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政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4-04-08 16:2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职思政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职思政教学总结

篇1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观念,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认真学习和研究创新教育理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思想,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并把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教学实际之中,增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觉性。

2.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作为政治教师不仅应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政治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3.创新教育方法。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辅导者、合作者。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会技能,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眼前发展,更要着眼于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学习方法培养,更要注重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师要能够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这一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1.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对什么问题都喜欢刨根问底,因而高中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同时,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阶段,因而政治教学如果过于理论化容易导致学生在认知上产生障碍,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实现认知水平上的更大跨越。所以,政治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阐释相关的政治理论,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创新的课程,是在教育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提倡的是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学科学、重实践。而综合实践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成长,在参与和合作过程中溶入社会,在认识自我和重塑自我中发展并成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任务要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高中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与体验等方面的目标得以实现。

3.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必将大大优化政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中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篇2

【关键词】诚信教育;会计教育;渗透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精神受到社会经济各主体的关注,诚信已经成为会计人员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了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政安全。高校会计专业作为会计人才的重要培养场地,十分重视社会上会计人员缺乏诚信的现象,加强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渗透在会计专业课程教育中。但是,由于会计教育渗透诚信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诚信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渗透缺乏科学的经验指导,会计教育中诚信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以及教育制度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会计专业尽快解决。研究诚信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渗透不仅能够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且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完善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会计教育中诚信教育现状

1.1教育目标不明确

首先,会计专业缺乏对诚信教育的明确定位,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将重点放在会计技能和会计知识的培养上,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还有部分高校会计专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但是在职业道儿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诚信教育的重视,对诚信教育内容一带而过,没有将诚信教育放在职业教育的突出位置;其次,会计专业缺乏计划性的诚信教育目标。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都是专业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突然想起来的,加入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教育目的和教育计划,没有形成完整的诚信教育体系。

1.2教育内容与专业脱节

首先,部分会计专业的诚信教育内容没有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会计专业教师在课堂讲解中一味向学生传授诚信教育的理论知识,向学生讲解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诚信教育的意义,缺乏与现实经济生活的联系。枯燥的理论知识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味的说教导致学生对诚信教育内容产生厌恶心理;其次,部分会计专业诚信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诚信教育内容多为覆盖整个会计行业的知识,缺乏对具体工作和具体岗位的诚信教育。

1.3教育方法不够灵活

首先,部分会计专业诚信教育方法单一,教师采用课堂教材讲解的教育方法,没有将教材中的知识与会计工作相联系。并且,还有部分会计专业将诚信教育纳入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政教育课程中,作为诚信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职业道德教师和思政教师大多采用说教凡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次,部分会计专业诚信教育方法不合理,没有正确把握诚信教育的渗透实际,导致诚信教育的渗透于教学内容没有关系。另外,还有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渗透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没有阻止学生开展讨论研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部分会计专业诚信教育方法忽视了实践教学,诚信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实际,学生不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诚信与会计工作中的诚信。

2诚信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2.1明确教学标准

首先,会计专业应将诚信教育渗透在培养目标中,将诚信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此,会计专业应根据诚信培养目标建立职业道德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加强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会计专业应将诚信教育渗透在教学目标中,加强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到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并且,在制定会计专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明确诚信在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将学生的诚信道德伦理意识、诚信道德冲突解决能力、诚信道德推理能力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目标。另外,会计专业应积极寻找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将诚信教育渗透在基础会计课程、财务管理课程、会计模拟实验、思政教育课程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

2.2优化课程内容

首先,会计专业应积极在会计入门课程中渗透诚信教育,强化学生对诚信的认知。为此,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将诚信教育渗透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在向学生传授会计要素、经济业务核算、记账方法等知识时,插入诚信教育内容,加强学生对诚信精神的重视,明确诚信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会计专业应在会计实训中渗透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为此,学校应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训锻炼,积极为会计专业学生创设仿真会计工作环境,让学生运用仿真的证书、账单、报表等进行记账工作,并在实训中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不诚信行为的后果,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再次,会计专业学生应积极在会计考证中渗透诚信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诚信行为。为此,会计专业教师应在为学生讲解考试内容的过程中开展诚信教育,向学生灌输诚信学习、诚信考试和诚信工作的道儿准则,避免学生的作弊行为,加强学生诚信行为的培养;最后,会计专业应在学生实习中渗透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习惯。为此,会计专业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实习状况,并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诚信品德要求,让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做到诚信,培养学生在会计工作中的诚信习惯。

2.3完善教学方法

首先,会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诚信教育,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诚信案例,组织学生对诚信案例进行讨论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树立诚信意识。另外,会计专业教师应对学生的分析与讨论进行总结,在学生掌握诚信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会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诚信教育,以会计专业知识为学习项目,在项目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检验学生的诚信行为;最后,会计专业教师应积极采用岗位体验教学法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是深入了解岗位工作,重点强调岗位对诚信品质的要求,让学生在岗位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到诚信品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1]罗华燕.关于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0).

