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管理范文
时间:2024-04-04 11:1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生态环境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海岸带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剖析
笔者认为,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除了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外,人类对海岸带资源的保护意识单薄、开发和利用海岸带资源的方式粗放、海岸带环境保护机制缺失、管理不到位等都是引发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海岸带开发模式粗放及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的海洋产业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海洋第一产业以近海养殖等水产品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多为粗加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效益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用海面积较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同时沿海地区海洋第二、第三产业的布局缺乏特色,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产业结构空间配置趋同。较低的产业结构层次严重制约了海洋产业的高级化发展,更加造成海岸带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近海养殖污染由于局部近海海域在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等方面缺乏规划和控制,加上养殖技术、水产动物免疫和病源生物研究与疾病防治技术落后,给近海局部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出现了诸如水域营养指标升高、有害微生物和嗜污生物占优势、海洋环境富营养化程度加重等状况。如浙江省的象山港和漩门湾,目前已属于重富营养化海湾,生态环境已有明显的局部退化[3]。工业建设及生活排污在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物中,陆源入海污染物约占90%,污水排放、垃圾倾倒、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等产生的污染物质沿河道或河岸随河水涨落流入邻近海域,或者从近海排污口直接流入海洋。沿海项目也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沿海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在海边纷纷建设一些不具备有效污染治理措施的化学制浆造纸、化工、印染等工业生产项目,直接或者间接地向海域排污。《2010年海洋行政执法公报》显示:在检查的29176个用海项目中有违法行为1836起,各级海监机构在倾废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184起,海洋工程环保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321起,海洋生态保护执法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294起。在一些海岸曲折、水流交换不畅的地区,如我国的渤海湾,大量的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已造成渔场外迁、鱼群死亡、赤潮泛滥等,一些珍贵的近海生物资源正在丧失。城市扩张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镇建设用地紧张和招商引资发展用地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和科学的评估规划,围填海造地相对旧城拆迁所耗费的成本低廉,因此沿海省份围填海造地活动呈现速度快、面积大、范围广的发展态势。2005年以后全国每年围海的面积都超过1万hm2。目前,围填海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约占全国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4%,占沿海省份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13%~15%[4]。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认为,目前沿海各地海岸带的开发无序无度,围填海造地对毗邻海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海岸线急剧缩短、海岸生态系统退化、重要渔业资源衰退和海岸防灾、减灾能力降低等。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和政策设计滞后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设计和政策工具的供给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我国海岸带环境污染长期处于“没法(律)管”“没人管”“没人能管”的局面,主要表现为海岸带生态环境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主管部门缺位、地方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渔民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模糊不清,尤其是国土部门、环保部门与海洋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利,导致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效率不佳。此外,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防治”的污染控制模式,不适应海岸带生态环境“污染在海洋,治理在陆地”的特点,无法在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中发挥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诸多法律法规,但却难以对沿海开发中存在的各种利益进行统一有效的协调管理,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法律大都是一般法、行业法,尚没有单独形成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海域制度,在河流入海污染防治、生活污染、养殖污染等方面的规定较为薄弱,甚至存在空白,在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也大多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尽管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违法者设置了民事、行政、刑事3种法律责任形式,但在实践中,几乎是以行政处罚作为唯一的手段,原因是海洋法律法规对刑罚的规定比较笼统,使得执法者在实际办案中无法参照。海洋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还未建立起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因而海洋部门查处的违法行为大都没有相关的移交程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执法工作的进行,不利于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5]。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并存海岸带资源环境具有显著的公共产品属性,由于存在外部性及市场机制不健全性,市场机制常常出现无效率的现象。如在近海养殖中存在过量使用饲料、病害防治药等造成水体污染等方面的负外部性。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排污入海等都具有典型的负外部性。实行近海生态养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有正外部性,但存在着海产品生长周期长或易遭受病害等减产风险。沿海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中使用先进的治污技术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但要面临治污成本增加等问题。环境经济学告诉我们,由于存在外部性,经济活动的价值不能通过市场得以体现,可能造成市场失灵。对于产生负外部性的行为或者产品,由于生产者并没有将外部性内部化,生产者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而生产者按照私人成本和预期收益来安排生产,使得产品数量超出了由社会成本和预期收益决定的最佳数量,造成产品过剩,负外部性增加,导致海岸带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的过度产生,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严重。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或者产品,由于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可能带来生产者收入的减少和产量的降低,造成社会收益高于私人收益,如果生产者按照私人成本预算和预期收益来安排生产,产品数量就不足以满足社会成本和预期收益决定的最佳数量,导致良性产品供给不足,不利于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目前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不健全也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海岸带资源的稀缺性并没有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显现出来,巨额海岸带开发成本在经济决策中被低估,导致产业和项目进入门槛过低,出现过度重复建设和低水平雷同现象。政府干预被认为是传统的、效果最明显的消除公共产品外部性的主要手段。因此为了维护和扩大正外部性,减少和消除负外部性,适当的政府干预就成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但是政府干预不当也可能适得其反。以近海捕捞为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行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总量控制(简称“双控”),但是这种采取捕捞投入要素控制的对策并没有使捕捞投入得到有效缩减[6]。现行的生态环境干预体系难以应对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相关主管部门责任不明、互相推诿、缺乏协作等现象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政府失灵现象,主要表现在海岸带生态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且不具有可执行性、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缺乏专门机构、海岸带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等方面。社会机制不健全解决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除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外,还有社会机制作为补充,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宣传教育等方法能够在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然而对于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关注还相对较少。目前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的社会机制还处于萌芽阶段,由于重视不够、宣传不足,公众对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不能自觉地参与到海岸带环境保护行动中来。同时政府营造的公众参与氛围不够、参与渠道不明、形式单一,公众参与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这些都难以影响政府决策。此外,当前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参与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培育不足,不利于保障社会机制有效运行,严重限制了其在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创新
结合以上分析,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是:构建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海岸带经济发展决策之中;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激励和约束兼容的海岸带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体系。以期通过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及政策的调整缓解海岸带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实现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适时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进行战略定位发达国家在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其共同点可归纳为:重视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将其视为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重视对海岸带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因此在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的实践中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重新进行战略定位,重视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将其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和核心部分,并将其纳入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建设之中。加强对重点海域养殖业污染负荷和重点区域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等污染状况的科学评估,逐步建立完善海岸带生态环境的污染监测、监控体系,将环境检测结果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保证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的有效性。转变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大量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围填海造地等海岸带资源开发加剧了海岸带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因此治本之策在于转变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对于近海养殖业来说,可以继续通过改变养殖方式来优化养殖环境,通过增加水处理装置以及混养等方式减少污染,不断拓展海洋无污染养殖新领域。