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范文
时间:2023-03-28 03:5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立德树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就是要以语文教学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目标,以渗透立德树人教育为契机,注重学生内心心灵的感化,落实到教学的各环节和全过程,贯穿于语文学习各领域,覆盖到每一个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为一体的育人阵地和平台。从而使语文教学和立德树人教育相互促进,使学生在获得认知教育的同时,还能提高道德素养。
一、立德树人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原则
1.立足素质教育
道德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具有很强的粘合、催化和调节功能,在以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的前提下,结合语文教学特点,使其有机地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
2.立足语文课堂
立德树人教育必须进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但仅靠课堂是难以完全实现的,还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实现“内修”(课内)与“外化”(课外)的有机统一。
3.立足熏陶感化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的心理过程或心理交流。道德素养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隐蔽性,语文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就必须侧重于道德素养的熏陶和感化,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二、立德树人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途径
1.融入经典阅读,以经典为导,在阅读中内化立德树人思想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可以熏陶思想、陶冶心灵。教材是融入阅读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主要载体,(1)教师应披文以入情,对每篇课文承载的精神内涵作多元深入的分析,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立德树人教育因素;(2)找准教育的渗透点,要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把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立德树人思想的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情感教育功能;(3)引导学生通过内化和吸收,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如通过《获得教养的途径》《劝学》的探讨,使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上升为完善自我、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通过《品质》《老王》的研习,感悟普通人身上坚忍的道德力量和闪光的可贵品格。
当然,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还需要把大量的经典作品引入课堂,带给学生。但经典作品浩如烟海,这就需要教师精选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阅读情趣,又具极强感染力、可读性强、深含德育因素的经典作品带给学生。同时还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注重阅读反馈,如课堂探讨、写读后感等形式,提升阅读的效果。
2.融入写作教学,以思维为本,在写作中体悟立德树人思想
写作是引导学生认识世象和开启学生心智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是要提高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应以发展学生感知生活的理性思维能力为主。我们要立足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作文水平,搜集一些社会现象和事件,如“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电信诈骗”“网络暴力”等,以课堂辩论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点评,写具有思辨性的文字。这既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又能在写作中学会做人。通过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让其在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的同时,也具有一双描绘生活美的手,学会思考,学会写作,做真实真诚的人,写真实感人的作文。
此外,作文训练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也是提高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如学习模仿《想北平》通过朴实的语言选取普通日常事物进行极其细致的描写抒发了对北平的无限眷恋之情的写法,发现和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思考体悟“故乡”这一人文话题,激发其爱乡热情。
3.融入选修课程,以拓展为绳,在活动中锤炼立德树人思想
语文选修课程的核心是语言活动。从认知方面讲,语文选修课程获得的经验和信息通过内化形成语文运用能力。从价值方面讲,语文选修课程激活了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而两方面的有机融合,便形成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一定的胸襟视野、情感意趣、意志毅力、人生识见和价值观念。
笔者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从历史、文化、乡土等多个角度拓展,自主开发了《沿着唐诗之路的足迹》《吾乡吾土》《浙江方言地图》等市级精品选修课程。课程通过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开展实地寻访、社会调查、专题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从我做起的文化传承保护意识,增强其对家乡文化的体认。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涵养中锤炼品性,熏陶美好言行。
4.融入综合实践,以活动为体,在实践中升华立德树人思想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贴近社会、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强调通过自主实践和探索去发现、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不仅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是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舞台。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使既有的语文知识“活”起来,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能主动地理解他人、关爱生命、关注社会、关心自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篇2
关键词:立德;因材施教;触动
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学生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为此学校及班主任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德育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集体观念、诚信态度、遵守法规、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
