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理念范文
时间:2024-04-08 16:1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管理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优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策略;教育理念
一、优质教育管理理念
(一)优质教育管理理念起源于西方,又被称为“卓越教学”对卓越教学的表述为“卓越教学能够带给孩子应有的生面可能……而快乐则是每个孩子生来就有的权利。”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是最强有力的。孩子在兴奋和参与中学的更好,可是为什么会参与呢,这就是卓越教学的功劳,因此提出卓越教学,优化教育管理新的理念的价值就在于此。(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优质的教官理念的理解过有不同比如科学管理理念、激励管理理念、目标管理理念,这个概念通俗易懂,但是实际上,优质的教育管理理念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科学管理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是较多的一种,它是由著名管学家泰勒提出的,在企业中运用较多,拥有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运用到教育管理理念中取其优秀的、适合的部分依然可以使教育管理得到较大的发展。1.激励管理理念,在国内外是一项新型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教育管理当中依然适用,有的学者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来划分激励管理的层次,即低层次的需要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如: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有的学者则是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来进行激励管理,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分开来进行教育管理理念的区分,将激励管理理念融入到教育管理当中去得到了实证之后取得了较大的成果。2.目标管理理念,将目标管理理念运用到教育管理当中去是较为成熟的理念之一,因为目标管理本身就属于典型的管理学范畴,凡是与教学相关的因素都可以纳入到这一范畴中去,包括教师队伍、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等相互协调,通过合理的配置目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优化的管理理念同样会使一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教材选用达到最优化。
二、优质的教育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每个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他既包含了理论有包含了管理的方法,优质的策略一般是根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教学以及管理进行的指向性调节与控制操作。具体来说就是按照目标管理教学流程可以把优质的教学分为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教育管理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说,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作的工作。1.教学目标的阐述与确定。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也是课堂的方向,是判断是否优秀的直接标准,必须包含以下四要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的、具体而明确的,入则就无法评价。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和测量学习。2.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准备。优质教育教学内容强调科学性、基础性、知识性、应用型和前沿性的统一。教师应在课前对学生的特征有个详细的了解,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量避免把一些结论上的东西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是让学生尽量的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3.教学方法的选择。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的体现,教师观念要转变因为教师要知道自己是教育的促进者、实践者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引导者,教育方法选择要灵活,教育方法的选择要多样化。
(二)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是为教师实施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它包括教学语言表达策略,教学语言必须体现科学性、教育性和启迪性的统一。课堂组织与管理策略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的控制主要包括按照计划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保证课堂节奏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上课的效率。
(三)教学评价策略
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价值判断行为。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而多数的评价又是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和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看到自己在被评价教师中所处位置,看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产生一种紧迫感,进一步调节自己,提高教学质量。
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公共英语 教学管理 理念
1.引言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闪现至2004年的基本成熟发展至今已近20年。近几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正在全面展开与全面落实各种教学改革。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方针正在逐步落实;打好语言基础与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从事涉外交际能力并重的教学原则也在贯彻执行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确保各项语言技能的协调发展”,“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尤其 “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 的教学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用语言与技能综合培养教学法(任务法/交际话题法)的教学法体系正在实践尝试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以此来改进和充实传统教学模式,开创并逐步完善基于单机或局域网以及校园网的多媒体的全新教学模式也在逐步推广;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为标准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水平测试的考试体系正发挥其重要作用。
2.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在全国各地发展很快,新成立的高职高专院校不断涌现。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作为高职高专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其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许多从事多年的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师都清楚,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懂一门外语的学生,最受企事业单位的亲睐。然而,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全力以赴实现这一目标时,深感力不从心,因为长期以来,他们一直面临着下列难题:(1)学生方面的问题;(2)教师自身方面的问题;(3)教学设备问题;(4)教学环境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才有助于改进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于就业,实现教育部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所指明方向与目标。
2.1.学生的现状
2.1.1. 学生的英语基础
录取专一的学生绝大数来自录取分数线低于本一和本二的和同等于或低于本三的参加全国大学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一般来讲,由于他们在学习习惯与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使他们稍逊色于本一和本二的录取生,他们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成绩处在中、下游水平。但这部分学生中有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有的兴趣不定,有的不感兴趣。录取专二的或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的分数线则更低,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与低下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他们在高中阶段英语成绩处于下游水平。这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极感吃力,对英语感兴趣的很少。
2.1.2 学生的兴趣
笔者通过对任教班级的127名(男生55名,女生72名)部分08级学生进行学习英语的兴趣调查得知:感兴趣的男生24名,占43.6%;女生37名,占51.4%。不感兴趣的男生13名,占23.6%;女生20名,占27.8%,时有时无兴趣的男生18名,占32.7%;女生15人,占20.8%。
2.2教师现状
根据从河北省的近30所高职高专外语教学现状的一份调查与分析(唐崇文)中发现,教师中“双师型”的人数占10.84%,93.52%来自应届毕业生,6.32%来自企事业单位,0.15%来自研究机构。正高职称的占3%,副高职称的占16.40%,中级职称占30.10%,初级职称的占44.60%,无职称的占5.9%,近3年来共11027篇,人均1.52篇。这些数据尽管来自河北,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基本上能代表全国各地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师资队伍现状。
2.3.教学设备
尽管教育专家一再强调,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高职高专学院的语言教学设备依然很缺乏,依然很陈旧。带有工科技术类性质的高职高专院校,学院的各级领导在全盘考虑学院的整体发展时,往往忽视了对公共英语这一文科类的教学设备的投入。很多院校至今依然缺乏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更谈不上学生的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了。很多公共英语教师上课仍然在拎录音机,上大班课时,依然缺扩音设备,等等。
3.教学管理理念与更新
理念,即:观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中所形成的看法、思想、观念。它是一种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有:经营理念、办学理念、服务理念、教育理念、新课程理念、教学理念、管理理念等。
教学管理理念就是要按教学客观规律来指导教学与改革,把客观实际要求与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在一起并真正落实到实处的一整套想法。明确教学管理理念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3.1一些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管理理念
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这个因素,有些学院采取的弥补措施是把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放在首位,把它当作衡量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标准,很片面地理解教学部的教学水平评价体系,因而迫使教师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态度就是确保自己所任班(A/B)级考试的通过率达到要求。久而久之,在这些教师的头脑中就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即,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教学就是帮学生通过英语A/B级考试。而当绝大多数学生通过了A/B级后,他们又鼓励这批学生接着考大学英语4级和6级,有的学院还专门为这给学生设物质奖励。这样,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又再一次把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教学引向应试教学的泥潭。这种教学目标管理完全有悖于教育部有关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的。
作为英语教师甚至有的企业人事经理都知道,通过英语应用能力的A/B级和大学英语4、6级考试的学生充其量也只能应付“老外”的一般日常交流,而当要就某个主题作深入交谈时,他们在语言、知识等方面的功底还很欠缺。这种欠缺,就是教学和教学管理上的欠缺。它是由教学决策机构在指导教师实施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时,理念上发生偏差造成的。
3.2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应有的教学与教学管理的理念
