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实践小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4-04-08 11:3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劳动实践小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国家大型课题组的引导下引导学生自主选题,模拟教育科研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研究的内容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把课题研究的内容的内容大体分为四类,一是与学科相关的小课题研究;二是应用设计的小课题研究;三是参与社会实践的小课题研究;四是社会调查正误的小课题研究。
近年来,我校的“艺术校园”“科技校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少先队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的,倍受家长的欢迎,己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社区活动中我们与派出所、农技、自来水等许多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活动中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帮助。我们以“实践、创新、发展”为指导思想,设计并开展了“周边环境的调查”、“袋装垃圾及学校环境”、“青蛙与农作物的利害关系”、“街道用水质量之我见”、“小学生该不该有零花钱”、“城乡孩子共享一片蓝天”等十几种形式各异,有我校特色的小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阵地,统领学校各项活动。我对原有的学科进行整合,将劳动课与科技课整合为劳动课,体育课与健康课整合为体卫课,品社课与少先队活动整合为品行实践活动课。这样腾出了空间,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开设了30分钟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去寻求答案。并将探究的问题引入到课外活动中研究,得出结论再到社会中去实践,做到课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流程分为课前收集、课中探究、课后延伸三步,此过程问题为核心。
第三阶段:努力打造艺术校园。2009年秋,我们成立了《让艺术插上放飞的翅膀》的课题研究,并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艺术校园”领导小组,让综合实践活动与艺术手牵手,以“艺术校园”统领小课题,以“享受艺术,快乐成长”作为课题研究的推动力,以书法、绘画载体,以校园集体舞、大家唱、大家跳为校园和谐音符,使我校成为远近闻名的和谐校园这一景观和亮点。
二、课题研究是组织形式
(一)个人独立研究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在高年级中运用。
(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一般有几个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课题小组,成员自愿结合。这在我校巳选派了三个实验班。
(三)课题协作研究的方式:几个小课题组合作组成一个协作组,对各自研究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组际沟通,共同探讨,协作解决问题。
(四)专题研究的方式:对于某些涉及面比较广,研究周期长且有难度的问题,可以专题研究,参加人员可以跨年级、班级,老师、社会有关人员也可以参加。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流程
具体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自主选题。课题为学生出题和教师出题,张榜公布让学生自由选择。由领导小组将课题集中,分类收入校级题库,各班选题,相同的学生自主成立小课题组。由组员推荐小组长,组员明确分工,自聘指导老师,少可一人,多可几人,可以在校内招聘,也可以在校外招聘。
第二步,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方案中包括课题名称、领题人、指导老师、小组成员分工、研究目标、操作过程、研究结果、存在问题八个项目。研究过程中无论是调查、采访还是观察、实验、讨论等都由学生自行组织、自行安排。操作中有什么体验和感受,学生合作交流,遇到什么问题到协作组中去讨论。有什么困难就主动请叫指导老师。
篇2
[关键词] 科学小课题;自主探究;方案
科学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动手做”,亲身经历“动手做”的活动,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指导,从不同类型的小课题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自主探究能力、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性格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通过对全年级学生的小课题研究调查发现,80%的学生很乐意去挑战自我,动手研究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给予学生自我研究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课题方案设计
科学小课题研究可以按照现行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一般模式,进行方案的设计指导。流程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提出问题就是让学生明确要研究的课题。科学小课题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动手探究的;二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条件下的可操作性;三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具有独立研究的可能。
根据调查分析将从以下三种类型指导六年级学生科学小课题方案的设计:
1.科学实验类
科学实验类是科学小课题研究的主流方向,可直接按照科学探究的七步法进行课题研究。从问题出发,先对问题提出疑惑或假设可能的结果,根据假设制订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以学生小课题“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学生发现的“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是否有变化”这个问题,确定研究的课题,设计课题方案。可采用最简单的方式,每天利用身高贴量出身高,用画脚步轮廓图找出脚趾和脚后跟的直线长度,持续研究至少半个月以上,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数据。
2.科学幻想类
如果说科学实验是科学小课题的主流方向,那么科学幻想绝对属于偏门,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以前的科学幻想在现在都变成现实,比如说电话诞生之后,从有线到无线,从体型硕大到小巧玲珑,从功能单一到智能手机;再比如说电脑,从刚诞生的埃尼阿克占据几间房,到微机,到笔记本电脑,到掌上电脑。纵观科学发展史可以发现,很多时候都是思想在先,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实现的可能性。科技创新大赛中的科学幻想画类也许就是想从孩子们的想象力中发掘未来可能变成现实的想法。
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创造发明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首先,“画出一幅蓝图”――幻想达到的效果,这个可以用画笔绘出,也可以用语言描述,最好是图文并茂;其次,进行“结构设计”――如果是实物幻想发明,则需要说明内部结构特点;如果是未来展望,则需要全面介绍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实现幻想的效果。
3.资料整理类
这种类型的小课题,主要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地球与宇宙范畴,现阶段很难有条件去进行实验观察。经调查发现,六年级近50%的学生感兴趣,教师应让学生用资料搜集整理的形式进行类似文献综述类型的课题研究。
例如,《阿波罗登月真伪》从网络中发现对阿波罗登月的怀疑出发,搜集各种类型的资料进行分析,去寻找证据来认证阿波罗登月的真假。可利用网络搜索关于阿波罗登月的争议话题,登陆谷歌月球,寻找登月第一手资料,从双方辨识的焦点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结论。
二、课题实践研究,数据记录
确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研究。对于时间较长的实验研究来说,坚持不懈、认真实验是比较难的,可以称为长周期实验的课题研究。此时教师需要不时通过各种方法督促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鼓励学生的研究过程,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持续研究。例如,“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要求至少研究半个月以上才具备一定的代表意义,因此这个课题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完成长周期任务的能力。
科学幻想类的课题,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不怕学生天马行空,只要能圆满解释,那么就是成功。学生最怕的就是别人笑话他异想天开,这种情绪有时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科学课课标里明确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
资料搜集类课题,就是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再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合理的结论。
三、分析总结,撰写科学小论文
科学小课题以科学小论文的形式表达研究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分析自身的观察结果、实验数据、搜集的资料等基础上表达课题研究的成果。学生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教师应强调原始数据的重要性:哪怕是错误的数据,也不可以更改。有时错误的数据也能引发重大发现。
以“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小课题为例,出示研究的科学小论文。
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
我针对身边的小疑问: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是否有变化?从自身感到困惑的地方出发来设计实验:每天在早上8点、中午12点、晚上20点先通过身高墙贴测量身高;再通过画脚部轮廓图,测量脚长。最后通过比较早中晚的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经过17天连续不断地测量,分析数据发现:一天中晚上的身高比早上要矮将近1.5厘米,脚长却是晚上要比早上长1厘米左右。
通过资料搜索,人一天中身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和职业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些肩担、背扛的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尤其是举重运动员,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更为明显,早晨起床时要比晚上睡觉前高出2~3厘米。
而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又是评定生理负荷大小和疲劳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个体而言,早晨起床时最高,晚上睡觉前最矮。脊柱这一生理增减,仅是一日之内的变化,经过一夜睡眠,肌肉得到充分休息,疲劳消除后,身高也随之恢复。
通过观察和资料搜索发现:一天中脚长的变化原因是人活动了一天之后,脚的血液循环慢,发生了肿胀,脚部就会增大;而当晚上睡觉时,脚和心脏的位置在同一水平线,血液循环加快,所以早上脚部就会小。
根据不同课题类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让学生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整理数据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3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组织机构。
桦甸市教育局重视教育科研的组织建设,随着教育行政领导的变化,及时调整了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科研室,并配备专职科研主任,有效地承担起了本校教育科研的领导、管理及指导工作,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制度。
