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8 15:5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业理论知识

篇1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机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智慧、高科技为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的新时代,也是知识经济引导全球发展潮流的时代。为了更好地顺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其综合素质,为促进其更好地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一、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一)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受到中学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多数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创新创业意识,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很多教师不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导致学生认识不到提升自我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部分院校虽开展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有很多学生因为一时兴趣申请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但很多人随后便失去了兴趣,或发现自己无能力开展进一步的训练,继而随意放弃了创新创业意识。还有些学生进入大三学习阶段,受到顶岗实习、就业、择业、专升本等考试的影响,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全面投入创新创业训练,因而选择敷衍、应付,致使创新创业培养效果不佳。部分院校采用的是“2+1”模式,将学生的在校时间缩减为两年,导致该项目刚立项不久,学生就不得不离开参加顶岗实习,加之师生沟通困难,导致学生对于项目的参与度大幅降低。

(二)教育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很多院校虽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了教学课程体系,但由于内容缺乏足够的系统性,教育方法单一,课程内容仅仅涉及创业的形式、意识等方面,很少提供专业化的授课,未将在校学生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群体中,致使很多学生无法接触到系统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其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高,有些人虽然毕业后选择了创业,但由于知识、能力有限,导致后期工作缺乏后续力量。

(三)师资队伍亟待建设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由于知识、能力有限,因而需要教师提供专业化、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就高职教师队伍来说,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太过缺乏,很少有自主创业经历,这就导致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中,无法给出中肯、有效的指导,更别提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了。当然,部分院校邀请了企业家、管理者等来校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对自身的创业经历、经验进行介绍,起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其只能以讲座形式开展,课时太少,因而效果十分有限。

(四)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

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需要实践的锻炼。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条件方面仍有待完善,尤其是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力度不足,致使多数院校无论是创新创业活动场所,还是基础设施都十分匮乏,无法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由于资金缺乏,多数高校无条件建立创业园、创新培训室、实践基地等,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只能停留在枯燥、苍白的说教上,无法很好地落实到实践之中。此外,由于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导致学生创新个性难以张扬,创业能力无法发展。

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与提升机制

(一)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

高职教育不等于就业教育,也非职业培训,应当以创新创业意识为指导,全面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将培养学生学习、专业、创新、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促进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机结合,促进传统就业教育朝着创新创业教育方向转变,转变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及模式,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引导学生由依赖型就业朝着自主型创业方向转变,由谋业者朝着创造者方向转变。

(二)加快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是项目的主体,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项目的基础,因此,发展和打造双师型、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进行大胆改革,注重日常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其次,教师要拥有专业知识基础,掌握专业国内外前言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历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熟悉R怠⑵笠怠⑸缁崛者的动态发展和相互联系。最后,教师还要擅长激发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进行项目设计、选题、分析、实施和总结等工作时提供帮助,为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故在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中,构建双师型、创新型教师队伍十分重要。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

一方面,应创建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赖于适宜的环境支持。对于高职校园而言,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有交往的需要、有学习的便利、也有实践的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利用良好的文化氛围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另一方面,院校可通过邀请优秀创业人士举办创业讲座、开展创业指导,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定期举办创新创业专场汇演和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使他们能够大显身手、张扬个性。同时,可以组织创业明星评选,激发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大潮中,邀请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其影响力。

(四)加快制定完善的保障激励机制

一方面,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的建立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促进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学生在平台上可完成整个项目的每一步流程,且学生和教师可以动态管理项目,大大提高项目实施的便捷性。基地建设在创新创业项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前提,高职院校要加大项目的投入力度,完善项目训练的基地建设,确保相关设施、资金及软件等到位,使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应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应加强宣传,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训项目及实践活动,并帮助其解决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顺利结项、实践优秀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可以颁发证书,或作为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的加分依据。当然,对于指导教师也应全面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工作优异的教师可以颁发荣誉证书,作为评优、评先、职称申报等的加分依据。还应定期评选优秀创新创业训练团队,并进行表彰、奖励,推荐其参加市、省乃至国家级大赛。

(五)加快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应加快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同专业化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加以结合,加快打造“教、训、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创新创业学习、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若专业理论知识匮乏,应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大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课时。若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应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同实习、实训活动相结合,引导其自觉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当然,还可以鼓励一些创业项目开展较为成功的学生对自己的思路、方法进行介绍,为其他学生提供借鉴。教师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之道,促进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此外,还应构建创新创业跟踪体系,了解学生的创业成才方向,并作为重要依据指导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学生档案中,为科学评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要:“激活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与管理中的作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的目的总结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的经验和教初i,建立注重实绩的人力资源甄选机制、适量淘汰机制、利益共同体协作机制、以效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规范约束机制、全员责任环境影响机制、“工作——学习”的创新机制、社会化保障机制,是现代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

人力资源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第一资源,是现代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激活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与管理中的作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的目的。尽管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比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种进步与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以及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所提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任重而道远。总结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建立注重实绩的人力资源甄选机制

随着市场化就业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与求职者通过双向选择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企业内部,企业和员工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为使“共同利益”极大化,企业与员工也在尝试双向选择。因此,有必要创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这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从而建立起企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比如,海尔推行的选马术.变“相马”为“赛马”,将人才推到属于他的岗位上去赛.以便发挥最大的潜力,便于最大限度地选出优秀人才。这是一个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特长的机制,使每一个人都能在企业里找到适合于自己价值的位置。“优胜劣汰”的赛马机制是全方位开放式的,所有的岗位都可参赛.岗岗是擂台,人人可升迁,而且向社会开放。他们定期公布空岗情况和招聘条件,鼓励厂内外有志之士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选择岗位参加岗位竞争。“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赛马场上,令人刮目相看的结果是,一批好学上进、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人走上了管理岗位,一批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经过基层锻炼走上了领导岗位。

二、实施适量淘汰的人力资源竞争机制

人的发展是需要压力的。具体到一个企业,这种压力包括竞争的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竞争使人面临挑战,有危机感,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上的力量;而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们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们努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推行动态人事管理体系是许继集团公司迈向辉煌的一个关键举措。严格科学的考评制度贯穿于整个动态人事管理体系之中,在操作上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的不同层次实行比例淘汰,这样人人都有压力。企业就把承受的巨大市场压力,无泄压地分解到每个员工身上,使之变成动力,从而激活员工。具体做法:(1)推行单位首长负责制;(2)每年通过综合考核按5的比例进行末位淘汰;(3)推行中层以上干部招标竞聘制;(4)不设虚职,取消“协理员”、“助理员”等。

三、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协作机制

“从16个人到16个亿”,可以说,1998年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大媒体上的这句话已成为福建实达集团10年发展壮大的一个概括。这是一个“神话”。这一神话实现的最为关键和最具代表性的原因是建立了一个包括企业所有员工在内的新的“利益共同体”。这一“企业利益共同体”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并且实施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1)使员工成为企业实实在在的主人。员工持股从本质上承认了劳动力、智力也是资本。同时也从根本上避免了人才流失,凝聚了人心,形成了一支富有团队精神的队伍。

(2)使人才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使知识能创造财富。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的.企业是人们实现人生梦想的地方。实达人从这一观念出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即产业报国,发展成材,充实富有。而正是这样的“利益共同体”,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使实达产品成为知名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四、推行“工作——学习”的创新机制

