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08 15: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劳动实践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权益;兼职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044-03

一、大学生兼职权益的概念分析

兼职一般是指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大学生兼职通常是指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通过为他人提供劳动,获取劳动报酬、提高自身能力的行为。大学生兼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主体来看,是在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6周岁以上;从时间来看,一般是课余时间,或周末,或寒暑假,呈现出短期性和阶段性;从劳动的内容来看,多为家教、促销、餐饮服务等简单劳动,目前还出现一些翻译、会计、导游等专业性较强的劳动;从劳动报酬来看,或者按小时来计算报酬,如家教,或者按天计算报酬,如促销、餐饮服务,除翻译、导游等少数工作报酬较高外,收入普遍偏低。

权益是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权利是被法律所认定的利益,法律赋予其“权利”的称谓,比如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利,所有权、用益物权等财产权利,知识产权、股权、继承权等兼有人身和财产的权利。利益是指尚未被法律上升为“权利”,但对公民有影响的那部分价值。这些价值同样可分为经济、人身等方面。根据主体的不同,权益可划分为消费者的权益、妇女儿童的权益、老人的权益、劳动者的权益等。不同的权益主体,其享有的具体的权益内容也不尽相同。就大学生兼职权益而言,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之外从事某种劳动的过程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比如在家教中,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要有保障,事先谈好的报酬要及时获得,大学生的名誉要得到尊重,尤其是女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名誉要受到保护。当然不同的兼职工作,其具体的权益内容也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分为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获取劳动报酬的财产权利;兼具人身和财产权的著作权等。

二、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的类型归纳

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屡受侵害,这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据有关部门调查,约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出现了权益受损的情况,其中包括遭遇雇主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等损害经济权益的,无故延长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无薪加班等违反工作制度的。这些权益受损的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经济权益受到侵害。部分大学生兼职是以锻炼能力为目的,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对于后者而言,劳动报酬的获得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劳动法》中有最低工资的规定,但《最低工资规定》“学徒、利用假期勤工俭学的学生不适用最低工资制度”,这是用人单位不执行最低工资规定的依据和理由。大学生兼职活动应获得的报酬由于欠缺法律的硬性保障,导致实践中大学生兼职劳动报酬的高低绝大部分取决于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意愿,加上大学生的弱势地位及人数较多,致使劳动报酬普遍偏低,而且就是偏低的劳动报酬也经常遭受拖欠、克扣,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经济权益。

2. 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比如在夜间的兼职路途中遭遇暴力威胁;部分女学生在从事家教、促销工作中遭遇性骚扰;尤其是对于一些理工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兼职劳动中面临较高的人身伤害风险,一旦发生人身伤害,其产生的医疗费用由谁承担,是自己、单位还是保险公司?事实上绝大部分是由大学生的家庭来负担,单位和保险公司承担的极少。劳动保障部门的官方网站在“实习人员的工伤政策”解答中明确指出“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工伤事故的,劳动保障部门不再进行工伤认定。”这也是单位对大学生人身伤害不予承担法律后果的依据。

3. 其他权益受到侵害。近年来,出现了翻译、会计、写论文、形象代言、专业设计等一些新的兼职类型。大学生在这些兼职工作中享有的权利突破了传统的权利类型,如翻译、撰写论文中的著作权、形象代言中的肖像权、专业设计中的署名权等。但兼职实践中发生的冒名顶替、盗用设计方案、滥用形象和肖像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大学生的经济权利,严重的还可能破坏该学生在学校的声誉,影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此外,由于兼职大多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所以用人单位或雇主可以任意解除劳动关系,导致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利被任意剥夺,其已付出的心血得不到保障。

三、劳动法视野下大学生兼职权益的范围探讨

(一)大学生与劳动者的关系探讨

《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即劳动权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大学生作为我国的合法公民,理当享有这一基本权利,而兼职就是大学生们行使劳动权的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兼职这种劳动行为中,大学生能否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争议很大。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二:一是1995年原劳动部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劳动合同”);二是大学生的学生身份。笔者认为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护应该涵盖在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之内。首先,大学生的学生身份并没有限制其劳动权的行使,大学生完全符合劳动者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兼职的客观存在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其在兼职中产生的一系列权益应当得到相应的保护。其次,劳动法调整的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大学生在兼职劳动中产生的关系如果是劳动关系,又当如何认定,所以不能否认其是劳动关系。再次,既然大学生兼职形成的是劳动关系,就理应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不能因为现行劳动立法规定的不完善、不明确就否认其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因此,我们需要从劳动法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兼职权益的范围予以界定,同时处理好与其他法律的相互衔接问题。

(二)劳动法视野下大学生兼职权益的范围界定

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选择职业权、取得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享受社会保险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结合这些权利,对大学生兼职权益的范围作如下界定。

1. 从兼职实践中大学生屡受侵害的权益内容来看,获取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权利,劳动法应无争议地予以保护。大学生兼职的劳动报酬是否适用劳动法的最低工资标准有很大争议,但该争议不能成为否定劳动法对大学生兼职获取劳动报酬权利的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是我国宪法的规定。大学生这一劳动者理应享有休息休假权,所以针对实践中,延长工作时间又不给予报酬这种廉价使用大学生的行为劳动法应予以制止。在兼职中大学生受到伤害是否适用“工伤”的有关规定也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安全是劳动者在劳动中的首要权利,既然不能否定大学生的兼职是一种劳动行为,而大学生又完全符合劳动者的基本要求,那么大学生就理当享有劳动安全这一最基本的权利,立法也应对这一权利给予保障。各有关机关对大学生兼职中产生的争议不予处理的事实是基于目前立法规定不明确造成的,有争议就要解决,放在劳动法中对该类争议予以解决既可节约立法资源,又可使立法体系系统完整。

