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信息化作用范文

时间:2024-04-08 15:5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制造企业信息化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制造企业信息化作用

篇1

Abstract: It's necessary to do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for accelerating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hina from a big country to a powerful country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formationization affec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activating creative impulsion, providing the innovational platform, and offering technique support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关键词:信息化;制造业;技术创新

Key words: informationization;manufactuing industr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160-02

0 引言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报告,2009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达到15.6%,仅次于美国19%的份额据世界第二位[1]。但代表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中,70%的数控机床、70%的轿车工业装备和纺织机械、76 %的石油化工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100%的光纤制造装备及大型飞机、大型科学仪器、大型医疗设备等都为国外产品所占领[2]。

由此可见,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是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处于生产产品的较低位次,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走信息化强国之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信息化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以信息化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知名品牌产品涌现在世人面前,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1 信息化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1.1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的概念首先由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1963年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他认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

此后,国内外的学术界对信息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①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②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③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④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等。简言之,信息化是手段,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生产,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新的生产力,使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而造福于社会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1.2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 著名经济学家Schun peter(1912)提出技术创新概念,他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和实现新的生产组织等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3][4]。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Barney(1986)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在资源基础上构成的一种“经验基础”[5]。Prahalad和Hamel(1990)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中的群体学习能力[5]。朱斌等(200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有目的、有意识地依靠自身或借助外部力量,准确识别、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技术和市场变化,开创性地进行研究开发,并把研究开发成果成功导入市场的能力[5]。

这些观点从不同的研究角度阐述了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主体的系统行为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其中创新的系统性、过程性和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尤为重要。企业这种综合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利用。企业在利用这些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过程中,通过资源的协调组合,产生新思想、新办法、新技术,并运用到研发、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最终实现新思想的综合能力。

2 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

篇2

【关键词】 制造业; 信息化;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9-0100-03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信息化已不再单纯的是一项管理软件,而是一套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企业信息化已被提升到了企业战略的地位,为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掌舵。因此,信息化道路的有效选择对企业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却存在许多误区:很多企业仅仅把信息化当做一种处理工具,一种技术手段,与企业的管理基础完全相脱节。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往往从财务环节而不是从经营环节开始,这种模式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信息化建设当做一项工程,追求的是技术实现成果,也就是如何获得一个漂亮的软件或系统,从而忽略信息化与管理的协调发展。制造业由于涉及到供、产、销各个环节,业务流程多且复杂;同时原材料、设备、物料需求多而杂,管理困难等,使得信息化在其管理中不仅表现为操作方便的一种软件,更需要借助其用于复杂的业务管理。针对目前企业实施信息化存在的一系列乱象,文章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的三阶段模型:即基础核算阶段、业务集成与控制阶段以及集团管控和综合应用阶段。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充分发挥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从总体上部署整个集团信息化的建设,建立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各部门到集团,统一、高度业务集成的集团管理信息化系统。

二、文献回顾

关于企业实施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外主要有两种主流的观点:一是“信息化生产率悖论”由Solow(1987)最早明确提出,即一定时期内信息化投资与企业绩效并不成正比关系。Loveman(1994)收集了1978—1984年60 家制造企业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信息化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Strassmann P A(1990)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发现信息技术和投资回报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指出IT投资和生产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另一个是“信息化增值论”:Brynjolfsson Erik(2001)通过美国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得出IT投资对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Namchul Shin(1997)研究表明信息化可以显著地降低企业的协作成本,提高企业产出。国内学者主流观点是信息技术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杨定泉(2011)通过对2003—2008年284家实施信息化的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信息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赵泉午(2008)通过研究发现少数公司实施ERP存在短期绩效下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ERP的实施成功率较低,而不是ERP本身存在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问题。吴邦国(2003)认为企业信息化能够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财务账目不实、采购销售等环节“暗箱操作”、生产经营过程“跑冒滴漏”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而关于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选择的研究,国外最具代表性的是Richard.L.Nolan的六阶段诺兰模型,该模型根据企业各个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信息质量的要求程度以及对信息化的需求程度不同把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初始阶段、普及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以及成熟阶段①。Kumar(2000)认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演变进化过程,即从标准库存控制包,材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规划,进一步扩大到包括其他企业的流程,如销售和订单管理、市场营销、采购、仓库管理、财务和管理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Gattiker (2007)研究认为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是非常适合提供生产、营销一体化的,也就是说制造和营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大,ERP所带来的利益越大,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企业从ERP投资中获取利润程度大小的一个影响因素。Boban(2007)认为细心的业务流程分析和建模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个先决条件,目前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已从业务支持转换为业务基础,因此必须有效地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以满足复杂的业务领域的要求。王凡林(2010)强调会计信息化从“辅人”、“拟人”向“共生”与集成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现有的关于信息化实施路径选择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很多学者仅把注意力放在信息化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上,而很少关注具体的信息化实施路径如何影响企业的绩效。因此,本文立足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路径,提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三阶段理论,从而为制造业企业进行信息化路径选择时提供借鉴。

三、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的三阶段理论

(一)基础核算阶段

传统制造业涉及到销各个环节,每个环节涉及大量的物料以及人工,各个环节的核算都非常复杂且易出错,就拿存货来说,从最初的原材料购入,到产成品的生产以及出库,都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记录及相关的核算,此时如果采取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还特别容易出错。会计电算化就在这种强烈的需求环境中应运而生。会计电算化就是把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会计实务的处理过程中,以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从而实现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会计电算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仿真性,即对手工会计系统记账、算账、报账全过程的模仿;第二,集中性,原来需要许多人共同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通过几台计算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集中完成;第三,傻瓜性,也就是说,计算机处理会计更简单、更不费时,只需点击就能达到在手工记账系统下同等的效果②。因此这个阶段企业主要注重对基本业务的处理,如工资系统、应收账款系统等。由于该阶段大量劳动力解放,使得企业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大大降低了财务数据的计量错误,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但该阶段人们处理数据缺乏必要的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对于企业来说也仅仅是为了完成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实现企业的基本业务核算工作。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管理功能。