未来的世界属于不断创新的人。人生最为可怕的一件事,就是“把错事做得很正确”。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做对了一件事,并不意味着永远都可以沿袭这一做法。可惜的是,人总是喜好按照习惯办事,在如今“信息爆炸社会,如若还是习惯行事,不失败那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把“错事做得很正确”,现代企业人应记住:(1)人是富有惰性的,喜欢按照惯性进行思维;(2)如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它的“可变性”;(3)中国的传统智慧是变则通,通则达;(4)应训练员工敢于不断创新的心理品质,如自信、适度冒险、求异、独立自主性、好奇等一些企业推行的“末151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了惊醒人们:要不断学习、创新,使企业不断获得新的市场竞争能力。

五、营造全员责任环境影响机制

员工不负责任,一个企业就会危险;企业不负责任,一个社会也就危险了。承担责任是光荣的,只有这一思想深人人心,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社会,才会有希望。环境影响机制。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优良的环境因素有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个则是令人舒心愉快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如何营造一种企业全员负责任的工作环境,对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TCL集团倡导的“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为员工创造机会”的企业文化,其实质就在于营造一种为社会、为顾客、为企业员工的全员责任体制。由此看出,全员责任环境的造就,不仅仅是一个责任是否明确的问题,关键在于在整个企业营造一种全员敢于、愿意负责任的文化氛围。

六、建立依靠规范制度的约束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说是得益于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邯钢、双星集团、五粮液集团、海尔等。海尔人认识到员工的素质只能在一点一滴中养成,从严格的管理中养成。据此,他们创造了“OEC管理”,即全方位地对每天、每人、每件事进行清理、控制,“151清151毕、151清151高”,以求把问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解决在最短的时间,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规范包含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两种。前者是企业的法规,是一种有形的强制约束;而后者主要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当人们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高时.约束则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七、建立以绩效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

凭竞争上岗,靠贡献取报酬,目前已成为大部分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共识。靠贡献取报酬.实际上就是以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绩效,作为领取必得的工资报酬的依据。这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动力本源所在,也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进行工资分配的具体体现。比如,许继集团将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量化纳人分配范围,形成一个向科研倾斜、向贡献倾斜的分配机制,破除企业升资人人有份的惯例,不论资历,不论职务,只讲贡献,严格按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员工收人中固定的部分(工资)占40,活的部分(奖励)已达到60。在完成年薪制的基础上,1999年在科研设计人员中开始试行资格等级工资制,大多数科研骨干的年收人都在5万元以上,在许继科研人员始终是拿的最多的。胜利石油管理局在坚持“以效定资”和“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岗效薪点”工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也在国有企业取得了良好效果。看来,在企业中实施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开发员工潜力的一个基本杠杆。

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企业管理 创新管理

一、引言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创新管理也是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对于企业的基本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企业创新管理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生存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手段。这是因为知识经济的特点便是以技术以及知识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资源,而技术以及知识的发展直接依赖于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总结分析知识经济时代大环境对于企业管理的新要求,并通过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新时期企业的生存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一)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不科学,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要求

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主要是金字塔形的高度集权的管理形式,企业的经营发展受高层管理者的个人影响较大。这样就导致企业的决策管理体系得不到优化,不利于企业适应知识经济下的竞争环境,也不利于企业规避市场环境中的风险,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十分不利。

(二)企业机构部门以及在人员职责界定不清晰

现阶段,部分企业在企业的制度管理以及职责管理上仍然属于薄弱环节,也没有对企业的各个组成机构及其机构人员的职能责任进行清晰的界定,权责不清晰不明确,势必造成各项管理工作开展困难,也难以形成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

(三)企业的管理技术落后,已经不适应知识经济的基本要求

由于部分企业忽略了对企业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技术的创新,也没有借鉴成熟企业的管理模式,因而导致企业的整体管理技术落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效率较低,甚至制约了企业将技术或者经济转化为经济效益,对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掣肘。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一)对企业的管理体制结构进行创新

针对企业金字塔形式的管理体制结构存在的弱点,企业必须结合知识经济特点进行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可以借鉴扁平化组织管理的结构形式,对企业的整体管理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扁平化组织管理结构的特点在于通过进一步地拓宽企业管理机构的幅度,并缩减不必要的中间管理层次,来强化企业的垂直管理度,并提高决策的传递与执行效率。通过扁平化组织结构的改造既可以减少企业的机构职能部门设置,提高各项管理措施的传递执行力度,也可以减少企业在管理经费上的投入,进而起到优化企业决策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二)创新企业的管理方式,优化企业的决策体系

在企业的管理方式上,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经营业务的实际特点,遵循简约适当的原则对企业的管理流程进行整合以及分配,通过整合以及分配,将企业的各项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在企业的决策体系上,同样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创新管理,对于企业决策体系的创新,则应该重点在市场分析以及风险防范两方面进行控制管理。通过强化对市场环境的分析与理解,完善财务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优化财务风险指标的选取,以及重视财务风险的评价以及财务风险防范应对等措施来实现企业决策体系的优化,推动企业创新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完善企业的责任管理体系

实现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的创新,首先企业应该转变管理理念,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日益激烈,因此企业必须将市场需求以及产品技术开发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统筹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用户责任等多方面的需求,开展目标多元化的经营管理。其次,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上,应该在企业内部开展全面的责任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内部职能机构部门的具体组成情况,对企业的各个职能机构以及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的责任给予明确的界定,并通过相应的责任考核管理体系,来彻底地推行责任管理体系,进而实现企业各项管理措施能够得到快速及时地贯彻落实,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确保企业能够企业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便在于对技术以及知识的创造,而技术以及知识的创造又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创新企业的管理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则应该按照知识经济的特点,建设柔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两方面来强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并优化薪酬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对于企业职工的激励效果,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实现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四、结语

对企业进行创新管理改革,不仅是知识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手段。因此,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分析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企业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方法上创新企业管理模式,进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实现新时期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峰,李景春.论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

篇4

1.1知识与知识管理通常情况下,依据知识的存在形式可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两种。显性知识是指由物质形态表现的,可以表达的知识。例如:科学发明、学术论文、专利和技术等。隐性知识是指不具有物质形态的,通常存在于企业员工的头脑中,不易被他人了解和发现,例如,员工的思维方式、创造性知识等。知识管理是利用技术和管理的方式,实现知识与人的有机结合,是企业对人和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共享和使用,实现知识的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依据知识管理的要求,对知识进行管理和利用,充分发挥人与知识结合优势,创造新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1.2企业创新与技术创新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式是技术创新,对于许多人来说,技术创新意味着企业创新,即针对企业创新能力研究主要是技术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既是企业将市场需求与科技进步进行集合,创造企业效益的行为。技术创新是将知识与技能融合到产品中使得顾客满意的过程,也是产生知识、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企业的技术创新依赖于企业的技术积累,技术积累的过程不是来自于企业外部的技术输入,而是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活动。任何技术的创新都不是凭空想象得来,要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技术进行改革创新,从旧知识中提炼升华出新知识。因此,企业的所进行的技术创新和知识积累能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对员工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为增加企业创新活动中员工的知识积累,需要企业进行长期系统的知识积累过程。

1.3知识管理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管理使企业创新更加有序,企业的创新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通过知识管理能实现对知识的分类整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无序的知识信息变得有序化,使得企业的创新过程更加的有序合理;二是知识管理使得企业创新更为有效,其主要是通过建立知识的管理机构,帮助员工更加方便高效的获取知识信息,快速准确的做出相关决策,为企业创新奠定知识基础;三是知识管理是的企业创新风险降低,知识管理是将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通过知识信息的积累,使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更符合市场的要求,减少创新过程中的众多不确定因素,降低了企业创新的风险。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2基于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