2. 从兼职的主体、兼职时间的短期性和阶段性来看,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享受社会保险福利权应附条件地予以保护。职业技能培训是单位对准备就业的人员和已经就业的职工,以培养其基本的职业技能或提高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教育和训练。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对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暂时失业时,为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而社会福利较社会保险而言,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在单位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既定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职工的待遇。如果将兼职大学生与劳动者完全等同,就可能存在单位为兼职大学生提供了技能培训的机会,为其缴纳了社会保险,但兼职大学生却辞职不干,这对单位而言是一种损失。所以兼职大学生是否享有这两项权利,应附加一定的条件。如立法可明确,该学生和单位签订合同,表明其毕业后在该单位长期工作,如果这一条件成就,则兼职大学生可享有这两项权利,反之不享有。也就是说立法可以搭建一个现在和将来的桥梁,以权衡兼职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

3. 新型兼职中产生的其他权益,不宜纳入劳动法的视野,但要做好和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衔接。由于新型兼职的出现,兼职大学生的权益也突破了劳动法的权利范围,出现了肖像权、设计署名权、著作权等民商法上的权益。笔者认为,这些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适用民法、知识产权法及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予以保护,而不应纳入劳动法的范围。

参考文献:

[1]张素君.大学生兼职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6).

[2]金如委,蒋馥蔚,曹阳.大学生兼职权益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

[3]朱李楠,李晓,徐吉洪.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研与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1).

[4]王小强.大学生校外兼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一起侵犯大学生兼职权益案例引发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9).

[5]王泽宁.大学生兼职权益受侵害现象及维权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

[6]许华.我国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法律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2,(7).

[7]项贤钦.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策略选择[J].中国国情国力,2011,(9).

On the Scope Defi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time Interests under the Labor Law Perspective

Liu Liqing, Zhang Jieying

篇2

(一)教学和管理模式失衡

当前许多高校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仅仅当成一次就业实习,关注如何将所学知识更好地与社会相结合,将发展的目标定在了校内开设的社会活动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讲,社会实践不够深入,缺乏高校计划外的自主实践活动,比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或者是借助高校社团的活动来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等。高校相关工作部门并没有有效地协调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习的关系,往往将两者混淆。并没有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要求,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资金的投入往往是象征性的。高校学生教学和管理两个机构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甚至出现割裂现象,致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空谈。

(二)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如今高校普遍存在紧抓单点忽略全面的评价体系,即仅仅重视系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性和目的性比较强,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社会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缺乏有效的指导意义和科学的评价意义。高校对于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仅仅体现在一纸社会实践表当中,以此为参考进行等级的评定,并没有直观地显示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并且存在学生弄虚作假现象,失去社会实践的意义。另外,即便有学生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也未必会得到重视和宣传。因此,高校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规范性和实施有效性,不仅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同时还产生了实践的不可控性和虚假性。

(三)组织形式和结构单一化

有些高校把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当成任务去完成,在某些特定的时间让学生举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在暑假期间,参加社会活动的仅仅是有条件的学生,其他都是没有目的性和意义性的自由活动。这样发展下去,社会实践变成只有少数人参与的活动。另外,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生活脱节严重,并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活动的形式太过于单一化,不能调动多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缺乏一定的创新性,高校不能很好地制定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和内容;实践活动的通常只有辅导员带队,缺乏专业性和现场性的指导。这种单一化的社会实践形式和结构缺乏经验的交流和积累,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性缺乏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调查情况统计

为体现调查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大学生划分成不同的群体,包括旅游类在内的各大专业,然后在每一个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

(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对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抽样,调查1500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以及参与情况。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调查。

对抽到的样本进行询问是否参加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加的次数,其中一次也没有参加的只有195人,占13%,参加1—3次的885人,占59%,4—6次的255人,占17%,6次以上的165人,占11%。这表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是比较高的,达到86.9%的学生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时间调查。

对参与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1304名学生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寒暑假,其中暑假进行社会实践638人,占49%,寒假275人,占21%,另外利用课外时间及其他时间的391人,占30%。这说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对于假期有很好的利用率。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时间最长调查。

在对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1304名学生的调查中,参加的社会实践时间最长的一次结果显示为:半月以上的135人,占10.4%,一周以上的538人,占41.3%,2—7天的467人,占35.8%,一天的164人,占12.6%。这说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较长。

4.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安排者调查。

在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中,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校组织的130人,占10%,院系组织的535人,占41%,学生社团组织的366人,占28%,班级组织的182人,占14%,学生个人组织的91人,只占7%。这表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大部分都是由学校层面进行组织和实施的,这就可以看出,学校与系部层面对大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及形式

通过调查探究,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以及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方面,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参与到为社会服务上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能量,传递社会的温暖。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机会,通过实践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于社会,回馈于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有:服务咨询的185人,占14.3%,教育的385人,占29.6%,从事体力劳动的412人,占31.6%,进行发明创造的36人,占2.8%,从事服务经营的156人,占12%,做导游服务的72人,占8.5%,其他方面的56人,占4.3%。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的比例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是比较积极的,其中参加的服务活动主要形式是以体力劳动和教育服务为主。而智力型服务形式也有较大的参与度。

(四)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当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实践基地不足,利用率不高,并且存在相当的重复性,使得社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学院在建设校外实践基地过程中,需要认真规划,地址选择合理得当,与本校的特色相适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社会实践的机会。另外,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实践基地的同时,考虑到了大学生德育等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建设。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很好地将学生专业\德育等素质融合到校外实践基地,同时一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能够很好地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就业实习的地方。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达到了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和作用。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1.思想教育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接近56%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了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另外,还有1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和素质修养。其余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空间的提升。

2.智力提升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1304名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调查通过社会实践机制,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智力方面的提升和进步。

3.组织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大学生道德素养水平,增强了大学生智力发展,同时还加强了大学生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调查统计,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1304名大学生当中,有接近40%的学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还有45%的学生感觉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证调查以及统计,对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所抽取的1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指出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足之处。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其一是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其二是本校社会实践的不足之处。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不足,社会、学校以及自身三个方面都有原因。在社会层面,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在学校层面,只是把实践基地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校企合作、双方资源共享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层次思考;在学生层面,一些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只是玩乐的另一种说法,不能真正学到知识。因此,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之间要进行协同合作,明确各自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职责、义务,努力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利用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四、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的策略

