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8 11:3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科基础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基层医师;临床培训;妇产科;教学
临床妇产科教学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妇产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作为北京市唯一的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每年承担着大量的基层妇产科医师的临床培训工作。对以往来我院进修的基层医师调查数据显示,其特点大都是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临床实际操作不够规范,专业文化程度、工作时间长短差异较大,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及能力也参差不齐。虽然进修医师的个体化差异较大,但一般来说,他们对进修学习都怀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希望多参与医疗临床实践,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如何针对学员的基础水平并结合我院的教学资源优势,在卫生部颁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己在基层妇产科医师临床培训中的教学水平,是从事基层医师培训的专业医生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工作。以往妇产科学教学方法,如传统的大课堂讲授法、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法、临床演示模拟器材教学法、病案启发式教学法等,哪些更适合基层医师的临床培训、如何根据基层医师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是每一个培训医师所必须用心思考并努力实践的课题。下面就谈谈我在基层医师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注重临床基础理论培训及个性化特色培养
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十分强的临床学科,妇产科学也是一门医疗风险相对较高的学科,在基层医院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基层进修医师对进修培训大都体现出浓厚的专业兴趣,他们对待临床工作也非常认真努力。针对基层进修医师大都理论水平较低、接待病员时思路不清、病情变化后不知所措等特点,我们的经验是首先选用具有高级职称、理论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的高年资医师作为带教老师,按照教学计划利用小课堂授课方式,定期轮流为她们集中进行专题基础理论的教授;其次,利用每日常规的上级医师查房、定期的主任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术前讨论等一系列的制度,精心挑选比较合适教学的病例,详细地讲解该病例的诊断要点、诊治原则、病因病理、疗效观察及病情发展趋势,最大程度地在理论知识方面给予基层进修医师以帮助;再次,利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提出疑难病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导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系统,通过查阅文献获得所需答案,并进行总结和撰写相关科研论文,全方位、立体式地尽最大努力提升他们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
除了下大力气提升他们的医疗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外,我科还针对进修医师不同的工作经历、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对其大致分为如下3种类型:(1)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医师,在原单位临床经验少,不能独立开展临床工作;(2)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基本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在原单位能独立开展部分临床工作;(3)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原单位工作时间长,有一定的资历,能独立诊治各种妇产科常见疾病。对于第一类进修医师,主要通过低年资医师病房轮转制度来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种的诊治,掌握低中难度的手术操作。对于第二类医师,主要通过日常临床实践中规范他们在常见病种诊疗中的手术操作,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种的诊疗和手术,并对少见病种、疑难病种高难度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于第三类医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考评后,可以在上级医师的监督下独立值班,管理一定数量的病床,在一些常见手术中参与或主刀。总之,大原则就是严格考评其临床能力,根据其临床工作能力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工作计划,尽量做到对每一位进修医师的因材施教。
2 注重医疗临床认知的纠偏与重塑
基层医师由于一般工作、生活在县乡一级的卫生医疗机构,对医疗的认识大都停留在手术是否过关的问题上,认为熟练的手术技巧就是一个优秀医师所具有的一切。这些基层医师不乏手术水平很高的进修者,但充其量也只是个手术匠而已。由于他们对妇产科疾病的并发症、合并症、综合征缺乏深入细致的认识和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一些诸如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心脏病、难产的处理、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严重感染休克等风险大的病种不加重视,导致这些疾病的处理不够到位,经常埋下医疗事故的隐患。因此,带教老师在不断强化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制定和完成临床工作程序的量化标准外,还需要不断强调手术从来就不是妇产科学的全部,而对疾病的科学诊治思路、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前指证的把握、术前准备、术后处理都是一名优秀医师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此外,由于患者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纠纷也呈上升的势头,所以对医疗事故的分析和学习就变得非常的重要。通过学习,要让基层医师从医疗纠纷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加深他们对医患沟通解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学会维护自身的权益。
3 注重培训医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3.1 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对妇产科知识的总体把握
一个合格的妇产科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我本人在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很注重自己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巩固,不断学习新版印刷的妇产科教科书,时常注意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国际间的交流,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学习国外文献知识。理论知识需要临床工作来验证和加深印象,临床医疗实践也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储备作为指导。所谓对妇产科知识的总体把握,绝不仅仅是知道、了解这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随时地提取和应用它们为病患服务。在对基层医师的培训过程中,他们所提出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那一点点,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需要清晰明了地表述能力外,对妇产科知识的总体把握无疑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还要能够使他们明白的掌握所学知识,所以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生动的事实举例表达清楚,使得她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3.2 要形成自己生动形象的鲜明教学风格
基层医师大多都接受过临床医学的理论教育,更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只是可能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操作不够规范,对疑难病症的处理缺乏经验。在给她们进行培训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补充,另一方面还要将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授予大家,与单纯的医学生授课有所不同,在于深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可能存在病人疾病发生率及疾病种类不同,针对不同地区
的疾病特点予以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基层医师应该掌握当地多发疾病的诊疗常规及特殊情况的应对。在教学课堂要有大量的互动,深入了解她们的需求和薄弱环节,通过讨论、提问、争论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基层医师的需求,有时可能还要有具体实例、病历分析,还有以往经验的探讨等等,甚至有时还要强调语言表达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3 注重激发、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
基层医师的临床工作可能很单纯。对单一疾病的处理非常熟悉,甚至很在行,但是对复杂疾病的处理,就缺乏经验,在讲解了疾病的病生理基础上,讲解诊断与鉴别诊断,最终讲到治疗方案。另外临床操作往往沿袭以往的当地的传统的方法,不够规范,不够严谨,甚至是错误不建议再使用的方法,对于这些情况要有针对性一一解决,举例说明老方法的不可取之处、新方法的优势等。可能有时要把使用的器械、流程、用实物的形式很生动的呈现在学员面前,借鉴国外的方法,进行workshop的使用,来进一步激发学员的积极性,用手把手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实践技能。
3.4 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兼具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多元化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确保基层医师有效地获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示教是非常必要的。其中PBL教学、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参与式教学方法、电教多媒体技术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多元化教学具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基层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等诸多优点。
实践表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引入将有助于妇产科示教课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能有效地调动基层医师的学习热情,能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十分有益于基层医师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5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
