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文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4-04-08 15:5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高考文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高考文学常识

篇1

【关键词】文本阅读;分析

Examination the language literature text origin the reading be familiar error type analysis

Zhang Hui-ling

【Abstract】Literature text origin the reading have been one of the topic that the examinee feel very headache, the writer combine a student trained reading article, appear a student error of the type induce for:Review to prohibit indeed, thinking not thorough, not well organized, answer not norm, text is original meaning to know not strong, and make concrete analysis.

【Key words】Text origin reading;Analysis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考生感到很头疼的题目之一,也是在高考总得分很低的题目,笔者结合学生训练过的阅读文章,将学生出现失误的类型归纳为:审题不准确、思考不深入、层次不清晰、答题不规范、文本意识不强。下面就具体文章分析如下。

1.审题不准确

例一:《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苏、锡、常、镇四市2009届高三语文教学情况调查(二)】

【问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母亲的丰富情感。

【学生答案】①母亲在故乡劳作供我上学给予我关爱。②母亲因故乡而憔悴。③母亲过世后又回到了故乡的怀抱。

【失误分析】这个题目重在分析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而这个答案重在分析母亲的经历,没有准确审清题目。

【参考答案】①热爱母亲。②敬佩母亲。③对母亲的养育充满感激之情。④有一颗报答母亲的心。⑤对母亲的付出充满愧疚之情。⑥忽略了母亲对故乡的依赖,感到懊悔。⑦母亲去世,充满悲伤。⑧怀念母亲。(5分,每点1分,答出五点就给满分。

2.思考不深入

例一:《江南无雪》【2009南京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问题】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

【学生答案】①通过大量篇幅写雪,表现出雪的美好和雪景的美丽。②借有雪时的欢乐记忆,反衬出江南无雪的遗憾。③表现出作者对江南雪景的热爱和怀念。

【失误分析】作者写“江南无雪”表达出的遗憾之情,仅为表层情感,深层次为对环境的担忧;写童年雪景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不仅表达出对雪景的热爱,更为主要的是希望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文章最后写想象中的夜饮赏雪,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原来的答案仅仅停留在对雪的本身的思考,未作深层次的探究。

【参考答案】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要求答出两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例二:《晶莹的泪滴》【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问题】文章结尾写道:“我今天终于把近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我”为什么“虔诚祈祷”?试加以探究。

【学生答案】①祈祷女老师能够幸福。②祈祷女老师能够永远保持这种美好的心灵。③祈祷所有的老师能够像这位女老师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

【失误分析】作者写女教师不仅仅是为了对她的歌颂与赞美,更为主要是为了引发人们对人间真情挚爱的思考,希望我们所有人包括我们的民族能够像这位女老师一样。文章在结尾处含蓄地传达出此意。而这个答案简单地停留在对女老师本身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女老师的泪珠体现了人间真情挚爱,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成为我人生的前进动力。②我也希望像女老师一样,保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灵。③在这样一个物欲膨胀的社会,我非常希望我们的民族也受到这种精神的滋养。 (本题6分,每点2分)

3.层次不清晰

例一:《草丛》【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问题】文章两次描写了割草的老人,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学生答案】①突出草丛不被忽略。②承接上文对草的践踏。③引起下文对冬天草丛的描写。

【失误分析】题目明确要求分析两次描写的作用,而这个答案没有按层次答题,笼统回答,答题的思路不清晰。

【参考答案】①第一次以老人割草,将草丛所遭遇的艰难具体化;②第二次写老人忘却了自己对草丛的伤害,既表现了草丛的卑微,又为引出结尾的议论做铺垫;③前后照应,突出了草丛执着坚定的形象。(评分建议:三个要点,每点2分。)

4.答题不规范

例一:《江南无雪》2009南京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问题】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学生答案1】①承接上文儿子的追问。② 引起下文诗句,与之照应。③运用排比的修辞。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课题;兴趣;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05-01