在二年的公共英语教学中(有的学院只开一年的公共英语), 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是教育部针对高职高专层面上的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通过A/B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尤其是当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根据就业需要,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应该全面领会和把握教育部为高职高专所设的教学目标,为了实施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确保各项语言技能的协调发展”,“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尤其 “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
3.2.1改善教学环境
积极主动地改善由教师、学生、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等因素组成的特定教学环境是提高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条件。担任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毕业于英语或与之密切的专业,他们对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和入校新生一样陌生。在新形势下,教师的教学与教学管理理念需要更新之一是:教师的教学要求与任务不再是简单地教授公共英语基础课。社会上的就业压力要求他们应具备用英语教授学生所学专业的英语尤其是口语,使他们掌握一定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英语口语,使之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并且能顺利就业。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就迫使教师自己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上,另学一门学生正在学的专业,向“双师型”教师发展。这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现在面临的一项挑战。
3.2.1.1教学管理理念需要更新之一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应该分成二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各个阶段时间分配应根据学生的能力而定。面对师生比大的学院,有关教学与教学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别,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实行分级教学,分类指导教学,做到合理配置有限的教学资源。英语能力强和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学生,根据其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调查数据来看,这部分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47.2%。因其自主学能力较强,其课时安排可以:每周上二课时英语/班,基础英语上一个学期,专业英语上三个学期。对待这样的学生要多给予学习方向与目标的辅导,重点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使之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另外一些英语能力为中等,其自主学习能力稍逊色,他们对待英语学习兴趣属时有时无,约占总数的26.8%,根据他们的特点,应为他们安排每周四课时/班,基础英语安排二学期,专业英语也安排二学期,要确保他们的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防止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英语基础最弱,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他们约占学生总数25.7%。根据新加坡PSB理工科学院的教学经验每周至少为他们安排六课时/班。使他们致力于学好基础英语,并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根据需要其英语基础应安排三至四学期。
3.2.1.2教学管理理念需要更新之二
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偏工科技术类的多,学院领导在通盘考虑时,习惯于在工科技术类专业的建设上舍得投资,而舍不得在公共英语这个属文科类的基础教学上投资。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用于英语教学的设备仍然很陈旧,还远不如一些普通中学的设备。
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兴趣学,教师就要在讲课设计上化大力气,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出学习英语的各种有利条件与环境。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专家都认为,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多媒体“由于其独特的表现力,人们可集合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声音、音乐等为一体,结合计算机的交互功能,为语言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很便利地为语言教学提供、营造虚拟现实的语言环境,可变传统教学的抽象概念为仿现实的虚拟语言情景。”利用多媒体这个辅助工具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利用它,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很多超出教师能力的事,达到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之目的。
4.结束语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教学目的,不仅是简单地通过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为标准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水平测试,而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劳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专业知识和对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出发,培养合格的人才。因而要求教师不仅仅会教英语,而且要懂一门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在课堂上能结合二者进行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工作效率,教学管理者应该给予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在设备上有一定的投入,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别,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合理配置有限的教学资源。这便是教师与教学管理者应具有或值得更新和转变的教学管理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周龙.《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download,2005,3-28,5.ppt
[2]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学发展报告》(1978~200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16日第1版
[4]吴晶、 刘奕湛. ,2009年06月02日来源:新华网
篇3
以人为本表示人在整个社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与主体地位,肯定人在整个发展系统中的存在价值,强调对人的尊重、解放与发展,及时对人的发展与生存进行关注,让人能够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并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将人本理念渗透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应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此为基础,将教育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等作为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及时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构建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管理的基本流程,且开展教育管理的一系列活动都要围绕着教学活动来开展,旨在为师生提供一定的服务,进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面性发展。由此可见,将人本理念渗透到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教师的基本需求,选择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人本理念,采取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方法,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开展,进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二、人本理念下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选择人本性教材
而今,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应及时融人一定的人本理念,为将人本元素渗透到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选择含有人本理念的教材,以求为后续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条件。目前,在教育体系中,使得教学质量正在不断改革之中,在此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旨在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的全能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在日常生活之中,对人品格与品质的要求十分高,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与人格魅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待成熟阶段,且思想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若想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阶段属于最佳时期,将人本素养渗透到教育教学体系中,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于教学工作来说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实施小学教学工作,为实现对人本理念的全面渗透,必须选择具有人本特色的教材,其对小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材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教师可以借助具有人本理念的教材来开展教程的教授,其在学生与教师间所占据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选择教材时,必须要选择具有人本特色的教材内容,这是实现教学管理人28本性特色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升人本教育素养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不断的革新与完善,若想实现教学管理人本化的目标,应从教师教学水平上着手,将人本理念渗透其中,以提高教师的人本教育素养,进而实现教学实力的不断提升,进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师是引导学生的重要导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可见,教师在学生人本思想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
(三)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实现人性化评价
在教学管理中,教学评价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借助教学评价手段来对一定时间内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进行测试,为获取更为高效、合理的效果,选择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很是关键。传统的学科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在教学评价上存在着不公平、不科学的情况。为应对当前问题,必须及时对教学评价体系予以完善,选择多元化评价模式相互结合的方式,融入一定的人性化理念,将形成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将学生的表现写在档案之中,以便为后续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激励性评价则是对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奖励方式等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课堂表现的动机;终结性评价,则是以简单的纸质试卷考察为主。将形成性评价结果、激励性评价结果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各项指标进行中和,以实现对学生综合实力的评估,能保证整个评价过程的人性化、公平性与科学性。
三、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旨在从基础教育阶段着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为社会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新时期,实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应全面渗透人性化理念,保证整个教学管理工作实施的高效性与科学性,在管理中渗透人本理念,会让学生逐步养成人本思想,运用此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本理想,对学生综合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小学教学管理人性化的充分利用,能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小学教育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作者:李伟东 王锦仙 单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示范小学
参考文献:
[1]何京诺.浅谈小学教学管理中人本思想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6,(08):18—19.