(二)业务集成与控制阶段

制造业由于涉及的业务流程很多,且每个业务流程都涉及到大量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因此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前提与基础。Boban(2007)认为细心的业务流程分析和建模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在该阶段制造业企业首先应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一个详细的规划,针对企业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信息化系统。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从MRP—MRPⅡ—ERP—ERPⅡ的应用变化。ERP作为流程管理中的典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90年代,Gartner公司发表了以《ERP:下一代MRP II的远景设想(ERP:A Vi-sion of the Next-Generation MRP II)》为题,由L. Wylie署名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了ERP的核心概念,即两个“资源集成”:一是内部集成(internalintegration),实现产品研发、核心业务和数据采集的集成;二是外部集成(external integration),实现企业与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集成。ERP代表着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它把制造业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数据整合起来,实现了企业的供、产、销一体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最终实现整个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Gattiker(2007)研究认为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是非常适合提供生产、营销一体化的,也就是说制造和营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大,ERP所带来的利益越大。

另外该阶段还强调对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数据的正确处理以及系统的规范操作上面。Morris(2011)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实施ERP的公司来说,实施ERP的公司不太可能报告内部控制的弱点,也就是说,ERP能够有效地改善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③。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是整个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石,只有把握每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处理过程,完善流程控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整个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三)集团管控与综合应用阶段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发展成为拥有许多下属公司的集团企业时,各自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已不能满足整个集团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就会出现以下问题,如集团资金信息难以查询,缺乏有效手段集中资金和控制风险;母子公司之间预算管理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反馈、监控与管理手段以及集团财务报表系统单机单用户,无法共享数据,管理信息集成瓶颈有待突破等。因此,该阶段就需要一种能够覆盖整个集团的信息化系统以及综合应用平台,从而实现集团对下属公司业务数据的集中管控。此时,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新的信息化发展方向。但是这一阶段并不仅仅实现集团财务信息的一体化管控,还需要兼顾其他像人力资源系统、组织结构系统等的集中化建设,实现集团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同时这一阶段还需要建立集团统一管理报告体系及基于实时数据源的综合分析体系。这不仅仅包括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还包括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体系、内部审计报告体系以及质量安全报告体系等。这些管理报告体系都应该在统一的集团信息系统中完成,这一方面能保证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以及合法性;另一方面使集团决策者能随时调用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决策速度。最后通过集团各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协同合作与发展,使得集团财务、采购、仓存、销售等业务在同一系统平台中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各个系统的无缝连接,形成整个集团企业一个完整的数据流,最终实现集团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选择三阶段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它是针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提炼出来的,虽然并不适合每个企业,但是其信息化实施思路是可以借鉴的,即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基本处理到业务集成、从部门整合到集团建设的整个过程,并且每个过程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路径选择时,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根据企业具体业务以及复杂程度选择相适应的信息化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大而全,这样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管理的效果。

四、案例分析与结论

企业走什么样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基本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虽然说企业的绩效并不一定取决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好的信息化选择方式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以中国南车集团的信息化实施路径为例,中国南车集团从成立至今,信息化的发展和实施一直是行业中的典范,根据国资厅〔2011〕481号文件,中国南车2010年度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总分91.42分的成绩,进入了国资委A级行列。中国南车集团自从2003年启动信息化建设以来,集团的业绩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其中资本积累率一度增长了98.11%。尽管中国南车集团在信息化实施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但通过不断摸索与前进最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中国南车集团早期的信息化主要集中在对会计软件的应用上,重点放在对一些基础业务的核算方面。然而随着集团的发展,原有的信息化软件已不能适应集团的业务发展和管理的需要,集团急需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一体化管理,此时ERP开始大范围在集团内部推广,并且随着集团对资金与业务的集中管控需要,在集团内形成了统一的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从而实现了整个集团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因此中国南车集团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同样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基本处理到业务集成、从部门整合到集团建设一体化的思路,且其信息化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基础核算阶段、业务集成与控制阶段以及集团管控和综合应用阶段。

虽然信息化建设的这三个阶段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由于个别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发展水平不同,有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都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大体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是一样的,即从简单到复杂、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基本处理到业务集成、从部门整合到集团建设一体化的思路。同时通过分析还发现这三个阶段信息化建设都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绩效,尤其是第二阶段,通过业务集成与控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以及资本积累率。总而言之,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情况,实现信息化建设从管理到控制、到分析进而逐步升级这样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锴,汪家常.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贡献与趋势[J].财政研究,2010(2).

[2] 刘新华.关于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管理世界,1997(2).

[3] 王世定,徐玉德.IT环境下会计系统重构:一种融合理论及模型构建[J].会计研究,2004(9).

[4] 杨周南,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1(6).

[5] 熊焰韧,徐潮进,杨靖,等.企业 IT 治理现状与思考:基于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调查[J].会计研究,2011(5).

[6] 李捷,杨周南.如何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J].会计研究,2004(4).

[7] 蔡立新,崔也光.挑战与变革:基于信息社会环境的会计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7(2).

[8] Grabski S, Leech S, Schmidt P. A Review of ERP Research: A Future Agenda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pring,2011 2011,25(1):37-78.

[9] O'Leary D. Discuss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Assurance for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 Unique Risk Consideration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arch 2,2002,16(1):115-126.

[10] Gattiker T.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systems and the manufacturing-marketing interface: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July 2007,45(13):2895-2917.

[11] Brynjolfsson Erik,Lorin Hitt.Beyond Comput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Business Practices.Journal,2001.

[12] Strassmann P A. The BusinessValue ofComputers: An Executives' Perspective[M]. New Canaan: Information EconomicsPress, 1990.

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 信息化 研究 发展 现状 分析 系统

1 概述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当前我国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正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双向推进,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深化。但应当指出,我国关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企业的积极努力下,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正逐步加快,也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企业信息化在中国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ERP,即企业资源计划,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标志,早已引起政府、企业和媒体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但总体而言实施应用的企业还是较少,而且企业中成功实施的案例也不多。

2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战略,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充分掌握内部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重点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推动管理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企业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指导力度,推进重点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建立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强化安全保障等举措,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是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组织架构、规范制度体系三个方面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指导力度。一方面根据国资委信息化工作要点的要求,优化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了信息化登高计划。另一方面在集团总部成立了信息化管理部,统筹推进集团整体信息化工作。同时制定了《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信息化推进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二是强力推进重点信息系统建设。在综合管理类应用系统方面,先后组织建设了生产指挥调度管理系统、财务核算与报表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移动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运营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集团管控能力。在专业应用类系统方面,着力打造了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产品工艺项目管理系统、总承包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房地产营销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全面覆盖基建、设计、经贸、制造、房地产、投资等主要业务领域,支撑跨区域、多领域、全业务流程的正常运转。三是构建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由集团总部统一制订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支撑标准、业务应用标准、安全保障标准、管理服务标准,实现了总部与所属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开展项目建设,并通过项目建设完善标准。四是稳步加强安全保障机制。通过搭建安全计算机环境和通讯网络、进行安全区域边界隔离等手段保障技术层面安全;通过规范管理体系中的相关操作流程,保障制度层面安全;通过建立日常安全保障机制、应急响应机制,保障运维服务安全。