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语文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源,拓宽学习渠道并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二、利用探讨课题联系高考的具体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能够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高中语文研究性课题又源自哪里呢?怎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语文课题的兴趣,使语文研究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呢?课题来源的有趣、广泛和实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能真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欲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语文源于何处?这是困扰高中语文教师的一大问题。下面从课内教材、现实生活、课外阅读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1、课内教材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囊括了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议论文、新闻、演讲等各种体裁的名家名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好这些教材来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钻研精神和探究能力,应该是高中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合理地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教师的激发、指导是关键。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发现有价值的课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一的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讲解高考知识点,让孩子形成联系高考的意识,从学习中学会发现高考知识点。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涉及到烛之武进谏技巧,可联系学生初中所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提出课题“古人的进谏艺术”,进而联系高考文言文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这一类谏客的古文,再阅读图书馆丰富的资料,从而从高一就形成对文言文人物的积累。《鸿门宴》的教学中就可以根据项羽、刘邦等人的座次问题,提出课题“中国古今座次研究”,进而在课堂上提出相关的中国文化常识,作为高考知识积累和素材积累,从而改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让学生有兴趣并爱学习语文。

诸如此类的课题,常常是教师在上课时与学生产生默契、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碰撞出思想火花,通过老师的归纳、整理与指导之后产生的。学生对语文是否有热爱的感情和研究的激情,全看语文教师的功夫和激发的技巧。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研究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就不会是空中楼阁了。

2、源自现实生活的教学方法

语文是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是交流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最先进行的应该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又能激发作文教学,从而解决学生写作文的难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教学生说标准的普通话,写规范汉字,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汉字的规范书写与不规范使用进行调查研究,对本地人口的语言进行研究,调查各种媒体和街头广告中出现的不规范用语等等,这些都可以走进高中语文课,和我们的教学相结合。从以上生活中的种种语文现象就可以整理出很多课题,如“黔南方言系统与普遍话语音系统的异同”、“易错的形近字”等等。然后用方言的联系和普通话的对比让学生记住正确的字音。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跟语文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研究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现实的语文,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与实用性,学生乐于参与这样的研究。老师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常常被人们忽视或遗忘了的语文知识,学习、归纳、总结,探寻规律,用以指导或纠正人们今后的言行。如:“生活中常用的谦辞与敬辞整理”、“布依族节日文化研究”、“中国的人名文化研究”……只要老师和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这样的课题便会如清泉般不断涌出。

3、课外阅读与高考现代文阅读相结合

语文既是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更是研究语言文学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能对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合理的课外阅读尤为重要。

学生通过阅读对作家作品有收获、创见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利用相似联想、相反对比等方法,学会知人论世,谈古论今;引导学生对这些精华进行研究和归纳总结,从而传授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方法,使学生获得作品之外更多的精神食粮。如:“《诗经》中的景物描写研究”、“阿Q的现实意义探究”;也可以是针对一类作家作品的整体解析,了解古代诗歌意象和写作风格,为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做准备。如:“从《史记》到金庸武侠小说看‘侠文化’的变迁”、“透过‘竹林七贤’看魏晋社会”、“从《氓》《孔雀东南飞》《祝福》等考察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及其变迁”、“儒、释、道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苏轼、王维、韩愈、嵇康等)”,从中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篇3

【关键字】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审美教育

诗歌是一种高度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载体。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曾经说过,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诗歌鉴赏能力方面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高考中也经常会涉及到诗歌鉴赏的题目,很多学生平时因为积累不够,鉴赏能力不足,往往出现丢分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实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突破。

一、提倡反复诵读,增强情景想象

反复的诵读诗歌是学习诗歌的基础,诵读诗歌是培养诗歌语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老师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中的韵味以及意境,诗歌写作的情景才能被学生所模拟出来。在进行诵读的时候,学生也会不经意间展开对诗歌的想象,还原出诗歌中所描绘的场面和情景,不断体会作者写作的心境。大量的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学生对于诗歌本身意境美的理解。如在杜甫《登高》一文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泛读,语调中可以带着一些苍凉与沉闷,让学生感受到杜甫当时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然后在乐曲的伴奏中让学生集体诵读诗歌全文,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写作心情。

二、注重日常积累,培养审美情趣

高中阶段诗歌鉴赏知识的学习要注重日常积累。首先,要注重要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其次要注重对格律知识的学习,如词牌、曲牌等。同时,还要高度地概括和学习诗歌的特点,对诗歌高度的概括性、抒情性与形象性要有所认知。同时要掌握不同类型诗歌的基本特点。比如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的特点是以物言志。边塞诗的特点主要是与当时时代的背景关系较大,展现着时代的风貌,所在边塞诗歌的理解上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比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士的思念之情。咏怀诗的特点就是记事抒怀。咏史诗的特点就是作者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叹,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时,阅读诗歌也是精神上的一种愉悦。对于诗歌美的欣赏在于对美的感受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审美,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欣赏诗歌上得到提高。如在李清照的 《一剪梅》中,诗词通过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典型意象来传达了词人比较细腻的心理情感。老师可以先把一些相关的文化常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 “回文织锦”“雁足传书”,一直就是寄托思念、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词中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与锦书无有,怎能不引发词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呢?“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情感难以排解的表现。

