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统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08 15:5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传统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传统教育

篇1

一、“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义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的定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简言之,“双语”和“双语教学”的界定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

二、通信专业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高校语言的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进行日常交流,更多的是为了专业知识的交流,从而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最终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学生也学到了本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但是,传统通信专业英语课存在一个教学误区,课堂上只是阅读一些英文专业文献的片断;老师将原文翻译成汉语,再讲句式或篇章结构和专业词汇;学生主要记忆一些专业词汇,学一些书面英汉互译技巧。学生主要通过专业英语课来学习普通英语,而不是用普通英语来学习专业知识,如果要学生将所学英语用到实际的专业中去,有时他们连最简单的数学公式都无法用英语表达出来。这种局面的改变不能单纯依赖英语语言教学来改变,而应该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来改变。这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以及教学所要训练学生达到的由用汉语思考专业问题到用英语思考专业问题的转变。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教育功能,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双语教学正是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探索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以育人为本”是双语教学的最根本目标。通过开展双语教学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外语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三、通信专业双语教学的设计

(一)教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国内、国外通信专业教材的变化都很大,国外教材中有不少新技术、新思想,双语教学若采用这样的教材,可以把这些先进技术结合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之中。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的各类学科的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教材的选择上,国内已经有了大量的国外影印版教材,特别是在电信、通信等领域,所有的协议、国际标准以及辅助设计软件都是英文的。这为双语教学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互联网上也有大量的内容可供选取,为教师备课、写讲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信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高校通信专业大多数都选用了国际知名大学的英语原版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已影印出版的《DigitalSignalProcessing——AComputerApproach))(2ndEdition)和优秀原版教材《CommunicationSystems(4thedition)》(SimonHaykin著)进行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涵盖完整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将通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并与之有机结合,并且通过自制生动形象的英语多媒体课件来帮助授课,大部分学生表示这种方法好。

(二)双语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1.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2.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下转第207页)(上接第192页)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3.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中国不像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一个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自己的英语水平都是原因。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的目的性,属于“外语”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范畴。中国的双语教学只能是上述界定中的“保持型双语教学”。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量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专业词汇是可行而且是可取的。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在每一章开始之前,先布置预习或讲解相关专业词汇;在学期初适当讲授一些课堂常用语,并鼓励学生积极使用这些用语参与课堂活动;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内容要求和实际应用状况,计划一些讨论题和课堂讲座,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想表达自己观点的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释放学习潜力。此外,针对一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差的现状,加强学生课外作业中的阅读量,通常是针对课后某几个问题布置一段文字阅读,然后要求其用英文写出问题答案并准备口头解释。

除此之外,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的优势,集动化效果、声音、图片等于一体,不但可以大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而且采用多媒体授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双语教学课程,这样能够减少板书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英文讲授和与学生的交流上。学生可以把精力放在思考如何用英语来表达所选知识和与中文的表达有何不同等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由汉语到英语的转变。

(三)存在的问题

双语教学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就学生方面而言,在我国多年英语应试教育的特殊情景下,再加上高校扩招,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要达到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国目前培养的教师因为知识单一,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各种学科教学的能力。所以学校应该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将青年骨干教师推到双语教学的第一线去锻炼。

篇2

    1通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通信专业的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实验教学。我校通信实验教学的现状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主要问题:(1)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新器件、新技术的更新很快,但我校通信实验设备仍停留在面向“通信原理”的基本实验,许多新技术、热门方向很少涉及。而实验教学内容仍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较少。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2)目前实验指导书从原理、实验步骤到实验要求极为详细,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甚至不需理解原理,就可以利用已准备好的仪器设备按步骤进行。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实施创新教育。(3)“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网络”等课程电路图及原理框图繁多,内容难以理解,各种实验原理的示图、流程的讲解靠实验课时间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此外黑板板书或挂图等方法展示原理图,更谈不上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

    2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结合我校通信实验教学的现状,谈一下通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2.1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通信专业所设计的方向众多,如程控、光纤、微波、短波、卫星、移动等,而每一个方向在通信领域都十分重要。在实验室建设中应根据培养计划实施有重点的建设。同时针对我校通信专业生源不一,能力不同的特点,应分层次开设实验,以便实施因材施教[1]。开设的实验主要分三个层次,即:专业基本实验、综合系统实验和创新研究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系列以验证性实验和设计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硬件验证性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提高基本动手能力。综合系统实验室重点开设移动通信及组网、无线传输技术等方面的实验,通过实际接触当前通信的热点技术,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研究实验室主要是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及研究生课题开设,使他们接触科研前沿,为其提供高水平的实验测试、仿真平台,使其实际科研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1]。

    2.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网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诸多途径[2]。网络教学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并面向学生进行引导式、交互式、自主式的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通过网络辅助教学、仿真演示实验操作的技巧技能和各种实验测试方法;把实验与实际的应用情况、当前的技术潮流相联系,逐渐深入地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探讨;引导学生掌握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这些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有兴趣地区学习、锻炼,真正达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2.3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只适合训练基本操作,不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因此实验教学内容上应压缩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此外,对于已经十分成熟的通信技术一般不宜安排过多,而对于通信中一些新兴、关键技术则要适当安排一定的实验内容。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包括以应用开发项目为基础的课程设计,各种设计与制作的大奖赛,参与国内外各类大赛的设计与制作,科研开发项目系统或部分模块设计等[3]。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一定规模和难度的项目、子项目或模块,这是课程实验的延伸和发展,作为课程设计或开放性实验,会吸引一些基础知识扎实并有兴趣的同学参加。这些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验功底,改善其工程素养,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能力。

    2.4通信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由于课内实验时间非常紧张,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规定的实践内能完成规定的一些实验项目,要增加创新内容很困难。如何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吸引学生走进实验室,全面开放通信专业实验室是重要有效的措施。通信专业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首先,让那些在实验课中没有做好的实验,有机会回到实验室重新做,加强理解验证。其次,对于综合性实验,在实验前一周将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针对任务书查阅资料,完成课程设计中的开题报告,提出设计技术路线和设计方案,以及所需的实验器材等;然后,开题报告由指导老师审核[4]。由于方案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因此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篇3