2.1实现知识管理的制度化,实现知识积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前提是企业拥有众多的知识信息资源,这些资源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知识积累,因此,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知识积累制度,实现企业的知识积累。实现企业知识积累制度化是指将技术创新的规范、组织行为和组织知识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加合理有效。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手段,企业通过挖掘使得原本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变为可存储利用的显性知识,将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知识,使得组织知识实现固定和积累,知识信息的共享实现了人与知识的有机结合。知识管理的制度化具体实施手段是建立知识库,将企业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知识库中实现最大的可视化,使知识以物质形态长期保存,达到知识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佳结合效果。此外,还应协调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接口,使知识信息在企业内部共享的过程更加方便流畅,例如:设置部门协调制度、部门和岗位职责、相关流程、标准等,实现企业的知识积累。

2.2实现创新活动流程化,完善企业创新机制企业的创新活动涉及到企业的众多部门,这就需要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每个企业都拥有各自的企业创新流程,通过实现了创新活动流程的电子化,大大提高了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创新人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企业通过完善企业创新机制,不仅保留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也有助于指导企业的新员工进行企业创新活动。知识管理的过程不单单是对知识的分类整理,而是将知识与企业的业务活动相结合,使企业创新活动流程化,方便企业员工迅速掌握和了解相关创新知识,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对每个创新阶段的成果进行评价检验和反馈,根据外界创新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创新技术流程,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

2.3实现创新能力组织化,提升创新体系能力企业进行创新技术活动往往是以项目组的形式完成,即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合作完成,而且创新技术活动的进行需要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理论知识、完善的设计方案、具体的实施计划、高效严密的组织、严格的审查监督制度等,因此,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创新的体系能力水平。企业创新能力的体现有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但是人才和团队的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换句话说,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人才素质和水平。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知识资源的整合、传播、利用的过程,企业员工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工作经验和知识的学习,团队的能力并不是简单的个人能力的加总,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首先要实现创新能力的组织化,合理有效的创新能力组织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保障。创新能力的组织化,是指企业的创新团队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组织结构,具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个人的创新能力在组织化的创新团队中能发挥到最大水平,个人创新能力在团队中能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也能得到持续的提高,在企业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

3结语

篇5

关键词:机制;治理理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

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在众多领域内“机制”成为被大量使用的词语,诸如竞争机制、合作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等,在近年的民族工作领域内“机制”一词也屡见不鲜,如民族预警及治理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地区民族工作长效机制、城市民族工作机制等等。但是,以上大多都是着眼于具体领域内的现实经验的总结或摸索,并没有就民族团结进步机制进行理论框架上的设计。因此,探讨民族团结进步机制问题很有必要。

一、机制概念及治理理论的引入

1.机制概念

关于机制的概念,工具书中解释为:“原指机器的构造原理和工作方式、机器内部各部分间的组合、传动的制约关系”。18世纪“人是机器”的观点流行以后,它逐渐被借用到生物学和医学中,用以表示生物有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有机结合,产生特定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现代许多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都借用“机制”一词,形成了心理机制、社会机制、经济机制、政治机制等概念,其中机制泛指引起、制约事物运动、转化、发展的内在结构和作用方式,包括事物内部因素的耦合关系,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形式,功能作用的程序以及转变的契机等。[1]

在管理学中,管理机制的涵义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管理机制的特征为客观性、自动性、可调性。管理机制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2]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3]

为了更好地明确机制的涵义,有必要与容易与其混淆的制度的涵义进行对比:

制度的一般涵义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许多情况下,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

机制表示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机制是制约的力量,是制度完整连续实施的保证,即当有人违背了制度规范,机制不仅要站出来说不,而且还要表达具体的处理办法。机制还有另外的一个功能就是它对一个体制下的所有公众人物都有约束力量,包括执法者。[3]

制度在民族事业内的具体表现是宪法中关于民族平等、尊重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条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各个地区关于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法规。

机制建设在民族事业领域内简单地说就是能够促使人们遵守这些制度的方法,能够有效促使相关党政部门、社会各领域力量去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方法,并且这些方法也是按制度进行的。

在以往所提倡的社会某项机制建设过程中,政府起了主导作用,也往往成为唯一的责任体。而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呼吁改革过程中,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单一参与者、执行者,已经越来越乏力。世界上出现的探索新的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模式,打出了“良好治理”的旗帜,这在我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也呼吁更加科学、合理的理念。

2.治理理论

关于治理理论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4]

从治理理论的视野出发,民族团结进步机制是一个持续互动的过程,服从制度和规则,协调、丰富、拓展了其视野、内涵,不仅仅涉及公共部门,还涉及私人部门;不仅涉及民族事业的传统部门,更涉及到社会更多领域,社会力量。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的构成

从机制概念看它主要包含了三个涵义:机制依据客观规律,遵循规矩;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

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管理机制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组织的结构为基础,由若干子机制有机组合而成的。例如,依据经济规律,会形成相应的利益驱动机制;依据社会和心理规律,会形成相应的社会推动机制。管理机制的自动作用,是严格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施加于管理对象的。违反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必然受到管理机制的惩罚。[2]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所遵循的则是社会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规律、社会心理的一般规律,以及依据这些客观规律建立的保证各民族平等、保护各民族权利的法律、法规。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生态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民族地区处在商品经济、开发建设的大潮这个过程中,一些在东部地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于民族地区。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和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特有的文化具有不可修复性,这些不遵循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在民族地区也暴露出来。在诱发民族问题的因素当中,一些不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的决策,违反相关民族政策、法规的行为必须得到纠正、制止,造成严重后果乃至违法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问责、惩处。

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的基础和载体

在建国以来,国家遵循各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进步的原则,尊重历史传统,设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成立各级民族自治地区的人民政府。在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的过程中,建立了处理民族事务的相应机构,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统战部门,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保障各民族平等,推动共同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出现了新的情况,需要在原有工作机构的基础上有新的丰富、发展。从治理的视角来看,需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社会团体,投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当中。

红十字会、扶贫基金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各种民间的慈善、慈善团体对于受灾地区灾后重建的援助,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学子的爱心关怀、捐资助学,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种社会力量的援助活动比政府行为往往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弥补了政府投入的有限性,有时还会推动政府的工作进程。可见,今后还要重视少民族民族社会团体的作用,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搭建政府与少数民族联系的桥梁。

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的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具体运行方式

具体运行方式,既要改革既有的运行方式,又要创建新的运行方式。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中,只有将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在民族工作上的协调关系明确起来,将政府与少数民族社团、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和少数民族成员联系起来,将教育、文化、公益等社会各项事业与民族事业联系起来,这个机制才会正常运转,起到全面覆盖,形成合力的作用。

一名在民委工作多年的同志提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改为委员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委员由涉及民族管理协调工作的一些相关部门组成。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由党政分管领导担任,形成党政领导重视、归口协调、各司其职、各单位积极参与、相互协调的民族管理协调工作新格局。委员会实行议事制度,每年1-2次。这样可以将相关部门进行民族管理协调工作的职责明确起来;可以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民族管理协调工作;可避免平行协调的被动性。”[5]

政府建立各部门责任明确、密切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少数民族社会团体健康发展、有效参与的工作格局,才能充分动员社会各领域力量、资源一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民族工作人才的培养,增强社会各行各业的民族团结意识,做到民族工作的专业人才有良好的素养,全社会在民族团结上有明确的认识,不能让民族工作紧紧局限于传统上民族工作相关部门的领域内。