所谓立德,即树立德业;所谓树人,即培养人才。立德树人就是指先树立德业,才能培养人才。班主任想做到立德树人,简而言之,就是班主任首先要做到树立德业,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形成和职业道德的履行。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才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理想。
十年前,我的最终梦想并不是当一名人民教师,如今,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自豪感,而这些成就感与自豪感,都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那份淳朴的真情所带给我的。
场景一:新生报名
“哪个是李老师”?一个学生突然冲进办公室,在办公室里大吼了一声,顿时全场的师生都惊呆了。我开始纠结,这是在叫我吗?他是我们班上的学生吗?怎么如此的没有礼貌?“你找哪个李老师?”站在我身旁的一个学生客气地问。“就是七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呀!”他骄傲地说道。另一个学生又说道:“在这儿!”原以为他看到我之后会有“风雨雷电”,可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不但面不改色,还变本加厉,“我还以为是什么样子呢?”听了他的发言,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最终我强忍了心中的怒火。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彻夜难眠,我该怎样来改变这个如此没有礼貌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出口,那就是以心交心,用真情来打动他。一天放学后,我主动“约他”,请他到办公室来聊天,讲一讲自己在品德修养方面做得好的地方,也讲一讲周围的道德模范优秀事迹,渐渐地,他高傲的头低了下去,认识到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文明礼仪问题。
场景二:举行运动会
两个月后,学校准备举行师生运动会,要求每个班级组队参加,而且有一个节目是集体项目,必须全班学生参加。那天班会课,班上的所有学生都兴高采烈,准备为班上出一份力。可是,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不愿意。当时我是多么的失望,一直很尽心地给他做工作,希望他能有所改变。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地给他讲要有集体主义观念,他依然不愿参加。我真的不知道还能怎么办,只觉得满腔心血付之东流,那种委屈甚至使我产生了放弃他的念头。当然,放弃是不可能的,我便决定下午放学后继续给他讲。
下午放学后,他主动走到了办公室,并用怯生生的目光看着我说:“老师,我不愿意参加运动会是有原因的,我怕给班级丢脸,我觉得我做不好!”他说完后,我内心感到一阵酸楚,心里就像一团棉花堵着。一瞬间,满腔的委屈和怒火都被他那含着愧疚的眼神冲散了,我那堵着棉花的胸口涌出一阵感动,我开始自责,他不过是个孩子,怎能去苛求他?不厌其烦,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树立信心才是我应该做的啊!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以你的真挚之情、诚挚之心怎能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童心?
一学期后,这个学生见到老师就问好,班上的集体活动也积极参加,从不推辞,各方面表现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七年级上期的期末考试中考出了优异的成绩,并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它的绿荫。”这个学生的成功使我更加坚定了做好一名优秀班主任的信心,我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都会在爱的触动下成长起来!
由此可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心灵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工作。所谓尊重学生,不单是不打学生,不骂学生,而是要从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指导,这才是教育学生从心理上健康成长的良方。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用“心”与学生沟通。的确,我们班主任也不是神仙,都喜欢听话懂事的学生,都喜欢优秀的学生。可是,“问题”学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平时都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的实际需要,我相信学生就会从内心真正地接受老师。
篇3
时间过得好快,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三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通过学习县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动员大会和学校组织的“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动员大会,深有体会。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应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一、班主任要有亲和力
班主任的亲和力,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那班主任的亲和力源自哪里呢?首先,要语言美,语言是教师传输信息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亲和力的强弱。学生刚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班主任是他们唯一的亲人,所以对学生讲话要亲切,一句机智幽默的话语,有时会化干戈为玉帛。其次,仪态美。仪表、眼神、动作等仪态,虽然无声,作用确非常神奇,鼓励和赞赏的眼神,提醒或刻意制止的目光,真诚的微笑,大方自然又亲切的动作,有时胜过苦口婆心的批评和劝说。再次,人格美。对学生来说,班主任的人格美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是最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影射力,更是做班主任最难能可贵的。
二、灌输常规,渗透教育理念――让学生熟悉我校
学生刚入学时,我把学生当作客人,每天有计划地灌输我校的常规,如作息时间,怎么值日、做操,早晚自习时间,考试制度等让学生尽快熟悉我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反复纠正和强调,直至全体习惯为止。向学生渗透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必须学会“做人”的理念,让学生按着我设计的路子走。这就要求班主任紧跟班、紧抓干部、紧管学生。
三、建立学生档案――客观评价学生
制定班级操行评定办法(奖罚办法)。第一学期:学习20分,纪律30分,卫生30分,活动20分,学期初,学生制定个人目标,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根据目标调整分数。执行时,一碗水端平,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没有薄厚、远近之分,论事不论人。这就要求班主任时时记、事事记、人人记,这种管理办法行之有效。
四、增强管理意识――班级更上一个台阶
1.完善班干部队伍
开学初,创建更加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加入了新鲜血液,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明确班级努力和前进的方向,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环境。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促进班级工作的开展。努力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在适当的范围内放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做到事事有总结
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主任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这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环。
