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初步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8 15:5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初步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The road survey design is to survey and measure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survey and design information so as to prepare the design documents as required, according to the road route of the design plan, 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rban road route that of urban planning. The design needs to reflect the relevant national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and should be practical, advanced, economical, safe, suitable, beautiful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程序;程序;原则
Key words: road;investigation;design procedures;procedures;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072-01
0引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条件,也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在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过程中以及人民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交通运输是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所组成。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道优点:机动灵活,直达门户;运输速度快,适应性强;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接运客货;道路运输的技术特性简单,车辆易于驾驶,投资回收快;道路运输在客运上有很大优势。
1工程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的“可行性研究”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决策和编制计划任务书的科学依据,可定义为”论证工程(或产品)项目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论证何时修建或分期修建,提供业主决策依据,保证工程的经济效果。公路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所有大中型项目应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委托书),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后应进行评估,经过综合分析后,提出投资少,效益好的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工作是交通建设综合管理的手段,必须从运输生产的目的出发,研究技术可行性必须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研究经济效益必须考虑采用新技术的可能,重视运输领域的综合效益,可行性研究应附有必要的图表,其中包括路线方案(及比较方案)图,历年工农业总产值与客货运量统计表,公路客货运量,交通量预测表,效益计算表等,在可行性研究同时,应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以工程性质,路线位置,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等为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进行综合研究,推荐最佳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为建设项目的决策审批和编制设计任务书提供科学依据。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1 总论(或概述)包括建设任务依据和历史发展背景、研究范围与主要内容、研究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与建议等。现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包括区域运输网现状和存在问题、拟建项目在区域运输网中的地位与作用、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适应程度等。
1.2 经济与交通量发展预测包括项目所在区域经济特征、经济发展与公路运量和交通量的关系、交通量的发展预测,建设规模与标准。包括项目建设规模、采用的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
1.3 建设条件和方案比选包括调查沿线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方案拟定与比选、提出推荐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和工程概况,对环境影响作出分析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包括主要工程数量、公路建设与拆迁、项目总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筹措办法。若为贷款或引资,还要研究利率、偿还方式及可能性等。
1.4 工程建设实施计划包括勘测设计和工程施工的计划与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等。
1.5 经济评价包括运输成本等经济参数的确定、建设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和费用的估算、进行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建设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分析。对于贷款项目还要进行项目的财务评价。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提出技术先进、投资少、效益好的最优建设方案。
2测设计任务
公路施工前的勘测设计工作是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进行的。设计任务书应根据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任务书由提出计划的主管部门下达或由下级单位。编制后按规定上报审批。设计任务书的基本内容包括:建设依据和目的意义;建设规模和性质;路线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工程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阶段及各阶段完成时间;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对分期修建项目应提出每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施工力量的原则安排;附路线示意图。另有工程数量、三材(钢材、木材、水泥)和投资等只在上报任务书时列入,供审批时参考。设计任务书经批准后,如对建设规模、技术等级标准、路线基本走向等主要内容有变更时,应经原批准部门同意。
3设计阶段及其内容
3.1 设计阶段: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可以采用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3.2 各设计阶段主要内容:①初步设计:两阶段和三阶段设计中的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和初测资料编制。初步设计阶段的目的是确定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和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②技术设计:三阶段设计中的技术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定测资料编制。技术设计阶段的目的是对重大、复杂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落实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科学试验、专题研究,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较,解决初步设计中未解决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计算工程数量,提出修正的施工方案,修正设计概算。③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中的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定测资料编制;三阶段设计中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技术设计和补充定测资料编制。
4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目的是对批准的推荐方案进行详细设计以满足施工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或测设合同)和定测资料编制。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道路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工程设计就是针对整个道路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它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力量和灵魂,对于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控制造价与管理的关键因素。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已经在项目经济的合理性、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决策的正确性等方面都作出决定,如果不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在实际的施工中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就不会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工程建设的项目中,控制好工程设计的造价才是控制整个工程建设造价的关键,我们应该着重完善设计方案来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
一、关于道路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设计阶段是建设过程中最具创造性和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也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技术和经济上对设计阶段的实施进行全面安排。
