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范文
时间:2024-04-08 11:3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创设情境——呼唤情感
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唤起相应的道德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要观点充分利用插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突出本课德育认知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如在讲《我们的责任》时,我先扔出去一个纸团,里面写着:“你有一双充满责任感的眼睛”。纸团掉地后,有个同学马上把它检起来。然后我趁机说:“你不光有一双充满责任感的眼睛,你还有一颗充满责任感的心。是啊,其时,我们有时拾起的不仅仅是一个纸团,而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很自然导入新课。
二、利用教学——随时渗透
德育内容是一个整体,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在一节课把德育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只有在每一节课适时渗透一个主题,才能收到实效。学科的每一课都可以渗透一个德育主题。我在教学中探究了“热爱集体”、“拒绝不良习惯” 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信做人”、“遵纪守法”、“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等活动;突出了“爱国主义”、“理想信仰”、“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环境保护”和“艰苦奋斗”等教育活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在完成教学的同时适时穿插渗透的,也就是常说的寓德育于教学中,这是我一贯坚持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情景育人——以情感人
德育的方法、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德育内容都有不同的形式,今天的孩子用简单的说教方式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德育的内容要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内化。这就要教师创设情景,情景是一种很好的育人形式,实际上任何一种育人形式都需要教师情感投入,都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有感情的学生的。真爱、真诚、真情注解“情感教育”的真谛,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在选取典型事例的同时,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去打动、感化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育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事业,德育渗透的方法和形式的探索也永无止境……
四、开展实践——知行结合
思想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结合实际——体验实践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篇2
一、初始阶段
2006年的9月开学,学校要求我在执教语文课的同时,兼综合实践活动课。“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该如何上?” 校长说:“刚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你自己觉得该怎么上就怎么上!我们相信你!”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对待综合实践活动课我采取的是“漠然应对”。当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自然只会是“纸上谈兵”“照本宣科”。但是,后来我在学校的安排下到中心小学听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这次听课改变了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看法。我从“漠然应对”到“雾里看花”。我看到他们的学生通过多种呈现方式记录自己的经历、体验过程。他们制定了活动方案,学生自己拍摄的照片、活动过程的录像、访谈记录、调查报告、数据统计、编手抄报制作实物、收集的资料、活动感想的文字记录、诗歌(小品)的创编等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力得到充分展示,我从课堂上也看到指导老师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付出的汗水,我从中感受到指导老师和学生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不怕吃亏,要有一种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既然别无选择,只好背水一战!不服输的精神促使我投入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中。
二、研究阶段
听课回来后,我就积极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它和语文、数学不同。它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现成的大纲,因此,我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研究《走进煤的世界》这一课题时,为了让孩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亲自带领学生去陶阳矿参观煤场,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在研究《走进新农村》这一课题时,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乡的采访、调查;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了。二个月下来,我和学生成为朋友,学生胆子也大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多数学生上课都能大胆发言,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孩子们变了,变得爱学习了,爱问为什么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变得更加懂事。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没有影响到学生学习,反而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它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并能改变学习态度,达成我的目标,体现我追求的价值。看到这种情况,我就像淘金者淘到金子一样的,满怀欣喜,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来。
三、实践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质量的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自身的关注;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等。因此我努力转变教师的角色,在活动起始阶段和探索阶段,处理好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关系,解决如“如何选题”“活动的策划”“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如何调查”“如何收集分析资料”“如何进行采访”“制作采访卡”“如何采用多种手段记录活动过程”“如何选择汇报成果的表现形式(如文字类、实物类、音像制品、多媒体)” “如何评价” “活动收获表的设计” “原始记录、原始资料的整理”“如何学会反思”等方法问题,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培养能力,深入探究。在终结与交流阶段,注意原始材料的展评,讲求各组汇报交流的形式,倾听学生活动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同时,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
四、收获阶段
在学校、各级领导以及许多老师的帮助下,我所指导的课题均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2006年《走进煤的世界》参加了镇组织的综合实践现场会,受到市级好评,同年我获得片区教研活动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走进新农村》课题在镇组织的综合考查中,获得镇第一名的好成绩,2012年《小豆芽,大学问》这一课题以及围绕这一课题展示的课题鉴定课,分别获得镇级、市级、省级好评。