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修改完善了《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桦甸市教育科研课题及成果管理办法》、《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量化评价标准》、《桦甸市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等,从而确保了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形成了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须建立一支懂理论、能实践、会研究、善总结的高素质教育科研队伍。目前,全市共有教育科研专职人员8人,职称、学科、年龄结构合理,从基层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中聘请兼职研究人员45人,教育学会发展团体会员3000余人。这样一支专兼群三结合的研究队伍,有效地承担起了全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对桦甸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不断高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育现象,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中。“十一五”期间,有18项省级课题,25项市级课题,186项县级课题立项,比上个五年计划增加了21%,课题在村完小以上学校和骨干教师群体中的覆盖率为100%。此外,实验教师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经验总结、编写校本教材,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独辟蹊径强化课题的管理与指导。
一项课题能否善始善终,并达到预期研究成果,重在过程管理。为此,桦甸市教育科研所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题管理与指导模式。即“四会一课”模式。通过教育科研工作会、课题阶段成果交流会、科研主任调度会、课题鉴定观摩会和课题优质课评选等活动,适时掌握每项课题的运行情况,及时改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课题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在课题指导过程中采取了责任包保制。根据每位研究人员的学科特长,分题到人,各司其责。并采取“同类分组调研,定点跟踪指导”的方式,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跟踪指导。通过“两听一看”,即:听汇报(课题主持人汇报课题实施情况),听课题课(研究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看资料(研究过程材料的积累及管理情况)。与课题组人员互动交流,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达到了“以研促教,以研导学,学研结合,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六)成功地开展了“课题研究课”评优活动。
为了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样的课题研究活动,教育科研部门每年都组织一次课题课评优,教师从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中选择课例,采取“说课―讲课―展示”的方式,评出教育科研课题优质课,为教师搭建课题研究活动的平台,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七)开创了教育科研培训和课题鉴定验收新模式。
在总结以往教育科研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为使培训收到最佳效果,将培训对象由原来的学校领导转为课题研究者,培训方式由原来的大型集中转为深入学校面对面互动,由原来的研究人员单项灌输转为教师提出问题按需解答,还不定期的聘请省市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专家讲学,消除了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帮助教师找到了适合自己工作实际的研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教师了解教育科研,走进教育科研,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推动了全市课题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
此外,还创设了“三位一体”的课题鉴定验收模式,即:把鉴定验收、科研培训、成果推广三项工作一并完成。主要让教育科研兼职研究员,学校科研主任,同类课题负责人,相邻学校的实验教师列席鉴定会,亲历课题鉴定验收全过程,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了解驾驭科研程序,规范和提升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发挥优质课题的辐射示范作用。
(八)坚持“双写”教育,进一步打造桦甸教育特色。
“双写”是桦甸市教育局为解决小学生写字、写文存在的问题,全面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在“十五”期间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96年通过省规划部门验收。成果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广。通过培训教师,编写教材,课程设置,校外教育以及举办一年一次的全市中小学“金城之秋”书法竞赛活动,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力推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使小学生不良书写习惯得到有效矫正,写字质量大面积提高。学生阅读积累量大大增加,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双写”特色已然形成。
(九)加强校本科研,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十一五”期间,全市校本研究已有一定规模,一大批校本科研实验校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学校从教育研究的角度,认真总结和分析本校的现状,深入挖掘学校的各种潜在资源,扬长避短,在创建学校特色、学科特色 、教师特色、学生特长等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苏密沟中心校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创新工作思路,规划了“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学校核心课题创特色,以科研小课题促课改”的整体工作思路,针对教育教学中教师在落实课标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着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的普遍现象,确定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具有操作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的综合性学校课题。开展了大型的“发现问题-主题学习 -课例研讨”为流程的研修活动和小型的课题主题论坛活动。在整体上形成了校长宏观调控,科研室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网路,达到了以点代面,以骨干带动全体,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采取抓典型带动群体,以校级课题提升市级课题的策略,层层推进,以课题的深入研究,促进课改的深入实施。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三检一评制度。在制度管理的同时,注重人文性的内驱力调动,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
临江小学在校本研究中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载体,诠释了“注入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孩子;分层教学,为孩子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劳动课特有的技能培养,在劳动课上教他们学习编织、学习烹饪、学习手工制作,孩子们各个跃跃欲试,自己动手,在课堂上多次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手艺,品尝自己包的饺子、自己做的饭菜,真正实现了课堂人性化,教学人性化,为孩子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创建了广阔的空间。
永吉小学的校本科研让教师在备课中,改进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课例研讨中,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对话交流中,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学会研讨;在竞比活动中,点燃激情,促进成长,获取成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不断地丰厚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塔建了良好的平台。
新华小学《整体推进校本科研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临江小学《夯实校本研究追求育人特色》、苏密沟中心校《立足校本在创新中发展 研修实践在探索中提升》、第六中学《以科研为先导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等经验成果在吉林地区校本科研工程现场会上进行了交流。
(十)教育科研成果斐然。
由于各级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五年来,取得一大批教育科研成果,截止2010年底,全市有100余项课题通过各级相应部门的鉴定验收,其中省级课题15项,市级课题22项,其余是县级课题。
市教育局《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进修学校《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第一中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研究》、第四中学《校本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常山中心校《弘扬传统文化创办特色学校的研究》等课题,都从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热点问题着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被省市、专家赞誉为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几年来,桦甸市重视发挥教育科研的服务功能,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先后召开课题成果推广现场会或鉴定观摩推广会50余次,使一大批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教育的现实效能,为教育行政部门或基层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800多篇,在各级会议交流或获奖论文搭4500余篇,参编教材或学材料50余种,开发校本教材70余册。先后50 人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40人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1人聘为省教科院兼职研究员,2人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专家,教育科研所连续四年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2009、2010先后被吉林省教育科学院评为“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先进单位”,201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回顾“十一五”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有些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担心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这种错误认识,阻碍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二)从全市范围看教育科研工作发展还不平衡。
