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范文

时间:2023-03-16 07:1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程门立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天下大雪,杨时和朋友去拜见老师程颐。他们到时,程颐正在休息。他们不敢惊扰,在门外等候。过了很久,程颐醒来,发现杨时全身披雪,脚下的积雪有一尺多厚,于是他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窑头小学三年级:戴依琳

作文 zuowenku.net

篇3

大家好。

今天我升旗演讲题目是:《让我们学会成长》,当看着我们的弟弟妹妹一天天长高、长大,由小学一年级升上初中一年级,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爸爸妈妈,额头上的皱纹也明显的增多,这又意味着什么?从这些平凡事,我们可以发现:时间一去不复返。那么在这时光里,我们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会了什么呢?

当然,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也长大了不少,长大了不少,在人生旅途中也尝尽酸甜苦辣。

先不说同学们是怎样成长和长大!首先,我觉得在这人海茫茫的人群中,我们大家能相聚于中英文学校就是缘分,我们应该要懂得珍惜,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师生之间的感情,那么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校园。在这种融洽的环境下,我们也才能健康成长。

那我们又为什么能在学校这种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呢?是爸爸妈妈含莘茹苦,为了家庭,不惜在外奔波劳累,辛苦赚钱,因此我们必须不辜负爸爸妈妈的一番苦心,不要和父母之间有一点小事就斗嘴就吵翻了那了天,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理解父母,要以报恩心态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是生我们的父母呢?

在学习生活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当我们还年幼时,总是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才能得以解决,那我们现在长大了,我们应该不能再以以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我们首先要学会自信和坚强、自勉和自励。面对困难与问题,要坚强,不能脆弱,鼓足勇气向前奋斗;取得成功了,也不能骄傲自满,要不断攀上巅峰。

篇4

农田水利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

工程水文学、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壤农作学、水利工程施工、灌溉与排水工程学、水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水工建筑物、水泵与泵站。

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是以水文学和水力学及工程力学为基础,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区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的综合性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有很多故事可以明显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礼仪,比如说有程门立雪,孔融让梨,千里送鹅毛等等。可是最令我有感悟的是程门立雪。因为它是一个积极上进的故事。

程门立雪主要是说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有一次去书院拜见程颐,程颐装作在睡觉,两个人就站在门口等着程颐醒来,这样等了好长时间,程颐像刚刚醒来一样,装作惊讶的说:“你们什么时候来的!”那天是冬天最冷的一天,雪已经没过了他们的膝盖。

这个故事写了关于两个人为了尊敬老师不吵醒他在门外站着,雪都到了很高。这个故事是说了中国民族礼仪的故事,我们需要中国民族礼仪,因为它是中国的特色和代表。

初一:顾宇斌

篇6

【关键词】语文素养 交际能力、文化品位 审美情趣 知识视野 学习的主人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和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前言部分,“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前后出现了六次之多,可见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里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包括: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能力,以及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

一、对新课标中“语文素养”的肤浅认识

《课程标准》是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纲领、法规和准则。它的科学与否,关系到一代代孩子能否快速高效地熟练掌握母语,进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能否迅速提高。因而,我们更要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尤其是“语文素养”。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标准都可能有弊端,尤其是在解读的时候,由于文化修养的不同,更容易出现偏差。我们指出它的不足,不是要批判、否定,而是希望促使它更加完善。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想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比较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里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使人觉得不如‘语文素养’一词的涵盖面广、概括性强。”“语文素养”要表达的就是语文修养、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的总和,它是一个比前述几个单一概念更妥帖更科学更新颖更生动的“集合式”词语。也正因为这样,才致使了“语文素养”的内容过广,外延过大,似乎有了“语文素养”,其他课程尽可以放假休息了。

课程标准把语文素养外延扩大,这里所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就包括: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这样的内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这样的本身非常好,但是,却使课程目标成了一种无所不包、博大精深、虚无飘渺的目标。这其中任何一项,都没有限定方向和范围,这样的课程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空谈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应该把语文素养的培养化成每节课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把语文教材看做学生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学问,还应该把它当作学生积累和学会熟练运用祖国语词文字的凭借,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实际,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因为,现在学校非毕业班都在大搞详尽讲析,毕业班则在大搞题海战术,而写作却只是详尽讲析和题海战术的附庸,而且还要因为缺乏写作素材,使得学生不是为写不出而苦恼和厌写,就是从小就会写假话、空话和套话。

“语文素养”一词的概括性强,但是内涵仍然模糊。这里讨论“语文素养”,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目标,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