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的特征

管理机制的普遍特征主要是:系统性、客观性、自动性、可调性。[2]结合治理理论与民族团结进步机制的构成来分析民族团结进步机制发现其特征如下:

1.系统性中的网格化、立体化,形成合力

在上文对于民族团结进步机制构成的论述中,已经指出政府各部门责任明确、密切联动的工作机制,少数民族社会团体健康发展、有效参与,充分动员社会各领域力量、资源一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的工作格局。治理理论,也强调社会管理,不能局限于自上而下的线性操作,而应该是网格化、立体化,形成合力。

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6]

2.自动性中所带来的长效性

机制本身富有制度的内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更是遵循客观规律和相关法规要求设立的,这就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遵守相关制度,并通过机制中有效的监督方式和手段保证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是经过理论化、系统化设计、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一套工作机制,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随意变动。

3.可调性中的主动性

随着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相关治理理论的进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是会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要有主动性,主动发现情况的变化,积极借鉴先进文明的成果,对于内部结构,协调联动方式进行优化升级。

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的运行

机制一般是依靠多种方式、方法来起作用的,建立起各种工作机制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合理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工作的落实、推动、纠错、评价等。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稳步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

在管理学中,机制主要表现为三大机制: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1.运行机制是指组织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2]

运行机制中还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种是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监督、指导式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而今我们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方式主要还是计划、行政的运行机制,随着当今情况的发展变化,我们要更多地向指导―服务式,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跨越,积极调动社会各领域力量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中,扶持相关社会团体发展,并给予正确指导,通过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

2.动力机制是指管理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

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利益驱动、政令推动、社会心理。

动力机制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的力量源泉,而今起作用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政令推动,这种推动力量不足,今后应该加大投入,应该扶持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为少数民族提供生活产品的企业,为民族团结发挥积极作用的少数民族团体,还应该表彰、宣传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团体、单位、个人,要在教育、文化领域,推出更多教育效果良好的文化作品,使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人心。动力机制力量充沛,自然有利于事业的推进,负面事件发生的温床也自然会减少,维护社会稳定的成本也自然下降。

3.约束机制是指对管理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

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约束因素。权力约束既要利用权力对系统运行进行约束,又要对权力的拥有与运用进行约束。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中,首先要严格依法而且执法必严,按照法律的规定,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活动。在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按照民主科学决策的流程,倾听各方面声音,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在民族工作相关部门中,要明确责任,防止责任缺位。谁的责任,谁负责。还要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无论是执法者,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应该知道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张明根.应用写作大百科[M].北京:中央民族

大学出版社,1994:150.

[2]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71.

[3] 吴亚东,李钊.对体系、制度、机制、体制相关概念

的辨析与理解[J].现代商贸工业,2010,(4).

[4]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与现实,

1999,(5).

[5] 彭林绪.城市民族管理协调机制[J].湖北民族学院(哲

篇6

【关键词】职业中学 创业教育 创业精神 创业能力 理论与实践 研究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职业中学的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职校生潜能,以开发中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他们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是以提高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他们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让中职生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教育。

一、在职业中学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由于每年有大批的大学、大专毕业生就业,冲击着人才市场,下岗分流人员不断增加,使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创业教育能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就业压力。

2. 开展创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只限于“从业教育”,教学只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不是全面创造能力。而创业教育则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开发和提高创业的基本素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和生存能力;培养适应各种需要并能在社会上自谋职业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是必然趋势。

3. 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另外,鼓励和允许学生走出去创业,能够让学生增加实践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不仅是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一种延伸,更能使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最终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色决定了实施创业教育是学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因此,应该顺应时代的特点、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开展创业教育。

二、在职业中学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

1. 建立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为保证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即“教务处―学生处―培训处―实训处”。教务处负责创业教育的理论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学生处负责创业素质训练,培养基本素质;培训处负责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创新思路;实训处负责见习实训,让学生体验创业过程。

2. 设立创业教育实施环节

规划好中职学生三年的创业教育环节:“入学―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入学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参观专业建设、了解专业特点、明确学习目的,及早做好就业与创业心理准备。围绕《职业・就业・创业》学习创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树立创业意识,塑造创业心理品质。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开展专业技能训练,通过社会调查、参观企业、顶岗实习等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学生毕业时,学校与企业合作举行招聘会,尽量帮助学生实现首次就业,为将来创业发展奠定基础,也鼓励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业意识

学校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参与创业实践。也可聘请当地的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任兼职教师,强化师资队伍。另外,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画廊宣传,举行创业主题班会、演讲等活动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形成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转变学生“等(等待就业)、靠(靠关系)、要(向家长要钱)”的思想观念,树立自主创业意识。

4. 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应加强研究工作,形成丰富的理论体系,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围绕创业意识学、创业技能学、创业社会学、创造学、科技发明学、创业指导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创业知识。

5. 加强创业教育学科渗透

结合专业和学科教学特点,将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创业能力训练与提高等,渗透在相应的教学实践中,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6. 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意识形成、创业素质发展和创业能力提高的现实条件,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一是在校内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利用学校“前店后厂”的有利条件,将专业实训与创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二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市场经济。三是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见习和顶岗实习等,走校企联合的模式,搭建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

7.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篇7

[论文关键词]虚拟企业;组织;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在新的世界市场环境中,每个企业或公司都应当把对外寻求必要的能力,并对其兼收并蓄当作一项战略方针。在新经济类型中,企业表现在制造、贮存和运输实物资产上的能力日趋弱化。创造共享和运用知识、技术的能力日渐增强,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走向高级化。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任何公司指望在内部保持所有必要的专门知识、技术、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是不可能的。而虚拟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正以高弹性运作和敏捷性、虚拟化经营来适应市场的多变,使企业间的各种优势集成.催生出1+1>2的综合效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虚拟企业以其对市场的极大应变能力正在被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组织策略而得到广泛应用。

一、虚拟企业产生的基础条件分析

一是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化的步伐大大加速,资本、智力、技术在全球流动与扩散,使企业逐渐处于“无界”经济的环境之中;二是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传统而封闭的大而全的企业显得笨拙僵滞,缺乏竞争活力,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企业惟有以高弹性运作来适应市场,在最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出最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有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三是企业通过互联网以及电信等获取信息技术的提升,多数企业均利用intemet和局域网获取信息优势,使得企业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业务往来主要通过信息网络完成成为可能;四是市场异变性增强,顾客购物欲望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受到了遏制,企业产品不得不依靠项目创意以满足个性化的要求;五是工人雇用的弹性化,员工一般是弹性雇用,采用兼职等形式,使人们在工作时间的选择上更富于多样性。同时由于笔记本电脑与互联网的发展。使许多人可以在不同时点、场所,甚至在旅途中办公。使“远程工作”成为可能。而且每个员工的工作都是目标导向型的。甚至单个雇员都可以是一个模块,一个独立单元,一个公司,以便充分发挥雇员的能动性。另外,企业还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再教育等,促使人力资本增值。

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便产生了一种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技术联系、灵活管理和统一指挥结合的新的组织形式——虚拟企业,它以核心优势为龙头,通过借用外力形成动态的优势互补联盟,强强联合对资源整合产生聚变,催生出敏捷反应的强大综合竞争优势。