一、形成教育场域的“跨界”思维

(一)物理场域的跨界政校行企社等不同的组织间最明显的边界当属地理空间上的物理边界。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机构都有着明确的物理边界,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大学城、工业园区的出现,校企之间人为边界更加明显。尽管物理边界的人为划分有利于政校行企社等组织机构间明确其社会功能与职责,便于各种资源的使用与配置,但是,这也为各组织间共育共享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困扰。因此,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实现跨界首要进行的就是物理场域上突破,高职院校需要与协同组织间加强跨界协同的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推进校内外的跨界协同。

(二)社会场域的跨界“社会边界是区分不同组织的主要标志,它是存在于‘相异性’和‘同一性’之间的界限。”[3]社会边界的存在明确了组织的社会使命与分工,决定了社会对其的价值期望,指导着组织活动。社会边界的存在帮助社会成员及其组织明确了身份,确定了其与身份相对应的权利和权力,这对社会组织和成员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反观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不难发现,社会边界也导致了组织机构内部的人固守着对组织社会职责的认识,不愿突破社会边界谋求协同创新。如高职院校教师固守着教书育人的想法,不愿深入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机构中去发掘非专业素质教育可用的有利资源。同样,也导致行业企业等组织机构难以接受因为师生参与而增加的额外成本。这就要求,协同创新进行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时,要辩证地看社会边界的存在。从“变”与“不变”中把握政校行企社各组织间的协同创新。所谓“不变”就是各组织机构在协同创新中首先坚持组织本应有的职能和使命,同样,变就是要学会通过合作实现1+1>2的效应。

(三)心理场域的跨界心理边界是Zerubavela所指的“心理围墙”,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限制线,这条限制线将个体/群体/组织与周边的环境区分开来,是人能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终界限。”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心理边界,不同的组织群体也有相应的心理边界,他们有一致对外的心理契约。如高职院校的老师认为他们职责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员工则认为他们应该关注产品的质量和销量等。因此,政校行企社等组织机构在合作时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不同的组织机构成员存在着不同的心理边界。不同的心理边界导致政校行企社等各组织间在协同培育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时出现了相互的心理排斥。就行业企业等组织机构而言,他们的排斥主要表现在担心因为育人工作的介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进度和效率,甚至有些组织机构担心会为此出现机密泄露问题等。就高职院校而言,多数教师更多地把经历放在与职称晋升关系较大的专业教学和科研上,认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在增加额外工作量,对协同展开非专业素质教育抱持敌视心理。因此,政校行企社等相关组织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需要组织和组织成员集体祛除心理之“壁”。总之,跨界的教育需要跨界的思考,需要从物理、社会、心理三维场域突破壁垒。高职院校作为育人主体,必须主动走出校门,与政行企社等联姻,这是改变非专业素质教育在高校水土不服的关键。

二、遵循课程设计的“生成”逻辑

(一)非线性的逻辑起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呈现出线性演绎的痕迹,即以任务为主线,强调知识、技能和职业的线性对应。依据齐格蒙•鲍曼的观点,线性的脚本设计无法遵循思想传达的逻辑,只有遵循非线性逻辑才是遵循了发展的特点。线性的逻辑起点容易将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设计和开发带入单向的逻辑假设中:课程设计开发的过程就是设定任务、制定标准、实现任务的简单过程。然而,现实是知识和能力不会主动进入学生大脑,课程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必须从非线性的逻辑起点出发,充分利用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生成资源,将课程作为“创造和创新创造我们和我们文化的工具”,以非线性的思维设计开发课程,才会有非线性的课程存在。

(二)多维性的课程内容设计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设计遵循非线性设计的逻辑起点,强调创新性经验生成的课程目标。这里的经验可以理解为,学生个体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的体验,经验生成是学生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学习体悟和感受。创新性经验的生成既是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有效把握。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不自觉地生成经验正是非专业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知识内化、行为培植的过程。创新性的经验生成需要多维性的课程设计。至少包括如下三个维度:一是师生是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同样也是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设计者,这样才能实现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实施设计的深度融合;二是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除了遵循已有的预设内容,更应该关照到有可能的生成部分;三是课程内容设计中要充分发掘潜在的和隐在的课程资源。

(三)不确定性的课程实施设计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情景性、生成性的教育。人们不要寄希望于这样的课程能够像课堂上专业课程实施一样,即使课堂上的专业可能也不能希望课程实施按照课程内容设计方案一模一样的执行下去。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不确定性的课程实施正是学生在不同的场域、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的真实反映。学生的经验生成产生于具体的实践中,而非课程内容一步步被动接受的结果。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课程开发和设计,而是希望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把握好预设和生成并存的原则,将课程实施方案作为指导,具体的实践则必须遵循好流动和变化的规律。

三、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构”本质

(一)解构单元化的教学内容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来看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首先必须解构“学科化”的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才能建构起生态性的教育实践过程。一般来说,非专业素质教育通常沿袭专业素质教育学科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单元化教育。即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某一专题内容,以教材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将教材内容分解成若干单元和章节,教育的过程主要以学科单元为单位,对知识进行分解讲解。这样的教育过程有两大弊端,一是人为的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三个层面(知识习得、行为培植、素养提升)分解开来,更多关照了知识习得层面;二是这样的教育过程容易隅于学校、教室、课堂等固化区域中,教学过程中多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更多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

(二)重构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如上所言,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需要将非专业素质主题学习作为一个系统,不要人为地将教育专题分成若干单元。而应该是将非专业素质教育学习专题作为系统的学习内容,展开系统化的教学实践。具体的做法是,根据选择的教育专题,选择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实践,如同专业实践一般“经过多种类似或相似情境的比较,即通过‘做中学’,获得非完全符号系统的意义建构,或者实现一定程度的符号建构,进而在新的有形的情境中实现迁移”。[5]如此系统化的学习才是对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回归。

