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机械行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4-04-08 11:3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机机械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机机械行业发展

篇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22

1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农业机械化底子薄、起步也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步伐,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迅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

1.1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粮食高产、稳产,加快秸秆还田进程。总的来说,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国农业发展步伐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农民对农业机械作业的需求自然提高;以农村土地流转为载体的种田大户对高效率的农业机械的作业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调整。

1.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部分农户纷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自己增收创富的同时也带领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潮当中。有的农户自己购买了农机具,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打工创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比较直接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业机械化作业为农民实现了节本增效,使用农业机械,极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减少了农作物收获的损失,增加了农民收入。

1.4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社会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根本转变。新机具、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耕、种、收、管”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使一些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的对策

要想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要做的还很多,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配合,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较多。从当前的情况出发,做好以下几点十分必要。

2.1加大宣传,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

农业机械化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自身先行动起来,要组织各个农业机械化相关部门,深入到农户家中,把好的先进的技术和农机具推广给广大农户,并积极的宣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尤其是针对个别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收入生活水平不高的地区,更要加大宣传力度。

农业机械化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在深入到农村开展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同时积极邀请当地政府负责人的加入,让当地政府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通过开展各种现场活动也有利于当地政府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难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户加入到农业机械化活动当中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2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农业机械不能离开农业技术而单独存在,如果两者分离,农业生产就无从谈起。所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与农业技术的发展相协调,两者要同时进步与发展,两者密切相关。所以农业机械化部门,要与农业技术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提高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3重视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农业机械化团队战斗力

农业机械化人才是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原动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农业机械化包含的部门众多,每一个部门都要意识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做好人才培训及培养工作,为顺利开展农业机械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注重人才业务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致力于综合型人才的打造。

3结语

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是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及进程。农业机械化发展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局,对于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也需要顺应时展要求,及时转变思路和方法,要想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单靠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农业机械化工作部门还要积极探讨新时期发展的形势,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工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立丹.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篇2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对农业机械行业的需求在长期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国务院在2010年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农机行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5%;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2011年的第一个“十二五”行业规划――《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 201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中对农机工业的产业规模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到2015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

在《意见》和《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大农机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造能力,《发展规划》更将提高农机工业的创新能力,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在大型农业动力和作业装备领域实现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推进新产品开发,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列为规划目标。

篇3

我国机械行业门类齐全,规模大,2011年整体销售收入接近15万亿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占到全球机械销售额的15%左右;出口额达到3,42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工业增加值超过4万亿元,约占我国GDP的8%;机械行业是对全国工业发展贡献最大的行业,经济总量占整个装备制造业2/3以上。因此机械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中国工业的“脊梁”。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5.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6.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始终是机械制造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和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

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虚拟制造”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虚拟制造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清洁生产的两个基本目标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要求渗透到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的原材料和短缺资源,二次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利用,改进工艺及设备,并将一切排放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覆盖构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理,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流通、销售及报废等,合理利用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国家继续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和农产品收购的顺价政策实行,预计大型农机产品生产降幅将明显降低,农业运输机械将保持适度增长,一些小型、专用农机具市场需求将保持平稳。但受农民收入增长减慢和收入分流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农机生产低速增长的状态不可能扭转。

预计随着国家对铁道、公路、机场、码头和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力度的加强,国内市场对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会有所改善。虽然今年企业生产涨幅会比去年有所降低,但全年工程机械行业仍将保持适度增长。

从目前主要仪表产品的发展前景看,预计投资类仪表的市场需求会有所好转,受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预计各种水表、电表需求将逐渐趋稳,光学仪器和消费类仪表将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全年生产增长将在5%左右。

由于石油化工通用设备行业的产品多系量大面广的辅机制造,尽管今年以来这个行业生产增幅逐月回落,但与其它机械制造行业比仍是基本适度的。从主要产品情况看,受海上石油发展的影响,石油钻采、炼油化工设备保持一定增长;气体压缩机、高中压阀门生产与化肥行业生产不景气有关,降幅都较大。从目前相关行业发展前景看,今后石化通用行业情况会有转机,生产增长会有所恢复,尤其是国家加大对年产30万吨及以上合成氨、48万吨及以上尿素、30万吨及以上乙烯成套设备等的技术改造会促进需求的平稳增长。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46-1

1农业机械化现状

1.1农业机械化的功能和作用

农业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基,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稳定的粮食供给对国家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随着土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能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传统的手工农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技术革命带来的机械化将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现代化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用机械装配代替手工劳动,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状况。科技的发展,导致了新技术的产生,进而产生新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又能促进农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进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科技的发展。机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技术提高的体现,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业机械,从传统的农业机械,例如收割机向经济作物机械、牧草机械等发展,产业不仅涉及传统的水稻、麦子,也涉及蔬菜、水果。随着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各种农业机械销量急剧增长,这些都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很大的贡献。