篇4
关键词:精细化理念;教学管理;重要影响
一、在教学管理中树立精细化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教学管理而言,要想取得积极的管理效果,就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入手,不断地对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进行创新,用最新、最实用的管理理念来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结合我校“书香墨韵,和谐并进”的核心理念,“读好书,写好字,做真人”的办学目标,我们在这一理念和目标的指导下,树立精细化理念,对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是极其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精细化理念是小学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小学教学管理而言,随着教学形势的变化,我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要随之进行改变。从目前小学教学管理来看,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小学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2.树立精细化理念符合小学教学管理的发展潮流
随着小学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变,精细化理念已经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得到了普遍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已经得到了小学教学管理者的认可。因此,树立精细化理念符合小学教学管理的发展潮流。
3.树立精细化理念对推动小学教学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精细化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小学教学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为小学教学管理带来了改革的动力和指导。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精细化理念对小学教学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精细化理念对教学管理产生的具体影响分析
从教学管理实践的角度来讲,精细化理念对教学管理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细化理念使备课环节更加细致
在教学管理中,备课环节与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树立精细化理念,备课环节被有效细化。主要表现在教师在对教材的研究上更深入、更透彻,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更到位。在备课时我们要仔细研读教材,每个学期伊始,每位教师在教案的首页均写有本学期教材的全册解析,以及针对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中上、下册教材内容的解析。这样更有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全面了解和解析教材后,上课才能游刃有余,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今后学习铺平道路。由此可以看出,精细化理念对备课环节产生了积极影响。
2.精细化理念使讲课环节更加注重“精讲细练”
在教学管理中推行精细化理念,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重要的影响是使讲课环节更加注重精讲细练,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使精讲细练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法之一,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3.精细化理念促进了对学生的分层教育
通过推行精细化理念,对学生的教学手段从过去的育细化成了分层教育,使教学实效性大大增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保证了课堂教学成果,对整个教学管理活动带来积极的影响,使教学管理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4.精细化理念促进了教学管理的准确定位
在教学管理中,要想取得积极的效果,就要积极推行精细化的教学管理理念,使教学管理能够找准定位,把握教学管理的重点,使教学管理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采用精细化管理后教学管理取得的积极成果
采用了精细化管理以后,教学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其积极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精细化管理后,课前环节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采用精细化管理之后,课前环节得到了重视,课前备课环节被进一步细化,老师能够通过对教材的充分研究和理解,进而达到提高备课效果的目的。通过这些细化的具体的措施,课前环节的作用得以发挥,课前环节的地位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2.采用精细化管理后,课堂教育取得了积极效果
在教学管理中,如何提高课堂教育质量是整个教学管理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推行精细化理念,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育的发展,使课堂教育更加注重实效,满足提高课堂教育质量的要求。从教学实践来看,采用精细化管理后,课堂教育达到了预期效果。
3.采用精细化管理后,教学管理得到了细化和深入发展
精细教学的开展,更加夯实了教师的素养、教学的实质。“细”中显真,精细教学,凸显了我们教师的真功夫――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文化底蕴;“细”中露情,精细教学,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能见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教学管理的发展更加细致和
深入。
参考文献:
[1]张瑞强,杨贵明,贾金才,等.强化学生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2]洪茹燕.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与高校竞争优势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5).
