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采购方式范文
时间:2024-04-03 18:1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的采购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程采购;第三方;驻厂监造;供应商;成本控制;工程费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3-0174-08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275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建设期后,石化行业工程设备开始进入大面积的运营维护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工程前期建造过程中潜在的质量缺陷慢慢暴露出来,大小事故不断发生、管道维修养护成本亦大幅度逐年递增。尤其是近10多年来一次次的重大事故乃至安全悲剧,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设备质量的重要性,也时刻警醒我们要严把质量关。近20多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工程单位予以重视,并且各领域、各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亦呈逐年递增之势。在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发生多起事故,死亡最多的集中在化工管道等设施的爆炸、城市天然气管道老化、储气罐违规维修和储油罐违规拆借等事故中。从事故高发部位看,化工产业、各类型管道和石油储罐事故排在前三名,发生事故的频率分别是36.87%、28.49%和24.58%。同时由于微小的制造疏忽酿造的惨痛后果也是令人痛心的,例如:2011年11月6日,国内某项目甲乙酮装置A线水合反应器发生着火,P308C泵在运转过程中发生机械密封泄漏。泄漏出的压力为0.6MPa、温度为253℃的混合二甲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喷射时产生的静电起火。经过事后调查,对发生断裂的压控阀组断口检查发现:在法兰与管线(D20)焊道断面上,3/5焊道未焊透,存在焊接缺陷,表明该道法兰焊口存在原始焊接质量问题。该设备建造和安装时均未采用第三方驻厂监造,因此未能发现法兰的质量问题,以致造成重大事故。图1为项目一芳烃车间爆炸事故现场。
经过对事故的仔细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产品质量监控不到位,没能有效地监控产品生产的质量关键环节,以至于在未能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投入了使用,从而酿成了事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在产品生产制造和安装阶段通过以很小的成本执行高质量的驻厂监造来严控质量关,那这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实际上石化工程中经常会发现许多重要构件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图2至图4所示是产品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法兰和管件,如果这些有缺陷的构件安装到相关设备和管道上,不难想象事故发生的概率会有多高,甚至可能引发严重泄漏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诸如此类的问题举不胜数。但通过一定数量的工程项目实际运行发现,通过聘请专业的第三方进行高质量的驻厂监造可以有效降低产品设备的事故发生率。本文就第三方驻厂监造进行了仔细论述和研究。
1 第三方驻厂监造的必要性和必须性
1.1 石化工程的特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利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三方驻厂监造单位在工程建设中主要承担着项目咨询、设备监造、现场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等重要工作。图5为地面火炬验收现场。
专业化的监造水平是对石化工程建设质量的保证,因此引入第三方驻厂监造机构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石化工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1.1.1 投资规模大,不允许出现质量问题。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从而促使了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的扩大化。这使得与石油化工工程有关的投资项目增加、投资力度加大、投资规模也扩大化。因此整个石化工程市场竞争激烈,施工阶段的施工周期较短,施工效率要求高、施工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要求所使用的建筑素材不能存在质量问题,否则会拖延整个施工过程。
1.1.2 工程技术应用广,技术水平要求高。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不断升级换代,大量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不断用于石化工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后,引进了许多国外尖端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这样对于驻厂监造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更为专业化,如高精密仪表的生产制造调校、超大型设备的监造、特殊材料的焊接等。为了跟上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专业化的第三方监造队伍承担起石化工程的监造任务。
1.1.3 施工条件复杂化,施工安全严格化。由于石油资源存在的地理环境具有复杂化、多样化特点,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对于施工现场的生产条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如高温、高压、寒冷等条件。而且其运行介质也多是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影响了某些关键石化工程设备的安装调校,同时由于其专业性强,需要监造人员进一步跟随监督安装,以满足生产需要。如图6所示,火炬基础施工现场钢筋绑扎及混凝土密实度检查工作非常复杂,施工安全尤为重要。
1.2 EPC工程P的决定性作用
EPC工程,为英文“Engineering”、“Procurement”和“Construction”的缩写,即设计-采办-施工。在EPC工程中,P是工程中间环节,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一个工程的成败与否或者说盈利与否,P的具体实施情况对工程项目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而我们也可以说P是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
通常情况下,P在EPC工程造价中占的比重在20%~50%之间,P实施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工程的盈利目标,而P的实施的质量高与低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情况。因为设计和施工在工程量确定的情况下基本是死东西,唯独P是可以挤出水的海绵,如何在能挤出水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工程质量就取决于P环节中的质量控制。P的质量为何对工程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呢?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2.1 所购工程安装物资因质量不合格造成事故。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因物资质量问题在试运投产阶段造成重大质量事故,不但给工程各方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对工程工期亦是致命一击,而且还将遭到业主的巨额索赔。如果事故带来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那损失更是不可估量,难以用金钱来衡量,比如说墨西哥湾海底油井泄漏事故和康菲石油渤海油田渗油事故。
1.2.2 因工程安装物资质量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如果关键路径上的长周期设备在出厂验收时发现存在重大质量缺陷而需要重新生产,势必严重影响项目工期,而一旦因物资质量问题在试运阶段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则将对工程工期亦是致命一击―在业主拒收的情况,作为承包商则只能重新订货(因为从工程成本角度考虑,大型、贵重、长周期设备不会采购备用产品)。
1.2.3 质量问题导致的其他额外费用。因为质量问题导致工厂不得不重新生产,一旦重新生产则导致交货期拖延,在工程工期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现场安装要求,不得不改变运输方式来节省时间,比如说海运改空运,采购成本要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增加;免税物资通过改由交税清关来加速物资的清关速度;给工厂支付额外的加班费用来压缩延迟时间等。虽然这些成本增加得很多,但相对于工程项目承包来讲,比起现场窝工费和业主的巨额索赔还是相对少得多。质量问题导致的额外费用可对照表1:
1.3 驻厂监造的必要性与必须性
作为国有工程公司的一员,我们面对来自全球所有国际油气公司的竞争,这些油气巨头们对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很高,这当然也是其多年发展过程中从经验教训总结而来的。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拓展,国际油气巨头业主有一个共同的硬性要求,就是要求在承包商采购过程中必须选用第三方检验机构对工程安装物资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而部分设备和物资的检验计划的见证点和控制点的增多,也使得第三方驻厂监造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国内近几年的质量事故也暴露了目前我国在质量风险控制上的不足,如法兰裂纹和螺栓强度不达标导致的爆炸和泄漏事故,在后续的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些事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我方人员在检验时疏忽或仅雇佣第三方进行终检而未加以过程质量控制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果我们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全过程监控,供应商就很难在这个质控点上蒙混过关。另外,就国内和国际市场秩序来看,供应商的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在低价中标的大环境下,不少供应商以低于成本价竞标,而后在中标后再想方设法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方式来获取利润。
引入第三方驻厂监造切实做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则能够杜绝这些现象发生。同时,现在欧美已经失去工业化的过程,大部分的欧美工厂要么只做品牌推广(通过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贴牌),要么在发展中国家开设工厂,在这种情况下只做终检验收是不够的,所了解的信息也很可能是不真实的,选用第三方进行驻厂监造来确保产品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萎缩,海外工程承包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工程公司发展目标,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不但承担着经营的指标,更代表着一股不可或缺地向世界昭示中国强大的力量。而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国有大型工程公司走出国门开始不断碰壁,一时难以从国内那套粗犷的打法撤出身来,进而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走向“国际化”。但不论如何伟大的目标,都要脚踏实地地从脚下做起,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工程项目管理如何才能达到业主的要求。尤其是遇到海外强大的SHELL、BP等大牌公司,更是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管理能力。而在众多的管理环节中,工程项目采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因为在工业上,质量问题向来是重中之重。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和供应商的思想行为不端正,大量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提升工程物资的质量控制迫在眉睫,尤其是对于工程项目的承压部件更是要慎之又慎。而对于过程质量控制,以现有的条件和队伍专业素质,靠自己的队伍去进行监控,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需要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开展相关工作,而选用第三方机构进行质量控制也是全球知名大公司要求承包商必须做到的。
因此作为石化行业龙头企业,更应该利用第三方驻厂监造的手段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为规范市场起到带头作用,在中国企业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2 第三方驻厂监造机构的市场现状
2.1 国外第三方驻厂监造
在国际市场上,目前常用的第三方驻厂监造机构是国际上知名的船级社,而国际油气公司认可的也局限于这些大品牌的船级社。各个船级社给自己的定位不一样,价格差异也较大,故市场竞争机制不强。但能全面做专业的检验和监造服务的船级社是少之又少,选择性不强、买方的谈判筹码基本没有。由于各家服务质量不相同,基于成本考虑大部分检验机构的员工属临时雇佣,或转包国内其他机构,故检验事故时有发生。
2.2 国内第三方驻厂监造
中国石化监理企业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石化行业的不断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国家和石化行业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监理单位的范围、规模和队伍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9~1993年为石化监理试运作阶段,由于石油化工建设行业的特定性,在这一阶段石化建设监理方式主要为建设单位自行监理,即由建设单位直接派出人员组成监理队伍;(2)1993~1998年为石化建设监理维护期,此阶段的监理对象是一些具有一定规模、投资大的石化重点工程项目,如广州14×104t/a乙烯、齐鲁和扬子30×104t/a乙烯改造工程项目等,在这一时期石化建设监理的队伍发展较快,监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较前期发生了一些变化;(3)1999年至今为石化建设监理强制维护期,这一阶段国家和石化行业针对社会和行业中出现的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制定了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的强制监理措施和办法。