(一)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目标模式

高校充分发挥自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有效整合,走出一条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和学生能力提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之路,创建一个新的目标模式。即“实践+技能”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两种方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塑造一批“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在这个目标模式下,高校必须做到三点:第一是专业特色要明显。高校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创新,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提升,将专业做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在该领域起到带头的作用。第二是校际之间资源互补。各兄弟院校要合作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个院校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实现高校之间的共赢。第三是资源实现整合共享。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和内容将按照专业分配给每一所高校。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单个高校不可能实现每一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将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共享,共同承担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

(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创建有效的管理体系、丰富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形式等措施,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进行下去。

1.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往往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仅仅局限于实践的横向发展,而缺乏纵向的深入。因此高校需要经过不断的革新,将空泛的实践主体丰富化,将单一的形式多元化,将无趣的知识专业化,将陈旧的内容时效化。让学生学有所用,时刻把握未来的趋势和方向。结合自我特色,让大学生实践活动朝着思想认识提高、智力提升和社会化能力全面加强的方向高层次发展。

2.规范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的机制要具有一定的激发性和公平性,更能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实践活动具体的内容和效果记录和积累下来,形成一种总结。另外,实践活动的要求可以学时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成果。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可以是报告或者论文等形式,将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形成书面文字,成为评价的客观标准和要素。

3.开拓实践基地,整合有效资源。

高校在开拓校外实践基地时,寻求长期合作,双方共赢,达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性,并为大学生将来的就业以及实习做好充分准备。这就要求高校和实践基地搞好联系和合作,主动了解和解决单位的难题,实现资源的共享。将单位和高校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和场地,实现三方受益。

4.重视社会实践管理。

篇3

关键词:服务学习;高校;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68-02

一、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间的教育资源流动加剧,这对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由此应运而生。高校社会实践不仅进行理论验证,还可以发现新的事实资料,同时其多样化的开展形式,较好地适应了不同地区的教育差异。与此同时,兴起于美国的服务学习,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学习注重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不仅满足了社区需求,更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更新;同时,服务学习的应用,也是对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理论体系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模式的革新。

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在实践过程中走马观花。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践者不能很好地考虑实践对象的需求,双方很难形成互惠,使得实践对象不配合。而服务学习的“服务”属性,对这种状况的改善提供了借鉴。在服务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深入进行体验式学习,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践对象的需求,从而达到共赢。

从以上可看出,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教育都取得了重要发展,并且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问题的改善有着借鉴作用。因此,如何认识大学生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的意义,并建立两者有机结合的途径,就是本文主旨所在。

二、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内涵及关系

(一)服务学习的内涵

1.服务学习的含义。当前对于服务学习含义的界

定,大概从三个角度:学校教学角度、学生成长角度、政府角度[1]。这三个角度虽有不同,但都认可服务学习的两个属性、三个特征。两个属性是指服务、学习;三个特征是指强调课程学习与服务实践并重,注重结构化反思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文采用赵希斌的观点,认为服务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参与有组织的社会服务行动,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注重反思和总结。

2.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服务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一方面,杜威强调经验具有教育性,但他也提出教育和经验不能等同,因为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有教育性,比如有错误引导性的经验[2]。经验是通过反思获得教育性,因此反思和实践在其学习观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实践正是服务学习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杜威强调学校即社会。他认为学生除了在学校中获得知识,更应进入社会,在实践中获得经验。服务学习让学生通过社区服务获得知识和经验,正是杜威这一思想的体现。

(二)社会实践的内涵

1.高校社会实践的含义。本文所指的高校社会实

践,专指大学生社会实践。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含义的界定较多,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马奇柯的定义,他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参与具体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了解、观察、分析和服务社会[3]。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本文采用当前学界较为公认的定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学生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深入到工厂、农村等地进行考察,了解社会,并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实践活动。

2.高校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高校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的全面发展。前者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正是促进学生智力与体力和谐发展的体现。人在精神方面、道德方面发展的要求,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的,必须深入生活,开展实践,获得知识感悟和价值观体验,这为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依据[4]。

(三)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的关系

一方面,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相互独立,有所区别。如,在社会公众支持方面,服务学习获得的支持度高于高校社会实践;在出发点方面,服务学习以迎合社区需求,获得知识技能为出发点,而高校社会实践以加深知识理解,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5]。另一方面,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彼此促进。第一,两者都注重通过实践中获得认知;第二,两者都注重研究者的体验,并培养其责任感;第三,两者都注重研究伦理。

三、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意义

(一)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者的意义

服务学习,一方面强调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知识应用到社区服务中,另一方面强调在社区服务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者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服务学习在高校社会实践中得到应用,有利于培养高校社会实践者的协作精神与沟通技能,同时利于其在学习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第二,两者结合,让高校社会实践中有了“服务”元素,有利于获得更多当地社会的支持,减缓实践阻力,实现共赢局面。

(二)服务学习对实践对象的意义

如前文已述,服务学习以迎合社区需求,获得知识技能为出发点,高校社会实践汲取这种方式,无疑对实践对象大有裨益。考虑实践对象需求的高校社会实践,第一,可以为实践对象做出有价值的贡献,促进其发展[6];第二,研究者充分考虑当地需求,利于减少或避免文化震撼,利于开展研究;第三,研究者带去先进的理论,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践对象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提升当地居民素质。

四、服务学习在高校社会实践应用的途径

我们应意识到,将服务学习应用到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主体是实践者,实践积淀的来源是学校,实践背景是社会,要想促进服务学习在高校社会实践教育中的应用,需要社会、学校、实践者个人的相互配合。

(一)通过社会,确立高校社会实践的支持体系

1.社会团体方面。一方面,社会团体应建立相应机制。(1)制定资助措施,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2)加大科研投入,以划拨经费等多种形式支持服务学习应用于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另一方面,社会团体也应发挥自身作用,为服务学习、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1)可结合自身实际,以服务学习为导向,以高校社会实践为方法,针对具体问题设立项目,鼓励和吸引实践者参与问题的解决,实现互惠;(2)增设社区临时岗位来接纳学生或高校社会实践者,为研究打开方便之门。