篇5
【关键词】分级教学 管理理念 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22-02
一 引言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本科阶段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置的。这三个要求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内容。
近年来,我校入学新生的英语水平比以往有大幅度的提升,尽管如此,由于实际招生情况等原因,每个自然班里学生的英语水平仍呈现参差不齐的态势,例如:有些水平高的学生在纯英语教学的中学阶段就打下了较好的英语基础,已达到甚至超过《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级或九级要求,他们在中学阶段就参与各种英语竞赛并取得了好成绩,这些学生完全满足大学阶段较高和更高要求的标准;而一些水平差的学生尚未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七级要求,他们只能满足大学阶段的一般要求的标准。在教学对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下,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如果仍然继续以往相同教材、相同起点、相同考核方式的教学模式,势必会继续那种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水平差的学生“不消化”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产生的后果是学生对教师不满意、对教学不满意、对学校不满意等。同时,教师们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教学,往往会觉得目的性不强,无法发挥他们的教学优势和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 管理理念
1.主旨原则
本科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把大学英语分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和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两部分,其中基础阶段课程于第1~3学期完成;提高阶段课程于第4学期完成。基础阶段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分A(高级)、B(中级)、C(初级)三个级别,学生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和分级测试进入相应级别学习。完成大学英语必修课16学分,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英语学习不间断,实行专业化培养。分级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对于基础水平较低的学生,要求完成16学分的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对于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在通过国家四六级统考后进入更高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优质资源不应只用于资质好的学生,合理布局,平衡师资水平与学生能力程度。打破院系界限,按学生能力分班教学。滚动教学,取消年级界限。优胜劣汰,每学期进行考试,合格升级,不合格留级,取消补考。期末试卷统一,公平合理评价学生学习状态,让好学生享受较高绩点。分级教学从2011级新生开始实施,至2012级完成滚动周期。全校学生分为三级:A、B、C,其中C级要求学习四学期后参加国家统一四级考试;B级学生在入学第三学期结束时参加国家统一四级考试;A级学生在入学第二学期结束时参加国家统一四级考试。具体报名情况,请教务处协助解决。
2.具体分级方案
基本数据:2011级新生人数2960人(按计划招生数),2011级教师人数22人,平均每位教师教授学生130多人。分级方法:2011级新生按照高考英语成绩由教务处统一计分,外国语学院根据教务处提供的成绩分班,安排教师。每班学生人数在60~70人之间,便利之处是充分得到教师关注,能够进入语音室,享受良好的学习环境。
3.部门间协调
上课时间统一,便于全校教学时间的管理。2011级分级后尽量排在同一个时间段(如周一、周四)。统一计算高考成绩,将学生按高考成绩排名后名单交外国语学院,便于分级分班。与考试院沟通协商,争取每学期允许一定数量(15%)的学生参加四级考试。成绩登录系统设置:要求按照分级分班的数据,将学生名单分配至任课教师名下,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管理和成绩登录,同时要考虑各院系成绩汇总的需求。
三 教学过程的管理
1.班级管理
首次上课时采集学生信息,必须包括生源地、手机号码等;选出学习委员和各个专业联络人;整理出一份学生通讯录,交给学习委员一份,让学习委员负责联络各个专业联络人;老师布置作业或下达通知找学习委员即可。
2.成绩评定体系
考试是检查教学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学校学风、教风、考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程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一两次考试来评估。因此,科学的成绩评定体系及学生成绩的最终评定关系到此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升降级激励机制。不仅评价学生在分级教学后的学习情况,而且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构建一个基于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的多模态成绩评定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课堂记录网络化。本研究尝试建立网上课堂记录单,根据我院分级教学的要求,可实现网络登记课堂表现如出勤情况、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情况,课堂记录一个学期不能少于4次课堂参与情况(包括课堂小测验),3次考勤记录以及3次作业完成情况,共计10次记录。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的课堂记录情况,增加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第二,学生学期总评分规范。根据学校和教务处对考试评分的要求,以及外国语学院对大英分级教学考试计分办法的规定,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为60%和40%。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地把握课堂表现、平时测试、期中、期末等成绩的评定。这就需要科学地规划和严格地执行。课堂参与、测验、出勤、期中、作业、期末等分数都应有明确的规范使考试和成绩更加公平、透明。
第三,计算机阅卷系统整合。基于大学英语考试的特点,阅卷需要使用计算机光学阅卷系统,因为机读卡部分的分数常占总分的一半以上,并且每学期至少使用2次以上,因此,此系统在考试评价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但阅卷过程仍需要人工操作,是一项耗时、耗力的细心工作,机读卡成绩阅读完成后,常常需要分割整理,再分别转送到各位教师,然后教师登记主观题部分成绩,再计算、合并、总评等,其间的环节多,出现问题的概率大。因此,在更新现有光学阅卷系统的基础上,将机读卡成绩直接导入设定的成绩系统库中,能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和成绩误差。
3.考试设计
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改变目前课程考试中较普遍存在的过于注重学生课本知识掌握情况,轻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倾向,使考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生的学期成绩与学生的学业绩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学期成绩的严肃性、公平性,分级教学考试由学校统一命题,集体阅卷。
4.试卷设计和分析
试卷由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部负责出题。公共外语系主任负责成立命题小组,成员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
考试之后,对学生成绩和试卷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每次考试之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如年级平均分,A班、B班、C班各班的平均分,学生成绩的分布曲线以及单个学生的答题情况等,将详细数据分发给各位任课教师。同时,我们还对试卷的效度和信度等进行了研究,从而了解整个试题的难易程度、知识覆盖面、题量、题型等,其中一些重要数据如对每道试题学生的答题情况、试卷的总体分析等都做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
5.教师积极参与
对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公共外语教师响应院校领导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分级教学实践中。他们献计献策,参与有关分班、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等各个决策过程。针对四个级别的教学任务、进度、测试等分别进行了相应的安排。同时,经过与教师的讨论,就下学期分级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达成如下共识:(1)在教室多媒体设备出现问题时,每位教师应能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教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具有随时使用教材和黑板进行完整教学的能力。(2)遇到请假、调课等特殊情况时,除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手续外,教师应该把上课的进度、时间、地点等详细情况发给教研室主任和教师秘书,便于院系安排教师代课。(3)由于我部采取的是同一时间段上课,因此,代课老师的事宜应请求公共外语二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
四 教师与学生对分级教学的反馈意见
1.教师反馈
分班人数恰当(大多数班级为70人,个别班级因个别原因人数稍多),分层后学生素质相当(学生层次差异小),班级活动易于开展。各学院、各专业人数相当,利于分组活动,便于教师掌控课堂,教师能够实现学生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集体备课实现了教学流程规范化、精细化。例如,设定统一备课的内容,设定内容要占教学总量的60%,确保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另外的40%可以加入教师的个人特色。这样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基本一致,又有利于保证教师特色。将学生考核所得的成绩与教师综合教学水平相结合,再进行分班也较为合理。教师对分配的教学及班级的情况较为满意,不会因为教慢班而对工作产生懈怠。
2.学生反馈
分级适应现在各种个性的群体。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教师根据自己的授课群体因材施教效果较好。个别学生因为自身的水平也曾提出调整自己的班级,怕跟不上。材抵触情绪小,因为选取材,快慢班的同学意见不是很大。
五 结束语
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是教学内容能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分级教学就是满足和适应这种要求。本文通过主旨原则、具体分级方案、部门间协调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管理理念进行了梳理,并就分级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班级管理、成绩评定体系、考试设计、试卷设计和分析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积极参与分级教学实践和师生对分级教学的反馈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J].外语界,2011(1)
[2]戴运财.二语习得中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2009(9)
[3]郭晓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初探[A].吴尚义编.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
篇6