对于沿海工业来说,关键是优化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以及提高科技进步水平,通过制度创新走新型的沿海工业经济增长道路。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近年来解决高能耗工业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主要途径。未来沿海工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结构,并实现沿海工业的适度集中,实现集聚经济和基础设施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产生量和污染治理成本。构建完善的海岸带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由于海岸带环境污染复杂、来源广泛、分散、污染种类繁多,因此利益相关者众多是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搭建可供协商和交流的公众参与平台,需要构建完整的海岸带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并通过综合手段约束污染排放行为,激励公众广泛参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的公共政策体系重点包括海岸带各类资源的产权制度、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税费政策、财政政策,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海岸带环境准入门槛制度等。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政策工具很多,包括海岸带资源市场交易机制、减排补贴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教育、生态环境保护行为激励机制和行为标准等。经验表明,不能简单地通过某种单一标准判断哪种政策工具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最有效,政策的选择往往取决于海岸带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的性质、管理机构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以及由谁承担治理成本的社会决策。因此在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中,要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完善海岸带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制定较为完备的、可执行的海岸带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对沿海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沿海农业农药和化肥的生产、施用,近海养殖业饲料和病害防治药的生产、施用,海岸带用地规划、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信息公开以及公众参与监督等制度的任务与地位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根据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逐步完善和修正。同时还要明确相应管理机构及其权力,界定海洋部门、国土部门和环保部门之间的管理边界,明确防治海岸带生态环境污染要实行层层把关,陆海各部门之间要协同配合,重在源头控制。按照生态利益优先、负担与收益一致、“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完善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中的行政、民事、刑事法律责任制度等,提高破坏海岸带生态环境的机会成本。同时对各级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主体实施监督,并就监督的主要内容、控制指标、考核办法等进行专门规定,促进海岸带生态环境管理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作者:顾湘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
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
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2、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原理
生态环境监测最主要原理便是“准确性原理”,即监测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历史和生态环境管理的记录、书写,也是生态环境历史的“镜像”写照,同时更能体现环境及环境管理的真实性及环境信息的权威性。为满足“准确性”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还衍生出了以下3个基本原理。
2.1.1代表性原理 即监测是以有限的点位、断面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整体,以有限的采样频率代表时刻变化着的生态环境变化信息,以有限的数据信息量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内部信息。
2.1.2完整性原理 监测通过采用环境“要素”和“相素”、环境“压力”组合监测模式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完整性、复杂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系统性。
2.1.3规范性原理 监测通过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化、技术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可溯源性、精密性。
2.2监测对象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已获得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水、气、声、渣”已不能代表环境监测的对象特征。生态环境监测的范围和对象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生态环境监测范围 包括区域的、流域的、全国的。按照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能够组合成不同的监测范围。
2.2.2生态环境“要素”监测 包括各种环境要素、生态系统中的各环境介质、环保部门主管、监测对象(如各种排气、排水、固体废物等)。
2.2.3生态环境“相素”监测 包括同一环境要素或同一环境介质中的多相监测,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生物相、沉积物相监测,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液相、固相等。
2.2.4生态环境“压力”监测 广义为“源解析”监测,通过广义的“源解析”监测,可以解答环境变化与污染源排放之间的关系,找出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目标等。
2.3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的本质是环境“要素”和环境“相素”中目标污染物各类信息的生产过程,即环境信息的生产过程。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综合性指标、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等,或者分为环境质量指标、自然生态指标、环境保护建设指标等。
3、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3.1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3.1.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3.1.2确定监测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3.1.3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3.2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4、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生态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3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3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项复杂的工程,向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定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为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从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达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定会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近海严重污染防止污染恶化
中图分类号: TE9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The caus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the policy of management
about sea alongshore in our country
LiHaixiangLiuXiaoping
(Shandong Geo-engineeryng Exploration Institute,Shandong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ine economy for instant success, extensive management, even at the expense of the environment, causing serious pollution of coastal waters. In addition,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im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prevent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oastal waters, shall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as soon as possible,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engthen the mechanism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aw enforcement.
Keywords: coastal pollution prevent worsening pollution
引言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合理开发我国的海洋资源可以带来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然而,在以往海洋资源不被视为商品,使其被无偿或低偿使用,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摆脱传统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两难困境,真正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必须针对我国海洋资源过度利用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提出防治办法。
1、中国海洋环境基本状况
1.1中国海域自然状况
中国海域位于亚洲大陆东侧的中纬度和低纬度带,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各海域与大洋之间均有大陆边缘的半岛或群岛断续间隔,基本属封闭性海区。海岸线漫长,长达18000km,分布有6500多个岛屿,沿海滩涂380万公顷,海洋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同时,中国海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1.2我国海水水质情况
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严重,2009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146980km2,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70920 km2,轻度污染海域面积25500 km2,中度污染海域面积20840 km2,严重污染海域面积29720 km2。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
1.3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发展
国家海洋局作为中国海洋工作的主管部门,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中国的海洋环境实施监测,特别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环境大会以后,国家海洋局开始组织对中国沿海的环境污染进行调查。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开始逐步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业务体系,从国家、区域、沿海地方省市到基层单位的四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逐步建立,并广泛开展了中国海域的环境监测工作。近年来,国家海洋局相继制定了海洋工程和海岸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和审核相关管理规定和程序,全面推进了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此外,对中国海监进行了整编,充实了执法力量,加强了能力建设,指导地方成立了执法队伍,加大了海上执法力度。
2.中国海洋污染现状及特点
2.1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
近年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仍呈继续恶化趋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毗邻海域污染最为严重。由于污染严重,导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赤潮大规模频繁发生,使沿海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2.1.1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
截止到2009年,我国全海域受污染面积为76060 km2,其中轻度污染海域面积25500 km2,中度污染海域面积20840 km2,严重污染海域面积29720 km2,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磷酸盐、部分重金属和石油类,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近岸、河口、海湾和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大中城市邻近海域以及排污口附近海域。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较好,近岸部分海域沉积物受到DDT、多氯联苯、砷和石油类等的污染。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基本良好,但近岸部分监测地点个别贝类体内残留的铅、镉、铜、砷等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粪大肠菌群含量超过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少数监测地点个别贝类体内仍然残留有六六六和DDT。