近几年,国内市场检验和监造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对比国际市场的大牌们,其价格低廉很多,但相应的服务质量和派驻人员的质量亦明显不足。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国内亦有少量第三方机构在走高端路线,即价格高但保证服务质量,其所录用人员亦各行业或领域的资深人士,服务对象大多以海外知名私人企业为主。但由于其发展较晚,进军国际市场仍显艰难。
3 第三方驻厂监造机构的选择及管控
3.1 严控供应商的偷工减料
在选择驻厂监造机构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供货商是如何偷工减料的,这样我们在选择驻厂监造单位时,能够更加清楚选择怎样的第三方驻厂监造单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质量。举一个阀门投标案例来说明如表2所示:
根据目前采购“低价中标”原则,我们必然要选择供应商1作为中标商,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供应商4的报价几乎是供应商1的报价的2倍,同样的东西如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而根据经验和市场原料价格来看,应该是供应商2和供应商3的报价是符合企业行为的,毕竟企业是以盈利为重要目标。那么供应商1的超低价是如何得来的呢?根据市场原料价格来看,其报价连成本都难以包住,故可以基本分析为“供应商1存在偷工减料或以此充好的情况”。针对此情况,项目组织在供应商生产制造过程中安排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驻厂监造。而在后续的驻厂监造过程中,买方证实了其推断――供应商1并未在本厂进行加工制造,而是另外委托其他小厂乃至作坊进行生产,在其生产过程中,第三方发现众多的偷工减料行为,导致买方多次勒令其整改或重新生产。结果可想而知,该批物资交货严重延迟,该供应商亦在此单生意上亏本操作,但也只能是“认栽”。
在众多的供货合同中,通过第三方的监造和检验,发现诸如此类的事情举不胜数。而供应商偷工减料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就阀门来讲,其可以通过直接用热轧原料来直接代替锻造材料(从热轧到锻造过程,原料损失可达20%~30%),而两种工艺下的原料成分又是一样的,如果买方没有监控,那在事后的检验中则很难发现,但这种偷工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又肯定是有负面影响的;另外,供应商可以通过缩减尺寸来节省原料,对于一台42英寸的球阀来说,球的尺寸如果缩减一个毫米,那重量上要减少上吨的原料,而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发现的,这种减料行为则将给阀门带来内漏等风险;再者,对于库存散杂管的采购而言,笔者通过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化验分析,其所购X65钢管,实际是B级钢产品,通过私下了解,供货商为了利益擅自更改钢管的标识,可以将B级钢产品改为X52产品,在发现X52没有市场后,又改为X60,以此下去,最终硬生生将B级钢管变为X65产品,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但是,如果如表3所示采用国产货物加驻厂监造的情况,不难看出在采用国产品牌的情况下,价格上与欧美的价格相差很大,仍然是成本很低,而驻厂监造费用只是零头,基本上对采办成本造不成太大的影响,而在驻厂监造的情况下,采办物资的质量却大幅度得到了提升,而欧美厂家的设备由于没有进行驻厂监造,仍难免存在上述提到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目前市场大环境较差,外国供应商的欺诈行为日益增多)。
3.2 国内第三方驻厂监造的环境
目前国内工程建设设备监造行业的产生和实施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1)我国的工程建设设备监造行业处在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多数监造单位尚未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也未产生一批实力强、社会信誉良好的知名监造公司;(2)国内有关监造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参与监造各方的法律意识淡薄,履约意识淡薄;(3)监造行业执行人员自身行为不规范;(4)存在行业保护、部门分割和政企不分的状态,难于形成公正、统一、竞争的监造市场;有些政府职能部门成立监造单位,从而弱化了正常、公平的竞争。
3.3 第三方驻厂监造的选择
现实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决定,目前国内选择监造单位不宜采用直接委托方式,因此第三方检验和驻厂监造机构的选择还是采用招标方式来决定,然后通过谈判来获取更优惠的价格;国内石油公司一般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来进行年度招标选择驻厂监造机构。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问题,有些监造单位以低于成本价中标,在监理过程中通过收取灰色收入大搞形式主义而获得利润,结果根本达不到通过监造来提高质量控制的目的。因此即便是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监造单位,也应该在最后确定的几家意向单位中,经过严格审查和清算选择监造工作做得更加专业,报价更加合理的企业,而不是盲目的“最低价中标”方式。
3.4 第三方驻厂监造的管控
由于第三方所派驻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除了通过合同约束第三方机构的行为外,还应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一步加以管控:(1)通过供应商的监督:在订货谈判阶段,要求供应商做到对第三方机构的协查工作,即要求其监督第三方人员是否按时上下班,是否存在故意刁难,并做到自己拒绝提供任何便利等贿赂行为;(2)对第三方派驻人员的审核:要求第三方机构对其所派驻人员提供简历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要求更换;(3)突击检查制度:买方在不通知卖方和第三方的情况,直接赴工厂随机检查其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予以通报,对于问题严重的人员要求第三方机构立即更换;(4)黑名单制度:对于第三方所派驻人员问题突出、严重的列入“检验员/监造员黑名单”,并在同行业通报。
4 符合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质量管理办法
4.1 第三方驻厂监造的质量管理综述
第三方监造的质量管理须全面包括设备的生产全过程,驻厂监造实质上是把检验延伸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更为严谨的作法是把这种检验一直延伸到产品原始材料的生产,这就从根本上控制了产品的质量。对重要工程项目具有长远的质量安全保证作用,但这种检验又不是用户(业主)直接去进行,而是用户委托有资质的驻厂监造人员―第三者去进行。因此这种方法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又保证了检验的公正性,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
基于检验时序维度的检验实施模型是以检验开展的顺序为主线构建的,其核心是体现了工业项目的生命周期的特点。此外,工业项目的检验也属于管理范畴,所以在检验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相关成熟的管理学理论和工具,尤其是项目管理的相关手段。项目管理就是采用高效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体系,在预算之内高质量地按时完成项目,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而检验作为支持工程,其目标是通过协调好工业项目存在的进度、资源和质量的“制约三角”,确保工业项目目标的实现。所以在目标上,两者有着本质的统一。
参照项目管理完整的方法体系并加以引伸,对于完善检验工业项目的知识与方法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以利用现代管理的知识体系来构建检验工业项目方法体系。
根据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定义,质量,即一组固有属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而这种要求是明确的,也可能是隐含的。质量控制是指为提高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些控制措施,如质量整改、变更、返工和过程调整等。具体监控项目活动的进程和结果,包括监控项目实施过程的质保措施和特定的项目结果,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导致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因素,确保项目质量的不断持续改进。作为第三方的检验单位,依据客户的要求对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分为项目前期、中期、后期进行质量控制。
4.2 第三方监造的质量管理的方法
4.2.1 生产前对生产厂的质量体系检查。生产前的质量体系检查包括工厂资质、重要岗位人员资质等。工厂的质量保证机构、生产检验设备等,要一一查对落实。
例如目前我国石油管生产企业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全国石油专用管生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套管生产厂有20多家,油管厂有30多家,而且还有一些正在建设的厂家,各企业的生产规模差距较大,产量从几千吨到数万吨不等。这些生产厂,既有国家大型骨干企业,也有股份制企业,还有规模非常小的油田自己的加工厂和个体企业。其技术水平差别很大,产品质量和档次也各不相同。虽然大多数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和API认证,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受人员技术和装备水平的限制,质量体系未得到有效贯彻运行,产品的质量波动性很大,图7为API ISO 9001证书等企业资质证书。和国外相比,质量控制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还未采用或无法实现,甚至基本的质量控制技术也未有效利用。如水压试验问题,其设备能力达不到标准压力要求。设备检验效率低,无法实现根根试压,甚至有的企业基本不进行试压。
再如管体和螺纹探伤问题,一些企业探伤设备不全或设备功能不够,探伤设备利用率低,探伤人员没有资质,探伤设备的检定不规范等,存在多种影响质量的问题。鉴于以上情况,在生产前的质量体系审查中,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按照规定应该审查的绝不能漏掉,查资质、查设备、查文件,并到重要岗位了解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及对标准的理解,该补作的要求补作,确实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及时向业主汇报。
4.2.2 原材料的复检。原材料性能是油管、套管质量的基本保证,没有性能合格的原材料,根本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但由于我国当前油套管缺乏,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等米下锅的局势,这就使得许多不能满足油、套管的材料,如普通45#钢、普通无缝管、普通焊接管也进入套管市场。有些油田由于油套管缺乏。“忍痛”接受那些不符合要求的钢管。这种做法满足了一时的要求,解决了当前的燃眉之急,可是造成的隐患却是难以估量的。特别是由于套管不可更换,一旦损坏,轻则需要对套管进行修补,浪费时间,提高成本;重则可能使油井报废。因此,对原材料的复检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4.2.3 试生产的监督与检查。为了保证油、套管的质量,必须通过试生产检验所制定的生产工艺,通过对试生产产品的检验确定产品的性能与标准及技术条件的一致性,通过试生产发现制定的生产工艺的不足之处,发现产品性能与标准的差距,然后对生产工艺等相关环节进行修正、改进或对原材料进行更换,作为正式生产必须遵守的依据。图8为对试生产管道的标准试验现场。
4.2.4 制造过程中的监督与检查。有了经过试生产确定的工艺过程,并不等于按照制定的生产工艺生产就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技术要求。监造组除了监督生产人员严格按照已制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外,还要对各个生产环节及每一阶段的半成品的检验进行监督与检查,保证产品的外观和几何尺寸,如外径、不圆度、壁厚以及螺纹
的锥度、齿高、螺距、牙型角度等符合技术条件。
4.3 第三方监造的质量管理的内容
4.3.1 检验前期的质量管理。项目前期检验的目的是在检验开始之前,对需要进行检验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主要工作内容:(1)明确检验委托。对监造公司提交的文件和要求进行审核,依据石化行业经验,专业知识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确认检验范围。将质量关键点在检验范围中明确,这是项目质量控制的前提;(2)协调资源。根据检验范围,合理地协调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检查是否有合适的检验员,是否有合适的技术专家做支持;信息资源:检查是否有检验范围中提及的标准、规范,是否有指导检验员进行检验的工作书,是否有相关的培训资料等;设备资源:检验仪器和设备,是否通过校验。以上所提及的如果达不到,如何、何时、需要什么支持能达到。把合适的人、合适的检验设备、准确的资料在合适的时间应用在检验项目中来保证项目质量;(3)制定可行性的合同。最后制定可行性的合同,从法律上明确在检验项目中第三方驻厂监造单位的责任。以确保对方按时保质的完成自身的职责,来保证项目的质量。同时,应该要求第三方驻厂监造单位对制造方的生产能力、自身的检验能力以及是否通过质量体系认证进行考察并形成报告,以此知道制造方的整体情况,要求第三方驻厂监造单位有侧重点的安排人员、设备、技术支持和管理,把质量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4.3.2 检验中期的质量管理。项目中期检验的质量控制是对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检验项目开展前的检验会议。检验会议是由委托方,生产方和检验方同时出席的会议。在此要通知检验的范围、检验依据、各方的联系方式、联系人、检验中出现问题时确认的方式、汇报方式和时间以及处理问题的流程、问题的跟踪和重新检验等。三方对以上要求要理解统一并明确,以保证配合顺畅使检验的顺利进行,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2)对生产方的人员进行考核。合格的人员才有资格投入各个工序的生产和检验。要确认相关人员得到过相关的培训和取得应有的资质。生产方的人员要有生产和控制质量的能力;(3)对生产方的设备和检验仪器进行检查。确认生产方生产过程中使用设备和用于检验过程中的仪器,是否通过了校验,校验证书是否齐全,是否在允许期限内使用。生产方要使用合格的设备进行生产,要使用合格的检验仪器进行检查,以此来保证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并且有能力自行检验产品是否合格;(4)对生产方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检查生产方的质量体系是否建立,是否有效正确地维护和使用。以此管理体系来保证生产方有能力持续生产出合格的产品;(5)协助生产方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第三方驻厂监造单位应该依据我们对项目的要求,协助生产方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提醒生产方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提出控制和管理方法,从整体上保证和提高项目质量;(6)不符合项的汇报。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项,在与生产方确认的情况下,应及时汇报我们石化公司知悉。同时第三方驻厂监造单位要进行跟踪,依据指示进行重新检验或拒绝不合格产品。从而保证项目质量;(7)检验内容的汇报。可以要求第三方驻厂监造单位依据合同和检验范围定期汇报,我们可以实时了解项目的进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信息。同时,三方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沟通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4.3.3 检验后期的质量管理。对项目完成情况,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持续改进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进行改进和提高:(1)项目完成情况。要对项目内容进行整理和汇总,文件要真实地反映办公室的操作流程和检验流程,具有唯一性、溯源性、时效性。文件要反映出当时当地的准确情况,反映出检验过程中的联络、确认、跟进、调整、改进、结果等信息。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析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消除,进行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要提出预防和改进的方法和建议;(2)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持续改进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进行改进和提高。检验过程中对已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跟踪和改进。检验结束后对进行监造的设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情况进行汇总。对潜在的、存在的和风险性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和评估,从而达到保证项目质量。
