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4-04-08 15:5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制度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制度的分类

篇1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新财务制度;协调性

1两大新制度体系简述

财政部于2010年修订了《医疗会计制度》;2012修订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文简称“会计准则及制度”);2013年正式颁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此外,还有中小学、彩票机构、科学事业单位等更具有针对性的不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些标志我国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下文“新会计制度)”。与此同时,国内事业单位的“新财务制度”体系也在建设与完善当中。自2010年《医院财务制度》的修订后,2012年4月1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下文“财务规则”)出台;此后,财政部及相关部门在两年的时间内出台了另外九个大行业的事业单位新的财务制度。这些,形成了国内全新的事业单位新财务制度(下文“新财务制度”)。

2新会计制度与新财务制度差异分析及优化建议

2.1会计准则及制度与财务规则差异

对比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及制度”与“财务规则”,两者在立法目的、适用对象及范围、甚至会计要素等概念上都高度统一且相互协调。不过细究可以发现,相关具体项目分类及规定上差异较大并不十分协调,比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甚至在财务报表等规定均差异明显。这种规定差异性导致新会计制度体系与新财务制度体系两者不协调将延伸到下面各个行业性的事业单位当中。总的来说,“会计准则及制度”因其绝大部分参考国际公告部门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其合理性和规范性更佳,建议“财务规则”可向其靠拢。

2.2行业性的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差异及优化

(1)名称不同但内容相同。对比11个细分行业性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来看,除了彩票机构的会计制度与其财务制度名称基本一致外,其他10个行业两类制度之间的各种名称差异均较为突出。比如,医院会计制度中制定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其核算的内容是在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医院应收到的各种财政返还,核算反映同样内容的却在医院的财务制度中名称却换成了“财政应返还资金”。这种名称差异但内容核算却一致的问题比比皆是,容易给实务工作者带来困惑,此类问题应一律参考“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制定统一的名称。(2)两类制度的口径差异。一是医院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在应收预付分类的差异。在医院会计制度中,应收预付由“应收医疗款、应收病人医疗款、预付账款、财政应返还额度及其他应收款”五个项目组成;而在财务制度中则只有四项,少了“应收病人医疗款”项目。相比较来说,更具有概况性的财务制度里的“应收医疗款”更符合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故,笔者认为应由“应收医疗款”代替会计制度里的“应收医疗款”及“应收病人医疗款”,若十分必要可考虑下设明细分类科目来细化核算内容。二是高等学校的净资产在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的规定不一致。高等学校将“事业基金、专用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经营结余”七个项目界定为高校的净资产,金额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但是,高校净资产的概念并未出现在高等学校的财务制度中,仅对专业基金、各种结转结余进行了一些规定。针对此类不一致,可参看高校的会计制度进行统一。(3)两类制度中的总分类与“明细分类”科目差异。针对总分类与明细分类差异,主要是指核算内容相同情况下财务制度中用总分类科目核算而会计制度则是拆分为更细的项目(简称“明细分类”科目)。一是医院的流动资产的分类。医院财务制度制定的“存货”项目在会计制度中却没有出现,但会计制度却制定了“库存物资”、“在加工物资”等项目。可发现,后者其实是前者的明细分类,因此可考虑在会计制度设置总分类的“存货”、再设置明细分类“库存物资”、“在加工物资”等项目。二是科学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研收入及非科研收入”两个项目核算的内容合并一起与其财务制度核算的“事业收入”基本一致。考虑财务制度中的收入分类遵循了“财务规则”及“会计准则及制度”,其科学性及合理性更高,可修改会计制度的科目设置让其与财务制度一致。

3结论与建议

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及制度”与“财务规则”,两者在相关具体项目分类及规定上差异较大并不协调,比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甚至在财务报表等规定均差异明显。这种两类上位法的差异性将延伸到下面各个行业性的事业单位当中,影响众多行业、急需优化。虽然“会计准则及制度”及“财务规则”修订于2012年,但是仍然面临各种不足。考虑“2013年最新修订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5年最新修订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两类最新会计制度均涵盖了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制度并对其大量的优化,故可将2012年的“会计准则及制度”及“财务规则”进一步向此靠拢,也可调解他们之间的各种不一致。

参考文献

[1]王官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弊端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3).

[2]吴炳润.如何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

篇2

关键词:监狱财务;制度;问题;措施

一、我国监狱系统财务制度现状

目前我国监狱系统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遵照行政事业单位的框架设计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的形式。具体实施过程中,监狱会在每年的三季度,根据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当年的工作任务编制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经常性经费预算、专项经费预算及其他收支预算,并报送省市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核定拨款数额并下发各监狱。监狱系统在日常运作中主要有如下三种制度:一是国库集中制,即由各监狱分散管理经费资金的方式转变为财政部门统一集中管理的方式,由原来的各监狱按实拨资金方式管理财政性资金变为市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二是政府采购制,即为了有效杜绝采购工作中的各种腐败行为,将原有的各监狱自己按需分散零购转变为政府统一招标购买;三是公务卡采购制度,即监狱工作人员因公外出不再采用“出差人员现金支付后据票报销”的制度,而是使用公务卡先行刷卡支付,待出差结束后凭发票及凭证向财务部门申报,审核通过后再将报销款项划转至公务卡中,因为整个过程避免了出差人员接触现金,从而抑制了报销中大量存在的多开、虚开发票的现象。

二、监狱财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我国监狱系统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现行粗放式的预算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直接导致了监狱经费资金的短缺或过量,加大了财务执行过程中的难度,难以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控制支出功能。

2.经费支出界限难以确定监狱独特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的定位,造成监狱系统的经费支出名目繁多,涉及面很广,由于存在大量的政策性强制支出,带来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之间、专项经费内部各项明细费用以及经常性经费内部各项明细费用界限难以确认,极大的增加了财务制度的执行难度。如在经常性费用项目中,监狱警察的狱内侦查费用、罪犯特情费用等是计入监狱警察经费的公务费还是狱政业务费,就难以界定,经费支出界限难以确定就势必会影响监狱各项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形中也加大了财务制度执行的困难。