现代医疗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为了提高医学教学和科研的起点,妇产科医生要在认真阅读妇产科重要文献的基础上,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的最新专业资料,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通过利用网络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方法阅读大量的经典文献和最新资料,打牢学科基础理论,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总之,为提高基层医师的专业能力,要在提高自身妇产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信息技术等方法,强化基层医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发挥学习主动性,坚持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国内和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从而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林,辛晓燕,陈必良,浅谈妇产科学教学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965-967
2 吴红骏,赵洁,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改革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0,(8):25-28
3 欧阳仁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J],中国电化教育,1999,(2):23-24
4 舒涛,梁渊,张文斌,等,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21):1
篇2
我科三年来针对护士进行专科培训。因为护士的护理能力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护理工作的内在质量。护理技术力量不能保证,一部分护士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识,影响了护理内在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年轻护士的在岗培训,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观察能力;强化护士的慎独意识;培养年轻护士的情商与沟通能力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随着国家对妇幼卫生事业的要求,保证产科质量,保障母儿安全是产科医护人员的神圣使命,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丰富孕产妇的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需要理论知识丰富,专科技术过硬,应急能力强的产科护士。因此,如何提高产科年轻护士的应急工作能力,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我院于2009年将产科独立设科,设置床位增多,因工作量急剧增加,我们先后共新招聘8名产科护士,对新上岗的年轻护士进行了规范的培训,效果较好。
1 一般资料
培训对象为我科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新招聘的8名年轻护士,年龄18-24岁,平均21.5岁,产科工作时间0.7-2.3年。
文化程度:中专。技术职称:护士。
2 方法
2.1成立培训小组 由产房护士长和病房护士长及产科高年资的医生护士组成。
2.2培训内容及方法
2.2.1理论授课 对年轻护士采用集中脱产、每月定期学习方式,包括医院的相关制度及规定、护患沟通技巧、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常见抢救设备的使用及保养、常见产科急救药品的商品名、剂量、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常见产科急救的程序、产科基础知识等。
2.2.2操作培训 分单项操作训练和整体合作操作训练。先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进行单项操作培训,边讲解边演示,包括产前检查、心电监护、心肺复苏、导尿、按摩子宫手法、新生儿洗浴及抚触、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窒息复苏等技术。之后根据科室实际组织两两搭配进行整体合作能力培训。
2.2.3专人带教 在护士具备一定专科护理知识及操作能力后,由护士长指定综合能力较强的高年资护士进行带教,通过边学习边实践的方式,针对护士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培训,丰富实践经验及工作能力。
2.2.4考核模式 由培训小组组织考核,对护士分别进行理论、单项操作、整体合作能力3个方面的考核。理论考核内容为培训过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单项操作考核为培训过的操作项目。整体合作能力考核为急诊孕妇入院、分娩前后的护理工作及应急处理。考核内容包括抢救程序、基础操作、专科操作、相关知识、综合素质。成绩均采用百分制,80分以上为合格,不合格者给予补考。
3 结果
通过规范化培训后,8名年轻护士理论考核、单项操作考核及整体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配合满意度提高。年轻护士能胜任产科护士的职能,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护理中与医生配合默契,提高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4 讨论
4.1产科护理工作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护士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具有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产科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篇3
关键词:妇产科;专科护士;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母婴保健越来越重视,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从经济扶持力度都大大加强[1]。1名优秀的专科护士特别是1名优秀妇产科专科护士,在降低母婴死亡率、保证母婴平安、化解医疗纠纷、维系护患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2]。我院受南京市卫生局委托,于2011年开始承担南京市妇产科专科护士的培训,本文选取通过培训后入职我院的16名妇产科专科护士培训前后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比较,探讨妇产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及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毕业生中,择优录取16名护理进行妇产科专科护士培训,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9.35±1.02)岁,16名护士均已完成科室轮转实习要求,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1.2培训方法
1.2.1师资配置及设备 培训师资聘请我院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妇产科主任、主治医师职称的医生、护士长授课,专业理论授课老师职称均在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能老师职称均为护师职称。培训地点有多媒体教室、妇产科模拟室进行。
1.2.2培训内容 针对妇产科专科护士要求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制定专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急救器材的使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突发事件的处理、专业护理知识,参加培训前,16名待培训护士均参加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摸底考试。
1.2.3培训方法 采用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办法,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急救知识与突发事件的处理、沟通能力等予以细化分类,由不同带教老师进行集中、强化培训[3],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培训学员达到考核成绩优秀、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95%以上。
1.3评价方法 参照苟元[4]文献资料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学员再次参加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考核,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分值100分,≥95评定为优秀,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满意度≥95%评定为优秀。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样本数(n)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
2 结果
强化培训后,参加培训专科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
3 讨论
专科护士是指专门在某一个领域有较好的实践能力或其理论水平较高,专门从事护理这一专业的人[5]。在香港或者国外的一些地方都有专科护士的认定标准,认定部门为医管局、地区和国家。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我国也应较快的建立了一套认定专科护士资格的体系[6],随着医院护理工作的细化,专科护士培养步伐与医院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一方面影响到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7],因此应加大专科护士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新形势下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专科护理特别是妇产科专科护士培养体系,而且专科护士资格准入制度也未完全建立,国宝及卫生部也没有相关条例明确规定专科护士的职责,同时对于专科护士能力和复审标准也缺乏国际公认的标准,各种因素制约了专科护士培养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专科护士特别是妇产科专科护士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研究表明,通过对妇产科专科护士的强化培训,可以提高专科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且通过对应急问题处理能力、医护配合、护患者沟通能力的锻炼,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维系护患者关系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5-8.
[2]陈彦丽.产科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4:788-789.
[3]陈荣荣,金家霖,鲁伟芳,等. 应用拓展式训练提高急诊优质护理[J].西南军医,2013,2:230-231.
[4]苟元. 产科专科护士培养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87-88.
[5]王青丽,向克兰,夏秋江,等. 我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现状与展望[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2):36-37,45.
