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8 11:3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理论知识

篇1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化学在高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人教版高中化学以理论研究为主,好的化学成绩与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人教版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化学和科学、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高中学生要重点记忆的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电解质溶液、电化学等。人教版高中化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涵盖的内容广泛。学好化学理论知识对于学好人教版高中化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就直接影响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

一、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编排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比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优化教学方法,这就有利于学生通过教材提高学习的效率。人教版的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具有逻辑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它比较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详细,难易结合以适应全体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认识化学和科学部分的内容与初中化学知识接轨,让学生开始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的时候不会手忙脚乱、毫无头绪。同时,人教版高中化学的理论知识引入会以生活实例导入,比如,人教版高中化学中有关乙烯的学习中,乙烯具有催熟的效果,教材中提到生活中苹果会释放乙烯,那么桃子或香蕉等其他没有熟透的水果就可以与苹果放在一个袋子里,这样苹果所释放的乙烯就可以很快地催熟其他水果,这样说的实例既能使高中学生形象地感觉到乙烯的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编排结合趣味性让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很高。

二、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现状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虽大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1.教师教学中忽视了化学理论知识的建立过程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过分盲目追求高中学生的升学率,教师只给学生讲述考试的考查点,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化学理论知识的建立过程,这种只重视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形成的教学模式会抹杀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中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给他们一个知识点,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高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极为不利。

2.教学中忽视了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总结归纳

很多高中教师和学生认为只有大量的做题才能提高化学成绩,因此高中学生就盲目追求题海战术,而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整体性,教师指导学生盲目地做题而忽视了人教版化学理论知识的总结归纳,学生学习消化的知识点是零碎的,没有关联性和整体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3.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没有学习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本身就很抽象,而教师单调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同时,有的高中化学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尽相同,教师只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参考物而盲目追求教学的进程。高中生没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即使再努力讲课也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构建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

1.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作用是让教师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吸收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让教学过程高效、科学地进行,还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知道化学理论知识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人教版的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在酸与碱的学习中,教材中先引入了酸的学习,教学中应该让碱的教学中以与酸的性质对比开始,这样的教学方式明确了教学的目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是一个整体、抽象的知识体系,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化学实验对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吸收具有辅助作用,化学实验的现象可以很快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去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学习中。

总之,合理、科学的人教版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方法,构建高中化学理论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模式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娄延果,郑长龙,盖立春,等.化学课堂结构的教学行为解读[J].化学教育,2010(06).

[2]王聪.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探究活动设计的比较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9.

篇2

中职学校化学老师也在收集、整理与设计化学教学案例和教学实施中发现科研信息,开展科学研究,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中职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中职学校化学老师通过把来自于生产和生活一线的鲜活案例的化学教学案例进行适当的整理和提炼,恰如其分地整合到化学教学中,不仅让中职生深刻认识到化学学习的实用性和生动直观性,更好理解原本枯燥的理论和概念,而且培养了中职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能更好地注重操作的规范。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更好地培养中职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化学教学案例大多都来自化工企业、生产单位和生活一线,这些案例与中职生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中职生不仅学习了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了解了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和基本操作规范,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能更好地培养中职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案例与举例不能等同,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师生互动、相互充分交流的过程。它的特点是通过案例的演示,提出问题,引导中职生展开讨论,让他们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面对鲜活的生产生活现实。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要做到:(1)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成功实施客观上要求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及学生层面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准备。在学校层面,主要是为案例的收集、整理、设计和包装,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如网络、电脑、多媒体、实验器材和药品等);在老师层面,主要是组织案例的收集、整理、设计和包装,充分认识授课知识与专业学习和企业生产实际的关系,同时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学生层面,主要是学习态度的调整,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如主动参与案例的收集、整理,主动思考案例中涵盖的问题,主动参与案例的讨论、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等。(2)案例的选择要注重案例的真实性、针对性、新颖性和启发性等。案例的真实性要求案例必须来自企业生产、科研实际或真实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案例的内容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能反映理论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此外,所选案例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应该是化学化工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生产生活中最近发生的最新案例。案例的选择范围既可以是本地的或本国的,也可以是世界的或全球性的,在课堂讲授时应对案例的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处理,使案例既典型,又直观;既生动,又有趣味性。化学教学案例应当具有启发性和疑难性。这样不仅有助于拓宽中职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好地提升中职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深度,而且有利于中职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3)运用案例的时机要与整个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老师在备课时做好周密的准备,课堂上所需的案例要循序渐进,突出层次和重点。具体到每一个章节的讲授,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妥善安排案例教学的时间,关键点是如何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

篇3

一、知识的分类

对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1986年,舒尔曼(Shulman)对教师的知识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7种类型的知识,即一般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其他内容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目标的知识。我国学者认为,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也称为本体性知识)、条件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学科知识方面,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知晓知识的由来、组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困难,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学生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掌握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数来自于实践,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二、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l.化学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因人而异,但根据当前化学教师的工作任务,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是如附图所示的“鸡蛋式”结构,包括核心知识、紧密知识和知识。核心知识是指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紧密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化学理论、化学学科的体系框架、化学学科发展史、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化学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知识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核心知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紧密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影响乃至制约教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力的强度和方向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自学、参加继续教育、阅读报刊、查阅网络资料等可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

2.条件性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个性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彻底改变“学问中心”的应试模式,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新的课程标准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化学教师形成了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主动学习,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与发展,重考分轻能力和情感的陈旧教育观念,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中让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现代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有关于青少年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即要真正拥有这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知识增长各方面指导他们全面发展。