3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优化方案

企业信息化作为支撑战略转型的重大举措之一,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深入推进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着力打造运营信息系统平台,全面推进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一是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薪酬管理、岗位编制、员工自助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二是启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按照风险管理分类、分层和集中的管理要求,实施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全面融合,实现了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化管理,提高了整体风险防范水平。三是物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采用自主研发设计,通过敏捷开发方式,系统的可扩展性得到较大提升。目前物流中心电商平台的资讯业务已在内部模拟上线。四是积极筹备物流中心分销和京外所属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项目,以采购、库存、销售、财务为重点,搭建统一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平台,推动重点业务的集中规范、高效运作和协同共享。五是积极筹备所属鲁中矿业ERP系统建设项目,推进业务操作层面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全面集成,从而落实精益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六是积极推动所属ERP系统建设项目,以“成本管控、资金集中、采购集中”为目标,逐步推进由企业信息化向信息化企业的运营转型。

4 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化优化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企业在多个主营业务间建立统一的绩效、培训、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内容包括绩效考核、培训管理、能力管理和关键人才管理等4个模块,通过梳理相关制度和流程,推动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不仅着眼于将现有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转移到线上,更高层次的目标在于通过集团总部和所属企业共同梳理、完善绩效、培训和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进一步统一流程框架和管理要求,通过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企业对项目实施和人力资源业务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试点单位要认真学习项目成果和实施要求,调整工作习惯,先行先试。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发现信息系统的问题,还要发现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改进。二是要以项目为契机,做好人力资源业务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对接。坚定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方式和业务模式开展绩效考核、干部测评等人力资源工作,充分利用咨询项目成果,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5 企业财务信息化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可以大大减少原来手工做账和核算的繁重劳动,提高财会信息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和资金控制;有利于企业全球化经营和多样化经营;有利于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减少各种人为因素干扰,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真正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

如何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是当前企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企业需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而不是简单照搬,不是买一些计算机,安装一些财务软件就财务管理信息化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不是仅仅对财务会计方面进行计算机信息处理,加工出财务会计报表,而是全面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将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高效链接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要想真正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就需要开发出真正属于企业所需的财务管理软件,让真正能够高效利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使用,才能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最大效益。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这方面的人才相对比较缺乏,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还需要花大力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都是通用软件,虽然成本较低,但实用性存在一定问题,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还需要对其进行再次开发,这样就造成了浪费。因此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利用上要仔细斟酌,不能图省事、怕花钱,同时也需要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化投入,有些软件功能太多,许多企业根本用不上,造成功能、人力资源和资金浪费。当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好处很多,但也存在许多风险,如财务数据安全风险、道德风险等,需要企业加以防范。

6 结束语

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是一条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强、切合我国实际的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我国企业只有继续完善信息化服务,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凤琴,马俊海,谢敏,施立峰.中小企业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4(20).

[2]杨辉.我国中小型企业ERP实施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张建莉.浅谈MIS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23).

[4]吴坤.关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6(06).

[5]黄喜.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

[6]张勇刚,汤方梅.一种新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三维立体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2).

[7]董.浅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03).

[8]李蔚田.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02).

篇4

摘要:

从设计、生产、管理等3个方面,阐述服装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在设计环节,实施设计数字化,引入PLM模式。在生产环节,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MES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促进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在管理环节,通过ERP、PLM、MES系统融合,实现协同制造、集成管控,实现企业整体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效集成,使各级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各类资源数量及使用等方面的信息情况,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服装智能制造;服装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近年来,由于人力成本急剧上涨,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装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服装企业的生产方式开始转变,逐步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服装企业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该如何应对。本文从设计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阐述服装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1设计技术创新

1.1设计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装设计受流行、消费者需求、风格、定位、结构、材料、工艺、成本、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服装企业通常会将设计研发中心设置在流行的中心城市,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协同、高效的把流行、技术等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设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很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使得服装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得以数字化,促使服装产业快速发展。常用的通用设计软件有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服装专业软件有GERBERCAD、LECTRACAD、富怡CAD等。服装CAD可完成服装创意设计、结构设计、样板设计、样板缩放、工艺设计、工艺单等技术文件的设计开发。利用CAD进行设计开发时,可以借助款式库、材质库、色彩库、图案库、配件库等辅助设计师完成设计工作。智能化的CAD软件还可以实现自动缩放、自动排料等功能。3D服装设计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一款服装的整体设计。数字化技术对于服装业技术革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AD/CAM系统能大幅缩短服装产品开发周期和生产周期,有效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因此,这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更适应当前服装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经营模式[2]。

1.2设计研发引入PLM模式服装设计流行周期短、款式多、批量小,这给设计管理带来不小难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简称PLM)为服装设计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3]。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以产品为对象,将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创意到生产、销售、退出不同阶段都进行监控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如图1所示,让经营者将每个阶段中的人员、资金、物料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PLM是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的整合,它促进创造、计划和控制之间的协同,有效地优化产品开发过程。PLM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应用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所有业务数据都按照统一的产品定义信息与过程模型被集成到PLM中,相关部门都能够过PLM获得信息服务。服装业PLM解决方案将与产品有关的数据(具体包含过程及项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图文档知识管理、设计变更管理、协同设计开发等内容)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正确性,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服装PLM设计流程架构如图2所示。我国服装企业应用PLM软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于企业实现研发过程的协同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可以提高设计方案的市场需求导向性、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和规划能力、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转化性、实现内外部协作开发[4]。

2生产技术创新

服装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生产周期不断缩短,要求服装企业具有快速反应机制。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各种生产信息,以便指导生产。为了适应服装款式的快速变化及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服装制造过程中融入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简称MES)[5],这将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源、实时监控制造进度、合理安排各个生产环节。

