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范文

时间:2023-04-10 12:1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兰亭集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4、提问、讨论: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指出本文中能体现“序”的特点的内容。

5、[点拨]: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篇2

一、恋

眷恋人世,渴望长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王羲之选择三月三这一民俗节日,召集四十一位“少长咸集”踏青、祛病、戏酒、吟诗、畅谈,享受集会的快乐和美好的时光,同样也体现出他对生命的眷恋。王羲之笔下的景色本来在江南之乡十分常见,但是因为有贤者自然变得不俗。可见,景因人美,人因景乐,景即人之乐,人即景之美。这其实反映了古代文人隐者所常具有的寄情山水之情趣,并不鲜见,无出奇之处。这其中反映的对生命的热爱,其实是王羲之等迫于魏晋士族势力弱小、不能争强于上层统治者的避世思想的体现。他们只是又拾起庄子的思想,暂时忘我于物外,沉醉山林而已。

这种眷恋自然之情,尚属张扬个性使然,或者室内畅谈,或者独拥爱好,放浪形骸,“快然自足”,竟至于从旷达到放狂起来,好不率性。今人热衷游历,不也是放松身心,养精蓄锐吗?所谓返璞归真,几乎成为现代化快节奏下、物质泛滥的庸俗思想的侵蚀之中而产生的幻觉。为此,笔者倒觉得王羲之等能够在民俗里享受一段清丽美好、雅致自由的意境是多么的让人神往。

二、惧

时间流逝,景随时迁,人随景变,此一时彼一时,情何以堪?引以为乐者竟然丧失兴趣,这使本来拥有的心灵安顿之所一下子化成虚无,恰如掏空了可以支撑精神的磐石。再加上生命消耗殆尽,即将站在坟墓的边缘之上,怎能不空落落而汗涔涔呢?难怪作者感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恐惧于人生苦短,而生命往往不可避免地接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只能望其项背,徒增“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了,故此也就分外惧怕死亡。

这种恐惧死亡、感叹生命有限的思想继承了庄子的哲学观点。虽然庄子对生命有着强烈的悲剧意识,然而王羲之并没有像庄子一样对死亡采取完全逍遥、无为的态度,而是吸纳了儒学积极用世的理论,反而非常惧怕死亡。这和作者当时的境况密不可分。正是他为实现其“仁政”而努力之时。文中所提“永和八年”即写《兰亭集序》的前一年作者,即永和九年,“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加右将军衔”,作者针对时政曾经写出两篇政论文章,献言献策,哪怕他退隐之后志向不改,他撰写的《虞安吉帖》反映了王羲之急迫于为国举贤的心情,《都下帖》《伏想清和帖》以及《破羌帖》诸帖虽然能够发现王羲之纵情山水,但是却心系朝廷安危。可见,写作此文之时正是他积极入世的进取阶段,虽然王羲之心怀“终焉之志”(这是在他后来愤然辞官之后),但初衷不改。

所以,作者这种惧怕死亡的思想并不意味着他是贪生怕死之人。因为一个人只有有所惧,才有所不惧,只有有所不惧,才有所勇。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寻到解读的密码,即“死生亦大矣”,这说明作者非常看重生、死大问题,含蓄地表明他的生死观:慎重对待生命中的生和死的问题,这关系到苍生的人生意义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弄不清楚,就会产生真正的惧怕死亡、不知如何生的大问题了。

三、痛

但是,作者紧接着就独自感慨:“岂不痛哉!”因何而痛呢?王羲之曾多次撰文上书,怀抱拳拳之心,用心于政务,但是均未获得回应。这自然使他心灰意冷,此乃人之常情。根据王羲之《丧乱帖》一文记载,王羲之的祖坟曾遭破坏损毁,这在中国传统习俗里头堪称奇耻大辱,自然无论任何时候想起,都会隐隐作痛,甚至悲愤难平。如果这还不足以使王羲之感到伤痛的话,那赖以寄托情怀的爱好不觉间已经变得索然寡味,又加上“修短随化”,不可掌控,这怎能不让人感到生命无常、发出“逝者已去”,来着不可追的悲叹呢?王羲之渴望长生,曾服用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如此想来,王羲之之痛是深痛,乃至于悲彻心扉。

生死之痛看来是人世最大的痛,这样更令作者坚定地认为“生死之大矣”。

四、惜

人生行乐不成,必然悲痛,悲痛生死无常,身不由己,是不是就要万念俱灰、自绝人世呢?作者的思想先是乐极生悲,进而“痛定思痛”,最后竟至于达到“惜”的境界:记录时人之慨,有资于后人,提醒人们慎于生死,敏于行事,断然不能如老庄“一死生、齐彭殇”之论。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怀,比老庄的境界略高一些。王羲之乃是一位能知生死的大慧人,是一位能体察人心、推己及人的大善人。

篇3

【关键词】天下行书第一;神龙本;艺术价值;冯承素;高质量;临本

古俗:农历三月上日,四民并临水滨,执兰招魂,此称为“修契”。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谢万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集会,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王羲之用蚕纸,须笔,乘兴挥毫,为诗集作序,写下了被米芾誉为“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系草稿,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别名《临河序》、《曲水序》等。此贴历史记载考订文字较多,可是无论是真迹的来龙去脉,还是传本谱系真伪,都说纷纭,纠如聚讼。自清末起,有人干脆连《兰亭序》是王羲之所写的也不予承认。南宋高似孙《兰亭考序》说“契之为贴,风流太甚,自晋以来,难呼下语”。本文为介绍《兰亭》,只能难为其难。