有些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成效都存在一定差距,课题研究缺少创新,成果平平,效果不明显。
(三)有些学校或教师一定程度存在功利思想。
有些学校为了名誉或迎接检查,教师为了晋职升级个人利益做课题,不是从发展教育科研事业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着想。有的立项时满腔热情,积极性很高,中间过程却疏于管理和研究,结题时东拼西凑草草收场,还有的课题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四)课题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有些上级非教育科研部门滥派课题,迎合了一部分学校和个人图虚荣、满足个人利益的思想,致使一些旁门左道的课题充斥其中,损害了教育科研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给教育科研及管理工作造成了混乱。
教育科研如何在今后工作中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再上新台阶,其对策是:
(一)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
各级领导应认真学习中央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决定》,明确自己对教育科研工作负有的领导责任,切实地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努力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二)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
努力采取措施提高专兼群教育科研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使教育科研真正发挥服务功能和先导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力度,争创优异成绩。
加强科研工作管理,特别是加强对课题的管理与指导,同时瞄准更高目标,更新的领域选题研究,争取更多更优秀的科研成果。
篇4
深度学习是针对学习者只关注知识点、被动学习的简单学习提出的,是指基于理解学习基础上,学习者能够主动多维度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深层次学习。它既包括学生个体的发现学习、也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探究学习。这里所指的“深度学习”并不追求学会知识的数量,而是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对学习的热爱,注重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强调了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强调学习者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从而享受终身学习的幸福感与成功感。
如何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我们认为应着重研究改善、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该课题研究的视点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改革,赋予它新的内涵与价值,是深化教育改革策略的一种创新。
一、走近深度学习,探究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
在研究中,我们从普通小学校情出发,以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引领寻找课堂改革深入的有效途径,形成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操作和策略,为新课程实践的深入提供鲜活的经验,从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厚实教师专业发展,深化学校课程教育改革。
我们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归纳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价值取向主要突出“校本行动”和“草根化研究”,展开了以下研究:一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文献研究;二是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三是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
二、融进深度学习,探究课堂教学的行为策略
我们组织教师深入课堂现场、解剖课堂教学,在实践基础初步探索出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
(1)以情导情,引领学生深度体验
“深度学习”课堂的首要特征就是师生间的情投意合,课堂上的情趣盎然。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的方式很多,如巧设铺垫的复习导入,绘声绘色的演说,声情并茂的表演导入,多媒体出示的具有视觉、听觉冲击力的动感画面导入等等,但不管用何种方法,创设的情境要能把学生的情绪带入学习内容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能使学生焕发出极其强烈的学习欲望。再者,“讲解”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讲解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交流、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语言不仅应具有传统教学中所要求的准确性、简明性、逻辑性的特点,还应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特点。
(2)用教材教,引领学生深度解读
小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还应该做的事是智慧地“深度解读”文本。走进教材,深度明晰文本的本真:通过联系文本前后的训练目标,确定课文在教材、单元中的地位,从而确定每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激活教材,深度物化文本的训练:我们应该用一双慧眼,将静静躺在文本中的知识学习点、能力训练点和情感契合点进行归类、重组,把它们一一物化,并激活起来,变成真正有生命活力的东西:锁定知识学习点;锁定能力训练点;锁定情感契合点。
(3)以“磁”为场,引领学生深度建构
“深度学习”为有效课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磁力充足的强“磁场”,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去建设文本教材,让课堂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丰厚磁场,既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也融入学生的主观创造,促使学生变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文本 “享受者” “创造者”。
(4)有效提问,引领学生深度探究
精心设计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问”无定时,贵在适时――在课堂教学不同时段提问,在课堂教学关键处提问,在学生好奇处提问,在学生疑难处提问,在创新思维处提问;“问”无定规,贵在适度――问题“梯度”要适合,问题“深度”要适中,问题“频度”要适当;问”无定法,贵在得法――找准迂回点,找准悬念点,找准矛盾点,找准切入点,找准发散点,找准质疑点。
(5)讲练结合,引领学生深度思考
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克服练习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及其带来的负作用,促进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境地,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准确把握练的时机――课前复习巧导入,课中讲练相穿插,课后练习重巩固;适当注意练的尺度――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注意练习的尺度;紧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特点:首先要围绕课标要求和教师用书,制定出适当而明确、具体、易操作、易检测的课时目标;而后再深思熟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逐步靠拢目标,最终达到目标;适当增加些练习的情趣――在作业的题型、格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尽量设计得有新奇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一定愿做、乐做;注意学生的差异――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练习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差异。
(6)拓宽空间,引领学生深度实践
“深度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现实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而且要拓宽教育教学的途径,引导学生在自然、在社会、在生活中学知识,用知识。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建设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学体系。
(7)创新评价,引领学生深度发展
深度学习的课堂,学生的发展应是深度的,课堂上他们的学习处于主动的理想状态,探究深度课堂的创新评价机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发展。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除了要雕琢语言的准确性、还要雕琢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鼓励点化、启发点拨、幽默点染、互动点评等;相机课堂检测,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及时调整方法,改变策略,从而达到理想的目;观察师生活动,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
三、审视深度学习,探究课堂教学的深远意义
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教师在课堂上自觉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探究,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本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首先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不断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师不再是传授学科知识的专家,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动组织者、指导调控者以及学生活力和生命力的激发者。其次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我们立足课题,开展一课多上、同课异教、专题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我们倡导微型课题、倡导专业写作、开展案例研究,架设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不断提升了教师研究能力。
篇5
你渴求一滴水:充裕闲暇,无所适从
在我国,孩子们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一整年里,孩子拥有长达160多天的节假日。一天里,孩子也拥有很可观的闲暇时间。
如何支配、使用闲暇时间,不少孩子,尤其是农村留守孩子,有些茫然。常言道:闲则生非。留守孩子的闲暇生活缺乏引导,如果放任自流,其心理健康、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会滋生出一系列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过,闲暇愈多,也就愈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可惜的是,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素养与自身休闲品质不高,对孩子无法施加有益的影响。在农村,又缺少少年宫、科技馆这类校外教育基地,孩子常常无处去、无事做、无人管,又不懂得节制,常常是粗放式的娱乐活动,无选择、无休止地进行。
实际上,闲暇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合理利用,可以成为孩子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沃土。学校作为留守孩子最主要的活动中心,担负起对留守孩子闲暇生活指导的任务,势在必行,责无旁贷。