篇4
关键词:妇产科带教对策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93-02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诊疗的必由之路。妇产科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临床带教工作可以使广大医学生快速掌握临床技能,升华理论知识。目前,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疗体制不断改革、就业形势严峻、带教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了临床带教的质量。妇产科常常诊及患者的私密问题,因此,又增加了妇产科的带教难度。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妇产科带教经验,总结在妇产科带教中常见的问题,探寻合理、有效的对策,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1妇产科带教中常见问题
1.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部分医学生没有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学习浮躁,在临床实习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经常出现逃课、早退、请假的现象。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目标,就没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突出表现在学生的欠缺责任心方面,例如,对分管病号的病情不能充分了解,在每次查房时,无法全面、简洁的汇报患者病情,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正确的回答。带教老师充分考虑实习生的自尊心,未当面批评,但是有的实习生依然不能及时改正,严重影响实习质量。其次,实习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部分学生临床见习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要求进行相关操作,但也暴露出部分学生基本知识不足的缺点,常忽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再次,临床实习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有待提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可以更好的获知患者的发病情况。尤其妇产科,很多情况下需要涉及患者的私密问题,问诊更能体现出技巧性,医学生尚处在一个学习阶段,未能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临床实习中多不能有效的问诊。因业务不熟或信心不足,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不能很好的给以回答。
1.2妇产科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部分临床带教老师未进行专业带教培训,对于教学方式方法知之甚少,或是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科室人员编制不足,有些带教老师的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日常的教学工作。未充分重视临床带教工作,不够认真负责,敷衍了事;没有建立完善临床带教老师考核制度。其次,临床教学方法不灵活,妇产科是一个注重操作技能的科室,很多情况下还是带教老师操作,实习学生在一旁观看的模式,科室的教学也未能及时开展,缺乏专业的讲座,学生不能了解妇产科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及新技术。最后,临床教学制度管理不够严格,学生的日常考勤制度未完善,经常出现实习学生旷课,虽然管理老师会不定期的查岗,但是因为工作没有细化,在实习结束后无法给予详细的考勤情况。对实习学生的出科考评也未规范化,考核工作未包括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两方面。
2针对妇产科临床带教中存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2.1加强实习学生实习前培训,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2.1.1实习前培训,端正学习态度。在学生进入妇产科实习之前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法规学习,感染防护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培训期间邀请上届优秀学生代表发言,让实习生在进科实习前学会如何去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实习期间提出问题,发挥其创造力,锻炼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邀请老一辈专家讲座,引导学生向老一辈学习,提高他们的责任心,端正学习态度。
2.1.2巩固基础知识,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妇产科的相关理论课多在大学四年级时学习,学习时只是简单的知识点讲解,并未接触临床,而且与临床实习时间相隔很远,很多知识已遗忘,因此在临床实习时首先要巩固基础知识,我们每周举行的专题讲作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由带教老师选择典型的病例,组织讲座,提高学生理论水平。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妇产专业实习生要掌握的技能要比其他专业的多,例如,要掌握正确的妇科检查、产科检查、观察正常产程,正常接生等。妇产科不同于其它科室,直接在患者身上示教,病人和家属也不能接受,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利用教学模型熟练操作技能,操作中严格无菌,正规洗手、穿衣、消毒、铺巾等。
2.1.3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同患者交流时,首先要有信心,因此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要在加强实习学生专业知识前提下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带教老师要专门讲解问诊和解答患者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并结合我们临床中的大量经验,同学生共同分析总结与患者沟通的方法,另外,在利用模型学习临床技能时,要求学生模型当成患者看待,采用礼貌用语同患者交流,改变学生“开口难”的情况。
2.2重视临床带教,完善考核制度。
2.2.1提高临床带教质量。首先,严格选择带教老师,要具备高尚品质,过硬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也要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期对带教老师培训,有条件可以定期外出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临床带教水平[1]。
2.2.2灵活教学方式。临床带教老师积极改进陈旧教学的方式,结束单一“查房式教学”,运用多方位的教学方式,结合临床实际病例或是典型病例,举行专题讲座,或是进行现场分析和模拟,形成专业知识与诊疗技能结合的教学模式[2]。在每次讲座时,留下部分时间由学生轮流试讲,既强化其专业知识,有增强其语言组织能力。严格带教情况下,适当让学生独立完成部分诊疗工作,既可以熟练其诊疗技能,又可以加强其责任心。将“学与做”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及诊疗技能。
2.2.3完善出科考核制度。实习生出科都进行了理论考试和临床诊疗技能考核,尤其妇产科专业,要适当增加诊疗技能的考核。由临床教研室制定具体考核方案,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妇科检查、产科检查、正常分娩的接生等,考核中加入语言表达能力及交流能力的考核,尽量整体评估实习学生的实习效果。考核最后要将学生实习阶段考勤情况和带教老师评测分纳入总分计算,只有学生的最终考核分数不低于75分才算合格,才可以由科主任签字准许出科。
参考文献
篇5
情景领导理论由管理学家赫尔塞(p.hersey)和布兰查德(k.blanchard)提出,该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结合起来综合考虑[1]。成熟度是指个体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程度,包括两项要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成熟度高的个体拥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完成任务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心理成熟度是指一个人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的鼓励,他们靠内部动力激励。我科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护生的临床带教中,充分调动了护生的工作热情,掌握了妇产科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在我科实习护生80人,全部来自同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三年制护理大专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均为女性,年龄21~23岁,平均(22.19±0.78)岁,均属应届高中毕业统招生。两组在年龄、基础文化、其他专业课成绩、授课老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带教老师的选拔方法 首先选择科内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交流沟通能力、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严谨治学、 既关心爱护学生,又能严格要求护生的护理人员。由医院护理部对选的护理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有:妇产科基本操作、妇产科基本理论知识、情景领导理论的内容等。要求带教老师进行技术操作示范时,从操作前评估、(患者、护生、环境和用物)的准备、操作流程、操作相关注意事项、操作后用物的终末处理、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方面,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了示范讲解,并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中,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性化与规范化操作能力。带教老师在给护生传授理论知识时要求带教老师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及逻辑思维能力入手,将授课内容设计制成多媒体形式,以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启发式、提问式教学方法,熟练自如地运用普通话进行了讲解。另外,还对情景理论的内涵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使带教老师能根据护生的实习状况来判断该护生的心理成熟度属于哪一期,从而更好地带教。