4.4 第三方监造的质量管理的风险控制
4.4.1 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的风险管理由风险管理计划编制,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对策研究和风险监控。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风险识别,下一步是对风险进行分析和国际第三方工业项目检验管理模式研究评价。通过风险的分析与评价能更准确地认识风险,为项目的正确决策提供保障,为风险决策提供依据。风险分析包括对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和对损失程度的估计。委托方委托检验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对产品质量控制,二是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质量控制是要求检验方根据其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在核算成本方面,需要第三方检验公司给出一个整体的报价,以便计算出项目的整体成本。这样一来,检验公司如果报价高,可能争取不到这个项目;如果报价低,检验公司就可能亏损。委托方实际把质量和成本风险转移给了检验公司。风险识别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所面临的风险和潜在的风险进行判断,归类整理和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对以上风险要素进行识别后,接下来就要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也就是对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分析与评价。此过程包含两种方式,即定性和定量。
定性分析方式进行风险分析时的主要根据包括:(1)项目各个参与方的风险管理计划;(2)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3)风险的类型;(4)历史经验数据。
4.4.2 风险对策研究。经过风险分析,确认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项目的影响以及可探测度,并排出了风险的优先级,然后根据风险的性质和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计划。其中包括三个方面:(1)风险规避:在选择第三方驻厂监造公司时,应考虑监造公司其自身检验能力能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决不能签订合同。同时也可以附加执行、更改、终止合同的条件,以便有权利进行合理的选择,对赔偿条款也要有所规定;(2)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项目风险管理中广泛采用的一项对策。合同中可以采用一些条款,将风险转移给检验方;(3)风险缓解:在管理中要求第三方驻厂监造单位对自身员工进行技术、安全、协调等能力的培训;检查并督促生产有加强、完善生产安全、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措施;对其分包方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巡检,督查其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工作。建立一整套的项目管理体系,要求各参与方按照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范围,联络和协调方式进行工作,协调、解决问题。
4.4.3 风险监控。在制定了风险对策后,风险不会自行消失,而可能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增大或减少。因此,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时刻监督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新的风险。风险监控就是要跟踪识别风险、识别遗留风险和出现的风险,修改风险管理计划,保证风险计划的实施,并评估风险计划的效果。风险监控的目的包括监视项目的状况;检查风险的对策是否有效,监控机制是否在运行;不断识别新的风险并制定对策。
4.4.4 检验前期项目风险管理。依据自身的资源状况,相关项目管理经验,历史数据进行风险识别,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4.4.5 检验中期项目风险管理。依据项目开展情况,现场检验情况的反馈,检查所识别风险的发展相变化情况,对消失的风险进行记录,对扩大和新增加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做出相应的更改风险管理计划并且实施,并严密监视进展情况。检验方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以期达到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的目的。
4.4.6 检验后期项目风险管理。在检验前期和中期,大部分的风险已经产生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对于项目后期的汇总报告、项目评审工作、索赔、付款等工作还要进行,要求检验方要加大沟通、协调力度,积极推行各方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化,从而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并做好风险管理的汇总评估工作。
5 第三方驻厂监造的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
5.1 第三方驻厂监造的成本分析
通过第三方产品监造不但产品质量得以控制,交货期得以掌握,更主要的是对于履行采购生产合同的严肃性通过监造过程得以实施和贯彻,避免了裙带关系的采购行为从而导致的质量失控行为。同时,EPC单位通过签署第三方驻厂产品质量控制协议,最终业主可以更加信任施工单位对于产品质量的严肃性,通过监造国内生产的产品,使得国内产品走出国门,是国产品牌通往世界的基石。在第三方驻厂监造的成本方面,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表明,第三方驻厂监造的成本是比较小的,但是其收益却非常大。如表4所示:
从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第三方检验和驻厂监造的费用对于工程采办总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这种监造给工程项目带来的质量保证是显而易见的,在以上开展监造业务的项目中,到目前为止货到现场的质量事故率为零。
5.2 第三方驻厂监造的成本控制
面对巨大的国际市场,如何合理地利用资金,既能使第三方监造公司能进行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检验,又能将公司花在第三方监造上的成本降到最低,是目前各石化公司所追求的目标。以下是进行第三方驻厂监造的成本管理策略:(1)成本管理与技术、流程和组织结构相结合。注重技术、设计、流程、组织结构与成本管理的结合,以谋求这种结合产生的现代成本管理效应,通过了解第三方驻厂监造公司对各专业监造项目的认知价格,以认知价格和目标成本为依据,采用一定方法确定本次项目的实施成本;(2)建立高效率的管理信息系统,以降低价值链运行成本。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业务的处理速度,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业务处理成本。应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成为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有力工具,使公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降低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3)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策略,使成本费用外部化或延缓成本费用的发生时间。成本管理是一种现代基础性管理手段,具有重要的价值。良好的成本管理可节约资源、节省时间、创造较高效益。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低成本、高效益。在约定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效益。
5.2.1 检验前期的成本管理。项目前期检验的成本控制是从询价和报价开始的。一个合同是由技术条款,商务条款以及其他条款组成。一个合同的确认,必须先技术条款,后商务条款,或者技术条款和商务条款同时确认。但商务条款都是基于技术条款的报价。
合同中的报价都是基于成本考虑的,很多直接或间接影响成本的因素都要考虑进去,一些潜在的因素,比如可能在监造过程中或长期进行中发生变化的因素或者可能引起争议和索赔的因素,不仅要考虑进去,而且有必要在合同中以明确的条款进行规定。商务条款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1)人天,人月+加班费+交通费+住宿费+通讯费+出证费+设备费+邮寄费这种方式是检验公司常用的一种报价方式,即只是规定各项单价,以实际工作量作为结算依据,这种报价方式对我们石化公司而言,成本不容易控制,有些监造单位可能会因此故意拖延项目进度;(2)根据技术条款和预测项目可能持续期,做一个整体检验费的报价。这种报价方式有利于石化企业控制自身成本,但在检验费结算时可能引发争议,因此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在合同中相关规定一定要明确。如果项目提前结束,石化企业会认为检验费付多了;如果项目滞后结束,监造公司可能在此项目中亏损,可能会降低服务质量来减少费用支出,最终影响项目质量。
如果是长期项目,则要考虑汇率、利率因素,在合同中加上时效性规定。同时要考虑到在监造过程中可能引起争议和索赔的情况,要在合同中加以规定,以便合同项目顺利进行和付款的执行。
5.2.2 检验中期的成本管理。中期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做好日常的各项费用统计控制及通过协调进行动态的调整:(1)对第三方监造公司的费用报销、货款支付等按公司规定进行报销和统计;(2)严格执行合同,对合同的变更要相应地调整报价;(3)对可能发生索赔的潜在因素,制定防范对策,减少索赔的发生。
中期的成本控制是控制成本是一重要环节,控制和协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是否能达到预期收益,也决定了项目的收支情况。
5.2.3 检验后期的成本管理。由于项目检验发生的各项费用可能超前或滞后检验费的收取。所以后期成本控制主要是统计、汇总和分析并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整改方案并执行,以达到近期和远期控制成本的目的。
6 关于第三方驻厂监造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所选择的监理公司应具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设备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建筑师、结构师、经济师、会计师等专业人才配备及储备。
第二,监理公司专业技术人才人员背景以石化工程建设领域为优,必须从事过工程设计,大型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石化工程监理,石化设备监造,石化装置建设、检修和改造,石化设备及材料采购等工作,具有丰富石油、化工、房建及市政等工程建设经验,能够胜任各类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监理工作。
第三,监理公司资质应以拥有化工石油工程监理甲级、设备监理单位资格证书、炼油化工设备工程甲级等资质为优。
第四,监理公司应具有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拥有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于客户的行业精神。
7 结语
要保证大型关键石化设备的安全运行,应从设备设计制造期和使用期两个阶段进行控制,即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应严格控制质量,使每台设备符合不同阶段的要求,力争将产品缺陷消除在出厂之前。
国际油气争端实际上是国家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我们作为国有工程公司的一员,面对着来自全球所有国际油气公司的竞争,提高自身在工程质量上的能力是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和供应商的思想行为不端正,大量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提升工程物资的质量控制迫在眉睫,尤其是对于工程项目的承压部件更是要慎之又慎。而对于过程质量控制,以现有的条件和队伍专业素质,靠自己的队伍去进行监控,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需要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开展相关工作。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是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的标杆。我们作为国有石化公司的一员,有义务有责任将国产品牌带出国门、推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石化行业的强大,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项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0.
[2] 李记科,李昱坤,高建忠.实施驻厂监造贯彻油井管标准提高油井管质量[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23(5).