【摘 要】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以往的硬性规定不再符合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各个高校也在不断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然而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与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有了一定的冲突。所以,对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都是刚性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教规,让每个学生都对这些教学教规有一定的深刻记忆,保证学生在学校不违反校纪校规,保证自己能够拥有更优秀的人生品质,所以,我国的学生都会有定式思维,有很多问题上存在不善于变通的情况,也使得我国的学生在未来道路上的发展都有所缓慢。所以,针对目前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改革,通过刚性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的方法来解决目前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从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策略做出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柔性管理理念;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运用策略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所提出来的,是通过透过复杂的事情来观察事情的变化特征,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是以人性化为主要管理原则,对每位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在我国,不仅仅是高校,在每一个工作单位或者是企业都是运用刚性管理来保证整体工作的运营状况,刚性管理是通过条例条款来对每个人进行一定的制度化约定,通过相关的条例来约定每个人在工作和学习中的行为,保证不会有违法的行为。这样一来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也都有了一定的规范性,甚至于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是会局限于传统的条例,导致一些工作或者学习也被搁置,显得不近人情。例如:在西北的一所高校中,学校规定学生以及老师进校必须要有学生卡,没有学生卡不能进入学校,甚至不能进入学生公寓,有些情况下学生可能会不小心遗漏学生卡,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柔性管理,如果非要按照规定来办,那么很多教师就会耽误相关的工作,学生也有可能会回不去公寓等,种种情况都表明硬性规定在特殊的情况必须要有柔性管理来变通。
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漏洞多
很多高校还是采用刚性管理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对学生以及教师做出一定的条例规定来约束学生以及教师的行为。目前对于很多高校来说,一定的条款仅仅只是条款而已,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例如:一所高校内规定学生必须要参加早操,但是这项规定仅仅是摆设在那里,并没有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晨跑,甚至于最后使得这项规定被废除。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学校的规定都是写在那里,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更不会实施。还比如:发生在西北一所高校的案例,学校规定学生不得在公寓内养狗,然而很多学生都会偷偷把狗带进去,然后过段时间觉得没办法养了,那么不幸的就是这只狗狗成为了流浪狗,学校并没根据条例严查,导致越来越多的流浪狗没有合适的生存环境。柔性管理就不同,通过对于学生人性化管的研究,找出学生们目前不愿意晨跑的原因,再综合整体进行改善,人性化的管理一般都是直击人心,能够达到每个人打内心接受这个规定,能蛐母是樵傅娜ゲ斡虢去,保证了整个学习计划都能很好的完成,提高了整体的学习效率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过于严苛
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依据各式各样的条例来规定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制定的。然而,这些条例在很大情况下都存在一定严苛性。例如:高校规定学生在食堂就餐必须要使用食堂卡,不得使用现金,而且学生卡丢失必须要登报挂失在进行补办,这样的一系列规定就显得过于严苛,如果学生在食堂就餐,恰好当天忘记带食堂卡,那么学生是不是只能放弃就餐,或者是去到学校外面吃饭,导致学生又浪费时间,还会花费比在食堂吃饭更多的生活费。登报挂失对于高校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就目前登报的费用也是有所高涨,同时登报挂失以后在进行补办也是比较麻烦,为什么学校不直接给学生办挂失,直接给学生提供便利的服务,让学生专心于自己的学业。这些种种严苛的条例完全能看出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要进行严格改进。
(三)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过于制度化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以及家长对于学生的总体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想要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有一定的进步,更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的总体实力有一定的提升,学生因此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学校在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就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能够积极促进学生向着更高的要求发展。然而,在这样的制度化的管理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没有提高多少,这些制度只是变成了挂在墙上的制度,学生该犯错的还是在犯错。这样制度化的管理只会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制度充满了抱怨,让学生对这个学校没有多大的好感,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也不会提升。例如:在一部电影中,一所高校的老师要求学生不得穿短裙,引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甚至在年级大会上与教师对抗,导致学校的学生都开始与教师对抗,纷纷提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不足,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滞后了。柔性管理是对人性化的管理,通过复杂的事物看到事件本身的不足,使得学生更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不足,所以,柔性管理是很值得推广的。
二、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一)学校要积极进行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柔性管理理念能够解决目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管理滞后的局面,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能够激发学生很多的学习兴趣。高校就是学生进入了一个小社会,学生在高校中能够更加自由,能够有更多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工作打好一定的基础,然而目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发展,给学生灌输了过多的定式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工作的道路上都显得缩手缩脚,不能很好的施展自己。所以,高校应该积极进行教育管理改革,通过柔性管理理念来改善传统教育管理中的不足,基于对人性的思考,基于人性化的教育管理,通过复杂的事情来看到每个人的内心的软弱处,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问。例如:西北地区的一所高校,学校鼓励各个学院在保证学生不违法的情况下,不再通过条例来限制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政策使得很多学生都开始想要施展自己的心中的想法。学校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定的沟通,了解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存在怎样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于哪些方面有一定的意见,然后结合起来进行一定的改革,同时,教师也要多多观察学生,了解这个时代学生所想要的是什么,经过长期观察,总结出一定的结论,再进行教育管理。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做的比较好的学校去参观,实践体验一下,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帮助该校解决相应的教育管理问题。
(二)高校要积极培养专业教育管理教师
目前来看,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还是缺乏一定的经验以及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导致各项工作都无法很好的推行。所以,为了能够促进高校进行教育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就应该积极培养专业的教师来进行专业的指导。专业的指导能够更快捷的找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没有专业的指导,只能使得教育管理工作更加混乱,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有专业人士的带领,能够帮助学校尽早结束混乱的改革工作,也能帮助学生尽快享受更好的管理理念。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寻找专业的人士进行专业的柔性管理理念指导,首先做到每位教师对于柔性管理存在一定的认知,让每位教师都能很好的接受柔性管理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往下推广。通过办培训班,学校的教师能有一定程度柔性管理理念的知识储备,也能使得学校在教育管理改革方面有了一定的实力,就能更好的找到本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漏洞,积极进行改革。其次,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去到其他教育管理工作做的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总结积累经验,同时,教师还能参与进去,保证将这种理念深深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能够更好的在本校运营。最后,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去到国外进行学习,学习国外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国外的教育管理模式总结自己学校的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出一定的问题,再寻找国外的优秀专家进行专业的指导,顺便也能将国外优秀的教育管理理念引用到本校,让国内的学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管理理念。
(三)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会
学生开展讨论大会是为了让教师更容易知道学生到底需要怎样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以及学校为自己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提供什么样的学习资源,这样的问题都是学校需要了解的。如果学校没有对于学生进行人性化的窥探,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了解,没有深入到学生群体中,那么教师只会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了解到学生心中的想法。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学校必须要进行学生讨论会,通过讨论会来了解学生对于学校教育管理出现的问题。例如:甘肃省的一所高校,通过学生论大会,了解到学生心中的问题,又开始组织值班教师进宿舍,每周都会有两位教师走进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明白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再反馈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部门,更加有效的帮助学校进行学生教育管理改革。所以,学校再组织开展学生讨论大会后,还可以组织部分教师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学生最内心的声音。