3.监狱特殊人员费用开支难以处理监狱是执行刑罚的特殊政府机构,为了对犯罪分子形成威慑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改造,需要长期驻有武警、检察院工作人员等,这些人员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在现有的监狱财务制度中,并没有对这些长期驻守人员的水电气等公用经费进行明确规定,以致常驻人员的补助经费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类似的难以进行会计确认和账务处理的经费支出普遍存在,也增加了财务制度执行的难度。

4.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脱离实际我国现行的监狱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能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按照现有的规定,实际工作中的很多资产,即使是使用了一年以上的物品,都是难以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的,如按照相关规定,监狱自行采购的图书是视作监狱固定资产的,但是如果丢失了一本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图书,因其单位价值达不到规定标准,同时又非大批物资,是无法按照固定资产的流程进行处理的,但是积少成多,类似的情况多次发生同样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强化监狱财务制度执行力度措施

1.强化预算管理与普通的企业类似,监狱的财务预算是监狱依据其职责以及工作任务的具体需要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能够全面的反映出监狱的年度工作计划与目标,能有效地指导监狱的各项财务活动。提升监狱的财务制度执行,就要真正强化监狱的预算管理,并从预算的编制工作着手进行预算全流程的监督,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最大化的发挥预算经费的效益,也能直接促进监狱更好的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2.加强对财务经费的分类管理

监狱系统现行的财务制度对各类经费的划分不明确,经常出现资金混用、错用的不规范现象,直接造成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难度加大。以监狱目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为例,其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实际管理中难以把握,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监狱系统要分类管理各类资金资产,划定可行、适度、合理合法的经费支出界限,尤其是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的区分,前者主要区分设施维修费用、技术装备费用以及各明细科目,后者主要区分罪犯改造经费与监狱执法经费等。在各项经费分类管理的情况下要首先保证监狱经费的使用。同时对一些管理方式已经落后或者不适应监狱自身实际的某些经费管理办法,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减轻监狱财务人员在制度执行中的困难。

3.加强财务内部管理控制监督 佷

监狱财务制度的目标化、具体化程度直接关乎财务制度执行的力度,因此监狱系统要不断完善内控监督机制,建立起适应时展要求的内部稽核制度。各层级、各部门之间应当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和任务分工,既要做到高效运作、相互协作,又要保证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制衡监督,防止监督缺)失带来的违纪腐败。此外,加强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也是切实做好内部控制监督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内部审计 医院内部控制 作用

医院作为我国特殊的事业单位,国家近几年加快了医改的步伐,这给医院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医改的深入使得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关键部分,在保护医院资产完整、会计信息真实、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医院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是在熟悉医院内部情况,在资料获取和操作上相对容易。医院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涉及财务收支的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进行审计,减少差错的发生,杜绝因财务管理不规范引起资金损失,可以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其对内部控制的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一)利于推动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医院内部审计是为内部控制服务,在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制定符合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并对内部控制政策、目标与所需完成的任务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发现内控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提供科学的建议,推动内控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此外,内部控制不是静止不变的,是随着经济、国家政策需要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必然会对医院内部控制工作不断进行调整,调整中问题较多,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从而推动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二)利于规范和落实医院内控工作

内部审计实质是内控的监督手段,其职能发挥作用的大小关系重大。在监督方面,内部审计主要对涉及医院收支、病房扩建、员工增加、药品购买等方面进行监控,同时也加强对医院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审计。在审计手段上,不仅要进行内部审计,还要对内部控制制定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察医院各部门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情况,通过审计从而可以使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在国家新财务制度下运行,确保医院内控制度的落于实处。

(三)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针对目前我国医院看病难、看病贵、部分医院服务态度恶劣的现状,相关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方面对涉及上述问题费用方面制定了管理办法,而内部审计能够很好对内部控制中关于手术治疗、药品收费问题进行监督落实,杜绝个别医院违规乱收费等问题发生,同时能够对内外科临床诊断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规范临床医生行为,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服务病人水平。

二、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问题和内部审计的调整

(一)医院内审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种约束机制,在健全内部控制、改善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印发,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在老问题未解决的同时出现了新问题,不利于我国内控工作的开展。

(二)医院内审模式的调整

鉴于上述医院内审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内审模式应进行调整。新医院财务制度创新包括对药品收支进行核算、计提风险基金等,同时在核算方面要求更加规范,医院的收支状况要如实反映医院现状;此外,在新医院的财务制度中,预算管理尤为突出,在预算管理中根据预算的分类要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加大医院财务监督。为此,医院内审人员应该根据新的要求,对原有工作做出调整,扩大审计范围,取得医院领导支持,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开展专项审计,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三、结合新医院财务制度发挥医院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

医院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作用较大,然而在新医院的财务制度下必须针对现有内部审计问题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改善,从而发挥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具体政策如下:

(一)加强内部审计认识,扩宽审计范围

针对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但审计范围有限的现状,医院审计人员需要熟悉新医院财务制度内容,并与旧的财务制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针对新的财务需求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调整,在内审工作重点上要结合新医院财务管理主要任务要求,加强对编制预算、节约成本、成本控制的审计。此外,要全面了解内部审计工作实质,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要适应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要求和不局限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还要扩大审计范围,把医院内部控制内容全部纳入内部审计范围,从而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督,督促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

(二)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处理能力

针对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印发,医院审计人员负担更大,要综合医院具体财务情况合理增加审计人员。在人员配置上,应该打破事业单位门槛和内部招聘的惯例,积极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引进专业审计人才,提高审计机构审计水平;同时,审计人员要实行竞争上岗或轮岗的方式,给审计人员以压力,促使审计人员增强学习能力,及时掌握最新医院财务动态,从而不断根据财务变化而调整审计方式。如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关于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核算按对象分为科室、医疗服务、病种成本、床日等核算。其中科室核算还可以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辅助类、医疗技术类和后勤类,在进行成本核算审计时,要对不同的成本核算分类进行重新划分,调整审计方式,从而提高成本审计工作的效率和保证成本核算真实可靠。此外,在财务人员结构上,要处理好年龄结构问题,增加审计工作中年轻员工的比重,从而利于增强审计部门活力,为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起到保障作用。