1.2.2 带教方法 试验组的带教方法:对于刚刚进入临床实习就安排在妇产科的实习生是属m1型的,对于已经在其他的大型临床科室实习并有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生综合其他科室出科考试成绩分为m2和m3型,即将毕业的护生为m4型。对不同类型的护生采用不同的带教方法(即人性化的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即带教老师上什么岗位的班,护生就采用跟班制,带教老师做护理工作时,护生先在一旁观看,然后慢慢地模仿带教老师的操作。
1.2.2.1 对m1实习护生采用“命令型”带教 进入临床实习第一天就被安排到妇产科实习的护生,既紧张有兴奋,对科室的环境不熟悉,对各班的职责不明确,对药品、物品、设备、抢救的器械放置的位置不清楚、对科室疾病的护理和新生儿的护理及孕妇的产程的处理不清。加上妇产科护理存在急、专、技术操作性强等特点,还有一部分护生普遍认为只有助产专业的护士才会分配到妇产科上班,觉得学好妇产科对今后的影响不大。因此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感到无所适从,不能主动地进行护理活动。对此种情形,带教老师在他们进入妇产科临床实习的第一天就向她们介绍科室的环境、科内工作人员、各种规章制度、各班职责内容、药品、物品放置的地点、妇产科的消毒与隔离要求等。规定她们在三天内熟悉,带教老师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护生掌握的程度进行检查。同时要求她们在一周内掌握妇产科最常见的最基础的操作,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口服给药、产妇的会阴抹洗、新生儿体温的测量、中心管道给氧法等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一些操作,带教老师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认真仔细地演示,强调操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该患者为什么要做这项操作,怎样去做,什么时间去做,做完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都告诉护生。在护生进行这些操作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严格的监督和检查,遇到护生操作不熟练或动作迟疑时带教老师要立即自己动手完成操作。带教老师既是长辈又是朋友,要时时刻刻关心、爱护和理解护生,对操作和护理过程中做得好的护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对操作和护理过程中做得不好的护生注意保护其自尊心,避免对其进行训斥、责备、埋怨等。这样既保证了临床带教质量又提高了护生的成熟度。
1.2.2.2 对m2实习护生采用“说服型”带教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一段时间后,护理和各种操作越来越熟悉,对护理工作越来越感兴趣,也愿意主动承担责任,但是缺乏工作的技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对此类护生要保护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在进行护理和各种操作过程中以带教老师的决定和意见为主,说服护生按照决定去做,并告诉护生这样做的目的和要求,同时允许护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及时沟通让护生理解带教老师的观点或决策,与带教老师的意见相似或达成一致,最终成为护生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能强行要求护生按照带教老师的意见去做。这样不会挫伤护生的工作激情。这种带教方法在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又促进护生的工作积极性。
1.2.2.3 对m3实习护生采用“参与型”带教 随着临床实习的不断深入,护生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与技巧,但是对独立性的工作缺乏自信,这时带教老师应采取参与型带教,在进行各种护理活动过程中经常讯问护生“你觉得要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带教老师和护生达成一致的观点,鼓励护生单独进行各种护理活动,但是带教老师一定要在一旁观察、指导,用眼神给予护生勇气和信心,使护生坚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护理工作。如一孕妇宫口已开大5 cm,产程进展不是很好,胎心音偏快,这时候应该了解孕妇的一些什么情况?怎样做?要求护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是:第一做一个阴道的检查,进行宫颈的评分,第二要做的是进行人工破膜看羊水颜色怎样,是否有羊水污染影响了胎心音,使胎心音变快,第三要求孕妇屏气用力,检查胎头是否与宫颈有效的贴合。这样一来就要进行阴道的检查和人工破膜,护生认为进行人工破膜风险较大,教科书上说的有导致羊水栓塞的可能,一般的护生是不敢操作的,其实带教老师观察孕妇的宫缩,在宫缩间隙要求护生按操作规程进行人工破膜是安全的。在这一操作中让护生明白:怎样评估宫口开大的情况、胎心音的正常范围、会阴消毒程序、宫颈评分标准、羊水颜色的分度、人工破膜操作的程序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操作完成后护生会很有成就感,提高了护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1.2.2.4 对m4实习护生采用“授权型”带教 进入临床实习的最后阶段,护生工作主动,热爱护理事业,既能胜任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又愿意承担责任。这时带教老师应该充分的授权和高度信任她们并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晨会交班之后带教老师告诉护生今天一整天要完成的护理内容,在什么时间对哪些患者做一些什么样的护理活动,应该到达怎样的效果,并暗示护生能很好地完成带教老师交待的护理内容。如接待新患者时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及三测单的绘制、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的完成、中心管道给氧法、产妇的会阴抹洗、孕测听胎心音、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简单的、护生已经非常熟悉的操作让护生独立完成。带教老师在护生操作时在一旁监督、把关,操作完毕,带教老师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点评,对做得不好的地方及时指出并予纠正。或者一新入院的患者让护生担任责任护士,按照整体护理的程序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管理患者,带教老师对这一护理活动进行全程的监督把关,让护生体验到责任感和成就感。对科内组织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以及重症、危、急、疑难患者的护理讨论也邀请护生参与。护生在被认可的同时人格得到尊重,既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护生的潜能。
2 结果
2.1 两组出科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经过四个星期的实习,出科时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试验组的护生妇产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2.2 两组护生对各整教方法的评价 见表2。通过问卷调查由试验组的护生对此种带教模式的带教方法进行评价,100%的护生认为能提高护理技能的操作水平,95%的护生非常喜欢此种带教方法。表2 两组护生对各自带教方法的评价
3 讨论
3.1 有利于促进护生的成熟度 带教老师根据护生的成熟度而采用不同的带教方法有利用促进护生的成熟,使护生沿m1m2m3m4的轨迹成熟,带教老师采用的“命令”“说服”“参与”“授权”等方法既可以提高护生的护理技能的操作水平和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增强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护生工作成熟度。又因护生越来越多的参与护理活动的决策和独立的完成大量的护理活动而感到自豪和成就感,促进了护生的心理成熟度。
3.2 有利于带教老师采用灵活的带教方法 根据情景理论,护生的成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环境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2]。对于已经在内科、外科实习的护生来说在进行基础的护理操作时如四测、铺床、吸氧等操作时就属于m4型的,分配给护生这些操作时采用“授权型”,让护生独立完成操作。护生感觉带教老师是相信她们的,让护生更有自信。对于妇产科的专科性强的操作,护生第一次接触时是属于m1型的,带教老师就要进行认真的示教,详细的说明操作方法。因此,带教老师要随时了解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心理状况、实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才能更好地对护生进行临床带教。