2.社会公众方面。服务学习和高校社会实践,它们不是义务,也不是慈善,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一方面,社会公众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合理看待服务学习和高校社会实践的价值,并认识到其带来的意义;另一方面,社会公众要通过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并尽力对服务学习者、高校社会实践者给予支持。

(二)通过学校,建立高校社会实践的课程体系

1.学校课程体系制定者方面。一方面,课程制定者要健全和完善服务学习、高校社会实践的相关课程建设。(1)广泛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吸收优秀师资,保证课程质量;(2)注重相关学科建设,善于寻找学科交叉点,完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课程制定者应将服务学习应用于高校社会实践这一举措纳入课程体系,并广泛吸纳此方面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保证自身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

2.学校课程体系实践者方面。这里的课程实践者除了教师,还包括学生。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服务学习和高校社会实践孤立发展的思维方式,学会在科研中运用、实践。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两者在思维和方法上的有机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注重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要理解两者含义,并学会运用。

(三)通过实践者,建构高校社会实践的经验体系

1.实践者理论方面。一方面,要求实践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积淀,同时又应有良好的人文修养,这样才能保证其能够在服务学习中考虑实践对象需求,在高校社会实践中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实践者要构建自己关于服务学习应用于高校社会实践的理论体系,并善于结合实际,及时对理论进行修正。

2.实践者实践方面。实践者的具体实践,是构建经验体系最重要的步骤。(1)两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实践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实践者的实践必须要尊重客观实际,求真务实;(2)两者都注重反思,因此研究者应注重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学会在反思中发现新的知识或问题;(3)两者的结合,有时需要深入异文化社区,这样就很难避免文化冲突,因此实践者的具体实践,要遵循伦理规范。

参考文献:

[1]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徐碧鸿,张阳.从杜威教育哲学论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本土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6).

[3]马奇柯.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J].湖北社会科学,2003,(4).

[4]王荣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渊源[J].学术探索,2000,(3).

篇4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养成教育 中外差异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

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

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唐征友,江春鸣.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12).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接触社会、检验真知,从而重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005年2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研究社会实践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实践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社会实践在概念上突出了实践的社会性,说明实践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有一定的社会性,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又突出社会的参与性,强调“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参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1]。其次,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并列提及,说明二者是不同的。因此,文中所指的社会实践,均指走出校门,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活动,不包含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及外在环境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实际活动中,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各相迥异,社会环境还未逐步成熟,不论是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还是社会环境的外在动力都还有待加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1.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

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致使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虽有部分学生认识比较到位,但存在困惑和矛盾者也不少,而且经常可见。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否定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认为社会实践无用,不如学好各门文化知识;(2)形式主义严重,认为社会实践是“面子工程”,必须做但可以应付了事;(3)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存在困惑和怀疑,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及创造性;(4)功利性强,强制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5)眼高手低,在现实实践中遇到困难立即放弃;(6)过于墨守成规,在实践中存在“呆板”和“教条”的现象;(7)持双重参与标准,突出表现在强调“实惠”,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则采取利己主义的标准。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主动性、参与主体意识淡薄、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动机不纯、定位不切实际、参与角色尚未转变等,这些主观根源性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育人功能。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将依然难以脱离“形式化”问题。

2.社会实践环境的外在问题。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比较成熟的社会环境相支持。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外部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脱离。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学校受教育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成长。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持困惑和迷茫的态度,甚至抵抗排斥参与社会活动,这都需学校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另外,部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脱离,使得实践缺乏科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结果打消了学生再次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借鉴典型人物、事例,结合专业学习,介入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纠正世界观、价值观,解决思想根源性问题。

(2)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细致的专业指导。

社会实践是和校内课堂学习不同的另外一种方式,学生接触的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性活动和工作,面临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和沟通,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除了需要思想上的指导外,更需要具体实践的指导及创新思想的鼓励和引导,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主题,如何具体实施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目前多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在专业实践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指定指导教师。学生在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则会逐渐降低。

(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政策不明确、缺乏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社会实践过程缺乏监督、监控不力、制度(奖励)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问题,当前高校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成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功利化倾向明显,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

(4)社会实践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机制。

针对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社会实践,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受市场利益驱动的影响,不愿意大批或分批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部分单位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但并不把学生放在该放的岗位上,有所保留,只提供有限的实践岗位;甚至有些单位接收学生实践是为了扩大影响和宣传,将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无偿使用,致使学生自身权益在实践中受到侵害。社会实践缺乏一定的保障体制,学生就难以得到应有的学习和锻炼,也影响到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5)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极力支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政策实施文件,对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要求不予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划拨不足等,这些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从激励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中的场动力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方向决定于内部系统的需要的强度与外部引线的相互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除了考虑高校、社会等客观因素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一主观因素。根据激励机制的内容,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提取诱导因素集合,引发实践主体积极参与的行为。

诱导因素集合是激励机制的首要构成部分。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应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制定不同的激励因素。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主要为:(1)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一较低层次上,表现为没有远大理想、目标和计划,思想自由散漫,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2)处于社会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认可参与活动的片面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遇到挫折容易放弃;(3)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寻求自身长远发展,遇到挫折不易放弃。根据这几种不同的需要,诱导因素应分别从以下方面考虑:(1)针对较低层次的需要,应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认知,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2)针对中级层次需要,应重点进行内在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通过满足其社会需求而调动积极性;(3)针对较高层次需要,则重点进行内在激励,可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增强学生持续参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提升自身能力,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2.抓住激励因素,建立行为导向制度。

行为导向制度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在组织中,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组织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组织在员工中间培养统驭性的主导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制度安排,事先做好计划、协调工作,科学分工,各部门通力配合,保证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团队工作关系,满足“保健因素”,及时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同时,抓住“激励因素”,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尽量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辅以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成就感,得到老师和社会的认可,真正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保持长久的工作动力。