[3] 孟虎林.谈新时期如何做好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J].中国化工贸易,2013,(8).
[4] 姚新国,朱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矿业,2008,(5).
[5] 李治滨,孙晓波.入世对我国石化建设监理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石油石化,2001,(12).
[6] Miller R,Lessard D.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large engineering projects[M].Cambridge MIT Press,2001.
[7] 刘建平.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整体管理理念探讨[J].煤炭工程,2011,(S2).
[8] 王立忠.论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海洋平台,2006,(4).
[9] Xie BT,Liu DF.Design Code Calibra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 Against Typhoon/Hurricane Attacks[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10,(3).
[10] 章国庆.海洋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与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4).
[11] 周守为.中国海洋石油开发战略与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
[12] 杜丰泰.流花油田“南海胜利”号FPSO大修质量控制[J].中国造船,2007,(48).
[13] 黄志潜.管道完整性及其管理[J].焊管,2004,27(3).
[14] Bai Y,Bai Q.Marine Structural Design[M].Elsevier Oxford UK,2003.
篇2
关键词:高校;询价采购;风险防范
当前,中国高校设备采购所用的资金来源是财政资金,所以高校采购也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来执行。政府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等。虽然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但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来说,每年采购计划中有大部分数量的设备是预算未达到招标标准的,而这部分设备采购需要通过询价采购的方式来完成。《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中规定使用询价采购方式来采购货物的项目,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且未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货物、服务;(2)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且未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货物、服务;(3)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经批准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的货物、服务;(4)按照招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政府采购工程。总而言之,询价采购相比较其他采购方式而言,具有采购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采购规范性、组织严密性不足,对供应商约束力不强等。本文从询价采购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分析人手,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措施方法,为确保高校询价采购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思路。
1.高校询价采购过程常见风险
1.1询价范围不精确产生履约风险
询价公告正式挂网之前,采购人需要整理好采购清单,如果因采购人大意而造成拟采购清单存在缺漏项或者冗余设备,就会对投标人报价产生直接影响,最终必将影响用户老师正常使用。
1.2技术指标要求模糊
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数是因为申购老师提交申购表时没有将技术指标填写清楚准确,导致最后挂网询价的设备技术要求描述含糊不清。例如,技术要求含混不清,仅有原则性要求而无具体指标、参数;技术要求太宽泛,市场上能满足使用效果和性能的设备五花八门;设备验收标准不明确,甚至无验收标准,或者参照过时的国家标准等。
1.3报价要求含混不清
存在报价风险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形:报价范围与拟采购设备不一致;报价方式与设备计量方法不一致;报价要求未提及设备详细配置清单单项价格,导致一些供应商鱼目混珠换掉其中某个配置;对报价币种、汇率变化未作明确要求或者处理办法等。
1.4报价过程缺失规范
询价采购供应商报价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用传真、有的用扫描件、有些用信封密封直接交到采购部门办公室等。另外,各供应商报价的时间不统一,有些不法供应商利用时间差打听其他商家报价,扰乱询价采购的正常进行。
1.5恶意抢标
在询价采购过程中,供应商只需要做报价,几乎没有任何成本和经济约束。有些供应商为了恶意抢标而放弃合理盈利,报出最低价抢标,但是一旦他中标后又觉得利润低微而放弃中标资格,影响高校采购的正常工作。
2.规避询价采购风险的措施
2.1建立内部约束机制
应组织成立询价采购工作小组,由采购人、用户代表和相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组成,一般情况下专家人数不低于三分之二。采购小组成员自觉遵守采购法律规定,互相监督,避免暗箱操作。询价公告的编制、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签订及货物验收等都由采购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商讨并签字。例如我校特别制定了询价采购事项会审单,记录供应商报价结果和询价采购小组会商结果,最终确定结果后询价小组所有参与人员签字。
2.2询价公告编制要精确
询价公告是供应商报价的依据,供应商根据询价公告要求进行报价。采购人要将商品型号规格、技术指标、供应商资格要求、付款条件、交货地点等所有必要条款填写清楚,报价包含的服务内容比如是否含运费、税费等也必须交代清楚。一旦出现错误将直接影响供应商报的价格,甚至影响合同条款的拟定,最终影响询价采购工作的正常进行。
2.3确定中标供应商要合理
尽可能多的增加供应商可选范围,根据供应商服务质量、市场信誉、报价等择优选择供应商。在确定中标供应商时,不能一味的‘低价中标”,要充分考虑报价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与用户需求的响应程度,另外还要认真调研报价供应商的市场信誉度和公司模以及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售后服务,防止一些皮包公司低价抢标,扰乱采购工作有序进行。如果参与报价的供应商不多的话,可以选择有资质的三家供应商邀请报价。最后,为了增加询价采购工作规范性和效率,必须要求供应商报出价格后不得再随意更改。
2.4签订合同要仔细认真
确定供应商之后就涉及到签订合同。在签订采购合同时,要严格遵循询价采购文件中提出的的合同主要条款,包括设备型号规格、付款方式、交货地点、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等,从而杜绝中标商或者采购人随意更改条款现象的发生。监管部门、采购人员等要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时刻注意询价中标供应商执行所签订采购合同的情况,保证合同与报价书承诺一致,坚决遏制和严格禁止履约合同时任何改变原合同条款的行为。
2.5设置合理的保证金
保证金分为报价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供应商在报价的同时缴纳规定金额的报价保证金,确定中标供应商之后,应将未中标的供应商报价保证金如数退还。中标供应商的报价保证金自动转为履约保证金,待其完成供货后退还。设置保证金可以很好的避免皮包公司恶意抢标给高校采购造成损失,也能有效避免中标供应商中标后反悔行为。一旦采购人发现供应商在报价过程中存在作弊行为或者中标后随意反悔弃标的,将保证金没收不予退还。保证金的金额应当根据具体采购设备预算、供应商投入成本及产品利润等因素综合考虑设定,一旦保证金额度设定过低则保证金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报价供应商就会不在乎这点费用,还会出现随意弃标或报价作弊的行为,而保证金额度设定过高,部分供应商则会犹豫不决,考虑保证金投入成本有的公司就会放弃报价。
2.6询价材料整理归档。
篇3
原创或许可——版权保护风险的防范
国内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签订软件采购协议的过程中,首先最应关注并辨别的是软件供应方的资质,采购协议项下的软件是由供方自行研发或是供方有权许可采购方使用。这一区别在软件权利归属和保护范围方面大相径庭。自行研发软件的采购企业在直接与软件开发商进行采购交易的过程中,应明确软件开发商是否拥有该软件的完全独立的版权,其开发是否基于他人的专利权项下内容,是否需要经过第三方授权或许可。例如在数字多媒体处理领域内,JPEG、MPEG-4等文件格式都是包含第三方专利的行业技术标准,对于这样的软件,按照软件采购的目的和最终软件产品受益原则,其专利成本应由软件开发方承担,但双方需在软件采购合同中进行明确的规定。从降低软件采购成本的角度考虑,为了控制采购成本,避免高额的采购或许可费用,软件采购方可以选择牺牲软件部分的功能来规避第三方专利授权的成本。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软件提供方的最终软件产品是否包含对其他软件代码的非法复制。软件开发方的工作人员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恰当的链接非法开源代码或未经授权的商用代码等,都可能给软件采购方造成法律风险。代码的非法复制在软件采购过程中很难查明,具有很高的隐蔽性,因此采购方在采购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应要求软件提供方对其所提供的最终软件产品提供下列保证,如确保是原创作品,确保未包含开源软件代码,确保未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等以寻求自身的免责。
软件使用权许可或使用权转让
在此种形式的软件采购过程中,采购方应注意授权方的资信与资质,即授权方委托的权限范围,是否具有授权采购方使用的资质。同一地区的不同软件商的授权权限是千差万别的,软件提供方所拥有的授权范围是在此种形势下首先应查明的问题,同时,授权方所能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升级维护也是在采购过程中应重点查明的问题。软件版权真正所有人授权委托方的是一次性的使用权转让许可还是可提供升级服务的许可,都涉及到采购成功后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后续服务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查明委托方所能的地域范围。因为知识产权存在地域性,不同地域间软件授权许可使用的费用相差悬殊,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商跨区以获得高额利润,一旦与在本地区没有授权许可资质的方签订采购协议,采购方将面临着平行进口侵权风险。
商业风险与防范
国际贸易中进行软件采购,除了法律上涉及知识产权权属法律风险外,还包括许多因软件特殊属性而可能导致的商业风险,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价格所包含的内容、贸易术语的选择以及验收与支付的方式等三个方面。
价格制定及价格的内容
国内企业在进行软件采购价格谈判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采购价格所包含的采购数量,即License的数量和一个License下模块的数量。对于软件供应商来说,由于软件产品的前期固定投入是已然确定的,厂商或商销售License的成本几乎相同,因此供应方会鼓励采购方多购买License以降低单价,这对采购方来说是非常具有迷惑性的。笔者认为采购方应明确自己的需求,不为无谓的许可数量(License)买单。另一方面,采购方还应注意相应的价格中是否已包含软件后期的升级维护、技术支持的相关费用,软件离开了升级维护,是很难长期使用的,因此这一项费用应在合同中的价格内容中明确列出,在实际操作中,年升级维护费用基本上是报价的10%到20%。
贸易术语的选择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最经常被使用的即CFR、CIF等C组贸易术语,许多国内企业由于熟知这些贸易术语而在软件采购中也使用这些术语。实际上因为软件其特殊的属性,这些贸易术语并不适合。笔者认为软件采购中使用DAP(deliveredatplace)术语更为合适。DAP是指定目的地交货,由于国际商会最新更改了贸易术语规范,了Incoterms2010,D组条款进行了相应的增删,因此DAP是广大企业没有接触过的一个贸易术语。DAP价格条款下,卖方将货物运输到进口国指定地点交付,风险在交付地转移,到达目的地的运费与保险由卖方承担。卖方责任表面上看起来很大,但是由于软件的载体介质是光盘,光盘的成本低廉复制简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卖方即软件供应方可以不购买运输保险,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灭失,卖方可以很快地重新复制发货,这种灭失的成本和国际航空运保险(0.3%—0.4%)的成本相比是相当低廉的。因此使用DAP价格术语是对于买卖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对于不熟悉DAP的企业来说,继续适用DDU术语同样可以适用于软件采购,Incoterms2010和Incoterms2000可以由交易双方根据习惯自由选择适用。
验收与支付的方式
在国际贸易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信用证支付(L/C),信用证支付对于大宗的实物货品买卖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对于软件采购贸易来说却并不十分适用。因为适用信用证支付时,货品到达海关的运单的交付是交易完成的凭证,买方凭借提单提取货物,交付完成。然后对于软件采购来说,凭借提单能够拿到的仅仅是软件的物质载体以及相关纸质文件资料,对于软件本身的性能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是无法鉴别的。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卖方提供的许可(口令或密码),这样的光盘载体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如果仅凭提单就支付全部货款对于国内采购企业来说风险过大。笔者认为,采用货到安装验收后电付(T/T)的方式会比较适合软件采购贸易,这种方式就大大降低了采购方支付的风险,避免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
篇4
>> 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征订书目分析与馆藏建设 政府采购招标评标问题研究 政府采购招标文件编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书商书目对比研究 政府采购招标评审的几个问题研究 政府招标采购中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项目招标采购模式探讨 浅谈政府物资采购招标技巧 关于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管理 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问题及对策 政府招标采购中的问题分析 物资比价采购与招标采购研究 慎选政府采购模式 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 政府采购招标管理系统安全体系的研究与实现 我国政府采购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德阳模式”中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订书 政府采购人员应提高招标技能 加强管理政府采购招标文件售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马 静,刘淑娥,吴素舫.图书馆中文图书征订书目排行榜实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9):25—27.