2.1.2陆源排污严重污染近岸海域
中国近海海域的主要污染物80%以上来自陆源排污。每年上百亿吨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将大量的氮、磷、石油类、重金属类(锌、镉、铅、汞、铜等)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携带排放入海,造成近岸海域水质恶化。2005年,全国陆源入海排污监测结果表示,84%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主要超标污染物为营养盐、粪大肠菌群和B0D5等。入海污染物的排放严重影响了邻近增养殖区、保护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等海洋功能区的功能。
2.1.3海水养殖区环境不容乐观
通过对50个海水增养殖区实施监测的结果表明,56%的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部分养殖区海水受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的影响,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48%的增养殖区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部分养殖区沉积物中粪大肠菌群、有机碳、砷的含量较高;养殖生物总体质量一般,部分养殖区养殖生物体内出现DDT、多氯联苯、粪大肠菌群、镉、砷和铅的超标等现象。
2.1.4赤潮灾害频繁发生
由于含有高浓度营养物质的大量污水排放入海,致使我国近海海域赤潮频繁发生,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给海洋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特别是有毒赤潮的发生,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和威胁。
2.1.5近岸海洋生态环境脆弱
近年来,海洋污染加剧和围填海等人为破坏行为的存在,使我国近岸海域生境恶化,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典型生态系统受损,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减少,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中国。总体而言,中国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脆弱状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缓解。
2.1.6海岸侵蚀灾害严重
据统计,目前70%左右的沙岸和大部分开敞式淤泥岸遭受侵蚀,沙质海岸侵蚀岸线己逾2500公里,主要是受沿岸挖砂、水库拦砂、河流人工改道等人为活动的影响。
2.2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
2.2.1我国近海污染物普遍是以氮、磷、油类为主
①油类污染在各海区均有分布,局部区域严重,其中锦州湾、渤海湾、辽东湾、黄海北部、胶州湾、莱州湾及大连湾油类污染尤其显著;②中国近海水体中营养盐含量普遍偏高,超标严重;③重金属污染严重,各海区河口或港湾的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特别是1998年我国近岸水城持续受到重金属污染,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汞的超标率分别达到42%、19%、22%和29%。
2.2.2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为河口高于近岸,近岸高于远岸
污染区城主要集中于近岸,近岸又以河口、港湾污染最为严重。如长江、珠江口等,其中长江口、珠江口、胶州湾、杭州湾、舟山渔场营养盐含量最高。
2.2.3赤潮是中国近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中国赤潮灾害多发,且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发生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延长,大面积赤潮增加、区域集中,有毒有害藻种类增加。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仅发现9次赤潮,80年代75次,90年代猛增到262次,2001-2004年的四年中已发生赤潮371次,总面积超过6.6万km2,其中仅2003年就发生赤潮119次,且近年来不但海河沿岸水域频繁发生赤潮,而且在开阔的近海也时有发生。
3.防治海洋污染的对策
3.1.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协调沿海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
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实现临海经济、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②加大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高新技术开发投入力度,科学评估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和海洋环境承载力指标,提出海洋资源开发重点领域和海洋环境管理优先顺序,制定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③因地制宜地完善海岸带功能区划,严格控制海岸带各种生产性开发活动,加强对海上及海岸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价及监测管理,优先发展科技含量高、污染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
3.2.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陆源污染
①完善沿海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三废的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大幅度减少各种污染物的入海量,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城区,尽快实现污水的三级处理后循环利用,没有条件或基础设施不达标的城区也要尽快实现污水的二级处理或深海集中排放;②严格控制固体污染,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或处理设施,有效减少固体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③开展水上保持及小流域综合整治小范工程,防止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有毒废物通过水上流失进入海洋造成污染。
3.3.完善海洋保护区建设,恢复海洋生态环境
①采取积极措施,完善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在现有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基础上,扩大海洋保护区数量,增加海洋保护区面积;②根据近海海洋环境特点和生物地理分布进行典型海区生态环境地理区划,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岛屿、海域或海岸带区域规划不同形式的海洋保护区,建立海洋保护区代表系统,重点对沿海重要的经济生物资源、珍稀海洋动植物、典型的海岸地质景观和海洋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尤其是对重点河口、海湾和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保护;③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对重要的海洋生物繁殖地和栖息地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恢复海洋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3.4.实施生态渔业工程,保护和恢复近海渔业资源
①积极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渔业局,推动近海生态渔区建设。完善禁渔区一期、捕捞许可证、渔具限制等管理措施,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保护近海渔业资源;②实施海洋农牧化工程,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改造海洋牧场等措施改善近海海洋生态质量,改善海洋生境,扩大人工增殖放流品种和数量,加速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增加渔业资源量;②建立近海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渔业工程,积极恢复近海渔业生物的产卵场和育幼场,保持其栖息地海洋环境条件的稳定和改善。调整捕捞结构,保持海洋生物种群食物链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最终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5.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提升海洋监测能力
①围绕重点海域海洋环境承载力和海洋资源可开发量评价进行全面系统的近海综合调查,全面掌握近海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经济状况指标,为海洋环境监测提供评价基线数据;②加大对海洋环境监测的投入力度,对现有观测台站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地方的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在重点排污口、河口湾、港口、养殖区等重点污染控制区建立区域性海洋观测网,为科学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③建立近海海洋环境信息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将包括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开发决策、海洋污染源管理、海洋监测、海洋灾害及应急监测系统等内容在内的海洋环境信息和数据纳入统一的信息网络,使政府主管部门、海洋环境管理部门、各涉海用户及公众及时了解和掌握所关心的海域信息,为海洋开发决策、海洋环境管理和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6.海洋意识普及与公众参与
①加强对公众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法律、法规教育,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开展海洋环境知识普及;②鼓励和支持公众和企业参与海洋环境保护行动,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志愿者队伍,对涉及公众切身利益或公众关注的海域开展志愿监测行动,以弥补专业监测网络的不足;③开展形式多样的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环境维护公益活动,提高公众的海洋意识和参与度;④采取鼓励政策,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民间社团建设,并通过赞助和募捐的方式设立海洋环境保护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进行奖励;⑤建立定期的区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信息制度,为公众和民间团体提供参与和监督海洋环境保护的信息渠道与反馈机制。
4.结语
近岸海域是海洋中和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的部分,由于人口向海岸带地区迅速集中,海岸带便遭受了人类过度活动、各类污染物排放、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等过程的综合影响,给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带来巨大的压力。面对日益恶化的海洋环境和逐渐衰退的海洋生物资源,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海洋环境的重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防治海洋环境污染,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管理,真正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国。
参考文献
[1] 张玉珍,张丽玉,曾悦,洪华生,张珞平,方秦华,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山东环境,2003,02期
[2] 高强,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03期
篇4
关键词:环境监测;3s技术;现状;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X87 文献标识码:A
目前,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逐步快速发展, 作为环境管理和决策基础依据的环境监测工作也日益得到发展,这促使着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有了增加,所以信息化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日趋成熟,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正成为环境监测领域里重要的技术手段。
1 信息技术环境监测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监测设备也逐步转向信息化和自动化,在普及计算机和具备局域网络的前提下,构建一套环境监测站综合管理系统对站内数据从收集、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在此,笔者对信息技术环境监测管理的系统构造等做一一阐述。
目前,该系统结构一般地可采用B/S架构,后台数据库可以使用SQL Server,服务器平台为Windows 2000 Server + IIS5.0。系统组成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常规监测,第二大部分是污染源监测。
所谓常规监测管理,是指该子系统专门针对环境监测站常规监测业务,通过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管理环境监测站常规监测的整个流程,实现采样、监测、质控的一体化控制。而污染源数据监测管理是该子系统针对企业委托监测、污染事故监测、抽查等监测站工作,实现包括填写委托单、分配任务、监测方案、采样记录、分析样品、质量控制、计费、打印监测报告,以及工作量统计和状态查询在内的一整套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2 基于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
所谓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它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笔者认为,在3S技术中GIS是主要核心,RS和GPS为GIS提供大量的信息数据。只有将3S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充分发挥各系统的功能,进行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3S技术系统对硬件设备和软件要求比较高,硬件包括高性能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和GPS数据接收机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空间矢量数据输入、编辑和分析软件、图像处理工具。