2.1生产制造过程控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MES系统是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工艺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等4个功能。在过程控制方面,MES通过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对从订单下达开始到产品完成的整个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反馈,使其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整改。MES是服装企业CIMS信息集成的纽带,是企业实现车间敏捷生产的基本手段。作为车间信息管理技术的载体,MES在实现服装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制造执行系统MES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用于对服装车间现场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其作用主要有3个:一是实时对生产进行指导。依据服装生产定单的要求,计划与设置工作单元具体的生产任务和工艺流程,均衡生产计划,降低非生产用工时,准确掌控进度。二是对生产进行有效和实时监控。实时监控生产现场统计生产数据,掌控服装制造的全部生产过程,实时跟踪物料流向,及时发现并警示瓶颈所在。三是生产中的各种信息可追溯。采用条形码或RFID技术追溯产品生产过程信息、产品质量信息等,做到对服装产品加工每道工序的详尽管控,提高质量管理力度,降低损耗,减少浪费。

2.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交互、实时控制从目前服装企业生产现场看,生产车间中的各种服装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性能差、信息利用率较低,不能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和数据,所有的信息依靠人工方式输入,工作量大而且慢,出错率高。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适合服装工业缝纫机生产现场的MES系统。MES系统的管理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控制层可以实时地监控到服装车间内部的情况,服装制造执行系统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数据采集控制层主要是由末端设备以及网关组成的。末端设备是由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模块组成的,比如传感器设备,像湿度传感器、RFID、声音传感器等。底层传感器设备将采集的数据上传给MES系统[6],实现信息流、物料流、劳动力流、设备流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帮助企业及时获取生产进度、员工表现、各工序完成及工时情况、作业效率等信息,实时反映车间现场状态,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相关软件来改造传统服装业[7],不仅可使工艺标准化、管理透明化,而且可以优化或简化生产流程,减少用工数量,同时还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周期。

3管理技术创新

随着服装企业竞争的加剧,如何进行高效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未来,一些服装企业中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包括:计划制定、前期开发、设计展开、结构调整与制版、工艺确定、样品试制、新产品客户确认或市场试销、新产品调整、批量生产等诸多环节[8],各主要经营环节中又包含许多分支环节。整个过程信息反馈周期较长,某道环节一旦有问题且信息反馈不及时,企业经营便难以顺畅推进。通过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9](简称ERP)可以实现企业整体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效集成,使各级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各类资源数量、使用等方面的信息情况,同时可以将企业的各类资源及时调配和平衡。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协同制造协同制造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内及跨供应链间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管理和商务等方面进行紧密配合与协调的一种制造运营模式[10]。它是21世纪的现代制造模式,是敏捷制造、协同商务、智能制造、云制造的核心内容。对服装企业来说,协同制造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服装新品上市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设计、生产的柔性。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使企业财务、生产加工、成本管理、物流、人力等方面快速、有效协同,使企业资源最充分利用。协同制造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可制造性以及成本的可控性,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3.2集成管控服装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通设计、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通道,充分集成PLM、MES、ERP等各个系统,PLM、MES、ERP的互动关系如图4所示,使企业实现对主要生产经营环节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二是精益生产、并行工程和敏捷制造;三是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图4PLM、MES、ERP的互动关系PLM(创新)、ERP(计划)、MES(执行)是工程数字化和自动化作业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PLM、MES和ERP系统的功能可以互相延伸和对接,共同构建更为完善的现代化服装企业信息管理体系。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服装企业具有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服装企业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是一个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系统复杂和高风险等特点的系统工程。对多数服装企业来说,这些系统现阶段应用尚有一定困难,但在满足产品附加值较高、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RFID技术成本进一步降低等条件后,还是具备可行性的。毕竟,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服装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服装企业在上述系统应用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从系统工程和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熟软件,企业要有接收变革的心理准备,做好风险控制和周密完善的计划,由实力强大的团队实施,确保各管理系统项目的成功实施。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零距离交互、分布式共生的基因会更加广泛地渗透。服装产品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采购营销网络化、协同研发与生产等现代制造业特征正逐步在服装企业中体现出来,这种以数据驱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和数据进行智能制造模式会逐步在服装企业中应用并推广。服装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将成为一种全新的制造模式。

参考文献:

[1]吴艳,洪文进,吴小艺.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男装产品开发模式探究[J].毛纺科技,2015,43(8):66-70.

[2]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9):2273-2284.

[3]俞沛文.基于PLM的快时尚产品设计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3.

[4]石美红,贺行行,朱欣娟,等.个性化西服定制和虚拟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毛纺科技,2015,43(10):36-42

[5]郭力子.吴建艺.面向MES的服装大规模定制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4):102-106.

[6]陈绍文.数字制造环境中MES的发展和对企业架构的影响[EB/OL].(2013-06-05[2016-01-21])

[7]毕东贞.基于物联网的工业缝纫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青岛:青岛大学,2012.

[8]金祥克.鞋业敏捷化智能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06.

[9]万蓬勃.ERP技术在服装企业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皮革,2015(4):166-168.

篇5

对于现在模具的设计以及其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着更高的期待,因为各项领域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带动了新一期的技术浪潮。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模具的设计以及加工技术也将面临着变革,其发展方向更是有关领域的人员以及企业密切关注。

关键词:

模具设计;加工技术;发展方向;模拟

手工作业逐渐被智能化作业所取代,新时期的技术方式更趋近于信息化。就当前我国的大多数模具制造企业而言,还有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达到国际的标准技术水平。也正是这样,我国模具的设计与加工技术方面还需要不断向前发展,使其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1模具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

对于模具的设计这一方面,人们一直是靠着人与机械共同协作来进行有关的制图工作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尝试使用CAD软件来进行计算机制图,因为这种方法的高效准确以及方便使用,获得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大,现在的模具设计技术对于CAD软件的应用也十分依赖。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关模具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这项技术对模具的制作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对其的质量也有着很大的提高。某些发达的国家已经将模具的绘图设计技术从二维发展至三维,而且在使用中已经进入了高度三维化的阶段。现在我国的大部分绘图设计还停留在二维设计阶段,对于更高维度绘图技术的应用还很少。更高效、更先进的技术在我国还没有被广泛的使用,这令我们在某些技术方面的水平还不能跟上发达国家,同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模具设计技术及CAD和CAE软件今后的发展方向应向以下几方面靠拢:a.建立模具设计的材料以及相关技术知识的数据库系统;b.在对模具进行设计与加工之前要合理规范的对有关方案进行设计;c.在选择模具的材料及其标准件时严格检查其质量及尺寸再进行使用;d.模具刚性、强度、流道及冷却通路的设计;e.塑料模具塑料成形过程的各种模拟分析、热传导和冷却过程的分析、凝固及结构应力分析等。计算浇注系统及模腔的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剪切应变速率场和剪切应力场的分布并分析其结果是非常复杂和非常费时间的。f.冲压模金属成形过程的模拟、起皱及破裂分析、应力应变和回弹分析等。g.压铸模压铸件成形流动模拟、热传导及凝固分析等。h.锻模锻件成形过程模拟及金属流动和充填分析等。i.提高设计和分析软件的快速性、智能化和集成化水平,并强化它们的功能,以适应模具的不断发展。