(三)重构情境性的学习实践非专业素质教育不以习得多少非专业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培养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真正触动人心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在开放的、具体的情景中实现的,这样的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是情景建构的过程,是在具体情景中实践的过程。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求高职院校首先摒弃学科式教育的方式方法,走到校园内外,通过置身一定的情景,展开具体的实践体验,形成正确的认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这种情境性建构教育,其生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情景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真正将学生的认知、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培植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重构系统化、情景性的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实际就是对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生态把握,是协同创新的展开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四、体现教育评价的“理解”基础

(一)评价标准的生成性基于理解基础上的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评价,同样要和以往的教育教学评价一样制定评价标准,但是这种预设的评价标准必须是导向性的,是一个大致的标准,而具体的评价标准是在评价过程中生成的。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反观,高职非专业素质评价标准的生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评价标准的制定必须是评价主体与被评价主体一起商定而成,评价标准既代表了评价者的意志,也反映了被评价者的需求和意愿。另一方面,评价标准的预设必须是导向性的,具体的评价标准虽是生成的。但是这并代表评价标准没有基本的“底线”,以理解为基础的评价,同样要在兼顾学生、学校、社会等多方需要的基础上设立基本的评价标准作为导向。

(二)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来审视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评价,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展开具体的过程性评价,才能保证关注到学生发展的全景,前后关照学生的变化,根据学生趋好以及趋好的程度进行综合评定。协同创新中,以理解为基础的高职非专业素质评价,评价者必须由始到终,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中,评价者以理解为基础,通过对被评价者(学生)的在具体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行为表现、先后变化等进行判定。在进行评价过程中,要求被评价者要以理解为基础,根据对老师的任务理解,创新性地展开具体的实践学习活动,而不是简单地对老师要求的执行。当然,过程性评价并不是不关注评价的结果,而是根据评价过程,更多样性地反映评价结果。

篇4

一、着眼能力,探索形成了“三优互融”的实训教学思路

着眼培养学员岗位能力,紧密结合当前军事斗争的迫切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层次性、综合性、针对性和应用性上,既符合专业训练的一般规律,又较好地把握培养通信报务学员的特殊规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统一。

一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最优化。我们经过多方调研和与专家探讨,制定了“岗位需求、能力为本、深度融合、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策略,走应用型人才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理论授课、收发报技术,转变为实际台站之间的沟通联络、常见装备的故障分析与排除等,由知识吸取改为知识运用,为学员缩短专业岗位适应期服务。

二是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最优化。采用层次式教学,实现个体训练的最优化。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按照自己实际水平选择训练,努力做到区别教学。及时跟踪并适度超前部队装备的变化,使任职教育的学员具有较为扎实的电台实际操作能力,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岗位任职的知识需求,突出航空通信保障特色,注重理论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岗位实践教学,做到了训练机构与部队的衔接、教学训练与值班操作的衔接。

三是考核内容最优化。依据模拟训练软件,合理安排,科学考核。如在收报训练中,可设置不同速度、不同内容的报文进行考核,使考核要求与教学内容最优化要求一致。根据青年学员上进心强、勇于争先的特点,教研室在近年报务培训中,充分发挥考核对训练的牵引作用,设计全程考核,以考促训、以比促训的方法,使学员的专业水平和组训能力加快生成。在考核中结合启发式、主动式训练思路,举一反三,使训练由“要我训”变为“我要训”,达到训考融合贯通的效果。通过考试,掌握整体实训成绩,实现与台站值勤有效接轨。

二、梯次递进,探索形成“四位一体”的岗位培训体系

“四位一体”培养体系是由苗子选拔、技能训练、装备操作、综合演练四个阶段构成的一个整体。

一是苗子选拔高标准。报务专业训练主要是技能训练,需要学员具有敏捷的反应能力、灵活的动手能力。通过在入伍教育训练阶段对待选对象采取思想状况、文化素质摸底,开训前对预选对象进行英语和技能考核,开训后十五天内对学员进行基本功预测的“三级筛选法”对报务学员进行苗子选拔工作,淘汰不适合、不热爱本专业和心理素质差的学员,保证人员素质过硬。

二是技能训练严要求。高效收发电报是报务学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专业实施中严格训练要求,加大学员基本技能的练习,在训练中后期,为给部队培养训练尖子,进一步掀起训练热潮,对训练中成绩优秀的学员进行晋级训练,加大收发报文数量,提高收发报速度,强化干扰,使其专业技能达到高层次。

三是装备操作升能力。依托任职岗位模块课程学习,从学员任职岗位担负的工作入手,遵循学员专业技能生成规律,按照设备架设、开通通信联络、设备维护测试、故障诊断、检修特情处置的程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步实施。按照预设课题,开展专业组位训练,组建专项通信网络,增强台站间协调与配合意识,着力提高学员组网和运用能力。

四是综合演练提水平。按照“训战一致”的原则,预设战术背景,制定演练想定,采取固定台站和机动台站相结合的方式,快速搭建全要素、互联互通的实装通信网络,遂行通信保障任务。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将本专业学员与导航、有线、无线、卫星、油机等专业学员混合编成通信保障分队,完成通信保障任务,有效提升了学员岗位任职能力。

三、加强配套,探索形成“三化并举”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是管理制度标准化。在实训过程中注重抓好施训计划、方案的实施,精心组织和指导,做到“四定三有”。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三有:实训前有组织、实训中有管理、实训后有考核,从而保证了计划、措施、目标的“三落实”。

篇5

【关键词】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案例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理工科特色鲜明的院校陆续办起了新闻传播专业。由于其学科底蕴、大学精神等与文科特色鲜明的大学均不同,其培养新闻人才的模式理应有所不同。考察其新闻人才培养计划就会发现,多数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大同小异,真正凸显其大学精神和人才目标定位的是通识教育。那么,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有何特点,何以需要,如何设置,以及如何实现?本文通过考察清华、复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探索和思考上述问题,以期对理工科特色鲜明的院校新闻教育有所借鉴和启发。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说的理工院校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或者理工特色的综合院校。清华由传统的理工科院校逐渐转型为综合性大学,复旦和华中科技为典型的文理综合性大学,三所院校均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因而,三所院校的通识教育模式对理工院校具有普遍借鉴和启发意义。