我倾其一片海:多方渠道,给力指导
开展专题课堂
由谁来对留守孩子的闲暇生活进行指导?在什么时间进行指导?如何保证指导落到实处?我校将“闲暇生活指导”作为校本课程排进课表,每班每周一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选定话题,确定指导内容。根据话题和教师个人特长确定指导老师,流动担任。另外聘请花草种植、票证收藏、手工编织等行业的能手担任学校志愿辅导员,在闲暇课时走进课堂,对孩子进行指导。
深入课题研究
为了能更深入地对留守孩子的闲暇生活进行有效指导,我校进行了课题化研究,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1997年“农村小学生闲暇生活指导研究”被确立为县级课题,后来发展为市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如今“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的农村小学生闲暇生活指导研究”又成长为省级课题。为了鼓励教师人人参与研究,班班形成特色,我校还进行了主课题下的多种微型课题研究。(见下表)
家校携手推广
留守孩子闲暇时间里相处最多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对闲暇的认识及自身的休闲品质,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让他们参与到对孩子的闲暇生活指导中来,我校每学期都会召开“闲暇生活指导”专题家长会,进行知识宣讲、活动介绍、互动交流。在学校网站和家长学校网站开设“快乐闲暇”专栏,让闲暇生活指导成为家长日常关注的话题。
陪你走到未来:修身养性,实践体验
修身养性,追求心灵的宁静
我校在闲暇指导课上,带领孩子学习、了解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花鸟虫鱼、太极气功、民间艺术等中国传统休闲项目,让他们根据兴趣发展成自己的爱好,追寻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体验生活,领悟民俗文化
农村广阔天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引领孩子开展乡土生活体验活动: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去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去广阔的田野参与劳作,体验劳动的滋味,感受收获的喜悦;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飞速巨变,感受家乡的发展。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参与蒸年糕、包粽子、舞龙灯、跳花鼓等民俗活动,了解民俗传统,增强对民俗文化的认同,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
组建社团,自主管理闲暇时光
让孩子自主组建闲暇社团,开展活动,也是一条充实孩子闲暇时光的有效途径。闲暇社团如何组建?我校的做法是:一个社区、一条街道、一个村组,只要是居住地相近的小孩,不考虑班级,不划分年龄,自由组合起来,成立闲暇小社团。社团成员彼此情趣相投,聚散自由,自主管理。社团主持人自主选举或轮流担当,活动内容大家定,辅导老师自己请,活动效果互相评,人人有表现的舞台,个个有锻炼的机会。
终将“春暖花开”:提升品质,自由发展
我校推行的闲暇生活指导涉及众多知识领域,变“教科书是孩子的世界”为“世界是孩子的教科书”。各个指导话题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启迪了孩子的智慧,促进了孩子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篇6
我校自95年来坚持开展活动课程,并被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活动课程与中小学生素质提高"实验学校。2001年被总课题组授予"优秀实验学校",同时涌现出数国家级骨干教师王利泳、省级骨干教师郭文良等优秀活动课教师。
2002年学校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培养"分课题的研究。并且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作为我校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以课题带动课程研究,以课程推动课改,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4年我校承担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顺利通过省、国家课题组的验收,圆满结题。并被国家总课题组授予"优秀实验学校",王景考老师被评为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实验中先后有数十名教师的论文、优质课、案例在国家总课题组、省、市、区获奖。课题实验成果多次在各级研讨会上交流。
2007年我校凭借着这种扎实、强劲的科研实力,再次参与了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及河南省的课题研究工作,并被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确立为"实验学校"。
2009、2010年连续两年在分别被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评为全国课题研究"先进学校",优质课《我给闲置物品找新家》在全国研讨会上观摩,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次被评为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2011年成功申报教育部 "综合实践活课程研究与实验"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三级课程" 的校级实施与研究》,学校先后有10个校本优秀资源选入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资料》。
2011年9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集《走向常态与有效》结集出版。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与引领下,扎实工作,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常态、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三级课程" 的校级实施与研究;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在区、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推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引领者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负责人,看到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我很欣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走过了一段充满艰辛与梦想的探索之路,现在我想和大家交流的就是作为一名校长,怎样做好综合实践活动校级常态实施的坚强后盾。
一、落实《课程计划》,开足、开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贯彻落实《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意见》精神,以及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尽管开设了十余个年头,但是相对于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来说,它还是一个新生学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落实课程计划的课时。结合上级要求,我校始终保证每周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无论课程如何调整,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被占用。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拓展课程计划内容,从一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其中一、二年级为校本手工课、活动课;三至六年级按要求开设常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落实教师,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开展
一门课程在学校常态开展,必须有一个优秀的课程团队,教师的选择和配备就是打造这个团队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教师配备上我始终坚持三个必须:
1、必须要有固定的专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兴的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需要对活动实施进行专业指导和研究,因此学校要想把课程推向常态,必须有教师进行课程实施与研究,这就需要专职教师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我校根据这一工作思路,在教师配备上设有两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一名为主抓综合实践活动的王景考老师;一名为有手工制作特长的董中捷老师,同时根据工作安排配备1-2名兼职教师。事实证明这也是我校课程常态发展的关键所在。
2、必须要有能力强的指导教师团队。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过程的生成性;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连续性。需要大量的教师和其他人员参与,所以我校近几年来一直是秉承三级指导教师团队。一是有两名专职指导教师,是综合实践师资队伍的核心;二是结合学校活动由大队辅导员做兼职指导教师;三是校外指导教师,学校聘请法制辅导员和社区辅导员做校外指导。
3、必须要不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业务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开放性课程,面向的是学生的完整生活领域,教师除了具备课程的热情,还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在综合实践教师培训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参加各种研讨会、培训学习,人均培训费居学校前列,只要有综合实践活动会议就让老师参加。近几年来,先后20余人次参加了国家、省市区级培训,这也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的保障之一。
三、落实课程资源,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开展
1、有效利用已有资源做常态推进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或者称作资源包,它的使用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从学校开设课程方面来讲,的确需要教材作为课程定位的基础。学校也一直坚持每年征订海燕出版社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每学期课本征订中详细计划,保证学生用书人手一本。在教材使用问题上,把省编教材定位在"抓手"位置,即作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帮手和媒介,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不把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定位于"缰绳",牵着师生走。特别是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兼职教师、新教师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这些"教材"为从没有接触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一定的"教学范例",使他们在课程教学中有了起码的"方向感",不至于陷入"三无"课程(即无教材、无教师、无课程标准)的迷茫状态。