2模具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对于模具的分类及其多样,针对不相同的模具我们有着不同的加工方法,而对于相同类型的模具我们也可以用不一样的加工方式来制作。现在模具的加工技术中融合了很多的技术方法,如:电化学加工技术、金属切削加工技术以及激光焊接技术等等。目前的数控计算机技术在模具加工技术中处在一个极为关键的地位,这项技术使得整个模具加工的制作周期缩短而且还极大地增加了模具的精度。当前的市场对于模具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面对市场的需要,模具的加工技术必须要不断向前发展,融合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

3模具制造综合技术的发展方向

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是分不开的,这两者相互渗透,互相承接,不论缺少哪一步骤都不能使模具制造变得完整。正因如此,我们在关注对于模具的设计与加工方面时一定要对这项技术进行更为综合的考虑。在模具制造综合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与其相关的技术领域也在不断的变革与发展。当前的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众多领域当中去,我们可以发现,信息化带给我们的使更多的便利,所以人们对其广泛的使用,信息化技术发展将是模具制造方面的未来走向。

4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

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是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过程当中的标志性技术,因为此项技术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有关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价格已经能被各大中小企业所承担,基于这些,还有计算机相关软件的研发使得这项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其未来的前景将会一品光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及软件的宜人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做好CAD/CAE/CAM技术的深化应用工作,即应用KBE技术和开展企业信息化工程。可以从CAPP、PDM、CIMS、VR,逐步深化和提高。也有不少人认为推行C3P(CAD/CAE/CAM/PDM)技术可能更为行之有效。

4.1精密测量和高速扫描及数字化系统将在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模具应力、磁力测量技术和三维测量技术及R部位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等都是模具测量技术的重点所在。刚诞生不久的4D激光测量机可以自标定,不但能进行3D测量,而且可以得出质量指标。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在线激光测量不但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NC机床的运转安全。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可大大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将在今后的模具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2模具标准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在对于模具进行制造的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对于模具的选择进行硬性规定。在对其进行制造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依照设计给出的数值进行精确的制造。在此过程中,要选择标准化较高的模具作为标准件。模具的标准化可以使模具的制造时间减少,制造成本降低而且还能提升其质量。

4.3虚拟技术将得到发展。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正使虚拟技术成为现实。虚拟技术可以形成虚拟空间环境,既可实现企业内模具虚拟装配等工作,也可在企业之间实现虚拟合作设计、制造、合作研究开发,及至建立虚拟企业。

4.4管理技术将迅速发展。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机械行业中常说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话说明了管理的重要性。模具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和各项创新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管理技术的核心,也是模具制造成功和企业发展的保证。许多成功的企业已给我们带来了经验。模具制造管理信息系统(MIS)、产品信息管理(PDM)、建立Internet平台作为企业沟通和联系的手段及模具制造电子商务系统(EC)虽然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但它们也是模具企业中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引起重视。

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带给人类社会源源不绝的动力,由此人们的生活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有关的一些技术产业发展成果也是十分可喜的。虽然我国当前在模具设计加工技术这一方面还不能赶超世界水平,但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去奋力追赶,在求索的道路上不断引进新思路、新技术,为未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景峰 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

篇6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00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00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2009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专家验收,丝网机械设备数字化率达30%,企业网站拥有率达92%,经常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占70%,网上贸易额占比超50%。

2.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全省电子政务框架初步形成。实施了“112工程”,构建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重点推进了12个跨部门应用系统。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26个部门提供了纵向业务专网服务,支撑网上审批、财政网上支付等多个跨部门应用。人口与人力资源、法人、基础地理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全省统一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共享,促进了财税增收。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提前两年完成了“**”提出的60%行政许可实现网上办理的目标任务。省级49个部门473项行政许可事项中,除25项因外,其余448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走在了全国前列。省直部门核心业务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信息化,上报省政府的文件已全部实现网上传输。全省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网民使用政府网站的比例达到25.5%,通过政府网站查询政务信息的比例达到74.1%。**市和**市政府门户网站位列全国30强。我省被国家列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探索形成了“**省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属国内首创。

3.社会信息化惠及百姓

社会信息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远程教育网覆盖了全省所有中小学校,初步形成了集教育教学、科学普及、服务“三农”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服务平台,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社保信息系统开通了12333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全省企业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库入库率达97.3%,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市“五险合一”服务模式实现了基金统一征缴和支付,在全国得以推广;**、承德、**、**、**、**被评为“全国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了新农合管理、妇幼卫生监测、社区卫生服务等功能,提高了卫生系统行政管理效率及公共服务与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重大疫情的网络直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形成了专业艺术、群众文化、文物博物、民间艺术等大文化信息资源框架体系,每年可提供万册以上电子图书、200小时视频资源,信息总量达27TB,位居全国前列;建设了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服务范围覆盖全省5万个行政村。实施了城市和社区信息化试点示范,11个设区市建设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等市探索了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乡服务等值化。**光彩集团“全国联网家庭服务信息支撑平台”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独家国家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已覆盖56个城市。**、**先后启动建设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并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被评为“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4.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通信方面,**年底全省光缆总长度达45.6万公里,是2005年末的2.33倍;局用和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分别为961.4万门和8080万户;电话用户数为5604.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353.5万户,是**年末的2.44倍;电话普及率达79.7%,较**年上升29.5%。广电方面,全面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网改造,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70万户,双向网覆盖用户接近300万户;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覆盖11个设区市城区,用户达50万户;完成了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覆盖25万户农村家庭。互联网方面,**年底全省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1335G,网民数达到2197万人,网民普及率达到31.2%;互联网宽带用户达667万户,居全国第5位;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率达95.1%。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融合加快,**电视台实现了7套节目的低码流网上直播和部分栏目的网上点播,网站日访问量超过100万次。**电台网站实现了9个频道的在线直播,阳光热线实现了网上视频直播和点播。信息网络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5.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建立了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电子政务数字认证中心、信息安全通报中心和应急支援中心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制定了《**省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CA证书在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得到广泛推广。对811个党政群机关门户网站实施定期监测,完成了5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开展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试点。省市两级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协调体系,省市县三级1074个重要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安全事件网上直报,对965个单位开展了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保障了全国重大活动期间我省网络信息安全。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我省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经验和做法。