3.开好班会
开学初,针对学生不稳定情况,召开了“我校就业前景好”主题班会,用大量的学生就业实例证明我校是负责任的。针对学生厌学情况,召开了“不学无术”主题班会,用到建行和联云机械厂工作的毕业生因考试不合格而被辞退的实例来教育学生,效果非常好。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1.说的能力
学生轮流到前面进行自我介绍和即兴演讲,有助于增进了解,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还能发现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有助于今后开展工作。
2.写的能力
经常布置家庭作业――写作文,如《假如我是班长》《假如我是班主任》《班荣我荣,班耻我耻》《假如我有200万》《我的家》《我的目标》等,评选优秀奖。通过写作活动,一方面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能力等情况,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脉搏,便于做学生的工作。
六、有细心,有耐心,有爱心――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迪福说过:“如果我自己的表不准,它只能欺骗我一个,但城里的大钟走得不准,受骗的就是整个教区的居民。”班主任的言行犹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一大批人,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让学生钦佩。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细心,洞察一切,先做后说
首先,班主任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身先士卒,身教重于言教,我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2.有耐心
班主任必须有百分之两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学困生”的转变工作,要准备打持久战。
3.有爱心
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火热的心去温暖学生。
七、捕捉闪光点,鼓励学生上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别人看来,分流班学生不求上进,没有任何优点,我不那么认为,我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我对自己有信心,我以最短的时间,了解每一个学生,然后因材施“教”。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
篇5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特别是总结试点学校的经验,全省慈善教育项目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省慈善协会和省教育厅领导对《慈善读本》进校园项目高度重视,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刘维隆会长任顾问,省教育厅张雄强副厅长任组长,省慈善协会张晓菊副会长任副组长,及时召开联系会议,明确职责,联合下发文件,并举行捐赠发放仪式。各市、县(区)慈善协会和教育局均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由会长和局长担任组长或副组长,并分别举行《慈善读本》捐发仪式。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长任组长,直接抓项目学校。铜川市慈善协会和市教育局两次联合发文,及时指导慈善教育项目工作。各项目实施学校校长亲自组建《慈善读本》教研组,制定具体教学计划,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慈善教育项目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鼓励项目实施学校创新教学形式,把慈善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与建设文明校园相结合。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演讲比赛等形式普及慈善理念,通过墙板、橱窗、广播等渠道传播慈善知识,编排短剧、快板、相声等文艺节目宣传慈行善举,以此达到教育之目的。
三是学以致用,贵在行动。各市慈善教育项目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知荣辱、懂感恩、乐奉献的思想品德。项目学校的同学,在学校里尊重老师、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互相帮助;在家里主动做家务活,为父母打洗脚水,给家长过生日;在社会上帮扶残疾人过马路,公交车上让座位,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拾金不昧。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受到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
四是总结经验,典型引路。省市慈善协会和教育局及时总结慈善教育的成功经验,并通过《陕慈快讯》进行推广。先后刊登了岐山县城关小学开展的“五个一”活动:西安后宰门小学开展的“资源共享惠师生,携手共圆强校梦”,发挥大学区长作用的活动;石泉县城关小学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慈善教育进家庭活动。特别是10所试点学校的经验总结,对全省的慈善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临渭区慈善协会和区教育局编印的《慈善读本》征文集,耀州区慈善协会、西安后寨门小学组织撰写的《慈善读本》征文,先后被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慈善》杂志选登共30余篇,在全国进行交流。
慈善教育项目虽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组织引导和监督检查不够,市、县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欠缺等问题,需要在今后加以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升认识,强化项目监管
慈善教育旨在造福民族未来,树人立德。培养少年儿童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让爱伴随着儿童成长,传承中华民族爱国、诚信、孝敬、感恩等传统美德,弘扬慈善文化。加强对项目实施学校检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并在辖区内推广。各级慈善组织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注意发现、培养典型,发挥其示范作用。省项目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通过《陕慈快讯》及时通报。各市、县项目领导小组对辖区项目学校每学期要检查2-3次,并组织交流。
二、广开渠道,扩大项目实施学校
捐赠《慈善读本》需要经费支持。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这两年给我们提供大力支持,先后为千所中小学生提供百万册《慈善读本》,但是仍不能满足需要。我们必须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将申请政府支持和广开社会资源相结合,发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资购书,并在《慈善读本》上注明捐赠单位或个人名称。也可建立冠名基金,按照基金管理办法,出具免税发票,设立项目账户,规范操作,同时通过慈善网站和《陕慈快讯》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三、创新教学形式,注重善行养成
项目学校要根据《慈善读本》的内容,不断改进教学形式,把慈善理念融入到日常的德育教育之中,使其常态化。要注重引导中小学生践行真、善、美,培养他们从小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爱护集体、关爱他人的优秀品德,倡导和弘扬正能量。
四、建立激励机制,以奖代补
开展慈善教育项目需要工作经费,省慈善协会将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改变以往平分秋色的传统做法,对认识到位、运作规范、监管得力、成效显著的市、县慈善协会实施的慈善教育项目给予奖励支持。
篇6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美术教育