可以说,没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就不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镣铐”,根本不能成为一名新课程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其他新课程中的角色更是无法胜任。

条件性知识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但更多的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地把握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可通过请进来(专家引领)、送出去(在职培训)等方式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得到充实,但关键还需要广大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内化,只有把外部的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把理论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而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实践性知识

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使化学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以及课后评价等方面游刃有余。专家型的化学教师能够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有效地勾勒出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方案,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能够补充很多课外的东西。

实践性知识得以提高的基础是教育教学实践,核心是反思。化学教师开展研究是提高化学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课改实践,并要善于经常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反思和总结,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通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以得到扩展和提高,从而使化学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学者型”教师和教育家。不仅要自己重视研究,还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注重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能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化学专业知识,有深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还须积极追踪现代专业前沿知识,还要广泛融入综合性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多方面、广视角融人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教育实践,通过教育科研不断反思,为落实新课程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l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 翻译伦理;他者;归化;异化;文化霸权

“忠实”还是“背叛”?直译还是意译?同化还是异化?究竟可译还是不可译?对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翻译方法的讨论是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永恒的话题。然而,无论是探讨译文是否应忠实原文,抑或是纠结于应选择尽量保留原貌的直译抑或改头换面的意译,乃至质疑原文的可译与否,这都体现出翻译活动无法逃避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面对他者?

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性、民族性与翻译性已经呈现水融的态势。如何处理语言文化的异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早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就已经对此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翻译论。

1813年,施莱尔马赫发表了《论翻译的方法》,他在文中阐述了自己翻译观点,认为翻译活动的实现有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而其更倾向于“把读者送到国外”的翻译方法,认为真正的翻译就是要保留原文之异,体现他者的异质性。

他的这一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法国当代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哲学家安托万・贝尔曼进一步上升到了“翻译伦理”的概念。贝尔曼对长期统治西方翻译界的以“意义的传达”为中心的翻译思想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在其《异的考验》一书中,通过对从路德到荷尔德林这一历史阶段的翻译史研究,探讨了翻译在德意志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翻译的本质就是开放、对话、杂交繁育、非中心化,翻译要么处于关联之中,要么什么都不是”,同时他还指出翻译的目的事实上是完成一种伦理行为,而“伦理行为是指认可和接纳作为‘他者’显现的‘他者’”。 由此可见,贝尔曼的翻译伦理观就是尊重原作,尊重原作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彰显差异,认可接纳他者,通过对他者的传介来丰富自身。

贝尔曼的的翻译伦理观进一步启发了美国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翻译之耻-走向差异伦理》一书中,韦努蒂明确表明他受贝尔曼思想影响至深。他通过对17世纪以来西方翻译史的考察,指出流畅译法或透明译法抹掉了原文里的语言、文化差异,而翻译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引进差异,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政治差异、伦理差异等等。而要真正引进并保留这些差异,则必须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而非同化。韦努蒂在贝尔曼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影响翻译活动的社会政治因素。在他看来,归化翻译带有民族中心主义色彩,试图以自己的文化同化他者,为本民族的利益服务。而与之相反,异化翻译反抗和消除文化自恋,帝国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有利于民主的地缘政治关系。其思想的核心,即在翻译中抵制译入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彰显外国文本的语言文化差异。韦努蒂提倡的异化翻译,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翻译上,还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材上。他主张选择边缘化和少数化的文本,即选择在话语或流派上与当时已获得经典地位的叙事形式背道而驰的文本。至此,韦努蒂在施莱尔马赫的异化翻译方法和贝尔曼尊重吸纳他者文化异质性的翻译伦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翻译差异伦理。

翻译自古以来在促进人类的语言、文化的进步上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翻译研究从对语言文本的研究,过渡到对文化的研究,而又进一步进行伦理转向,这与每个时代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施莱尔马赫的异化翻译的提出,是处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语言文化统治德国的背景之下。作为一名爱国者和政治激进主义分子,施莱尔马赫希望德国能保留住自己的文化和政治尊严,因此提倡异化的翻译策略,从而保留外国文本在语言及文化上的差异,通过差异的凸显来丰富德国的语言和文化,挑战法国的霸权主义。无独有偶,韦努蒂在对17世纪以来的翻译进行研究之后,发现英美国家和非英语国家之间的翻译活动交流极为不平等,在英美国家同化的流畅翻译占主流地位,而在非英语国家,英语文本翻译成其他语言则大多采用异化的策略。因此,其之所以大力发展施莱尔马赫和贝尔曼的理论,也不无出于抵制当今英美霸权主义文化的入侵的目的,避免弱势文化被予以同化。

贝尔曼曾指出,每种文化都具有骄傲自满的特性,因此在本质上都带有民族中心主义色彩。然而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有关文本的字面转换,其更是有关两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性格的交流与争锋。王东风先生说过:“翻译,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向本土文化意识形态输入异域文化的意识形态,对于本土的价值体系而言,这是一种外来的文化渗透。在某种意义上,它意味着破坏,意味着颠覆;或者意味着异质增加,活力增强。强势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权利话语反过来利用这外来的破坏力,以巩固和加强自身的本土文化的强势地位;弱势文化则常常在这外来的破坏力前显得束手无策,最后要么被同化,要么被颠覆。而拒绝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则只能是封闭、保守、落后,最后走向灭亡”。