三、强化书面表达,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答题的时候,老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诗歌的题目、作者的风格以及注释等,这些往往暗示了诗歌的主要基调和大致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潜在或者已知的知识进行答题。所以抓住以上三点,诗歌鉴赏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于一首诗歌也大致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很多学生却很难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从以往阅卷的情况来看,老师也比较喜欢那些逻辑清楚、条理明显的答卷,所以书面表达的训练非常重要。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翻译等,让学生更加清楚文章的内涵和结构。在进行具体答题的时候,则需要训练学生抓住关键,注意其表达的语境,根据题干进行综合思考以防止片面化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总结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

高中语文应该将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纳入重点教学内容,诗歌鉴赏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高中阶段语文的必备素质,而且是学生日后走向更高阶段学习的重要能力。诗歌作为文学的经典形式,学习好诗歌,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作为老师,应该在学生诵读诗歌、诗歌审美方面以及书面表达和日常积累方面给予指导,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诗歌朗诵会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主办班级文学期刊,让学生进行诗歌投稿,对于优秀作品向一些专业诗歌期刊进行推荐,鼓励学生热爱诗歌,学习诗歌。只有这样,才能超越高中诗歌教学的层次,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诗歌素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惠民.创造自己的优质教学经验――研辩式教学:一项教学经验[J].新课程(综合版).2009(05).

[2]田云春.教师同“教学经验之树”共成长[J].四川教育.2010(12).

[3]刘明昭. 浅谈如何积累教学经验[J].成才之路.2010(28).

[4]刘仕忠.采撷客家诗篇,品鉴乡土华章――高中语文诗歌选修教材之活动设计[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05).

篇4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阅读 功利化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阅读教学观念陈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阅读的本质是“读”,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往往偏重知识讲解,教师讲、学生听,线性的知识传授活动没有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主体体验与感受,缺乏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个性学习的余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严重阻碍了教学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般都是浏览课文、分析课文,满堂灌加上满堂问,琐碎的分析,往往缺乏针对性。阅读教学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师往往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固守课文、局限于课堂,且分析缺乏个性,多半源于教学参考书,而理性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富于个体独特品格的认知,限制了学生的多元化和发散性思维,偏失了阅读教学的宗旨,学生并没有深入领会整篇课文的整体内涵,对课文的掌握只停留在对课文的具体句子分析中,严重扼杀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三)阅读教学目的功利化

由于受到高考的导向作用,阅读教学长期被边缘化,出现了明显的应试化倾向,为写作而阅读,为阅读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在教读课文时,教师自觉不自觉就会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或讲授课本知识,或指导应试技巧和考试策略,把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解读成了标准化、唯一化,限制甚至是扼杀了学生鲜活的个人情感体验,丧失了阅读的本来面目,破坏了阅读的整体效果,导致学生阅读积累薄弱,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大打折扣。

(四)阅读教学内容独立化

阅读教学理应选择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受到经典的熏陶,深刻感悟到所学习作品的内涵。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语文阅读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然而,当前阅读教学内容过于单调,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缺乏吸引力。同时师生都漠视语文的重要性,阻碍学生阅读课外优秀的书籍。学生全心埋头于数理化,局限在语文阅读教材中,远离社会实践,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阅读教学时间缺失

由于时间上的限制以及升学的压力,高中语文课堂里,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大量的应试训练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太少。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和课外辅导班所占据,没有时间,不得不放弃大量的阅读。一部分学生对阅读的作用没有应有的认识,除课本以外,不愿去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或者追求新奇、刺激,尽读些武侠、言情的作品,对于高品位的读物则很少问津。长期以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举步维艰,很难达到新课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学生主体阅读意识

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外,更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安排充足的阅读时间,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要求,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发展的平台,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组织学生对自己的理解进行相互的交流,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二)强化学生的课内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并非出自阅读主题的真正需要,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同时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阅读理解起来也存在重重困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式,利用讨论来深化阅读教学,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讨论主题,有机地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与对话,及时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入。