1.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环节,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相比则更能体现事先性和主动性,工程造价的监控由滞后性向超前性的发展,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需求。实践证明,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不到1%。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75%以上。施工图设计对投资的影响程度为35%左右,所以无论从造价控制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2.工程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形成的首要阶段,设计阶段是项目即将实施而未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充分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在设计阶段,由于针对的是具体项目设计,是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又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使建设项目的模型显露出来,并使之可以实施。因此,这一阶段控制造价比较具体、直观。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
二、关于道路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设计阶段加强造价管理如此重要,只有找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制订出相应有效的措施,有效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1.设计概算深度不够、质量差,由于方案设计、初步没汁时深度不够,导致概算编制时无依据,只能粗估,导致概算与设计图预算差距过大,概算人员与设计脱节,又与施工脱节,工程量计算差距大。概算不够细化,从而使工程造价的材料消耗量、人工消耗量无法核定,也无法分析材料、人工的价差,与施工图预算比起来,差距甚大。
2.思想认识不足、理念落后,现阶段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普遍存在不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的问题,设计人员只负责设计作图,预算人员只按照图纸和文
件设计预算,至于技术的问题则只是技术人员的事,两者没能紧密结合,缺乏必要的工作协调。另外,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往往重视技术,不注意设计的经济效果,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国家建设资金的无形浪费。
3.技术人员思想保守,设计人员思想保守,致使道路设计性能虽好,但造价惊人。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安全意识远大于经济合理意识,所以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为了保险起见,随便加大安全系数,从而提高建筑产品的造价,设计保守多浪费。此外,建设单位催促设计单位缩短设计时间,工程设计人员难以精益求精,为保险起见,一般会加大安全系数虽然安全使用意识最为首要。
4.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旧体制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仍存在着工程造价队伍人员业务素质低、技术水平差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概预算,也不想过问概预算。概预算人员对工程设计的有关专业技术知之甚少,无法为设计人员提供可用意见,这便加大了造价管理的工作量和造价控制的难度。
三、关于道路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措施
1.优化设计方案,有效管理与控制工程造价,设计方案的质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以及功能能否满足民众需求等因素,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投入经费的多少,还会影响到建筑建成正式使用后的经济效益。要想真正实现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合理,就要从设计单位的审查做起。建设单位在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的时候,要注重方案的优化设计,对于设计方案的总体平面图以及空间设计两方面都要利用各种专业指标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因为这两方面不仅影响到工程造价问题,还会影响到施工以及投入使用后的生产和经营。
2.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使用限额设计,可以做到合理、有效控制管理项目的工程造价。这里所说的限额设计就是根据已经批准的可行的研究报告进行投资的初步预算,控制初步设计,然后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总体概算控制设计以及施工图纸设计。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保证达到专业的使用性能前提下,严格限制设计的不合理改变并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确保总投资限额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技术与经济的统一,要想合理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首要问题是要做到经济与技术的结合统一,我们既要批判一味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导致工程项目的使用性能得不到保证,也要杜绝重技术轻经济设计方案的保守落后的观念,以及脱离国情造成不必要资源浪费的倾向。在设计阶段,管理人员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设计者以及经济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设计人员也要时刻关注新材料的价格和施工工艺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以免让设计出来的图纸施工方很难达到要求,造成劳民伤财的后果。
4.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要有效的控制造价,只是优化设计方案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从设计者的思想观念上改变,让他们拥有经济核算的意识,克服思想上“重施工,轻设计”的陈旧观念,不断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拓展设计者的知识面,并要求他们不断在工作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成为工程设计中的新兴人才,彻底改善现今滞后的工程设计造价管理问题。
总之,在道路工程造价问题中,最核心的影响阶段就是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所以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当今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问题。改变设计者的传统思想理念,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控制管理工程造价问题,不仅提高了投资者的投资效益,也很大程度地减轻了国家经济压力,同时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鑫,刘磊.谈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
[2] 李春燕.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J].科技资讯,2010,(6)。
[3] 龙姚.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J] .建筑设计管理,2009(8)。
[4]张国祥.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设计阶段[J].交通世界,2009(6)。
篇3
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多个行业和地方省级有关勘察设计的有关法规和实际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变更内容,工程设计变更一般指自工程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所进行的修改活动。设计变更应当以“优化设计、节约投资”为前提,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的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符合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项目规模和设计修改活动审批方式,具体变更阶段和性质阐述如下。(一)设计变更阶段。1.方案设计文件变更。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规定:对于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当有关主管部门在初步设计阶段没有审查要求,且合同中没有做初步设计的约定时,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即技术简单的小型建设项目可以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文件。在方案设计文件审查批准后,如需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应按照有关规定变更方案设计文件。2.初步设计文件变更。凡是中型及以上的建设工程,均应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复杂、政府投资或者备案立项的小型建设项目和利用世行贷款、亚行贷款、国债资金的小型建设项目应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分期建设的按立项核准及规划审批等相关文件确定。对于此类项目,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批准后,如需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修改,应按照有关规定变更初步设计文件。建设工程项目规模具体划分标准按照现行国家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标准执行。3.施工图设计变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确需修改的,凡涉及本办法规定的内容,建设单位应当将修改后的施工图送原审查机构审查。该办法所规定的内容为:(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2)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3)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还应当审查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4)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其他内容。(二)设计变更性质。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2015]662号令)第二十八条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内容需要作重大修改的,建设单位应当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修改。但该条例未明确界定重大修改的范围,结合水利、民航及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规章和地方省级有关工程设计变更的相关法规,将设计变更分为重大变更和一般变更。1.重大变更。重大设计变更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的建设规模、设计标准、总体布局、布置方案、主要建筑物结构形式、重要机电金属结构设备、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发生变化,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按原报审程序报原审查部门重新审批。其中,涉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规模等主要内容的调整还须经原项目立项及有关部门同意后,再办理有关调整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手续。2.一般变更。除重大设计变更外的其他设计变更为一般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确认后实施,并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必要时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