纵观中国历史,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面对外来的他者,中国译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出于不同的目的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正体现了文化的强弱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曾指出,中国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翻译。第一次是公元2世纪到7世纪盛行的佛经的传播,第二次则是16世纪基督教的盛行,最后一次则是19世纪西方思想的输入。在这三次大规模的异域文化输入过程中,翻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勒菲弗尔看来,大多数译者在这三次翻译中,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同化的翻译策略,尤其是前两次宗教的传入。面对根植中国社会的儒家思想,译者们在翻译佛经及基督教经典时,不得不对原著进行适当修改,使其顺应中国社会传统的儒家道德观,以便便于中国人民接受。譬如佛经中关于子女对父母的义务的原本阐述为:“双亲养大我们,我们养双亲;为了他们(双亲),我们要做应做的事;保留家系;承继财产;在适切得时候供奉祖先。”而在翻译成汉语之后,则补充了“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等儒家思想。而利玛窦在传播基督教时,将耶稣翻译成“天主”以及后来的“上帝”,则是在翻阅儒家经典后,发现“天”以及“上”与“帝”在中国人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含义。

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翻译过程中,异化与同化同时并存。以鲁迅、、梁实秋和徐志摩为代表的“西方模式”派,就主张以西方为本,不作任何抵抗,利用异化的翻译来全面改造本土文化。鲁迅在给其朋友的一封信中便这样写道:“为什么不完全中国化呢?我的答案是:这也是译本。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虽然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已明显处于弱势文化,但当时的人们仍然自豪于五千多年的古老文明,主观认为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优越,所以这些译者入严复、林纾、傅东华等为了更好地迎合读者的口味采用了归化策略。但是在民族文化输出上,由于清政府闭关自守,中国的辉煌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译者们在翻译时也主要以翻译外来作品为主,而很少将中文翻译成英语,并且在翻译时由于担心西方读者不能理解中国的文化,为了迎合西方读者,就尽量采用了通顺流畅的同化翻译。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中文进入了英语。由此可见,翻译作为对话的手段,采用“异化”还是“同化”,如何面对他者,基本上由国力的强弱和文化的强弱而定。

当儒家思想强势不可的情况下,弱势的佛教及基督教教义便需要将自己同化,以更好的渗透于强势思想中。而当中国文化处于弱势之时,有识之士便采用异化的策略,基本保留强势文化的全貌以向读者指明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差异性,借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同时抵抗文化霸权。对他者的态度,对差异的处理,随着时代背景国家强弱的不同而不同,同样也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今,国与国之间在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中国,作为新兴的大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在世界舞台上拥有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同时也备受实行霸权主义的质疑。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译者,在翻译中如何调和我国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关系,如何面对文化实力迥异的他者,把握翻译的“度”,是每个译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面对更强势的文化,输入文化时采用异化?而面对文化实力薄弱的文化,采用同化,抹去它的异质性?其实,国与国的相处,文化与文化的碰撞,便如同人与人的相处。孔子曾说过“和而不同”,这一观念莫不显示着对他人的存在,对他人价值观的尊重,无论对方强弱与否。

因此,当代翻译研究中归化与异化讨论的实质不是关于何者更能忠实传达原意的翻译策略或方法问题,而是关于如何对待文化他者的伦理态度问题。面对文化他者,译者应该寻求差异、发掘差异、尊重差异,而不是求同,这是当代翻译研究对翻译的人文价值所作出的价值评判。所谓求异,就是尊重他人文本中所描写的世界的完整性,尊重他人文本自身的价值;所谓求同,就是在他人文本中取其所需, 利用他人文本来实现自身价值和目的。对差异的尊重就是对他人的尊重。贝尔曼曾提出一个历史翻译的概念,在他看来,那些创造了一个时代,创造了历史的翻译,无论是个人翻译还是集体翻译潮流,都应称之为历史翻译。我们希望在的原则下,中华民族能够迎来历史上的第四次翻译,在尊重异域文化的前提下,汲取他者的精华,传播自己的特色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Berman Antoine, L’Epreuve de l’tranger. Culture et traduction dans l’Allemagne romantique,Gallimard,Paris,1984.

[2]Berman Antoine, 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 John Donne, Gallimard, Paris,1995.

[3]Venuti Lawrence,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Routledge, London, 1998.

[4]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Routledge, London, 1995.

[5]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4.

[6]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

[7]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8.

[8]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载《中国翻译》,2003.

[9]张景华,《翻译伦理:韦努蒂翻译思想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2009.

篇5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往往被视为利用文化手段构建全新的文化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比传统的经济手段、硬性技术措施有更好的管理效果,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全新应用,有其独特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学校本身就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地方,学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其区别于另一个学校的重要特征即是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其次,在学校的管理中,人们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不再是单纯接受科层的等级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时一种强劲的组织文化就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软渗透作用。

最后,学校组织文化在塑造学校形象,内化学校管理,无形操控学校实务的同时,也以一种内在的精神感染每一个处于这个学校组织中的管理者,教师及至学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贯穿于学校组织的各各方面。