3.合理设置目标,建立行为幅度制度。

行为幅度制度是指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与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奖酬本身的价值来实现的。在社会实践工作中,首先,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效价大的激励手段,比如学生所关注的就业推荐或荣誉奖励、实习经历等;其次,在工作目标的设置上,要注意目标应具体化,阐明目标的社会价值并和个人利益相联系,目标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最后,要让学生一起参与目标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需要对实现目标的进程有及时、客观的反馈信息,对目标的实现状况进行即时的掌握和调控。总之,通过目标的合理设置和效价的提高,行为幅度制度可以将个人的努力水平调整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止一定的激励因素对学生的激励效率的快速下降。

4.规范奖酬制度,建立行为时空制度。

行为时空制度指奖酬制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定,包括特定的外在性奖酬和特定的绩效相关联的时间限制,员工与一定的工作相结合的时间限制,以及有效行为的空间范围。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合理设置、细化奖酬制度,将学生所得的特定外在性奖酬与学生特定的绩效相关联,依照制度进行奖励;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实行责任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地点完成一定的工作方可得到有效的奖酬,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奖酬的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值,只有相对公平的奖酬才可产生激励作用。如果出现不公平现象,就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防止负面效应产生。时空制度可以防止个体的短期行为和地理无限性,从而使所期望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并在一定的时期和空间范围内发生。

5.正确发挥正负强化作用,建立行为归化制度。

行为归化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将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充分发挥正负强化的作用。首先,对于首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政策,建立他们对于实践团队的认可和信任,同时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施以合理的惩罚措施,避免同样行为错误的再次出现。通过正负强化,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成为符合实践团队风格和习惯的合格成员,达到组织同化,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其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及时按照处罚制度施以负强化,但要在事前让其知晓相关制度规定。如若违反行为规范和达不到要求的行为实际发生,则在给予适当处罚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教育,提高当事人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和行为能力,进行再一次的组织同化。最后,强化中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社会实践的成果奖励还需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持和政府的政策、财力支持。

以上五个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是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通过高校、社会、政府的各方支持和配合,以及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完善外在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发挥更强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革.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

[2]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2.摘 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分析了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和社会实践的外在环境问题,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接触社会、检验真知,从而重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005年2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研究社会实践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实践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社会实践在概念上突出了实践的社会性,说明实践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有一定的社会性,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又突出社会的参与性,强调“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参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1]。其次,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并列提及,说明二者是不同的。因此,文中所指的社会实践,均指走出校门,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活动,不包含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及外在环境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实际活动中,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各相迥异,社会环境还未逐步成熟,不论是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还是社会环境的外在动力都还有待加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1.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

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致使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虽有部分学生认识比较到位,但存在困惑和矛盾者也不少,而且经常可见。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否定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认为社会实践无用,不如学好各门文化知识;(2)形式主义严重,认为社会实践是“面子工程”,必须做但可以应付了事;(3)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存在困惑和怀疑,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及创造性;(4)功利性强,强制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5)眼高手低,在现实实践中遇到困难立即放弃;(6)过于墨守成规,在实践中存在“呆板”和“教条”的现象;(7)持双重参与标准,突出表现在强调“实惠”,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则采取利己主义的标准。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主动性、参与主体意识淡薄、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动机不纯、定位不切实际、参与角色尚未转变等,这些主观根源性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育人功能。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将依然难以脱离“形式化”问题。

2.社会实践环境的外在问题。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比较成熟的社会环境相支持。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外部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脱离。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学校受教育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成长。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持困惑和迷茫的态度,甚至抵抗排斥参与社会活动,这都需学校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另外,部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脱离,使得实践缺乏科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结果打消了学生再次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借鉴典型人物、事例,结合专业学习,介入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纠正世界观、价值观,解决思想根源性问题。

(2)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细致的专业指导。

社会实践是和校内课堂学习不同的另外一种方式,学生接触的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性活动和工作,面临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和沟通,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除了需要思想上的指导外,更需要具体实践的指导及创新思想的鼓励和引导,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主题,如何具体实施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目前多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在专业实践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指定指导教师。学生在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则会逐渐降低。

(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政策不明确、缺乏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社会实践过程缺乏监督、监控不力、制度(奖励)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问题,当前高校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成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功利化倾向明显,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

(4)社会实践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机制。

针对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社会实践,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受市场利益驱动的影响,不愿意大批或分批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部分单位接收大学生到单位实践,但并不把学生放在该放的岗位上,有所保留,只提供有限的实践岗位;甚至有些单位接收学生实践是为了扩大影响和宣传,将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无偿使用,致使学生自身权益在实践中受到侵害。社会实践缺乏一定的保障体制,学生就难以得到应有的学习和锻炼,也影响到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5)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极力支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政策实施文件,对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要求不予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划拨不足等,这些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从激励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中的场动力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方向决定于内部系统的需要的强度与外部引线的相互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除了考虑高校、社会等客观因素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一主观因素。根据激励机制的内容,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提取诱导因素集合,引发实践主体积极参与的行为。

诱导因素集合是激励机制的首要构成部分。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应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制定不同的激励因素。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主要为:(1)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一较低层次上,表现为没有远大理想、目标和计划,思想自由散漫,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2)处于社会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认可参与活动的片面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遇到挫折容易放弃;(3)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寻求自身长远发展,遇到挫折不易放弃。根据这几种不同的需要,诱导因素应分别从以下方面考虑:(1)针对较低层次的需要,应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认知,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2)针对中级层次需要,应重点进行内在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通过满足其社会需求而调动积极性;(3)针对较高层次需要,则重点进行内在激励,可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增强学生持续参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提升自身能力,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2.抓住激励因素,建立行为导向制度。

行为导向制度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在组织中,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组织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组织在员工中间培养统驭性的主导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制度安排,事先做好计划、协调工作,科学分工,各部门通力配合,保证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团队工作关系,满足“保健因素”,及时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同时,抓住“激励因素”,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尽量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辅以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成就感,得到老师和社会的认可,真正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保持长久的工作动力。