正如这句话所说: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做,即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心就是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美的人格。让我们不断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快乐成长……
篇3
一、音乐可促进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讲,音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情感培养、品质锻造的手段。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快速发展,但又是不成熟的;学生们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思维和逻辑并不完善。因此,小学阶段是人们性格培养、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稍有差池将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而小学音乐恰好是一种美的情感体验与召唤,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操的陶冶,品格的描绘,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小学音乐里,美的韵律、美的歌词、美的和声、美的情感给学生们打造了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之境,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设计中应遵循小学生心理特点,有机把握情感因子,通过生动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音乐殿堂,通过对音乐的美的体验,来得到情感的净化与升华。比如说,在教唱《小雨沙沙》时,教师要用亲切的、柔和的声音声音,构建一副勃勃生机、姹紫嫣红的春天画面,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感悟种子的成长离不开大地母亲的怀抱,离不开雨露姐妹的滋润。
二、音乐可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在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中,德智体美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四个不可或缺的方面。长期以来,德智体教育目标的达成模式已基本完善,而美育则相对特殊,因为美育更侧重情感深处的教育。小学音乐教学过程,既是音乐知识的传播过程,更是审美教育的美育活动,音乐本身就是美的载体,教师通过美的美的语言、美的姿态、美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在潜移默化中,音乐由外而内层层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再学生再由内而外关照外界和生活。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感受-认知-理解-思考-创造,这是一个美育的过程,无论是春天的燕子,还是夏日的红蜻蜓;无论是找家的小青蛙,还是采蘑菇的小姑娘,都能使学生体验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情感之美。
三、小学音乐教育的道德教化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正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关键阶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个体只有对社会价值、主流观念、健康心理不断进行内化吸收,才能一步步完成从“单纯自然人”到“合格社会人”的脱变。而小学音乐教育正好搭建了这一桥梁,通过小学音乐教育可以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情操培养,集体注意教育。例如通过《祖国,祖国我爱你》、《我们美丽的祖国》、《为了我的祖国》、《祖国想妈妈一样》等歌曲的学习和传唱,可以让小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含义,树立爱国情操和祖国自豪感。通过《劳动最光荣》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品质,通过《咱们从小讲礼貌》培养小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
四、小学音乐课育人策略浅析
小学音乐课育人价值的体现,需要有效的教学方式作为支撑。传统上程式化的教学已经略显呆板,机械的跟唱、歌词的记忆往往贯穿于整个课堂,在成学生情感体验不足,美育、德育价值无从实现。因此,首先教师要创设有效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歌曲的情感之中,比如说在《草原牧歌》的教学中,教师可播放蒙古风光图片,蓝天、碧野、白云、骏马以及蒙古包等,让学生心生热爱,主动感悟歌曲中的真善美。其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才能使音乐教学不流于肤浅,使学生获得生命情感与价值的体验,使学生准确品味道德,追求美好。
篇4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要把教育蕴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用爱与责任滋润学生的心灵,用高效课堂释放学生。一直以来,教育同仁竭力倡导的高效课堂在全员参与的课程改革中,成为最直接、最终的教学目标。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呢?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1.创建“充满真情实感的语文课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用情感调动学生情绪,从而达到学知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源头就是对学生的爱。“爱与责任,是教师的灵魂。”一个没有激情、没有爱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只有把语文课变成“情感的课堂”,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才能夯实高效课堂的基础。
“高效课堂与新课改密切相关。”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尊重“需要”,注重“激趣”,把课堂变成快乐的天地。的确,一直以来,新课程改革“十年磨一剑”,从探索走向深化,其根本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万里第一步”。当教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去激发学生兴趣时,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当教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时,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课堂也就变成了快乐的天地。
2.创建“和谐交流的语文课堂”
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要给学生营建“和谐交流”的课堂,真正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为“溶情”奠基。在新的教育模式下,要建立新的师生关系,也就是实现角色的转换,把“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从而达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也正是这样的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情”的课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渐入佳境,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个性化教学。教师要把责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原则之一。的确,只有在注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教学,才有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3.创建“自主开放的语文课堂”
3.1 教师要努力把语文课变成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台”。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在进行有一定负荷的思维劳动中,在冲突与矛盾中深化对新知识的认识。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所以说,教师给了孩子多大的舞台,学生才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如果语文课能成为开放的、让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那么,这不就是教师和学生追求的高效课堂吗?