据唐代何延之《兰亭记》所说:王羲之当日书时,如有神助,日后重写多本,均不及原稿,所以自己也极爱重,交付子孙传掌。以“铁门限”闻名的王羲之七世孙,陈代书家智永,因是和尚,便把《兰亭序》传交弟子辨才。贞观中,唐太宗仿二王真迹殆遍,独缺《兰亭》,三招辨才查询,辨才均谎称不知。于是唐太宗便派御史萧翼伪装商客,与辨才交往,乘隙窃去。真迹入内府后,唐太宗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等人各掌数本,分赠太子、诸王、近臣。

在而后记载中,此本除赵模等人外,唐初书法家如欧、虞、褚、陆等,又复多临本。无论此谁,临者均是高手,论者却不许任何一个人独专其美。南宋张泊评《兰亭》曰:“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修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于变化:薛得其清,而失窘拘……”。

张泊之评,是符合书法艺术原理的。汉扬雄说:“书为心画”,可见书法不只是笔墨间事。《兰亭序》是王羲之在“四美”、以及“五合交融”条件下产物。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客观之景,“仰之间,已为陈迹”,主观感受又“情随事迁”。就王羲之本人,离开当时情景,“他日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欧、褚等人,纵使笔法再高,仅凭序文所云情景,想完全再现《兰亭》风貌,当然是不可能。举一个音乐方面例子来说,音乐鉴赏家门,同时欣赏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从宏观上讲,每个人脑海里都随着乐曲展开而呈现出草原、鸟语、雷鸣……这是相同的。但从微观上讲,每个景物位置层次,色彩……每个人所想象又都与别人不同,也绝没有一个人与贝多芬当时所感受相同,尽管大家听的是同一只乐曲。可见艺术在感受一表现(作品)一在感受一在感受运动过程中,绝不可能产生绝对重复。

宋黄长睿云:“世人都不晓临此之别。临谓以纸在古贴旁,观其形式而学之。此以薄纸覆古贴上,随其细大榻之”。历代记载《兰亭.》传本者,往往将临本。如从严格意义的唐代此本来算,古人著录虽不少,现今存下却不多,仅“神龙本”、“薛绍彭本”、“吴傅朋本”等精神,其中以“神龙本”艺术质量为最高。

“神龙本”前后原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玺,后人将隔水换过,致使首尾只剩半印,故又名“神龙半印本”。元代郭天锡跋云:“予观唐此《兰亭》甚众,皆无唐代印跋,未若此贴唐印宛然”。又说:“字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此定是唐代宗朝供榻书人直弘文官冯承素等,奉圣皆于《兰亭》真迹上双钩所临”。明大收藏家项子京购得此贴后,更直指为冯临。

《神龙本》书法艺术价值包含三个方面:一,《神龙本》是最忠实原作高质量临本,在运笔上,它毫芒转折,纤维备尽:如“岁”之中竖,“毕”之横折等处破锋,都如实的临出:“仰”之末笔、“可”之首笔的断笔,“暂”字右下足字的赋毫,也都精确地予以表现。在用墨上,以细分为浓、淡、半浓三色,层次分明,保留了真迹涂抹改换的面目,如“每”字,中画浓墨,其余淡墨涂去“良知”二字,并改“也”为“夫”。在布局上,全帖行距,前松后紧,比定武刻本强行排匀,更符合真迹原始,体现了起草时信笔直下风貌。

其次,《兰亭》真迹以亡,依据《神龙本》,再辅之以其它、刻转本,可以大体上推出真迹书法特点。真迹以中锋为主,也不乏侧锋,提按顿挫,随意而又应节,布局则天机错落,无心安排而皆映带成趣。其神力在于“若断还连”。所谓“不施脂粉,自然终好”者也。

再次,《神龙本》本身就是一件书法真品,这一点不言自明。郭天锡跋已评其“下真迹一等”。解放后,关于《兰亭》真伪的辩论中,即使认为《兰亭》是违迹者,也都承认《神龙本》自身书法价值。

上述三点同一事物三个侧面,它们不是互相排斥,各自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统一于《神龙本》这一客观实体中。

王羲之的真迹没有留下,使我们感到无限遗憾。而唐人留下的临本,为我们探求真迹的面貌提供了跳板,从这点来说,又是值得庆幸。

参考文献:

[1]宋苏轼.《东坡全集》卷九三.《书唐氏六家书后》,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1108册。

[2]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十《学士文》,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1089册。

[3]宋宋敏求.《长安志》卷八.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96199页

篇4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篇5

关键词:《兰亭集序》;生命意志;酒神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0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会于会稽兰亭,临流畅饮,赋诗书怀。《兰亭集序》即为此而作。序文记述了宴集的盛况,并即事书怀,对人生聚散无常、年寿不永发出深沉的慨叹。文章固然通篇着眼于“生死”二字,情调有些低沉,但最为主要的是──它表达出时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

