范学校。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力度。继续加强校本培训,增加区级培训项目。
整改成效:通过观摩课打造X节校级思政示范课、优质课X节和精品课X节,组织思政教师论坛两次。X月中旬由五名区优教师思政课展示,全区思政教师进行观摩。制定校本培训工作计划,主要项目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学习型团队建设主题研修,主要任务是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完成时限:X年X月
X、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够有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不够到位,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力度层层递减。
整改措施: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总结提炼和分析研究,根据上级政策要求,科学安排部署,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推进、有效落实。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好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职责。
整改成效:制定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结合固定党日活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将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落到实处。
完成时限:X年X月
X、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抓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由党办人员代管,宣传人员身兼数职,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整改措施:加强宣传工作队伍的培训和监督指导。
整改成效:已召开宣传人员培训会,建群,互相学习。
完成时限:X年X月。
X、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学校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活动流于形式。
整改措施:加强对意识形态的学习,提高对意识形态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坚决守好校园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压力传导到基层。深入学校进行指导和监督,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固定党日和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当中。
整改成效:X月、X月、X月已分别对学校进行指导、监督。
完成时限:X年X月
X、师生对于扫H除E相关知识的学习还需常态化。
整改措施:学校制定计划,集中学习,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学校要指派专人进行集中辅导,通过播放宣传片、观看视频、座谈论、闭卷测试加强师生对扫H除E知识的理解掌握。
整改成效:专题会议辅导、假期时间学习、学校进行测试考核学习情况。
完成时限:X年X月。
X、在扫H除E的宣传深度上还不够,特别是在对家长的宣传上还需加强。
整改措施: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扫H除E宣传教育,做到广大师生家长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营造浓厚的扫H除E专项斗争氛围。还积极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向身边人进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黑恶势力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
整改成效:已利用家长一封信、手抄报、标语、班会、警示教育多种形式进行扫H除E宣传。
完成时限:X年X月。
三、下步整改工作打算。
(一)常抓不懈,以严实作风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提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觉悟,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做到抓常抓细、真管真严。
(二)抓住机遇,以巡察整改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以巡查整改工作为契机,创先争优、砥砺前行,把巡察整改成果最后落实到教育主业、提升教育质量上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打造教育体制创新、教育质量满意、艺体教育特色、职业教育领先、家校和谐共育五大教育品牌,为实现我区教育“高质量+轻负担+群众高满意度”的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