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美术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立德树人方针实施中应该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初中美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处于很明显的弱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因此,从立德树人视角探讨初中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目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美术教育理念滞后初中学校开展美术教育往往注重艺术理念方面的构建,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理念的构建;往往注重单一的学科教育理念,忽略整体性的教育理念;往往注重应试教育方面的理念构建,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构建;往往注重经验性的教育理念,而忽略了创新整合的教育理念引入。2.美术教育内容缺乏拓展与创新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初中学校开展美术教育往往注重美术教育内容的注入,忽略了思想政治、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融入;往往注重传统教育内容的灌输与传授,对新的美术教育知识融入不够。3.美术教育模式与平台落后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初中学校开展美术教育往往注重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与平台的采用,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应用欠缺;往往注重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对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发挥挖掘不够;往往注重理论方面知识的传授,与实际生活、实际需要相关的实践教育开展不够。4.美术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初中学校开展美术教育时,对美术教师的要求不高,开展的培训与提高机会、活动也不多,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也没有做过多的要求。5.美术教育的软件与硬件均不完善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初中学校开展美术教育时,没有像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科目那样加大软件与硬件的投入,可以说了除了一本教科书与一个美术教师的投入外,没有专项经费支撑初中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导致了初中美术教育的课外实践教育活动与其他教学研究活动非常缺乏。6.美术教育的考核督导制度不科学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初中学校开展美术教育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也缺乏基本的考核监督,甚至就没有监督的意识与举措。引发初中美术教育工作存在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还有教师与学生层面的原因。在国家层面,主要体现在国家没有从政策与制度上为初中美术学科教育进行定位,没有纳入到初中学生的中考评价体系中,凸显了初中美术教育工作的政策制度供给不足。在学校层面,主要体现在初中学校对美术学科的教育不重视,导致初中学校对美术教育的教师配置、资金投入、软件与硬件投入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美术教育的正常开展。在教师与学生层面,主要体现在初中学校教师与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教育、学习重视不够,投入到美术学习的精力明显少于其他学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美术教育的效果。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美术教育的措施
针对我国初中学校美术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初中学校应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从各个层面创新发展美术教育,力求建构起符合立德树人要求的初中美育教育机制。1.坚持立德树人主导性理念,不断拓展初中美术教育的理念体系。这需要初中学校及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务必要主动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国际化、标准化、系统创新、科学化与整体协调性的教育理念,将初中美术教育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的工作纳入到国际化、科学化发展的轨道上来,力求不断完善初中美术教育的理念体系。2.以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为主导,不断整合创新初中美术教育的内容体系。这需要初中学校及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努力挖掘美术教育中的内容与知识,以传授艺术知识和道德教育为主导,积极与其他学科教育整合,注重初中美术学科的通识知识、专业知识与职业知识等方面的融合,力求构建完善、开放的初中美术教育内容体系,推动初中美术教育的内涵式发展。3.以课堂教育平台与实践教育平台为主,不断整合创新初中美术教育的平台与模式。这需要初中学校及其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积极开展兴趣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与其他实践教育活动;同时,努力开发野外写生平台,让初中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推动初中美术教育生活化;充分、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不断开发出美术学习的网络平台,全力提升初中美术教育的时代性。通过这些不同平台与教育方式的创新发展,初中美术教育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4.以教师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质提升为主,努力推动初中美术教育的保障条件的改善。这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抓好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全力提升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二是从经费层面做好初中美术教育的专项经费的划拨,从硬件与软件方面为初中美术教育配齐必要的教育资源,全力夯实初中美术教育的保障机制与考核机制;三是针对美术教育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健全美术教育的考核督导机制与体系,力求从各个层面为初中美术教育提供有力的督导与引领。这要求从学校层面出台一系列考核检查初中美术教育工作的政策与制度。总之,初中美术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系统化工程,需要初中学校、教师、学生与地方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协作,也需要从不同视角去探索与思考。立德树人方针的提出与实施为初中美术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契机。目前重要的是,初中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美术学科的育人作用,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初中美术教育的理念构建、平台模式搭建、内容体系的设计、主体素质提升、保障机制构架与考核体系的完善中去,力求构建好立德树人角度下初中美术教育的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马晓红.探析初中美术教育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4).