魏晋时期,玄谈之风盛行。时人空谈玄理,崇尚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竹林七贤意味着时人从朝廷中脱离出来,他们以痛饮放浪形式曲折地呈现出一种新的精神。他们认为艺术、文学和人生,无论就其各自来说,还是就其二者的关系来说,都应超越现象,回到本体。他们认为在玄学的背景中,这个主体就是超越社会政治现象的天道。正如嵇康所道: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狂狷如嵇康、阮籍,然当嵇、阮处在晋时的高压政治,直面着死亡,固而期望以宗教超脱人生,然而又不得不以艺术眷念人生,以哲学思索人生。既然人必有一死,短暂的人生连同它所有稍纵即逝的悲欢离合还有什么意义?当他们直面人生这一悲剧又发现理智无能作出解答时,一种悲剧意识便觉醒了。

魏晋人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识。从开一代诗风的汉末古诗十九首,中经建安、正始、元康诸代诗群,直到晋宋大诗人陶渊明,绵绵二三百年间,慷慨悲凉的忧生哀死之叹悠悠不绝于耳,王羲之亦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如果说阮籍把当时弥漫开来的悲剧情绪表达得最充分,最强烈,那么,王羲之则把这种悲剧意识发展得最激进。只有王羲之透过这种悲剧意识高扬起生命之意志。

生命悲剧意识从汉末古诗,经竹林七贤到兰亭群士,发展为一种宏大的宇宙天地人生情怀。生命意识是一种痛苦的意识。归宿何在?竹林七贤,还是玄学与自然――的小场景。重的是一种沉痛,因此痛饮大醉是其特色。到兰亭群士,地点已到朝廷更远、离自然更近的风景胜地。王羲之《兰亭集序》,与嵇康同样是仰观俯察,远近游目,虽仍不免有一样的人生苦短的喟叹,但已没有了嵇康、阮籍的沉痛。

“古代习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官民并结之于东流水上,祓除不祥,”后来这一仪式发展为朝暮之初的河边宴饮嬉游。而王羲之等士人的集会,已把民间的宴乐形式转化为一种士人情怀。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焉之态。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允、许洵、支遁,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之兰亭”。

《兰亭集序》把兰亭群士之韵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兰亭景色在韵味上与竹林相同,描写用了仰观俯察、远近游目的审美视线。但其景更阔大,更自然。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官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觞叙幽情。”兰亭的饮酒,没有了竹林士人的沉痛,而显得优雅。没有了盛大的丝竹管弦的热闹场面,又区别于朝廷趣味。士人们列坐在江水弯曲处的水边,在江上流放酒觞于水中,酒觞顺流而下,漂流到谁面前,谁就取而饮之,并立即赋诗一首。不能赋诗者,则罚酒三斗,显得兴趣盎然。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俯仰对象虽仍是天地,但突出的是山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魏晋清谈),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魏晋风度),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之乐,上承魏晋清谈和竹林风度,表现形式不同,但士人的情怀是一样的。)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欢乐苦短)。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其不痛哉!(人生何以有限!)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成仙不可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汉末以来人生苦短的生命之叹,在兰亭集会中虽然还是一样的深厚,然此生命之叹已经是在大自然之中,一种远离尘嚣的俯仰天地之中,清减了沉痛,多增了自持。

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了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的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体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是悲得没道理的。其实这种情感变化是正常的。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王羲之的悲从何来?来自于生命的悲剧意识:人生美好却短暂,时间无情,生命终归于毁灭;生命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修禊事也”,为祈福消灾,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生命、死亡,想到美的幻灭,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有人认为这是很消极的,相对于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确实有点低沉,然而这种对时间和生命的恐惧并不必然导致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慨,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死中包含着对美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该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伤感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其实它与上文的乐生之旨契合一地。

我觉得王羲之的这种悲观应上升到一个高度,它不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而是尼采的悲剧意识――高扬生命意志,用酒神的智慧来战胜生命的苦恼。从《兰亭集序》全篇尤其结尾部分可知。如王氏所绘集游时的临流饮酒赋诗,享受生命中快乐时的陶醉境界,这都是酒神精神的显现。正是对生命执著的追求和爱,使王羲之等名士醉心于自然山水,肯定生命,歌颂生命,连同肯定生命中所固有的悲剧和痛苦。生即生,死即死,“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没有强烈的生存渴望,又何由兴如此之感叹!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篇6

在沈园的那一片绿色中,一朵朵色彩斑斓的花儿舒展着眉头,细细释放着心中的清香,让周围无数的游人都为之倾倒。而那柳树缓缓飘下了柔软的柳絮,仿佛沉睡中的婴儿,如此地玲珑、可爱。在那一座亭子中,老人们正襟危坐着,和对方下着国粹——象棋,一旁的观战者则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谁胜谁负。这时,一只蝴蝶翩翩飞过我的头顶,带着我去了那幽静的地方——兰亭。

兰亭位处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昔日书圣——王羲之的寄居处。兰亭,顾名思义,必是亭子。缓缓走过一段路程,便可看见鹅湖。湖面波光粼粼,时而有鸟儿飞过,轻轻点一下水面。再往前走,便可看见流觞亭,这里正是千古名作《兰亭集序》的创作地。仿佛能看见,王羲之对酒当歌,与孙统、谢安等人一起在这里写下《兰亭集序》,飘逸的字体将人带入了兰亭美好的梦中……