2.1应用现状。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及人类其他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整个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生态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这种状况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普通百姓的高度关注,因此,必须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以便进行综合治理。
据资料显示,利用卫星遥感对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是目前最经济、最快速、最客观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具有多级分辨率、多光谱波段和多时相的特点,能够获取大量的瞬时信息,内容丰富,且具有周期性。目前用于环境监测的卫星很多。比如说,陆地卫星遥感数据的分辨率比较高,SPOT卫星可达25米,但时间分辨率较低,一般来说,18天才能重复过境一次,而且它的扫描宽度为180公里,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无法取得资料,因此,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实时动态环境监测不太理想,但对于环境因素变化较缓慢的区域,或是要求对某些要素进行细致观测分析,它是非常有用的。
而对NOAA、FY—1和EOS/MODIS卫星来说,它是主要用来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NOAA、FY—1系列卫星可宏观监测陆地植被指数、地表温度等,也可进行作物产量估算。EOS/MODIS除了具有上述监测功能外,还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黄河凌汛、海洋水色、海洋浮游植物、太阳辐射等,它的分辨率要比NOAA、FY—1系列卫星高的多,因此监测精度也高,如:在麦收期间农田焚烧麦秸的火点、黄河凌汛等都能比较清楚地监测到。陆地资源卫星用于详细分析某一区域的环境因素特征,因为分辨率高,监测结果非常准确。如:城镇范围、水体面积、农田面积、森林覆盖度的变化等。
为了正确地解译遥感信息,我们必须借助于GPS和GIS系统的支持。如:在干旱监测时,评估农田和非农田的受旱面积及程度,必须掌握地面信息。GPS作为一种定位系统,可利用它的静态和动态定位方法,获取各类地表信息,以解决遥感信息的定位问题。GIS是一种地理信息管理和空间分析工具,由计算机硬软件、空间信息数据库等组成,通过它所具有的多目标数据库,分析软件和应用模块等,可实现空间数据的分析和查询、专题图制作、区域生态环境综合研究及规划决策等。
2.2其它新技术的应用。在我国除3S技术之外, 近年来一些新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监测科研领域。据笔者所知,如通过GPRS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及通过虚拟网技术构建安全、实用的VLAN进行数据传输及交换, 这些手段为环境自动监测、在线监测实时数据传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它可以更清晰、便捷的监控摄像技术的应用为污染源实时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NET框架技术等开发技术的应用为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平台。ORECLE、SYBASE等大中型关系型数据库的引入为环境数据的处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应用平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综合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促进了建立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生态保护和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等信息系统,有利于实时收集大量准确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笔者认为通过建立环境信息系统,将会突破环境管理时间和地域限制,最大程度地保障环境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笔者还认为,这个系统通过建立环境实时监测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有利于对环境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并通过环保信息的公开和政务的公开使环保工作增加了透明度,加强了环保的宣传和教育,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环保事业的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1]郑联寿.3S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
篇5
一、《条例》出台实施的意义
《条例》出台一是激活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极大促进了海洋环境管理事业。《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一部涉及海洋污染控制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等诸多内容的综合性的环境法律。由于这部法律对海洋环境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涉及海洋环境管理的诸多内容,诸如对陆源河口及排污口、海洋石油平台、海洋倾废、海洋工程、海岸工程、船舶及港口等六大主要污染源的控制,对海洋养殖业的合理规范,对珊瑚礁、红树林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等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等。但多是原则规定,可操作性不是很强,需要较多配套的行政法规对其中涉及的各方面内容予以明确具体的规范。而《条例》是自《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后出台的第一部配套的行政法规。这部法规的制定为具体、有效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二是更进一步实现以法规的强制力推广和强化人们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一个时期以来,海洋工程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无序、不科学建设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乱围填海、炸岛、违法设置排污口等,尤其是用垃圾填海,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的隐患,随着污染物在海洋中的不断扩散和污染物化学反应的不断加剧,将严重影响未来我国的海洋环境。《条例》的出台,将有助于依法严格管理和控制不合理的海洋工程项目建设,有利于教育人们热爱海洋,提高全民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三是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而重要的基础。实践证明,不合理、不科学的海洋工程建设已经给我省的海洋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和破坏,直接影响着我省海洋经济强省的建设与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条例》的出台,有利于遏制违法的海洋工程建设,养护海洋渔业资源,保障海洋生态系统安全,促进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相和谐。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实施中应当重视或解决的问题
《条例》共计八章59条,是在认真总结涉海工程环境污染防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从海洋工程污染预防、海洋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污染控制到海洋工程的排污管理、海洋工程造成的污染事故的预警和控制,实行了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即:事前评价(报告书编制内容、单位的相关资质、评价中的部门协作机制、环评权限、重新评价等),事中监视监测,事后监督(后评估、排污费征收、总量控制、三同时制度、排污报告制度、废弃拆除设施的报批制度),责任承担。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了对海洋工程建设、海洋工程运行过程中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监管,加大了对海洋工程运行后排污行为的监管,细化了有关海洋工程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从总体上讲,《条例》有几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明确了海洋与海岸工程界定(第三条内容);二是落实了“一条龙”管理原则。实现海洋工程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的全过程;三是深化了监督检查的权限与范围。从操作层面上讲,将海洋工程环保管理的原则、内容都具体化、程序化了,可操作性很强。第一,关于海洋工程建设前的海洋影响评价制度。在海洋工程建设之前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控制和减轻海洋环境污染。《条例》规定,一是要求海洋工程必须做环境影响评价,并明确规定了评价的原则和要求;二是明确了海洋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核准的权限和期限;三是完善了海洋工程环境报告书重新核准的规定。第二,海洋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它的污染损害的监管措施。加强对海洋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污染损害的监管,是防止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条例》做了四项规定。一是明确海洋工程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二是对海洋工程环境的影响实行后评价制度。三是补充了对不同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特别管制措施,比如围填海工程的核准权限与听证要求等。四是明确凡是使用期满需要弃置、拆除或者改作他用的海洋工程要经过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第三,海洋工程运行后对它的排污行为要进行监管。这是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海洋环境中的一个关键,也是规范日常排污行为的需要。因此《条例》做了四方面的规定。一是明确要求海洋工程排污必须进行报告。二是海洋工程排污核定和排污费收支要实行严格的监管。三是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废物加强管理。四是对污染物的排放实行限排和禁排制度。第四,关于海洋工程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为了防止减少海洋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条例》做了三方面的具体规定。一是明确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二是规定了污染事故的报告制度。三是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此外,《条例》还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进一步深化了行政监督检查权,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强化了海洋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检查手段。为了有效的防止企业污染损害海洋环境,《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民事责任,要求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建设单位必须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要赔偿损失,以加大违法行为的成本。
但是回过来讲,尽管《条例》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问题做出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但仍有一些不足与应注重之处。如①《条例》中没有明确定义海岸线,而海岸线是划分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的基础,也是明确海洋工程主管部门和海岸工程主管部门职责划分的依据之一。②排污口的设置管理。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排污口应当深海设置、远距离达标排放。这样就涉及到离岸排放的管道,使得排污口的建设既涉及陆源污染控制也涉及海上污染控制,既涉及海岸工程管理的有关问题,也涉及海洋工程管理的有关问题,以及其他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诸如海事、军队等的有关管理职责。③围填海、滩涂改造、海上堤坝等工程。这些工程建设一是可能造成对海岛、海岸线的破坏,使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的恶化;二是造成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资源的严重损害,最突出的问题是破坏滨海湿地、红树林;三是可能造成对海洋环境或者海洋生态系统的污染。有些地方围填海工程使用的填海物质是工业固体废物或者城市垃圾,使得潜在的污染将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④挖沙、炸岛采石、海上水产加工船等问题。⑤公众参与、听证(对象、程序、内容、意见采信)制度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第十条第二款)。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所使用的调查监测资料应符合国家海洋主管部门的要求(我省海洋环保条例已有明确,要通过海洋计量认证的业务机构所采集的数据)。⑦《条例》实施初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核、核准的衔接。
三、《条例》实施过程中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在贯彻实施好《条例》中,应坚持①求真务实、勇于创新②把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③体现连续性、提倡开创性④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等原则,处理好“三个关系”:
1、注意处理好《条例》和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关系,深化理解,搞好衔接。《条例》是根据1999年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来制定的,对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专门做了一章,海洋工程这个概念在1999年《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之后作为法律的概念提出来的。但是和老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配套条例,比如1990年出台的《海岸工程条例》正在修改尚未公布。因此,这就有可能出现新的海洋工程条例和海岸工程条例之间可能有些条文不一致。而《海洋环境保护法》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比较,有些地方表述也不尽相同,如海岸工程项目的审核,在《海环法》中要有海洋主管部门审核的意见,而在《环评法》中只说了海洋工程项目的环评按《海环法》规定执行,没有提涉到海岸工程环评的程序,等等。因此,在贯彻实施《条例》过程中必须按照《立法法》的规定,专业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新的法规和旧的法规规定不一致时应该适用新的法规的要求来执行实施。