篇7
【关键词】“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自身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11-01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承载着传递创新文化思想的使命,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觉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社会职责,始终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为根本,探索其教学思想在高校实施的有效途径,创新教学机制,实现党的十布置的教育任务。
一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立德树人”回归解读我国教育原本的内涵
我国教育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首要内容,十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已经被视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强调的宗旨是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想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首先要注重“德”的培养,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师德建设,必须遵守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也使我国教育的原本内涵得到了回归解读。
2.“立德树人”推动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核心要求
育人为本这一思想的全面提出昭示着我国教育事业在思想方面的一次全新的飞跃,是我国教育理念的一次全面的创新,这项教学实践行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就是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对教育而言,其本质活动是以人为教育对象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培育人才是教育活动首要的任务,“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它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唤起学生心灵的活力,是将学生的发展由知识层面提升至生命发展层面的保障。
二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启示
十召开之后,我国已经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创新改革的立足根本,在新时期高校要想进行教育创新,就必须要从高校教师的素质培养入手。
1.需要强化教师的笃学意识
古语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造力的源头是学习,也是教师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和科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教师就必须通过刻苦钻研、强化笃学意识,才能在高校教学创新中做好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新知识探索,拓宽视野,创新教学思维。
2.需要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教学理念为新的教学方向,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完善教育制度、发展教育理论、更新教学手段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制订具有科学性的教育方案,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
三 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
1.“实践育人”是实现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
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也是“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实施的基本途径之一。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和其他一切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其自身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弥补理论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欠缺带来的不足。在实际教学创新中,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文化育人”是实现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隐性途径
与“实践育人”不同的是,“文化育人”具有环境育人的渗透性特点。“文化育人”的途径主要体现在高校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育人等方面,高校通过努力加强学风、校风和教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等从隐性方面感染学生,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把德育与体育、美育、智育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创新理念寓于文化活动之中。所以说,“文化育人”始终将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寄托在促进学生人格的升华和思想道德的提升上,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隐性途径。
篇8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一、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将立德树人教育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结合起来呢?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老师不能脱离课本去教学,课本中的课文选择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脱离了课本,学生可能会失去兴趣,甚至会适得其反。那么,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首先,立德树人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先成人,再成才”,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对其今后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非常重要。其次,立德树人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一直在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也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视立德树人教育是老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见,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非常之大。老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其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构建阅读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的培养对学生非常重要。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老师要摒弃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构建阅读情景,如有趣的故事、巧妙的问题、精彩的比赛、运用信息技术等等,都可以吸引小学生的目光,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1]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直接将课本上的内容通过图片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如此一来,老师便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好的阅读情景,为学生后面的情感体验打下了基础,从而激发学生去阅读课文。
(二)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育的缺陷就是学生很难得到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老师总是提前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地去回答问题。但是,“读”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多次阅读能深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先是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在精读重点段落,深度理解课文感情,最后由课内扩展到课外。学生在实践中能把握“读”的精髓,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2]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这篇课文时,老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就向学生提问: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学生争先恐后地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回答。之后,老师让学生在通读一次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还是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万年牢”都出现在了哪些地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再读了几遍课文,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最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引导学生做阅读笔记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引导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看来,学生做阅读笔记是非常有必要的。