1.2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的起点低,技术落后。虽然我国农业机械的品种超过3500种,但是仍旧缺乏核心计划和部件,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依靠进口。高科技产品发展不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农业机械产业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简单,科研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智能机械等高端产品的发展严重滞后。例如大型拖拉机依旧依靠于进口,这些都为国家的粮食安排带来风险,也制约了国内农业的发展。机械化水平不高又是一个问题,目前在山区依旧存在着人畜劳作,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间接导致劳动力的浪费。农业机械化不仅关系着农业生产效率,也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技术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农业机械创新不足、新产品研发和推广支持不足。智能化等高科技产品的发展问题尤为突出,缺乏核心技术,重要部件依靠进口。

1.2.2科技投入不足 企业生产产品单一,产品效益低,由于企业规模多偏小,企业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多而小,缺少集中的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

1.2.3行业恶性竞争 企业无序竞争,却未能合作研发。部分地区,由于地区保护政策,本该淘汰的小企业依旧存在,这严重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2.4缺乏统一的标准 标准化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机械行业的标准目前仍不完善,很多标准仍在制定中。

2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2.1加大农机先进制造技术的投入

国家应重视农业机械的科技研发,将技术研发列入国家规划中,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企业、市场的资源,保证机械研发、推广的顺利进行。国家应支持建设一些机械科研基地,一些高校也应设立相应研究所。只有保证资金和人力的稳定投入,才能保证新技术的研发稳定,才能满足农业对机械技术的需求。在投入上,要关注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要注重高科技产品的科研攻关,要力求打破国外垄断,为农业科技做贡献。

2.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标准是农业机械发展的保证,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的制度落后的困境。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地区性的标准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的需求。我国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行业标准,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行业法律法规。要以制度指导行业发展,要尽快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以适应国际需求。

2.3走生态农业道路

农业机械的发展要符合于生态农业的要求,要淘汰落后的农业机械企业和落后的农业机械设备。机械化必须服务于生态农业,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不危害自然环境的稳定。

2.4建立培养人才队伍

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注意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科技好手,努力培养专业人才,注重科技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3 结 语

农业的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农业机械投入,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保证,因此,必须要重视。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着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产能低下的困境,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加大科技投入、完善规章制度,走生态农业道路,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汪懋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03-213.

篇5

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支撑拉动作用明显。我省装备制造业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形成门类比较齐全、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速。目前,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803家,总资产4157亿元,从业人员(含汽车)145万人。2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3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00亿元,利税816亿元,完成出货值(含汽车)960亿元。

2.在全国同行业处于优势地位。经济总量占全国同行业的13%,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电工电器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农机行业跃居全国第一位,农用运输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动植保机械、工程机械、石油机械等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金切机床居全国第二位。

3.企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重点骨干企业新增设备投资50%以上用于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类重要加工及检测设备。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重点骨干企业50%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2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工艺装备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4.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重点骨干企业新产品产值比重达到30%,机械工业新产品产值对机械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接近20%。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4家,行业技术研发中心5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达到68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在全省机械行业骨干企业得到普及。

5.企业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全行业现有37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名牌产品,9个中国驰名商标,242个*省著名商标。98家企业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认定为管理规范化企业,36家企业被认定为管理进步示范企业。时风集团、*二机床、五征集团等企业荣获管理现代化企业称号。

6.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缺少大型、重型成套设备和为轻工、化工、纺织等行业服务的专用设备。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小,缺少国际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能够支撑和带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较少,缺乏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水平不高,主要产品技术50%依靠引进,原创性技术及产品数量少。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不足,企业平均技术开发费投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5%。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工程技术人员比重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仅为11.93%。缺乏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全省171个“泰山学者”岗位中,装备制造业仅占16个。

(二)面临的形势。

1.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原材料设备、常规能源设备、中小型机床等制造业的上游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一些竞争力差的企业陷入困境。

2.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在倒逼机制助推下,结构调整、淘汰落后步伐加快。有实力的企业将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积极承接国外装备制造业转移,走出去整合重组国外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竞争力弱的企业将退出市场。

3.政策支持力度增大。国家出台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项目审批、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发展环境空前优化。

二、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振兴为主线,技术进步为动力,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转变、重大装备自主化为目标,突出壮大支柱产业,做精做强骨干企业,培育扶持知名品牌,培植一批产业基地,提升行业的竞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平稳较快发展,为制造业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方针原则。

1.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跟踪产业运行态势,果断采取措施,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推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装备自主化与重点建设工程相结合。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充分利用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和调整振兴重点产业形成的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装备自主化,保障工程需要,带动产业发展。

3.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加强产学研联合,研发一批共性、关键性技术设备,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

4.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合。努力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带动基础配套产品发展。提高基础件技术水平,开发特种原材料,扭转基础配套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5.坚持发展企业集团与扶持专业化企业相结合。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引导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6.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鼓励企业加强与跨国企业战略合作,引进资本、技术、品牌和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支持我省成熟技术、过剩产能向境外转移,推动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7.坚持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促进行业产业升级。

8.坚持依托重大工程与实施装备自主化相结合。以近3年内开工建设的交通、能源、原材料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所需产品为对象,开展装备自主化。以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带动大型铸造件、关键基础零部件、元件和材料上档次、增品种。