(三)理清师生的阅读观念

由于高考的竞争压力,看起来好像大量的语文阅读占用了有限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说考试成绩,阅读和考试之间成为了一对矛盾体。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正好符合现代考试的要求,必然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广大师生只有认识到语文阅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考试具有重要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才能落实到学生的语文阅读活动中,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四)扩展课堂的阅读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建设非常重要,因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材料就是教材,它在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起着指导作用。有时甚至是学生的唯一阅读来源。对于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作者需要充分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意见,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走上热爱阅读的道路,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五)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要求我们开放学习语文的空间。课外阅读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真实的阅读,出于阅读主体的生命需要,为兴趣而读,为实用而读。只有扩展课外阅读,才能满足高中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需求。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深刻认识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对阅读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开展好阅读教学,为高中语文教学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提高语文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趣味;知识;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新教材在学制(学段)设置上由传统的结构模式分成了“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必修教材内容又改成了“阅读鉴赏”“表达交际”“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大部分,加强了指导学生拓展探究方面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的要求。

一、提前布置,重视交流

“梳理探究”课和常规课不太一样,它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外搜集资料,展开调查,深入研究。“梳理探究”的专题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课外的收集、整理资料而获取知识与能力,课堂只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在上课之前,就需要一些精力让学生分组,然后安排他们回去查不同的资料,收获不同的成果。以《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为例,十人一组,分为七组,每个小组一个问题。七个问题分别是:A.亲属称谓;B.社交称谓;C.职衔称谓;D.谦敬称谓(二组同学完成);E.特殊称谓(二组同学完成)。这样,每个小组目标明确,搜寻的资料更具目的性。

二、巧设导语,创设情境

巧设导语,激情引入。每一节课的导语都显得特别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的兴趣中学生会产生求知的渴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以《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为例,我的导语就是一段马志明和黄族民的相声《称谓》,这段相声十声搞笑,把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那么接下来就可以问,大家听了相声,笑过之后,大脑中有什么想法呢?不掌握称谓语常识会闹笑话,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有人一句话却把人说跳。交际语言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婚姻乃至前途、命运,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话得体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高考就专门在“语言运用”中设立了“得体”这一考点的。一方面是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是考试的需要,学生又如何能拒绝对它的兴趣呢?

三、提高趣味,积极参与

“梳理探究”课本来就是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师不再是主体,而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示自己的成果。但需要一个能充分引起学生兴趣的引导方式。比如,讲亲属称谓时,让学生们结合《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图,来讲二个人之间的称谓问题。一方面,学生刚刚学过《红楼梦》;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个称谓问题。所以,对问题的回答十分积极。如幻灯片打出:贾敬是贾宝玉的________;刑夫人是贾宝玉的________。大家回答后,再请做这组问题的同学来为大家总结并展示他们的成果。学生自己便能总结出谦敬词当中的规律:“家大舍小令外人”。

另外,可以加上一些课外趣味的小知识,会让学生们的兴致再一次提高。如乾隆下江南时,在途中遇到一位141岁高龄的老人,当即赠一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随行的纪昀立刻对一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花甲为六十岁,“重开”即过了两个六十岁了,上联是乘法与加法的混合算式:60*2+3*7=141;古稀为七十岁,“双庆”即过了两个七十岁了,也是乘法与加法的混合算式:70*2+1=141。此联文、理结合,包含着对这位老人的美好祝福。这样的小故事,会让同学们的兴致立即提高许多,不仅记住了今天学的小知识,也热爱上语文。

四、注重实践,发展探究

知识的接受总是愉悦,但良好的课堂气氛有时会迷惑我们的双眼。因为我们所学的知识,要会运用到生活和考题中去,那才是真正地接受。所以在梳理探究课中,要安排适当的习题来检测他们的接受程度。梳理探究部分的内容通常都出现在高考考题的语言运用当中,所以选择一些与此相关的运用题,可以让他们提前触摸到高考的脉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第五个方面就是“发现・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知识的接受并非只能枯燥进行,我们可以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知识的传输。在梳理探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杜秉庄.从一位考生答题引起的思考.语文学习,1991(3):7.