二、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和地位”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形成”这个词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其形成。这里的“发展”告诉我们,“语文素养”是动态的,是可以发展的,因此教师要研究如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而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从这两个词的使用,也让我们看到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培养的,而且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的共同努力。

其一、注意语文学习的积累过程,通过背诵培养良好的语感

学习语文,重在积累,有积累才能形成语感,有积累才能在大脑中储存更多的语言知识。虽然现在的语文教师大多不认同课文诵读,学生也反感考试背诵的内容,但“这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点”,“对此,不要害怕有人指手画脚,要理直气壮地让孩子记忆对他们的终生发展有用的东西,要让学生广泛的阅读,要加强诵读,包括背诵。(巢宗祺)”背诵,注重的不仅仅是一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在让学生记住一些内容的同时,使他们形成一定的语言反应机制,背诵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另外,在背诵过程中,还让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收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因此,背诵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感悟的过程、接受熏陶的过程。我们中国语文的学习过程,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点。课程标准把“培养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涵,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独特性。

现代信息发达,占据了学生许多时间和空间,如果我们不提倡学生多读、多背,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不给学生多读的机会,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考背诵,是为了推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基本点。因此,诵读的实现,我们要能够做到抓落实,学生也要能够理解和配合,这是不可忽视的。

其二、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语文变成学生成长的需求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缺乏个性,而且被动。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改变一种习惯,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求知。这就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把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成长需求。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营造学生自主活动的氛围,尽量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量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写作,自己去感悟,并推动学生互动多交流、多讨论,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倡导对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7

关键词:城市山岭隧道;数值分析;支护力学行为

1 背景

1.1 厦门文兴路道路工程起点位于县黄路与文兴路一期的交叉口处,通过隧道穿越无尾塔山及龙舌山中部,终点与文兴路浦南小学相接,为城市II级次干道,道路全长3.39Km。其中,左线隧道全长2021米,右线隧道全长1993米。文兴路隧道工程地质状况极其复杂,在左线隧道ZK1+200~+600段东侧临近水库,平面最小距离20m左右,隧道顶距离水库底部40多米,隧道与水库的平面关系如图.1;隧道洞身穿越F3断层破碎带(ZK1+309~328,YK1+335~+390),断层破碎带与东山水库相连,属于压扭性断裂带。该地区构造裂隙发育,不排除其它地段裂隙水与东山水库地表水有连贯的可能性等状况。隧道施工方式以台阶法为主,在靠近水库的停车带大断面采用CD法施工。

1.2 城市山岭隧道的设计、施工往往由于其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而有别于现阶段广泛的城市浅埋暗挖隧道。一般情况下城市山岭隧道都处于地层深处,与城市浅埋隧道有着本质的不同,导致了两者的预加固措施和开挖方式的不同,前者强调根据围岩条件,决定是否采取预加固措施,使隧道周边的围岩成为整体支护体系的一部分,常规的开挖方法有台阶法、CD法、CRD法等[1];而后者一般属于浅埋、软弱的围岩条件,要求采取各种措施预加固地层,从而近可能得减少松散压力,常规的开挖方法有CRD法、眼睛工法、洞桩法等等[2]。本文以厦门文兴路隧道为例,重点分析了城市山岭隧道的开挖、支护过程中的支护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

图1 水库与隧道的平面关系

2 隧道开挖、支护的数值模拟

为了详细了解隧道施工过程的支护力学行为变化,以靠近水库段为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本次数值模拟基于大型岩土工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由于三维模型计算分析相当耗时,为了节约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考虑到各种最不利的因素,仅取ZK1+250~ZK1+300段做分析(对应计算模型的里程为ZK0~ZK-50),如图2。

图2 整体三维有限差分模型

2.1 计算模型

此段里程含有构造裂隙发育带、紧急停车带,隧道施工为短台阶法和CD法。弱风化花岗岩岩层和支护混凝土采用线弹性的本构模型,强风化花岗岩和裂隙发育带采用m-c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各岩层和混凝土参数分别如表.1、表.2,三维有限差分模型如图.2,总共155100个单元,161874个节点。水库的边界条件比较复杂,本次计算仅对水库的水压作等效水压力处理,水库水的渗流问题以及相应的流固耦合暂未考虑。

2.2 计算结果分析

三维模型中隧道里程方向前10m采用短台阶法开挖,中间30m采用CD法开挖,后10m采用短台阶法开挖,考虑最不利施工工况,模型中的隧道断面全部采用紧急停车带的大断面。计算过程中开挖阶段考虑荷载释放30%,初期支护阶段荷载释放60%,二次衬砌阶段荷载释放10%,对于坐标轴的Y向对应为竖直方向,X向对应为隧道横断面方向,Z向对应为隧道里程方向。