(三)目标。到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00亿元,年均增长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0亿元,年均增长20%。新建2-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以上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完成出口创汇18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占全国比重达到15%左右,成为重要的出口基地。培育形成1户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3户100-300亿元、10户50-100亿元、100户1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培育内燃机、大型数控锻压设备、大马力推土机、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压大容量变压器、大型发电机组、高压超高压电缆、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时速300公里以上动车组等10大民族品牌。建设潍坊内燃机、潍坊农业装备、*数控机床、*发电设备、青岛纺织机械、青岛物流器械、高唐农业装备、济宁工程机械、滕州中小机床和日照农业装备等10个基地。全面提高重大装备技术水平,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需要;基础件制造水平得到提高,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关键自动化测控部件填补国内空白。

三、发展重点

(一)机床工具行业。

1.发展7大类产品。重点发展数控车床,包括全功能数控卧式车床、大型数控立式车床等;车削复合加工中心,包括车铣、钻铣、铣磨等复合加工中心等;卧式、立式加工中心,包括数控化、精密化、高速化、工序复合化的专用机床;柔性制造生产线,包括大型、重型压力机生产线、数控专机生产线等;重型数控机床,包括镗铣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包括数控转台、智能伺服刀架、滚珠丝杠、高速精密电主轴、磨具磨料等;车用高负荷活塞铸造自动化成套装备等。

2.壮大11家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二机床集团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大型、重型数控锻压设备和大型、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数控精密多工位大型压力机、上下料机器人及自动化冲压生产线,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改制重组步伐,提高竞争力。支持*一机床集团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全功能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发挥技术和装备优势,加快改制重组步伐,加速做强做大。支持德州普利森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深孔钻镗床、中大型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加快新产品开发,引进高级人才,提高产品开发和管理水平,扩大经济规模。支持鲁南机床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中小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加快新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快新厂区建设,扩大出口。支持威海华东数控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加工中心和数控系统,发挥区位优势,加快与国外合资合作,开发高精度、全功能的大型数控机床。支持滨州盟威制造集团等企业,发挥研发优势,重点发展车用高负荷活塞铸造、加工自动化成套装备,加快发展高自动化、高精度的全自动铸造机和加工机床,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出口。支持*法因数控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钢构数控加工专用机床,发挥技术优势,尽快形成规模效益。支持*捷迈数控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薄板冲剪数控机床,发挥铸锻所技术优势,加快新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支持烟台环球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功能部件。支持*威达重工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铣镗类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支持威海齐全木工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数控、数显木工机床,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增加功能,扩大出口。

3.培育4个特色产业集群。分别为:*数控机床及数控锻压设备产业集群,枣庄滕州中小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产业集群,威海加工中心和数控木工机床产业集群,烟台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

(二)工程建筑机械行业。

1.加快发展10大类产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保持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发展。引导企业向节能、高效、可靠和环保型发展,广泛应用机、电、液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向大型化和小型化发展,提高配套动力技术先进性。重点发展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压路机、推耙机、平地机和建筑塔机、水泥搅拌车、高楼泥浆泵等产品。

2.重点培育18家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山推股份公司等企业,加快发展推土机系列产品,进一步增加品种,扩大出口,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大研发力度,保持世界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支持小松山推等企业,建设挖掘机系列产业基地,巩固在全国领先的技术及市场优势。支持*工程机械集团、临工集团、福田雷沃重工、泰安工程、德州工程等企业,建设装载机生产基地。支持山推、常林集团、青岛科泰重工、青岛科瑞特机电集团等企业,加快路面机械系列产品研发,重点发展压路机、推耙机、平地机等。支持*起重机、青岛起重机、*丰汇、福田雷沃重工等企业,加快大型起重机建设。支持方圆集团、鸿达集团、*建工、中通汽车工业集团和华夏集团等企业,加快发展建筑塔机、水泥搅拌车、高楼水泥泵等产品。

(三)农业机械行业。

1.加快发展8大类产品。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及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及耕作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大型联合收获机械、粮油及农副产品深精加工机械、保鲜贮藏设备、植保机械、田园收割机、园林机械等市场需要的装备,扩大出口,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巩固全国领先的整体优势。

2.重点培育11家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时风集团、五征集团等企业,建设低速汽车基地,占全国的市场份额达到85%以上。支持福田雷沃重工、时风集团、山拖农机装备公司等企业,形成大中型拖拉机及变型产品、大中型耕作机械的生产基地。支持福田雷沃重工、润源、大丰、巨明、金亿公司等企业,形成稻麦、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生产基地,同时加快饲料及其他收获机具的开发研制。支持常林集团等企业,继续保持小型拖拉机(含手扶)产能优势。支持*华盛中天公司等企业,发展棉花、粮食、油料等作物保护机械,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扩大产品出口。支持烟台冰轮集团等企业,发展农副产品保鲜储藏设备,食品连续速冻装置、食品真空冻干设备,果蔬预冷成套装置、冷风干燥设备等。进一步提高玉米淀粉加工、淀粉制糖设备、油脂浸出和高级烹调油精炼设备的加工精度,开发性能先进的奶制品加工设备。

(四)纺织机械行业。

1.加快发展4大类产品。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建立较完备的纺织装备制造业体系。重点发展专用织造成套设备、非织造成套设备、产业用纺织品后整理设备、高速高精耐磨纺织机械配套件等产品。