[2]周玉著.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4(20).

篇3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23

摘要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职业教育正在成为国民终身教育的“必修课”,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主要以煤矿类高职院校为例,总结了专业教师和学生在理论(实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互矛盾表现,分析了“教和学”过程中相互矛盾产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矛盾;教师与学生

0 引言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1]。真正要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是很困难的,尤其在当前全国煤矿企业大都处于技改整合和停产整顿期间。在实际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实相互矛盾问题,这些都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1 野教和学冶矛盾的表现

1.1 教师教育矛盾的表现淤煤矿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实训课程是个大难题,实训设备多以模型为主,或是仪器单一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大型煤矿设备更是进不了校园。于在讲解一些煤矿事故案例时,各种灾害的危害性,反而使得学生对煤矿感到恐惧,害怕学这个专业,有的甚至要求转专业。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觉得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很到位,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是学生理解能力差,学不懂也做不会。榆当“80 后”的教师遇到“90 后”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相互之间的意识形态不一样。如个别教师因为与学生有小矛盾就故意挑学生的“刺”、师生恋、与学生“称兄道弟”等现象。

1.2 学生学习矛盾的表现淤课堂上学生经常出现“睡神”、“低头族”和“手机控”等现象,如学生随时可在贴吧发个“说说”或“微博”来抱怨教师上课差,听不懂,学不到专业知识。学生特别爱钻“牛角尖”,个人利益意识太强。于实训过程中,对于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和主动性不积极。同样一个问题要反复询问教师多次,理解能力较差。特别是对仪器的操作似懂非懂,有的学生也确实埋头苦读了,但就是效果不好。盂学生考试没有过关,反而怪罪教师挂科。学生总是找各种理由旷课,甚至不参加考试,他们已经把考试过关与否看得很淡,不在乎这个问题,抱着“反正学校最后都会让我们过关毕业的”这样一种心态,特别任性。榆课堂上学生们不爱听专业课,反而喜欢和教师讨论一些时髦的话题,如谈恋爱、明星八卦、毕业后工资待遇等。

1.3 学校管理体制矛盾的表现淤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在进行教学检查时,学生旷课或迟到,一般认为要么是辅导员没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么是专业教师上课水平差,没有吸引力。这样就造成在考核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时,他们之间就相互推诿。于针对高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学管理上既不能照搬本科教育,也不能模仿中职教育,对开放式管理、全封闭式管理和半军事化管理,还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

2 野教和学冶矛盾产生的原因

2.1 教师个体原因教师也许只是传授了学生理论知识,但是并没有传授他们生存的技能。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技巧确实不及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耐心,对教师的职责不是很看重,普遍都认为高校教师是一个“兼职”工作,对“先育人、后教书”这个理念不够重视。

2.2 学生个体原因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偏低,且“90 后”学生个性化太强、自立能力较差,思想相对孤立。对事物发展的理解不够成熟,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不计后果。如经常有学生在寝室突然生病不知怎么办,同学闹矛盾不知怎么处理,不爱学习爱拼“爹”等现象。

2.3 学校管理体制原因往往学校都是书记抓思政,主任抓教学,而且对辅导员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虽然也让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职务,但实际还是各司其职。当代教育无论是小学初等教育、高中中等教育或是高校高等教育,在学生传统德育、尊师重教、诚信友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育力度还远远不够。

2.4 社会、家庭教育原因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第一教育,但是独生子女们都被家长几乎惯坏了,吃苦太少导致对生活的艰辛不知。当今社会高速信息化、言论自由化和个性张扬化,致使很多年轻人爱“潮流”、想“显摆”、耍“阔气”,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早已经影响了他们的心灵。