2、积极开发校本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学校所承担的职责还有校本 "课程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换言之,即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的规划和开发,因为"教材"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根据我校教师和学校实际情况,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一、二年级校本活动资源开发。根据规定,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校在实施过程中利用教师优势一、二年级开设了手工课程、活动课程。我校专职教师董中捷老师一直在手工制作上面有特长,于是就安排在一、二年级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手工课程、活动课程专职教学,老师自编校本教案、自编主题,精彩的手工课程、活动课程吸引了学生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同时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就是劳动技术教育,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也为三至六年级开设常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2)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资源开发。在课程实施和课题实验中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并在活动开展中不断完善,去粗取精形成优秀的课程资源。与省编资源相比,校本资源更符合学校校情,更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是省编资源的有益补充。如校本资源《身边的唐三彩》就是极具洛阳地域特色的活动。
还有我小开发的校本资源《小换客易物节》,这是一个中短周期的活动,课程资源来源于学生的一次活动。周日,我校学生参加了洛阳日报社在亚世广场举行的一个易物活动,周一回学校后和老师交流了心得体会,家里很多闲置的物品在活动中不仅换到了一些自己心仪的物品,提升了闲置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活动中还交了几个外校的朋友。学生描述的绘声绘色,教师听得全神贯注,这也给我们学校教师一个启发,学生的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对学生来说充满好奇,而且对学生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于是就开始着手设计《小换客易物节》这一活动,查找资料,调查学生,确定活动方案。学生在活动中交流资料、体验易物的快乐,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易物的价值、原则、方法,经过几次活动实施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学校把这一活动推荐参加区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获得好评,逐级推荐参加高一级别展示。在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上做了展示,得到陈树杰教授的好评,称这是一节"基于实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例,并被收录在省编教材中。2009年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全国研讨会上做了精彩展示,分获教育部一等奖和全国教师学会展示课一等奖。《洛阳晚报》"教育周刊"也做了详细报道。
再说一个正在进行的中长周期活动《校园小交警》,各位老师课间可以到教学楼看一看,在学校的每一层楼梯口都有学生在指挥 "交通",这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中长周期活动《校园小交警》的实践活动。
学校新建教学楼,宽大的楼梯让学生不能适从,甚至成了他们的娱乐场地,大队部多次在班会上进行文明行走和安全教育,但是,教师的说教和强制手段对学生教育效果都不理想,学校德育处就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商量,是不是能开设校园文明交通行走方面的活动,结合教材中《交通与安全》这一类活动,以大队部为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团队为指导教师的《校园小交警》活动就确立下来,开始由学生和教师分别设计 "校园小交警招聘启事",学生积极参加,接下来学生查找文明交通资料、制订小交警守则、设计小交警报警台、巡逻岗等、最后分大队进行校园小交警实践活动。学校不再进行理性的校园安全、文明行走教育,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实践,进行感性的体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四、方法指导课分解进行,精心指导
根据海燕出版社省编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资料》和郭元祥教授《综合实践指导》要求,按学生年龄段特点,将3-6年级学生学年活动分别进行规划,对重点活动方法进行分解,结合具体活动内容,进行方法指导课专题教学。
方法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活动方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自主开展活动。因此,学校课题组将24个方法指导专题进一步分解,三-六年级每学期主要集中进行3个专题辅导,同时渗透其它方法指导活动。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主要取得以下经验:
1、方法指导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计划、有层次;
2、方法指导课形成一定指导模式,有方法、有策略;
篇7
一、教学问题与研究课题
教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问题;二是教学问题(文中统称为“教学问题”)。教学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遇到的困难、疑惑等的统称,不是教学实践中的师生问话、对话、提问。问题解决就是排除困难,解除疑惑。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理念的先进与否、方法的优劣等的不同就会派生出不同的研究状态和层次。
(一)教学问题与问题解决
有些问题教师可以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一次性解决。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些丰富的经验大体可以应对教学生活中发生的系列问题,而且教学研究将内化为他自己的行为习惯,不再是外来的任务和要求。
教师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比较轻松的一次性解决教学问题,这就显示为教师的日常性教学。在日常性教学中,教师往往凭借个人经验来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人将这种日常性教学称为经验性教学。在日常性教学中,教师虽然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对教师而言,并不构成难题,教师能够比较轻松的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而不会使问题课题化。但是,有两种情况将对教师的日常性教学构成难题:
1. 教师原以为可以按照个人经验一次性解决某个问题,但是当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这个教学问题之后,结果发现原来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就暗示该问题可能是一个新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较持久的追踪。
2. 无论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如何丰富,教师总会遇到仅仅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暗示教师需要凭借他人的经验,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教师一旦追踪某个教学问题或者需要凭借他人的经验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那么教师的日常性教学就有了研究的状态,可以称之为研究性教学,这个教学问题就转化为研究课题。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课题意识指导下的问题解决过程,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课题研究。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强调对教学问题的“追踪”与“设计”,意味着教学研究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或“经验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解决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是以日常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只属于“日常性教学的活动”,算不上研究。
有效的教学研究“课题”产生过程是:教师在大量地、随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个值得“追踪”和“设计”的“关键性问题”。教师一旦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想方设法”按设计方案去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就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
二、大课题与小课题
(一)大课题:各级规划的课题、上级下达的课题、学校办学的总思路总设想等等。
大课题是用来设计规划的,要实施研究必须对大课题进行剖析,化解成一个个小课题。大课题研究的特点:宏观性、周期长、范围广、见效迟。大课题可能会有大成果、大效益、大影响,但前提是要做实、做细、做深、做好,否则会前功尽弃。
作为学校,要学会把大课题做小、做实,把小课题做大、做强。大题要小做,小题要大做。学校规划的是大课题,教师从事的是小课题。正如打造航母,只有总设计师才知道航母的整体形象,其他的只按要求完成某部件研究。小课题做好了,不一定只是小影响,小课题同样会出大效益、大成果。
(二)小课题:小课题是相对于各级规划课题而言的。小课题就是小的研究课题、小的研究项目,是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有研究价值的,需要探索解决的真实问题。
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的实践研究,是一种低起点、低要求、重心降低的草根研究;是一种易接受、易操作、易见效的应用研究;是一种贴近教师、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地气的田野研究。这里的关键词是:研究自己,自己研究,为自己研究(“自己”为泛指)。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小”“近”“实”“活”。
“小”主要是指:①选题内容和范围小,从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一点”,以及某个细节。②研究难度小、周期比较短、参与同一课题研究的人员少。③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见效快。
“近”主要是指:①研究内容贴近教学,结合实际,是一种“贴身式”研究。②教师既是研究主体,也是利益主体。
“实”主要是指:①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教师研究解决的是个人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②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不是给别人研究的,不是别人让研究的,不是研究给别人看的,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的。
“活”主要是指:选题自由、方法灵活,研究行动自主,人员组合自由,时间长短皆可,成果形式多样。
小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本土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小课题研究的原则:“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选择一个问题,建立一个课题,确立一个目标,实施一项研究,形成一个成果(经验、规律或具体操作方法)。小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它的研究题目小,选题范围小,但是整个研究过程及其管理还是要遵循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和规范,最终为完成大课题研究服务。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策略
(一)前期:准确选题。
有两件事要做:一是问题的筛选,二是课题的分析。
筛选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从学校承担的各级规划课题中去筛选自己将要研究的问题;二是从学校学年、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和整个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方向中去筛选。这里面的关键是,学校要引导老师反思学校的工作、反思自己的工作。