2.重点培育4家大型企业集团。以宏大集团、星火集团、东佳集团、天一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推进青岛纺织机械专用设备基地建设,依托骨干企业整合资源,提升传统纺织整机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机电一体化纺织装备的技术升级,研发应用新型纺织技术和机械设备,提升纺织机械技术装备水平。推进产业用纺织品机械开发和产业化,加大节能减排和资源再利用设备的研发力度。加快高效、连续、短流程等节能减排染整设备和在线能源、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大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配套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以专用基础件、配套件可靠性为切入点,重点发展适应高速高精耐磨纺织机械配套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提高产品可靠性,提升纺织机械整体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中小纺机企业积极为大企业配套,开发特色纺机零部件产品,完善纺机制造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和集聚效应。

(五)电工电器行业。

1.加快发展3大类产品。重点发展以锅炉、汽轮机、发电设备为主的电站成套设备,以变压器、高压开关、电缆为主的输变电设备,各类电机产品。

2.重点培育21家大型企业集团。发电设备,支持齐鲁发电设备厂、青岛捷能集团等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巩固中小容量发电机组及成套设备的技术优势,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积极推进大功率发电机组的研发,提高100-200MW空内冷汽轮发电机性能,开发300MW大型空内冷汽轮发电机,发展大容量汽轮机和工业拖动式气轮机。锅炉,支持*锅炉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150MW—300MW以上高温高压及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粉炉以及燃烧垃圾、掺烧废弃物或可燃气体的余热锅炉、处理造纸废液的碱回收锅炉、完全燃烧生物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输变电设备,重点支持*达驰、*变压器、青岛汉缆、鲁能泰山电力、万达集团、东辰集团、青岛中能、特变电工集团、阳谷电缆、泰开电气集团、东方铁塔、武晓铁塔、邹平齐星铁塔等企业,积极采用微电子技术,向电器设备无油、防火、组合、集成、智能化方向发展,增加高可靠性、低噪声、节能型、免维护型产品;重点发展高压、超高压成套设备和智能电器,包括变压器、交联电缆、互感器、断路器、开关、组合电器及铁塔等。支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长星机械集团和通裕集团等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扩大风力发电设备产能,占领单机1MW、5MW的国内市场。支持中南集团、*中凯风电设备、恩德能源等企业,重点发展风电塔筒、叶片等一批风电零部件。电机,加快产品优化升级,重点开发新型、高效、节能、特殊用途的产品;牵引电机围绕铁路系统提速和重载的要求,开发提速牵引电机和船用重载电机,并研发城市轨道交通用牵引电机;汽车电机紧跟汽车发展,增加品种,满足配套要求;中小及微特电机,重点研发无刷电机、步进电机等产品,满足各行业配套需要,并进一步扩大出口。

(六)内燃机行业。

1.发展4大类产品。跟踪市场新变化,加快发展能为各类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农机配套的柴油机、汽油机、燃气机系列及配套产品。

2.壮大14家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潍柴动力等企业,加快发展重型汽车、工程机械用高速柴油机和船用、发电机组用中速机,加快国Ⅲ排放标准的10-12升大功率内燃机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并向国Ⅳ排放标准过渡,建成产品功率齐全、配套范围广泛、品种多元化、技术与国际全面接轨的世界级通用动力制造基地,打造民族自主和国际动力的双品牌。支持烟台东岳通用动力总成公司,扩大1.4-1.6升轿车用汽油机产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能力。支持威亚汽车发动机,加快推进汽车研发中心建设,开发生产α、θ、γ等各类汽油发动机。支持济柴等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继续保持大功率陆用柴油机在国内的领先优势,扩大船用发动机生产规模,培育气体发动机主导品牌,加快天然气压缩机组及液力传动等相关产品的研发。支持胜利动力机械公司,发挥国内最大燃气发动机及发电机组制造企业优势,加强研发,扩大产能,继续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支持淄博柴油机,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重点开发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燃气及柴油发电机组、背压式工业汽轮机。支持莱动内燃机,加快国Ⅲ/国Ⅳ高速柴油机技术创新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为轻型汽车、大中马力拖拉机、工程机、收割机的规模配套能力。支持滨州盟威集团、文登天润、荣成连杆、聊城鑫亚、*康达、龙口油泵、淄博华成集团等企业,加快发展活塞、曲轴、油泵油嘴等内燃机配件产品。

(七)轻工机械行业。依托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造纸机械、塑料机械、食品与包装机械,提高光电机一体化水平,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支持*二轻机、恒星造纸机电设备厂等企业,发展宽幅高速纸机及配套设备。支持济宁轻机,发展以速生材为原料的化学浆、化学机械浆成套设备。支持汶瑞机械等企业,重点发展造纸黑液处理设备。支持华冠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大型工程塑料、农用宽幅薄膜、废旧塑料回收再生成型设备。以三金集团为依托,加快发展多滴行列式制瓶机组及自动检验、包装生产线、大型液体包装线、多品种灌装机等专用设备,大力开发深加工机械。支持威海印刷机、青岛瑞普电气等企业,加快发展胶印机系列产品。支持青岛泰发集团等企业,加快青岛物流器械产业化基地建设。