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所谓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培养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的教育。教育大致分为“使人成为人”的通识教育和“使人成为某种人”的专业教育两类。本文从非专业教育的宽泛意义上,将专业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均归入通识教育。以下是对清华、复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的具体考察。

“清华模式”:宽基础,综合性,重文理交融。清华大学新闻学本科专业总学分172学分,其通识类课程分为人文社科基础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两大类,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达62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15学分,两类总计至少需修读77学分,占课内总学分(140学分)的一半以上。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和外语,真正体现其通识教育特色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为语言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社科类和其他类共五个板块40个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有文科数学、文科物理、现代生物学、实用统计方法等六门课程。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方网站上,其新闻教育理念被表述为:素质为本,实践为用,体现综合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并将其本科教学培养特色概括为“宽基础、重实践、具有国际化视野”。综合分析,我们有理由将其通识教育的特点概括为“宽基础,综合性,重文理交融”。这里的综合性有丰富的内涵,凸显了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人文社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同时还强调中外融合(国际视野)、文理交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的教学理念。譬如人文社科类课程就包含语言文学类、历史类等五大板块,还包括15学分的自然学科课程,体现了既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宽口径、多学科交叉融合性,又重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即文理交融的鲜明特色。当然,清华重实践、开放性(国际视野)的教学理念主要是通过专业教育体现的。

“复旦模式”:厚基础,自主性,重心智训练。复旦新闻学本科专业总学分143学分。其通识教育课程包括18学分的专项教育课程(英语、体育、计算机等)、24学分的通识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及六大模块)、8学分的选修课程以及28学分的文理基础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分为人文类、法政类、经管类、数学类、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医学类共七大类,除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选的新闻思想、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概论三门课(共6学分)之外,其余22学分实质可归入通识教育之中。这样一来,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达到72学分,也占总学分的一半以上。最能凸显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特色的是核心课程中的六大模块,它们是: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该模块面向全校各专业,要求学生在六个模块中各修2个学分,在6个学期内修完,共12个学分。每一个模块至少有20门以上的课程组可供学生任意选修,自由度很高。

考察复旦通识教育,以下三点是必须注意到的:第一,文理基础课程中有22学分要在人文类、法政类和经管类课程组中选修,有利于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第二,六大模块真正体现了西方博雅教育的精神,其着眼点不在于知识传授,而重在心智训练、人格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选修课自由度很高,六大模块中的任何一个模块都要二十多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结合复旦新闻学院提出的“国际视野,中国声音,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的十六字培养方针,其通识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厚基础,自主性,重心智训练。

“华科模式”:宽口径,复合性,重文理渗透。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课内总学分162学分,另外学生还必须至少获得课外学分5学分即可毕业。其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47.5学分的一般通识类课程(思想政治类、外语、体育、计算机等)、30学分的学科基础类课程(涵盖了文学、政治、经济、哲学、法学、伦理、逻辑学、社会学等学科,实质可归入通识教育)以及6学分的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总计83.5学分,也超过了课内总学分的一半。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通识类课程中,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和微积分三门理工科特色课程总计10.5学分,再加上自然科学选修类的6学分,有16.5学分的理工类课程,这凸显了华中科技大学重视文理交融的新闻教育理念。其次,被归入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全部为入门性的概论类课程,学科类型涵盖了文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伦理学、逻辑学、经济学、法学等,真正体现了其“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这与华科大在其新闻人才培养计划中试图塑造学生“厚基础,宽口径,术理兼备”的知识结构也是一致的。再次,华科大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竞赛获奖和科研等因素也纳入学分管理,并规定了最低课外学分5学分,凸显其重实践、重能力的培养理念。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专业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其培养特色是: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全能的媒体传播技能培养。基于以上事实,我们认为,华科大通识教育的特点可归结为:宽口径,复合性,重文理渗透。复合性是对其人才培养目标“全能的媒体传播技能培养”的概括。

对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通识教育何以需要,通识教育如何设置以及如何实现?在描述清华、复旦、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通识教育构成,以及总结其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依次探讨这些问题。

通识教育何以需要?从大的教育背景来看,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纠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弊端。20世纪50年代我国照搬了苏联“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专业教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急需的人才,但传统新闻专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存在着上手快、后劲不足以及创新能力不够等通病,其根源就在于以实用技能培训为中心,弱化甚至忽视了心智训练与非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根基薄弱、人文精神与新闻理想缺失等弊病。通识教育的要义在于人文化教育、智慧熏陶、拓宽视野、提供动力,因此,新闻教育开展通识教育的确势在必行。

大学的课程体系是由“使人成为人”的知识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知识两类课程构成的,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理想信念、人文气质、历史认知、创造性智慧和反省精神,主要是靠开设“使人成为人”的通识教育来实现的。开设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市场化浪潮中尤为重要。人大校长纪宝成说,实用主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精神的光芒。的确,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现象。对理工院校来说,通识教育更是对追求以“实用”为中心的科技精神的纠偏,以及对人文教育不足的弥补。综观清华、复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新闻教育,无一例外都将通识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而且这三所高校的通识教育学分都超过了总学分的一半甚至更多。这与三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相连的,是大学精神的充分体现。

通识教育如何设置?从清华、复旦和华科大三所有理工特色的大学来看,其通识教育的共同点是:都重视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学分在整体课程体系中占一半以上;通识教育的构成基本为一般思想政治类公共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选修课程等构成;这三所高校都将学科的“交叉融合”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原则;都有一定比例的理工类课程等。目前在我国也没有公认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标准,但这三所院校的通识教育设置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通识教育应当形成一个完整、全面、清晰的目标体系,此体系应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基本能力而非灌输知识的角度来制定。复旦大学的“六大模块”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心智训练而不是知识传授上,更重视人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华科大人文社科类课程,全部为概论类课程,学科类型涵盖了文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伦理学、逻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虽体现了“宽口径”,但却难逃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知识结构”构建通识教育的套路。其次,通识教育课程比例多少才算合适?三所高校通识教育都占到一半以上,这充分显示了实力雄厚的理工院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但加强通识教育并非一味追求课程数量。通识教育课程的种类应当全面反映人类已有的知识领域,不同领域的课程数量之间应当形成合适的比例。华科大人文社科类课程中,文学类课程共9.5学分,明显超过其他类型学科比例。另外,清华和华科大明确提出了“文理交融”的培养理念,但两校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比例也各不相同。这是一个仍待探讨的复杂问题。再次,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当包括哪些?通识教育应当全面反映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领域,问题是人类至今累积起来的知识浩如烟海,每一类知识即便精选一门课程,在有限的大学教育里也难以穷尽。所以,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当与高校的目标、大学精神联系起来,尽量远离学科专业,以普适性、基础性的课程为主。