(三)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医院内审工作是否具有权威性关键在于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以来,医院领导应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了解,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理顺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通过制度把内部审计工作确定下来,同时要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树立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做到上行下效,把医院各部门工作纳入监督中。此外,要强化审计人员责任意识,审计过程中要斩断利益关系,做好监督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起到弥补内部控制漏洞的作用。

(四)规范内部审计工作

篇4

为了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的法律制度,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联合制定了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并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另外,为了适应中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更好的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制定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在实务操作中,有很多人将这两个制度混为一谈,其实,这两个制度既存在一定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

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之处有:一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结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制定的;二是这两个制度都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这两个制度的内容、标准、对象相互兼容,为保证高等学校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而设立的管理制度属于财务制度;为保证高等学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而设立的管理制度则属于会计制度。两者之间有少量的交叉,但又各有侧重。

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处有以下六点:

一是两者的概念不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是关于对高等学校财务行为进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关于对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是两者遵循的原则不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学校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贯彻落实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要求,系统核算和反映高等学校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夯实财政管理和政策决策的信息基础;密切配合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类、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改革政策有机衔接,完善财政改革和政策执行的制度体系。

三是两者要求的目标不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目标是为了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是两者履行的职责不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是指科学地运用管理知识、技能、方法对高校的所有经济行为进行规范性管理的活动,主要体现在事前管理上,重在“管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指以资金的形式对高校所有的经济行为进行连续地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事后核算上,重在“核算”。

五是两者具体的内容不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是为了加强对高校财产、物资的管理和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控,防止弊端产生的规范、措施,如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结余管理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财政部为了高校更好地使用资金,统一规范高校的会计核算原则及账务处理方法,如资产的账务处理原则及方法、负债的账务处理原则及方法、净资产的账务处理原则及方法、收入和支出的账务处理原则及方法等。

六是两者没有完全相结合。虽然《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结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制定的,但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之处:

(1)《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单独设章规范高等学校成本费用管理,即《高校财务制度 》第56条:高等学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第59条:成本核算是指按照相关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对高等学校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第60条:费用按其用途归集,主要包括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离退休费用和其他费用。但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根本未提及成本费用的核算。

篇5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核算体系不完善

当前,从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看,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通常都为医学专业,日常工作中不仅要进行医学业务钻研,还要做好基本管理工作,甚至一些医院领导还要定期参加医疗学术会议。由于负责的工作事项较多,导致无暇顾及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

(二)财务管理松散,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很多医院也加快了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但是仍然有很多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没有集中管理资金,财务管理人员也无法掌握资金流动情况,指示医院财务管理活动松散。例如:在进行医院药品、器械的采购与核算时,主要负责人不是财务管理人员,主要由各分管部门负责人负责,导致频繁发生账实不符的情况,这对医院资金的正常流动带来了不利影响。此外,在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普遍不强,甚至个别医院授权审批制度执行力度薄弱,造成内部控制失调,增加了财务风险影响。

(三)预算管理缺乏严格与规范

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医院都有着预算管理不严格、执行率偏低等问题,通常体现在医院进行财务管理时,很少根据项目预算来控制经费支出,造成预算的制定和执行相违背,资金浪费和流失的问题十分严重。此外,一些医院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不够合理,体现在对收支预算比较重视,但是没有在预算管理中纳入库存物资和预算经费等资产,造成经费投向不够精准,全面预算管理也流于形式。

二、新医院制度下医院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医院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新医院财务制度强调医院会计核算要将医院资金运作和财务等情况全面、准确的反映出来。所以医院要对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加以完善,保证能够将医院财务状况真实反映出来,从而实现医院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此外,医院还要完善和规范收支管理,特别是要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要根据医院的收入与支出分别对其来源、用途进行分类。例如:收入主要包括医疗收入、财政基本经费补助和财政项目补助等;支出主要包括医疗业务成本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管理费用支出等。在核算收支状况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收支分类科目进行,并让核算更具针对性。

(二)加大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力度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国家要对医院采取“核定收支、超收上缴、定向补助及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方法,医院预算需要有较强的约束力,确保将预算对医院财务监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医院要尽快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内容包括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分析以及考核等,以此加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一是医院应采用标准化的预算编制与审核制度,要在预算管理中纳入一些收支项目,落实“收支平衡”和“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的预测医院的收支及资本等项目,从而更加灵活的运用预算编制;二是医院必须将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的预算监督考核体系,要保证在项目执行中真正落实好预算方案,让预算更具科学性,同时还要在执行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三是医院要加大对财务管理活动的监督力度,确保专款专用,实现预算执行效益的提升。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评价体系

我国在实施新医院财务制度之后,医院只有尽快建立起完善的财务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将医院资产财务和经营效益如实反映出来,从而更好的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要科学评价自身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在财务指标评价体制的制定过程中,要遵循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更有效的分析、监督和检查医院财务预算、收支管理、资产负债以及投资管理等财务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审计和财务等部门也能更好的监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情况,能促进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

(四)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中,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强调了要把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改为计提折旧或摊销,把资产价值如实反映出来。医院为做好新旧制度的有效衔接,需要全面的清查固定资产情况,必须保证账实相符,认真核实固定资源的来源,这样有利于更好进行会计处理。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仔细核查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处理情况,在处理过程中落实好相关规定流程。此外,医院还要对“三张一卡”制度进行完善,将二级明细分类账设置好,对固定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分类管理。而各科室也应该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将固定资产信息使用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同时还要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随着国家《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高校财务会计环境发展了重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传统的高校财务会计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财务制度存在着不健全、不合理的问题,为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研究我国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我国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进行了相关思考。

一、我国高校财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财务制度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缺乏有力度的依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偏差、财务经费和专项补助不合理,其具体内容如下:

1.财务管理缺乏有力度的依据

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一些高校根本没有设置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工作没有具体的制度可遵循。许多涉及到经济的问题,也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使一些经济行为失去了财务监督,导致高校财务管理陷入困境。如在高校中有很多部门对某些收费项目自行收费,甚至对收费项目没有公布,所收到的款项又不纳入财务部门,自行管理分配,对学校造成很坏的影响。