2学校组织文化的出现

在西方,最初的组织文化等同于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文化被用于指称一切社会组织中的文化。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组织文化”概念正式纳入教育研究领域,试图借用组织文化研究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学校组织的特性等,从而掀起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什么是组织文化呢?对组织文化的界定向来是各说纷纭,莫衷一是。组织文化由共享的信仰、种种期望、价值观以及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所组成。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非正式的文化与正式的文化的组织结构相互作用,控制着组织系统对“这里的行事方式”形成总体上的清晰认识。组织甚至强于科层制,它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胶合剂,并像屏幕一样,通过它可以观察世界。

就像其他组织一样,教育系统必定是在来自外部的、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状况的以及立法机关的强有力的影响下运行的。种种来自学校内部的造成不确定程度的力量也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这些来自内部的力量是强有力的。拥有一系列兴趣和能力、由抽象的目标所指引、运用不确定的教学技术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某种东西把学校各项零星杂碎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这种东西通常就是学校组织文化。

3塑造强劲的学校组织文化提高学校的有效管理

学校组织文化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构建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就成为整个问题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3.1组织机构与学校组织文化

不同的教育科层结构是否会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影响学校的组织文化进而影响有效的学校管理呢,答案是肯定的。合理、科学地设置组织机构,是构建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基础,是保证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教育组织机构建设既要体现现代科学管理的一般原则,又要体现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在设置各种组织机构时,各机构的目标必须与系统目标相一致,使系统目标的实现有保证,子系统目标的实施有方向。学校组织文化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确立共同的目标是塑造组织文化的第一步。

(2)任务归一原则:指同类性质的活动与任务归到同一组织机构中,避免踢皮球、推卸责任、无人承担任务的情况。使各机构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人文基础。(3)分层管理原则:在强调统一指挥的前提下,还要实行分层管理,下放给各管理层相应的自和自治权。

(4)机构精简原则:指为完成管理任务所设置的组织机构要精简。精简的组织机构使整个组织看上去整洁、干炼、人员适当,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

(5)渠道畅通原则:决策和指令要能准确、迅速地下达,执行情况和效果及师生意见、建议要能及时反映上去,都需要建设畅通的传达渠道。这是使组织文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贯穿整个组织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2组织制度与学校组织文化

要塑造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仅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加以约束和指导。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和平共处的非正式的不干预“契约”或“协议”,常常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而表现出来。

在复杂的教育系统中,教育个体需求的满足与追求的实现,离不开各种规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组织制度。教育制度引导着教育个体的行为方式,规范着整个学校组织的教学管理秩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基本走向。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是由教育制度塑造的,尽管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但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价值取向,都是当下教育制度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也是这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塑造和代言,制度的影响与人的行为规范这本身就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组织文化,因此,一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3.3组织环境与学校组织文化

环境是组织的社会层面,几乎包括组织及其成员有关的任何事物,学校组织环境包含了许多聚合在一起的力量,将会影响学校组织文化进而影响学校组织管理绩效。要理解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就不能脱离环境的情境特征。

3.4组织沟通与学校组织文化

顺畅的学校组织沟通是传递学校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组织文化中,沟通的目的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沟通使组织成员表现出组织者所期望的行为,以形成共同的学校文化;

(2)激励:有效的沟通可以强化组织成员的既成的为组织文化所认同的行为并加以鼓励;

(3)情感表达:情感也是维系组织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沟通增加组织成员彼此了解、交融情谊、加强良好的团体关系,从而形成期望的学校组织文化。

有效的沟通都会增加成员的生产力与向心力。在学校中透过沟通可以达成观念上的共识,透过协调可以取得行动的的一致性。故沟通协调是组织达到目标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塑造学校组织文化的关键。

由此可见,要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不是单单哪一个方面可以决定的,它需要组织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需要组织成员的团结协作。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必定为现代学校管理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摘要: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它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而是应该而且必须有更重要的内涵。这就是组织文化的渗透。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探讨其对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管理

参考文献

[1](美)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

篇6

关键词:腐蚀 调节剂 饮食健康 化学反应

一、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

1.空中斩鬼的把戏。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披散着满头长发的中年男子半闭着眼睛,右手手中胡乱地挥舞着一把“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象看见了什么,眼睛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前方,怕是惊动了什么似的,小心翼翼地把腰间的“宝葫芦”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仙水”,随着他手中宝剑虚空一刺 ,大喝一声“哪里跑!”对着宝剑“噗”的喷了一口,顿时,殷红的鲜血从宝剑上一滴一滴的滴下来。只见他对着早已吓瘫在地的一对母女说:“别怕!我已经把鬼杀了……”原来,他是利用了化学反应FeCl3+ 3KSCN=Fe(SCN)3+3KCl生成的Fe(SCN)3显血红色的道理来骗钱的。

2.鬼火。你见过“鬼火”吗?夏日的晚上,当你走在一片坟地边的时候,常常会看见坟地周围有明灭可见的蓝莹莹的“鬼火”,加上远处猫头鹰的叫声,显得阴森可怖。更有人说这是阎罗王出巡的鬼灯笼……其实不然,人类与动物尸体中含有很多磷,腐烂后生成了磷化氢,磷化氢在空气中能自燃放火,就形成了“鬼火”。

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造出“鬼火”,先在烧瓶里加入白磷与浓的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玻璃管口就冒出磷化氢气泡,这时把窗户用黑布遮上,就会看到从玻璃管口冒出一个个浅蓝色的亮圈,在空中游荡,宛如“鬼火”。