通识教育如何实现?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必修、限选和自由选修。必修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修习某课程。选修指根据学生个人兴趣或专业需要进行自由选择。限选则介于必修和自由选修之间,指学校或各院系对学生通识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一般是在某几门课程或某一领域中要求至少选择其中的几门课程进行修习。从三所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来看,基本包含了必修、限选和自由选修三种方式。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式教学,少数课程以课堂讨论或讲座的形式出现。我们认为,通识教育的途径应当多样化。因为通识教育受制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课堂的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素质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譬如讲座、课外阅读引导、社会实践等。

[本文为2010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GH1031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2009级、清华大学2008级、华中科技大学2010级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官方网站。

[3]田秋生.通识教育打造媒体精英――复旦、清华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

篇6

1高职通信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心理

1.1专业知识的困惑俗话说“术业有专攻”,由于通信行业的发展速度要求有大量的人才与之相匹配,因而对专业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故要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他们将来能学有所成。通信专业是一门涉及范围极广的工程学科,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倒背如流,而是要立足基础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动性,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并理解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唯有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解决各种难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才算真正地掌握专业知识。通信类专业课程繁多复杂,有让大部分学生觉得难学且枯燥的内容,如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海量公式、数据、图表及专业术语等,不同科目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学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抗压力。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好学习心态和改变学习方法,容易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形成不爱学习或逃避学习的心理。这无论对于对学生本人的发展还是通信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都有不利影响。因此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1.2学习及生活环境的不适告别中学紧张的学习生涯,刚入大学容易贪图安逸,放纵自己,荒废学习;离开父母的严格要求,早已滋生的惰性开始蔓延开来,生活变得不规律;多年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作祟,容易造成和身边同学及老师的关系不融洽。若缺乏积极的学习动力、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通信专业高职学生,若专业对口一般是在工程、建设、监理等工作岗位工作,需要将在校掌握的理论及积累的实践技术发挥至工作中。由于经常性的出差,要求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任务的繁重性则要求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是该专业学生有待学习和必须提高的方面。

1.3人际交往的障碍如何处理来自不同成长环境和性格迥异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学生心理咨询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这体现出当下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学生奉行“我行我素”的个人原则和作风,不善与身边人沟通交流,做事不懂顾及别人的感受,习惯活在自己的那片小世界里。如果长此以往,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将难以化解心理矛盾,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通信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相对比较开放,且对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高要求,需要学生不断地在与他人沟通交流中学到工作经验,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经常性地与人沟通交流,这就考验个人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素质,较差的交际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在团队中的角色作用。

1.4自我认知的偏差大学生从温室家庭走出,进入校园学习,再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环境和角色的变换需要对自我有清楚的认识和及时地调整定位。否则将影响到在新的环境中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严重的会产生自卑心理,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总结其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1)内因,自己期望过高。无论是新生进入大学校园还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都是带着美好愿望和无限期待开始接触新的团体和事物。此时学生会发现学习成绩和表现不是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此期间学生很容易在自我认识方面产生迷惑,与期望值的落差造成消极的自我否定心态。2)外因,不良思想以及残酷现实的影响。IT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能够轻松的获取外界的各种信息,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和追求享乐生活的思想让部分学生看不上基层工作,好高骛远,偏执地认为在基层工作是耽误前程。其实在通信行业,大多数缺乏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往往都要从基层工作开始做起,比如运行维护和设备管理等。当他们看到工作枯燥无味而仍有许多人竞争的残酷就业现实环境时,很容易心灰意冷,心理上害怕竞争。

2职业指导教育对学生就业心理的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职业教育,通过教育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最终使学生走上就业岗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学生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视,将就业工作视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为就业工作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由于学历层次原因,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但很多地方出现的“用工荒”和“就业难”冷热两种局面,说明并非工作难找,而是毕业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毕业生涉世未深、经验不足、自我调节能力差等原因,面对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择业环境,高职学生很容易因为内心矛盾而产生种种困惑。因此,高职院校在毕业生离校前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十分有必要,对于通信专业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开展:

2.1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指导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根据不同年级和阶段的学生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型。一年级学生要重点开展职业规划设计教育,找准方向;二年级学生应重视就业观念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指导;三年级学生应侧重加强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方法技巧以及就业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在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每个层次和阶段要做到各有侧重,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2.2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人际关系的训练职业指导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个体为就业做准备,而且也需要注重培养当前毕业生的团队精神,加强素质教育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训练,这有助于学生踏入社会时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发展全面健康的人格;反之,部分学生则会在个人主义的引导下消极痛苦,这将影响身心健康。在通信行业无论是设计、监理还是施工,许多时候工作的完成是需要在团队协作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我们更愉快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篇7

Abstract: As a core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in problems in experiments anddiscusses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同个系统贯穿法

Key words: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experiment teaching;the same system through the experment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40-02

0引言

继20世纪6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Gordon B.Davis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MIS学科的Ph.D学位课程后,许多大学纷纷成立了MIS学科,开设了相关专业,从事MIS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是介于管理科学、数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是MIS的三要素,也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因为专业背景不同,开设课程的面向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1]。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学生,不仅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功能和结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作为信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课程之一。[2]该系统虽然最终是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呈现的,但却不能像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那样,由教师完成问题的分析、处理算法的设计等;也不能像软件工程的实验教学那样,仅重视单纯技术而忽视管理学科知识。因此,设计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一直是困扰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3]。