关键词:反思、统计、排序、提炼。从中找出普遍的、严重的、最不该出现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研究课题。这样形成的课题表面上看多而滥,但实质上,它有学校统一规划的总目标、总要求,形散神聚。就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要张,纲统领指挥着目,这叫问题课题化。课题分析的方法一般来讲有两种:
课题分析的第一种方法是“剥竹笋”:变大为小,变粗为细,化宏观为微观,化抽象为具体,逐层解剖,让课题所蕴含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属性裸的展现在眼前。将大课题变成一个个的小问题,逐一研究,逐一解决,这叫课题问题化,只有这样才能将课题做实。那么,怎样“剥竹笋”呢?通常有两种:
1. 在层级上分解,绘制网络管理图:一个一级课题(总课题)亦称A级课题,四个二级课题,亦称B级课题,十个三级课题(子课题),亦称C级课题。由此往下派生,各个教研组,每个教师可以选定若干个四级课题(子子课题也即小课题),亦称D级课题(略)。上一级课题要对下一级有规限、指导效用,下一级要对上一级有支撑、印证功能。否则,就会造成A级过大、B级过空、C级过虚,那还谈什么研究的实效呢。课题管理者可以就此绘制课题管理网络图,一目了然。
2. 在内容上细化,形成“一组N拖”式。
课题分析的第二种方法:“包饺子”。化小为大,把小课题放在大环境中去设计。从局部着手,从整体着眼。由近及远,看小想大。研究的课题正如饺子里的馅,甚至可能是馅里的某一成份,它要与其它成份相互配合,还要借助包皮才能生效。将大课题化小的思路是:从整体到部分,从总体着眼,从局部着手;把小课题做大的思路是:从部分到整体,从局部着手,从总体着眼。这样,顺逆结合,彼此渗透,相得益彰。
(二)中期:周全设计、扎实运作,要做好四件事:
1. 方案制定。方案的制定是自上而下的。先总,后分,再分。首先是总课题拿出方案,为一级方案,规限、指导下一级课题;接着是子课题在总课题的规限下制定方案,为二级方案,以此类推,直到最基层的小课题研究计划的拿出。上下一体,彼此呼应,形成一套方案集。这就是初始性成果。一个好的课题研究方案,等于课题研究成功了一半。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既要遵循其基本规范,也要突出重点因素,体现学校基层教师课题研究的特点。
课题研究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①提出问题:针对什么实际问题确立了课题?研究这个课题有什么实际意义?②研究内容:界定题目中的关键词,描述将要研究的内容、重点、范围、对象等。③实施办法:一是起止时间的规划,最好安排到周次,明确结束的时间;二是要明确每段时间内要完成的研究任务,分别采取什么方法等。④成果及形式:一是过程性成果,课例、案例反思、故事等;二是最终成果,最好形成《×××研究报告》。⑤研究方案的修订与调整:研究方案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行随时补充调整。只有进入实践的层面,我们才会更清楚地认识问题,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更直接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方案与研究一定是有差距的,所以修订调整是必须的、必要的,而且这个环节也应该是伴随研究过程的始终。
2. 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从研究方法看,主要采用基本的、教师易于把握和实施的行动研究。下面介绍几种最常见、最适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通俗讲就是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梳理、归纳、提炼出成熟、典型、理性的做法。什么是理论?就是对实践的高度概括。
(2)叙事研究。“叙”就是叙述,“事”,就是事件。它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追述、还原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有意义的“教育事件”,表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理论的感悟。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的“经验性教学”往往就转变成了“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
(3)调查研究。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研究”法之所以还没有引起更多教师的重视,主要原因是教师把调查研究想象得不可接近。其实,调查研究是最适合于教师做的一种研究。比如学生的品行、态度、行为、习惯方面往往因为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家庭环境等因素呈现出多元发展状态,譬如小学生的玩网络游戏现象、中学生的成人化交往现象(生日宴请)等。作为班主任,你对你这个学段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状况了解多少?又比如任课教师,你是否想了解一下你的某种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于你班的学生?对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否有效?对于这些,也的确应该加以把握。不妨做个小型的专题调查:问卷式的调查,或者谈话式的调查。通过汇总,用一定形式的数字(百分率,或者程度等级,或者分值)呈现学生的需求,呈现某一现象或行为的严重性,之后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反思,查找原因,提出对策,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最后,把整个调查、反思、整改、效果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一份非常贴近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非常有生命力的调查研究报告。用数字说话,让自己的研究严谨一些,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更有说服力,就是教育科研的“科学性”的一个很好的体现,使工作具有了科研含量,并不是感性的“想当然”。
(4)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如一个学生就是一个课题,这就是对学生个人的个案研究。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就是一个对于个别团体的研究。
(5)思考分析。教育科研的本质是促进思考。因为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所以研究也好,探索也好,都是伴随或依赖思考的。可以说,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科研。
3. 材料的积累与整理。原始(过程性)材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应该说这是我们科研管理的薄弱环节。整个材料的汇总整理包括:“前期准备、过程性工作、后期跟进”等原始的、详实的文本、图片、影像等所有的资料。资料整理积累要注意坚持及时、细致、真实、全面的原则。
4. 研究效果的适时监控。这是课题研究的根本性工作,不论是计划、措施,还是方法、管理都是为了效果服务的,所以效果的跟踪监控是最主要的。大效果是由若干小效果组成的,最终效果是过程性效果的积累。在研究过程中要畅通信息反馈的渠道,及时总结取得好效果的经验,随时纠正导致不良效果出现的原因,以保证研究课题在具有实效性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三)后期:成果的物化。要做实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研究成果的科学分类。
1. 成果内容。就成果的内在成分看,研究成果包括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
(1)显性成果。从教师层面讲,是指在“教”的领域,教师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措施,教师总结的典型经验、有效做法等等。从学生层面讲,是指在“学”的领域,能够看得见的学习行为改善、态度的优化、学习成绩的提高,班级面貌的改观等等。
(2)隐性成果。是指教师、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兴趣、动机、精神面貌的变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等等。其实,这才是最终的、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隐性成果可以调查数据的形式呈现,也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
2. 成果形式。就成果形式讲,课题研究成果可以用课例、经验、教学反思、故事、调查数据来呈现。最终的成果呈现形式,是完整地、有条理地将上述在研究期间形成的阶段成果进行汇总,以“×××课题研究报告”来呈现。课例、经验、反思、故事等阶段成果形式与最终成果形式如同“珍珠”与“项链”。
篇8
农村小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对家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但就目前来讲,在家庭教育方面,广大家长、教师还未给予足够重视,而怎样开展高效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走出教育困境,并逐渐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要转变思想和观念,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
一、学困生家庭教育形成的原因
1、学困生缺乏自信。在农村,有许多学困生可能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自己留守在农村,还有一些是属于单亲家庭等原因最终导致没有自信,有时甚至有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内心这样想又怎么可能超越他人,比其他人优秀,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学习搞上去,当然也就不可能在学习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2、家庭教育问题。在农村家庭的教育意识较差,尤其是一些长辈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格外地疼爱,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长辈就会无条件地庇护,甚至还会指责父母不应该对小孩子这般严厉。但是,小学生年龄还小,经常成群结队的玩耍,再加上有长辈们的加倍庇护,一有错就找自己的爷爷奶奶,对任何事情都是有恃无恐。在学校,教师在管教这些学生的时候,打骂不得,苦口婆心的劝说基本上毫无作用,甚至有可能会反过来告诉爷爷奶奶老师对他不好,上课也不好好的听讲,最后就成为了学困生中的一部分。
二、家庭教育中立德树人指引方向
1、多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针对农村实际,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途径,引导孩子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不断增强实践能力。一是充分利用放学后及假期,家长有意识的安排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田里劳动。如搀扶老人,照顾弟妹,打扫房间,收拾餐具等。双休日、小长假和父母到田里做些小农活儿。学校帮助家长设计印发了活动(体验)记录册,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填写,并采用积星评价方法记录孩子成长足迹。二是主题亲子活动。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往往被爸爸、妈妈所忽视。通过家长学校组织或是帮助家长设计由家长自己实施以及家长自己设
计的亲子活动,如逸夫学校的“小手牵大手,做环保卫士”、一小的“我是防火宣传员”“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假期亲子游等,让孩子们与家长在互动中,全方位开放孩子们的多种能力,帮助孩子们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度。
2、准确把握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想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其第一步就是要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此,家长应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给予其该有的尊重与理解,认真的去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要讲求实事求是,教育孩子不要进行盲目的攀比。很多家长都会将孩子的成绩与其他人相比较,或者是将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其实孩子最不愿听到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所以说,孩子即使暂且不如谁,不要给予过分的关注,应积极的将家庭营造成最温馨、最安全的港湾,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关爱。其次,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在生活中,应培养孩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鼓励孩子在学习之余多运动,努力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在日常家庭学校教育中,应注重孩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应积极、正面的能量来影响孩子。