二、虚拟企业的内涵及其组织特点

1.虚拟企业的内涵

1991年美国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1)敏捷制造强调企业要具有敏捷性——对不可预测变化的适应性即被动响应能力和创新性即主动开拓能力。(2)敏捷制造强调企业组织、生产设施及生产过程等要具有可重构,可重用,规模可变能力。(3)敏捷制造强调通过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联合即全球化联合,发挥不同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快速响应市场赢得竞争。(4)敏捷制造系统把“工厂集成”概念发展成为“虚拟工厂”,即是一种由若干企业构成的临时性的组织机构,它围绕新产品或新经营机遇的产品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借助于信息和网络技术来动态建立,从而进行机遇产品的经营、开发和生产。随着机遇的消失,敏捷虚拟企业也将解体。由此可见,虚拟企业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而是各成员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源动态组合而成的一种组织,它追求的目标是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弱化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达到全方位借用外力的效果。

2.虚拟企业组织的特点

(1)组织具有高度的柔性、敏捷性。它要求企业不可以再停留在一个静态的位置上来进行生产及其它业务运作,企业必须不断地在竞争环境下定位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组织机构、管理方式、产品与服务、人员、技术以及市场策略等,以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

(2)组织结构是可以重构的扁平状的动态网络化组织形式。虚拟企业虽具有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财务等功能,但在企业内部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机构。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结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目标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分化、组合、重整。当企业策略目标改变、产品方向更换时.随即解散现有的虚拟组织。

(3)组织的范围具有可缩扩性,组织具有动态的规模可调的能力。这主要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来实现,利用国际互联网、局域网等电子手段建立协作网络;集成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资源,使各自独立的企业单元迅速高效的进行资源重组,组织结构优化,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的竞争力。

(4)组织是学习型组织。组织面临严重的环境变化。原有的经验知识极大贬值,当经营衰落时,往往会实施各项企业再造或改革措施。在此过程中,通过组织对原有的认识、做法等进行深度思考,再判断,然后加以改变,使其适合现有的环境。同时这也呼唤组织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为在21世纪。主要生产要素是“知识”.知识的特点在于它自身的迅速变化,原有的知识不停地老化,新的知识不断涌现,为适应这一经济时代,惟有不断地学习。

三、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

虚拟企业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1.以机遇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从组织体系的整体角度来讲,虚拟企业是通过信息交互的方式将具体的成员企业联系起来.进而构成虚拟经营的统一实体。当市场出现新的机遇时。具有开发某种新产品所需要的不同知识和技术的某些成员组织或企业组成一个临时的企业,共同应付市场的挑战。联合参与国际竞争。这一联盟是参与者围绕特定产品建立起来的拥有共同利益的组织。按照产品研究、开发、制造、市场投放的任务分工.按照优中选优的外部资源利用原则.从设计到投放市场由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的企业协同完成,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行并行管理,通过信息网络共享信息资源,在高科技全球制造企业中。这种虚拟组织形式更显其优势。这种组织是随着市场和产品的变化进行调整。当项目完成以后.该组织联盟便解散。

2.以盟主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从组成虚拟群体的每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讲,虚拟企业是盟主借用企业外部力量,对企业外部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优化,创造出超常的竞争优势的方式。采用这种策略模式,企业可以获得诸如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具体的功能,但却不一定拥有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实体组织,而是通过外部资源力量来实现上述功能。

前者的“虚拟”是针对所有的参与者组成的整体而言,它指的是参与者之间是平等竞争一合作的关系。无任何等级差异,这种层次上的扁平型及细胞似的动态网络状的组织形态与传统的企业形态对比是一种虚拟的组织.后者的“虚拟”则是针对每一个参与者个体而言,以我为主,将过程资源配置虚拟化,形成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的联系关系。虚拟企业组织形成的过程其范围已不再限于具体企业组织内部,而是扩展到企业组织与企业组织之间.建立以非股权联合为手段,以技术合作为纽带,以全球资源为背景,以全球市场为依托,以利益共享为目标,以信息、通信、网络设施为基础的动态组织联盟。这种开放、动态的企业组织网络,不仅跨越企业组织边界,而且跨越国界、洲界,既没有地理重心,也没有民族轴心,以信息通信技术打破时空间隔,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联合与协作。

四、虚拟企业组织建立的几个重要步骤

1.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虚拟企业通过分享成本、技能和核心竞争力使他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解决单个成员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进入全球性市场。波特的研究可以帮助很好地理解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其一,是运用价值链分析。一个公司如何在成本和差异性方面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其二,是作为创造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一个公司如何进行行业和竞争对手分析?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提品和服务的卓越能力。每一个组织必须集中于核心优势,而不是期望在每件事上形成超越。然而,集中于核心优势还不足保证生存的必要条件,多项弱势可能削减企业核心优势的作用。虚拟企业就是一种解决组织中存在弱势的最有效途径,可以借助成员企业的核心优势弥补自身的弱势和不足,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许多大型企业正在进行这项改变,努力将他们的组织转化为虚拟形式以适应新世纪的企业环境。如ibm.pacificbel1.applecomputer等。

2.将公司的经营与其它企业整合在一起

在确定核心竞争优势后.下一步就是将自身公司的核心能力与其它公司的核心能力整合在一起.通过建立和保持成本优势,成功的产品差异化战略,作为技术领先者或利用横向及纵向企业间的内部关联创造竞争优势。许多公司通过建立虚拟关系.从外部企业那里外购其非核心资源。美国一些大型软件公司,如microsoft.hp.3com等都形成了一些人员贮备,供有大型开发项目却缺乏足够人员的其它软件公司和企业应急使用。

3.建立强有力的信息支持系统

建立一个虚拟组织,需要计算机和通讯系统将不同的组织和个体跨越时空地连接在一起,完成单一企业无法完成或需要较长时间和较高成本才能完成的任务。日本富士公司通过成功运用电视会议系统。发展了与会成员的积极人际关系。尽管电讯系统还不可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交流,但它们在实践中确实可以很容易地获取虚拟组织成员的工作承诺,在减少紧张和对抗的同时将工作顺利安排下去。

4.发展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虚拟组织成员的内部凝聚力。它包括观念认可、报酬系统和价值系统。虚拟组织成员很少或根本不见面,它们依靠通讯技术,借助计算机媒介进行相互影响和交流。这时使虚拟组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任,以信任取代监督,通过市场协调机制强化自我尽责的敬业精神,这也是虚拟组织得以有效运作的最重要组织文化。为了加强信任,提高虚拟小组的效率,要特别建立一整套经营战略来建立虚拟组织的文化。包括活跃的行为。热情的工作交流,积极的态度,轮换小组领导。明确任务目标,细分角色,经常性的信息反馈等。

五、虚拟企业组织的运营过程

针对虚拟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就应采取灵活多变的组建方式。一般认为,虚拟企业的运营是由一个或几个掌握核心资源(如关键技术、市场或品牌等)的成员企业发起的,另一方面,其他的加盟成员愿意提供所具有的优势资源,同时承担共同的风险和分享共同的利益,从而创建和分享共同的敏捷竞争力。

对于发起企业而言,组建虚拟企业的任务应由他来承担,虚拟企业建立的过程。可以借助于现代西方战略联盟的组建方式,于是虚拟企业组织的经营分为五个阶段:

1.市场机遇识别

虚拟企业是机遇牵引的,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是它的起始点。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顾客信息反馈分析、创新研究与开发等诸多手段和方法,找寻和发现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服务。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及社会环境分析,依据成员企业产品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开发战略,进行机遇识别,确定虚拟企业的经营对象。