二、变更的原因和对策
工程设计变更既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主观原因,也有不可抗力、自然条件等方面客观原因。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变更的影响因素和实际案例,变更的原因和对策归纳如下。(一)目标工期不实际。在实际建设工作中,为了赶上某一个重要节庆、仪式及会展,或为了早日投产运营,政府有关领导或企业负责人强行压缩工期,进而采取建造成本高、后期质量效果不佳但施工速度较快的工艺。此类设计方案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常因项目主管领导、企业负责人等管理者变化引起变化,从而导致设计变更,拖延工期,但从技术层面来说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对策:政府官员或企业负责人常常不具备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在项目建设工程中,会把项目建设与年度的重要活动关联起来,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此时,作为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相关咨询单位应科学客观论证,给出可行的多个方案比选,说明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关键内容一定要准确、重点汇报。千万不要只按领导要求做方案,不大胆反馈存在的问题,糊弄领导,最终为工程建设埋下隐患。(二)前期调研不充分。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作阶段,一是对建筑材料供应市场调研不充分,如土地平整工程,填料可采取海沙、河沙、土石料等,若缺乏对周边可供材料进行充分调研和预判,等到实际施工时,会因设计采用的填料供应不足而修改设计方案。二是项目所在区域的规划、雨水、可用道路及码头等环境资料不足,导致因与规划不一致而变更设计,因设计排水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变更设计,因施工路网不可用而变更施工组织设计。对策:采取有效方式,重视前期调研工作。如召开调研会议、现场踏勘、到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咨询、到类似项目调研,深入了解项目周边环境资料,对于前期工作经历时间较长的项目,还应预测项目施工阶段的市场情况,并形成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备用方案。(三)勘察工作不到位。通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没有进行实地地质勘察就直接开展设计工作,或采用项目周边区域的地质勘察资料开展设计工作;二是没有对设计方案的重要部位进行详细勘察,如桥梁设计方案中的桥墩基础,应对桥墩基础所在位置进行详细勘探。由于勘查工作不完整,地质资料不充分,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技术工艺没有针对性,导致实际施工中难以操作,引起设计变更。对策: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当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分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工作,满足各阶段的深度要求。若遇到受现场客观条件、征地等原因无法开展勘查工作,因及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反馈,解决进场实地勘察遇到的问题,为设计工作提供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四)设计团队知识经验不足。由于我国各行业、各地方在一定时间内仍处于建设的加速期,工程设计人员需求量较大,新的设计人员不断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全国各地的工程项目,一方面存在设计经验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设计团队知识结构存在差距。设计方案的区域针对性差,过于照搬书本和规范,缺乏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和项目内容的统筹。对策:不仅是设计单位团队知识经验不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也同样存在。为解决存在的不足,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对关键部位、重要工艺及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召开专题论证会,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把脉,充分借用外脑,保证设计方案的技术可靠、可行、经济。(五)建设单位提高建设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提高建设标准,常常会引起修改局部设计方案、施工工艺、改变建筑材料等工作,从而导致变更设计方案、增加工程造价、延长施工工期等事项。对策:建设单位应在前期工作中充分调研和论证,多方案比选,并对项目建设过程及建成投产运营进行合理预测,减少甚至杜绝建设期间的设计变更工作。(六)工程量计量差错。工程量计量的基础是设计方案,同时也会出现因设计、造价等工作人员疏忽出现的错项、漏项、重项现象。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通常都急于开工,对工程量清单没有认真核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错项、漏项、重项等工程量误差大而引起工程变更,甚至出现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不符的情况,从而引起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变化。对策:为减少甚至杜绝工程量计量方面的差错,一要认真做好设计和设计准备工作,保证设计方案的依据可靠、详实、充分,关键、专项工作充分论证,从而保证设计方案有针对性,避免与实际不符。二要加强组织分工,明确审核内容和标准,建立设计、造价及建设单位独立审核、差异互核的机制。(七)施工现场情况变化。由于在设计阶段对现场环境、周边单位和村民需求的情况了解不全,在施工过程中,周边单位、村民提出如出行道路、排水渠、垃圾站、变电站等日常生产生活需求,表面上看是施工现场情况变化,实质上属于前期工作不充分造成的。同时,也有因项目周边临近区域发生原始地形地貌、规划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引起设计变更。对策:一是加强对项目选址现场和周边区域关联组织、群体的调研,收集详实的信息,并充分沟通和征求意见,合理匹配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二是积极与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地政府沟通,详细了解项目选址区域和周边的城市规划情况、周边项目规划及建设情况。以上对引起工程设计变更的常规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在此难以穷尽,但可总结归纳控制方法,争取在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减少甚至消除可能的设计变更,降低工程建设的不确定性,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三、规范设计变更管理
篇4
关键词: EPC工程 设计管理 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工期 造价
1引言
随着我国EPC工程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设计环节的管理也变得日益重要。工程设计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部分,工程设计的质量及工期直接影响项目的投产日期,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投资、质量及工期。工程最终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将决定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成本而且对工程的工期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EPC总承包商来说,做好工程设计的控制和管理就等于掌握了EPC工程执行的一条命脉。因此,做好各个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2投标阶段的设计管理
项目的投标阶段因工程项目业主的要求不同,投标阶段的设计深度相差很大。该阶段主要设计管理工作重点如下:
a)首先应该根据投标项目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投标设计配合单位。因中国电力设计规范的地方性较强与欧美等国家的规范存在一定差异,在选择设计单位时,应该尽量选择有EPC工程所在国的类似工程的设计业绩的设计院,以避免因双方设计规范的差异而造成设计返工。这样不但能有效的缩短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周期,也能使项目的设计更加符合工程所在国的设计习惯。
b)组织各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协调设计院完成技术规范书的技术差异,澄清并完成电厂各个系统的初步方案设计,为投标报价提供设备及工程量基础数据的支持。在方案制定时,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及经济性,一般通过专题会最终确定。
c)组织设计院完成投标总平面布置的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的设计,对整个电厂的造价影响深远,优秀的布置方案,应充分考虑了各个系统功能与造价之间的平衡,又能兼顾整个电厂的施工方案,方便电厂施工建设。以燃煤电站为例,总图中应至少包括:主厂房区、原水及水处理区域、循环水冷却区域、升压站、煤场、灰渣场及场内外主要道路的布置及初步的尺寸。在以往的工程中,由于时间紧迫等原因造成总图布置不够精细,往往给工程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3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初步设计阶段是工程EPC合同及设计合同签订后,根据上述合同要求进行各个专业系统的设计基础数据资料报告,是施工图设计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设计习惯的不同,国内该阶段设计深度较浅,时间也比较短,但国外EPC通常要求深度会比较深,有些已经接近施工图深度,但由于受设备厂家及业主提资的限制,部分系统的设计方案的深度也会较浅,应灵活对待。现总结该阶段设计管理工作重点如下:
a)组织成立各系统专业技术小组,负责深入研究合同条文及相关国内外规范的基础,并依据合同,参考以往工程的设计经验,组织、协调设计院完成整个电厂各个系统的设计方案及确定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和输入参数。如:水系统中,冷却塔及循环水管的具体布置,循环水的流速,原水补水量等。输煤系统中,卸煤、输煤的方式、能力及输煤皮带的布置方案等。