2.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

3.温立三.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4.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

语文是一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学科,它继承和发展了千百年的文化,同时也与时俱进地显现风情和情思。语文教学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只是在应对高考,抹杀了语文该有的特点,抹杀了学生的天性,背离了语文学科的本意。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有必要的,这是教学实践的进步,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接下来,笔者结合教学来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师生和睦相处、积极互动、共同奋斗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学生营造和谐、放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自己置于中心地位,要求学生围绕自己开展学习,而是应该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见解,进行创新性思考。而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其扬长避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另外,教师应该坚持平等、和蔼的教学态度,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开展情感教育,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其勇于和敢于对自己的见解进行发表,实现学生想象和创造的自由,进而提高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的营造,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有效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二、创设情境,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

艺术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因此,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可以通过还原生活场景来帮助学生提高对作品的感受和认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语言图画刺激学生的感官;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绘出画面,产生美感,让学生爱美、爱学习;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探究思考;联系生活,亲切自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例如,《我的母亲》《秋天的怀念》等篇目,在授课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里和母亲的点点滴滴,把作者写出的母亲和自己的母亲对比,体会母爱之伟大。在讲授《荷塘月色》《山居秋暝》等篇目时,给学生提供图片,利用意象来描绘概括画面,选取一些视频动画,整合图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意境。这样既能培养想象与概括能力,丰富自身情感,同时也能解决教学难点。

三、改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改善教学手段来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高中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讲授《春秋》时跟学生说:“《春秋》是‘五经’之一,相传是孔子编订的,后人把孔子比喻成麒麟,所以又称为《麟经》。”再衍生到“春秋三传”的介绍,《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以及左传中比较著名的人物,曹刿、烛之武等。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记忆,还教给他们文化常识,一举两得。另一方面通过介绍历史人物,增加学生的兴趣。讲到晋文公、秦穆公、郑伯等人物的时候,仔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挖掘人物的内在品质。例如,晋文公和秦穆公,都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前者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和寒食节有很大的关系,给学生讲历史故事,让他们全面详细地了解这两个历史人物,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享受到创新的乐趣,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比如,一些作文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的开展,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随时提问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的情操和思维都得到训练和提高,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审视问题,强化其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是当代教师理应承担的责任,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改善教学手段,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并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彩琼.新课改下创新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5):23-24.

[2]何观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师道・教研,2013(5):27-28.

篇7

历年的高考试题,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知识迁移的能力,试题往往紧密联系平时学过的词语、句式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等,可以说历年如此。如2015年高考江苏卷第6题。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中错误的选项为C选项,我们在课本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中学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一句,“申”解释为“说明、告诉”,如对课文内容熟悉,就不难作出判断了。

高中同学平时应切实抓好课本的学习,高三总复习时首先应对学过的课内知识加以复习巩固,而不宜在“课外”盲目用力。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课外”的拓展就没必要了,而是说要重视课本,在“已知”上多下功夫。有了较好的知识结构做支撑,再向“未知”发展就好办了。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语感。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作用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说一个人语感好,指他能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为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对文言文学习而言,“知”的积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感”的积淀。

文言语感的养成,首先要在古今表达方式有差异的地方多留意,比如在词类活用、固定用法以及句式跟现代汉语不同等现象上,就应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只有对这些地方有了较强的感知和体悟的能力,才能够说是会读文言文了。例如2015年江苏卷的翻译题中“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一句,“所创立”即为“所字结构,就要翻译为“创立的东西”;2015年浙江卷中,翻译“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一句,“孰先于此者”,就是介宾后置的句式要翻译为“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篇8

【正文】

2000年3月颁布的高中语文新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0年3月版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说明”指出“全套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近十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出现频繁,分值渐增。可见文学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文学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最大难点(甚至是盲点)之一”(刘真福)。那么,如何高效优质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本文试结合接受美学来进行探讨。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他们反对作者中心论、本文中心论,而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主动地参与,与作品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建立了一门全新的“读者学”。其中姚斯承袭海德格尔的“前结构”,伽达默尔的“理解视野”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提出的“期待视野”概念,对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有很大借鉴价值。

“期待视野”指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呈“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成图式”,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先在视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阅读文学作品“读者也应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感情,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联系。”(《文艺的大众化》)可见,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有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才能初步读解文学作品。如读《诗经·伐檀》第一章。首先,穑(sè)、廛(chán)、县(xuán)、huán@①(huán)等字音要会读。坎坎(砍树声)、干(河岸)、稼(种植)、穑(收获)、廛(一亩半地)、尔(你)、县(通“悬”)、彼(那)、素餐(白吃)等词义能解。“置之河之干兮“即置之于河之干兮”这个省略句式能懂。其它如知道伐檀、@②猎是怎么回事。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扎实地学习古今汉语知识,广泛深入地体验生活,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加强语文实践”(新大纲),来完善自己的认知心理结构。