梦渐渐醒来,便来到了那令人向往的江南水乡。乡下四处都是老房子,而坐在船上,过了那一座座桥,见到清澈无底的水和一旁幸苦耕作的农民,会感到身心不再疲倦,闭上眼,躺在船上,甚至可以听到水的歌唱,柳树的倾诉和蝉富有节奏的叫声,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哗,是人生一大美景。

篇7

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它以精练的形象传达其涵义。基于大众对符号的识别 、联想等思维能力,使标志传达信息的功能很强,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标志和文字同出一源,人类早在原始时期就创造出图形符号,从而也就形成了标志的早期形式。

中国书法是一门伴随中华文明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艺术。书法的形成源于汉字的产生,是一种借由线条和形体结构来表现书者的内在品格的艺术。中国最初的文字就属于象形文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如今汉字已属于表意文字。在众多优秀经典的书法作品中,历代书家都推“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而在众多版本中,神龙本兰亭是流传至今的《兰亭集序》摹本中最为精美的一本。

二、书法艺术的“势”在标志设计中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自古有气势如虹、破竹之势、势如水火等成语,以展现力量气势。首先“势”是一种外在可感的,以一定物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其次,“势”还可以理解为内在的无法碰触但人内心可以感受到的一股力量。故“势”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而“势”的概念自古以来就和视觉艺术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传统书法里很讲究对“势”的研究,如蔡邕的“九势”之说,就是对书法的形式、技巧法则的审美阐释。而标志作为一种概括的平面视觉形式,与书法之间必然有着共通的审美趣味。

1、“笔断意连”之势

唐张怀曰,“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就是俗话说的“笔断意连”。在《兰亭集序》中,所书写的三百多字若无明显的映带,但皆是笔断而意连,如其中“列坐其次”中的“列”(图1)字,右边部分点划和竖勾虽“笔断”,但是可以感觉得到点划和竖勾的“意连”之势。

在标志设计中,惯用图形化的视觉语言来传达特定的信息,一些图形本身就能使人感受到一定的动势,如,倾斜的直线给人速度感;曲线则有舒展流畅之感;呈放射状排列的三角形给人尖锐或光芒四射的感觉。在标志设计中充分利用不同图形自身的特性能有力的表现出动势效果。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奥标志(图2)体现的就是以曲线表现运动和力量的美感,代表奥运五环的五条形态各异的曲线笔断意连互相交织,整体形态上恍若一个正在打太极拳的人。整个标志随着曲线的翻折,展露出循环涌动生生不息的生命蓬勃之感,观者亦是在视线的游走中领略到了富于韵律的动态美。

图1图2

2、形态布局之势

形成动势的效果除了依靠有形的线条,图3也能体现在一种无形的线条之中。如《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的“乐”、“也”(图3)二字,“乐”字左底右高呈俯仰的势态,“也”字仰接“乐”字,其末笔左高右低,产生了新的俯势,而这种动势仿佛让后人观者体会到作者书写的酣畅心境和非凡气势。一些标志其形态或布局就通过有形线条为基础,再以无形的线条来产生一种贯通整个标志的气势,这就是 “势”的内在张力所产生的运动感的体现。譬如世界著名运动品牌“耐克”的标志,简洁的红色钩号像一阵风一般。设计者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翅膀,那振翅欲飞的动势被形象地浓缩精炼成一道优美的钩弧,集速度、自由与梦想于一体。

3、对比节奏之“势”

当我们欣赏音乐或诗歌时,或激昂或舒缓或抑扬或顿挫的节奏让我们随之起伏。如同诗歌、音乐一样,书法亦是如此。节奏是利用各种对比的方法而产生的,对比能产生的动感也可看作是对比的动势,粗细、大小等都是对比所带来的落差。在标志设计中,各部分元素之间面积大小的对比、形状的对比、肌理的对比等都能对观者产生一种视觉落差,而越强烈的落差越能博得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所以,关注并把握好标志设计之中的节奏之“势”是设计出经典标志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在书法艺术中字体的大小能产生节奏感。如《兰亭集序》中“岁在癸丑”(图4),“岁”、“在”、“丑”三字处理得相对遒劲有力,“癸”字则被作者处理得扁平而体小,这三字与“癸”字在笔画、体积大小上亦有明显差异,由此产生了较强的对比。在标志设计中,这种对比也被运用得娴熟,如顾永江设计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5)中,以“月”为形态轮廓,“月”字的中间两横以浅浅的一对小脚印来代替,整体标志丰富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节奏感,既含有笔划粗细、体态大小的对比,也有颜色浓淡强弱的对比,不但蕴含中国式的意境美感,其中的深厚寓意也是引人深思。图4图5

其次,用墨的枯湿浓淡的变化同样能产生节奏感。《兰亭集序》书风虽恬静平和,讲究舒卷悠扬的自然之象,但其墨迹枯湿浓淡亦是有微妙的对比和变化。虽然书法艺术中“无色”,但其“枯湿浓淡”的原理是可以在标志设计中得以贯通的。标志设计非常注重色彩的搭配,充分利用色彩对比所形成一定的视觉动势的作用尤其明显。色彩对比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动势效果,譬如,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的标志以其绚丽迷人的色彩变幻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官刺激,标志的主体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类似电子波的图形,色彩随着背景色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这些变换无穷,所以观者的联想力得以被充分调动。