二、学以致用,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为什么一夜之间,香蕉就熟了。北方吃到的香蕉并不是在树上成熟的。原来,香蕉在尚未完全成熟以前,采摘下来运到北方。在出售以前,把要出售的香蕉放在一间密封好的屋子里,喷洒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调节剂――乙烯利。乙烯利被香蕉吸收后,在香蕉内释放出乙烯,而乙烯对香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于是,第二天,香蕉便变黄成熟了。如果你家里有青香蕉、绿橘子等尚未完全成熟的水果,要想把它尽快催熟,可以把它们与熟苹果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过几天就成熟了。这是因为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自身能放出乙烯气体,利用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可以催熟生水果。

2.为什么用同一种粘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青色有的是红色。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Fe2O3而制得红色的砖瓦。若烧制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喷洒冷水,窑内会因发生化学反应C + H2O = CO+H2而产生大量的CO和H2,它们把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3O4和FeO,从而制得青色的砖瓦

4.洗衣粉是怎样把衣服洗干净的。洗衣粉的成分是合成洗涤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烷基磺酸钠等,从它的分子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部分,如图1:一部分是非极性的憎水基CH3-(CH2)n-,它具有亲油的性质,另一部分是极性的亲水基-SO3Na它易溶于水。在洗涤过程中,憎水基CH3-(CH2)n-部分就插入污垢中的油脂中,而亲水基-SO3Na部分伸在油污的外面,这样油污就被包围起来。再经磨擦、振动,大的油污就被分散成小油珠,从而脱离衣物。

5.鲁迅先生是怎样阅读同志的“无字信”的。1935年同志从狱中巧妙地躲开了愚蠢的看守,托人捎给鲁迅先生一封“无字信”。聪明的鲁迅先生收到后找来一盆加了几滴碘酒的清水,然后把这封“无字信”放入水中,顺利地阅读了信的内容。原来,这封信是同志趁吃饭时悄悄地用米汤写成的,米汤中有淀粉,淀粉遇碘单质会变蓝色,而鲁迅先生加的碘酒中就有碘单质,因此,就会显出蓝色的字迹来了。

三、关注厨房里的化学,注重健康与饮食

1.科学使用食盐。炒菜时在油热了的情况下放入一些食盐,会起化学反应,对身体是有害的。研究表明,传统的烹饪方法对食品对食物中的营养有很大的破坏:在200℃的高温下,食用油所含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同时产生“丙烯醛”会导致致癌过氧化物的产生,食盐中的碘会挥发掉50%,食物中的维生素被氧化等等都造成了食物中营养素极大流失。专家指出,煎、炸等烹饪方法对食品的营养破坏之一是使食盐中的碘挥发,使碘盐中含碘量和人体实际摄入的量不同。因为煎、炸时需要的油温很高,大约有180℃左右。而碘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元素,在高温下易挥发,因而,经过油炸高温处理的食盐中,碘的损失率可以达到40%-50%。因此,如果不改变烹饪习惯,即使大力推广碘盐,人们仍然不能达到足够的摄入量。专家建议烧菜时不要用碘盐爆锅,尽量在菜将出锅时加盐。

2.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为什么出现锈斑。家用炒菜铁锅等生活中的铁制品,都是铁的合金,里面混有一定量的碳元素。当用水清洗放置时,洗去了表面的油脂,且在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这就有了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电解质溶液。这样就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Fe-C原电池。作负极的铁发生反应Fe-2e-=Fe2+,在正极C的表面发生反应2 H2O+O2 + 4e-=4OH-。生成的Fe2+和OH-又发生反应生成Fe(OH)2,而Fe(OH)2又极易被O2氧化为Fe(OH)3:4Fe(OH)2+2 H2O+O2=4Fe(OH)3,最后Fe(OH)3失水,生成Fe2O3・nH2O即为红色锈斑。

篇7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或“扯平拉齐”,要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一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不能使他们处于“嗷嗷待哺”状态,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二要提高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他们“吃好”,鼓励他们赶超优等生;三要加大转变后进生的力度。首先,对后进生不能歧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作为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强化德育功能,培养现代意识是贯彻素质教育的标志

进行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衡量素质教育能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德育工作并不仅只是校长、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的事,而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化学课也不例外。

1依靠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学科本身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我们可以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建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通过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等内容树立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通过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培养学生的联系转化的观点;……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主观能动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发展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教学时,应确定好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古代的四大发明,化学方面就占了二项;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的“侯氏制碱法”填补了我国“纯碱”工业的空白;我国首先在世界上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迅猛发展,钢铁、能源、水泥、化纤等年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这样,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点燃学生的爱国之火,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他们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3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化学与社会、化学与人的关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和影响。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和渗透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如在教学“NO和NO2是污染大气的重要污染物”时,可介绍这些氮氧化合物受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如1943年9月,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烟雾”就是光化学污染的典型事件。学到SO2、SO3的性质时,告诉学生硫氧化合物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就属此例。再如由CO2、CH4等引起的“温室效应”,氯氟烃引起的臭氧层破坏,塑料形成的“白色污染”等等。以此培养学生形成三个观念:爱护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防止污染,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观念;节约能源,合理利用现有能源的观念。强化两个现代意识:科技意识和减灾意识

三、养成思维习惯,学会思维方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21世纪更需要能力型人才。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是同整个国民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我们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的培养,而发展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诸如求同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联想思维等。