3.3 有利于提升带教老师的影响力 教师的角色影响力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它包括教师的品格修养、业务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3]。 这种角色影响力在临床护生带教中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人格震撼力量。因为非权力影响力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权利影响力的效果[4]。带教老师所具有的大方文雅、优美的仪表,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等可使护生体会到护理工作的神圣性和科学性,培养护生从事护理专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运用情景理论首先要了解护生的工作和心理状况的成熟度,从护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采用的带教方法体现了带教老师关心爱护护生,给护生留下了和蔼可亲的印象。“说服”和“参与”型的带教方法使护生有亲切感又融洽了师生的关系。另外采用此模式灵活动态的带教方法,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3.4 提高了护生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带教老师把以往的纯“命令式”带教和护生“机械式”完成护理任务转化为“参与”和“授权型”的带教方法,就需要护生主动学习、查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内化、善于反思,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职业态度,把教学目标与学生“我要学习”的动力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而临床教学中老师的任何体态语言,如欣赏性的点头微笑,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都能激发学生主动与老师交流和沟通欲望,达到师生亲密相扶,默契配合的效果;形成学生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从而主动参与患者管理。在护患沟通中获取病情资料,完成病情评估,整理分析资料,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方案,在亲自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与自信。主动参与意识与日俱增,教学相长,量的变化导致质的飞跃。学生从操作经历中学会总结,学会反思,学会举一反三进而提升护理能力,实现专业增长。
3.5 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学能力 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是教育领域的新观念[5],带教老师不可能教会护生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知识是不断的更新的。这要求护生有一定的自学的能力,当护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本次的领导情景理论的应用表明,护生妇产科基本理论出科考试相试验组为(81.9±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7.8±2.5)分。当护生主动去学习的时候,对带教老师的依赖性会减小,反而提高了自学的能力。试验组中97.5%的护生认为此种模式的带教能提高自学的能力,而对照组中只有25%的护生认为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在对照组中护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足导致护理技能的考核中出现错误的操作手法和程序。试验组中护生的妇产科技能考核成绩(91.5±3.2)分,对照组的考核成绩为(85.2±2.8)分。在调查表中可以看出试验组100%的护生认为提高了护理操作水平,而对照组中只有87.5%的护生认为提高了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尽管这一比例在对照组所有的调查中已经是最高的了,但与试验组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4 小结
领导生命周期曲线模型概括了情景领导模型的各项要素。当下属的成熟水平不断提高时,领导者可以不断减少对下属行为和活动的控制,还可以不断减少关系行为。此理论同样适用于临床护生的带教。临床带教老师要根据护生的工作环境、知识技能水平、心理状况来创造条件,不断地提高护生的心理成熟度,并使自己的带教方法与护生的成熟度相适应,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1,119-120.
2 应菊素.运用情景领导理论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护理管理杂志,2004,4(8):37-38.
3 郑江萍.非权力影响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6,12(6):234.
篇6
“三基”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基”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医生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医学教育质量评审中的重点[1]。几年来,我院一直把加强“三基”训练作为提高医学生业务素质的主要手段。在医学临床实验教学中,我们加强优化医学生的三基训练,在教学评估中取得了 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 提高认识,明确目的
“三基”训练对每一名医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医学现代化的今天,任何先进的检测仪器也代替不了严格的“三基”训练,“三基”训练是医学生实现从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基础。加强对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培养医学实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因此三基训练的目的,就是以训练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实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指导老师的选拔与培训
选好临床指导老师,是临床“三基”训练质量的根本保证。学生学习操作技术有赖于老师规范准确的示范与指导。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技术水平,就必须有相应合格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依照内、外、妇、儿各科的要求,从各临床科室选拔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熟练的老师进行培训。首先让指导老师吃透教学大纲,精读、钻研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拓展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示教时,既要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性,又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统一规范操作方法,使操作动作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
3 根据训练目标 合理筛选内容
3.1 诊断学基础体格检查部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规范、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操作方法。
3.2 体检要求掌握的内容一般状态的检查、头颈部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的测量、浅表淋巴结检查、眼部的检查(包括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检查、眼球震颤检查、集合反射)、咽部检查、甲状腺及气管检查等。
3.3 触诊检查包括呼吸运动、语音震颤、心尖搏动触诊、心脏震颤触诊、腹壁紧张度触诊、肝脾触诊、肾脏触诊、膀胱触诊、胆囊及阑尾区的压痛及反跳痛检查等。
3.4 叩诊检查包括肺部常规叩诊、肺界叩诊(上界,下界)、呼吸移动度叩诊、心界叩诊、移动性浊音叩诊、肝上、下界叩诊、胃泡鼓音区叩诊等。
3.5 听诊检查肺部的规范听诊,三种正常呼吸音的听诊部位及特点。心脏听诊的部位及顺序,是否听到杂音。如何分辨第一、二心音。腹部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的听诊等。
3.6 神经系统的检查包括肌力、肌张力的检查。神经反射、脑膜刺激征、拉塞格征的检查。
3.7 外科学总论基本技能操作部分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要求学生进行训练,从洗手到穿衣,从一刀一剪、一针一钳、一结一线,到切开、缝合、打结,严格按照三基训练的标准训练[2]。
外科技能操作要求掌握的内容:手术人员的准备,包括洗手、穿衣、带无菌手套、消毒、铺巾及无菌原则。辨认手术器械;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包括切开、分离、显露、止血、结扎与剪线、清创缝合与吻合。换药及基本原则。
3.8 护理学基础基本技能操作部分护理学基础是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实践性很强。
护理基本技能操作要求掌握的内容:铺床技术,包括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生命体征的测量与绘制;保证环境的清洁与舒适:包括口腔护理、床上洗头、擦浴法、晨、晚间护理、皮肤护理法;无菌、隔离技术。鼻饲、导尿、灌肠;各种注射法;急救技术;输氧、吸痰。
3.9 妇产科学基本技能操作部分要求掌握产前检查、产后出血处理、胎头吸引及助产术、正常分娩。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母乳喂养适应技术。
3.10 儿科的基本技能操作部分要求掌握小儿体格测量、小儿基本体格检查方法、儿科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
4 强化三基训练的方法、考试及要求