三、对标志设计中“势”的思考

“势”所带来的美感使标志设计更加具有内涵和韵味,增加了标志设计的艺术性。“势”作为一种使设计更富有美感的手段,应视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设计的首要目的不是欣赏,而设计之美正是在于其功能和审美价值的和谐共生,标志本身所具有的传达信息的功能不容忽视,对标志之“势”的探讨是为了使标志更富有设计美。随着时代的发展,标志设计的个性化时代已经到来,对标志的设计也会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日趋多元化,如果认为只照搬了某些法则就能达到设计美的话,那就太生硬肤浅了。故而一个标志现实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不应为了美感而一味求势。(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砚祖 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肖虎 标志设计图形想象 北京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3]张海清 汉字标志创愈 , 北京 二 西苑出版社, 2003

篇8

关键词: 《赤壁赋》 《兰亭集序》 主题思想 探究式教学法

高中语文教材选录了苏轼的《赤壁赋》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两篇文章,它们不仅文言字词艰深,而且主题思想深奥,学生很难理解,教师不好表述。字词问题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解决,而主题思想方面的讲解常常让老师无从下手。教师能否照搬教学参考书的说法,应付了事,草草收兵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而,如果教师教文言文时不引导学生鉴赏文中的主题思想,就不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说:“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言’而无‘文’。”《赤壁赋》、《兰亭集序》这两篇经典文言文的精髓正是其主题思想,不讲,行不通;讲,不好讲。教师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只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对话者之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与交流,为学生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那么,对于这两篇文章深奥的主题思想,我想,教师如果能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讲究质疑解疑的技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我教学《赤壁赋》时,许多学生不理解课文第三、四段的内容。他们问:作者写了“一世之雄”的曹孟德、“渺沧海之一粟”的自我、“挟飞仙”“抱明月”的愿望、“逝者如斯”的江水、“盈虚如彼”的月亮、“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为了抒发什么情感?阐发什么人生道理?对于学生的疑问,我采用探究式的方法一步步解疑。解疑之前,我通过巧妙的质疑,引导学生一步步突破难点。我先针对课文的第三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客泛舟赤壁,吹着洞箫,箫声悲戚,引发万千感慨,他会想到谁呢?(2)客想到“一世之雄”的曹操,他发出什么感叹呢?(3)客在发出“而今安在哉”的感叹时,抒发了什么情感?(4)客抒发“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情感后,他又希望得到什么?(5)客希望得到“生命的永恒,并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在现实中他能得到吗?客知道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此悲伤愁苦。其实,客所思正是苏子所想,客之悲正是苏子之愁。学生在我的质疑和自己的思考探究中,一步步地突破难点。

我又针对第四段提出几个问题:(1)苏轼用什么方式来宽慰“客者”?(2)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宽慰“客者”,想传达出什么意思?(3)苏轼提出“大自然的变与不变,永恒与短暂,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后,又引发出什么人生的道理呢?(4)苏轼引发了“人与自然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一代代生生不息”的道理,体现他怎样的人生态度?(5)除了“豁达”、“开朗”、“乐观”、“自信”这些积极的人生态度外,还有消极的一面吗?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无奈”“”等消极的态度。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思考探究,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赤壁赋》三、四段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既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悲观的感叹,又有热爱自然,随缘自适,尽情享受生活的豁达与乐观。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的三、四段,思想内容同样是晦涩难懂的。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也是采用质疑解疑的方法来指导教学的。比如文章的第三段:(1)作者罗列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几种生活方式?(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2)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由于“趣舍”、“静噪”不同,其实是指由于人的情趣、爱好、性格的不同)(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有些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什么东西呢?(老之将至、感慨系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4)作者引用古人的话:“死生亦大矣”除了表达悲痛之情外,还有什么用意呢?通过这四个问题的层层追问,学生明白作者思考的是:人不能沉迷于美好的留恋,人不能永葆自己的青春,人生短暂,人心烦苦,人们何不利用有限的时间去珍惜拥有,眷恋生活呢?

对于文章的第四段,我这样设疑:(1)作者是怎样看待生死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作者提出这样的生死观是为了强调什么?(生死有别、长寿短命有别)(3)作者通过这样的生死观探求生命的何种意义?很显然,作者是在阐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每一个人可以让自己活得更精彩。作者针砭时弊,对当代人崇尚老庄思想,追求清净无为,空谈玄理,不做实事的做法进行批评,告诉世人,要热爱生活,有所追求。作者仿佛在说:我追求的是书法,你们追求什么呢?你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作者钻研书法,勤于诗文,成为一代名家,其实也给世人树立一个榜样。

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不要马上把答案讲出来,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才说出参考答案。对于学生的不同看法,教师不要一棍子打死,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要给予肯定。

《学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脱)以解。”教师如果能掌握一些质疑解疑的技巧,在课堂上就会驾轻就熟。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阅读生疑,到教师的技巧化的质疑,再到学生的自主精思破疑,学生的探究意识会得到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与提升。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在教学主题思想深奥的文言文时,如果能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巧妙的质疑,学生的合作探究,重视知识发现的过程,那么,突破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易如反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篇9

关键词:书法艺术;艺术作品;兰亭序;创作;怏然;快然;直谏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Feasibility of Chu Suiliang's Adapting "Yang Ran"

ZHENG Fu-zhong

《兰亭集序》最早见录于《晋书•王羲之传》,

其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之句为后之官修史书所沿用。

独“快然自足”之语,于历代摹刻本中,多为“怏然自足”。孰是孰非,为何唐宋季鲜有论及者(可能当时这是个常识)?