6.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

“**”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年底,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95.5亿元,工业增加值297.7亿元,实现利税174.51亿元,平均增速分别为35.98%、32.08%、44.24%,分别是“**”末的4.65、4.02、和6.24倍。产业链逐步完善,形成了太阳能光伏、通信与卫星导航、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应用电子五大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形成了“四基地”、“八园区”和环京津发展的格局。

7.信息化环境日益优化

信息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开展了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基础调研,建立了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绩效和设区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评价机制。调整充实了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我省信息化领域各类协会作用,形成信息化宏观研究和辅助决策机制。倡导建立了京津冀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了与京津地区的沟通交流和区域合作。

信息化立法、政策和标准制订工作取得新进展。《**省信息化条例》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制定了《**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关于加强全省“**”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我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省电子商务“**”规划》、《**省信息安全发展战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化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意见》等十多项政策性文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标准,组织开展了信息资源基础编码、电子文件存档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完善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了**省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对省级信息化标准工作进行了探索。

信息化宣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一年一度的**国际信息产业周已成为环渤海地区独具特色、规模较大的信息产业行业盛会;充分利用新闻会、省内外新闻媒体、**“5.18”经贸洽谈会,对我省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成果集中进行和展览宣传;多次举办信息化发展形势、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报告会或高峰论坛,全省信息化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在20所高校开设或增设了26个计算机相关专业,举办了两届**省高校网络技能大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在省委党校建立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培训基地,开设了信息化知识培训课程;与中欧信息社会项目办公室联合举办了“中欧信息社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培训会;组织开展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培训;成功举办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高级研修班、厅局级干部信息资源规划培训、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高级研修班等多次专题培训,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两化融合深度不够。信息化的高投入与应用系统建设低效益的矛盾突出,业务技术两张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标准建设滞后,信息化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二是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自成体系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机构改革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有所削弱,市县机构改革的时间梯度差,制约了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是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省信息化条例受立法资源限制,立法进程相对缓慢。企业信息化缺乏政策支持,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电子政务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约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困难。

四是全社会信息化投入不足,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对信息化作用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没有将其放在战略层面去认识和推动,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力度不够。市县两级政府尚未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额度占财政可支配收入比例逐年减少。

五是人才队伍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不足。软件企业水平偏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党政机关和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尚未建立,国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能力较低。

二、面临形势

(一)信息化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共同选择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进入中长期结构调整阶段,各国都把信息化作为助推经济发展、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2009年,欧盟出台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英国推出了《数字不列颠计划》,日本了智能日本(i-Japan2015)计划,韩国“IT韩国未来战略”,新加坡全面实施《智慧国2015计划》,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5个方面复苏经济计划(绿色能源中的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现代医疗保健体系、21世纪教室试验室、下一代宽带网等),世界各国力求通过推动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应用,带动和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催生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业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全球信息化正在向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宽带和移动宽带、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泛在计算等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正在酝酿更新的、更大的突破,信息化正在向以泛在化、可视化、智能化为特征的高端化迈进。信息网络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的基础设施,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战略性投资的重要领域,不断加快宽带化、移动化进程,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研究表明,网络平均带宽每增长10%可以拉动GDP增长1.21%,世界各国都将宽带目标定为100Mbps。物联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交融发展,正在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和对物理世界的实时便捷管理成为现实,极大地改变着生产方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类生活。为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命脉,保障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从电网到运输网,战略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先进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正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通过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催生一批新兴业态,加速了现代产业体系结构调整和重构。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篇7

一、**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况

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大,资本技术密集,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实力。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我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和沿海临港的区位优势,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71万家,从业人员269.8万人,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8%和36.9%;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45.5亿元,出货值3372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3.5%和44.2%。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507亿元,占全国同行业利润总额的10.4%,同比增长27.5%,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限额以上完成投资1018.38亿元,占整个制造业限额以上投资的38%,比上年同期增长22%,增幅比限额以上制造业高5个百分点。为加快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产业特点和优势

1.装备制造业呈加快发展趋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十五”期间,我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9%和32%,分别高于同期全部工业增长率3.2和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从28%提高到32%,提高了4个百分点。2006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出货值分别增长28.9%和38.2%,对工业生产和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8%和58.4%,成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企业在竞争中迅速壮大,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入选2006年中国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万向集团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钱江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30名。从发展趋势看,装备制造业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方向和支撑产业。

2.装备制造业行业特色明显,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据统计,在装备制造业173个小行业中,我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在10%以上的有68个行业,在20%以上的有27个行业,超过30%的有14个行业。一批产品如泵、阀、风机、轴承、环保设备、仪器仪表制造的产量比重居全国第一;纺织服装皮鞋专用设备、塑料工业专用设备的产量比重居全国第二;汽车仪器仪表、电线电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冷冻设备的产量比重居全国第三位。一批成套装备产品如杭氧集团的空分设备、杭汽轮集团的工业汽轮机、诸暨菲达集团的电除尘设备、杭锅厂的余热锅炉、宁波海天集团的塑料加工设备、杭州机床集团的平面磨床、飞跃集团的服装缝制设备、**中控科技集团的集散控制系统等产品在国内外处领先水平,进入了国家重点装备配套,成为我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优势行业和产品。

3.装备制造业呈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块状经济”

“十五”以来,我省因势利导,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块状经济”在整合中进一步提升。2006年全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在100亿元以上的区块已达到了15个,一批产业集群如温州的高低压电器、阀门,杭州、台州的汽车零部件,绍兴的纺织机械,宁波、舟山的塑料机械、船舶制造,台州的工业缝纫机,已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拓展产业链和价值链,优化特色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加强既竞争又合作的企业联系;构建专业化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功能;这些“块状经济”正加快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众多以产品品种为导向的区域性产业集聚,在相互渗透、彼此促进中,表现出技术、品牌、标准、市场销售、服务等新的集聚优势。这种集群经济既是地域性产业的代表,又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区域产品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附加值不高,重大装备少