篇9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英语学习两级分化现象很严重。解决中小英语教学衔接难的问题,要从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两方面来探究。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习方式 研究与实践 衔接
1.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小学英语是中学英语的基础,中学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许多学生在小学对英语感兴趣,基础较好,成绩很突出。可上了初中,有部分学生单词、句子的记忆与课文的背诵以及简单的阅读、写作不成问题,能适应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预习(导学)任务完成地非常好,课前、课堂、课后各项任务都能顺利完成。可部分学生学起来困难,适应能力很差,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学习内容不同于以前,学习方式更不同于过去,接受不了初中教师的题海大战,各项任务不能按要求顺利完成,渐渐地对英语有了反感,成绩越来越差,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地加大。还有部分学生小学英语基础就差(本地流动人口多,外地转入生数量大)每学期都有转入生,而且转来的学生有很多在小学未接触过英语,有的即使学过英语,也是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六年级一学年赶上来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上了初中学习英语就更困难了,适应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是难上加难。
2.切入点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小学英语教学中更应关注以下几点:将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讨论总结,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教学中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对策。
2.1 做好教材内容上的衔接。要做好教材内容上的衔接,作为英语任课老师,首先要了解甚至熟悉课标与教材,即小学高年级任课老师应了解初中相应学科的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特点,特别是要熟悉初一年级上学期的各项要求;初中任课老师也应了解小学相应学科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特点,特别是要熟悉小学高年级的课标要求。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中还要抓好摸底,复习测验,要做好教材内容上的衔接,找出教材衔接点;在新生入学时可进行必要的摸底小测验,了解学生知识缺漏,还可向小学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及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
2.2 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2.2.1 小学生学习心理和小学教师的一般教法。
2.2.1.1 小学生学习心理。小学生机械识记能力较强,自我表现欲强,喜欢别人表扬,但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持久,自制力较差,无论管理上,还是学习上基本依靠老师。
2.2.1.2 小学教学方法。小学由于科目少,而且每节课的授课内容也比中学少,所以课外课内的时间较充裕,教学方法上多数采用情景法、任务型教学法和TPR教学法,高年级有时采用讨论法,探究法。一般来说,小学老师教态较亲切,课内提问次数较多,有时一堂课内每位学生都可能有至少被问一次的机会,问题多半讲得较细,有时还可反复讲,反复练,尤其小学高年级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所以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是基本可以掌握好小学的有关知识的。
但是,为了使小学生进入初中后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小学高年级的教师也要了解初中教师一般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适当地使用一些初一教师的教法。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初中教师一般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得小学生未进入初中之前就能对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有所了解,为中小学教法的衔接奠定基础。
2.2.2 初一新生的学习心理及初一教师应采取的教法。
2.2.2.1 初一新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心理基本上还具有小学学习心理。
2.2.2.2 初一教师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和每节课的授课内容都比小学多得多,课内外的时间都比较紧,课内提问、练习、辅导、讲解都不可能像小学那样频繁,那么多、那么细,但由于初一新生基本上还具有小学生的那种学习心理,所以初一教师教法一般来说,开始一段时间(前3个月)引导多一些,自主学习少一些,应多采用小学教师的教法,教学的内容少一些,进度慢一些,这种少与慢是为了今后的快。因此,初中老师应到小学高年级去听课,应虚心向小学老师学习,吸取小学教师教法的优点。在具体讲授每节课知识时,做到“八个字”,即形象,直观,对比,有趣等;做到“四个多”,即课堂上尽可能多提问、多启发、多表扬、多练习。当然在初一期中以后也可适当采用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如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甚至是单元教学法、课前导入法、课题研究法等,但不能操之过急。
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启发式教学,特别要注意情感教学,还要加强对学习困难生的个别辅导,使这部分学生不至于在初一就落伍,失去学习的信心。作业的检查和批改也要加强,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矫正.还应告诉学生,由于初中阶段科目更多,内容更深,时间更紧,所以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小学老师不可能完全一样,应该要求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地适应初中老师的教法。
2.3 做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2.3.1 学习习惯方面。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有了不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做作业认真,字迹工整、坐姿端正、提问大胆、踊跃,这些好习惯在进入初一后,就要求学生继续保持,甚至要有更高的要求。又如:作业的规范化问题,应在入学后的一至二个月内达到要求,还应要求学生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要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安排时间,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探究的好习惯。
2.3.2 学习方法方面。小学和初中应有所区别,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差异,小学生通常是老师课一讲完就可以动手做作业,即使有些课外作业遇到难题,大部分家长可以帮助解决。因此,学生往往产生一个错觉,认为学习就是背书,做习题,从而养成重记忆轻理解,重做题轻看书的不良习惯,这对学好初中课程是很不利的。作为初中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应当告诉学生,必须改变小学的学习方法,而要养成课前自觉预习,可采用导学法,教师应给出提纲,指明预习的范围和任务要求,独立地去思考,课堂上要学会去解决问题,课后学会小结归纳等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些习惯和方法一定要在初一新生入学时就开始抓。
3.研究与实践
当前,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研究“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问题。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衔接主要是指知识体系的衔接,如:语言、词汇、语法等教学内容的衔接。只要小学英语教材没有统一,甚至在统一的情况下,已学内容的不同或不同层次的学生存在,衔接问题必然存在。目前,我们应更多地从广义角度去理解中小学英语的衔接问题。从上述的现状分析来看,它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衔接,更重要的是衔接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效的学习策略;衔接正确的语音、语调、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从初中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看,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要做好衔接,必须了解学生。在小学生进入初中时,初一接班教师应该向小学教师了解小学的英语教学情况,并要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调查和评价,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以使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的教学要求。
3.1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彻底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学多媒体幻灯、投影、电影、录像、电脑等,运用了现代化科技成果,发挥了声、光、电、形、色等多重元素的功能,充分调动了视、听、说、手、脑等多种官能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维、记忆、联想和反馈,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3.2 增加英美文化背景教学。新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好教材,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美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3 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材料。在课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文体增加类似的材料,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英文广告、报刊文摘、歌曲欣赏、人文地理、名著欣赏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精选各种体裁的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名人逸事、广告文艺等,学生对内容新颖、可读性强的文章兴趣非常浓厚,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3.4 增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形式有话剧、小品;值日、演讲与辩论;朗读、背诵;学唱英文歌;英语角;影视欣赏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把趣味、游戏、音乐、美育和情感带进课堂,达到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篇10
【关键词】农村特殊教育;终身发展;残疾学生;培训就业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8-0049-03