2.2.1 左侧隧道0~-10m台阶法开挖完后初期支护结果

图3 初期支护Y向位移

从图3~图4可以看出隧道的最大拱顶沉降为-0.7mm,初期支护的最大压应力为0.5Mpa,最大拉应力为0.8Mpa。因此,隧道在弱风化的花岗岩中掘进时,围岩、初期支护的位移、应力都处于可控范围之内,隧道施工安全。

图4 初期支护第一主应力

2.2.2 左侧隧道CD法开挖-10~-40m&右侧隧道台阶法开挖0~-5m

基于隧道施工最不利的力学影响因素以及模型简化的考虑,计算过程中假设模型中的隧道里程-10~-40m段全部穿越裂隙发育带,并且左、右隧道掌子面拉开35m的间距。

从图5可以看出隧道的初期支护施作完后,初期支护的最大拱顶沉降为5.5mm。另一方面,隧道在此推进过程中遭遇构造裂隙发育带,所以,在此过程中,开挖引起的位移较隧道在弱风化岩层中推进工况的大,并且该区与水库之间存在水力联系的可能性,一旦水力联系存在,势必进一步引起隧道围岩的弱化,并进一步加速开挖后围岩位移的发展。从应力云图6可以得出初期支护的最大压应力为10MPa。

图5 初期支护Y向位移

图6 初期支护的第三主应力

2.2.3 左、右隧道施工完成后的结果

从图7可见隧道施工完毕后,初期支护的Y向最大位移发生在穿越-10~-40m的构造裂隙发育带里程段,最大Y向沉降位移为6.7mm,并且在此里程段,隧道底部有一定的隆起现象,最大的隆起位移为6mm,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仰拱紧跟,尽早使衬砌封闭成环。由图.8可以得出在隧道的仰拱部位出现约为2MPa左右的拉应力,因此,仰拱部分不应单纯采用素混凝土,同时,应力云图还显示局部拉应力出现在仰拱与边墙的相接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仰拱钢筋与边墙钢筋的搭接质量,并严格按设计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

图8 二次衬砌的第三主应力

3 结论

3.1 隧道在推进过程中遭遇构造裂隙发育带,在此阶段,开挖引起的位移较隧道在弱风化岩层中推进的大,并且该区与水库之间存在水力联系的可能性,一旦水力联系存在,势必进一步引起隧道围岩的弱化,并进一步加速开挖后围岩位移的发展,应采取注浆及超前锚杆等必要的预加固措施。

3.2 隧道施工完毕后,初期支护的Y向最大沉降位移发生在穿越-10~-40m的构造裂隙发育带的里程段,并且在此里程段,隧道底部有一定的隆起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仰拱紧跟,尽早使衬砌封闭成环,边墙的最大收敛约为2mm,属于可控状态。

3.3 隧道的仰拱局部部位出现约为2MPa左右的拉应力,因此,仰拱部分不应单纯采用素混凝土,同时,由应力云图可以得出局部拉应力出现在仰拱与边墙的相接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仰拱钢筋与边墙钢筋的搭接质量,并按设计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

参考文献

篇8

学生的出口成“脏”,问路者的“冰冰”有礼,道路的垃圾遍地,公交车上的争夺拥挤等等的一切都在述说着我们所丢失的宝贵。古人说的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古代的一个小故事:孔融让梨,就告诉我们礼仪的重要性。

孔融,鲁国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而另一个故事:程门立雪,则告诉我们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篇9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金秋的九月,原本是平凡的日子,却有着辉煌的内涵和五彩缤纷的色彩!“9月10日”,这个普通的日子,正是因为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变得伟大而神圣!

20xx年9月10日是全国第二十六个教师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是不是该组织一下活动来纪念这个教师节,来感谢我们的教师呢?

初三(13)班在临时班委会的策划下,组织了 “师恩难忘” 教师节主题班会。把所有的情怀都在这里释放 ,一起感谢,一起祝福!为自己崇敬的他们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敬意——老师,您辛苦了!