但是,文学作品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发三千丈”“雪花大如席”,依现实生活逻辑看这是荒唐怪诞的,但这种文学语言却极富审美功用。因为“文学是运用语言媒介加以表现的审美意识形态。”如果仅凭语言文字知识、文化生活知识,我们读出的只是《伐檀》的表层意思,而读不出深层意味。读解文学作品必须能对其内在的人、事、物、景及思想、感情、哲理等内容美与语言、结构等形式美进行感知、理解、评析,也即审美。所以,必须构建审美心理结构。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就是由此而发的。他认为“期待视野”由几方面因素构成:“类型的先在理解”“已经熟知的作品形式与主题”“诗歌语言与实践语言的对立”。这就告诉我们:(一)要熟知并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影视文学等文体的主要特征。这样阅读时就会有选择地采用一定的方法去解读作品。如不能用读戏剧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不能用读诗歌的方法去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也就是说平时教学应让学生掌握一些文学体裁知识。如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第四册主要是文学作品。我们可在作品教学前让学生阅读《中国文学鉴赏》(袁行霈)、《谈读诗与趣味培养》(朱光潜)、《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现当代小说鉴赏》(杨义)、《古代小说鉴赏》(吴小如)及《现当代戏剧鉴赏》、《古代戏剧鉴赏》等知识短文,也可选修《文学鉴赏常识》、《戏剧影视欣赏与评论》、《美学常识》等课程。(二)充分了解某一类作家及其作品或某一类作品的内涵、形式包括题材、情节、主题等,即需要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新大纲中也强调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新教材第四册也附录了《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方智范)和《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殷国明)。另外,还可选修《文史常识》等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仍有16篇外国文学作品,所以也应介绍相关的外国文学简史。因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处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具备一定的文学史知识即建立了一个参照系。(三)积累一些文学创作经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虽然新大纲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创作,但近年高考作文规定文体不限,即可写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所以平时不能只要求学生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实用文体。尝试文学创作,更能把握作者的匠心,有利于文学鉴赏。只有具备以上三点才能真正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这三方面形成“一种既定的先已构成的期待视野……它可以引导读者的(大众的)的理解,造成全面接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所构成的框架完善与否将决定文学鉴赏能力的高低。如《西游记》,小孩读出的是八十一难的惊险、孙悟空的神通等,而专家读出的是情节模式的变幻莫测、人物塑造时神、人、物三性合一的高妙新奇。正如托·斯·艾略特所说:“头脑最简单的人可以看到情节,较有思想的人可以看到性格与性格冲突,文学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可以看到词语的表达方式,对音乐敏感的人可以看到节奏,只有那些具有更高理解力和敏感性的听众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内容意义”(《文学理论》)。文学阅读鉴赏就是读者以自己的内存图式与文本(作品)图式进行比较,或同化(把刺激纳入已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一部分)或顺化(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刺激时,便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以求适应)。姚斯认为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新文学作品之间存在一个审美距离。每次对新作品的接受,都会否定先前的接受经验,并由新经验再产生新的接受意识,这就造成“视野的变化”。皮亚杰倡导的发生认识论也认为,就一般而言,个体每遇到新刺激时,总是试图以原来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产生愉悦,而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的图式无法同化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认识只有在同化与顺化、暂时平衡与新的平衡交替过程中逐步深化。相应地,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不断调整、重组,日臻完善,鉴赏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122-01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学生能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获得进步和发展,即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情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同时,教育学研究也表明,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学生才可能产生丰富的想象,从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首先,教师应当充满激情,深入挖掘领悟并且利用文本中的情感因素,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也自然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朗读、音乐渲染、情境再现、艺术性描述、联系学生生活经历等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角色朗读能让学生换位思考成为文中人物从而更好地体味作者内心情感的迸发,情境再现能拉近作者和学生的心灵距离,音乐能让学生沉浸于文本营造的浓郁氛围之中,自身生活经历的回顾能唤醒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等等。最后,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在承认学生水平差异存在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应当秉持有教无类的原则,尊重各类型学生的领悟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为,只有当学生觉得被尊重,情感被激发的时候,才是他们听得更专心,说得更由心,读得更用心,写得更贴心的时候。