3.2 把语文课变成求知的“窗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课更应该成为求知的窗口”。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我们要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引领学生在书海遨游,在领悟书中精妙语言的同时,通过“说”和“读”来认识和感悟。
篇5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育;渗透;人文精神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它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贯彻到学校教育实践中,最终落实到学生人格设计上来。教师要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方面,“唤醒”人格,努力使“独立的人”――学生趋向完美。
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美术的学科特点,根据美术教材的内容,兼顾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体渗透人文精神:
一、调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兴趣的诱因,它使人的注意、感知、思维倾向于某一对象,促进智力的更好发挥。教师应当充分发掘美术教材的情感因素,营造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在教学《花式“点心”》一课,出示实物,播放图片,活泼动感的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点心世界的香甜与美妙,从而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展示用彩泥做成的点心,演示制作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勤动脑、多动手,就能创造美和乐趣。布置学生回家和父母用面粉一起做真正可以吃的点心,让其感受与家人一起劳动时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人的人文情感。
二、创设开放空间,体验实践经历
心理学指出:体验是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当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融入到作品中,设身处地地体验审美对象,产生情感的共鸣,学会理解、关心、尊重,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体现学习方式的人文化。在《家乡的桥》的教学中,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分工合作收集家乡的桥图片资料,采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回到课堂,合作学习,共享信息,以记忆画的形式画出家乡的桥。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设计的桥,于是不同的桥,虽然造型不同、材质各异,背后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和传说在学生的心中流淌着不同的美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体会、感受家乡生活的美好,友情、亲情的珍贵,使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得到了全面发展,也为其今后的成长道路指明正确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目标。
三、运用独特感悟,享受审美情趣
美术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多为名家、名作,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在欣赏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飞流直下三千尺》教学中,学生给古诗配画,利用古诗诵读,学生与人文的直接对话,学生将各自体会到的诗意美景画下来。然后,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杰作交流欣赏。作品虽然简单稚嫩,但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画中。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俨然成了小老师,有的从古诗中找到自己作画的依据,有的进行了大胆的想象……罗丹说:“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的发现!”学生运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还原人文的内涵和意境,从而感受到了作者眼中的“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
四、注重人文熏陶,完善自我人生
教学不应该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应该是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教师应发挥美术的人文优势,利用美术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将人文教育融入美术教学中。在《幽默大师》的教学中,学生欣赏漫画中的高兴与悲哀、憨厚与奸诈,形象地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外,还能感觉到作为人的多样性、复杂性;老师讲讽刺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产生的社会反响,启发学生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领域开辟一个清正廉洁的漫画天地。一节课在看看、说说、笑笑、画画中度过,学生的心灵受到净化,遇事笑对人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了他们的道德情操。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不断耕耘,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园地里,让人文的光芒洒向每个学生,使师生在生命相遇、心灵相约、探寻真理的精神漫游中情不自禁地享受美术与人文的同构共生,艺术与情感的同栖共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6
一、 激发学生绘画兴趣是提高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是提高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关键。儿童幼小的心灵渴望认识生活、认识世界,他们对周围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事物极感兴趣,最受模仿,常常兴致勃勃地用手中的笔绘制出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天,孩子们塑造出的抽象粗犷、带有稚气的画面,所产生的运动感觉和劳作成果,使他们精神感到愉快,心里得到满足。绘画是一种眼、脑、手互相协作,感觉与思维相互渗透的活动,它对于鼓励儿童热情探索、展开想象、积极创造、丰富和发展他们的智力活动,都是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创造性才能表现出来。
兴趣以深厚的情感为基础。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情感体验,增强感情认识,促进学生感官的全方位参与,激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记忆、想象等审美元素的运动,以陶冶情感为动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从“要我画”变成“我要画”。
1、组织兴趣小组,树立榜样。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优秀生的培养,对那些素质好、认真学、水平高的学生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辅导。由这些“小画家”所起的带动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能进一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美术课越上越好。
2、利用范画的影响力。在授课前精心设计范画,组织学生共同欣赏分析,或在课堂上当场演示,使学生每节课都能看到艺术水平较好的范画。对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产生很大的作用。通过欣赏范画,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的绘画技能,从中吸取一定的经验,也可从中摹仿。