2、注意处理好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协同合作,服务经济。海洋工程污染防治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广,影响因素也比较广,涉海管理部门也比较广,有环保、海事、渔业、军队等,这就更需要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陆海联动,军民共管,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条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3、注意处理好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即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条例》对海洋工程项目环评的许可监督、执法部门赋予了很大的管理执法权,同时也对其的管理执法行为或者说行政行为做了很多规范,如核准内容、核准时间、环保设施验收、污染事故的报告与处理、排污费征收等等,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都为进一步加强对海洋工程的监督管理,有效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规定了很多行政审批,要加强管理,同时又要求行政实施人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所以,我们各级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遵循依法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当前需要做的工作
1、加强学习培训和宣传贯彻。一是《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二是《海洋工程环评技术导则》与有关环评规程、监测规范等。
2、加强配套制度的修改完善与调研建设。如:《浙江省涉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程》、《浙江省海洋工程环保设施验收办法》和《海洋环保听证管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海洋工程设施弃置拆除管理》等。
3、加强海洋工程监控技术设备与人才建设。建设一个环评技术专家库和一支“三同时”监测、验收、监督的专家技术队伍;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台站调查监测仪器设备的改造、提升,加快业务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
五、加强“行政安全”。
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
一、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也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其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而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我们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二、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一是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确定监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三是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三、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我们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对于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四、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
篇7
(一)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培育一批企业内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开展产业与产业、生产与消费之间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实验区。同时,对全省镇以上各类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并对园区的主要污染物实施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50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对全省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对全省危险废物实行无害化处置,加快“西气东输”段配套工程和东海春晓天然气利用工程的建设,对现有燃煤电厂实施脱硫及烟尘控制。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示范项目。
(二)生态农业建设
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千余个农牧结合的绿色生态畜牧养殖小区,其中省级250个。推广秸秆还田、新型有机肥、优质高效新肥料和平衡施肥等十大绿色农业技术,实施“沃土工程”,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建设一批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尽快解决“餐桌污染”,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县、区的建设。
根据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计划在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林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镇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碧海生态建设、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近期重大项目将列入省“五大百亿”工程。
(一)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培育一批企业内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开展产业与产业、生产与消费之间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实验区。同时,对全省镇以上各类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并对园区的主要污染物实施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50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对全省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对全省危险废物实行无害化处置,加快“西气东输”段配套工程和东海春晓天然气利用工程的建设,对现有燃煤电厂实施脱硫及烟尘控制。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示范项目。
(二)生态农业建设
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千余个农牧结合的绿色生态畜牧养殖小区,其中省级250个。推广秸秆还田、新型有机肥、优质高效新肥料和平衡施肥等十大绿色农业技术,实施“沃土工程”,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建设一批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尽快解决“餐桌污染”,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县、区的建设。
(三)生态林建设
大力推进以生态公益林、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林建设,促进城镇、平原绿化以及全省水系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万里绿色通道、高标准平原绿化、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公园建设等项目。到2007年管护和建设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生态公益林共200万公顷。
(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
对全省6万公里河道中主要骨干河道及镇乡村所在地的1万公里河道进行疏浚、拓宽、护岸、筑堰(坝)、清障、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到2007年全省主要河道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使水环境质量达到生态省建设的要求。
(五)生态环境治理
搞好以小流域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钱塘江、瓯江及其它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兴建水资源的重大工程及其它水源工程,提高供水能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治理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和交通干线两侧的环境,搞好露天开采矿山的边坡整治和复垦、复绿及景观修复。其中,到2007年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4000平方公里,加固1000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大坝,建成100个饮用水源保护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率达60%以上,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控制。
(六)生态城镇建设
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生态城镇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历史街区。其中,到2007年建成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50万吨/日)、温州市永强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绍兴市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和其它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180万吨/日;建成一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新增垃圾处理能力约5000吨/日;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000公顷以上。
(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2007年基本完成1千个示范村建设和1万个行政村整治,实现“路硬、水清、村美、户富”和“农田园区化、生产清洁化、管理社会化”的要求。加强村级生态墓区建设,对沿公路、铁路、航运河道和耕地区、开发区、住宅区、保护区、风景区的已建坟墓进行搬迁和清理,治理“青山白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集中处理,加快太湖流域重点污染控制区建设。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建设“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兴建水源及供水设施,改善千万农民饮水条件,解决百万人口饮水困难。
(八)碧海生态建设
以恢复和改善近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为主,以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基本途径,以控制入海污染物和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大海岸带入海排污口整治;对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和乐清湾实施海湾生态修复计划;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恢复,建立主要产卵场、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区,设置生态型人工鱼礁;建立重大海洋污染应急处理系统。
(九)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
以欠发达地区和海岛为主,以帮助兴办生态工业、特色绿色农业、城市建设、发展商贸和科技扶持为重点,结合下山脱贫、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移民,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进一步搞好“山海协作工程”,加快欠发达地区人口转移和特色产业发展。其中,到2007年完成欠发达地区乡至村公路改造10000公里,建成“五保三无”集中供养设施;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纯收入低于1000元人口占所在乡镇人口的比率低于3%;全省下山脱贫达到25万人,自愿要求下山的高山深山农民基本实现搬迁。加快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洞头半岛工程、丽温高速公路、丽水滩坑电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十)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
加强生态省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与管理对生态省建设的支撑作用。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项目,建设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绿色”资源环境数据库,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能力。
根据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计划在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林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镇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碧海生态建设、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近期重大项目将列入省“五大百亿”工程。