2.虚拟企业组成结构分析

根据机遇产品的特征,确定所需求的资源,同时研究这些资源的分布状况及与这些资源所有者的网络信息沟通条件等基础。因为虚拟企业的优势是通过企业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协调的,每个企业通过提供自己的核心能力来完成对顾客的产品供应或服务,如果企业自身专门从事产品的设计和创牌,而由不同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产品,通过这种联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可以取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可见联合能力对虚拟企业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3.伙伴选择及联盟建立

围绕企业目标,研究与之相关的潜在的可选伙伴,对它们进行全面的评价,因为特别是核心能力的评价,它是企业响应市场竞争所依赖的能力,是选择合作伙伴的依据。确定出合适的联盟对象,根据资源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同当的原则,通过协商签约完成联盟建立,定义分配形式,明确合作者之间的关系,因为联盟建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时限的合作和核心资源的组合使所有参与者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所以,利益的分配至关重要。而企业的利益和风险是共存的.考虑利益共享的同时也应进行风险的分担。合理的利益和风险分配方案是虚拟企业得以建立及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4.管理、追踪、记录

虚拟企业的参与者之间竞争—一合作的效果.根据具体情况和签约制定的规则.调整组织结构。在组织发生变动或市场有较大变更时,将有关信息反馈,进行开拓企业的改组甚至解体。

5.清算及解体

当虚拟企业完成了特定的市场机遇或产品过程之后.需要按照约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清算各自所应承担的费用和应获得的权益,包括管理费用、开发费用、制造费用等的分摊;业务往来过程中资金的清算;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技术知识的归属及后期使用等问题的处理。

六、虚拟企业组织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虚拟企业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开发某种新产品的专有知识和技术的不同企业组成的一个临时性的企业动态联盟,成员企业共同应付市场挑战,联合参与国际竞争,它强词企业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各自发挥特长.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组合赢得机遇。虚拟企业能够通过先进的电子信息网络迅速组配其技术、雇员和管理.随着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做出灵活的、可重构的、集成的快速响应。总之,虚拟企业具有产品开发力强、组织形式灵活、投资少、风险分散,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突出的优势,它能够解决我国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很值得我国企业界借鉴与学习。

近年来,我国企业正面临着如何深化体制改革和优化企业组织管理的难题,虽然进行了一系列努力探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我国实施虚拟企业组织结构还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间很难达成策略联盟。由于行业和区域双向分割、条块分割状态使得企业间的互动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弱化。

2.资本筹集不畅。虚拟企业是一种“松散”的项目组。尤其是高技术很难获得资本注入。这是由于市场上缺乏完备的融资渠道,不能迅速地筹集资金和实现资金结算。

3.企业的信息工具的利用程度有限。有效利用国际网络的企业不多,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响应能力。

4.科研基础薄弱。新产品开发能力差,产品开发和制造周期过长,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产品的需求。

5.人员流动不畅。人们的职位大多倾向于稳定性。

6.投资体制有待完善。目前正在加大央行的安全性监控。对创业投资的主角基本上都是政府包办,大批风险投资机构没有建立,投资模式正从计划经济的项目投资向市场体系中的法人投资方向转变,所以企业间的项目管理常常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

从以上可看出,目前在我国实施企业虚拟化的条件还有欠缺,但是,虚拟企业依靠信息加强合作,能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充分组合和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竞争力,这个理念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企业要重视利用外部优势。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经营所需的全部资源,这是我们目前许多企业应该树立的一个基本观念。当前,企业一方面应利用自身的有限资源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应利用信息网络寻找外部优势,借助虚拟企业形式,使其为我所用,形成合作竞争优势。

2.树立合作竞争观念。市场竞争表面上是企业与企业之问的竞争,实际上,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企业价值链上各相关企业组成的系统之间的竞争,即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问的竞争。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价值链上各成员企业协同经营的意识,及其共同营造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3.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实现企业之间优势资源的共享和协同运作,没有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是不可能的,因此,企业信息化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4.建立、增强核心竞争优势。首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与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应当根据顾客认可的基本利益选择核心能力。区分开比较优势与核心能力,有时还需要跳出原有产品的局限;其次,要展开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把这些能力用好用活,把它们转化为可观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再次。企业经营方式越灵活就越要对核心竞争力给予充分的保护。如自有专利、研发能力、销售能力、销售渠道等,否则就会受制于人;最后,增强吸收、创新整合、延伸能力,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因为虚拟企业是一种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强一强”合作。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的优势不是来自于“全”而是来自于“精”,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就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优势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能力,才能有机会组织或参与虚拟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5.精简组织机构,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我国目前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多结构庞大。管理层次繁多。使得企业的决策速度、质量、效率极低。难以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虚拟企业的那种弱化组织结构,突出企业对核心资源的把握和控制的发展思路,为我国企业精简机构,突出主业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篇8

1 对于信息时代的认知

“信息”这一理念起源于二十世纪,因为由奈奎斯特和哈特莱提出,得到了西方经济及社会学家的广泛宣传,从而广为人知。知识传播的革命化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下的特征也尤为凸显。由于现代科技化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信息资源的快速流通,在此情况下,第三次浪潮的全球化趋势带来的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在这种智能化电子化的背景下,空间与时间的概念极度缩小,从而这种背景淡漠了知识的概念化,造成的虚拟性和知识的零碎理解与采纳。所以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图书馆管理来说,图书馆巨大信息量的?Υ婧椭?识灵活化的传播是一个新的挑战。

2 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管理现状

校图书馆是知识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科教文化的结晶,是个人增加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的有效学习途径,也是学校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和教育教学中的第二课堂,更是一个学校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场所,可见学校图书馆的地位十分重要。

因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自身有文化知识储备等方面的限制,以及读者自身文学知识素养的局限性,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有些难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仍依旧在突破自身进行改革。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经调查显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管理现状不为乐观,有存在着较多传统性问题,例如:图书馆馆藏规模较小资源有限、未充分利用自动化程序、只为专业知识教学图书服务比重较大、义馆管理模式单一化等。所以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改革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3 信息时代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策略

3.1 提升电子阅览数子化模式

对于图书馆知识的大数据信息的整理,我们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智能化资源,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将纸质版内容输入电脑形成电子版内容,这不仅缩小了纸质书目所占有的空间,更利于了珍贵文献和纸质书的保存。同时通过电子检索文献信息,我们可以更加快捷的搜索到读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减少了寻找纸质版图书的时间。当然还可以因地制宜的建立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程序,如微信、微博的兴起,为档案界开辟了新天地,为图书资料宣传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这个电子平台档案部门可以更加灵活地众多的知识文化信息,有关信息的照片、视频等内容的,实现整合资源效率的最有效的利用。

3.2 优化各项服务一体化功能

优化服务的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对于个人而言,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服务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为图书馆里工作的宣传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它的特性是无论任何时间、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不受任何方式约束的进行对图书信息资源的访问与考究。更加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微信支付功能、支付宝等,创立移动图书馆系统,既可以多元化,多渠道的向学生提供阅读,又可以保证信息处理的安全与流通。第二,对于图书馆整体而言,可以灵活的运用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是未来多媒体的发展趋势,数字媒体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制作播放相关内容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与图书知识宣传工作的良好实现方式,系统地整理、自动化的借还系统,减少了传统人工操作的查询、借还等服务项目,扩大了使用途径,增加了共享资源,提高了效率服务功能,同时运用数字媒体的智能功能,收集并整合借出的书目对于读者阅读的兴趣倾向,从而可以有效的进行推荐与导航。