b)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针对与业主存在分歧的重大方案组织专家会议,在充分平衡安全性、经济性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关闭技术上的开口点。只有快速有效完成初步设计才能为顺利开展施工图设计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现场尽快开工的条件。
4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施工图设计的管理是整个设计管理的重点,是决定工程设计管理成败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图纸设计计划管理、设计接口管理、设计质量管理、设计进度管理、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成品审查及投资成本控制管理。
4.1施工图设计计划管理
EPC 工程的和核心就是通过EPC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使工程达到最优设计和施工的配合尤为重要。图纸计划制定时应基于里程碑节点的要求,根据现场施工计划制定。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施工图计划进行设备的招投标等相关工作。
4.2施工图设计接口管理
EPC电站工程设计范围内的接口非常繁琐,涉及到业主、分包方、设计单位、监理(咨询)单位、设备生产厂家、施工单位等等之间的各个系统的接口配合。设计接口程序化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设计接口管理程序应包括:组织人员构成、工作流程及各种记录表格。
4.3设计质量管理
EPC电站工程设计质量的主要管理工作是有设计方承担的,作为EPC工程的总承包商,设计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是组织设计监理对设计工作的质量进行审查评定,在确保安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提交业主审查。一般通过业主方、设计方、设计监理(或咨询单位)及总承包方之间约定工作流程进行审查控制。
4.4设计进度管理
设计进度的总体控制目标应根据工程总体里程碑进度要求编制设计出图计划及重要卷册图纸确保时间,通过有效的监督控制,使工程各阶段、各种设计文件的提交进度满足工程总体里程碑进度对设计审查、采购、施工准备、施工、竣工等阶段的进度要求。一般通过项目设计部及现场负责制定的月度滚动三级设计计划进行控制,工程设计施工展开后,再由设计联络人通过设计周报、施工周报的形式反映设计存在问题,通过周例会进行及时的跟踪协调解决。
4.5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成品审查及投资成本控制管理
EPC承包方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通过项目执行,在满足业主和合同规定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利润。由于受到国内设计单位的设计方式和思路制约,有许多项目的设计方案都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给项目的建设成本和运行经济性都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严格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指导施工图设计,实行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是施工设计控制的核心。如土建设计中,通常采用钢结构的造价会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高,但总体考虑施工工期、现场施工场地等其他因素后,采用钢结构体系反而更合理。对于审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组织监理及咨询单位进行专题会评审,从而协调各方最终完成具体施工图的设计。
篇5
规划引领工程。按照城市空间布局、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规合一”的要求,继续修编完善柞水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现已启动曹坪等8个中心村规划,完成了东公园环线道路工程的地形图测绘和初步设计方案,完成了风雨景观廊桥的承载力测算和图纸设计工作。
旧城改造工程。迎春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按规划有序推进。县体育场综合功能改造项目占地1333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1483平方米,总投资90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项目自2014年2月12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7月底前完成体育场面层绿化、亮化、美化等装饰装修和体育活动设施配套安装工程,8月中旬交付使用,9月初完成地下负一层人防工程的配套设施安装和装饰工程。
城市路网工程。乾佑街沥青路面改造工程、河西长廊向北延伸工程、S102省道提升工程、迎春路大桥续建工程、文景路硬化工程和纸房沟道路硬化工程有序开工实施。
景观美化工程。东森林公园环线道路、盘龙公园一期、丝织厂景观大桥改造、盘龙园区绿化、十里休闲长廊、绿化节点和城区乾佑河两岸亮化提升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功能配套工程。垃圾填埋场续建、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和县城蔬菜市场功能不断完善。
城市管线工程。城市供气、乾佑街管网和县中排污连接工程全面展开。
重点镇建设工程。营盘镇营湖山庄项目正在实施主体工程;大鲵湾酒店已完成项目主体工程,正在进行装饰装修;正在实施营盘镇公厕和污水管道铺设,即将启动广场亮化等工程。下梁镇正在实施“三改二”项目和槐湾、明星小区基础设施工程。凤凰镇正在实施污水收集和垃圾填埋以及公租房工程。
环卫设施工程。计划在红岩寺、曹坪、杏坪、柴庄等镇新建8座公厕及4座简易垃圾填埋场。目前完成投资400万元,各集镇完成6座,凤凰镇垃圾填埋场完成初步设计方案。
篇6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建设
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理想的道路在满通运输和出行需要的同时,还会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既然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道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增大,人们对这一产品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设计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它在规划和道路施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是本人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初步认识:
1.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
1.1确定性
城市道路不同于公路,设计时需要设计单位进行选线设计,城市道路设计时一般均有规划:道路平面走向的规划,道路竖向的规划,道路横断面的规划。城市道路设计时平纵横已确定,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只需论证规划的合理性,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范围修证即可。
1.2系统性
城市道路需经规划、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等多个环节。城市道路项目的前期从规划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规划、业主、设计部门的共同参与,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后期从设计招标到竣工验收,需要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部门的共同参与,确保项目实施顺利。
1.3 复杂性
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涉及专业多,各专业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关联的,在项目负责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前期立荐,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道路、交通、桥隧、测量、钻探、给排水、照明、绿化等,各专业分工不同,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侧重点有区别,如道路专业表达的是路线走向、平纵横、路基处理等内容,而交通专业重在表达标志标线、信号控制等内容。
2.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阶段
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阶段一般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投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和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各阶段侧重点不同,项目建议书侧重于实施的原因及重要性,主要从在初步规划方案的基本上,分析道路在城市总道路规划中的地位,在路网中的作用及实施的紧迫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初步进行投资估算,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可行性研究侧重于项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主要从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的现状与将来发展的分析预测、项目影响区交通系统和道路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项目影响区排水管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道路运输量和交通量的发展预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标准及规模、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市政管线布置综合要求的调查分析、主体工程方案设计、排水工程的设计、道路附属工程的设计、工程量及投资估算、工程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资金筹措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证;方案设计侧重于大致的工程方案,包括规划路线走向论证、构筑物的位置、管线布置、与周边边界条件的处理方式、与规划的关系等;初步设计是对方案的深化和完善,这个阶段侧重于工程的技术处理,保证技术方案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图设计侧重于工程实施方案,是对初步设计的深化和完善;施工配合和竣工验收是后期的服务,在业主协调下,协助监理和施工单位,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3.1 协调沟通能力