求同思维是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耦联关系去探索结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例如,二氯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有几种同分异构体?按常规,学生会先写出四氯苯的一种结构式,然后用变换氯原子位置的方法逐一去找,此法很慢且易出错。若能变换角度去考虑:二氯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是二个氯原子在苯环上分别呈邻、间、对位,如果我们改换一下观察问题的角度,把四氯苯看成是苯环上两个氢原子分别呈邻、间、对位,就很容易知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应做到对一式或一题要多思、多变、多解、多联,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固定思维模式之中,受思维定势的束缚,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

逆向思维是从顺向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在化学知识中,有大量的可逆思维的素材。如元素的“构、位、性”互推,有机物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互推,各种不同浓度的互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等逆向思维训练的教学内容,以此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联想思维是指对有相似特点的事物通过对比联想,推测其它方面相似性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结构特点,因而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如硫氰〔(SCN)2〕与卤素有相似的结构特点,从而性质也相似。这样,通过类比联想,写出硫氰与NaOH溶液、乙烯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醛基官能团的特性,可联想到具有这种官能团的物质,如醛类、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等都可能发生银镜反应。由相似性质的气体可联想到其有相同的制备装置。如:O2、NH3、CH4组,Cl2、HCl组,H2、CO2、H2S组等。学生一旦掌握了联想思维的方法,就可举一反三,减轻学生负担。

四、增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于应用。学生的化学素质不仅在于其掌握化学知识的多少,也不仅仅在于其能解多少化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化学知识去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可结合消防常识介绍一些灭火器的类型、用途及操作方法。如在介绍泡沫灭火器时,可问学生:灭火器中盛装的是什么溶液?玻璃筒中装的是什么?铁筒中装的是什么?使用时发生了什么反应?它的灭火原理是什么?灭火时应该怎样操作?再如学到《硫硫酸》一章的计算题时,不妨让学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年由于烧含硫的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能形成酸雨的量,酸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问题,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农村学生可提出如何科学使用化肥,各种不同的化肥对土壤酸碱性有何影响,并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使学生了解科学种田的重要意义。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

篇8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理论知识;项目设置;整合

一、项目化课程中理论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目前,项目化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随着改革的层层推进,项目化课程的优势逐渐突显,尤其是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改革的过程出现了一些颇有争议的问题,如通过加强技能训练使得学生能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时,是否还需要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项目化课程内容是按照工作任务来编排的,传统学科型的理论知识体系被打乱,是否还需要体系化的理论知识等,因此,如何解决理论知识学习的问题,是目前项目化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解决项目化课程中“如何学习理论知识”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意识到项目化课程中理论知识学习的必要性。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形成的必要条件。现代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重复性动作技能训练,而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支持的。然而,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一味地偏重技能训练而忽略理论知识是对现代职业活动的复杂性缺乏深刻的认识[1]。因此,在项目化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要加强技能训练,还要掌握“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项目化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是依据项目而设定的,如何设计好项目化课程中的项目成为实现“必需够用”理论知识的关键。课程项目的开发与设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存在一些问题:(1)项目太大,给教学组织带来较大的困难。过分强调“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必然导致项目容量很大,包容的理论知识太多,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又回到学科性教学的老路。(2)项目选择的随意性大,覆盖面不够,造成职业能力的缺失。项目不管其典型性如何,它毕竟是个案,如何解决项目的典型性和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是项目课程开发时必须解决的问题[2]。

二、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及理论知识的分配

1.项目化课程的开发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步骤构建课程体系,主要应遵循以下步骤:(1)工作任务分析。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获取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活动中具有完整结构的工作过程;(2)行动领域归纳。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由课程开发团队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归类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形成行动领域与职业行动能力领域分析表。其中,职业行动能力领域作为学习领域目标表述的依据,行动领域作为学习领域任务陈述内容的依据;(3)学习领域转换。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并转换为课程,进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4)学习情境设计。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解构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将学习情境设计成一个个的项目。[3]

以《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开发为例,首先通过对专业对应岗位及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与分析,获取了药物检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经过对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出其职业行动能力包括:(1)能按照药物分析采样原则进行试样的采集;(2)能利用图文资源检索相关标准,根据不同药品类型设计主要指标的检测步骤;(3)能规范使用常用的分析仪器(旋光仪、pH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卡尔费休水份测定仪、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进行药物的分析;(4)能根据药品的质量要求,进行相应实验数据的计算、误差分析及结果的判断,并能规范书写检验报告;(5)能与其他组员进行良好沟通,并能根据实验检测情况进行方法变通,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为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以上职业行动能力,归纳《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学习的知识目标包括:(1)药物分析的基本程序;(2)不同剂型药品的前处理方法;(3)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4)红外光谱图的解析和液相色谱图的分析;(5)实验数据的计算、误差分析及结果的判断,检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最后,在此基础上,依据药物检验岗位工作过程,包涵以上应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结合学校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本课程(共60学时)开发设置了3个典型的工作项目(见表1)。

本课程项目的设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项目的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中项目一是入门项目,主要以教师示范讲解为主,学生听讲操作为辅;项目二是主导项目,主要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项目三为自主项目,主要是学生着手独立完成该项目,教师从旁给予指导。

(2)项目设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项目一为液体制剂,项目二为粉剂,项目三为片剂,覆盖了最常见的三种不同剂型的药品;其次项目一的样品来自于市场销售的成品,属于市场抽查,项目二的样品来自于苏州致君万庆药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属于出厂检验,项目三的样品来自于本系精细化学研发中心的产品,属于辅助研发,三个项目的样品由已知到未知,检验过程由简单到复杂。