2.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偏差

我国高校财务制度,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上还存在着偏差。具体而言,固定资产在高校报表的体现上,都是用固定资产的原价值来体现,无法准确反映该固定资产的净值和新旧状况,导致资产虚增。同时也加重了学校的经费负担。无形资产是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由于不具有实物形态,其价值确认尺度更加难以把握,加之不进行摊销或重估,随着社会变迁和技术革新,其账面价值保持一成不变,显然有失公允。

3.财务经费和专项补助不合理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财务经费和专项补助不合理,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财务经费是指为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完成各项任务而拨付的财政补助收入部分,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专项补助是指高校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经费(正常经费)以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项目支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高校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越来越多,维护这些资产的费用也就越来越多,造成基本支出经费不足问题并恶性循环。

二、对我国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财务制度管理水平,针对上述高校财务制度中出现的问题,改革高校财务制度的建议,可以从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采取资产统计方法、大力推广财务分析制度,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进行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部门作为各项财务制度的具体执行单位,通过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应根据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本校的经济承受能力,向领导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其次,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应根据国家规定的职权范围对高校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监督,查找漏洞,评价其合理性、合法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另外,工会还应就拟出台的财务制度组织教职工代表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

2.科学采取资产统计方法

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科学采取资产统计方法。对固定资产的统计,应对固定资产以计提折旧方式替代原提取修购基金的做法,增加“累计折旧”科目,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对无形资产的统计,则可以增加“累计摊销”科目,按照受益年限平均摊销,折旧额或摊销额计入相关事业支出和教育成本当中,使二者的价值体现更为准确、合理,为固定资产更新和无形资产转让提供科学依据。

3.大力推广财务分析制度

高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应大力推广财务分析制度。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高等学校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基金变动等,为了使分析活动真正起到控制费用的作用。高等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状况和运行结果进行剖析和评价,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完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

结语

总之,我国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虽然我国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存有众多不合理之处。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发展所遇到的新问题,相信结合高校财务会计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采取资产统计方法、大力推广财务分析制度,不断探索我国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策略,可以提高我国高校财务会计管理水平,进而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红.浅谈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济师,2011(02).

[2]曾森.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1(01).

[3]张颖.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

篇7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新医院财务制度的主要变化和亮点,从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医院财务制度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新医院财务制度背景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新医院财务制度 医院财务管理职能 拓展分析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推进,我国初步建成了全民医保制度框架,医院扩展了核算业务和财务管理职能,从而使包括制度建设、财务收支标准等在内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政府部门加强对公立医院监督和医院自身的发展要求。在当今社会,政策环境不断更新,但所需的各类资源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医院要想使财务管理推动日常运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促使医院的财务管理方法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使医院财务运行的流程得到良好的优化,预警和防范财务风险,将各种操作流程疏通等。

一、新医院财务制度的主要变化和亮点

1.加强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了新制定的财务报告,其中,财务报表包括现金流量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资产负债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基本建设收支表等[1],新增了现金流量表和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接近了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而且注册会计师审计医院的年度财务报告,并将相应的审计报告出具出来,从而使医院真实的财务状况和业务开展成果得到有效的反映。

2.实现成本控制

积极借鉴先进企业会计改革的成果,建立包括卫生材料生产成本、医疗业务成本、卫生材料购进成本等在内的全面而完整的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将成本费用和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明确化,从而使其将净资产的核算内容更加合理地反映出来。这是新医院财务制度的一大创新。

3.强化预算监督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体制是“领导统一化,管理集中化”,必须在三级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参与医院的领导管理和决策。在负债、购置大型固定资产及对外投资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先经过切实的可行性论证,然后请财务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将预算执行控制严格化,在原则上不能将非流动负债借入。

4.客观反映医药成本

新医院财务制度将药品的加成核算取消了,实行药品“零差率”,将以药补医、以药养医的旧机制彻底破除,要求在对医疗业务成本进行会计处理时严格按照药品的实际成本,从而将医药成本真实地反映了出来,为医院加强成本控制、对医院成本管理水平进行考核、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等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基础和前提。

二、新医院财务制度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不严格

一些医院的预算执行率较低,没有进行严格的执行,也没有按照预算安排的项目对经费支出进行控制,从而使安排预算和执行预算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疏离[2]。除此之外,部分医院的预算安排也不合理,在预算中没有纳入本应该纳入的预算管理的经费、外经费、库存物质等,同时没有突出的经费头像重点和精确的投放量,留有余地、量入为出的原则没有得到较好的坚持。

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医院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水平远远跟不上医院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财产控制制度也不完善,这就容易导致违规违纪的行为的发生。有关监管部门对部分材料监管不严,材料流失、回购、变卖等现象时有发生。

3.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从整体上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与业务能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落后的管理理念和薄弱的创新意识使得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较低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不合理的财务干部编制导致较大的人才流动率,而较高水平的补充来源则相对缺乏,在长期发展中,医院要求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水平越来越高,现实中不合理的财务人员结构和较低的财务人员素质使医院人少业务忙的问题更加突出[3]。

三、新医院财务制度背景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1.做好预算编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考验。医院的财务部门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及时进行全面的预算,将长期和短期财务管理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在部门、科室和项目等中将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细化[4]。同时,进行科学预算和核算,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得到强化,从而使医院预算水平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医院经营发展目标的业务收支计划是预算编制,医院必须遵循相关的政策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将预算编制细化,从而使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对医院资产起到防止流失作用,从而使医院的经营风险降低,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医院的管理层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内部控制意识,通过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和支出审批制度,切实的加强预算控制。

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首先,医院管理层应该从思想上对财务管理工作倍加重视,深刻体会到在医院的人力资源中教育和培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医院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与综合技能的极大提升,促进医院财务工作人员不断将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完善。

总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医院经济运行及管理的层层面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随着我国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深入推进和全面实行,广大财务人员参与医院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受到医院管理层越来越深入的关注,因此,广大财务人员应该积极拓展财务管理职能,使自身的财务思路得到提升和创新,使财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发挥出尽可能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医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院财务制度讲解.