(八)化工机械行业。依托青岛高校软控、双星机械、*豪迈、东营金泰等公司,发展轮胎成套制造设备;支持高原石油装备公司、*墨龙、孚瑞特石油装备公司、九环机械集团、昌盛机械、明珠石油装备公司等企业,发展石油开采勘探、钻井、采油、集输等系列产品以及海洋钻井设备。

(九)大型、重型成套装备。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南车集团四方车辆厂的时速3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重载货车和中车集团*车辆有限公司的铁路运装罐车及零部件项目等。组织重点企业研发600MW以上大型发电、输变电成套设备;强化大型医疗器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支持*矿机集团、景津压滤机集团等企业,加快大型煤炭井下综合采掘、提升和洗选设备以及大型露天矿设备的研制开发力度,实现大型综采、提升和洗选设备国产化。支持*华兴机械集团等企业,扩大大型石材加工设备规模,加快锯石污水处理设备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加快发展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大型造纸成套设备、石油钻采输油成套设备、盾构隧道掘进机等。加快研发,加强联合,争取3年取得重大突破。

(十)基础部件及其他重点机械。依托现有优势,加快发展气动元件、液压件、密封件、标准件、大型精密轴承、密封耐热防腐高压阀门、核电阀门、水泵、风机、高档模具、大型铸锻件、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高强度紧固件等基础部件;加快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中高档传感器等;重点发展高效、高性能、精密复杂刀具,高速列车转向架、轮对用特种钢等。优化提升集装箱、矿山机械、试验检测设备、工业制冷成套设备、大型电站脱硫设备和环保设备等。支持*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核电装备国产化,重点发展AP1000核电站安全壳压力容器、结构模块、设备模块及相关产品制造。支持烟台台海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AP1000核电站主管道及核级锻件产品,争取在未来3至4年内核电国产化程度从50%提高到70%以上。

在加快发展上述重点行业和产品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要求,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高新技术的应用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运用首台首套的鼓励支持政策,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四、政策措施

(一)强化营销手段,开拓市场空间。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开展重大装备省内自主化工作。对今后3年内开工建设的交通、能源、原材料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方案的项目,鼓励项目业主单位优先采购省内生产的设备。利用当前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农惠农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广使用省内生产的农业机械。

(二)加强协调指导,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之间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支持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实施国家和全省的重大项目。推进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形成优势产业和产品结构,避免结构雷同,防止重复建设。对国家倡导的企业兼并重组,可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或资金补助。

(三)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延伸扩展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等业务,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鼓励实力较强的技术中心实行区域性开放,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国际合作、参股国外先进的研发、制造企业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支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省机械装备业省级行业技术中心、*大学、*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技术优势,加强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开发,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和系统成套水平。加快人才培养,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适应产业提升和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造就具备开发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增强吸引人才优势;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入股、持股、提高薪酬等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人才。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拓宽融资渠道,做好资金供应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方面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引进消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提供贷款。外汇管理部门要充分满足装备制造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用汇需求,为省内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并购国外研究开发机构或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篇6

【关键词】 玉米 机械收获 主要问题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是玉米生产,甚至整个粮食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我国玉米机械收获蕴藏着巨大的农机制造业和服务业市场,但是, 当前市场上的玉米收获机械产品技术存在着含量不高、质量不过关、服务跟不上等限制因素,严重地影响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和机械化收获市场的大力推进。

2009年,按照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的部署,吉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展开了玉米收获机械产品质量调查工作。历时3个多月,调查在用玉米收获机375台,涉及12家企业生产的14个型号产品。据调查所掌握的资料,分析我省玉米收获机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吉林省玉米收获机械行业发展概况

1.1玉米收获机械市场现状

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达28万公顷,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68.2%。吉林省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整地、播种、中耕以及植保等生产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但收获环节机械化却进展缓慢,成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2005年全省销售玉米收获机50多台;2006年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超过100台;2007年增加到351台。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拉动,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推进,我省玉米机收发展速度稳步加快。2008年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了1400多台,机收面积1.23万公顷,机收水平达到4.1%。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又新增玉米收获机800余台,总数达到2200台,玉米机收率达10%左右。

1.2玉米收获机生产情况

2005年以前,我省玉米收获机生产还是空白。到2009年,全省已有二十余家企业能够生产玉米收获机。由于起步较晚,产品还不太成熟,企业年产量合计100台左右。

2.质量调查结果分析

2.1调查的总体情况

2.1.1调查涉及12家企业生产的14个型号,调查总数为375台。

2.1.2从产品结构型式看,现有自走式200台,占调查总数的53.33%;背负式175台,占调查总数的46.67%。作业行数在2、3、4行之间的机械分别为105台、145台、125台。所调查机具全部具有摘穗功能,多数具有剥皮功能。带茎秆切碎回收装置的有120台。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有285台,占调查机具的76%。

2.1.3机手年龄30~45岁居多,占调查总数的70.93%;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分别为237人和108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3.2%和28.8%。机手作业年限1~2年的有229人,2~3年的有95人,4年以上的仅有10人。有348名机手上机前经过培训,26人经过专业培训,仅有1人上机前未经过培训。