4.1 制定强化三基训练的计划,正确安排及合理分配训练的时间,优化内容,每项基本操作要和相应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结合。
4.2 将学生分组,每组20人左右,由一名教师示教、指导,配合光碟直观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正确方法和要领,加强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
4.3 统一命题,按标准定分,每项操作项目要求达到指标固定的标准分。
4.4 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学生自己动手抽签定题,逐个“过关”的考试制度。在考试过程中要求方法正确,手法到位,结果准确,并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及的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对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再进行训练、纠错、补考,直至合格为止。
5 “三基”训练的目标评价
临床“三基”训练的评价应尽可能体现公平、客观和全面。我们通常采取三种形式的评价,即动态性评价、终点性评价和双向评价[3]。
5.1 动态性评价以“三基”训练目标为基准,观察学生训练中的学习态度,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操作的规范性等,分阶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评价,并随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训练者,以及时修正。
5.2 终点性评价学生完成一个部分或完成整个“三基”训练目标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三基”训练情况作一总体评定,并将动态性评价融汇其中的终点性评价。老师主要从学习态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规范程度,“三基”知识临床应用情况,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记录能力等作全面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使他们能及时了解,不断修正提高。
5.3 双向式评价对“三基”训练目标评价时,采取评教评学双向反馈,由学生和老师各自对对方作出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基本同终点性评价。而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主要从老师的敬业精神、职业素质、教学方法、基础理论、知识水平、技术操作水平、临床经验、表达能力及对学生的影响力等内容进行评价,通过双向式评价,使我们的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近年来,通过提高“三基”训练中的质量和目标评价,使我院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不断熟练,步骤规范,明显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熟悉和掌握了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并促使他们经常看书,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从临床实习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许多学生很快就可以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迅速地进入临床适应期,2周后对各科的一些基本技能操作能独立完成(原来要4周左右)。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加强。我校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实习工作中及参加工作后,受到了实习医院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1] 崔国华.强化三基训练 提高业务素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 :281.
篇7
1 管理方案
1.1 端正的岗位思想为根本 热爱产房工作,树立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遵守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文明礼貌服务,不断提升产房临床医疗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1.2 劳动纪律为保障 要求值班人员提前10 min到岗,床边详细交接病情,清点交接重要物品。在岗期间,认真负责,主动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细致入微的服务,努力作到“患者满意”。尤其注意产妇的特殊心理状态,提供允许家属进入产房,床边陪伴的“温馨分娩”。对有需要的产妇,助产士给予 “一对一”导乐分娩,尽量消除产妇的不安焦虑。
1.3 特色服务为亮点 水中待产可以有效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实现“孩子的生日,不再是母亲的受难日”,在国外这种分娩方式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水中待产作为我院产房的特色服务正逐步展开。我产科于2008年开始水中分娩的准备工作。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水中分娩组,自2009年下半年正式开始水中分娩。2009年6月第一例水中分娩,表明此项临床新项目的成功开展,同时也标志我产科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分娩过程中需注意以下方面:
确保消毒达标:水中分娩的用水为等渗、类似于羊水性质的专用水,经过严格消毒,水温恒定在35℃~37℃,接近人体正常温度,整个分娩过程均保持水的循环,多次更换用水。
制定严格的水中待产标准:产妇无妊娠并发症,可以经阴道分娩,排除生殖道感染疾病,HIV和梅毒检测为阴性。
密切监测母儿情况:产妇进入分娩池后,两名有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之外,丈夫也可以陪在身边,给产妇精神鼓励和心理安慰。监测母儿情况,如果出现任何难产的现象,就会立即改为在产床上分娩或剖宫产。
1.4 紧抓工作质量为基础
首先加强专业知识理论培训。开展自学、每月业务小讲课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为助产士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加强基础理论的同时,提倡善于观察, 善于总结,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此外,向医生学习,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班,拓展知识面[2]。
其次注重技术操作锻炼产房是产科的重要部门,随时都有抢救急诊的机会,过硬的临床操作技术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人员的轮转,新转入人员对本部门工作的不熟练,因此除了理论知识培训外, 尚进行模拟抢救训练,提高助产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在排班方面,注意新老人员搭配,由年资高的助产士和年资低的助产士结合成组,互相取长补短。
再次加强传染病知识,提高个人自我防护意识。我院位于沿海开放地区,人口流动性大,部分产妇未进行产前检查,即临产入院分娩,因此需警惕职业感染[3]。
1.5 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不放松
严格执行医院特殊区域管理规范和有关规章制度: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娩室制度,护理查对制度,助产士职责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助产操作规程。
2 管理效果分析
2.1 产房护理质量优秀 产房护理人员树立了爱岗敬业的思想后,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科室工作积极主动,及时发现护理中的潜在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从而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4]。此外,助产士与产妇交流认真细致,增加了产妇的信任度和安全感,有利于产程顺利进展。
2.2 分娩特色服务效果明显 水中分娩这种分娩方式渐渐得到了产妇的认可,至今我产房已经完成16例。产妇在水中待产直至分娩,适宜的水温能使其感到镇静,促使肌肉放松,有利于宫颈扩张。而且产道获得了充分的,相较于缺少产道的传统经阴道分娩方式,胎儿降生过程中阻力减小,生产起来更容易。随着分娩时间相对较短,产妇体力消耗相应降低,产后的恢复好。对胎儿也很有益处,由于分娩池内的水与母亲子宫内的羊水环境类似,因此新生儿离开母体后感觉经过过渡,容易适应外部环境。经过水中分娩的产妇普遍反映,有老公和助产士一直在身边,感觉很踏实,而宫缩时的不适感较入水前明显减轻。
2.3 产房护理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持续的专业知识理论培训和技术操作锻炼,理论知识提高的同时,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大大增强,产房护理能力不断提升。此外,2004~2009年来护士参加护理学术会议约23 次;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48 余篇;多次参加全国、省护理学术会议。科室学术气氛浓厚,科研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得到不断拓展,观念持续更新,既有利于解决护理中的疑难问题,也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
2.4 职业安全得到保障 产房助产人员在操作时接触刀片、缝针、剪、钳等锐利器械较多。通过锐器刺伤防护管理、职业安全教育等,普及防护知识,增强了产房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有效预防了针刺伤,锐器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 现代护理管理学.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3-4.