(3)项目内容包含了药物检验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项目一涉及到红外光谱、旋光仪、滴定法、pH计等;项目二涉及到液相色谱、卡尔费休水分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H计等;项目三在前两个项目的基础上涉及到红外光谱、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薄层色谱等,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是层层推进的。

2.项目化课程中理论知识的分配

高职项目化课程注重技能训练的同时,并非否定理论知识,而是强调要改变课程中理论知识的组织结构方式。对于能力训练和知识学习并重的课程,一方面要训练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习应用知识。项目化课程是用实际工作的需要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理论指导实践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表明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紧迫性。

在项目设置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项目设计的过大,涵盖的知识点过多,而导致教学实施中出现教师难以驾驭,学生消化不了的问题。而实质上,项目课程并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是可以在项目逐个完成的过程中掌握这些知识。事实上,在没有掌握所有知识时,学生也是可以完成项目的,只不过由于不具备足够知识而难以理解其完成过程[4]。

现以《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中的两个主要理论知识点:红外光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来说明项目中理论知识的分配(见表2)。

由于红外光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如果要在一个项目中讲解清楚,则这个项目的容量过大,课时过多,现将其分散至几个项目中,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层层推进,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逐个学习理论知识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理论知识在安排上采取“认识仪器仪器操作基本原理实验条件方法应用”的顺序,让学生先操作,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学习基本原理,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条件,最后总结多次实验经验进一步深化对该方法的理解。虽然这种编排方法不同于传统学科型知识体系,但是适用于高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也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整合

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入到技能训练中,仅仅依靠设置合理的项目还是不够的。项目好比一个容器,在这个容器中包含了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两部分内容,而要将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就需要寻找到联系两者的微观逻辑纽带。因此,我们要深入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学习者在实践的过程需要理论知识?

第一种情况是学习者迫切需要理解实践过程。学习者通过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来掌握技术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解技术实践过程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学习者对实践过程进行积极反思,并具有强烈的探索愿望。第二种情况是当实践过程由确定状态变为不确定状态,即学习者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在不确定状态中,学习者通过模仿所获得的操作方法已无法完成他所面临的任务,需要他能够深刻全面地了解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这种情况下,虽然学习者的探索愿望并不强烈,但完成任务的需要往往能够迫使他积极地学习理论知识[4]。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更加倾向于第二种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化课程教学注重理实穿插,在微观的具体的教学单元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深度的理论知识采用不同的模式将理论知识整合在技能训练中,笔者根据实践教学经验总结有前置式、后置式和穿插式。前置式:针对全新的学习内容,采用教师先引导讲解,学生再进行实验的模式。穿插式:针对过渡型学习内容,采用学生边实验教师边指导的模式。后置式:针对应用型的学习内容,采用学生先实验,教师后点评总结的模式。下面以《药物产品生产质量监测》课程中红外光谱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例。

四、结 语

高职课程的改革不仅是要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让学生能更好地进入工作岗位,而且要保证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和职业迁移能力影响深远[5]。在当前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中加强技能训练已经初具成效,保证合理分配“必需、够用”理论知识还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

业技术教育,2007,(1):4-7.

[2] 蒋庆斌,郝超.职教项目课程实施的瓶颈分析[J].职教

论坛,2008,(7):22-23.

[3] 魏丽.关于项目化课程开发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0,

(9):29-30.

[4] 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

(7):1.

[5] 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3(25):2-44.

篇9

【关键词】化学教学 非智力因素 意志兴趣

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和能力属于心理结构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信心等,属于心理动力系统。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成效,不仅需要学生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运作。人的智力因素是有限的,如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在小时候智力并不高,但经过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动机的培养

动机是激发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是人们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心理欲望,是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而学习动机是人们从事学习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和目标的内心驱动力。化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形成能力,主要靠学生本身自觉的学习行动去完成。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引导和培养。教师要结合当前形势,联系生活实际,展望社会前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知道学习化学是社会的需要,是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是自己升学、就业、生活的需要。

二、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开发人智力的源泉。没有情感的发展思维就不会发展;没有持久的热情思维就不能深化;没有成功感和失败感往往不能推动学生的智力发展。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首先用大量化学科学观念和知识水平。备课时精心准备教案;讲课时注意表达的艺术性;实验时注意语言科学性与形象性相结合。其次要正确对待"好、中、差"三类学生。对"好"的要严,"中"的要引,"差"的要补。特别是对待差生不但要热情关怀还要循循善诱,具体帮助。这样才能使学习集体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感情平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

三、兴趣的培养

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化学教师,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因而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实验板书、板画模型、比喻等来描述。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在实验上下功夫,提高实验的艺术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热爱化学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意志的培养

要学好化学只有兴趣而无意志力是远远不够的。意志坚强者能理智地对待挫折、困难,想办法克服困难、排除挫折,实现预定的目标。相反,意志力薄弱的人,遇到困难不是积极想办法克服,而是怨天尤人,回避退却最终导致失败。“有志者,事竟成”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学好化学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锲而不舍;化学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长期的脑力劳动,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不可能学好化学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靠不断的培养和锻炼形成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学生具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可以从下列方面努力: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意志来源于行动目的,目的明确,意志就坚强。所以要端正化学学习动机,激发顽强的学习意志,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2.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恰当地分配学习时间,科学地确定学习进度,适当地运用学习方法,严格地执行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从事学习活动,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3、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面临困难重重的化学学习任务,必须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但靠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从“小事”做起磨炼学生的意志。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学生喜欢模仿,也善于模仿。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重要影响。同时还要肯定、表扬学生中涌现出来的榜样,使培养意志力更加具体。