2.2调查结果综合评价

2.2.1调查了可靠性满意度、安全性满意度、适用性满意度、作业质量满意度、产品服务满意度、产品价值满意度、产品的总体满意度等,其中安全性满意度指数最高,受访者对危险运动件安全防护、安全标志警示作用和使用说明书中安全使用说明三项调查内容,回答“较满意”和“满意”占调查总数的85%以上。然后依次为产品价值满意度、作业质量满意度、产品的总体满意度、产品服务满意度、适应性满意度、总体印象满意度、可靠性满意度。

2.2.2 调查结果总体看首次故障前平均作业时间35.93小时,首次故障前平均作业量151.78亩,作业不到30小时就出现故障的有161台,占调查总数的43%,超过120小时才出现故障的仅24台,占调查总数的6%。可见大多数玉米收获机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调查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与水稻收割机相比,玉米收获机还不完全成熟,特别是在吉林省还未完成本土熟化,因此进入我省的玉米收获机可以用,但问题有很多。

3.1产品自身问题较大

3.1.1个别机型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发动机排气管高温容易引起落在上面的玉米叶着火,个别甚至起动机电线着火;运粮器出杂口和剥皮机下端出杂口堵塞,作业时需人工疏通,人身安全难以保证;车轮的轴、轴承损坏,造成车轮脱落;制动性能不好。

3.1.2有的机型存在设计缺陷 有的机型前割台安装位置阻挡驾驶员视线;自走式收获机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背负式收获机存在重心偏高,不宜在坡地作业的缺陷。

3.1.3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变速箱故障比较多;主传动轴易开焊;链条、皮带经常损坏;钣金和角铁等强度和硬度差,使用中开焊、变形经常发生。

3.1.4作业效果不尽人意背负式机型扒皮率仅60%,自走式机型尽管有二次扒皮设备,扒皮率最多也只能达到80%。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苞叶剥净满意度只有11%,较满意的占27%,60%对苞叶剥净率不置可否。

3.2种植制度的差异造成机具适应性差

3.2.1对玉米行距的适应性差 吉林省各地种植玉米的行距不一,还有一些地方采用间种和宽窄行套种,而多数玉米收获机适用600~650mm的地块。虽然有的企业已开发出不对行机具,但仍不能完全适应东北垄作玉米。

3.2.2对玉米种植密度的适应性差 吉林省玉米一年一熟,玉米穗大、结穗点高、茎秆粗壮高大、种植密度高,对适于一年二熟作业的机具来说,会相对增加收获机的作业阻力,导致断链条、出茬口赌塞等故障,特别是立式摘穗辊,发生堵塞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作业效率。一些玉米收获机的割台高低不能调整,或调整时收穗角度过大,都不能很好的适应结穗过高或过低的玉米收获。

3.2.3对玉米含水量的适应性差 玉米含水量是对玉米收获机收获效果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太干、太湿籽粒损失较大。通常我省玉米秋后在地里进行风干,玉米穗下垂,秸秆变黄,韧性增强,玉米收获时掉穗损失较大,秸秆粉碎较困难,客观上给玉米机收带来了难度。

3.2.4对地块的适应性差吉林省在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时,将多数地块规划为500×500米。农户在种植玉米时没有留出足够的行车道,给大型玉米收获机作业带来一定的困难,转弯时间长,影响作业效率。机械压地头的现象比较严重。

3.3售后服务不及时,效果不好

有的企业三包服务不到位,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安装技术指导跟不上。服务人员少、素质低,到用户家装配还另外收费;三包配件不足;配件标准化、通用化率低,价格高;服务态度差;服务效果和服务技术差,无法准确判断农机故障。

3.4机手技术水平低,维护不及时

多数机手没进行专业操作培训,只进行过上机前培训。由于机手水平差,操作不当,大大影响了机具作业效果,作业质量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认可。有些机手是临时雇佣,对机具养护管理意识淡薄,毫无责任心。

3.5收益比低,养机户积极性不高

由于上述多方面的原因,多数养机户收益比低。60%受访者反映机具作业年纯收入不到1万元,有效使用年限内难以收回投资。大型机作业效率并不太高,辅助时间过长。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对拖拉机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装卸不方便。

4.几点建议

4.1加大补贴力度,缩短投入成本的回收期调动购机积极性,对玉米机收实行作业补贴,据实直接补给采用机收的农户。强调作业补贴与提高机具补助比例相比,更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发展玉米机收的积极性,发挥市场的配置性作用。

4.2因地制宜,推广适宜机型在吉林省农业合作社和种田大户的地块还没有形成规模前,应按照当前我省农民的购买力,选择以小型自走式为主推机型,背负式机型为过渡机型。做到大小机型兼顾,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

4.3严把核心部件质量关对存在有重大安全隐患核心部件质量问题的产品,必要时取消补贴资格。核心部件质量问题与一般部件质量问题有质的区别,这类问题应当尽快解决,组织有关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共同探讨问题机具的解决办法。