3、生活展示应用美。生活是现实的、直观的、每位学生都有体验,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通过记忆、联想等方式展示生活,感受情境,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马克思美学告诉我们:“美的根源不是人的主观感受,而是人的社会实践”。利用课堂、展示生活原色,在实践生活中完成审美活动。
4、故事情境描绘美。故事是学生最爱听的,也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故事的导入,通过语言的描绘来表现情境,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带有感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色彩的冷暧》时用故事来加强冷暧的认识,通过畅游月亮王国、太阳王国,感受月亮王国的冷色意境,太阳王国的暧色氛围,促进学生对冷暧色的感知。
5、用品德教育完善美。从小学的心理发展启示,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受需要和兴趣所支配的,学习的需要与学习动机是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既可使学生培长知识,开阔眼界,又可使美术教学增强旁通性。美术课具有特殊的优势,美术教材图文并茂,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使他们处于高昂的学习氛围中,把感知形象变为可视造型,从中接受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审美情感。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提高绘画能力的前提
一切艺术创造都源于生活。这就需要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捕捉生活的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前提,在美术教学中,观察是收集素材的主要源泉,学会了观察,在绘画时恰当地去取舍,就会得心应手。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限于作画之前,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机会指导学生观察,如野外活动等时间,都是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训练的大好机会。让学生在观察训练中感悟观察时要全神贯注的看、分析、感受、想象的道理。
三、 激活学生思维是立意、构图的重点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感动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学生的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课堂不再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那么,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课改语文教学的目的呢?
1、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教师需要在新的课程教学中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而学生同样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建构。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旨在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确定性,还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具备的开放性,拓展教学的空间,增大师生的自主性。这样,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而感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那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教师而言,感动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而激情源于感动,开发感动情感是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激情的重要因素。
2、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让感动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感动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感动”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可以起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同桌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通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
在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中,学生的感动主要是:从教师的引领中得到感动;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感动;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动;在反复训练中学习感动;学会用语言表达感动。
当教师的感动与学生的感动产生契合时,就有了师生的同感。而利用同感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唤起其行为动机。这样,过去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就可以得到彻底改变。师生就可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篇8
关键词:审美 绘画创作领域 创作题材 构思
绘画创作,是作者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艺术观点及审美爱好的产物,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审美修养与趣味。《辞海》关于创作的解释是:“创作……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并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塑造出艺术形象来的创造性的劳动。”①
创作作为一种个人体验的产物,排斥模仿,其价值在于独创。创作者如同在荒漠里寻找甘泉,无路迹可循。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在其《艺术的涵义》一书中曾这样写道:“没有一种来自于书本、教师或其他外部影响的观念会永远帮助你进入创造的领域。只有当人们走自己的路,只有人们尽其所能地排除理智的支配,体验才变成创造。”②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作是无法教授和替代的。可以说一个缺乏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创作者是难于进入独创领域的。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绘画中创新主要是通过创作绘画作品来体现。而在这几年的初中绘画创作教学中,我深感初中绘画创作要有创新,并非容易,因为学生绘画创作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学生缺少绘画创作的素材(素材需要在生活中积累),创作题材不明确等。经过两三年的美术教育教学探索与研究,我认为,要提高初中绘画创作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绘画创作的能力,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搞好绘画创作:
一、加强四个能力培养
四个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雪梨、香蕉等 形状、色彩不同静物。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正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 房子, 钟, 手帕, 电视, 对它进行 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 火车, 大桥, 等。 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让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艺术创作应该以生活为基础,应该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然而,艺术虽源于生活,生活却并不等于艺术。并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一切场景都 可以照搬照抄到艺术。事实上,人们在模仿生活和其他艺术作品的同时,并不放弃创造的冲动。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一书中指出:“伟大的艺术力量甚至在技术有所欠缺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出优美的艺术作品。而缺乏这种力量,即使最完美的技巧也不能产生出最优秀的作品。”③溯及艺术史,某些美术大师的技巧也许是二流的,但其作品却是一流的,“伟大的力量”使他们的作品不朽。