国务院明确提出构建由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组合而成的装备制造业新格局。**装备制造业以一般机械装备为主,产品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一般产品多,专特产品少。低加工度、低附加值产品多,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品少。单机、零配件产品多,重大、成套产品少。据统计,我省单机或成套设备制造约占25.5%;零部件制造约占28.5%;机电基础件制造约占46%。特色优势行业,只有小部分属设备制造,成套设备制造甚少,多数是轻型的机电基础件、器具和配件。产品以中低档次为主,总体质量、性能不高,加工精度、可靠性和自动化、成套化方面的问题明显。一些规模较大的产业,如汽车零部件制造发展迅速,但多数产品没有进入大型汽车制造商的配套产业链,而是作为修理备件和供给小型组装车厂商。

2.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型人才较为缺乏

**装备制造业,在工艺技术、基础材料、产业组织、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各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根本的是技术瓶颈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始终没有摆脱技术引进型的模仿创新模式,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依赖较大,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比重是1:0.2,与工业化中期日本、韩国1:5至1:8相比差距很大。从研究开发投入来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都在3%以上,高技术产业超过10%。从技术人员情况来看:目前,大专院校培养的方向虽然已经向实用技术型人才这方面转变,但由于师资和条件所限,还是跟不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人才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开发、产能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其次装备制造业的新产品需要技术研发人员和攻关团队不断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人才短缺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影响到产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3.制造技术水平低,服务能力和成套能力有待提高

在制造技术方面,我省大量小企业的制造水平仍处于简单机械加工为主的阶段,设计手段落后,工艺装备水平低,而发达国家已进入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特征的自动化、集成化生产阶段。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业与美国、日本90年代中期相比,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和日本的十五分之一,工业增加值率只有美国、日本的一半左右。此外,我省装备工业无论在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上都落后于国际上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高水平的服务使进口产品的竞争力更强,在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差距造成的竞争威胁,不会小于产品技术上的差距。

综上所述,我省装备制造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产业优势且成长性良好,但整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和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能力不够强,产品技术含量和产业组织化程度比较低,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和做大做强。

二、装备制造业发展背景与形势

(一)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代表了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纵观世界上美、日、德、法等工业化强国,无不是以强大的机械制造业为国家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国际制造业升级和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值得关注和借鉴。

1.国际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全球化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高技术产业的深入发展,产业国际转移在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面对新世纪的发展与竞争,发达国家以全球化战略为基础和出发点,大大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国际转移日益深度化和广度化。国际装备制造业正向融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服务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已经把全球化战略作为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这种全球化战略不再等同于过去通过异地生产或销售来占领市场的传统战略,而是有效地利用全球制造资源,使制造业的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大到世界范围,生产、销售、服务乃至研究开发等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全球优化配置和战略转移,实现装备制造业全方位的全球化,建立起越来越完整的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和出口等在内的全球性产业链,以抢占世界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全球化战略的目标。

2.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成为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力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趋势不断发展,即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地方(地区)有机地集聚在一起,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德国的索林根的刀具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群等,都是较为典型的产业集群。随着区域竞争不断加剧,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产业链式转移,以形成产业的群体和网络,提升区域竞争优势。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是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载体是跨国公司。传统产业转移将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以跨越的方式,更注重东道国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知识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3.装备制造业新型制造模式不断涌现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进一步给制造技术带来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一大批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崭新的制造技术。装备制造业新型制造模式不断涌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信息化数字化。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嵌入”制造业的产品,实现产品的信息化数字化。二是制造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制造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快速出产品或装备,而且要努力实现产品或零部件一次开发成功。三是制造装备高精度、高效与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制造装备的精度与效率,并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四是制造的网络化与柔性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基于网络的制造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制造装备和制造系统的柔性与可重组成为21世纪制造技术的显著特点。五是制造管理的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信息化和国际化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彻底改变了制造业的传统观念和生产组织方式,加速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在制造业信息化的推动下,全球正在兴起“管理革新”的浪潮。

4.制造业与服务业呈现出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的态势

当今,制造业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生产业呈现出相互促进和融合的发展态势。一个国家的制造业的竞争力不仅是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水平和能力,还应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乃至产品服务业界线越来越模糊,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业已经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定向设计制造和全方位营销服务为中心。近年来,制造业的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充分显示了装备工业服务化的趋势。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均在积极地开展与产品相关的全寿命周期内的服务,并积极推进网络销售、网络承揽订货、网络售后服务等。装备制造业从“硬件(生产)”为中心的素质中脱身出来,向以“软件(服务)”为中心的、具有综合工程能力(产品+服务)的产业转变。许多企业的销售额中全球服务的比重在不断提高,服务对公司毛利润率、营业利润率的提高起的作用不断增强。如日本通过大力倡导和培植装备工业的工程服务能力,日本的机械工程产业创造的产值已经相当于机械工业总产值的80%。专业或兼业的工程企业几乎涉及装备工业各个行业,形成了工业中的服务产业群。工程服务加强了装备工业企业与用户的结合,延伸了服务的内涵。

(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内环境与机遇

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仍处于被动状态,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总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而振兴成为进入新世纪面向“十一五”的中国装备工业主旋律。

1.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振兴国内装备制造业

国家已经把振兴装备制造业放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窗体底端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和国税总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07〕11号),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技术开发、项目建设、税收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发展将给予大力支持。国家有关部门利用国债资金,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组织实施装备自主化工作,主要是电力装备、冶金装备、石油化工装备、船舶工业、轨道交通装备、数控机床等16个重点领域。

2.装备制造业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我国将建设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将给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依托南水北调工程,开发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装备;依托西气东输工程,开发天然气管道输送装备;依托西电东送工程,开发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及洁净煤发电设备和超高压输变电工程装备;依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及城市地下建筑施工设备;结合乙烯改扩建及合资新建项目,开发大型炼油厂(1000万吨/年)、大型乙烯装备(45万~90万吨/年)及下游合成产品所需的重大装备;结合钢铁冶金企业改扩建项目,开发薄板坯连铸连轧成套装备、大型冷连轧装备、高质量的冶炼技术与装备;结合国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项目,开发空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以及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随着传统制造业不断改造升级,需要大量先进设备配套。我国装备制造业将会从重大项目建设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获得长足发展,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3.经济发达省份把率先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产业呈现出高盈利性和高成长性两大鲜明特点。经济发达省份民间资本充裕,资本和融资能力较高,民间资本存量巨大且投资倾向明显,有利于支撑装备制造业的加速发展。因此,经济发达省份发展装备制造业具有先发优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层次正不断向高端演进,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基础装备制造业将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如工业设备与装备制造及零部件产业、化工、冶金及环保装备产业、工程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高科技通讯产业、电子元件、医疗器械与设备、飞机制造及零部件制造等。由于经济发达省份具有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扶持政策优势,因此可以率先承接装备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同时,经济发达省份由于受到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环保和节能减排等因素影响,迫使其“腾笼换鸟”,率先淘汰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加快发展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特性的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总之,当前有利的宏观环境将给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受能源、环境、市场、效益的约束不断加剧,发展装备制造业我省既有良好的基础,而且装备制造业还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量大、带动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的优势,应作为我省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这一突破口,来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总体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政府推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以提高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发展,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的跨跃,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装备制造业发展应坚持如下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形成合力推进的机制和格局。