主题班会由梁辛成和刘菲同学主持,活动分四个流程进行。

第一个流程是“祝福你老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拿到由宣传委员李嘉莉、朱艳芳、梁韵莉准备的精美纸片。大家把最真的最深的祝福写在纸片上,深深的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高敬意和衷心的祝愿。最后,把精美的纸片贴在课室后面的黑板上,让祝福随着黑板报传递得更久更远。

接下来的活动是小品“现代版‘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比喻尊敬师长,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荣幸地邀请了我们班的顶级影星,他们分别是利建君和姚振昌演学生;李嘉莉旁白;陈淑瑶演门卫;陈韵珊演老师。在过程中,利建君的演得非常搞笑,新一代“蜡笔小新哥”就这么诞生了,全班同学包括老师都笑得弯下了腰,大家融在快乐的氛围里。

最精彩的是“揭晓老师”,就是让一位同学扮演其中一位老师的特征,让其它同学们来猜。我们的历史老师也就是“周公”,他的特征实在是不可胜数,所以冯乐堂同学来了一句:“我上课习惯渴了就喝茶,累了就坐下,你们不要去打小报告……”一说完大家都知道他演的是“周公”。姚振昌演的物理老师也十分相似,那句口头禅真的很经典。当然,其他同学都演得很不错。

最后一个活动就是歌颂教师节,主唱刘菲同学,她那甜如浸蜜,让人倍感舒适,心旷神怡的声音,让人难以忘怀,堪称小歌后“小王菲”而不为过啊!

篇10

《中国教师》:崔校长,您好。您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下贵校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基本情况吗?

崔楚民:我校尝试与高校开展合作,希望在生源基地校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深入,更多地开发教育资源领域的合作交流。目前已经开始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高校自主为我校高中生开发的选修课程,目前已开设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课程3门,小语种法语、西班牙语2门,媒介素养课程1门等共计8门课程。二是开设“翱翔论坛”讲座课程,即五所合作大学依据我校学生的基础,为学生定期开设科技与人文论坛。三是开设“翱翔课程”,即由高校利用寒暑假时间,选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走进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感受大学学习生活,了解大学专业及相关科技前沿发展情况,培养创新思维和基本的科研兴趣,从而实现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愿望。

二、自选课程,拓宽视野,提升素养

《中国教师》:贵校是如何开展和实行这些大学先修课程的?

崔楚民:严格意义上讲,我校开设的大学课程还只能称之为准先修课程,是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一次探索、预热和前期准备。我们在高中阶段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开设方式主要采取与高中校本选修课程进行融合,与校本选修课程同步开设,大学课程进入校本选修课程目录清单,学生自主选择,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该类课程。目前课程门类主要包括语言类、人文类、理科类三大类别。语言类开设了西班牙语和法语两门,课时为180课时,分别开设语音课、语法课以及阅读与写作;人文类主要开设了媒体素养课程,课时设计为32课时,该门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媒体、了解媒体、了解大众传播的基本途径和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使用媒体为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成长服务的意识。另外在高二年级开设了生命科学课程,总课时为32课时,主要内容涉及生命科学的前沿发展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是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培养学科素养。

以上所开设的全部课程的师资都是由大学提供。在开设前期,我们进行了为期半年时间的沟通与协商,主要是围绕课程门类、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课时安排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磋商。每门课程结课时都有较为科学的考核评价,有开放式考查,也有论文作品考核,同时也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了学分评价。

三、加强沟通,落实科研,勇于改革

《中国教师》:崔校长,贵校在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崔楚民:经过将近两年的尝试,与大学合作开设先修课程我们有深刻体会。首先,我们认为这种探索代表了我国基础教育未来改革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目前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重重阻力和困扰。

第一,大学没有相应的部门与中学对接,落实这项工作,我们是通过大学招生部门来与大学的院系进行沟通实施的。由于大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学校与院系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院系的教学自较大,而中学的内部教学管理完全是直线式的条状管理,沟通方便。但是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先修课程,大学必须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牵头,来整合多院系的资源,与中学直接对话,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要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必须有相应的教科研机构参与,行政部门牵头,开展联合攻关,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的调研,并且要出台相应的制度承诺,确保选修大学课程的高中生的权益,调动他们的兴趣。

第三,我们在运作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历时两年,从开会、研讨、组织活动到课程的实施,应该说成本不低。单就课程实施为例,一年下来,我们开设了8门课程、8次讲座,累计400个课时,共计花费将近20万元,课时费由双方承担,以中学为主,涉及午餐补贴以及交通费等,每节课课时费平均达到了500元。

第四,高中教育改革已经进行到了深水区,如果没有来自于高中内部强大的改革动力,以及来自上游的政策支持,要想在高中教育改革上有大动作、大作为,是很难设想的。尤其是要实现高中自主办学、高校自主招生,高中与高校实现有效对接方面的突破性的跨越,必须要有超常规的思维和办法来破题、解题,才有可能获得一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