城市道路建设是多部门、多专业共同参与的工作,设计人员协调的作用不容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的沟通出现短路,都会影响到大局。城市道路设计应以道路设计为龙头,项目负责人应由道路专业担任,许多设计院往往忽略这点,项目负责人由院领导或部门主管担任,这样实际上这个项目负责人就形同虚设,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起到协调沟通的作用。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道路、交通、桥隧、测量、钻探、给排水、照明、绿化等,不管那个专业,均需道路专业先行,道路专业在各个专业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各个专业均需道路专业的配合。城市道路设计常协及到不同的部门,路基的填筑及开挖协及到地下管线、道路与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的交叉协及到铁路部门、公路部门,高速公路部门,道路跨越河涌的处理方案,需要与规划部门、水利部门沟通河涌的规划位置、水下净空要求、跨径要求、标高等,确定设计参数,在实施中才具有可操作性,这一系列的协调,均应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协调,并负责方案的落实。
3.2 技术应用能力
设计人员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起到技术支持的作用,各个部门的工作都是建立在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各个协调会议基本上都是以设计方案为中心,各个专业设计应同步连续。道路专业的设计方案一旦确定就应马上提供给其它专业,其它专业应同步复核道路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是否能满足本专业的设计需要,并及时反溃,确定设计的连续。设计人员应做到熟练掌握和应用专业技术知识,保证设计文本具备实施的条件,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技术应用应着重培养对规范的理解能力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对规范的理解不能只是简单的执行,而应是对规范的灵活掌握与应用,线路技术的采用应结合地形、地貌,周边环境,道路竖向的控制要考虑与现状道路的吻合及周边地块的经济开发。现场的处理不能照图生搬硬套,对业主、施工提出的问题更不能照单全收,需应是通过分析论证后确定。
3.3 对设计阶段认识的能力
对设计阶段的认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清楚当前的设计阶段及工作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文不对题。任何一个设计院,任何一个设计,不可能在同一时段只做一个设计,在同时进行多个工程设计任务时,就要清楚认识当前的设计阶段及工作侧重点,该是线路方案就是线路方案,需进行技术比较论证的,需切实做好论证工作,要做到游刃有余,忙而不乱。应培养配合良好的资料整理习惯,城市道路具有复杂性,也具有共性,共性材料平时要注意整理积累,用时各就其位,对于电子文档和文本资料在不同的阶段都井然有序。
3.4 工程总结能力
城市道路设计工作的特点包括创新性和经验依赖性,每个工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同点,设计人员要有创新意识和总结经验的能力。工作总结不应只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在各个阶段都应总结经验与不足,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工程总结能够使设计人员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如在红岭路网中,应注意总结与规划的协调,总结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找出各个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如换填一般要求小于3m,但根据际处理,在本地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换填7m左右仍是最经济最可行的办法。在苍海项目路网中,由于道路的设计与规划基本同步进行,道路路基的填筑与场地的填筑同步进行,应注意总结路基填土与场土填土要求的不同,如何保证同步填土的情下保证路基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如何做到道路的设计能与未来规划协调。
4.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1道路平纵线形设计
城市道路平纵线形一般规划已有规定,但在设计前应对规划线形进行复核,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地域气候、沿线地块使用功能,地下管线、排水等条件,进行线形的修正调整。
4.2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是个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体,而不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 横断面的基本布置型式有4种:
一幅路布置:所有车辆都集中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 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 适应于机动车与自行车流量较小或其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 。由于其造价较低, 组织方便, 故流量不大的次干道及支路较多采用。但由于机非不分离,在现代城市道路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下,应尽量少采用。
两幅路布置: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 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 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自行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由于可以为远期预留道路建设空间,两幅路在其它城市被更多的采用,在梧州市却很少采用,梧州市为森林城市,在新建道路中应积极采用两幅布置,提高城市绿化率。
三幅路布置: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 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 两侧均单向行驶自行车,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 如果结合道路绿化,三幅路对于骑车一族是人性化的横断设计,人们在炎热的夏季骑车可以充分享受树荫带来的惬意。三幅路在一些大城市已被积极采用,梧州市在未来新路规划中也应积极考虑。
四幅路布置:在三幅路基础上, 再利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 分向行驶. 它原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大机非流量都较大的主干道路. 但因占地较多,故以前采用比较少。现代城市道路设计不再以“车”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四幅路对向车流分离,机非分离,人非分离,最大程度以“人”为本。
4.3道路软基设计
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地上、地下构筑物、施工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软基处理方法常用的有垫层法、抛石挤淤法、堆载预压法、袋装沙井加载预压法、水泥搅拌桩法。梧州市常 的是垫层法、水泥搅拌桩法。
1)垫层法
垫层法是将基础底面以下较高的砂或砂性土等透水性材料,并夯实(或振实)至设计要求,该法优点是直观、高效,不留后患,施工不受工期限制。垫层法主要适用于垫层厚度在0.5~2.5m之间。当垫层大于2.5m时,在其它城市处理费用较高,不经济,但梧州地区具有自身的特点,软土路基一般是冲沟,鱼塘段的淤泥质土。即使换填达5m厚,换填法仍比其它处理方法经济,垫层法是最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
篇7
“技术是为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实现目标所采用的工艺、技能、方法和过程的集成”。项目技术管理是对项目技术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活动[1]。“BOT+EPC”工程总承包是近年来国内高速公路领域快速发展的一种新的建设管理模式,在国内,EPC总承包人通常也是项目投资人。自该模式在我国实施以来,相关企业不断探索与完善有关管理体系,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管理规范[2]。规范从总承包项目组织、策划、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阶段,对项目风险、进度、质量、费用、资源、安全、信息、合同等分别做了规定,但对技术管理却极少提及。多年来,各总承包企业大多套用传统施工业务的技术管理模式与方法,缺乏对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组织集成,难以促进设计与施工的紧密结合、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在新型的“BOT+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有较大局限性。
2勘察设计管理
在设计阶段,施工分包方尚未进场,主要管理对象为勘察设计单位。鉴于国内EPC总承包商专业设计水平普遍不高,目前多数“BOT+EPC”总承包项目设计任务由业主另行发包,少数由总承包商分包给专业设计单位。对于由总承包商自行分包的设计管理,可直接进行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而对于由业主单独发包的设计管理,总承包商对设计管理的直接任务主要集中在协调与计划上。必要时可借助其同时为项目投资人的双重身份,间接地对设计工作进行组织、指挥与控制。总承包方应掌握第一手勘察资料,为初步设计阶段后期的设计优化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勘察设计期间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组织技术人员踏勘现场,详细掌握现场建设条件及初步设计方案;2)及时收集勘察过程资料,分析地质情况,评估其对设计方案的影响;3)核实取土场地质勘察资料,对拟定的取土场进行钻探,核实土质可用性与可取数量;4)核实各工点特别是桥梁、深路堑的钻探孔数量与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与现场地形地貌是否相符;5)详细记录初勘、详勘专家评审意见,监督勘察单位逐项、合规落实到位;6)及时获取初步设计方案等资料,从有利于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出发,分析、评估初步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与可施工性,为实现项目增值打下坚实基础。
3设计优化
初步设计阶段项目的路线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已基本确定,但部分段落在建设环境、工程规模、技术重难点、设计方案可实施性等方面有必要逐项研究,以减少后期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在“BOT+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方借助平台优势可充分整合设计与施工资源,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在初步设计阶段解决可能在施工阶段出现的诸多问题,为项目施工阶段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随着“BOT+EPC”总承包模式的日益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设计优化工作已成为企业保证施工安全、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益的一项前端价值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一开始,总承包方就应主动对接,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并踏勘现场,掌握设计意图和价值点,加强与设计院等相关方沟通、交流,反馈相关建议。积极推动设计优化工作,提高项目建设效益。
3.1路线总体平纵面调整