[3] 唐晓艳.当前我国书商征订书目的现状及发展瓶颈[J].图书情报知识,2009(3):122—125.
[4] 张春燕.高校图书馆优化采访策略的思考[EB/OL].[2013-05-16]. .
[5] 谢耀芳.新环境下中文图书采访模式探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3):42—45.
[6] 马正红.图书采购宜采用哪种采购方式[EB/OL].[2013-05-16].http://.cn/roll/20120326/222211682328.shtml.
[7] 唐晓艳.中文科技类图书市场供应书目状况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3):19—22.
[8] 图书学术影响力不再“说也说不清楚”[EB/OL].[2013-06-12].http:///xueshu/2012-01/12/content_3375403.htm.
篇5
关键词:过程造价控制 材料价格 过程造价咨询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的建筑施工材料不断涌现,同时配合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使得对建筑工程投资更加合理且经济。对于建筑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增加材料价格控制,可以减少对成本的投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这里不得不说到工程造价过程咨询,它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为建筑工程单位提供材料方面的价格审核提供参考意见。对于材料价格的审核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确定不同材料的价格,做好工程造价费用的事前控制。
2.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建筑工程材料费能占到工程总费用的60%-70%左右,安装材料费能占到安装工程总费用的70%-80%左右,因此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对成本节约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但现今的材料品种繁多,价格也参差不齐,随着工程的不断进展,及时合理的控制材料投入费用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一项繁重的任务。
3.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对材料价格的控制
3.1工程中主要材料价格控制
主要材料的费用是工程中影响造价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对于这部分价格的控制,要在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明确。在施工期间,当地的管理部门要定期材料价格,建设单位要根据市场行情定期进行审核。
3.2常见安装装饰材料价格控制
建筑工程中的安装装饰材料会因为产地,规格,型号,品牌,材质质量等级的不同,价格差异变化较大。比如常见的地面石材,600*420*30的剁毛三斧光白麻花岗岩,在福建的价格在88-90元,而在山东却要138-140元。对于具体使用什么样的材料,需要建筑单位根据自己的使用要求和成本控制,参考投资监理的意见最后确定。
3.3工程殊材料价格控制
在装饰装修过程中,部分材料没有品牌说明,这些材料本身往往是按照建筑单位的要求定制的,对于这些特殊要求的材料在市场中很难找到可以参考比较的价格,所以这就要求投资监理对工料进行详细分析,与厂家谈判采购材料价格,如果不能对工料进行合理的分析,就必须找到在市场中有相同属性的材料进行比对,了解全面后再进行批价,从而使得核价工作有了依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乳胶漆,涂料本身的性能指数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涂刷面积,如立邦漆一底两涂,每公斤可刷四到五平方米,而一般的漆只能够刷三平方米左右,虽然一般的漆单价便宜,但在实际中不见得比品牌漆更经济实惠。
最后就是要说谈判技巧。为了更好的能够得到物美价廉的材料,掌握谈判技巧是必不可少的。采购者要对数量和时间把握好,当订货超过给定资源量时,通常会有折扣价,这在供应商销售的政策中会有体现,对于不同的购买量享受不同的折扣价,当在一些特定打折期还可以把价格和数量累加,这样材料成本投入会更经济。所以投资监理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采购数量和时间,确定好材料设备价格。
在谈判中,要始终保持平稳的心态,详细了解报价的产品,如果对材料价格不满意可以要求对方合理减价。与供应商谈判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采购方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4其他方面材料价格控制
因为建筑单位对材料的需求不一样,所以在选材时考虑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比如价格、产品质量、供货渠道、生产厂家和售后服务等因素都会影响选材,这些工作需要设计单位与监理单位密切配合,才能保障选材质量且价格合理。
对材料价审核方式很多,可以通过直接与厂家谈判,或邀请几家供应商报价,或通过采购方内部招标。规范的审核比价,可以给供应商提供公平的竞争也可以为采购方节约成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工程需要采购一批特殊规格的花式GRC吊顶制品,一供应商报价33万并不肯降价,但在得知还有比他实力更强的供应商来竞争时,此供应商最终降价以30万成交,仅此项就节约成本近9.09%。
价格审核还包括对采购合同的审核。只有当材料本身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要求,运输的方式、损耗计算、付款、结算方式、保修期、供货的时间与验收以及违约后责任的认定等方面同时进行确认,才能保证材料按时的供应。
4.通过采购材料方式控制
安装工程材料设备一般包括招标、询价、谈判、议价和订价等采购方式。
4.1招标
它分为公开和邀请招标两种。招标能够实现公平竞争的目的,使业主能够获得更优质更便宜的材料,但因为招标所进行的程序和需要的手续比较复杂,花费的时间也多,所以一般只在需要大量购进材料时使用此方法。
4.2询价
它是指对采购方向已经明确的供应商发出询价申请,让供应商自己报价,在比较各个供应商报价后,选择材料。这比起招标要简单快捷的多。
4.3谈判
它是指在选定两家以上的供应商后,经几轮报价后,选择报价最低者的采购形式。此方式更加节省采购的时间和支出成本,具有公开性,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经常被使用。
4.4议价
它是指买卖双方对材料直接讨价还价,由固定的供应商对购买者提供材料,这适用于产品质量有保障的稳定的供应商。
4.5订价
它是指购买方需要的货物量比较大,无法由单一的一两家提供或者在市场此材料短缺,则可规定价格进行收购。
5.对材料供货合同审核控制
材料供货合同的制定首先要以承包合同为依据,并和其他的建筑项目衔接。在采购中,要对各种不同货物材料详细写明,包括品种,型号,规格,数量,等级等内容。
6结语
总的来说,对材料的价格审核要进行全过程的造价咨询,这虽是一项繁琐的任务但却也是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由于现今市场材料本身种类繁多,高科技新材料不断涌现,对专业知识要求的提高,核价时技巧性加强,这些种种因素都是投资监理必须要注意的。为了能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保证材料的物美价廉,还需要投资监理多多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监理在项目全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才能有效地控制材料价格。
参考文献
篇6
1、采购管理的概念
采购管理是交付计划下达、需求及采购单生成、询比价管理、筛选或检验入库、采购发票的收集到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是对采购过程中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状态进行跟踪、监督,实现对企业采购活动的科学管理。企业采购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定采购目标、制订采购制度、明确相关岗位职权、选聘采购人员、设计采购作业流程与表单,以及拟订计划与预算等。
2、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采购物资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品所需的原辅料、电子元器件及设备等,在采购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验后才能投入生产中。
采购成本对于减少资金占用、降低仓储成本和加快营运资本周转起着重要作用。采购成本不仅包括采购费用,还包含仓储费用、流动资金占用费用等,采购成本过高将会很大程度降低生产的经济效益。
物资采购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必要前提。采购为企业保证供应、维持正常生产和降低缺货风险创造了条件。没有充足的物料,生产就无法进行。
3、常见的采购方式
(1)询价采购。询价报价采购,指通过买方向选定的若干供应商发出询价,由各个供应商提供各自的报价,买方选定某个供应商与其达成交易的采购模式。询价采购是企业采购最常见的获取报价的方式。
(2)招标采购。招标采购指买方在一定范围内招标公告,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购买并按规定提交投保书,买方对标书进行评估后确定供应商并与之达成交易的采购模式。企业采购重大的设备或工程项目时,政府机构等非营利组织进行采购时,经常采用招标采购方式。
二、企业采购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企业采购管理现状
我国的采购管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比较落后。在理论方面,采购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还没有得到企业管理者足够的重视,管理者往往缺乏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能为企业的采购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实践方面,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中采购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缺乏采购战略管理,采购流程缺乏科学性。因此,国内企业的整体采购成本居高不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尚未建立规范高效的采购管理体系。传统的采购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瓶颈之一。
2、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采购模式主要分为招标采购、传统模式采购方式及电子商务采购模式。其中,传统的粗放式采购模式仍然是企业采用的主要采购模式。在这传统采购模式下,大部分企业的采购职能被忽视,采购部门只是一个普通的职能部门,承担事务性的采购工作。企业采购已经暴露出了如下问题:
(1)采购战略不明确。针对不同性质的采购物料、不同需求的产品、不同类型的供应商,企业无法制订出满足整体战略需要的供应战略。企业采购人员普遍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不能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2)采购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很多国内企业没有完善的采购预算制度、明确的采购授权与审批制度,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企业采购工作中常常出现采购成本和管理费用过高、需求规格不够明确、检验标准不清、供货渠道不稳定、交货周期长等问题。
(3)采购费用偏高。国内企业采购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采购费用普遍偏高。企业的采购信息分散、错误率高;采购的过程繁琐,采购效率不高;同时,不透明的采购流程造成的暗箱操作,从而导致企业利润流失。以上各种原因造成国内企业的采购费用偏高。
(4)供应商管理的不足。国内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在供应商评价、绩效考核等方面存在问题。例如,很多企业没有全面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从而导致不能更加科学的选出合格的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企业与供应商的沟通仅限于催货和交付,很少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进度进行详细了解。
3、企业采购管理面对的挑战
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快速产生使得采购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价格变化幅度大、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发展变化快及产品研发时限短使得采购管理的反应时限短。因此企业采购管理面临以下挑战:
(1)技术发展迅速,停产断档现象越来越多,采购品更新换代快导致库存风险高、采购难度大和对供应质量掌控能力差。
(2)市场价格变动频率高、变动幅度大,导致采购周期不易控制。
(3)传统价格=成本+利润之公式已不再适用,导致采购成本不易估算和掌握。
面对以上挑战,企业应从以成本为目标到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转变、从被动接受采购指令到自行预测调整的转化、从单一的购买行为到策略性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变革。
三、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
1、规范采购流程
企业应分析自身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的采购制度,规范采购流程。一是科学制定采购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实施采购,减少盲目采购;二是明确相关部门的权利及责任,使整个采购过程有章可循;三是加强对采购需求审批、执行、检验、发放等环节的管理;四是制定供应商考核机制,定期分析和评价供应商;五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绩效考核体系,定期考核采购人员,提高采购效率、防止暗箱操作及腐败现象的发生。
2、加快采购信息化建设
ERP管理系统可以为采购提供良好的管理信息平台,使人力资源、财物、采购、生产、销售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确保信息流、实物流及财务流的一致性,使采购管理能够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更加高效,使采购过程更加合理化、程序化和透明化。
3、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1)建立供应商的激励机制。建立供应商激励机制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双赢关系。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不可能维持良好的供应及合作关系。在实践中,采用优先付款、给予供应商价格折扣和柔性合同、供应商奖励措施等,使供应商和制造商分享成功,同时也使供应商从合作中体会到双赢机制的好处。
(2)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价格、周期及服务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使供应商不断改进,提高供应商合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对供应商的评价要抓住关键指标,比如交货准时率的提高、交货质量的改善,售后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前期的缩短等。把评价结果向供应商反馈,与供应商一起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协助供应商持续改进。
4、树立科学采购管理理念
采购部门不单单是执行采购的职能部门,更应是管理部门。为提升采购管理,企业必须提升采购部门的地位和执行能力,建立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理念,建设一支高效专业的采购管理团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处理好采购与设计、需求、生产、质量、销售、财务等部门的关系。
5、加强采购内控