2.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鼓励企业着眼于前沿领域,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

3.坚持国家产业导向与发挥特色优势相结合

按照国家产业导向的总体要求,加强与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的衔接配套,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

4.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

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集群,努力在产业升级影响大、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专用装备、成套装备和重大装备领域取得突破,带动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相关配套产业的整体提升。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按照建设创新型省份要求,到2020年,掌握一批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开发一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重点产品,提升一批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专业化协作分工合理、配套较为完备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到2010年,主要目标如下:

——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占全省工业的35%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优势行业的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形成100个以上具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能力的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重点骨干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力争达到40%,主导产品升级换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大幅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领域取得标志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培育100家装备制造业优势企业及较强成套能力的工程公司,形成一批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工程成套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领先的“小巨人”企业。

——依托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培育10个左右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专业化协作分工合理、配套较为完备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重点任务

(一)突出发展重点,扶持一批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和产品

围绕国家确定的关键领域,立足**的比较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我省装备制造业的重点产品分以下四个层次:

1.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配套,根据国家确定的十六个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领域,进一步提高我省具有相对优势的空分设备、工业汽轮机、余热锅炉、除尘脱硫等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及集成能力,提升我省在全国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的地位。

2.大力发展我省特色优势产品,重点发展新型纺织机械、轻工塑料机械、汽车关键零部件、船舶制造、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电气机械等产品,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要积极拓展新兴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领域,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新能源关键设备、医疗设备、环保设备、核电、轨道交通等领域的设备及关键部件,努力培育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优势。

4.围绕我省装备制造业中的成套产品配套发展相关基础件和通用件,如新型液压、气动元器件,精密轴承、精密模具、特种泵阀、新型密封件等。通过提高基础材质和工艺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从而带动我省成套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及产品详见附件一)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加快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以我省装备制造业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企业推行开放式自主创新,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国际合作、联合制造、参股、并购国外先进企业等多种方式,掌握核心技术。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加大技术专利、专门人才和先进装备的引进力度,通过合作研发和收购国外公司等形式积极获取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核心技术和标准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省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导向目录详见附件二)

(三)提升块状经济,发展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

充分发展**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块状经济,以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功能区为载体,培育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结合装备制造业发展,科学规划和统一协调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总体布局、发展规模、产业导向、功能区块、生态环保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产业层次和管理服务水平。鼓励大企业、大项目及其他配套产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聚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和改造提升,以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为指导,以产业链为纽带,着力建立和完善区域服务体系,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加强配套产业发展,支持企业间分工协作,形成**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新优势。重点培育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船舶修造,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纺织机械,环保设备,塑料机械,服装机械,电子及通讯设备,电机、轴承、阀门等基础件产业集群十大产业集群(**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培育产业集群详见附件三)。

(四)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大集团

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上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挥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引导企业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主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大企业大集团采取联合、购并、控股等方式实施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资产重组。支持大企业大集团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设立原材料基地、研发基地、制造基地、运营中心和营销网络,加快向跨国公司发展。积极引进跨国公司、中央属企业和省外大型民营企业等大企业大集团来我省设立生产、研发和营销基地,促进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协作关系,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以技术、品牌、出口、零部件为主导的成长型中小企业。

五、政策措施

(一)大力扶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把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作为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鼓励和支持企业依托国家或省内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以及替代进口,通过技术攻关研发一批装备制造业国内、省内首台(套)产品。对于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予以一定的奖励。降低选用国产首台(套)设备的风险,引导项目业主、装备制造和保险公司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鼓励项目业主和装备制造企业对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投保。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秩序,加强对设备采购的引导和监督,政府投资项目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都要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扩大国产装备的使用,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

(二)推动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设备成套能力

装备制造业向服务化延伸是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是提高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要大力提升大企业大集团的装备成套生产能力。根据企业产品特征,延伸产业链,为用户提供成套技术和工程服务。鼓励企业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为目标,加强客户咨询、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发展市场调查、工业设计、软件开发、信息咨询、会展物流、设备租赁、维修检测等中介服务公司。鼓励和引导以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体,联合国内外相关企业或机构组建形成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大型工程公司和系统成套公司,提高装备产业的总承包总集成能力,支持取得工程和设备总承包资质,提高总承包总集成业务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推动装备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和融合发展。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发展融合,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模式

以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口,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改造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财务、物流、营销、人力资源等管理环节的应用,实现管理的集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积极应用嵌入式系统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促进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引导和大力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精益生产、清洁生产模式、虚拟制造模式等先进制造模式,尝试应用并行工程和协同制造、网络化制造等下一代生产和制造模式。

(四)扩大国内外合作,提高装备制造业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紧紧抓住国际装备制造业加快向长三角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招商选资,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大型跨国公司、中央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企业、吸引更多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大型跨国企业参与我省重大成套装备的开发生产。装备制造企业招商引资要坚持以我为主,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注重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品牌和管理经验。鼓励企业“走出去”,到省外、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合作研发、联合设计、联合制造,以及采取并购参股等方式,积极融入国际产业体系,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到国外承包工程,开拓国际装备制造市场,提升我省重大成套装备的出口比重,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

(五)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构筑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批装备工业的高级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依托大专院校、技工学校和其他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建立多层次的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装备制造业适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技工;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和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家队伍。制定各种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留住人才。

(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支持力度

认真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和国税总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07〕11号)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扶持资金给我省装备制造业项目以支持。省有关部门支持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专项资金要向装备制造业倾斜,各地也要相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根据国家专项进口税收政策,对列入国家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实行税收优惠。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允许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按规定100%扣除的基础上,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