五、注意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的保证,而坚强的意志又是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利用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探索科学奥秘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险困苦、向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的实例来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坚韧不拨的毅力,培养刻苦求学的精神。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学生不可能对任何知识都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注意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在学生智力水平已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化学动机和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师生情感因素的利用,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是我们化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唯有千方百计地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当然,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很多,其培养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心得。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字: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实施办法

由于在中国民办高校的特殊定义,民办高校不是民办高校法人,而是以营利为目的、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民办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决定了民办高校不能定性为民办高校法人。其次,民办高校是个人或社会组织利用民间资本举办的。第三,民办高校不属于机关法人。第四,民办高校属于社团法人,不利于高等教育专业属性管理。论文百事通这样尴尬的处境导致中国民办高校在自身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民办高校存在的问题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民办高校所得税暂行条例》则要求民办非民办高校单位缴纳营业税和民办高校所得税;同时《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只有向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捐赠的组织或自然人才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些法律无法界定民办高校的定义,民办高校尴尬的定义导致民办高校在发展中存在了诸如此类的问题。

1.地方政府无法把握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民办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不明,有些地方政府把民办民办高校当做民办高校单位来规划,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有的则是将民办民办高校当做民办非民办高校单位来规划;有的地方政府虽是按照公共事业来规划民办高等教育,但其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所制定的政策与相关部门的一些政策时有冲突,无法与公办高等教育发展相协调。

2.民办民办高校待遇问题

同为从事崇高教育事业的民办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的评定、人事档案的管理、科研立项、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都很难享受到与公办民办高校教师的同等待遇。例如:民办民办高校教师的个人养老保险无法可依,只能“就低”参照民办高校的相关规定执行,从而与公办教师在退休待遇上形成巨大差别,进而影响了民办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民办民办高校学生在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籍管理、表彰奖励、升学、毕业生就业与户口办理、乘车(船)票价优惠等方面难以享有同级同类公办民办高校学生的同等权利。

3.民办高校管理职能部门缺失

民办学校出资人出资部分所形成的校产所有权和从办学节余中提取合理回报的政策均受阻碍。由于民办民办高校法人属性的不确定性,至今政府相关部门未能出台民办民办高校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核算标准和办法,同时对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民办高校的税收政策至今也无法出台,以至某些举办者抽逃办学资金的现象也难以及时得到纠正。

4.民办高校优惠政策无法落实

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现实中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一般都按照商业运行方式借贷给民办民办高校,否则不贷款。又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条规定:“新建、扩建民办学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但大多数民办民办高校没有同公办高校一样取得政府划拨用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收费也没有获得公办民办高校同样的减免待遇;学校日常运转过程中的公用事业收费,没有与公办民办高校同一标准执行,有的则是按民办高校和商业标准执行。

二、民办高校问题解决对策

1.要明确民办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

根据十七大精神,从目前我国法人分类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意图来看,就民办民办高校法人属性问题,将其定位于“事业单位法人”最为适宜,并可冠以“民办事业单位法人”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的称谓方式区别于公办民办高校事业单位法人,但都属于事业单位法人性质。

2.独立院校要名符其实,民办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要落实到位

新的《高等教育法》要明确独立院校“归位”于民办高等学校,不仅要名符其实地落实三独立原则,而且要在办学资源上不能特殊于一般民办学校。政府在将公办、民办民办高校置于相同的法律监督管理的同时,要落实法律给予民办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在招生计划、税务减免、获得借贷、土地按公用事业用地划拨、会计审计制度一视同仁;让民办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享受同样的待遇。

三、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

高校职业化管理是民办高校发展必由之路,走职业化管理道路是民办高校保持持续竞争力的保证。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要按部就班,不能操之过急,以下即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实施步骤:

1.民办高校主事先要有推进职业化管理的计划步骤

特别要事先定下如何处理好民办高校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要事先谋划妥善安置好创办元老的方案;管理者进入民办高校时,也要同创办者处理好与新人与旧人的关系,学会如何有效磨合达成共识、定下章法步骤。

2.民办高校主要将授权与有效控制结合起来,并用制度做保障

要用有效的制度规则和机制来约束和激励民办高校管理者。制度化管理是职业化管理的保障,对应非职业化管理的是制度缺失,制度不完善,制度是民办高校一切活动进行的准则,是管理者依法办事的关键。

3.民办高校给管理者适当的成长空间

美国的现代经理式企业首先是从多单位大规模的民办高校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对那些成长快、规模不断扩大的民办高校来说,显得格外重要,民办高校也可以仿效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给民办高校管理者更多的成长空间。

4.民办高校管理者持股制

在条件具备时,民办高校主应将管理者的一部分收益转换成民办高校的股份,使之与民办高校的成长结成更紧密的联接。这需要民办高校管理者有更多的制度创新。

5.构建稳定创新型管理团队。

有的民办高校组织资本匮乏,组织能力难以持续提高。如果民办高校管理队伍流失变动太大,那么就会出现原有组织资本下降,新的组织资本又迟迟难以建立起来的困难局面。用规范的制度管理提高民办高校运作的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靠良好的组织资本发挥无形的作用。组织资本的培育和积累的关键是民办高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