3.合理设置目标,建立行为幅度制度。

行为幅度制度是指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与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奖酬本身的价值来实现的。在社会实践工作中,首先,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效价大的激励手段,比如学生所关注的就业推荐或荣誉奖励、实习经历等;其次,在工作目标的设置上,要注意目标应具体化,阐明目标的社会价值并和个人利益相联系,目标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最后,要让学生一起参与目标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需要对实现目标的进程有及时、客观的反馈信息,对目标的实现状况进行即时的掌握和调控。总之,通过目标的合理设置和效价的提高,行为幅度制度可以将个人的努力水平调整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止一定的激励因素对学生的激励效率的快速下降。

4.规范奖酬制度,建立行为时空制度。

行为时空制度指奖酬制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定,包括特定的外在性奖酬和特定的绩效相关联的时间限制,员工与一定的工作相结合的时间限制,以及有效行为的空间范围。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合理设置、细化奖酬制度,将学生所得的特定外在性奖酬与学生特定的绩效相关联,依照制度进行奖励;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实行责任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地点完成一定的工作方可得到有效的奖酬,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奖酬的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值,只有相对公平的奖酬才可产生激励作用。如果出现不公平现象,就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防止负面效应产生。时空制度可以防止个体的短期行为和地理无限性,从而使所期望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并在一定的时期和空间范围内发生。

5.正确发挥正负强化作用,建立行为归化制度。

行为归化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将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充分发挥正负强化的作用。首先,对于首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政策,建立他们对于实践团队的认可和信任,同时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施以合理的惩罚措施,避免同样行为错误的再次出现。通过正负强化,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成为符合实践团队风格和习惯的合格成员,达到组织同化,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其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及时按照处罚制度施以负强化,但要在事前让其知晓相关制度规定。如若违反行为规范和达不到要求的行为实际发生,则在给予适当处罚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教育,提高当事人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和行为能力,进行再一次的组织同化。最后,强化中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社会实践的成果奖励还需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持和政府的政策、财力支持。

以上五个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是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通过高校、社会、政府的各方支持和配合,以及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完善外在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发挥更强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其职业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分析了职业规划教育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以及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大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用人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计划机制转向了市场机制。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资源,而且还必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真实的了解社会,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因此,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有意义的。

一、新时期开展高校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新时期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可以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进行阐发:

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规模及大工业生产的内在要求出发,创造性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创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个人智力和体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发展。第二,人的发展还包括人在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的正常发展,其核心是人的体力与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最完美的形式。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遵循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必然规律,适应了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依据: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即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这三者共同配合相互补充,同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起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途径是实现德、智、体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紧对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自己,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规划教育要求高校开展社会实践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建立职业意识、理念和培养职业能力;二是找到合法的职业,从学生转为职业人;三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做到人职匹配以实现其长远的职业发展。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中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目的只是要使大学生能够找到工作。这种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职业意识、理念、职业匹配则很少涉及,而且也很少重视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要针对大学阶段职业准备期的特点来进行。首先是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较高的角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科学树立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培养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素质。其次才是以实现人职匹配为目标的职业规划教育。也就是要指导大学生个体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使其在对决定其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的测评和分析,确定最优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现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因此,职业规划更离不开高校社会实践活动。

三、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第一,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自我评估要求个人遵循“深入”、“客观”两个原则对自己进行全而的剖析:弄清自己为人处世所遵循的价值观念,明确自己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和追求的价值目标;熟悉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剖析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等个人情况,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实践中跟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等的接触,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中,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更切合实际的判断,并逐渐克服对别人评价的抵触、防卫的心理,也不因他人的评价而无端否定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全面的自我认识是职业规划的基本前提。

第二,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定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自我定位的作用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而考察:(1)性格和职业匹配。职业规划需要考虑与职业选择相关的性格特征。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性格有更进一步了解。(2)兴趣和职业的匹配。根据霍兰德的“类型论”,大多数人可以被分为六种人格类型: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你才能确切的知道你的兴趣类型。(3)能力和职业的匹配。职业选择与人的能力、特长息息相关。能力是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的。所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以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通过自我性格、兴趣、能力等三方而的定位,明白三个问题:我想往哪此方而发展;我能往什么方向发展;我可以往哪此方而发展。

第三,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职业选择。职业选择阶段就是在可供考虑的职业中选择最好的,其主要是进行职业路线的选择和职业自标的设定。选择职业路线应把握四条原则:择己所爱,择己所能,择己所需,并在保证了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追求就业收益最大化即择己所利。要特别注意社会需要,个人兴趣、工作能力和发展机遇的平衡。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在初步考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职业选择路线,设定比较科学的职业目标。

第四,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制定可行的措施。制定行动措施是落实职业目标的具体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方而的措施。它有两方而的内容,一方面是直接的实施措施,也就是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要具体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开发哪些潜能等;另一方面是间接的措施,通过哪些方式和渠道提高自己,也就是为了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而需要去做的事情。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知道自己该在哪些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充实自己,并以实现职业目标为最终目的自觉地参与一些教育和培训活动。

参考文献:

[1]孙庆民.关于新时期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

篇7

【关键词】项目化;思考;决策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书本讲学只是大学生教育组成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应积极开展高校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更好更快地成为一个专业的人才。虽然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大效果,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实际参与岗位与所学专业技术的不匹配,实践方向不确定,实践活动重复率高,缺乏资金,实践过程中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等问题。

一、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缺陷

1.社会实践活动重复率高,内容单一。虽然在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前期都要确定相关社会实践的主题,但是,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还是不能摆脱单一的实践模式,都是一些最基本的调查、访谈、参与劳动等,没有新意。而且脱离社会要求,脱离群众,脱离所学专业,不被大众认可。2.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机构杂乱无章。社会实践活动所包含的种类众多,学生能够根据本人兴趣进行参与。但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缺少相应经济或硬件设施,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相应条件的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技术指导和物质设施的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缺乏科学规范和稳定的管理组织操作体系,相关设备、仪器和材料难以得到供应,具有专业社会实践技术指导的教师难以落实到位。4.学校和社会活动单位之间联系不紧密。在有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单位主要是由学生自己解决,导致实践单位分散。同时大部分学生都是临时寻找实践单位,对于学生的监督难度加大,不利于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二、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措施