[2]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金玲.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防范与危机预警方法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4):314-317.

篇8

1.1财务活动的监管不足我国财政部2004年颁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其目的旨在规范村级财务工作。《制度》中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有明文规定,要求村级财务活动必须接受集体内部的民主群众监督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在对海南南部十三个旅游村镇的调查中发现,这些监督还不是很到位。在民主群众监督方面,国家要求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若干德才兼备的村民群众成立一个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审查和监督日常的村级财务活动。但在现实中,一方面存在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财务知识相当匮乏的状况;另一方面,在很多偏远地区,村级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导致出现“无财可理,无财可管”的局面。因此村民选举代表的主观积极性并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由村领导“指定”往往就代替了民主“选举”。此时,旅游村镇领导指定的人往往是其可信赖的人,有的是其直系亲属,有的是其关系朋友,最终造成了自己人监督自己人的局面,因而本质上是一种无效监督。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一般是以年终检查工作的形式进行财务监督,主观随意性较大,不能形成真正的村镇财务监督力。另外,国家也要求村级财务年末要公开,并且要公布每个月份和每个季度的收支明细,并把各种财务账目明细报表粘贴在显要位置,以利于群众监督。这一点基本上都得到了执行,但很多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机关的年末检查,为了账面数据满足相关部门的要求而应付过关。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对村级财务管理监督的缺失。

1.2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新的会计制度规范,但由于会计人员文化水平的限制,重新接受新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对经济业务使用新财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还并非易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干脆弃用新的财务制度,还是沿用老的财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或者继续使用原来本身就很不规范的财务处理方法来做账,例如有的村里还在使用很不规范的流水账,白条抵库现象也屡见不鲜,成本费用随意列支也常有发生。另外村镇领导很多也存在“天高皇帝远”的思想,导致村镇的事情他们说了算,置国家的明文规定,法律条款而不顾,我行我素,以言代法,缺乏基本的法制观念也导致了财务制度形同虚设,财务核算的不规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3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缺失风险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旅游村镇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也面临着筹资风险,融资风险,投资风险等财务风险。风险时刻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当前的经济发展瞬息万变,市场行情变化叵测,筹资不到位,投资不准确,就会造成巨大的风险和损失。刚刚进行旅游开发的村镇,对经济发展的愿望比较迫切,对任何的旅游开发项目都充满巨大的热情和期待,这容易造成投资的盲目性,一旦村民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血汗钱拿出来进行投资入股,如果旅游项目开发失败,出现了村民意料之外的结局,又会引发思想动荡,行为过激的事件发生,这非常不利于旅游村镇的长远发展。而当前,在旅游村镇的财务工作中,还普遍缺乏基本的风险规避意识。因此,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有利于旅游村镇的健康发展。

2完善旅游村镇财务制度建设的措施

2.1加强旅游村镇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旅游村镇财务制度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规范旅游村镇的财务管理工作,促进旅游村镇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对财务工作人员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包括“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和“尽职尽责”等。具体到旅游村镇的财务工作人员而言,就是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首先使他们能够真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的若干财务制度规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关心广大村民的集体利益,通过正确规范核算各项经济业务,从而达到自觉遵守财经法规,保护旅游村镇集体资产,账务处理正确真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内容的目的。其次就是要求他们做到实事求是,克已奉公。在具体经办的业务处理中,要按照制度要求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真实有效,票据填制是否完善,是否合乎规范要求。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按照领导的意图做账,或者做两套账等违法行为。最后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财务核算管理工作在现实中非常复杂,各种经济业务都会出现,这要求财务工作者本身也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通过相互参考,相互指导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务核算业务能力,最终满足财务工作的要求。

2.2政府增加对旅游村镇财务制度建设的支持力度根据公共产品基本理论,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这种消费的非竞争和非排他性也就决定了收费的困难。由于旅游村镇的财务制度建设也类似于村镇的道路建设,均存在收费困难问题,是一种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品。众所周知,公共品如果通过私人供给,由于收费困难,往往会导致供给不足,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政府进行供给,这样既可以解决私人供给不足的问题,又同时能够提高供给的效率。具体到旅游村镇的财务制度建设,就是要求政府提供各种支持。首先,政府可以委派专家进行财务知识的培训,专家亲临现场进行授课,能够有效地和当地村镇领导,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能够准确的获得第一手的财务制度建设所碰到的实际问题资料,通过现场把脉,解决问题就能有的放矢,工作效率就能大大提高,村镇领导和财务基础工作人员也容易接受专家的授课和具体建议,培训就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其次是委派财务人员进驻旅游村镇进行账务处理,由于有的村镇财务制度建设还是一片空白,此时,就需要政府派驻专门的财务人员去实地做账,通过选派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财务工作人员定期到各个村镇进行财务核算,能够有效解决旅游村镇财务人才不足,财务制度建设缺失的问题。最后,可以选派一些村镇的优秀青年到当地的高等院校进行财务知识的学习,以此提升财务工作的能力。我们通过访谈了解,旅游村镇的很多青年都有强烈地提升自己知识能力的愿望,如果政府能送他们去培训,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潜能,又能提升当地青年的文化素养,对其本人和地方财务工作,乃至当地经济的发展都很有帮助,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政府应该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行。

2.3完善旅游村镇财务监督制度首先要健全民主理财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充分发挥群众主动监督村镇财务活动的积极性,走一条永不褪色的群众路线。但在实践中,民主理财制度的建设走了样,有的村镇财务变成了“家族财政”。这需要在上级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实施农村民主选举,促进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民主选举,真正挑选出能够代表村民利益,能认真履行自己权利职责,不谋私利,能为大家尽心尽力办事的人士担任民主理财代表,在日常事务中监督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例如支出审批、财务预算、财务公开等国家要求的村镇财务活动。其次,就是要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检查。事前预防就是力求把各种财务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对日常开支金额,领导的财务授权大小,都要通过民主审议的形式获得通过后方可执行。事中控制就是要求对不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经济事项要及时中止,对超出限额的开支要及时予以制止,对不合法或不合理的凭证不予登记入账等。事后检查就是要求上级领导进行年终检查时要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能走过场敷衍了事。