篇9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教育实施立德树人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出适应岗位技能要求的机械化工作人员,更为重要的是让其具有鲜明的个性、乐观的心理、较高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的个体。目前素质化教育是教育领域所大力提倡的,旨意是对教育领域实现综合性改革,从而有效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感、兼具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后备人才。综合这些教育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自身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的社会形势,确定从五个维度作为切入点,深入践行立德树人。
1.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与一般高等院校相对比,不论是录取分数线还是生源素质,都与之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部分学生因沉迷游戏、缺乏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与精神面貌都没有达到该年龄段学生应用的状态,甚至难以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高度匹配在一起。现阶段学生患有心理疾病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这都为高职教育做出提醒,学生面对学业竞争压力、未来就业压力、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等,另外还有来自于社会的不认同,都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所以高职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首要前提,只有让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能让后续的教育更具意义与价值。
1.2让学生具备爱国精神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人民长达30年时间的努力,最终才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我国近展取得的重要成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中华儿女持续努力、辛苦付出才能更好的走下去、发展下去。而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更是要致力于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传承、科技进步做出贡献,所以每一位青年学生都要心怀祖国,以服务社会为责任,在探索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可以将自身理想与国家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并积极落实到行动中,让个人梦与中国梦能够协同达成。
1.3让学生形成责任意识
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就必然要肩负自己的使命,承担应有的责任。社会历史与生命本身与生俱来就会赋予一个人明确的任务与责任,无论主体主观意识是否能够认识到,都会伴随时间的发展而不自觉践行在行动中。现阶段在网络环境、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错误思潮的影响下,都对思想还未发展成熟的高职学生造成严重的冲击,这也导致学生群体极其容易形成一系列错误的价值观念,所以高职立德树人更是要重视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成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典范。
1.4让学生拥有过硬技术水平
高职教育受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指导实施教学改革,不仅从以往学科本位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化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更是将培养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特色。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依旧存在些许问题,具体解释而言,就是从高等教育角度来看,学生的理论基础会相对薄弱,知识储备较少;从专业化的职业教育角度来看,学生自身的职业技能又不能达到社会中该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这也导致大部分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处于尴尬的境遇。在此高职学校要确定出明确的教育方向以及教育定位,围绕应用型这一核心针对性的实施课程教学,致力于培养出更多素质高、技术强、知识储备丰富、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人才。
1.5让学生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可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国家的发展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而教育正是培养科技与创造人才的重要途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教育相关内容展开探寻与反思,从而构建出全新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也是如此,在国家大力发展创新教育的背景下,高职学校是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更是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内涵,重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打造出集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教育模式。
2高职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策略
践行立德树人这项根本性教育任务,并非是一句喊得响亮的口号,更为重要的是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将其做为武装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动的指导方向、永不放弃的责任与使命。
2.1教育工作者树立师德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高职教师当从自身做起,增加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教育素养,通过职业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所以说“师德”是首要,但是良好的德行并不会自然形成,需要教师主观意识的作用力下逐步树立起来,教师可以通过知识学习来实现,也可以在环境氛围接受情感熏陶慢慢实现,从而将这些积极素质内化于心中,外化于行动中。我国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了解到立德树人与育德育人在本质角度具有极大差异,育德育人的侧重点在于培养、教育这些主动性手段,突出教师方面的作用力;而立德树人蕴含的含义则会更加广泛,既突出教师教学的作用,也重点强调学生受到教师本身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影响,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文化修养,突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这里学生需要自觉将汲取到的积极因素进行内化。因此说教师自身的德行本身就可以作为一门隐形育人课程,时时刻刻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引领学生的情感、道德、行为、思维等,特别是目前职业教育强调以市场和职业要求为导向,所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教师要身体力行实施育人教育。
2.2教育工作者做积极的行动者
高职教育以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为最终目标,所以实干也是高职学生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之一,而高职院校中的教育工作者更是要在漫长的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做积极的行动者。高职中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具备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勇敢于承担任务、敢于肩负责任。带领教育队伍有序开展教育工作,全面推动教育改革,让高职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即使在实际工作中面临重重困境,也要积极探索灵活的应对策略,力打造出全新的高职教育模式与育人模式。以高职院校中课程改革举例,改革的意义在于突破与创新,突破传统的单一理论式教学与传输式教学,创新出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的职业教育模式,协同开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专业实践机会,确保培养目标与社会岗位人才要求相一致,让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创造性能力获得协同发展。做积极的行动者也要将行动落实到各类教育实事中。我国教育经过长期的改革,虽然一直以明确的改革目标作为指导方向,但是推动素质化教育的进展确并不顺利。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限制,在此种模式下主要还是分数做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没有给予学生道德方面的成长充分的重视,导致学生实践能力难以获得显著提升。做积极的行动者、做教育的实事,要求教师摆脱以往教育理念中轻实践的劣势,为学生拓展出全新的职业教育之路,让学生在获取到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更是可以形成创新精神,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接受职业教育,形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独立人。