绘画创作,首要的是选择题材。因为学生上创作课,最困难的是不知画什么,很容易使创作一般化、概念化。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并且强调说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为,成功的美术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评价,是作者理想和愿望的表现。如初中美术教材中《妞妞》这幅画,通过靠在磨盘边吃饭的小女孩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我国农村广大农民生活走向富足、安定这一主题;而《秋》《农家》等作品虽也是以农村幸福生活为题材的创作,但却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美好的生活情趣。因此,在绘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启发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无论风景、静物、人物,一盘水果、几棵蔬菜……只要是美的、动人的,都可以入画,这也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积极性。
三、注重创作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完成一幅作品,艺术构思是中心环节。在构思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在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力求构思完美。学生选择的题材大多都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对祖国的歌颂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如反映校园生活的题材,就要仔细品味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满怀热情地去表现自己的生活,从事感人的艺术创作。再如,处理欢庆的题材,就要启发他们从和平、幸福的角度来立意,用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进行构思、构图,使学生掌握从题材到主题、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这一创作规律,对自己所选择的题材反复推敲,不断探索。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思维过程。尽管他们的表现技巧还欠娴熟,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靠艰苦的艺术实践去表现生活的优良品质。
四、在生活中发掘创作素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绘画创作素材需要在生活中积累,培养学生经常以生活为素材画速写的习惯是搞好创作的基础,不少创作题材都是在速写中萌生的。因此,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搜集素材,多画速写,以捕捉生动感人的形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以我国著名已故女画家周思聪创作的《人民和总理》这幅作品为例,作者在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就曾多次深入灾区,从生活中发掘大量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些,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人品和刻苦、执著的奉献精神,使学生受到教育。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艺术高于生活”,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美术作品是生活地反映,要学会绘画,必须要懂得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有价值地绘画素材,为绘画储备可用地素材。
观察能力是与创造能力同步发展起来的,没有观察也就难以更好地想象,观察是学习与创作的基础如表现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时,学生们可在放学路上或家中窗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观察到最能代表城市风光和最能表达自己心愿的那一面。学生可能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加之在具体构图时的情绪和想象,就会产生有明显个性差异的作品。这时要引导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创作充满自信,让学生在观察、感受、创作中得到乐趣和满足。
五、热爱生活,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
大自然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假日多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或山村、古城,或老树、石屋……让真实的自然和感情激励学生,通过启发和鼓励,让学生在绘画中学会表现自己身边的生活,进一步感受生活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就会更高,绘画表现的欲望就会更强烈。
我坚信,在初中绘画创作教学中,只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创作意识、创作思维、创作构思、创作技巧进行培养,他们的绘画创作能力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书籍
①《辞海》
②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 《艺术的涵义》
③科林伍德 《艺术原理》
篇9
一、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下学习历史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者带来疲劳。”初中历史新课标强调教学的情趣化,我认为就是要在课堂上创造一个逼真的历史环境,让课堂充满趣味,历史教学如果没有情景,教学就会伦为干干巴巴的学教,学生很难产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自然产生不了高昂的情绪,也不会处于智力振奋的内心之下,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怎么能真正落实情感教学目标,因此必须改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要根据课程内容而定,是为课程内容服务的,它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的,采用的手段也可以多种多样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每一节课要创设的教学情景越多越好,越花梢越好。创设教学请景一定要根据课题中心的需要来选择,有明确的目的性,要节省高效。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是辅助学生的学习,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情景要生动有趣,切合教学内容,符合学习受众心里,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引导学生从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观察、发现、思考、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二、提出问题,在寻找答案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