三、结束语
柔性管理理念是通过对于人性化的思考,积极开展人性教育,重视学生的内在,主张以解决学生内在的问题就能更好的帮助学生面对未来更多的问题。所以,这样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帮助学校积极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学校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积极进行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积极心理柔性管理理念,并很好的推广出去,教师也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积极学习柔性管理理念,主动走进学生心理世界,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这样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管理改革。
参考文献:
[1]石沁禾.基于柔性管理理念的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51-53.
[2]薛花.柔性管理理念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11,(6):178-181.
[3]梁晓梅.浅述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6,(11):238-238.
[4]秦汉帅.高校学生管理中柔性管理理念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4,(3):104-104.
[5]张晨静.柔性管理理念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D].福建农林大学,2013.
[6]陈巧琴.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3):252,251.
[7]骆云.柔性管理理念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31(10):116-117.
[8]张英慧.浅论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9):119.
篇7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60-02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中,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若是国家在经济或者是其他领域等方面表现十分杰出,而忽视教育这一领域,那么国家未来的发展是十分堪忧的,因此,提高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让教育教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革是非常有必要的。高等教育是我国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为了将高等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并希望高等院校可以将其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中心,而高等院校想要更好地以人为本进行教育教学,就必须对当前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因此,高等院校如何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构建教育教学模式就成为了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管理较为强势,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在高等院校中就读的学生,其思想、价值观等已经基本成形,这些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有独特的个性,所以高等院校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词语等十分强势,比如说,不许、不准以及禁止等。这些词语所折射出的意思十分强势,当学生在这样的管理下学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反感情绪,进而导致教学管理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教学评价过于形式化,其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高等院校通过教学评价来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反馈,根据这一反馈可以了解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以此评价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改进。但是就目前高等院校教学评价的存在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很多高等院校对教学评价并不是很重视,此项工作过于形式化,甚至有些学校只是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分,学生无法通过评价来反馈自己的建议,这样的教学评价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其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以人为本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概述
(一)内涵
以人为本是一种新观念,此观念注重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强调的是人所具有的价值与其在社会中的本位,将此观念应用到高等院校教育中,对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其中心点是人性,高等院校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开展管理工作,传统的以理性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过于冷漠,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1]
(一)具有的鲜明特征
高等院校在开展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若是想要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就必须对其所具有的特征进行分析,在有了深刻了解基础上的管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对以人文本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所具有的鲜明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具有文化性。高等院校的存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沉淀,甚至有些已经超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在其长久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沉淀。同时,高等院校在发展中还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开设了多样化的教学课程,这些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氛围,利用这样的文化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精神文化来引导驱动人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2]
第二,具有激励性。人是一种高级的群居动物,人的心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更多的需求,比如说社交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生理需求等,这些需求是递进关系的,其中尊重和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求,这两种需求对人能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进而促使人不断提高自我,升华自我。而以人为本理念就是秉承了这两种需求,所以此理念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
理念是驱动人作出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想要转变人的行为,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高等院校教育的开展和其教学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当今时代已经落后,而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则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并将此理念融入到管理中,这样构建出的管理模式才能是人性化的。
在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新认识自己的定位,在教学管理中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观念得以落到实处,同时教师还应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不再强制性地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完善自身,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不会被磨灭,学生才能全面发展。[3]
(二)构建价值观相同的多元化校园文化
在高等院校教学中,校园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教学中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成长等都有重要的影响。高等院校中的文化是非常多样化的,比如说有精神文化、有制度文化还有物质文化等,这些文化共同形成了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等院校要想将以人为本观念融入其中,就应该将多样化文化的价值观进行整合。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在发展过程中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陶冶,从而增强学生的向心力。
(三)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在有些高等院校中,教学评价走的就是形式,其作用并不显著。针对此种情况,在构建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在对此进行的改革中,应该拓宽对教师评价的层面,不应该仅从教师的教学技能这一方面来评价,还应该从教师的奉献精神、人格力量等多方面衡量。要知道,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并只是针对学生的,还需要将教师包括在内,所以说,从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可以使评价更加公正、公平。针对教学评价的结果,高等院校应该对在评价中脱颖而出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以表示对优秀教师的尊重。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应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只有这样才符合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评价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院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逐渐被淘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导下,高等院校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性化,教师以及学生等在校人员也要重新定位,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贡献自己的能力,从而使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作用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刘民,田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变与不变[J].高教探索,2015,08:36-40.