1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职业目标是系统分析员和企业信息管理师。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和建设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具有如下特点[4]:

1.1 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等相关知识。因此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这个要求也是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1.2 实践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还要通过实践掌握信息系统建模的全程,通过实践而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

2信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现状

2.1 过分偏重管理,等同于一般管理类专业要求授课内容没有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区别对待。课程教学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或信息学知识,对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不够突出,只介绍的MIS系统开发的常用方法以及如何组织系统开发,具体的系统开发技术和实现细节涉及不足,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这样实验教学过程中势必只注重演示型的实验,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能力。

2.2 只重技术,忽略管理特征由于学生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加上许多前导的计算机类课程,使学生对于本门课程产生误解,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等同于综合的程序开发课程,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方面,对管理思想、理论比较弱化,实验教学变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5]。实际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应在管理思想、理论的支配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将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理论相结合起来,既要偏工又要偏管。

3实验内容的具体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应该在学生学完了管理类课程(比如管理学、会计学、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管理等)和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程序开发语言java、c++、c#、等等),掌握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开发系统的技术后开设的,是前面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

3.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求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实验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应当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确定实验内容。根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的主要知识单元有:

知识单元一: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该部分的实践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到社会中调查、分析各种信息系统,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这可以与管理生产认识实习相结合。

知识单元二: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建设和维护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在实践环节中应使学生加深前面学的技术的了解。

知识单元三: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组织中常用的各种信息系统,熟悉其功能和组成,比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等。

知识单元四: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运行管理)。

前面三个知识单元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组成一个整体,目的是为了最后实现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单元四)。因此,第四部分是实验环节的重点,其他三个知识单元是贯穿于知识单元四的实现过程中。

3.2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和两个阶段。第一,是认知层次,通过演示操作和流程观察及案例分析了解有关应用理论,让学生感性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第二,是应用层次,通过典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模拟操作应用,构建学生的应用能力;第三,是开发层次,通过开设专门的《信息系统开发》课程及其课程设计,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开发能力的培养。一个阶段是随着教学进展的基础实验,另一个阶段是课程设计,实现一个真正的MIS系统。

3.2.1 基础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匹配,即: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应该与理论教学的进度一致[6]。因此应该伴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开展基础实验,目的是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这里采用“同个系统贯穿始终”的实验方法,在开始做实验时,学生就将系统确定下来,将这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贯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然选做的系统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如学生补考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运动会成绩统计系统等等。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进展完成课题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任务,所有图表都要用VISIO2003工具绘制完成。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基础实验(表1)。

3.2.2 课程设计实验因为在开始基础实验前就进行了选题,每完成一个基础实验的同时,也就完成了课程设计涉及的相关部分。因此,课程设计实验主要根据前面的基础实验,进行系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也就是系统实施部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系统开发工具。实验的内容决定了实验室的配备,课程设计环节应该具有以下实验配备[7]。

硬件:实验室中,应配备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web应用服务器和一定数量的学生用机。将他们已TCP/IP协议互连成局域网,每台机器可连接到Internet。

软件:数据库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SQL 2000 Server数据库。web应用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IIS等服务组件。学生机上安装Visual 等必要开发工具和一些模拟教学系统,比如ERP系统等。

4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这里设计的实践教学,真正使学生明确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总体规划方法,掌握了研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研制方法和开发工具,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了系统分析员的基本素质,能够较快适用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严京滨,于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72-74.

[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蔡淑琴,石双元,汤云飞,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84-86.

[4]王晓煜,王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21-222.

[5]吕永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7):108-110.

篇8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生;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17003

1 引言

我国信管专业是在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信管专业是集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于一体,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叉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高校实验教学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经管学院为例,介绍其为提高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所进行的实验教学探索,包括实验课程建设、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实验室制度建设。上海电力学院经管学院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希望能够对我国其他高校信管专业实验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2 实验课程建设

上海电力学院经管学院的实验课程分为2类:课程内实验、集中实验。课程内实验即安排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将一门专业课教学分为理论课教学和上机实验教学2部分,每周先安排一次课讲授理论知识,再安排一次课上机实验,或者单周讲授理论知识,双周上机实验,实验课学时一般占课程总学时的1/3以上。这种课程设置的优点是:(1)实验课与理论课衔接紧密,每次理论课后的实验课是对抽象、难懂的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2)实验课增强了课程趣味性,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对课程涉及的企业流程和开发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学院开设的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为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32学时,上机实验32学时。每周先上一次理论课,讲授IT项目的初始过程、范围管理、进度管理等知识。紧接着安排一节实验课,利用Project软件对实际的IT项目进行管控。表1是经管学院为信管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共24门,总学时1264,其中有实验学时的课程为13门,实验总学时282。可见学院在课程设置时极为重视实验教学环节,通过课程内实验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集中实验是利用持续的一段时间专门进行一个主题的实验教学,一般安排在考试周结束放假之前的19―20周进行。每门集中实验课由两位老师共同负责,就一个实验主题进行重点讲解。这种实验课持续一周或两周时间,课程连贯性较好,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某个企业流程或某门开发技能。

以生产认识实习集中实验为例,教师在两周的时间内首先带领大一学生参观安吉物流、宝钢物流等企业;然后指导学生利用创业之星软件进行为期8个季度的企业模拟经营比赛。这样,刚入校的大一新生便对现实企业的经营流程有了直观感受,并通过模拟企业运营,对企业生产、销售等缓解有了很好掌握,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企业经营相关概念。表2是学院为信管专业开设的集中实验课程,共7门,240个学时。

3 实验室软硬件建设

为了支撑种类繁多的实验教学,经管学院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建成了一个现代化高水平的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目前已建成的实验室总共有13间,总面积为2043.37平方米。实验中心具有各类高性能服务器17台,服务器虚拟化平台1套,计算机工作站15台,台式计算机460余台,数据存储系统2套,存储有电力行业数据近4T,各类教学及科研软件50余种,设备总价值约为2300余万元。实验中心平均每学年开设各类实验课程(包括大作业实训课程)160多门次,实验总学时1500余学时。中心目前已发展成由电力企业管理实验中心、现代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工程管理实训中心、能源经济与贸易实训中心、公共管理实验中心等5大实验实训中心和1个电力信息管理研究平台组成的综合实验中心,如图1所示。经管学院实验中心将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方法与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特点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国家新能源发展、电力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是能源电力特色和经管特色并重、在能源电力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验实践平台。