企业要加强对采购招标、合同签订及执行、质量检验、付款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有效规范采购行为。同时,使用集中采购的方式对关键物资进行采购,在明确需求后加大在市场进行价格、质量和服务谈判的筹码,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提升采购质量。此外,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采购部门需要对财务知识、法律法规、价格谈判等知识及采购品所属行业专业知识都了解的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加强对采购人员的专业培训,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采购效率。
篇7
关键词:政府采购; 法律制度; 构建
【正文】
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亟待建立
政府采购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机构,为了开展日常财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手段、方法和程序,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服务和工程的行为。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使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具有相当规模的我国政府采购,缺乏完善、统一的法律制度规范。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由于政出多门,没有进行统一的论证和科学的制度设计,条块分割情况十分严重,政府采购仍处于较混乱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一)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需要
在我国不同地区和部门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律文件中,对政府采购的界定、政府采购主体、政府采购包括的内容、管理政府采购的机构等都规定的不尽相同。如对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规定,财政部规定:“财政部负责全国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北京市规定:“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市财政局所属北京市政府采购办公室负责政府采购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上海市规定:“上海市政府采购委员会是本市政府采购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政府采购政策、审议政府采购目录、协调政府采购的日常管理工作。采购委员会设立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采购的日常工作。”在其它方面,也存在同样的差异,因此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和采购上的不规范。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可以克服上述弊端,统一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二)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有效利用财政资金的需要
由于缺乏统一、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各自为政,环节多,单价高,采购方式不规范、不透明,导致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据有关专家对政府采购试点地区招标采购的情况分析,节约率普遍在10%-15%以上,部分项目达到30%-50%。对于滚存赤字已达千亿元的我国财政来说,实行政府采购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改革,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很难达到上述效果。尽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已颁布实施有关规定,但由于其效力低,内容差异大,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三)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有效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需要
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每一级政府都会参与物资和劳务的采购,而且数量可观,金额巨大。但许多官员或一般公众对采购程序却知之甚少,这就给采购人员使用种种方式来操纵结果提供了可能。厂商为了销售常常采取各种利诱手段诱使采购者购买质低价高的商品,导致腐败现象发生。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增强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使政府采购过程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在政府采购立法中增加惩罚欺诈行为和行贿受贿的条款,可以对腐败现象进行有效防治,从而促进政府采购过程的廉洁。
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三公”原则
“三公”原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原则是世界各国管理公共支出的一个共同原则,因为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机关使用纳税人税款和其它公共专项投资签订的买卖合同,在采购中必须对纳税人以及社会公众负责。因此,要求政府采购依据的法律、政策、采购项目、合同条件、投标人资格预审和评价投标的标准等都必须对社会公开,以便公众和检察、监督机构进行审查、监督。公平原则是指所有参加竞争的投标商都能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并受到同等待遇。也就是说,对所有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承包商、服务提供商等,应一视同仁,不得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但为发展本国经济,推进国内就业而歧视外国竞争者的情况除外。因为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竞争的作用,才能保证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公正原则是指评标过程中应客
观公正,防止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以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政府支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在支出管理领域的最佳结合。
(二)坚持竞争性原则
世界各国都将竞争性原则作为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政府采购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促进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最大程度的竞争来实现的,通过卖方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可以促使投标人提供更好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等,并且设法降低产品成本和投标报价,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政府采购的买方市场,从而使用户能以较低价格采购到质量较高的商品,实现政府采购高效率的目标。
(三)坚持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也是各国常见的采购原则。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管理效率两个方面,经济效率要求政府在采购过程中,能大幅度的节约开支,强化预算约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市场机制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管理效率原则要求政府经常公布招标信息,减少中间环节,及时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劳务,使财政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规范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能。
(四)坚持合理保护民族工业原则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的适度放开并有效保护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目前为止,只有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的成员国,才按照协议的要求开放国内政府采购市场,大多数国家还只是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竞争,以保护民族工业。如美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国内产品优先原则,日本和其它国家对开放政府采购市场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更应该通过法律手段,有效地保护国内的政府采购市场,适当限制外国产品的数量(尤其是电子、汽车等幼稚产品),以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政府采购需要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政府采购制度的法律体现和重要依托,对政府采购进行法制化管理是对政府采购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方式。随着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国家和区域组织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府采购规则,如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政府采购协议》、欧盟制定的《关于货物、工程及服务采购的示范法》、世界银行实施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贷款采购指南》等。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足,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些地方和部门才开始规范政府采购活动,但至今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的、专门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政府采购实务中,采购部门都是根据不同的采购行为,适用不同行政部门的规章、办法、规定和条例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政府采购活动急需进一步规范,要求健全政府采购的统一法律制度。
首先,政府采购基本法是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政府采购的最主要依据。具体内容应包括:总则、采购方式及程序、监督、履约、纠纷的解决、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总则部分应明确规定本法的宗旨、适用范围、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政府采购的主要管理部门及其职责。采购方式及程序部分应规定采购的主要方式、其它方式及其程序。主要方式应采取招标投标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招标投标是一种有组织的、公开的、规范的竞争。监督部分应规定质疑和投诉,主要内容是作为公众、检察、监督机构有权对采购项目、合同条件、投标人资格、评标标准、采购从业人员资格、采购管理和经办人员行为规范等提出质疑和投诉,以充分体现公开原则,节约财政资金。履约部分主要规定采购人员代表政府和投标人订立合同后,签约双方应如何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规则等。纠纷的解决主要是规定在履约过程中发生纠纷后,是诉讼还是仲裁解决,或是采取一般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或裁或审。法律责任部分既应包括招标投标中的法律责任,又应该包括履约过程中的法律责任;既应规定招标方的责任,又应规定投标方的责任;既应规定单位的责任,又应规定直接责任人员和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的责任。
其次,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除了政府采购基本法外,还应有与之相配套的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政府采购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等。
招标投标是政府采购中最富有竞争的一种采购方式,能给采购者带来价格低、质量高的工程、货物和服务,有利于节约国有资金,提高采购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已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是我国第
一部关于政府采购方面的专门法律,特别是从事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有了法律依据,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配套法律。
合同是政府采购的法律形式,合同法也就成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政府采购的订立过程与一般合同的订立过程不同,它不像一般合同那样完全是双方当事人自由意思的表示,而是一个完全公开的过程,受公众及有关部门监督检察的过程,也是一个招标投标的竞争过程。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作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应是政府采购基本法的补充,当政府采购基本法没有规定时,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产品质量是政府采购质量的重要标志。被采购产品质量过硬,被采购服务优质上乘,被采购方信誉可靠,才能实现政府采购的经济、高效目标,才能达到节约财政开支,合理利用财政资金的目的。因此,产品质量法也应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关“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管者的商品”,“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其它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等规定,其目的是为了鼓励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而政府采购的目的就是通过政府采购促进正当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是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它部门法律比如国际贸易法、国际税法、公司法、行政法、刑法等法规中与政府采购有关的规定,都应属于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构成内容。此外,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大和政府也可根据政府采购基本法的规定,结合本部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政府采购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统一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参考资料】
[1]谭刚.改革现行采购模式,建立政府采购制度[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3).