[2]郭丽娟.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3:428-439.
篇8
关键词:项目管理;高中英语;教学管理
英语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特别是在新高考改革方案里,英语将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等级。想要科学高效地对学年间、学期间的英语教学进行管理,必须有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思想。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Grace说,“在当今社会,一切都是项目,一切都将成为项目。”同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可将其视作一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管理教学。
一、项目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特征
项目是在规定时间内,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共同完成的、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具有一次性、独特性、目标性、活动的整体性、风险性等特征。
(一)一次性
一次性是项目的基本特征,也是识别项目的主要依据。项目没有完全可以照搬的先例,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重复。英语教学管理具有明确的学期、学年,教学对象不断变化,教学工具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这些都是教学的“一次性”的体现。
(二)独特性
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英语教学讲究因材施教,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个课程的时间、地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成果都有别于其他课程,即使是同一内容,面对不同的对象,也会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过程和不同的结果。这是英语课程教学“独特性”的体现。
(三)目标性
每个项目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简称《标准》)围绕高中英语教学制定的培养目标,设置的课程目标,到每一堂课的具体目标,都是教学“目标性”的体现。
(四)活动的整体性
项目的执行过程要完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活动构成了一个整体。英语教学过程中,全体任课教师组成一个教研团队,教研团队的教学活动组成了整个年级的英语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组成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构成了班级的整体学习活动。这是英语教学“整体性”的表现。
(五)风险性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和独特性,使得项目计划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和估计的,因此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计划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经验的预估基础上,使得教学效果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课程教学“风险性”的体现。综上,英语课程教学符合项目的定义,具有项目的诸多特征,因此可以将英语课程教学视作“项目”,并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二、项目管理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管理
所谓项目管理(PMBOK指南),就是“将知识、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的各项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过程可归为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和项目收尾五大过程组。英语教学活动包括学期开始的总体教学目标制定及教学需求收集(教学启动);各年级组(备课组)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度、阶段性教学目标、沟通计划等(规划阶段);英语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具体执行课堂教学、课堂沟通及课堂评价(执行及监控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召开评估会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收尾阶段)。因此,可以运用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对英语教学进行系统管理。从宏观意义上,高中英语教学构成一个项目组合,各学年的英语教学构成一个项目集,每个年级的英语教学构成一个项目;微观意义上,某一学期英语教学构成一个项目组合,某一课堂教学构成一个项目集,课堂上的某一活动构成一个项目。因此,可依据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管理、项目管理高中英语教学进行项目式管理。项目组合管理通过选择正确的项目集和项目,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先排序,并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来与学期教学目标一致。项目集管理对某一学年或某一课堂教学进行协调、控制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从而实现阶段性教学目标。项目管理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和执行计划完成既定的短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为项目集或项目组合的目标服务,并最终为学校的战略目标服务。
三、结语
项目管理理念下的英语教学管理,是基于英语教学符合项目管理对“项目”的定义,从而利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设计和执行课程教学,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把高中英语教学按照一个项目进行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进行系统化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做出应对调整,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通过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项目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真正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作者:贯雪英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邓铁军,陈颖,贺志军.基于PMBOK原理的“项目式”教学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2]张勉.项目管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1).
篇9
关键词:服务理念 高等教育 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88-02
1 引言
教学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管理的基本活动和中心环节,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及教学成效正日益成为决定其发展优劣状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使得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研究与探讨问题。本文正是出于对此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将分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对于教学管理问题的看法。
2 宏观上坚持“以生为本”,将为教学模式向“服务”型模式转变奠定基调
历来我国的各级管理都崇尚以中央集权模式为主,这就意味着权力的高度集中,因此决策层团队对于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态度,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管理模式转变的方向与力度。随着高校生源的不断萎缩,高职院校的生源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高职院校的发展也逐渐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这就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团队敲响了忧患意识的警钟,无论其是否情愿,都迫使其在宏观上将工作思维模式向“以生为本”转变,这就间接的为教学管理模式向“服务型”进行转变奠定了基调。同时,高职校的领导层为了更好的求生存和发展,将逐渐的变被动改变向积极主动转变前进,这就为新“服务型”教学管理工作理念的推广与工作模式深入持续的推进首先扫清了制度层面的障碍。
3 “服务型”教学管理理念的深入推进与工作模式的转变需要依靠教职员工的爱心
仅仅有领导的转变决心对于“服务型”工作理念的深入推广是不够的,这还需要每一位教职员工由衷而发的响应,即付出自己的爱心,真正热衷于自己的事业。高校校园是每位教职员工实现职业抱负和理想,从青涩走向成熟的“田野”。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讲,要做好本职工作,“爱”要放在工作的首位,因为只有充满爱心去工作,才会让每位教职员工文思如泉涌,积极的想出各种好办法去贯彻执行“服务型”工作理念。在工作岗位上,不断的根据实际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紧跟“服务型”理念,对“服务型”工作理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贯彻,时刻树立服务意识,将教学管理工作做的更加深入透彻,做得更加完善和有成效。
4 重视专业化职业性队伍的建立与培养,调整并完善相应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之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校合并升格组建的,其教学管理思维大多还停留在中专时期,教学管理对学校生存发展的影响不被人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在教职工中的地位和待遇不高,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审都处于劣势,因此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不愿意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高低不一,甚至还有学校招聘一些兼职业余人员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但随着高职院校间竞争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激烈,教学管理向专业化职业性的转变就重新提上了发展日程,毕竟教学管理无小事,虽然日常的工作都比较繁琐,但还是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学管理业务创新来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的发展。解决的方法主要有:(1)学校层面可以采用外引内培的方式,积极主动走出去招聘一些有经验上层次的教学管理人员来充实自身的教学管理队伍,起到团队组织的作用,同时将学校本身的具备培养潜质的优秀教学管理人员送出去参加各类培训,继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2)完善相应的管理与激烈机制,组建各部门的教学管理队伍,形成合力,改变以前松散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使得教学管理人员的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审变得有优势,有吸引力,更好的稳定教学管理队伍。