图1 经管学院实验中心构成

学院的所有实验教学软件安装在服务器虚拟化云平台上,服务器虚拟化云平台由8台物理机虚拟化为50台左右的虚拟服务器。实验教学软件(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传统电力系统(发电端IFS EAM、输配电端电力生产系统、输配电端线路监测系统、用电端营销系统等)、新兴电力系统(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节能诊断及潜力评估管理系统、能效管理系统、能源行业预警系统等)、一般教学软件(创业之星、ERP模拟经营沙盘等)。将实验教学软件安装在服务器虚拟化云平台上具有以下优势:

篇9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创新;通信实验

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从事通信领域研究、设计和应用的工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因此,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实践能力成为新时期通信与信息系统类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而通信专业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通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刻不容缓。

针对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而我校通信专业起步较晚,其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目前通信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的现状,从通信专业实验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提出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通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通信专业的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实验教学。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我校通信实验教学的现状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状况,主要问题如下:

(一)实验设备及教学内容滞后,系统性差

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新器件、新技术的更新很快,但我校通信实验设备仍停留在面向“通信原理”的基本实验,许多新技术、热门方向很少涉及。而实验教学内容仍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较少。这种“光看不练”的实验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而且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较少考虑纵向课程的自然衔接和横向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更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和学科素质培养。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实验指导书从原理、实验步骤到实验要求极为详细,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甚至不需理解原理,就可以利用已准备好的仪器设备按步骤进行。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实施创新教育。

“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网络”等课程电路图及原理框图繁多,内容难以理解,是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相当费力且效果差。各种实验原理的示图、流程的讲解靠做实验课时间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此外黑板板书或挂图等方法展示原理图,更谈不上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

二、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可见,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很难满足当前专业技术的发展与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谈一下通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一) 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为适应新时期通信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改革要以重组实验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为先导。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考虑纵向课程的自然衔接和横向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和学科素质培养。

通信专业所设计的方向众多,如程控、光纤、微波、短波、卫星、移动等等,而每一个方向在通信领域都十分重要。在实验室建设中应根据培养计划实施有重点的建设。同时针对我校通信专业生源不一,水平参差不齐,要求不同的特点,我们将实施分层次开设实验,以便实施因材施教。主要分三个层次开设实验:专业基本实验、综合系统实验和创新研究实验。

专业基础实验系列以验证性实验和设计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硬件验证性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提高基本动手能力。综合系统实验室重点开设无线传输技术、移动通信及组网方面的实验,通过让学生实际接触这些当前通信的热点技术,使之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研究实验室主要是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及研究生课题开设,使他们接触科研前沿,为其提供高水平的实验测试、仿真平台,使其实际科研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1]。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立体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中采用网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血多途径[2]。

“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网络”等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特点是电路图及原理框图繁多,内容难以理解,是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相当费力且效果差。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变化较大[2]。因此,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将通信专业实验课程制作成网站的形式,作为辅助教学使用。

网络教学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并面向学生进行引导式、交互式、自主式的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通过网络辅助教学、仿真演示实验操作的技巧技能和各种实验测试方法;把实验与实际的应用情况、当前的技术潮流相联系,逐渐深入地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探讨;引导学生掌握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这些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有兴趣地区学习、锻炼,真正达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3]。

(三)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如何配合课程内容的改革,设计出好的实验,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既熟悉实验环境,由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能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实践,是实验内容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信实验教学的任务应使学生能独立完成两类实验,一类是适应技术新发展的基础性实验,这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术和工程素养是必要的,它仍然是课程实验的主体,全体学生都必须能够全面掌握;另一类是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其中包括以应用开发项目为基础的课程设计,各种设计与制作的大奖赛,参与国内外各类大赛的设计与制作,科研开发项目系统或部分模块设计等[4]。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一定规模和难度的项目、子项目或模块,这是课程实验的延伸和发展,作为课程设计或开放性实验,会吸引一些基础知识扎实并有兴趣的同学参加。这些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验功底,改善其工程素养,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能力。#p#分页标题#e#

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只适合训练基本操作,不能调动学生主动性,而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要求学生从方案的选取、实验步骤的确定、实验仪器和手段的选择到实验分析总结报告的撰写,全过程规划设计,这样能够充分锻炼其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验技能的有机结合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内容上应压缩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1]。对于已经十分成熟的通信技术一般不宜安排过多,而对于通信中一些新兴、关键技术则要适当安排一定的实验内容。

(四)通信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

目前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课内实验时间非常紧张,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规定的实践内能完成规定的一些实验项目,要增加创新内容很困难。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如何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吸引学生走进实验室,全面开放通信专业实验室是重要有效的措施。

通信专业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首先,让那些在实验课中没有做好的实验,有机会回到实验室重新做,加强理解验证。其次,对于综合性实验,在实验前一周将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针对任务书查阅资料,完成课程设计中的开题报告,提出设计技术路线和设计方案,以及所需的实验器材等;然后,开题报告由指导老师审核,由于方案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因此,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5]。

此外学校每年针对学生兴趣设立开发性学生创新课题,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设立指导老师,按科研课题管理,定期检查。同时,根据学生兴趣组织实践活动小组,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实验,显然,这种实验有利于充分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研究、设计和应用打好实践基础。

(五)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人才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效能,没有一支学术造诣深、思想稳定的队伍,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实验室建设中要充分重视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实验技术人员安心工作,充分发挥和保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建立实验室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实现自身的发展[5]。

提高实验教师学术水平的一条可行之路是积极开展科研开发,一些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对内甚至对承接工程检测项目。科研工作不仅能为实验室建设积累经费,更能培养一大批实际动手能力强的教员和学生,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和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使实验室建设乃至学科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最终达到提供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实验设备仪器利用率,提高实验室效益和吸引力。