[2]陈京立.21世纪的临床护理管理者. 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3):205-206.
篇8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 高职护理专业 护患纠纷
1.对象和方法
1.1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针对校外实训基地的14家医院。共发放调研表60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调研对象广泛,包括护士10名、护师17名、主管护师21名、副主任护师3名、护士长3名及助产师4名,共58人。
1.2调研方法。
调研表采取客观选择题和主观问答题两部分。对无法调研者,我们采用电话访谈、集中座谈、个别面谈等方式予以补充。
1.3调研项目。
包括妇产科临床护理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知识、技能、综合能力方面的需求;临床护理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妇产科护理授课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2.调研结果分析
2.1妇产科临床护理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知识方面的要求。
本次调研涵盖了《妇产科护理学》十七个章节的50项内容,选择标准分为需要掌握和不需要掌握两个方面。根据调研结果分析,98.4%的临床护理人员认为《妇产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妇产科护理》主要研究正常孕产妇妇女的护理、异常孕产妇妇女的护理、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和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对应的知识目标如表1。
2.2妇产科临床护理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技能方面的要求。
调研对象认为应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技能教学,通过调研总结出日常教学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技能操作项目,如表2。
注:上述项目为多选。
根据上述表格中的百分比例遴选出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的主要项目:宫高、腹围的测量、腹部四部触诊法与骨盆外测量、分娩准备与产程观察、人工流产手术的护理配合、阴道冲/灌洗、阴道或宫颈上药、会阴湿热敷、会阴擦洗/冲洗技术。部分医院建议在实践教学中还应增加“新生儿脐部护理”和“新生儿淋浴与抚触”这两项操作。
2.3妇产科临床护理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仅仅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完全不够的,还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医院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具体如下: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对急、为重病人的应急处理与配合抢救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各级医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评估病人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护理管理基本能力。
2.4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分析。
注:上述项目为多选。
调研结果表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最主要的原因是护士疏于职守,其次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和基本的操作技术不熟悉,而护患沟通不良是引发护患纠纷比较常见的原因,因此,在妇产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更要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临床,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2.5妇产科护理的授课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的根本所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实现新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领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智慧和意志的发展[1]。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显示,临床要求从事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专业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护士执业资格或医师执业资格的“双师型素质”。校内实践教学应配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及实训指导教师。教师应充分利用医院、社区的教育资源,加强与医院的合作而不是停留在传统的书本知识上,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引导,以项目驱动,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启发学生发现和预测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在日常教学中还应加强人际沟通技巧,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妇产科护理》课程开发的建议和思考
3.1课程开发的思路。
课程组组织以护理行业专家和护理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护理行业开展深入调查,围绕行业需求及任职资格,进行课程设置,根据行业标准对本课程应培养的职业能力做全面分析,制定课程目标,围绕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优化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项目教学,构建理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动态变化的适应行业发展的课程形式。
3.2课程内容的选取。
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护理专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及学生实际情况选取教学内容,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按教学设计结果组织教学实施,并根据实施反馈结果对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3.3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结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仿真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及课堂延伸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实践性与创新性。而参与式教学,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即教师与学生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填鸭式”)教学而言的,它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综合应用上述方法。
参考文献:
[1]董克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0):1148-1149.
篇9
一、面临的困难
我院属昆明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承担着昆明医学院和大理医学院近百名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在新的形势下,妇产科临床教学存在诸多困难:示教与隐私权相冲突在妇产科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医疗服务水平要求的增高及患者维权意识的觉醒是使很多女性患者难以接受众多学生的围观和检查,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教学人数逐年上升更增加了临床教学难度,实习效果令人担忧。
1、妇产科临床教学的特殊性
(1)解剖部位的特殊性
妇产科的疾病主要指发生在妇女内外生殖器上的一切疾病。从解剖位置看,外生殖器主要分布在两大腿之间,内生殖器主要隐蔽在盆腔骨盆里;由于外阴、阴道、子宫这些器官都与性直接相关,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这些都是私密的部位,是不可以随便被他人看见的,更不允许心中不认可的医生检查。对中国人而言,由于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与性有关的东西更是无比敏感,因而具有了非常明显的特殊性。
(2)疾病种类的特殊性
妇产科的疾病主要包括肿瘤、炎症、畸形、与月经有关的疾病等等。在妇科炎症中,一部分是与性传播密切相关的性病,如淋病、尖锐湿疣、艾滋病等;又比如流产、宫外孕等这些疾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患者就医时往往羞于启齿,常常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才看病就医的,因此患者总是希望了解病情的人越少越好。
(3)临床教学的特殊性
妇产科的临床教学在病史的采集上涉及隐私较多,体格检查时无论是产科检查还是妇科检查,一般要求患者脱下裤子,同时妇科的窥阴器检查和双合诊检查患者都会感觉不适,因此患者本人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实习医生做检查的;加上许多男性不同意自己的妻子被学生尤其是男学生检查,这些都使得妇产科临床教学具有了更大的特殊性和难度。
2、面临的主要问题
(1)患者及家属不配合,学生没有实习机会
基于以上的多种特殊性,加上近年来人们的思想不断更新,对人权、隐私权、知情权等等权利的认知和觉醒,许多患者及家属都不允许实习医生出现在检查现场,更不允许实习医生给她们做检查。一些同学没有起码的医疗道德,不懂得尊重患者、体谅患者、为患者保密,在患者面前表现得不够严肃。在门诊我们发现,只要有男同学在,许多患者干脆就不看病。现在医院不仅要教学,同时也要讲经济效应,要自己养活自己,为了不影响就诊人数,实习男医生一般都不去门诊,这一系列的原因都使得实习同学看的机会明显减少,操作更少。
(2)学生不认真、不努力,不能充分利用机会
由于门诊操作机会减少,住院的病人数有限,结果是一个病人同时供多个学生学习;部分同学认为妇产科专科性强,将来做妇产科医生的可能性不大,学习积极性不够,不认真、不努力;有时可能因患者的疾病特殊,有的实习同学怕脏、嫌臭、惟恐被传染等等,这些都给临床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
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医学基础理论,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医学专门人才。教学中要使学生意识到,只有理论知识、只有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实习生入科后,由主管带教老师主动宣传医德医风、职业伦理道德的教育和科室规章制度,强调人文关怀及对患者隐私权的尊重。实习生分组管理病床,指定临床带教老师。平时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求每一位临床教师具备良好的医德修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教学意识,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注重教师的治学精神及业务素养,通过学生的考评,使每一位教师能意识到自己责任,以严谨治学、学而不厌的进取精神,吸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我们的带教老师除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并掌握了现代医学教学方法,带教示范合格。通过教师自身行为和正规示范,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保证了教学质量。