1.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学生专业对口性。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提早接触将来的就业岗位,帮助学生按需参与。因此,相关的实践活动应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相结合,防止形式化的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并突出社会实践的意义。只有学生在需求的基础上,学生们去做社会实践才能有所作为;只有结合专业技能,学生才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发挥出来,提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践中,项目的要求必须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有必要设计相关的实践方案。要求实践项目要应用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使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处理遇到的困难。学校相关部门应鼓励实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激励措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社会实践。2.充分利用实践资金,分批发放,杜绝浪费。社会实践经费是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在实际过程中要采取分批发放的方式,在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将一半资金发出,另一半资金的发放要等到审查完成后。审查小组要以活动之前预定目标为基准,确认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完成了70%,对于不能通过审核的实践活动扣除后半部分经费。预定实践目标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比性,以便在不同的团队期望之间实现合理的比较。在实践过程中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和进行可以对预定目标进行修改,但一定要向有关审核部门报备。3.对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实现全方位掌控。第一,做好学院和校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让学院参与到相关实践活动中,发挥学院的指导作用,共同商议实践活动的方向和目标。这样可以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同时加深凝聚力。第二,做好相关实践活动的宣传。在信息的传输中存在信息衰弱的问题,高校动员社会实践的做法通常由学校一级消息,但是等到消息到达学生中间就会出现偏差。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宣传到位,避免信息的歪曲,保证学生对于政策的正确理解,正确认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好早期、中期和后期的规划。在早期的规划中,改善申报评估手续。社会工作一般以年为周期,前期规划:社会实践管理部门开始规划全年部署。中期管理:良好的持续监控和大力宣传,同时,可以邀请学校相关领导带头对实践活动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对实践活动涉及单位的安全状况要充分了解,保证学生实践条件,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在调查相关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考察项目计划是否实施,是否存在资金违规行为。后期控制:要设立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库,将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储存于数据库内,生成纸质的调查报告,帮助后来学生吸取经验。

结语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作过程,列举了在实践活动中实行项目化运作的可行性,再加以专业教师的认真指导,让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更好的回馈于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采取项目化运作能有效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郝丽丽,宋岩,蔡慧慧.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81-83.

篇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间的教育资源流动加剧,这对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由此应运而生。高校社会实践不仅进行理论验证,还可以发现新的事实资料,同时其多样化的开展形式,较好地适应了不同地区的教育差异。与此同时,兴起于美国的服务学习,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学习注重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不仅满足了社区需求,更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更新;同时,服务学习的应用,也是对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理论体系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模式的革新。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在实践过程中走马观花。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践者不能很好地考虑实践对象的需求,双方很难形成互惠,使得实践对象不配合。而服务学习的“服务”属性,对这种状况的改善提供了借鉴。在服务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深入进行体验式学习,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践对象的需求,从而达到共赢。从以上可看出,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教育都取得了重要发展,并且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问题的改善有着借鉴作用。因此,如何认识大学生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的意义,并建立两者有机结合的途径,就是本文主旨所在。

二、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内涵及关系

(一)服务学习的内涵1.服务学习的含义。当前对于服务学习含义的界定,大概从三个角度:学校教学角度、学生成长角度、政府角度。这三个角度虽有不同,但都认可服务学习的两个属性、三个特征。两个属性是指服务、学习;三个特征是指强调课程学习与服务实践并重,注重结构化反思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文采用赵希斌的观点,认为服务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参与有组织的社会服务行动,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注重反思和总结。2.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服务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一方面,杜威强调经验具有教育性,但他也提出教育和经验不能等同,因为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有教育性,比如有错误引导性的经验。经验是通过反思获得教育性,因此反思和实践在其学习观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实践正是服务学习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杜威强调学校即社会。他认为学生除了在学校中获得知识,更应进入社会,在实践中获得经验。服务学习让学生通过社区服务获得知识和经验,正是杜威这一思想的体现。

(二)社会实践的内涵1.高校社会实践的含义。本文所指的高校社会实践,专指大学生社会实践。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含义的界定较多,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马奇柯的定义,他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参与具体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了解、观察、分析和服务社会。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本文采用当前学界较为公认的定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学生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深入到工厂、农村等地进行考察,了解社会,并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实践活动。2.高校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高校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的全面发展。前者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正是促进学生智力与体力和谐发展的体现。人在精神方面、道德方面发展的要求,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的,必须深入生活,开展实践,获得知识感悟和价值观体验,这为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依据。

(三)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的关系一方面,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相互独立,有所区别。如,在社会公众支持方面,服务学习获得的支持度高于高校社会实践;在出发点方面,服务学习以迎合社区需求,获得知识技能为出发点,而高校社会实践以加深知识理解,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另一方面,服务学习与高校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彼此促进。第一,两者都注重通过实践中获得认知;第二,两者都注重研究者的体验,并培养其责任感;第三,两者都注重研究伦理。

三、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意义

(一)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者的意义服务学习,一方面强调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知识应用到社区服务中,另一方面强调在社区服务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服务学习对高校社会实践者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服务学习在高校社会实践中得到应用,有利于培养高校社会实践者的协作精神与沟通技能,同时利于其在学习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第二,两者结合,让高校社会实践中有了“服务”元素,有利于获得更多当地社会的支持,减缓实践阻力,实现共赢局面。

(二)服务学习对实践对象的意义如前文已述,服务学习以迎合社区需求,获得知识技能为出发点,高校社会实践汲取这种方式,无疑对实践对象大有裨益。考虑实践对象需求的高校社会实践,第一,可以为实践对象做出有价值的贡献,促进其发展;第二,研究者充分考虑当地需求,利于减少或避免文化震撼,利于开展研究;第三,研究者带去先进的理论,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践对象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提升当地居民素质。