提出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是从“提问”开始的。探究性的提问是教学的精髓。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间以下两点:1、所提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能引领课程推进、帮助学习打开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使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2、所提问题难易程度要造中。探研性问题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学习的知识面和认识能力。问题太简单,没有桃战性,激发不了创造性思维,问题太难,又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的问题在有开放性,不限制材料的范围,不限制观点,不对观点进行价值判断。开放性的讨论会刺激学生,萌发新奇的灵感,促进他们去创造性地思维,促使他们发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要讨论的问题,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要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的资料,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问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辩论,集思广义,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心智成长过程。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传统教学;赏识;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023-02
2001年2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老师们都满腔热情地投身到课改中,传播了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评价多元化;学生也多了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转变学习方式,个性得以张扬,能力有了发展,可丰收的同时也有隐忧。
一、多媒体的滥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笔者觉得它始终不能全权代表老师,有些老师在认识上有误区,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似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不是好课,认为多媒体教学对于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技术而言都是一种“超越”,因而在思想上排斥一切传统教学形式。一些课件所用色彩比较鲜艳,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我们提倡课件,让学生通过动感、直观的材料来进行学习,本来是多媒体带给学生课堂学习的便利和优越之处,但过分依赖动感、直观的学习材料,就容易形成思维上的惰性,降低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上语文课,如果在课堂上过多地演示课件,则学生读书的时间就少了,导致学生的朗读水平降低,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笔者在教阅读课《桂花雨》时,安排一课时制作了十五张课件,抓住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学习:①抓住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去感悟作者爱桂花,如“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等。②品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作者童年和母亲摇桂花的乐趣。有感情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③最后理解。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笔者一边讲课一边演示课件,结果花了一节半课的时间才完成任务,学生齐读、个人展示读书的时间就少了。因此,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多媒体作为教育教学工具而已,而不是为了标榜自己是“现代化教学”而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才利于使多媒体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赏识教育的泛滥,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也有一些“奖过其实”,赞美泛滥的现象,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知道,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提倡激励性评价,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赞美,赞美要讲原则,要有方法。如果一味地夸奖学生,“棒,棒,你真棒!”“你真聪明!”等似是而非的答案,长此以往,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殊不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学生长期受表扬,没有受挫折教育,某一天有人对学生批评了,学生就会受不了。因为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很优秀,容不得别人说自己半点的不是,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经受不起挫折,就会采取一些偏激的方式……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记得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请为你的夸奖道歉》,颇耐人寻味。文中谈到北欧一教授要求中国学者向她女儿道歉的事情,教授认为中国学者的夸奖伤害了她的女儿:“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而且,你未经她的允许就抚摸她的头,这使她以为一个陌生人可以随意抚摸她的身体而不经她的同意。”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赏识教育。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比如相貌、气力、智商等,许多家长和亲戚朋友总喜欢夸奖孩子聪明、漂亮,正如中国学者对北欧教授女儿的夸奖一样,这样的赏识对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孩子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发展自己的。从教授的话语中,我们感到赏识应该着眼于受表扬者个人的劳动和努力,着眼于受表扬者今后的发展,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导向。
三、语文素养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段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要求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学生学习是轻松了,减负了。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学生的识字率降低了,表现在书写过程中,写错别字或写字不规范,整体书写比较潦草或执笔忘字;其次,拼音不过关,高年级的学生,每一届,笔者接手的班级,做试卷看“拼音写汉字”此题时,总有七八个学生的试卷是空白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呀!朗读水平也下降,读书时不是数读就是唱读,更谈不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爱学生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低年级的家庭应作业适量布置很有必要,毕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及时掌握,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如果晚上也能温习白天所学习的知识,相信学生的基础知识会掌握得比较好,要不然到高年段再去教学生拼音、字词,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
每一项改革,都有一个过程,有利也有弊,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坚信,只要正确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修正前进道路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最终会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