3 野教和学冶矛盾的化解方法

淤高职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高职教学改革这种途径,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2]。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以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至上。于爱因斯坦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3]。教书是一门艺术,不仅是个人专业水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学到专业知识,这才是授业解惑者的上上策。盂专业老师着重做好“四备”,即备好课、备好教材、备好教法和备好学生,任何一项都缺一不可,必须做到“教师有备而教,学生学以致用”。榆专业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关注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如手指口述法、项目任务驱动法、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方法,控制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精、气、神。虞辅导员必须配合好专业教师共同管理好班级的教学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特别是传统教育、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等方面。愚学校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多元化结合个性化。能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不仅要组织评教,而且还要评学。舆正确的社会引导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特别是要注重家庭第一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明礼。

4 结语

针对当代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必须要健全教育体制、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改善师生关系等。但是,任何一次改革创新的转变,都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来推动实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16-21.

[2]曲爱玲,马长路,刘红梅.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5-56.

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机制

在我国当前阶段,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发生重大变革,工学结合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资源与环境,有机融合课堂教学与校外工作时间,以职业为导向,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质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一、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尚未完善

我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发展时间较短,在“工”与“学”两方面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尚未形成成熟应对经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并没有相关制度与政策,这导致学生进入企业无法受到统一实践教学指导。现今高职院校学生进入企业学习的规章与制度主要依靠院校经验积累,就学校实际情况设置课程。必须明确的是,这种制度并未完善,其针对性与指导性严重不足,无法发挥应有教学效果。“工学结合”教学具有特殊性,其实施环境在校园与企业两个地方,学生管理工作由校方与合作企业共同完成。在工学结合下,学生管理工作既与高职院校有所关联,又与合作企业密切相关,多方因素为学生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仍未完善,存在缺陷。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构不够健全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高职院校拥有学生管理机构,这种机构的组成人员多为校园内的教育工作者,合作企业人员与政府部门并未参与。高职院校设有学生在校评价考核机构,对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学习期间缺乏考核评价,合作企业并未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多数企业选择“简单管理”模式,由一个师傅带领一个实习队伍,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管理机构不够健全。

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环节薄弱

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结合培养人才,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挑战,学校缺乏管理经验,无法及时调整管理制度,部分教育工作者无法正确认识新式教学模式对院校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其管理理念需要强化更新。除此以外,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为进入企业实训的学生模拟职业专业技能、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积累职业专业知识,为其职业人际关系做出恰当心理辅导,使学生明确企业与校园学习环境的不同之处,调查表明,多数高职院校并未重视这一工作,致使学生在企业实训时出现适应不良等情况,无法很好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二、解决措施

1.校企合作完善管理机制、制作行为规范手册

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加强学生规范管理,针对企业实训学生制定完善管理机制,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实施顺利的硬性条件。学校可以制定企业实训学生管理制度,让管理者有据可循,让学生明确行为规范。院校可以根据往届学生实训经验,从企业实训要求、学生宿舍管理、学生人身安全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多方面详细总结,制作公平公正、以学生为主的规章手册。

“工学结合”学生管理的关键是监督与管理实训学生,在学生前往企业实训期间,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是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两方,因此制定学生监管制度需要二者共同进行,在此期间,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必须明确各自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互相配合,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健全组织机构、建设学生管理新格局

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可以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用性增强,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学生管理工作格局也需要转变,以学校为主,制定管理方案与策略、管理考核评价方法等。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需要健全学生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学生管理团队,需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需求,实现校企有效合作沟通,最终达成校企双赢的效果,可以由高职院校领导或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担任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组织组长,主要ρ生日常事务与思想教育实施管理,副组长则由合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安排学生实习事务。

3.打造实训基地、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区域内产业特点与行业发展优势,打造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合一的实训基地,旨在培训学生动手能力与就业入职适应能力,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除此以外,学校可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构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活动与企业实训三位一体的创新管理工作体系。高职院校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充分重视实训学生管理工作,形成校内学生与校外学生的管理责任科学统一;另一方面,学校需要进一步管理参加企业实训的学生,在学生进入企业以后,学校组织教师全程跟踪管理,鼓励合作企业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构建和谐管理体系,促进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出现问题,制度不够完善,学生管理机构不健全,高职院校缺乏约束企业的能力,校企双方无法形成关系紧密、配合默契的合作机构,因此必须解决相关问题,完善学生管理机制,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季跃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开放式学生管理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3).

[2]李欧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