3.3 对于义馆人员的思想强化

教育为立人之本,而位于教育中心地位的就是教师,身为义馆人员的教师应明白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丰富自身文化素养,提高知识含量水平,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等。这些义馆教师们应热爱图书管理工作,具有服务意识和教学职业道德思想,在当今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从自身做起,自觉地接受最新社会资源。只有义馆教师人员先具有领先的思想、与时俱进的态度,有创新的思维与不断发展的眼光,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在多彩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的方向,抵制腐朽思想,从而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育人。

当然,身为义馆老师不仅要具备先进远见的思想、认真勤恳的工作态度以较为丰富的知识内涵,也应该具备电子操作技术的基本能力。为了迎合现代科技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媒体电子信息化技术教学已经不开任何一位教师。在校开展的有关图书馆知识课程、计算机技术的切换功能与检索文献信息的处理等,都需要义馆教师处理多媒体技术的水平。所以学校应定期进行教师的培训,提高义馆教师的科技服务水平,这样不仅解决了了学生在利用电子科技查阅图书信息时的问题,也有利于增进校园内的师生感情,对于图书馆注入新的活力。

3.4 全面认识学生与教师的地位

篇9

 

管理创新空间的大小不仅决定着管理创新的规模和层次,同时也反映着管理创新的重点及方向。管理创新的时空范围非常广阔,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使管理创新活动在所有的创新领域中开展。企业必须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条件,对管理创新空间和创新点进行选择,对企业当前及未来的管理创新活动作出规划,这样才能使管理创新实现由“随机”创新向有计划、有目的创新的方向转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1 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建构

 

企业管理创新空间是指企业管理创新行为与结果存在的时空范围。由于企业管理创新空间是一个动态多变的时空范围,因而受到无数变量的影响和制约,不仅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存在不同的管理创新空间,即使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环境中其管理创新空间也会呈现极大的差异。影响管理创新空间的众多变量简单概括为四类,即时间维度变量、管理职能维度变量、业务活动维度变量和创新结果维度变量。这四个维度的变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且每个维度又都包含着众多的要素,企业管理创新空间就是由这四维变量构成的集合。时间维变量是构成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主要外生变量,所代表的主要是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诸多不可控因素,如企业管理创新所处的时代特点,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及政策,市场结构与竞争一程度,消费者收入水平及需求特点,企业规模及性质,社会文化等因素。

 

2 企业管理创新结构中的创新机制

 

2.1 创新激励机制一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结构中的动力机制

 

企业知识管理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是能够推动企业知识创新实现优质、高效运行并为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激励的一种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就是激发企业内在创新的动机,使其产生内在动力的机制。它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和运行方式,是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决定力量。只有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才能激发企业和职工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推动企业创新的有效运行。对企业来说,创新的动力主要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对员工来说,创新的动力主要源于事业心、责仟感和自身的物质利益,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激励机制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建立的旨在调动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导向机制。

 

2.2 管理过程创新一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结构中的运行机制

 

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结构中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企业创新管理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过程创新机制由三个阶段组成。一是创新决策机制。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中涉及到一系列决策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在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研究创新目标、创新方向、创新的方式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思考为什么创新、创新什么、谁来创新、怎样创新等这些最基木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二是创新组织机制。企业管理创新活动是一个循环过程,基木经历了“提出问题一产生和评价创新构想一制定创新实施方案一获得创新结果一形成创新效益”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三是创新控制机制。建立创新控制机制是保证企业知识管理创新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途径。创新控制机制是由控制标准和目标、偏差或变化的信息,以及纠正偏差的行动措施这三部分要素组成的。一个良好的创新运行机制,能够使企业创新活动在正确决策下得以持续不断地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行。

 

2.3 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一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结构中的发展机制

 

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结构中的发展机制是在创新利润的驱动下,企业充分挖掘利用和发展内部资源并广泛吸纳外部资源,加强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储备,不断谋求创新发展的机制。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结构中的发展机制,是指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和方式。它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前景及后劲,是增强企业生命力和竞争一能力的强大推进器。

 

3 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创新机制模型与创新模式选择

 

3.1 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管理创新点的确定

 

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管理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仟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创新领域里同时开展管理创新,为了取得管理创新的成果,企业不仅要在创新时间上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而且要在广阔的创新领域里选择一个有利的管理创新点。充分发挥

 

本企业的资源优势。在选择管理创新点时,尽可能多地利用现有资源,根据优势资源来选择主导管理创新领域和管理创新点。选择一个适当的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管理创新切入点,才能实现管理创新的应有效果,激励人们不断创新。企业在选择知识管理创新点时,根据变化了的客观环境和管理理论、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等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将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变化需要的管理理论、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手段作为首要管理创新点,对其进行及时创新,这样才能在管理创新与环境的互动中保持管理系统的高效良陛运转。

 

3.2 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选择

 

3.2.1 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管理创新结果导向模式。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企业管理创新结果导向模式主要侧重于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注重全员、全范围、全方位地进行管理创新。采取这种管理创新模式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管理创新规划和企业核心竞争一优势,为了实现超常规发展而追求全面创新;二是有明确的管理创新规划和目标,力求通过管理创新逐渐培养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三是有明确的管理创新规划和创新点,但全面实施管理创新规划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只有首先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才能使管理创新活动全面开展;四是没有明确的管理创新规划和创新点,只知道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但不知管理创新应从何处做起,所以其管理创新还只好停留在提倡和宣传阶段。由于这种管理创新模式主张全面创新,并没有明确进行管理创新的具体领域,因此在管理创新中有可能出现全面创新,但也有可能使管理创新重点难以凸现。

 

3.2.2 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管理创新。职能导向模式。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企业管理创新职能导向模式强调以管理职能创新为主,职能导向模式也是一种职能拉动模式。采取职能导向模式的企业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管理基础雄厚,管理水平较高。这类企业往往是市

 

场中的领先者,虽然具有较强的管理实力,但对管理永不满足,能够不断向管理的极限挑战。这类企业不仅注重现有管理职能的有机融合,而且能够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形势不断赋予管理职能以新的内容。二是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水平较低。这类企业重视管理职能不是为了对管理职能进行创新,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现有管理职能的作用,其目的是通过“苦练内功”,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但这类企业注重管理职能有一个基本前提,这就是企业经营者已经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这一点,即使是管理水平很低的企业也不一定会重视管理职能创新。

篇10

一、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迅速壮大,带动农民增收显著

2012年底,云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省有4 800多个农业产业化组织,根据组织类型划分,龙头企业带动型2 296个、合作组织带动型814个、专业市场带动型122个、其他1 590个;按照产业来看,种植业2 302个、畜牧业1 055个、水产业56个、林特产业822个、其他587个。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高达490多亿元,带动1 060多万户农户及4 200多万亩种植基地,825万头牲畜,家禽生产量5 11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30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58亿元。农业产业化组织驱动1 066万农户,促进农民增收260亿元。同时产业化经营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全省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780万人,农民务工收入总额达390亿元。

(二)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实力增强

2012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 296家,全省龙头企业2 296家,比2005年增加1 093家。龙头企业中,有930个年收入500万元以上比2005年增加565家、90个1亿元以上比2005年增加70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99。各类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额494亿元,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400多亿元、销售收入达730多亿元、净利润70多亿元、上缴税金达30多亿元;获得“三品”认证的企业数量和数量分别达254家和1 050家;龙头企业主要原料采购值达217亿元;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基地投入达32亿元;龙头企业从业人员达52万人。

(三)优势产业取得最大突破

传统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获得持续提高,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全省马铃薯、茶叶、花卉、水果、咖啡、油菜、甘蔗、中药材等优势作物比2009年增长了48%,达到了4 000多万亩;核桃种植面积突破2 000万亩达到2 400万亩;猪牛羊出栏突破5 000万头,达到5 300万头。