2.4推广财务审计制度根据现代制度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受托人和委托人掌握着不同数量和质量的经济信息,根据经济学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最大化自己利益的倾向,因此信息不对称会最终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具体到村镇主体而言,村民是委托人,村镇领导是受托人,村镇领导会利用村民的无知选择没有财务工作能力的熟人实施财务核算,导致逆向选择。同时也会在具体的村镇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优势信息,为自己谋取福利,如吃喝公款,为自己的亲属熟人包揽工程等。而审计能够比较有效的解决村镇经济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各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可以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审计在规范公司单位财务制度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前由于村镇的经济比较落后,经济活动也相对简单,无论实施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意义都不是很大。但随着村镇逐渐进行旅游开发,筹集和使用的资金也逐渐增多,经济管理活动日趋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偷窃集体资产,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道德风险行为就有可能发生,如果财务制度不健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员就会利用制度漏洞谋取私利。而通过年终审计,无论采取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形式,都可以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管理的作用,有效保障旅游村镇集体财产安全。这为完善旅游村镇的财务制度也很有帮助。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采用连续审计的方式进行审计,因为连续审计相比传统审计而言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2.5加强旅游村镇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旅游村镇的财务档案管理也是其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的财务档案有利于村镇民主监督,有利于上级领导部门的检查,也有利于开展审计工作。要健全财务档案资料,就要求完整的保留经济业务活动的原始凭证,每月的记账凭证都要完整地装订成册,做好现金日记账的登记工作,月末总分类账的汇总和结账都要仔细检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遗漏。更换会计工作人员要做好交接工作,要有完整的文档记录。同时也保护好财务账簿的防火,防盗工作等。

3结论

篇9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成本核算; 创新

Discussion of Innovative Path on Cost Accounting in Modern Hospital/LUO Jun,ZUO Jian-wen,LI Hua,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133-136

【Abstract】 The goals of hospital operation are decreasing medical cost and increasing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Cost accountin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achieve these goals.Including factors like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medical services,state polici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lead to the fact that hospital cost have a weak basis and hard to compare and control,we illustrate the complex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cost accounting.Facing a number of challenges,strengthening cost accounting is of great weight.We offer a preliminary accou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st accounting in hospital management.

【Key words】 Hospital management; Cost accounting; Innov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421 Hospital of PLA,Huizhou 516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45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加大现代医院管理力度,探寻先进、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是目前医院管理者的目标。目前认为,对医院成本进行强化管理、探索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有效路径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医院管理中成本核算的定义和重要意义,以及现代医院管理中对成本核算路径的探索。

1 成本核算、企业和医院成本核算的异同

成本是经济学概念,伴随着经济而行。只要存在经济活动,就必然产生成本,成本伴随着经济活动而发生。成本是特定会计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发生的可用货币计量的代价,是衡量经济组织生产消耗和补偿的尺度,是决定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基础,是价值活动中经营主体要求的最低补偿[1]。经营主体只有在价值实现过程中至少满足成本需要,才能产生利润。成本核算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方法,涉及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多个方面。成本核算是经营主体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与企业能否盈利、能否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能否不断实现企业发展息息相关[2]。医院成本是医院主体在提供各项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消耗的必要劳动价值和物质资料价值的货币表现。现代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定义和规范,对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消耗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管控,确定医院成本核算对象、控制医院成本开支范围,归集费用,进行费用分配。现代医院成本核算将适用于企业管理的成本核算先进理念植入医院管理系统中,可以提升医院成本管理和综合管理水平,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2 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作为经济主体实现经济管理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一方面消耗资源进行生产、服务,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品和服务,因此经营过程中会产生成本。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明晰各项成本支出情况,并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判定成本支出和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制定成本控制的下一步措施。医院成本核算按照《医院财务制度》有关规定,明确费用开支范围,依据现代医院管理决策对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各项消耗,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记录、分类、分配、归集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3]。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成本居高不下,原因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因为现在医院的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下,发展思路未从增加人员、增加设备、增加床位的外延式扩展模式转到提高工作效率的内涵发展模式上来[4]。

原有的《医院财务制度》于1998年11月颁布,已执行多年,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急需深入,医院财务管理理念和方式迫切需要改变,现行诸多制度需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做出调整[5]。基于以上目的,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于2010年由卫生部和财政部版发,并于2012年1月起在全国施行。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阐明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定义和方法、强调医院成本核算的质量控制,适应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进一步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重申和强化了成本核算科目和核算方法的改进[6]。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将成本核算提高到事关医院生存和长期发展的高度,强化医院对成本的管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成本管理是指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的目标,明确成本核算的原则、对象、成本归集和转移的方法,进一步充实了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内容,对医院成本核算发挥了有效的指导作用。本文对新财务制度在成本核算领域涉及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本院成本核算的实践,对成本核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完善本院成本核算系统和成本核算理论体系,提高本院经济运营管理水平。

3 充分认识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目的不同,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方,现代医院一方面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在现有发展阶段医院运行成本居高不下、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维持自身发展,都急需医院管理者根据医院整体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现代医院成本核算在于保证医院公益性的同时,以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医院内部各生产要素和各项医疗卫生服务活动进行科学组织,达到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保证医疗服务的供给的目的。现代医院成本核算不仅可以更新医院经济管理观念,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还可以减少浪费,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

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是充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1)调动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对经济核算的积极性,使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真正发挥关键性作用,使全体医务工作者认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在成本核算中肩负的责任,使全体医务工作者主动参与到医院成本核算中,增强全体医务工作者主人翁意识。(2)通过成本核算,使各核算单元总结不同时期在医院/科室管理中的差异,及时发现医院/科室管理的不足和缺点,对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落实降本增效的目标。(3)成本核算准确、实时记录医院成本支出,提升医院成本管理水平,避免医院支出浪费,为医院衡量收费标准提供依据,使费用预算合理化。

4 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探索

医院成本核算项目繁杂、涉及面广、在医院管理中地位特殊。如何实现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高效、有序进行,涉及医院发展、员工福利。笔者在成本核算的实践中,分别就根据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建立起规范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将成本核算与医院经济责任制相结合、优化成本核算的实施、加强成本支出管理做了一些探索。