(一)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培育一批企业内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开展产业与产业、生产与消费之间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实验区。同时,对全省镇以上各类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并对园区的主要污染物实施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50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对全省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对全省危险废物实行无害化处置,加快“西气东输”段配套工程和东海春晓天然气利用工程的建设,对现有燃煤电厂实施脱硫及烟尘控制。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示范项目。
(二)生态农业建设
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千余个农牧结合的绿色生态畜牧养殖小区,其中省级250个。推广秸秆还田、新型有机肥、优质高效新肥料和平衡施肥等十大绿色农业技术,实施“沃土工程”,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建设一批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尽快解决“餐桌污染”,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县、区的建设。
(三)生态林建设
大力推进以生态公益林、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林建设,促进城镇、平原绿化以及全省水系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万里绿色通道、高标准平原绿化、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公园建设等项目。到2007年管护和建设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生态公益林共200万公顷。
(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
对全省6万公里河道中主要骨干河道及镇乡村所在地的1万公里河道进行疏浚、拓宽、护岸、筑堰(坝)、清障、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到2007年全省主要河道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使水环境质量达到生态省建设的要求。
(五)生态环境治理
搞好以小流域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钱塘江、瓯江及其它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兴建水资源的重大工程及其它水源工程,提高供水能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治理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和交通干线两侧的环境,搞好露天开采矿山的边坡整治和复垦、复绿及景观修复。其中,到2007年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4000平方公里,加固1000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大坝,建成100个饮用水源保护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率达60%以上,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控制。
(六)生态城镇建设
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生态城镇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历史街区。其中,到2007年建成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50万吨/日)、温州市永强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绍兴市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和其它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180万吨/日;建成一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新增垃圾处理能力约5000吨/日;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000公顷以上。
(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2007年基本完成1千个示范村建设和1万个行政村整治,实现“路硬、水清、村美、户富”和“农田园区化、生产清洁化、管理社会化”的要求。加强村级生态墓区建设,对沿公路、铁路、航运河道和耕地区、开发区、住宅区、保护区、风景区的已建坟墓进行搬迁和清理,治理“青山白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集中处理,加快太湖流域重点污染控制区建设。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建设“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兴建水源及供水设施,改善千万农民饮水条件,解决百万人口饮水困难。
(八)碧海生态建设
以恢复和改善近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为主,以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基本途径,以控制入海污染物和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大海岸带入海排污口整治;对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和乐清湾实施海湾生态修复计划;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恢复,建立主要产卵场、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区,设置生态型人工鱼礁;建立重大海洋污染应急处理系统。
(九)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
以欠发达地区和海岛为主,以帮助兴办生态工业、特色绿色农业、城市建设、发展商贸和科技扶持为重点,结合下山脱贫、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移民,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进一步搞好“山海协作工程”,加快欠发达地区人口转移和特色产业发展。其中,到2007年完成欠发达地区乡至村公路改造10000公里,建成“五保三无”集中供养设施;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纯收入低于1000元人口占所在乡镇人口的比率低于3%;全省下山脱贫达到25万人,自愿要求下山的高山深山农民基本实现搬迁。加快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洞头半岛工程、丽温高速公路、丽水滩坑电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十)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
加强生态省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与管理对生态省建设的支撑作用。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项目,建设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绿色”资源环境数据库,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能力。
根据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计划在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林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镇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碧海生态建设、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近期重大项目将列入省“五大百亿”工程。
(一)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培育一批企业内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开展产业与产业、生产与消费之间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实验区。同时,对全省镇以上各类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并对园区的主要污染物实施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50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对全省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对全省危险废物实行无害化处置,加快“西气东输”段配套工程和东海春晓天然气利用工程的建设,对现有燃煤电厂实施脱硫及烟尘控制。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示范项目。
(二)生态农业建设
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千余个农牧结合的绿色生态畜牧养殖小区,其中省级250个。推广秸秆还田、新型有机肥、优质高效新肥料和平衡施肥等十大绿色农业技术,实施“沃土工程”,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建设一批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尽快解决“餐桌污染”,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县、区的建设。
(三)生态林建设
大力推进以生态公益林、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林建设,促进城镇、平原绿化以及全省水系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万里绿色通道、高标准平原绿化、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公园建设等项目。到2007年管护和建设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生态公益林共200万公顷。
(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
对全省6万公里河道中主要骨干河道及镇乡村所在地的1万公里河道进行疏浚、拓宽、护岸、筑堰(坝)、清障、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到2007年全省主要河道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使水环境质量达到生态省建设的要求。
(五)生态环境治理
搞好以小流域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钱塘江、瓯江及其它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兴建水资源的重大工程及其它水源工程,提高供水能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治理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和交通干线两侧的环境,搞好露天开采矿山的边坡整治和复垦、复绿及景观修复。其中,到2007年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4000平方公里,加固1000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大坝,建成100个饮用水源保护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率达60%以上,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控制。
(六)生态城镇建设
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生态城镇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历史街区。其中,到2007年建成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50万吨/日)、温州市永强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绍兴市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和其它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180万吨/日;建成一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新增垃圾处理能力约5000吨/日;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000公顷以上。
(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2007年基本完成1千个示范村建设和1万个行政村整治,实现“路硬、水清、村美、户富”和“农田园区化、生产清洁化、管理社会化”的要求。加强村级生态墓区建设,对沿公路、铁路、航运河道和耕地区、开发区、住宅区、保护区、风景区的已建坟墓进行搬迁和清理,治理“青山白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集中处理,加快太湖流域重点污染控制区建设。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建设“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兴建水源及供水设施,改善千万农民饮水条件,解决百万人口饮水困难。
(八)碧海生态建设
以恢复和改善近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为主,以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基本途径,以控制入海污染物和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大海岸带入海排污口整治;对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和乐清湾实施海湾生态修复计划;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恢复,建立主要产卵场、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区,设置生态型人工鱼礁;建立重大海洋污染应急处理系统。
(九)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
以欠发达地区和海岛为主,以帮助兴办生态工业、特色绿色农业、城市建设、发展商贸和科技扶持为重点,结合下山脱贫、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移民,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进一步搞好“山海协作工程”,加快欠发达地区人口转移和特色产业发展。其中,到2007年完成欠发达地区乡至村公路改造10000公里,建成“五保三无”集中供养设施;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纯收入低于1000元人口占所在乡镇人口的比率低于3%;全省下山脱贫达到25万人,自愿要求下山的高山深山农民基本实现搬迁。加快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洞头半岛工程、丽温高速公路、丽水滩坑电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十)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