篇8
【关键词】采购成本;材料信息价格库;建筑材料信息指导价;
中图分类号: TU5 文献标识码: A
通过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审计,发现政府投资项目的材料价格不论是投标报价还是最终结算价明显高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政府工程一般都是公共建筑,对工程质量要求比较高,对于材料品牌、品质和标准要求比较高,而房地产开发项目主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对于材料品质要求不是很严格,材料价格控制比较严格;二是政府工程的进度款拨付不是很及时,拖欠现象时有发生,所以供货商报价会考虑其中的因素。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是竞争不够,采购招标的良性有序竞争不足。政府工程涉及的投资额巨大,对于某些深基坑支护、钢结构、幕墙、园林景观、精装修等专业工程,从深化设计到工程施工威海市场上真正有实力承包的专业公司屈指可数,翻阅近几年的政府投资项目,从土建工程到上述各专业工程中标单位无外乎是那几家实力比较强的大型公司,所以竞争力明显不足。
一个工程项目,建筑材料费用通常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例超过60%,建筑材料采购是施工企业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工程成本的高低和工程质量的好坏,而且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廉洁或腐败。在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采购并不是新兴的学科,但是由于过去人们对其重视度不够只是单纯的要求价格,致使建筑材料的采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常见的问题如下:过低的产品定价迫使采购部门因为单纯的价格要求和供应商陷入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施工部门迫不及待的向采购部门索取原材料,采购人员以牺牲集体利益为代价,根本不管成本的高低,导致了采购的建材成本高、质量低。可见,如果我们能从体制上强制性地把建筑材料采购引入有序市场竞争机制,就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建设投资。如何有效的降低政府投资项目的建筑材料价格,是我们应该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建筑材料信息指导价的建设力度。
目前我市建设咨询里的建材信息每季度出一次,时间间隔偏长,对于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建材,价格信息容易出现偏差,不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当期的材料价格。建议向其他省市一样争取每月一出。另外,材料价格种类偏少,对于绿化、市政、装修专业的主要材料价格没有涉及或者涉及的很少,而政府投资项目涉及的材料价格很大比重就是在这些专业领域里,容易产生价格信息不对称。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工程建材价格信息工作,增加政府投资工程建材的信息力度,加强材料信息管理,组建材料价格库。建议建委主管部门设立一个网络价格管理平台,鼓励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的每一项市场询价记录主动通过建委管理系统上存档,并进行数据归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形成材料信息价格库,实现材料价格的数据的资源共享,为日后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审计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为了更好的收集材料价格信息,建议把这份工作纳入造价咨询单位的日常考核中,便于引导和管理。
二是对于政府常用的建筑材料政府应该干预或者说是把控,可以通过采购方式选择建筑材料的供货商或厂家。单一货源增加了项目资源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但从供应商角度,批量供货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给采购者以商业折扣,减少货款的支付,降低采购成本。因此,工程材料采购方在确定供应商数量时要取得一个平衡点,既要避免单一货源,寻求多家供应,同时又要保证所选供应商承担的供应份额充足,以获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降低工程材料的价格和采购成本。
此外,如果能够和供货商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和双赢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获得可靠的资源供应和质量保证,又可在时间长短和购买批量上获得采购价格的优势,对降低项目采购成本有很大的益处。但要注意在选择供应商时,要充分考察供货商的履约能力,如财务状况、制造能力、图纸提交能力、售后服务能力等。选择制造商或制造商指定的区域商以及有库存能力的中间商更为适宜。在与供货商的合作过程中,应对供货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货商供货行为的优劣,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决定与供货商的后续合作情况,即增大或减少供应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通过供货商的选择既对建筑材料质量放心有保证又对建筑材料价格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确定政府采购范围。对近几年的政府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对于需求量大的比较常用的,市场价格又不太透明的建材如市政道路常用的沥青、园林景观常用的苗木、铺装的石材、土建的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幕墙中需要的各种玻璃等,根据工程的投资和往年工程实际成本的分析总结确定成本计划,按计划要求,分时段、分批段进行“招商”。招商时可以采用招投标的形式择优录取几家综合实力较强的供货商和厂家。然后再通过询价和竞争性谈判的形式让商家一轮轮报价,直到选到物美价廉的供货商为止。
其次是从源头上把关,建设单位在项目招标前,应事先对各种材料价格做初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价格透明的建筑材料可以直接采取施工招标的方式,由施工单位自主报价,选择合理低价。施工单位往往在某一地区长期从事施工活动,对供应商来说就形成了一种潜在的长期合作机会。通过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使工程施工项目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长期合作的关系,供应商材料报价势必相对其他普通关系的供应商的报价优惠。但对于特殊项目或者复杂工程更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于工期比较紧张、价格难以确定、编制的采购文件存在需要进一步明确而又暂时无法明确的等情况,比较适合采用竞争性谈判、询价等方式进行采购,这几种采购方式比较灵活,在谈判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明确并完善项目的具体要求。采用这几种采购方式可以弥补招标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可以满足因材料设备品目的繁杂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的不充分性、价格的多样性、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的紧急采购需求,满足采购人不同的采购要求,提高采购工作效率,规避采购风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篇9
关键词: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
石油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直接影响,新时期,在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石油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提升经济效益,必须从降低经营成本入手,而物资采购成本是关键成本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石油行业物资采购成本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石油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正常的生产活动中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庞大,通常都在20多万种以上,大型石油企业的采购额甚至高到数百亿元,物资消耗占石油生产总成本的40%~50%。因此,采购成本的高低可以说是直接影响着石油生产企业的效益,是石油企业必须注重的一个重要环境。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速度加快,在进行石油物质采购时,更加的便利了,但是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从石油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只有做好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解决好石油物资采购成本问题,刻不容缓,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提升我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力,促使其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供应链及其管理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对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在我国石油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石油行业也早已开始普及供应链管理思想了,并且将其应用于物资采购环境。目前,根据经济学者的研究,普遍认为供应链指的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设计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人员流动等方面的流通渠道或者是网络链条。我国当前经济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国家经济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虽说供应链的各要素已经具备了,但是相关环节还是比较薄弱,缺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而供应链管理则指的是从企业的物资采购到运输、加工、分销直至进入市场客户手中的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有序、高效的经营活动,通过各种经营活动实现总成本的降低,完成各个环境的相关生产经营活动。针对当前环境恶化、全球温室效应等问题,近几年,部分学者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它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争取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并非是易事,它对于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要求都比较高。
2物资采购成本的影响因素
企业在发展假设过程中,营利是其发展的根本目的,石油企业也不例外。因此,在石油企业建设的过程中,所有经济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帮助企业谋取更多经济利益为目的。在石油行业的物资采购中,加强对采购成本控制与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营利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上文所述,石油企业所需要的物资多达几十万种,采购金额也十分的高,约占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半。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前石油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才会如此重视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而在研究石油行业物资采购成本问题时,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调查,笔者发现影响石油企业采购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物资的价格、数量因素、市场供应情况和物流成本。在这几个因素中,对物资采购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物资的价格,它也是影响石油企业生产成本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石油经营活动中,物资采购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物资采购的种类往往也比较多,单独采购某一件商品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物资价格上涨,采购成本必然会增加,而物资的价格下降,采购成本则也会有所降低。所以说,物资成本对于企业的采购成本影响极大。采购数量对于石油行业物资采购成本有一定的影响。在进行物资采购之前,企业一般都会根据自身的生产计划和物资消耗的速度来确定采购的数量,但是如果企业所制定的生产计划无法满足,采购过量时,可能会对物资成本造影响,加大成本消耗;而如果企业所制定的生产计划提前完成,则可能需要重新进行物资采购,这样也会对物资采购成本产生影响。市场供应情况和运输成本也会对企业的物资采购造成影响。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当市场供不应求时,物资采购成本必然会有所增加;反之,如果市场供大于求时,物资采购成本可能会有所下降。而运输成本也会对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造成一定影响。石油企业在生产时所需要的物资种类繁多,在采购完成之后,必须要运输到的生产加工的场所,才能顺利完成生产加工需要,如果运输距离短,运输量小,成本也比较小;但是如果运输距离长,运输量巨大,成本也会增加。所以,石油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要学会根据物资的种类、制定等,选择合适的低成本运输方式,尽可能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3石油企业自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专业的采购人才物资采购并不是一项低门槛的工作,它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在具有的工作中涉及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专业性比较强。因此,在招聘石油企业采购人员时,对采购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比较高,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而且还需要对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工序都比较了解,需要掌握各个生产环节中所需要用到的物资种类,掌握市场上一些常见石油物资价格变动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石油企业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着石油物资采购的质量,影响着物资采购的成本等。但是,就我国当前石油企业采购人员的工作情况来看,大部分石油企业的采购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采购培训,对于石油生产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缺乏专业的采购素养。而且,在开展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活动时,甚至有些工作人员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精神,在采购时与供应商联合,抬高物资价格,,中饱私囊,侵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大了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同时,还要一些采购人员以次充好,将一些质量差的物资采购到石油企业中,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二次采购,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采购成本。
3.2物资采购流程不规范、浪费严重
在石油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物资采购流程规范与否,对于物资采购成本也有一定影响。因为,在进行石油生产时,物资采购并非是盲目开展的,而是根据企业所制定的生产计划及生产目标等制定的,在生产过程中只有根据石油企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开展物资采购工作,才能既满足企业发展,又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能够快捷生产,提高资源配置,采用了分散自由采购的方式。石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单独进行采购,而不再由企业统一规划集体采购,这种采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采购工作的效率,但却也很容易造成采购流程不规范,浪费严重的现象。比如说,各个部门在采购之前没有沟通和协调好很容易就会造成采购浪费,重复采购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企业在实施了各部门单独采购的方法之后,容易造成监管和约束机制执行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不利于采购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看似只是小问题,但是当这些问题堆积到一起之后,就会酿成大问题。
3.3采购信息不对称、物流成本偏高
采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供应链管理行为,而要做好这项管理工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其生产过程中,要想生产出品质高的石油,供应商所提供的生产材料是其中的关键。我国石油企业在联系供应商开展物资采购工作时,虽然相较于过去来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在采购时,由于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差,企业采购不统一,致使采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如说,有的物资既有正规名称又有别名,在采购时,稍不注意就可能会造成信息不对称。
3.4物资采购方式单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在进行物资采购时,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既可以使用线上采购也可以实施线下采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石油企业的采购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以部门或企业集团采购招标为主,中标者负责为石油企业提供物资。这种采购方式,从表面上看可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保证物质质量。因为企业所选择的中标者多是报价比较低,且质量比较好的供应商。但是,在实际招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如部分供应商为了能够中标而违规操作。而且,这种单一的采购方式,也不适应当前的多元化市场。此外,这种传统的采购方式,采购周期长,供应商的选择比较单一,采购成本固定,石油企业无法及时的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物资采购方式,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5物资储备不合理