三、结束语

各高校对通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各高校追求的目标。针对我校通信专业起步较晚,实验室设备及教学内容相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滞后,本文从通信专业实验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方法等提出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雷菁,刘春红,李贵林. 关于通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构想[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8):53-59

[2] 王吉平,田克纯,覃远年,周海燕。通信专业实验网络辅助教学研究与实践[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102-104

[3] 周海燕,李天松,符杰林等。关于通信网络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2):180-184

[4] 宋依青,朱宇光,徐强。通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J]. 常州学院学报,2007,20(2):90-93

[5] 刘勇,岳冰,丁群,朱勇,等。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210-212

[6] 李天松,周海燕,黄建华。校企共建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2):176-179

[7] 孙文彬。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145-151

篇10

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8例接受胺碘酮治疗,即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150 mg,1 mg/min维持静脉滴注6小时,0.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18小时;37例接受普罗帕酮治疗,即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70 mg,未转为窦性心律者,30~60分钟后再静脉追加70 mg,口服普罗帕酮450 mg/d维持,观察24小时转复成功例数,同时观察两组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结果24小时内转复成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无死亡病例。结论和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静脉给药在24小时内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同样安全有效。

ぁ竟丶词】胺碘酮;普罗帕酮;心房颤动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3-0242-02中图分

类号:R 541.75文献标识码:Aお

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Recent-onsetatrialfibrilation)一般是指发病在48小时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论是否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有房颤患者的病死率为无房颤患者的2倍。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导致中风严重致残的发生率是其他病因的2倍。临床研究发现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及时转复能够改善症状和预后。已经证实,Ic类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对新近发生的房颤能有效转复[1]。近年来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在房颤转复方面倍受重视,本文比较了胺碘酮与普罗帕酮静脉给药转复新近发生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象与方法

1.对象75例心电图证实快速房颤的住院患者,此次发病在48小时内,未用过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男41例,女34例, 年龄42~68岁,平均53.57±6.56岁,平均心室率为123.25±17.40次/分。风湿性心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异常、收缩压

2.方法75例随机分成两组,38例接受胺碘酮治疗,37例接受普罗帕酮治疗,心电监护下用药,胺碘酮首剂150 mg以0.9%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1 mg/min维持静脉滴注6小时,0.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18小时,在第一个24小时后加用口服胺碘酮600 mg/d,服用1周后减量为400 mg/d,2周后减量至200 mg/d维持;普罗帕酮首剂70 mg,以0.9%生理盐水20 ml稀释,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未转为窦性心律者,30~60 min后再追加70 mg,用法同首剂,同时以口服普罗帕酮450 mg/d维持。记录血压、心率、给药至转复时间,观察时间24小时。

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Ъ煅椋成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А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房颤转复成功率比较胺碘酮组2小时内转复14例(36.8%),8小时内转复22例(57.8%),24小时内转复36例(94.7%);普罗帕酮组2小时内转复17例(45.9%),8小时内转复29例(78.3%),24小时内转复35例(94.6%)。24小时内房颤转复成功率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房颤转复过程中的安全性缓慢静脉推注药物过程中,两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室率减慢,但并未出现低血压反应和长R-R间歇现象。不良反应轻微,无死亡病例。

讨论

Danias等[1]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发病在72小时内的房颤,24小时内自行转复的可能性仅有44.6%,而48小时内自行转复的可能性也仅有56.4%。发病在1周以上,自行转复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此,及早转复,特别是对快心室率的房颤,不仅改善症状,同时改善预后。对于发病在1周内的房颤,一般情况下多采用药物复律,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药物。2001年ACC/AHA/ESC房颤指南将胺碘酮(口服或经静脉)列为IIa类适应证,证据分级为A级;将普罗帕酮列为I类适应证,证据分级为A级[2]。

グ返馔是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为钾通道阻滞剂,它能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复极时间,延长有效不应期,有效地终止各种微折返、防颤、抗颤,是一种较好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证实,胺碘酮静脉应用不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对于静脉注射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交感神经有关[3]。胺碘酮吸收缓慢且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仅35%~65%,一次口服用药后需3~7小时(平均6小时),方可达到血药浓度的高峰。其静脉给药后5~30 min血药浓度达高峰,2 h后明显降低。为了及早转复,采用静脉负荷量推注后,持续静脉滴注,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24小时后胺碘酮改为口服,预防房颤复发。本研究发现,胺碘酮静脉用药24小时内房颤转复成功率高达94.7%。胺碘酮首剂从300 mg减少至150 mg,在不减低转复成功率的前提下,接受胺碘酮转复的38例,无一例出现低血压和长R-R间歇。

テ章夼镣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个强力的钠通道阻滞剂,99%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5睬庋趸普罗帕酮,和N踩デ饣普罗帕酮,同样具有普罗帕酮的钠通道阻滞作用和较弱的β阻滞作用。普罗帕酮总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不但决定于原药,也决定于它的代谢产物。本组普罗帕酮静脉用药24小时内房颤转复成功率高达94.6%

ケ狙芯糠⑾郑 24小时转复成功率两药无差别。证实Ic类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对新近发生的房颤有肯定疗效,胺碘酮静脉给药在24小时内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同样安全、有效。因其他毒副作用(如对甲状腺、肺组织的毒性),胺碘酮在临床上不作为抗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仅用于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有禁忌时 (如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心梗)才考虑使用,因胺碘酮能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增加血排出量,而负性肌力作用较弱,同时还可延长房室旁路的传导,也可用于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患者。

参考文献

[1]Danias PG, Caulfield TA, Weigner MJ, et al. Likelihood of spontaneous convers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to sinus rhythm[J].J Am Coll Cadiol, 1998, 31: 588-592.

[2]Fuster V, Ryden LE, Asinger RW, et al. ACC/AHA/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Executive Summary[J].Circulation, 2001, 104: 2118-2150.

[3]White CM, DunnA, Tsikouris J, et al. An assessment of the safty of short-term amiodaront therapy in cardiac surgical patients with fentanyl-isoflurane anesthesia[J].Anesth Analg, 1999, 89 (3)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