调整部分路段平曲线,适当绕避施工条件不良地段;调整线路纵坡设计,尽量平衡挖填方,同时,减少部分桥梁长度、降低桥墩高度。路线设计方案中跨线结构物是控制线路高程的主要因素,需要重点考察现场既有道路是否具备通过改造降低路面标高的条件。
3.2桥梁长度及跨径调整
主要对桥梁结构、布孔及工艺进行优化。从施工安全性、资源利用率方面考虑,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在保证桥长及桥下通航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布孔,基于减少水中墩与不良地质段桥墩、不大量增加路基填方的目的,适当缩减部分桥梁孔数。
3.3涵洞、通道
从承载力要求、经济、施工便利等方面考虑,在不影响当地生产生活的前提下争取涵洞、通道尽量就近合并,将部分具备条件的纯排水用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改为钢波纹管涵。
3.4深挖路堑
岩质完整的边坡,宜充分发挥岩体自稳能力,适当减少防护工程量;泥质及裂隙发育地段边坡除采用较陡坡率并加强防护外,也可考虑缓坡率,增加开挖量、适当减少防护工程。深挖路堑的优化应综合考虑项目建设所需地材供应情况,并应结合路线平曲线的调整进行。
3.5取土场设置
土石方调配应优先考虑主线内可用土石方,详细考查取土场选址以减少综合运距;结合路基挖方土石料路用性能优劣、填挖平衡的具体情况,在各施工段内统筹设置取土场。加强现场考察,做好沿线土石方调配方案,对拟定取土场进行土工试验与储量调查,合理确定线外取土场位置及规模。尽量将满足实际施工需求的取土场用地体现在施工图上。总之,设计优化应结合技术、经济、安全等情况,从多方位、多角度、多专业综合考虑。不仅要避免过度优化,部分路段还应视实际情况加强设计。
4施工阶段技术管理界面与职责划分
整合相关资源、合理划分管理界面、实行分级管理是EPC总承包项目施工阶段技术管理的特点与重点。总承包方负责在本公司及业主管理框架下制订具体技术管理制度、标准、流程;组织重要技术方案策划、评审,并监督、检查其落实情况;对重点、难点、技术复杂、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实行全面监管。总承包方技术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整合路基、路面及后续专业相关设计与施工技术力量,全面梳理各专业间的技术协调性;2)监督各项技术规范的实施;3)组织图纸会审、施工技术交底、典型施工、工艺研讨与优化、工艺纪律落实等过程控制工作;4)对接设计代表组,组织变更方案经济性、合理性审查;5)组织并参与重要技术会议;6)组织编制技术管理总结与技术培训。分包方按业主及总承包方技术管理制度要求完成项目施工策划、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工作;在总承包方的组织下进行图纸会审并提交审查意见、进行科研与技术总结活动;按批复的方案组织现场施工。
5施工阶段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总承包方应主导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分包方的管理体系必须符合总承包方要求。技术管理体系应包含以下内容:1)技术管理组织机构;2)技术人员资历要求及分工;3)技术管理制度;4)项目技术管理策划(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编审计划、关键技术重难点管理、首件工程实施计划、技术总结与培训计划)。在对多个不同分包单位的管理中,各方管理体系有差异,总承包方需提前进行相关制度宣贯,过程中加强合规性检查。
6突出总承包人主体地位、实行分级管理
从项目全局出发,结合业主、上级公司要求,建立适合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制度。按分级管理原则,确定各项工作申报、批复等管理流程。重点进行各方履约、履责以及各项工作展开的合规性管理。1)制订技术、设计变更等管理办法,突出履责考核机制。2)作为承包主体,组织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审批。确保先编审方案,后按方案施工。按技术管理计划督办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审,组织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方案的专家评审。做好总体技术交底,督促分包方严格执行“三级”技术交底。3)统一管理设计变更,明确划分各职能部门职责。EPC总承包项目设计变更存在分包-总包、总包-业主2层含义,总承包方需根据合同约定分别做好对业主、分包方的设计变更管理工作,做好内部管控。分包方按照规定流程办理具体工作,总承包方对分包方的工作进行帮扶、监督、检查与考核。
7重视技术团队建设
开展制度宣贯与培训,统一总包与分包的技术管理理念,明确各方权责关系。同时,根据项目推进程度,组织各相关专业技术培训。达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结果优良的技术管理目标。成立以总承包项目总工程师、技术部主管、各专业工程师及各分包项目部总工程师为组员的技术团队。加强各专业间技术交流与相互学习,促进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成长与提高。
8结语
“BOT+EPC”总承包模式是一种在BOT投融资模式的“建设”环节嵌入EPC项目管理的复合模式,总承包人同时也是项目投资人。根据这一特点,总承包人得以发挥平台优势,合理划分管理界面、分级实行技术管理。同时,整合勘察、设计、施工、咨询等资源,综合土建、路面、房建、机电、交通安全、景观专业,合理优化设计,减少各专业间施工干扰,降低施工风险与投资成本,创造前端价值。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项目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造价控制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还主要集中在项目的施工阶段。但是,对于建设工程来说,前期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下面以某学院新校区为例,谈谈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及管理措施。
一、工程概况
某学院新校区占地面积33.67公顷,其中城市道路占地面积3.33公顷,净用地面30.3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24.2万平方米。场地地势较为平坦,西高东低。地形为梯形,东西窄处长407米,宽处长512米,南北宽750m。新校区为典型的湿陷性黄土地质结构,单体建筑中,除风雨操场、图书馆等建筑外,其余建筑土建(包括装修)平均造价控制在每平方米3000元以内,总投资为9.3亿元。
二、方案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 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方案设计单位
方案设计单位是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的,经历了公开、公平的竞争,设计单位最终提交的设计方案相对来说更为经济实用。对建设单位来讲,通过方案招标,扩大了方案的选择范围,有利于选择一个性价比最高的设计方案。方案设计阶段的评标标准,并不是以最低价中标。本阶段的造价控制,也不是单纯控制方案设计的费用。有些低劣的方案设计,由于较低的设计费用,可能会给人节约投资的误导。但因为不合理的设计,最终往往导制施工期的变更,投资的浪费。价值工程的评标方法在评标过程中被引用,建设单位最终需要的是优质优价的方案。该学院的方案设计评标方法,采用的是综合评估法。中标单位并不是设计费报价最低的单位,投标报价只占总分的10%,主要分值集中在设计方案的符合性、可行性、平面布置及功能区分、造型效果等方面。如建筑效果占25%,适用效果占25%。采用这样的方法选择中标单位,更有利于获得一个安全适用、结构合理、经济合理的设计的方案。
2 充分重视地勘报告及现场的地形地势
该学院属于湿陷性黄土,根据地勘报告,需做地基处理。初步定为换2m的三七灰土,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认为用强夯的方法也能达到设计要求。强夯的总价要远远低于三七灰土的总价,仅此一项,就能节约成本上百万元。该学院地势西高东低,根据地势情况,排水定为从西到东。地形为梯形,依据地形特点,设计在校园内做几个台阶造型。这样的设计方案,大大减少了土方量。
3 认真编制投资估算
在方案设计阶段,造价师需编制多种造价文件。如在方案设计阶段需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需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需编制施工图预算。本阶段所编制的投资估算,是这些造价文件的基础,是这些造价文件的控制目标限额,是这些造价文件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此阶段要进行经济分析。造价师也要参与设计工作,多给设计人员提供材料价格信息,让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建安工程造价,共同研制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该学院要求设计院做投资估算时,不能只参考过去的投资估算指标,要注意新规范、新要求。如现在对建筑物都有节能的要求,这就会增加外墙保温的费用;学院又有网络全覆盖的要求,又会增加弱电系统的费用。因此,参与编制的造价工程师必须准确、合理地编制投资估算,力求把投资打足。该学院最终的投资估算为9.3亿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为6.5亿元。
三、初步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 推行限额设计
此阶段的限额设计,是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同时各专业设计部门,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追加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从初步设计概算做起。投资估算一经批准,即为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因此,在这个阶段自上而下的参与者都需要有经济意识,合理规划技术需求与工程费用,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设计。如在该校区结构设计中,建设单位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对钢筋平米含量进行控制。具体指标如下:学生宿舍(60千克每平米)、教师公寓(75千克每平米)、教学与办公楼(65千克每平米)、行政科研楼(80千克每平米)、图书馆(80千克每平米)、体育馆(80千克每平米)、实验实训楼(80千克每平米)、食堂(70千克每平米)。有了这些指标,可以避免设计院过度保守的设计。
2 进行多方案比选
该学院的新校区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过若干次专家论证会,专家提出了很多有利于节约成本又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建议。如把宿舍楼的内墙面乳胶漆改为内墙涂料,把花岗岩上人屋面改为缸砖上人屋面,去掉教室的纸面石膏板吊顶,合并排水立管,把直径偏大的排水管立管建议改为DN100,上水支管由钢塑管改为PPR管,镀锌钢管最初的做法是防锈漆两道、面漆一道,改为面漆一道等。这些建议,可为新校区建设节约投资上千万元。
3 认真编制设计概算
初步设计概算是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建设工程预期造价所进行的优化、计算、核定。经批准的设计总概算,是确定建设项目总造价、施工图预算以及考核设计经济合理性的依据。因此,要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高投资效益,设计概算的工作至关重要。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 设计变更被严格控制