4.4强化选型试验和质量跟踪调查玉米收获机是对适应性要求较高的机具。应当通过选型试验,为不同地区合理配置不同机型。质量跟踪调查是全面掌握玉米收获机质量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质量跟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5强化售后服务工作售后服务是生产经营企业的法定责任。要把售后服务作为产品进入补贴目录考核的重要条件,同时也作为补贴产品供应商的重要考核条件;加强售后服务人员职业资格的检查和培训;加强售后服务备件和储备情况检查;加强售后服务有偿换件价格检查。坚持卖机与售后服务的并重管理,保证售后服务到位,实行售后服务考核。

篇7

股东们讨论决定:明年销量翻番。

股东会议结束了。

现在,疯的是我。面对股东的决议,我只能完成;完成不了我出局,很简单。可我不能对我的渠道说,不行你们就出局。

经过三天系统思考,我制定了用两个月层层推进、逼迫渠道就范的路径:煽风点火,远景逼迫,敲山震虎,共同投入,共享未来。目标只有一个:逼出整个渠道的极限来,确保增长一倍!

煽风点火

任何超出想象的事情,都必须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否则,只会自取其辱。何况,渠道商只认钱,如果不认可我描绘的“钱途”,只会对我报以冷笑――口头支持,绝不行动。

因此,作为第一步,要为经销商心中树立一个“认知”标杆,先在心理上逼大家,紧张起来。于是,我在各个区域部署极富鼓动性的年终培训会议,宣传如下事实和逻辑:

其一,行业发展要借国家大势,企业发展要借行业大势,个人发展要借企业大势。

我们所在的行业,是机械行业的一个分支,借中国的大势,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幅。我们连续7年增长率在50%以上,借的也是行业大势。同样,很多经销商从一文不名,到今天的身价千万乃至上亿,是因为你跟随了这个企业。作为经销商,你过得比同行滋润,也是因为你与这个企业结合。所以,你的命运被绑定在这个企业身上了……

言下之意,公司怎么干,你就跟着吧。

其二,整个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大企业活不好,小企业死不了,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不在整合中胜出,就在整合中消亡,我们必然做整合者!――和公司一起去整合吧!

其三,厚积薄发。不论是我们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有这样的企业:连续若干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随后的某年会出现超过一倍的增长。举例而言,就连一个做农机的企业2006年后连续几年增速都能达到127%!另一个企业前后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1%、32%、34%和110.3%!――我们就不能翻番一次?

其四,经销商之间竞争白热化。很多地区出现了“赢者通吃”的趋势,一般只有两三个大的经销商,其余的基本是配角。如果你不能将对手挤扁,意味着3年后无利可图――别再扮演“懒羊羊”!

其五,经销商的区域性寡头垄断不可避免,这样的事情已经在很多区域发生了。这些寡头后面,往往都站着高速增长的企业,甚至还能超过企业的增速。――大家是否也准备独占一方?

我要每个区域主管与经销商逐个沟通,讨论对这些事实和逻辑的看法。我的目的很简单:让大家认识到大势,找到标杆,给自己更大的希望!只要他们心中开始有了某种犹豫、渴望或期待,就意味着可以走下一步了!

5天后,各地的反馈让我哑然失笑:很多经销商都问同一个问题――“公司能不能教教我怎么把对手挤扁?”他们想当老大!

就是要逼出这句话!看来他们进了我设定的逻辑,游戏进入下一步。

远景逼迫

不是都要“挤扁对手”么?那么就给大家描绘远景吧!如果认可了,可就别怪我按照当老大的要求来要求各位了!

于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我正式起草了文件,征求一圈意见以后要求每个经销商签字,强化认识,这是从思想到行动上的逼迫跳板。

概要如下:

1.行业平均增速30%,公司平均增速50%。这意味着低于50%增速的经销商不优秀,低于30%增速的经销商很危险。

2.公司已经是行业老大,已经持续7年高速增长,已经具备销量翻倍增长的条件。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配备超乎想象的资源,需要经销商有超乎想象的能力来消化这些资源――你是那个人么?

3.有一半的区域在市场上是老大,但这些区域的增速都达不到50%。说明这些朋友3年后可能被别人挤扁。为了不让你被挤扁,你需要二次创业,以超乎想象的能力来完成飞跃――你愿意么?

4.行业第二名的增速是60%,也就是说如果公司低于这个速度就有可能“完败”。一旦完败,意味着大家失去一个“铁饭碗”。按照会议上的共识,3年后大多数市场只能容纳两三个“寡头”经销商吃香的喝辣的――真到了当配角的那一天,还有你玩的份儿吗!

综上所述:想当老大不容易。如果想继续当老大,或者成为老大,所有区域的增速都要超过60%;如果考虑到排名第二的那个死对头也在加速扩张,你的增速要达到100%以上;如果想坐稳老大的位置,则各位需要把你们当地那个第二、第三统统打垮!――其实我知道,第二、第三永远都存在,只是为了增加虚拟目标,制造压力。

真的实现了这个目标,对各位经销商意味着:争夺客户不会像现在这样费力气;你与合作伙伴的谈判更有主动权;可以享受稳定的高额利润,这才是我们要的!――敢想么?敢做么?要做么?!