加强生态省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与管理对生态省建设的支撑作用。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项目,建设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绿色”资源环境数据库,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能力。
(三)生态林建设
大力推进以生态公益林、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林建设,促进城镇、平原绿化以及全省水系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万里绿色通道、高标准平原绿化、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公园建设等项目。到2007年管护和建设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生态公益林共200万公顷。
(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
对全省6万公里河道中主要骨干河道及镇乡村所在地的1万公里河道进行疏浚、拓宽、护岸、筑堰(坝)、清障、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到2007年全省主要河道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使水环境质量达到生态省建设的要求。
(五)生态环境治理
搞好以小流域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钱塘江、瓯江及其它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兴建水资源的重大工程及其它水源工程,提高供水能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治理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和交通干线两侧的环境,搞好露天开采矿山的边坡整治和复垦、复绿及景观修复。其中,到2007年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4000平方公里,加固1000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大坝,建成100个饮用水源保护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率达60%以上,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控制。
(六)生态城镇建设
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生态城镇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历史街区。其中,到2007年建成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50万吨/日)、温州市永强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绍兴市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和其它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180万吨/日;建成一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新增垃圾处理能力约5000吨/日;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000公顷以上。
(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2007年基本完成1千个示范村建设和1万个行政村整治,实现“路硬、水清、村美、户富”和“农田园区化、生产清洁化、管理社会化”的要求。加强村级生态墓区建设,对沿公路、铁路、航运河道和耕地区、开发区、住宅区、保护区、风景区的已建坟墓进行搬迁和清理,治理“青山白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集中处理,加快太湖流域重点污染控制区建设。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建设“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兴建水源及供水设施,改善千万农民饮水条件,解决百万人口饮水困难。
(八)碧海生态建设
以恢复和改善近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为主,以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基本途径,以控制入海污染物和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大海岸带入海排污口整治;对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和乐清湾实施海湾生态修复计划;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恢复,建立主要产卵场、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区,设置生态型人工鱼礁;建立重大海洋污染应急处理系统。
(九)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
以欠发达地区和海岛为主,以帮助兴办生态工业、特色绿色农业、城市建设、发展商贸和科技扶持为重点,结合下山脱贫、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移民,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进一步搞好“山海协作工程”,加快欠发达地区人口转移和特色产业发展。其中,到2007年完成欠发达地区乡至村公路改造10000公里,建成“五保三无”集中供养设施;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纯收入低于1000元人口占所在乡镇人口的比率低于3%;全省下山脱贫达到25万人,自愿要求下山的高山深山农民基本实现搬迁。加快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洞头半岛工程、丽温高速公路、丽水滩坑电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篇8
1.1国外
环境监测一词首先是由欧美发达国家于十九世纪末提出的,在美国主要是由卫生部门带领、指导全国范围内的空气、土质、水质、污染物的监测工作。随着国家逐步发展壮大成立了国家环保局并由其统一指挥监测工作,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国家环保局有力落实其环境监测的主导功能。上世纪初马森等人提出的污水生态系统标志着生态监测的发展;克列门茨将研究指标定位于植物个体和群落作用于农、林、牧业中,积极倡导将高效率检测仪器视为植物这一观点。
1.2国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有所发展并且于省市之间创建了环境监测站点,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应以“五化”为目标、数据以“五性”为标准、质量以“五报”为反应形态的具体要求。直至目前,我国已推出四百多项环境准则,包含了土质、水质、大气、噪声、废物等各个领域。
2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检测的基本原理
2.1.1代表性原理即将有限的断面和点位代替无限的整体环境情况,其主要反映空间状况;运用有限的采样频率代替可变动的整体环境情况,主要反映时间状况;运用有限的数据量反映整体环境信息。
2.1.2规范性原理将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与检测的精准性、可溯源性以环境监测的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监测制度化的形式加以体现。
2.1.3完整性原理
检测过程运用要素与相素以及压力三者混合监测程序达到反映环境内涵的复合性和完整性的目的,并将环境监测的系统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2.2检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①化学指标;②生态学指标;③环境质量指标;④生物学指标;⑤环境建设指标等。
3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
缘于本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容易缺乏统一有序的监测标准且对于技术规范的制定尚未落实,只是在海洋和农业方面推出了较为具体的技术章程制度。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监测地位、作用、性质均无规范性法律法规;②运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与各项机制不符合监测需求;③无有力财政措施作为平台;④监测队伍缺乏规范性且资质与机制尚处于青涩阶段;⑤监测体系不完善缺乏连贯性,监测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
4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篇9
关键词:工业模式 绿色工业 生态城市
1 秦皇岛市工业污染现状
秦皇岛是位于河北省境内的一座风景秀美的旅游城市。作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碧海金沙一直是河北秦皇岛令人艳羡的一张名片。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城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秦皇岛市环境统计综合报表上了解到,仅2011年一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就有870.15万吨之多,其中尾矿497.55万吨,炉渣127.16万吨,粉煤灰140.07万吨,冶炼废渣53.53万吨,其他废物51.12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6182吨;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56302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44737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11565吨;烟尘排放总量18420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11365吨,生活烟尘排放7055吨。这一组清晰的数字,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港城现在的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冲突非常明显,现有的工业模式必须得到有效地改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因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对大气环境、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威胁。
2 秦皇岛的主要工业污染源
2.1 建材行业 建材行业是秦皇岛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中型建材企业数和产值居全省地市首位。其中重点企业有:耀华玻璃集团、浅野水泥、海燕安全玻璃有限公司等。还有一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益不佳的小型建材企业。这些建材类企业,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等一系列原因,在工业生产的过程当中,会随之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空气污染物,对于秦皇岛的生态环境产生诸多危害。
2.2 机电工业 秦皇岛市机电工业的代表企业是海湾公司、旭硝子公司,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小型的机电企业。由于这些机电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在原材料的使用与产品制造上会面临很多技术上的制约,加上管理模式的落后,很难顾虑到生产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3 化学工业 以中阿化肥为代表的化工行业,是目前投产的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浓度复合肥企业和亚洲最大复合肥生产基地之一。该行业从原材料到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都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极易对土地、水、空气等生态资源造成较严重的破坏。
2.4 食品饮料工业 以骊骅淀粉、金海粮油、正大、鹏泰面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企业,在工业生产与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会由于集中程度差、管理模式落后、技术支持不够等因素,忽视很多对于生态环境不利的生产环节和细节,并且普遍存在着“只注重效益,不重视环保”的落后的经营观念。这种落后的工业生产模式,必然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面对秦皇岛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现状,改变工业发展的旧有模式,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是秦皇岛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绿色工业的内涵
所谓“绿色工业”,指的是实现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的工业,即在生产满足人的需要的产品时,能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自觉保护环境和实现生态平衡。因为一切工业污染都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利用不当或利用不足所导致,所以发展绿色工业的本质就是减少物料消耗,同时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具体地说,发展绿色工业就是要在保持工业化水平不断增长的同时,有效地做到减污增效。这就要求工业企业在不断谋求经济增长、效益提高的同时,不断将绿色管理的理念融合到企业的管理中去,通过引进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与生产运作系统,对原料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净化,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近年来,联合国会议上频繁地提出:人类要生存,就得保护大自然,保护好绿色生态环境,提倡低碳、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指出:实现工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以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模式,使传统生产技术和装备实现现代化。通过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推动清洁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使工业产业尽快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因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绿色工业,促进秦皇岛市尽快实现生态城市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4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绿色工业的实践措施
那么如何才能在秦皇岛市真正落实“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的科学构想呢?