4.1 根据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建立规范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许多医院采用的成本测算方法是账外成本测算法,具有缺乏真实性、准确性的缺点[7]。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内容进行了调整,根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增加、分割或合并部分科目,因此部分费用提取方法和比例也发生较大改变[6]。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逐步深入到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为适应科技发展对成本核算工作的促进作用,医院成本预算应与信息技术融合,以提升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院在成本核算实践中,一方面深入学习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严格按照现行制度规范成本核算;另一方面根据本院需要引入一套适合本院基本情况的成本核算系统,将成本核算的日常工作与成本核算系统衔接,使成本核算标准化、系统化、统一化;其次,彻底弃用账外测算法,采用具体、真实、准确的账内测算法,使医院经济管理向前迈出一大步。根据现行制度建立规范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是实现成本核算有效、有序进行的根本保障。

4.2 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 目前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包括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病种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和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方法[8]。目前认为,无论是哪种成本核算方法均各具利弊,但缺乏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之间优劣性比较的研究。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是按病人所需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收费。项目成本核算法按照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优点是操作简便,最大的缺点是以医院/医师为主体,未考虑到病患是否负担得起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医院面向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不可避免承担成本,需要一定的收入弥补成本支出。一旦采用不合理的项目成本核算方法,将使医院/医师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难以抉择。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病种成本核算法是以疾病的类型核算费用,优点是可以准确地测算病患所要承担的医疗费用,达到实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本院在成本核算实践中,对这种核算方法进行研究和借鉴,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索利民且兼顾效益的成本核算方法。由于目前全国范围内并未开展病种成本核算法,因此一方面继续采用项目成本核算法进行成本核算;另一方面,根据近5年本院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结合基层医院慢性病多的特点,制定住院期间住院费用限额,有效去除项目成本核算的弊端;同时制定激励机制,在医疗服务质量不下降、治疗效果肯定的前提下,鼓励医师优化选择治疗和检查方案,切实降低医疗费用。

4.3 将成本核算与医院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现代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在于控制成本、减少浪费,而实现成本控制目的的主体除了医院管理者外,更重要的是执行成本核算的科室。与以往的医院总成本计算不同,根据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医院可以根据经营模式对成本的责权层次进行划分,制定详细的责任成本体系,同时根据责任成本体系对各责权主体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建立责任成本体系,对各责权主体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各责权主体的积极性,让各责权主体自觉融入医院成本核算中,最终实现医院成本的有效管控。本院在成本核算实践中,一方面逐步完善责任成本预算体系的制约效应,另一方面由医院与各责权主体签订成本目标和管控方案,目的是让各责任主体明确各自的成本目标,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提高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加大责任制度的实施力度,使整个成本核算系统能够顺利运行。除了明确责任主体外,强调对各责任主体成本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在比较和竞争的氛围中,提升各责任主体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要做好对各责任主体的绩效考核,实现赏罚有度奖惩合理。

4.4 优化成本核算的实施 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涉及成本核算单元、医院整体发展战略、收费体系等。其中,成本核算单元的设定和调整是最重要的部分。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第三十条中明确了医院在进行科室成本核算中将科室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等4类科室,科室成本的分摊为三级分摊。本院在成本核算实践中,根据现行《医院财务制度》中各类科室的定义,对本院成本核算体系的科室分类进行重新梳理与分类,对科室分摊等级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目前本院原来的成本核算体系中没有将医疗辅助类科室单列,以实施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为契机,本院对核算科室进行了整理与规范。本院的整体发展战略为建立区域性医疗中心,需要多个科室的协同发展,比如手术室、麻醉科等。这些科室是医院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科室,医院应该在成本核算中给予适当照顾,不应单纯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标准。对于科室分摊等级,我们在成本核算实践中并不完全拘泥于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根据临床和管理上的需求,对核算科室分摊等级设置进行了微调。比如将本院术后恢复室、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定义为平台科室,在进行科室成本三级分摊前,可先将平台科室的成本分摊到各临床科室,利于我们对此类性质特殊的科室成本进行统计与分析。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医疗收入。长期以来,由于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医疗服务价格长期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院只能以药品收入弥补医疗收入的不足。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破除“以药养医”、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成为必然趋势。根据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合并为“医疗收入”,在医疗收入下增设“材料收入”二级明细科目[9]。目前随着各项临床操作技术的普及和开展,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日益增大,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将材料收入单列,目的在于便于对材料收入进行有效管理,利于医院进行绩效考核[10]。目前本院将材料收入设计为单独的收入类别,并将收入和成本信息通过直接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收费明细中提取,方便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4.5 加强成本支出管理 有别于1998年版的《医院财务制度》,修订后的《医院财务制度》把“药品支出”、“医疗支出”合并,新设“医疗业务成本”科目。为配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强调药品不再是公立医院创收的工具,而是医疗服务成本的一部分[11]。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摒弃了药品成本单独核算,将从根本上遏制高药价的产生[12]。

针对固定资产折旧,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不同,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并将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目前科研和继续教育项目已成为医院重要的成本核算内容。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应将科研和继续教育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针对固定资产和科教项目的成本核算转变,明确医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要求以及成本核算的范围,反映了医院的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提高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医院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也属于无形资产,并把“无形资产”分为“无形资产”和“累计摊销”2个科目,加强对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账务处理[13-14]。在本院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将参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成本核算的方式,对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进行核算,保证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

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目的是适应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医疗市场、强化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逐渐实现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的目标,是现代医院实现优质、低耗、高效运行的关键[15]。在进行医院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不断发现现代医院在经济运营和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运用成本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为医院领导层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有效、优化的数据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于富生,黎来芳.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35.

[2]王立彦,徐浩萍,饶菁.成本会计:以管理控制为核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2-26.

[3]江东.医院成本核算力法的探索[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9):125-126.

[4]金晓燕.《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与完善[J].当代医学,2009,15(1):32-33.

[5]潘爱斌,秦其荣,江启成.医疗成本核算研究现况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5):64-66.