大家沉默了。

因为,这些事实,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它都在那里,无喜无悲。

因为,那个趋势,不论你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它都摆在那里,不快不慢。

因为,你的抉择,不论你下决心或者不下决心,它都悬在那里,不早不晚。

敲山震虎

如此逼迫之下,总有人要打破沉默。

我要做的,是悄悄做好应对准备。我先放出一个真实的小道消息:“公司要上市了,欢迎大家成为股东……”能不能成为股东没人知道,但他们在我的紧逼之下产生了更大的期待和狂想!希望,往往是“减压”的最佳方式。

接下来,意料之中的两件事情:总有人要拿他的野心来和公司讨价还价;总有人受不了这个压力想要背叛――尽管在公司这个摇钱树下,甘愿放弃的人是少数。

对于第一种,政策是:不怕你不开口,就怕你没胆识!

你敢出什么价码(投入)来拿老大的位置,决定了公司未来对你的政策!请先用书面形式单独递交给我――这个通过非正式渠道将信息散布出去。

我的意图是:先将他们的底牌逼出来!在不知道公司底牌的前提下,他们所出的价码会非常保守,而他们的底牌,就是我用来逼其他经销商投入的参考标准和“通行规则”!

谢谢了,你们给我当了标杆!

对于第二种,政策是:不用等经销商背叛,先干掉一批。

利用现在公司是市场老大的强势地位,可以在吸引到强势经销商的情况下,将如下类别的现有经销商替换:当地市场份额连续两年在第三名以外的,增长率连续两年达不到30%以上的。

用意有二:其一,想背叛的经销商一定在这两类之中;其二,表明公司的立场是坚定的,如果你落后了,不用市场收拾你,公司先灭掉你――死在自己人枪口下,总比死在敌人枪口下要好。

这一动干戈,12%的经销商要被清理掉――当然,是要逼退他们!

怎么逼呢?

派各区域负责人一对一谈话。这是一个连环的逻辑体系:

其一,你已经连续两年落后行业平均水平了,如果今年不能奋起,你可能被对手挤扁。你还行么?

其二,明年如果不能做到当地老大或者老二,我们认为两年后你生存的概率很小。你认为今年该如何抉择?

其三,参考上述条件,你认为公司会把资源投到你身上么?失去公司的支持,你还能坚持吗?

其四,如果不能参加决战,现在全身而退是个聪明的选择,至少不会在未来的决战中浪费钱!

冒汗吧,谁让你没有种好这颗摇钱树!

在这套逻辑下,除了几个经销商和公司签了“生死状”的,基本都被逼出局。那几个没有出局的,自然又是我的标杆!

这样,一正一反,两头进逼,夹在中间的经销商只有一个选择:既然不能放弃嘴里的肉,也不愿意放弃看到的那块肥肉,那就为这块肥肉拼吧!

携手“上船”

这时所有人都已经快到极限了。于是,年底之前,将大家聚集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开会,抛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核心精神有两点:公司逼自己整合行业,经销商逼自己整合区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为了逼出大家的能量,核心的内容如是设定:

首先表态,公司加大行业重组的力度,将整合若干与公司有互补特征和有特色的同行企业,协助大家消灭竞争对手、巩固地位,这将动摇整个江湖的格局。言下之意,公司疯了,作为经销商不跟着疯就不正常了。

其次,公司把支持政策分为A、B、C三类,支持政策有天壤之别。获得A类政策的经销商可以用“不当老大都难”来形容;获得B类政策的经销商可以用“事业转折点”来形容;C类算是安慰奖。A类覆盖20%经销商,B类覆盖30%经销商。

再次,会前,我已经和那些主动以自己的野心来和公司要价的经销商们谈妥共同投入的条件。在我的威逼利诱之下,与公司签订了包括对他们而言是巨额的投入、不可想象的增长率和低投诉率,我则报之最为全面的“保姆式”A类政策――包含明确的配投比例、投入方式与节点控制、兑现时间、考核指标以及市场帮扶、团队建设等等。因为他们是标杆,他们与公司的合约将成为其他所有经销商的指南针!

这些都准备好了,我请公司的董事长宣布一条更刺激的消息:A类经销商可以优先购买公司的股份,分享公司未来成长的红利!――继续狂想吧!笑对逼迫!

最后,你会获得哪类政策?结果由你自己决定!如何决定呢?请各位参照那些标杆,用笔把你自己明年要投入的金额、承诺销量这两个硬性指标写出来,公司会按照这些数据的高低进行排序。

投入金额最高的20%经销商获得A类政策。如果投入金额相同,则优选承诺销量高的。如此类推。可以预期,在这个游戏规则下,经销商会为了那优厚的支持政策,尽可能突破自己的底线!

有经销商问:是否可以优先考虑以承诺销量来排序?我笑而不答,谁不知道投入才是硬道理?没有投入哪有销量!

总之,想要政策你得出血!这是丛林法则,我也没办法。虽然,大家都知道我在耍花腔,但他们没有退路,何况历年来我的支持是足额兑现的!

结果如何?

自然是逼到我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