2007年,清华大学吴迪等对《四库全书》进行了全文检索,检索到原文或引用原文的情况共25次,均为“快然自足”。吴文称:“但除此之外的各时期摹本体系中,书法家们一直坚持着‘怏’字。官修史书必是‘快然自足’。”

案,兰亭八柱第二本,传为褚遂良临本中,

作“快然自足”。明王铎及傅山临褚《兰亭序》均作“快然自足”,欧阳询楷书《兰亭记》亦作“快然自足”。

褚遂良临摹《兰亭序》明王世贞藏本、陈鉴藏本与清梁章钜藏本均作“怏然”。

然《晋书》为唐太宗诏令撰修,始于贞观二十年(646),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历时两年之余,共纂130卷。编者共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等为监修。由于唐太宗推崇王书,试图通过官修史书制造舆论,故亲撰《王羲之传》,

照常理不会出现如此谬误。又,关于唐太宗获取《兰亭》的过程,启功列三种说法,

足见唐太宗得《兰亭》之不易,后命冯承素等人勾摹数本,以赐太子、诸王,可见其十分珍视《兰亭》,当时必定轰动朝野,则诸臣亦不敢出错。

吴文列出了传世《兰亭》诸本中“怏”字图片(图1),并试图从读音上寻找答案,以“怏”、“快”形虽似而音异,“能够混淆的几率很小很小”而不了了之。案,传世《兰亭》多为摹本,即便是临本,亦与后世说唱文学不同,且《兰亭》以文本相传,与音无碍,不必深究。又《兰亭》区区数百字,不比抄写千言经文,何至疏忽?图1

“快”、“怏”究竟哪个源自真本,为何又分流至今呢?我们先来看二字意义有何不同。

《说文》:

快:喜也,从心声。

怏:不服怼也,从心央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

快:喜也,引申为疾速,俗字作。心声。

怏:不服怼也。按当作不服也,怼也。怏,盖倔强之意。集韵于阳韵曰:怏然自大之意。考王逸少兰亭序曰:怏然自足。自来石刻如是,本非快字,而学者知之。周亚夫传曰:此鞅鞅(案,“鞅”通“怏”)非少主臣。

案,段氏释“怏然”为自大之意,且言《兰亭》应以“怏然”为是。《现代汉语词典》“怏”字条下载“怏然”:①形容不高兴的样子:怏然不悦;②形容自大的样子:怏然自足。未载“快然”词条。

《汉语大词典》释“快然”为喜悦貌,并举“快然自足”条。然未收“怏然”条,于“怏”字下引《战国策•赵策三》:“辛垣衍怏怏不悦。”

(案,所举《战国策》一例印证了“怏然”在先秦有“不悦”之意。)《新华汉语词典》载:怏然:①心里很不高兴的样子。②自认为了不起的样子。

《新华大字典》载:怏然:①不高兴;不满意:怏怏不悦。②自高自大的样子:怏然自足。

《汉语大字典》载有“怏”字平声条,注引《集韵•阳韵》条曰:怏然,自大之意;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在“怏然”条下注“怏”为去声:①不高兴的样子,如怏然不悦;②自大的样子,如怏然自足。

《辞源》释“怏然”:不服气,不乐意。

案,“怏然”有两层意思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读平声或去声或可再论,并无大碍。我们要重点关注“怏然”的两曾意思:①自大;②不高兴。

此二解争议最大,而后者似乎于理不通;若作“自大”之论,“怏然自足”当亦可通,然置于《兰亭序》文中,则另当别论。张文称:“‘快然自足’(欢乐高兴,自我满足)显得更妥当,然用‘怏然自足’(自大自足)来连接上下文,也是讲的通的。还是得尊重原字‘怏然’为妥。”

吴文则认为:

“怏然”有两个含义:一,形容不高兴的样子;二,自大的样子。若是“快然自足”,表面上看起来更容易理解。但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地方:原文虽是“欣于所遇”,但接下来是“暂得于己”。“欣于所遇”如果还能“得于己”,为我所有,则可为人生得意,得意便容易忘形,即便是“暂得”,也可以获得一时的自大。但稍纵即逝的“暂得”是一种人生不幸,命运也在这种不幸中不自觉地“老之将至”,这就是“怏然”的另外一个意思。……“怏然”具有的两种释义恰恰反映的就是王羲之当时复杂的思想状态。

案,《兰亭序》的感情基调是由喜转悲,分界点便是“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一句。所以“欣”者,因有“所遇”,且“得于己”,“欣”字便是“然自足”的注脚。以其“欣于所遇”,所以不觉忘怀,情系之间“不知老之将至”。所谓“暂得”者,皆因“欣”而愈发觉短,非指“短暂拥有”即逝,否则又何待“所之既倦”呢?故“怏然”作“不高兴”讲时,实与“自足”抵牾,与文不合;“怏然”作“自大”讲时,虽“怏然自足”可通,然与文意不符。《老子•俭欲第四十六》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者常乐,实与“然自足”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处若为“怏然”则较“快然”大煞风景。