[6]韩斌斌.《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成本费用的核算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9):83-84.

[7]顾惠.加强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13):277-278.

[8]孙萍.基于成本核算视角的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7(12):79-80.

[9]吴世飞,于润吉.《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修订情况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2):79-81.

[10]郝光兴.对新《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讨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64-65.

[11]韦健,王晓飞,蔡晓锋.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4):48-49.

[12]郑大喜.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11):66-68.

[13]杨阳,赵明杰.医学高新技术在现代医患关系中扮演的角色[J].医学与哲学,2006,27(6):44-46.

[14]陈曦妍.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及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11):22-23.

篇10

摘 要 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新规则的特点和要求入手,指出当前财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规则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新规则 事业单位 财务制度

一、引言

事业单位一直以来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职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往事业单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影响了其职能的发挥,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新的改革要求,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质量,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就成为了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内容。就其财务制度而言,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主要依据1997年《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及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管理,但旧的规则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因此2012年4月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国务院的批准下正式开始实施。如何在新的规则框架内构建满足事业单位需要的财务制度就成为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二、新规则下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面临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旧规则的某些方面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财务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方面已经与实际相脱节,凸显新规则实施的迫切性。与传统的财务规则相比,新的规则更能适应当前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提高工作效益,同时也对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突出了财务监督的重要作用

随着事业单位面临形势日趋复杂化和社会各界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提高单位财务监督工作地位已经成为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一是监督过程的全覆盖。突出了事后监督与事前事中监督的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结合等等,体现了新规则下对财务监督工作的新要求;二是监督制度的全要素。在监督制度建设方面,要求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健全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密切协同,突出了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进而使财务监督更加公开化、透明化、阳光化;三是监督地位的独立性。实现监督的最大效能,就是要遵循监督工作独立性原则,确保能够客观公正的履行职责,降低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突出了预算管理等相关制度的建立

新规则对财务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和要求。一是对预算管理制度,突出了其严肃性,如在第十条中就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预算执行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高财务制度的规范性;二是充实了绩效管理的内容。新规则充分借鉴了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做法,引入了绩效管理的内容,从而更加直观科学地衡量单位财务管理质量;三是引入风险控制机制。要求单位管理者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能够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降低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影响,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三)突出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事业单位大多在一线、在基层,是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载体,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共资源科学、合理、高效的使用,降低浪费。新规则在这一方面也给予了重点强调,如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就要求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而在流动资产方面,则要求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等方面工作的管理。

三、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陈旧难以适应新规则的要求

新的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提出了新标准,要求转变以往粗放式、开放式的财务管理思想,树立成本控制、绩效管理等新观念。但从现实的情况看,许多事业单位人员的思维方式依然受到传统观念的惯性影响,还难以适应新规则的要求。一是成本观念还未树立。对精细化节约化管理模式的认识不到位,在财务制度建设中还有着大、粗、疏的问题,没有树立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影响了工作整体效益;二是对财务监督重视不够。特别是单位管理层对财务监督的作用还不重视,依然沿袭传统的观念,使财务监督沦为了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预算管理难以在单位有效执行

预算管理是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不少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相关制度的执行还不到位。一是单位管理层没有树立预算管理的观念,资金使用的计划性不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还不到位;二是预算编制不严格,规范性、实用性、准确性不高,往往是照搬往年的方案;三是预算执行不严格,开支的随意性大,特别是对于日常资金的使用相当随便;四是预算考核走过场。对部门能否按照预算方案执行给予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设定严格的奖惩标准,导致了恶性循环。

(三)资产管理依然是财务管理的难点

资产管理一直以来就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由于其流动性强、自然消耗难以评估,因此,常常出现管理混乱等问题。一些事业单位虽然也执行了资产登记管理等制度,但从实际来看收效甚微。而在一些投资方面,由于缺少相关的制度约束,投资审批流程不科学,投资评估监管不严格,使得财务风险不断加大。

(四)财务监督职能的发挥还有待提高

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工作形同虚设,形式主义严重。一方面,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往往既是财务人员也担负着监管职能,不相容职务没有有效分离,难以实现监管;而内部审计人员由于独立性意识不强,评判难以做到公正、公平;另一方面,外部监督不到位。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外部监督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而政府的有关部门受到人力、精力的制约,对资金管理不能做到全面实时,影响了监管的质量。

四、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对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的认识

在提高事业单位观念认识方面要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端正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的思想。单位领导要站在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高度,正确认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的积极作用,克服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思想;所属部门和人员要自觉接受财务管理制度的约束,密切与财务部门的配合,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效益;二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在财务人员的选拔、使用、培训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特别是要尊重财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不干涉、影响其履行职责,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树立科学的财务制度观念,认真学习新规则的具体内容,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变传统的不适应现实环境的做法,建立规范、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二)加大事业单位预算制度执行力度

加大对预算制度执行的力度是新规则条件下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的重点。一是要健全预算编制制度。事业单位要特别注重对预算编制的认识,采取科学的编制方法,尤其要注意对预算编制数据准确性、科学性的把握,确保预算方案的准确可行,为单位资金使用提供可靠依据;二是严肃预算执行计划。在预算执行阶段,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防止随意改变预算计划的做法,特别是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以及财政定额补助资金的使用方面要坚持专款专用,防止出现挪用、挤占等问题;三是完善预算评估体系。建立健全预算评估体系,及时对能够按照预算编制使用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对随意改变预算方案的人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严肃预算管理制度,为单位营造规范的财务制度环境。

(三)健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

要重点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一是切实做好职责分离,固定资产账目由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两部门相互配合,协同管理。在重大国有资产的购置环节,设置国有资产管理审批制度,减少盲目、重复购置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流程,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环节和内容。做好固定资产购置、使用、清查盘点和处置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上。三是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确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其实际价值,并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四)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机制

一方面要健全单位内部监管。切实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的问题,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流程上注重监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突出财务监督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管力度。要积极配合政府财政部门以及社会相关机构对单位的监督检察,及时公布单位财务信息,用外部力量净化单位财务管理环境,构建科学规范的财务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刚.行政事业单位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探.甘肃林业.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