2.3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职院校要想贯彻与实现“立德树人”,就一定要以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为前提,并伴随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现实需求,有意识的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以增强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从而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坚决抵制消极文化的侵扰,促进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形成,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展开深入的探究,并最终将文化探究中获取到的哲理与智慧作用于自身,让自身实现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够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深厚丰富,使国际中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让我国成为经济与文化的双强之国,从而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能直接帮助广大的高职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性,在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情感的驱动下,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作有利于社会的杰出青年。另外高职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也可以依托于文化媒介的力量高效有序实施教育育人。比如在校园内部建设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从多个维度协同进行才能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空间,保障高职院校的立德树人教育高效有序的进行。
2.4创新高职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教师要积极对教学模式做出创新,从而有序有效的践行立德树人,打造常态化的育人模式。这样既能帮助教师及时精准的发现教学中的存在各类问题,也能及时将学生从消极迷茫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自身也要认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赋予教学内容更多深度与内涵。同时为学生搭建起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教学、价值观引领、积极心理引导为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接受教育阶段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我们时刻都是处于时展的趋势中,所以高职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对社会以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密切关注,进而带领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用心对待学生、乐于倾听学生,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生活中的指引者,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赋予高职的教育课程趣味性和生动性。只有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良性互动,才能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促使教师更好的践行立德树人理念。高职教育还要将理论相关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各类关系,以及学会遵守对应的法则,对类群内容、内涵、价值可以基于伦理性角度形成客观认识。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人性、弘扬个性、健全人格、完善修养、培养良好心态,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另外教师要结合各个类别学科的基本特点,有意识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基本内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客观全面的价值评判标准,拥有坚定的理想和远大理想抱负,做积极观念的传播者和良好道德的践行者。
2.5以实践养成为手段
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需要于实际之处发力,侧重于知行合一,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此学校不仅要开展理论课程,还要积极组织多样化实践活动,通过对学生实施认知认同教育,确保可以其可以做到知行合一。实践养成的关键是要发挥出校际活动的育人效能。首先定期组织科技文化艺术节、职业生涯规划竞赛,通过多元化的艺术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更好的弘扬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同时鼓励全体师生参与到社会机构组织的大型赛事活动以及公益演出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为大众群体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同时也可以让教师与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其次以道德为主题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行动践行社会主要价值观,比如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清扫街道、走进敬老院照顾老人一日起居、走进森林公园捡白色垃圾等。最后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带领学生走进乡下进行社会服务,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并且通过政策解读、文化宣传、教育帮扶等多项活动,构建常态化的实践活动与社会服务教育模式。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不断参与实践,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长,为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更好的适应毕业后的新环境。
3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理念;文化场
中图分类号:G42
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对社会负责、对学生一生负责的体现,是教育人应该具备的良心,作为校长我们该怎样立制立德树人才?
一、理念引领发展 制度促生品牌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众人皆知,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发展。 一所好学校需要一个好的团队,一个优秀的校长能带领他优秀的团队打造出一所品牌学校。校长思想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是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目标的体现,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和水平。
纵观古今,每所名校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理念导航 “勤学以致博,切问而近思”、“格物致知,求真务实,学生主体,创新超越”。。。走进牙克石市第一中学,其“严格、求实、勤奋”的校风,“想学、乐学、勤学”的学风,和谐务实的教师团队让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成就教师,造就学生,发展学校”的育人理念,确立了“1234”学校总体发展思路。即“一个中心”:以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培养为中心;“两个提升”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三支队伍”合作型学校领导团队建设、专家型教师团队建设、进取型学生团队建设;“四大举措”:“主备试教式”集体备课、建立名师工作室、建立全员导师制、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围绕这一战略,按照横向到面、纵向到点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起学校、各年段两级教学管理运行模式,建立由年级组长牵头、学校各功能室密切配合的工作制度,建立全校学生成绩监测数据库。对所有学生进行跟踪诊断、干预指导、适时监测。针对各年级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建立学业成绩质量跟踪检测制度,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组织召开学生或家长参加的教学反馈座谈会,逐步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制定形成科学的、易于操作的学校教学质量和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水平考核办法,由学校质量监控中心每学期对各年级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对学生学业成绩实行质量跟踪管理,并对结果进行诊断、指导。理念的导航,制度的保障让“森工之都”的学子以就读牙克石市第一中学为荣,牙克石第一中学也真正赢得了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许,成为牙克石市教育的排头兵!
二、管理提升效益 立德成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