【作者简介】葛华钦,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南京,211200)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一顶草帽,一条毛巾,一双胶鞋,师生开垦荒山地,筹建溧水区残疾人实验基地,组织残疾学生开展生产自救,帮助他们实现“残而有为”“残而有位”的人生目标。面对农村残疾人就业难、生存难的现状,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始终坚持“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长期扎根于农村,因地制宜,不断开拓创新,在农村地区残疾学生就业领域探索出了“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新模式。
一、恪守一个理念: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1.关注残疾人生存状态。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中最弱势的群体。由于客观条件和自身障碍的影响,相当多的残疾人(尤其是智障人士)自我生存能力有限,贫困状况十分严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大部分残疾人受教育层次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业弱势凸显,基本生活需求难以保障,依赖于家庭,依赖于政府年复一年的补助、供养。老的“五保户”问题尚未解决,新的“低保家庭”又在不断产生,给政府、社会、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也给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一定的压力。特殊教育的价值和使命就是改变残疾学生的生存状态,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享有一片蓝天。
2.提出“服务终身发展”的理念。
溧水特校创办于1986年。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传统的九年义务教育远不足以满足残疾学生社会生存之需。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提高残疾学生受教育的层次,着重培养职业技能,引导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立足一个岗位,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同样实现人生价值的立命之本。从这个角度说,特殊教育也就是残疾人的生存教育、生命发展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跳出传统思维,从根本上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与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
3.筹建残疾学生实验基地。
根据许家诚教授提出的“支持系统与生活质量”理论,要提高残疾人教育生活质量,改变残疾人生存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调整支持系统功能,帮助残疾人学习掌握劳动技能,使他们通过适合自己的劳动就业来改变命运。溧水特校结合农村残疾学生对种植和养殖等比较熟悉的特点以及溧水地区农业比较发达、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方努力和反复论证,于2001年开始建设“溧水县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
二、构建一种模式:“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
1.领导关心支持。
2001年2月,溧水区委、区政府批准了学校《关于申请无偿划拨(或租赁)荒山地进行生产自救的报告》,同意建立“溧水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并先后颁发了5个文件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南京农业大学著名农学家柯建国、乔玉山等教授,对基地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提出了开发思路与原则。在“基地”建设期间,省、市、区领导多次到“基地”视察指导,对基地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经过几年建设,基地面积达到800亩。这成为全国特殊教育领域的首创,受到教育部领导的关注。学校在“全国加强特教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国首届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实践研究会”上详细汇报了办学情况。2014年,学校基地被中残联确认为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
2.完善办学模式。
残疾学生(尤其是智障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因诸多原因,在继续学习和就业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从2006年起对轻、中度智障学生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延长3年(重点加强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实施12年教育。2008年增设了听障学生职业中专,主修现代农业方向专业,开设“种植”和“养殖”两类课程,填补了南京市特教领域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进一步完善本地区残疾人教育体制,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的层次,丰富了“教育―培―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成为在全国同类(级)学校中率先对智障和听障学生实施15年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2012年,南京市特殊教育“双业创优”现场会在学校基地隆重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小蔓教授在会上说:“溧水特校实行教育、培训和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创造了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的中国样本。”
3.开展课题研究。
为解决教育、培训、就业三者之间的衔接问题,学校成立了“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根据本地实情,分别制定了轻、中度智障学生和听障学生10~12年教育的课程设置,确定了种植、养殖课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并结合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本校职业教育的要求,开发、编撰了《种植》和《养殖》两套(共十册)校本教材,拟定了适合轻、中度智障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内容,制定了实施性教学计划,进一步细化文化课与职教课、理论课与实践活动的比重。2006年12月,该课题被江苏省教科院立项为享受经费的省级“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并于2010年5月顺利结题。2012年6月,该课题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殊教育精品课题。
4.打造特色品牌。
在开展残疾学生教育、培训、就业实践的同时,基地得到稳定发展,形成了产业格局。在800多亩的基地上,建有3个园(牡丹、葡萄、盆景)、5个区(蔬菜栽培、苗木繁殖、花卉培育、水产养殖、果鸡放养),以及花卉超市、蔬菜大棚、苗木基地。其中“牡丹园”的占地面积达100多亩,拥有来自4个国家的500多个品种、20多万株牡丹,成为江苏省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牡丹种植区。另外,基地内还建有“小公园”“百昌亭”“律亭”“垂钓中心”等景观休闲处;桃树、梨树、枣树、杏树、葡萄已经挂果,中华乌骨鸡产出的青壳蛋销往全省各地,各种无公害蔬菜也供不应求。这一切都为培养残疾学生劳动技能创造了条件,拓展了空间。基地的造血功能也不断增强,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不断整合资源,将基地拓展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向广大市民提供观赏、休闲及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服务。2012年,“南京市残疾学生教育培训基地”“南京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南京市现代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在此正式挂牌。自2005年起,学校先后举办过11届“南京・溧水牡丹节”活动,接待市、县、区中小学生20万多人次进行社会实践,接待市民10万多人次进行观光游览、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溧水特校基地成为特色鲜明的特殊教育品牌,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成就一种人生:拥有职业,拥有尊严
1.在师资力量上求提升。
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需要高层次专业人才,学校首先从师资队伍培养上下功夫。自2004年起,先后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农学、花卉、畜牧、水产、蔬菜、果树、微生物等7名专业研究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逐渐打造出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每年70%以上的一线教师都能外出参加各级各类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开阔教师教育视野,更新课程改革理念。有多名教师在省级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与此同时,基地还先后建成了占地2600平方的玻璃温室以及现代化的组培室、DNA检测实验室,可常年进行无土栽培、植株组培等现代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学生接受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科技含量。
2.在教育方法上讲科学。
多年来,溧水特校结合残疾学生的特点,不断进行多种教育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从残疾学生入学时就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强化“自立自强”“劳动光荣”等观念。文化课和技能课做到个别化、分层次教学。技能培训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上突出一个“实”字,教学方式上突出一个“活”字,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构建模块化训练体系及实施分组分阶段教学,层层把关,严格考核,使学生在学习技能上得到充分体验和锻炼,不仅较好地掌握生产技术,还获得一定的生产管理经验。目前他们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苗木嫁接、疏花疏果、无土栽培、温室培育、禽畜鱼病防治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系统的教育、培训及就业指导下,这些残疾学生能充分地认识自我,做好各项职前准备,为真正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培训就业上显成效。
溧水特校现已有6个班的听障学生和4个班的智障学生在基地接受学习、培训,有20多名智障、听障毕业生在基地顺利就业。学习一门技能,发展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他们不再是家庭的累赘,不再是社会的负担。从2006年9月起,学校为每位残疾职工办理了“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5项保险,基本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拥有了职业,更拥有了尊严,真正实现了“残而有为,残而有位”。脑瘫孩子经金明是学校“综合班”第一届毕业生,他在基地学会了养鸡,从育雏控温到消毒防病,从断喙打针到生产记录,他学得认真,掌握得也快,毕业时学校将他留在了基地,负责养殖乌骨鸡、珍珠鸡等。经金明打算今后自己养鸡创业,挣钱孝敬父母,这是他的父母过去从不敢奢望的。从基地走出去的学生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被区实验幼儿园聘用的听障毕业生陈修奇,一直从事幼涸盎肪成杓啤⑿传橱窗、摄影摄像等工作。他勤奋好学,工作踏实细致,也深受领导、教师喜爱和信任。
4.在特色打造上促发展。
- 上一篇:秋季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 下一篇: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