5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管理之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
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统一集成,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大教学管理”的工作系统。实现学生在校教学,后勤生活,财务收缴发放费用等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同时可以整合安防,统一的学生数据中心,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使得在学生的综合管理上提上一个高度,更好的实现教学管理的工作。其具体实现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校园整体网络、服务器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系统技术和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等;(2)推广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教师与学生等用户的交流,清楚实际工作的具体需要,然后通过整合本单位的软硬件技术资源及外来引进的专业信息技术公司,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完善软硬件的功能,使其运行稳定、可靠,从而可以更好的为学校各部门工作服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它对合并、升格组件的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一场管理革命,应当充分分析和认识自身的发展现状和需要,找出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进而服务于高职校校的教育事业。
6 调整学校岗位机构的层次结构,从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向扁平化结构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大概分成了三类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作业层、管理层及决策层。最底层的作业层由教务员与任课教师组成,是管理的具体实施者;中间层是管理层,则包含了一线教学单位的院系领导与相关的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他们主要负责领会决策层的教学管理指示精神,将之转换为确切可行的方案;最高层则是决策层,是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决策管理层,包括一线教学院系领导与相关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对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统筹管理。具体如图1所示,整个结构的形态呈正三角形态,从最高领导者到基层管理者被分布在不同层级,这种层次被称为金字塔型层级结构。
此种金字塔型结构的运转是以规章制度为依据的。就像韦伯提出的层级结构会使系统体现出明确、迅速、慎重、精确、统一以及连续性,从而建立严苛的上、下级服从关系,以防纠纷并节约人力、物力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但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里,此类结构静止、压制创造性、僵化、排斥人性、妨碍信息沟通,甚至目的与手段倒挂等弊端也渐渐凸显出来,金字塔型结构的主要缺陷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适应、创新、人性化。正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之上注定了金字塔型结构的分层性也内含着此种层级结构的弊端。
针对此种情况,有必要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的情况下,适当的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将层级化过为死板的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通过激发全员的热情来让他们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具体如下图2所示。
尽量减少层级,降低每层信息流通的损失,激发全员的热情,让决策管理者的想法能够直接传达到每一位执行者,每一位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能够都有机会直接向决策管理者反应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看法。这样才能够调动所有人的工作积极性,一起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润花,李珊珊.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J].科技广场,2012(04).
[2] 马玲.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及创新[J].科教文汇,2008(10).
[3] 野曼.浅谈爱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关键作用[J].教育论丛,2011(16).
篇10
【关键词】改革理论认识;传统观念转变;小学数学教学
1.改革理论认为:教育与教学的主体,任何时候都少不了教师和学生两大载体
1.1教师要根据改革理论的指导,充分认识改变“自我”
1.1.1新课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平等位置,教师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潜能,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结果的评定,使学生具有自觉性和自信心――教师由原来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1.1.2新课改观念强调,教师不再在课堂上以多讲题,多问题,多考察为形式,而是打破格局形成民主,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教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1.1.3新课改要求一改过去那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位置关系,而是要以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精心设计,赖心引导,使学生质疑时探究,探究时思考,思考时学习,学习时解答,从而提高素质,促进发展――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着。
1.1.4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在上过每一堂课后,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全部内容进行反思,研究而总结出经验,措施和策略――教师由原来的教学者变为研究者。
1.1.5新课改的理念是强调因材施教的重新研究,运用和发挥,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不是一味的执行教学任务,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而是要多策略的灵活性的实施用好教册,在不同层次上层面上掌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由原来的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1.2教师要根据改革理论的指导,学会如何“认识”学生
1.2.1每一个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教师应当正确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密切的关注,有效的发展,规则的促进,使学生愉快的健康的成长――学生需要发展中认识。
1.2.2每一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实行因材施教的用运,必得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由于遗传来源,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生活阅历的绝对不同而差别很大,掌握这些宝贵财富的目的,为发挥特长优势和改变不足为目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学生需要了解中认识。
1.2.3新教改要求教师要时刻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及时沟通,必须在教育教学中认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需要教育中认识。
2.改革理论认为:教育与教学的主体,任何时候都少不了传统和观念两个改变
2.1通过新课改理论的学习,我们明显发现很多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2.1.1教师依照教材给学生讲课,学生只能按照教学程序学习考试升学所必须的知识――这就是教学方式单一。
2.1.2学生只能听取名词解释、跟老师背诵习题答案和做大量的应试习题――这就是轻视学生能力培养。
2.1.3教师备了很多教案、讲了很多内容,但是不知道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这就是教学效果不佳。
2.1.4学生在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要历时三年,所学习的内容包含法制纪律、理想情操、伦理道德、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等――这就是社会效果太差。
2.2“有比较就有鉴别”,改变改变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探索、创新
2.2.1似乎看起来“研究”二字不是一线教师的“职责范围”,但是细细思考“研究”就是“更加深入细致的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是获得、懂得以及知道更多知识的基础,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先决条件;把教册读通找出重点精华、把资料找多寻出参考价值、把教案写好总结真实有用――教学要研究。
2.2.2探索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也是“沙里淘金”的方式方法――教学要探索。
2.2.3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说教,或单纯从书本上进行学习。”――教学要创新。
3.改革理论认为:教育与教学的主体,任何时候都少不了课堂和方法两种把握
3.1根据课堂对于学生听讲的了解,准确把握讨论问题的时机,这时教师要把讨论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理念,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机动;如果教案中安排了的讨论问题在学生自觉回答中已经做出了回答就不能再作讨论了――把握课堂教学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