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因为设计变更而使竣工结算超出预算的情况极为常见。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在施工图纸盖章前,应进行详细论证、反复会审,提前修改可能出现变更的设计,严格审定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带来的造价变化。同时,建设单位在设计过程及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建设项目的标准和规模。对于必要的变更,要履行一定的程序,不能先施工、后变更,对于不合理的变更要严格控制。该学院在图审之前,组织了多场专家论证会。参会专家包括建筑专业、装饰专业、水暖专业、强电专业、弱电专业的行家,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图纸上的问题。如漏设计的部分(校园广播系统),需增加设计的部分(电子显示屏系统),设计描述不完整的部分(回填3∶7灰土范围含糊不清、混凝土和钢结构连接处描述不清),规范使用不当(有些设计依据依然使用已作废的旧标准),图纸标注不清(个别框架梁漏配),雨水排水方向可以调整(可直接排至散水)等等。这样的论证会弥补了施工和设计的相互脱节,降低了设计变更的可能性,减少了设计错漏的现象,从而保证设计图纸的最终质量。
2 认真编制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对设计来说是控制投资的依据,是进一步优化设计、确定最终设计方案的依据。对业主(该学院)来说是修正建设投资的依据,是确定招标标底的参考依据,也是拨付和结算工程价款参考依据。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随之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配电网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供电质量。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供电工作的开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结合实际形势讨论了配网设计的思路以及要点,为配网设计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实际 配网设计 供电
1 我国配网设计的发展概述
当前,我国在配网设计方面还没有实现自动化发展,离信息化时代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导致电力运营的效益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电力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企业在建设性投资方面无法做到合理预算和评估,无法有效提高竞争力。从供电工作的效果来看,供电的可靠性较低,并且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故障在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供电部门应该意识到配网设计的重要性,对眼下费力又费时的设计方法进行有效改进,尽量避免配网故障的出现。近些年,各地电力单位对电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然而,电网网络架构的优化和革新是电力部门始终要努力实现的。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配网设计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具体来说,我国在配网设计方面有以下几点不足:
(1)电网运行单一,配置不合理;
(2)供电不稳定,线路安全性低;
(3)供电电源分布杂乱;
(4)电网用地紧张,负荷增速大。
2 配网设计要点及工作流程
2.1 配网设计的起始阶段
(1)相关配网线路测量人员要去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具体的测量工作需要借助红外线测距仪、滚轮、经纬仪等工具来完成。线路测量人员要结合当地线路长短以及周边环境选择具体方法。对于短距离供电并且当地地形较为平坦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采用红外线测距仪和滚轮进行测量;当供电线路较长,同时要跨越复杂地势时,线路测量人员可以采用经纬仪得到实际参数,然后将所得数据提交给配网设计人员。
(2)在沿线测量阶段,测量人员需要借用照相机和笔记本来完成实地考察工作,对一些便于识别的建筑物要拍摄照片以及做相应记录,测量过程中要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可以利用的、哪些东西需要重新打造,将现场的建筑物以及道路走向准确记录,以便于接下来设计图的准确绘制。此外,在日后的审核工作中,施工队也可以根据电子档案的显示找到实际位置,节约了工作时间,有效提高供电效率。
(3)在上述步骤完成后,设计人员要对配网进行初步设计,绘制相应的设计图,有改造前线路走向示意图、改造后线路走向示意图、改造前电气接线图、改造后电气接线图,并且要完成相关文档,例如初步设计说明书和材料手册。在绘制图纸时,要注意对改造前和改造后物体的辨别,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并且要在改造后的电气接线图上将新建部分用方框标注,便于其他工作人员识别。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力求详细准确,其内容需要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规模和范围、电网规划、路线说明、电气设备选择、新建工程的地形及相应数据等等。
2.2 审核方案阶段
(1)将初步设计方案以及相关预估数据提交给供电局有关单位进行初步审核,初步审核工作由相关规划局人员通知配电部负责人、项目所在供电所、项目设计人员,参考电网规划大纲,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初步设计方案的实用性以及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估,以便于各方达成一致意见,为以后的设计过程打下坚实基础。
(2)预算人员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并进行实地测量后,需要进一步修改设计图纸,并且对预算中的不足加以改进,接着预算人员将修改后的图纸交给施工单位,再由施工单位将新建工程的用地需求提交给当地行政部门,得到当地行政规划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2.3 施工图设计注意事项
在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对初步设计方案中涉及到的路径及现场地形,施工单位相关人员要进行实地考察和测量。由于初步设计图的绘制与实际施工有一定的时间差,实地情况在这段时间内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施工方案也需要随之改变。例如对于电缆保护工作来说,初步设计图中显示有2-3根电缆保护管可用,而当施工人员到达现场时,这些电缆保护管可能已经被其他工程占用,因此初步设计方案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才能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2)实际选择导线等设备。现如今测量人员绘制的施工图纸,主要还是沿用10KV配网工程典型设计图。然而,近些年来电网公司力争统一设计标准、规范设计流程等行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使工程建设所用时间进一步缩减,为施工单位节约了成本。在典型设计套图中需要用到多种物资资料,设计人员要想加快设计进度,需要对这些备件有一定的了解,以便缩短修复故障所用时间。现根据实际施工案例,对配网常用设备做详细叙述:
(1)杆塔型式、基础型式选择方面,根据配网有关规划方案,线路设计时采用单回路形式,呈现三角形排列形状,会对作业人员带点工作带来便利。在城镇地区,配电线路档距一般设置为40-50m,郊区及农村地区配电线路档距则取60-100m。线路在设置铁塔一基要选择5档,不仅可以达到防风效果,也可以给今后分支线路建设提供便利。
(2)防雷、绝缘工具选择方面,铁塔应该尽可能保证每基接地,且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每隔一公里处装设避雷器。选用玻璃绝缘子而不是瓷瓶绝缘子,以防止雷击造成的线路损害。
(3)保护管选择方面,为了方便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尽量使用电缆沟形式进行敷设,对于特殊地形,可以采用埋管或槽盒敷设方式。埋地部分的保护管应该保证较好的硬度,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4)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过程中,高压电缆分支箱选用共箱式结构,变压器选择SCB10及以上等级,保证电压的顺利输送。
2.4 选择配网设备及类型
在配网设计时,对于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到能源消耗其安全可靠性,针对作用开关的设备,施工单位在选择机械的时候要根据配网实际性能进行筛选,比便于今后的施工以及投入使用。选取配电网自动化器械是施工过程的首要工作,对供电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虽然购置新型器械的成本较高,但是其运行的高效性及稳定性是不可否认的,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
一般情况下,从城市环境的角度考虑,在负荷零散、发展缓慢的地区应该用架空线来进行输电,在负荷较大、发展迅速的城区应该使用电缆输电。运输电能的多少是由导线的横截面积决定的。因此,选择横截面积较大的导线,会更适合配电网计划的实施。
2.5 配网自动化设计注意事项
配网设计过程中,把配网自动化摆到电网建设的突出位置。配电自动化就是将环网结构开环运行的配电网线路通过分段开关把供电线路分割成各个供电区域。当一个区域有故障发生的时候,可以及时将分割区域的开关跳开,已达到隔离故障区域目的;随后自动将因线路故障而失电的非故障区域迅速恢复供电,可以避免因线路发生故障而导致的整个线路失电现象出现;也可以大大减少停电范围,确保供电的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系统简称DAS,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故障判断与隔离、地理信息、电网结构参数进行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视、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它是控制自动化与配电网有机成为一体的系统。 配网自动化的功能应包括配电网络的数据采集与控制/SCADA),馈线自动化(FA,即故障定位、隔离、非故障区段的供电恢复)、负荷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配电应用分析(PAS)等。实施配网自动化可以大幅度提离供电可靠性,同时具有减人增效,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远期的意义即针对在良好一次网络的基础上的自动化系统可优化运行,保持能量平衡,减少尖峰负荷:进而具有推迟新建项目的潜在经济效益。
2.6 合理预估负荷
配电网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实际用电需求,因而对负荷的评估是十分关键的。配电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以实际用电情况为参考,以便于掌握各时段负荷的变化情况。设计人员要对负荷变化进行科学合理地研究,明确用电高峰时段负荷的具体峰值以及实际负荷率,有助于配网运行中保证一定的稳定性,也可以对未来的配网设计工作积累经验。配网设计过程中有两种预测方法,仿真法和外推法,两者有互补共存的作用。仿真法是以用电地区一年的用电量为基本指数,在现场调查中对每一个用电负荷类型及相应用户规模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预测;外推法是依据该地区的历史负荷情况,通过实际考察以及运用数学理论进行预测,使负荷达到平稳状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网设计有着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技巧。要想保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需要各部门加大对其重视力度,力争达到更好地实用性和精确性,不仅可以保证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为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提供保证,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捷恭.浅谈配网设计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差异[J].城市建设,2013(05).