二、注重教学艺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里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那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找准学生兴趣点,充分点燃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效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1、教师要注重提问的艺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疑,善于设疑,巧于设疑,让学生的思维活动由疑问的产生开始,在生疑――置疑――释疑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探求新知。要做到有效提问,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2、教师要注重讲故事的艺术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决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那些生动有趣的东西,而故事法不失为一种教学的好方法。故事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对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比如说课外的文学文化常识,书上一般难以找到,学生也一时无法弄清楚,此时适当地讲述相关资料或者稗史趣闻,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拓宽思路。

3、教师要注重留白的艺术

画家画画,总要留白,以留给欣赏者遐想的空间;文人写文,也讲究含蓄,让读者从有尽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蕴。教师讲授课文也当如此,不宜“讲完”、“讲尽”。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积累和阅读表达能力,因此,他们有能力探究、发现教学中教师刻意的“留白”。教师教学中恰到好处的“留白”,反而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长期以来,学生在应试教育指引下,已经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便成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迫切需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学生要对好文章熟读成诵,形成规范的语感,对高考指定篇目要熟练背诵,在考试中才能随手拈来;其次,学生要善于摘取书中精彩之笔,为己所用;另外,应当经常看书读报积累素材,重要的材料要概括中心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还要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动笔。

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廉颇蔺相如传》,可以先设计自读提纲: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有哪些主要活动。2、和主人公有关的还有哪些人物?3、主人公在各个活动场景中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4、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5、任务、情节、环境是为主题服务的,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提示了怎样的主题?学生掌握好了学习方法,分析文章的主题就比较容易了。这样,不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国维先生说:做大学问需有三重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相信,只要广大语文教师坚持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有效、高效。

参考文献:

[1] 陈志忠.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标准的要义[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2).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思考研究;求实

一、卓越口才打造精彩课堂

1.1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

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饱受诗书的熏陶,即使是日常与学生交谈也应做到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文人逸事更应如数家珍。在课堂上更应在准确的基础之上做到表述生动形象。作为一名现代的语文教师,我觉得知识面不妨宽一些,从天文到地理甚至艺术多方涉猎,广为吸收。

1.2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的情趣

幽默是智慧的灵光闪现,幽默和搞笑是天悬地隔的两个概念。幽默是会心一笑,无伤大雅,而搞笑则极有可能是恶俗、低级趣味。语文教师应学会幽默,这对于调节课堂气氛、应对突发事件大有裨益。语文教师多那么一两个幽默笑话,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为学生送去欢乐,也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1.3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澎湃的激情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有相当高的热情,要在课堂上展示从生活中挖掘和提炼的美。兴之所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亦未为不可。只有我们作为老师的先爱上我们课堂内传授的东西并对其充满热情,我们的学生才会被调动起来,最终达到与教师共鸣的佳境。

1.4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迷人的天真

更多的时候,在语文的殿堂里,我们只是个被感动的人。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必拘泥于教师的身份,太过一本正经,太过不苟言笑,太过喜怒不显于色。天真是良好的语文品质,而天真的真切定义,应该是无所顾忌的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

2.1 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2.2 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2.3 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三、一节好的语文课,应重在求“实”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重在求“实”。教师怎能单纯地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呢?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激情而是冷静。我觉得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匡正:

3.1 少一些拓展延伸,多一些潜心会文

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如同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面向生活、社会、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引发了学生更为深刻的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但有些教师,却是为了拓展而拓展,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延伸、拓展与整合。语文课上成了知识常识拼盘课、五花八门杂烩课。如果语文课堂长此以往,必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课外拓展要立足文本,为语文教学服务。

3.2 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有时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某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表演,这无疑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但如果不顾文本内容,就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表演当成课堂时尚的道具,那么这种做法就很值得商榷了。在设计课堂表演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先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想一想让学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课堂表演不是万能的钥匙,过多的课堂表演必然使课堂流于浮华,它更不能代替必要的语文训练。

3.3 少一些合作讨论,多一些朗读品味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于是小组合作、讨论就成了目前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但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更“贴近”新课程标准,为了给课堂贴上一个“新课程”的标签,时不时地就来个小组讨论,动不动就来个合作探究。不是追求讨论的效果,而是追求讨论的形式,做了许多无用功。合作、讨论并不是不可以使用,但老师应该注意的是需要讨论什么内容,怎么去讨论,如何展示和评价讨论合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