然吴文引入了一则材料,即1908年,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敦煌获取了万余件敦煌文书,就中包括一份后来编号为伯2544的《兰亭集序》民间抄本(图2),从中可见“怏然”字样。并述《兰亭墨迹汇编》载:

图2

此唐抄本远在《晋书》刻本之前,《晋书》中“怏然”的“怏”作“快”,根据这个抄本可以看出这都是后来的传讹。

案,吴文并未提及该唐抄本的具体年代,故该抄本的底本便是个疑点。若所据为入唐宫前《兰亭》本,则以唐太宗九五之尊觅得尚颇费周折,民间怎能轻易得见?待《兰亭》入宫之后更非常人可以得见。观此抄本笔迹潦草并且一改《兰亭》本来章法,且“修禊”二字作“修契”,“所”字出现多次均与《兰亭》本来写法有出截然不同,此本或为背临,亦未可知。然终归旁证了《兰亭》在唐有“怏然”字条一说。但最近冯承素墓志的出土却明确了一个事实,即冯氏祖上官职不大,他得以入仕主要因为“临古法奉进宸闱”,奉敕摹《兰亭》时年仅十九。

初入宫廷,位卑官轻,做事专谨自不待言,所以冯承素摹本《兰亭》应该是与真本一致的。那么《兰亭》第二柱作“快然”又如何解释,究竟是谁改写了呢?吴文只言《晋书》为“千古之误”的源头,但并未细言何以官修本《晋书》会“误”,另与官修本同属者尚有传为褚遂良临本的《兰亭》第二柱。

是谁改“怏然”为“快然”的呢?笔者以为最具可行性的是褚遂良。张文以为可能是房玄龄等,也可能是褚遂良:“在传为褚遂良临本《兰亭序》中,当他将‘怏’字第四笔想临成一个短竖时,突然意识到这应该是个‘快’字,他迅速改变了方向,向右横画而折。”

案,太宗得《兰亭》如获至宝,置之枕边把玩,又命冯承素、赵模等人勾摹赐予重臣。太宗如此重视,想必褚遂良等不会对《兰亭》陌生,试看褚临本中“外”字改“因”字处、“于今”改“向之”等处,均原样临摹,何以转念之间“迅速改变方向”易为“快”字呢?值得注意的是,诸本大都遵循了《兰亭》本来的用笔特征,唯褚本(第二柱)不然:“快”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3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落笔第三笔收笔处即提笔外转(真本是内收),第四笔又一改诸家尖峰轻落的特点,重按作方笔后迅速提笔,第五笔又改作逆锋,且横画上仰角度较大,蓄势即收,未若他本作横式状,这一系列的动作恐非突发奇想,而是有意为之。尤其“快”字第四笔,落笔极重,笔者以为这正是褚氏强调真本《兰亭》的“怏然”字样的错误,警戒后人。“快”字第四笔乃是晋唐时流行的“节笔”,

同属者还有《兰亭序》24行起首“诞”字第二笔。这种笔法于褚遂良本人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图3)。细看褚本《兰亭》,发现用笔藏匿改动处不胜枚举,这正是褚氏用笔特征所在。然此本点画略显优柔,笔者猜测可能是后人仿本亦未可知。案,启功先生曾言褚本“字与米诗笔法相同,纸也一律,实是米氏自临自题”。

翁方纲《苏米齐兰亭考》卷四亦言“此则米老自临《褚兰亭》”。同时《翁考》还说:“米诗中‘昭陵’作‘昭凌’,‘怏然’作‘快然’,都分明是误字,或是米迹的重摹本。”条下启功注曰:“‘怏’字《晋书•王羲之传》作‘快’,但帖本无论墨迹或石刻,俱作‘怏’,知《晋书》是传写或版本有误的。”

(p33)案今褚本作“快”字样,或为米临,然断非米芾改之,否则《晋书》的问题就难以解释,米芾显然是认可这种改动的。《晋书》是传抄或版本问题吗?大概不会,此前已有述。

为什么说褚氏改写《兰亭序》最具可行性呢?试看《旧唐书•本传》载,太宗对魏征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以侍书,又谓:“褚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可见褚遂良深得唐太宗器重。魏征所以荐之者,所重不啻书耳,更以其善谏。清阮元曾言:“徵知褚遂良忠直,可任大事,荐其人,非荐其书。”

所言甚是。褚遂良果然不负众望,“前后谏奏及陈宜书数十上,多采纳”。

如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欲封禅泰山,褚遂良谏曰:“昔汉武帝行岱礼,优柔者数十年,臣愚愿加详虑。”太宗遂“寤(悟),诏罢封禅。”又,魏王李泰僭礼如嫡,群臣莫敢谏,褚遂良谏曰:“太子、诸王宜有定分。”