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客商持续关注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云南省农业厅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资本在云南省农业的资金投放项目为500多个,省外引进的资金累计高达96亿元;国外对云南省农业产业的投资也高达3 860万美元。选择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时,考虑的最基本问题就是要与产业的经营主体相适应。现代农业中产业经营主体不仅仅是传统农业中简单的农家,还包括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家等。这些主体在生产经营中的相对地位和作用不同,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扮演着主要角色,农户在决策上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在产业经营中不同的主体其生产、加工、交易过程都不一样,所以依据各自比较优势选择不同的组织模式也是必要的。

(四)农业产业化进程良好

云南省发出1 100个地方标准,230多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区已经建成,面积接近900万亩。完成了无公害蔬菜计划,实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 500多万亩。省内特色农业产业也初具规模,各农产品品类初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2013年全年农产品超额完成出口20亿美元的任务,并超出4.07亿美元。

2013年,云南省全年生产总值比2012年增长12%,已达到11 720亿元。同时,嘉士伯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100万吨大理啤酒产区的扩建项目,并计划投资35亿元,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形成牵引作用。曲靖市沾益县与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约银杏庄园项目,协商总投资达到150多亿元。2013年山地牧业引省内外资金高达39.8亿元,成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热点。

二、基于制度创新的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分析

制度创新是在已有组织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大多是由于现存制度存在可改进并获得潜在盈利机会,从而可以使创新者获得追加甚至额外的收益。它由制度经济学与熊彼特创新理论两个学术流派的融合而成。通过对制度创新理论的运用,可以建立某种新的组织模式及路径、新技术的运用、各类型组织利益的重塑以及相关规则的重构,其原动力均在于农业产业化制度不断创新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这些潜在利益多是由于市场的深化变革引起现有制度不完善,从而使制度具有改进的动力。

基于制度创新理论的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其激励机制同样在于追求个人或团体成本的最小化及利润的最大化,如果预期小于预期,制度创新就会延迟发生,直到出现下一次机会。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也是必要的。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原来有效的农业组织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变成无效的。

云南省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调整的主体。云南省农户数量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科技含量低,并且抵抗自然及市场风险能力弱,在此基础上农业组织模式的调整会遇到发展优势产业成效缓慢的态势。因此,向纵向及横向同时拓展,实现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一体化运作,拓展与其他产业及经济活动的联系,从而形成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把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作为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调节,促进优势产业与市场对接的“牵引点”。

孙天琦等人认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协等中介机构制度设计,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资源配置的组织形式。农业产业组织是农业产业化成长进程中有效载体。共赢合作方式是合作组织发展的关键。农业产业合作组织模式的经营也可以使农户分摊和降低生产及技术成本。

集中优势资源获取市场信息,以专业化技术为农户做专业指导,更能有效地打通与市场的联系,拓展新的经济作物,提升农户经济效益。

三、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路径分析

一般而言,制度大都要解决三个问题,即激励问题、协调组织问题和信息传递问题。制度的创新及变革就是要进一步改善经济组织中的激励结构、协调组织结构和信息传递结构。大量事实证明,高效的制度设计能激发人们的自主性及潜能,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及信息的高效传导,从而提高组织内部的效率,优化组织模式的路径,促进经济体的快速成长。

在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设计过程中,人们通过持续调试更容易有效激励人们行为,更容易有效传导相关信息及协调组织内部关系的机制从而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有赖于制度创新的运用,这就是制度创新理论在云南省农业组织模式上的意义所在。经过农业组织模式的调动,其直接功用是激起人们的创新性和积极性,激励不断创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前进。在农业产业化进程当中,并不是仅仅将农业产业纳入工业领域,而是在制度上有一定的转变与创新、思维模式及组织模式上的一定改变,使云南省农业真正走出个体农业及小农经济状态,以市场为导向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及制度的创新,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市场竞争力,使云南省农业产业形成一个具有现代经济效益的产、供、销农业产业化体系,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就要通过打通农业产业链中生产过程与产前、产后的关连,实现一体化经营,并使农户、各种合作组织、企业及政府机构形成利益相关整体,从而达到整体的“帕累托”最优。通过这种制度创新,可以将农业再生产诸环节以市场为桥梁重新构架起来,从而引导小、多、散的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参与到整个体系的分工和协作中,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自然及市场风险,提高生产效率,使整个农业产业体系获得整体效应,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许多发达地区都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取得农产品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同时,由于龙头企业的融入,使农业产业体系直接与市场对接,增加了农产品的工业产值,从而高额的产品溢价保证了体系内农户、企业及相关合作组织的收益。

但在经济比较落后的云南省地区,由于缺乏龙头产品或龙头企业等原因,农产品工业产值低,农业产业化的推行比较困难,产业组织创新不足。

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对农业产业组织制度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根据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情况,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有以下几种选择:

第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即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求带动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农产品加工、存储、分配、销售作为龙头,形成垂直产业体系,聚焦一个产业或产品,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体经营模式,形成农业产业组织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与农户、产业基地形成合作,即形成“企业+基地+农户”。

以云南省农业产业群为核心,发展农业产业化,辐射国内外市场,在这种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经济利益主体主要是龙头企业和农户,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利益联结方式主要为合同契约。

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为合同契约,通过合同契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使企业与农户减少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大两者利益收入。

第二,合作组织带动型。

合作组织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从事同一产业或品种生产的诸多农户按照一定的合同契约结合起来,在对外时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从而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民互助合作、互利组织,如粮食专业协会、蔬菜加工合作社、水果加工合作组织、药材合作组织等,在这些农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体化垂直经营的农业产业化综合模式。

在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合作组织与农户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利益。他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及相关关系通过合同契约及相关章程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经济利益的分配方式主要为:农业合作组织起组织及桥梁作用,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提取一定合作组织公积金后,盈余分配根据交易比例返还,同时结合按股金分红为辅的分配方式。

第三,科技带动型。

所谓科技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即以农业科技研发单位为主导,并对农业产业化的新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应用及有效推广,在科技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带动下,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一体化组织经营模式。

此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主要利益主体为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农户的模式,这种组织模式中,收益按比例及合同契约进行分成。

第四,电商带动型。

所谓电商带动型,主要是指在农业产业群中完成电商化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建设。电子商务的新型农业化是现在农业发展的趋势,目前趋势是生鲜及农产品电商成为最有潜力的领域。电子商务重新构架时空观,使供应链扁平化,从而大大减少了商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在节约销售费用的同时,使农产品打破时空,使其有更大的需求潜力。主要利益主体为合作组织+电商主体+物流的模式,这种模式中,收益按合同契约及比例等实现综合的营利方式。

第五,以主导产业为支柱的市场带动型。

以主导产业为支柱,即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资源及作物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及差异化农业产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主要的研发、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组织的农业产业链及产业群。在这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农户更专注于研究及运作一种经济农作物,从而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营销者通过合约约束,经济利益之间通过市场交换链接,由此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所有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培育,尤其是专业批发市场的培育,促进区域专业化生产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产业一体化。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可供选择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及其具体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云南省的地理及农业产业分布情况,笔者提供如下建议及农业产业化路径。

1.政府应鼓励并大力支持形成云南省的龙头企业,以此对接国内外市场,从而增加农产品的溢价,提高农业产业各主体的收益。

2.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从而形成对接各农户的组织,使农户具有更高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并面对龙头企业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同时,合作组织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确定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作物同时给予专业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