四、服务学习在高校社会实践应用的途径

我们应意识到,将服务学习应用到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主体是实践者,实践积淀的来源是学校,实践背景是社会,要想促进服务学习在高校社会实践教育中的应用,需要社会、学校、实践者个人的相互配合。

(一)通过社会,确立高校社会实践的支持体系

1.社会团体方面。一方面,社会团体应建立相应机制。(1)制定资助措施,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2)加大科研投入,以划拨经费等多种形式支持服务学习应用于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另一方面,社会团体也应发挥自身作用,为服务学习、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1)可结合自身实际,以服务学习为导向,以高校社会实践为方法,针对具体问题设立项目,鼓励和吸引实践者参与问题的解决,实现互惠;(2)增设社区临时岗位来接纳学生或高校社会实践者,为研究打开方便之门。

2.社会公众方面。服务学习和高校社会实践,它们不是义务,也不是慈善,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一方面,社会公众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合理看待服务学习和高校社会实践的价值,并认识到其带来的意义;另一方面,社会公众要通过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并尽力对服务学习者、高校社会实践者给予支持。

(二)通过学校,建立高校社会实践的课程体系

1.学校课程体系制定者方面。一方面,课程制定者要健全和完善服务学习、高校社会实践的相关课程建设。(1)广泛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吸收优秀师资,保证课程质量;(2)注重相关学科建设,善于寻找学科交叉点,完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课程制定者应将服务学习应用于高校社会实践这一举措纳入课程体系,并广泛吸纳此方面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保证自身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

2.学校课程体系实践者方面。这里的课程实践者除了教师,还包括学生。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服务学习和高校社会实践孤立发展的思维方式,学会在科研中运用、实践。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两者在思维和方法上的有机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注重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要理解两者含义,并学会运用。

(三)通过实践者,建构高校社会实践的经验体系

1.实践者理论方面。一方面,要求实践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积淀,同时又应有良好的人文修养,这样才能保证其能够在服务学习中考虑实践对象需求,在高校社会实践中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实践者要构建自己关于服务学习应用于高校社会实践的理论体系,并善于结合实际,及时对理论进行修正。

篇9

关键词:深化 社会实践 意义 方法

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更好的由学校走入社会。

一、深化高校社会实践的意义

1、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从单一到多维,活动主体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当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多数学生的自觉行动。利用课余时间,学生们走出校园,下农村、下厂矿、到学校、访军营、进商店,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正日益受到学生们的高度重视。

2、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社会实践通过使学生了解国情,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使学生接触人民群众,有助于他们加深对人民群众的了解,同人民群众建立感情,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通过使学生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强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责任感;通过了解改革和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克服偏激急躁情绪,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

3、促进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

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检验,看到了课堂教学和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主动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使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动手的能力。

4、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是每个人必须面对和经历的。大学生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才与发展,甚至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命运。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强化其角色类型的分辨能力,角色扮演心态的健全能力,角色的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如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等;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他们消除心理误区,寻找到社会与自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5、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通过社会实践,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和改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找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郑州工作的新路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使学校深入了解学生素质、课程设置、教学与管理等方面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动推行改革,有利于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在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中,寻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突破。通过社会实践,架起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使教育走出封闭式的学院,走向广阔的社会舞台,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制。

6、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接受教育,锻炼才干;另一方面,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地方和活动接受单位做贡献,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了解社会实践的具体作用,有助于我们对社会实践进行科学的评估。我们应当以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否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建设,作为衡量社会实践成效的主要尺度。

二、深化高校社会实践的方法

1、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学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号召学生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建立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使广大学生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2、加强队伍建设,使社会实践专业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想做得更加深入,就必须建立一支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研究的队伍。在精心组织、认真督导、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时代要求,灵活应变,使社会实践常做常新。

3、要建立实践基地,使社会实践阵地化

社会实践要发挥他的教育功能,达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校内和校外的结合,阵地建设是很重要的。要广泛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逐渐建立一系列稳定的德育教育基地、生产实习基地、课外科研基地和社会活动基地,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领域。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核心价值观培养

1.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国情、加深对党的领导的正确认识,坚定政治方向;能够在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中,深化对人民群众的认识与了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能够充分认识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激发其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动力。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提高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直接地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不仅要在理论教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探索,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存在,教育内容的信息传递不是以正面灌输的方式进行,是指寓于实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②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实践课题、活动基地、调查研究、组织管理到总结评估,以大学生的亲身实践来观察,同时以社会先进文化为指导,从而获得的知识更深刻、更牢固。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和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导向性。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经环节,是大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对大学生各种能力与素质的检阅,也是大学生不断锻炼和增长才干的机会,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强化角色意识、健全角色心态、提升角色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寻找到社会与自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有效地开展,确保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应制定一系列社会实践保障制度,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2.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浸入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之中的过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载体。“大学生社会实践,包括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和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③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等;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由校共青团组织指导和学生自己组织实施,例如,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科技活动、勤工助学和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通过实践的检验、体验和感受,加深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既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又清醒地看到自身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缺陷,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不断追求新知的科学精神,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注重把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不断地完善自我。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以及养成教育,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专业、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强化专业技术,拓展专业知识。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及特点,注意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并且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大学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开展面向全校大学生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必要的礼仪活动,让大学生更好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专业考察、深入企业事业单位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把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突破已有知识的束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和空间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完善自我、全面成才的必由之路,离开了社会实践,就谈不上能力的成长、完善与发展,更不可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自我教育。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培养计划,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合理、道德品质优秀、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也能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全面成才的要求。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大学生实践的渠道和方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首先,社会实践应该采取校外与校内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社会实践资源,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内的社会实践,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通过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校内与校外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多种实践机会,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

其次,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特点,充分发挥校园资源与社会资源,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资源。例如,主动与社区、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以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

最后,建立一支专业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长远发展指导。聘请热心、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指导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导师,身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他们了解学生的性格、智力和能力状况,而且思想成熟,理论功底扎实,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的结合,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注解:

① 陈志军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