可见作为一个谏臣,褚遂良不仅名副其实而且在唐太宗心中的位置非同一般。贞观时,位极人臣,褚书因此也风靡一时,刘熙载《书概》称其为“广大教化主”,可见一斑。太宗的器重也使得他“鲠亮”不阿的个性得到了发挥。褚遂良以言劝谏深得李世民厚爱,成为李世民托孤大臣之一。唐太宗欲立魏王李泰为太子,褚遂良更是直谏不讳:“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

太宗废立有失,褚氏竟敢言其“大失”,军国大事有失他能冒死进言,何况《兰亭》有误!褚遂良之耿直不独于唐太宗一朝,至高宗时,公元655年武昭仪欲废后,褚氏“置笏殿阶,叩头流血”谏言,致武氏大喊:“何不扑杀此獠!”。

(P6598)则褚遂良耿直、敢言异声明矣,加之太宗喜爱,复褚氏出身侍书学士,精通小学,如此,则于《兰亭》中发现“怏然自足”之不当语,首先是可能的,其次是敢谏的。特赖太宗器重,故褚氏下笔改之当合史实。褚氏以后凡作“快然”者,恐所本皆出此处。米芾在其跋中未提及此事,大抵对此也是默认的。后来诸如王铎、傅山等对此已深信不疑,无需再论,故不曾见著。陈文言:“至于褚遂良的认识与房玄龄等人的认识孰先孰后,谁影响了谁却不得而知。”

今案褚氏不阿,落笔修正,正如谏太宗封禅,以其言之凿凿,太宗大抵亦以“快”为是,故允,不然《晋书》断不能悉改作“快然”。修书非比书札作伪,恶俗之人难能也,且官方史书有规模、流传有限,更非常人可轻易改动。同时,《晋书》中既全为“快然”,

图4也就排除了后人传写出错的可能。然崇王过甚的唐太宗还是命冯承素等原样模拓,此所以今世有“怏”、“快”之争。郭沫若先生曾言:“《晋书》所引《兰亭序》文本作‘快然自足’,‘快’字一般帖本都误成意义相反的‘怏’字。颍上本于‘怏’字旁分明有改为‘快’字的痕迹(图4)。”

案,这里显然是颠倒了是非。若果真是“改为快字”,则“怏”字理应划去,颍上本中显然没有相应的痕迹。其实《兰亭》真本作“怏然”,因褚氏以为不妥,奏请改之,后人不知,故颍上本“怏”、“快”并列。

当然,褚遂良改写《兰亭》至今不见文献有相关记载,也许太宗认为没有必要吧,已无从知晓。

参考文献:

房玄龄等晋书•王羲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按:张彦远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严可均全晋文(上)北京:商务书馆,1999均作“快然自足”

吴迪、赵丽明敦煌摹本了结千古一字――兰亭集序//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826

案,一说为摹本今案其为临本,以行文潇洒不拘泥。启功先生说:“褚临本问题有各种传说,北宋时,指唐摹本为褚笔之说流行渐多,不足深辩。”启功启功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5

案,欧阳询《兰亭记》,原石久佚,拓本传世极少。1984年,由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认为此贴“系后人集欧书”。田蕴章先生曾睹原拓,以为《兰亭记》系欧作。真伪考定,可俟来者。

张志清、吴隆辉兰亭全编(内编)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王)340、(陈)106、(梁)89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228

启功启功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22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7: 217(快)、221(怏)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12(怏)、502(快)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446

新华汉语词典编委会编新华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12

新华大字典编委会编新华大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1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956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580

辞源编委会编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本版,2004年第9次印刷:1108

《辞海》释“怏”为:郁郁不乐貌(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66;《实用古汉语大字典》释“怏”为:失意,不服气的样子(实用古汉语大字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1105),二者均未引“怏然”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怏然”: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今案“不高兴”与“自足”相悖。

张志攀读禊序说“怏然”中国书法,2010,(09):98

江锦世新出土唐冯承素墓志考释中国书法,2010,(09):131-132

案,此乃“节笔”,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频出。“节笔”可见(日)松本芳翠关于孙过庭书谱之节笔书苑第一卷第七号

启功启功论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32

刘等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1655

阮元著,崔尔平校点南北书派论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632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3220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6506

郭沫若驳议的商讨文物,1965,(09):33

(上接第428页)

考,推断出鼎耳、足的形制。在泥块上雕刻出鼎耳及鼎足的模型后,用石膏范出模具。考虑到修复的可逆性,选择了Quik Copper速成铜胶作为材料来制作耳、足,再用环氧树脂胶,逐个粘贴在器身上,这样日后如果有充足的依据发现此次修复有误,也可及时地进行拆卸、纠正。

图四修复后

8.着色

使用虫胶漆(虫胶片和乙醇按3:5的比例调兑,充分搅拌、浸泡),依据器物底色,掺入铬绿、群青、钛白粉、赭石、土黄、炭黑等各种矿物颜料,调成色泥,需作厚锈时,在色泥中调入适量土粉,用以着色。待漆干透后,再用小刀、玛瑙扎子、沙纸、粗布、棕刷等各种工具,进行反复加工。直到将补块颜色与器物原锈色,协调一致,做到远观一体、近观有别,符合博物馆展陈的要求即可。

三、结语

篇10

出处: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例句:战士们冒着严寒酷暑,坚持战斗在崇山峻岭间。

近义词:层峦叠嶂。

反义词:一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