[2]梁福林.浅谈配网设计与建设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8):167-167.
[3]娆维东.关于电力配电网设计的探讨[J].电子世界,2013(22):38-38.
篇10
关键词:工程;方案比较
1、概况
1.1自然地理
盐环定扬水工程自灵武市白土岗乡西南约2km处的东干渠取水,扬黄干渠沿东南至老盐池分水,向南至盐池县李家大庄,向东至盐池县马儿庄,控制灌溉面积32.51万亩,控制高程为1360m~1680m。
项目区深居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区,干旱多风、雨水少、蒸发强烈,年降水量210mm~275mm;从地区分布来看降雨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而且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4%,年平均蒸发量2100mm。
1.2 社会经济
盐环定扬黄工程供水区2010年现状总人口为5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 8万人。土地面积11859.53km2,耕地面积270.4万亩,其中设计灌溉面积28.94万亩,实灌面积25.15万亩。2010年粮食总产量18.86万t,油料产量1.39万t,果品产量3.19万t,大牲畜6.86万头,小牲畜109.73万头(只)。国内生产总值32.37亿元,工业总产值26.92亿元。
1.3工程情况
一泵站是陕甘宁盐环定扬水工程的首级站,地处灵武境内,自宁夏青铜峡灌区东干渠31+261处取水。泵站始建于1988年8月,1992年5月开始投用。泵站总扬程9.58m,净扬程7.92m,设计流量11m3/s。前池设计水位:1148.48m。
进水闸为6孔开敞式水闸,闸前为拦污栅,闸后与进水前池联接,闸室段长10m,每空净宽2.5m,闸前水深2.5m,单孔设计流量2.5m3/s。闸孔宽2.35m,闸门为露顶式钢丝网平面水泥闸门,闸门尺寸为2.6 m×3m,闸门厚度20cm,闸墩高度3.13m,闸墩宽度1m.,闸上建有排架、启闭机工作台,台高4.5m,宽3.1m,工作台及通道共长16.5m。闸底板40cm厚浆砌石,上部50cm厚C20钢筋砼。闸前设计水位1148.48m,设计最低水位11487.87m,底板高程1146.58m;闸后建有厂内交通桥,桥长2.1m,桥宽5.2m,共6跨,净跨度2.7m,拱厚度12cm,拱片预制安装。启闭机选用水利工程处生产的手电两用5T螺杆式启闭机。
2、初步设计情况
2.1工程等别
根据宁政发函(1985)104号文上报的《盐环定扬黄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程设计灌溉面积28.94万亩,担负27.2万人、78.96万头羊只牲畜的饮水供水任务,参考《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第二章第四条,本工程按照工程规模、效益和重要性为三等,属中型工程。
2.2进水闸存在的问题
①启闭机老化,安全性能降低;
②钢筋砼平面闸门砼老化严重,保护层开裂、脱落,造成钢筋、钢丝网锈蚀,纵向、横向止水已完全损坏,漏水严重,启闭不灵活,丝杆弯曲,启闭机支撑排架裂缝露筋;
③进水闸直接从东干渠取水,进口淤积严重,泥沙大量进入闸室流道,造成水泵磨损严重;汛期柴草量大,捞草困难,影响机组正常运行;2006年在拦污栅前加设拦草隔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捞草难的问题;拦污栅锈蚀、变形,无起吊设施。
2.3初步设计改造方案
初步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对6台套闸门和启闭机全部进行了更换,黄委审查时认为进水闸在行水期间只是在检修时使用,而各机组可以轮换检修,黄委批复时只更换1台套闸门和启闭机,同时在闸前设置6台清污机。
3、方案比较
2011年水利厅和业主单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决定结合盐环一泵站主副厂房立面的改造对进水闸也进行改造。
本次进水闸的改造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与厂区景观相协调。
3.1方案一
原进水闸前水面狭窄,本方案将进水闸拆除3.0m,将原启闭机排架改为简洁的单排架,闸槽位置不变,将6台套闸门启闭机进行更换,型号为2.5×2.4(m)(宽×高)刚闸门,启闭机为15t螺杆启闭机;在闸前设置3.0m宽的清污平台,同时也使得厂区更加亲水。该方案估算投资124.36万元。
3.2方案二
将原进水闸排架向进水侧迁移4.4m,增大厂区空间,对6台闸门启闭机进行更换,在闸前设置1.50m宽的清污平台,该方案估算投资120.8万元。
3.3方案三
拆除启闭机排架,将闸门更换为气动盾形闸门,这样在泵站前方没有高耸的排架,更显出泵站主厂房的高大雄伟。气动盾形闸门包括:导流板(带有弧度的板状结构,底端设有固定件)、橡胶囊(设置在导流板的一侧或底部)、控制装置(橡胶囊的充、放气口与控制装置连接)、安全抑制带(一端与导流板的顶端连接,另一端设有固定件)。通过橡胶囊充、放气或水来控制导流板起伏达到阻水或放水的目的,可以达到精确控制导流板的阻水状态,藉以准确控制所需水位的高度,实现无限段的连续调节水位。该闸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该方案投资236.4万元。
3.4方案四
更换6台套闸门启闭机,增设6台清污机;将现状启闭机排架按照改造后的主厂房的风格重新进行装饰,该方案投资120.8万元。
4、方案比选意见
4.1设计方案二中未指明进水闸两侧管理房是否拆除,拆除后的处理方式;
4.2进水闸上游的东干渠便桥至生活区东干渠右堤安装草白玉栏杆,以符合泵站总体规划,长度300m;
4.3进水闸下游东干渠进泵站生产桥,建议桥宽设计为8m,两侧安装草白玉或汉白玉栏杆;
4.4为了考虑渠首泵站整体感官效果,应将东干渠节制闸会同一泵站进水闸一并进行改造;
4.5一泵站进水闸上游东干渠便桥至白土岗方向东干渠左堤应道路硬化宽度6m,长度2.28km;
4.6建议进一步细化设计方案和投资;
4.71#、2#机组续建改造后,流量变小造成进水流道流速降低,淤积严重,建议结合本方案予以解决淤积问题。
5、结论
从工程技术、效益、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案二为主选设计方案,方案四为备选。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小学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
- 下一篇:基础美术理论知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道路通行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