首先,要明确目标,集中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源。对于工业企业污染源的治理,要注重“防治结合”,政府部门不仅要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管理力度,还要建成比较完善的陆海统筹的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监管运行机制,以确保陆域污染源得到控制,近岸海域环境明显好转,重点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基本恢复,环境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只有通过系统有效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才能让秦皇岛的海更清、天更蓝,将秦皇岛建设成为中外游客眼中的“最美海岸线”。其次,要加大投资,综合规范工业企业生产线。在强力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的同时,还应全面拓展企业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域。政府部门要准确系统地把握全市各主要污染源行业企业现状。对于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经济和环境效益好,经过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洗礼的企业,一方面要通过税收优惠、贷款倾斜等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外引内联的方式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企业规模。对于那些中小型的工业企业,应采取关、停、并、转的方法,促进产业内适度集中、大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寻求行业内甚至是跨行业的重组、并购,以实现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投资,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同时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的实施应用,打造绿色的企业品牌,提升整体工业产业的生命力。而对于那些超标排放企业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应全部关停,严禁复产,确保在规范行业结构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第三,要加强监督,确保绿色工业持续性。为了确保港城工业企业绿色整治的治理效果,保障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的顺利进行,政府部门应该创新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和手段,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机制,建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监理制度,还可以向秦皇岛市各县区各企业派驻驻厂监督员,同时派出调查组、暗访组监督企业生产。对于较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钢铁企业、污水处理厂、电力企业脱硫设施,要进行定期的现场监察,以做到及时排除环境污染的隐患。此外,在主要城市区、河道沿岸地区、近岸海域及沿岸地区,应加强垃圾污染物清理,成立专业化保洁队伍,建立保洁长效机制。为了保证整治效果,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法治监督,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不仅仅便于对工业企业进行规范管理,还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提供了制度保障。第四,发展绿色工业,离不开工业企业自身理念的转变与提升。这就要求工业企业,要果断参与到发展绿色工业的大潮中去,以政府的多项支持政策为助力,加快企业生产方式转型,稳步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规范生产,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形象与市场竞争力,以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为秦皇岛的生态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第五,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要突出公众参与保护的作用。广大人民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必将为保护秦皇岛市的生态环境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同时,应该加大城市的绿化范围和深度,这样才能将环境保护真正做到位。
在秦皇岛市政府的大力指导与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在广大港城人民的积极参与下,秦皇岛市一定能够尽快实现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的科学构想,继续以渤海明珠的魅力吸引世人的目光!
参考文献:
[1]《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第16卷第6期.2003年12月.
[2]吕永龙.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备,2007,(3):38-40.
[3]颜金松,曲格平.近十年生态工程在中国的进展、资源、生态与环境.中国科协2007年学术会年会,2007:22-35.
篇10
关键词:煤矿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炭行业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严重的的环境问题,不仅对煤炭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同时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煤矿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1.1通过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来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矿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土地荒芜、房屋倒塌、路桥断裂、平原变成丘陵地貌,农田大面积积水变为沼泽、湖泊或引起盐渍内涝;采矿排放的剥离废石、煤矸石,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有害气体逸出和有毒液体的渗流都使周围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在山区产生的山体坍塌、滑坡和泥石流会造成灾害;水土流失、地下水枯竭及污染还会对环境造成长远的影响。通过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以达到整治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目的。
1.2. 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一方面人地矛盾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土地被采矿破坏废弃。通过土地的复垦利用,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多地少的矛盾。
1.3. 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减轻煤矿企业的经济负担。对于采矿造成的土地破坏,过去只考虑给农民补偿。由于土地越来越少,征地费用越来越高,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成为企业亏损的一大因素。通过土地复垦,可以省去赔偿的损失,减少煤矿企业的经济负担。
1.4. 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促进社会安定。由于煤矿企业占用较多的土地,造成矿区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加重了国家负担,影响矿区人民生活,从而影响矿山和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发展,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因而开展矿区生态破坏的防治,可以使废弃土地获得新生,改善矿区农民的生产条件、进而可促进社会的安定。
2煤矿企业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开采带来的严重问题
煤矿的开采为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三废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由于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碎石、矿井水等污染物,同时煤矿开采中排放的瓦斯、粉尘等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第二,煤矿的开采会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容易引起采煤沉陷,这是一种危险的地质灾害,发生采煤沉陷就会造成地面塌陷产生裂缝、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周围的建筑物受到破坏,土地和水资源受到污染等问题。
2. 2 环保项目的立项与实施存在不足
在环保项目的立项方面,由于缺乏充分的调研工作,因而导致一些环保项目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便匆忙的开展。但是由于没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考虑的不全面,容易造成项目的半途而废,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另外,在环保项目的立项工作中也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在环保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而导致项目无法顺利的进行。当前在煤矿企业中并没有将环保设备列入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导致环保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保障,项目无法顺利的落实。
2.3 环保资产管理效率较低
当前,在煤矿企业中缺乏关于环保资产有效的管理,环保设施管理中对添置、更新改造环保设施、设备、环保台账设立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专项检查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各级环保主管部门未能全面参与对环保资产的选型、采购、验收等环节,至使其对本单位或本部门部分新增的环保资产手中无帐、心中无底;环保资产台账统计没有使用统一规范的格式,造成企业主管部门汇总统计的环保资产不准确、不全面。检查中涉及的一等环保台账均存在上述问题。
2.4 环保节能监测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当前,大多的煤矿企业中都缺乏对环保节能的有效监测,随着煤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煤矿企业在环保节能监测方面的力度也不断的加大,但是却仍然无法使其与企业发挥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虽然购买了部分设备,但是在设备的运行以及专业的监测人员方面不够完善,导致环保节能监测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对策
3.1转变观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加强煤矿环境管理。
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煤炭环境管理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要着眼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切实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三是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和承受力,坚决禁止掠夺性采矿、破坏自然的做法。四是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的观念。
3.2.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法律、政策和制度。
要建立严格的煤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严格执行煤矿建设与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施工与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推动煤矿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新建煤矿必须充分考虑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影响,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耕地、草原、森林、海洋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加强对煤矿“三废”治理的监督管理,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控制废气排放,加大对煤矿有毒有害废水污染物的监督治理和查处力度。
3.3.努力建立煤矿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逐步建立以煤炭企业为主的环境治理投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加大对废弃煤矿和老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力度。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制定鼓励煤炭企业搞好土地复垦和再利用政策,鼓励煤炭企业发展上、下游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鼓励煤炭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对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伴生矿资源等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变废为宝,以取得最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5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矿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直接利用,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污染。煤炭企业要走出困境,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唯一的出路就是推行清洁生产,在煤炭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生产环节中严把废物释放关,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在各个生产工序中的排放。最终通过技术改造这一巨大的支持保证措施,最大限度地把“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这是防治煤炭生产污染的最根本的途径,也是煤炭企业迈向国际煤炭市场的唯一出路。
煤矿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煤矿生产的经营管理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煤矿绿色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才能彻底改变“煤黑子”形象。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采用少废或无废采煤和洗煤工艺,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改善生产环境,防止跑、冒、滴、漏,选用清洁能源,如煤气、电能、太阳能等;同时,推广生产水煤浆、煤泥浆、洗精煤等清洁产品,减少原煤的直接燃烧;推广使用型煤,杜绝燃烧散煤,有条件的矿区可实行集中供热,或实行煤气化,这些都是改善矿区环境的有效措施。
推行煤炭生产清洁技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把保护环境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清洁生产的全过程,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自主能动性,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清洁生产的最终目的;二、在煤炭生产、加工工艺的各个环节和岗位上,建立一套严密完善的环境管理责任制;三、煤炭生产各管理机构要共同参与生产全过程,要把清洁生产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四、把单一的煤炭生产要素和点源污染治理转变为施行全矿区的清洁生产和改善全矿区的生态环境。
4结语
煤矿企业环境污染涉及面很广,做好煤矿企业的污染防治问题,能够促进煤矿城市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因而要在矿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综合防治、以防为主、以管促治、防治结合,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樊华.双鸭山煤矿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2海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