致使采购成本增加物资储备也是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的重要环节,几乎所有的石油企业为了应对这样的突况都会建立物资储备仓储管理空间。但是,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物资储备管理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决定。在调查研究的时候,笔者发现当前许多石油企业的物质储备并不是十分的合理,比如说,有的企业对市场评估判断错误,物资储存过量,采购时该物资的价格比较高,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市场上该物资的价格大幅度下跌;再比如物资储存的量过于稀少,应急采购所花费的成本又比较大。而还有一些企业的油田处在偏远地区,物资运输比较困难,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适量的储备一些替代设备,以防在出现设备维修故障影响生产时,能够及时恢复生产,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的眼光短,没有意识到设备储备的重要性,致使储备无法满足需求,致使问题出现后,采购过于仓促物资采购成本增加。
4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问题解决对策
4.1招聘和培养专业的采购人才
石油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要想解决好企业当前存在的种种物资采购成本问题,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专业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各种问题频繁出现,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合适的人才开展相应的采购工作。因此,从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招聘和培养专业的采购人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企业需要注意不仅要的招聘沟通能力强,具有一定采购经验的人员,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这些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的种种表现,比如他们是否对石油行业充满了兴趣,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在招聘时,工作人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他们缺乏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在采购物资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采购知识,与供应商沆瀣一气,从中谋取私利,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那么石油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问题可能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石油企业还需要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石油市场在不断的发展,虽然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兴技术得以应用于石油的生产建设工作中,在进行物资采购时,采购的物资种类和数量也会根据生产方法的改进,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企业还需做好采购人员培训工作,定期的开展一些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最新的资讯,了解企业在生产中需要哪些物资,这样在采购时也能做好充足的准备。而且,有的工作人员虽然采购经验充足,但是他们对于石油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培训能够使他们的专业水平提升,认识到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对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树立正确的物资采购观念,杜绝弄虚作假,的现象。
4.2规范采购流程,杜绝浪费
如上文所述,为了提高石油企业的物资采购效率,部分石油企业实施了部门单独采购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却容易因为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而出现采购流程不够规范、物资浪费的现象。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石油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短期内可能也无法下降。而在物资采购过程中,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需要加强石油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集合采购需求,合理编制采购策略,制定操作性强的采购方案,科学调度调剂现货资源。如每次在进行物资采购之前,企业相关部门要统一开会沟通交流,部门负责人要及时的将自己所在部门当前拥有的物资、需要采购的物资种类等信息分享给其他的部门,协调统一,做好采购工作。其次,牢固树立开源节流思想,深入挖掘企业降本潜力。采用产品租赁、企业间物资共享调剂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减少购入成本,降低库存成本,盘活企业呆废料和闲置物资,将企业现有资源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例如,企业在发展建设初期,没有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部分采购物资的购入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在企业发展渐趋稳定之后,可以将这些闲置物资出售或是转让,租赁给有需要的企业,使这些闲置物物资,能够有效的发挥其价值。而且,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些物资的使用次数有限,购置成本比较大,也应将对购置量,可通过租赁的方式,满足其应用需求。最后,在规范采购流程时,还需要提升采购人员的思想觉悟,要使他们认识到流程规范的重要性,加强采购人员的专业素养,严格按照程序处理各项采购工作,避免因此出现成本浪费的问题。
4.3健全采购供应信息,构建现代物流产业群
石油企业健全采购供应信息如果不健全很容易就会出现采购错乱,致使物资采购成本增加。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需要健全采购供应信息,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生产的供应商队伍,以产品质量、成本、服务为导向,动态管理供应商,从而培养优秀供应商,发展战略供应商,达到合作共赢局面,长远意义上实现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的物资采购。通过多种方式,引入理性化竞争,确定合适的供应商,达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目的。比如说,企业采购人员在采购之前,要搜集各种信息不论是国内供应商的信息,还是国外供应商的信息。而且采购人员还应关注国家的政策,了解国家政策的发展走向,如在选择国外供应商采购物资时,有无政策限制会对采购成本造成影响。在采购工作落实过程中,采购人员还应到多处走访和调查,了解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异同点,要与多家供应商建立联系,防止在出现一些突况时,无法及时采购到满意的商品,影响石油企业的正常生产,提高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
4.4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采购模式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石油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时候,应用了信息技术辅助采购,这种采购方法使企业的选择更加的多元化,各种采购信息的获取也更为便利。我国在进行石油物资采购时,也要与时俱进,运用信息化技术获取实时采购信息,在采购过程中充分利用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对当前的采购环境进行分析,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并且结合大数据下形成的采购数据库,理性分析,采取科学的采购方式、确定成本构成以及潜在供应资源,最大限度实现采购成本最优化。比如说,企业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源数据库,由专人负责对采购物资的各项信息进行录入,如本次采购所花费的资金、采购的物资种类、数量、物资的用途、本月物资使用种类、数量、剩余物资的种类、数量等。该数据库不仅仓库管理员能够登录查询,了解物资使用情况,采购业务人员也同样能够自主查询。这样不但能明确各种物资的动向情况,而且还能够为采购人员的下一次采购计划制定提供合理的依据。
总之,石油行业的物资采购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降低石油物资采购成本对于石油企业的发展建设是一大助力。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石油行业物资采购成本虽然略有下降,但是,在具体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石油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必须要学会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采购策略,同时,石油企业还应注意当前市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制定适合自身的物资采购策略时,还要及时地对其进行调整,使其适应时展需要这样才能使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宗亮.我国油田企业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3).
[2]吴小花.试论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有效途径[J].商,2016(17).
[3]剡政瑜.如何控制物资采购成本[J].化工管理,2016(19).
[4]朱圣国.油田企业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策略研究[J].化工管理,2015(16).
篇10
关键词:供应链;煤炭企业;物资管理
近些年,我国煤矿企业逐渐向大规模、大集团方向发展,企业规模的急剧扩大带动了经济效益的进步,但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也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统计数据表明,煤矿生产中的物资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25%左右,由于近两年煤矿市场持续低迷,选择合理的物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煤矿企业所需物资种类繁多,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将供应链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煤矿企业物资管理系统,能够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促进煤矿企业向节能性与经济性方向发展。
一、煤炭企业物资的特点
煤炭企业物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近些年随着煤炭企业规模的扩大,物资的采购与管理都向着集中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越发明显,与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有直接关系,提高对煤炭企业物资特点的了解,有助于解决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物资管理水平。总的来说,煤炭企业物资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采矿工艺的不同使得物资需求差别较大。由于煤矿企业的采矿工艺种类较多,不同的采矿工艺与物资和管理有直接关系。按照常见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按照开采工艺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爆破开采、机械开采、水力开采、气化开采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开采工艺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物资种类与数量,因此难以进行统一的划分与归类,在物资管理过程中要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企业特点的物资分类方法。(2)物资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大。煤炭集团物资可以分为主要物资和辅助物资,物资种类多达上万种,包括设备、配件、钢材、电料、杂品等,不同的物资种类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这给企业的物资采购、配送、存储、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3)物资需求多为消耗品。煤矿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资大部分都是消耗品,并不会构成最终的产品,比如矿山开采时需要大量的炸药、设备、支护材料等,这些物资都不会构成产品中的一部分,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以消耗品的形式存在,而且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是物资管理中的重点组成。
二、煤炭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物资采购缺乏计划性。物资的采购是物资管理的重点部分,良好的采购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物资成本。我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物资采购周期长的问题,物资采购工作分包不合理,不能根据物资种类和特点制订科学的采购计划,导致采购周期和采购价格都不可控,经常会出现采购周期延长耽误煤矿生产进度的现象,影响了煤矿开采效率。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煤炭企业缺乏完善的计划性,难以有效控制物资采购各项流程,进而影响了采购周期。2.物资库存成本高。煤炭企业为了给未来生产提供储备,常常会对物资进行库存处理,进而确保煤矿生产工作的连续性。目前我国煤炭生产企业库存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库存结构不合理。对煤矿物资的需求与供应管理不到位,无法保证需求提报的准确性,需求与供应不对称。(2)库存系统冗余。多级库存的存在常常会造成物资重复储备,提高了库存成本。(3)针对设备的配件库存考虑不够周全,导致设备配件库存量增大。(4)特殊物资库存不够,在需要时难以立刻投入使用。以上种种因素,导致我国煤炭企业的库存成本居高不下。3.配送功能单一。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物资配送主要侧重在送货方面,配送功能较少,配送环节的作用局限于仓库与运输的中转站,其库存控制功能和组配等功能都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物资的配送效率。而且由于配送工作计划性较弱,配送设施不够先进,使得远距离的配送工作成本偏高,也影响了物资管理的其他方面。4.信息化建设落后。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中的计划、采购、存储于配送等各流程环节并非各自单独运行,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互相影响。因此,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是确保各个环节之间快速连接的关键,也是提高煤炭企业物资管理水平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上、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上、信息化人才储备上都有巨大的进步空间。落后的信息化水平使得煤炭企业进行物资管理时,难以实现不同流程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给物资管理工作带来了麻烦。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以上种种问题,给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带来不利影响,在供应链理论的基础上,制定物资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煤炭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三、基于供应链理论的物资管理策略
典型的煤炭行业物资供应链模型,包括用户、内部供应链与供应商等环节,物资管理策略的制定也应该结合供应链的各个流程。1.优化采购方式。我国煤炭企业目前采用的采购方式主要为招投标方式,对于部分市场供应较少的物资,这种方式存在市场信息有限、采购效率低下、采购不透明等问题,因此不能采用统一的采购方式采购所有物资。对于部分物资可以选择电子商务模式进行采购,打破物资的地域限制,使得供需信息更加透明化,实现对采购方式的优化,构建更加科学的物资采购供应链,降低企业采购成本。2.优化库存管理。库存管理问题是煤炭企业物资管理的重点问题,利用供应链管理思想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企业物资管理的整体出发,根据不同物资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库存策略,确保计划提报工作的准确性。同时,尽可能减少供应链的级数,降低库存成本,也可以综合使用供应商库存管理、联合库存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实现对物资库存的结构化管理。3.开创新型配送模式。新型配送模式可以整合市场资源、供应商资源、配送资源等多方面资源,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联盟,构建更加完整、快捷的配送系统。同时,要加强对于物资配送的管理,利用GPS系统实现对物资配送路线的优化设计,建立科学的配送中心,降低配送成本。也可以提高仓库的利用效率,建立公用型仓库,降低物资的仓储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也给其他企业提供便利,实现双赢。4.建立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是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的关键,信息平台可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分为统计分析模块、业务管理模块、标准管理平台与基础平台等部分,完善的信息平台有助于促进物资管理的各流程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便于及时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反馈等,进而给科学的物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物资管理业务,构建供应商、用户之间的协同联盟,引入电子商务,能够极大地提升煤炭企业的竞争力,使得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语
近些年,煤炭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于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物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基础,对煤炭企业物资在供应、存储、配送等流程进行管理,通过制定良好的管理策略,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促进各流程之间的信息共享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减少物资浪费,保障煤矿生产工作的稳定运行,进而促进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