2、学生入科操作前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模拟诊疗,培养学生兴趣
部分妇产科示教内容复杂抽象,学生学习理解困难,配合相关录像、动画、Flash,学生能清楚了解接生、产钳、胎吸助产术、剖宫产,妇科手术,逼真的仿真模型可进行妇科检查、产前检查中骨盆外测量和四步触诊手法等,更大的改进是通过仿真模型,学生能清晰观察到分娩的各个环节,练习接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达不到的;在对于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的教学中采用制作精细的人体骨盆标本,让学生轻轻松松就掌握了骨盆结构、盆腔内各器官的相互位置、血管、淋巴管、输尿管等的分布和走行,培养了学生兴趣,为进行妇产科专业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医患沟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避免医疗纠纷
教师、学生及患者三位一体,妇产科是一门外科性质的学科,需要动手的机会多,对手上工夫要求高而严。教师要教会每一位学生准确地进行妇科检查和产科检查,以获得必要的体征,帮助进行疾病诊断和处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从患者身上学习是惟一的途径。通过实习医生分组管理病床,与指定临床带教老师一起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让患者感到放心、宽心,自觉自愿地让实习医生检查操作;而实习医生们珍惜学习的机会,体谅患者的疾苦,为患者着想,是赢得患者信任的保障。只有让学生亲自检查,而且要不断地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实践、体会,再实践、再体会,才可能慢慢建立起感性的认识,才可能逐渐熟悉并掌握检查的方法、技巧。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操作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让患者理解支持教学,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教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着装整洁,态度严肃,操作轻柔,谨言慎行,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4、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篇10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五年制 三段式 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20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水平,能够从事医疗、预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因而,临床技能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着力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考试模式对于医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阶段考核模式,是参考国家医药卫生行业执业考试有关政策要求,用合理的考核方式促进教学,充分发挥考试的杠杆导向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努力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①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应及时检查评价,充分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三段式考核模式就是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这一出发点提出的一套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特点的考核体系。
1 临床医学专业三段式考核改革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要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能力存在诸多问题,②如何把好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各阶段关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考核形式过于单一。目前的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考核分出科考核和毕业考核,出科考核是在临床轮转实习后进行,其考核方式主要由临床科室制定。毕业考核是在毕业前进行,其考核由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组织。这两项考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临床技能的掌握水平,但是因为形式太过单一,难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
(2)临床教学条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③见习阶段临床可供病例缺乏,临床见习逐渐演变成了集体讨论,从理论到理论,教学效果不好。患者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越来越高,同时,医院为了避免一些医疗纠纷,也在尽量减少或避免实习生动手实习的机会。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这无疑会影响临床医学的教学质量。迫于多种压力,如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十分困难。
(3)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较多,学习时间较短,由于课时压缩,学生对所学内容不能及时掌握,这就导致学生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基础知识严重匮乏。④另外,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即使有临床动手机会也不会去主动争取。
(4)三段式考核符合国家职业医师考试改革要求。2010年8月,卫生部医政司召开医师资格三段式考试研讨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执业医师三段式考试在会议上展开讨论,并确定临床医学专业考核模式的发展趋势。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三段式考核模式符合国家医药卫生行业执业考试改革要求,对于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为提高我校毕业生的考研通过率和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打下坚实基础。
2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三段式考核实施措施
根据国家医药卫生行业执业考试有关政策的要求,结合我校课程考核改革的实际情况,分别在基础知识学习后、临床知识学习后和毕业实习后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考核,以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1 考核组织与管理⑤
三阶段考核实行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两级管理,学校教务处负责制定三阶段考试的原则和要求,二级教学单位负责所属专业三阶段考试的具体实施与管理,相关二级单位教学管理部门根据三阶段考试改革的总体原则和要求,科学设计各阶段考试安排,制定计划,组织命题,合成综合试卷,组织考务工作。
2.2 考核内容设计
(1)第一阶段考核(基础知识)。在学生基础课程结束、进入临床学习前进行,是为了督促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为临床实习打好基础。基础理论综合科目为:生理学(占20%)、生物化学(占20%)、病理学(占20%)、药理学(占20%)、医学免疫学(占5%)、病原生物学(占5%)、卫生法规(占4%)、医学伦理学(占3%)、医学心理学(占3%)。占总成绩30%。
(2)第二阶段考核(临床知识)。在学生临床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毕业实习之前进行,是为了考核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在实习中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临床理论综合科目为:诊断学(占5%)、内科学(占30%)、外科学(占30%)、妇产科学(占10%)、儿科学(占10%)、神经病学(占5%)、医学影像学(占5%)、预防医学(占5%)。占总成绩30%。
(3)第三阶段考核(临床技能)。这项考核在学生实习结束、毕业前进行,是为了考核学生临床综合技能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本项考核按照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占总成绩40%。
2.3 考核命题原则
以学校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历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试题,主要考核学生临床综合思维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应强调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对临床和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必须是通过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
2.4 考核成绩记载
各阶段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记载,60分以上为合格。各阶段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补考,第一、二阶段补考不及格者将给予降级或延长学制处理;第三阶段考试不及格将延期毕业。毕业总成绩=基础理论综合(占30%)+临床理论综合(占30%)+毕业实践技能(占40%),并视其总成绩合格与否准予毕业或授予学位。
3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三段式考核预期效果
(1)自我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三段考试能够提高学生临床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三段式考核模式参考了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为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临床实习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2)信息反馈,促进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临床三段式考核体现了以“素质、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构建科学、规范且富有成效的课程考核模式,建立贯穿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体系,有利于获得准确的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考核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考核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学习内容的选择,一种良好的考试模式对教风、学风以及考风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注释
① 胡晋红,王卓.临床药师“三段式”在职培养模式[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6(4):246-248.
② 蒋惠芳,傅斌,杨伟吉.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三段式考试的成效分析和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0,No.13:229-230.
③ 毕晓明,刘振洪,周胜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03.17(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